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习题集 第一、二章

统计学习题集 第一、二章

统计学习题集  第一、二章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1、某生产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如下:(单位:个)

117122 124 129 139 107117 130122125108131125117 122133126122118108110118123126133134127123 118 112 112 134 127 123 119 113 120 123 127 135 137 114 120 128 124 115 139 128 124 121

问题:1)试对上述数据进行组距式分组,编制变量数列

2)画出其直方图。3)计算其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4)判断该数列的偏态情况。

2、某班组40名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54,85,83,79,78,92,80,95,62,68,72,83,85,64,73,60,84,108,81,78,99,74,81,70,77,66,71,83,75,34,78,83,88,86,83,74,89,68,74,87

问题:1)试对上述数据进行组距式分组,编制变量数列。

2)画出其直方图。3)计算其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4)判断该数列的偏态情况。

3、设某车间工人的奖金额资料如下:

4、1

5、8、20、22、10、19、30、41、50、9、44、52、24、3

6、25、31、28、29、42、26、28、1

7、51、21、3

8、13、27、21、47、

9、33、28、29、45、14、26、23、12、35

问题:1)试对上述数据进行组距式分组,编制变量数列。

2)画出其直方图。3)计算其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4)判断该数列的偏态情况。

4

②只用分数标志对全班学生分组,编制变量数列;

③计算全班统计学分数的中位数、众数与平均分数。

④计算方差与标准差。

⑤判断分布的偏态。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 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 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 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医学统计学题库1

绪论知识点 1. 只要增加例数就可以避免抽样误差。 A. + B. – 2. 等级资料也可认为是一种计数资料。 A. + B. - 3. 概率的取值一定在0~1范围内,频率的取值则不一定。 A. + B. - 4. 客观事物中同质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A. + B. - 5. 观察单位数不确定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 A. + B. - 6. 统计量针对于样本,参数针对于总体。 A. + B. - 7. 统计描述就是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统计过程。 A. + B. - 8. 有序分类资料就是等级资料。

A. + B. - 9. 统计分析一般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A. + B. - 10. 如果对全部研究对象都进行了调查或测定就没有抽样误差。 A. + B. - 11. 对于统计资料的描述可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两种手段。 A. + B. - 12. 有序变量也称连续型变量,变量值可取连续不断的实数。 A. + B. - 13. 分类资料中的各类别必须互相排斥,不能相互包含。 A. + B. - 14. 离散变量在数值很大时可以取小数值,可近似地看成连续型变量。 A. + B. - 15. 统计指标是用来综合说明总体某一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个体某一特征的。

A. + B. - 16. 若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调查某地1000人中有多少个高 血压患者, 这是__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 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 e.等级资料 17. 某医院用一种中草药治疗9名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的舒张压见 下表。 病 人号 1 2 3 4 5 6 7 治疗前 11 5 11 12 9 11 11 6 10 9 10 9 治疗后 11 6 90 10 8 92 90 11 0 87 欲比较治疗前后有无差异, 这是___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 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8. 一批病人的血球沉降率(%)是__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件乙车间: =90件,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习题答案 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练习题 一、单向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 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 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 E.四种血型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过失误差 D. 记录误差 E.仪器故障误差 答案: E E D E A 二、简答题 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 [参考答案] 常见的三类误差是: (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抽样引起的,故这种误差叫做抽样误差,要用统计方法进行正确分析。 2.抽样中要求每一个样本应该具有哪三性? [参考答案]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其样本应具有“代表性”、“随机性”和“可靠性”。 (1)代表性: 就是要求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必须符合总体的规定。 (2)随机性: 就是要保证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相同的几率被抽作样本。 (3)可靠性: 即实验的结果要具有可重复性,即由科研课题的样本得出的结果所推测总体的结论有较大的可信度。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只有观察一定

统计学题库答案

单选 问题: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3 )。 选项一:企业的投资与产出 选项二:居民的收入与存款 选项三:电视机产量与西红柿产量 选项四:商品销售额与商品销售价格 问题: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指(3 ) 选项一: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选项二: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选项三: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选项四: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问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2 )。 选项一:10.0% 选项二:7.1% 选项三:7.0% 选项四:7.2% 问题: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 3 ) 选项一:都有可能被接受 选项二:都有可能不被接受 选项三:只有一个被接受而且必有一个被接受 选项四:原假设一定被接受,备择假设不一定被接受 问题:小王收集了1978年以来历年我国人均GDP与人均消费额的资料,如果要反映这一时期我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用什么图形最为合适?(2 ) 选项一:直方图

选项二:散点图 选项三:饼图 选项四:折线图 问题:若回归直线方程中的回归系数为0,则直线相关系数( 3 )。 选项一:r=1 选项二:r=-1 选项三:r=0 选项四:r 无法确定 问题: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95%,则表示( 4 )。 选项一: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 选项二: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下跌了 选项三: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上涨了 选项四: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下跌了 问题:某连续变量数列末位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相邻组组中值为170,则末位组中值为( 1 )。选项一:230 选项二:200 选项三:210 选项四:180 问题:若两变量的r=0.4,且知检验相关系数的临界值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3 )。 选项一:40%的点都密集分布在一条直线的周围 选项二:40%的点低度相关 选项三:两变量之间是正相关 选项四:两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问题:下列指标中包含有系统性误差的是(1 ) 选项一:SSA 选项二:SSE

《医学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c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 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 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 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 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 4.抽样误差是指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任何分布 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 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A.统计量与参数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 E.样本与总体 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中位数 C.几何均数=中位数 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E.以上都没有 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1、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完全一致的。F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 3、统计学就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T 4、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 5、数量指标就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就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F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就是统计指标值。F 7、统计资料就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F 8、指标都就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F 9、质量指标就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F。 10、总体与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T11、女性就是品质标志。T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就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就是质量指标 T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就是各单位的差异性。F 14、变异就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F 9、调查某校学生,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就是(A)A、标志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就是(B) B数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C)C、可能就是统计指标,也可能就是数量标志 15、年龄就是(B)B、离散型变量 四、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全国人口数就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就是统计指标 D、男女性别比就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就是变量 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CD)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D、差异性E、客观性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 D、产品单位成本 E、经济增长速度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BC)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 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D)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 文化程度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BE)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BE)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 D、人体身高 E、设备台数 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就是(ABE)A、标志B、数量标

医学统计学1上课例题

选择 1、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_______所犯的错误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o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o C、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o 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o 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越小,说明_________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C、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3、据以往经验,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率为0.01,在某地随机抽查400 名新生儿,只有1例异常,假设检验时,H1:π≠0.01,则假设检验的P值为_______。 (注:P(0)=0.0180,P(1)=0.0725,P(2)=0.1462,P(6)=0.1045,P(7)=0.0594,P(8)=0.0295,P(399)=0.0000) A、P (≤1)+P(≥6) B、P (≤1)+P(≥399) C、P (≤1)+P(≥7) D、P (≤0)+P(≥8)

4、三组样本均数的比较,先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再进行两两比较,发现第一组与第二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第二组与第三组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但第一组与第三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于是可认为______ A 、三组样本来自于同一总体 B 、.第一组和第三组来自于两个不同的总体,但尚无法判断第二组究竟来自于哪个总体 C 、第二组来自的总体位于第一组和第三组所来自的总体之间 D 、该两两比较为模糊结论,说明计算中发生了错误 5、为比较槟榔煎剂和阿的平的驱虫效果,有人分别用两法对绦虫患者进行治疗。槟榔煎剂治疗30人,有效23人,阿的平治疗30人,有效18人。要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有无差 别,宜选用 。 A .四格表x 2 检验 2 2 ()A T x T -=∑ B .四格表x 2 检验 校正2 2 (||0.5)A T x T --=∑ C .配对四格表x 2 检验 2 2 ()b c x b c -= + D .配对四格表x 2 检验 校正2 2 (||1)b c x b c --=+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 B 、进行调查的时间 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3、 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 ,应使用(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4、 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 2/3,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 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 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 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 2.25倍 5、 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 ,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 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576 户 B 、144 户 C 、100 户 D 、288 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A 、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 B 、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 、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7、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 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 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 、 520 B 、 510 C 、 500 D 、 490 8、 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 、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 、 组中值能取整数 D 、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9、 XjX 2’…,X n 是来自总体的样本,样本均值 X 服从( )分布 A 、N(F 2) B.、N(0,1) C 、 N(n 巴nb 2 ) N(=) D 、 n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 A 、估计标准误 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 、相关系数 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10分) 1、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A 、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 、 允许误差的大小 c 、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 、总体参 题库1 、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是指(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C 、调查工作的期限 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

【孙振球第三版】医学统计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是同质所有观察单位的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2、有限总体:是指空间、时间范围限制的总体。 3、无限总体:是指没有空间、时间限制的总体。 4、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实测值的集合。 5、计量资料:又称定量资料或数值变量资料。为观测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指标的大小,而获得的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根据其观测值取值是否连续,又可分为连续型或离散型两类。 6、计数资料:又称定性资料或者无序分类变量资料,亦称名义变量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得到的资料。其变量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性或类别。分两种情形:(1)二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2)多分类:各类间互不相容。 7、等级资料:又称半定量资料或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分类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而得到的资料。其变量值具有半定量性质,表现为等级大小或属性程度。 8、随机误差(偶然误差):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由多种尚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变化,在大量重复测量中,它可呈现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规律性变化。 9、平均数:描述一组变量值的集中位置或水平。常用的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中位数。 10、抽样误差:由于个体差异和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以及统一总体若干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 11、I型错误: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这类“弃真”错误称为I 型错误。检验水平,就是预先规定的允许犯I型错误概率的最大值。I型错误概率大小也用α表示,α可取单尾亦可取双尾。12、II型错误:“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这类“取伪”的错误称为II型错误。其概率大小用β表示,β只取单尾,β值的大小一般未知,,须在知道两总体差值δ、α及n时,才能算出。13、相对数: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是分类变量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常用两个分类的绝对数之比表示相对数学的大小。如率、构成比、比等。 14、率:强度相对数,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15、构成比:结构相对数字,表示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个体与该事物各个部分个体数的和之比。用来说明各构成部分在总体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16、相对比:简称比,是两个相关联指标之比,说明两指标间的比例关系。两指标可以性质相同,也可以性质不同,通常以倍数或百分数表示。两指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 17、标准化:采用某影响因素的统一标准构成以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使通过标化后的标准率具有可比性。 18、动态数列: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用以观察和比较该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常用指标有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19、非参数检验:相对于参数检验而言,不依赖于总体分布类型,也不对总体参数进行统计推断的假设检验方法,称为参数检验。 20、相关系数: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以符号r来表示。说明两正态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的指标。无单位,其值为-1≤r≤1。相关系数的检验假设常用t检验。 21、回归系数:即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b,其统计意义是当X变化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改变的估计值。在直线回归中对回归系数的t检验与F检验等价。 22、随机划原则:是指在实验分组时,每个受试对象均有相同的概率或机会被分陪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23、分类变量资料:计数资料,又称定性资料或无序分类变量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得到的资料。其变量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性或类别。分两种情形:(1)二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2)多分类:各类间互不相容。 24、无序分类变量资料:计数资料,又称定性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得到的资料。其变量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性或类别。分两种情形:(1)二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 (2)多分类:各类间互不相容。 25、期望寿命:指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活满x岁以后尚能生存的年数(即岁数)。 26、检验效能:表达式为1-β,以往称把握度。其意义为当两总体确有差异,按规定检验水准所能发现该差异的能力。 27、观察单位:亦称个体,是统计研究中的基本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人、一只动物,也可以是特指的一群人;可以是一个器官,甚至一个细胞。 28、样本含量:样本中包含观察单位数称为该样本的样本含量。 29、变量:确定总体之后,研究者应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观察或测量,这种特征能表现观察单位的变异性,成为变量。 30、变量值:对变量的观测值称为变量值或观察值。 31、误差:泛指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按产生原因和性质可粗分为(1)随机误差;(2)非随机误差①系统误差②非系统误差。32、系统误差: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它的值或恒不变,或遵循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可知的或可能掌握的。应尽可能设法预见到各种系统误差的具体来源,力求通过周密的研究设计和严格的技术措施施加以消除或控制。 33、非系统误差: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研究者偶然失误造成的误差。这类误差应当通过认真检查核对予以清除,否则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34、频率:一个随机试验有几种可能,在结果重复进行试验时,个别结果看来是偶然发生,但当重复试验次数相当大时,总有规律出现。在重复多次后,出现结果的比例称之为频率。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 (A)n1+ n2(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 r>t b B t rχ20.05,ν可认为(A )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 A.四格表检验 B. 四格表校正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D ) A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B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医学统计学第一章节测试题1

1.3章节测验已完成 1【单选题】下列哪项内容不是医学统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A、统计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B、健康与疾病统计 C、卫生服务统计 D、生物统计 E、国民经济统计 我的答案:E 2【单选题】变异是指( )。 A、样本个体观察值的差异 B、相同总体个体观察值之间的差异 C、不同总体个体观察值的差异 D、不同总体抽样人数的差别 E、重复抽样样本统计量的差别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统计推论的主要内容有( )。 A、估计样本量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量组间差别对比 D、不同总体参数差别对比 E、编制频数分布表 我的答案:B 4【单选题】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以下对概率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其值的大小在0和1之间; B、当试验次数n充分大时,频率近似为概率; C、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0.05或0.01时,可认为在一次试验中它不可能发生; D、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 E、其概率值是概率分布曲线下界值的尾部面积 我的答案:E 5【单选题】下列分类资料属等级资料的是 A、季节(春、夏、秋、冬) B、职业(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干部、个体工商户) C、血型(A型、B型、AB型、O型); D、学历(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 E、居住地(陕北、关中、陕南 我的答案:D 6【单选题】习惯上,下列属于小概率事件的为 A、P=0.09; B、P=0.10; C、P=0.15; D、P=0.03; E、以上都不是 我的答案:D

7【单选题】抽样误差指的是 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D、不同的总体参数值之差; E、相同总体个体测量值之差 我的答案:C 8【单选题】下列有关抽样误差描述错误的是 A、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B、抽样误差是由个体差异造成的; C、抽样误差可通过增加样本量的方法加以控制; D、抽样误差大小可应用统计学方法加以估计; E、抽样误差大小用标准差表示 我的答案:E 9【单选题】参数是指 A、随机变量; B、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样本统计量的个数; E、总体统计指标的个数 我的答案:B 10【单选题】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A、总体中任意的一部分; B、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D、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 E、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我的答案:E 11【单选题】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个体的全部; B、特定研究对象的全体; C、特定研究对象的全部测量值; D、特定研究对象的全体的个体数; E、特定研究对象的总体参数 我的答案:A 12【单选题】统计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 A、随意抽取的总体中任意个体; B、有意识的选择总体中的典型个体; C、依照研究者要求选取总体中有意义的个体; D、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个体; E、选择总体中容易得到的个体 我的答案:D 13【单选题】抽样的目的是 A、计算样本统计量;

统计学试题库及试题库答案解析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题库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就是指( )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 、进行调查的时间 C 、调查工作的期限 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就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3、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 5、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 A 、576户 B 、144户 C 、100户 D 、288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A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就是合而为一的 B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 A 、520 B 、 510 C 、 500 D 、490 8、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就是均匀的 C 、组中值能取整数 D 、各组必须就是封闭组 9、n X X X ,,,21 就是来自总体 ),(2 N 的样本,样本均值X 服从( )分布 A 、),(2 N B 、、)1,0(N C 、、),(2 n n N D 、) ,(2n N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就是( ) A 、估计标准误 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 、相关系数 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医学统计学题库完整

第一章绪论习题 一、选择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研究得全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D) A、调查、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B、实验、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C、调查或实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在统计学中,习惯上把(B )得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A、B、或C、 D、E、 3~8 A、计数资料 B、等级资料 C、计量资料 D、名义资料 E、角度资料 3、某偏僻农村144名妇女生育情况如下:0胎5人、1胎25人、2胎70人、3胎30人、4胎14人。该资料得类型就是( A)。 4、分别用两种不同成分得培养基(A与B)培养鼠疫杆菌,重复实验单元数均为5个,记录48小时各实验单元上生长得活菌数如下,A:48、84、90、123、171;B:90、116、124、22 5、84。该资料得类型就是(C )。 5、空腹血糖测量值,属于( C)资料。 6、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愈8人、显效23人、好转6人、恶化3人、死亡1人。该资料得类型就是(B )。 7、某血库提供6094例ABO血型分布资料如下:O型1823、A型1598、B型2032、AB型641。该资料得类型就是(D )。 8、100名18岁男生得身高数据属于(C )。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总体与样本得概念、 答:统计学家用总体这个术语表示大同小异得对象全体,通常称为目标总体,而资料常来源于目标总体得一个较小总体,称为研究总体。实际中由于研究总体得个体众多,甚至无限多,因此科学得办法就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得个体,称为样本。例如,关于吸烟与肺癌得研究以英国成年男子为总体目标,1951年英国全部注册医生作为研究总体,按照实验设计随机抽取得一定量得个体则组成了研究得样本。 2.举例说明同质与变异得概念 答:同质与变异就是两个相对得概念。对于总体来说,同质就是指该总体得共同特征,即该总体区别于其她总体得特征;变异就是指该总体内部得差异,即个体得特异性。例如,某地同性别同年龄得小学生具有同质性,其身高、体重等存在变异。 3.简要阐述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得关系 答: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就是科学研究中两个不可分割得重要方面。一般得,统计设计在前,然而一定得统计设计必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新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题库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是指( )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 、进行调查的时间 C 、调查工作的期限 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3、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 5、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576户 B 、144户 C 、100户 D 、288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A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 B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 、520 B 、 510 C 、 500 D 、490 8、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 、组中值能取整数 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9、n X X X ,,,21 是来自总体),(2σμN 的样本,样本均值X 服从( )分布 A 、),(2σμN B.、)1,0(N C.、),(2σμn n N D 、) ,(2n N σ μ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 A 、估计标准误 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 、相关系数 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医学统计学分析计算题-答案 (1)要点

第二单元 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分析计算题 2.1 某地随机抽样调查了部分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结果见表4: 表4 某年某地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指 标 性 别 例 数 均 数 标准差 标准值* 红细胞数/1012·L -1 男 360 4.66 0.58 4.84 女 255 4.18 0.29 4.33 血红蛋白/g ·L -1 男 360 134.5 7.1 140.2 女 255 117.6 10.2 124.7 请就上表资料: (1) 说明女性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的变异程度何者为大? (2) 分别计算男、女两项指标的抽样误差。 (3) 试估计该地健康成年男、女红细胞数的均数。 (4) 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有无差别? (5) 该地男、女两项血液指标是否均低于上表的标准值(若测定方法相同)? 2.1解: (1)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分布一般为正态分布,但二者的单位不一致,应采用变异系数(CV )比较二者的变异程度。 女性红细胞数的变异系数0.29 100%100% 6.94%4.18 S CV X = ?=?= 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系数10.2 100%100%8.67%117.6 S CV X =?= ?= 由此可见,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程度较红细胞数的变异程度大。 (2) 抽样误差的大小用标准误X S 来表示,由表4计算各项指标的标准误。 男性红细胞数的标准误0.031 X S = ==(1210/L ) 男性血红蛋白含量的标准误0.374 X S = ==(g/L )

女性红细胞数的标准误0.018X S = ==(1210/L ) 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标准误0.639X S = ==(g/L ) (3) 本题采用区间估计法估计男、女红细胞数的均数。样本含量均超过100,可视为大样本。σ未知,但n 足够大 ,故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按 (/2/2X X X u S X u S αα-+ , )计算。 该地男性红细胞数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 (4.66-1.96×0.031 , 4.66+1.96×0.031),即(4.60 , 4.72)1210/L 。 该地女性红细胞数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 (4.18-1.96×0.018 , 4.18+1.96×0.018),即(4.14 , 4.22)1210/L 。 (4) 两成组大样本均数的比较,用u 检验。 1)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 0:12μμ=,即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均数无差别 H 1:12μμ≠,即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均数有差别 0.05α= 2) 计算检验统计量 22.829X X u === 3) 确定P 值,作出统计推断 查t 界值表(ν=∞时)得P <0.001,按0.05α=水准,拒绝H 0,接受H 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该地健康成年男、女的血红蛋白含量均数不同,男性高于女性。 (5) 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的比较,因样本含量较大,均作近似u 检验。 1) 男性红细胞数与标准值的比较 ①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 0:0μμ=,即该地男性红细胞数的均数等于标准值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题 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基础。 2.经济统计学的特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经济统计的职能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方面。 4.总体是_________。按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数,总体分为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5.标志是总体单位所具有的________和_______,按表现是否相同分为_____和______两种。 6.统计指标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 7.变量根据其取值是否连续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统计总体具有五个基本特点,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 。 9.按说明现象的性质不同,标志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10.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11.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 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2. 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其中()是基础。 A.统计活动 B.统计学 C.统计方法 D.统计资料 3.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4.()是统计的基础职能。 A.管理功能 B.咨询功能 C.信息功能 D.监督功能 5.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6. 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企业数 D.利润额 7. 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