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排水管网》期末复习资料.doc

《给水排水管网》期末复习资料.doc

《给水排水管网》期末复习资料.doc
《给水排水管网》期末复习资料.doc

《给水排水管网》期末复习资料

1?城市用水量分类

(1)居民生活用水量;(2)公共设施用水量;(3)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4)消防用水量;(5)市政用水量,主要指道路和绿地浇洒用水量;(6)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管网漏失水量。

2.用水量表达

(1)平均日用水量:即规定年限内,用水量最多的年总用水虽除以用水天数。该值一般作为水资源规划和确定城市设计污水量的依据。

(2)最高日用水量:即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用水量最多的一天的总用水量。该值一般作为取水工程和水处理工程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3)最高日平均用水量:即最高日用水量除以24h,得到的最高日小时平均用水量。

(4)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用水量最高日的24h屮,用水量最大的一小时用水量。该值一般作为给水管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依据。

3.清水池用于调节给水处理水量与管网屮用水量之差。

清水池调节容积计算:(1)根据24小时供水量和用水量变化曲线推算,(2)凭经验估算。前者需要知道城市24小时用水暈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拟定泵站的供水线。缺乏用水量变化规律资料时,城市清水池调节容积,可凭经验,按最高FI用水量的10%-20%估算。

4?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水质标准和三个水质变化过程

三个水质标准:原水水质标准、给水水质标准、排放水质标准。

三个水质变化过程:

(1)给水处理:即将原水水质净化或加入有益物质,使之达到给水水质要求的处理过程。(2)用户用水:即用户用水改变水质,使之成为污水或废水的过程,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3)废水处理:即对污水或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污染物质,使Z达到排放水质标准的过程。

5,水在输送屮的压力方式有:(1)全重力给水;(2)一级加压给水;(3)二级加压给水; (4)多级加压给水

&给水管网系统和排水管网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1)水量输送;(2)水压调节;(3)水压调节

7.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

8?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管网、排水调节渠、提升泵站、废水输送管(渠)和排放口等。

(1)按水源的数目分类: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

(2)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分区给水管网系统。分区给水管网系统可以降低平均供水压力,避免局部水压过高的现象,减少爆管儿率和泵站能量的浪费。

(3)按输水方式分类:重力输水管网系统;压力输水管网系统。

10.排水管网系统的分类(体制)

(1)合流制排水系统:

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就近排入水体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处理厂。

(2)分流制排水系统: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包含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

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只有污水排水系统。

11 ?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一般近期规划按5-10年进行规划,远期按10 -20年进行规划。

12.城市用水量预测方法:

(1)分类估算法:按照用水性质进行分类,然后分析各类用水的特点,确定用水标准,计

算各类用水量,最后得出总用水量。(该方法比较详细,主要用于详细设计计算)

(2)单位面积法:根据城市用水区域面积估算用水量。

(3)人均综合指标法

13.给水管网布置原则:

(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给水管网,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2)主次明确,先进行输水管渠与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

(3)尽量缩短管线长度,节约工程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

(4)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

(5)保证供水具有适当的安全可靠性;

(6)尽量减少拆迁,少占农tn;

(7)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8)近远期结合,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留有发展余地。

14.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树状网和环状网。

树状网的特点:供水可靠性差。在树状网的末端,因用水量己经很小,管中的水流缓慢,因此水质容易变差。

环状网的特点:供水可靠性高,可以大大减轻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但造价明显比树状网高。

15.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网,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2)先确定排水区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网,应按从干管到支管的顺序进行布置; (3)充分利用地形,釆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和雨水,并使管线最短、埋深最小;

(4)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企业内部管网的衔接;

(5)规划时要考虑到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6)远近期规划相结合,考虑发展,尽可能安排分期实施。

16.排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平行式和正交式。

(1)平行式:排水干管与等高线平行,而主干管则与等高线基木垂直。该布置适应于城市

地形坡度很大时。

(2)正交式:排水干管与地形等高线垂直相交,而主干管与等高线平行敷设。该布置适应

于地形平坦略向一边倾斜的城市。

17.道路宽度超过40m时,可考虑在道路两侧各设一条污水管。

18.沿程水头损失(威廉一海曾公式)

—管段直径(m) q—流量(m3/s) CW—威廉一海曾系数I—管

D

渠长度

流速计算(曼宁公式)

1 2丄

v = -/?3/2门一曼宁粗糙系数R—水力半径i—坡度

n

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2

h,n=^—匚一局部阻力系数hm-局部水头损失(m) v—流速g—重力加速度2g

19.p67 习题2

20.管段的水力属性:

(1)管段流量:正值表示流向与管段方向相同,负值表示流向与管段方向相反。单位:m3/s L/s (2)管段流速:水流通过管段的速度,其方向与管段流量相同。单位m/s

(3)管段扬程:管段上通过水泵传递给水流的能量附加值,正值表示泵站加压方向与管向相同,负值表示泵站加压方向与管段方向相反。

(4)管段摩阻:表示管段对水流阻力的大小

(5)管段圧降:表示水流从管段起点输送到终点后,其机械能的减小量。单位m

21?节点的构造属性:

(1)节点高程:节点所在地点的地面标高,单位m

(2)节点位置:可用平面坐标(x,y)表示

22.节点的水力属性:

(1)节点流量:节点流入或流出管网的流量,正值表示流出节点,负值表示流入节点。(2)节点水头:表示流过节点的单位重量的水流所具有的机械能,单位为m

(3)自由水头:仅对有压流,指节点水头高出地面高程的那部分能量,单位为m。

23.节点流量方程组:

工(±4)+ 0=0 j=l,2,3 ... N

ieSz

qi :管段i的流量Qj:节点j的流量Sj:节点j关联集

24?管段压降方程组P81 环能量方程组P82

25.校核:工作、消防、事故、最大轻输

26?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应根据车间性质决定,一般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

27.清水池设计有效容积:W=W1+W2+W3+W4

W1:清水池调节容积(m3)W2:消防储备水量(m3),按两小时室外消防用水量计算W3:给水处理系统生产自用水量(m3), 一般取最高日用水量的5%—10%

W4:安全储备水量

28?平均经济流速:P136

29.服务水头:即节点地面高程加上节点所连接用户的最低供水压力,就是“地面”的概念控制点:即给水管网用水压力最难满足的点P138

30.分区给水系统:

为什么分区:从技术上是使管网的水压不超过管道可以承受的压力,以免损坏管道和附件, 并减少管网漏水量;在经济上可以降低供水动力费用。

分区方式:并联分区、串联分区

节约多少能量:P149

31 ?污水总变化系数Kz:指设计年限内,最高口最高时污水量与平均口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Kz=Kd*Kh P155

32?污水管道应按照非满管流设计,原因如下:

(1)污水流量是随时变化的,而且雨水或地下水可能通过检查井盖或管道接II渗入污水管道。(2)污水管道内沉积的污泥可能分解出一些有害气体,需要留出适当的空间。

(3)便于管道的疏通和维护管理。

33?设计流速

最小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内不产生淤积的流速。最小设计流速的限值与污水小所含悬浮物的成分和粒度有关,与管道的水力半径和管壁的粗糙系数有关。

最大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不被冲刷损坏的流速。该值与管道材料有关,通常,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5m/so

34.最小设计?坡度P167

35?污水管道埋设深度:P168

管道的覆土厚度不应小于一定的最小限值,即最小覆土厚度。

最小覆土厚度,一般应满足以下三个因素的要求:

(1)防止管道内污水冰冻和因土壤冰冻膨胀而损坏管道

(2)防止地而荷载破坏管道

(3)满足街区污水链接管衔接的要求

36?管道常用衔接方法:水平衔接、管顶衔接。

37.期望坡度:P171

38.暴雨强度:在降雨量累计曲线上取某一时间段,称为降雨历时。如果该降雨历时覆盖了降雨

的雨峰时间,则上面计算的数值即为对应于该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

1 (XXX)

q = --------- / = 167z(£/5)//zm2 q:暴雨强度[(L/s) /hm2] i:暴雨强度(mm/min)

60

39.暴雨强度重现期:

重现期:在多次观测中,事件数据值大于等于某个设定至重复出现的平均间隔年数,单位为年(a) P = — P:暴雨强度重现期(a) Fm:频率

40.暴雨强度公式:P185

41.汇水面积:雨水管渠汇集和排除雨水的地面面积。

42.地面径流系数:地面径流量与总降雨量的比值为径流系数卩,径流系数小于

43.断面集水吋间:集水吋间是指雨水从汇水血积上的最远点到设计的管道断面所需要的吋间,记为常用单位为:min计算公式:P190

44.折减系数:采用暗管时的折减系数m".2—2.该新版设计规范规定m=l,以提高雨水管渠系统的安全性。

45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P191

46.消减径流系数的措施:采用透水率较大的地面材料,增大植被面积,减小地面坡度,降低雨水流动速度。

47.雨水管渠设计参数:设计充满度、设计流速、最小坡度、最小管径。

48.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网合流进水流量、截流流量、溢流流量的关系。P201

50.截流倍数n0的值按照排放条件的不同采用2-10;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不同截流倍数。我国大多数城市一般采用截流倍数nO=30

51.溢流堰形式:溢流堰式溢流井、跳跃堰式溢流井图:P203

52.排水管网的改造措施:

(1)将合流制改造为分流制

(2)将合流制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

(3)对溢流混合污水进行适当的处理

(4)对溢流混合污水量进行控制

53.雨水调蓄池的目的:削减洪峰量,减少下流管渠系统高峰排水流量,减少下流管渠断面尺寸,降低工程造价。

54.调节管渠高峰径流量的方法:(1)利用管渠本身的调节能力蓄洪。(2)另外建造人工调蓄池或利用天然洼地、池塘、河流等蓄洪。

55.在下列情况下设置调蓄池,通常可以収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1)在雨水干管的中游或有大流量交汇处设置调蓄池

(2)正在发展或分期建设的区域

(3)雨水不多的干旱地区

(4)利用天然洼地或池塘、公园水池等调节径流

56.雨水调蓄池的设置形式:溢流堰式、流槽式、泵汲式。

57.P212 习题2

58.给水管道材料:

(1)铸铁管:灰铸铁管、球墨铸铁管

(2)钢管:无缝钢管、焊接钢管

(3)预应力和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

(4)玻璃钢管

(5)塑料管

59.排水管道材料:

(1)非金属管: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陶土管、塑料排水管

(2)金属管

(3)沟渠

60.给水管网附件:

(1)阀门

(2)止回阀

(3)排气阀和泄水阀

(4)消火栓

61.常用给水管网检漏方法:

(1)实地观察法

(2)听漏发

(3)检漏仪

(4)分区检漏

62.防止给水管腐蚀的方法:

(1)采用非金属管材

(2)在金属管表面涂油漆、水泥砂浆、沥青等

(3)阴极保护(金屈管成为阴极)

63?管道清垢

(1)松软的积垢,可提高流速进行冲洗

(2)气圧脉冲射流法清洗管道

(3)坚硬的积垢须用刮管法

(4)机械清管法、酸洗法

64.排水管渠清通

(1)水力清通

(2)机械清通

论述题:

透水铺装:海绵城市这一概念正如其字面含义,指的就是让城市具有海绵的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并将雨水收集加以利用。透水铺装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透水铺装的定义:

透水铺装是指将透水良好,孔隙率较高的材料应用于铺装结构,在保证一定路面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使雨水能够顺利进入铺装结构内部,并向下渗入土基,从而达到雨水还原地下水清

除地表径流等目的铺装形式。

透水铺装设计思路是通过透水材料在各结构层的应用,使雨水能够顺畅进入道路结构并及时下渗,这导致了透水铺装结构承载力下降,因此,透水铺装主要应用于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路面承载力要求较低的场合。

透水性铺装的结构:想要透水铺装的渗水目的得以实现,单凭面层材料的透水功能是远远不够的,透水铺装对路面的结构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不同于传统的铺装形式单纯的要求结构满足承载力的要求,透水铺装结构要同时兼顾透水性以及结构稳定性。透水混凝土路血结构自上而下可采用透水混凝土面层、透水基层、路基。

透水铺装因其多孔结构特性,不仅能够使雨水快速下渗还能够净化雨水、吸收声波减少噪音,因此透水性铺装路面的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透水性铺装作为对雨水径流的源头控制,理应得到更大的重视与投入。

城市内涝:

工程控制资料审查记录

窦官车辆段物业开发一期工程7#楼主体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审 查 记 录 监理单位:贵州三维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窦官车辆段物业开发一期工程7#楼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审查记录 序号资料名称页数 1 钢材合格证、试验报告(合格证需有销售部门公章)79 2 钢材焊接试验报告、焊条(剂)合格证、焊工上岗证49 3 水泥合格证及试验报告、混凝土外加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8 4 砖、砌块合格证或试验报告12 5 材料出厂合格证、进场验收记录汇总表195 6 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抗渗试验报告82 7 砂浆强度试验报告 1 8 见证取样报告和验证性抽样检测记录及结论73 9 建筑物倾斜、水平观测记录和总高、层高观测记录 6 10 砂、石检验单及混凝土、砂浆试配单8 11 图纸会审纪要及技术交底71 12 质量保证体系审查表 1 1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9 14 设计变更通知书清单 6 15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214 16 施工日志285 17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18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13 19 单项工程质量验收报告(如网架等)/ 20 验收会议纪要7 21 监理、施工双方对施工技术资料的审查记录 2 22 监理大纲、监理细则、监理日志/ 23 监理单位对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16 24 设计单位对分部工程的竣工质量认可文件 2 25 停工(复)工通知单、质量问题整改通知书及整改完成情况报告/ 26 行政处罚记录/ 27 其它/ 施工单位审核人:监理单位审核人: 审核结果:(盖章)审核结果:(盖章)年月日年月日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京师同文馆 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第一所官办新式学校,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接管理。初 创时仿俄罗斯馆,专修外国语。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培养外语、外交和翻译人才,并兼及 其他新式的行政等人才。在课程方面,外语居于首位;也有算学等科目;汉文经学,贯穿始 终,特别重视对学生封建道德习惯的培养。在教师方面,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在经费方面,从海关税务司办公经费项下提成。 京师同文馆的历史地位: 第一,京师同文馆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近代以来向西方学 习由观念变为现实。 第二,它身处帝都北京,乃至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又为洋务中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 接统领,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的一些重要举措以及由此引起的争执往往能反映出各派关于 教育改革的观点。 2.洋务学堂 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 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人才,其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洋 务学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洋务学堂数量少、规模 小;地区集中;学堂各自独立,附属洋务机构。 洋务学堂的特点(评价洋务学堂): 具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以京师同文馆为例,招生始限于八旗贵胄子弟,后 扩大为正途科甲人员,始终有严格的等级界限;传统道德的灌输和儒家经典的研习仍是学习 的内容。 近代资产阶级学校的萌芽,是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以造就各类专门人才为目标,与传 统学校养成科举入仕人才不同;开设外语、自然科学等一些新式课程,这是区别于传统学校 的重要标志;改革教学制度和方法,采用西方班级授课制和分年授课计划。 3.中体西用 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其进行了全面论述。“中学为体” 就是把《四书》《五经》等旧有的中国文化作为最根本的主体内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西学为用”就是用西政(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近代西方科技)、西史等来观察、分析和处理当时世界上出现的各种事务,为洋务事业服务。这一 思想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的原则下,谨慎地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技艺,以维护封建制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潮和文化思潮,起于洋务运动,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等观念意识,是中国近代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的 产物。 4.张之洞(顺便整理劝学篇) 他是清末大官僚,近代中国政治、工业、教育、学术重要而复杂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 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基本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新学与旧学、中学与西学之争的文化和教育发展 史,因此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著作为《劝学篇》,全面论述了“中体西用” ,即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的原则下,谨慎地接受西 方资本主义的技艺,以维护封建制度blabla (讲一讲中体西用的含义)。张之洞是兼具新、旧两面性格的人,他是那个过渡时代典型的过渡性人物的代表。 5.京师大学堂

建筑节能工程资料核查表(需要)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资料核查记录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序号资料名称份数检查情况核查人(签 字) 1 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施工检查表、山东省居住(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建筑工程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和实施建筑节能证明 2 省墙改办颁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认定证书、市墙改节能办颁发的备案登记证、墙材基金发票或证明 3 主要材料、设备和构件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核查记录、进场复验报告、见证试验报告 (1)保温系统的型式检验报告 (2)主要材料、设备和构件的质量证明文件及进场检验记录、进场核查记录 (3)保温隔热(绝热)材料、增强网、粘结材料的进场复验报告(不同分项工程对保温材料复验项目要求各异) (4)保温浆料同条件养护试块见证试验报告 (5)预制保温墙板的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 4 省颁发的《新型墙体材料认定证书》、检测报告、进场材料购置发票或送货单 5 省颁发窗认定证书,中空玻璃认定证书,玻璃幕墙备案证明或施工资质,散热器认定证书、热表推荐证书、温控、系统调控装置,合格证、进场检定证书及购置发票、供热联合验收评定资料等。 6 幕墙玻璃及隔热型材进场复验报告 建筑外窗进场复验报告(气密性、传热系数、中空玻璃露点) 散热器的单位散热量、金属热强度复验报告 7 风机盘管机组的进场复验报告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核查人序号资料文件名称份数检查情况 (签字)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现场拉拔试验报告、后置锚固件 8 的现场拉拔试验报告,饰面砖粘结强度拉拔试验 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和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验报 9 告 10 风管及系统严密性检验记录 11 现场组装的组合式空调机组的漏风量测试记录 12 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记录 13 系统联合试运转及调试记录 14 系统节能性能检验报告 15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相关图像资料 16 施工质量(检验批、分项、分部)验收记录 17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综合验收评定资料 18 建筑节能设计变更审查表 1、注:审查意见、并注明外保温系统企业名称及认证编号、热计量装置安装情况 审查人: 盖章 年月日

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表实例

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表实例一.建筑与结构 1.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 3.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试)验报告 4.施工试验报告及见证检测报告 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施工记录 7.预制构件、预拌混凝土合格证 8.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检验及抽样检测资料 9.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0.工程质量事故及事故调查处理资料 11.新材料、新工艺施工记录 二.给排水与采暖 1.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材料、配件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管道、设备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记录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系统清洗、灌水、通水、通球试验记录 6.施工记录 7.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三.建筑电气

1.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设备调查试记录 4.接地、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5.隐蔽工程验收表 6.施工记录 7.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四.通风与空调 1.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制冷、空调、水管道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记录 4.隐蔽工程验收表 5.制冷设备运行调试记录 6.通风、空调系统调试记录 7.施工记录 8.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五.电梯 1.土建布置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设备出厂合格证书及开箱检验记录 3.隐蔽工程验收表 4.接地、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5.负荷试验、安全装置检查记录

6.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六.智能建筑 1.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及设计说明 2.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及技术文件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隐蔽工程验收表 4.系统功能测定及设备测试记录 5.系统技术、操作和维护手册 6.系统管理、操作人员培训记录 7.系统检测报告 8.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七.燃气 1.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材料、配件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管道设备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记录 4.隐蔽工程验收表 5.施工记录 6.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中国教育史试题库

1、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师夷之长技以制。 2、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3.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4.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5.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 和“庠” 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 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6、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序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7、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8、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 _,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9、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10、在先秦教育家中,荀子提倡“虚壹而静”的学习态度。 11、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 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12、“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13、“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 14、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诗__》、《_书___》、《_礼___》、《_乐》、《_易__》、《_春秋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15、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思孟学派和荀况学派。 16、颜之推的家庭教育著作是《颜氏家训》。 17、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18、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墨翟;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轲;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荀况。 19、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兼士或“贤士”, 20、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21、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2、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3、《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内容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国教育史》 试卷(A B C)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美国教育家克伯屈1918年创立____________________,该教学方法于次年输入我国。 2、1862年6月11日,_________________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 3、明朝自嘉靖后,连续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__事件。 4、______________作为西方列强文化侵略政策的一部分,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上,具有两重性 5、_______________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士的主要制度。 6、汉代名师大儒办的私学,通常包括两种学生,即及门弟子和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5分) 六艺教育22 两周国学、乡学、小学还是大学,都是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只是在要求上有所不同。西周的教育内容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它包括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使用技能。包括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形成了一种教育传统,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教无类32 孔丘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阵,指导他的实践活动,是孔丘思想的组成部分。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是:不分贵贱贫穷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丘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地吸收学生。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将受教育范围扩大化,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 性恶论73 荀况批评性善论,未得到实际验证,是一种无实用价值的理论。他认为,性恶论更能说明问题。荀子认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说人性恶。因此在谈论人性的时候,应该把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获得的品质区分开来。荀况的性恶论是其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基础理论。 稷下学宫55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一所著名的学府,因齐国君主在稷下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得名。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其性质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同时是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具有学术自由、待遇优厚,与齐国政治息息相关。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三纲领八条目91 《大学》的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三纲领”是一个要求由低到高、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教育史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各主要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概况与教育发展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演变过程;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的措施;了解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活动并理解和掌握其主要教育思想,掌握中国教育发展史的基础知识,初步养成古为今用、以史鉴今的能力。 一、课程考试指导思想 课程考试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思想史与制度史相结合,重在思想史;注重教育史实与历史线索相结合;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广泛性与深刻性相结合;注重学生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分析相结合;注重用历史的态度看待历史和“古为今用”原则相结合。考出学生的知识、能力、人生态度和价值趋向。 三、课程考试目标 根据考题的难易程度,可把每个知识点的考试目标定为四个: A.了解与记忆 B.理解与判断 C.掌握与应用 D.分析与综合 四、教学内容考核要求 (一)原始时期的教育 1、识记:原始时期的教育内容。 2、领会: 教育到起源 3、应用:学校的萌芽 4、综合: 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二)夏、商、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1、识记:学校教育的产生及其条件。

2、领会:中国奴隶制社会教育的特点—“学在官府”西;周教育内容-“六艺教育”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 3、应用: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 4、综合: 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 (三)战国时期的教育 1、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 2、领会:稷下学宫的办学性质、特点、意义;理解《大学》、《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3、应用: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4、综合:比较墨子、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四)秦汉时期的教育 1、识记:秦汉文教政策;两汉时期的太学。 2、领会:汉察举制的基本特征。 3、应用: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4、综合:评价汉武帝的三大文教政策和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识记:南北朝时期的学校教育状况 2、领会:“九品中正”选士制度 3、应用: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 (六)隋唐时期的教育 1、识记: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的基本特征。 2、领会:唐朝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3、应用: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科举考试的科目、程序与方法 4、综合:辨证客观地评价科举制度;韩愈的教育思想。 (七)宋辽金元教育 1、识记:宋以及宋以后文教政策和官学教育的发展;宋三次兴学基本状况;宋初六大书院。 2、领会:三舍法;书院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3、应用:书院教学和管理的特点;朱熹教育思想。 4、综合;评价书院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评价朱熹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 成均——实施乐教之地 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 (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教育史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各主要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概况与教育发展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演变过程;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的措施;了解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活动并理解和掌握其主要教育思想,掌握中国教育发展史的基础知识,初步养成古为今用、以史鉴今的能力。 一、课程考试指导思想 课程考试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思想史与制度史相结合,重在思想史;注重教育史实与历史线索相结合;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广泛性与深刻性相结合;注重学生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分析相结合;注重用历史的态度看待历史和“古为今用”原则相结合。考出学生的知识、能力、人生态度和价值趋向。 三、课程考试目标 根据考题的难易程度,可把每个知识点的考试目标定为四个: A. 了解与记忆 B. 理解与判断 C. 掌握与应用 D. 分析与综合 四、教学内容考核要求 (一)原始时期的教育 1、识记:原始时期的教育内容。 2、领会: 教育到起源 3、应用:学校的萌芽 4、综合: 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二)夏、商、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1、识记:学校教育的产生及其条件。

2、领会:中国奴隶制社会教育的特点—“学在官府”;西周教育内容-“六艺教育”,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 3、应用: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 4、综合: 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 (三)战国时期的教育 1、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 2、领会:稷下学宫的办学性质、特点、意义;理解《大学》、《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3、应用: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4、综合:比较墨子、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四)秦汉时期的教育 1、识记:秦汉文教政策;两汉时期的太学。 2、领会:汉察举制的基本特征。 3、应用: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4、综合:评价汉武帝的三大文教政策和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识记:南北朝时期的学校教育状况 2、领会:“九品中正”选士制度 3、应用: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 (六)隋唐时期的教育 1、识记: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的基本特征。 2、领会:唐朝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3、应用: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科举考试的科目、程序与方法 4、综合:辨证客观地评价科举制度;韩愈的教育思想。 (七)宋辽金元教育 1、识记:宋以及宋以后文教政策和官学教育的发展;宋三次兴学基本状况;宋初六大书院。 2、领会:三舍法;书院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3、应用:书院教学和管理的特点;朱熹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汇编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5.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 答:盂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J 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指出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物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够,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6.颇之推关于旱期教育有哪些论述? 答:魏晋南北朝教育家颜之推极其重视早期教育,他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从幼儿教起。他之所以极力倡导早期教育,主要是认为:①幼儿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他从幼儿期与成年期的教育效果比较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幼儿期心理单纯,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是学习的最佳时期;②幼儿期心理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是教育的关键时期。 7.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答: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了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唐承隋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学制度,使之在人才选拔以至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居越来越重要地位。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①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而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②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③科举科目中

中国教育史复习题答案

中国教育史复习思考题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教育 一、填空题 1.西周在文化教育上的历史特征是(学在官府),其学校系统包括(国学)和(乡学)。 2.西周的教育系统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3.西周的国学分成(大学)和(小学)。 4.西周不论国学或是乡学,不论小学或大学,都以(六艺)为基本学科。 5.起源于夏代的六艺教育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6.孔子编撰册定的六种教材分别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7.孔子把人性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等。 8.私学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 9.战国时期的诸多学派在教育方面颇有造诣的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诸家。 10.(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历时约(150)年。 11.战国时代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历时约(150)年。 12.墨翟提出了(素丝说),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 13.墨家的(主动)、(创造)、(实践)、(量力)教育方法表现出鲜明的学派特色。 14.孟子教育理论的人性论基础是(性善论),他认为教育是扩充(本性)的过程。 15.孟轲对他所追求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描述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荀况)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批评孟子的人性论,主张(性本恶)的人性观。 17.《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之为“三纲领”。 18.《大学》以为人的完善是一个过程,又可以细分为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八条目”。 19.被朱熹合称为“四书”的著作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0.《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学习过程概括为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建筑节能工程资料整理表格(doc 34页)

建筑节能工程资料整理表格(doc 34页)

关于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资料整理要求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和我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目录2007版》已正式颁布实施,规范明确规定建筑节能工程作为单位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部工程,建筑节能验收资料应该单独组卷。鉴于我区部分新建工程已逐渐进入验收阶段,为更好的贯彻验收新规范的要求,真实反映节能工程实际质量状况,使建筑节能工程资料整理更加规范,根据国家验收规范和我区建筑工程验收资料目录的要求,现提出我区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资料整理顺序和统一表式的要求,内容见本通知附件,请各有关单位严格执行。 我站设立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咨询热线,受理各有关企业对工程技术资料整理要求的意见和建议。 电话号码:22836522 联系人:郭定洋 特此通知。

十五、建筑节能工程★

2-5 喷涂聚氨酯硬泡体材料质量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属外墙外保温系统) 2-6 泡沫玻璃板材料质量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属外墙外保温系统) 2-7 砂加气块材料质量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属外墙外保温系统)

2-8 龙骨干挂内填矿物棉制品材料质量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可用于外墙内保温系统和内墙保温系统) 2-9 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材料质量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可用于外墙内保温系统和内墙保温系统) 2-10 保温砂浆材料材料质量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可用于外、内墙内保温系统) 2-11 砂加气块材料质量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可用于外、内墙自保温系统) 2-12 屋面保温系统材料质量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证明书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验报告 1 锚固件拉拔试验报告(无表式) 2 膨胀聚苯板系统现场粘结强度测试报告(无表式) 3 其他规范要求要求的现场检验报告(无表式)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施工记录 1 建筑节能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附表8)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进场复验检测报告 墙体节能工程的检测报告 1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无表式) 2 粘结材料的粘结强度(无表式) 3 增强网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无表式) 幕墙节能工程的检测报告 1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无表式)

《中国教育简史》考前复习资料

《中国教育简史》考前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秦朝时期主要教育政策为( C )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D ) D.见闻为与开心意 3.察举制度人才选拔的特点是首先凭士人在当地的声名及,即( A )A.社会舆论 4.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之说,是强调( C )C.能者为师 5.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创立( D ) D.“三舍法” 6.明太祖定都南京,重建国学于鸡鸣山下。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国子学为( B ) B.国子监 7.外国传教士在中国领土上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 B ) B.马礼逊学堂 8.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教育变革标志为( B ) B.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9.荀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B ) B.闻、见、知、行 10.科举考试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 D ) D.试卷成绩 11.韩愈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 B ) B.传递儒家道统 12.北宋的庆历兴学的主持人是( A )A.范仲淹 13.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 B ) B.“致良知”说 14.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A )A.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1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 D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6.《中庸》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C )C.学、问、思、辨、行 17.科举考试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 D ) D.试卷成绩 18.朱熹认为小学的学习重点是( D ) D.“学其事” 19.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 D ) D.“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 20.洋务运动时期创立的最早的电报学堂是( B ) B.福州电气学塾 21.中国最早的一所教会女学是( C ) C.宁波女塾 二、填空题 1.西周“国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德、行、艺、仪等四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内容。 2.“不治而议论”的办学方针,使稷下学宫真正体现了办学自主、学术自由,管理民主的特色。 3.王充以为教学过程包括“见闻为”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4.嵇康在批判经学教育的同时,创立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5.朱熹把人生的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6.1898年由经元善集资,并得到中外人士赞助,设经正女学于上海城南桂墅里,此为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女子学堂。 7.梁启超于1896年发表了《论师范》一文,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 8. 西周学校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国学”与“乡学”两大系统。 9. 汉武帝即位后,断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唯一指导思想。 10.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 11.朱熹逝世后不久,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读书经验加以概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

中国教育史完整版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以及影响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官家主办,私家主持。 特色:1.学术自由。2.教师待遇优厚。3.学无常师。4.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影响:1.稷下学宫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分化。2.显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3.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孔子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孔子从“性相近,习相远”的前提出发,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教育目标是培养贤士、君子。教育内容: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包含两个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重心在前者。在继承西周六艺的基础上,编著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的教学内容论三方面特点:1.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 2.偏重文事,轻视武事。 3.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 “庶富教”思想—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庶富教”思想是说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反映了孔子初步意识到教育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性相近,习相远”---教育与人的发展 主要讲人的本性很接近,后来之所以有较大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习相远说明教育,在人的一生中任何发展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早期的教育。教育作用巨大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第一,人的先天素质并无差别,生来平等。这是醉倒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是他有教无类的依据。第二,他认识到人的个性差异,主要是有环境习染不同所致,是后天的结

建筑节能表格范例

附件: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竣工资料 目录及统一用表 海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 二○○八年十月

第一部分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竣工资料目录

第一分册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资料 1、施工单位出具的《海南省民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申报表》、《建筑节 能技术措施基本情况一览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竣工报告》 2、设计单位出具的《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3、监理单位出具的《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4、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提交的《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通知书》 5、《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及功能检验资料核查表》 6、《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表》 7、《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 注:本册第7项中的“验收结论”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通过后填写。 第二分册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资料 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 2、建筑节能工程设计变更重新报审的审查意见 3、建筑节能工程专业分包单位资质及施工分包合同 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及审批记录 5、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6、建筑节能材料及产品认定资料(根据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认定的建筑节能材料 和产品,应提供认定证书) 7、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问题的整改和质量事故的处理记录 8、建筑节能工程竣工图(该项资料也可统一装订在单位工程竣工图册中) 第三分册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及功能检验(检测)资料1、墙体节能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及现场检验资料 1)墙体保温隔热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复验报告及见证记录 2)粘结材料、增强网出厂质量证明文件、进场复验报告及见证记录 3)墙体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结强度现场拉拔试验报告 4)墙体保温层后置锚固件现场拉拔试验报告 5)墙体保温浆料同条件养护试件试验报告 6)外墙外保温面层的饰面砖粘结强度拉拔试验报告 7)保温砌块砌筑砂浆强度试验报告 8)墙体节能工程隐蔽验收记录及必要的图像资料 9)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报告 10)墙体节能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重点知识(二)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重点知识(二)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重点知识(二)12、试析中国近代壬寅癸卯、壬子癸丑及壬戌学制的成败优劣。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因种种原因,没有实行。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该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尊孔读经为教育宗旨,内容比壬寅学制详备。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付诸实施的学制,它对改变清末学堂各自为政、互不相联的局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以后中国学制的组织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问题在于该学制的形式仿自资本主义国家,灵魂却是中国封建阶级的;其次,癸卯学制规定的一套详备、整齐的学校系统,远非中国当时的财力、人力所能实现。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在教育部召开的中央教育会议上,议决重订学制,拟订了新的学校系统,并予以公布,史称“壬子学制”。到1913年,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各种学校规程、课程标准等,其内容对壬子学制有所修改和补充,后人将两者合称为“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主要在摒除癸卯学制的封建性方面作了努力,但对教育与国情、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等问题尚未能顾及。1922年,民国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并于同年公布实施。史称“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新学制注意到了制定学制与中国国情、经济发展需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具体采取弹性学制;增加职业教育系统;缩短小学、大学年限,延长中学年限;采用学分制、选科制、优异学生越级升学等措施,照顾学生在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差异。13、试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a、关于人性与教育作用:孟子认为人人具有先验的“良知”、“良能”,提出“性善论”;荀子则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提出“性恶论”。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本性,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孟子着重论证了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的合理性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可能性,荀子则力图说明树立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必要性。b、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孟子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的道德教育。荀子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种治术人才,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等。c、关于教学的主张:孟子主张“内发”,荀子主张“外求”;孟子强调“思”,荀子重视“学”;孟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闻、见、知、行”等环节。14、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a、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b、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具有以下特点:a、学术自由,表现在: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拥有相当的独立和自由;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游学,来去自由;学术论辩,相互争鸣及吸取。b、待遇优厚,包括给予“不治而议论”的政治待遇及优厚的物质待遇。历史意义:a、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b、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c、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d、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15、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体现在:(1)、最突出点就在于他作《师说》,提倡尊师重道。a、教师的任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讲授儒家六艺经传与古文,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三项基本任务。b、提出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c、建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重点知识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重点知识 1、书院的起源及其在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特点。 答:唐末宋初,官学衰落,士人失学,在理学教育思潮的推动下,传统的私人讲学得到发展,为此出现了一种高于蒙学的高级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宋代的精舍和书院。书院源于唐末,兴盛于宋。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的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在宋元明清诸朝,书院逐步发展成为官学之外最主要的综合性教育研究组织形式。书院教育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填补了许多学术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 书院在组织管理上有以下特点: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学生也参与管理;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安排,重平时考核;学规严密、师生共同遵守;经费自主;重视自己的特色。 书院在教育教学上有以下特点: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允许不同学派讲学;入学不受地域限制;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 书院与汉代太学的区别: a、培养目标不同。书院办学的目标是要求弟子学做人,追求封建人格之完善,官学则是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的。 b、自由讲学。每一学派大师主持的书院往往是该学派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基地。 c、学生可以自由择师入学,不受籍贯的限制。 d、教学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以答疑形式进行教学。 e、倡导学术争辩和学派交流,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组织。 2、述评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答:张之洞是我国清末著名的洋务派教育家,他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思想集中反映在《劝学篇》中。 所谓“中学”也叫旧学,指的是封建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在为体的中学中,他基本的主张,在于“明纲”。为了明纲,他特别强调读经的重要意义。读经的目的在于以三纲五常封建伦理道德加强学生的思想训练。所谓“西学”,张之洞归纳为“西政”和“西艺”两方面,并认为“西政之刑狱,立法最善。”关于“中学”和“西学”的关系,他强调“中学”是根本,“西学”是末节,“中学”为主,“西学”是从。只有在通“中学”的基础上,才能学“西学”。讲“西学”,必先通“中学”;而要存“中学”,又不得不讲“西学”。“中体西用”的思想,在当时有促进改革的一面,也有阻碍教育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前进的一面。从哲学和方法论角度来看,“中体西用”思想是形而上学的。 第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中体西用”思想,一直支配着晚清教育。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近代学校教育,改革了传统教育只重儒学的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发展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的一代新人,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二“中体西用”仍坚持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对立面,阻碍维新运动的发展。 第三,从哲学和方法论角度来看,“中体西用”思想是形而上学的。严复对“中体西用”的批驳说明了这一问题。“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