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诊断模板汇总

病理诊断模板汇总

病理诊断模板汇总
病理诊断模板汇总

会诊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HE切片X 1张,病理号206311。

会诊意见:“直肠”粘膜内见成片异型细胞浸润,考虑恶性肿瘤;建议做免疫组化染色进步诊断。

1 .宫颈鳞状细胞癌II 级(肿物2X 1.4X 0.6cm 大小),浸润到宫颈间质内1/3 间质;肌层内未见癌栓,双侧子宫动静脉未见癌栓,

阴道切缘、左右主、骶韧带未见癌,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左)髂总(0/0);髂外(0/1);腹股沟(0/5);髂内(0/2);闭孔(0/4);

(右)髂总(0/1 );髂外(0/1 );腹股沟(0/3);髂内(0/3);闭孔(0/1 );

2.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

3.双输卵管慢性炎。

4.双卵巢未见明显病变。

1.宫颈外生浸润型乳头状粘液腺癌(中分化),浸润到宫颈间质外1/3 肌层;伴鳞状上皮灶性原位癌累腺。

肌层内未见癌栓。肿物3X 2.8X 2.5cm 大小。双侧子宫动静脉未见癌栓。阴道切缘、左右主、骶韧带未见癌,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瘤:

(左)髂总(0/0);髂外(0/1 );腹股沟(0/2);髂内(0/1 );闭孔(0/6);(右)髂总(0/1);髂外(0/2);腹股沟(0/1);髂内(0/1);闭孔(0/10);

2.增生期子宫内膜图像。

3.宫肌小型平滑肌瘤。

4.慢性宫颈炎。

5.双输卵管慢性炎伴伞端小囊肿。

6.右卵巢小型滤泡囊肿。左卵巢未见明显病变。

1 .宫颈鳞状细胞癌II 级(肿物2X 1.4X 0.6cm 大小),浸润到宫颈间质内1/3 间质;肌层内未见癌栓,双侧子宫动静脉未见癌栓,

阴道切缘、左右主、骶韧带未见癌,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癌:(左)髂总(0/0);髂外(0/1);

腹股沟(0/5);髂内(0/2);闭孔(0/4);

(右)髂总(0/1 );髂外(0/1 );腹股沟(0/3);髂内(0/3);闭孔(0/1 );

2.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

3.双输卵管慢性炎。

4.双卵巢未见明显病变。

(食管)鳞状细胞癌。

食管鳞状上皮原位癌伴上皮下固)有层浸润(粘膜病变范围1.9*0.6cm)两切缘未见癌浸润;

贲门、胃左、食管旁、隆突、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0/4、0/1、0/6、0/4)。

ASU-US

建议做阴道镜检查。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明确意义。不能明确意义的上皮内瘤变,建议做阴道镜检查。

残端涂片:无上皮内瘤变或恶性病变。

残端涂片:鳞状细胞萎缩;无上皮内瘤变或恶性病变。

血性心包液涂片:

见可疑癌细胞。

胸液涂片:

见少许淋巴细胞、红细胞。

未见癌细胞。

胸液涂片x 3次:

见淋巴细胞,少许红细胞。

未见癌细胞。

痰涂片x 3次:

未见癌细胞。

①②③

XX 3次

V

Mikulicz 病

前列腺癌细胞:AR(+++);ER(-)。

()乳腺癌细胞:

1.ER ();PR();

2.Her-II ();

3.Ki-67 % ();

4.P53();

5.Top-II % ();

6.VEGF-C ()。

()乳腺癌细胞:

1.ER ();PR();

2.C-erbB-2 ()。

食管癌细胞:

1.EGFR();

2.VEGF-C ();

3.C-erbB-2 ();

4.Ki-67 % ();

5.P53();

6.Sur();

7.E-cad();

8.VEGFR3 ();

9.微淋巴管密度/HPF;10.GasR()。

1.宫颈管低度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浸润浅基层;阴道残端、左、右主、骶韧带未见肿瘤浸润,所送各组淋巴结未见转移瘤:

(左)髂总(0/0);髂外(0/1);腹股沟(0/2);髂内(0/4);闭孔(0/8);(右)髂总(0/4);髂外(0/1);腹股沟(0/5);髂内(0/0);闭孔(0/3);

2.增殖期子宫内膜图像,宫肌小型平滑肌瘤一个;

3.慢性宫颈炎;

4.双卵巢和双输卵管未见肿瘤;

5.洗涤液未见肿瘤细胞。

阴道切缘、左、右主、骶韧带未见癌浸润,所送各组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左)髂总(0/3);髂外(0/5);腹股沟(0/3);髂内(0/2);闭孔(0/2);

(右)髂总(0/3);髂外(0/2);腹股沟(0/4);髂内(0/0);闭孔(0/5);萎缩性子宫内膜,宫肌未见肌瘤;

双附件未见癌。

贲门癌细胞:C-erbB-II ()。

淋巴结共2 枚经CK、EMA 免疫组化染色后未见微转移癌。

宫颈外生型

1?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分化),肿物4X 3X 1.7cm大小,浸润浅肌层;宫颈管未见癌浸润, 所送各组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左)髂总(0/1);髂外(0/1 );腹股沟(0/5);髂内(0/3);闭孔(0/5);(右)髂总(0/4);髂外(0/3);腹股沟(0/1);髂内(0/0);闭孔(0/2);

2.子宫腺肌症,肌间小型平滑肌瘤;

3.左卵巢和输卵管未见癌;

4.洗涤液未见癌细胞。

1 .子宫外生萎缩型鳞状细胞癌II 级伴轻度化疗后反应(肿物3.5X2.7X1.5cm 大小),浸润

到深肌层;阴道残端、左、右主、骶韧带未见癌浸润,所送各组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左)髂总(0/6);髂外(0/6);腹股沟(0/6);髂内(0/2);闭孔(0/4);

(右)髂总(0/2);髂外(0/3);腹股沟(0/4);髂内(0/6);闭孔(0/4);

2.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宫肌多发性平滑肌瘤,米粒-2.5cm 大小;

3.双附件未见明显病变。

胃腺癌细胞:Her-II (-)。

(肿物5X5X1 cm)

食管髓质型鳞状细胞癌I 级(肿物4X 3X1.7cm 大小),浸润到外膜层,两切缘未见癌浸润,胃左、隆突下淋巴结可见转移癌(2/8、1 /1 0 ),食管、贲门、肝总动脉旁、腹腔干、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 、0/2、0/2、0/2、0/3 )。

贲门溃疡型中分化管状腺癌(肿物7X 6.5X 1.5cm 大小),浸润到浆膜层,两切缘未见癌

浸润,食管旁、贲门、胃左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0/2、0/4)。

宫颈鳞状上皮细胞:HPVpan (-)。左左前、左中前、左中中、左中后、右右前、右中前、右中中、右中后免疫组化:

ER();PR();Her-2();Ki-67 20%();P53();VEGF-C();TOP n 3%()。

(胰尾部)胰腺腺癌。

贲门溃疡型中分化腺癌(肿物7X 4X 1.5cm大小),浸润到浆膜外纤维脂肪组织,并见神经侵犯,两切缘未见癌。

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癌:食管旁( 0/1);胃左( 10/10)。免疫组化:

CA199(+) CK5/18 (+) CK20(-) CDX-2(-) VILLIN(-) TTF-1(-) CA125(-) Ki67 60%(+)

(扁桃体)富于T 细胞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伴表面坏死。免疫组化:

CD20(+) Pax-5(+) mum-1(+) CD3(-) CD45RO(-) Cyclind1(-) Bcl-2(+) Tdt(-) CD138(-)

Ki67 60%(+)。

宫颈锥切标本,内径长2cm,外径长6cm,高2.5cm,厚0.6cm,1-12点连续取材切片,仅

2、7 点处见鳞状上皮CINII-III 级,未见累腺,其他各点慢性炎未见鳞状上皮CIN 及累腺残留,基底切缘未见CIN 累腺。

胃窦部隆起型低分化腺癌,肿物7X 3.5 X 2cm大小,浸润到浆膜层外纤维组织,两切缘未

见癌浸润。系膜、VI 组淋巴结可见转移癌( 1/1 8/8),胃左淋巴结未见( 0/0)。

(肺内)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免疫组化:Syn(+) ;CD56(+) ;TTF-1 (+) ;CgA(+) ;CK7(-) ;CK14(-) ;CK5/6(-) ;

P63(-) 免疫组化:Des(+);SMA(+);CD99(+/-);cd10(-);CK(-);Ki-67 < 2% (+)。

1 、(左)乳腺导管非典型乳头状瘤,部分导管上皮增生活跃,有恶变倾向,建议密切随访

观察。

免疫组化:CK5/6(+) ;Actin(+/-);P63(+);P53(+);Ki-67 5%(+) 。

2、(右)乳腺粘液癌,乳腺导管内癌;乳腺纤维腺瘤。皮肤组织未见癌浸润。

免疫组化:ER(+++);PR(+++);AR(-);Her-II(+++);P53(+++);Top-II 30%(+);Ki-67 50% ( +)。

(鼻咽)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鼻型。

免疫组化:CD20(-);CD3(+);CD43(+);CD56(+);CK(-);Ki-67 60% (+)。

鼻咽)分化型非角化性癌。

胃体小弯侧,胃肠间质瘤,危险度分级高(肿物7X 4X 3cm大小)。核分裂<5/50 HFP.

向下浸润到浆膜层,向上浸润到粘膜面并见溃烂和溃疡形成。两切缘未见癌浸润。

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癌:胃左(0/7),幽门下(0/5),肝总(0/4),腹腔动脉(0/3)。

唇腺两枚,脂肪容积30-40% ,小叶腺泡存在,导管扩张,导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大于 3 个病灶,可符合唇腺重度慢性炎症(静止期后再发急性改变)。

唇腺两枚,小叶腺泡结构存在,部分腺泡萎缩间质纤维小血管增生,导管扩张,腺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大于2 个病灶,可符合唇腺慢性炎症中期中度活动性改变。

唇腺三枚,体积缩小,腺泡减少,间质纤维小血管增生,脂肪容积40%,并见淋巴细胞散在浸润。符合唇腺慢性炎症中晚期纤维化改变。

小叶腺泡结构存在,部分腺泡萎缩间质纤维小血管增生,导管扩张,腺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大于2 个病灶,可符合唇腺慢性炎症中期中度活动性改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