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理论与实务教案

金融理论与实务教案

金融理论与实务教案
金融理论与实务教案

《金融理论与实务》自考课程教案

课程代码:00150

课程性质: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必修课

教材:《金融理论与实务》,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贾玉革主编,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10年出版。

教案撰写人:李凤

教案框架

1. 课程学习重点、考核目标与教学课时安排

2. 考试命题和历年真题分析

3. 各章考核知识点、讲解重点和题型

4. 历年论述题真题分析

5. 计算题重点

一、课程学习重点、考核目标与教学课时安排

1.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学习重点

(1)货币、信用、利率、汇率等金融基本范畴

(2)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基本运作

(3)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

(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

2. 考核目标

(1)识记:识别和记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名词解释多为书上阐述较多的概念。

(2)领会:领悟和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内涵,理解相关金融范畴与理论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作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如果要点明确,很可能为简答题。

(3)应用:对金融现实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计算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判断。同时,能够对金融现实问题进行较深入的综合分析和论证,得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

3. 教学课时安排

二、考试命题和历年真题分析

1. 考试命题

(1)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识记30%,领会40%,应用30% (2)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识记,领会)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识记,领会)

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15分(识记)

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应用)

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领会)

论述题:每题13分,共13分(应用)

2. 历年真题分析(题型和分值)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一、货币的起源

1.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领会):(1)交换解决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价值的概念(3)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和货币形式。(4)当某种商品从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几种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时,货币即产生。

讲解重点:不同价值形式之间的区别,以及货币产生的过程。

二、货币形式的演变

1. 推动货币形式不断演变的动力(领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2. 货币形式(识记):(1)商品货币: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2)信用货币: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3. 足值货币和不足值货币(识记):商品货币属于足值货币,信用货币属于不足值货币。

讲解重点:画出货币形式演变的框架图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

1. 交易媒介职能(领会):(1)计价单位(识记):价值尺度(2)交易媒

介(识记):流通手段(3)支付手段(识记):借贷、财政收支、工资发放、租金收取。

2. 财富贮藏职能:(1)含义(识记)。(2)为什么货币具有财富贮藏职能?(领会)因为货币是能够与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媒介。

讲解重点:支付手段和交易媒介(流通手段)职能之间的区别

第三节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1. 货币制度(识记)

2.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领会):(1)规定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识记)(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主币(识记)(4)规定货币的法定支

付能力。无限法偿(识记)和有限法偿(识记)(5)规定货币的铸造或发行

3. 自由铸造的意义(领会):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保持货币币值、物

价的稳定。

讲解重点:货币制度构成要素中需要识记的概念、自由铸造的含义和意义

二、国家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从金属货币制度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 金属货币制度(识记):(1)银本位制(2)金银复本位制(3)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2. 劣币驱除良币现象(领会):“格雷欣法则”,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

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

的货币(劣币)排斥。该现象发生在金银复本位制。

3. 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的区别(领会):(1)金币本位制: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溶化;辅币、

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可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自由输出入国境。(2)金块本位制(生金本位制):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有法定含金量,但只能达

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成金块。(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有法定含金量,但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只能先兑换

成规定的外汇,然后再用外汇兑换黄金。

4.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领会)

5. 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领会)

讲解重点:(1)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原因以及背后的机理(2)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的区别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体系)

1. 为什么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领会):结合前

面的金汇兑本位制,重点讲解“双挂钩”规定,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

与美元挂钩。

2.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领会):(1)美国经济地位的衰落和美元危机的爆发。(2)“双挂钩”规定引发的“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识记):即美元需求和供给的内在矛盾:世界各国发展经济需要美元,而美元同黄金的

自由兑换使得美国应该控制美元输出。

3. 牙买加体系的核心内容(领会)

讲解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其中深入讲解“双挂钩”引发的“特

里芬难题”。

四、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

1. 区域货币一体化(识记):其理论依据是蒙代尔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1999年1月1日,欧元的诞生成为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成功范例。

第二章信用

第一节信用的含义与作用

一、信用的含义

1. 道德范畴的信用与经济范畴的信用的关系(领会)

二、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1. 信用关系中各个部门的作用(领会):(1)个人部门是盈余部门;(2)企业部门是赤字部门;(3)政府是货币资金的净需求者;(4)国际收支顺差,

其盈余部分的外汇资金形成国际货币借贷的主要供给,国际收支逆差,其赤字

部分的外汇资金形成国际货币借贷的需求。(5)金融机构充当信用媒介,实现资金的融通。

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缺点(领会):(1)直接融资:比如发行债券或

股票。优缺点。(2)间接融资:比如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优缺点。(3)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弥补了各自的局限。

讲解重点:信用关系中各个部门的作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缺点

三、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1. 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领会):(1)积极作用(2)负面作用:信用风险(识记)

第二节现代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1. 商业信用(识记)

2. 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领会):(1)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促进作用(2)规模、方向、期限上的局限性。

3. 商业票据的基本特征和行为(领会):(1)商业票据(识记)(2)特征:有价票证;法定式样和内容;无因票证;可以流通转让。(3)商业票据行为:签发、背书(所有权转让)、贴现(所有权转让)、抵押。

3. 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识记):(1)商业汇票:命令式票据,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2)商业本票:承诺式票据,无须承兑。

讲解重点:银行承兑汇票及其贴现的运作流程

二、银行信用

1. 银行信用(识记)

2.银行信用的特点(领会):信用中介、广泛授信对象、灵活性强

2.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领会):以商业信用为基础、克服商业信用

的局限性、促进商业信用的发展

三、国家信用

1. 国家信用(识记):是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2. 国家信用的作用(领会):在封闭经济中,国家信用主要表现为政府的“内债”。在政府履行经济职能过程中,当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时,政府需要借

助国家信用进行筹资,特别当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时候。

3. 国家信用工具(识记):(1)中央政府债券(国债),分为短期国债(国

库券)、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2)地方政府债券(市政债券)(3)政府担

保债券

四、消费信用

1. 消费信用(识记)

2. 消费信用的形式(领会):赊销(短期)、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识记)

3. 消费信用的作用(领会):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4. 说说次贷危机和消费信用的联系以及对我国的启示(应用):(1)次级抵

押贷款(2)次贷危机的爆发与美国20世纪初宽松的货币政策紧密相关。(3)

次贷危机的爆发源于消费信用的过度发展。(4)对我国的启示。我国消费信贷快速增长,在看到起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风险防范(消费信用的作用)。

5. 我国经济发展中应如何运用各种信用形式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用):各种信用形式的作用与局限性。

讲解重点:从次级抵押贷款的特点和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动角度,详细讲解次贷危机与消费信用之间的联系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第一节 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息

1. 货币的时间价值(识记)

二、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1. 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领会):原因和作用。收益的资本化(识记)

3. 收益资本化规律的应用(应用):土地交易、证券买卖、人力资本的衡量,最突出的是有价证券的价格形成。

讲解重点:通过土地交易价格的例子帮助理解收益资本化

第二节 利率的计量与种类

一、利率的计量

1. 单利计息法和复利计息法的计算(应用)

单利(例3-1):

复利(例3-2): 2. 现值与终值(识记) 3. 为什么经济学家往往将到期收益率作为计量利率最精确的指标期收益率?(领会):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基于货币时间价值原理。到期收益率(识记)。债券市场价格与利率(到期收益率)呈反向关系。

讲解重点:(1)利息的单利复利计算,注意期限和利率单位之间的统一。(2)到期收益率含义以及公式的理解,以此解说为什么利率和价格呈反向关系。

二、利率的种类

1. 基准利率(识记):市场基准利率和官方利率。无风险利率(识记)。

2. 基准利率的作用(领会)

C P r n =??()1n S

P r =?+()()111n n C S P P r P P r ??=-=?+-=+-??

()()()()

2311111b n n C C C C F P r r r r r =++++++++++L

3. 利率按照决定方式划分为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行业利率(识记):

4. 在我国目前的利率体系中,哪些属于市场利率,哪些属于官定利率?(应用):(1)市场利率:国债利率、同业拆放利率;(2)官定利率:人行规定的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和各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

3.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识记)

4. 按照是否剔除通胀划分为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识记):

5.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关系(应用):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讲解重点:(1)基准利率的含义和作用,两种用法(2)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三种情况。

第三节利率的决定于影响因素

一、利率决定理论

1.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领会):着眼于利息本质。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率的上限:平均利润率;利率的下限:大于零的正数。

2. 西方利率决定理论(领会)

(1)传统利率决定理论(实际利率理论):强调非货币因素。储蓄形成资本的供给,投资形成资本的需求。投资>储蓄,利率上升。

(2)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强调货币因素。货币需求: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货币供给:央行的货币政策。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利率上升。

(3)可贷资金论:可贷资金的供给:储蓄量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额。可贷资金的需求:投资量和货币需求量的变化额。

3. 影响利率的变化因素(领会):平均利润率、储蓄、投资、货币供给、货币需求、风险因素、通货膨胀因素、利率管制因素。

讲解重点:各个利率决定理论的核心思想,影响利率的因素以及如何影响。

第四节利率的作用

1. 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领会)

2. 利率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领会)

3. 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领会)

4. 为什么我国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应用):(1)为强化利率的调控作用,提升资金的配置效率(2)利率发挥作用的后两个条件,决定了我国要进行市场化改革(3)改革总体思路

讲解重点:(1)利率的作用,注意从微观到宏观的逻辑演绎(2)我国利率市

场改革的原因,结合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第四章汇率与汇率制度

第一节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

1. 外汇的含义(识记,领会):(1)动态含义和静态含义,国际上通常从静态角度定义外汇。(2)2008年8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对外汇的规定。

2. 外汇的种类(识记):(1)按照能够自由兑换和自由向其他国家进行支付,分为自由外汇和非自由外汇。自由外汇比如美元、欧元、日元、瑞士法郎、港元等。人民币为非自由外汇,只有在经常项目下才可以自由兑换。(2)按照交割期限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

讲解重点:我们国家对外汇的定义以及外汇的构成。

二、汇率

1. 汇率的含义(识记)

2.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的区别(领会):(1)直接标价法(识记):100美元=657人民币,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采用此法。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2)间接标价法(识记):1人民币= 0.1521美元,英国(一直采用)和美国采用此法。本币汇率上升,本币升值。

3. 汇率种类的划分(识记,领会):(1)根据制定方法,分为基准汇率和套算汇率。我国基准汇率:美元、欧元、日元、港元,英镑(06年8月以后)。(2)根据清算价格时间,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3)根据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汇率。在直接标价法下,买入汇率<卖出汇率。(4)根据管理宽严程度,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5)根据是否剔除通胀,分为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4. 有效汇率(识记):观察某种货币的总体波动幅度和变化趋势。

讲解重点: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的区别,直接标价法通常以外汇汇率表达,外汇汇率上升,外币升值,间接标价法通常以本币汇率表达,本币汇率上升,本币升值。

第二节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一、汇率决定的各种理论解说

1. 国际借贷说(领会):又称国际收支说。流动借贷对汇率产生短期影响。流动债权(外汇应收)>流动债务(外汇应付),外汇汇率下跌。

2. 购买力平价理论(领会):(1)基本思想:汇率主要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决定。(2)绝对购买力平价和(识记):汇率取决于两国物价指数之比。(3)相对购买力平价(识记):汇率取决于两国之间的相对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较高,货币贬值。

3. 汇兑心理说(领会):强调人们的心理预期对汇率短期变动的影响。

4. 利率平价理论(领会):该理论对于分析远期汇率的决定以及即期和远期汇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5. 货币分析说(领会):强调本国与外国之间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以及货币供给水平通过对各自物价水平的影响,进而决定汇率水平。

6. 资产组合平衡理论(领会):贡献在于运用一般均衡分析综合考虑汇率变化因素,纠正了本国资产与外国资产完全可替代的理论假设,更贴近现实。

讲解重点: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利率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领会):长期因素: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短期因素:利率、心理预期和政府干预。

2. 影响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的因素(应用):(1)经济快速增长,通胀率较低,利率较高;(2)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因素;(3)市场预期因素;(4)外汇管理体制下的一些制度安排;(5)国际政治因素。

讲解重点:(1)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以及其背后的机理(2)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可以结合前面的理论。

第三节汇率的作用

1. 汇率的作用(领会):(1)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2)对资本流动的影响。(3)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4)汇率对资产选择的影响。

2.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应用):(1)积极方面。有利于进口成本下降,有助于经济建设;有利于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外投资成本降低。(2)消极影响。削弱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不利于我国吸引外资。

讲解重点:(1)汇率对进出口贸易、资本流动、物价水平以及资本选择的影响机理(2)我国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可结合前面的理论。

第四节汇率制度

一、汇率制度的种类

1.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识记)

2. 一国选择汇率制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领会):经济规模、通货膨胀率和资本流动。

3. 1994年以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及改革目标(应用):(1)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3)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目标: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式的基本稳定。(4)坚持的原则: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

讲解重点:一国选择汇率制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结合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

制各自的优缺点。

第五章金融市场概述

第一节金融市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

1. 金融市场(识记):狭义指直接融资市场,广义还包括间接融资市场。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1.构成要素(领会):市场参与主体、金融工具、交易价格、交易组织方式

2. 市场参与主体进入金融市场的目的(领会):与前面“五大部门在信用关系中的作用”类似)(1)政府部门。(2)中央银行:货币操作(3)各类金融机构。(4)工商企业。(5)居民个人。

3. 金融工具

(1)金融工具的特征(领会):(1)含义(识记)(2)特征: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理解四者之间的关系。

(2)金融工具的分类(领会):A. 期限长短:货币市场工具(商业票据、国库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回购协议等)和资本市场工具(股票、公司债券、中长期公债等)B. 当事人所享权力和所担义务:所有权凭证(股票)和债权凭证(其他)C. 融资形式:直接融资工具(商业票据、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和间接融资工具(存款单、人寿保险单等)D. 是否与实际信用活动直接

相关:原生金融工具(票据、股票、债券等)和衍生金融工具(期货、期权、远期、互换等)。

(3)债券的种类(识记、领会):A. 债券(识记)B. 根据发行主体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C. 根据抵押担保情况又可分为信用债券和抵押债券。D. 按利率确定方式分为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和指数债券。E. 按内含选择权分为可转换债券、可赎回债券、偿还基金债券和带认股权证的债券。(4)股票(识记),普通股与优先股的区别(领会)

(5)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股权分置改革(领会):A. 背景。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即为股权分置。B. 弊端:扭曲证券市场定价机制;股价涨跌不能约束非流通股股东;国有资产不能实现保值增值的动态评价和市场考核;制约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和产品创新。

(6)债券与股票的区别(领会)

4. 交易价格(领会):货币资金使用权的价格体现为利率。股票价格体现为流通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利率或收益率差异引起资金流动,从而引起价格波动。

5. 交易组织方式(识记):场内交易方式和场外交易方式

讲解重点:金融工具的分类、债券的种类、普通股与优先股的区别、债券和股票的区别

第二节金融市场的种类与功能

1. 金融市场的种类(识记):(1)按金融工具期限: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2)按交易标的物:票据市场、证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3)按金融资产的发行和流通特征: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流通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实现金融资产的流动性。(4)按交割方式: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5)按有无固定场所: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6)按交易地域: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2. 金融市场的功能(领会):(1)资金聚集与资金配置功能。(2)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功能。(3)对宏观经济的反映与调控功能。(4)金融市场功能的实现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程度。

讲解重点:金融市场的功能

第六章货币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国库券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第一节 货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1. 货币市场的含义(识记)和特点(领会):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安全性高、交易额大。

2. 货币市场的功能(领会):(1)政府、企业满足短期融资需求(2)金融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3)中央银行进行宏观金融调控(4)产生市场基准利率

第二节 同业拆借市场

1. 同业拆借市场的含义(识记)

2. 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领会)

3. 同业拆借利率是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领会):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是2007年1月4日正式运行的上海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识记)

4. 中央银行如何影响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领会):(1)影响机制: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供给。(2)影响工具:货币政策工具

5.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规模日益发展(应用)。

讲解重点:从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角度分析同业拆借利率为什么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深入分析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如何影响同业拆借利率。

第三节 回购协议市场

1.回购协议与逆回购协议(识记):实质是以证券为质押的短期资金融通

2. 回购协议市场的参与者及其目的(领会):(1)中央银行(2)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3)证券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4)非金融性企业

3. 我国回购协议市场(应用):我国回购协议市场交易迅速扩大,远远高于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额。债券回购市场成为我国货币市场的主体,其中银行间债券回购协议市场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4. 证券回购价格、售出价格与回购利率之间的关系(应用):回购利率水平取决于证券的流动性和回购期限。证券流动性越高,回购利率越低;回购期限越长,回购利率越高。

讲解重点:回购协议的含义和运作原理、回购协议市场的参与者及其目的

第四节 国库券市场

一、国库券的发行市场

1. 国库券的含义(识记):通常被看作是无风险债券。

360100%=+-=??回购价格售出价格约定利息

回购价格售出价格回购利率售出价格距到期日天数

2. 政府财政部门发行国库券的目的(领会)

3. 国库券的发行方式:(1)贴现发行(识记)。(2)拍卖方式定期发行,分为美国式招标和荷兰式招标(识记)。(3)拍卖发行需要专门的中介机构,即一级交易商(识记)

4. 计算国库券的年收益率(应用,P139,例6-1)。 讲解重点:国库券的年收益率计算,注意举一反三。

二、国库券的流通市场

1.国库券流通市场的参与者及其目的(领会):(1)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仅与一级交易商交易(现券和回购)(2)商业银行:实现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相统一的投资组合 (3)非金融企业和居民:主要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识记)。

2.我国国库券市场不发达,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规模依然较小(应用)。 讲解重点:国库券流通市场的参与者及其目的。

第五节 票据市场

一、商业票据市场

1. 商业票据的含义(识记)

2. 商业票据市场的作用(领会):获得低于银行贷款成本的短期资金来源

3. 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将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怎样的影响?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应用):“贷款承诺”(识记)

4. 我国的商业票据流通市场(应用):我国商业票据的流通市场不发达。我国目前不允许没有交易行为、纯粹以融资为目的的典型商业票据。《票据法》将商业票据仅仅作为商品交易支付和结算的工具。

讲解重点:理解贷款承诺的含义及其对银行和企业的作用。

二、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1. 承兑(识记)

2. 银行承兑汇票的作用(领会):将商业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降低商品销售方所承担的信用风险,有利于交易的达成。

三、票据贴现市场

1. 贴现、转贴现、再贴现(识记)

2. 票据贴现市场的功能(领会):票据贴现市场可以看作是银行承兑汇票的流通市场。从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三方面阐述。

F-P 360i P n =

?

3. 我国票据市场(应用):我国票据市场主要体现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和票据贴现市场。票据市场发展快速。

4. 贴现金额的计算(应用,P143):贴现利息=汇票面额*实际贴现天数*月贴现利率/30;贴现金额=汇票面额-贴现利息

讲解重点:(1)贴现市场的功能;(2)贴现金额的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公式。

四、中央银行票据市场

1. 中央银行票据:(1)含义(识记):实质为央银短期债券。(2)发行目的(领会):并非筹资,而是减少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进而减少货币供给。

2.我国央行票据市场(应用):(1)2002年后人行逐渐加大央行票据发行,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速度,回笼因外汇储备迅速增长造成的货币过剩。(2)发行央行票据是在国库券市场不发达时的权宜之计(沉重利息负担)。

讲解重点:央行票据发行的目的,详细分析我国发行央行票据的原因和弊端。

第六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1.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1)含义(识记)(2)特点(领会):面额大;存单不记名;二级市场发达,交易活跃。

2.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的功能(领会):(1)对商业银行的影响(3)对资金拥有者的影响。

第七章资本市场

第一节中长期债券市场

一、债券发行市场

1. 资本市场(识记):狭义和广义。

2. 债券的发行价格(领会):平价发行、折价发行、溢价发行

3. 债券发行方式(领会):根据发行对象,可分为(1)公募发行(识记),优缺点。(2)私募发行(识记),优缺点。

二、债券流通市场

1. 债券交易价格的决定因素(领会):理论因素(1)市场利率(反向)(2)票面利率(正向)(3)票面额(正向)(4)偿还期限(反向);现实因素:(1)供求关系(2)通胀预期(3)货币政策预期(4)政治形式变化等。

2. 市场利率与债券交易价格之间的关系(领会):反向关系。(1)市场利率=票面利率,交易价格=票面价值;(2)市场利率>票面利率,交易价格<票面价值;(3)市场利率<票面利率,交易价格>票面价值;

3. 债券收益率的计算(应用,P153,例7-1):名义收益率、现实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见第三章,第六章国库券收益率的计算)

4. 债券投资面临的风险(领会):系统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价格变动风险、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

5. 债券信用评级的作用(领会):方便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和减少信誉高的发行人的筹资成本。

6.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应用):银行间市场(批发市场,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交易所市场(零售市场)、商业银行柜台市场(零售市场)。

讲解重点:(1)债券交易价格的决定因素(结合到期收益率的公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市场利率与债券交易价格之间的反向关系。(2)债券收益率的计算,帮助学生记忆不同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比如是收益是指利息收入还是资本利得,投资成本是以面值为准还是以买价为准。

第二节股票市场

一、股票的发行市场

1. 配股(识记)

2. 公开发行股票的运作程序(领会)

二、股票的流通市场

1. 做市商交易制度和竞价交易制度下的股票交易价格的决定方式(领会):(1)做市商交易制度(识记)(2)竞价交易制度(识记):集合竞价制度和连续竞价制度。我国证交所实行竞价交易制度。

2. 股票的内在价值(识记)

3. 现金流贴现法(领会)

4. 市盈率估值法(领会):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盈利;股票价值=预期每股盈利*市盈率。用市盈率法评估股票价值(应用)

5. 股票交易方式(领会):(1)现货交易(2)期货交易(3)期权交易(4)信用交易(识记):保证金买长交易和保证金卖短交易

讲解重点:(1)做市商交易制度和竞价交易制度的区别,集合竞价制度和连续竞价制度的区别(2)对股票内在价值评估方法的理解,掌握市盈率公式和运用。(3)信用交易的特点,保证金买长交易(融资)和卖短交易(融券)的区别以及运作原理。

三、股票投资分析(应用)

(一)基本面分析: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

(二)技术分析。1.股票价格指数(识记)2. 股票交易技术分析。K线(识记)。A. 形态分析:反转形态(双重顶或底、圆弧顶或底、头肩形、反三角、

V字形等)和持续形态。B. 趋势分析。上升趋势线或轨道,下降趋势线或轨道,横向箱型趋势线。趋势线有长期、中期和短期趋势线。C. 指标分析。MACD、KDJ、VR。

第三节证券投资基金

1. 证券投资基金的含义(识记)

2. 证券投资基金特点(领会):(1)组合投资、分散风险;(2)集中管理、专业理财;(3)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 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识记,领会):(1)根据组织形态和法律地位,分为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2)根据投资运作和变现方式,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3)根据投资目标,分为成长型基金、收入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4)根据投资对象,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专门基金、衍生基金、对冲基金(识记)、套利基金(识记)(5)根据投资地域,分为国内基金、国家基金(识记)、区域基金和国际基金。国家基金(6)其他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识记)、EFT(识记)、LOF(识记)、FOF(识记)

3. 基金单位净值和累计单位净值的计算(应用,P175,例7-2):(1)基金净值、基金单位净值、基金累计单位净值(识记)(2)评价基金业绩的好坏并非基金单位净值,而是基金累计单位净值。

4. 基金的收益与费用(领会):(1)基金收益:利息收入、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2)基金费用:管理费和托管费。

5. 开放式基金认购、申购与赎回的计算(应用,例7-3,7-4,7-5):

讲解重点:(1)结合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原理讲解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2)帮助学生理解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3)详细讲解基金单位净值、累计单位净值的计算,以及在评价基金业绩时各自的作用(4)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和投资对象,解说其收益与费用(5)开放式基金的认购、申购与赎回的计算。

第八章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第一节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1.金融衍生工具(识记):包括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互换。

2.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特点(领会):(1)价格受制于基础性金融工具(2)具有高杠杆性和高风险性(3)构造复杂,设计灵活。

3.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功能(领会):(1)价格发现功能。(2)套期保值功能。套期保值(识记)(3)投机获利手段。

讲解重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特点和功能,结合后面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第二节金融远期合约市场

1. 金融远期合约的含义(识记)

2. 金融远期合约的特点(领会)

3. 远期利率协议(领会):(1)含义(识记):按协议利率借贷一笔确定金额的名义本金。借贷双方不必真正借贷,只结算利差。(2)功能(领会):在未来需要融入一笔资金,则作为远期利率的买方,避免利率上升带来的成本增加;在未来需要贷出一笔资金,则作为远期利率的卖方,避免利率下降带来的利益损失。

讲解重点:(1)金融远期合约的特点(2)通过例题讲解远期利息协议的功能。第三节金融期货市场

1. 金融期货合约的含义(识记)

2.金融期货合约的特点(领会)

3. 金融期货合约与金融远期合约的区别(领会)

4. 金融期货交易所的组织形式(领会):(1)非盈利会员制(2)营利性公司制。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2006年成立)属于营利性公司制。

5. 金融期货合约的种类(领会):外汇期货(识记)、利率期货(识记)、股价指数期货(识记)(4)股票期货。

6. 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价指数期货的应用(应用):(1)外汇期货。标的物:外汇资产;功能:规避汇率风险。未来需买入(卖出)某外汇,买进(卖出)外汇期货合约,规避汇率上升(下降)。(2)利率期货。标的物:有价证券,以价格标价;功能:规避利率风险。未来借入(融出)资金,卖出(买入)利率期货合约,规避利率上升(下降)。(3)股价指数期货。标的物:股票价格指数;功能,规避股价变动,投机获利。预期股市整体下跌(上升),卖出(买入)股指期货合约。

讲解重点:(1)金融期货合约与金融远期合约的区别(2)通过例题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三种金融期货的功能。

第四节金融期权市场

1. 金融期权:(1)含义(识记)(2)主要内容(领会):买方与卖方;期权费(识记);标的资产的数量;执行价格;到期日。

2. 金融期权的种类(识记):(1)按期权权利性质,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2)按期权行权时间,分为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美式期权的期权费要高于欧式期权。

3. 金融期权合约与金融期货合约的区别(领会)

4. 金融期权的风险管理功能(领会):买方将风险锁定在期权费之内,实现有限的损失和无限的收益,而卖方则相反。卖方也可以利用期权合约规避现货市场的风险。

5. 金融期权合约的应用(应用)预期价格上升,购买看涨期权或卖出看跌期权;预期价格下降,购买看跌期权或卖出看涨期权。

讲解重点:(1)金融期权的分类,特别是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其基本原理,注意区分买方和卖方,根据买方行使的权利内容又分为看涨和看跌期权。(2)通过例题帮助学生理解金融期权的功能。

第五节金融互换市场

1. 金融互换(识记):分为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2. 金融互换的原理(领会):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理论。满足两个条件(1)双方对对方的资产或负债均有需求(2)双方在两种资产或负债上存在比较优势。

3. 利率互换的功能(领会):(1)双方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市场上各自具有比较优势(2)其功能在于获取常规筹资方法难以得到的较低的利息

第九章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金融机构的界定、种类和功能

1. 金融机构(识记)

2. 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组织的共性及特殊性(领会)

3. 金融机构的种类(识记):(1)按业务性质和功能:管理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2)按业务内容: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4. 金融机构的功能(领会):提供支付结算服务、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提供金融服务便利、改善信息不对称、转移与管理风险。

讲解重点:金融机构的功能

第二节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与发展

1. 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领会):“大一统”体系(识记)

2. 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领会):(1)金融监督管理机构:人民银行(中央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2)商业银行体系: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外资商业银行(3)政策性银行体系: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中国进出口银行(1994年成立)(4)信用合作机构(5)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识记)(6)信托投资公司(“受人之托,代人理财”)(7)财务公司(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8)金融租赁公司(经营融资租赁业务)(9)汽车金融公司(提供汽车消费信贷以及其他与汽车相关的金融服务)(10)证券机构(11)保险公司

3. 中央银行的职能(领会):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4. 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责(领会)

5. 政策性银行的特点与功能(领会)

6. 信用合作机构的特点与功能(领会)

7. 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目的(领会)

讲解重点:中央银行的职能以及具体表现。

第三节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一、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清算银行)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清算银行的宗旨(领会)

2. 世界银行集团的构成(领会):(1)世界银行(2)国际金融公司(3)国际开发协会(4)国际投资争端处理中心(5)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二、区域性金融机构(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

1. 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的经营宗旨(领会)

三. 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与局限性(领会)

讲解重点: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与局限性

第十章商业银行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特征与类型

1. 商业银行:含义(识记);(2)特性(领会):企业性、金融性、银行性

2. 商业银行的分类(识记):(1)按产权结构:独资和股份制(2)按组织形式:单一制、总分行和控股公司制(3)按业务经营模式:全能性和专业性

3.单一制、总分行制和控股公司制商业银行的特点与区分(领会)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笔记12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笔记12

第十二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内涵和度量 识记: 通货膨胀一般表述为: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西方的看法定诳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通货紧缩:作为通货膨胀的对称,一种表述是由于货币供给放慢或负增长,引起物价持续下跌的现象。另一种表述是指物价疲软乃至下跌的态势。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领会: 通货膨胀的度量标志? 一般所用的物价指数主要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若干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等劳务费用价格编制的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反映商业部门或批发商从生产厂家购买商品劳务所支付的价格的变动程度。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多数经济学家倾向于主要用消费物价指数。 第二节通货膨胀的成因 识记: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这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方面的供给,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认为在社会商品和劳务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成本提高也要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这是指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组成发生结构性变化,相应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 领会: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特点与成因?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这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方面的供给,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在经济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社会总需求增加,促进商品供给增加,当经济充分就业,将不再能促进商品供给增加,而只会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 这里的社会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而促成社会需求增加的因素,又常与财政支出过度扩张和信用膨胀相关。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特点与成因?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认为在社会商品和劳务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成本提高也要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造成生产成本提高有两方面力量,一是工会组织为了保证工人实际收入的增长不不降低,要求增加工资。二是一些垄断型企业大幅提高垄断商品价格,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 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特点与成因? 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这是指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组成发生结构性变化,相应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 需求增加的部门,产品价格和工资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由于工资和价格的刚性,其工资和商品价格并不随之而下跌,或跌幅很小,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 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初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2016年含答案

初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2016年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在我国实行现金管理的条件下,现金投放的主要渠道是______。 A.工资及个人的其他支出 B.采购支出 C.财政信贷支出 D.行政管理费支出 答案:A [解答] 工资及个人的其他支出是指各企事业单位对职工支付工资、奖金、稿费等现金支出,在我国当前条件下,这是现金投放的主要渠道。 2.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银行系统收回贷款,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会______。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确定 答案:C [解答] 只要银行系统资金运用量减少,例如票据到期兑现,卖出金银、外汇和证券,流通中货币总量都会相应减少,由此形成广义的货币流通过程。 3. 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功能的是______。 A.特别提款权 B.金属铸币 C.代用货币 D.信用货币 答案:B

[解答] 金属铸币作为本币一般在生产国国内流通,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功能。 4. 根据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物价水平将随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______。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不确定 答案:B 5. 根据我国当前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口径,证券公司客户保护金包含于______。 A.M0 B.M1 C.M2 D.M3 答案:C [解答] M2=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外资合资金融机构存款+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 6. 假设全社会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该时期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50亿元,到期应支付的价格总额为40亿元,相互抵消的价格总额为50亿元,若货币流通速度为10次,则货币需求量为______亿元。 A.86 B.90 C.94 D.100 答案:C [解答] 货币需求量=(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应支付的价格总额-相互抵消的

金融理论与实务重点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马克思货币职能描述: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货币贮藏、世界货币。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 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的 法定支付能力。 3、无限法偿: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货币的能力, 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 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4、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 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受,在法定限额内,拒 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5、自由铸造的意义和作用:它可以使铸币的市场 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金属价值保持一致:如果流 通中铸币的数量较多,由此导致铸币的市场价 值偏低,人们就会把部分铸币溶化为贵金属退 出流通,流通中铸币数量的减少会引起铸币市 场价值的回升,直到与其所包含的金属价值相 等;相反,人们就会把法定金属币材拿到国家 造币厂要求铸造成金属铸币,流通中的铸币数 量就会增加,铸币的市场价值随之下降。由此 可见,“自由铸造”制度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 的货币量,保持货币币值、物价的稳定。 6、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格雷欣法则”):两种市场价 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又被称为“格雷欣法则”。 7、金币本位制的特点:黄金为法定币才,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以按面值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8、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特点: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 9、我国的人民币制度主要内容:一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二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三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0、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及崩溃:一双挂钩使美元处于两难的状况,为了保证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 比价和可可以自由兑换,美国应控制美元向境外输出 而美元替代黄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又使其他 国家需要大量美元这两者是矛盾的。二为了满足各 国经济发展需要,美元供应不断增加,这使美元同黄 金的兑换性难以维持这种难题被成为特里芬难题。20 世纪60年代德国、日本的经济开始迅速发展突破美 国对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美国外汇收支出现大量逆 差,黄金储备外流。市场出现用美元向美国挤兑黄金 的现象,美元危机不断。1974年4月1日,货币与黄 金完全脱钩,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 溃。 11、牙买加体系核心内容:一、将已形成的浮动汇率 和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二、黄金非货币化;三、国 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四、国际收支调节形式多样化。 12、区域货币一体化: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 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一家主要银行来发 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第二章信用 13、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 条件的借贷行为。 14、经济范畴信用与道德范畴信用的联系与区别:道 德范畴信用是经济范畴信用的支撑与基础、最大区别 是道德范畴信用的非强制性经济范畴信用的强制性。 15、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个人部门(是货币资 金的主要贷出者)、非金融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 需求者)、政府部门(净需求者)、金融部门、国外部 门。 16、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 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互通有无即直接融资。 17、间接融资: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实 现货币资金互通有无即间接融资。 18、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优缺点:直接融资优点: 1、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资金合理配置; 2、 加强资金提供者对需求者的关注,提高资金使用 效益;3、有利于资金需求者筹集到稳定可长期 使用的资金;4、没有金融机构从中获利,因此 成本较低。缺点:1、便利度及成本受金融市场 发达程度影响;2、风险要高于简介融资。 19、间接融资优点:1、灵活便利;2、分散投资,安 全性高;3、具有规模经济。缺点:1、减少了资金供 给这对资金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2、增加了资金 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收益。 20、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1、调 剂货币资金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动员闲置 资金,推动经济增长。 21、信用风险: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 偿还债务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 22、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首先商业信用在规模上存在 局限性,其次在信用存在的方向上存在局限性,再商 业性用存在期限上的局限性。 23、商业票据:是指在商业信用中被广泛使用的表面 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商业票据的基本特征 包括:1、是一种有价票证,以一定的货币金额表现 其价值;2、具有法定的式样和内容;3、是一种无因 票证;4、可以流通转让。 24、商业汇票是一种命令式票据,通常由信用活动中 卖方对买方或买方委托的付款银行签发,要求买方在 规定的日期内支付货款。 25、商业本票是一种承诺是票据,通常由债务人签发 给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货款的债务证书。 26、背书:背书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转让票据时,要在 票据背面签章并作日期记载,表明对票据的转让负 责。 27、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 提供的间接信用。 28、银行信用的特点:第一、银行信用的资金来源于 社会各部门暂时闲置的资金,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发挥中介的只能;第二、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 的,具有广泛的授信对象;第三、银行提供的信用贷 款方式具有相对灵活性。 29、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1、银行信用是在 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银行信 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3、银行信用的出现进 一步促进商业信用的发展。 30、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指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 务人的信用。 31、国家信用工具包括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 政府担保债券。 中央政府债券亦称国债,是一国中央政府为了 弥补财政赤字或筹集建设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也被称为 市政债券。 政府担保债券是指由政府作为担保人而由其 他主体发行的债券。信用仅次于中央政府债券。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笔记()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考生应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领会本章的基本理论。 了解货币的起源及相关理论;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变历程;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构成及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 理解货币的职能。 掌握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课程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产生后,出现了很多关于货币起源的理论。其中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仅仅是简单的或偶然的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外一种商品上。即:1只绵羊=2把石斧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了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即: 2把石斧 1件上衣

1只绵羊= 15公斤茶叶 一定数量的其它商品 3.一般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一个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身上,即:2把石斧 1件上衣 15千克茶叶一定数量的其他产品都等于一只绵羊。 4.货币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的金或银上,即:2把石斧 1件上衣 15千克茶叶一定数量的其他产品都等于1克黄金。 二、货币形式的演变 货币产生后,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形式经历了从商品货币到信用货币的演变过程。 1.商品货币 商品货币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自身价值(凝结在商品货币身上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与其作为货币所购买的那种商品的价值在量上相等。也就是足值性。 商品货币又包括两种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实物货币自身存在一些不利于商品交换的弊端,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实物货币不易分割、(无法满足小额商品交换的需要); 2)实物货币不易保管; 3)实物货币不便携带。 (2)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金、银

2013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重点简答题

简答 1.1为什么说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首先,从人民币产生的信用关系来看,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形成一种负债,国家相应取得商品和劳务;人民币持有人是债权人,有权随时从社会取得某种价值物。 其次,从人民币发行的程序看,人民币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出去的,或是直接由发放贷款投放的,或是由客户从银行提取现钞而投放的。人民银行发行或收回人民币,相应要引起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变化。 所以,增加贷款发放是基于生产和流通扩大的需要,因而由此增加的货币发行是适应经济需要的,通常称之为经济发行或信用发行。 1.2简述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的产生是与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的,商品交换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物物直接交换和通过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货币就是交换媒介,他解决了物物交换中的矛盾。这种用货币来表示商品价值的形态,马克思称之为货币价值形态。货币也就由此产生了。由此可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1.3简述货币的职能及各职能的含义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体体现在其职能中。一般认为货币具有四个职能。马克思是按照价值尺度(货币衡量并表示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执行的职能)、流通手段(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的职能)、货币贮藏(当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时)、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所执行的职能) 1.4简述我国外汇的构成极其特征 我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外汇由以下几类构成:(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2)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3)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4)其他外汇资金。 特征:它是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同时,可用作国际支付,并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和支付手段。 2.1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内在联系及差异是什么? 货币对内价值通常是指货币的购买力,及货币在一定价格水平下购买商品、劳务的能力;货币对外价值通常是指汇率,即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 货币的对内价值是其对外价值的基础,一过物价水平越低,货币的购买力越强,该国货币的对外价值越高:但实际上,货币的对外价值受到多因素的影响,经常背离货币的对内价值。综上所述,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是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2.2信用的定义、基本特征、基本职能、作用 信用是一种经济上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信用的基本形式特征?

金融理论与实务重点整理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实物货币: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 马克思货币职能描述: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货币贮藏、世界货币。西方学者:交易媒介、计价单位、价值的贮藏。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56 规定货币单位:当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为商品和劳务标价时,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这就是货币单位。56 无限法偿: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货币的能力,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受,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57 10、金币本位制的特点:黄金为法定币才,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以按面值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59 11、金块本位制:这是市场上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但银行券智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成金块(了解)59。 12、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银行券不能再国内兑换黄金(了解)59。 13、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特点: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60 14我国的人民币制度主要内容:一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二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三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61 17、区域货币一体化: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18、信用货币与商品货币相对应。商品货币是足值货币,而信用货币是不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都属于信用货币范畴。信用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弥补了金属货币数量无法伴随商品数量增长而相应增长的弊端,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成为货币主要的存在形式。 1 纸币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单选)2 银行券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生活中的通俗称谓是“现钞”),也是一种纸制货币。3 存款货币 4 电子货币 这种货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银行发行的各种银行卡,如借记卡、信用卡等。 19、货币的职能:一、交易媒介职能 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发挥媒介作用。包含着货币三个相辅相成的功能。 (一)计价单位 (二)交易媒介 (三)支付手段 基本特征:没有商品在同时、同地与之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基本特征。借贷、财政收支、工资发放、租金收取、偿还赊销款项等活动中,货币都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二、财富贮藏职能 20、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改名为欧盟;1995年12月,欧洲货币局正式确定欧元为统一货币;1998年7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成立;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 第二章信用 18、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67 19、经济范畴信用与道德范畴信用的联系与区别:道德范畴信用是经济范畴信用的支撑与基础、最大区别是道德范畴信用的非强制性经济范畴信用的强制性。 20、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个人部门(是货币资金的盈余者,是主要贷出者)、非金融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需求者,也是货币资金的重要供给者)、政府部门(净需求者)、金融部门(信用媒介)、国外部门。69 21、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互通有无即直接融资。简接融资: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实现货币资金互通有无即间接融资。二者区别:(1)间接融资中货币资金的供求双方不形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金融机构在间接融资中,既扮演债务人角色又扮演债权人角色,介于货币资金供求双方之间,而货币资金供求双方并没有形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2)直接融资中货币资金的供求双方形成了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直接融资中,金融机构只提供一些相关的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并不与货币资金供求双方形成信用关系。 2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优缺点:直接融资优点:1、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资金合理配置;2、加强资金提供者对需求者的关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有利于资金需求者筹集到稳定可长期使用的资金; 4、没有金融机构从中获利,因此成本较低。缺点:1、便利度及成本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影响;2、风险要高于简介融资。间接融资优点:1、灵活便利;2、分散投资,安全性高;3、具有规模经济。缺点:1、减少了资金供给这对资金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2、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收益。70 24、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1、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动员闲置资金,推动经济增长。71 25、信用风险: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71 26、按信用参与主体可将信用分为: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间以赊销、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信用)、银行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间接信用)、国家信用(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消费信用(指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支付的一种信用形式)。72 27、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首先商业信用在规模上存在局限性,其次在信用存在的方向上存在局限性,再商业性用存在期限上的局限性。 28、商业票据:是指在商业信用中被广泛使用的表面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商业票据有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两种基本形式。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是一种命令式票据,而后期是一种承诺式票据。商业票据的基本特征包括:1、是一种有价票证,以一定的货币金额表现其价值;2、具有法定的式样和内容;3、是一种无因票证;4、可以流通转让。 29、商业汇票是一种命令式票据,通常由信用活动中卖方对买方或买方委托的付款银行签发,要求买方在规定的日期内支付货款。74 30、商业本票:商业本票是一种承诺是票据,通常由债务人签发给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货款的债务证书。74 31、背书:背书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转让票据时,要在票据背面签章并作日期记载,表明对票据的转让负责。74 32、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银行信用的特点:第一、银行信用的资金来源于社会各部门暂时闲置的资金,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挥中介的只能;第二、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具有广泛的授信对象;第三、银行提供的信用贷款方式具有相对灵活性。76 34、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1、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3、银行信用的出现进一步促进商业信用的发展。76 35、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指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国家信用工具包括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担保债券。中央政府债券亦称国债,是一国中央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筹集建设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也被称为市政债券。政府担保债券是指由政府作为担保人而由其他主体发行的债券。信用仅次于中央政府债券。78 37、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支出的信用。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是消费信用的典型形式。赊销是工商企业对消费者个人以商品赊销的方式提供的短期信用。分期付款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只需付一部分货款,然后按合同条款分期支付其余货款和利息。消费信贷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贷款。 38、消费信用的作用:1、有利于消费品的生产与销售;2、提升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及其效用总水平;3、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但也有不利影响:1、消费信用的过度发展会掩盖消费品的供求矛盾;2、过度负债,会使消费者负担过重,影响经济生活的安全。1995年广东发展银行发行了第一张真意义上符合国际标准的信用卡。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39、时间价值:是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利息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85 40、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89 41、无风险利率:是指这种利率仅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89 42、市场利率:有货币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90 43、官定利率:是指由有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90 44、行业利率:是指由银行公会等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利率。90 1 / 5

2011年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笔记4

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识记: 金融机构体系:一国金融机构按照一定的结构形成的整体。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领导,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具体实施中,主要是围绕贯彻“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推进的。 领会: 金融体系的经济职能及其实现方式? 一国金融体系最基本的经济职能首先是充当资金流通的媒介,使资金由盈余的单位迅速流向资金短缺的单位,让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这一职能的实现要借助于两种方式:一是间接融资方式。在银行信用中,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信用活动的中间环节,是媒介。从银行组织存款看,它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即存款人的债务人;从银行发放贷款看,它们是货币资金需求者的债权人。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和货币资金需求者,两者之闻并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银行成为媒介。所以这种资金筹集方式称为间接融资和间接金融。 二是直接融资方式。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股票、债券等方式实现资金的融通。在这个过程中,资金所有者和资金需求者两者之间直接建立金融联系,而不需要中介者扮演债务人和债权人这一环节。此时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西方各国金融体系的构成? 西方国家都各有一个规范庞大的金融体系,是众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其中银行机构居支配地位。从银行机构的组成来看,一般可分为中央银行、存款货币银行和专业银行三大类。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中心环节,处于特殊地位,具有对全国金融活动进行宏

观调控的特殊功能。存款货币银行、又称商业银行、存款银行、普通银行。是西方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骨干力量。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为顾客提供转账结算等多种服务。同时,起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专业银行是专门经营某种特定范围的金融业务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以外的办理其他金融性业务的信用机构。其构成更为庞杂。包括有保险公司、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组织、基金组织、租赁公司、证券机构等。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过程?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是在各解放区银行的基础上,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改造民族资本银行,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从而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的“大一统”的金融机构体系。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改革的三个阶段?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1)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体系;2)多元混合型金融机构体系;3)中央银行制度下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二节商业银行 识记: 商业银行是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吸收单位和个人的存款,从事贷款发放、投资等获取利润的企业。其性质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职能: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有创造职能;金融服务功能。 单一银行制。也称独家银行制。其特点是银行业务完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是美国最古老的银行形式之一。 分行制。其特点是,法律允许除了总行以外,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总行二般设在各大中心城市,所有分支机构统一由总行领导指挥。这种银行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股份银行。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这种银行制度。 银行持股公司。是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

2019年中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投资银行与证券投资基金、信托与租货、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货币供求及其均衡、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国际金融及其管理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金融专业实务工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1.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理解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的性质与类型,理解货币市场及其工具,理解资本市场及其工具,理解金融衍生品市场及其工具,分析我国的各类金融市场及其工具,理解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模式,分析我国的互联网金融。 2.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计算单利与复利、现值与终值,理解利率风险结构、利率期限结构和利率决定理论,计算各种收益率,理解并掌握金融资产定价,分析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3.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理解金融机构的性质、职能、类型及体系构成,理解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金融制度,分析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与金融制度。 4.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理解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内容、原则和关系,开展商业银行的负债、贷款、中间业务和理财业务的经营,进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资本、风险、财务的管理,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5.投资银行与证券投资基金。理解投资银行的性质、经营机制和功能,分析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理解证券投资基金的性质、特点、参与主体、法律形式和运作方式、类别等内容,理解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分析基金管理公司的主要业务。 6.信托与租赁。理解信托的性质、功能、起源与发展、设立及管理、市场及其体系,进行信托公司的经营与管理,理解租货的性质、种类、特点、功能、产生与发展,进行租金管理,开展融资租赁,进行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与管理。 7.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理解金融工程及其内容产生与发展、管理风险的方式及优勢、应用领域、分析方法,理解和应用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金融互换和金融期权,理解金融风险及其类型,进行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的流程,进行各类风险的管理,理解“巴塞尔协议Ⅱ”和“巴塞尔协议Ⅲ”的内容和要求,分析我国的金融风险管理。 8.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理解货币需求理论,分析不同货币需求理论的影响因素及其异同,理解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给过程和货币层次,计算货币乘数,分析货币均衡及其实现机制,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其治理。 9.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理解中央银行的相对独性、性质、职能和业务,分析金融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体系,理解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理论,分析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演进,分析我国金融监管的框架和内容。 10.国际金融及其管理。理解汇率及其决定的基础与因素、变动的影响,理解汇率制度的类型和划分,分析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理解国际收支不均衡及其调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汇总

金融理论与实务资料 一、课程概要 《金融理论与实务》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课。该课程主要介绍有关金融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业务知识与技能和基本制度规定。既研究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现代金融经济运行一般形式规范、原则、操作程序,又着力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殊规律、原则和形式规范。 其内容既具有宏观性、综合性、战略性,又具有微观性、个别性、策略性、适用性的特点。故本课程既是经济学的具体和深化,又是金融经济本身运动规律和运行规律、规则、经营方法的概括与升华。 学习《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认识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金融工作对经济管理的影响;弄清金融的基本范畴;掌握金融的基本理论;熟悉金融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 第一章货币 一、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物信用货币的特点 $ 2.说明货币诸职能的主要特征。 3.阐明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联系与差别 4.为什说人民币是一种信用货币 5.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国际货币有哪些特点 二、考核知识 1.识记:货币、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 货币币值汇率:法定货币、世界货币和可自由况换货币 — 2.领会:

a. 为什么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b. 贮藏手段职能的特征 c. 货币币值与市场商品价格的关系 d. 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e. 可自由兑换货币的特点 三、辅导材料:(理解) ) 1.如何理解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 2.什么是汇率各种倾向制度下汇价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3.什么是外汇我国外汇的内容包括哪些 第二章信用和融资方式 一、复习思考题 1.试分析银行信用与其他基本信用形式的联系 2.如何理解信用的基本职能,以银行信用为例说明如何发挥信用在国发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 — 3.谈一谈我国商业信用票据化的意义、困境与出路 4.分析说明我国信用形式多样化的必然性。 5.说明直接融资方式与间接融资方式的异同及其在我国当前的状况。 6.金融证券化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积极意义 二、考核要求: 1.识记: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金融证券化 2.领会: |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笔记修订稿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笔 记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考生应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领会本章的基本理论。了解货币的起源及相关理论;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变历程;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构成及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理解货币的职能。掌握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课程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产生后,出现了很多关于货币起源的理论。其中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仅仅是简单的或偶然的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外一种商品上。即:1只绵羊=2把石斧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了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即: 2把石斧 1件上衣 1只绵羊= 15公斤茶叶 一定数量的其它商品 3.一般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一个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身上,即:2把石斧 1件上衣 15千克茶叶一定数量的其他产品都等于一只绵羊。 4.货币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的金或银上,即:2把石斧1件上衣 15千克茶叶一定数量的其他产品都等于1克黄金。 二、货币形式的演变 货币产生后,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形式经历了从商品货币到信用货币的演变过程。 1.商品货币 商品货币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自身价值(凝结在商品货币身上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与其作为货币所购买的那种商品的价值在量上相等。也就是足值性。 商品货币又包括两种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实物货币自身存在一些不利于商品交换的弊端,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实物货币不易分割、(无法满足小额商品交换的需要); 2)实物货币不易保管; 3)实物货币不便携带。 (2)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金、银

《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doc 48页)

《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doc 48页)

复习资料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代码00150)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分) 1、观念形态的货币只能发挥() ? A.价值尺度职能 ? B.流通手段职能 ? C.货币贮藏职能 ? D.支付手段职能 标准答案:A 2、提出“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的经济学家是() ? A.马克思 ? B.马歇尔 ? C.庇古 ? D.费雪 标准答案:A 3、货币资本化的高级形式是() ? A.产业资本 ? B.商业资本 ? C.金融资本

?

? B.损失核算 ? C.组织经济补偿 ? D.危险测定 标准答案:C 8、按信托行为的不同可将信托分为() ? A.公益信托和私益信托 ? B.设立信托和法定信托 ? C.商事信托和民事信托 ? D.契约信托和遗嘱信托 标准答案:D 9、下列属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有() ? A.同业拆借 ? B.贷款承诺 ? C.证券回购 ? D.抵押贷款 标准答案:B 10、下列属于不可保财产的是() ? A.古币 ? B.艺术品 ? C.货币 ? D.码头

标准答案:C 11、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立足于() ? A.劳动价值论 ? B.商品价值论 ? C.劳动价格论 ? D.商品价格论 标准答案:A 12、 马克思认为正常情况下的利率水平应() ? A.等于平均利润率 ? B.大于平均利润率 ? C.介于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 ? D.介于平均利润率与资本收益率之间 标准答案:C 13、公定利率的决定主体是() ? A.政府 ? B.中央银行 ? C.市场 ? D.行业自律组织 标准答案:D 14、强调商业银行贷款应以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的经营管理理论是() ? A.商业贷款理论 ? B.预期收入理论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重点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第一章重点 自考考试网更新:2011-2-20 编辑:画心thea 第一章货币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物?信用货币的特点? 2、说明货币诸职能的主要特征。 3、阐明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联系与差别? 4、为什说人民币是一种信用货币? 5、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国际货币有哪些特点? 考核知识 一、识记:货币、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 货币币值汇率:法定货币、世界货币和可自由况换货币 二、领会: 2、为什么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P7 3、贮藏手段职能的特征P7 4、货币币值与市场商品价格的关系(辅4)P9 5、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辅6) P13 6、可自由兑换货币的特点 辅导材料:(理解) 1、如何理解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 2、什么是汇率?各种倾向制度下汇价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3、什么是外汇?我国外汇的内容包括哪些?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第二章重点 自考考试网更新:2011-2-20 编辑:画心thea 第二章信用和融资方式 复习思考题 1、试分析银行信用与其他基本信用形式的联系? 2、如何理解信用的基本职能,以银行信用为例说明如何发挥信用在国发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 3、谈一谈我国商业信用票据化的意义、困境与出路 4、分析说明我国信用形式多样化的必然性。 5、说明直接融资方式与间接融资方式的异同及其在我国当前的状况。 6、金融证券化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积极意义? 考核要求: 一、识记: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金融证券化 二、领会: 1、信用的形式特征和职能? 2、商业信用形式的特点、作用和局限性? 3、银行信用的特点及其在我国融洽资结构中的重要地位P30 4、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用的关系P30 5、国家信用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P31-32 辅7 6、消费信用的基本类型及其经济意义P34-35 辅9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重点(5-8章)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重点(5-8章) -自考串讲笔记 第五章商业银行业务 复习思考题: 1、说明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相互关系? 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3、商业银行资本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构成? 4、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5、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是什么? 6、为什么要对贷款进行信用分析?信用分析的内容? 7、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开展中间业务?主要业务种类是什么? 考核知识: 一、识记:、商业银行资本金、活期存款账户、个人支票与储蓄存款账户、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账户、定期存款账户、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储蓄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保值储蓄、商业银行资产业务118、现金资产、贷款、贷款分类、贷款的信用评估、贷款定价、贷款呆账准备金、贷款程序、贷款管理、有问题贷款、贴现证券投资、 二、领会: 1、《巴塞尔协议》对资本有何规定?

3、商业银行存款类资金来源的主要内容? 4、商业银行非存款类资金来源的主要内容? 5、近年来,国际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发生哪些变化? 6、商业银行输储蓄存款的原则是什么? 7、贷款程序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贷款原则? 8、为什么提取贷款呆账准备金,如何为贷款定价,贴现与贷款存在怎样的关系? 9、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投资对象是什么? 三、应用: 1、负债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如何? 2、现代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实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状况如何? 4、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有什么影响? 5、储蓄存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辅导资料: 1、简述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2、简述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3、银行间为什么要进行同业拆借? 4、如何提取呆账准备金? 5、简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种类 6、论述储蓄存款对国发经济发展的意义?

2019年金融理论与实务(00150)自考考试复习重点

2019年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考试复习重点 计算公式 1、计算实际收益率 (1)C=P r=收益=本金x利率 (2)r C P==利率 收益=本金(3)C=P r n=利息=本金利率年限(4)n r P S)1(+ ==n利率)+1(本金=本利和 (5)n r S P) 1(+==n1=现值利率)(本利和+(6)P b n n r F r C) 1()1(+++=n n到期收益率)+1(债券面值到期收益率)+ 1(年利息= 债券的当期市场价格+(7)r=i+p=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 (8)本国价格指数外国价格指数 =名义汇率实际汇率2、派生存款计算(p282) (1)rd R D1=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1原始存款的增加额=额原始存款的存款增加总(2))K R D rd==1存款派生乘数原始存款的增加额 额原始存款的存款增加总法定存款准备1==金率(3)c e

rd K++=1 现金漏损率 +超存款准备+法定存款准备1存款派生乘数率金金率= (4)货币供给量=Ms=B m=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B=原始存款+准备金 (5)货币乘数=m=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量=B Ms(p284)m= R C D C B Ms++==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存款货币流通中的现金++m=D R D C D C++1=存款货币存款准备金存款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存款货币流通中的现金++13、回购价格=售出价格+约定利息 回购利率=[(回购价格-售出价格)÷售出价格](360÷距到期日天数)100% 4、国库券的收益率=n P P F i360-==距到期日的天数 国库券购买价格国库券购买价格国库券面值360-5、.贴现利息=汇票面额实际贴现天数(月贴现利率÷30) 贴现金额=汇票面额-贴现利息 6、债券收益率的衡量指标:(p153) ◆名义收益率=(票面年利率÷票面金额)100% ◆现时收益率=(票面年利率÷当期市场价格)100% ◆持有期收益率=[(卖出价-买入价)÷持有年数+票面年利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