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长恨歌之盛世危情5二相登台

(2)长恨歌之盛世危情5二相登台

(2)长恨歌之盛世危情5二相登台
(2)长恨歌之盛世危情5二相登台

(2)长恨歌之盛世危情5  二相登台

演讲人:蒙曼

讲师简介: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与中国古代妇女史。代表作品《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蒙曼说唐—武则天》等。

内容简介:开元中期唐玄宗选定的宰相相对平庸,彼此纷争不已,整个朝廷乌烟瘴气。到了开元二十二年,有两个重量级的人物登上了宰相的舞台,一个是张九龄,另一个是李林甫。提起张九龄,人们马上会想到他的一句著名的诗:“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说起李林甫,人们也会想到一个成语:“口蜜腹剑。”这样的两个人为什么会同时走向宰相的岗位呢?唐玄宗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人当宰相呢?

全文:

这张九龄我们都知道号称唐玄宗开元时期最后一位贤相,而李林甫那是我们传统史学中认定的大名鼎鼎的奸臣。这一忠一奸怎么同时走向了宰相的岗位啊?咱们还得一个一个分

别交代交代,他们都是什么人。

那我们先来看张九龄,张九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觉得张九龄这个人有三大特征,第一个特征张九龄是少年天才,文坛领袖。怎么叫少年天才?张九龄是韶州曲江人,所以他又叫张曲江嘛。韶州曲江在哪儿呢?就是咱们今天广东省的韶关市,广东韶关在今天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了,但是在唐朝那可是不折不扣的荒蛮地区,属于文化沙漠。别看生长的地方是个文化沙漠,也别看张九龄往上追两都没人当过官,但是他照样茁壮成长起来了。张九龄七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洋洋洒洒的文章来,到二十岁的时候,果然一鸣惊人。怎么叫一鸣惊人呢?那年他考中了进士。那我们知道唐朝考进士不容易,一年才二、三十个名额,全国人民都来争啊。所以当时有一个说法叫做“五十少进士”,五十岁你考中进士了,别人还说

你是少年得志。那现在张九龄二十岁就考上进士了,那是什么概念啊?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效应,绝对不亚于我们今天十一岁能念中山大学的那小神童啊。那这样的少年天才谁不想罗致到自己麾下啊,所以大诗人也是大政治家张说一看到张九龄就非常的欣赏,说呢“后来词人称首也”。这话说得口气

很大啊,说在张九龄以前要说诗人的话,我张说是第一,可是在我以后人家张九龄就该是第一了,就是第一名了。

那张九龄当得起当不起这个评价啊,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们都知道任何一本诗集也好文集也好,放在头一篇的保证是这个选者最欣赏的那一篇。《那唐诗三百首》的第一篇是什么?

就是张九龄的《感遇》啊。不光第一篇是张九龄的,第二篇还是张九龄的。

那张九龄的第二个特征是什么呢?第二个特征是风度翩翩。别看张九龄就是一个普通的贫民出身,但是举手投足都天然有派,比贵族还贵族。怎么叫做有贵族气派啊?举个例子,咱们都知道中国古代这个官员有一种随身携带的装置,有一个小装备叫做笏囊,就是盛着这个笏用的。这装备从哪儿带的呀?就是人家张九龄发明的,怎么回事呢?唐朝官员上朝的时候,不是要拿一个笏板吗?这个笏呢有玉做的,当然也有木头做的,上面写着字,可以随时提醒自己跟皇帝想要汇报什么。那么上朝拿着这个笏上去,退潮的时候呢?退潮的时候当时唐朝的官员大部分都把那个笏板直接往腰带里一插,然后跨上马就走了。长得人高马大,多这么一个东西不在乎。可是张九龄不行啊,张九龄从小就瘦长得玉树临风的,动作幅度没有那么大,他要也把这个笏往腰里一插的话,他就跨不说那个马去了。怎么办呢?张九龄就自己弄了一个布袋子,把这个笏板放进这个布袋里,让仆人拿着。然后自己再轻装上马,然后再哒哒哒远去了,他一直是这样干的。

那有一天正好就被唐玄宗给看到了,唐玄宗一看人家张九龄先是斯斯文文的把笏板交给了童儿,童儿放进袋子里,自己再跨上骏马扬尘而去,这一整套动作多潇洒啊,多文雅啊。再看那些往腰带上插笏板的那些官员怎么那么粗鲁呢?

第二天一上朝唐玄宗就发布命令了,以后不管你是长得人高马大还是长得瘦鼓嶙峋,不管你别上笏板能不能上得去马,回家一律让太太给缝一个袋子,把那笏板装起来都交给随从拿着,以后再也不许往腰带上插笏板了。从此中国官员就有了这么一个随身的装备了,就跟现在男士们拿的那个公文包一样,引领一代时装潮流啊,这叫什么啊?这不现在叫“潮男”吗?有风度。

那么张九龄的第三个特征是什么呀?第三个特征是性格比

较自负,那可能有人要说了,他出身不太好,这样的人怎么还会那么自负。这个说起来也不难理解,因为唐朝号称诗的国度,诗人那是全社会的宠儿。人家张九龄又是大诗人,又是翩翩公子,那很快就会成为社会的偶像,从上到下乃至皇帝谁都是哄着他,捧着他,仕途非常顺利。仕途顺利了,张九龄就很自信,凡事都觉得自己是正确的。而且因为人生没有经过什么波折嘛,所以也特别的理想主义,眼睛里不揉沙子,讲原则,不肯妥协。那我们不是说过张说是张九龄的政治保护人,可是即使面对张说张九龄也不是处处顺从,那我们讲我在封禅泰山这个问题上,张九龄不就是给张说提了好多不同意见,可是别看张九龄并不是总是顺着张说,张说对张九龄还真是大人大量,尽可能的帮着张九龄,怎么帮啊?他在当宰相的时候就把张九龄视为心腹,经常的提醒,后来张说不是不当宰相了吗,但是还是利用自己对皇帝以及对朝

廷的影响力经常推荐张九龄,他就跟皇帝讲了,张九龄的这个人文学才情好啊,一点不比我差啊,让他当一个集贤院学士完全没有问题,希望皇帝以后重用他。那到开元十八年的时候不是上说去世了嘛,当时也是朝廷宰相斗得风声水起,特别激烈的时候,眼看着宰相们斗来斗去的,唐玄宗也是心烦。他回想自己从政以来的岁月觉得还是张说时代是最好的。你看登泰山封禅那是何等的豪迈啊,跟集贤院的学士一块儿饮酒赋诗那又是何等的风雅啊。他想既然张说能够辅佐我达到政治的巅峰,想来张说推荐的人也不会错吧。就这样,想到张九龄了,让张九龄当了集贤院的学士了,而且不是一般的学士,是副知院学士,就等于当了集贤院的副院长了。那经过几年的考验,张九龄非常胜任这个工作,特别是写诏书那是写得出神入化,当时有重大影响力的诏书都得是张九龄来起草,只有他才能既把政策拿捏到位,又能够体现出大国的风流文化。

那么集贤院干得不错,现在宰相出现空缺了,唐玄宗就想让张九龄接着上吧,希望他能够打造出风流儒雅的文治形象,重现张说当年的回想。

解说:张九龄虽然出身草根,但是身上充满了贵族气,是一个才子型的宰相。唐玄宗也是风流皇帝,自然喜欢这样的人物,选择张九龄当宰相是毫无疑问。但问题是与张九龄比起来李林甫可不是什么才子,那为什么唐玄宗也选择了李林甫?

李林甫这个人有什么特点呢?

那张九龄是太子型的人,李林甫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李林甫他的第一个特征和张九龄恰恰相反,人家张九龄是文场元帅,李林甫是什么?李林甫是白字先生,什么是白字先生呢?因为李林甫出身不错,他出身于李唐宗室,论起辈分来那还是唐玄宗叔叔辈呢,宗室子弟怎么也能混口饭吃,所以小时候念书的动力不足,长大了就成了白字先生。也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咱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管生儿子叫弄璋之喜,生女儿叫弄瓦之喜,这是当时很通俗的说法,谁都知道。这弄璋之喜的“璋”是怎么写的呢?是一个斜玉旁加一个印章的章,这是美玉的意思,是恭维人家,这个儿子从小拿着美玉玩儿,长大之后当达官贵人,所有人都这么说。

那么这时候李林甫他的表弟也生了儿子,按照规定李林甫应该去道喜,不是按照规定按照习俗李林甫应该给表弟去道喜。怎么道喜呢?李林甫就写了一封贺信,第一句话就是:“闻有弄璋之庆”,大家说写得没错啊,挺好的呀,可是他表弟一看信哭笑不得,为什么啊?李林甫把这个字写错了,把关键字写错了,人家“璋”是一个斜玉旁一个印章的章,他写了一个

犬字旁再加一个印章的章,那不成了獐子了嘛,那是野兽啊,人家生儿子抱着美玉玩儿,可李林甫的表弟生个儿子抱个野兽玩,这算怎么回事啊,白字先生。

那么这个白字先生自然是不好,不过好在李林甫还有第二个

特征,就是实干。怎么实干呢?也举个例子,李林甫曾经有一段时间担任国子司业,就是国子监的副长官,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国家最高学府的副校长。他担任国子司业的时候,这个国子监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人整顿过,纪律特别涣散,学生也不好好学。那李林甫一到任雷厉风行马上整顿纪律,没过多久这个国子监的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一看,副校长把学校治理的这么好,就想要表彰表彰他,怎么表彰呢?他们就偷偷的刻了一块碑刻着李林甫的业绩。而且这个碑还先给藏起来,就等有一天国子监举行祭祀大典,所有文武百官都到场的情况下,学生们终于把这个碑隆重揭幕了。他们心里是想让校长在所有人面前好好露一露脸。可是李林甫一看,校门口树起一块儿碑来,上面都是刻着自己的业绩这还了得,马上把学生召集到一块儿,说我既然当这个国子司业,把国子监管理好那是我的本职工作这有什么功绩可言,这碑是你们谁想出来的呢?谁写的文章啊?谁找人去刻的呀?谁同意今天立在这里的呀?都给我站出来。学生一看,本来想让校园高兴一下,没想到校长不喜欢这一套,赶紧把这个碑拿下去磨平吧,一夜之间磨平了。碑上的字是磨平了,可是人心里的碑就竖起来了,从此李林甫就得了一个美名了,说这个人又实在又不图虚名,影响很好。那事实上不光是在国子监影响很好,此后李林甫历任刑部和吏部侍郎每次把工作都干得是有声有色,算是业务水平很高。这是第

二个特征,实干。

那么李林甫的第三个特征是什么呢?李林甫的第三个特征

是性格比较巴结,可能有人也不明白了,他不是贵族子弟出身吗?自己又能干,干嘛还要巴结啊?这个也好理解,因为李林甫文化水平不高,在当时崇尚文学的时代风气之下他这样很不利。另外呢他爸爸虽然是李唐宗室,但只是一个七品芝麻官,也不可能真正在仕途上给李林甫有多大的帮助,那在这样的不利的背景下想出人头地,不巴结行吗?李林甫巴结谁了?李林甫巴结的对象,就是他自己的舅舅,他舅舅又是谁啊?他舅舅我们前面讲过,是唐玄宗开元初年著名的宠臣姜皎,姜皎在皇帝面前吃得开,李林甫当然要巴结他,怎么巴结呢?姜皎是个玩家,李林甫就没事整天研究吹拉弹唱,好跟舅舅有共同语言啊。果然,甥舅关系特别好,姜皎很快就把他提拔到五品的太子中允,五品官,这是中级官僚了,很大的官。可是太子中允又是个闲职,往上走的空间不大,那李林甫还是不满意,怎么办呢?再次巴结吧。这次他巴结的对象是谁啊?这次李林甫巴结的是当时的宰相源乾曜,这个人我们前面也讲过,那李林甫又是怎么跟源乾曜搭上关系的呢?说到底还是从姜皎这儿论出来的,姜皎和源乾曜是姻亲,那李林甫是姜皎的外甥,这不是拐弯抹角的也跟源乾曜攀上亲戚了,可能有人说这个亲戚关系比较远,确实,亲戚是远,可是人家李林甫走动得近啊。很快就跟源乾曜的儿子

混成好朋友了,那好朋友之间还不得相互帮忙吗?源乾曜的儿子就替李林甫跟他爸爸这儿要官来了,要什么官呢?要郎官,郎官是什么官啊?就是六部的郎中,还是五品官,可是这个岗位比较重要,以后上升的空间大。源乾曜一听儿子说李林甫想要当郎官,他噗嗤一声笑了,说郎官啊,郎官是谁当的呀?那是有学问,人品好,又有声望的人才能当的呀。就哥奴,就他那样算了吧。哥奴是谁啊?哥奴是李林甫的小名。源乾曜这样一说大家听出来了,对李林甫是相当的不屑,可是虽然不屑比较儿子求到头上了,源乾曜还是给儿子一个面子,没过多久把李林甫挺拔成四品的太子谕德,我们这样说呢?是想跟大家讲,李林甫每往上走一步,巴结都占很大的分量。巴结这个巴结那个,巴结的顶点是谁啊?那当然是皇帝了。

李林甫怎么巴结皇帝的呀?他使的是武林之中借力打物的

招数,他不是直接巴结皇帝,他还够不着了。他把工资都用来巴结皇帝身边的宦官,还有一些妃子身上。为什么这样做啊?因为如果你要是跟宦官和妃子搞好关系的话,你对皇帝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不就了如指掌了吗,这样你在皇帝面前说话办事心里不就有谱了嘛,你就容易把这个事情得让皇帝满意啊。那李林甫既然会巴结嘛,力挺他的人也不少,不过对他当宰相帮助最大的一共就两个人,哪两个人呢?第一个就是以耿直著称的那个宰相韩休,可能有人奇怪了,韩休

那么正直怎么会看好李林甫呢?说起来因为韩休当宰相的

消息是李林甫透露给他的,怎么回事呢?李林甫不是好巴结嘛,人力就广,跟高力士也能搭上关系,跟高力士怎么搭上的关系呢?

高力士从小是给武则天当宦官,可是后来因为有一件小事触怒了武则天,就被赶出宫去了。那咱们也知道,宦官你要赶出宫去,那就彻底失业了,没前途。高力士也着急,后来还是通过人家武三思的帮忙才重新返回宫廷。高力士是个念旧的人,从此对武三思以及他的家属都是感恩戴德,非常希望能够报答他。武三思有个女儿继承他们武家的人的风范,风流放荡而又喜欢玩弄权术,武三思三个女儿有一个丈夫,同时她还有一个情夫,他的情夫就是李林甫。那武三思的女儿看见高力士当时在皇帝面前当红啊,就去求高力士,希望能帮她这个情夫李林甫在仕途上更上一层。那高力士也得琢磨,求到他头上了,怎么帮这个忙呢?正好,当时唐玄宗想让韩休当宰相,人选选好了,但是没有跟任何人说,当然也没有韩休说,就打算第二天早晨直接发布拜相诏书了。可是高力士是唐玄宗的心腹啊,他知道,他知道这件事之后他就悄悄地告诉给李林甫了,跟他讲你就在明天早晨之前赶紧给韩休道喜去,这样你不就跟新宰相搭上关系了吗?李林甫心领神会,连夜跑到韩休他们家去了,寒喧一阵子之后就非常神秘地跟韩休讲,说韩公啊,根据可靠消息您就要被任命为宰相

了。林甫不才特来向您道喜,希望您以后多多栽培。

韩休一听有这事,他自己不知道啊,折腾了半夜都没睡着是不是真的呀?第二早晨这个拜相诏书还真就到了,从此韩休就把李林甫视为生命中的贵人了对他印象超好。那现在韩休不是下台了吗?他就推荐李林甫来接他的班,跟皇帝郑重其事地写了一封推荐信,这是对李林甫帮忙很大的第一个人。对李林甫当宰相帮忙很大的第二个人就更不得了了,谁呢?我们讲过的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武惠妃本来是把王皇后扳倒了自己想当皇后,但是大臣不同意说他有儿子,如果是让她当皇后的话,太子地位可能就危险了。可是武惠妃虽然没能当上皇后,她照样还是心心念念地希望自己儿子能当太子。可是苦于朝廷里没有人支持她,那李林甫是人际关系专家,他当然知道武惠妃当时最想要什么,他也当然知道武惠妃在唐玄宗心目中占多大的分量。于是他就托宦官悄悄的跟武惠妃讲,我倒是很想帮您儿子的,只可惜我现在的官不够大,想帮忙帮不上。武惠妃心里说,你有这个心意就很好,你官不够大,咱们一起把它做大。没事也就跟皇帝吹枕头风,说李林甫为人不错,能力很强。那你看,唐玄宗本身就对李林甫印象不错了,再加上有他素来敬重的大臣韩休推荐,再加上有素来宠爱的妃子武惠妃吹风,他能不对李林甫感兴趣吗?那现在宰相出缺了,好,李林甫给顶上去吧。

那张九龄和李林甫就是这样拜相的,那么两个人都拜相了,

在唐玄宗心目中孰轻孰重啊?哪个更重要一些啊?当然是

张九龄而不是李林甫。为什么这么说?从官职上就可以看出来,张九龄是什么呀?那是中书令,堂堂正正的首席宰相。李林甫呢?是吏部尚书同平章事,算是一个兼职宰相。为什么唐玄宗更看重张九龄而不是李林甫啊?除了两个人的人望,资力还有差距之外,还有一个特别的理由,什么呢?就是唐玄宗本身也正是张九龄的“粉丝”。

这话怎么讲?为什么我们敢说唐玄宗是张九龄的粉丝,他自己说的啊?唐玄宗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过这么一段话,他说:“张九龄文章自有唐名公皆弗如也;朕终身事之,不得其一二,此人真文场之元帅也。”说张九龄写文章好的没法说,我们唐朝有这么多的笔杆子,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我就是终身学他写文章,学一辈子,也也只能写到他十分之一二那个程度,这个人那是不折不扣的文场元帅。对他写文章佩服得不得了,佩服他写文章,更欣赏的是什么呢?唐玄宗更欣赏的是张九龄有风度,这怎么讲呢?也是唐玄宗今人说的,当时不是有早朝制度吗?这早朝是真早,早朝是五点多钟就得上朝,那你可以想象大臣从家里出发的时间保证要远远早与五点,长安城很大,好多的官员都是半夜就起床上路了,那么起得太早到真正上朝的时候难免精神不足。可是呢,张九龄不一样,他不管头一天晚上睡的多晚,第二早上起得多早,只要往朝班里一站,保证是精神抖擞,意态纵横。

我们也知道人的精神批次是有传染的,我本来这儿不困呢?我看见您在那儿大呵欠呢,我可能也跟着犯困。同样即使我今天精神不太好,我看您兴致勃勃的我马上也来神了,不就是这样吗?所以慢慢的呢,唐玄宗抓住规律了,一上朝不看别人,就看张九龄,他就跟人讲:“朕每见九龄使我精神顿生。”他这样的风流才子对于李隆基这样的一个风流皇帝而言,真是太有杀伤力了。所以,唐玄宗是真心喜欢张九龄,满心希望他不仅能引领文章潮流,引领风尚潮流,还能引领政治方向,把他置于首位。

至于李林甫呢,李林甫嘛他这个人在兵部,吏部,刑部等等要害部门都干过,行政能力也不错,为人又乖巧和气那就让他给张九龄打下手好了,这是唐玄宗当时的安排。其实呢,其实文学和吏治并重。但是,以文学引导吏治。那唐玄宗这样安排好不好?刚开始运行的时候是真不错,张九龄是一心一意想当一个好宰相,对玄宗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林甫呢,也恰恰就像唐玄宗希望得那样不声不响闷头做好本职工作。那好,可能有的人要说了他们两个性格相差那么大,能不打起来吗?两个人配合得也挺好,也没有打。为什么呢?张九龄固然很自负,有时候跟李林甫说话话中带刺,可是人家李林甫能忍啊,李林甫知道当时在皇帝的心目中张九龄可比他重多了,所以张九龄这尊神得罪不得。不管张九龄对他说什么,反正他对张九龄永远是必恭必敬,那张九龄不就没

话说了吗?两个人本职工作做得不错,配合得也不错。唐玄宗也感慨呀,我好几年都没遇到好宰相了,这回宰相真是选对了,是不是呢?

没过多久唐玄宗发现了,这两个宰相配合起来倒是没有问题,大家他跟宰相之间出了问题了,他跟哪个宰相出了问题了?恰恰就是跟张九龄。张九龄这个人固然是人品不错,文章也是一流的,但是唐玄宗觉得这个人怎么用起来就那么别扭呢?怎么叫用起来别扭啊?唐玄宗觉得张九龄有两大弱点,第一,矫情,第二,固执。怎么叫矫情啊?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不会讲过从开元十七年以后唐玄宗就把自己的生日定为

千秋节了吗,每到这一天王公大臣都要给他送铜镜表示祝贺,当时不是管铜叫金吗?所以当时的说法是送金镜,这个规定行了好几年了,从来没人说了什么,可到张九龄这儿就不行了。他说这多庸俗啊,再说这多奢侈腐化啊,这风气不好得改一改,怎么改呢?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的生日又到了,王公大臣还是送了各式各样的铜镜。那张九龄送什么?张九龄他送了一本自编的小册子,起名叫做《千秋金镜录》,说白了,就是一本道德教育手册,里面写的就是皇帝只要一荒唐就王国,皇帝只要好好干这国家该兴旺写满了这样的道德教育故事。他跟皇帝振振有辞,说陛下啊,你照别人送的铜镜只能知道自己的长相,你照我送这面镜子你能知道国家兴旺的道理。那大家说,唐玄宗接到这个礼物什么感想啊?唐玄

宗真是觉得挺郁闷的,张九龄这个人这么矫情,我好歹也五十多岁的人了,当皇帝也当了二十多年了,国家治理得也不坏啊,怎么你什么一点小事都要跟我这儿耳提面命啊,怎么你就不肯哪怕一次讨我高兴。别看平常他特欣赏张九龄,这一刻看张九龄这么一献书,还真希望张九龄他没那么有文化,这是矫情的例子。

咱们再讲一个固执的例子,怎么叫固执啊,当时有一个将军叫张守珪,在东北战场上履立战功,把契丹人给打败了,唐玄宗很赏识边功,所以就想提拔一下张守珪,也给其他的将领做一个榜样。怎么提拔张守珪呢?唐玄宗因为唐朝有出将入相的传统,就想让张守珪当一个宰相,就找张九龄商量。说张爱卿,张守珪履立战功,我想让他当宰相,你看好不好啊?张九龄一听说这怎么可能呢?说宰相是什么样的职务啊?那是代天理务啊,就是辅佐你陛下治理全国的这样一个重要职务,它不是随随便便赏功的闲职啊。陛下你把这样的一个职务不让一个武将来当,你不怕他干不了吗?唐玄宗一听张九龄误会了,赶紧解释,说张爱卿,你武惠我的意思了,我是说让张守珪当一个荣誉宰相就给他一个头衔,不是真的让他来干,这行不行啊?张九龄一听说这就不更不行了古人说得好:“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说名分那就

是陛下你手中的武器,如果你把一个名分随随便便赏给别人的话,那么以后别人既不尊重这个名气,也不会尊重你的威

严。再说了,张守珪他刚刚打败了契丹,你就想让他当宰相,要是有一天他把东北整个局面都给平定下来了,你又拿什么赏他呢?把唐玄宗驳得是哑口无言了,只好作罢了,一点不给皇帝留面子。

那表面看起来张九龄这两件事是多赢得了,都让皇帝低头了。可是我们也知道在皇权之上的体制之下一个宰相要是履履

压倒了皇帝那恐怕就不是好事情了,本来呢,张九龄在皇帝心目中位置很高的,唐玄宗对他是充满了期待的,可是经过这么几件事之后慢慢的他在玄宗心目中的地位就变了。他是一个道德君子,但是怎么那么不通情理呢?皇帝有了这样的情绪,张九龄是一个文人很敏感,很快就体会出来了。正好呢,开元二十四年七月,唐玄宗赐给宰相一匹白羽扇,就是白色的羽毛做的扇子。这本来是个好事,不过咱们也知道农历七月份可是秋天了,中国不是历来有一个秋扇见捐的说法吗?说到秋天扇子该扔了,张九龄一接到皇帝送的扇子,他马上就猜疑起来了,悲从中来,就写了一篇《白羽扇赋》献给皇帝了,写一篇文章这文章很长,我们就不念了,大体内容就是说秋天扇子该扔了,我觉得我这个宰相也就像那个扇子一样很快就要被陛下抛弃了。写得悲悲切切,跟个怨妇似的。唐玄宗一看这哪儿跟哪儿啊,不就是天热我送你一把扇子吗。赶紧安慰他,说我是这几天正热我才送你扇子的,你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就像夏天的扇子一样,我正想重用你呢,

怎么会抛弃你呢?虽然这样安慰张九龄,可是实际上唐玄宗还是觉得张九龄太多事了。

那么玄宗这个态度一变,马上朝廷里有一个人暗中就笑起来了,谁呢?当然是李林甫啊。别看李林甫平时对张九龄客客气气的,可是心里早就恨得咬牙切齿了。我们不是说过张九龄自负嘛,那是文章魁首啊,眼高于顶啊,看不起像李林甫这样不学无术的人。当年任命李林甫当宰相之前唐玄宗曾经征求过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当时就讲陛下,像李林甫这样只会巴结没别的本事的人,你要是用他的话迟早要误国的,这还是跟皇帝私下讲,李林甫也可以接受。可是关键啊,张九龄在大庭广众之下也经常羞辱人家李林甫,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张九龄当着好多官就说了:“李林甫议事如醉汉脑语也,不足可言。”说李林甫议事就跟醉汉说疯话一样,我从来不知道他说些什么。那人家李林甫好歹也是宰相啊,这怎么受得了啊。李林甫当时是生气啊,可是张九龄当时还在得宠,李林甫也只好安慰自己大丈夫能屈能伸忍一忍吧。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他他眼看着张九龄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变了,皇帝在冷落张九龄了,那么李林甫心目中复仇的欲望也就蠢蠢欲动了。

那么李林甫究竟会有怎么样的举动,他和张九龄又各自面临着怎样的情景呢,咱们下集再说。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多种解读

《长恨歌》主题的多义性 说到白居易(772年—846年),大家都知道他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的讽喻诗继承了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指斥时弊,诗风平易通俗,对比强烈鲜明。如果从艺术欣赏角度看,他的某些怡情悦性的闲适诗和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记》,有更高的成就。这里重点欣赏《长恨歌》。 《长恨歌》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吸收民间传说,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叙述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其情节回环曲折、婉转动人,有强烈的悲剧美学效果。 对《长恨歌》主题的理解,有三种说法:一是讽喻说,认为其通过对唐玄宗、杨玉环故事的叙述,暴露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反映了中唐时代各种社会矛盾;二是歌颂说,认为表现的是唐、杨真挚专一的爱情;三是双重主题说,认为所展示的爱情悲剧有其特殊性,作者对唐、杨有谴责也有同情,怒其作孽,哀其可怜。其实第三种理解比较切合作品实际。还可以加上一点理解:杨玉环是作为美的象征来表现的,这首诗写得就是美的存在、美的追求与美的毁灭。这可能是最牵动人的潜在主题。一篇优秀的作品往往有主题的多义性。 所以,对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是要作为艺术品来读,而不只是当作历史事实来看待。在《长恨歌》里,唐玄宗与杨玉环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而不是历史人物的翻版,不要完全对号入座。 在唐代天宝年间,过于马嵬之变就有种种传说,白居易显然是被民间传说感动才引起创作的。虽然他抱有“惩尤物,窒乱阶”(陈鸿《长恨歌传》)的创作意图,但进入创作实践后,会情不自禁地按照爱情故事的规律来处理。显然,《长恨歌》里边不全是历史,其中很多是诗人的幻想创造,他歌颂赞美了唐玄宗、杨玉环的爱情,使这首长诗成为绝妙之词,可歌可泣,博得“古今长歌第一”的美誉。白居易本人把这首长诗列入感伤诗。他说写感伤诗是“事物牵于内,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者”。 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长恨歌》描写唐玄宗、杨玉环从相见欢爱到死别招魂的爱情悲剧。其中以杨玉环之死为界限,前半部分写“长恨”的原因,后半部分写绵绵的“长恨”之情。诗中对唐玄宗、杨玉环两人因生活荒淫而招致祸乱是有所讽刺的,但对杨玉环的死和两人诚笃的眷恋则赋予很大的同情。感人的正是后者。 全诗分为四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不重生男重生女”,写爱情悲剧的起因;从“骊宫高处入青云”到“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中马嵬事变的政治悲剧和爱情悲剧;从“黄埃散漫风萧索”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写唐玄宗对杨玉环的思恋;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此恨绵绵无绝期”,写方士招魂见到杨玉环,表现杨玉环对爱情的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长恨歌同步练习及答案

[学生用书P9]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1.这首诗的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歌开头看似寻常,实则这七个字含量很大,是全篇的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统领全诗。 2.如何赏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两句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选取“回眸一笑”这一神情细节和运用夸张、对比手法,写出了杨贵妃的无比美貌。 3.诗中借六军不发主要表达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酒色,祸国殃民。诗句以替罪羊之死,委婉而含蓄地抨击了唐玄宗,余韵无穷。 4.“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掩面”“回看”两个动作描写了皇上掩着脸,想救却救不了,回头看,泪中带血一起流干,摹写了玄宗的伤痛欲绝之状。 二、语言运用 5.根据文意,依照画线句的句式,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翻开古往今来的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诗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答案:示例: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关心民间疾苦;读陆游、辛弃疾,你懂得了什么是爱国情怀。 6.(2011年高考四川卷)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浅谈长恨歌的主题

浅谈《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所咏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其作品主题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争论的问题。古人评论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讽喻,“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唐汝询《唐诗解》);另一种则认为它旨在写李杨的爱情,“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张基邦《墨庄漫录》)。今人又提出了双重主题说,一方面认为是对李杨生活荒淫的讽喻;另一方面是对其真挚爱情的同情。那么诗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从作品本身来找答案。 《长恨歌》主要是写李杨爱情的,之所以会有讽喻说是因为读者把他们置于了“安史之乱”这场历史事件中,我们不能不说“安史之乱”这场浩劫的发生与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贻误政事有很大关系,但这并非是是诗人写作的目的,诗人既然要写李杨的爱情悲剧就不能不写其悲剧发生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看到《长恨歌》所写的不是一般人的爱情,而是封建帝王与获取专宠地位妃子之间的爱情,正是由于他们特殊的身份,所以他们的爱情就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唐玄宗是一国之君,国家的兴衰、百姓的疾苦,都系君主之一人,因此就注定了他的历史责任是勤于政事、匡江山之社稷,可他也是一名正常的男子,他也渴望爱情、渴望佳人,当他得到了杨玉环,他作为男子柔情的一面得到了显露,他也像平常男子一样沉湎于爱情、迷恋于女色,于是他忘记了国家、忘记了朝廷,这正是他对爱情痴迷如醉的写照,在这儿唐玄宗的确是一个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典例。可是他们的爱情悲剧也正在酝量,正是因为他对爱情、女色的过份迷恋,导致朝纲废弛、国事贻误,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我们都知道白居易的创作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面对安史之乱作者不能不有所微词,他认为个人行为引发了国家的不幸,这是一个君王所不应该的。但这并不是《长恨歌》的主旋律,《长恨歌》是以“情”为始终的。 从诗歌内容上看“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直到安史之乱打破了他们甜蜜的生活、爱情的梦境之前,诗人都在着重渲染他们忘情尘世、缠绵的情怀,。面对安史之乱,诗人的巧妙之处在于,有意将玄宗荒淫误国造成的浩劫,进行了淡化处理对,却对二人的生死离别着意形容,使读者感受到的不是历史批判而是悲凉的情感氛围,马嵬坡前六军不发,李隆基无力保全心爱的妃子,在江山、美人面前,在政治道德与情感的激烈冲突中他选择了前者,忍痛含恨舍弃了自己心爱的妃子,面对此景“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他恨自己无能不能保全自己心爱的人、恨人生的无奈、恨命运的不公,恨自己出生在帝王之家,或许他的心境正如李商隐所写的“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政乱的发生,心爱人的离去,使玄宗见月伤心、闻铃肠断,车驾回京,路过马嵬“不见玉颜空死处”玄宗的内心是极其复杂的,回到朝廷的他选择了江山并未得到江山,做了太上皇的玄宗,牺牲了爱情又失了政治前途,可谓两手空空,于是他更加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3、感受其凝炼、优美动人的语言及作者对李杨二人赞颂又讽喻的复杂态度。 【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难点】诗歌的主题。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学习课时】四课时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文公。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退居到洛城。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但《长恨歌》诗人自己将之归为感伤诗一类。从表达方式看,是叙事诗。 2、背景介绍: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Zhōu zhì),,鸿与瑯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抑制祸端),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陈鸿《长恨歌传》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 当时长安妓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文学史上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清初剧作家洪升的《长生殿》等。 3、李、杨的故事: 唐玄宗是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家显贵: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伯叔兄弟杨钴官鸿胪卿,杨镝官侍御史,杨钊赐名国忠,天宝十一年封为右丞相)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公元756年,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先杀了杨国忠及杨贵妃的两个姊妹,又逼着唐明皇将杨贵妃赐死,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命高力士缢死杨贵妃。 【赏析指导】 以意逆志: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以意逆志”是欣赏诗歌的一种基本方法,即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所说的:“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知人论世:孟子原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上”。尚友就是与古人为友。这被称为一种“作家批评”或者“传记批评”,现在此很多人反对这种阅读的方法。例如英国现代最重要的诗人艾略特就认为:“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不应当着眼于诗人,而应当着眼于诗篇。”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具体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a、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提示:所谓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主要指的是作者一生的遭际、追求及理想、人格、品质等) b、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可结合题目和注释如例一诗) c、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回眸( ) 粉黛( ) 骊宫( ) 霓裳( ) 衾被( ) 鼙鼓( ) 仙袂( ) 衣钿( ) 凝睇( ) 钗擘( ) 萦纡( ) 马嵬( ) 阑干( ) 绰约( ) 迤逦() 2、填空 白居易(772~846)___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号_______。他与_______世称“元白”主张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以意逆志是一种的诗歌鉴赏方法。(2)知人论世是一种的诗歌鉴赏方法。 第一课时思路整理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2007-11-18 12:22 [内容提要]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我比较赞同爱情说的观点。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自居易井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用一生浓郁深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本文还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系问题上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爱情政治历史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被授周至县尉,闲时,曾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外出旅游至马嵬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揣摸、回味、感受。尤其是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那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而表现了爱情的长存,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从白居易的身世及当时的政治环境可以看出,白居易以为一个封建君王要能够做到象前期励精图治的唐明皇那样,关键在于“不惑”。因为“不惑”是选贤任能的条件和前提。而唐明皇的后半生正成为反证。白居易正是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性的君王来警示今王引以为戒的。因此,诗中有些问题就容易理解了,如写杨贵妃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避开唐明皇抢儿媳妇的史实不谈,将他们的爱情描写得纯真坚贞,到后来,写唐明皇到了国破妃亡的时候仍然还不悔悟,还要上演“人鬼情未了”的标准爱情悲剧,把一个何等痴情的君王展现在读者面前。然而正是因为他是君主,所以他的“痴情”和“重色”才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如此看来,当了解了白居易对唐明皇的看法以及他的写作目的之后,便不难看出,表面上的矛盾实非矛盾,而是作者的匠心所在。白居易生处中晚唐时段,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乐天知命、知足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缘任运、委顺自然为应世态度。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 《长恨歌》所涉及的安史之乱历史题材,或许可以写成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但他却选择了另外的主题,这源于诗人儒家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其道德主题并不体现在直接的政治批评中,而是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规范人们的伦理关系和社会行为,感情主题与历史主题交织在一起。应该说白居易在此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的道德禁忌,或者说,他对道德问题的看法比较单纯。礼防所不容的事情不能做,人本有的情欲也应有适当宣泄。但即使在礼防较宽的唐代,白诗的这种公然将“重色”、“风情”当作诗歌主题,尽情讴歌女性美的描写也已经对某种道德规范和文学模式造成了冲击。他在道德与感情之间有时也有非此即彼的选择,有些可能更为无形但却约束人心的道德锁链是他不愿接受而抛在一边的。白居易在道德与感情问题上也常常陷于困境,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必然发生过若干次精神危机,他的感情生活也许肯定会有不少难言的隐衷吧!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长恨歌》这首诗歌的前半部分作者采用了写实的手法,直露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整个诗歌的开头就用了“汉皇重色思倾国”这么一句蕴含着作者深深的讽刺色彩的句子,点开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更是为下文的叙事性的诗歌内容的书写作了铺垫,从杨玉环被选至“君王侧”,接着又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更为后来的安史之乱的发生埋

浅谈《长恨歌》故事情节与佛

浅谈《长恨歌》故事情节与佛 陶丽丽 内容摘要: 《长恨歌》问世于中唐元和初年,这正是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整个社会骚动不宁的时候,因此这首诗往往触及到时代最敏感的问题。然而在《长恨歌》中表现的却不是像杜甫的作品那样用巨大的现实主义笔调去描绘壮阔的历史风云画卷,而是通篇用蕴含的佛素来表达讲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它产生于深受佛教影响下的变文,描写的是夹杂着佛的悲惨现实爱情故事,歌的是佛中唯美的长恨,留下的是人们为之喜,为之泣,为之恨为之叹的玄妙情怀。一曲“长恨”是过来的佛,是未来的佛,是我心中的佛 。 关键词: 长恨变文佛教悲剧美文 在变文中产生的《长恨歌》 佛教在唐代的广泛影响,直接拓广了文学的体裁。唐代的变文是伴随着佛教传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通俗讲唱文学,它以佛寺广场为基地,普遍流行于都会通衢街坊,传诵于闾井妇孺细民之口,其魔力足以倾倒世俗,影响之大竟能耸动宫廷和整个上层社会,成为唐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东晋、刘宋间它便被称为“转经唱导”,即通过转变佛事缘起“宣唱法理,开导众心”。有人谈到变文,就形象地把它称之为连接古代和近世文学的“连锁”,也有人认为变文是唐代以前和唐代以后的新生文学的一座桥梁,在我看来它其实就是一种佛经文学。千百年来一直极负盛誉的唐诗名篇《长恨歌》就是在当时的变文讲唱深刻影响下产生的。 关于《长恨歌》受变文的影响有记载:在白居易生活得时代诗人张祜同他开玩笑,曾把《长恨歌》这首诗拿来和《目连变》【1】.相比拟,或许这只是文人间的一种相互调侃,但却抹不去《长恨歌》与变文的关系。现如今,陈允浩【2】在《古典文学佛教溯源十论》中又提出了对于《长恨歌》起影响最大的变文讲唱是《欢喜国王缘》,而且只要稍对《欢喜国王缘》内容有所了解,便会明白《长恨歌》本身所述的故事主要在摹袭和附会《欢喜国王缘》。《欢喜国王缘》变文,亦称《有相夫人生天姻缘变》,它是在敦煌发现的许多变文卷子中一篇兼有讲唱,体制比较完备的作品。关于其中演绎的故事是说西天有位欢喜王,夫人名曰有相,有相长得容仪窈窕且能歌善舞,深受国王宠爱。自从有了这位夫人,国王“日夕不离椒房,旦暮欢愉金殿”。一日,国王在殿中观看有相夫人起舞,忽见夫人身边有一道气色,预知她在七日之后必当身亡。待他向有相讲明此情由,夫妻二人相顾回惶,彼此十分悲切,但亦感到无奈。后有人告诉有相夫人有修行者比丘尼【3】居于附近石室,甚通法道,劝她前去礼拜。有相夫人诚心前往,恳请比丘尼传授延寿之法,比丘尼告诫她莫求浮世寿命,而应求生上天,并让她受如来清净八戒。夫人归来七日已满身亡,即生天受诸之快。但国王因夫人夭折,内心痛切,朝臣也为之落泪,整个宫中一片悲哀。半载之后,有相夫人在天上因观想前世姻缘,也对国王不胜思念,为报答国王昔日的“天恩供养”,遂率领众仙女一起下凡,于是一对分隔在天上人间的夫妇又复相见。夫人即劝国王勿恋于世,修行求生天上“与为同止”。国王从谏回向礼佛,亦设八关斋受戒,因缘福德自随,最后两人一起生天。 《欢喜国王缘》这个变文故事所以能传盛于当世,同它本身包涵着浓厚的人情味和世俗生活气息有绝大关系。在内容上蕴含了一种佛教信仰主义,即通过一对贵族夫妇的生死悲欢离合

长恨歌导学案1 2

长恨歌第1课时导学案 1.作家作品 白居易(772—846),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因其祖、父俱在河南做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白居易是中唐的主要倡导者,主张“”,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人民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用词尖锐,主题鲜明。作品主要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背景简介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十二月(807年1月),唐宪宗即位之初,有志改革弊政,朝政出现一线希望,但他骄奢淫逸,宫中多内宠。为了能放肆淫乐,他竟然久久不立皇后,白居易作此诗也为了 。 3.字音识记 ①云鬓.()②马嵬.()③龙驭.() ④衾.寒() ⑤鼙.鼓() ⑥骊.宫() ⑦玉扃.() ⑧钗擘.() ⑨回眸.() ⑩霓裳.() ?临邛.() ?仙袂.() 4..词语解释 ①可怜 ..光彩生门户:___________________②尽日君王看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云栈萦纡 ..不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剑阁: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到此踌躇 ⑤天旋地转回龙驭 ..星河欲曙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⑥耿耿 5..名句赏析请赏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6.简要梳理这首诗的层次结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7~8题。 野人送朱樱杜甫

最新诗词《长恨歌》的爱情主题

诗词《长恨歌》的爱情主题 白居易《长恨歌》的爱情主题是什么呢?大家的看法是什么呢? 篇叙事诗,一经问世,便为读者所喜爱,被誉为“古今长歌第一”(明.何良俊)。但对其主题,众说纷纭。本文试从《长恨歌》的文本特点出发,联系诗人的生活和创作背景以及诗人的自我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客观地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第一、从《长恨歌》的文本来看该诗的爱情主题 《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其时白居易任县县尉,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李、杨故事而作。 从诗题上看,《长恨歌》是歌咏“长恨”的。“恨”什么,为什么要“恨”,诗人是通过具体叙写李、杨爱情悲剧,层层展示出来的。 长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开篇,它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起到了引领全诗的作用。诗人以汉喻唐,简述了唐玄宗专宠杨贵妃,终日沉湎于酒色歌舞之中,从“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诗句中,闪烁着诗人白居易对唐明皇声色误国的极大痛心。 如果真象一部分人所说本诗主题是讽刺唐明皇酒色误国的话,本人认为有点牵强。首先,全诗共120句,这部分内容不到四分之一,算作略写,我们写文章要讲究详略,详写的才是主题

所在,而本诗四分之三的章节在写李、杨爱情悲剧,所以《长恨歌》表达的是爱情主题。要说本诗主题是讽刺政治的话,理由不充分。 其次,如果本诗主题是讽刺政治的话,为何白居易剔除历史材料中荒淫的、爱而不纯的东西,把寿王妃写成“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般的纯情女子,而省去唐玄宗对梅妃的思念及与虢国夫人不清不白的关系,也没写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暧昧关系。而陈鸿的《长恨歌传》则写道:“玄宗在位岁久……以声色自娱。……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王邸”。杨贵妃也因“冶其容,敏其词,婉变万态,以中上意”,使其兄弟姊妹封爵拜相,权倾一时。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在《连昌宫词》写道:“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陈鸿、元稹是在揭露、讽刺,而白居易在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并点明了其爱情悲剧的根源,预示着安史之乱的发生。 通览全诗,《长恨歌》以主要篇幅描写了李、杨爱情悲剧,情感之真挚,境况之悲凉,令读者为之唏嘘不已,这种感情不再只是帝王、贵妃间的悲欢离合,而是具有了普通男女爱情悲剧的性质,作者之所以这样刻画人物,就是要突出爱情主题。至于写玄宗重色轻国、专宠杨贵妃,可看成作者笔下帝王的爱情,而玄宗沉湎酒色正是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根源。 第二、就《长恨歌》写作的背景来看长诗的爱情主题 长诗写于元和元年,离杨贵妃之死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当时

长恨歌与长生殿

白居易的《长恨歌》与洪昇的《长生殿》 关键词:白居易《长恨歌》洪昇《长生殿》 摘要:白居易的《长恨歌》对后世李杨戏的戏曲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就试着分析它对大家耳熟能详的《长生殿》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 (一)白居易的《长恨歌》 最早把李杨爱情悲剧带入文学的恐怕就是白居易的这篇《长恨歌》了,元稹:“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白氏长庆集序》,白居易自己也说:“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诗与《长恨歌》以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由此可见,这篇《长恨歌》在当时流传还是颇为广泛的。 (二)洪昇的《长生殿》 洪昇《长生殿例言》:“史载杨妃多污乱事,予撰此剧,止按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为之。”在《长生殿序》中他的弟弟舒凫说:“近客长安,采摭天宝遗事,编《长生殿》戏本,芟其秽嫚,增益仙缘。亦本白居易,陈鸿《长恨歌传》,非臆意也。”这里我们止谈《长恨歌》对此剧的影响,不论陈鸿的《长恨歌传》。 1、主题继承 《长生殿》第一《传概》中的【满江红】:“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那么说洪昇也是把李杨故事当做郑卫之声来看的,我们知道自古郑卫之声被视为“淫声”,圣人未删的目的是用来劝讽的,其二又带那么点儿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意思。(此处结合作品《弹词》中李龟年唱,《骂贼》部分)。在《长生殿序》中,其弟又说:“伶玄序《飞燕外传》云…淫于色,非慧男子不至也。?汉以后,竹叶、羊车、帝非才子;《后庭》、《玉树》,美人不专。两擅者,其惟明皇、贵妃乎!倾国而复平,尤非晋、陈可比。”《自序》中又说:“玉环倾国,卒至殒身。死而有知,情悔何极。苟非怨艾之深,尚何证仙之与有。”《例言》:“后又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马嵬之变,已违夙誓,而唐人有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因合用之,专写钗合情缘,以《长生殿》题名,诸同人颇赏之。”“若一涉秽迹,恐妨风教,绝不阑入,览者有以知予之志也。”① 由此可见,洪昇创作《长生殿》的目的和白居易写《长恨歌》的目的不出一二:一是对李杨真挚爱情的赞扬和惋惜,二是对二人爱情带来的后果的批判。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被贬周至县尉,他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纪的故事而创作了《长恨歌》。“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在《长恨歌》中,作者用一句:“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来形容唐明皇对杨玉环的宠爱,却也道出了这种爱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而这样的负面影响必然导致后来的负面结果:“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其中既饱含了作者对贵妃身死,明皇无力回天的同情,又呼应了前文,指出这样的结局也是明皇过度宠溺,贵妃恃宠而骄的必然结果。 洪昇的《长生殿》增加了幸恩,复召等情节,两人的爱情之始,也是从华清池赐浴开始“【玉楼春】恩波自喜从天降,浴罢妆成趋彩仗。六宫未见一时愁,齐立金阶偷眼望。”未述贵妃是明皇儿媳等史实,这样一是为了“恐妨风教,绝不阑入”,二也是继承了白居易的对李杨二人的爱情以爱情和赞扬为主的主题思想。在表现明皇对贵妃宠爱这方面“荷蒙圣眷,拔自宫嫔。位列贵妃,礼同皇后。有兄国忠,拜为右相,三姊尽封夫人,一门荣宠极矣。”在贵妃恃宠而骄这方面,则是在第六出傍讶中“娇痴性,天生忒利害。前时逼得个梅娘娘,直迁置楼东无奈。如今这虢国夫人,是自家的妹子。须知道连枝同气情非外,怎这点儿也难

《长恨歌》导学案解析

《长恨歌》导学案 导学过程 一、课前积累 白居易,字,号。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平易通俗,语言浅显,流传广泛。著有《白氏长庆集》。 【诗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偶然间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这段悲剧故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但在读者心中却成了一首爱情的颂歌。 二、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粉黛.骊.宫霓裳 ..临邛.鼙.鼓绰.约 仙袂.衣钿千乘.钗擘 ..马嵬.阑.干 (2)解释加点词语: a、御宇 ....多年求不得b、含情凝睇 ..谢君王c、姊妹弟兄皆列土 d、宛转 ..登剑阁f、不见玉颜空死处..蛾眉马前死e、云栈萦纡 g、东望都门信马 ..多仙子 ..归h、耿耿 ..星河欲曙天i、其中绰约 j、珠箔银屏迤逦 ..- ..开k、玉容寂寞泪阑干 (3)古今异义: A.六宫粉黛无颜色 ..是 .. d.雪肤花貌参差 ..光彩生门户 c.云鬓半偏新睡觉 .. b.可怜 ⑷名句名段 a.回眸一笑百媚生,。 B. ,芙蓉帐暖度春宵。 c.渔阳鼙鼓动地来,。 D.玉容寂寞泪阑干,。 e.夕殿萤飞思悄然,。 F. ,在地愿为连理枝。 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诗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整齐的句式概括出来。 2、题为“长恨歌”,“恨”为何意?谁“恨”?为什么“恨”?

高中语文_《长恨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长恨歌》教学设计 设计者: 【总体思路】 《长恨歌》这首长诗结构很清晰,诗的前半部分极写李隆基和杨玉环纵情声色的生活;后半部分由于两个人沉湎欢愉,不理朝政,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同时也造成了他们天人永隔的爱情悲剧。从作品的意脉上来看,作者无不围绕着对“汉皇重色思倾国”的讽喻和批判来展开。全诗的第一句提纲挈领,统领全篇,既揭示了李、杨爱情悲剧的内在原因,也暗含了作者鲜明的爱憎立场。学习本诗,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和悟,边读边悟,读悟结合。本课首先采用多种形式涵咏诵读,有学生试读,教师配乐诵读,有学生配乐展示,多角度、多层次的诵读来感受李、杨之间的绵绵长恨。接着以品味诗歌的语言为抓手,感受诗歌婉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最后当堂背诵这首诗歌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 【学习目标】 ⑴了解李杨的爱情悲剧,背诵诗中的名句。 ⑵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3)感受诗歌婉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 【教学方法】 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熟读《长恨歌》这首诗,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检测部分。 2、了解作者白居易及诗歌创作背景 ⑴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 ⑵创作背景:

长恨歌

《长恨歌》导学稿 高二语文编者:WYH 教学目标: 1、了解白居易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2、通过对课文的具体讲解分析,讨论主题。 3、了解《长恨歌》、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大影响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白居易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 2、分析李、杨爱情悲剧的深刻历史教训。 3、学习本诗在叙事、写景、抒情上的艺术技巧。 教学课时:2课时 预习 给下列词语生字注音 回眸(móu)粉黛(dài)骊宫(lí)霓裳(ní)(cháng)临邛(qióng)鼙鼓(pí)仙袂(m ai)衣钿(diàn)千乘(shang)钗擘(bò)马嵬(w?i)阑干(lán)绰约(chuò)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吊白居易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白居易去世,唐宣宗李忱以诗吊之,其中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句,这两句诗当互文来看,童子、胡儿能解吟长恨曲、琵琶篇,同时还能歌唱,说明《琵琶行》《长恨歌》通俗易懂,“童子”“胡儿”都能吟,且在当代便已广泛流传;一千多年后,它依然是珠玉璀璨,散发着永恒的魅力,究其因由,主要在于一个“情”字。 “一篇《长恨》别有情!”白居易如是说。可见一首《长恨歌》倾注了诗人太多的情感。这部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不仅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美好理想。也许,惟其绵绵“长恨”的亘古主题和对真情的向往与追求,才是真永远。 二、解题: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guī(今陕西渭南县)。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诗人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 2.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 白居易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就是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他提出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看法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看法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认为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情;其二,讽喻批判说。认为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其三,双重主题说。认为诗歌的前半部分批判的意味比较明显,后半部分中诗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远远大于批判。 我同意双重主题说。我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 为此,我从两方面来说明我的观点。 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这些全部都讽刺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将玄宗重美色看作是安史之乱的导火索,但也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让我们被悲剧气氛所感染,同时也淡化了批判的语气。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的寂寞悲伤和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后两部分深切地写出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捉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 由此可见,全诗并不是在一味地叙述和赞美玄宗和贵妃之间的爱,前半部分意在讽刺。后半部分将两人的爱描写得淋漓尽致意在与前半部分相呼应。在爱与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最终酿成了长恨的悲剧。玄宗的长恨是失去了挚爱之人,贵妃的长恨是与玄宗的过往既是她的幸福也是她的遗憾,而诗人的长恨则是国家的灭亡…… 除此之外,每个人内心都有渴望一份爱情的心理。而且希望爱情的过程越波澜起伏、越惊天动地越好。人们这种对爱情期盼的心理会不自觉地扩大到他人身上。所以,当人们看到《长恨歌》中对李杨爱情的描写之感人之惊天动地时,便忘了对其主题加以理性的分析。只注重于后半部分对两人爱情的描写,而忽略了前半部分对玄宗的讽刺。 综上所述,我认为《长恨歌》的主题为双重主题。

由《长恨歌》和《长恨歌传》看中唐小说与诗的互相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711769152.html, 由《长恨歌》和《长恨歌传》看中唐小说与诗的互相影响 作者:陈晴晴 来源:《西江文艺·上半月》2015年第06期 【摘要】中唐的诗歌与小说,是唐代文学上两颗璀璨的明珠,二者并不是独立的,纵观 唐传奇与中唐诗歌的发展演进,我们不难看出,二者在发展中呈现出互相影响的关系,之前白居易就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陈寅恪先生也认为白居易之《长恨歌》与陈鸿之《长恨歌传》为“一不可分离之共同机构”,是诗、传合一。本文通过考察《长恨歌》和《长恨歌传》,试图来分析中唐小说和诗歌互动生发的关系,即传奇小说的诗化倾向和中唐诗歌中的小说因素。 【关键词】《长恨歌》;《长恨歌传》;中唐小说与诗歌;互相影响 导论 诗歌与小说是唐朝两大文体,两者并不是独立的,恰恰相反,二者相互交融,互动互 补,其中最为典型的可以说是《长恨歌》和《长恨歌传》,一诗一传奇先后产生,前后各有侧重,受此启发,本文以《长恨歌》、《长恨歌传》为切入点,探讨中唐小说与诗歌的互相影响。 一、中唐小说对诗的影响:小说化诗歌 我国古代诗歌叙事手法的运用从《诗经》就已开始,在之后的汉乐府民歌中得到了继承 和发展,出现了像《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优秀的叙事诗。但是由于诗歌的进一步格律化,近体诗的出现以及律诗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科目等原因,影响了诗歌向叙事方向的发展,虽然在古体诗中仍不绝如缕,但脍炙人口之作甚少。在这种情况下,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元和初的出现不失为当时诗坛的一朵奇葩。 (一)故事情节的创造更富艺术想象力 1、在《长恨歌》中,白居易没有写杨贵妃本为玄宗儿子寿王妃一段情节,直接以“杨家 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i叙述杨玉环进宫的过 程。白居易有意隐去这一情节是十分明显的,问题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为“尊者讳”,还是艺术需要? 关于《长恨歌》创作的产生,陈鸿在《长恨歌传》的尾注中有这样一段话:“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鸿与琅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2、难点:诗歌的主题。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学习课时:二课时 学习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独学(A级)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文公。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退居到洛城。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但《长恨歌》诗人自己将之归为感伤诗一类。从表达方式看,是叙事诗。 2、背景介绍: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Zhōuzhì),,鸿与瑯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抑制祸端),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 ——陈鸿《长恨歌传》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