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霸笔记】第3章 角的度量 第2课时 角的认识-

【学霸笔记】第3章 角的度量 第2课时 角的认识-

【学霸笔记】第3章 角的度量 第2课时 角的认识-
【学霸笔记】第3章 角的度量 第2课时 角的认识-

【学霸笔记】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

第3章角的度量第2课时角的认识

1、角的认识: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从角的一条边向另一条边画一条弧线,并标上数字。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这个角可以记作“∠1”,读作:角1。

3、角的大小

(1)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叉开越大,角就越大,叉开越小,角就越小;

(2)与边画的长度没有关系。

例1.一个正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下()个角.

A.3 B.4 C.5 D.都有可能

【分析】根据角的意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由此可知,一个正方形剪去一个角,有3种不同的剪法,沿对角线剪剩3个,沿一个角剪剩4个,沿一个角上方一点剪剩5个.据此解答.

【解答】解:一个正方形剪去一个角,沿对角线剪剩3个,沿一个角剪剩4个,沿一个角上方一点剪剩5个.

如图: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角的意义及应用.

例2.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周角;2直角= 1 平角.【分析】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360°;平角=180°,直角=90°,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周角;

90°×2=180°

2直角=1平角.

故答案为:周,1.

【点评】此题考查了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含义.

例3.图中没有角.×(判断对错)

【分析】由一个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图中有一个直角,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图中有一个直角.

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角的概念及辨别方法.

例4.如图中被布遮住的是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被布遮住了几个直角?假如被布遮住的物体是正方体,那么这个正方体表面被遮住了几个直角?

【分析】根据直角的意义,90度的角叫做直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个顶点由三条棱互相垂直相交,所以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一个顶点有3个直角.这个长方体表面被布遮住了4

个顶点,所以被遮住了12个直角.同理:假如被布遮住的物体是正方体,那么这个正方体表面被遮住了12个直角.据此解答.

【解答】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顶点由三条棱互相垂直相交,所以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一个顶点有3个直角,所以这个长方体表面被布遮住了4个顶点,所以被遮住了12个直角.同理:假如被布遮住的物体是正方体,那么这个正方体表面被遮住了12个直角.【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直角的意义,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关键是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个顶点由三条棱互相垂直相交,所以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一个顶点有3个直角.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面图()遮住的是一个直角.

A.B.

C.

2.方桌上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相比,()

A.方桌上的直角大B.三角尺上的直角大

C.一样大

3.钟面上3:05,时针和分针形成()

A.锐角B.直角C.钝角

4.用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A.3 B.30 C.300 D.3000

5.把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如图),剩下的部分有()个角.

A.1 B.3 C.6

6.从5时到6时,钟面上的分针旋转了()

A.30°B.150°C.180°D.360°

7.如图三角尺拼出的是什么角?

∠1是角,∠2是角.

8.

是直角,比直角大,比直角小.

9.钟面上3时整,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度,4时整,时针与分针所夹的钝角是度.10.8时正,时针与分针所构成的最小角是°,是角.

11.把一个15°的角放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下看,这个角的度数现在是.12.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3.分针从12走到3所形成的角是一个直角.(判断对错)

14.在9°与10°之间还有其他的角.(判断对错)

15.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其中每两条射线都能组成一个角.(判断对错)16.一个三角板上最多有两个锐角.(判断对错)

17.用放大镜看68°的角仍是68°.(判断对错).

四.操作题(共2小题)

18.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直角.

用给定的点和边画直角.

19.想一想,画一画.如图的月饼切两次分成4块,使每块都有1个直角.

20.放风筝比赛时,规定用30米长的线,比哪个风筝放得最高,只要把每根风筝线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分别量出它们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度数即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21.数一数.

22.下面钟面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什么角?先观察,再填一填.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分析】根据直角、锐角、钝角的意义,像三角尺上最大的角是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据此解答.

【解答】解:A.遮住的是一个锐角.

B.遮住的是一个直角.

C.遮住的是一个钝角.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直角、锐角、钝角的意义及应用.

2.【分析】根据角的意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因为角的两边是两条射线,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长,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因此,方桌上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相比一样大.据此解答.

【解答】解:因为角的两边是两条射线,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长,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因此,方桌上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相比一样大.故选:C.

【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明确: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3.【分析】钟面一周为360°,共分12大格,每格为360÷12=30°,3:05分针与时针相差接近2个大格,2个大格形成的夹角是60°,而实际由于时针处于3和4之间,应当略大于60°,是锐角.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30°×2=60°,实际3:05,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应略大于60°,是锐角.故选:A.

【点评】本题要在了解钟面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解答.

4.【分析】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更和放大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用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仍然是30°.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角的定义.

5.【分析】由一个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根据题意,把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部分只有一个直角,而直线和曲线构成的不能叫作角,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把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如图),剩下的部分有1个角;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角的概念和辨别方法.

6.【分析】钟面上,从5时到6时,分针都指向12,分针走过了12个大格子,每个大格所对的角度是30度,则12个大格是30°×12=360°,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得:

从5时到6时,钟面上的分针旋转了:

30°×12=360°,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每个大格所对的角度是30度.

二.填空题(共6小题)

7.【分析】根据锐角、钝角的含义: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是钝角,∠2是锐角;

故答案为:钝,锐.

【点评】明确锐角、钝角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分析】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就可以知道:②④是直角,③比直角大,①比直角小;

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②④是直角,③比直角大,①比直角小.

故答案为:②④,③,①.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的概念及其分类,要熟练掌握.

9.【分析】在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空格,时针与分针所夹的每一个空格是30°,3时整,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相差3个大格,夹角为30°×3=90°;4时整,分针与时针相差4个大格,所以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是:30°×4=120°,由此解答.

【解答】解:钟面上3时整,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90度,4时整,时针与分针所夹的钝角是120度.

故答案为:90,120.

【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在钟面上,每个大格子对应的圆心角是360°÷12=30°.10.【分析】分针1小时转1圈,时针1小时走1大格,钟表面上有12个大格,周角是360

度,两大格之间的夹角是360÷12=30度,8时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时针与分针之间是4个大格,所以构成的较小夹角是120度,根据角的分类,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所以这个角是钝角.据此解答.

【解答】解:8时正,时针与分针所构成的最小角是:4×30=120°,是钝角.

故答案为:120,钝.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角分类及应用.

11.【分析】因为角的大小和边长的长短无关,更和放大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无论用多大倍的放大镜去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度数都不变.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把一个15°的角放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下看,这个角的度数现在是15°;

故答案为:15°.

【点评】记住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更和放大无关,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分析】根据角的含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角的含义可知: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

故答案为:射线.

【点评】此题考查了角的含义,应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3.【分析】利用钟表表盘的特征解答.表盘共被分成12个大格,每一大格所对角的度数为30°.

【解答】解:分针从12走到3转动了:30×3=90度,形成的角是直角,故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钟表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在钟表问题中,利用起点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建立角的图形即可解答.

14.【分析】度不是最小的单位,1度=60分,1分=60秒,所以在9°与10°之间还有很多其他的角,如9°3′,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9°与10°之间还有其他的角,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角的大小和单位,要熟练掌握.

15.【分析】根据角的定义,从一点出发,画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解答】解: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其中每两条射线都能组成一个角,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角的定义的掌握情况.

16.【分析】在一副三角板上的角有90度、60度、45度、30度,一个三角板上只有两个锐角.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分析,一个三角板上只有两个锐角,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对三角板的认识.

17.【分析】角的大小是指两边张开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分离程度有关,用放大镜看一个68°的角,也就是把边变长了,而两边张开的大小没变,即角的度数没变.

【解答】解:用放大镜看68°的角,也就是把边变长了,而两边张开的大小没变,即角的度数没变,

所以还是68°;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角的大小只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分离程度有关,与边的长度无关.

四.操作题(共2小题)

18.【分析】根据角的意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像三角尺上最大的角就是直角.据此解答.

【解答】解:作图如下: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角的意义,以及直角的特征及应用.

19.【分析】把它分给淘淘、依依、壮壮和苹苹每人一块,是分给4个人,要求每块蛋糕上都有一个直角,先在蛋糕上面画出一条线段,再从上面找一个点,使三角板的一条边与这条线重合,三角板的顶点与这个点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即可.

【解答】解:画图如下:

【点评】本题是考查了画直角的方法,借助三角板或者直尺上的直角进行求解.

五.解答题(共3小题)

20.【分析】因为线的长度是固定的都是30米,所以谁与地面的夹角接近90度,谁的高度就高,由此判断.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谁与地面的夹角接近90度,谁的高度就高.

【点评】此题考查了角有关知识的应用.

21.【分析】根据直角的含义: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故答案为:1,2,1;1,1,2.

【点评】明确直角、锐角、钝角的含义美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分析】先看分针,只要分针指着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进而确定出时间;再根据大于0°小于90°的角是锐角,等于90°的角是直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是钝角;等于180°的角是平角;等于360°的角是周角得解.

【解答】解:

【点评】此题考查整时的辨识,也考查了角的概念及其分类.

四年级数学上册3 角的度量第2课时 角的度量 (4)

编号:00012744523444276565859893850004 学校: 陆基市图缲镇建国小校* 教师:腾聊松* 班级:快乐玖班* 第2课时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0~41相关内容及例1,完成教科书P41“做一做”,P44“练习七”第2、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度数为1°的角的表象。认识量角器,归纳出用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并在量角的过程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2.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类推及归纳概括等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的简洁严谨以及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量角器量不同方向的角,并正确读出度数。 ?教学准备 课件、量角器、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借助问题,统一认知 1.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角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它们谁大谁小呢? 【学情预设】学生在二年级时对角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2.再次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另外两个角的图片。 师:这两个角哪个大一些呢?大的角比小的角大多少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觉得比较起来有困难。也有学生会想到用三角尺上的角来比一【教学提示】 可以让学生上台用三角尺上的角来量一量,比一比,注意提醒学生在操作时注意“点点重合,边边重合”。

比,量一量。 3.课件呈现。 课件出示借助三角尺进行测量两个角的过程。 【学情预设】学生能感受到∠3比∠4小一点,但是具体小多少还是不知道。 4.揭示课题。 师:看来,我们要比出这两个角哪个大,大多少,需要用统一的工具来进行测量。怎么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两组不同的角的大小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我们该选择怎样的测量工具?如何测量?使学生感受统一度量标准的必要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角的计量单位。 师: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单位。 课件出示角的单位的概念。 2.认识量角器。 师: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的工具——量角器。先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量角器上有什么? 小组交流发现。 师: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课件配合演示 )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量角器是半圆形的,将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 心,两圈刻度,分别从0°到180°,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有0°刻度线,等等。 师小结:量角器上这些长长短短的小线是刻度线,它们聚集的这一点叫中心;刻度线中还有这样一条线,它穿过中心,两端都指着0,我们把它叫0°刻度线。习惯上,我们把里面这一圈0到180的数,叫做内圈刻度;外面一圈0到180的数,叫做外圈刻【教学提示】 这里引导学生要特别关注“0°刻度线”和“1°角”的位置,为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以下是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欢迎阅读。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故事导入 谈话:在数学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他们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可开心啦!其中就数“角”娃娃最调皮了,这不,在图形娃娃们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角”娃娃,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教学设想:这一环节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找到生活与新知的链结点,即图形中都藏着角。] 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从实物中感知角 调皮的角娃娃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 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 抽象角 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指出: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 [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物上找角,在学生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请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再用手摸一摸它的两条线,有什么感觉! 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实物到抽象出角、认识角的各部分,这个环节从直观形象到抽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角的认识教案第二课时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角的认识教案 榆中县骆驼巷学校教师:张林 教学内容:直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3。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发现。 汇报发现。 (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 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2.教学例4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

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直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让学生判断直角、画直角等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直角,会正确判断直角。并通过复习角的画法引发学生思考直角的画法及得出画法、正确画直角。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数教案-学第3单元《第2课时 角的度量》人教版

《第2课时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教学难点 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方法 讲授、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在角王国里有许多成员。有一天,角成员们在草地上做游戏,玩着玩着,其中的两个成员吵起来了,它们都说自己比对方大。∠1说:“我的边长,所以我比你大。”∠2说:“边长有什么用,我的开口大,所以我比你大。” 2.提问:他们到底谁说得对呢?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 二、合作探究 1.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

出示教材第40页制作量角器的原理介绍,并出示量角器。 (1)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运用课件逐一向学生介绍:中心、外刻度、内刻度、外刻度0°刻度线,内刻度0°刻度线和角的计量单位“度”以及度的符号。 (板书:1°) (2)分别在量角器上找一找外刻度的45°、85°、165°的刻度线和内刻度的30°、60°、150°的刻度线。 2.教学例1。 讨论:怎样用量角器量出前面看到的∠1的度数呢? (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用课件演示测量角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点重合,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步:线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第三步:读准数,看角的另一边落到量角器的哪一个刻度线上,这个刻度所对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2)照样子量出教材第40页中∠1和∠2的度数。 学生动手量一量,看准刻度,记在旁边。怎样看刻度,你有什么好办法? (与量角器0°刻度线重合的边向右,就认里圈的刻度数;相反就认外圈的刻度数) 3.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1)观察下面两个角,哪个角的边画得长一些? (2)猜想一下哪个角大一些。 (3)动手量一量,验证一下你的猜想,你发现了什么? (4)在教材上把左边一个角的两条边延长,再量一量,看看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结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生辨认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 学设计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38-39及练习六第1、2、3题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这节课学习的角是平面图形上的角,是一个平面图形。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于二年级的儿童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难以理解,所以教材在编排上,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入手,教材把这些角都用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看到角学生会在脑海里出现一角两角的角、角落等,而这节课学习的角是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再学一个平面图形。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可以接触到,如桌面上有角,教室的黑板和铁柜有角,但大多数孩子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他们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在这个过程就有必须从直观的表象到抽象的概括来认识角。因此,这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求知的、探究的状态。 设计理念: 抽象建立角的几何图形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整堂课设计为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的学习活动串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共课时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 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 直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 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2课时角的度量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时角的度量 教材第40~41页的内容。 1.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体会度量角的大小需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 2.在操作探索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初步建立1度和几度角的表象,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尝试、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能力。 4.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探索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重点:认识量角器,以及用量角器量角。 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课件、量角器、直尺。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角,那么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师: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1.认识量角器。 课件出示量角器图片。 师:量角器将这个半圆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引导学生得出量角器将这个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的大小就是1度。度是角的计量单位,1度还有个简洁的写法,记作1°。 学生观察1°的角,并体验1°的角。 2.尝试量角。(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主题图) 让学生自主探究:估一估角1的大小。尝试测量角1的度数。把量角的方法讲给同桌听。比一比,谁说得更完整。(先估,后量) 通过学生间的互相补充,逐步完善量角的方法。 练习:先估一估角2的度数,再来量一量。 学生说出自己读度数的方法,突出内圈刻度与外圈刻度的作用。

3.总结量角的步骤。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 (板书:点点重合) (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板书:线边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板书:读准度数) (4)与零刻度线重合的一条边指向哪个圈的0°,就读那个圈的刻度。 (板书:从0开始) 1.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量角器上分别找到相应的刻度,观察它们的大小,注意刻度是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读出度数,然后小组检查。 2.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学生会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 3.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3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并分别记下各个角的度数。教师指名汇报各个角的度数,集体订正,要求测量不准确的学生重新测量一次。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质疑问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疑问吗? 角的度量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为后面利用量角器画角做准备。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教学时,应从学生认识量角器入手:先让学生观察量角器,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什么?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每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后,根据汇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教学测量角的大小时,先让学生试着量,然后说出测量度数及方法。测量结果不尽相同,想出的方法不是很准确,语言不如教材那般准确。但不可否认,学生的思维在自然而流畅地向教材所展示的方法靠近。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 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 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3)学生练习画角。 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总结画角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 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 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这节课,学习的角是个全新的概念,但是又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通过身边中的角引入到概念的角,提高了学生的接受度,最终学生感知角的概念就减少了困难。在画角的时候,大部分都能掌握角的基本特点来画,一个顶点,两条边。

【学霸笔记】第3章 角的度量 第2课时 角的认识-

【学霸笔记】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 第3章角的度量第2课时角的认识 1、角的认识: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从角的一条边向另一条边画一条弧线,并标上数字。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这个角可以记作“∠1”,读作:角1。 3、角的大小 (1)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叉开越大,角就越大,叉开越小,角就越小; (2)与边画的长度没有关系。 例1.一个正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下()个角. A.3 B.4 C.5 D.都有可能 【分析】根据角的意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由此可知,一个正方形剪去一个角,有3种不同的剪法,沿对角线剪剩3个,沿一个角剪剩4个,沿一个角上方一点剪剩5个.据此解答. 【解答】解:一个正方形剪去一个角,沿对角线剪剩3个,沿一个角剪剩4个,沿一个角上方一点剪剩5个. 如图: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角的意义及应用. 例2.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周角;2直角= 1 平角.【分析】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360°;平角=180°,直角=90°,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周角; 90°×2=180° 2直角=1平角. 故答案为:周,1. 【点评】此题考查了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含义. 例3.图中没有角.×(判断对错) 【分析】由一个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图中有一个直角,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图中有一个直角. 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角的概念及辨别方法. 例4.如图中被布遮住的是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被布遮住了几个直角?假如被布遮住的物体是正方体,那么这个正方体表面被遮住了几个直角? 【分析】根据直角的意义,90度的角叫做直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个顶点由三条棱互相垂直相交,所以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一个顶点有3个直角.这个长方体表面被布遮住了4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案

学校年级二姓名 课题认识角课时第(七)单元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经历两级分类,认识角的本质特征,渗透辨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意识。并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方法。 2.认识角,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制定依据1.教材分析 角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这一,也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认识角,有助于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构建角的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认识平面图形的一般方法。教材就的初步认识分成了3课时:第一课时认识角,首先教材从三角板、纸工袋、钟面等这具体的实物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并抽象出三个角的基本图形,告诉学生这些图形都是角,让学生初步体会角的基本特征;然后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明确构成角的基本要素;最后回到场景图中,让学生在对角初步认识的的基础上,寻找其他物体面上的角,进一步巩固对角的基本特征的认识。第二课时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教材呈现了正方形纸片、纸工袋、三角尺这三个典型的物体,并由这三个物体直接抽象出直角。接着运用三角尺的直角分别与3个钟面上的角进行比较,从而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课时是第三课时是练习九,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初步认识。以往的教学中,从实物中抽象出角以后,利用判断辨析记忆“怎样的图形就是角”,其实学生对角和直角的本职特征并不是很清晰,所以在寻找生活中角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概念模糊的现象。因此,这节课需要先提供大量的材料让学生辨析比较分类,通过两级分类,逐步抽象概括出角的本质特征,再进行命名,让学生自主经历角的本质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构建角清晰的概念。 2.学生分析 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在前期学习过程和生活经验中,对线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边线有曲有直;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分类的活动经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更多关注图形的名称、表象,不关注图形的特点;对角有所认识,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常常听说到“角”。但“角”到底是什么呢?只是形式记忆,并不知道角的特点。有的学生会认为是一个角落,有的学生认为是一个点等等。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在学生的困难之处、不清晰之处创设积极交流的机会,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并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提升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说说下面的图形是由几条边围成的?是几边形?同桌互相轻声地说 一说。 回忆旧知,为下面的知 识做铺垫。 核心推进第一环节:认识角 第一层次:一级分类 谈话:交待材料的来源。 我们生活中有一些物体,这些物体上都有面, 提供学习材料让学生 感知,角的认识属于图 形的要素认识,这里要 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旅程,为了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需要教师做好充分地预设,精心地备好每一节课。

四年级上册数学.3 角的度量第2课时 角的度量 (2)

爽爽文库汇编之 第2课时角的度量

课时安 排 1课时 教学环 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4分钟)1.回顾以前见过的角。课件出 示几个不同类型的角。 2.你能说出上面所画角的各 部分名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吗? 3.引入课题。 要想准确地比较角的大小,就 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 工具。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 研究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1.认真观察 2.学生交流。 3.明确本节课的学 习任务。 1.填空。 角有()条边,() 个顶点。 答案:2 1 2.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3.把量角器介绍给其他的小 伙伴。 提示: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介 绍,对于出现的错误及时订 正。 4.在量角器上找到30°、 45°、60°、90°、120°。 提示:鼓励学生积极行动,同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6分钟)1.(1)组织学生用三角尺比 较书本第40页两个角的大 小。 (2)讨论:任何角的大小都 可以用三角尺来比较吗? 2.自学角的度量单位。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关于角 1.(1)学生用三角 尺比较两个角的大 小,发现还是不能 准确地知道大(或 小)多少。 (2)学生讨论、交 流用三角尺比较角

的度量单位的知识,引导学生阅读。 3.量角器的认识。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准备的量角器。 (2)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介绍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4.探究量角的方法。 (1)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2)介绍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学生尝试量角。 第一: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第三: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的大小的局限性。 2.学生阅读课件内 容,交流对1度角 的认识,知道1度 角的大小和写法。 3.(1)观察量角器。 (2)同桌间说说观 察后的发现。小组 内汇报对中心点、 0°刻度线、内外圈 刻度的认识。 4.(1)学生思考, 大胆猜测量角的方 法并交流。 (2)学生边听介绍, 边用量角器尝试度 量自己画的角,记 录角的度数,同桌 交换测量,相互验 证。 桌间互相检查、订正。 5.量出时针和分针所成角的 度数。 答案:60°90°120° 6.找出生活中存在的角,并量 出它们的大小。 提示: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发 言,并及时给予评价。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angl e"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7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和创新意识。 3.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互助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具准备

课件、三角板、五角星、剪刀、纸扇、钉子板、皮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尺)把你的三角尺拿出来,你能找一找它身上的角吗?再用手摸一摸哪里有角。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课件显示:钟面、剪刀、长方形、五角星。 谈话:它们都是角的好朋友,从自己带来的这些物体中能找出它们身上的角吗?再摸一摸。 在课件上把这些物体的其他部分隐去,留下角的轮廓。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一样的地方吗,根据学生的叙述写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追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设计意图:通过“看”、“找”、“摸”的活动,体会角在面上,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体验角的抽象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2.做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做一个角吗?

第二课时认识直角

第二课时认识直角 执教:陈旭锦 教学内容 课本第72~75页,例题,“想一想”,“试一试”,“想想做做”第l~7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判断直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准备 一副三角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钟面模型、钉子板等,教 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的认识 1.说一说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明理由。(图略画)学生回答后,再要求指出是角的图形中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2.请学生指出三角板上有哪几个角。 二、认识直角 1.初步认识。 (1)说明:三角板上有三个角,(出示三角板。),其中有一个角(指直角。)是直角,(板书:直角) (2)出示另一个三角板,让学生说一说有哪三个角之后,提问:其中的哪一个角是直角? 把两块三角板上的直角重叠在一起,请学生们说一说,重叠在一起的两个角都是什么角?直角和三角板上的其他两个角一样大吗? (指出:直角是三角尺上最大的那个角。) 门)请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找一找它上面有哪几个角,提问:这4角是直角吗? 请学生们动手操作比一比。 再拿出一个纸工袋,请同学们再找一找,比一比,提问:纸工袋上有几个角,都是什么角?提问: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一个正方形有几个直角?纸工袋是什么形状的,那么一个长方形有几个直角? 像这样的直角,我们可以在黑板上面出来,(板书演示。),这个画出来的角就是直角,如果一个角是直角,一般在直角里用符号来表示(在直角上画。) 请学生来指一指直角的顶点和边. 2.加深认识。 (1)你能在教室里找到更多的直角吗? (2)出示钟面,提问:当钟面上几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可让学生动手拨一拨,再回答。) 三,体会直角的大小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材分析教案北师大版

认识图形 教材说明: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认识角,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图案的欣赏与设计5个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学生继续认识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作好铺垫。教学分析: 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 2、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3、引导学生用观察、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第二课时:认识直角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第三课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操作、归纳、比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明确长方形、正方形的画法。 第四课时: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通过拉动长方形探究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体会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 3、能够准确地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地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

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

3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锐角、钝角,会用三角尺拼出锐角和钝角。 【重点难点】 1.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会用学具画锐角、钝角和直角。 【教学指导】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认识角和直角。让学生亲身体验角、直角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指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如折角、做活动角、画角等活动,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通过亲自操作,获取实践经验,为形成角、直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角的知识打下基础。

3.在教学中注意语言的科学性。 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虽然内容浅显,但教学时,教师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如指导学生画角时,教师应说:“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而不应说成:“从一点起,用尺子横着画一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4课时: 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1课时 第2课时直角的认识及画法………………………1课时 第3课时锐角、钝角的认识………………………1课时 第4课时练习课……………………………………1课时 【知识结构】

四年级上册数学.3 角的度量第2课时 角的度量

爽爽文库汇编之 第2课时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0~41相关内容及例1,完成教科书P41“做一做”,P44“练习七”第2 、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度数为1°的角 的表象。认识量角器,归纳出用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并在量 角的过程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2.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类推及归纳概括等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的简洁严谨以及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量角器量不同方向的角,并正确读出度数。 ?教学准备 课件、量角器、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借助问题,统一认知 1.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角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它们谁大谁小呢? 【学情预设】学生在二年级时对角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口的大小有 关,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2.再次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另外两个角的图片。 师:这两个角哪个大一些呢?大的角比小的角大多少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觉得比较起来有困难。也有学生会想到用三角尺上的角来比一比, 量一量。 3.课件呈现。 课件出示借助三角尺进行测量两个角的过程。 【教学提示】 可以让学生上 台用三角尺上的角 来量一量,比一比, 注意提醒学生在操 作时注意“点点重 合,边边重合”。

【学情预设】学生能感受到∠3比∠4小一点,但是具体小多少还是不知道。 4.揭示课题。 师:看来,我们要比出这两个角哪个大,大多少,需要用统一的工具来进行测量。怎么 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两组不同的角的大小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我们该选择怎样的测量工具?如何测量?使学生感受统一度量标准的 必要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角的计量单位。 师: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单 位。 课件出示角的单位的概念。 2.认识量角器。 师: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的工具——量角器。先仔细观察自 己的量角器,量角器上有什么? 小组交流发现。 师: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课件配合演示)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量角器是半圆形的,将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心, 两圈刻度,分别从0°到180°,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有0°刻度线,等等。 师小结:量角器上这些长长短短的小线是刻度线,它们聚集的这一点叫中心;刻度线中 还有这样一条线,它穿过中心,两端都指着0,我们把它叫0°刻度线。习惯上,我们把里 面这一圈0到180的数,叫做内圈刻度;外面一圈0到180的数,叫做外圈刻度。 让学生分别指一指。 师:量角器将这个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每1份的大小就是1°的角。仔细观察,1° 角的顶点在什么位置?量角器上有多少个1°的角? 让学生分别从0°到180°读出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指一指”“读一读”等多种活动,调动起各种感官参与 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为用量角器量角打下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 观察和数学表达能力。 3.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提示】 这里引导学生 要特别关注“0°刻 度线”和“1° 角”的位置,为使 用量角器量角的度 数打下扎实的基 础。

四年级数学上册3 角的度量第2课时 角的度量 (2)

编号:89385412744576565852344429 学校:测查习市复体语镇末上卷学校* 教师:强中强* 班级:开心伍班* 第2课时角的度量

难点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三角尺、量角器学具准备:三角尺、量角器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 复习旧知,引入课题。(4分钟)1.回顾以前见过的角。课件出 示几个不同类型的角。 2.你能说出上面所画角的各 部分名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吗? 3.引入课题。 要想准确地比较角的大小,就 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 工具。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 研究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1.认真观察 2.学生交流。 3.明确本节课的学 习任务。 1.填空。 角有()条边,() 个顶点。 答案:2 1 2.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3.把量角器介绍给其他的小 伙伴。 提示: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介 绍,对于出现的错误及时订 正。 4.在量角器上找到30°、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1)组织学生用三角尺比 较书本第40页两个角的大 小。 (2)讨论:任何角的大小都 可以用三角尺来比较吗? 1.(1)学生用三角 尺比较两个角的大 小,发现还是不能 准确地知道大(或 小)多少。

(26分钟)2.自学角的度量单位。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关于角 的度量单位的知识,引导学生 阅读。 3.量角器的认识。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准备 的量角器。 (2)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 生的汇报,教师介绍中心点、 0°刻度线、内圈刻度和外圈 刻度) 4.探究量角的方法。 (1)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用 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2)介绍用量角器量角的步 骤,学生尝试量角。 第一: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 点重合。 第二: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 边重合。 第三: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 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 (2)学生讨论、交 流用三角尺比较角 的大小的局限性。 2.学生阅读课件内 容,交流对1度角 的认识,知道1度 角的大小和写法。 3.(1)观察量角器。 (2)同桌间说说观 察后的发现。小组 内汇报对中心点、 0°刻度线、内外圈 刻度的认识。 4.(1)学生思考, 大胆猜测量角的方 法并交流。 (2)学生边听介绍, 边用量角器尝试度 量自己画的角,记 录角的度数,同桌 交换测量,相互验 证。 45°、60°、90°、120°。 提示:鼓励学生积极行动,同 桌间互相检查、订正。 5.量出时针和分针所成角的 度数。 答案:60°90°120° 6.找出生活中存在的角,并量 出它们的大小。 提示: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发 言,并及时给予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