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_何登发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_何登发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_何登发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_何登发

第34卷 第2期2013年3月

石油学报

ACTA PETROLEI 

SINICAVol.34Mar. 

No.2

20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407399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201101)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1ZX05008-

001)资助

。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何登发,男,1967年12月生,1989年获西北大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沉积盆地构造分析与油气勘探研究工作。Email:hedeng

fa282@263.net文章编号:0253-2697(2013)02-0201-18 DOI:10.7623/sy

xb201302001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

类比及勘探启示

何登发1 李德生2 何金有1 吴晓智2

(1.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北京 100083; 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

00083)摘要: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已有近60年的油气勘探历史,目前已发现了柯克亚、巴什托普、亚松迪、和田河、阿克莫木5个油气田和山1井、柯东1井2个油气藏。对于该一直被寄予厚望的地区,如何深入认识其油气地质条件,加快勘探进程,获得更多的油气发现,始终是石油地质学家与油气勘探家努力追求的目标。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天然气勘探近10年来取得重大突破。进行2个坳陷的石油地质类比研究是解剖与揭示西南坳陷油气地质条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立足于库车与西南坳陷已有的油气勘探资料和现有认识,从比较大地构造学与石油地质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二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二者虽然在盆-山边界具有逆冲、走滑-逆冲性质,

具有现今陆内前陆盆地结构,为不同性质的盆地转换、叠加形成,坳陷内部具有“分块、分带、分层”的特点,油气聚集受断裂带控制明显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但更多地体现出彼此的差异性。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大地构造背景,深部地质结构,基底性质,构造演化,地质结构,构造变形,烃源岩及其演化,储盖组合,含油气系统,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油气分布规律等12个方面。其中,大地构造背景差异(库车坳陷与古亚洲洋相关,西南坳陷与特提斯体系相关)及地质结构特点的不同(库车坳陷主体为新生界与中生界叠加,西南坳陷主体为新生界与古生界叠加)是决定其油气成藏差异性的根本因素。石油地质类比表明,西南坳陷的油气勘探需要新的石油地质学理论与新的勘探思维。新的石油地质学理论要明确阐述“古老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后期强烈构造活动中保存的部位、

状态、类型与可能机制”;新的勘探思维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三维地质结构概念,整体、动态的勘探观与立体勘探思维,既重视山前带的复杂构造圈闭,也要重视斜坡带的隐蔽圈闭如奥陶系潜山、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岩性圈闭,同时要密切关注逼近寒武系烃源岩的白云岩圈闭。

关键词:大地构造背景;地质结构;油气分布;石油地质类比;库车坳陷;西南坳陷;塔里木盆地中图分类号:TE111.1 文献标识码:A

Comparison in petroleum geology between Kuqa depression and Southwestdep

ression in Tarim Basin and its exploration significanceHE Dengfa1 LI Desheng2 HE Jiny

ou1 WU Xiaozhi 2

(1.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2.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Development,Beijing1

00083,China)Abstract: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the southwest Tarim Basin has a history more than sixty years.Up to now,five oil and g

as fieldsand two oil and gas reservoirs have been discovered,namely Kekeya,Bashituopu,Yasongdi,Hetianhe,Akemomu,and the Shan-1well and Kedong-1well.Petroleum geologists and explorationists have cherished high hopes for these favorable and prospecting 

areasand all along pursued goals how to understand their petroleum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detail,to accelerate exploration activities,andto get much more discoveries.In addition,agreat breakthrough has been made in gas exploration of Kuq

a area in Tarim Basin since2000.Therefore,the petroleum geologic comparison between these two depression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to analyze anduncover key petroleum geologic conditions of Southwest depression.Based on available exploration data and the current knowledg

e ofthese two depressions,we compared the ver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mparative tecton-ics and petroleum geology.Both of them share the following common p

oints:(1)boundaries between the basin and mountains arecharacteristic of overthrusting or strike-slipping-overthrusting;(2)they have the intra-continental foreland basin structures at pres-ent;(3)they are form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and superimposition of different proto-typ

e basins;(4)basin structures are character-ized by segmentation,zonation and stratification;and(5)fault zones play a major role in controlling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However,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depressions are also much more remarkable in twelve aspects,such as geo-tectonic setting

s,

202

 石 油 学 报2013年 第34卷 deep geological structures,basement properties,tectonic evolution,geological framework,structural deformation,source rocks andtheir thermal evolution,reservoir-seal rock associations,petroleum systems,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mechanisms and preservation pat-terns,and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s.Of which the overwhelming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oil and gas reservoir-formation are thegeo-tectonic background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s.The former shows that Kuqa depression is tightly related to the Paleo-Asian Oceantectonic system,while Southwest depression to the Tethyan Ocean tectonic system.The latter indicates that Kuqa depression is formedpredominantly by the superimposition of Cenozoic strata upon Mesozoic strata,while Southwest depression chiefly by the superimposi-tion of Cenozoic strata upon Paleozoic strata.The above-mentioned comparison shows clearly that exploration in Southwest depressionmust be supported by a new theory of petroleum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philosophy.This new theory needs to definitely disclose theexact locations,status,types,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the oil and gas sealed and preserved under late-period extensive structuralmovements,which have been sourced from old and lower-seated source rocks.It is urgent for this new exploration philosophy to estab-lish new concepts of 3Dgeological structures,ideas of unitary and dynamic exploration,and also the stereoscopic thinking,whichstrengthen not only complex structural traps in foreland belts,but also subtle traps in slope zones,i.e.Ordovician buried-hills and De-vonian-Carboniferous stratigraphic-lithologic traps,as well as dolomitic traps adjacent to Cambrian source rocks.

Key words:geotectonic setting;geological framework;oil and gas distribution;comparison of petroleum geological factors;Kuqa de-pression;Southwest depression;Tarim Basin

石油地质条件类比是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1-3]。例如,从北美克拉通中陆地区来类比分析鄂尔多斯、塔里木等克拉通盆地[4-5];从北非、波斯湾、东南亚等特提斯构造带中的富油气盆地来类比分析塔里木、四川等含油气盆地。既可考虑相似的大地构造背景,也可根据同一盆地类型或相似的盆地地质结构,还可以从某一石油地质要素(例如侏罗系烃源岩、白垩系储集层或古近系封盖层)出发来比较所研究的两个对象或条件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从而更加清晰地剖析油气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3,5]。

塔里木盆地的南、北分别发育塔西南与库车2个前陆盆地[6-7]。库车前陆盆地包括库车坳陷和塔北前缘隆起[7-8];库车坳陷包括克拉苏冲断带、依奇克里克冲断带、秋里塔格冲断带、乌什凹陷、拜城凹陷、阳霞凹陷等6个二级构造带,面积26 350km2,勘探主要目的层为新近系、古近系、白垩系及侏罗系;目前已经发现克拉苏、迪那、依南、却勒、克深—大北等含油气区带[7],发现了克拉2、克拉2深层、迪那1、迪那2、迪那3、依拉克(乌参1)、神木1、大宛齐(大宛1)、吐孜洛克(吐孜1)、依奇克里克(依矿)、依南2、大北1、大北3、大北101、大北201、克深2、克深5、克拉3、却勒1、东秋8共计20个油气田(藏),探明石油储量2 438.02×104t,探明天然气储量6 038.55×108 m3;尤其是克深—大北含油气区带已发现大北1、大北101、大北201、大北3、克深5、克深1-2共6个气藏,累计上交天然气三级地质储量4 964×108 m3,该区带面积629.4km2,天然气资源量达10 797.62×108 m3,充分展示出库车前陆盆地的良好勘探前景。

塔西南前陆盆地包括西南坳陷和巴楚前缘隆起。西南坳陷发育喀什北山前冲断带、喀什凹陷、西昆仑山前冲断带、叶城凹陷、和田凹陷、麦盖提斜坡6个二级

构造单元,总面积约14×104km2。勘探主要目的层为新近系、古近系、白垩系、石炭系、志留系和奥陶系。目前已经发现柯克亚凝析气田、巴什托普油田、阿克莫木气田、和田河气田及鸟山气藏,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237.02×104t,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 020.57×108 m3。尤其是2010年柯东1井白垩系的石油发现是继1977年柯克亚油田发现33年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突破,柯东构造带因此被寄予厚望。在库车坳陷业已取得巨大成功的背景之下,如何看待西南坳陷的油气勘探前景?

在库车坳陷取得成功的油气聚集理论、勘探理论、勘探技术与方法能否成功移植到西南坳陷的勘探之中?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与理念?有比较,才能鉴别;综合开展二者的类比研究,是将上述思路贯彻下去的重要环节。本文立足于库车与西南坳陷已有的油气勘探资料和现有认识,从大地构造背景、地质结构、构造变形、生储盖条件、油气聚集与保存等方面出发,深入剖析二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探讨西南坳陷油气勘探中需要深入思考的关键问题。

1 库车坳陷与西南坳陷的相似性

二者的相似性表现在:

(1)具有现今陆内前陆盆地结构[晚期(N—Q)前陆盆地,图1]:库车前陆盆地的晚期挤压构造层主体由库车组(N2k)—西域组(Q1x)构成,厚度为2 000~4 000m;吉迪克组(N1j)—康村组(N1-2k)为伸展向挤压的过渡层系。塔西南前陆盆地的晚期挤压构造层主体由阿图什组(N2a)—第四系(Q)构成,厚度为3 000~5 000m;克孜洛依组(N1k)、安居安组(N1a)、帕卡布拉克组(N1p)为伸展向挤压的过渡层系。晚期强烈挤压(N—Q)是2个前陆盆地的共同特征。

 第2期何登发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

203

图1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及构造横剖面

Fig.

1 Structural units and cross-section of Tarim Basin (

2)为不同性质的盆地转换、叠加形成:上述晚期前陆盆地叠加在前期的断陷或被动大陆边缘层序,以及前期前陆盆地之上,盆地结构具有叠加特征;叠加界面为不同性质盆地的转换与叠置界面,或关键构造变革期转换界面。

(3)盆-山边界具有逆冲、走滑-逆冲或走滑改造的性质:由于挤压的非均一性,南天山南缘与库车前陆盆地之间、西昆仑北缘与西南坳陷之间的边界断裂(如铁克里克北缘断裂、库斯拉甫断裂、帕米尔北缘断裂、黑英山断裂等)在不同段上可以出现正向逆冲、斜向逆冲或走滑的特点,压性或压扭性断裂边界是2个前陆盆地内部发育构造楔、双重构造、断层相关褶皱等构造样式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走滑边界断层的存在,致使一些逆冲构造不典型,而具有走滑-逆冲性质,例如褶皱枢纽掀斜乃至垂直。

(4

)盆地内部具有“分块、分带、分层”的特点:由于阿瓦特—喀拉玉尔滚、库车等横向走滑断裂的存在,库车前陆盆地在EW向上被分成温宿—乌什、西秋—

拜城、东秋—阳霞3段;在西南坳陷,喀什、叶城、和田等3个凹陷及其边缘构造带也为横向断裂分割,表现出明显的“分段、分块”特征。在垂向上,不同段或块的地质结构具有分层性,塑性滑脱层的发育是出现构造变形分层的主要原因。由于滑脱层分布的变化、构造应力向盆地内部传播、断层位移向盆地内部传递减小等因素不同,自山前向盆地内部发育多排叠加构造带,如西昆仑北缘的甫沙、柯克亚、固满背斜带,南天山山前的黑英山、克拉苏、秋里塔格构造带,每一构造带为多个背斜组成,在垂向上则为不同样式的背斜叠加构成。

(5

)油气聚集受断裂带控制明显:库车地区的克拉苏、迪那、依南、却勒、克深—大北等含油气区带,塔西南地区的柯克亚、巴什托普、阿克莫木、和田河、鸟山等含油气构造,

都与断裂密切相关。其一是断裂活动形成了断层相关褶皱背斜及其叠加背斜带,它们构成了油气圈闭;其二是这些断裂在其活动时期,连接烃源层,成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运移期与圈闭内聚集期

204 石 油 学 报2013年 第34卷 

较为匹配,从而形成一系列断裂相关的油气藏[7]

,它们目前是2个地区油气藏的主体。

2 库车坳陷与西南坳陷的差异性

2.1 大地构造背景

塔里木盆地处在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之

间[9]

,古生代时期属于古亚洲构造域,处在冈瓦纳大陆

北部边缘,

中生代—新生代处在特提斯构造域北缘,相继受特提斯洋和印度洋2个动力体系控制。周边板块或地块的离散、

聚敛作用控制着塔里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库车坳陷与古亚洲洋相关,西南坳陷与特提斯

体系相关[

6]

。寒武纪开始,塔里木克拉通以北发育古生代亚洲洋,塔里木板块周边形成天山、昆仑—祁连—秦岭等小洋盆;至早古生代末期,这些小洋盆闭合形成加里东造

山带[

10-

11]。晚古生代,塔里木板块以北的乌拉尔—南天山洋于早石炭世和二叠纪末先后闭合,形成海西造山带,

在塔里木北部被动大陆边缘之上叠加了晚二叠世—三叠纪前陆盆地[6-

7];塔里木板块之南的昆仑—秦

岭地区早期发育裂陷槽,到早二叠世末闭合形成海西晚期造山带,

在塔西南地区也形成了晚二叠世—三叠纪弧后前陆盆地[

6]

。中生代—新生代,塔里木盆地演化受特提斯构造域控制。海西期造山后,

特提斯开始打开,在中国西南部形成结构复杂的海洋;到中、晚三叠世,特提斯开始

消减;三叠纪晚期到侏罗纪初期,形成昆仑—秦岭等印支造山带;晚白垩世以来,特提斯洋最后封闭,形成喜

马拉雅造山带和中国西部新生代复活山系[

6,9]

。印度-亚洲碰撞(60~50Ma)致使塔里木盆地周缘造山带再次隆升,南天山、西昆仑2大山系在西构造结

直接对接[

9]

。塔里木盆地北缘为天山古生代造山带围绕,印度-亚洲碰撞的远程效应使天山再度崛起,成为新生代天山弧形山系,向S/SE叠置在塔里木盆地之上;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帕米尔—西昆仑—阿尔金山”新生代弧形造山系,向N/NW叠置在塔里木盆地之

上;2大构造体系的对接构成了典型的现代“盆-山”构造地貌域。周缘造山带的复活在山前形成了新近纪—第四纪前陆冲断带。

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喜马拉雅西构造结的形

成对于塔里木盆地的最后定型起着重要作用[

12-

15]。周缘边界断裂的逆冲与走滑活动使塔里木地块新生代以

来可能以0.5°/Ma的速率发生顺时针旋转[9]

2.2 深部地质结构

塔里木盆地的壳幔结构自上而下划分为图2所示

的8个结构层[16-

18]。其中,中地壳低密度层是一个不

连续的薄层,厚3~9km,深度约25km;下地壳下部低密度层是一个连续的薄层,厚5~10km,深度约45km。推测这2个层中普遍发生部分熔融。莫霍面深

度在塔里木盆地北部为40~50km,南部为50~60km。岩石圈底面的深度为75~85km

注:据和田—拜城剖面接收函数成像结果解释。L1—新近系—第四系沉积层;L2—震旦系—古近系沉积层;L3—上地壳结晶基底;L4—中地壳低密度层;L5—下地壳高密度层;L6—下地壳低密度层;L7—岩石圈地幔上部;L8

—岩石圈地幔下部。图2 塔里木地块壳幔结构解释[

16]

Fig.2 Interp

retation of crust and mantle structure of Tarim continental block 以吐木休克断裂为界,

其北面的阿瓦提、塔北、库车,可能还包括南天山等地块,呈变形较弱的完整克拉通地块;

其南面的巴楚、麦盖提、和田,也包括位于铁克里克推覆体之下的和田南缘部分等地块岩石圈顶、底为一个整体,中间表现为5个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它们沿莫霍面和下地壳下部低密度层发生韧性滑脱,

导致中、下地壳发生叠覆和缩短,局部切至岩石圈地幔上部。铁克里克断裂和玛扎塔格断裂切穿了整个地壳,

从莫霍面直到现今地表;后者是西昆仑—塔西南挤压推覆构造系统的前缘。

塔里木地块的岩石圈地幔向南俯冲到西昆仑之下,而地壳并未俯冲,在此地壳与地幔发生解耦,岩石

 第2期何登发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205

圈地幔上部形成构造楔[19-24]。而塔里木地块(包括南天山地块)与中天山地块之间的俯冲带位于中天山南缘,塔里木地块向北俯冲于中天山地块之下[19,23-24]。2.3 基底性质

塔里木盆地的航磁异常可划分为北部负磁异常区、中央EW向高磁异常带及南部NE向正、负相间磁异常区等3个磁异常区。北部负磁异常区为中下元古界变质岩系反映,库车坳陷的负磁异常与吐格尔明核部元古界云母石英片岩的特征相吻合[25];这种性质的基底强度较小,在后期表现为构造沉降幅度大与构造变形强烈。

南部正、负相间的磁异常区的磁场特征表明,正磁异常带为NE走向的基底反映,为遭受强烈变质的太古界—古元古界褶皱和岩浆活动带,而负磁异常带为变质程度较浅的中、上元古界,岩浆活动较弱[16,26]。表明西南坳陷具有太古代—古元古代基底、新元古代改造的多期变质基底,这种基底固结程度高,刚性较强,具整体变形特征。

2.4 构造演化

2.4.1 库车2期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库车前陆盆地是一个叠加在早期前陆盆地之上的再生前陆盆地,经历了2期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6-7,25-26]。库车地区在古生代的演化与南天山洋盆的演化密切相关[27-29]。南天山古洋盆演化经历了:震旦纪古陆裂解与洋盆的打开,震旦纪—寒武纪古洋盆持续扩张和被动陆缘演化,奥陶纪—石炭纪洋盆消减与俯冲带形成演化,石炭纪晚期古亚洲洋关闭与统一大陆地壳的形成,二叠纪后碰撞阶段等构造事件;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至阿克苏一带出露的震旦纪至石炭纪基本连续的沉积岩系揭示了南天山洋盆的连续发育过程。塔里木板块与伊犁—中天山地体的初始碰撞发生于塔里木板块东端,且自E向W呈剪刀状关闭,这一过程可能一直持续到三叠纪早期;至此,塔里木盆地北部终结了海相沉积历史而进入陆相沉积盆地发育阶段,沿塔里木盆地北缘形成一长条形的前陆盆地。

晚二叠世—三叠纪是前陆盆地的主要发育时期。夹持于南天山造山带与塔北隆起之间的库车前陆坳陷发育一套上二叠统磨拉石沉积和三叠纪早期粗粒含煤沉积。三叠纪晚期,库车坳陷以持续松弛沉陷为主,至侏罗纪已演化为较宽阔的湖盆,北侧南天山因长期风化剥蚀已成为低缓的残丘或准平原,在山前带侏罗系超覆于三叠系之上。至此,塔里木盆地北部进入伸展构造环境下的断坳型盆地演化阶段,并延续至古近纪。

新近纪晚期—第四纪形成陆内造山晚期前陆盆地。该期主要经历了:①始新世—中新世吉迪克期的初始振荡期;②新近系康村组—库车组沉积时期的活动趋强期,库车组中下部粗粒序的砂砾岩明显较下伏康村组增多,分选、磨圆度也变差,说明天山造山活动的强度逐渐转强;③库车组沉积晚期活动高峰期,库车组上部为一套厚层状近源洪冲积扇相的砾岩、砂砾岩、砂岩、泥岩沉积,说明这一时期南天山褶皱隆升及向盆地内逆冲作用已相当强烈;④第四系西域组的巨厚砾岩,显示大规模造山活动的开始,也是坳陷内强烈冲断及断层相关褶皱的发育时期。

2.4.2 塔西南3期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何登发等曾厘定出塔西南地区经历了3期伸展—聚敛旋回,形成3期前陆盆地叠加的地质结构[6,30-31]。

塔西南地区在震旦纪—中泥盆世(加里东)构造旋回(Z-D2)经历了:①震旦纪—早中寒武世区域拉张背景;②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区域弱拉张背景;③中—晚奥陶世区域弱挤压背景;④志留纪—早中泥盆世区域挤压背景。晚志留世西昆仑地体与塔里木板块发生碰撞,形成晚志留世碰撞造山带和周缘前陆盆地,塔西南地区普遍缺失志留纪沉积。

晚泥盆世—三叠纪构造旋回经历了:①晚泥盆世—石炭纪弱拉张背景;②早—中二叠世拉张背景;③晚二叠世挤压背景,在昆仑山前发育塔西南弧后前陆盆地,发育了二叠纪甚至是显生宙以来最大的湖相沉积;④三叠纪挤压背景,三叠纪末古特提斯洋闭合,塔西南地区抬升强烈,遭受剥蚀。

侏罗纪—新近纪构造旋回经历了:①侏罗纪弱拉张背景;②早白垩世挤压、挠曲沉降背景,晚白垩世伸展沉降背景;③古新世—始新世裂陷—坳陷期,渐新世挤压挠曲背景;④新近纪强烈挤压挠曲、隆升背景,形成了新近纪晚期—第四纪的陆内前陆盆地。

2.5 地质结构

库车坳陷与西南坳陷的典型差异表现在地质结构上,库车坳陷主体为中生界与新生界叠加[7];西南坳陷主体为古生界与新生界叠加(图1),仅在山前冲断带及前陆坳陷近冲断带一侧发育中生界。这一结构差异决定了二者油气聚集与油气勘探的主体差别。地质结构的差异表现在:

(1)库车坳陷具有2期前陆的叠加地质结构,而西南坳陷则具有3期前陆叠加地质结构。

(2)早期冲断变形的差异:库车坳陷早期冲断变形的时间为P2—T,影响范围到塔北;西南坳陷早期冲断变形的时间为O3(?)—D2,在玛南—塘北发育5排NEE-NE向冲断带。

(3)断坳期结构:在侏罗纪,库车坳陷表现为宽、相对较深的盆地特点;而西南坳陷表现为窄、未拉开的

206 石 油 学 报2013年 第34卷 

构造特征(可能也受走滑影响)

。(4

)晚期前陆结构:库车坳陷具有宽冲断带、窄斜坡、窄隆起的特点,这与岩石圈弹性厚度(Te)小有关;而西南坳陷具有窄冲断带、宽斜坡、宽隆起,这与岩石圈弹性厚度(Te

)大有关。(5

)后期演变成多层次大型—巨型冲断系统:无论库车还是塔西南,在后期都演变成受控于古新统膏盐岩(

或中新统膏盐岩)、基底韧性剪切层的大型滑脱系统。过和田—玛扎塔格的地球物理剖面显示,沿古近系膏盐层,

西昆仑山前的冲断构造可以一直向北延伸到玛扎塔格地区,在玛扎塔格山下往地表逆冲,造成

玛扎塔格山的隆起,而该冲断构造的最前缘可能还要往北。库车坳陷还受到侏罗系煤层、三叠系泥岩滑脱

层的控制[7]

;西南坳陷受到寒武系膏盐岩的影响。

2.6 构造变形机制与构造带成因

山链前缘大尺度构造变形的成因机制多用临界楔

顶角理论(theory 

of critical wedge taper)[32-

33]来进行解释。即自山前向盆地的地表面倾角(α)与滑脱面倾角(β)

之和,满足临界锥顶角的条件,构造变形得以发生,向盆地内部推进或保持静止[

30]

。塔西南山前与库车山前主要为逆冲推覆构造楔,但二者存在明显差异(图3

。图3 塔里木盆地山前带2种逆冲-推覆构造楔成因模式

Fig.3 Two genetic models for thrusting-and-napping 

tectonic wedges in the mountain-front of Tarim Basin (

1)库车前陆区的叠瓦逆冲构造楔:受沉积盖层中台阶状滑脱面及前展式冲断序列的控制,库车前陆区自山前向盆地内部,表现为大型叠瓦式逆冲构造楔,即山前单斜带、克拉苏—依奇克里克构造带、拜城—阳霞凹陷带、秋里塔格构造带。每一构造带受古近系或中新统吉迪克组膏盐(泥)岩影响,发育上、中、下叠加构造变形系统,盐上层为断层相关褶皱带,中为盐间层,盐下发育

被侏罗系煤层分隔的上、下叠置的双重构造[6

],表现为

分层滑脱变形的大型叠瓦逆冲构造楔[图3(a

)]。(2

)塔西南多重滑脱复合逆冲推覆构造楔:首先,据大地电磁测深及宽频地震探测资料[16,18,34-

35],塔西

南地区中、上地壳之间有韧性剪切带,巴楚隆起成为以它为底部滑脱面的推覆构造楔前锋[图3(b)];韧性剪切带F1自晚古生代以来长期活动,其前锋巴楚隆起呈“Y”形断裂构造;其次,在基底顶面附近、新生界底部沿阿尔塔什组石膏层还发育2个大型滑脱界面,从而形成垂向上3层叠置的大型滑脱冲断-推覆系统。后部铁克里克呈叠瓦状逆冲构造楔。塔西南地区表现

 第2期何登发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207

 为巴楚隆起“Y”形断裂构造、麦盖提多重滑脱构造与

铁克里克叠瓦状逆冲构造楔的叠复,规模巨大。

2.7 圈闭样式

库车坳陷主体由克依构造带、秋里塔格构造带等构

成[6,26]。大北—克拉苏构造区带在EW方向上,可分为

博孜—吐孜阿瓦特、大北—克深5、克深1—克深2、克拉

3南4段;在SN方向上,以克拉苏断裂为界分为上盘克

拉苏背斜区带与下盘克拉苏深部区带,克拉苏深部区带

由4~5排逆冲断层相关褶皱背斜组成。地质精细结构

解释揭示了盐下冲断构造叠置组合特征。在克拉苏背

斜区带,以发育背斜圈闭为主;在深部区带,主要发育断

背斜圈闭,其次是背斜圈闭和断块圈闭(图4)。

塔西南山前冲断带构造成排成带分布,圈闭面积

和幅度均较大(图4)。如乌泊尔构造带、苏盖特构造

带、甫沙构造带、柯东构造带与和田南构造带等。

库车与塔西南地区在圈闭样式方面的差异主要表

现在:

(1)库车地区受巨厚古近系及中新统膏盐岩、侏

罗系煤层、三叠系泥岩的控制,形成多重滑脱系统为特

征的构造样式[36],即不同滑脱层之间具有不同的构造

特点。盐上层形成断层相关褶皱背斜[37],盐下层发育

典型的双重构造,并且在白垩系—侏罗系和三叠系—

二叠系中发育不同样式的双重构造。白垩系—侏罗系

的双重构造连结冲断层间距短,断片叠置程度高;三叠

系—二叠系的双重构造连结冲断层间距宽,断片之间

有一定距离[6]。

(2)在平面上,库车前陆冲断系统“覆盖”整个前

陆地区,且由山前向盆地内部扩展;当扩展至塔北隆起

带时,受下伏基底的阻挡,形成秋里塔格山系;而在塔

北前缘隆起轴部,受下伏基底断裂带的控制,前缘隆起

轴部在N1

-2k-Q1x中一直被“限定”在此,发育了张扭

性构造带,构成上正、下逆的负反转构造组合[38]。

(3)塔西南地区受古近系膏(盐)岩及基底软弱层的控制,主体形成古生界滑脱系统与新生界滑脱系统相叠置的样式,这分布在麦盖提斜坡与巴楚隆起;中生界仅仅发育在山前,且侏罗系煤层、三叠系泥岩等分布变化大,并非主要控制性因素,因此,山前带的变形与库车相比截然不同。古近系膏岩、膏(盐)岩性质与库车的盐岩等在力学性质上也有明显差异,引起构造样式的不同。

(4)塔西南地区构造样式的另一个控制因素是边界断层的走滑分量较大,明显影响着圈闭的发育[9]。康西瓦断裂、喀拉昆仑断裂的走滑致使塔西南地区昆仑山前的构造样式具有走滑-逆冲特征,在横向剖面上观察,不平衡的现象时有发生。2.8 烃源岩及其热演化

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烃源岩条件均比较优越,相对来讲库车坳陷更好一些。表现在3个方面:(1)主力烃源岩层位:库车坳陷烃源岩集中发育在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39],烃源岩类型以泥岩和煤系地层为主,厚度大,分布广,在整个库车坳陷都有分布;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含煤层系TOC为1.1%~2.6%,Ro>2.0%;恰克马克组泥岩TOC>2.0%,Ro为1.6%~2.2%。而西南坳陷自下而上发育多套烃源岩,不同区带烃源岩发育层位有所不同,巴—麦地区烃源岩以下寒武统泥岩和碳酸盐岩(TOC为1.24%,Ro为1.25%)以及石炭系—二叠系泥岩和碳酸盐岩为主,如和田河气田的气源主要为下寒武统泥岩[40];西南山前带以发育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TOC为1.15%,Ro为1.7%)和侏罗系烃源岩(TOC为1.64%,Ro为1.0%)为主,岩性主要为泥岩。

(2)现今热成熟度:库车坳陷烃源岩现今成熟度较高,目前处于生气高峰期;塔西南地区主力烃源岩成熟度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部分地区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41-42]。

(3)烃源岩热成熟过程:在库车坳陷,新近纪以来的快速深埋使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快速达到高—过成熟阶段,目前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处于生气高峰期,库车坳陷大面积处于生烃范围内[42]。而西南坳陷不同地区经历的构造演化过程差异明显,烃源岩热演化史也有很大差异[43-46]。寒武系烃源岩在巴—麦地区成熟早、生烃早,但二叠纪以后热演化停止,现今处于生干气阶段。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在不同地区演化程度差异较大,巴—麦地区一般处于低熟—成熟阶段;在塔西南山前及喀什凹陷达高成熟—过成熟,目前处于生气高峰,因此是塔西南山前的主力烃源岩。侏罗系烃源岩仅在喀什凹陷达高成熟,在凹陷周缘及斜坡区现今还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生烃贡献较为有限。2.9 储盖组合

2.9.1 储集层特征

库车坳陷和塔西南山前带都发育白垩系—新生界碎屑岩储集层,而巴—麦地区以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为主。

库车坳陷储集层主要发育在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及新近系,以碎屑岩为主,分布面积广,厚度大[47-51]。其中,侏罗系储层主要分布在坳陷的东部地区[50-51],白垩系—新近系储层主要分布在克拉苏—大北区带、秋立塔格—却勒区带及其南部地区、温宿凸起北部及东部地区[47-49]。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厚度巨大,最厚达400多米。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砂岩和粉砂岩,克拉

208 石 油 学 报2013年 第34卷 

苏—大北地区古近系发育少量的碳酸盐岩[图5(a)]。储集空间类型以原生粒间孔和裂缝为主,也发育少量

次生孔隙,储集层以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为主,局部地区发育物性较好的储层。

西南坳陷地层代号:N2a—上新统阿图什组;N1p—中新统帕卡布拉克组;N1a—中新统安居安组;N1

k—中新统克孜洛依组;N1x41、N1x42、N1x51、N1x52、N1x6、N1x71、N1x72

、N1x8—中新统西河甫组4段1亚段、

4段2亚段、5段1亚段、5段2亚段、6段、7段1亚段、7段2亚段、8段;E2-3b—始新统-渐新统巴什布拉克组;E2w—始新统乌拉根组;E1-2q—古新统-始新统齐姆根组;E1a—古新统阿尔塔什组;K1kz-K2y—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上白垩统依格孜牙组。库车坳陷地层代号:N2k—上新统库车组;N1-2k—中新统-上新统康村组;N1j—中新统吉迪克组;E2-3s1、E2-3s2、E2-3s3—始新统-渐新统苏维依组1段、2段、3段;E1-2km1、E1-2km2、E1-2km3—古新统-始新统库木格列姆组1段、2段、3段;K1bs1、K1bs2、K1bs3—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1段、2段、3段;K1

b—下白垩统巴西盖组。图4 西南坳陷与库车坳陷圈闭样式与油气藏类型对比

Fig.4 Comparison of trapping 

styles and oil &gas pool types between Kuqa depression and Southwest depression

 第2期何登发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

209

图5 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储集层及封盖层的层位、岩性与厚度比较

Fig.5 Comparison of strata,lithology,and thickness of reservoir and cap 

rocks between Kuqa depression and Sothwest depression 西南坳陷自下而上发育多套储集层[

图5(a)],不同区带储集层特征有所差异[52-

57]:①巴—麦地区储集层主要为奥陶系和石炭系—二叠系碳酸盐岩,

分布广泛[52-

54],厚度稳定;下寒武统与震旦系白云岩也是潜在的储集层[58]

。其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裂缝为主,也

发育少量晶间孔和粒间孔。奥陶系岩溶型储层储集性能主要受岩溶作用控制,

一般发育在岩溶不整合面之下100m范围内,在断裂发育的部位岩溶作用深度可能更大;

裂缝对碳酸盐岩的储集物性影响较大,一般裂缝发育的地区储层物性较好。石炭系—二叠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性能一般与沉积相带相关,在台缘浅滩相带储层物性较好,储集空间以裂缝-孔隙型为主,同时后期改造作用(白云石化、溶蚀、破裂)也对储集性能有一定改善。②塔西南山前带以发育中生界—新生界碎屑岩储层为主,

古近系发育一定厚度的碳酸盐岩储集层,碎屑岩储集层岩性以粗砂岩、细砂岩为主,发育原生粒间孔隙,喀什凹陷周缘白垩系碎屑岩储层物性较好,一般属低孔中低渗储层,而昆仑山前带物性稍差。

2.9.2 封盖层与储盖组合发育特征

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都发育优质膏盐岩盖层,但相对来讲库车膏盐岩盖层更发育[图5(b)],分布较广。

库车坳陷盖层主要发育在侏罗系、古近系—新近

系中。侏罗系盖层以泥岩为主[6]

,主要发育在坳陷的

东部地区,与其下的侏罗系阿合组、阳霞组砂岩储层构成好的储盖组合。古近系—新近系盖层以膏盐岩、膏泥岩为主,在坳陷内发育广泛,厚度巨大[图5(b)],封盖了白垩系—古近系及新近系巨厚的砂岩、细砂岩优质储层,

因此形成优质的储盖组合,也是库车最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系。

塔西南地区自下而上发育多套盖层,主要包括中寒武统膏盐岩、

盐膏岩,石炭系下泥岩段及古近系膏盐岩层,与库车坳陷盖层相比,盖层总体厚度较薄[图5(b)]。中寒武统膏盐岩、盐膏岩主要分布在麦盖提斜坡及巴楚隆起地区,封盖了中下寒武统白云岩储层,目前对该层系的油气前景正在探索之中。麦盖提斜坡部位发育的下石炭统泥岩盖层,厚度较大,主要封盖其下的石炭系及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古近系膏盐岩层主要发育在喀什凹陷及塔西南山前带,塔西南山前带发育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

上白垩统英吉莎群、中新统碎屑岩储层及古近系卡拉塔尔组碳酸盐岩等4套储层,古近系膏盐岩层构成其重要封盖层。塔西南山前带新近系内部的砂岩与泥岩互层段中的泥岩形成了局部封盖层,主要封盖了与之相邻的下部砂岩储层(图6)。2.10 含油气系统

库车坳陷主要发育三叠系—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图7(a

)],油气源较为单一,是已被证实的具有很大油气潜力的含油气系统[

59-

60],目前在该含油气系统中已发现克拉2气田、

迪那2气田、依奇克里克油田等一批大型油气田(图1、图4)

[61-

62]。含油气系统分布范围覆盖整个坳陷,具有2期成藏、以晚期为主的特征[图7(a)]。早期(古近纪)以成油为主,油源主要为上三叠统黄山街组湖相泥岩,

此时,库车坳陷遭受的构造应力较弱,只在山前和前缘隆起形成圈闭,生成的原油发生侧向运移,在南、北两侧的圈闭中聚集;拜城凹陷三叠系烃源岩自早白垩世末至古近纪排出的油气向南长距离侧向运移,形成了以寒武系—奥陶系牙哈潜山、英买力潜山及上覆侏罗系和白垩系为储集层的油气藏。晚期成藏主要发生在新近纪,

以形成气藏为主。

210 石 油 学 报2013年 第34卷 

三叠系烃源岩在该时期达到了生干气阶段,同时侏罗系烃源岩也进入生排气阶段,且在克拉苏区域和拜城、阳霞2个凹陷区域都达到了生排气高峰,侏罗系烃源岩成为主力烃源岩。这一时期库车坳陷自北至南形成

了一系列构造,

这些构造除大北1背斜及部分克—依构造带在古近纪以前已具雏形外,大部分都在新近纪开始形成且发育定型,从而形成克拉2、大北1、依南2等一大批油气藏

图6 西南坳陷主要储盖组合示意图

Fig.6 Main reservoir-and-seal assemblages in Southwest dep

ression 西南坳陷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自下而上发育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等多套含油

气系统[31]

,不同地区油气源发育层位差异较大。巴—

麦地区以寒武系和石炭系—二叠系生油岩为主要油气

源[

63]

。寒武系—奥陶系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主要为下寒武统泥岩和碳酸盐岩[图8(a)],储集层包括下寒武统白云岩、奥陶系古潜山风化壳、石炭系砂岩和碳酸盐岩,典型油气藏包括和田河气田、鸟山气田等(图1、图4),新发现的玉北油田的油源也被证实来自寒武系。寒武系—奥陶系含油气系统经历了:①晚奥陶世,

下寒武统烃源岩已成熟,生成的原油对早期形成的圈闭进行初次充注,早海西期古油气藏因抬升,盖层被剥蚀而发生破坏;②晚石炭世—二叠纪,近EW向大量断层传播褶皱背斜形成,由于圈闭形成期与寒武系主生排烃期相匹配,麦盖提斜坡上倾部位与玛扎塔格断裂带等部位的圈闭形成了古油气藏,

如巴什托普油田、亚松迪油气田、玉北油田等;③中新世以来,随着麦盖提斜坡快速沉降,寒武系烃源岩大量生成干气,运移到新形成的及被改造的古圈闭中成藏,如和田河气田、山1井气藏等。

 第2期何登发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

211

注:E1k—古新统库姆格列木组;E2-

3s—始新统-渐新统苏维依组;N1x—中新统西河甫组。图7 塔里木盆地山前带中生界含油气系统成藏事件

Fig.7 Pool-formation events of Mesozoic p

etroleum systems in the mountain-front of Tarim Basin 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是塔西南地区分布最广的

一套烃源岩[64]

,也是该区的主力烃源岩,不同地区该套烃源岩表现出差异演化的特征。石炭系—二叠系含油气系统分布在整个塔西南地区[图8(b)],其主要经历了:①古近纪晚期,山前带的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进入生油高峰期,油气向麦盖提斜坡—和田古隆起一带地势相对较高的部位运移,

油气垂向分布于上白垩统—古近系膏盐岩封盖层之下,但在区域性断裂带部位油气可向上垂向运聚到古近系灰岩、白云岩中;②新近纪—第四纪,位于麦盖提斜坡带下倾部位的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进入生油窗,

生成的油气主要向斜坡上倾方向运移,同时也沿断裂向上发生分散。山前带油气向上充注于卡拉塔尔组灰岩或中新统砂岩圈闭之中。石炭系—二叠系油气源岩的这种分区差异性成熟和运聚特点决定了该含油气系统的聚集特征,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包括巴什托普石炭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和田河石炭系背斜气田、柯克亚背斜型中新统和古

近系凝析气藏及阿克1井断背斜气藏(图1、图4

)[56-

57]。山前带和斜坡带的成藏关键时刻不一致,油气富集规律不同。

塔西南地区侏罗系含油气系统主要展布在山前带[图7(b)],受侏罗系烃源岩生烃中心的控制。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的圈闭主要为断层相关褶皱背斜,形成于

上新世末期—第四纪初期,与周缘山系隆升、区域挤压时期一致,

断层对背斜切割强烈,致使油气藏的后期保存至关重要。断裂断开层位与上白垩统—古近系膏盐岩区域性盖层的配置关系是决定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重要因素。目前,在侏罗系含油气系统中发现的油气集中在山前带,如柯克亚背斜古近系卡拉塔尔组凝析气藏、英吉莎古近系油气显示及克拉托中新统帕卡布拉克组低产油流等。

库车坳陷源岩潜量指数(SPI值)一般较高,基本都达到高充注条件;而塔西南地区石炭系—二叠系含油气系统在喀什和巴楚隆起为中等充注条件,其他含油气系统则基本达高充注条件。

2.11 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

地质结构、烃源岩分布及其热成熟演化、储盖组合等特征决定了库车坳陷与西南坳陷油气成藏具有根本

性差异[

6,26]

。西南坳陷的烃源岩发育层位相对靠下,热成熟度高,油气成藏经历了2~3个阶段的调整、再分配或古油藏裂解等过程,可以称为“油气长距离垂向运聚与调整(裂解)”成藏模式。库车坳陷的烃源岩发育层位与储集体之间距离相对较短,热成熟度演化虽然高,

但与圈闭形成时间匹配,膏盐岩整体封存,可以称为“源内油气短距离垂向运聚”成藏模式。很明显,前者的成藏效率低于后者,后者形成了一系列高丰度

212 石 油 学 报2013年 第34卷 

的大气田;前者可以在局部构造带形成较高丰度的聚集,例如柯克亚、和田河、玉北等油气田,但这一模式在

后期新构造运动非常强烈的地区形成油气聚集,也值得密切关注,例如和田河气田

图8 西南坳陷古生界含油气系统成藏事件

Fig.8 Pool-formation events of Paleozoic petroleum systems in Southwest dep

ression2.11.1 库车坳陷“

源内油气短距离垂向运聚晚期成藏模式”

在库车坳陷,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使大部分早期大断裂倾没于第三系膏岩层中,这些断层直接沟通侏罗系烃源岩层和白垩系储层,天然气可以沿着断层直接

注入上、下盘储层[

6,59-

60]。克拉苏背斜区带和深部区带的古构造发育区为含凝析油的天然气分布区(

图4),其余今构造发育区均为不含凝析油的干气区;背斜区带流体压力系统以高压—超高压为主,

深部区带则以高压为主。克拉2气田属于“断裂运聚、晚期高效充注成藏模式”。克深—大北气田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具备形成特大型气田的条件:巨厚盐岩层稳定分布(好盖层);巨厚砂岩储层稳定分布(厚储层);圈闭成排成带发育(大构造);巨厚优质烃源岩晚期深埋(强充注);与构造带形成完全匹配(晚成藏)。源-储间距离短,沿断层垂向运移,2Ma以来晚期成藏是其主要特征。

依南侏罗系气田属于“自生自储型致密气成藏模式”

。迪那2古近系砂岩背斜气田为新近系吉迪克组膏盐岩封盖层之下的常温超高压、

低含凝析油的层状边水凝析气藏,属“断裂运聚、晚期高效充注成藏模式”,其异常高压是自更新世至今来自北部的强烈构造

挤压作用形成的。

2.11.2 西南坳陷“

油气长距离垂向运聚与调整(裂解)成藏模式”

柯克亚凝析油气田主要发育中新统上、下油组及

始新统深部油组,由7个凝析油气藏组成[

65-

67]。它以石炭系—下二叠统烃源岩为主,侏罗系烃源岩次之。油气来自于深部地层,具有典型的“下生上储”特征。其油气成藏目前有3种代表性观点:①陈俊湘等的“

古油藏裂解”

模式[65]

:推测在柯克亚背斜南面的深层曾有过中生界或古生界油气藏,其后古油藏裂解而调整

成藏。②何登发等的“古油藏调整”模式[66]

:认为柯克

亚背斜在安居安组沉积期即具雏形,主要形成于上新世末—早更新世。深部油组以侏罗系为油源,中新统上、下油组以石炭系—下二叠统和侏罗系为混合油气源。柯克亚油气田经历了“古油藏形成,背斜雏形期油气充注,晚期驱替成藏”的3阶段成藏模式,上、下油组为次生凝析气藏,深部油组为原生凝析气藏。③张敏

等的“混源多阶段成藏”模式[67]

:对前两种模式有所综合,更多地强调近年来对二叠系烃源岩的认可[

68-

74]。巴什托普油田属“古油藏调整”成藏模式。油气聚集在石炭系小海子组、生屑灰岩段、巴楚组及上泥盆统东河砂岩(图4

)。油气于海西晚期先聚集在巴什托普

 第2期何登发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213

构造带西高点群6井一带,其后在喜马拉雅晚期由于南天山的冲断导致其前陆地区急剧下沉,该构造带向西掀斜,造成油气向东溢出,早期聚集的“大油田”向东分散调整,形成多层系的小规模油藏[75-78]。

和田河气田属于“多阶段聚集、古油藏裂解的晚期成藏模式”。和田河气田由7个气藏构成(图4),石炭系生屑灰岩形成层状边水气藏,奥陶系潜山形成块状底水气藏,温压系统正常,属典型的干气气藏。天然气主要为源自寒武系烃源岩的原油裂解气,经历了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油藏的形成、晚海西期天然气的运聚、散失与喜马拉雅期次生天然气藏形成的3个主要阶段[79-83]。2.12 油气分布及其控制因素

盆地的地质结构是决定油气聚集特点的根本因素[7]。库车坳陷主体为中生界与新生界相叠置,西南坳陷主体为古生界与新生界相叠置。这一根本性的差异是二者油气聚集与分布不同的关键控制因素。同时,二者都发育不同层次的多重滑脱构造变形系统,决定了山前带的油气赋存层位[83-84]。向盆地内部,发育叠置型复式含油气系统,构成了多层系多类型叠合连片聚集系统。麦盖提—巴楚为寒武系—奥陶系含油气系统与石炭系含油气系统在垂向上的叠接组合,它们在平面上不完全重合,在垂向上呈侧接组合,油气主要分布在上古生界与下古生界。库车—塔北地区为寒武系—奥陶系含油气系统与三叠系—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在平面上的复合关系,梁狄刚称之为以塔北隆起轴部“一分为二的”南侧海相、北侧陆相含油气系统组合[85],这种特点决定了油气分布的基本面貌(图1)。2.12.1 库车坳陷的地质结构与油气分布特点库车坳陷是在晚二叠世之前的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历经晚二叠世—三叠纪的前陆盆地、侏罗纪—古近纪的伸展坳陷盆地和新近纪—第四纪陆内前陆盆地的演化而形成的[6-7]。基底中的软弱层、侏罗系煤层、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与新近系吉迪克组膏盐(泥)岩构成了自山前向盆地内部逐渐抬升的滑脱面,与自山前向盆地内部逐渐趋缓的地表面构成楔形体。该楔形冲断体的内部结构具有“垂向分层、横向分带与纵向分段”特点,NW向的阿瓦特—喀拉玉尔滚和NE向的库车横向构造转换带将其分割为乌什、拜城与阳霞3个构造区段。构造层发育特点决定了库车坳陷发育区域展布的三叠系—侏罗系有效烃源岩和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储盖组合;分层变形特点导致盐下层形成叠瓦冲断构造组合,冲断层成为油源断层;叠瓦式的冲断层相关褶皱背斜组合导致了复式天然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即在大北—克拉苏式的构造带上每一冲断层相关褶皱背斜带独立成藏,复合连片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区)带,

目前拜城北、克深、克拉苏背斜带已呈现这种趋势;撕裂断层则决定着构造带上具体的油气富集区段。库车坳陷油气资源丰富,地质结构特点决定了不同类型油气田分布的分区性。

地质结构对油气聚集与分布的控制表现在:①稳定沉降期[包括早期前陆盆地(P2—T)的挠曲沉降晚期和伸展热冷却沉降期(J1

-2

)]层序发育了区域展布的烃源岩;②伸展坳陷期层序发育了侏罗系、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古近系等有效储集体;③古近系、新近系吉迪克组厚层泥岩、膏盐(泥)岩形成了区域封盖层;④由NW向的阿瓦特—喀拉玉尔滚断层和NE向的库车断层等横向构造转换带制约含油气系统边界;⑤叠瓦冲断构造带构成复式油气聚集区带;⑥撕裂断层控制构造带内的油气富集区段;⑦地质结构的分区性导致不同类型油气田分区分布。

2.12.2 西南坳陷的地质结构与油气分布特点塔西南前陆盆地具有山前冲断褶皱带(铁克里克断隆)、前渊凹陷(喀什凹陷、叶城凹陷及和田凹陷)、前陆斜坡(麦盖提斜坡)、前缘隆起(巴楚断隆)以及隆后凹陷(阿瓦提凹陷),具备前陆盆地的基本结构单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前陆盆地系统[6]。地质结构对油气分布的控制表现在:①伸展期构造层序(包括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的被动大陆边缘层序,下二叠统弧后盆地层序以及中下侏罗统断陷层序)都发育了有利的烃源岩,挤压期层序的上叠则使烃源岩快速熟化。②山前带以新生界—白垩系陆相砂岩为储层,盆地内部以海相碳酸盐岩、砂岩为储层构成多套储盖组合。③山前带或盆地内部都遭受了多期挤压与走滑改造,压扭性构造带发育,多呈雁列展布,圈闭以压扭性(断)背斜为主。④山前带或盆地内部发育不同层系多种类型的油气成藏组合。⑤油气分布呈现出分区性,西昆仑山前主体为石油聚集区;麦盖提斜坡虽然经历了多期古油藏的调整与破坏,但仍为石油聚集区;巴楚隆起、南天山山前主要为天然气聚集区,分别为古油藏裂解型与干酪根裂解型,为强烈改造背景下的天然气聚集。

3 勘探启示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从1952年起,迄今经历了准备、会战、停滞和整体勘探4个阶段,发现了柯克亚凝析气田、巴什托普油田、和田河气田和阿克莫木气田、柯东油气田。近10年来西南坳陷勘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与库车坳陷相比,勘探力度有待加强。

3.1 油气成藏模式差异导致勘探对象不同3.1.1 山前带

近年勘探表明,库车坳陷山前带整个构造带含气,

214

 石 油 学 报2013年 第34卷 

只要通过二维宽线+大组合和三维地震等物探技术精确地落实圈闭,就有可能发现新的气藏。但库车与塔西南2个山前带的油气来源、成藏模式及关键控藏因素等有一定差异,深化塔西南山前带的勘探要充分重视其自身的成藏特点。库车山前带以侏罗系煤系源岩供烃为主,三叠系为辅;早期大断裂直接沟通源、储,以“油气短距离断裂运聚”成藏模式为主,高陡逆冲构造紧密叠合整体控制油气分布,局部构造控制成藏。而塔西南山前带以石炭系—二叠系海相烃源岩供烃为主,侏罗系煤系源岩为辅,早期隐伏叠瓦大断裂为输导通道,以“油气长距离断裂运聚”成藏模式为主,次生油气藏特征明显;构造楔及深部冲断控制的浅层褶皱背斜独立控藏[78,86-88]。

塔西南山前带与库车相比,油气主力烃源层较老,局部构造比较破碎,构造整体封闭性略差,断层输导油气条件复杂。因此,西南坳陷的油气勘探不能完全照搬库车的勘探经验,早期隐伏大断裂及完整的褶皱构造圈闭发育区是其有利的勘探方向。勘探部署不仅需要抓好圈闭落实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深化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包括烃源岩及其演化、输导条件、圈闭有效性等的研究,进而明确有利圈闭。

3.1.2 麦盖提斜坡

由于其在南、北方向上,东、西方向上都发生了翘倾转换,其最终定型受西昆仑山、柯坪隆起的演化影响[7,10,26]。油气成藏受“构造背景”制约,表现为:①加里东期、海西期古隆起及古背斜带提供了油气运移指向或聚集空间,如玉北油田、巴什托普油田,和田古隆起古岩溶系统的精细刻画是关键;②今构造背景控制油气聚集部位,喜马拉雅期定型的构造(带),也包括麦盖提斜坡上倾部位,是古油藏调整或现今油气聚集的最终场所,油气藏类型包括背斜、断背斜、岩性体、地层-岩性等类型,隐蔽圈闭占主导,决定了麦盖提斜坡的油气勘探不仅需要高精度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也需要古构造复原、油气藏动态演化等分析技术的支撑。3.1.3 巴楚隆起

为反转型前缘断隆[25],也是基底韧性层发生滑脱形成的大型滑脱构造变形系统。研究表明,巴楚隆起在海西期的构造缩短明显比喜马拉雅期的要大,这表明,海西期的古构造在巴楚隆起的构造样式中所占比例较大。而这些古构造是寒武系烃源岩生成油气的主要聚集部位,这就迫切需要精细厘定出巴楚隆起的古构造(带),剖析出今构造叠加与改造特征。

3.2 多重地质结构与多套含油气系统需要开展立体勘探

由上所述,西南坳陷的油气勘探需要根据盆地多重滑脱构造系统与多含油气系统、多期成藏与聚散的实际特点,建立新的石油地质学理论,构建与完善新一代的勘探思维。新的石油地质学理论要明确阐述“古老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后期强烈构造活动中保存的部位、状态、类型与可能机制”,即多套烃源岩、多期运聚与调整背景下油气保存与富集规律。新一代的勘探思维是在库车坳陷业已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以及西南坳陷“四面”都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的背景下来探索的,这迫切需要新的三维地质结构概念以及整体、动态的勘探观与立体勘探思维[89],既重视山前带的复杂构造圈闭,也非常重视斜坡带的隐蔽圈闭(如奥陶系潜山、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岩性圈闭),同时密切关注与寒武系烃源岩有关的下古生界白云岩圈闭。

致谢 感谢邱中建、戴金星、胡见义三位院士2010年初对于南天山—西昆仑山前构造特征统一研究的建议,他们的中肯建议与超前思维指导了我们对库车前陆与塔西南前陆的类比研究与本篇文章的成文,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1] 贺自爱,杨建超.地学研究的相似类比[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20(1):94-98.

He Zi’ai,Yang Jianchao.Similar analogy in geologic researches

[J].Oil &Gas Geology,1999,20(1):94-98.

[2] Pratt W E.Toward a philosophy of oil-finding[J].AAPG Bulle-tin,1952,36(12):2231-2236.

[3] 邱中健,龚再升.中国油气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地质出版社,1999.

Qiu Zhongjian,Gong Zaisheng.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China

[M].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999.

[4] 李德生.中国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与实践[J].地学前缘,1995,2(3/4):15-19.

Li Desheng.Theory and practice of petroleum geology in China

[J].Earth Science Frontiers,1995,2(3/4):15-19.

[5] Li Desheng,Liu Guangding,Fu Jiamo,et al.The geology 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petroliferous basins in China[J].Epi-

sodes,1995,18(1/2):21-25.

[6] 何登发,贾承造,李德生,等.塔里木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1):64-77.

He Dengfa,Jia Chengzao,Li Desheng,et al.Formation and evolu-

tion of polycyclic superimposed Tarim Basin[J].Oil &Gas Geol-

ogy,2005,26(1):64-77.

[7] 何登发,周新源,杨海军,等.库车坳陷的地质结构及其对大油气田的控制作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9,33(1):19-32.

He Dengfa,Zhou Xinyuan,Yang Haijun,et al.Geological struc-

ture and its controls on giant oil and gas fields in Kuqa depres-

sion,Tarim Basin:a clue from new shot seismic data[J].Geotec-

tonica et Metallogenia,2009,33(1):19-32.

[8] He Dengfa,Li Desheng,Wu Xiaozhi,et al.Basic types and struc-

 第2期何登发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215

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uplifts:an overview of sedimentary basinsin China[J].Acta Geologica Sinica,2009,83(2):321-346.[9] 许志琴,李思田,张建新,等.塔里木地块与古亚洲/特提斯构造体系的对接[J].岩石学报,2011,27(1):1-22.

Xu Zhiqin,Li Sitian,Zhang Jianxin,et al.Paleo-Asian and Tethy-

an tectonic systems with docking the Tarim block[J].Acta Pet-

rologica Sinica,2011,27(1):1-22.

[10] 何登发,贾承造,周新源,等.多旋回叠合盆地构造控油原理[J].石油学报,2005,26(3):1-9.

He Dengfa,Jia Chengzao,Zhou Xinyuan,et al.Control principlesof structures and tectonics ove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distribution in multi-stage superimposed basins[J].Acta PetroleiSinica,2005,26(3):1-9.

[11] He Dengfa,Zhou Xinyuan,Zhang Chaojun,et al.Tectonic typesand evolution of Ordovician proto-type basins in the Tarim region

[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7,52(Supplement 1):164-177.[12] Matte P H,Tapponnier P,Arnaud N,et al.Tectonics of westernTibet,between the Tarim and the Indus[J].Earth and PlanetaryScience Letters,1996,142(3/4):311-330.

[13] Willett S D,Beaumont C.Subduction of Asian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ibet inferred from models of continental collision

[J].Nature,1994,369:642-645.

[14] Wittlinger G,Vergne J,Tapponnier P,et al.Teleseismic imagingof subducting lithosphere and Moho offsets beneath western Ti-

bet[J].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4,221(1/4):117-130.

[15] Xiao Xuchang,Liu Xun,Gao Rui,et al.Collision tectonics be-tween the Tarim block(Basin)and the northwestern Tibet plat-

eau:new observations from a multidisciplinary geoscientific in-

vestigation in the western Kunlun mountains[J].Acta Geologica

Sinica,2001,75(2):126-132.

[16] 刘因,付建民,姜枚,等.接收函数方法获得的和田—拜城剖面壳幔图象[J].中国地质,2011,38(4):1066-1070.

Liu Yin,Fu Jianmin,Jiang Mei,et al.The image of the crust andupper mantle along the Hotan-Baicheng section using the receiverfunction method[J].Geology in China,2011,38(4):1066-1070.[17] Lyon-Caen H,Molnar P.Gravity anomalies and the structure ofwestern Tibet and the southern Tarim Basin[J].Geophysical Re-

search Letters,1984,11(12):1251-1254.

[18] Kao Honn,Gao Rui,Rau Ruey-Juin,et al.Seismic image of the Tar-im Basin and its collision with Tibet[J].Geology,2001,29(7):575-578.

[19] 李强,刘瑞丰,杜安陆,等.新疆及其毗邻地区地震层析成像[J].地球物理学报,1994,37(3):311-320.

Li Qiang,Liu Ruifeng,Du Anlu,et al.Seismic tomography ofXinjiang and adjacent region[J].Acta Geophysica Sinica,1994,37(3):311-320.

[20] 李茂玮.帕米尔—西昆仑地震带强震活动的规律性特征[J].内陆地震,1994,8(2):134-140.

Li Maowei.Regularity of strong earth quakes in Pamir-west Kun-lun seismic zone[J].Inland Earthquake,1994,8(2):134-140.[21] 高锐,黄东定,卢德源,等.横过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结合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J].科学通报,2000,45(17):1874-1879.

Gao Rui,Huang Dongding,Lu Deyuan,et al.Deep seismic reflec-

tion profile across the juncture zone between the Tarim Basin andthe west Kunlun mountain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0,45(24):2281-2286.

[22] 高锐,肖序常,刘训,等.新疆地学断面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西昆仑—塔里木结合带岩石圈细结构[J].地球学报,2001,22(6):547-552.

Gao Rui,Xiao Xuchang,Liu Xun,et al.Detail lithospheric struc-

ture of the contact zone of west Kunlun and Tarim evealed by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along the Xinjiang geotransect[J].Acta Geoscientia Sinica,2001,22(6):547-552.

[23] 高锐,肖序常,高弘,等.西昆仑—塔里木—天山岩石圈深地震探测综述[J].地质通报,2002,21(1):11-18.

Gao Rui,Xiao Xuchang,Kao Hong,et al.Summary of deep seis-

mic probing of the lithospheric structure across the west Kunlun-

Tarim-Tianshan[J].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2002,21(1):11-18.

[24] 李秋生,卢德源,高锐,等.新疆地学断面(泉水沟—独山子)深地震测深成果综合研究[J].地球学报,2001,22(6):534-540.

Li Qiusheng,Lu Deyuan,Gao Rui,et al.An integrated study of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ing along Xinjiang global geosciencestransect(Quanshuigou-Dushanzi)[J].Acta Geoscientia Sinica,2001,22(6):534-540.

[25] 何登发,樊春,雷刚林,等.吐格尔明背斜核部片岩的年代学与构造意义[J].中国地质,2011,38(4):809-819.

He Dengfa,Fan Chun,Lei Ganglin,et al.Chronology of Protero-

zoic schist at the core of Tugermin anticline in northern Tarim

Basin and its tectonic significance[J].Geology in China,2011,38(4):809-819.

[26] 贾承造.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205-389.

Jia Chengzao.Tectonic charactersitics and petroleum of Tarim BasinChina[M].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1997:205-389.

[27] Windley B F,Alexeiev D,Xiao Wenjiao,et al.Tectonic modelsfor accretion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J].Journal ofthe Geological Society,2007,164(1):31-47.

[28] Gao Jun,Long Lingli,Klemd R,et al.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south Tianshan orogen and adjacent regions,NW China:geo-

chemical and age constraints of granitoid rocks[J].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2009,98(6):1221-1238.

[29] Wang Qingchen,Shu Liangshu,Charvet J,et al.Understandingand study perspectives on tectonic evolution and crustal struc-

ture of the Paleozoic Chinese Tianshan[J].Episodes,2010,33:242-266.

[30] 何登发,李德生.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1-167.

He Dengfa,Li Desheng.Tectonic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ac-

cumulation in Tarm Basin[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996:1-167.

[31] 何登发,赵文智.中国西北地区沉积盆地动力学演化与含油气系统旋回[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181.

He Dengfa,Zhao Wenzhi.Dynamic evolution and petroleum sys-

tem cycle of sedimentary basins in northwest China[M].Beijing:

216

 石 油 学 报2013年 第34卷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1999:1-181.

[32] Dahlen F A,Suppe J,Davis D.Mechanics of fold-and-thrust beltsand accretionary wedges:cohesive coulomb theory[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84,89(B12):10087-10101.

[33] Dahlen F A.Critical taper model of fold-and-thrust belts and ac-cretionary wedges[J].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Sciences,1990,18:55-99.

[34] 雷建设,周蕙兰,赵大鹏.帕米尔及邻区地壳上地幔P波三维速度结构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2,45(6):802-811.

Lei Jianshe,Zhou Huilan,Zhao Dapeng.3-D velocity structure ofP-wave in the crust and upper-mantle beneath Pamir and adjacentregion[J].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2002,45(6):802-811.[35] 鲁新便,石彦,田春来.塔里木盆地西南部—西昆仑地区构造电性特征与A型俯冲模式[J].石油实验地质,1995,17(3):238-248.

Lu Xinbian,Shi Yan,Tian Chunlai.Tectonic electrical character-

istics and a-model subducting patterns of southwest Tarim Basin-

west Kunlun area[J].Experimental Petroleum Geology,1995,17(3):238-248.

[36] 何登发,孙方原,何金有,等.温宿北—野云沟断裂的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及塔北隆起的成因机制[J].中国地质,2011,38(4):917-934.

He Dengfa,Sun Fangyuan,He Jinyou,et al.Geometry and kine-

matics of Wensubei-Yeyungou fault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hegenetic mechanism of north Tarim uplift[J].Geology in China,2011,38(4):917-934.

[37] 万桂梅,汤良杰,金文正,等.库车坳陷西部构造圈闭形成期与烃源岩生烃期匹配关系探讨[J].地质学报,2007,81(2):187-196.

Wan Guimei,Tang Liangjie,Jin Wenzheng,et al.Control of salt-

related tectonics on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in the western Kuqadepression[J].Acta Geologica Sinica,2007,81(2):187-196.

[38] Suppe J.Absolute fault and crustal strength from wedge tapers[J].Geology,2007,35(12):1127-1130.

[39] 李谦,王飞宇,孔凡志,等.库车坳陷恰克马克组烃源岩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29(6):38-42.

Li Qian,Wang Feiyu,Kong Fanzhi,et al.Characteristics of J2qsource rocks in Kuqa depression[J].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2007,29(6):38-42.

[40] 赵宗举,罗家洪,张运波,等.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层序岩相古地理[J].石油学报,2011,32(6):937-948.

Zhao Zongju,Luo Jiahong,Zhang Yunbo,et al.Lithofacies paleo-

geography of Cambrian sequences in the Tarim Basin[J].ActaPetrolei Sinica,2011,32(6):937-948.

[41] 杨树春,卢庆治,宋传真,等.库车前陆盆地中生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演化及影响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6):770-777.

Yang Shuchun,Lu Qingzhi,Song Chuanzhen,et al.Evolution of

Mesozoic source rock’s organic maturation in Kuqa foreland ba-

sin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J].Oil &Gas Geology,2005,26(6):770-777.

[42] 王飞宇,张水昌,张宝民,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J].新疆石油地质,1999,20(3):221-224.

Wang Feiyu,Zhang Shuichang,Zhang Baomin,et al.Organic ma-

turity of Mesozoic source rocks in Kuqa depression,Tarim Basin

[J].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1999,20(3):221-224.

[43] 杨斌,刘勇.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生油岩评价和勘探方向[J].新疆石油地质,1992,13(4):339-350.

Yang Bin,Liu Yong.Source rock evaluation of southwest depres-

sion in Tarim Basin and its prospecting direction[J].Xinjiang Pe-

troleum Geology,1992,13(4):339-350.

[44] 刘得光,王绪龙.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源研究[J].沉积学报,1997,15(2):35-39.

Liu Deguang,Wan Xulong.Oil and gas source study in the south-

west depression,Tarim Basin[J].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1997,15(2):35-39.

[45] 刘得光,伍致中,李勇广,等.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烃源岩评价[J].新疆石油地质,1997,18(1):50-53.

Liu Deguang,Wu Zhizhong,Li Yongguang,et al.Source rock e-

valuation in southwest depression of Tarim Basin[J].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1997,18(1):50-53.

[46] 张宝民,赵孟军,肖中尧,等.塔里木盆地优质气源岩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0,21(1):33-37.

Zhang Baomin,Zhao Mengjun,Xiao Zhongyao,et al.Characteris-

tics of premium gas source rocks in Tarim Basin[J].Xinjiang Pe-

troleum Geology,2000,21(1):33-37.

[47] 旷红伟,高振中,翟永红,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第三系储层特征研究[J].石油学报,2003,24(1):25-30.

Kuang Hongwei,Gao Zhenzhong,Zhai Yonghong,et al.Charac-

teristics of Tertiary reservoir in Kuqa depression of Tarim Basin

[J].Acta Petrolei Sinica,2003,24(1):25-30.

[48] 刘景彦,林畅松,赖兴运,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沉积古地理和物源体系[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8,27(6):538-546.

Liu Jingyan,Lin Changsong,Lai Xingyun,et al.Depositional pa-

leogeography and source rock analysis of the lower sandstonepart of Eogene Kumugeliemu Group in Kuqa depression[J].Acta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2008,27(6):538-546.

[49] 张丽娟,李多丽,孙玉善,等.库车坳陷西部古近系—白垩系沉积储层特征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3):355-360.

Zhang Lijuan,Li Duoli,Sun Yushan,et al.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reservoir between Cretaceous and Palaeo-

gene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Kuqa depression[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06,17(3):355-360.

[50] 杨帆,邸宏利,王少依,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侏罗系储层特征及成因[J].古地理学报,2002,4(2):46-55.

Yang Fan,Di Hongli,Wang Shaoyi,et al.Reservoir characteris-

tics and genesis of the Jurassic in Yiqikelike tectonic zone of Ku-

qa depression in Tarim Basin[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02,4(2):46-55.

[51] 张惠良,寿建峰,陈子料,等.库车坳陷下侏罗统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J].古地理学报,2002,4(3):47-58.

Zhang Huiliang,Shou Jianfeng,Chen Ziliao,et al.Sedimentarycharacteristics and sandstone body distribution of the Lower Ju-

rassic in Kuqa depression[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02,4(3):47-58.

[52] 杨威,王清华,刘效曾.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下奥陶统白云岩成因[J].沉积学报,2000,18(4):544-548.

 第2期何登发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217

Yang Wei,Wang Qinghua,Liu Xiaozhen.Dolomite origin ofLower Ordovician in Hetian river gas field,Tarim Basin[J].ActaSedimentologica Sinica,2000,18(4):544-548.

[53] 张国成,王廷栋,徐志明,等.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碳酸盐岩储层的多期次多来源油气聚集特征[J].地学前缘,2000,7(增刊

2):239-248.

Zhang Guocheng,Wang Tingdong,Xu Zhiming,et al.The accu-

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hase and multisource oil andgas in highly matured Ordovician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Hetian-

he gas field,Tarim Basin,west China[J].Earth Science Fron-

tiers,2000,7(Supplement 2):239-248.

[54] 杨威,王清华,王媛,等.塔里木盆地玛扎塔格构造带石炭系层序地层和储集层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1999,20(3):235-238.

Yang Wei,Wang Qinghua,Wang Yuan,et al.Sequence stratigra-

phy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iferous in Mazartagstructural belt,Tarim Basin[J].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1999,20(3):235-238.

[55] 杨威,魏国齐,王清华,等.和田河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建设性成岩作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14(3):191-195.

Yang Wei,Wei Guoqi,Wang Qinghua,et al.Carbonate rock reservoirand constructive diagenesis of Ordovician in Hetianhe gas field,Tarim

Basin[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03,14(3):191-195.

[56] 王招明,王清华,王媛.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J].海相油气地质,2000,5(1/2):124-132.

Wang Zhaoming,Wang Qinghua,Wang Yuan.Pool-formationcondition and controlling factor for Hetianhe gas field in Tarim

Basin[J].Marine Oil and Gas Geology,2000,5(1/2):124-132.[57] 王招明,赵孟军,张水昌,等.塔里木盆地西部阿克莫木气田形成初探[J].地质科学,2005,40(2):237-247.

Wang Zhaoming,Zhao Mengjun,Zhang Shuichang,et al.A prelim-inary study on formation of Akemo gas field in the Kashi sag,Tar-im Basin[J].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2005,40(2):237-247.[58] 蔡习尧,李越,钱一雄,等.塔里木板块巴楚隆起区寒武系盐下勘探潜力分析[J].地层学杂志,2010,34(3):283-288.

Cai Xiyao,Li Yue,Qian Yixiong,et al.Exploration potential ofthe salt-capped Cambrian strata in the Bachu high,Tarim block,NW China[J].Journal of Stratigraphy,2010,34(3):283-288.[59] 田作基,胡见义,宋建国.塔里木库车前陆盆地构造格架和含油气系统[J].新疆石油地质,2000,21(5):379-383.

Tian Zuoji,Hu Jianyi,Song Jianguo.The structural frameworkand petroleum system of Kuqa foreland basin in Tarim area[J].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2000,21(5):379-383.

[60] 田作基,张光亚,邹华耀,等.塔里木库车含油气系统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5):12-16.

Tian Zuoji,Zhang Guangya,Zou Huayao,et al.The major con-

trolling factors and pool-forming pattern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in Kuqapetroleum system,Tarim Basin[J].Petroleum Explora-

tion and Development,2001,28(5):12-16.

[61] 颜文豪,李建明,王冬梅,等.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地质特征与沉积储层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20(1):86-93.

Yan Wenhao,Li Jianming,Wang Dongmei,et al.Geologic charac-

teristics and sedimentary reservoir of Dina 2gas field in Kuchedepression[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09,20(1):86-93.[62] 戴金星,陈践发,钟宁宁,等.中国大气田及其气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6-65.

Dai Jinxin,Chen Jianfa,Zhong Ningning,et al.Meso-large-scalegas field and its source in China[M].Beijing:Science Press,2003:56-65.

[63] 吕修祥,周新源,皮学军,等.塔里木盆地巴楚凸起油气聚集及分布规律[J].新疆石油地质,2002,23(6):489-492.

LüXiuxiang,Zhou Xinyuan,Pi Xuejun,et al.Accumulation and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hydrocarbon in Bachu arch of Tarim Ba-

sin[J].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2002,23(6):489-492.

[64] 何登发,柳少波,李洪辉,等.塔里木盆地大油田的勘探方向———以麦盖提斜坡构造为例[J].勘探家,1999,4(2):57-64.

He Dengfa,Liu Shaobo,Li Honghui,et al.Exploration directionof huge oil &gas fields in Tarim Basin[J].Petroleum Explora-

tionist,1999,4(2):57-64.

[65] 陈俊湘,尹军平,张拥军.柯克亚背斜油气藏形成条件[J].新疆石油地质,1996,17(3):219-224.

Chen Junxiang,Yin Junping,Zhang Yongjun.Formation condi-

tions of Kekeya anticlinal reservoir[J].Xinjiang Petroleum Geol-

ogy,1996,17(3):219-224.

[66] 何登发,陈红英,柳少波.柯克亚凝析油气田的成藏机理[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24(4):28-32.

He Dengfa,Chen Hongying,Liu Shaobo.Pool-forming mecha-

nism of Kekeya condensate oil and gas field[J].Petroleum Explo-

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7,24(4):28-32.

[67] 张敏,黄光辉,赵红静,等.塔里木盆地柯克亚地区凝析油气藏成因特征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38(增刊2):17-23.

Zhang Min,Huang Guanghui,Zhao Hongjing,et al.Genetic fea-

tures of gas-condensate reservoivs in the Kekeya field,southwestdepression in the Tarim Basin,China[J].Science in China SeriesD:Earth Sciences,2009,52(Supplement 1):10-18.

[68] 陈瑞银,徐思煌,杜晓峰.柯克亚油气田烃源岩特征与油源对比[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2,14(2):1-5.

Chen Ruiyin,Xu Sihuang,Du Xiaofeng.The comparison betweenreservoir rock characteristics and petroleum source in the Keyeyaoil field[J].Journal of Xinjiang Petroleum Institute,2002,14(2):1-5.

[69] 肖中尧,唐友军,侯读杰,等.柯克亚凝析油气藏的油源研究[J].沉积学报,2002,20(4):716-720.

Xiao Zhongyao,Tang Youjun,Hou Dujie,et al.Study on oilsource of Kekeya condensate oil-gas pool[J].Acta Sedimentolog-

ica Sinica,2002,20(4):716-720.

[70] 侯读杰,肖中尧,唐友军,等.柯克亚油气田混合来源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14(6):474-479.

Hou Dujie,Xiao Zhongyao,Tang Youjun,et al.Geochemicalcharacterization of mixing natural gas in Kekeya field,Tarim Ba-

sin,China[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03,14(6):474-479.[71] 侯读杰,赵增迎,唐友军,等.柯克亚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15(2):137-141.

Hou Dujie,Zhao Zengying,Tang Youjun,et al.The geological and ge-

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il cracked gas in Kekeya region,Tarim

Basin[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04,15(2):137-141.

[72] 唐友军,侯读杰,肖中尧.柯克亚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

218

 石 油 学 报2013年 第34卷 

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6,25(2):160-162.

Tang Youjun,Hou Dujie,Xiao Zhongyao.The geochemical charac-

teristics and origin of crude oil in Kekeya oilfield[J].Bulletin of

Mineralogy,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2006,25(2):160-162.[73] 唐友军,文志刚,侯读杰.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技术在油源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28(3):23-25.

Tang Youjun,Wen Zhigang,Hou Dujie.Application of gas chro-

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 techniquein oil source analysis[J].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2006,28(3):23-25.

[74] 王东良,李勇,敬兵,等.塔里木盆地柯克亚地区原油差异与成因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7,29(2):192-198.

Wang Dongliang,Li Yong,Jing Bing,et al.Analysis of the differ-

ences and genesis for the Kekeya oil in Tarim Basin[J].Petrole-

um Geology &Experiment,2007,29(2):192-198.

[75] 李玉冠,邓兴梁,吐尔逊江.巴什托普石炭系油气藏成藏规律[J].新疆石油地质,1998,19(3):207-209.

Li Yuguan,Deng Xingliang,Tursunjan.Reservoir-forming regu-

larity in Carboniferous in Bashituopu anticline[J].Xinjiang Pe-

troleum Geology,1998,19(3):207-209.

[76] 刘高波,施泽进,佘晓宇.巴楚—麦盖提的区域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2):157-161.Liu Gaobo,Shi Zejin,She Xiaoyu.Regional tectonic evolution and dis-

tribution of Bachu-Markit[J].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

nology:Science &Technology Edition,2004,31(2):157-161.

[77] 肖安成,杨树峰,李曰俊,等.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断裂系统主要形成时代的新认识[J].地质科学,2005,40(2):291-302.

Xiao Ancheng,Yang Shufeng,Li Yuejun,et al.Main period forcreation of fracture system in the Bachu uplift,Tarim Basin[J].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2005,40(2):291-302.

[78] 赵文智,张光亚.被动大陆边缘演化与油气地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1-20.

Zhao Wenzhi,Zhang Guangya.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geolo-

gy of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M].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2007:1-20.

[79] 秦胜飞,李梅,戴金星,等.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天然气裂解类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4):455-460.

Qin Shengfei,Li Mei,Dai Jinxing,et al.Types of cracking gas in

Hetianhe gas field in Tarim Basin[J].Oil &Gas Geology,2005,26(4):455-460.

[80] 秦胜飞,邹才能,戴金星,等.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水溶气成藏过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3):282-288.

Qin Shengfei,Zou Caineng,Dai Jinxing,et al.Water-soluble gasaccumulation process of Hetianhe gas field in Tarim Basin,NW

China[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6,33(3):282-288.

[81] 赵孟军.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天然气的特殊来源及非烃组分的成因[J].地质论评,2002,48(5):480-486.

Zhao Mengjun.Special source of the natural gases of the Hotanriver gas field and the origin of its non-hydrocarbon gases[J].Geological Review,2002,48(5):480-486.

[82] 赵孟军,卢双舫.原油二次裂解气———天然气重要的生成途径[J].地质论评,2000,46(6):645-650.

Zhao Mengjun,Lu Shuangfang.Natural gas from secondarycracking of crude oil:an important pattern of gas generation[J].Geological Review,2000,46(6):645-650.

[83] 周新源,贾承造,王招明,等.和田河气田碳酸盐岩气藏特征及多期成藏史[J].科学通报,2002,47(增刊):131-136.

Zhou Xinyuan,Jia Chengzao,Wang Zhaoming,et al.Characteris-

tics of carbonate gas pool and multistage gas pool formation his-

tory of Hetianhe gas field,Tarim Basin,northwest China[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2,47(Supplement 1):146-152.[84] 魏国齐,贾承造,施央申,等.塔里木新生代复合再生前陆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J].地质学报,2000,74(2):123-133.

Wei Guoqi,Jia Chengzao,Shi Yangshen,et al.Tectonic charac-

teristics and petroleum prospects of Cenozoic compound rejuve-

nated foreland basins in Tarim[J].Acta Geologica Sinica,2000,74(2):123-133.

[85] 梁狄刚,张水昌,赵孟军,等.库车拗陷的油气成藏期[J].科学通报,2002,47(增刊):56-63.

Liang Digang,Zhang Shuichang,Zhao Mengjun,et al.Hydrocar-

bon sources and stages of reservoir formation in Kuqa depression,Tarim Basin[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2,47(Supplement1):62-70.

[86] 李铁军,罗晓荣.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5,27(1):39-43.

Li Tiejun,Luo Xiaorong.The Jurassic petroleum system in the

Kashi depression of the Tarim Basin[J].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2005,27(1):39-43.

[87] 吴超,翟胜敏,邱斌,等.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含油气评价[J].新疆石油地质,2003,24(3):221-223.

Wu Chao,Zhai Shengmin,Qiu Bin,et al.Hydrocarbon evaluationof Kashi sag in Tarim Basin[J].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2003,24(3):221-223.

[88] 赵孟军,王招明,宋岩,等.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油气来源及其成藏过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2):50-54.

Zhao Mengjun,Wang Zhaoming,Song Yan,et al.Source and accu-

mulation of oil and gas in Kashi sag,Tarim Basin,NW China[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5,32(2):50-54.[89] 何登发,李德生,童晓光.中国多旋回叠合盆地立体勘探论[J].石油学报,2010,31(5):695-709.

He Dengfa,Li Desheng,Tong Xiaoguang.Stereoscopic explora-

tion model for multi-cycle superimposed basins in China[J].ActaPetrolei Sinica,2010,31(5):695-709.

(收稿日期2012-08-11 改回日期2012-12-15 责任编辑 赵宗举)

西南大学《地理学思想史》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论述题] 参考答案: 2:[论述题] 参考答案: 3:[论述题] 参考答案: 4:[论述题] 参考答案: 1:[判断题] 参考答案:错误 2:[判断题] 参考答案:正确 3:[判断题] 参考答案:错误 4:[判断题] 参考答案:正确 5:[判断题] 参考答案:正确 6:[判断题] 参考答案:正确 7:[判断题] 参考答案:错误 8:[判断题] 参考答案:错误 9:[判断题] 参考答案:正确 10:[判断题] 参考答案:正确 1:[单选题] A:地球的描述 B:圣经 C:荷马史诗 D:创世纪 参考答案:C 2:[单选题]哪副图是我国第一次采用地图投影方法在实测基础上绘制的地图?A:皇舆全览图 B:兆域图 C:龙马负图

D:史皇作图 参考答案:A 3:[单选题] A:地心说 B:地圆说C:地平说D:天圆地方说 参考答案:A 4:[多选题] A:山海经 B:徐霞客游记C:梦溪笔谈D:禹贡 参考答案:AD 5:[多选题] A:区域性 B:空间性C:景观性D:综合性 参考答案:AD 6:[多选题] A:古希腊 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中国 参考答案:AD

7:[单选题] A:张相文 B:段义孚 C:竺可桢 D:翁文灏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哪部著作是我国北魏时对陆地水文知识的一次大综合,被后世学者赞为"其注水经,绝妙古今”。 A:水经注 B:徐霞客游记 C:梦溪笔谈 D:史记 参考答案:A 9:[单选题]哪个是关于地理科学的科学性质的正确描述? A:横断科学 B:空间科学 C:大科学性质 D:自然科学 参考答案:C 10:[单选题] A:皇舆全览图 B:兆域图 C:龙马负图 D:史皇作图 参考答案:B 1:[多选题] A:计量革命

西南大学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

计量经济学练习册 计量经济学教研室 二〇〇九年九月

第一章 导 论 一、名词解释 1、截面数据 2、时间序列数据 3、虚变量数据 4、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 1、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序列称为 ( )A 、横截面数据 B 、虚变量数据 C 、时间序列数据 D 、平行数据 2、样本数据的质量问题,可以概括为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 ( ) A 、时效性 B 、一致性 C 、广泛性 D 、系统性 3、有人采用全国大中型煤炭企业的截面数据,估计生产函数模型,然后用该模型预测未来 煤炭行业的产出量,这是违反了数据的哪一条原则。 ( ) A 、一致性 B 、准确性 C 、可比性 D 、完整性 4、判断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符号、大小、相互之间关系的合理性属于什么检验? ( ) A 、经济意义检验 B 、统计检验 C 、计量经济学检验 D 、模型的预测检验 5、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通常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 ( ) A 、i C (消费)5000.8i I =+(收入) B 、di Q (商品需求)100.8i I =+(收入)0.9i P +(价格) C 、si Q (商品供给)200.75i P =+(价格) D 、i Y (产出量)0.6 0.65i K =(资本)0.4 i L (劳动) 6、设M 为货币需求量,Y 为收入水平,r 为利率,流动性偏好函数为012M Y r βββμ=+++, 1?β和2 ?β分别为1β、2β的估计值,根据经济理论有 ( ) A 、1 ?β 应为正值,2 ?β应为负值 B 、1?β应为正值,2 ?β应为正值 C 、1?β应为负值,2?β应为负值 D 、1?β应为负值,2?β应为正值 三、填空题 1、在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中, 、 最重要,是计量经济分析的重点。 2、从观察单位和时点的角度看,经济数据可分为 、

西南大学《地理教学论》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判断题]10、地理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和标准 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9、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地理教学新理念主要包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参考答案:错误 3:[判断题]8、地理教学系统的七要素包括课程教材,方法教具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反馈评价,教学环境 参考答案:正确 4:[判断题] 参考答案:正确 5:[判断题]6、素质教学目标主要指知、能、德 参考答案:错误 6:[判断题]5、地理感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人们通过对地理事物直接感知而获得。一般由地理名称、地理景观、地理分布、地理演变和地理数据等地理事实材料所组成。 参考答案:正确 7:[判断题] 参考答案:错误 8:[判断题]3、新课程中"教学”的基本含义是沟通与合作 参考答案:正确 9:[判断题]2、《地理教学论》课程的核心四论包括教材论、方法论、目的论,评价论。 参考答案:正确 10:[判断题]1、《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系统 参考答案:正确 1:[判断题]10、理课程标准中地理价值观的重点是可持续发展观、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全球意识。 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9、地理课程标准关注的"过程与方法”重点包括:获取地理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表达和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与方法。 参考答案:错误 3:[判断题]8、地理思维方法包括观察法、比较法、调查法、实验法 参考答案:错误 4:[判断题]7、地理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回答"为什么”、"怎么办” 的地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理原理类知识和地理操作程序类知识。 参考答案:正确 5:[判断题]6、地理教科书的双层系统是指正文与阅读系统 参考答案:错误 6:[判断题]5、地理策略性知识:主要是回答"怎么学”的地理基础知识。 参考答案:正确 7:[判断题]4、地理重点知识是地理教材中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地理基础知识参考答案:正确 8:[判断题]3、地理教学目标设计要注重认知目标、行为目标的有机结合。 参考答案:错误 9:[判断题]2、教学目标ABCD模式中"C”意指行为动词

西南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

西南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程试题 【A 】卷 阅卷须知:阅卷用红色墨水笔书写,得分用阿拉伯数字写在每小题题号前,用正分表示,不得分则在题号前写0;大题得分登录在对应的分数框内;统一命题的课程应集体阅卷,流水作业;阅卷后要进行复核,发现漏评、漏记或总分统计错误应及时更正;对评定分数或统分记录进行修改时,修改人必须签名。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合题意的选项,每题2分,共10×2=20分)。 1、对于任意二事件A 和B ,与B B A = 不等价的是( )。 (A )、B A ? (B )、A B ? (C )、φ=B A (D )、φ=B A 2、设A 、B 为两个事件,且1)(0<

4、设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2 σμN ,则随σ的增大,概率)|(|σμ<-X P 将( )。 (A )、单调增大 (B )、单调减小 (C )、保持不变 (D )、增减不定 5.设()ηξ,的联合概率密度为:()???≤+=其他0 1,221y x y x f π, 则ξ与η为( )的随机变量。 (A) 、独立同分布 (B) 、不独立同分布 (C) 、独立不同分布 (D) 、不独立也不同分布 6、设)(x Φ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不发生 事件,发生事件,A A X i 01,100,,1 =i ,且P(A)=0.8, X 1,X 2,…,X 100相互独立。令∑== 1001 i i X Y ,则由中心极限定理知Y 的分布函数F (y )近似于( )。 (A )、)(y Φ B .)4 80 ( -Φy C .)8016(+Φy D .)804(+Φy 7、设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X ,Y ,)1,0(~,)2,1(~N Y N X ,则Z=2X-Y+3仍服从 正态分布,且有( )。 (A )、 )9,5(~N Z (B )、)7,5(~N Z (C )、)18,5(~N Z ((D )、以上都不正确 8、设总体X 服从正态分布),(N 2 σμ,其中μ,2 σ均未知,X 1,X 2, …,X n 为其样本, n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 i i X n 1 2 )(1μ是统计量 (B )、 ∑=σn 1 i 2 i 2X n 是统计量 (C )、 ∑=μ--σn 1 i 2i 2)X (1n 是统计量 (D )、 ∑=n i i X n 1 1是统计量

预算通石油清单2000(V7)(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专版)使用手册资料

目录 软件概述 (1) 第一章软件安装 (2) 第一节安装软件 (2) 第二节安装加密锁 (9) 第三节卸载软件 (13) 第四节软件的启动与退出 (15) 一启动软件 (15) 二退出软件 (17) 第二章功能介绍 (19) 第一节整体介绍 (19) 一标题栏 (22) 二菜单栏 (23) 三工具栏 (30) 四主要工作表窗口 (39) 五项目管理窗口 (46) 第二节软件功能介绍 (47) 一编辑功能 (47) 二预设定额指引 (55) 三打印设置 (56) 四工程项目加密 (60) 五用E-mail传送工程文件 (61) 第三节系统维护 (63) 一维护系统参数 (63) 二维护价差表 (66) 三维护材料表 (69)

四维护系统定额库 (71) 五维护补充定额库 (72) 六维护配合定额库 (77) 七维护功能选项 (78) 八设置表格风格 (78) 第三章部分问题及操作技巧 (82) 1.如何确定当前工程所使用的是哪一个模板? (82) 2.如何将一个选错模板的工程数据完整地转到按另一个模板新建立的工程中? (83) 3.如何将甲供材料从综合单价中扣除? (83) 4.投标人脚注如何控制其位置和内容? (83) 5.如何在打印主要材料报价表时按自己的要求去掉部分材料? (84) 6.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在表格找到想要的数据? (85) 7.维护功能选项中包括哪些功能? (86) 8.如何计取与取消附加费用? (90) 9.如何调整清单定额的综合费(管理费和利润)? (93) 10.招标人如何确定主要清单项目? (95) 11.如何保证招标人给出的清单项目不被误修改? (96) 12.如何重新编工程内容及项目特征序号? (97) 13.如何将清单计价中的定额转换到定额计价表中? (98) 14.如何快速添加安装未计价材料? (99) 15.如何智能升级? (101) 16.如何使用用户指引? (102) 17.如何锁定清单项目综合单价? (103) 18.如何使定额与清单工程量同步? (103) 19.如何清除单位工程中所有定额(清单)的工程数量? (104) 20.如何查看定额勘误及相关信息? (105) 21.如何将安装中的脚手架搭拆费等附加费计入措施项目? (106) 22.如何分析工程造价指标? (107) 23.如何将其他清单工程合并到当前工程中? (109)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海洋沉积最重要的区域()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滨海区 2. B. 浅海区 3. C. 半深海区 4. D. 深海区 2、在北半球的反气旋中,气流的运动方向为 √此题回答正确 1. A. 从中心向四周作顺时针旋转 2. B. 从中心向四周作反时针旋转 3. C. 从四周向中心作顺时针旋转 4. D. 从四周向中心作反时针旋转 有关地球形状的正确叙述是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正圆球体 2. B. 扁球体 3. C. 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 4. D. 两级略扁的椭球体 洪流作用的产物称为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坡积物 2. B. 冲积物 3. C. 残积物 4. D. 洪积物 5. E. 风积物 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将植物分为 √此题回答正确 1. A. 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 2. B. 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 3. C.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4. D. 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 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光直射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北回归线 2. B. 南回归线 3. C. 赤道 4. D. 南极圈 、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可以有经纬线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无数条 2. B. 各一条 3. C. 一条 4. D. 各两条 某地经度指该地所在经线与()角距 √此题回答正确 1. A. 赤道面 2. B. 极点 3. C. 本初子午线 4. D. 地心 从水量平衡方程中可知,海洋蒸发量()降水量√此题回答正确 1. A. 大于 2. B. 小于 3. C. 等于 在北半球的气旋中,气流的运动方向为 √此题回答正确 1. A. 从中心向四周作顺时针旋转 2. B. 从中心向四周作反时针旋转 3. C. 从四周向中心作顺时针旋转 4. D. 从四周向中心作反时针旋转 下列属于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洪积扇 2. B. 自然堤 3. C. 牛轭湖 4. D. 泥石流 5. E. 沙嘴 6. F. 河漫滩 12、莫霍面是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西南大学思修期末考试重点知识

绪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 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P17-18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具有时代性(受时代条件制约,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阶级性(所处阶级关系与地位不同,形成的理想也不同)、超越性、现实性、预见性(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P18-19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 P34-35 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一.民族精神 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P42-44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精神。 三.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P44-45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心系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四.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3.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五.做忠诚的爱国者 P52-57 1.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西南司建〔2005〕42号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前期阶段管理 第三章项目管理机构 第四章施工图设计管理 第五章物资供应管理 第六章工程建设总体部署 第七章开工报告 第八章招投标管理 第九章合同管理 第十章施工管理 第十一章监理管理 第十二章质量管理 第十三章HSE管理 第十四章计划统计管理 第十五章投资控制管理

第十六章完工交接管理 第十七章竣工验收管理 第十八章工程项目考核 第十九章风险抵押和奖励考核 第二十章附则 附件一:工程分类与管理机构资质等级对应表 附件二:项目管理机构申报表 附件三: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地面建设项目建设总体部署编制纲要附件四:开工报告申报表 附件五:建设项目周报表格式 附件六:新增天然气、原油产能配套建设情况表 附件七: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项目风险抵押金收取比例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建立适应现代企业规范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一步搞好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项目管理规定,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实现对质量、工期、投资和安全的有效控制,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分公司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分为前期阶段、建设阶段和竣工阶段。项目的酝酿、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到初步设计的批复为前期阶段,初步设计批复后至工程进行完工交接前为建设阶段,完工交接、投产试运行、考核、竣工验收和项目后评估为竣工阶段。 第三条分公司地面建设项目管理部是分公司地面建设的归口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分公司地面建设项目的建设阶段,参与地面建设项目前期阶段、竣工阶段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分公司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将分公司油气田地面井场装置、集输气站、集气管线、脱水站、增压站、污水处理站、天然气净化装置、炼油和化工装置、天然气长输管线、输配气站场、CNG站、矿建(厂、处、院、所)等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天然气销售终端市场投资项目等地面建设项目,按照项目投资大小、项目建设意义等方面情况分为限上项目和限下项目两类型。本办法涉及的“地面建设工程”属限上项目的,按本办法进行项目管理,限下项目的,由分公司各二级单位参照本办法,根据各单位具体情况,编制相应的管理办法执行。分公司地面建设项目管理部每年将根据分公司地面建设投资计划,按照项目投资大小及项目建设的重要程度将当年地面建设项目明确划分为限上项目和限下项目两类型,并行文下发到各二级单位。 第五条凡分公司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实行项目管理,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执行项目经理、副经理必须持证上岗和主要项目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突出工程建设目标管理、工程建设HSE管理、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等工作目标。 第六条凡分公司地面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工程监理、第三方检测和第三方质量监督制度。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文件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文件 西校地科院〔2018〕6号 关于印发《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全体师生: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实施办法(试行)》已经学院党政联席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018年9月28日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教财〔2014〕1号)《西南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西校〔2012〕450号)《西南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设置及管理办法》(西校〔2013〕348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在我院就读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非在职研究生具备申请资格。 第二章国家奖学金参评条件和评选办法第三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者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思想品德: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诚信友善、团结同学,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课程学习:学习成绩优异,无重修、补考科目。 (三)科学研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以西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本人为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包括培养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也作为第一作者对待)在本学科领域发表不少于1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博士研究生发表

的学术论文级别应为SCI期刊(自然科学)、CSSCI期刊(人文社会科学)、SSCI(3区以上)外文期刊(人文社会科学)、A&HCI期刊(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级别应为《西南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成果及平台分类与认定办法》(西校〔2015〕620号)及《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以及平台分类与认定办法》(西校〔2015〕621号)的刊物分类中B级及以上级别。 2.在本学科领域有著作类或创作类成果。成果参照学校《教学科研单位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业绩年度绩效考核细则(试行)》中《科研与社会服务项目及成果计分标准表》的有关表述进行认定。 3.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4.获省部级科技竞赛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5.校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人。 6.在科研或专业实践方面有其他突出成绩的。 (四)社会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硕士研究生申请者应有不低于10天的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经历,参与途径包括学校或培养单位组织的研究生挂职锻炼、研究生假期社会实践、研究生服务团、支教团等。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活动的硕士研究生应有相关证明材料。 第四条研究生出现以下任一情况,不具备当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 (一)参评学年学籍状态处于休学、保留学籍的。 (二)超过基本修业年限的。 (三)当年已经毕业的。

西南大学网课创课十讲独角兽期末考试答案

1.正确【判断】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创业者是必不可少的,而换位思考是提升沟通能力重要的一点。 2.错误【判断】高瞻远瞩的学者智慧是创业的灵魂。 3.错误【判断】校园创业的时候,班级是可利用的最好的资源,因此最好和班上的二十多个学生一起创业。 4.正确【判断】“听多数人的意见,少数人商量,一个人决策”的创业机制设计是正确的。 5.错误【判断】好的商业机会要看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所以在创业的时候最好要追风口,去追社会最热门的事情做,这样成功的几率会大一些,而且能将风险最小化。 6.错误【判断】识别商机首先要确认需求是否真实存在,且有没有被满足。如果需求已被其他企业的产品所满足,就意味着必须另寻商机。 7.错误【判断】在一般的商业当中,很难从高频的业务切到低频的业务。 8.正确【判断】价值的创造要围绕价值需求来进行 9.错误【判断】产品开发是用户需求挖掘的前提。 10.错误【判断】营销4P包括Produce(生产)、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 11.错误【判断】商业计划书具有确定性,一旦确立后就不能更改迭代。 12.错误【判断】初始注册近越多越好,资金越大说明实力越强。 13.正确【判断】专业的创业孵化器可以为创业公司提供办公场地、办公设施、融资顾问、人力顾问、财务税收等支持。让创业则会专心打磨产品、经营企业、实现业绩增长。 14.错误【判断】创业者在选择投资人时,应该以价格作为主要的评估维度,谁给的估值最高、钱最多、机构名气更大,就应该和谁合作。 C【单选】很多伟大的创业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能够像帆船一样,借逆风之力行驶,这种本事叫作()的力量。 A情商 B智商 C逆商 D三商 AB【多选】在早期创业团队核心合作伙伴人数的选择上,建议大于1小于等于3的原因是, A因为只有一个人称不上团队,无法作出比较科学的决策。 B在创业早期,很多决策要快,如果人数太多,无法快速地作出决策。 C因为人少的话,每个人获得的股权占比较高。 D因为人多会带来经济上的负担。 D【单选】当我们看到了社会需求,经济需求,同时要(),才能将机会真正转化为行动。 A看机会和现有资源是否匹配 B有良好的渠道获取资源 C有能力将资源和机会结合起来 D以上三项 ACD【多选】商业模式的核心三点为()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落实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安全生产责任,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通则》,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分公司所属各单位应根据本规定制定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岗位员工和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奖惩办法。 第三条分公司各级行政正职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负主管领导责任,其他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其分管工作的安全生产负分管领导责任。各职能管理部门应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管理责任;员工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四条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岗位员工和部门,应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对实现安全、文明生产负责。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分公司及所属各单位。 第二章制定范围和程序 第六条各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范围应覆盖本单位所有组

织、管理部门和岗位。各单位应根据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能,分别制定出各级领导干部、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本单位所有岗位设置及职责,分别制定出各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七条各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由本单位HSE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以单位文件形式予以明确。 第八条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程序 (一)根据机构编制、核实职能及人员; (二)对本单位所属组织的安全管理状况和各岗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定位; (三)制定责任制大纲; (四)组织编制; (五)审查责任制草案; (六)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发布。 各单位应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审核修订,当组织机构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安全职责、职能进行修订。 第三章责任制内容 第九条分公司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明确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岗位员工和部门所要承担的安全工作责任、权利、义务和具体安全工作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满足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规定,涵盖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及安全要求。 第十条分公司各级领导、各职能管理部门按照“一岗一责”、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2.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3. 第四纪沉积物的概念:沉积在陆地或海洋中的松散的矿物质颗粒与有机物质 第四纪沉积物特征:(1)松散性:习称“松散堆积物”,也有胶结或固结的,如玄武岩掩盖下的变质残积物、泉华、钙板等。(2)可移动性:在其形成过程中和形成之后,不断进行着破坏、搬运、再沉积作用和各种各样的变化。(3)岩相变化快:同期沉积物可在短距离内发生相变,如洪积扇,因而地层划分对比困难,研究难度大。(4)成因多样(5)不同程度地风化(6)哺乳动物化石丰富并特含古人类化石 4. 地质作用结果:削高,补低。 5. 判断沉积物成因类型的标志(1)沉积学标志A.岩性①砾石,②砂和粘土 B.结构(流动营力结构,非流动) C.沉积构造(层理,楔状体,结核,网纹) D.产状 E.沉积体形状 (2)地貌标志 A.直接地貌标志河流阶地,洪积扇等… B.间接地貌标志 (3)环境标志A、有机环境标志 B、无机气候标志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 概率积累曲线(细切点、粗切点)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就是地表(地球表面)形态。 2.地貌的形态: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3.谷中谷:指在地貌发展中,老的谷地被切割形成更小的、新的谷地。 4.地貌的基本形态: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一个地貌基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 5.地貌的形态组合: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起。 6.准平原: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 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形。 7.夷平面:准平原可以因随后的地壳上升而抬高,再受流水侵蚀切割成为山地,其顶部可以残留准平原的遗迹,可以见到沙砾等松散沉积物。如一个地区一系列的平坦 山顶大致位于同一高度,则可能代表地质时期中准平原的表面,称为夷平面(包括 准平原、山麓面、刻蚀平原) 8.猪背岭:倾斜坡角度为40~45°的单面山 9.地貌的年代:指地貌的主要特征形成以后的年代(只有等基本要素固定下来以后方

西南大学2017年优秀毕业研究生名单

西南大学2017年优秀研究生毕业生名单 马克思主义学院(共17人) 张琼杜丹胡義罗娜阮斌石海君孙芮晨王瑕莉宁友金徐琴杨丹阳杨丽媛崔建西袁珊胡华丹 白云华(博士) 马志霞(博士) 经济管理学院(共26人) 张娜林恬竹李虹牛可李正梅张琦周子琳任钦义贾煜刘天元刘龙峰吴明凤桂梅何静田翠翠唐艳王亚丽李卓凌刘琰宋未忆朱俊颖刘雨姗刘明月冯哲刘晗(博士)王文涛(博士) 工程技术学院(共9人) 黎桉君王驰程明书颜菲尔尹晓峰曹中华韩煜杰陈魁 刘碧贞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共12人) 刘芮段芳芳周廷张兴陈颖冰向杰雷勇刘振 梁卿蒋波郭文良王广钊(博士) 法学院(共22人) 童飞霜宋佳润王霞萍黄明星彭诗谱黎宇翔黄文华刘影郑坤马珣马欢张月琴刘伶俐刘瑞林蒋平余乐刘丰罗茂路范曌陈晨程彦绫高敏贞 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共16人) 肖薇杨柳伍明雪杨巍巍陈炳良王浪向洪罗琴卢化梅贞候梦佳罗熙李娇娇张功秦煜粟确摩脚尔地理科学学院(共19人) 张宇张媚曾思博吴晶晶谢莹崔古月张涛涛毕国华

谢正兰孙喆潘美含杨岚杰王静怡邓春刘瑶李佩恩 刘梦佳刘金萍张远瞩(博士) 教育学部(共55人) 陆莹周晓雯陈万东高静杨帅李柃璋吴燕圆陈艺 陈优朱丹李琪张善超邓昌杰肖林王静李才静 田洵洵徐帆赵佳丽张珊侯浩翔杨东东朱萌萌郑智勇 蔡群青张立罗莎莎金旭王晓杰王亚丽任可雨王一雯 张长剑史晓静蒋世彦翟纯万盼盼王影周婷婷祝叶 程丹刘文雅张龙尚冉齐培育蒋姗姗周颖李依娜 傅越张铭凯(博士)陈亮(博士)马郑豫(博士)金心红(博士) 陈星(博士)刘志慧(博士)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共28人) 冯飞杨涛欧阳资沛杜盼盼李瑞雯韩文艳汪渊谭穗牛庆艳段晓月郑博李欣茹李琴唐秀梅曾理陈龙翔韩璐蒋文岩刘卿淼潘明莹谭杰田虞杨琼杨硕于萍翟香荔章崇文周梦龙 心理学部(共45人) 邓于蓝何雨霞孔文茜罗婷婷燕晓彬许婷婷余嘉黄潇洒 向青青王小琴徐一心胡佳马原啸冯君凤宋亚男王焕贞 潘玮唐清婷覃恺洋姚小喃张利杰蒋虹侯香玲马超 王瑾一陈佳芳陈美龙泉杉施启琰古焱李彧宋森森 吴桃宇张静汤艺范磊陈媛婷梁乾琳徐朝娜史嘉鑫 靳晴晴杜雪(博士)陈群林(博士)杨军义(博士)王丽君(博士) 体育学院(共12人) 郭浩宋倩马丹丹夏慈忠王璐祝朗彧孙琳王诚诚 刘博源郝志勇段红雷李磊 文学院(共32人) 郑婷尹周鹏许敏叶珣蒋智娟赵明秦思梦庞娟 许杨侯光耀兰祥苹金晓雪张建国姚婷婷金丹李世佳

重庆西南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西南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本卷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国家体制有内服与外服之分,外服以异姓方国居多;西周时期,大规模分封宗室子弟和 功臣。商周政制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 部落血缘色彩增强 B. 国家政权的强化 C. 财产地域观念淡化 D. 神权政治的瓦解 2.对下表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 亲商势力全都被武力安置在成周 B. 成周的建成消除了殷商贵族的反抗 C. 成周对周王朝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D. 成周被分封给商贵族作为祭祀之地 3.《尚书?康诰》记载,周公在建成东都洛阳后,对四方诸侯说:“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 罚,不敢侮鳏寡,……闻于上帝。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用兵伐殷)。”这体现了西周时期 A. 接受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 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增强 C. 倡导敬德保民维护统治 D. 政治中心东迁使局势不稳4.《礼记?大学》记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 家而成教于国。”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由此可知() A. 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 B. 分封制是家国同构产生的制度根源 C. 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 国人追求社会的稳定和家族的和睦 5.周朝史官是由周王任命的世袭官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春秋前期,史官流向诸侯国;中晚 期以后,逐渐流入卿大夫家,并导致了家史的兴起。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旧有社会秩序的破坏 B. 周朝文化影响范围的扩大 C. 新兴的士阶层的崛起 D. 文化知识在民间得到普及 6.春秋中期,楚国灭掉其北邻若干小国后设县统治,由贵族担任县尹、县公,国君可随时对其 任免调遣。晋、秦等国也相继推行县制。这表明当时 A. 三国率先实现君主集权 B. 对地方的管理得到加强 C. 法家思想受到推崇 D. 官僚政治基本确立 7.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法 家的“以政裕民”等。富民思想的出现从根本上体现 A. 民本思想的盛行 B. 各家思想的交融 C. 诸侯争霸的需要 D. 小农经济的影响 8.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俭”“敦敬”“忠信”,可谓“古之吏也”; 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秦国 A. 遵循古礼 B. 推行德政 C. 体制创新 D. 人才荟萃 9.爵位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 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力。这一变化 A. 表明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B. 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 C. 反映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的分离 D. 激化了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10.对于汉初恢复分封制度,传统观点认为是刘邦鉴于秦朝单纯实行郡县制导致孤立而亡的教训; 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基于楚汉战争时已分封诸王的事实;还有学者提出,刘邦深受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汉初恢复分封制的认识 A. 都基于汉初巩固政权需要 B. 缺少与周代分封制的对比 C. 后期的观点更具有全面性 D. 研究视角的差异影响结论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实施细则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 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地面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地面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地面建设项目,是指直接为油气田生产服务的油气田产能建设、老油气田调整改造、天然气净化装置、天然气炼化装置、天然气长输管线、输配气站场及公用工程等地面建设项目。按照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投资管理办法规定的投资项目管理权限和所涉及的范围,分为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审批管理的一、二类项目、专业公司审批管理的三类项目和分公司审批管理的四类项目。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竣工验收,是指地面建设项目已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建成,正式生产前,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有关单位依据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对项目建设成果的全面考核工作,是项目由建设转入正式生产,办理资产转资手续的标志。地面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分为专项验收和总体验收。 第四条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成果的重要环节,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地面建设项目,都必须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办理资产转资手续。未通过竣工验收的地面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组织整改,并重新申请竣工验收。 第五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分公司业务范围内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地面建设项目。

第二章竣工验收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分公司竣工验收工作实行以规划计划部门为主导管理,业务部门密切配合的组织体系,实行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一)分公司规划计划处是分公司地面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归口综合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负责制订分公司地面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2.负责编制并下达分公司地面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计划; 3.负责组织一类、二类项目的竣工预验收,并配合专业公司组织的地面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4.负责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组织竣工验收以外的三类项目和上级委托的地面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5.负责分公司地面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考核。 (二)分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是分公司地面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分公司档案馆负责协调、监督和指导分公司所属单位地面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 2.负责组织或申报分公司重点地面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工作; 3.参加分公司组织的地面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三)分公司生产运行处是分公司地面建设项目土地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负责协调、监督和指导分公司所属单位地面建设项目土地管理工作; 2.参加分公司组织的地面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四)分公司财务处是分公司油气资产及资产转资工作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复习题-2017》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冰碛物具有( B ) A.颗粒磨圆度好 B.无层理 C.堆积物中含异源小 漂砾 D.细粒粒上保存有光面和擦痕 2.阿尔卑斯山北麓保存有( D ) A.玉木冰期 B.大理冰期 C.埃尔斯特冰期 D.大姑冰期 3.暗河沉积物( D ) A.无崩积、溶蚀残余粘土 B.的沉积相有规律变化 C.可塑造各种典型的河流地貌形态 D.没有二元结构4.地质 历史上曾出现过( B )三次全球性冰川作用 A. S,T,K B. Z,C-P,Q C.Z,P-T,Q D. O,K, E5.新构造运动是指( B ) A.新第三纪以来或第四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 B.从第三纪开始至现在的构造运动 C.新第三纪 以来和第四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D.现在仍 在活动的构造运动 6.从河谷的横剖面看,河谷的组成要素有( D ) A.谷麓和谷肩 B.谷缘和谷肩 C.谷缘和谷坡 D.谷底和谷坡 7.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有( C )A.地形坡度及 降水 B. 气候、温度、高度C.温度、 降水和地形 D. 地形起伏及温度高低 8.第四纪采用四分法,其年代界限分别是( C ) A. 0.8Ma,1Ma,12.5 万年,1万年 B. 1.7Ma,1Ma,12.5 万年,1万年 C. 2.5Ma,1Ma,12.5 万年,1万年

D. 3.5Ma,1Ma,12.5 万年,1万年 9.山岳冰川主要分布于( B ) A.中、高纬度高山区B.中、低纬度高山区 C.中、高纬度低山区D.中、低纬度低山区 10.阶地分为( C ) A.内叠阶地、上叠阶地 B.阶地前缘、阶地后缘 C.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埋藏阶地 D.阶面、阶坡11.第四纪最主要特点是( A ) A.人类出现 B.部分地壳活动 C.小规模的冰川活动 D.哺乳动物大量绝灭 12.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 D ) A.地层及沉积物 B.生物及气候 C.新构造运动与地壳发展 D.以上全部 13.第四纪一词(Quaternary)是1829 年法国地质学家( B )所创。 A.阿杜努伊 B.德努瓦耶 C.莱伊尔 D.席姆佩尔 14.教材采用的第四纪下限的古地磁年龄依据是( A ) A.松山/高斯极性分界 B.吉尔伯特/高斯极性分界 C. 松山/布容极性分界 D.吉尔伯特/松山极性分界 15. 2014版国际地质年代表规定第四纪下限年龄为( B ) A.0.78Ma B.2.58Ma C. 1.806Ma D. 2.4Ma 16.冰川作用在砾石表面时形成( A ) A.新月形擦口 B. 纺锤状撞痕 C.砸痕 D.泥质胶结物 17.下图砾石概率分布曲线③2 成因属于(D ) A.河流 B. 洪流 C. 风力或海浪 D. 以上成因可能都有

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

2003年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30) 1、国民生产总值(GNP) 2、第三次科技革命 3、后发优势 4、涓滴效应 5、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 6、点——轴开发模式 二、填图题(25) 在日本地图上填绘出日本八大地方(区)、十三个经济地域(区)(要求划出各地方、各经济地域的大致界限并在相应位置写出其名称),并在相应位置填出东京、大阪、北九州、扎幌等四个城市。 三、简述题(45) 1、简述中国西南区农业地理特征。 2、浅述基本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动因。 3、简析现代科学技术对不业布局的影响。 四、论述(50) 1、试析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在基本特征。 2、试析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 2004年人文地理 一、名词解释(30) 1、经济区位 2、网尼克指数 3、“三湾一海”地区 4、霍尔木兹海峡 5、温带海洋性气候 6、区际商品率 二、简答题 1、主导产业有哪些基本特征?选择主导产业的判断指标主要有哪些(15)? 2、简述城市化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10)。 3、试述对中国自然资源的总体评价(15)。 4、简评美国的地理位置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5)。 三、填图题 在图上填出英国11个标准区的名称及大致范围、赫布里底群岛、伦敦、泰晤士河、奔宁山脉。 四、论述题 1、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长江三角洲及沿岸地区的认识。(25) 2、试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来分析欧盟的发展。(25) 2005年人文地理

一、名词解释40) 1、劳动地域分工 2、主导产业 3、京津塘工业基地 4、经济地域系统 5、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二、简答题(60) 1、简述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2、简述战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特点 3、简要评析东北老工业区振兴发展的条件 4、试对我国能源资源进行简要的经济评价 三、论述题(50) 1、论述战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特征、动因和世界主要旅游区域(25)。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和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是“五个统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试用经济地理学产业布局和区域开发的有关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谈谈你对“统筹区域发展”的认识(25)。 2006年: 1、名词解释:西电东送、全国性商品粮基地、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区位与区位优势、生产要素禀赋论 2、简答:简述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意义与对策?简述地理大发现?简述我国企业增长的动因与企业扩张的基本规律? 3、论述: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区位优势与经济发展重点?论战后世界经济抵御系统条件与特征的新变化?论区域开发中经济发展水平,,,,,,,(不清楚了)? 2009年西南大学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 1、经济区 2、旅游环境 3、区位理论 4、第三次科技革命 5、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 二、简答题(45分) 1、根据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简析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15分) 2、中国人口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谈谈协调我国人口结构的对策。(15分) 3、简评美国的地理位置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5分) 三、论述题(80分) 1、联系我国的实际,论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途径。(25分) 2、对比分析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工业基本特点及其成因。(25分) 3、试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来分析欧盟的发展。(3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