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竺可桢与中国现代物候学发展

竺可桢与中国现代物候学发展

竺可桢与中国现代物候学发展
竺可桢与中国现代物候学发展

竺可桢与中国现代物候学发展

摘要:本文缅怀了竺可桢先生为中国现代物候学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物候学思想,提出了现代物候学的定义;他设计了现代物候观测规范和标准,建立了中国现代物候观测网;他挖掘了我国史料中的物候信息,在耄耋之年独自重建了中国过去5000年温度变化规律,开中国历史气候学研究之先河;他利用国内外物候学研究成果,为我国农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有指导意义的真知灼见。他还负责撰写了中国第一部《物候学》著作,指出了物候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为物候学在中国普及教育作出贡献。当前我国物候研究遇到一定的困难,但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竺可桢先生开创的现代物候学事业必将取得新的成就。

关键词:竺可桢,物候,物候学进展

竺可桢先生是我国现代地理学、气象与气候学的一代宗师,是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竺先生一生在地理学、气象学、气候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中国自然科学史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树颇丰。其中,物候学是他用力最勤、成就最高的研究领域之一。他是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历史物候资料挖掘与整理、中国物候观测网建设、采用物候资料研究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将物候学应用于农业生产等方面成就卓然。中国现代物候学研究所走的每一步、所取得的每一项成果,几乎都与竺先生有密切联系。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生物物候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受到当前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今年恰逢竺可桢先生诞辰120周年,在缅怀他为中国现代科研事业所做出杰出贡献的时候,我们再次为竺老非凡的战略意识、严谨的研究作风和卓越的科研成就所震撼,正是由于他的远见卓识和奠基性部署,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物候学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正是由于他开创性工作,才使得今人更科学地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献中的物候信息,从而使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在国际全球变化领域独树一帜(Ge et al., 2003, 2007, 2010)。

一、物候学及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创立

1.物候学及研究意义

竺可桢先生很早就给出物候学的科学定义: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土壤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季节现象变化的规律,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竺可桢和宛敏渭,1963a)。他认为,“物候知识的起源,在世界上以我国为最早”(竺可桢和宛敏渭,1963b),物候学可以称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学科”(竺可桢,1964)。物候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等;候鸟、昆虫及其它动物的迁移、始鸣、终鸣、始见、绝见等;也包括一些周期性发生的自然现象,如初雪、终雪、初霜、终霜、融冰及河湖的封冻、融化、流凌等。物候现象不仅反映自然季节的变化,而且能表现出生态系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因而也被视为是“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和宛敏渭,1973)和全球变化的“诊断指纹”(Fingerprints)(Root et al., 2003)。

动植物物候是自然环境要素及其变化的综合反映,研究生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重要科学基础,物候研究具有许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自然物候记录是全球环境变化的最直接和最有效证据,可以用来分析环境要素的变化机理,是对仪器记录的重要补充。

第二,现代物候规律与历史物候记录相结合可用于深入分析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和生物对环境要素变化的响应。

第三,物候变化是陆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研究生态系统生态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生态系统物质生产和碳循环研究中,植物物候改变引起的生长季长短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Piao et al., 2008)。

第四,物候学在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人类健康、园艺与旅游景观设计等传统应用领域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五,开展物候变化研究有助于气候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及相关资源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和融合,从而推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深入开展。

2.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创立

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中、外物候观测和记录都可以追朔到很久以前。在西方,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雅典人就试制了包含物候内容的农历。在罗马凯撒时代(公元前102年-公元前44年),就颁布了简单的物候历以服务于农业生产。物候记录在我国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诗经》和《吕氏春秋》等篇章对此都有记载。“《礼记?月令》是根据《吕氏春秋》的,是周、秦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物候历”[1]。据《淮南子?天文篇》记载,西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已经出现,说明当时的物候记录已经相当完备和系统。

瑞典著名植物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é)是西方物候学的奠基人(施奈勒,1965)。1751年,他在“植物学哲学”一书中第一次明确阐述了物候观测的目的和方法,描述了植物的发育期,该论述直到今天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后,瑞典、英国、德国等国科学家分别在十八世纪中后期和十九世纪前期开始进行物候观察和记录。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物候服务机构是二十世纪20年代在德国开始工作的。

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创始人。1920年先生执教于南京师范学堂时就开始亲自观测南京的物候。1931年,当物候观测资料已经积累了九年时,他开始理性地考虑在中国开展物候学研究,撰文讲述现代物候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这一时期竺可桢在物候学研究领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活动,是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发轫。

此后的四十余年间,先生身体力行,一直热心于观测和研究周围动植物物候。在他所留下800余万字日记中,几乎每天都在醒目位置记述当日物候。这些资料本身就是极为珍贵的物候观测数据。他与宛敏渭先生合著的《物候学》,是新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科技书籍之一。

该书首版于1963年,之后数次再版,对传播和普及物候学知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我国科学的物候观测较欧洲晚近200年,但由于竺先生高瞻远瞩,他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物候领域的科学实践使我国现代物候研究及应用上基本与欧洲和北美同步。由于数据优势,在历史时期物候研究方面,则超越欧美,世界领先。

二、竺可桢对中国现代物候学的重要贡献

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倡导者和创始人。物候学仅是竺先生一生的一个研究领域,但物候观测、物候学思考和研究贯穿先生的一生,从未停息。从二十世纪20年代算起,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在中国现代物候学创立、中国物候观测网建设、采用物候资料研究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将物候学知识应用在农业生产以及物候知识的科学普及等领域均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对中国物候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1.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物候学思想,在中国率先开始现代物候研究

1931年5月9日,在气象研究所的学术研讨会上,竺可桢作了关于“月令”问题的报告,为与西汉初年局限于黄河流域的“旧”月令区别开来,称之为“新月令”,在《中国气象学会会刊》发表时,即名“论新月令”。该文是竺可桢先生第一篇系统性的物候学论文。对中国现代物候研究而言,该文是一篇纲领性论著,与该时期先生科学观测物候的实践,可一并视为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发轫,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论新月令”透彻论述了物候研究的系统框架,奠定了中国现代物候研究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物候分析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第一,厘清了中国古代物候学思想的萌芽,清楚表述了古代月令、节气与动植物物候的关系。资料起于《礼记?月令》,终于清代全祖望《刘继庄传》对刘献廷古今物候差异对比工作的评述。惜乎刘献廷的物候论著散佚,至今无可考证。但是,这丝毫不影响竺先生对中国古代物候学思想发展脉络的把握。第二,初步给出物候学的定义:“草木之荣落,候鸟之往返,由气候之寒燠而得物类之感应,中国旧称‘物候’。”“但物类受天时之感应,不特因地势之高下,纬度之南北而已,即山阳、山阴已感不同,即同种异类之花卉,其含苞放花之时期,亦自有别,故观测物候,欲求精密,不得不以科学方法也。”第三,初步厘定中国物候观测的主要标准。首先对照西欧和北美物候观测内容,确定主要观察的物候期类型,重点讲述了展叶和开花物候;再参考国外经验,强调了物种的选取标准:① 此种植物须分布甚广;② 茁叶开花之时期易于辨认;③ 记录所得之结果,须能有禆实用,而确能以示一年中发育之序者;④ 所选植物须各处所常见,而不受意外之影响者。此后,他与宛敏渭先生一起制订中国物候观测规范时,这些因素也是重点考虑的内容(宛敏渭和刘秀珍,1979)。第四,系统介绍和引进Hopkins物候定律(bioclimatic law),明确指出Hopkins在北美地区的重要发现,“每差纬度一度,或经度五度,或高度上升四百公尺(米),各物候之现象,先后差四日,向北、向西、向上则晚。”八十年后的今天,现代物候学对世界各地物候地理分布规律的分析方法基本仍未脱其窠巢。第五,基于上述理论,该文给出一项物候学研究案例。作者采用9年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南京11个物种(含2动物种)11个物候期的变化,初步认为这种变化与≥0℃的年积温有关[2]。受积温概念启发,宛敏渭先生于1985年分别推导出北京榆树(Ulmus pumila L.)和绦柳(Salix matsudana var. lpendula Schneid.)始花期与积温的数量关系式,并据此求出两种物候期的起点温度以及起点温度和积温的日期(宛敏渭,1985)。

2.设计了现代物候观测规范和标准,建立了中国现代物候观测网

竺可桢先生对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在他的领导下,筹备、组建了“中国物候观测网”。近年来,几乎所有中国物候研究论著都得益于该观测网所得的数据资料。但是“中国物候观测网”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1934年起,原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曾选定21种植物、9种动物和众多农作物以及部分气象水文现象,委托各地的农事实验场进行物候观测,这是我国最早有组织的全国性物候观测。后来由于抗日战争,此项观测时有中断,现仅保存有1934-1940年的记录,其中,1934-1936年的记录较为完整。

图1 中国物候观测网观测站点分布图

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先生开始考虑全国性物候观测,1963年网络建成并开始观测,当年全国共有49个观测站点[3]。1963-1996年陆续有135个观测站点工作。其中,在“文革”期间,当竺先生见到有些物候观测站无法正常工作时,他奔走呼号,直到物候站恢复工作。2002年之后,在笔者艰难争取下恢复了其中的19个站点,并增补银川和福州两个观测站(图1)。在所有观测站点中,37个观测站点观测年份长于15年。

中国物候观测网的观测对象有35种共同观测植物、127种地方性观测植物、12种动物、4种农作物和12种气象水文现象。该观测网获取了1963-1996年的物候观测数据,出版了30多年的《中国动植物物候观测年报》,为我国物候学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素材。这些资料不仅在指导我国农业生产规划与布局及作物估产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直接推动了物候学研究在我国的深入开展,孕育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

3.挖掘了我国史料中的物候信息,在耄耋之年独自重建了中国过去5000年温度变化规律,开中国历史气候学研究之先河

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历代遗留下来文献资料浩如烟海。竺先生一直

非常重视这些文献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注重古代节气、物候的考证和整理,使之古为今用。经过不懈努力,竺先生基本理出中国古代文献中物候资料的脉络。

(1)历史物候资料挖掘

第一,从考证二十四节气的演变和源流入手,了解各时期的物候变化。由于“四季之嬗变,中国知之极早”。而古时中国所谓节候均与物候相关。因此对于节候的详细深究,是了解古代物候的一个主要途径。“二至”、“二分”已见诸于《尚书·尧典》,至《淮南子·天文篇》二十四节气全部名称都已出现。换言之,二十四节气已有两千年以上的记述历史。此后,历代正史的相关部分对此均有涉及。因此,考证二十四节气及相应时期物候的嬗变过程,是研究历史时期物候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二,历代月令考证。月令是一种古代文章体裁,按照一年12个月的时令,记述政府管理的文件,包括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等内容,月令将其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现存《礼记》有《月令》篇之外,据传《逸周书》也有《月令》篇,惟后者已佚失,难以考证。但是现存月令材料中均含有非常详细的区域历史物候信息,经仔细考订,也可在历史时期物候变化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各朝正史中的物候资料。竺先生熟读二十四史,对于其中的物候资料更是非常重视。比如根据《旧唐书》、《元史》等考证历代秦岭以北地区司竹监的设置情况来考证竹子在秦岭北坡的种植与否及其物候变化,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重要结论。先生对南宋气候特征的研究也主要基于《宋史》的降雪记载,并得出“南宋时代文化中心之所以南迁,不特人祸,亦天时变迁有以造成之也”的重要结论(竺可桢,1925)。

第四,历代诗文中的物候资料。竺可桢先生学贯中西,对许多古代诗文资料烂熟于心,并善于从中分析所涉物候现象。他曾多次提到唐宋时期王之涣、李白、杜甫、梅尧臣、陆游等人诗文中所反映出的物候现象,并对此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为明确不同年份的物候资料,竺先生非常重视各类诗歌的成文年代。比如,他曾仔细考证了杜甫《春望》和《月夜》等诗的写作年代,精辟分析过陆游“鸟啼”一诗所反映的物候规律。

第五,其他历史文献中的物候资料。各种农书、志书等都是竺可桢先生非常重视的历史文献资料。特别是《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和关键地区地方志等。

竺可桢先生在物候资料挖掘方面的工作,对现代中国物候学研究有很大帮助。一方面,他的辛勤工作帮助我们整理出一系列古代的物候资料,是一个特殊的物候数据库;另一方面,这些工作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线索,追根溯源,历代文献中还有大量的资料可供参考。

(2)采用物候资料研究过去五千年中国历史气候变化

在我国建立起物候学理论体系、解决了全国性系统的物候观测问题之后,竺先生又将物候资料应用于气象和气候研究中,将平时积累的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用于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耄耋之年完成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是突出代表。

竺可桢先生曾言:“我一生写了不少文章,但是一生专门研究一个课题。这个课题就是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他晚年撰写的“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1972)是其巅峰之作,不仅为我们勾勒出历史时期中国气候的基本轮廓,而且将中国气候变化研究带到世界先进水平。该文写作极为辛苦,初稿用英文写就,于1966年6月10日动笔,三校稿完成于当年9月19日,正是受“文革”干扰最大的时候[4]。前后用时三个多月,之后几年时时注意补充资料,又于1972年将其修订成中文稿。该文在《考古学报》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多家报刊进行介绍或转载,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也极为关注,国内外学者不断函索该文,一时间洛阳纸贵。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给竺可桢的私人信函中曾言:“读大著,每读一遍,都使我觉得,这篇文章功力之深,分量之重,实为多年少见的作品,无疑应列于世界名著之林。”1 1973年,Nature 杂志对该文进行了详细介绍,使其在西方世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JG,1973)。日本著名气候学家吉野正敏曾对该文有这样的评价:“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竺可桢)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可见该文影响之巨大、论述之精深,其重要意义在于:

第一,将物候学方法系统、深入地应用在历史气候研究方面。充分考虑物候现象的顺序性、同步性,以及物候在不同地区的推移规律,根据古代物候资料和现代记录分析对比,进行推算,恢复历史时期的气候状况。

第二,基本勾画出历史时期中国气候的轮廓,指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冷、暖气候事件,对今天的历史气候变化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竺先生之后,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一时涌现出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Ge et al., 2003, 2007, 2010; Yang et al., 2002)。

第三,在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完成了一项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为后人做出了榜样。竺先生不仅奠定了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基础,构建了我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后辈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有关集成研究的范例。

4.利用国内外物候学研究成果,为我国农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有指导意义的真知灼见

与当时许多知名科学家一样,竺先生一直将地理学看成经世之学,经世致用是他的一贯追求。先生积极倡导现代物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服务于农业生产。他曾经指出,物候学除了帮助选择播种日期、预报农时外,其成果还能用于农业区划、引种驯化等方面。因此在物候学研究应用上,竺先生历来重视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在《物候学》一书中,专门安排“预告农时的方法”一章,并指出了物候农谚、积温方法和自然历在预报农时上的作用。在“物候学与农业生产”一文中,他再次论述了物候学知识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作用(竺可桢,1964)。他指出,“对农、林、牧、副、渔,物候规律统可以起一定作用”,并举例说明:江苏无锡和浙江杭州虽然纬度只相差1°10′,但因存在物候南北差异而导致水稻亩产量存在较大差别。他很早就注意到海陆热力差异影响物候,进而影响农业生产。比如,新疆乌鲁木齐的春季物候提早,作物生长季节延长,对农业大有裨益;而江苏徐淮区灌云一带春温上升较迟,三麦受春霜冻害威胁就较大。将这类物候经验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当然效果明显。这对当前的物候研究仍有一定启发,要求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区域物候分布和变化的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竺先生在我国物候知识普及方面的辛勤工作也极为感人。竺可桢和宛敏渭合著的《物候学》(竺可桢和宛敏渭,1963b;竺可桢和宛敏渭,1973)是建国以来,我国出版的最为成功的一部科普著作,为向广大人民群众推广和普及物候学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遍阅1960-1974年间的《竺可桢日记》[5],我们才体会到竺先生著书时孜孜不倦、呕心沥血的情景。该书的写作始于1962年1月23日,至1963年1月书稿交付出版社,当年7月出版。中间除了事务性工作外,竺先生几乎心无旁骛,大部分精力都投入于该书的写作,并在日记中详细标注。在资料、理论和语言等方面都严格要求,对有些资料反复推敲,仔细甄别。该书出版后好评如潮,给作者以极大信心,不久就考虑积攒资料准备修订再版。于1964年6月15日开始修订,增加了很多证据,在资料中将黄河流域的“九九歌”和“二十四番花信风”统统加入,为物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此外,从植物生理生态学理论出发,再版稿中加入了“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动力”一章。这一过程中,作者对物候资料的把握也极其严格、谨慎。在1965年7月14日日记中他曾经写到:“这一节所看材料不少,但要斟酌取去颇费心思。”1966年1月7日修订完毕。此后,受“文革”影响,直到1973年新稿才得以出版。当年9月5日的日记中,竺先生写到:“今天我接到重版的《物候学》,我已等了好久,得此书亲切,如见到自己的小孩,已扩大到82000字,共印76400(册)”。这种激动的心情说明了竺先生极为重视该书。1973年尚在“文革”之中,科学著作匮乏,此书却风靡一时,对大家空虚的心灵是一种极大的慰籍。

该书的出版不但将物候学知识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而且深入浅出,极大推动了物候学理论和研究的发展,并使一大批基层气象工作者和物候爱好者开始观测物候,并采用物候学原理进行农业生产管理的实践。

因此,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现代物候学研究的拓荒者和引路人。先生筚路蓝褛,开启山林,在他的关怀和领导下,我国物候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近20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物候学在这一领域将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近年物候学研究的新进展

近年来,物候学快速发展,理论愈加精深,应用领域不断拓宽,这些都值得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加之学科交叉深入,物候学正逐渐向纵深发展。物候学研究与前沿科学问题结合密切,研究对象越来越细致,一些特殊物候现象引起普遍重视,在数据获取和传输方式方法上都有革命性进步。

1.物候学在全球变暖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作为一种综合性响应指标,植物物候能敏感地指示气候变化,在全球变化中也受到很大重视。M. D. Schwartz(2003)在其新作《物候学:一门综合的环境科学》中指出,“物候学是研究受环境要素影响、特别是受气温等气象和气候条件变化影响的动植物的周期性变化等生物学现象的学科”,是一门综合反映环境变化的科学。近年来物候学重新受到学术界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物候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项独立证据(Barr et al., 2009)。

大量的观测事实与分析表明,最近几十年以来,中高纬度地区春季物候大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前,它们很好地指示出了全球增暖的趋势及其区域差异(Parmesen and Yohe, 2003)。Walther等人(20032002)研究表明,近30年来的气候变暖对植物物候、植物沿纬向和垂直方向的分布变化以及植物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等都有明显影响,这种影响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方式。Root等人(2003)对143项同类研究的荟萃分析也表明,植物物候变化与近期的气候变暖密切相关,他们认为在全球变化、特别是气候变化研究和未来气候预测领域,自然物候记录分析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动植物物候是全球变化的“诊断指纹”(fingerprints)。Cleland等将野外观测与遥感数据结合研究,认为全球变化已经对物种到生态系统层次的生命系统产生巨大影响;他们认为这些“证据都是非常强有力的”(the most compelling evidence)(Cleland et al., 20082007)。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IPCC AR4)的“自然和管理系统所观察到的变化和响应评估”部分,作者们全面引用了欧盟科学技术合作计划(COST725)物候项目研究结论(Rosenzweig et al., 2007)。他们基于542个植物物种和19个动物物种共计125000个观测序列,采用“荟萃”分析方法研究了1971-2000年气候变化导致的物候期变化。结果表明,78%样本的展叶、开花和果实成熟有显著提前趋势,但秋季叶变色和落叶有推后趋势。物候对前月温度变化具有敏感响应,增温1℃将导致春、夏季物候期大约提前2.5天。北美也有类似工作受到重视。这清楚地说明了全球变暖对植物物候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物候是研究全球变化的重要途径。

2.物候学是全球生态学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新线索

理论上说,全球变化引起生态因子变化,特别引起主导气候要素的变化,结果影响到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该过程中,生态因子变化往往首先改变植被系统植物物候期的出现时间和物候期长度,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arr et al., 2004, 2009)。因此,物候与生态系统碳循环之间的关系是最近几年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物学的关注焦点。物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变化研究上均得到很深入的应用,物候学已经融入全球变化的各个研究领域。

过去20年来,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对春、秋季升温比较敏感。各地春季物候普遍提前和秋季物候推后使植物生长季得以延长,但是秋季升温对呼吸作用的促进比对光合作用的更大,因此秋季增温后,植被系统排放更多碳(Piao et al., 2008)。这是寻找陆地生态系统“损失碳汇”(the missing sink)的重要线索。受物候变化的复杂性影响,陆地系统碳平衡在区域和全球尺度均具有不确定性。大气碳平衡的季节变化是指示不同地区碳源、汇交替的时间标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碳源的不稳定性就是由于生态系统植物物候期的起始时间和长短变化所引起(Miller,2008)。春季物候对陆地生态系统年际碳循环过程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但传统物候指标不足以指示这种变化,于是物候研究中引入大量对地观测等地理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方法。物候学在陆地碳循环和全球生态学研究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自动检测技术的引入使物候观测数据的获取方式取得较大进展

近年来,新技术为传统物候观测带来活力,出现了采用自动拍照和数据网络传输的新观测技术。Michael和Theresa(2008)提出运用数码重复拍摄(Digital Repeat Photography)

手段观测物候,既节约了人力资源,又便于对物候现象采用统一的观测标准和数据管理模式进行处理。此外,一些自动物候观测网络也在迅速出现,如日本著名的“物候眼网络”(Phenological Eyes Network)[6]就是物候自动观测、数据网络传递的一个案例。将物候观测究与有关自动气象记录仪的观测数据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也将补充传统物候学研究中气象台站数据精度低、距离远等问题,将更精准地把握气候变化对生物物候影响的各个方面。就观测手段而言,近年的物候观测中,人们往往将地理信息科学对地遥感观测的新成果与地面观测结合起来开展工作。遥感数据是对地面观测的有益补充,二者结合使用可以实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尺度转化。比如上文Cleland et al.(2008)的工作就是从物种水平向生态系统尺度的一种转化,遥感和地面观测数据结合研究的结果既雄辩地说明了物种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方式,同时也深入揭示了生态系统生产力受全球变化的影响情况。

4.传统物候观测继续受到重视,但研究对象更精致、细微,逐渐向微观方向发展

我们注意到,世界各地传统的物候观测网都在持续有效地工作,并逐步发展壮大。在延续过去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最新观测要素更为精细。比如,草本物候研究受到重视。由于草本植物对环境因素的响应比木本植物要敏感得多,因此物候观测已经出现重视草本观测的趋势。Fumio(2008)比较了一种春季短命草本植物和一种森林夏季常绿草本植物叶寿命对于生长季温度和冬季持续时间长短的响应,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大区别。Lemmensl等人(2008)研究了草地植物种对于气候变暖的响应,发现虽然变暖和种类丰富度影响其生长季的长度,但并没有对植物个体的地上生物量产生明显影响,气候变暖并不一定提高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个体的生产力。其次,根、落叶和一些微观、地下(underground)物候现象开始引人关注。生理生态学的飞速发展,使物候学在研究生物响应周围环境要素方面越来越重视较为微观的部分。Steinaker和Wilson(2008)研究了森林和草地中根与叶的物候变化,发现了森林中植物叶生产量峰值与根生产量峰值的关系,是物候学一个新的应用领域。与此相似,落叶物候受到重视。落叶是地上生物量转化为土壤物质的转折点,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于季节性森林,叶落周期与降水格局和干旱季节的长度有关,而对于季节不分明的森林,其他气候因素会引起落叶。如,Zalamea et al.(2008)在波多黎各(Puerto Rico)研究了季相变化不明显的亚热带湿润森林的落叶格局,结果发现落叶格局主要与太阳辐射、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日长和温度有关,与降水关系不甚明显。除了太阳辐射作为主要的制约因素,他们还发现物候与环境因素年际变化具有不同步性,表明落叶是环境和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ufar et al.(2008)还研究了欧洲水青冈(Fagus sylvatica L.)形成层活动、树轮形成、叶物候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此类结果对于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有很大帮助。

物候学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宽,并越来越贴近人类生活,现代物候学研究已经在旅游地理、人类健康与环境要素关系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很好应用。

四、我国物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在飞速发展,而物候在自然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这为物候学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使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国物候学发展具有良好基础。近年来,基于“中国物候观测网”的翔实观测资料,我国物候研究取得了诸多成绩。我们积累了全国135个站点不等时间长度的物候观测序列;

初步摸清中国植物物候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对最近几十年气候变暖的具体响应格局(葛全胜等,2003;郑景云等,2002;Zheng et al., 2006);采用物候手段,细致分析了近两千年我国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冬半年的温度变化(Ge et al., 2003);研究了一些特殊站点所在地区的物候特征、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Dai et al., 2005; 白洁等, 2009)等。这都是进一步发展中国现代物候研究的理论基础。

与国际当前物候研究蓬勃发展相比,目前我国的物候学研究在系统性和深度上,都有很大差距。物候研究在中国正面临空前挑战。

第一,没有及时跟上国际物候学研究重点转变的步伐,多数研究还在原有领域内开展工作。国际物候学研究在内容、工作重点等方面已经全方位转向全球变化领域,不断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基础材料和理论依据。在全球变化的物候指示(Rosenzweig et al., 2007)、生长季变化研究(Linderholm, 2006)、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动态分析(Piao et al., 2008;Mercado et al., 2009)、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等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国内工作与传统物候学研究相比改观不大,这种局面需要尽快扭转。

第二,近年来国际物候学研究的应用领域和服务对象有较大拓宽,但是国内物候研究的跟进不够。物候学除了服务于农业生产,在作物选种、农时预报、病虫害防治或用于综合农业区划以外,现代物候学与人类健康[7]、景观变化与旅游(Palang et al., 2007)、高光谱遥感植物分类[8]等领域都有较为成熟的应用。相形之下,国内物候学研究在这些领域还鲜有工作。

图2 中国物候观测网在各植被区域的观测站点分布

第三,与国外物候学能力建设程度和规模相比,国内物候观测手段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国物候观测网建立于1963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因经费紧缺,系统的物候观测陆续停止,1996年则全面停止观测。数据中断直接导致物候研究基本停滞。而且数据序列不完整性将长

期影响今后的研究工作。虽然自2002年起,笔者自筹经费使“中国科学院物候观测网”部分恢复工作,直接带动了近年国内物候研究。但因经费限制,目前全国仅恢复了21 个站点,覆盖范围和资料数量都不及20世纪60-90年代的观测网络,限制了我国物候学向更高水平的发展。在中国植被区划图上,有的植被区域甚至没有一个观测站点(图2),无疑给以后的科研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第四,从研究方法看,国内与国外物候研究也有较大差距。与国外物候研究相比,国内的工作仍是零星和有限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由于很长一段时间缺少重大研究项目的支持,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物候研究成果多停留在单站点(如北京、民勤等)或局部区域(如华北平原)的植物春季物候变化分析上,只有极少数的工作涉及全国或较大区域,国家尺度上植物物候的“荟萃”分析(Meta-analysis)基本没有。这种局面如果继续下去,我国的物候研究将再次陷入低谷,与国际物候研究前缘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的物候观测和研究工作不仅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大大落后于我国的历史水平。据史料,即使在二十世纪30年代抗战的艰难岁月,我国仍有数十个站点在坚持物候观测工作。因此,建设“中国物候观测网络”、加大力度开展物候研究工作不仅是当前我国加强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

今年是竺可桢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竺先生去世也有36年了。这些年,人们以各种形式追忆他,先后有《竺可桢文集》(1979)、《纪念科学家竺可桢(诞辰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1982)、《竺可桢逝世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报告集》(1985)、《竺可桢传》(1990)、《竺可桢逝世20周年纪念文集》(1994)、《竺可桢日记》(1984-1990)、《竺可桢全集》(2004)等材料出版。今年,社会各界又隆重纪念竺先生诞辰120周年。这对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少见的,进一步说明人们对于竺可桢先生的人品、师德和科学成就的崇敬。愿大家继续关心他所开创的物候学研究事业,使其薪火相传,继续发展。

我辈不够幸运,未能亲身向竺先生讨教,未能亲耳聆听竺先生的谆谆教诲;我辈亦幸矣,有机会研读竺先生大作,并继承物候研究之衣钵,感受他人格和学问的魅力。宋仁宗明道年间,某文人出知睦州,为后汉严子陵构堂而奠,以奉祠事,亲撰纪念文章“严先生祠堂记”。其中有这样的诗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借此纪念竺可桢!

致谢:本文写作过程中,程邦波、白洁和王梦麦等提供部分资料,何凡能对文章修改提出有益建议,特致谢忱!

参考文献

1.Barr A, Black T A, Hogg E H, Kljun N, Morgenstern K, and Nesic Z.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the leaf area index of a boreal aspen-hazelnut forest in relation to net ecosystem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4. 126(3-4): 237-55.

2.Barr A, Black T A, and McCaughey H. Climatic and Phenological Controls of the Carbon and Energy Balances of Three Contrasting Boreal Forest Ecosystems in Western

Canada. In: Noormets A(eds), Phenology of Ecosystem Process—Application in Global Change Research. Sringer. 2009. 3-34

3.Cleland E E, Chuine I, Menzel A, Mooney H A, and Schwartz M D. Shifting Plant Phenology in Response to Global Change.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07. 22(7): 357-65.

4.?ufar, Katarina, Peter Prislan, Martin de Luis, and Jozica Gri?ar. Tree-Ring Variation, Wood Formation and Phenology of Beech ( Fagus Sylvatica ) from a Representative Site in Slovenia, Se Central Europe. Trees - Structure and Function 2008. 22( 6): 749-58.

5.Dai J. H., Ge Q.S., Zheng J.Y., Zhong S.Y.. An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ent warming and changes of spring plants phenophase in Beijing. Annalen der Meteorologie. 2005. 41(2): 543-546

6.Fumio Y. Effects of growth temperature and winter duration on leaf phenology of a spring ephemeral (Gagea lutea) and a summergreen forb (Maianthemum dilatatum). 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 2008. 121: 483-492

7.Ge Q. S., Zheng J. Y., Fang X. Q., Man Z. M., Zhang X. Q., Zhang P. Y., Wang W. C. Winter half-year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fo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Yangtze River, China, during the past 2000 years. The Holocene. 2003. 13: 933-940

8.Ge Quansheng, Zheng Jingyun, Hao Zhixin, Shao Xuemei, and Wang Wei-chyung, Juerg Luterbacher. Temperature variation through 2000 years in China: An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re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0. Doi: 10.1029/2009GL041281

9.Ge Quansheng, Zheng Jingyun, Tian Yanyu, Wu Wenxiang, Fang Xiuqi, and Wei-Chyung Wang. Coherence of climatic reconstruction from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China by different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07, 28(8): 1007-1024

10.J G. Climatic change in China over the past 5000 years. Nature. 1973. 246: 375-376

11.Lemmensl, C. M. H. M. et al. How is phenology of grassland species influenced by climate warming across a range of species richness? Community Ecology. 2008. 9: 33-42

12.Linderholm H W. Growing season changes in the last century.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rology. 2006. 137: 1-14

13.Mercado L M, Nicolas Bellouin, Stephen Sitch, Olivier Boucher, Chris Huntingford, Martin Wild, and Peter M. Cox. Impact of Changes in Diffuse Radiation on the Global Land Carbon Sink. Nature. 2009. 458: 1014-17

https://www.doczj.com/doc/448343985.html,ler J B. Carbon cycle: sources, sinks and seasons. Nature. 2008. 451: 26-27

15.Pa lang H, Printsmann A, and Soov?li H. Seasonality and Landscapes. Netherlands: Springer. 2007: 1-16

16.Parmesen C, Yohe G. A global coherent fingerprint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across natural systems. Nature. 2003. 421: 37-42

17.Piao, S., Ciais P., Friedlingstein P., Peylin P., Reichstein M., Luyssaert S., Margolis H., Fang J., Barr A., Chen A., Grelle A., Hollinger D. Y., Laurila T., Lindroth A., Richardson A. D., and Vesala T.. Net carbon dioxide losses of northern ecosystems in response to autumn warming. Nature. 2008. 451: 49-52

18.Piao Shilong, Fang Jingyun, Ciais P, Peylin P, Huang Yao, Sitch S, and Wang Tao. The carbon balanc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Nature. 2009. 458: 1009-13

19.Root T. L., Price J. T., Hall K. R., et al. “Fingerprints” of global warming on wild animals and plants. Nature. 2003. 421: 57-60

20.Rosenzweig, C., G. Casassa, D.J. Karoly, et al. Assessment of observed changes and responses in natural and managed systems. Climate Change 2007: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L. Parry, O.F. Canziani, J.P. Palutikof, P.J. van der Linden and C.E. Hanson,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2007. 79-131.

21.Schwartz M. D.. Phenology: An Integrative Environmental Science.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22.Steinaker D. F. and Wilson S. D.. Phenology of fine roots and leaves in forest and grassland. Journal of Ecology. 2008. 96: 1222-122

23.Walther G R, Post E, Convey P, Menzel A, Parmesan C, Beebee T J, Fromentin J M, Hoegh-Guldberg O, and Bairlein F. Ecological Responses to Recent Climate Change. Nature. 2002. 416: 389-95

24.Yang, B., Braeuning A., Johnson K.R., and Shi. Y. F.,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two millenni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 2002. 29(9): 1324

25.Zalamea M. and Gon?alez G. Leaffall Phenology in a Subtropical Wet Forest in Puerto Rico: From Species to Community Patterns. Biotropica. 2008. 40(3): 295-304

26.Zheng J.Y., Ge Q.S., Hao Z.X.. Spring phenophases in recent decades over eastern china and its possible link to climate changes. Climatic Change. 2006. 77: 449-462

27.白洁, 葛全胜, 戴君虎. 贵阳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地理研究. 2009. 28(6): 1606-1614

28.葛全胜,郑景云,张学霞,郝志新.过去40年中国气候与物候的变化研究. 自然科学进展. 2003.13(10): 1048-1053

29.施奈勒 F. 植物物候学. 科学出版社(杨郁华译). 1965

30.宛敏渭, 刘秀珍. 中国物候观测方法.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

31.宛敏渭. 论我国的物候季节与物候指标的应用. 见竺可桢逝世十周年纪念会筹备组. 竺可桢逝世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报告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5. 240-252

32.郑景云, 葛全胜, 郝志新. 气候增暖对我国近40年植物物候变化的影响. 科学通报. 2002. 47(20): 1582-1587

33.竺可桢. 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 科学. 1925. 10(2): 151-164

34.竺可桢, 宛敏渭. 物候学.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63a

35.竺可桢, 宛敏渭. 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 科学大众. 1963b. 1: 3-5

36.竺可桢. 物候学与农业生产. 新建设. 1964, 188、189: 142-149

37.竺可桢, 宛敏渭. 物候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3

38.竺可桢. 中国近5000 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科学. 1973. 16(2): 168-189

[1]竺可桢. 论新月令.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1931. 6

[2]竺可桢. 论新月令.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1931. 6

[3]《竺可桢日记》(IV),科学出版社,1989

[4]《竺可桢日记》(V),科学出版社,1989

[5]《竺可桢日记》(IV),科学出版社,1989

[6]见“http://pen.agbi.tsukuba.ac.jp/index_e.html”。

[7]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Phenology and Human Health: Allergic Disorders (Report on a WHO meeting Rome, Italy, 16-17 January, 2003).

(http://www.euro.who.int/InformationSources/MtgSums/2003/20030508_1)

[8] Merr D. Application of phenology to assist in hyperspectral species classification of a northern hardwood forest. Thesis Repor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chester, NY 14623. 2005

中国近代教育史论文

【论文学科】中国近代教育史论文 【论文级别】本科生 【题名】中国近代教育家王力 【所属分类】社会科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关键词语】近现代;民办学校; 教育 【中文摘要】本文结合史实,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归纳法和资料分析等方法,对近代中国教育家王力进行考察。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和分析,形成论点,取得研究成果。 王力教授(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1913年小学毕业后失学。1916年在博白高等小学任国文教员。1924 年入上海南方大学学习,次年转入上海国民大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岭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语言学系主任。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直至去世。曾兼任汉语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7年冬赴波兰讲学。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曾当选为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北京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至五届委员,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60年来,王力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36年发表《中国文法学初探》一文,对中国语法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史初期,面对西方文化的侵入,最早的有识之士曾提出“睁眼看世界”、“师夷制夷”的主张。“师夷”就是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意味着发展教育,提高国人的素质。由于那时人们的思想守旧,“师夷”的主张未能得到呼应,中国人以固有的思维和习惯度过了近代初期的20年。 19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动荡,清政府中的改革派开始兴办洋务,中国近代化正式起步。洋务运动是从发展军事工业开始的,但发展新教育也提上日程———这是个良好的开端。1862年,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诞生,它被视为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当时顽固势力对此表示不满和反对,但洋务派顶着压力把教育改革继续向前推进,先后创办了外语学堂、船政学堂、矿务学堂、机械学堂、电报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校,还向国外派遣了留学生,使近代教育第一次出现较大发展,培养了一些人才,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社会风气。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端。近代新教育的发展对此有促进作用。 近代教育第二次较大发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民族危机的严峻形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表达了发展教育、民族自强、与列强抗争的强烈愿望。维新派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封建官员有张之洞、盛宣怀、李端、陈宝箴、袁世凯,其他人士有张元济、汪康年等。由于维新派的共识,近代教育又出现较大发展:1895年,王文韶、盛宣怀在天津创办西学学堂,这是近代官办的第一所学堂,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的大事件。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可惜戊戌变法在顽固派的反对下夭折了,几乎所有的新政都被废止。然而,京师大学堂却例外被保留。 20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正视现实,加大各方面改革的力度,其中也包括教育改革。此后几年中,除京师大学堂重新正式开办外,许多省相继建立了大学堂,这是中国开办大学最多、最快的时期。此外还有几件很有影响的举措:1902年,清政府制定《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又制定并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制定国家教育体系。1905年9月,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联名奏请下,清政府终于下令废除科举制,产生了积极影响。1905年12月,清政府中央设立学部,作为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同时各省设提学使司,各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以便加强对教育发展的协调与管理。清政府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与其政治上“筹备立宪”的改革同时进行的,这也可以说是清王朝“最后的改革”。没过多久,辛亥革命爆发,封建制度寿终正寝。但客观地说,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中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然而以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却玩弄阴谋窃取了革命的成果,使中国陷入军阀割据、专制的局面。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开始了。 新文化运动作为广泛的、深刻的思想文化运动,极大的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这一点,人们更加坚定了对教育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鲁迅以改造“国民性”为重要使命,张伯苓、陈嘉庚创办了多所名校,蔡元培将民主和科学精神植入北大,陶行知积极探索发展平民教育、乡村教育。除此之外,政治集团的领导人也特别注重发展教育。1924年,国共合作,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为了培养革命人才,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 从上述近代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到:教育的发展进步始终与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相关联,并为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作用。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人的素质,这就为中国走向近代化打下一定的基础,促进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变迁。不仅如此,人的素质的提高也直接推动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过去列强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过渡时期(1949-195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 动乱时期(1966-1976) 徘徊时期(1976-1978) 改革开放时期/ 新时期(1978至今) 1. 1949,西柏坡会议(重心:乡村→城市);《共同纲领》 2. 1950,土地改革 3. 1952,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4. 1953,过渡时期总路线(核心:一化三改) “一五”计划(1953-1957)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外交政策成熟)5.1954,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参加日内瓦会议(第一次……) 6.1955,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7. 1956,中共“八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双百”方针 8. 1958,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特点:“多快好省”)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 9. 1959-1961,自然灾害,经济困难 10.1960,经济调整(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1.1962,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12.1964,原子弹 13.1965,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14.1966,导弹 15.1966-1976,“文革”,停止高考,“样板戏” 16.1970,人造卫星(东方红1) 17.1971,重返联合国(26届联大) 18.1972,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建交 19.1973,杂交水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20.1975,邓小平对经济进行整顿 21.1977,恢复高考 22.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 23.1979,《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 中美建交 24.1980,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25.198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6.1983,“三个面向” 27.1984,开放沿海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8.1985,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 29.1988,“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30.1992,“南方谈话”,开发上海浦东;“九二共识”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近代教育(一)

中国近代教育(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活动不属于梁启超的是 A.重视儿童教育 B.重视师范教育 C.主张女子有受教育权 D.有关高等教育的举措 答案:D [解答] 他曾提到过儿童、师范、女子教育,高等教育不曾专门论述过。 2. 《大同书》体现的教育意义是 A.中国传统大同思想 B.近代空想主义 C.对普及教育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D.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C [解答] 《大同书》体现的教育意义是对普及教育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3. 下列不属于维新派创办的报刊的是 A.《中外纪闻》 B.《万国公报》 C.《强学报》 D.《新报》 答案:D [解答] 《中外纪闻》、《万国公报》、《强学报》属于维新派创办的报刊。

4. 科举制的废除是在 A.1906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19年 答案:B [解答] 1905年废科举。 5. “百日维新”中全国最高学府且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D.福建船政学堂 答案:B [解答] “百日维新”中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就是建立京师大学堂。 6. 有关新学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 B.采用6—3—3学制 C.中小学、大学年限延长,中学缩短 D.采用不少弹性措施 答案:C [解答] 应是中小学、大学年限缩短,中学延长。 7. 20世纪时,各种教育思潮蜂拥,下列不属于的是 A.平民教育 B.职业教育思潮 C.实用主义思潮

D.洋务运动 答案:D [解答] 时间不对,洋务运动早的多。 8. 对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描述不包括 A.洋务教育 B.维新教育 C.资产阶级民主教育 D.新文化教育 答案:D [解答] 新文化教育是现代教育。 9. “中体西用”思想在教育上的积极意义是 A.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自强求富 C.中学更加巩固 D.打破封建教育僵化的体制 答案:D [解答] 封建教育仍很顽固,但开始有转机,有点活力。 10. 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A [解答] 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并未实施。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与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与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1年:西藏与平解放。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与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这就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 7、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

中国近代史发展概况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第五节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1.文化背景:上古传说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尧舜禹时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经》 “华夏”——春秋时中国人统称为“华”或者“诸华”,异族人称为“夷”中国西部称为夏,东部称“东夏” ——《中国通史》 “朝代”——一个家族统治天下的一段时间 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2.居住状况: ?近水。 ?洞口标高较高,避免水淹 ?洞口较为干燥,以利生存 ?洞口背寒风?a?a极少有朝向北方或东北方的 ?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内低凹处埋死者 原始社会的建筑处于胚胎期,对后来建筑影响很大,胚胎期研究应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较分析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B.C 21世纪——B.C 476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一、夏(前21世纪?a?a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启——太康——后羿——仲康——“少康中兴” 胤甲……商在东方强盛 ?商汤,西亳自称武王:农业进步,商业兴起 王亥:牛车、货币、做买卖 ?盤庚抑奢,迁殷——纣王荒淫,被周武王灭。 2. 建筑状况: ?宫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级制的结果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科技:青铜器、骨器、皮革、酿酒、舟车、木工、织帛等世传技艺。?茅茨土阶 ?艺术特征:青铜器、雷纹、云纹、甲骨文 隶书、象形文字——方正、直线多而圆角少,首尾常露锋芒——线的艺术?建筑整齐方正,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1. 历史文化背景: ?世代重农—废除公田制,改收田祖—走向封建制 ?重礼。宗法秩序:分封诸侯——等级制 2.建筑状况: ?<1>城市——“镐京” ?<2>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斗的形象出现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复原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要求: 1、历史分期与各时期的总体特点; 2、各时期的主要文学现象和文学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历史分期 P1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 借用钱理群的话说:现代文学“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指从1917年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所发生发展的历史。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最新的分法,是用“三个十年”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十年:五四时期,1917—1927年(20年代)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30年代)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40年代) 二、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一)前五四文学时期 1898年戊戌变法:梁启超、康有为 梁启超:创办《清议报》,开始“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严复:翻译英国赫胥黎《天演论》,宣传达尔文的进化论; 林纾:开拓“汉译小说”,翻译了近180种西方名著。 (二)新文化运动 P3 序幕: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办《新青年》 主要内容:“拥护德先生”、“拥护赛先生”、“打倒孔家店”,是思想革命

和文学革命的统一。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三)文学革命的兴起及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1、文学革命的兴起及其原因 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同年2月1日,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在胡、陈旗帜下,钱玄同、刘半农等也纷纷撰文表示支持和赞同,并不断补充和丰富文学革命的内容,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坛上逐步兴起。 文学革命兴起的原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外国文学的启蒙和影响。 2、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①胡适的文学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着开创性的作用。关于文学内容、社会作用的重视与提倡,所持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对控制当时文坛的陈腐的封建旧文学,形成了很大冲击。特别是白话文学的主张,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现代化变迁。但主张多为形式上的点滴改良,且有较大的妥协性。 ②陈独秀的文学主张从彻底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立场出发,不仅反对旧文学的语言形式,更反对旧文学的反动思想内容,从而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主张文学革命的态度较之胡适,也要坚决和激进的多。但在否定了封建旧文学后,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回答却欠具体。从西方汲取来的文学观念,本身也存在着某些矛盾和混乱。 ▲3、文学革命的实质 (1)文学语言的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2)文学观念的革命P4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详细版)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1956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 3月七届二中全会 9月新政协《共同纲领》 10月2日中苏建交 *国民经济恢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0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与17国建交 1950-1953 抗美援朝 1953 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化三改”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三大改造 1954 第一届人大(①宪法②三大制度确立) 日内瓦会议 1955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十年探索时期 1956 9月八大(提出主要矛盾)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双百方针” 1958 八大二次会议 三面红旗(大、人、总) 1960 八字方针、农村纠左 1964 原子弹&中近程导弹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6-1976 文革时期 1966 文革开始(对法治践踏) 国民经济受到影响 取消高考 1970 东方红一号

1971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3 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1976 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1976-1978 两年徘徊 1977 2月两个“凡是” 恢复高考 1978-今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978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健全法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 中美建交 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和平方式统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一国两制” 1980 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2 “十六字方针” 修宪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形成 1983 中国第一台计算机“银河一号” 1984 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1985 开辟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6 《义务教育法》 1987 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1988 开放海南为经济特区

中国近现代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中国近现代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在教育理论方面,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和教育家,出于提高民族科学和文化教育水平,实现振兴祖国的愿望,处于不同的立场,依据不同的理念,采取不同的方法,苦心孤诣,探索改造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之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教育理论,使中国教育理论从简单模仿进入自我创造和初步民族化的阶段。 一、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1912年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12年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目的是培养国民强健的体魄,强兵自卫,抵御外侮;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目的在于国富民强;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目的在于防止出现智欺愚、强凌弱、贫富悬殊现象,是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的根本;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的首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目标和高远的见识,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美感教育即美育,目的在于陶冶性情,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情感。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美育还具有和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能,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 总之,“五育”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但五育不是平分秋色,而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适应了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需要,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进步潮流。1927年全国教育会议通过的教育宗旨:提高国民道德,锻炼国民体格,普及科学知识,培养艺术兴趣就包含了德、智、体、美、劳“五育”思想。 2、北京大学的改革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一所充满封建官僚习气的学校,学生多为封建官僚子弟,入大学堂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学术空气淡薄,封建文化泛滥,曾更换五任校长仍未能改变北大的风气。蔡元培曾留学德国和法国,希望把两国的大学学风引入中国,1917年出任北大校长后,对北大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北京大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首先,明确大学的宗旨,扭转校风。大学的性质是“研究高尚学问之地,而非养成资格和贩卖知识的场所”,在改变校风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改变学生的观念,要求他们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整顿教师队伍,聘请学有所成、德高望重的学者任教,辞掉不称职的中外教师;率先在大学中设立各科研究所,丰富图书馆藏,为学术研究创造条件;提倡道德修养,成立各种团体,培养学生正当兴趣。 其次,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无论何种学派,只要它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使彼此相反,也可在大学里自由地研究和讲授;在教师聘请上以学术造诣为标准,而不管其政治倾向如何。这一原则打破了长期以来封建文化的专制和垄断,有利于资产阶级新文化的传

中国现代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史的发展历程 1.开始着手准备建国大业的是什么会议? 2.开国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的什么? 3.什么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以及时间 4.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5.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是什么事件? 6.美国以什么名义侵略朝鲜? 7.1950年10月,__________________ 赴朝作战________ 任总司令 8.–英雄人物:____________ 中堵枪口的_______ ,“烈火中永生”的________ 他们被誉为____________ 9.土地改革的时间?它打破了什么?并颁布了什么法律? 10.土地改革的意义? 11.“一五”计划主要发展?并以什么地区为中心? 12.“一五计划”的四项工业建设成就? 1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写的是“一五计划”的哪项交通业成就? 14.什么结束了西藏不通公路的历史? 15.19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这个宪法是? 16.什么标志着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末时间? 17.土地改革后农业、手工夜的分散经营影响了我国生产发展,对此政府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19.主要意义(实质)? 20. 中共八大的主要任务是?

21 意义 22“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描述的是那一次运动?23 1958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失误是? 24教训? 25 什么结束了我国依赖“洋油”的时代? 26 模范人物:石油铁人_______ ,两弹元勋_______ ,人民好干部________ ,人民解放军的好战士______ 27“文化大革命”时间?根本原因? 28 文革结束标志? 29 性质 30 启示? 31 教训? 32 1978 年伟大的历史转折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是? 3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内容: 思想上:否定了____ 思想方针 政治上:停止“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的战略决策实行______________的伟大决策 组织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 34 1982年颁布了,基本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2018历史考研:为你奉上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3.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4. 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5.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 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 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 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 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 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 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 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启示(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启示* 刘献君房保俊 摘要:在近代1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高等教育理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历史价值。通过对其规律的考察可以发现,政治意识形态是决定因素;历史传承是路径选择;社会需求是直接诱因;由被动模仿到自觉探求是发展轨迹。正是在一系列高等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令世人瞩目。今天,我们提出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理念创新是重要的前提,在这一过程中,仍然要从历史中寻求智慧,鉴古以知今,体现高等教育强国理念的时代性、规律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强国 自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建以来,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已百年有余,就时间而言,可谓久已,但是对于一个从零开始,同时背负千年传统文化与思维包袱的新制度发展而言,其实是相当短暂的,若再与欧洲千年发展的经验相比较,这段时间只能归之于过渡时期。通过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诞生于风雨飘摇之清末、成长于政权更迭之民国的近代高等教育形成了覆盖南北的大学群和知识共同体,表现在大学的发展上,除老牌的北大外,还形成了中大、清华、协和、武大、浙大等一系列名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一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何以能够在不甚理想的环境中取得如此成就,外部原因如人才储备、社会结构、政府扶持等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支撑与引领,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驱力,近代高等教育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无不是理念作用于实践的产物。 一、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历史回顾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形成,有着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情境和路径,这一方面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源自晚清洋务教育,是从发展军事和工业的实际功利出发、主要由政府推动,具有浓厚的技术主义、工具主义背景;另一方面,随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及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创新”(项目编号:08QG01005、AGA080340)阶段性研究成果。 1本文中近代一词,特指从1898年~1949年这一历史时期。 作者简介:刘献君,男,1945年生,湖南宁乡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房保俊,男,1983年生,山东济宁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08级博士研究生。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 区海军建立。 2、1949年9月:一政协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 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 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 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国家的工业 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 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意义: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 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逐步发展为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 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 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 ①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②经济上: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③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派人出国留学。 ⑤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⑥外交领域: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 ①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展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①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人绝境。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开辟了正确革命道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2021年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一、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一)张之洞的生平及 ___思想(二)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武汉大学xx研;华中科技大xx研;天津师大xx研)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劝学篇》分内外两篇,内篇务本,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务通,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张之洞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 幻灯片3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所谓“中学”,张之洞认为主要是《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等,即传统的经史之学、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这些学问是一切学问的根本和基础,应当放在首位。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制度框架。 “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言,考史以通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益而无害”(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循序第七》)。

所谓“西学”,张之洞将其归纳为“西政”、“西艺”和西史等方面,其具体内容是:“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中体西用”思想就是在坚持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及某些社会管理制度措施,以为“我”所用。 l 评价: l 中体西用思想是一种调和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的文化观、教育观, l 主旨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 ___制度和儒家纲常名教, ___上的反动性显而 l 易见。但其打开了封闭僵化的封建文化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变为现 l 实,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 ___近代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 l 1、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 ___的步伐,催发了新式教育的产生、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新式学堂的兴办、留学教育的开展,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 l 2、使教育领域充分地引进西方近代学科、课程及制度、措施,对清末教育制度的 ___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 l 3、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逐步改变了封建士大夫对于新式教育的看法,为新式教育的 ___扫清了障碍; 4、中体西用思想固守中学为体,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条的支配,延缓了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

超详细的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 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 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 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 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 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 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 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 7.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1.1956年:中共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 面。 2.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分析我国形势新变化)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 端。 3.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开始组建战略导 弹部队” 4.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 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5.1959年:大庆油田建成,石油自给。 6.1959—1961:中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7.20世纪60年代初: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