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作教学研究综述:课程内容、实施与价值讨论

写作教学研究综述:课程内容、实施与价值讨论

写作教学研究综述:课程内容、实施与价值讨论
写作教学研究综述:课程内容、实施与价值讨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6897682.html,

写作教学研究综述:课程内容、实施与价值讨论

作者:朱建军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2年第10期

在夏丏尊先生看来,写作教学的问题,实际最终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黎锦熙先生曾从课程层面来探讨作文名称的问题,但他认为,“名称上的关系原不甚重要”,而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这三个方面才是最直截了当和最重要的,才能决定学生写作的内核与实质,而名称已是其次的其次了。因此,考察中小学写作教学的优劣问题,也要从整体上关注“写什么”,即写作课程内容怎样,“怎么写”,即中学写作课程如何实施,“为何写”,即中学写作课程价值如何。可以说,目前的写作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恰恰在于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三个问题。

一、究竟“写什么”:写作课程的内容讨论

我国写作教学出了问题,于是,研究的关注点都集中到“内容”问题,即“写什么”“教什

么”“回归什么”的问题;而开的药方大多是“写生活”。在课堂教学层面,明显地表现在以学生

生活为核心的课堂写作教学模式,而在具体的操作方面也表现得非常“生活化”——深入生活。这一写作教学追求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感悟和表现生活,如何做人,以及如何书写人生;生活成为了“作文教学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

实际上,“写生活”仅仅是“阐述课文的”“表现生活的”和“处理日常工作和事务的”三种范畴中的一种,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带有原创性的一类写作。这里的“生活”往往还被解读、被限定为涉及学生“个人生活”的“好人好事”“迷人景色”等。而另两种——“阐述课文的”“处理日常工作和事务的”——需要大量读和研究方能写的学术工作,被严重忽略了。

在国外,“写生活”,实际指“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即用故事和诗歌的形式(文学的形式)反映“生活”,这个“生活”多指“个人生活”或“私人生活”①。且“创意写作”被认为是一

种“特殊的写作”,或“额外的事项”(an“extra”)②。也就是说,我们实际在从事着几乎与阅读不发生关系或仅有“影响”关系的原创性写作事项。

实际上,中小学学生在校的“生活”,主要还应是带有学术性质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生的“个人生活”。比如,我国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限的“儿童实践活动”为:“阅读课中和高年级自然、地理、历史课中的观察、参观、实习、试验等等的活动”,并认为这是“最好的资料”,并因此规定写作顺序为“从述到作”,而“述”与“作”,均涉及如何读、如何写的双向目标。在美国,学生的生活实际就是跨学科的学术“实践活动”,学生写作取材非常丰富,可以就各科学习内容进行写作,也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或到社会上调查访问;汪凌也谈到法国写作教学注重写作形式的多样化,如高中写作主要包括提出论据的论辩、评论和创作作文等。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概念:课程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订并实行的各种计划、活动和进程。 教学概念:(1)教学即学习 (2)教学即教授 (3)教学即教学生学 (4)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目前对于教学内涵的界定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共同活动之下,从教师一方入手来界定教学;第二种同样在共同活动之下却是从学生一侧着眼对教学概念作进一步解释;第三种则是从这种共同活动的结果来解释。第一种,典型的表述是: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迅速掌握人类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第二种,典型的表述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第三种,典型的表述是:“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启发和学生的积极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交织着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和发展体力的活动。”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二者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课程包括教什么、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如何规划学习进程。教学是基于课程的师生共同活动的。这个系列行为涉及“为什么教、教什么、教给谁和怎么教”四个基本要素。课程只有落实在教学中才具有真实的意义,而教学必须基于课程的规制和指引,才能保证它的品质。 课程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它还包括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整体的“布局谋篇”,它是教学内容及其架构。在后现代课程观的视野中,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这一侧重点和主体的变化将更为强调跑步的过程和许多人一起跑步所形成的模式,而较少重视跑道本身。 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设置什么课程,其中又包括哪些学习主题,各门课程所占的份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课题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 一、研究的原因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于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教学大纲规定: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1、通过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性,自动性品质,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在培养学生的习惯时,不同年段的侧重点不同: 低年级段重点培养: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每天阅读的习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等的习惯。 中年级段重点培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的习惯。 高年级段重点培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有序、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等。 3、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1)提出要求,指导预习(2)以笔助思,激发潜能;(3)激发兴趣,指导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学会静下心来品味文章、厚书读薄,薄书读厚。(4)读写结合,注重积累:边读边想,诵读积累;读写结合,实践积累。 4、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方法 (1)加强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优化环境,让书香弥漫学习生活时空,让阅读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2)引领读书:开卷有益——常读书;良师益友——诵经典;师生共读——开设“阅读课”;美丽性情——欣赏文章。欣赏美文、古诗文、故事,对朗读的文章进行评析,使他们从小就受到语言文字美的熏陶,并且能将这些优美的语句积累下来;亦动亦趣——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日记伴成长。

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报告

《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兴宁市永和中心小学英语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 (一) 研究的背景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夜突出。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各层次的联系更为广泛,因此作为国际交流通用语言的英语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同时,英语在世界范围的通用性也决定其具有承载和传输信息的重要作用,而一个人英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吸收有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和“写”的重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的手段,大多数的语言输入是靠读获得的,而最终语言输出是靠写作实现的。语言学家的研究同时也证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综合的整体的发展,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每一项能力的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阅读只是一种语言输入,最终应该形成语言输出,阅读才有意义。否则,阅读就成了图书收藏了。而“写”则是语言输出的主要形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活动,采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以读促写”。 (三)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一些教师一味的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他们读写能力的培养,已经造成学生书面理解能力、英语书写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现象。如:不会认读单词,写不出完整的句子,看不懂文章等,最终影响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不能真正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有的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文盲英语”。 由于教学的偏差,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时空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目前小学英语读写教学方面亦存在不足,从写来看,一是缺乏写作素材;二是没有合适的写作方法;三是运用英语写作的意识微弱。从读来看,一是学生阅读习惯不好,学生平时阅读量太少;二是英语的词汇量积累不够;三是小学阅读材料的篇幅短,体裁也较单一。 (四)我校教研的积累和需要 学习语言离不开写作。写作不仅能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写作教学在外语整体教学中严重滞后。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小学阶段虽是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但同时也正是训练学生写作的最佳时期。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许多教师面临的难题。 长久以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始终占有主导地位,“读”、“写”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难题。因此,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读、写的教学。但是,在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上如何展开有效的阅读与写作教学呢?因此,我校决定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在结合以往教研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和总结,激发学生学习的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以期更好地、更有目的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二、课题的界定 (一)“读”的界定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 1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 长兴县实验小学五年级课题组 【内容摘要】我们在小学语文高段的习作教学中,对微写作的创作进行了研究。微型写作教学对于孩子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微型写作课程的出现,可能从根本上促进中国写作课程的转型。我们经过文献法、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探究了微写作的活动模式,开发微写作的内容体系,探讨微写作的写作技巧,实现微写作在生活中的运用,打造微写作的新课型,建立微写作的评价机制。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在活动中提升孩子进行微型创作的兴趣和习作水平。 【关键词】微写作微写作教学 微写作,是一种儿童文学新文体,其篇幅在一两百字左右,类似于“微博”。也称即时性写作,规模小,时间短,针对性强,操作简单,或三言两语,或一个小片段,能够叙事件、发议论、说心情、记思想、谈感受。因为其短小,因此学生习作时能即时、自由地表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利于激发童趣童心,唤醒童真童言,表示独特感受。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根据四年级阅读与习作要求,参考教材中要求的习作目标,制定高于教材的具体目标、能力目标, 课题负责人:范新萍执笔人:毕燕娇组员:黄琳、毕燕娇

实现年级联接、递进与拓展。微作文以单一的言语目标,围绕着一个点表现“真实的自我”或“独特的内心体验”,其训练体系涵盖中段写作训练点,为高段篇章写作服务;同时积极倡导“有意思”、“有个性”,写得出,写得好,凸显“童真童趣、童心童言”。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为高考改革奠基的需要。 《高考考试说明》(北京卷)作文“一分为二”,新增了“微写作”,分值10分,字数在150字到200字之间,形式灵活。主要考查学生应用精练的语言描述场景、事物,表示观点,抒发情感的能力。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温儒敏说:到,语文高考提到180分之后,作文或者维持60分,或者设计一道60分的大作文,另加一道15至20分的小作文(“微写作”)。大小作文各有分工:大作文注重综合能力考查,微写作则指向应用或某一方面写作能力的培养。微写作字数一般在140字左右,贴近生活,能够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篇幅短小,涉及的文体更为多样,表述更为灵活,内容涉及相当广泛,利于展现学生真正语文素养! (二)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有的专家把“微写作”称为“隐在心底不愿明示的神秘人”。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王荣生认为:微型写作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综述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综述 为做好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学校先后制定了《泰山学院专业建设规划》、《泰山学院课程评估方案(试行)》、《泰山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泰山学院选修课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外语教学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公共计算机课教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根据2007年“迎评促建年”活动实施项目,从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大纲建设、课程评估、双语教学、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着手对教学内容与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思路和工作计划。成立了专业建设与评价、课程建设与评价专家组,制定了相应的评价工作细则,加强对专业、课程建设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较好效果。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遵循“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方针,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依据“重组基础、反映现代、面向前沿、交叉融合”的改革思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优化课程结构,精简教学内容,扩大选修,突出个性,注重实践,使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个性得到培养和锻炼。通过建设合格课程、创建优质课程、争创名牌课程,以点带面,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

主要措施: 一是组织教学研究立项,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活动。2006年我校印发了《泰山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根据文件的精神我校规范了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立项研究,为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特别在项目立项、经费资助、职称评定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对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校级立项,学校给与一定经费资助,凡是列为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立项项目,学校在经费上分别给予以1:1和1:2配套。 二是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不断将研究成果整合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近几年来,通过不断对课程体系的深入研究,先后三次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了教学大纲。 三是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要求基础课程、教育部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干专业课程,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规划教材,“九五”国家重点教材,获国家、省、部级奖的优秀教材等。同时鼓励教师编写辅助教材,进行教材配套,优秀教材评奖。 四是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配套改革,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支持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在全院倡导“启发式、研讨式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学术含量,形成了“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CAI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为教学内容和课

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摘要:体验式学习理论源自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验学习”,在国外的发展源远流长,其研究史可直溯杜威、皮亚杰、勒温、詹姆斯、荣格、弗莱尔与罗杰斯等人。组织心理学家库伯吸收前人的合理思想, 提出了著名的四阶段“体验式学习圈模型”。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发展历程 体验学习源于西方英文OUTWA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战。二战以后,在英国出现了叫做OUTWARD-BOUND的管理培训,这种训练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模拟真实管理情境,对管理者和企业家进行心理和管理两方面的培训。由于体验式培训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欧洲教育培训领域并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发展到全世界,培训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教师、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从单纯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体验式培训适应了时代完善人格、提高素质和回归自然的需要,因此使成千上万的人趋之若骛,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时尚。六十年代,在美国,户外训练(Outward Bound)引发了教育界对于采用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兴趣。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还迅速将户外训练的过程融入学校的教育中。 所谓的体验式学习,其主要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自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 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罗杰斯等人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库伯是体验式学习的集大成者。体验式学习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让学习者透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投入到应用实践中。 一、体验式学习的起源 体验式学习进入学校学科领域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初。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就已出现过,当时不少教育心理学家就提出“经验学习”的课题。当时的美国教育也正像今天的中国一样,出现了“反传统教育”的热潮――反对由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单一教育方式。著名教育家杜威针对学校过于注重间接经验和接受学习的弊端, 从其经验论哲学出发, 系统地阐述了体验式学习的本质。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他给教育下了一个专门的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杜威强烈地批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认为传统教学以前人知识、课堂讲授和教师作用为中心,而恰恰忽视了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的重要性。人们最忘不了的知识就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因此,为了使学生获得终身难忘的知识,牢固地掌握技能,教学时应该给儿童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让学生静听、静读。“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建筑在对学习者有意义的、直接的、具体的经验之上”。 二、体验式学习的发展 到了二次大战以后,以杜威体验式学习和“做中学”思想为重要特征的进步教育运动, 历经“八年研究”后未能收到理想效果, 逐步陷入低潮。人们也看到了过分强调“生活实践”,忽视学业教育的不足之处,“经验学习”于是逐渐转变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性教育,完成人际的、情感的或者社会性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以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为代表的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观点也从某种意义上阐明了教育的生活

国内外文化旅游开发及体验营销的研究现状综述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国内外文化旅游开发及体验营销的研究现状综述 作者:罗达丽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重庆,400037 刊名: 科学与财富 英文刊名:SCIENCES & WEALTH 年,卷(期):2010,(9)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8条) 1.蒙吉军;崔凤军北京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2000(01) 2.王荣国论阐文化底蕴与福建文化旅游 1999(01) 3.李江敏;李志飞文化旅游开发 2000 4.张陶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 2004 5.祝合良;伯思德·H·施密特体验经济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改革[期刊论文]-中国流通经济 2002(04) 6.谢婉欣体验营销:一种新颖的营销模式 2001(06) 7.高心共;刘香榕探索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新理念 2000(06) 8.伯恩德·H·施密特;怅愉体验式营销 2001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戚晓芳建水文化旅游开发初探2007 文化是当今世界的热门主题,是一个地方发展的灵魂,是建设地方特色的基础。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文化旅游是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让旅游者体验社会风俗、感悟历史痕迹、追求文化时尚,内涵十分丰富。文化旅游正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殊的文化经历而受到愈来愈多人的青睐。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建水为实证研究对象,明确了建水历史文化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专家和游客的问卷调查,对建水的文化旅游资源、客源市场进行分析;提出建水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对建水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介绍文化和旅游的内涵,分析了二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界定了“文化旅游”的概念;探讨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的区别及其密切联系;并对国内外文化旅游的研究和建水旅游的研究进行综述。 2、追溯建水历史文化的渊源,明确了建水历史文化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 3、建水文化旅游资源评价。这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包括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在综合分析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了建水文化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并对建水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4、建水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通过对国内游客的问卷调查,广泛了解他们的旅游动机以及对建水发展文化旅游的看法。 5、建水文化旅游的发展及其产品开发。首先分析建水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然后立足建水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其内涵,从市场需求出发,提出建水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意,设计文化精品旅游热线;并从不同视角对建水的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提出了建水文化旅游宣传口号;制定建水文化旅游发展的营销策略,最后针对建水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2.学位论文张文喜文化旅游:过去、现在与未来2001 该文试图对文化旅游作一理论分析和探讨.首先,该文阐述文化旅游的概念、内容,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化旅游,作者界定了文化旅游的性质、功能及一些相关概念.其次,在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文化旅游的过去与现状,重点说明中国文化旅游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中西文化旅游的比较研究,进一步剖析中国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滞后的原因.最后,着眼于未来,指出文化旅游是21世纪旅游发展的亮点,故中国应在理念上重视文化旅游.篇末,结合中国国情和西方国家发展文化旅游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战略. 3.学位论文冯小叶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2005 国内外文化旅游市场的兴起使文化资源获得更加深入而全面地开发。历史名人资源作为一类重要的文化资源拥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山东省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其中有不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名人所遗留的物质和文化遗产也比较丰富。但从总体上看,山东省各地对历史名人资源的重视和开发利用程度比较低,而且在旅游开发中还存在各种问题,这种开发现状亟待改观。另外,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对历史名人资源的开发尚无系统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在于:结合国内外的旅游开发实践和学术研究的经验和成果,积极探索适合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模式和可行的开发思路。 一、绪言。包括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旅游开发的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以及前人关于历史名人资源及其开发研究的文献综述等。 二、历史名人资源及其旅游价值。包括历史名人的定义和历史名人资源的概念、分类,重点分析了历史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 三、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开发现状。简述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概况、特征、分类;概述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开发历程和利用现状;总结近几年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等。 四、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开发研究。针对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具体情况,作者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探索其具体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宏观的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就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整体开发,笔者提出了几点较为可行的开发思路。 4.学位论文许莲常熟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研究2006 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旅游活动的不断增强,文化旅游活动受到了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重视与欢迎,有针对性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已成为各地旅游开发者与决策者的共识。 常熟作为江苏省县级市中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尤为丰富,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如何将资源的潜在价值转化成为现实的产品优势,充分体现资源的文化内涵,是常熟旅游开发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本文首先对常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从资源的调查、分类入手 ,对常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综合的、科学的评价;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对常熟进一步开发历史文化旅游产品进行综合分析,并找出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产品开发相应对策;最后,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的调研,找出适合常熟发展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常熟旅游形象进行重新定位,提出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希望对常熟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作者】王凌宇 【机构】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第六小学; 【正文】一、课题设计论证 1.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外教育研究机构通过调查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成绩发现,养成了阅读习惯的学生,他们的综合素质最高。我国关于儿童阅读状况的调查也表明,儿童学习成绩越好,阅读习惯越好,阅读时间越长;相反,儿童学习成绩越差,阅读时间越短,阅读习惯越不好。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只有当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数量时,才能形成高效自觉的语文学习能力。 2.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要从小就要培养,小学时期是关键时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以及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在小学处于形成时期,而阅读的作用尤为突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我们针对学生阅读普遍存在的主观能动性不强,阅读方式方法欠缺,阅读内容过于单一,学生阅读时间不够充沛等现象,我们以主题阅读课标教材为抓手,精

心选择文本材料,让学生围绕主题,对优秀作品、经典读物、流行图书等发现真善美。逐渐让学生形成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不断增加阅读的量与面,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从句章篇到读整本的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培养了学生高尚的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主题阅读的核心是阅读塑造心灵,阅读影响人生 工具书中对“主题”是这样定义的:它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本课题建构的主题则具体是指:以人文性为范畴的线索,兼顾语文知识与能力、思维发展、文学形式等内在的串连线。阅读,工具书中解释为“看(书报)并领会内容”。本课题建构的阅读则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内,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感知、感悟多个文本。 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是课标教材的建构思路,它通过一定数量的、具有关联的文本材料,让学生围绕主题,在不断地对相关文本阅读和对话中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主题阅读教学就是基于这种思路,把阅读教学的视野灵活地与课堂结合起来,将阅读教学内设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中,充分重视个体体验,在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中,重过程、重生成、重理解,最终实现通过主题形式建构开放的语文阅读立体教学模式。 三、本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东师2020年春季《中小学写作教学研究》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离线考核 《中小学写作教学研究》 满分100分 一、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为什么主题的类型、材料的特点和结构的方式常常因文体而异? 答:记叙、议论、说明、抒情和描写,这五种表达方式在文章中所占的地位,常常会决定文体的性质,进而决定文体的结构。它们与一定的结构一一对应。如记叙——时间型;议论——逻辑型;说明——程序型;抒情——情感型;描写——空间型。 表达方式是文章要素之一,它构成了文体的重要特征。当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成为某一文体的主要手法时,它就会渗透到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一切方面,变为这种文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文章的不同体裁。 因此,主题的类型、材料的特点和结构的方式常常因文体而异。 2. 为什么简洁是电子文本语言风格的灵魂?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答:电子文本的语言风格将日趋简洁。由于电脑网络把时空几乎压缩为零,文本信息的传递将十分快捷。语言的简洁,将成为电脑文本的主要特征。尤其是电子邮件,简洁是它的灵魂。精雕细琢的文字和构思精巧的结构,将被简洁的文风所涤荡。简洁的风格是为了适应网络时代整个社会运行的节奏。它是有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崭新媒介比特决定的。 3. 为什么要按一定的程序来修改文章? 答:文章修改的一般程序是:检查主题、增删材料、调整结构、推敲语言。这个顺序不能够颠倒。因为,前一项的内容对后面的修改内容有着制约作用。如果颠倒顺序,比如说先修改语言,一旦前面的主题、材料和结构有所变动,你所修改完的语言甚至可能会完全删去。你已经修改的劳动会变成无用功。 二、阅读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阅读钟玲的微型小说《永远不许你丢掉它》,回答下面问题: 永远不许你丢掉它 北风根根针尖似地刺着施老伯的喉头,他忙把蓝棉袄的领口扣上。他进了公园的贮藏室,取出扫把和笤箕,然后走到秋千旁边,待要扫地下的落叶,忽然他瞪大双眼,惊奇地望着正前方:那张长椅上放的是什么鬼东西?黑色的大包裹?谁留下来的?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包裹?他定睛一瞧,才看出黑色包裹顶端有个人头,短短的黑发,是个男人。施老伯想,自己真是老眼昏花,明明是一对情侣,两人裹在男朋友的黑大衣里。公园是情侣流连之处,但是一早八点半,在阴暗的黑云下,吃着冷风谈情说爱,以前倒没见过。大衣里的小天地一定热烘烘。施老伯油然怀念被窝里老太婆胖敦敦的身骨,可是她已经去了,去了两年了。施老伯拿扫把和笤箕就往回走,自己还是不要打扰这一对恋人。

写作教学研究综述:课程内容、实施与价值讨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6897682.html, 写作教学研究综述:课程内容、实施与价值讨论 作者:朱建军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2年第10期 在夏丏尊先生看来,写作教学的问题,实际最终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黎锦熙先生曾从课程层面来探讨作文名称的问题,但他认为,“名称上的关系原不甚重要”,而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这三个方面才是最直截了当和最重要的,才能决定学生写作的内核与实质,而名称已是其次的其次了。因此,考察中小学写作教学的优劣问题,也要从整体上关注“写什么”,即写作课程内容怎样,“怎么写”,即中学写作课程如何实施,“为何写”,即中学写作课程价值如何。可以说,目前的写作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恰恰在于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三个问题。 一、究竟“写什么”:写作课程的内容讨论 我国写作教学出了问题,于是,研究的关注点都集中到“内容”问题,即“写什么”“教什 么”“回归什么”的问题;而开的药方大多是“写生活”。在课堂教学层面,明显地表现在以学生 生活为核心的课堂写作教学模式,而在具体的操作方面也表现得非常“生活化”——深入生活。这一写作教学追求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感悟和表现生活,如何做人,以及如何书写人生;生活成为了“作文教学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 实际上,“写生活”仅仅是“阐述课文的”“表现生活的”和“处理日常工作和事务的”三种范畴中的一种,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带有原创性的一类写作。这里的“生活”往往还被解读、被限定为涉及学生“个人生活”的“好人好事”“迷人景色”等。而另两种——“阐述课文的”“处理日常工作和事务的”——需要大量读和研究方能写的学术工作,被严重忽略了。 在国外,“写生活”,实际指“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即用故事和诗歌的形式(文学的形式)反映“生活”,这个“生活”多指“个人生活”或“私人生活”①。且“创意写作”被认为是一 种“特殊的写作”,或“额外的事项”(an“extra”)②。也就是说,我们实际在从事着几乎与阅读不发生关系或仅有“影响”关系的原创性写作事项。 实际上,中小学学生在校的“生活”,主要还应是带有学术性质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生的“个人生活”。比如,我国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限的“儿童实践活动”为:“阅读课中和高年级自然、地理、历史课中的观察、参观、实习、试验等等的活动”,并认为这是“最好的资料”,并因此规定写作顺序为“从述到作”,而“述”与“作”,均涉及如何读、如何写的双向目标。在美国,学生的生活实际就是跨学科的学术“实践活动”,学生写作取材非常丰富,可以就各科学习内容进行写作,也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或到社会上调查访问;汪凌也谈到法国写作教学注重写作形式的多样化,如高中写作主要包括提出论据的论辩、评论和创作作文等。

体验营销的三个道具概述

体验营销的三个道具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社会中人们消费的观念不再停留于仅仅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以及获得产品本身,相反,消费者购买商品越来越多是出于对商品象征意义和象征功能的考虑,即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获得个性的满足。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根据消费者需求新特点,引导和创造满足个性需求的市场。于是,体验营销应运而生。体验营销,就是企业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产品为舞台,以有形产品为载体,生产经营高质量的体验产品的一切活动。随着“体验”变成可以销售的经济商品,“体验消费”旋风开始席卷全球产业,继“服务经济”之后,“体验经济”已大行其道. 与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体验营销有着鲜明的特点。从关注点上,传统营销更多专注于产品的特色与利益,体验行销焦点在顾客体验上。传统营销把顾客当作理智的购买决策者,把顾客的购买决策看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非常理性的分析、评价、最后决策购买。而体验营销认为顾客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顾客因理智和因为追求乐趣、刺激等_时冲动而购买的概率是相同的。在实际操作中,传统营销关注产品的分类和在竞争中的营销定位,而体验营销更注意在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为顾客制造各种消费体验情景。在传统的营销观念中,一件产品对顾客而言,非常实用即可。食品很卫生、有营养;家电质量高、耐用;零售店商品丰富、价格公道;

各种软件性能好、稳定、效率高。然而,到了体验经济时代,这样做就未必赢得消费者了。比如,面对琳琅满目的饮料,谁也不能分别出娃哈哈纯净水和乐百氏纯净水,到底哪﹁个更解渴、更有营养。厂家就是靠的“我的眼里只有你”这种情感体验来打动消费者。 由此可以看出,体验经济已经逐渐成为继服务经济之后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愈来愈多的消费者渴望得到体验,愈来愈多的企业精心设计、促销体验。各行各业的顶尖企业都将发现,未来的竞争战场就在体验。除非企业打定主意要一直留在商品经济阶段,否则总会被迫升级到体验经济阶段。在通常情况下,体验往往被看成是服务的一部分,但是实际上体验是一种经济商品,像服务、货物一样实实在在的产品,不是虚无缥缈的感觉。与过去不同的是,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外在的,但是体验是内在的,存于个人心中,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各人的体验不会完全一样,因为体验是来自个人的心境与事件的互动。正像聪明的导演会利用各种道具,在舞台上创造典型的场景一样,体验营销的策划者也同样可以利用各种“原料”,像制造产品一样制造体验。 情感体验 最早把情感引入营销理论中,是美国的巴里·费格教授。他认为,“形象与情感是营销世界的力量源泉。了解顾客的需要,满足他们的要求,以此来建立一个战略性的产品模型,这是你的情感源泉。”体验营销并不摒弃广告、营销网等众人皆知的营销术。但它要求企业应促使消费者与产品建立情感,消费者与企业家分享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作者:杨占英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0期 语文在我国小学生的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老师和家长都不可以忽视语文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一些语文阅读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一生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不但要育人更要育心,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方法的传授,远远大于对学生的知识灌输。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应该从小学开始积累阅读量,扩展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还要重视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培养,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阅读对人的一生都是有益处的。阅读训练应该从小学生抓起,教师应该借助更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关键环节,其相关技能教学及能力培养有助于强化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作用也不容小觑。伴随着新课标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进行,教师在实际教学进展过程中应当贯彻全新要求,强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修养的同时锻炼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一、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年级学生过往学习过程中已然具备一定阅读能力,于该基础上的相关教学展开对于教师技能要求也有显著提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切实结合实际内容,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激发的渗透教学,从而有效挖掘发挥自身主观能力。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小学高年级语文《松鼠》该课文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形式向学生播放松鼠日常生活及形态的短视频,给予学生更为直观形象的认知,理解掌握松鼠相关生活习惯,通过该形式的阅读教学开展有效强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参与积极性,构建创设民主和谐学习氛围。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尚浅,故而良好教学氛围对于学生阅读效果而言发挥占据着深远影响意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能减轻学生学习精神负担,从而强化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教学进展过程中来。教师应当改变过往传统陈旧教学理念,应以平等参与者、引导者的身份饰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以及相关阅读。强化学生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对学生意见以及实际需求的倾听。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氛围的同时促使学生大胆提出自我想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有力保障学生自身创造相结合的精神能够自然而然的发挥出来,从而进一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二、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不管做什么事,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掌握方式方法。良好的课外阅读也需要正确的方法指引。《课标》指出应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孩子阅读不同

写作教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写作教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是搜集的写作教学课题研究,欢迎阅读参考。 写作教学的成与败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好与坏和语文素养的高与低。经过我们对本校和本地区的调查发现,作文教学虽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语文教学中却是最薄弱的环节。往往出现的情况是作文课上老师敷衍塞责,草率了之,学生长叹短嘘,挠头抓耳,并且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也经常出现无从下笔、语言干枯、思想贫乏、结构混乱的作文现象。究其原因,一是作文教学方式陈旧,大多依然停留于布置题目,批改作文和讲评作文的模式当中,并未以一种更能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依照以上情况,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历史使命下,就要求我们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成效来开展作文教学。 本课题研究的学段和对象是初中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这个课题的理解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键词为“写作教学”,即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写作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二是条件必须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自主指学生发挥主体意识和主动性;合作制师生之间的合作和生生之间的配合;探究是指在教

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析、研究,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创作能力;三是结果,是将前二者紧密结合,也就是能让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开展研究,最终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这便要通过新的学习方式去体现,去验证。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作为主体的学生,应积极的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这就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共同达到学习的目的,掌握学习的方法。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进而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的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1、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后,作文水平有明显提高。 2、对研究过程记录、成果统计,得出结论,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3、收集研究过程中学生的优秀作文,并成作文集《焚》。

课程评价研究综述

课程评价研究综述 课程评价作为当前教育研究领域中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产生于20世纪的美国。泰勒( R. W . Tyler)在“八年研究”中首次正式提出课程评价问题,标志着课程评价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得到系统的研究,在此后几十年里,课程评价发展迅速,课程评价的观念和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国外关于课程评价的研究,集中在课程评价内涵,课程评价模式,课程评价标准,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我国课程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产生至今只有20余年的历史。随着我国学者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注,我国课程评价研究逐步发展起来”。1 我国关于课程评价的研究,最初主要以引进或介绍西方的课程评价理论为主。到了90年代中期,借着课程改革的契机,国内学者开始对课程评价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课程改革服务。进入到21世纪,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兴起,学者们纷纷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课程评价进行研究,尝试构建一套服务我国课程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评价理论体系。 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发现近年来我国关于课程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评价理论的研究,我国课程评价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以及课程评价发展趋势的研究等方面。 1.课程评价理论的研究 我国课程评价理论研究领域的成果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对国外理论的借鉴,二是在有关成熟理论的指导下开发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这些理论突出表现在对课程评价发展阶段,课程评价模式,课程评价主体、课程评价对象,课程评价方法等的研究上。 (1)课程评价发展阶段研究 关于课程评价发展阶段的提法,目前较为权威的是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的“四阶段”说,即“测量时代”“描述时代”“判断时代”“建构时代”。2一是评价的“测量时代”(1900~1930年),代表人物是有着“教育测量之父”著称的桑代克。这一时期,人们尝试着将统计、测试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以测验(testing)或测量(measurement)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1方勤华.近年来我国课程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142-147.

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

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 众所周知,我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专门从事保险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以服务保险业为办学理念。向保险行业和区域现代服务业工作一线,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成了我院人才培养的方针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强调指出: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进一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很显然,“单向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再加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学生生源和就业率的考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纷纷被各大高校提上日程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作为保院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思考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我院现行的主体教学模式是什么?该教学模式下到底培养了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为适应保险业及区域现代化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我院摒弃了传统的“单向满堂灌”式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富有学院办学特色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以“2+1”教学模式为主体模式。“2+1”教学模式即学校用两年时间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用一年时间由教师指导学生校外实践,让学生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知识联系起来,进一步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同时通过一年的校外实践工作和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2+1”教学模式下,学生究竟有哪些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加强呢? 首先,理论知识方面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无论从事科学研究还是实践作业,都需要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两年的课程教学中,基础类和专业基础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

其次,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又一项重要能力。学习、工作和社会人际交往等均需要语言表达能力。社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具备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现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师灵活多样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下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如:一些老师的采用的问答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以及老师和学生交换角色教学等方法,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交际与沟通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存在于社会的任何角落,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际和沟通的能力,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在课本上是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因此,学院安排的“+1”的校外实践,旨在让学生大胆地把握各种交流机会,到各种实战场合和环境中去培养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 第四,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对学生来讲也是很重要的,尽管校内实验类课程和实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但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异的,“+1”的校外实践,正好让学生们亲临动手现场,找到了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的机会,弥补了传统的课堂教育的空白和盲点。 第五,适应环境能力;大学生毕业之后都面临着找工作,加上现代社会工作的流动性很大,所以,适应环境的能力显得相当的重要。“+1”模式下,学生基本上都在比较艰苦、真枪实炮的环境下实践,这为培养学生毕业后适应环境能力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竞争能力、就业能力等也在某些程度上得到了锻炼。但从社会这个大熔炉的要求来看,单单具备以上能力还是不够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