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及缓解途径

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及缓解途径

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及缓解途径
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及缓解途径

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及缓解途径

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及缓解途径。对199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总体较高;(2)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有: 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家庭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其中就业竞争激烈、自身水平有限、期望过高是就业压力的重要来源;无法平衡学习和其他事务、为浪费学习时间而懊恼、疲于背靠各种技能证书是学业压力的重要来源;家庭经济情况不好、家庭没有社会背景、父母对自己要求太高是家庭压力的重要来源;觉得周围人与自己期望有差距、与人沟通方式存在障碍,缺技巧、自己性格过于内向是人际压力的重要原因。(3)大学生压力缓解方式基本是成熟的。

关键大学生;心理压力;缓解途径

1前言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心理问题已成为目前大学生群体的一种普遍现象。根据最近对高校大学生所作的一项调查, 中国大学生中约有20% 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笔者2011年对安阳师范学院本科生所做的调查表明, 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占26. 7%, 高于其它院校。心理障碍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就业造成了很大影响, 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成才。如何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已成为高校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调查了安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及缓解方式, 探讨形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以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般而言, 造成心理压力的事件大都是消极的事件, 针对大学生比如未完成的作业、即将来临的考试、必须面对的冲突等等。这些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与处理, 就会对大学生的协调发展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心理压力所可能引发的这些不良情绪反应如果不能及时消除, 势必就会对大学生的正常社会生活和适应造成不良影响。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心

理压力若长期得不到缓解和消除, 那么就会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后果。首先是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如心脏病、冠心病、头晕等, 都与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有关; 其次, 心理压力负担过重所引起的各种不良心态, 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很多大学生都由于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美好的心愿进入大学校园之后, 突然发现自己没有站在“山顶”的感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 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 “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 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也有一些大学生因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社交障碍, 心理自卑, 行为良缩, 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无力去应付。想与人交往, 又怕被人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 又不敢与人接近, 内心矛盾重重。还有一些大学生因理想、目标落空造成内心困惑。进入大学后, 学习失去了中小学时的动力, 又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社会阴暗的一面, 习惯于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在现实面前感觉到困惑。总之, 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压力, 他们没有办法去选择承受哪一种压力, 但是他们完全可以选择用恰当的方式应对压力、解决压力。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社会变化迅速的时代,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不仅会影响其在校学习和生活,还将影响其终身发展。因此,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2调查对象和方法

2.1调查对象

采用自编问卷对安阳师范学院的本科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 收回有效问卷199份, 回收率为80. 8%。调查对象中, 男生34名, 占17.3% , 女生165名, 占82.6%; 一年级71名, 占35. 6%, 二年级学生50名, 占25.2%, 三年级学生46名, 占23.2%, 四年级32 名, 占

15.8% 。

2.2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为自己编制而成,共20道题,全卷皆为单选题。其中,1-2 题涉及被试的基本信息;3-4 题涉及被试的压力程度(为了保证全卷信度,这两题为重复问题);5-8 题主要考察被试各项压力的来源及原因,9—12题考察被试应对心理压力时所采取的方式。

3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3.1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承受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并且,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在回答“您感觉最近压力大吗”这一问题时,累计有89.6%的受访者,表示有点压力或者更大,其中表示有压力及更大的占49.2%,表示非常有压力的占12.1%。在回答“您对自己现在压力状况的评价”这一问题时,累计有88.9 的受访者表示有点压力或者更大,其中表示有压力及更大的占48.7%,表示非常有压力的占13.1%。两题数据比较接近。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程度整体上来看还是比较高的,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2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分析

研究发现, 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就业压力,(2)学业压力,(3)家庭压力,(4)人际关系压力。

3.2.1就业压力的来源分析对“您觉得造成自己就业心理压力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进

行统计分

析发现,就业压力来源的前三位分别是“就业竞争激烈” (占所有受访者的37.2%)、自身水平有限(占所有受访者的23.6%)、自身期望过高(占所有受访者的21.1%)。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来源前三位为以上三个方面其实不难理解,一是社会层面的压力。我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

末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据统计,1998年的毛入学率只有9%,普通高校在校生总规模为643 万人,而2010年仅毕业生人数就高达630万人,就业压力竞争激烈。二是大学生自身层面的压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该对自己、对职业及周围社会环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判断,并据此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然而,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一些毕业生在自我认识方面存在偏差。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影响了就业定位的准确度,直接增加了自己的就业心理压力。

3.2.2学业压力来源分析

对“您认为引起学习压力最大的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业压力来源的前三位分别是“无法平衡学习和其他事务” (占所有受访者的32.2%)、为浪费学习时间而懊恼(占所有受访者的20.6%)、疲于背靠各种技能证书(占所有受访者的21.1%)。另外“疲于背靠各种技能证书”和“不喜欢现在的专业”也占相当比例。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截然不同,在内容上较高中生活更为丰富,大学生由高中进入大学以后往往由于无法平衡学习与学习以为的其他事物而缺少学习时间。大学生对各种职业技能考试缺乏相应的认识,学校也缺乏相关的引导,加之攀比心理,给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 学业方面的问题成为中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并不意外。大学生学习的专业性强,学习的目标不再是对知识的单纯理解和储存, 而是通过知识学习向能力和素质转化, 重视对知识的实践和应用, 鼓励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创新[4]。但有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 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中, 传统的、片面的对知识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造成的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占了重要位置。因此, “学会学习”成为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重大挑战。学习压力过大主要表现:在生活上,会表现为食量大增或很久食欲不振;睡眠质量较差,经常失眠;经常感到不舒服,容易生病,有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生理反应;已经有较长时间没参加喜爱的体闲活动等。在情绪上会表现为容易沮丧低落,经常显得不耐烦,暴躁、易怒;说话冷言冷语,对自己、他人的评价以及对事情的描述都有消极倾向;和家长关系紧张,对父母有抵触情绪或经常与父母发生冲突等。在学习上会表现为敷衍、厌烦监督、抱怨、对自己学业过分苛责、对自己没信心等。在考试时会表现出焦虑不安、考前失眠等。我们必须把握好大学生的学习

心理和学习压力特征, 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引导与干预, 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3.2.3家庭压力来源分析对“你认为家庭压力主要来自于哪个方面”这一问题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家庭经济情况不好” (占所有受访者的31.2%)、家庭没有社会背景(占所有受访者的31.2%)、父母对自己要求太高(占所有受访者的22.6%)。另外三项,父母关系不和、自己与父母关系疏远、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关系恶化等比例较小,显示家庭成员见关系不是家庭压力的主要来源。为什么?解释原因随着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 家庭经济情况和社会地位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特别是同学之间的比较,更加重了这种压力。绝大部分大学生希望能从自己的家庭获得更多支持,但往往不能如愿。他们希望自己能早日帮助家庭, 但又力不从心。再有, 许多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希望子女早日成材, 而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的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 于是一种学生怕自己成绩不符合家长的要求, 会挨责备而产生压力; 另一种学生则怕因此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苦心, 这种人心理压力则更大。

家庭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变革,家庭与个人的联系不仅没有弱化,反而得到了扩展和加深,如今家庭对大学生个体的影响日益多层次化和深入化,家庭压力也凸显出来了。一般认为,大学生的家庭压力主要表现为父母的期望、家庭经济条件与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3.2.4人际关系压力对“您的人际关系压力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人际关系压力压力来源的前三位分别是“觉得周围人与自己期望有差距” (占所有受访者的27.1%)、“与人沟通方式存在障碍,缺技巧” (占所有受访者的25.6%)、“自己性格过于内向” (占所有受访者的19.1%)。另外惧怕与“异性、长辈、学长交谈” 、“找不到知心朋友”也占一定比例。这是由于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一部分学生因此而出现心理矛盾的加剧。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知道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 2.23 凶杀案”,主犯马加爵,由于与同学产生了一些小矛盾,而走上杀人的道路。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3 大学生心理压力缓解途径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应对心理压力的途径,编制了12道问题,选项分别为“经常” “有时”“偶尔”和“从不”,为研究方便,采取二分法,将“经常”与“有时”合并为“采用该途径”统计,将“偶尔”“从不”归纳为“几乎不或者从不采用该途径” 。调查结果经分析归总为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①大学生遇到烦恼时,选择“尽量看事物好的一面”的占首位,选择率高达91% ;选择“不把问题看得特别严重,轻松对待”占第三位,选择率高达77.9%;选择“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寻找精神寄托”的占第七位,选择率达67.3%,这些共同反映了大学生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希望通过转变视角去战胜烦恼,这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表现。②选择

“坚持自己的理想,为自己想得到的而奋斗”的占第二位,选择率高达84,9%,这反映大学生

有良好的人生观和积极的心态,成就动机比较强。③选择“与人交谈,倾述内心烦恼”和“向亲友或朋友寻求建议”分别占第五位和第八位,选择率分别是70.9%和61.8%,说明大学生面

对心理困扰时,比较倾向于向身边得人寻求帮助,表明大学生的交际圈和生活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大影响。④选择“通过音乐缓解压力”“通过学习或者其他一些方法解脱”

“通过运动宣泄压力” “通过食物缓解压力”分别占第六、七、九、十位,选择率在四成以上,反映出通过其他事物转移注意力,也是大学生缓解压力的主要方式。选择“采用偏激的发泄方式,例如自残或者其它

方式”的人仅占4%说明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的的过程中采用消极方式的人比较少,但也要引起高度关注。

⑤只有2.5%的学生选择向心理咨询师为自己解决烦恼。在回答“向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专家寻求帮助”时,没有的学生回答“经常”,其余的学生回答“有时”。可见,部分学生有心理困扰而不去咨询中心寻求帮助,是因为相信自己能解决。而大多数学生并不是不需要老师的帮助,而主要是学生对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工作了解不够。另外,通过一定数量的随机面谈,有过半的学生不去咨询中心是因为“觉得心理咨询师帮不了自己”,对中心的老师不够信任,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期望较高,另一方面也要求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表1大学生心理压力缓解途径

途径所占比例% 排序

尽量看事物好的一面91 1

坚持自己的理想,为自己想得到的而奋斗84.9 2

不把问题看得特别严重,轻松对待77.9 3

通过音乐缓解压力77.4 4

与人交谈,倾述内心烦恼70.9 5

通过学习或者其他一些方法解脱69.8 6

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寻找精神寄托67.3 7

向亲友或朋友寻求建议61.8 8

通过运动宣泄压力47.7 9

通过食物缓解压力43.7 10

米用偏激的发泄方式,例如自残或者其它方式 4.0 11

向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专家寻求帮助 2.5 12

4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方法

4.1正确认识和勇敢面对压力

大学生对压力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这是调适的关键一步。首先,要认识到压力的不可避免性, 并坦然接受它。压力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我们生活的伴侣, 尤其是在个体成长的路途中, 压力更是普遍存在。其次, 要认识到压力作用的双重性。压力及其反应并不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 适度的压力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可以说, 没有一个个压力, 也就没有个体的不断发展。因此, 要接受压力, 而不仅仅是抱怨, 并且要对已经出现的和将要出现的压力做好一定的准备。再次, 要勇于面对压力, 而不是逃避。压力也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 有效处理压力的方法就是直接面对。

4.2 区分不同压力,采取相应措施

4.2.1就业压力的应对

应对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采取有力措施,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2];另一方面也要求高校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帮助毕业生准确分析就业形势,学会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训练求职技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就业心态,从而达到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具体而言:(1)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的力度。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掌握社会需求信息。通过整理、归纳和分析,预测就业形势和人才的供需矛盾,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就业指导老师应结合这些就

业信息为学生提供就业形势分析,需要进一步为毕业生的流向和人才的宏观调控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及时更新发布信息,以使毕业生能够准确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供需情况等信息,使他们在就业中能减少盲目性。学校还应尽力了解每个毕业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尽量帮助毕业生达成他们的就业愿望。

(2)提升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正确估计自身的能力和兴趣,了解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判断自己的能力和职位是否相匹配是正确选择职业的前提。因此,就业辅导工作应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等,学会分析岗位要求,使自己的就业定位更加准确,减少不切实际的幻想,避免高才低就的遗憾,真正做到人职匹配,实现自己的理想就业目标。就业辅导工作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祖国、志在四方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方就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3]。提升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意识和能力还应包括转化学生的就业观,树立行行出状元的理念,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同岗位。特别是在社会分工日益明晰的今天,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难以完全吻合,如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则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目前大多数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是注重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索质,至于专业是否完全对口,并不过分计较。求职过程中,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毕业生应看重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及时调整自已的择业方向,勇于进入与自已所学专业相近或相关的职业。只要具备优良的素质,在新的领域里很可能会闯出一片新的天地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还可以提倡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等等。对就业取向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多渠道的尝试,有利于大学生顺利达成就业目标,缓解就业的压力。

(3)强化大学生求职技能的训练。求职择业技巧对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影响极大。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除了传授大学生就业必须的诸多专业知识外,还应进行一些基本技能训练,如人际沟通技能、面试技巧、简历制作、挫折训练、时间管理技能、压力调适方法等等。通过这种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可以帮助毕业生认识自已的个性特点,确定择业目标,以便在不同形势下选择比较适合自已的工作。另外,通过毕业实习、日常见习、参加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就业与职业的实际状况,从而完成就业前的必要训练,保持在就业中的主动性。

(4)构建心理干预和危机预防机制。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和心理咨询中心合作就业指导老师在平时要积极与学生接触,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向心理咨询中心转介由专业老师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以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健康成长。以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承受能力为目的,开展小组训练、模拟双选市场、模拟面试考场等活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

效的方法。

4.2.2学业压力的应对

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心理调适国内外大量的研究都表明,高校大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同龄人群体[1]。面对因学习压力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不断上升的现实,高校管理者、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应引起高度重视,高等学校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上日程。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主动地承担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工作,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调适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使广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从而更科学地认识学习压力的成因,掌握预防心理问题的知识及对策。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向广大学生传授学习压力的成因和心理调试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科学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的设立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心理咨询可为需要帮助的学生解决一些特殊的、不同的心理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补充。心理咨询机构应由受过专业练的专业人员主持,思想工作者因有长期做人的工作经验,经过适当培训可参与其中。为因学习压力引起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调适工作,一般应坚持“尽量避免分析性治疗,注重支持性疗法” 的原则,在心理调适过程中,努力尝试开展把国内外巳较为成熟的“认知治疗” “观察学习治疗”“学习技能治疗” 等行为治疗方法与“自我控制的放松或脱敏治疗” 等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在校园网上

制作“学习压力心理辅导”网页。(3) 及时为因学习压力引起心理疾病的学生提供专业治疗对于已有严重心理障碍, 甚至出现器质性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做到早期发现,并及时转介专门医疗机构进行诊治。(4)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例如,聘请校内外专家专题讲座,针对共同的问题进行教育指导;采取形式活泼的团体咨询活动,解决一些常见的学习心理困扰;社会实践也是一种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以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展包括社区服务

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去认识社会现实,体验社会生活,解决他人的问题,这对完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锻炼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个人的意志品质都是十分有益的,从而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战胜学习困难的勇气。

4.2.3家庭压力的应对

研究发现,家庭压力是大学生压力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本质是感情寄托单位,他的主要功能是解决感情交流和生理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变革,家庭与个人的联系不仅没有弱化,反而得到了扩展和加深,如今家庭对大学生个体的影响日益多层次化和深入化,家庭压力也凸显出来了[5]。我们必须加大关注力度,做好大学生家庭压力的调试力度。(1) 家庭教育资料规范化。有些优秀的班主任、辅导员,对学生家庭的情况了解很多,一些棘手的思想问题,借助家庭的帮助迎刃而解。我们有必要将学生的家庭背景资料规范化,并把它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资料建设内容之一,使它不只是存在于档案室里,而且要应用于实际工作中。(2) 家庭教育运作科学化。学校需要有计划地对家庭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加以引导,力争使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取得更多的一致。这是高校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影响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3) 家庭教育赋予情感化。父母对子女而言,不仅负责物质上的供给,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引领,情感上的支持。与中小学不同的是,大学生处于成长发育心理上的“断乳期”。大学生在外求学,突然离开家庭娇宠的氛围,情感上与父母一时难以割舍。此时,对父母来说,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鼓励孩子把对父母的眷恋转化为成长的动力,转化为对同学、对新的集体的爱,在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将自己的情感加以升华,尽快成熟起来。(4) 学生认识明晰化。学生对家庭教育认识上应当明晰化,态度上应该明确化,既不要回避家庭教育的客观存在,又能理智地把握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调查显示,一部分低年级女同学,经常将班级、宿舍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的生活琐事讲给家长,搞得家长为此忧心忡忡。还有的学生,什么事情都不和家长讲,给自己和学校造成一些不应有的麻烦。因此,学校有必要有组织有意识地在思想道德修养等基础课中,介绍一些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也可以单独开设相关选修课,提高学生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5) 信息沟通多样化。学校及各个院系的网站,可以向家长开通,建立网上联系方式;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教师,可以建立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制度,尤其是学期初或学期末,可以利用家长接送学生的机会,设立家长接待日或接待周;利用学报院报等新闻工具,让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参与学校的建设。

4.2.4人际关系压力的应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左右逢源,游刃有余,需要一颗宽容的心,需要真诚,需要积极交往的主动性,塑造很好的个人形象,善用各种交际手段,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见。(1) 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确地熟悉和了解他人,同样关系到人际交际能否顺利进行。(2) 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适度的自我价值感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自我价值感来源于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而存在有的固有价值的熟悉。任何一个个体都是无法完全被取代的,都有其独特性,有其独特的创造性潜能。伴随这种价值感而来的是对他人的独特性价值的理解以及对他人的尊重。是否具有这种适度的自我价值感直接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模式。(3) 塑造良好

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社会交往中,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涵养直接影响着交往的效果,良好的个人形象应从点滴开始,从善如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优化个人的社交形象。提高心理素质。人与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与知识及心理的整体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社交惧怕、胆怯、羞怯、自卑、冷漠、孤独、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自我练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提高自身的人际魅力。每个个体都有其内在的人际魅力,他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在社交生活中的体现。这就要求在校的大学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仪表到谈吐,从形象到学识,多方位提高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随着交往的深入,学识更占主导地位。非凡是大学生的个性培养,拓展自己的内涵。

4.3学习压力缓解的方法,学会放松大学生面对心理压力最常见的表现是心理和肌肉的紧张。因此, 调适压力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要学会放松自己, 让自己的身体或心理由紧张状态转向松弛, 从而逐渐消除紧张。常用的放松方法有游泳、做操、散步、听音乐等。当压力事件不断涌现时, 持续数分钟的放松, 对缓解压力的作用相当显著。

4.4加强心理咨询工作

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 心理压力水平越高,就越有可能采用非理性的、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以缓解焦虑、冲突和痛苦。大学生对人际关系应激倾向于采取否认、逃避、忍受和任其发展的方式。但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学校和相关老师则应给予大学生心理压力以高度重视, 通过宣

传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 帮助大学生正确应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压力。为此,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应做以下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 包括宣传机构的工作时间、

地点、人员等信息, 让大多数学生知道这样一个为他们服务的场所。同时要宣传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的知识, 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咨询, 毫无顾虑地走进咨询室。

(2)坚持面向大多数学生, 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 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也针对不同群体和个人, 给予特别的关注。(3)深入学生, 进行调查研究, 总结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为学校的相关工作提供依据。(4)培训学生工作者和学生中的心理学爱好者,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5)咨询人员自身不断学习钻研, 相互交流, 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人格素质, 给学生提供专业而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 97?114.

[2]金广春, 陈罗. 论当前大学生求职就业心理及调适[J]. 上海教育科研,2004,24(1):12.

[3]张树东. 成就动机、家庭影响力、及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J]. 教育学报,2007,3(2):9.

[4]向敏大. 学生学习成就动机制约因素及对策[J]. 世纪桥,2009,8(2):11.

[5]罗品超. 论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来源及调适路径[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6(8):4.

[6]杨邦勇.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对策研究[ 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5):519-524. [ 7]吕世军,张海峰,刘俊峰.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的思考[ J]. 牡丹江医学院学

报,2003,(3):69-70.

[8]刘雪梅.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自我调适[ 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4-96.

[9]孙玉贤. 浅析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 ,(1 8):46-47. [ 1 0]刘志达,林岚. 大学毕业生就业挫折心理及其调适 [J]. 教书育人,2005,(8):25-26.

[ 1 1]姚轶蓝. 大学生就业心理机制及其偏差归因分析 [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9-51.

[12]颜农秋.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疏导[ J]. 高校理论战线,2004,(7):47-49.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source and ease

way

Yao Xiangyu

(Education sciences School,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yang, Henan 45500)2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how the main sourc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ease way. College students to 199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showed that: (1)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level overall taller; (2)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source mainly has: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the pressure of study, family pressures,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ressure, etc.; Including employment competition is fierce and their own level limited, expectations ar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employment pressure; Can't balance learning and other issues, as wasted learning time is annoyed, struggling back by various skills certificate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pressure of study; Family financial situation is bad, the family no social background, parents too demanding on yourself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family stress; Think with their expectations around a gap, and communication mode existing barriers, lack of skills, oneself personality too introversive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interpersonal pressure. (3) students pressure relief is mature way basic.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Ease way

附录

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

指导语:

同学你好!欢迎参加此次有关大学生心理压力方面的调查活动,请你将自己实际的想法、做法与题目

所陈述的情况相对照,然后选择一个与自己的实际最接近的答案。全卷除5、认真回答将会使你更了解自己的心理压力状况,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与生活。

谢谢你的合作。

1.您的性别是() A. 男B. 女

2.您的年级是() A. 大一B. 大二 C.大三D.大四

3.您感觉最近压力大吗?(

A.非常有压力

B.有压力

C. 有点压力

D. 几乎没有压力

4.您对自己现在压力状况的评价()

A.非常有压力

B.有压力

C. 有点压力

D. 几乎没有压力

5.您觉得造成自己就业心理压力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A.所学专业就业前景不好

B. 父母对自己期望过高

C.自身期望过高

D. 就业竞争激烈

E.自身水平有限

6.您认为引起学习压力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A.为浪费学习时间而懊恼

B.

C.无法平衡学习和其他事务

D.

E.不喜欢现在的专业

F.

7.你认为家庭压力主要来自于哪个方面?

A.父母对自己要求太高

B.

C.家庭没有社会背景

D.

E.自己与父母关系疏远

F.

8.您的人际关系压力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A.与同学相处不融洽

B.

C.惧怕与异性、长辈、学长、交谈

E.找不到知心朋友

F.

以下涉及您在处理心理压力时所采取的方式, 6、7、8题以外都是单选题。你的回答不会记入任何档案,

9. 与人交谈,倾述内心烦恼( )

A.经常

B. 有时

C.偶尔

D.

10. 通过学习或者其他一些方法解脱(

A.经常

B. 有时

C.偶尔

D.从不

11. 尽量看事物好的一面( ) A.经常 B. 有时 C.偶尔 D.从不

12 ?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寻找精神寄托

() A.经常 B. 有时 C.偶尔 D.从不

13. 不把问题看得特别严重,轻松对待(

) A.经常 B. 有时 C.偶尔 D.从不

14. 坚持自己的理想,为自己想得到的而奋斗(

) A.经常 B. 有时 C.偶尔

D.从不 15.通过运动宣泄压力(

C. )

偶尔 D. 从不

A.经常

B. 有时 : )

因学习成绩不佳而苦恼

疲于背靠各种技能证书

周围同学带来的触动

家庭经济情况不好

父母关系不和

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关系恶化

: )

与人沟通方式存在障碍,缺技巧

D.自己性格过于内向

觉得周围人与自己期望有差距

请根据自身情况作答。

从不

16.通过食物缓解压力( )

A.经常

B. 有时

C. 偶尔

D. 从不

17

.

通过音乐缓解压力()

A.经常

B. 有时

C. 偶尔

D. 从不

18 . 向亲友或朋友寻求建议 ( )

A.经常

B. 有时

C. 偶尔

D. 从不

19 . 向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专家寻求帮助( A.经常B. 有时 C. 偶尔 D. 从不

20.米用偏激的发泄方式,例如自残或者其它方式

A.经常

B. 有时

C.偶尔

D.从不

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校园稳定。接连发生的________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供大家参考选择。 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校园稳定。接连发生的大学生*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心里健康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种现象已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 我们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话题为主题,利用网络、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们身边的同学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面对着崭新的生活,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情感上,很多人都曾有过一段迷茫的时期。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报道也日益增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同龄人的调查,总结出大家目前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向身边的同学宣传关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帮助身边的同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并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步入大学校园,所有一切都是新的,学习任务、人际交往及竞争压力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大学生独立地面对和处理,因此也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心理上、思想上的困惑,如紧张,焦虑,恐惧,孤独,抑郁等,严重的不适应会造成心理障碍。这些心理现象的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具体的压力有哪些呢经济学系实践部对我系06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对部分同学进行了调查问卷,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思考和研究。 二调查方法或工具主要是问卷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方面进行实施。 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问题分析1您认为您目前所在的大学与高中的整体氛围相差很大吗A.特别大B.很大C.差不多D.无差别分析12的同学认为相差的氛围特别大,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 48的同学认为相差很大,主要实在学习氛围和生活习惯上,大学的学习相对轻松而且老师也不会总是督促学习,大学都是住宿生活而很多人都是到了大学才离开家开始住在学校,这一方面很多人表示一开始真的很不习惯。 40的同学认为差不多,虽然大学与高中相比是一个崭新的环境,但他们表示自己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0的同学认为无差别。

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压力状况)调查问卷

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心理压力 年级: 性别: 压力的心理学定义:心理压力是一种个人主观的感觉,即个人在面对困难时,一时无法消除困难的 一种被压迫的感受。 请在问题后的括号里写出您的选项, 1、您的压力主要来自何处?( )[此题为双选] A、学习 B、考试 C、同学交往 D、师生交往 E、亲子交往(与家长之间) F、家庭环境 您平时以哪些方式缓解压力?[以下 15 个选项,每个选项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请选出其中的一项。 2、你与家长沟通、倾诉的频率是: ( ) A、随时 B、偶尔 C、很少 3、与朋友沟通、倾诉采取的方式是: ( ) A、打电话交谈 B、网上交谈 C、面对面交谈 4、和任课老师沟通、倾诉: ( ) A、随时 B、偶尔 C、从不 5、与心理老师沟通、倾诉采用的方式是: ( ) A、电话 B、面对面 C、书信 D、电子邮件 6、通过看书发泄,那你最喜欢看哪一类书: ( ) A、游戏战略 B、娱乐 C、文学类杂志 D、科普 E、漫画 F、言情小说 G、武侠小说 7、看电视、电影或碟片。最喜欢看哪一类电影或电视: (


A、喜剧 B、悲剧 C、知识性 D、暴力(战争、武侠) E、文艺娱乐 F、言情 G、科幻 8、听音乐来缓解,最喜欢听哪一类音乐: ( ) A、中文流行歌曲 B、外文流行歌曲 C、中国古典乐曲 D、西洋乐器独奏 E、交响乐 9、你是否通过以下方式来缓解压力: ( ) A、交异性朋友 B、吸烟、喝酒 C、打架 D、上述三种皆无 10、玩电子游戏来缓解,最喜欢玩哪一类电子游戏: ( A、动作类(如射击) B、格斗类 C、体育类 D、棋牌类 E、角色扮演 F、即时战略 11、作为中学生,最害怕发生哪一件事情: ( )

A、公布考试分数 B、老师当众批评 C、当众揭露自己的隐私 D、不受老师、同学的欢迎 12、你认为,普遍而言,以下做法中哪一个最能有效地减小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的压力?(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B、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C、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系统 D、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13、学校心理咨询室在什么地方?( ) A、1 号楼楼梯间 B、接待室 C、2 号楼楼梯间 D、政教处 14、我们学校心理信箱的位置在哪?(
)[单选]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2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调查报告 一、调查说明 (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竞争越来越厉害。而大学阶段作为人生的关键阶段,相比于高中阶段,要求一下子高了很多。不管是生活、学习、工作,都比之前困难很多。因此很多人都陷进了矛盾,而且会经常感到压抑、烦躁、焦虑甚至抑郁等。而且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可是却没找到任何措施来应对。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又要求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又很高,不仅是对能力的要求,而且是对素质的要求。这次调查也是为了深进大学之中发现一些,从而能进步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调查时间 2010年9月6日~26日 (三)、调查地点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四)、调查对象 在校本科生 二、报告正文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以至于当今的大学生经常“陷进个人等等。现在的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造成大学生心理不健康,从而导致大学生不能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样的现实,这样的学生是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学习任务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了调查与分析。此次活动以武汉八所高校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为形式,共发放问卷份,回收份,回收率为,其中有效问卷份,有效率为。通过我们的调查与分析,我们总结出当今大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些心理。回结如下: 一、心理压力来源年级压力来源Total学业就业感情经济外貌父母等其他人的期看自我要求其他大一%within年级 2935.4%1923.2%78.5%911.0%22.4%2631.7%3947.6%1012.2%82大二%within年级6944.5%5434.8%1711.0%2314.8%63.9%4327.7%7246.5%29.2%26848.0%519.1%558我们可以从上面的表格得出一些结论: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调 查报告

编号:FS-DY-20552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面临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家庭、就业、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因素,让大学生似乎喘不过气来。如果处理不当,大学生心理健康会造成一定得影响,其后果或大或小,小即产生抑郁、自闭、暴力倾向,大则引发自杀,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高校学生自杀现象则证明了这一点。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其更好地处理和应对心理压力问题,特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时间、方法、对象 1. 调查时间 2. 调查方法 在网上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问卷100份

3.调查内容 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大学生从压力的大小程度、压力主要来源方面进行调查 4.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问卷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主要是针对专科和本科大学生 三、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世界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关系日趋负责,大学生们承担了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父母的期望、就业的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在无形中让大学生身体心理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学会提高抗压能力更具有挑战性和不可忽视。此次的调查的对象并非同一间学校,而是来自多所高校,一共有效问卷100份,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可靠性,而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出了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问题如下: (一)从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看: 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61%的大

【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校园稳定。接连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心里健康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种现象已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 我们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话题为主题,络、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们身边的同学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面对着崭新的生活,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情感上,很多人都曾有过一段迷茫的时期。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报道也日益增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同龄人的调查,总结出大家目前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向身边的同学宣传关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帮助身边的同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并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一、调查目的与意 义 步入大学校园,所有一切都是新的,学习任务、人际交往及竞争压力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大学生独立地面对和处理,因此也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心理上、思想上的困惑,如:紧张,焦虑,恐惧,孤独,抑郁等,严重的不适应会造成心理障碍。这些心理现象的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具体的压力有哪些呢?经济学系实践部对我系06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对部分同学进行了调查问卷,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思考和研究。 二调查方法或工具

主要是问卷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方面进行实施。 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问题分析 (1)您认为您目前所在的大学与高中的整体氛围相差很大吗? a.特别大 b.很大 c.差不多 d.无差别 分析:12%的同学认为相差的氛围特别大,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48% 的同学认为相差很大,主要实在学习氛围和生活习惯上,大学的学习相对轻松而且老师也不会总是督促学习,大学都是住宿生活而很多人都是到了大学才离开家开始住在学校,这一方面很多人表示一开始真的很不习惯。40%的同学认为差不多,虽然大学与高中相比是一个崭新的环境,但他们表示自己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生活。0%的同学认为无差别。 (2)您对目前的大学生活适应状况如何? a.很好 b.还可以 c.较差 d.差 分析:调查显示15% 的同学认为对大学生活状况适应状况很好,而25%的 同学对大学生活适应状况感觉较差,绝大部分的同学乐观的认为适应状况还可以。这说明大部分同学(60%)生活态度非常乐观他们懂得调节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然而小部分同学则值得注意,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处理的不是很乐观,由于他们思想太重,压力太大,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3)您认为压力在您的学习生活中对你的影响怎样? a. 正面影响,学习的动力 b.没影响 c. 有点影响,影响情绪 d.负面影响, 无心学习

最新高中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

高中生心理压力调查 前言 对现代高中生来说,压力是一个很普遍现象,几乎每位学生都会觉得学习有 压力。随年级的不断升高,高考的临近,这种压力也越来越大,而随着压力产生 的种种问题也就成为困扰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心理问题。 一、调查目的: 1、了解高中生心理压力来源,以便进行更深的的调查研究; 2、发现心理方面的问题以便与教师结合具体方法给予正确指导,使之能够 更好的适应高中紧张忙碌的生活。 3、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现状,找出当前高中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是在高一的两个班级当场 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共发出调查问卷120份,收回110份,回收率达91.67%。 三、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高中生的环境适应问题、学习情况、人际交往、与家长的关系等方 面的内容。 四、调查结果: 1、学生学习压力状况 (1)学习压力的基本状况 调查问卷统计显示: 0% 20% 40% 60% 80% 100% 课外学习时间 睡眠时间 从上图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可以看出:他们感觉不适应高中生活,学 习压力比较大。 (2)学习心理压力的来源: 任何现象的产生,总是有其原因的,高中生的学习心理压力从何而来?分析起 来,其来源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外在因素,一是个人因素。

①外在因素: a、来自学业的压力。学业压力无疑是高中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进入高中以后,学习负担加重,表现为科目增加,课程加深,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一些学生从一开始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以适应这一急转弯时期,感到压力很大。尤其是部分没有考取高中而靠交调节费进入高中的学生,底子簿,接受能力较差,心理压力就更大。 b、来自考试的压力,同学的竞争压力。在调查中,有81.82%的学生特别关注自己的成绩,并且有32%-33%的学生情绪受成绩影响较大。可见,学生十分期望自己能考出好成绩给自身带来很大压力。 c、来自家庭的压力。调查统计显示:有87.18%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很大,并且有82.5%-89.74%的父母会拿孩子和其他同龄人比较。家长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条件是必要的,但做得过份只会让孩子感到压抑,适得其反,增加无形的压力。 d、学校的压力。虽然实施素质教育,但也不是不讲求升学率。所以,升学率问题仍然是学校声誉的重头戏。学校在思想上、学习上等方面给学生带来了巨大压力。 ②个人因素: 学业、考试等方面对学习固然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在同样的压力下,个人所感受到的压力程度却不同,有的甚至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这是与个人的个性特质有关。 a、个人追求成就目标要求过高。

浅谈大学生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

浅谈大学生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 [摘要]:压力是一个人对某种压力源是否构成压力以及自己应对压力源能力的评估。大学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心理压力。压力给人们带来动力但也会使人们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大学生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现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压力来源;应对措施;大学生 Talking about the college students' stress sources and Countermeasures Stress is an assessment of whether a stress source will cast stress on a person and his ability to cope with stress. In college life, people often encounter all kinds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Stress not only gives people power, but also can make people come into the state of anxiety, and staying at the stress state for a long time will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people's mental health. Facing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competition in modern society, college students are under the stress from all kinds of aspects, causing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which are on the ri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of the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Stress source; Coping measures; College students 一、引言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社会变化迅速的时代,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不仅会影响其在校学习和生活,还将影响其终身发展。压力来源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方面。目前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了我国许多行业,不少行业用人计划减少,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大学生流传着“毕业即失业”的口号。随着年级的升高,由于专业方向、社会范围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大学生个体之间在就业观念、择业机会等方面的差异就越来越大,面对激烈的竞争,一部分学生就读时优心忡忡,以致表现出缺乏自信、眼高手低、畏惧社会等心理问题;内部环境方面。由于大多数学校将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外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条件,有的学校甚至将这两个证书作为获得学士学位资格的硬件。社会和学校的双重环境迫使大学生在摆脱了高三的重负以后,又进人了更为紧张的“高四”,繁重的学习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一部分不善于化压力为动力的学生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从而影响了学习乃至日后的生活。 二、生大学生常见心理压力及表现形式 (一)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 中学到大学,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大学的课堂上教师往往只做粗线条讲解,更多的要靠学生自己去学习。并且通过紧张的高考选拔升入大学后,等待大学生的并非卸掉包袱后

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报告.

课程论文——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报告 学院: 课程: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姓名: 学号: 学科专业: 任课教师:

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报告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焦虑问题就是具体表现之一。焦虑已经日益凸显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普遍心理问题,大学生焦虑研究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针对重庆文理学院的大学生的焦虑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运用sas等软件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字:焦虑;大学生;sas软件;回归分析 1.引言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为了在大学里面脱颖而出,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清楚学生们的心理状况现状,弄清楚是什么因素引起他们产生了焦虑,学校也能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解除同学们心里的困惑及焦虑。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建设起到帮助。 2.分析过程 2.1心理现状的分析 首先给同学们对自己心理状况的评价的分数做正态性检验(详见表1)。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出该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我们可以继续利用sas软件对同学们的心理现状做更详细的分析。 表1心理素质现状的分数的正态性检验 根据上文分析,该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但是同学们整体的心理素质现状又是如何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及sas相关分析,从描述统计量中(为了方便利用sas软件进行分析:男:1;女:2)我们可以看出在此次调查中有49位同学参加了调查,其中男同学占20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智慧星火”获奖课题论文选登]中国青少年心理健 康状况调查报告(摘要) ——基于九省(市、自治区)的调查研究 论文撰写:肖静李琴任燕琴韩雪方洁赵敏雅 调查:肖静李琴任燕琴韩雪方洁虞涛房启志黄宇赵敏雅宋启迪指导教师:李家华王丽娟 内容提要: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社会竞争日渐增大的情况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全国的9个省(市、自治区)做了这次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占总数的12.63%,而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占11.90%。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该调查报告包括六个主要内容,分别是:调查背景、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原因分析、对策研究、调查感言。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调查背景 在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良好

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这两项政策中的描述基本概括了当今中学生心理状况的特点。从当今的社会现实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主要由学校和父母承担。但是受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以分数为重点,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主要面临的压力、困惑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 专业:工商管理 学号:12582214 姓名:李欣屿

一、前言 有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远远低于同年龄阶段的其他群体,在总体上,大学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总体的10%左右。另一项有关大学生心理疲劳的调查也表明,大学生中有心理疲劳倾向的占26.8%,低度心理疲劳的占13.4%,而中高度心理疲劳都与压力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这些事件不仅发生在国内,在国外也有同类事件发生。尽管我们不能作出所有大学生事件都是由压力所导致的结论,但有研究认为,任何事件在发生前的一刹那,确实和压力所导致的心理失衡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感情、就业中,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比如背负着父母的期望,稍不用功,成绩就会不够好;由于大学里的同学都来自于五湖四海,各自的经济状况也有所差距,难免会存在着攀比现象;每年大学毕业生都在增加,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同学之间的交往难免会有些不合……这些有形无形的压力如果得不到缓解或释放,就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调查内容 1、学习方面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2、生活方面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3、人际交往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4、毕业就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5、应对压力的方式 四、调查方式及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我校在校本科生,采取以问卷调查为主,由于条件有限,问卷共发放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五、调查结果分析及讨论 (一)学习方面的压力 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是每位学生的天职。刚经历了高考的阴影,走过了万马穿行的独木桥,好不容易来到了百年名校学习,多多少少会感觉大学应该是一个自由轻松的学府圣地,可是上了大学随之而来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各项专业技能等级考试以及考研热、读博热还有出国热等等,这些大小不一的考试让他们又回到了为考试而奔波的时代,成为了一部考试用的机器,特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日愈引人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所以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更要提高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步入了大学,离社会就又近了一步,当代大学生就必须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自我心理调节以及自我完善。开拓更广阔的人生道路。 一、在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面对压力,容易产生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有的甚至因此悲观厌世、精神抑郁,种种压力使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看,主要是“无端苦闷”、“懒散、不思进取”、“自卑”、“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等。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自我认为在以前的人际交往中有许多不足,还需要在社会交往中不断实践学习、锻炼和提高。人际交往的艺术是一门科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坚持平等、尊重、真诚宽容、互惠互利、理解的原则。端正交往动机,学会人际交往的艺术,进一步提高沟通的能力并把握好交往的度。在人际交往中要避免自我中心、注重社会功利性、多疑与嫉妒。 二、在自我意识方面。大学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许多大学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空虚和迷茫,表现出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形成“只许成功,不许

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面对压力调查报 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完成日期:2011年11月31日 指导教师: 一、调查报告简介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肌体患病。现代生活的压力,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人们。 目前,各种心理压力困扰着当代大学生,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也在日益加深和扩大。某名校某大学生自杀坠楼身亡,某考生因未能考取理想大学郁郁寡欢,自我隔离,某大学生沉迷网络,逃避现实等等。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报告找出困扰着大学生心理的压力源所在,寻找发现心理压力对人们日常生活、健康的影响,给大学生打预防针。同时了解实际缓解压力的方法。旨在让更多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状况。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问题始终是敏感问题,人们不自觉地忽视或是不能正确面对。这需要学生、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和调试能力。帮助大学生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 二、调查研究报告背景 调查时间:2011年11月到12月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大一到大四的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调查人: 调查分工:合作完成 三、前言 心理压力是由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源由于环境要求与

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而来;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 完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我们假定有这样的情形,那一定比有巨大心理压力的情景更可怕。换一种说法就是,没有压力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它的名字叫作空虚。无数的文学艺术作品描述过这种空虚感。那是一种比死亡更没有生气的状况,一种活着却感觉不到自己在活着的巨大悲哀。 为了消除这种空虚感,很多人选择了极端的举措来寻找压力或者说刺激,一部分人找到了,在工作、生活、友谊或者爱情之中; 另一些人,他们在寻找的过程中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比如有一部分吸毒者,在最开始就是被空虚推上绝路的。 社会环境的嬗变,给当代中国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并因此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不可避免地将会才产生大量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二者之间存在着越来越高的相关性。据调查,在大学生所面临的大部分压力事件中,主要有几个方面:感到竞争激烈,择业困难;考试负担;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自己的工作成效不如别人;理想与现实有差距;精神空虚,无所事事。 所以为了揭示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使大学里的学生摆脱心理压力的困扰,拥有健康的心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我这次的调查以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为调查研究课题,制定了相应的调查问卷。本次问卷江门高校在校大学生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心理问题。同时也对在校大学生在心理无问题和压力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最后通过分析调查报告得到的分析结果作出有效的建议以帮助大部分有心理压力的在校大学生解除烦恼,重新得到快乐的学习生活状态和生活状态。 四、正文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提高个人抗压能 力,提高心身免疫力,故针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相关问题在江门的高校展开了随机抽 取被测样本,调查问卷共发放量表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为86%。。 表1 被测样本情况 类型性别生源地 男女城市农村 样本数(人)46 40 62 24 在我们的调查中,学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是比较大的,其中与学业压力有关的占51%,会影响情绪无心向学的也占了一半。而且学习成绩的排名给大学生的学习也带来很大的影响,不会造成影响的只占2%。大学生的交往在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生之间相处得很好的只有23%,不太好与差的也占了14%,相处得比较好的只有62%,而且很多大学生在沟通上存在很大的障碍,没有障碍的与障碍少的只有31%,其他的在一定程度上与同学的沟通都有一定的障碍。个人前途与就业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也相当大,在面对自己前途很少感到困惑与担忧的占有6.8%,偶然担忧的占36.4%,经常担忧的占了57.2%。 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最大的是人际交往以及就业,压力最小的是寝室室友相处问题。从总体来看,18%左右的大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自身渴望和学习带来的压力,同辈群体比较带来的压力,自我封闭积聚带来的压力。生理和心理带来的压力等等。

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1.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阶段性特征 大一:遇到问题最多的一年 刚刚考入大学的新生面临的问题最多,包括学习、人际关系、生活环境等,而绝大多数问题都源于“不适应”。进入大学首先面对的是学习内容的巨大变化。因为高中的课程还是延续初中的知识,而进入大学后,除了一些公共课,还要开始学习专业课,要学习很多平时恐怕没有任何接触的知识。不少新生会感觉难以消化吸收这么多知识,学习很吃力。另外,大学时期,班集体不像高中时那么紧凑,老师对学生的管理相对较少,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这样较为松散的班级关系同样让一些新生难以适应,感觉无所适从,心里没着没落,不习惯没人管。 新生升入大学,也要进入一个新的集体,要与几乎不认识的人结成比较紧密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变化也多少会给新生带来一些压力。比如中学的同学大多是本地的,而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有城市有农村,各自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彼此难免有不习惯甚至是看不惯的地方。 大二:学习问题最突出 根据经验,大二是相对平稳的一年,因为大部分人通过一年的调整,已经能够适应大学生活,只有少数人难以适应,出现抑郁症甚至退学等。这期间大多数学生面临的难题就是学习,比如专业课开得较多,英语要考四级。学生此时开始思索自己的前途,有的想多考证便于找工作,有的想出国,有的想考研能给自己加码儿,觉得压力大任务重。 大三:恋爱困扰 相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会更有意识地考虑自己今后的发展,学习压力仍然没有减轻,而与前两年不同的是,因为恋爱产生的矛盾比较突出。前两年有些同学可能已经有关系密切的异性朋友,但到了大三,新鲜劲儿过了,一方或者双方可能会产生厌烦;或者一方毕业离开学校或者是离开了上学的城市;或者考虑换个朋友对自己毕业后找工作、出国能有帮助等等,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恋爱关系亮起红灯。还有原来相处得好的男女学生,此时可能在这个小集体中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但也许不是一对一,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而且益严重,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的,心里的和环境方面的。当前,大学校园里发生的很多令人遗憾的事情,自杀和犯罪现象不断发生,而且比率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 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代科学工作者和个人的关注焦点。大学已不再是与社会隔绝的孤立的象牙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处在社会与学校的交界处,在自身素质上面临着很大的选择。在这过程中,大学生对心理压力到底了解多少,承受多少,解决多少呢? 详细了解了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发现他们普遍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通过抽样调查,能够准确的获取当代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的信息,并询问他们期待解决的方式,从而能帮助他们。 本问卷以清华大学博导樊富珉99年设计的压力调查表为基础,调查的内容为: 第一,大学生对压力的认识和态度,包括:大学对心理压力的了解程度、对压力产生影响的认识、压力对大学生生理的不良影响等。 第二,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 第三,大学应对压力的方式。 第四,大学生对待压力的求助模式等。

调查于2011年5月在河南省各大高校以机抽样的形式进行,分别发放了安阳工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安阳文法学院。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26份。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一、调查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对压力的了解状况如何? 我们的调查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压力有一定的了解。其中“非常了解”的人有96人(占11.6%),而“较为了解”和“一般了解”的人占了调查总人数的77.4%(分别为43.2%与34.2%),这是主流所在。但仍有11%的人对心理压力还是了解不多,甚至完全不了解。说明加强心理压力的教育和知识的普及仍是必要的。 压力过大对大学生有没有危害,危害程度如何?大学生的回答见表3: 表3显示出,大学生认为压力“危害非常大”的为21.4%,“危害较大”的为54%,这两项之和已经占了75.4%,这说明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过大的压力

关于大学生压力问题的调研报告

第17期业余团校调研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压力问题调研报告 调查小组: 组员: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二○一三年四月

关于大学生压力问题的调研报告 摘要:当代大学生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很多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如学习、就业、情感、经济、自己和父母的期望等。而学生在面对压力时也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即面临压力时的态度不一样。但我们要找出适当的方法来缓解自己的压力,以便更好地提高我们学习生活的质量,也让我们拥有更健康的心理去面对学习生活。 关键字:压力压力来源 一、调研目的: 通过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压力问题,包括来源,种类、态度等,以便找到相关的解决措施来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生活学习质量。 二、调研背景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面对这种生活节奏,每个人都在高速运转,像一只陀螺,工作学习生活忙的焦头烂额。不仅面对自己的期望值,还要面对来自各方的期待、质疑。这也就使得现在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来源范围越来越广。 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面临着更多的压力,而这些压力也来自各方面。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很多人说,90后是个矛盾体。他们有着其他年龄段没有的创新思维,是稳重与张扬的结合体,同时他们又安于现状,有冒险精神却又不思进取。在这个和平发展的年代,没有政治经济波动使其没有太多危机感,更为现实且功利性较强。同时,90后多为独生子女,私密空间较小,对家庭依赖性较强,这就使得他们的抗压能力

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同时现当代大学生作为90后的一部分,也具有这样的特质。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各界主要关注的一个群体,他们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而其中就包括;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父母的期待带来的压力和在校情感压力,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面临着社会交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因此,在校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可以说是最大的,有的人有自己的解压途径,但也有些人在面临压力时不知所措。本小组成员在经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后,对当代大学生压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三、调研方式 1、通过向各个学院大一及大二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计400份。 2、通过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大致了解情况。 3、通过与周围同学的交谈,得到相关信息。 四、调研分析: 经过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如今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分为学业、就业、感情和父母的要求等。 其中有超过30%的学生认为当前的压力来自于学业,而大一与大二年级的所占比例却有所差距。大二年级的学习压力较大,人数在40%以上。通过我们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大二年纪的课业负担较为沉重,尤其表现在专业课的增多,带来的学习压力。 对于就业所带来的压力,大一的学生没有太大影响,他们没有太大的意识,目前仅仅在知识的积累。而相对于大二的学生开始有了忧患意识,他们较为关注就业形势,因此有34.8%的学生认为如今的学生压力主要来自于就业。 31.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父母的期望,如今家庭

中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报告 彬县城关中学田辉 一、中学生心理压力的基本状况 1、90%的学生认为有心理压力,6%的学生认为没有压力,4%的学生不确定。事实上,有心理压力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学生多用好烦、太沉重、好辛苦等字眼来形容心理压力,这表明学生性心理压力已经超负荷了。 2、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学习、人际关系及环境方面。 首先,学习方面造成的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是:考试、成绩排名和学习方法。 (1)、当谈到考试时,70%的学生出现紧张、害怕、厌烦、想逃避等消极因素;17%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考试时适当的紧张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过于紧张或害怕就容易形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在考试中发挥正常的水平。 (2)、考试后,60%的学生最关心的是成绩,58%的学生最怕的是排名。成绩是学习效果的反映,学生对于成绩的关心和获得高分的愿望自然十分强烈,却畏惧成绩排名。成绩排名对对于优秀的学生是鼓励与肯定,但也会造成很大的心理负但,他们需要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否则,就会被师长视为不正常;而成绩排名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意味着一次又一次的被击败,受老师冷落、同学歧视和家长责备,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自暴自弃。可见,成绩排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沉重的心理压力。 (3)、是否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造成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为此,学生常常感到苦恼、无助、不知所措。 对策:教师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方向;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既要重视课堂教学活动,又要重视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要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要“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最佳学习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和分数观。 其次、人际关系方面造成的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是:紧张的父子关系和同伴关系。 (1)、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目标过高与孩子的实际差距太大;父母对孩子的平时过问很少,一旦出问题却沉不住气,采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的方法对

现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分析

封面:大学生如何面对压力 ·内容摘要: 新学期对于那些初升大学的学生来说,大学生活给了他们无限的美好遐想。但是,真实的大学校园,可能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幸福乐园。这里的生活一样紧张忙碌,还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成为部分大学生一生不能承受之重。说明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已十分突出。大学生由于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不仅仅表现为自杀这一种形式,抑郁、自闭、强迫以及暴力倾向时有发生,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大学生压力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就业、学习、经济和人际关系。因此针对不同的压力来源,大学生自身也应找到一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来舒缓压力造成的负面影响。 ·主题词: 压力来源压力释放自我了解 ·论文正文: *引言 大学生的压力是来源于多方面的,可能有些人却不以为然。生活在物质日新月异更新的时代的大学生,其实空虚,迷茫也是一种压力,因为是在担心时间在流失,焦虑自己的前途。 *正文 -压力来源- 学习压力学习压力是不得不提的,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是天堂,爱怎么玩就怎么玩,但那毕竟是过去式了。在现在大学生满天飞的世道,一个大学毕业生并不算什么,所以,大学里的学习就成了很关键的因素。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就业、工作等等一系列的人生轨道。同学之间的竞争、家庭的过高期盼、学校课业的过于沉重、自我要求的过于苛刻等等一系列因素使得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无比沉重,万一处理不好很容易酿成悲剧。 就业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扩招后学生的压力与日俱增,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要求脱轨严重,很多学生反映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到了社会上、工作上根本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这就客观造成了学生的就业压力。而主观方面,比如说我们学校实行的学分制,无论什么活动都以加学分来诱惑学生参见,这无疑是加强了学生的功利化倾向,似乎除了对自己有利的都是没有利用价值的,这就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视野。另外,现在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对自己有着高出自己的评价,主观上认为自己是比别人优越的,这就造成了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找工作时眼高于顶,于是就业压力就变得更加严重了。还有就是现在大学生的通病——实践能力偏弱,就业就成了大学生最为困扰的因素了。 社会压力我们所在的社会是高变化性的,知识迅速产生又迅速老化。这就对于大学生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创新能力;要专业,还要善于人际交往,更要有自主健全的人格特征和素养,这又是大学生所面对的一重重压。 生活压力大学是我们出来独立生活的第一步,许多人脱离了家庭很不适应,没有办法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计划,于是,出现了很多的月光族,到了月底开支就非常困难。生活自理也无法做到。这无疑也成为了大学生的一大压力。 人际交往压力人际交往时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不管怎么说,人际交往是一门大学问。不少同学由于缺少人际交往的经验或自我个体心灵闭锁,回避参加各种活动,影响了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挥。经调查研究大多数的同学不会主动与别人交流,只会被动地与别人交流,还有少数人更本不愿与别人交流,对别人避而远之、不予理睬。人际交往上产生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