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述评

国内外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述评

国内外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述评
国内外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述评

国内外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述评

作者:来源:互联网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大敌。进入2O世纪7O年代以来,当人类尚未从传统贫困(old poverty)中摆脱出来,又陷入“新城市贫困”(new urban poverty)的困扰,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新难题,国内外学者对此纷纷给予了关注。

一、国外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工业化国家几乎都经历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经济重构和社会转型。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大量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及其就业者的低收入、无保障,无家可归者,社会闲散人员,单亲家庭成员贫困,种族、移民贫困等问题,并呈现出区域性贫困、阶层性贫困等特点。西方把这些现象称之为“新城市贫困”。

当代西方社会的新城市贫困现象,是“富裕中的贫困”,即相对贫困。尽管这些国家通过广泛的收入再分配计划和社会保障有效地减少了收入贫困,但仍未能消除部分人群的相对剥夺感和劣势。对此,以往的收入贫困范式已无法令人信服地予以解释,这促使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新城市贫困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贫困范式由此逐渐转向能力贫困、权利贫困、底层阶级和社会排斥等问题的讨论。

——能力贫困(capabilitypoverty) 能力贫困的概念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提出的。针对收入分析这种以往考量贫困惯常做法在当代的缺陷,森指出要用一个人所具有的可行能力,即一个人所拥有的、享受自己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实质自由来判断其个人的处境。森的能力方法框架主要有四个概念:1)商品(commodity)。指那些维持生命必不可少以及由一个国家风俗决定的作为一个体面的人所不可缺少之物。2)功能性活动(functionings)。就是一个人认为值得去做或达到的多种多样的事情或状态,包括从免于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这样的基本要求到诸如参与社区生活和获得自尊的高级活动。3)可行能力(capabilities)和可行能力集(capabilities set)。“可行能力”是一个人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也就是实现各种生活方式的自由;“可行能力集”则是个人可以选择的各种相互替代的功能性活动向量的集合。4)自由(freedom)。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也是发展的主要手段,兼具建构性和工具性意义。就工具性自由而言,主要有五种类型,即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障,它帮助人们更自由地生活并提高他们的在这些方面的整体能力。

根据森的理论,判别贫困的标准不仅仅是经济收入低下,而是一组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和机会的丧失,包括低收入、疾病、人力资本不足、社会保障系统软弱无力、

社会歧视等,其本质是缺乏各种实质性的自由。显然,森的能力概念为理解新城市贫困增添了新的视角:一方面,它大大拓展了贫困概念的内涵,使之成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另一方面,它也将贫困的性质和原因的解释从经济因素扩展到政治、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从而将反贫困的视野从单纯的经济发展层面拓展到人的全面发展层面。森的思想对于认识和解决处于市场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新城市贫困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权利贫困(entitlementpoverty)2O世纪9O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试图从穷人的角度来看待新贫困问题,将诸如脆弱性、无话语权、无权无势等因子引入贫困研究,将贫困概念的内涵拓宽到权利贫困。对权利贫困的度量采用的是一种注重穷人声音的参与式贫困估计的调查方法,即通过询问不同社群的人对贫困和已有的贫困消减战略的感受和评价、穷人的各种不同生存策略是如何运转等问题来重新确定、证实常规方法得出的结论。这种全新的方法捕捉到传统贫困定义中没有抓住的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收入的风险和变化,即通常称之为脆弱的感觉,二是穷人普遍感到缺少话语权,即政治权利。这样,就把许多非经济因素纳入到贫困概念中。他们认为,脆弱性、无话语权、无权无势是贫困的重要内涵,穷人们因孤立无援而缺乏保护自己不受风险打击的手段,而风险又使穷人只能从事低回报的活动并威胁他们已经拥有的一切,进一步使他们在经济、资源和权利上边缘化。在这种状况下,他们不仅在物质上受到剥夺,还受到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剥夺。因而,贫困就是指“没有权力、没有发言权、脆弱性和恐惧感”。应该说,这一标准折射着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活质量和人权的追求,基本代表了当今文明发展程度下对贫困内涵的理解水平。

——底层阶级(underclass)差不多就在森以“经济学的良心”对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投以深切关怀的同时,西方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则基本被美国社会科学家莫雷(Charles Murray)挑起的“底层阶级”之争所淹没。底层阶级的概念是瑞典学者默达尔(Myrda1)在1962年首次从结构意义上提出的,他主要关注非正规经济的边缘化,用于描述那些作为经济发展牺牲品的人们。2O世纪7O年代末以来,西方学者开始用底层阶级来指代新城市贫困现象,默达尔的底层阶级概念在内涵上开始演变,发生了所谓的社会结构学派和社会行为学派的分歧。争论的焦点有两个:一是发达国家是否已经形成一个地位鲜明的底层阶级?二是失业或贫困是否以及如何导致了底层阶级?以美国为主导,受刘易斯(Oscar Lewis)的“贫困文化”论影响,底层阶级的概念朝文化或行为方向发展。在社会行为学派那里,底层阶级演变成形容穷人的另一个标签,一种与主流社会有明显不同的偏差行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甚至添加了种族色彩,贴上了种族的标签;而“贫困文化”的持续永久存在,导致贫困者及其家庭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方法论倾向被认为与美国自由主义哲学传统及其分配观念有关。最典型的是莫雷(Charles Murray),他在1984年出版的《失落的地平线》一书就认为,在美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存在一个主要由独身者、黑人女性单亲家庭、失业黑人青年构成的“底层阶级”,而导致“底层阶级”贫困的原因是相信宿命论、只重眼前不重将来的“贫困文化”,是现代国家的高福利。

与美国的主导方向不同,社会结构学派则更多地承接了默达尔的原义,试图在阶级分化的总体框架内建立对底层阶级的议题。这一派以马歇尔的公民权概念为参照,重视阶级的分类和边界的确定,不注重穷人的种族和文化属性,在英国占主流。他们既不承认存在一个“独立”的底层阶级,更不苟同行为学派关于底层阶级成因和过程的看法。鉴于底层阶级的概念存在诸多分歧,明焦内(Mingione)倾向于用“新城市贫困”一词取而代之。

——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 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在美英盛行的底层阶级的概念,在欧洲大陆并没有得到什么支持。那么,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新的概念来描述和分析这些新的社会问题呢?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看到,最新的贫困概念已经抓住了经济的、社会的和某种程度的政治因素,这些都为社会排斥概念提供了起点。社会排斥概念是法国学者拉诺(Lennoir)于1974首先提出的,最初是指那些没有受到社会保障的保护,同时又被贴上“社会问题”标签的不同类型的人。这些人(受排斥者)包括精神和身体残疾者、自杀者、老年患者、受虐儿童、药物滥用者、越轨者、单亲父母、多问题家庭、边缘人、反社会的人和社会不适应者。。进入2O世纪8O年代以来,社会排斥又作为描述和分析连接个人与整个社会之间诸纽带的削弱或断裂的一种新方法,进一步用于指代长期失业和重复失业上升,以及不稳定社会关系的提高,表现为家庭破碎、单身家庭、社会隔离、阶级团结削弱等。从上世纪9O年代起,社会排斥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涉及的内容从强调贫困人口的物质剥夺到他们作为公民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利的剥夺。而近来的研究又发现社会排斥具有空间特性,即社会排斥现象往往集中在某些地区的人,如贫民窟、移民聚居区或少数族裔的地区。总之,与传统的贫困概念集中于缺乏经济资源或收入面向不同,社会排斥概念更加强调贫困问题与群体、制度、社会关系、文化和空间等多种外在因素的关联,并且注重从动态和基本性质的判断等角度来探寻贫困的本源和实质。

区别于老年人、大的家庭、残疾人和精神病人贫困等为特征的传统贫困,西方国家新贫困现象的产生大多与高比率、长期失业相关,而且在大都市市区出现和集中,表现为一个地区的整体贫困或一个阶层的整体贫困。按照有关学者的说法,一个后工业社会产生的失业群体——处于社会底层的新的贫困阶层正在成长。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学者们各执一词,尚未达成共识。总体上看,无论是经济学家的解释还是社会学家的分析,都表明新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综合国外的主要研究,学者们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个人主义的贫困观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具体分析贫困产生的根源,是传统贫困研究的主流思路。然而,2O世纪7O年代后,这种关于贫困的个人主义观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仍然大有市场。该观点认为,既然人人都有通过努力工作得到发展的平等机会,如果一个人贫穷,那么他应对自己的不幸负责,将贫困归咎于贫困者的“劣根性”,

并用一系列反映人性低劣的词语将他们“污名化”,以证明他们的愚昧落后、保守或懒惰、不求上进的状态是贫困的根源,或者把贫困的原因归之于他们的低文化素质、低技能等。在美国,这个思想是导致很多人对福利政策不满的根本原因。克卢格尔甚至认为,通过福利计划来支持穷人无异于浪费纳税人的钱,鼓励穷人继续他们的不正确行为。这种观点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穷人的偏见,既不能完整地揭示贫困形成的原因,更无法解释当前出现的地区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等新贫困现象。

——“贫困文化”理论个人主义的贫困观在日益突出的新城市贫困问题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学者们试图另辟蹊径,“贫困文化”理论就是其中的一支。该理论认为,贫困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造成新的贫困的原因。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是这一理论的开创者。他在对墨西哥和波多黎各贫民窟居民进行一系列研究后发现“贫困文化”的存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人因为无法获得成功,所以形成了一套与贫困者社会地位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这种“亚文化”一旦形成,就不仅会影响他们改变贫困的状况,而且会代代相传使贫困维持下去。按照贫困文化论,要消灭贫困就必须提高穷人的个人素质,包括文化价值观。随后,刘易斯的这一理论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不少学者的呼应。尤其是莫雷的观点,左右了美国近2O年的反贫困政策,使福利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个人责任的运动。

——城市贫困的结构性解释为回应对个人主义和文化解释的不满,许多社会学家开始寻找贫困的结构性解释。这些解释把贫困归因于社会制度结构等客观因素,例如权力、财富以及其他资源分配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实际上迫使一些人处于贫困。如明焦内(Mingione)则指出,贫困是一个被剥夺充分的权力和资源的过程,贫困人口的行为方式异常,是因为被社会剥夺、排斥被所致。总而言之,西方从结构视角解析新城市贫困成因的观点,形成了包括“二元劳动市场论”、“福利制度论”、“制度论”等在内的多种理论。

——城市贫困的功能主义解释贫困的功能主义解释来源于以帕森斯(T.Parsons)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借用功能主义的方法来对城市贫困现象进行分析,就是将贫困者当成一个系统,它们具有某些功能并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这样一来,功能性的贫困就是指某些个体或群体因为自身功能上的欠缺而处于贫穷状态。如:一些残疾人、文化程度较低者、退休者等一些社会弱势群体。这些贫困人群因其拥有的个人资源与社会资源不足以使他们进入正常的循环之中,因而需要外部施力对其提供帮助以使其重新被纳入主流社会。美国学者甘斯(HerbertJ.Gans)是持这种解释视角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认为,贫困是社会功能的需要,一些人由于天赋不足或努力不够,只能承担社会中地位较低、报酬较少的工作,以致成为贫困者;穷人的功能就在于为劳动市场提供廉价劳动力,维持其他非贫困社会阶层的社会地位,成为社会变迁或经济增长的代价等。在甘斯等功能主义者眼中,不平等和贫困是客观的、合理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充满了对贫困者的蔑视和偏见。

很显然,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新城市贫困现象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面对贫困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各国政府开始采取系统化的反贫困策略。总的来说,发达国家的反贫困措施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贫困的社会基础;第二层次是为穷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其中最基本的是提供就业机会,政治和社会各方面的参与机会也同样引起了关注;第三层次主要是通过社会再分配使穷人能够合理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即为穷人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服务。但是,过度的物质救济、福利保障或单一的经济刺激、促进就业都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甚至导致贫困反弹,这就是各国反贫困实践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二、国内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城乡居民整体上已经初步进入小康型生活,有的甚至提前跨入“富裕型”生活状态。与此同时,贫富分化也很严重,尤其是城市贫困日益显现,成为困扰政府和社会的一大迫切问题。区别于以前以“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人员为主体的传统城市贫困,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社会急剧变迁背景下出现,并以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贫困人口占绝大比重的城市贫困人口被认为是新城市贫困

问题,也称之为“转型期贫困”。这个问题一经出现,便引起了我国实际工作部门和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大体以新城市贫困人口的界定为起点,集中探讨新城市贫困的现状、特征、成因及治理对策。

(一)新城市贫困人口界定

新城市贫困是指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城市中主要因为各种体制和经济结构转型而致贫的人口。对新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我国政府和国内大多数学者基本上沿用国际流行的方法,采用绝对贫困标准和相对贫困标准来界定新城市贫困人口。从研究和实际操作来看,绝对贫困标准主要包括社会救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恩格尔系数标准等。而关于相对贫困标准也意见不一:有的将收入低于城市居民平均收入的50%的人口认定为相对贫困人口;有的则根据居民家庭抽样调查的资料,按家庭收入水平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然后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分成若干等,最末等即为贫困户。从政府政策的角度看,我国统计部门目前只公布5等份比例法计算的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资料,并将收入最低的l0定义为“困难户”,即通常所说的城市相对贫困人口;收入最低的作为“贫困户”,即城市绝对贫困人口。

但是,也有学者对于上述界定标准提出异议,认为目前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是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之间上下浮沉,难以用“绝对”概念或“相对”概念加以笼统概括。为此,他们根据汤森和莫泰基的“三分法”,认为转型期我国城市存在的贫困人口,用莫泰基所谓的“基本性的贫困”对其进行描述更加贴切。

(二)我国新城市贫困的现状

为认清目前我国新城市贫困的形势,学者们对其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新城市贫困首先体现在城市贫困人口在构成范围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城市“三无”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已经较小,而在社会转型冲击下被无情摔出来的下岗者失业者、非正规就业群体以及困难企业的部分离退休职工,成为目前城市贫困的主体。从新城市贫困人口来源划分,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第一是亏损企业职工和下岗职工及其家属;第二是部分企业离退休职工;第三是原有的社会救济人员;第四是各种社会无业人员和部分近年农转非失地农民。应该指出的是,流入城市的农民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收入微薄,权益毫无保障,是最地道的城市贫民,他们将逐渐取代贫困职工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贫困人口的主体口3。但是,学者们对目前我国的城市贫困是否应该包括农民工贫困问题仍然存在着争议,政府部门在进行数据统计和扶贫济困时也没有将其纳入视野范围内。

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人口不仅来源广泛,构成比较复杂,而且来势猛,数量大。如果把全国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看作贫困人口,那么,根据民政部统计,1996年,全国城市低保对象为84.97万人,到2003年底,已经达到2246.8万人。由于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是偏低的,所以有的专家认为目前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被低估了,实际应该是3056万人。这里其实还没有包括流入城市的农民工贫困者。另据专家测算,中国目前实际属于

城市贫困人口的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属的人数不低于4000万人。总之,由于对贫困人口的判定标准和统计口径不同,关于我国新城市贫困人口规模的估算存有较大出入。

(三)新城市贫困的特征

与传统城市贫困比较而言,新城市贫困呈现出许多新的社会特征。

一是结构性传统的“三无”人员贫困主要由个人和家庭因素引起,而新城市贫困主要受社会结构的冲击和影响。佟新概括指出,我国新城市贫困人口主要是结构性贫困人口。在转型期新旧体制过渡的过程中,老年退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劳动技能低下的体力劳动者和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最易沦为城市贫困人口。有学者则认为,现阶段以贫困职工和贫困农民工为主体的城市贫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独有的社会现象,这些贫困人口主要是第一、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大批剩余劳动力中的一部分,与产业和行业的调整相互关联口引。相应的,我国城市新贫困人口呈现出明显的行业和地域特征:从行业看,贫困群体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采掘业、批零贸易、餐饮及社会服务业等部门;从地域看,中西部地区和传统工业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成为贫困群体的主要集中地。

二是相对性新城市贫困突出地表现为经济高速增长中的贫困。与城市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迅速增长相对照,新城市贫困人口的经济状况和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生活更显窘迫。主要表现是:目前我国的新城市贫困人口虽不至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无家可归,但其收人仅能维持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对于社交、娱乐、耐用消费品的有效需求极其低下。因此,有研究认为,新城市贫困人口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相对剥夺感,尤其是失业、下岗人员更为强烈,对整个城市社会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三是阶层性和群体性现阶段我国的城市贫困人口多属于人力资本投入严重不足、文化素质偏低的劳动阶层,具有阶层性特点瞳引。江流、陆学艺等则指出,我国新城市贫困人口的一些社会特征有逐渐凝固的倾向,他们的居住地集中,组织性强,部分已经具有群体意识,并且出现了内部认同和组织群体行为的征兆,含有社会不安定因素。

四是区位化特征许多学者关注到新城市贫困的空间分异现象。由于城市社会变迁,不同阶层的人开始有规律地居住在城市不同的区位,其中包括城市贫困人口逐渐在城市某些特定区域的聚集,产生了新的城市贫民区。关于外来人口在城市局部地区的分布,学者们的研究也发现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流动人口和贫困区位的郊区化,即外来人口多集中在各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这里形成了一些聚集流动人口的街道或村庄,这些地区很可能沦为城市贫困区。例如,胡兆量对城市新贫民区的典型——北京“浙江村”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浙江村”大部分地段的景观犹如贫民窟,不但远逊于市区,而且不及一般的乡镇。

(四)新城市贫困的成因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城市新贫困群体?学术界就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有的学者认为贫困者本身的素质不高是致贫的重要原因;有的学者则认为地理环境的恶劣、资源缺乏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是造成城市贫困的主要原因,但这些看法都不是主流。主导的观点是结构和制度面向的,即认为新城市贫困群体的出现和扩大,与社会结构变迁、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城市体制和机制变革密切相关。特别指出的是,受国外贫困理论的启发,近年来,学者们对新城市贫困成因的分析也日趋深入,基本能力、贫困文化、社会权利乃至社会排斥等因素都已进入贫困研究者的视野。这些新视角为深化我国新城市贫困问题的认识及制定卓有成效的、新的反贫困战略提供了新思路。

(五)新城市贫困解困对策

新城市贫困突如其来、势头迅猛,已经构成城市重大的社会安全隐患和可持续发展隐患,成为社会不安全甚至产生动荡的关键因素。因此,解决好新城市贫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为减少城市“新贫困”,目前我国城市扶贫的手段与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城市设立下岗再就业服务中心,按月给下岗工人发放基本生活费,帮助他们寻找新的

工作;另一种是在城市设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在城市低保对象中推行新的社会救助制度。这些政策都将城市农民工中的贫困者排斥在外,存在明显的政策空档。

为此,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目前的城市贫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状态,因而新时期的反贫困问题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治理。归纳学者们提出的具体对策建议,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实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建立健全城镇新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二是采取综

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再就业工程建设,建立

多种再就业渠道,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解决因失

业、下岗造成的新城市贫困问题;三是加速城市化步伐,给进城农民工以“国民待遇”;四是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水平,通过提高城镇贫困人口素质来解决城镇贫困问题。五是调节收入分配机制,逐步缩小地区问、行业间的贫富悬殊,促进社会公平。

三、国内外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简评

西方国家的新城市贫困研究涉及的是一个成分非常复杂的人群,主要是失业,在业低收入、无保障,单亲家庭成员,少数族裔,也包括移民贫困人口。从新城市贫困的特征来看,国外学者讨论的主要是西方富裕社会中的城市相对贫困问题。这些研究基于贫困的一般表现——收入贫困为起点,又超越收入贫困的藩篱,将诸如能力、权利、社会关系、社会网络以及社会空间等因素纳入贫困分析的范畴,并采用不同的概念加以表述,从而大大扩展了贫困的内涵。底层阶级、社会排斥是近年广泛用来描述和分析新城市贫困阶层的概念,这其实是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学术背景对同一现象的不同的表述。

对于新城市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西方的学者们尚存在广泛争议,但主流的解释是后工业社会来临以及相伴而生的就业、人口和社会福利体制的重大转变对此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总体上看,这些争议的实质是文化和结构视角的交锋、个体论与整体论方法论上的分歧,各自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断然评判孰是孰非、孰优孰劣。

总之,国外对新城市贫困的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业已形成一整套的贫困范式和理论解释模型,为我们深入认识和解决我国的新城市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工具。

2O世纪9O年代以来,我国新城市贫困现象凸显。在国外新城市贫困和反贫困理论研究的背景下,国内学者也主要从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纷纷展开对中国新城市贫困和反贫困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总体上参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对我国新城市贫困人口作出基本界定,着重对新城市贫困的现状和社会特征进行概括,许多研究还借鉴国外学者所提出的贫困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深入剖析新城市贫困的形成机制

和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缓贫解困对策。这些研究为我国的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有些观点甚至已经被政府决策层所采纳,在城市反贫困实践中发挥了并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学者对新城市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经验研究都还存在缺陷,并表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无论是官方还是学界,对新城市贫困人口的定位基本上因袭衡量传统贫困的方法,大多数仍然停留在绝对贫困层面,且贫困的判定标准偏低,依此制定的反贫困政策难以覆盖它的全部贫困人口。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我国城市贫困的标准加以适当调整和提高。二是对新城市贫困人员是指城市区域内发生的贫困还是户籍贫困人口,还没有统一认识。主要表现为政府以及研究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城镇居民贫困人口上,而对城市贫困中另一个庞大的群体——进城农民工的贫困问题则有所忽略,甚至在城市贫困是否应该包括农民工贫困问题上也存在着争议。因此,现行的城市反贫困政策措施难以惠及这部分人群。三是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对新城市贫困的结构和规模依然不清,缺乏对于新城市贫困状况的权威统计。自然,城市反贫困的效率和成功率也大打折扣。四是已有的研究大多把新城市贫困人口视为一个整体,侧重从理论上集中探讨新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规模、形成原因及解困对策,而对城市失业者、贫困者的生活状态的研究还比较肤浅,对这些人行为和情感以及其复杂生活景象的描述和分析更为鲜见。例如,流人城市的农民工因不能充分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而成为目前城市相对贫困问题中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分布在非正规经济领域就业,而现有的研究往往把农民工视为清一色的人群,无视他们的职业分化,因而对城市社会司空见惯的非正规就业群体如街头摊贩、摩托车搭客者、保姆、清洁工、散工、街头擦鞋者、拾荒者等农民工边缘贫困群体的微观研究不多、不深,尤其是对这些人群的生存行为、组织结构和群体文化的研究还相当少,亟待进行专门的或深入的探究。

关于黑洞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黑洞探索研究综述 【摘要】人类总是对神秘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心。自从黑洞的猜想被提出以来,众多科学研究者纷纷致力于黑洞的探索与研究,许多与黑洞有关的理论被一一提出。而近几年,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也在黑洞研究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终有一天我们会揭开黑洞那神秘的面纱。 【关键词】黑洞研究理论 天文学中很多研究看似和生活毫无干系,但是却能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黑洞,是研究宇宙起源的关键问题之一,自然也是一大研究热门。黑洞是在宇宙空间中存在的一种质量相当大的天体,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塌而形成。黑洞质量是如此之大,它产生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任何物质和辐射都无法逃逸,就连光也逃逸不出来。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体,故名为黑洞。 一、有关黑洞的著名理论 1.最早的关于黑洞的预言(1783年、1796年) 最早预言黑洞的人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监米歇尔(J. Michell)和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P. S. Laplace)。1783年,米歇尔指出,一个质量足够大并足够紧致的恒星会有如此强大的引力场,以致于连光线都不能逃逸——任何从恒星表面发出的光,还没到达远处即会被恒星的引力吸引回来。米歇尔暗示,可能存在大量这样的恒星,虽然会由于从它们那里发出的光不会到达我们这儿而使我们不能看到它

们,但我们仍然可以感到它们的引力的吸引作用。到了1796年,拉普拉斯则提出:“天空中存在着黑暗的天体,像恒星那样大,或许也像恒星那样多。一个具有与地球同样的密度而直径为太阳250倍的明亮星球,它发射的光将被它自身的引力拉住而不能被我们接收。正是由于这个道理,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很可能是看不见的。” 2.广义相对论的黑洞理论(1915年)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的存在会造成时空的扭曲,人们通常所说的万有引力就是时空扭曲的表现。由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推导出来的结论产生了黑洞的概念:一个核反应完全停止的星体,无力顶住万有引力而坍缩;当原子被压破时,就会变成白矮星,而恒星量较大时,则还会敲开原子核,变成挤成一团、密度更大百万倍的中子星;如果坍缩的恒星质量更大时,则坍缩还会进行下去,所有物质会无可避免、永远坍缩下去,所有质量将集中在一个没有大小的“奇异点”上。广义相对论的中心思想是质量会扭曲其附近的时空;而黑洞本身的特质,是为极大的质量集中在极小的区域内,因此黑洞是一个具有极大质量与引力的星体,其引力大到使光线路径扭曲的程度,足以令光线无法逃跑。 3.霍金的黑洞理论(1975年、2004年) 1975年,霍金以数学计算的方法证明黑洞由于质量巨大,进入其边界的(也即所谓“活动水平线”的物体)都会被其吞噬而永远无

少数民族贫困问题研究综述(朱晓阳)

摘要与建议 在关于少数民族与贫困的文献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比例高于汉民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贫困的通常标准来看,我国剩余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问题是:“何谓贫困?” 无论如何定义贫困,它都没有离开经济性指标这个基本。而经济性指标总是用“收入”——总是要转变为现金收入——来衡量。在这些定义之外,当前在反贫困业内(特别是NGOs)比较关注“权利贫困”问题。 在分析少数民族贫困成因时,研究者普遍会针对不同区域或侧重不同方面。从这些论述中可以总结出如下几个主要原因:1) 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的制约; 2)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薄弱;3)人口增长快,人力资本欠缺;4)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束缚。在关于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方面,一般都认为其深刻意义在于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影响。 近年来,对权利贫困关注者一般都会注意到“原居民”的发展权利问题。然而,除少数学者的讨论外,关于这些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讨论也没有脱开现代性和新自由主义视野的局限。一些人类学学者基于人类学关于“后发展”和“发展的人类学”的视角,提出要“创造不同话语和表征”的观点,这种观点包含颠覆“贫困”的意图。比这种观点稍平实一些的主张则强调:注重培育发展主体,推动少数民族公民社会建设的责任和意识。 我们认为还可以补充如下两点作为建议:1)从国家层面应该大力宣传和提倡“多样性的幸福”或“另一种美好生活的可能性”,反对用经济或统一的发展尺度来衡量每一个民族或群体,并以此尺度确定“贫穷”或“富裕”。2)在实践活动中,应当鼓励本土知识分子参与和帮助本土发展,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学者或长期进行民族研究的学者以其公共的身份,自觉承当起联系民间与国家的桥梁。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自主学习的思想源远流长。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卢梭、第斯多惠、杜威等都是自主学习思想的倡导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也系统总结了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过的一些探讨。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也很多,如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我管理的学习(self—managed learning)、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us learning)、自我计划学习 (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监控学习 (self—monitored learning)、自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等。在国外,自主学习思想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关注。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学迅速发展,维果斯基的语言自我指导理论在西方得到了认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始兴起,心理学领域的这些发展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对自主学习的理论阐述或者实践研究。

我意识是获取和应用意志控制策略的前提,在意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自主学习过程分为:内隐的自我控制过程,包括认知监控、情绪监控与动机监控三大类;外显的自我监控过程包括学习环境中的失误控制与任务控制。其中内隐的自我控制过程是自主学习的关键过程,而学习任务和情景的变化也会增强学生的一直控制。因此,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各种叛逆个意志控制策略来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极为关键。通过直接教学、采用同伴辅导和学习问题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密峙安大学的宾特里奇(Pintrich,2000)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 在众多西方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界定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华盛顿城市大学的齐莫曼(B.J.Zimmenrman)教授。20世纪90年代齐莫曼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学习理论。齐莫曼认为,当前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具体来说,如果学生自己能够主动、灵活地应用元认知策略,能够自我激发学习动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Word资料●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如何申报与论证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朱汝洪发布时间: 2009 年 4 月 2 日19 时24 分一、课题申报的基本步骤第一步: 阅读各级课题申报通知,明确通知的要求;第二步: 学习研究课题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第三步: 学习研究《课题指南》,确定要申报的课题(可以直接选用《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第四步:组织课题组,认真阅读关于填表说明的文字,研究清楚课题《申请评审书》各个栏目的填写要求;第五步: 根据《申请评审书》各栏目的要求分工查找材料和论证;第六步: 填写《申请评审书》草表;第七步: 研究确定后,填写《申请评审书》正式表(一律要求打印);第八步: 按要求复印份数;第九步: 按要求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第十步: 填写好《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第十一步: 按时将《申请评审书》《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和评审费送交县教研室科研组转送市教科所(也可以直接送市教科报,但必须报县教研室备案)。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1、课题的选题方法。 一是从上级颁发的课题指南中选定;二是结合学校的实际对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作修改;三是完全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确定课题。 2、课题的选题要依据的原则。 一是符合法规和政策;二是切合当地和学校实际;三是适合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切中当前教改热点。 3、课题名称的规表述。 ①研究,如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②实践与研究,如高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③应用研究,如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④实验与研究,如杜郎口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⑤探索与研究,如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三、立项课题的论证例说(以2009 版市课题申报表的要求为准)1、课题论证的含义。 课题论证,也叫论证与设计、设计与论证,是对所要申报的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容、研究重点、研究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研究条件等进行的阐述与设计。 2、课题论证的包括的容。 不同级别的课题申报表(课题申请、评审书)要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包括两大方面的容: 一是关于本研究课题的论证,二是关于对课题实施的论证。 3、课题论证例说。

顿悟问题研究综述

顿悟问题研究综述 人类历史上的许多重要而伟大的科技发明和科学发现都是通过顿悟解决的,例如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苯环结构的发现等。顿悟(insight)是一个瞬间实现的、问题解决视角的“新旧交替”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新的有效的问题解决思路如何实现;二是旧的无效的思路如何被抛弃,即打破思维定势(罗劲,2004)。顿悟的研究始于格式塔心理学,兴起较早,但顿悟脑机制的研究直到近年才起步。这使得研究者创造性地设计了各类任务和范式来探讨顿悟的内在发生机制。近年来,研究者们主要从电生理研究和脑成像研究两方面展开,大体定位出了顿悟涉及的脑区。顿悟研究不仅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促进人类社会以及科技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1 顿悟的概念 格式塔心理学最早把顿悟定义为:通过观察,对情景的全局或者对达到目标途径的提示有所了解,从而在主体内部确立起相应的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完形的过程。国内一些学者认为顿悟是在初始尝试失败以后,通过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对事物形成正确判断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顿悟是以与众不同的方式突然地理解了一个问题,或理解了一条有助于该问题解决的策略。Mayerl (1992) 把顿悟界定为突然知道如何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Csikszentmihalyii等学者(1995)认为,当个体面对新信息时,若他能以一个新方式看待老问题以使先前未得到理解的特点得到理解的话,顿悟就产生了。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有顿悟、类比迁移、假设检验、创造想象等(张庆林,邱江,曹贵康,2004)。顿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生,是创造力的形式之一。纵观国内外学者观点,顿悟更多被理解为一个认知加工的过程并且相应的个体有顿悟能力的差别。顿悟有一些相对明确、易于区分的特点,如:非连续性、突发性、突至性、重构、令人惊讶(聂其阳,罗劲,2012)。有学者认为,顿悟是通过重构问题的心理表征,从而超越困境导向解答,并伴随啊哈体验(Kounios & Beeman, 2014)。 2 顿悟的理论模型 根据文献材料整理和回顾过往研究,顿悟的理论模型主要分为特殊加工观和非特殊加工观两大类。 2.1 特殊加工观 特殊加工加工观首先是早期格式塔学派的观点:Konlei 认为顿悟是生产性思维的典型,要求思维主体打破并超越事物之间固有联系(叶浩生,1998)。在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看来,顿悟包含了一种特殊的加工过程,不同于常规的、线性信息加工思维。但格式塔心理学家们没有提供这些机制的可信事实,同样他们也没有说明顿悟到底是什么。新格式塔学派的学者Metcalfe (1987)所做的实验显然支持格式塔的观点,即顿悟问题的解决包含有特殊加工过程。事实上这一研究仍

贫困的概念及概述

第十三章贫困问题 概述: 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得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以提高。但社会发展至今,贫困问题却日益严重地摆在人们面前,成为全世界的一个严峻课题。人类社会渴求摆脱贫困,不断地寻找脱贫的出路,但结果并不如人所愿。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重任。本章从贫困的一般概念类型出发,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和中国反贫困政策进行深入剖析。 世界:(观看世界贫困图片)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财富增加了7倍,但世界范围内的贫困问题也日益恶化,据有关国际组织2005后统计,在最近5年里,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有10多亿人缺乏安全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每天有亿人挨饿。目前,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约占其人口的1/3以上,其中90%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南亚、南洲、中美洲、巴西和中国。非洲人口的一半挣扎在饥饿线上,拉美地区有近2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中国家每年都有50万妇女死于分娩及有关的并发症,700万人死于可以预防的疾病,800万儿童死于因饮水和空气污染而引起的疾病,这些数字之和远远超过战争所造成的死亡。由于营养不良,发展中国家5000万儿童智力和体能不健全。此外,有亿学龄儿童失去了入学机会,其中80%是女童。 我国:(观看中国贫困图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国现在面临的贫困形势还是很严峻的。(最新消息)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副司长刘书文2014-12-15日公布的消息,按照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1年的最新标准,相当于每天1美元,25年保持低标准,终于接近世界扶贫标准)的扶贫标准,到2013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8249万人;按世界银行每天生活费美元的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约还有2亿多。在湖南、河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这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在500万以上。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知识分享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外包 Lever觉得外包是一种管理策略,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专家执行,使公司能专注于本身核心业务发展,以提高竞争优势[3]。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则是一种特殊的外包形式。greer认为,外包是由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4]。 对于人力资源外包,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对许多企业来说,外包浪潮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很强,往往对适合的企业才最好。 在总结外包优势的基础上,Rodriguez和Carlos指出与专业的雇佣组织签订合同来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是一个可变的结论,专业雇佣组织可以与他的顾客建立一个雇佣合作关系。Greet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快速成长或衰退、全球化、竞争增加以及企业再造,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 关于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Quelin认为一个是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对外包商的过分依赖,他们认为外包后企业就不用再过问这部分工作了,全部由外包商负责就行,很少进行沟通。另外一个是外包商的工作效率及能力不能达到既定目标,影响组织绩效的完成,把工作交给外包商后,企业失去了对这部分工作的控制,至少不能完全控制,于是当外包商的能力及效率不能达到原来期望的时候,就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Bahli,Bouchaib等根据交易成本的观点,归纳了外包所具有的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以下两点:交易的不确定性;委托的不确定性和所提供服务的不确定性。 以上研究表明国外的人力资源外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包决策、外包作用与外包风险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人力资源外包中引入信任的研究不多。国外学者对信任的研究集中在信任的作用、类型与建立上。这里只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2)信任 梅耶、戴维斯、斯库尔曼认为:信任是指一方在有能力监控或控制另一方的情况下,宁愿放弃这种能力而使自己处于弱点暴露、利益有可能受到对方损害的状态。Sabel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坚信,没有一方会利用另一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胡孔河将信任定义为:在一定情境下,一方凭借自己对对方的

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谈谈文科研究生的读书、研究和论文写作 陈国新赵晓刚 摘要:对文科研究生应如何读书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研究、论文选题和写作进行了讨论。认为研究生读书要有读书计划,要坚持史、著、论相结合,要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要与做读书笔记相结合,要与社会调查研究相结合。提出研究生要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要妥善处理研究方向和选题的关系,要认真对待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和写作。 关键词:研究生;读书;研究;坤问;选题 作者简介:陈国新,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赵晓刚,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根据我自己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长期培养指导硕士生、博士生的经验,着重谈谈文科研究生怎样读书,怎样搞科学研究,怎样进行论文选题与写作,供新导师和研究生治学参考。 一、研究生读书的特点和要求 1、研究生读书要有读书计划 研究生的读书首先要有读书计划,而且必须完成这个读书计划。没有读书计划,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基本上就是打烂仗,保证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要立足专业,将来靠专业所学安身立命。这是长期的、大的读书计划。研究生读书计划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专业读书计划。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管着研究生三年的读书计划。第二个层次是研究方向读书计划。研究生入学就有专业方向,专业方向对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来讲毕竟太大,还要细化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生在第二个学期至迟在第三个学期要尽快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生要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拟订研究方向的读书计划。这是中期计划。第三个层次是学位论文的科研读书计划。在初步完成研究方向读书计划,有了创新观点的基础上,将研究方向细化为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而确定自己学位论文的科研读书计划。导师怎样指导研究生?首先就是指导研究生制定这三个层次的读书计划。 2、研究生读书要史、著、论相结合 研究生读书,书目的选择,计划的拟定,必须史、著、论相结合。所谓 "史"就是每个专业、每个研究方向甚至每个选题的学说史。研究生研究、做学问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站在前人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向历史学习。每个专业必须搞通本专业学术史。恩格斯说过,“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地产物。”没有史做基础,论文跟工作报告差不多,就没有理论深度,缺乏历史感,轻飘飘的。有史的基础,选题、论文才能变得厚实起来。所以读书计划必须先读专业学说史。所谓"著"指的是古今中外关于这个专业、这个研究方向、这个选题的经典著作、文献。经典著作就是可以称为大家、名家的著作、文献。比如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经典著作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经典著作、文献。读经典名著,掌握第一手资料是研究生读书的基本功。研究生与本科生读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本科生以读教材为主,研究生以读原著、文献为主。原著、文献与教材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研究生掌握了原著、文献,就知道教材内容的出处、来龙去脉,即源头所在,这样研究生就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去驾御教材,理解和讲授教材,毕业后也就能够去教本科生。经典著作与史是什么关系?如果把"史"比作一个常青的"藤",那么经典著作就是在"藤"上结的一个又一个的"瓜"。掌握了史来读名著,就好比"顺藤摸瓜"。所谓 "论"就是学术论文。这也体现研究生与本科生学习的不同要求。教材长期稳定,而学术日新月异。研究生怎样掌握学术动态、学术前沿?主要就是通过日新月异的学术论文。研究生要学会看学术论文,坚持看新杂志、新论文,一周10篇左右,养成习惯,这样知识就永远不会过时,就能把握这个专业、研究方向、选题的学科动态和理论前沿。因为论文总是从理论上探讨最新的东西、体现不断发展的东西。有经验的导师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培养方案,所开课程和书目,就包括史、著、论这三个方面。我们学会了这个方法,按照史、著、论相结合去读书、做学问,由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推进,功底就扎实。就可以避免时下有的青年教师拿一本教材就去开新课误人子弟的做法。 3、研究生读书要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 研究生读书,无论哪一个层次的读书计划,都必须完成。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这么多的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怎样读好、怎样读完?一般要求研究生平均每周要读500页书。这就有个读书方法的问题。关于读书方法,前人已有许多经验。比如,我国著名文学家杜宣先生认为,天下之书,浩如烟海,大体可以分为四类:目治之书(看看即可)、

贫困测量方法综述

贫困测量方法综述 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何平 摘要: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内外对于贫困问题的讨论也比较热烈,本文主要从贫困的内涵介入,阐述了贫困测量的不同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贫困测量方法 Abstract: Poverty problem is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world.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the research. This article primarily analyses the connotation of poverty, then expatiates different approaches about poverty measurement, also compares and evaluates these approaches. Keywords: poverty measurement approach 一、对贫困的理解。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从物质层面和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贫困的,把贫困看成是不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状态。早在1901年,朗特里(Seebohm Rowntree)就认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活动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这里提出的是基本生存要求实际上就为以后确定贫困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涉及到的是绝对贫困的概念。 社会学家则把贫困认为是个人能力(如受教育的程度和健康水平等)缺乏而难以维持人类基本福利水平的一个表现。这其中,一部分社会学家及人口学家把社会、行为和政治因素作为评价福利水平的基础。也就是说,人们不正当的行为,相对不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也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人认为,贫困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仅仅需要从物质层面上给予准确的界定,而且还要从人的能力和社会因素方面给予概括。贫困的内涵应该从经济福利(economical well-being)、能力(capability)和社会排他性(social exclusion)这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贫困在经济福利水平上的表现就是贫困人口难以维持包括在经济上、心理上、社会政治方面最低的生存标准。

村贫困问题分析及脱贫建议

村贫困问题分析及脱贫建议 村贫困问题分析及脱贫建议 *月*日至*月**日,市委宣传部扶贫工作队深入**县**镇**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了当前**村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和致富的愿望,分析了当地贫困户致贫原因与当前生活的困境,探讨了**村脱贫的出路和办法,明确了做好**村扶贫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村基本情况 一是地理位置偏僻。**村位于**县薤山脚下,****库区上游,海拔500米。一条乡道穿村而过,两边是连绵不绝的大山,村庄大部分分布在乡道两侧,少数在大山之中。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提供全村人生活用水和农作物生长用水。四周大山为石头山,只长灌木,不长果林。 二是自然资源匮乏。村周围大山含少量硅矿,2004年已外包给矿商进行开采,但没给**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村东头有一处天然温泉,2011年被**生态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收购,但一直圈而不投,没有给村民带来经济利益;温泉下游被开发为四个水池,主要用来饲养罗非鱼,现已经卖给**县水利局,也不能给村民带来经济效益。 三是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资源匮乏,村集体无产业,村集体收入主要有硅矿厂每年缴纳的管理费1.6万元,一些零星发包收入和社会各界争取的援助资金,自身缺乏造血功能,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四是村民收入来源单一。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为三块:一是在外打工收入。该村18岁至55岁的男性劳动力中有60%以上在**、**、**等地石场打工,一般从事炮工、搬运工、司机等工种,石场工作收入是该村农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该村18岁至30岁年轻的女劳动力主要在广东、浙江等地工厂打工。30岁至50岁的女劳动力中约40%在石场协助丈夫工作,60%在家负责照顾小孩和老人。二是在家务农收入。该村55岁以上劳动力80%在家务农,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全村共有耕田493亩,旱地347亩,人均田地约0.65亩,一个家庭平均种植田地面积约2亩,一年纯利润约2000元。三是养殖收入。该村在家务农农户多数喂养1头猪、几只鸡,供自己食用;有3个养殖大户,两家养羊超过100只以上,1家养牛8头以上,养殖收入每年5万元以上。 二、**村贫困情况统计及原因分析 我们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了逐一甄别,协助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贫困户进行了民主投票,最终结果在村委会进行了公示。**村共341户,1324人。贫困户120户,280人,人数占全村比重为21%。其中五保户29户,30人;无劳动能力低保户36户,58人;全家有1至2个享受低保、但家中有劳动力的低保贫困户32户,130人;一般贫困户23户,62人。精准扶贫中,需要重点帮扶的是有能力脱贫的农户55户。 从致贫类型看,55个贫困户中,因病致贫27户,占比49.1%;因残致贫13户,占比23.6%;因缺少劳动力、家大口阔致贫10户,占比18.2%;因灾、因学等原因致贫5户,占比9.1%。 致贫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文化程度低,缺乏劳动技能。全村18岁以上年轻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不足15人,大部分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外出打工只能从事体力劳动。该村劳动力大部分在石场打工,危险性大,该村因病因残致贫

我国城市反贫困问题研究

我国城市反贫困问题研究 作者:郝亮来源: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制度的转型和各种经济、社会政策的变化,我国城市人口在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城市贫困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且规模扩张速度令人吃惊。本文将针对现如今我国城市所呈现出来的贫困问题的现象及特征,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原因分析,在着重考虑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反贫困策略。 一、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及特征 城市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城市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但是,长期以来,单一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虽然促成了城市的一时繁荣,但市场经济的高效率也严重破坏了城市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剧增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贫困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说,城市的贫困问题将成为21世纪“最引人注目、政治上最为敏感的问题”。 城市贫困(Urban Poverty)指的是城市社会的贫困问题。对于贫困来讲,是指在物质资源方面处于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其典型特征是不能满足基本生活之所需。贫困主要包含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层含义。绝对贫困(Absolute Poverty)是指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相对贫困(Relative Poverty)是指个人或家庭获取的劳动所得和合法收入不能维持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努力,人类可以消除绝对贫困。但是由于贫困的相对性,消除相对贫困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国现阶段城市贫困概念的定位总体上是指人的基本生存条件的缺乏,即指人的衣、食、住、行、医、教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生活状况。 1 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截至2003年3月31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140.3万人。另外学术界认为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规模应在1500万至3100万人之间,占中国城镇人口总数的4%—8%。这些城市贫困人口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的“三无”人员(占贫困人口总数的6%);二是贫困的失业者(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7%);三是领取基本生活费、离退休金或养老金后,家庭人均收人仍低于当地贫困线标准的在职职工、下岗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4% );四是其他贫困人员(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3%)。其中,第一类是社会长期救助和保障的对象,第二类和第二类是当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主体,占总数的70%以上。

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罗遐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贫困问题一直没有脱离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视域,而且不同学科有其独特的视角和贡献。概括来看,经济学多是从资源配置、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发展等方面来研究;人类学多从民族、生态环境等方面来研究;管理学则倾向于政策取向,研究反贫困的实践问题,主要有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医疗救助政策等,这类文献占现有研究成果的绝大多数;社会学多从理论层面研究该问题。本文以社会学为主要视角,结合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对80年代中期以来的我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文献作一梳理和评述。 一、关于基本概念的研究 (一)贫困的概念 贫困是一个带有社会性、历史性和地域性内涵的概念,中外学者一直力图给贫困下一个与其时代的社会经济背景相适应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得到普遍接受的界定,但不容置疑的是贫困概念的界定是一个逐渐由狭义的经济视角转变为广义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元视角的过程。正如康晓光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的内涵和界定的标准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贫困的内涵和标准也反映特定民族对于社会福利的基本人权的规范性认识。 国外贫困概念是经由布思、朗特里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到20世纪50年代由蒂特马斯(R.M.T itmuss)、斯密斯(A.Sm ith),汤森(P.T ownsend)等学者对贫困的理解进行了扩展,贫困不再是基于最低的生理需求,而是基于社会的比较,即相对贫困。世界银行在1981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者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处于贫困状态。在1990年又加入了能力因素,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例如健康、教育和营养等。1991年又增加了风险、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需求和影响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人文贫困的概念。 我国学者在贫困概念的研究方面也体现了与国际贫困研究学者观念的趋同性,现举以下几例: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定义的贫困是:个人或者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贫困是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生存危机和生活困境;一定层面的贫困是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状态不被改善将是恶性循环的。贫困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正常获得生活资料和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权利,并使他们的生活持续低于社会常规生活水准。由以上几个概念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在学术上基本与国际的多元贫困观相同,既包括经济上的,也包括社会的、文化的、政治意义上的意含,但是在实践领域加入了中国的现实基础,主要使用的是绝对的、核心的、客观的贫困概念。 (二)新贫困的概念 西方学者把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经济增长减缓和失业率增加的原因导致的贫困叫新贫困。而我国学者近几年也倾向于把因城市化、社会经济的变迁而导致的贫困称为新贫困。尹志刚认为源于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公有制企事业单位改革,而同时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滞后等因素诱发了新贫困人口的出现。刘家强等在此基础上将新贫困人口定义为在市场经济中由于所处社会地位和获取社会资源较差,因而缺少竞争能力和就业机会,需要借助外在力量的支持摆脱困境的群体。显而易见,我国新贫困概念的提出是在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现代化的背景下,它虽然没有包括传统的贫困,但是它并不排斥传统贫困的存在。 从国内学者对于贫困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既受西方的影响,同时又具有与我国社会经济

企业招聘问题研究综述[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 题目企业招聘问题研究综述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前言部分 人员招聘,即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要求,寻找、吸引那些有能力,有兴趣到企业任职,并从中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的过程。广义的人员招聘是指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为了安置空缺的岗位,向企业内外吸收、挑选、安置人力资源的全过程。狭义的人员招聘则是指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为了安置空缺的岗位,向企业内外发布有效信息,集合应聘者的全过程,不包括选拔与安置的过程。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做到“人岗匹配”是所追求的目标,而人岗匹配的先决条件就是要能招聘到合适的员工。招聘工作是人力资源系统的基础环节,一个合理、科学的招聘制度对企业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好的招聘系统可以确保员工素质的优良,它影响着企业的人员流动,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费用。一次成功的招聘活动就是企业的一次成功的公关活动,是对企业形象的绝好宣传。 由于我国人力资源起步较晚,各个方面的工作还不是很完善,所以在招聘这一块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招聘人员,即使大企业的招聘人员很多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招聘培训。从而使招聘工作一直达不到专业化的效果。 本文将从招聘的招聘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等方面来进行研究。 二、主题部分 国内外人力资源工作的起步时间相差很大,导致了国内外学者对招聘这个问题的研究有所差异。这部分将从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来描述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招聘的看法。 (一)国内学者有关招聘的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主要从招聘的模型,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招聘的发展等方面来对招聘进行研究的。 1.招聘模型的研究 有关招聘的模型,张少卿等学者主要从胜任力模型,大五模型等方面来研究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亚行专家组 1.背景 直到90年代初期,中国的贫困问题仍然被认为主要发生于农村地区。因此,中国政府在制订有关政策时,主要着眼点依然是如何消除农村贫困。当然,当时在城镇地区也同样存在贫困问题,但其涉及面只是总人口中的一小部分,主要是“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的赡养人、扶养人和抚养人)。然而,到了上个世纪的最后10年,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显,相当多的城镇人口陷入其中。 中国城镇中的“新”贫困人口与“老”贫困人口相比,有三点明显的差别: ⑴.城镇中“新”贫困人口在数量上远比“老”贫困人口要多。 ⑵.新城镇贫困的出现同时伴随着城镇地区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这种贫富差距是前所未有的。 ⑶.城镇中的“新”贫困人口与“老”贫困人口不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有工作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但是他们没有工作机会。 在上述三点中,前两点是相互关联的。提出城镇贫困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人们对贫困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许多人从前不会被认为是贫困人士,而按现在的标准则会被认为是贫困人口。在此之前,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工作,而政府有责任为他们安排工作岗位,虽然有时报酬很低而且不能及时发到他们手中。 从1994年以来,中国城镇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企业的工作岗位在过去几年中以极快的速度锐减。从1996年以来的三年中,国有单位已精减了2700万名职工,相当于1996年国有单位总人数的25%。城镇国有单位和集体企业削减人员的趋势预计将会继续下去。非国有部门虽然也创造了一些新的工作岗位,但是在数量上远远不足以抵消国有部门缩减的工作岗位。缩减工作岗位与创造就业机会之间的“时间差”导致了下岗、失业问题,而下岗、失业问题便是近期出现的城镇贫困的主要原因。 2000年,城镇失业人口为595万,这意味着中国的城镇失业率相当低,只有 3.1%。然而,这一数字仅仅包括“登记失业人员”,而为数甚多的本应列为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1.1 贫困与中国的贫困群体 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贫困”下的定义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我国的贫困群体可以归纳为无法合法地获得基本生活条件并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人的集合。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6万农村人口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的入户调查,确定农村贫困标准2003年为人均年收入637元,按照这一标准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有2 900万,城市中有2 000~3 000万的贫困人员需要救助。这两部分人口属于绝对贫困人群。 这一贫困群体主要由以下两类人员组成:一是计划体制下的贫困群体。一般是城市中的三无人员, 即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人;农村中的五保户,由集体经济负担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的农村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二是市场体制下的新贫困群体,城市下岗、失业、半失业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以及在农村中因城市化,而“上班无岗、种田无地、劳保无份”,生活陷于贫困的失地农民,以及流动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部分农民工。除了这一绝对贫困人群外,我国还有近2亿的农村人口的年均收入是在850~950元之间,以及一些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的人群。 1.2 中国的贫困现状 1.2.1 计划体制下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基本缓解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由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业的发展道路,因此在计划体制下,贫困主要集中在农村,表现为“普遍性的区域贫困与极端贫困”。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迅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财力得以能够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扶贫运动,使一些贫困地区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处境,取得的扶贫成就举世瞩目。2004年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宣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 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 1.2.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贫困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中除了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三无人员外,基本上不存在贫困群体,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许多国家给予的优惠,比如就业、上学、住房、医疗等福利待遇,通过户籍制度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区分开来,逐渐形成以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的城市经济体制。随着市场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从而使职工的生活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城市中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集体单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在转轨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对市场的不适应,造成了自身的经营困难,部分企业破产、倒闭,减发、停发职工工资,造成城市“新贫困群体”的出现。 从收入分配制度上来说,由于规范和调节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法律、法规、经济杠杆、行政措施等存在许多缺陷,从而导致了部分城市居民的收入非透明化、非制度化,同时由于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不力,对低收入群体又保护不足,使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造成相对贫困现象。 2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2.1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含义及基本特征 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不以盈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组织形式,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 由于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因此它具有和政府与企业相区别的特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五特征法,只要是符合这5个特征的社会组织都

中国弱势群体贫困问题分析

中国农村弱势群体贫困问题分析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基本权利、生活质量等方面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差距,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社会分层日益突出。于是在众多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的农村弱势群体也开始形成。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关注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者及贫困群体,也无疑得更多的关注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弱势群体。 关键词:中国农村弱势群体贫困 正文:低收入人群和贫困群体主要是指一批收入较低,生活困难,社会资源短缺,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并缺乏相应发展潜能的人群。这一群体在农村弱势群体中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众所周知,贫困的核心是能力的欠缺。就我国农村的贫困而言,主要是绝对贫困问题,即指收入难以维持最低生活限度的生活水平。然而由于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大大降低,因此我国农村的绝对贫困又是一种不断缩小的局部性贫困。 一、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 贫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造成贫困的因素也很多。(1)政策和制度的障碍是造成改革前农村存在的普遍贫困的主要原因。例如,首先长期以来实行的统购统销和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其次二元户籍制度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民通过进城务工改善生活状况和处

于恶劣生存环境下的贫困人口通过迁移来解决贫困的机会。人民公社制度从根本上抑制了农民的积极性。 (2)不合理的生产开发方式是构成贫困的重要原因。自然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并成为经济资源,需要一个适当的转换过程,而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开发方式,则在资源开发利用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开发方式始终是围绕粮食生产中心的初级开发方式,而不是对农业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开发。 (3)人口素质低。中国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差,从根本上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成为贫困延续的基本原因之一。人口素质差也是构成缓解贫困的一大障碍,这是中国反贫困工作至少在中短期内所无法回避和逾越的难题。 二、中国农村贫困的现状 中国一直面临较为严重的农村贫困问题。虽然经过长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大为减少,但是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严峻。中国农村贫困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部分的农村贫困人口集中于西部。由于农民间收入差距和农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逐渐显现,逐渐也呈现出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的转移,相对贫困问题逐渐扩大。大部分的农村贫困人口集中于西部是新时期农村贫困的一大特点,西部地区的农村贫困主要属于生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自主学习的思想源远流长。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卢梭、第斯多惠、杜威等都是自主学习思想的倡导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也系统总结了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过的一些探讨。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也很多,如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我管理的学习(self—managed learning)、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us learning)、自我计划学习 (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监控学习 (self—monitored learning)、自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等。在国外,自主学习思想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关注。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学迅速发展,维果斯基的语言自我指导理论在西方得到了认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始兴起,心理学领域的这些发展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对自主学习的理论阐述或者实践研究。

以斯金那纳为代表的操作主义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性行为,它是基于外部强化或自我强化而做出的一种应答性反应。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本质上是个体的学习调控反应与邻近的强化物建立联系。它包含四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以及由此开发出了自我记录技术、自我指导技术、自我强化技术。该理论最强调外部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制约作用。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学派从个人、行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主要由个人内部的本能、需要、驱力、特质等决定,不主要由外在的环境因素来决定,而是受到这两者的交互作用——主体社会认知的影响制约,这种影响并决定行为的社会认知有两种:即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结果期望是指人关于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他所期望的某种主观推测或判断。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或推测,它将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转化为先行因素,对行为发作用。从理论分析,任何学生的学习行为实际上受学生的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的双重制 约和调节。这一理论十分重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认知在其自主学习发展中的作用。它认为,学生与教师、父母、其他学生的积极交往和反馈会极大地促进自主学习的发展。此理论把自主学习分成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三个子过程,强调自我效能和榜样示范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自由意志理论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也是一种意志控制过程,意志成分控制着人的学习行为,使学习者克服困难、坚持学习。高度的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