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3.情感目标:

:

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2.引导学生理解“迎”、“追”、“跟”的动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小蝌蚪各个时期形态动画,小蝌蚪与鲤鱼、乌龟、青蛙对话的动画,还有自制动画田字格装要求会写的生字。)、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

师:老师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小时一尾巴,只在水里游,大时四条腿,水上地上走。(学生答:小蝌蚪)

昨天,小蝌蚪发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出示寻人启示)

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同学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桌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教师用课件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

就j i ù 左右结构,12笔,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跳tiào 可指名一学生做“跳”的姿势;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跳”的右部分。

兆zhào 注意“兆”的笔顺。

皮p í 注意第一笔是横钩“乛”,第二笔是撇“丿”。

;孩h ái

孩h ái 左右结构,九画,注意左边的“子”是三画。

(三)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一人读一节)

(四)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同学们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五)写字。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教师集中指导,并使用课件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六)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问题:小蝌蚪为了找妈妈,都向谁去打听的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导入新课,讲读课文。

"

出示图片:一群小蝌蚪。

1.提问:你们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帮助学生理解“一群”。)

2.(引导学生观察)谁说说这些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训练说一句话。)

3.现在我们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指名读第一小节)

4.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同学们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快活地”的句式)

5.齐读。

出示小蝌蚪和鲤鱼妈妈的图片

1.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引导观察进行比较),问:此时的小蝌蚪和原来的小蝌蚪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长出两条后腿)。

)

2.小蝌蚪遇到了谁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哪个同学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3.指名上台表演。(理解迎上去,指导朗读小蝌蚪问的话。)

4.提问:从鲤鱼妈妈的口中,小蝌蚪了解到妈妈有什么特点(反馈:四条

腿,宽嘴巴)

5.分角色朗读。请一个同学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同学读鲤鱼妈妈的话,其他同学朗读叙述的话。

师: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找妈妈。

出示小蝌蚪和乌龟的图片

1.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有了什么变化(长出了两条前腿)。放课文第三段录音。

2.这次,它们又遇到了谁(乌龟)。它们是怎么样做的(追上去喊妈妈)

3.区别“迎”和“追”的动作。

4.小蝌蚪为什么会叫乌龟妈妈(联系前面的内容,学生反馈)。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不是)那乌龟是怎么对小蝌蚪说的(指名读一读)。引导学生想象:听了乌龟的话,小蝌蚪心里会怎样想

5.分角色朗读。现在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指名上台表演。

6.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妈妈,它们又照着乌龟的话去找妈妈了(激趣法)

7.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引导学生做出判断)。

出示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的图片

!

1.师:过了几天,小蝌蚪变成什么样了(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它们又遇到了谁(青蛙)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提问法)复习读: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

2.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3.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同学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分角色朗读。

4.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板书:蹲披露鼓)

5.这是写青蛙的动作。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板书:碧绿的雪白的)

6.同学,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

7.讲述:因为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同学要好好保护青蛙。

8.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三、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一节

四、朗读全文。

五、图片演示,巩固提高。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了),最后(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的过程。

六、拓展延伸,灵活运用。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课外资料谈。)

)

七、总结全文,评价体验。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还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

(迎)(追)(游)跟

鲤鱼乌龟青蛙捉害虫

教学反思:

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在识字、学词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边做动作,边学习生字。这节课注重了学生的朗读,采取多样的形式朗读,让学生读出“语气”,读出角色的内心情感,读出孩子自己的理解,读出表情、动作,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语言的美妙。美中不足的是在理解青蛙为什那么可爱引导的比较少,分析不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