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扶梯技术要求电梯国内标准

扶梯技术要求电梯国内标准

扶梯技术要求电梯国内标准
扶梯技术要求电梯国内标准

自动扶梯运行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8583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自动扶梯运行管理制度 标准版本

自动扶梯运行管理制度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落实管理部门及人员 为了做好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管理工作,拥有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单位应落实好管理部门及人员,为设备建立好档案并保管好档案,有条件的且使用数量较多的单位若欲自行维护保养,其维修保养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并取得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在投入使用之前,应在入口处附近设置使用须知标牌。这些标牌应尽可能用象形图表示,其最小尺寸为 80mm×80mm。其内容应至少包括:a、必须拉紧住小孩;b、狗必须被抱着;c、站立时面朝运行方

向,脚须离开梯级边缘;d、握住扶手带。维护保养人员应做好记录工作,无维修保养资格人员的使用单位应委托有资格的维修保养单位进行日常维保工作。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使用管理工作要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包括技术档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规检查、维修保养、定期报检和应急措施等在内的设备安全使用和运营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二、建立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档案 1.将随机来的所有技术文件和图纸进行编号并归档,妥善保管的同时还应便于查阅。在这些资料中,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使用维护说明书、电气控制原理图以及电气接线图应该放在醒目位置,以便日常维护保养随时查阅。 2.每年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检验报告书、每次维修记录以及发生事故记录

施工电梯技术参数

GJJ牌SC型施工升降机常用型号及技术性能参数表 SC200/200TD SCD200/200GZ SCD2002/200TD SCD200/200 SCD200/200GZ 型号 最大提升高度(m) 250 250 250 250 250 提升速度(m/min) 40 0~63 40 40 0~60 额定载重量(kg) 2×20002×20002×20002×20002×2000 额定安装载重量2×20002×20002×20002×20002×2000 吊杆额定载重量(kg) 180 180 180 180 180 电机功率(kw) 2×3×112×3×112×3×112×3×112×3×18.5电机数量(set) 2×32×22×32×22×3 防护等级IP55 IP55 IP55 IP55 IP55 额定电流(A) 2×3×23.52×3×23.52×3×23.52×3×23.52×3×23.5供电电压(V) 380/440 380/440 380/440 380/440 380/440 限速器(Yype) SAJ40-1.2 SAJ30-1.2 SAJ30-1.2 SAJ30-1.2 SAJ40-1.2 外笼重量(kg) 1480 1480 1480 1480 1480 吊笼重量(kg) 2×12002×12002×12002×12002×1200 标准节重量(kg) 150 165 170 170 165

标准节长度(mm) 1508 1508 1508 1508 1508 对重重量(kg) 无对重2×20002×10002×1000无对重 SC200/200TD 型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为2×2000kg,额定提升速度40/min,传动装置在吊笼顶部,三传动,无对重。 SCD200/200TD 型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为2×2000kg,额定提升速度40/min,传动装置在吊笼顶部,两传动,对重重量为2×1000kg。SCD200/200 型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为2×2000kg,额定提升速度40/min,传动装置在吊笼内部,两传动,对重重量为2×1000kg。 SCD200/200GZ 型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为2×2000kg额定提升速度0-63m/min,传动装置在吊笼顶部,两传动,对重重量为2×2000kg调速变频升降机。 SC200/200GZ 型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为2×2000kg额定提升速度0-60min,传动装置在吊笼顶部,三传动,无对重调速度频升降机 带对重 型号额定载重量提升速度电机功率对重重量防坠安全器型号SCD200/200 2×2000 36 2×2×11 2×1000 SAJ30-1.2 SCD200/200TD 2×2000 36 2×2×11 2×1000 SAJ30-1.2 SCD270/270TD 2×2700 36 2×3×11 2×1000 SAJ40-1.2 SCD320/320TD 2×3200 36 2×3×11 2×1200 SAJ40-1.2 不带对重 型号额定载重量提升速度电机功率对重重量防坠安全器型号 SC100/100 2×1000 36 2×2×11 0 SAJ30-1.2 SC100/100TD 2×1000 36 2×2×11 0 SAJ30-1.2 SC150/150 2×1500 36 2×2×15 0 SAJ40-1.2 SC150/150TD 2×1500 36 2×3×15 0 SAJ40-1.2

新版扶梯检验规定要求

附件2 新版检规修订项目检验要求

关于贯彻实施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新版标准与 检验规则有关事宜的通知 质检特函〔2012〕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有关单位: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标准《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2011,2011年7月29日发布并实施,过渡期至2012年7月31日,以下简称新版标准)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TSG T7005-2012,2012年7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新版检规),经商国家标准委工业标准一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关于产品供应执行的标准版本 (一)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以下简称扶梯)供需双方于新版标准批准发布实施日期2011年7月29日(不含)之前首次签订扶梯供货、安装或者改造正式合同,或者已经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中标及供货,但迟后(最迟2011年10月29日前)才首次签订扶梯供货、安装或者改造正式合同的,可以按照1997版GB16899标准(以下简称旧版标准)供应扶梯产品。 (二)扶梯供需双方于2011年7月29日(含)之后签订电梯供货、安装或改造正式合同的,如合同中约定交货期在

2012年7月31日(含)之前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版本供应扶梯产品;如合同没有约定执行标准的版本,也可以按照旧版标准供应扶梯产品;如合同约定的交货期在201 2年7月31日(不含)之后的,必须按照新版标准供应扶梯产品。 (三)符合以上要求按照旧版标准供应扶梯产品的项目,由扶梯制造、安装或者改造单位填写《执行旧版标准合同项目情况备案表》(见附件),于2012年5月31日前,一次性报告扶梯安装地负责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的质监部门。各地质监部门可对备案的合同项目进行抽查确认,发现不符合规定的予以纠正。 二、关于执行新版标准扶梯的型式试验和制造许可 (一)凡取得扶梯项目制造许可的单位,应当尽快约请电梯型式试验机构,进行执行新版标准扶梯的型式试验。 (二)型式试验扶梯的参数如不超出已取得制造许可参数上限的,原制造许可范围不变;但在安装监督检验时应当提供能覆盖所安装扶梯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书。 (三)2012年7月31日(不含)之后,在进行扶梯项目制造许可或增项时,许可范围以执行新版标准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书为准。 三、扶梯检验执行的检规版本

乘坐电梯与自动扶梯基本常识

乘坐电梯与自动扶梯基本 」、匕、I—r 吊识Orga nize en terprise safety man ageme nt pla nning, guida nee, in spect ion and decisi on-mak ing. en 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 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乘坐电梯与自动扶梯基本常识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常见名词解释 (1)电梯:是用于咼层建筑物中的固定式升降运输设备, 它有一个装载乘客的轿厢,沿着垂直或倾斜角度小于15。的导轨在各楼层间运行。 (2 )轿厢:是直接运载乘客的类似于车厢的部分,一般在门关闭后是一个封闭的箱体。 3.1轿 门:轿厢的门,乘客从轿内看到的自动开、闭的门。它跟随轿厢一起上下运行。 3.2层门(或称厅门):设置在各楼层电梯入口处的门, 它不随电梯上下运行,但随轿门一起开启或关闭。 3.3呼梯盒(或称召唤盒):设置在各楼层电梯入口层 门的旁边,一般有上下两个带箭头的按钮,供乘客召唤轿厢 来本层站时使用。 3.4轿内操纵盘:安装于轿厢内壁上,有代表各楼层的

数字按钮,还有开关门按钮以及紧急呼叫按钮,主要供进入电梯后乘客选择目的楼层使用。 (7)自动扶梯:带有循环运行的梯级,用于倾斜向上或向下连续输送乘客的运输设备。直观看起来它就像移动的楼 梯,同时伴随移动的扶手带。 (8)自动人行道:循环运行的走道,就象放平了的自动 扶梯,一般用于水平或倾斜角度不大于12。的乘客和由乘客 携带物品的运输。 2分类 (1)乘客电梯:用于运送乘客的电梯,一般用于办公楼、 宾馆等场合。 (2)病床电梯:用于运送病床(含病人)医疗设备的电 梯,主要设置于医院等场合,其特点是载重量和轿厢面积不 能太小,否则就无法装运病床及氧气瓶、吊瓶架等抢救设备。 (3)住宅电梯:供居民住宅楼使用的电梯,其轿厢的形状和大小除考虑运送人员外,同时要考虑能运送一些家具、电器及担架或轮椅。 (4)观光电梯:主要安装于宾馆、商场、高层办公楼场

电梯及自动扶梯技术规范书

第十九章电梯及自动扶梯 19.1总则 19.1.1本标准适用丁额定速度不大丁2.5m/s的乘客电梯。 19.1.2设备及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及时按下列要求验收检查: 1包装及密封应完好; 2开箱检查活点,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外观应完好; 3下列文件应齐全: 1)装箱单 2)产品出厂合格证 3)电梯井道和轿厢平■面布置图 4)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 5)电梯电气原理图、符号说明及电气控制原理说明书 6)电梯电气接线图 7)电梯部件安装图 8)安装、调试说明书 9)备品、备件目录 19.2电梯 19.2.1 一般规定 19.2.1.1设备零部件应与装箱单容相符。 19.2.1.2 设备外观不应存在明显的损坏。 19.2.1.3 主电源开关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主电源开关应能够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流; 2开关应设置在井道外工作人员方便接近的地方,且应具有必要的安全防护。 19.2.1.4 井道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当底坑底面下有人员能到达的空间存在,且对重(或平衡重)上未设有安全钳装置时,对重缓冲器必须能安装在(或平衡重运行区域的下边必须)一直延伸到 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上; 2电梯安装之前,所有层门预留孔必须设有高度不小丁 1.2m的安全保护围封,并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

3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丁11m时,其间必须设置井道安全门,井道安全门严禁向井道开启,且必须装有安全门处丁关闭时电梯才能运行的电气安全装置。 4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井道,井道的隔离保护、井道壁、底坑底面和顶板应具有安装电梯部件所需要的足够强度,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且应不易产生灰尘。 5当底坑深度大丁2.5m且建筑物布置允许时,应设置一个符合安全门要求的底坑进口;当没有进入底坑的其他通道时,应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且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空间。 6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 7井道应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井道最高点和最低点0.5m以应各装一盏灯,再设中间灯,并在底坑设置一控制开关。 8底坑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底坑不得有积水。 19.2.2 驱动主机 19.2.2.1紧急操作装置动作必须正常。可拆卸的装置必须置丁驱动主机附近易 接近处,紧急救援操作说明必须贴丁紧急操作时易见处。 19.2.2.2当驱动主机承重梁需埋入承重墙时,埋入端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至少20mm且支承长度不应小丁75mm 19.2.2.3制动器动作应灵活,制动间隙调整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19.2.2.4驱动主机、驱动主机底座与承重梁的安装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19.2.2.5 驱动主机减速箱(如果有)油量应在油标所限定的围。 19.2.3导轨 19.2.3.1 导轨安装位置必须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19.2.3.2 两列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偏差应为:轿厢导轨0?+2mm对重导轨0 ?+3mm 19.2.3.3导轨支架在井道壁上的安装应固定可靠。预埋件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锚栓(如膨胀螺栓等)固定应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其连接强度与承受振动的能力应满足电梯产品设计要求,混凝土构件的压缩强度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19.2.3.4 每列导轨工作面(包括侧面与顶面)与安装基准线每5m的偏差均不应大丁下列数值:

电梯与自动扶梯安全知识问答(2021年)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梯与自动扶梯安全知识问答 (2021年)

电梯与自动扶梯安全知识问答(2021年)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乘客应怎样候梯? (1)乘客在电梯厅候梯时,应根据自己要去的楼层,按上行或下行呼梯按钮,呼梯灯亮后,表明电梯已记住了您的指令,电梯会自动来接您。按钮要轻按,不要拍打或反复按,更不能用力猛砸。 (2)一个人候梯时,不能同时按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的按钮。 (3)候梯时,不要靠门而立,不要将手扶搭在门扉上。 (4)候梯时,不要用手推或脚踢厅门。 (5)电梯发生故障时,厅门可能开着,但轿厢不在此层站,这时不要伸头探视电梯,以免发生危险。 (1)什么叫候梯? 答:乘客在电梯厅等候乘坐电梯的过程。 (2)呼梯盒安装在电梯层站的什么位置? 答:一般安装在乘客面向电梯厅门的左或右侧。 (3)如果您在2层,要去5层,应按上行呼梯按钮,还是按下行

室外自动扶梯使用规范与要求

室外型自动扶梯的防护设计与使用要求 2011-3-11 16:05:00 来源:《上海电梯》 作者:王井强 字号: 摘要:摘要:本文紧扣国标详细阐述了室外型自动扶梯的主要机械零部件和主要电气零部件的防护设计以及在室外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一.概述 随着城市地铁、火车站、过街天桥、露天商业广场建设的高速发展,室外型自动扶梯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但目前我国室外型自动扶梯设计与制造参照的标准与室内型自动扶梯相同,均为国标 GB16899-1997。作为自动扶梯通用的标准,国标GB16899-1997中针对室外型自动扶梯零部件具体防护设计要求的条款较少,仅在第0.5.2条概括的规定了室外型自动扶梯应该采用符合室外条件的零件、材料和使用说明。由于各个厂家对国标的理解不同,设计制造出的室外型自动扶梯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可能影响室外型自动扶梯的使用寿命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本文笔者紧扣国标详细阐述了室外型自动扶梯的防护设计与使用要求,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广大同行们一同探讨,最终使室外型自动扶梯能够得到更加成熟的应用! 二.室外型自动扶梯零部件的防护设计要求 1. 主要机械零部件防护设计要求 室外型自动扶梯机械零部件应采用符合室外条件的材料和相应的防护设计。 机械零部件的材料要求 1.1.1所有不锈钢材料应不低于0Cr18Ni9(SUS304)。室外型自动扶梯的扶手导轨、控制箱柜体、围裙板、内外盖板、前沿板等均应采用不低于0Cr18Ni9(SUS304)的不锈钢材料制作,厚度不小于1.5mm。 1.1.2标准件 室外型自动扶梯连接螺栓,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销等标准件均应至少使用镀镍或镀锌件,镀层厚度至少为80μm,最好采用不低于0Cr18Ni9(SUS304)的不锈钢材料。而内外盖板连接,扶手支架连接处的螺钉应必须采用不低于0Cr18Ni9(SUS304)的不锈钢材料。 1.1.3护壁板 室外型自动扶梯的护壁板应采用高强度钢化玻璃或采用不低于0Cr18Ni9(SUS304)的不锈钢材料制作,但不应采用夹心板材料制作。 1.1.4梯级链条主轮和梯级副轮 室外型自动扶梯的梯级链条主轮和梯级副轮应采用防水防油性能良好的聚醚材料制作。 机械零部件的防护设计要求 1.2.1如果主传动轴,扶手传动轴的标准件使用镀镍件,那么镀层厚度至少为80μm。所有支撑用的钣金件均采用镀锌或镀镍的防锈处理,镀层厚度至少为80μm。 1.2.2扶栏支撑 扶手护栏的支撑结构的表面应采用热浸镀锌处理,镀层厚度大于80um 1.2.3电动机 外壳防护等级不小于IP55(电动机的端子防护等级不应小于IP65)。 1.2.4工作制动器 工作制动器应有防水、防尘装置,防护等级为IP54。 1.2.5梯级驱动部件与驱动链条

乘坐电梯与自动扶梯基本常识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434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乘坐电梯与自动扶梯基本常识通用范 本

乘坐电梯与自动扶梯基本常识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1 常见名词解释 (1)电梯:是用于高层建筑物中的固定式升降运输设备,它有一个装载乘客的轿厢,沿着垂直或倾斜角度小于15°的导轨在各楼层间运行。 (2)轿厢:是直接运载乘客的类似于车厢的部分,一般在门关闭后是一个封闭的箱体。 (3)轿门:轿厢的门,乘客从轿内看到的自动开、闭的门。它跟随轿厢一起上下运行。 (4)层门(或称厅门):设置在各楼层电梯入口处的门,它不随电梯上下运行,但随轿门一起开启或关闭。

电梯及自动扶梯技术规范书

第十九章电梯及自动扶梯 19.1 总则 19.1.1本标准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 19.1.2设备及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及时按下列要求验收检查: 1 包装及密封应完好; 2 开箱检查清点,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外观应完好; 3 下列文件应齐全: 1)装箱单 2)产品出厂合格证 3)电梯井道和轿厢平面布置图 4)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 5)电梯电气原理图、符号说明及电气控制原理说明书 6)电梯电气接线图 7)电梯部件安装图 8)安装、调试说明书 9)备品、备件目录 19.2 电梯 19.2.1一般规定 19.2.1.1 设备零部件应与装箱单内容相符。 19.2.1.2 设备外观不应存在明显的损坏。 19.2.1.3 主电源开关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主电源开关应能够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流; 2 开关应设置在井道外工作人员方便接近的地方,且应具有必要的安全防护。 19.2.1.4 井道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底坑底面下有人员能到达的空间存在,且对重(或平衡重)上未设有安全钳装置时,对重缓冲器必须能安装在(或平衡重运行区域的下边必须)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上; 2 电梯安装之前,所有层门预留孔必须设有高度不小于1.2m的安全保护围

封,并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 3 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必须设置井道安全门,井道安全门严禁向井道内开启,且必须装有安全门处于关闭时电梯才能运行的电气安全装置。 4 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井道,井道的隔离保护、井道壁、底坑底面和顶板应具有安装电梯部件所需要的足够强度,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且应不易产生灰尘。 5 当底坑深度大于2.5m且建筑物布置允许时,应设置一个符合安全门要求的底坑进口;当没有进入底坑的其他通道时,应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且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空间。 6 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 7 井道内应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井道最高点和最低点0.5m以内应各装一盏灯,再设中间灯,并在底坑设置一控制开关。 8 底坑内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底坑内不得有积水。 19.2.2 驱动主机 19.2.2.1 紧急操作装置动作必须正常。可拆卸的装置必须置于驱动主机附近易接近处,紧急救援操作说明必须贴于紧急操作时易见处。 19.2.2.2 当驱动主机承重梁需埋入承重墙时,埋入端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至少20mm,且支承长度不应小于75mm。 19.2.2.3 制动器动作应灵活,制动间隙调整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19.2.2.4 驱动主机、驱动主机底座与承重梁的安装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19.2.2.5 驱动主机减速箱(如果有)内油量应在油标所限定的范围内。19.2.3 导轨 19.2.3.1 导轨安装位置必须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19.2.3.2 两列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偏差应为:轿厢导轨0~+2mm;对重导轨0~+3mm。 19.2.3.3 导轨支架在井道壁上的安装应固定可靠。预埋件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锚栓(如膨胀螺栓等)固定应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其连接强度与承受振动的能力应满足电梯产品设计要求,混凝土构件的压缩强度应符合土建

新版扶梯检验规定要求

关于贯彻实施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新版标准与 检验规则有关事宜的通知 质检特函〔2012〕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有关单位: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标准《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GB16899-2011,2011年7月29日发布并实施,过渡期至2012年7月3 1日,以下简称新版标准)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TSG T7005-2012,2012年7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新版检规),经商国家标准委工业标准一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关于产品供应执行的标准版本 (一)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以下简称扶梯)供需双方于新版标准批准发布实施日期2011年7月29日(不含)之前首次签订扶梯供货、安装或者改造正式合同,或者已经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中标及供货,但迟后(最迟2011年10 月29日前)才首次签订扶梯供货、安装或者改造正式合同的,可以按照1997 版GB16899标准(以下简称旧版标准)供应扶梯产品。 (二)扶梯供需双方于2011年7月29日(含)之后签订电梯供货、安装或改造正式合同的,如合同中约定交货期在2012年7月31日(含)之前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版本供应扶梯产品;如合同没有约定执行标准的版本,也可以按照旧版标准供应扶梯产品;如合同约定的交货期在2012年7月31日(不含)之后的,必须按照新版标准供应扶梯产品。

(三)符合以上要求按照旧版标准供应扶梯产品的项目,由扶梯制造、安装或者改造单位填写《执行旧版标准合同项目情况备案表》(见附件),于2012年5月31日前,一次性报告扶梯安装地负责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的质监部门。各地质监部门可对备案的合同项目进行抽查确认,发现不符合规定的予以纠正。 二、关于执行新版标准扶梯的型式试验和制造许可 (一)凡取得扶梯项目制造许可的单位,应当尽快约请电梯型式试验机构,进行执行新版标准扶梯的型式试验。 (二)型式试验扶梯的参数如不超出已取得制造许可参数上限的,原制造许可围不变;但在安装监督检验时应当提供能覆盖所安装扶梯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书。 (三)2012年7月31日(不含)之后,在进行扶梯项目制造许可或增项时,许可围以执行新版标准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书为准。 三、扶梯检验执行的检规版本 (一)按照本通知要求执行新版标准的扶梯,自2012年7月1日(含)起,型式试验合格证书等配套资料应当符合新版标准要求,并依据新版检规进行监督检验。 (二)按照本通知要求可以执行旧版标准且已在质监部门备案的扶梯,型式试验合格证书等配套资料可以按照《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360号,以下简称旧版检规)的规定执行。其中2012年7月1日(不含)前进行监督检验的,可以按照旧版检规进行检验;2012年7月1日(含)后进行监督检验的,应当按照新版检规进行检验,但“防碰挡板”、“防夹装置”、“扶手带下缘距离”、“使用须知”和“制停距离”之外的修订项目,以及已经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word版)汇总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制定标准、编制技术文件、编写和翻译专业手册、教材及书刊。 2 电梯类型术语 2.1 电梯 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 2.2 乘客电梯 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2.3 载货电梯 货客电梯 主要运送货物的电梯,同时允许有人员伴随。 2.4 客货电梯 以运送乘客为主,可同时兼顾运送非集中载荷货物的电梯。 2.5 病床电梯 医用电梯 运送病床(包括病人)及相关医疗设备的电梯。 2.6 住宅电梯 服务于住宅楼供公众使用的电梯。 2.7 杂物电梯 服务于规定层站固定式提升装置。具有一个轿厢,由于结构型式和尺寸的关系,轿厢内不允许人员进入。 2.8 船用电梯 船舶上使用的电梯。 2.9 防爆电梯 采取适当措施,可以应用于有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梯。 2.10 消防员电梯 首先预定为乘客使用而安装的电梯,其附加的保护、控制和信号使其能在消防服务的直接控制下使用。 2.11 观光电梯

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厢外景物的电梯。 2.12 非商用汽车电梯 其轿厢适用于运载小型乘客汽车的电梯。 2.13 家用电梯 安装在私人住宅中,仅供单一家庭成员使用的电梯。它也可安装在非单一家庭使用的建筑物内,作为单一家庭进入其住所的工具。 2.14 无机房电梯 不需要建筑物提供封闭的专门机房用于安装电梯驱动主机、控制屏、限速器等设备的电梯。 2.15 曳引驱动电梯 依靠摩擦力驱动的电梯。 2.16 强制驱动电梯 用链或钢丝绳悬吊的非摩擦方式驱动的电梯。 2.17 曳压电梯 依靠液压驱动的电梯。 3 电梯 3.1 一般术语 3.1.1 额定乘客人数 电梯设计限定的最多允许乘客数量(包括司机在内)。 3.1.2 额定速度 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运行速度。 3.1.3 检修速度 电梯检修运行时的速度。 3.1.4 额定载重量 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载重量。 3.1.5 提升高度 从底层端站地坎上表面至顶层端站地坎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1.6 机房 安装一台或多台电梯驱动主机及其附属设备的专用房间。 3.1.6.1 机房高度 机房内垂直于地板装饰面与天花板之间的最小距离。

室外自动扶梯使用规范与要求

室外型自动扶梯的防护设计与使用要求 ?2011-3-11 16:05:00 ?来源:《上海电梯》 ?作者:王井强 ? ?字号: 摘要:摘要:本文紧扣国标详细阐述了室外型自动扶梯的主要机械零部件和主要电气零部件的防护设计以及在室外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一.概述 随着城市地铁、火车站、过街天桥、露天商业广场建设的高速发展,室外型自动扶梯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但目前我国室外型自动扶梯设计与制造参照的标准与室内型自动扶梯相同,均为国标 GB16899-1997。作为自动扶梯通用的标准,国标GB16899-1997中针对室外型自动扶梯零部件具体防护设计要求的条款较少,仅在第0.5.2条概括的规定了室外型自动扶梯应该采用符合室外条件的零件、材料和使用说明。由于各个厂家对国标的理解不同,设计制造出的室外型自动扶梯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可能影响室外型自动扶梯的使用寿命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本文笔者紧扣国标详细阐述了室外型自动扶梯的防护设计与使用要求,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广大同行们一同探讨,最终使室外型自动扶梯能够得到更加成熟的应用! 二.室外型自动扶梯零部件的防护设计要求 1. 主要机械零部件防护设计要求 室外型自动扶梯机械零部件应采用符合室外条件的材料和相应的防护设计。 1.1 机械零部件的材料要求 1.1.1所有不锈钢材料应不低于0Cr18Ni9(SUS304)。室外型自动扶梯的扶手导轨、控制箱柜体、围裙板、内外盖板、前沿板等均应采用不低于0Cr18Ni9(SUS304)的不锈钢材料制作,厚度不小于1.5mm。 1.1.2标准件 室外型自动扶梯连接螺栓,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销等标准件均应至少使用镀镍或镀锌件,镀层厚度至少为80μm,最好采用不低于0Cr18Ni9(SUS304)的不锈钢材料。而内外盖板连接,扶手支架连接处的螺钉应必须采用不低于0Cr18Ni9(SUS304)的不锈钢材料。 1.1.3护壁板 室外型自动扶梯的护壁板应采用高强度钢化玻璃或采用不低于0Cr18Ni9(SUS304)的不锈钢材料制作,但不应采用夹心板材料制作。 1.1.4梯级链条主轮和梯级副轮 室外型自动扶梯的梯级链条主轮和梯级副轮应采用防水防油性能良好的聚醚材料制作。 1.2 机械零部件的防护设计要求 1.2.1如果主传动轴,扶手传动轴的标准件使用镀镍件,那么镀层厚度至少为80μm。所有支撑用的钣金件均采用镀锌或镀镍的防锈处理,镀层厚度至少为80μm。 1.2.2扶栏支撑 扶手护栏的支撑结构的表面应采用热浸镀锌处理,镀层厚度大于80um 1.2.3电动机 外壳防护等级不小于IP55(电动机的端子防护等级不应小于IP65)。 1.2.4工作制动器 工作制动器应有防水、防尘装置,防护等级为IP54。 1.2.5梯级驱动部件与驱动链条

单元电梯与自动扶梯

单元3电梯与自动扶梯 3.1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 一、车站出入口 1.地下出入口的功能 (1)地铁出入口主要是用于乘客进出站厅; (2)当地铁车站处于紧急状况时,消防人员专用出入口用于紧急救援。 2.地下出入口的分类 (1)地下车站出入口按平面形式一般有“一”字形、“L”形、“T”形三种基本形式和由基本形 式变化的其他形式,如图3-1所示。 2)地下车站出入口按设置方式分为独立式出入口和结合式出入口。独立式出入口布置在城市道路一侧,平行或垂直布置,离开道路红线3-5m。独立式出入口分为有盖式和敞开式。 (2)地下车站出入口按设置方式分为独立式出入口和结合式出入口。伴随城市的综合改造和建设,地铁出入口与周边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的结合机会越来越多,地铁出入口接入商场后带来更多的客流和商机,受到商家的欢迎。结合式出入口有多种形式,但无论哪种,保持出入口的独立使用功能是必备条件 二、楼梯和升降设备 1.地铁车站自动扶梯与楼梯的一般设置原则及标准 (1)设计标准:一般采用26°34′地铁出入口主要是用于乘客进出站厅; (2)设置原则 一般站出入口:一部步行楼梯+一部自动扶梯 正常运营状态下,扶梯为上行,出站乘客首选扶梯;楼梯为下行,进站乘客选择步行楼梯。特殊站和一级站出入口:一部步行楼梯+二部自动扶梯 正常运营状态下,自动扶梯分为上行和下行,进、出站乘客首选扶梯,当自动扶梯不能满足疏散要求时,进、出站乘客选择步行楼梯。 2.楼梯布置的有关规定 ①楼梯与检票口在同一方向布置时。楼梯进口距检票口的净距宜不小于6m。 ②楼梯与自动扶梯并列布置时。其相互之间的位置无规定,一般采取将楼梯下踏步最后一级与自动扶梯下工作点取平。 3.自动扶梯布置的有关规定 ①自动扶梯相对布置时,两自动扶梯工作点间距离不小于20m。 ②自动扶梯工作点至墙的距离,在站台层不小于8.5m;在出入口处不小于6m。 ③自动扶梯与楼梯相对布置时,其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④自动扶梯工作点至检票口的距离不宜小于10m。 ⑤分段设自动扶梯时,两段之间距离不应小于8.5m。 4.楼梯与自动扶梯的关系

自动扶梯安装验收规范

目录 1、一般规定 (2) 2、金属构架和梯路导轨 (2) 3、驱动系统 (4) 4、扶手装置和围板 (4) 5、梯级、踏板和梳齿板 (6) 6、电气系统 (7) 7、试运行 (11) 8、安装验收 (12) 附录: 图1 自动扶梯主要尺寸 (15) 图2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主要尺寸 (16) 图3 梯级主要尺寸 (17) 图4 踏板间隙和啮合深度 (18) 1、一般规定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扶梯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检验要求和验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链条或齿条驱动的普通型、公共交通型整体及组对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扳式或带式)的安装工程。 1.2 引用标准 GB 16899—2011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1.3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至少应设以下安全保护开关和装置: 1.3.1 急停开关(上、下); 1.3.2梯级下陷保护开关(上、下); 1.3.3梯级链断链开关(左、右);

1.3.4驱动链断链开关; 1.3.5超速保护开关; 1.3.6非操作逆转保护开关; 1.3.7扶手带断带保护装置(如制造厂提供了断裂强度不小于25KN试 验证书则可不设装) 1.3.8扶手带入口保护开关(上、下); 1.3.9梳齿板开关(上、下);梳齿异物保护装置; 1.3.10断、错相保护装置; 1.3.11裙板保护装置。 2、金属构架和梯路导轨 2.1 金属构架 2.1.1 金属构架形式、型材、制作工艺,须符合设计要求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5-2001)的规定。 2.1.2 金属构架就位调整后,水平段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不大于0.1mm。 2.1.3 金属构架两边与安装中心线对称且平行,允许偏差不大于5mm。 2.2 梯路导轨 2.2.1 转向壁 (1)转向壁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0.5mm,基点至转向壁中心应与主轴中心一致。 (2)转向壁与中心线对称且平行,其间允许偏差为±0.5mm,转向壁工作轨距基线的距离应一致。 (3)下部转向壁中心与张紧轴中心高度允许偏差为15.5mm。基点至转向壁中心应与张紧轴中心一致。 2.2.2 导轨 (1)曲线导轨安装的技术要求如下: a、对同一平面上主、副轮导轨工作面应保持平行。上分支柱、副轮 导轮误差应不大于1/500;下分支主、副轮导轨以卡板为准。 b、导轨组装后用梯级进行检查,必须达到无卡死为准。

电梯和自动扶梯

电梯和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配置 一、电梯的配置 乘客评价电梯一般都涉及到等候及运行时间,方便性和舒适性等问题。这主要是两方面的问题:(1)电梯设计质量和生产制造工艺质量;(2)电梯交通配置是否合理,随着我国设计、加工、制造水平的提高,可以说国内在这两方面已经处在相当高的水平。如今国际上的电梯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在国内都有体现。 电梯并不像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是非常简单的垂直交通工具。它为了这相对简单的乘运过程,已经在各方面做足了文章。为了能更快捷、安全地为乘客服务,从接收到乘客的召唤信号开始,它就开始用“大脑”进行着忙忙碌碌的计算。所有这些得益于电梯从诞生以来150年的发展和各电梯公司的不懈努力。 电梯配置与楼宇自动化、给排水、暖通空调等一起作为了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高层建筑的基础设施。建筑物有不同的用途、规模、形状、构造、高度、人流情况、人员分布等,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各电梯公司将有不同的算法和不同的标准,可以说电梯配置方案出台是相当复杂的过程。这里给出了通常建筑物的普遍性电梯配置原则,具体建筑物的电梯配置方案还需要建筑商与电梯供应商的协商处理。 1、电梯配置的目的 现在国内的一些建筑物都是在其已经建好以后,再根据建筑物内预留的电梯井道情况来选择电梯,让电梯供应商根据现在的电梯井道来做电梯配置方案。这使得电梯供应商在配置电梯方面受到很大的局限,规划配置起来也非常困难。电梯在运输系统上并不像汽车和火车那样,随着人流的增大可以增加车

次和班次,甚至提高运行速度。电梯在建筑物内的配置不合适,以后想要更改是相当的困难的、建筑物内电梯配置对建筑物以后的使用情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建筑规划之初,就要根据建筑物的参数把电梯配置参数确定下来。建筑物内合理的电梯配置可以通过人们对电梯的使用,而无形地分配人流,使建筑物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和节省建筑物使用者的时间;不合理的电梯配置,则会降低建筑物的利用率和造成人流的拥挤或电梯资源的不充分利用。 2、电梯配置参数 输送能力:在给定的时间周期内(一般5分钟),单梯或群梯能够运送的乘客数占该建筑内总人数的百分比。 乘客候梯的烦躁程度:超过乘客心理承受候梯时间时,乘客就会烦躁和不耐烦。乘客候梯的烦躁程度与实际候梯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平均运转间隔时间:对1台电梯时,指1天内轿厢相邻2次离开主楼层的时间间隔平均值;对n台群控电梯时,上述时间需除以n。 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为平均运转间隔时间的一半。 上行高峰期:电梯以主楼层为起点,一天内主要用作从主楼层向以上各楼层运送乘客的时期。上行高峰一般是靠称量和轿内登录信号的数量和上下逻辑计数器来探测。 下行高峰期:电梯以主楼层为终点,一天内电梯主要用作以上各楼层向主楼层运送乘客的时期。 分区运行:将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分成若干停层区(低、中、高),电梯分区停靠。这是提高运行效率的一种方法,能减少电梯的停层站数,减少高层乘客的乘梯时间。

自动扶梯执行标准要求

关于贯彻实施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新版标准与检验规则有关事宜的通知(质检 特函〔2012〕28号) 质检特函〔2012〕28号关于贯彻实施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新版标准 与检验规则有关事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有关单位: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标准《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2011,2011年7月29日发布并实施,过渡期至2012年7月31日,以下简称新版标准)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TSG T7005-2012,2012年7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新版检规),经商国家标准委工业标准一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关于产品供应执行的标准版本 (一)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以下简称扶梯)供需双方于新版标准批准发布实施日期2011年7月29日(不含)之前首次签订扶梯供货、安装或者改造正式合同,或者已经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中标及供货,但迟后(最迟2011年10月29日前)才首次签订扶梯供货、安装或者改造正式合同的,可以按照1997版GB16899标准(以下简称旧版标准)供应扶梯产品。 (二)扶梯供需双方于2011年7月29日(含)之后签订电梯供货、安装或改造正式合同的,如合同中约定交货期在2012年7月31日(含)之前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版本供应扶梯产品;如合同没有约定执行标准的版本,也可以按照旧版标准供应扶梯产品;如合同约定的交货期在2012年7月31日(不含)之后的,必须按照新版标准供应扶梯产品。 (三)符合以上要求按照旧版标准供应扶梯产品的项目,由扶梯制造、安装或者改造单位填写《执行旧版标准合同项目情况备案表》(见附件),于2012年5 月31日前,一次性报告扶梯安装地负责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的质监部门。各地质监部门可对备案的合同项目进行抽查确认,发现不符合规定的予以纠正。 二、关于执行新版标准扶梯的型式试验和制造许可 (一)凡取得扶梯项目制造许可的单位,应当尽快约请电梯型式试验机构,进行执行新版标准扶梯的型式试验。 (二)型式试验扶梯的参数如不超出已取得制造许可参数上限的,原制造许可范围不变;但在安装监督检验时应当提供能覆盖所安装扶梯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书。 (三)2012年7月31日(不含)之后,在进行扶梯项目制造许可或增项时,许可范围以执行新版标准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书为准。 三、扶梯检验执行的检规版本 (一)按照本通知要求执行新版标准的扶梯,自2012年7月1日(含)起,型式试验合格证书等配套资料应当符合新版标准要求,并依据新版检规进行监督检验。 (二)按照本通知要求可以执行旧版标准且已在质监部门备案的扶梯,型式试验合格证书等配套资料可以按照《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360号,以下简称旧版检规)的规定执行。其中2012年7月1日(不含)前进行监督检验的,可以按照旧版检规进行检验;2012年7月1日(含)后进行监督检验的,应当按照新版检规进行检验,但“防碰挡板”、“防夹装置”、“扶手带下缘距离”、“使用须知”和“制停距离”之外的修订项目,以及已经按照旧版标准配置的“防夹装置”,可以按照旧版检规规定的检验内容、要求和

乘坐电梯与自动扶梯基本常识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818 乘坐电梯与自动扶梯基本常识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乘坐电梯与自动扶梯基本常识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常见名词解释 (1)电梯:是用于高层建筑物中的固定式升降运输设备,它有一个装载乘客的轿厢,沿着垂直或倾斜角度小于15°的导轨在各楼层间运行。 (2)轿厢:是直接运载乘客的类似于车厢的部分,一般在门关闭后是一个封闭的箱体。 (3)轿门:轿厢的门,乘客从轿内看到的自动开、闭的门。它跟随轿厢一起上下运行。 (4)层门(或称厅门):设置在各楼层电梯入口处的门,它不随电梯上下运行,但随轿门一起开启或关闭。 (5)呼梯盒(或称召唤盒):设置在各楼层电梯入口层门的旁边,一般有上下两个带箭头的按钮,供乘客召唤轿厢来本层站时使用。 (6)轿内操纵盘:安装于轿厢内壁上,有代表各楼层的数字按钮,还有开关门按钮以及紧急呼叫按钮,主要供进入电梯后乘客选择目的楼层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