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单初中物理小制作

简单初中物理小制作

简单初中物理小制作
简单初中物理小制作

标准实用

文案大全简单初中物理小制作

1、不倒翁

器材:

常用鸡蛋,胶水,一些重物及装饰物品若干。

制作:

在鸡蛋的尖顶端开个小孔,用吸管或其他任何方式将蛋清,蛋黄取出,形成较完整蛋壳。将小重物放入鸡蛋中,用胶水固定在底部,用装饰品或颜料将鸡蛋外部按喜好装饰即可。操作及现象:

将其左右压倒,仍顽强的恢复到竖直状态。

原理解释:

不倒翁不会倒,一方面因为它的结构上轻下重,重心很低;另外,当它向一边倾斜时,重心和桌面接触点不在同一条铅垂

线上,重力作用会使它摆动回原位置.

从杠杆原理来说,不倒翁倒下时,不管支点在哪里,虽然重力的力臂较短,但力矩=力*力臂,有力矩,不倒翁还是回复到原来位置。

还有就是底部为圆形,摩擦力小,便于不倒翁回到原来位置。不倒翁精神:做人也要将“重心”放低些,当遇到“外力”时,才能顽强“不倒”!

标准实用

文案大全2、杆秤小制作

制作目的

.锻炼动手能力 2.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

材料准备

杆、钩/挂盘、提钮、秤砣(质量稍大的物体均可)

制作方法

制作、标零做一根长40厘米的杆秤,靠近粗的一端1厘米处和6厘米处分别钻两个小孔。在孔中固定穿钉。用粗铁丝弯一个钩做为秤钩挂在第一个穿钉上/或用挂盘吊在穿钉上;用一根较粗的线拴在第二个穿钉上做提纽。再用细线吊一个0.25千克的重物的秤砣。提起提纽,将秤砣挂在秤杆上,移动所挂的位置,直到杆秤处于平衡。此时在秤杆内侧刻出秤砣所挂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定盘星,是刻度的零点。

标刻度将质量为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物体分别挂在秤钩上,调整秤砣的位置,使杆秤平衡秤砣的位置就是秤的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刻度处,这几个刻度间距离是均匀的。根据这个规律即可以在秤杆上找出2千克、2.5千克等刻度的位置,把每0.5千克刻度间的距离等分成10份,每份间的距离就代表0.05千克。https://www.doczj.com/doc/466714014.html,===科技小发明制作

扩展量程为了增大杆秤的称量范围,可以再装一个提纽

(称做二组),二纽的位置应离秤钩更近一些,它的位置是

这样确定的:在头纽和秤钩之间用钢绳在秤杆上套一活结,作为二纽;在秤钩

标准实用

文案大全上挂上头纽最大秤量(如2.5千克)的重物,提起绳子(该绳至少应能提起5千克的重物),将秤砣向离开绳子

的方向移动,直到秤杆平衡为止;若这个位置距提绳太远,可将提绳位置向向秤钩移近一些,相应地秤砣位置也向秤钩移近一些;找到满意的位置后,记下这两个位置,它们就分别是二纽的位置和二纽的起点刻度(如2.5千克),在二纽的位置钻孔,装上Π形穿钉和提纽。按2中的方法依次找出

3千克、3.5千克、4千克、4.5千克、5千克等刻度位置,并进一步作出每相隔0.1千克的刻度。

标定精确度杆秤刻度标定后,可用标准秤校准,得出自制杆秤的误差范围。

3、惯性演示仪

材料准备:

弹片底座支架薄片重物

制作过程:

将弹片固定在底座上,拨动后观察大致的振动范围。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支架,使得支架顶端在弹片振动范围内,并且有比较合适的撞击力。固定好支架,在支架上从下往上

放上薄片和重物。

操作及现象

将重物和薄片按顺序摆放。拨动弹片,将薄片撞出,发现重物能落在支架上,而没有随薄片一起飞出。 .. https://www.doczj.com/doc/466714014.html,手工小

标准实用

文案大全制作

原理解释

薄片受到撞击后急剧改变运动状态,高速飞出。重物并未受到撞击,忽略薄片对它的摩擦力作用,认为重物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所以水平方向上不改变运动状态,不会运动。薄片飞出后,由于重物受到地球对它的重力作用,而落到支架上。忽略薄片的厚度,则可认为物体没有运动。因此,可以说:重物由于惯性,保持了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停在原处。小窍门:

为了提高演示的成功几率,同时使现象更明显,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小窍门:

*弹片的弹性要尽可能好。这样薄片与物体间存在摩擦力的时间就短,减小重物的水平方向微动。

*弹片和支架之间的位置要仔细调试。太远,弹片给与的撞击速度不够;太近,要防止弹片撞到重物或支架。

*重物和弹片的接触面间要尽可能光滑些。这样可以减小摩

擦力,减小重物的水平方向微动。

*支架上的支撑面要适当宽些。考虑到重物落下时的速度和水平方向的微动,太窄则可能使得重物的重力作用线偏出支撑面,导致演示失败。

标准实用

文案大全4、蒸汽轮机

器材:

铁罐、细管、小飞轮、酒精灯、水。

制作:

给铁罐焊上一个细管,从易拉罐剪下一块薄铝板制成一个直径约为5cm的轮子。把小轮子固定在粗铁丝上,架起来,使它能绕架子转动。在铁罐内灌些水,用酒精灯在铁罐底部加热。

操作及现象:

点燃酒精灯对铁罐内的水加热,水沸腾,水蒸气源源不断从管口喷出,吹动飞轮转动。

原理解释:

蒸汽轮机是一种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能量转化为:酒精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水、水蒸气的内能,高温水蒸气吹动飞轮转动,蒸汽内能转化为飞轮的机械能。

5、名称:潜水艇

器材:塑料药瓶钢钉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打吊瓶用的针头(可到诊所去买)

做法:用一高约5厘米左右的塑料药瓶(装药片的普通药瓶),然后用透明胶在瓶外粘上3根左右大约4厘米长的钢钉,在瓶底用注射器扎一个小孔,再把打吊瓶的针头扎在瓶盖上,把注射器

标准实用

文案大全的针头拔掉后插到吊瓶针头的塑料管那端。最后把瓶中灌上水,在拧紧瓶盖,并用注射器调节水量多少就可以了。本人做过两个,效果都挺好的。如果有不明白的,还可以继续问我

6、潜望镜。

材料:硬纸壳,两个小正方行的平面镜,透明胶,剪刀。

原理光的折射。

我说下基本的制作方法具体还要你自己想因为不好说

先把硬纸壳做成正方体的纸筒。在侧面的最底部挖个下正方形的口子然后把平面镜成与纸筒底面45度角放入,然后在开好口子这个面的对面最上方也开个口子最后把平面镜成

与下面那个平面镜平行的角度放入搞定。

7、挡不住的光线盒

材料: 28cm×20cm×6cm带盖木盒1个,电源线1付,输出电压为6.6伏变压器1个,小型开关1个,平行光源(灯泡定电压为7伏)1个,6cm×3.6cm平面镜4块,14.5cm×3.6cm ×0.3cm隔板1块,16.5cm×3.6cm×0.3cm挡板1块,18cm×16.5cm×0.3cm盖板1块,小磁铁8个,光屏1个.

制作方法:1、如图4,在木盒左边中间开一孔安装开关,另开一孔穿过电源线,在顶端开顶缝,右边上方开一直径2.5cm 的圆孔。

标准实用

文案大全2、在图示位置分别固定电源线、变压器、开关、平行光源,接好线路。然后固定4块平面镜(后面各固定一小磁铁)、隔板。

3、从顶缝插入挡板。

4、在盖板的四个角各固定一小磁铁,磁铁应与平面镜后的磁铁相对应且相吸。

5、盖上盖板,合上木盒盖。

使用方法:1、抽出挡板,打开盒盖。

2、接通电源,可见平行光源射出一束光线,从右上方圆孔射出(可用光屏接住)。

3、从顶缝中插入挡板,可见光线挡不住。

8、多用透镜

制作器材:一有盖的圆柱形玻璃瓶、水、有字的纸

八年级物理小发明和小制作

1、发声的吸管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声,指的是人耳能够感觉到的声波。物理学上所说的声,指的是在任何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扰动,是一种机械波。这里所说的扰动是指在空气中、固体或液体的一个密度的或者是压力的或者是速度的变化,这个变化在这种弹性体里面会传播出去。 声音是通过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介质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的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人耳能够感觉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赫兹~22千赫兹,人说话的声音频率范围是300赫兹~3400赫兹。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发声的物品,下面介绍一个用生活中的物品来制作“哨子”的例子。 制作材料:塑料吸管(喝牛奶用的)7根、小剪刀1把、硬纸板、透明胶带、软纸 制作方法: ①用小剪刀把一根塑料吸管的两端剪成平口。 ②使吸管竖直,用一个手指堵住吸管的下端口,用嘴吹吸管的上端口,就会听到吸管发出的声音。 ③改变吸管的长度,听到的声音也会不同。 ④把7根不同长度的吸管按由长到短的顺序并排在一起,并使吸管的一端对齐,再用透明胶带把并排的吸管粘贴在硬纸板上,用软纸堵住吸管没有对齐的一端。(如图1.1所示) 图1.1 ⑤吸管对齐的一端朝上,用嘴吹吸管对齐的一端,并使吸管左右移动,就会听到不断变化的声音。 2、红水柱上升演示液体蒸发致冷 液体蒸发是吸收周围热量,温度降低使气体收缩,气体的体积就会变小,橡皮管内就会有液体上升。(如图2.1所示) 制作方法: ①如图2.1所示,将一根细玻璃管(直径4—6mm,长约30cm)的一端套上2cm长的橡皮管后插进废灯泡的尾端,将灯泡密封;

②把灯泡倒置,使细玻璃管的开口端的橡皮管插入盛红色水的杯子里。 图2.1 红水柱上升法演示液体蒸发致冷装置的使用方法: 用酒精棉球擦拭灯泡表面,可看到杯子里的红色水沿细玻璃管上升,说明酒精蒸发时使灯泡里面的空气温度降低,气压减小。 在玻璃管背面衬以白纸,能增加可见度。 3、小孔成像制作方法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重要例证之一,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这样的现象就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屏幕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材料:胶合板、铁皮饮料盒、直径1mm铜丝、输液器包装袋、螺钉、胶水、胶带等。 结构:如图3.1所示。

浅谈自制小制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修订稿

浅谈自制小制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浅谈自制小制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祁素光 摘要:自制小制作有以下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增强演示效果,完善教学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勤俭意识;能理论联系实际,让物理走进生活,生活走向物理;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关键词:自制小制作物理作用 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而所有物理实验的开展都离不开恰当、合适的实验器材,随着教学仪器的配备与普实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仪器日臻完善,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一方面教学仪器不可能一应俱全,特别是我们这些落后的乡级农村中学教学仪器尚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经常使用成套仪器进行教学也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和对物理产生高深莫测的神秘感,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因此,自制小制作就有它特殊的优点,独到的好处,那么,自制小制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究竟有哪些作用,已成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对此进行了探索,认为其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我们每个人做和做好任何事的关键,是学生学和学好物理的前提,如果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萌发强力的求知欲望,就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巨大的学习动力。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天生好奇、好动、好玩、有极强的创造力和求知 欲,平时对他们的小制作、小发明多加以鼓励和表扬,是激发他们学习物理兴趣和创新意识的一种好方式。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引导和鼓励,对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只要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以满腔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物理课堂就会变得开放、活跃,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自然会倍增。 比如在教学《大气压强》这节课时,我选择了表演一个魔术作为导入,其实就是一个物理小实验,是这样做的:用一个玻璃杯装满水,然后把一张纸盖在杯口上,稳住纸片把玻璃杯倒置过来后移开手,纸片不会掉下,水也不会流出。这时学生感觉很神奇,很想知道为什么,我就告诉大家等学了这节课后,你们都 会,并且还会解释其原因。 由于自制小制作所用材料大多来自学生的身边:一个杯子、一个乒乓球、一把梳子、一张纸……,都可以成为自制小制作的原材料,在教学中使用这些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制作的小制作,用它 们产生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让学生从生活的环境中发现新

初中物理课自制教具浅谈

题目 初中物理课自制教具浅谈 单位:市宝丰县红星学校 作者: 铁强 : :pdshzqtq126.

提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基础知识教学必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它不仅有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直接培养学生用实验验证和探索规律的能力。初中物理阶段,自制教具是师生为适应教学需要、改革教学方法而自行设计的形象化教学器具,虽然它在规性、功能、外观上比不上商品教具,但它却凝聚、体现着一线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 关键词:物理学实验教具

初中物理课自制教具浅谈 ————市宝丰县红星学校铁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基础知识教学必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它不仅有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直接培养学生用实验验证和探索规律的能力。初中物理阶段,自制教具是师生为适应教学需要、改革教学方法而自行设计的形象化教学器具,虽然它在规性、功能、外观上比不上商品教具,但它却凝聚、体现着一线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 自制教具取材便利,低成本,利用我们生活常见的物品自制教具。极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容,利用身边现有的坛坛罐罐,字条塑料,不仅变废为宝,又改善了“满堂灌”的现象,便于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新规律,同时让学生用自己自制的仪器便于边教边实验;消除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困惑,进行实验探索的神秘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制教具的过程是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锻炼过程,学生制作教具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模仿,而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学生需要弄懂仪器的作用、原理、组成结构,对教具进行点滴的改进。教师用自己设计制作的仪器进行教学。通过自制教

简单初中物理小制作

简单初中物理小制作 1、不倒翁 器材: 常用鸡蛋,胶水,一些重物及装饰物品若干。 制作: 在鸡蛋的尖顶端开个小孔,用吸管或其他任何方式将蛋清,蛋黄取出,形成较完整蛋壳。将小重物放入鸡蛋中,用胶水固定在底部,用装饰品或颜料将鸡蛋外部按喜好装饰即可。 操作及现象: 将其左右压倒,仍顽强的恢复到竖直状态。 原理解释: 不倒翁不会倒,一方面因为它的结构上轻下重,重心很低;另外,当它向一边倾斜时,重心和桌面接触点不在同一条铅垂线上,重力作用会使它摆动回原位置. 从杠杆原理来说,不倒翁倒下时,不管支点在哪里,虽然重力的力臂较短,但力矩=力*力臂,有力矩,不倒翁还是回复到原来位置。 还有就是底部为圆形,摩擦力小,便于不倒翁回到原来位置。不倒翁精神:做人也要将“重心”放低些,当遇到“外力”时,才能顽强“不倒”!

2、杆秤小制作 制作目的 .锻炼动手能力 2.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 材料准备 杆、钩/挂盘、提钮、秤砣(质量稍大的物体均可) 制作方法 制作、标零做一根长40厘米的杆秤,靠近粗的一端1厘米处和6厘米处分别钻两个小孔。在孔中固定穿钉。用粗铁丝弯一个钩做为秤钩挂在第一个穿钉上/或用挂盘吊在穿钉上;用一根较粗的线拴在第二个穿钉上做提纽。再用细线吊一个0.25千克的重物的秤砣。提起提纽,将秤砣挂在秤杆上,移动所挂的位置,直到杆秤处于平衡。此时在秤杆侧刻出秤砣所挂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定盘星,是刻度的零点。 标刻度将质量为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物体分别挂在秤钩上,调整秤砣的位置,使杆秤平衡秤砣的位置就是秤的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刻度处,这几个刻度间距离是均匀的。根据这个规律即可以在秤杆上找出2千克、2.5千克等刻度的位置,把每0.5千克刻度间的距离等分成10份,每份间的距离就代表0.05千克。https://www.doczj.com/doc/466714014.html,===科技小发明制作扩展量程为了增大杆秤的称量围,可以再装一个提纽(称做二组),二纽的位置应离秤钩更近一些,它的位置是这样确定的:在头纽和秤钩之间用钢绳在秤杆上套一活结,作为二纽;在秤钩

农村初中物理课自制教具的开发和运用的研究

农村初中物理课自制教具的开发和运用的研究

农村初中物理课自制教具的开发和运用的研究 甘肃省天祝县朵什乡松林中学张志俭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社会背景:随着新课程课改的全面展开,教育理念的全面更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传统向自主开发转变,充分发挥教师潜能,从而培养创新型、能力型的人才。因此,教育的素材和教具有相当部分必须要来源于生活、要贴近生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2)教材背景:一是教材的编写突出了普遍性与时代性,但从农村地区的学生生活体验来看,有些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去甚远而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资源的区域化、生活化势在必行;二是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无论从教材来看,还是从中考命题来看,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因此必须加强科学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3)学生学习背景:现在农村初中学生依赖书本的习性较强,不善于知识的应用与迁移,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急待在这个方面对农村初中学生加以强化。 (4)地区背景:一是我县属西北藏区,2004年已完成“普九”工程,近年来藏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为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较好的支撑。但是由于课程的变化使一部分实验器材不能适应物理学科的教育教学。二是目前我县大量的农村山区学生自主开发学习资源的能力和意识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客观条件也还很不成熟。故,充分发挥教师学习资源的开发,既

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客观条件之必然。三是我县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较早,教育科研气氛浓厚,教师群体科研能力较强。我校先后有多人参与了省级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许多教师的论文在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与交流。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丰富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资源; (2)探索自制教具与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有机结合的方法,构建"生活――物理――社会"的学习体系,找到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切入点。 (3)增强初中物理教师和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创作的能力。 3、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通过自制教具的开发和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通过课题的实施研究,提高我校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和物理教育教学的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可以促进我校学科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推动全校学科教学科研的发展。 (4)通过课题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完成本课题的基本条件和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基本条件: (1)我校有一批物理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他们具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

中学物理教具制作(大全)

万花筒 万花筒看起来很奇妙,实际上很简单,万花筒的原理就是利用组成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面互相反射折射堆积在一角的碎彩色玻璃而形成规则的美丽图案,随着转动万花筒的通身,碎玻璃渣的流动随机变化出千奇百怪的美丽花型,所以顾名思义叫做万花筒。 万花筒的制作也非常简单,这里介绍两款制作方法: 一、 材料: 1,旧手电筒玻璃片三片(直径要相同,最好有一片是磨砂的); 2,硬纸板圆筒一个(可用装薯条的纸筒代替); 3,绿豆大米大小的彩色的小碎玻璃渣以及彩色透明的塑料胶片碎渣东10几粒(大小搭配); 4,等长等宽的小镜子三条(镜子店的下脚料即可,长度比纸筒略短即可);5,胶带或胶布(固定小镜子) 制作过程: 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间隔1CM即可以利于彩色玻璃渣的流动),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好用手工剪切一些具有几何形状的---不一定需要规则的形状,米粒大小即可),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制图用的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纸,其功能主要是为了透光性好。) 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三条小镜子镜面向内用胶带粘贴捆好。 3,万花筒的目镜也使用相同半径的手电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圆形纸板在圆心处挖出一个直径1CM的圆孔作目镜。 4,三角镜子柱装入纸筒内卡紧,纸筒的一端是两片玻璃组成的空心小盒子,里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胶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镜。最后就是美化外壳了,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力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裹,这样一支奇妙的万花筒就制作好了,很好玩的,可以带给你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开心感觉。 以上制作具体见图示。 二、 这里介绍一款用玻璃球作物镜的万花筒(物镜采用玻璃球而不是两片玻璃夹住的彩色碎玻璃)

高中物理教具制作方案

高中物理教具制作方案 学校:凯里学院分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10物理本科(2)班姓名:龙仲鸿 学号:2010405351 一﹑教具名称: 太阳能转换电能强弱演示仪 二﹑教具价值: 太阳能(Solar Energy),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但在化石燃料减少下,才有意把太阳能进一步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 现代的太阳热能科技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除了运用适当的科技来收集太阳能外,建筑物亦可利用太阳的光和热能,方法是在设计时加入合适的装备,例如巨型的向南窗户

或使用能吸收及慢慢释放太阳热力的建筑材料。 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同时也是很好的能源,但是高中生感觉现在对太阳能的使用还是可望不可即的。 我做这教具的目的就是想说明其实新能源的利用我们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让同学们更深刻的认识新能源。 三﹑教具原理: 利用太阳能接收板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在用电能对电灯,电机等等家用电器供电。在本教具中,通过调节温控开关的大小来控制白炽灯的亮度从而观察LED灯亮度的变化情况。 四﹑教具材料: 太能能板(1个)﹑白炽灯(1个)﹑LED(2个)﹑木板(1块)﹑开关(1个)﹑温控开关(1个)﹑导线若干. 五﹑教具制作方法与步骤: (1)对木板进行加工,使表面光滑。 (2)固定白炽灯泡,而接通线路使白炽灯通电能亮。 (2)连接太阳能板,而在离白炽灯很近的地方固定太阳能板,使太阳能板更容易接受到光线。 (3)按下面电路图连接电路。

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而所有物理实验的开展都离不开恰当、合适的实验器材,随着教学仪器配套与达标活动的开展,教学仪器日臻完善,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一方面教学仪器不可能一应俱全,特别是我们这些县级及乡级中学教学仪器尚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经常使用成套仪器进行教学也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和对物理产生高深莫测的神秘感,从而影响了学生物理的兴趣和信心,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如何充分发挥自制教具的作用,已成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对此进行了探索,认为其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收下几方面: 1、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对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只要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以满腔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物理课堂就会变得开放、活跃,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自然会倍增。 由于自制教具所用材料多自此学生的身边:一个杯、一只蛋、一把梳子、一个碟子……,都可以成为自制教具的原材料,在教学中使用这些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制作的教具,用它们产生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让学生从“知”的环境中发现“未知”,学生会倍感亲切,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和学习兴趣,好象真理的发现者就是他们,自己成了学习物理的真正“主人”,从而不再觉得物理理论是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研究物理并不神秘。这样,对物理的神秘感破除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激起了,学好物理的信心也就树立起来,课堂上不再拘谨、胆怯,开始敢于大胆发言,使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从而调动起了学习物理的积极主动性,特别是差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对物理有了积极的学习兴趣,也就变得爱学、好学、从而学得比较好了。 2、增强演示效果,完善教学效果

《自制教具应用于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教师职称评定】

《自制教具应用于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 研究报告 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1、自制教具是教学过程中永恒的话题。 从当今世界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可以看到一种这样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师生自己设计制作的教具和低成本实验非常感兴趣,提倡利用随手取材的实验已成为一种共识。国际上通常把自制教具称之为“无价”或“廉价”教具。“无价”是指它的使用价值,“廉价”则是指它的经济价值。国内外教育界的人士,不但不小看廉价教具,相反,还非常推崇它,广泛提倡它。 许多关于廉价教具的国际研讨会都是做为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学术活动来进行的。有关资料显示,早在17 世纪,人类开始建立学校制度的同时,就产生了教具。19世纪中期,国际教育界开展了自制教具的指导与评价研究,注意利用各样的教具实现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输与转换,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我国自制教具工作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出现萌芽,但对自制教具指导评价和推广应用缺乏系统研究,至今尚未建立一套系统的自制教具的指导评价激励体系与机制。 2、自制教具的开发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需要,自制教具研究具有向广度、深度深入发展的广阔前景。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利用自制教具进行实验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参与的吸引力强,简单明了,易于突出事物本质,富有创造教育等优势,因而它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所青睐,对它的研究已成为一种发展方向。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自制教具贴近物理教学活动,生动活泼不失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突破”。但目前人们对自制教具进行实验的研究更多的局限于物理、化学等实验教学比重大的教学科目,而忽略了它在其他科目中可能起到的更大作用研究;另外目前的研究更多关注操作层面而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因此自制教具研究具有向广度、深度深入发展的广阔前景。 3、研究基础 刘既明老师系江西省模范教师、省初中物理骨干教师、市初中物理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理科教研组长。 彭国新老师系市高中物理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县教研室副主任。 王永根老师系省初中物理骨干教师、市物理学科带头人、中级教师。 段春红老师系县初中物理学科骨干教师、中级教师、学校网管员。 课题负责人刘既明老师曾参加省级课题研究两项(分别于20XX年、20XX年结题),发表教学教研论文30余篇。彭国新主任在县教研室担任物理教研工作多年,具有丰富教研工作经验,并发表教研论文多篇。王永根主任担任学校教导工作多年,主持市级课题研究两项,并都已结题,发表教研论文多篇。段春红老师发表教研论文多篇。 本课题组成员均拥有本科学历,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都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经历,是一支拥

简单初中物理小制作 精选范文

简单初中物理小制作1、不倒翁 器材: 常用鸡蛋,胶水,一些重物及装饰物品若干。 制作: 在鸡蛋的尖顶端开个小孔,用吸管或其他任何方式将蛋清,蛋黄取出,形成较完整蛋壳。将小重物放入鸡蛋中,用胶水固定在底部,用装饰品或颜料将鸡蛋外部按喜好装饰即可。 操作及现象: 将其左右压倒,仍顽强的恢复到竖直状态。 原理解释: 不倒翁不会倒,一方面因为它的结构上轻下重,重心很低;另外,当它向一边倾斜时,重心和桌面接触点不在同一条铅垂线上,重力作用会使它摆动回原位置. 从杠杆原理来说,不倒翁倒下时,不管支点在哪里,虽然重力的力臂较短,但力矩=力*力臂,有力矩,不倒翁还是回复到原来位置。 还有就是底部为圆形,摩擦力小,便于不倒翁回到原来位置。 不倒翁精神:做人也要将“重心”放低些,当遇到“外力”时,才能顽强“不倒”! 2、杆秤小制作 制作目的

.锻炼动手能力 2.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 材料准备 杆、钩/挂盘、提钮、秤砣(质量稍大的物体均可) 制作方法 制作、标零做一根长40厘米的杆秤,靠近粗的一端1厘米处和6厘米处分别钻两个小孔。在孔中固定穿钉。用粗铁丝弯一个钩做为秤钩挂在第一个穿钉上/或用挂盘吊在穿钉上;用一根较粗的线拴在第二个穿钉上做提纽。再用细线吊一个0.25千克的重物的秤砣。提起提纽,将秤砣挂在秤杆上,移动所挂的位置,直到杆秤处于平衡。此时在秤杆内侧刻出秤砣所挂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定盘星,是刻度的零点。 标刻度将质量为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物体分别挂在秤钩上,调整秤砣的位置,使杆秤平衡秤砣的位置就是秤的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刻度处,这几个刻度间距离是均匀的。根据这个规律即可以在秤杆上找出2千克、2.5千克等刻度的位置,把每0.5千克刻度间的距离等分成10份,每份间的距离就代表0.05千克。===科技小发明制作 扩展量程为了增大杆秤的称量范围,可以再装一个提纽(称做二组),二纽的位置应离秤钩更近一些,它的位置是这样确定的:在头纽和秤钩之间用钢绳在秤杆上套一活结,作为二纽;在秤钩上挂上头纽最大秤量(如2.5千克)的重物,提起绳子(该绳至少应能提起5千克的重物),将秤砣向离开绳子的方向移动,直到秤杆平衡为止;

简单初中物理小制作

标准实用 文案大全简单初中物理小制作 1、不倒翁 器材: 常用鸡蛋,胶水,一些重物及装饰物品若干。 制作: 在鸡蛋的尖顶端开个小孔,用吸管或其他任何方式将蛋清,蛋黄取出,形成较完整蛋壳。将小重物放入鸡蛋中,用胶水固定在底部,用装饰品或颜料将鸡蛋外部按喜好装饰即可。操作及现象: 将其左右压倒,仍顽强的恢复到竖直状态。 原理解释: 不倒翁不会倒,一方面因为它的结构上轻下重,重心很低;另外,当它向一边倾斜时,重心和桌面接触点不在同一条铅垂 线上,重力作用会使它摆动回原位置. 从杠杆原理来说,不倒翁倒下时,不管支点在哪里,虽然重力的力臂较短,但力矩=力*力臂,有力矩,不倒翁还是回复到原来位置。 还有就是底部为圆形,摩擦力小,便于不倒翁回到原来位置。不倒翁精神:做人也要将“重心”放低些,当遇到“外力”时,才能顽强“不倒”!

标准实用 文案大全2、杆秤小制作 制作目的 .锻炼动手能力 2.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 材料准备 杆、钩/挂盘、提钮、秤砣(质量稍大的物体均可) 制作方法 制作、标零做一根长40厘米的杆秤,靠近粗的一端1厘米处和6厘米处分别钻两个小孔。在孔中固定穿钉。用粗铁丝弯一个钩做为秤钩挂在第一个穿钉上/或用挂盘吊在穿钉上;用一根较粗的线拴在第二个穿钉上做提纽。再用细线吊一个0.25千克的重物的秤砣。提起提纽,将秤砣挂在秤杆上,移动所挂的位置,直到杆秤处于平衡。此时在秤杆内侧刻出秤砣所挂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定盘星,是刻度的零点。 标刻度将质量为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物体分别挂在秤钩上,调整秤砣的位置,使杆秤平衡秤砣的位置就是秤的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刻度处,这几个刻度间距离是均匀的。根据这个规律即可以在秤杆上找出2千克、2.5千克等刻度的位置,把每0.5千克刻度间的距离等分成10份,每份间的距离就代表0.05千克。https://www.doczj.com/doc/466714014.html,===科技小发明制作 扩展量程为了增大杆秤的称量范围,可以再装一个提纽

物理教具制作方法[整理]

物理教具制作方法[整理] 一(万花筒的制作 万花筒看起来很奇妙,实际上很简单,万花筒的原理就是利用组成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面互相反射折射堆积在一角的碎彩色玻璃而形成规则的美丽图案,随着转动万花筒的通身,碎玻璃渣的流动随机变化出千奇百怪的美丽花型,所以顾名思义叫做万花筒。 万花筒的制作也非常简单,这里介绍两款制作方法: 一、材料: 1,旧手电筒玻璃片三片(直径要相同,最好有一片是磨砂的); 2,硬纸板圆筒一个(可用装薯条的纸筒代替); 3,绿豆大米大小的彩色的小碎玻璃渣以及彩色透明的塑料胶片碎渣东10几粒(大小搭配); 4,等长等宽的小镜子三条(镜子店的下脚料即可,长度比纸筒略短即可); 5,胶带或胶布(固定小镜子) 制作过程: 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间隔1CM即可以利于彩色玻璃渣的流动),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好用手工剪切一些具有几何形状的---不一定需要规则的形状,米粒大小即可),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制图用的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纸,其功能主要是为了透光性好。) 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三条小镜子镜面向内用胶带粘贴捆好。 3,万花筒的目镜也使用相同半径的手电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圆形纸板在圆心处挖出一个直径1CM的圆孔作目镜。

4,三角镜子柱装入纸筒内卡紧,纸筒的一端是两片玻璃组成的空心小盒子, 里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胶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镜。最后就是美化外壳了, 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力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裹,这样一支奇妙的万花筒就制作好了,很 好玩的,可以带给你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开心感觉。 二、这里介绍一款用玻璃球作物镜的万花筒(物镜采用玻璃球而不是两片玻璃 夹住的彩色碎玻璃) 神奇的万花筒 材料: 塑料薄镜3面、透明玻璃球、硬纸板、彩色包装纸、透明塑料薄膜、小刀 制作方法: 1(3面长宽一样的镜子对在一起,用胶带固定住,使之成一个三角空心体。要 注意,使镜子的映照面朝向内侧; 2(空心体的一头,卡一个玻璃球,也用胶带固定; 3(三角体的外面卷上硬纸 板,使玻璃球只露出个头; 4(另一头空心处粘上透明的塑料薄膜,并挖一个观察洞; 5(后在三角体的外层粘上好看的彩色纸,用透明胶带固定住就可以了。 二(动手—简易天平的制作方法 简易天平主要由横梁,支架,秤盘和砝码四部分组成。图1(2,1是简易天平的 整体装置示意图。 【制作方法】 1(横梁:取一根长方形木条,尺寸为50×2(5×0(8厘米3,木条各面要平直, 质量要均匀,作横梁用。截取长约3厘米的一段废钢锯条,把没有锯齿的一边在砂 轮上或磨石上磨成劈形,作刀口用(废锯条超出横梁厚度的两端为实际的刀口),参 见图1(2,2(a)。在横梁正中上边用钢锯锯开一个细槽(图1(2,2(b)),槽深 1(1,1(2厘米(这样可使横梁重心位于刀口之下,以保持稳定平衡)。将磨好的刀口

初中物理小实验整理

初中物理小实验整理(部分) ● 鸡蛋类 1.做测量实验 先估计一个鸡蛋的质量,然后用天平进行测量,看你估计的是否准确。再用天平称出10个鸡蛋的质量,算出每个鸡蛋的平均质量,与你估计的值进行比较。 2.做惯性实验 在盛半杯水的玻璃杯口上放一张硬纸片,再在纸片上放一个鸡蛋,用手把硬纸片突然弹出去,鸡蛋会安全地掉进玻璃杯。 3.做惯性实验 用生熟鸡蛋各一个,分别放在桌面上,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旋转,因为熟鸡蛋的蛋黄和蛋清固定,所以旋转平稳,而生鸡蛋由于惯性,摇晃不定,很快停止转动,由此可准确判断生鸡蛋熟鸡蛋。 4.做压强实验 用手捏鸡蛋,由于鸡蛋表面各处受力均匀,受到的压强较小,鸡蛋难以捏破,可是如果我们用同一只手捏两个鸡蛋,由于鸡蛋与鸡蛋之间接触面积小,受到的压强大,很容易把鸡蛋捏破。 5.做大气压实验 在瓶口比鸡蛋稍小的广口瓶瓶底铺层沙子,将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后迅速放入瓶中,待会儿将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过一会儿,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熟鸡蛋会被玻璃瓶吞进去。 6.做浮力实验 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可以看到鸡蛋沉入水中。然后逐渐向杯中放入食盐,并不断搅拌,可以看到鸡蛋悬浮于水中任意位置。继续向杯中放入食盐,直到鸡蛋漂浮于水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鸡蛋在盐水中的三种状态。 7.做液体蒸发吸热实验 把刚煮熟的鸡蛋从锅内捞起来,直接用手拿时,虽然较烫,但还可以忍受。过一会儿,当蛋壳上的水膜干了后,感到比刚捞上时更烫了。 8.做热胀冷缩实验 把煮熟捞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捞起剥落。 9.做物体的稳定平衡实验 选用一只生鸡蛋,在小头一端开个孔并清除干净壳内的蛋清蛋黄。沿小孔滑入一块重物。以蛋壳的大头端为底部,扶好蛋壳。点燃一只蜡烛,滴入烛油,把重物封存在蛋壳底部。烛油大约封存至整个蛋壳高度的四分之一即可。把制好的蛋壳推倒后,蛋壳能自动立起。制成一个“不倒翁”。 10.分子运动现象 外壳完好的蛋,埋入食盐中腌制一段时间,可以制成一只咸蛋。虽然蛋壳仍然完好,但连内部的蛋黄都变咸了。 ● 饮料瓶类

物理教具方案,照相机工作原理教具制作

中学物理教具制作方案题目:照相机工作原理教具制作 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物理学 班级:理11物本1 学生姓名:甘国良 学号: 2011433132 指导教师:肖涛 2014年12月10日

教具制作方案 一、教具名称 照相机工作原理教具 二、教具目的 照相机是我们日常生活很常见的生活电子用品,其外表精致、结构精细,能照出美丽的图像深得每个人的喜爱。但价格昂贵、科技含量较高,在生活中不很普遍,尤其是初、高中生更是一件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于是他们就会对照相机充满好奇,对电子产品的极大兴趣,制作此教具能满足同学们好奇心和兴趣及满足感,从而在兴趣的驱使下通过仿制、演示此教具在无形之中让他们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也能培养他们对身边生活用品产生探索工作原理良好习惯。 图1 图2 三、教具材料 一个盒子、一根纸管子、一块放大镜、一张描图纸、一把剪刀、一卷胶带、黑色颜料、一把刷子 四、教具原理 放大镜是凸透镜,能够使光线在盒子里聚合,光线互相交叉,并在描图纸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图像。被拍摄的景物光线进入凸透镜(镜头),光线在很短的时间内(按下快门的时间)在位于相机内后部的描图纸(胶卷上)留下一个图像。 五、制作方法及步骤 1、把盒子涂成黑色,并把它晾干。(如图1所示) 2、在盒子底部用铅笔绕纸管画一个圆,然后用剪刀沿画线剪一个圆洞,把纸管从洞中插入盒子里。(如图2所示) 3、用胶带把描图纸粘在盒口当作盒盖。(如图3所示) 4、用胶带把放大镜粘在纸管口上。(如图4所示)

5、检查接口是否紧密接触,纸管和盒子是否能移动。(如图5所示) 图3 图4 六、教具演示 把此装置对准一件被光线充分照射的物体,将放大镜的纸管那一端对准物体,将描图纸的一端对准自己(如图5所示)。移动纸管,观察描图纸。预计效果,在描图纸上,可以看到被对准的物体的图像,但图像是缩小的倒立的图像,通过移动纸管,可以观察到更加清楚的图像(如图6所示) 。 图5 图6 六、经费预算 材料数量单价(元)合计(元) 放大镜110 24 黑色颜料 1 5 胶带 1 2 刷子 1 5 描图纸 1 2

初中物理科技小论文

初中物理科技小论文,有趣的潜水艇 新邵县坪上镇中学学生:刘黎黎辅导教师:唐婿红一个叫“塑料瓶潜水艇”的小制作,我做了一个,效果还不错。这个“潜水艇”制作起来很容易:先准备一个塑料瓶,两根塑料管,橡皮泥和卡纸少量。需要的工具也很常见:剪刀、刀片和小锥子。对了,还有必不可少的塑料绝缘防水胶带(橡皮胶布)。 用刀片将塑料瓶的瓶底整齐地切下来,在瓶内放一小块橡皮泥并用塑料绝缘胶带(橡皮胶布)固定,作为压舱物。再在瓶盖上分别钻两个孔,将一长一短的两根塑料管插入,胶布固定。然后用胶布把刚才切下的瓶底固定在原处(注意密封)。之后用卡纸做一个“指挥塔”,并用蜡笔在两面涂上颜色(防水)。最后装饰下就好啦! 我找来一个长些的盆子,盛了大半盆水,手拿“潜水艇”慢慢放入水面,水从下面的塑料管流入瓶内,当瓶内装满水后,潜水艇就沉在水底。这时,嘴从上面的塑料管中慢而均匀地吹气,就会发现浸在水中的下面的塑料管口会往外冒一长串的水泡,然后开始往外出水。潜水艇慢慢地前进,一边航行一边上浮。停止吹气的话,水又会流入瓶内,潜水艇又下沉了。而当你在吹气的过程中用手指堵住另一根漫在水里的塑料管管口,水就会从你吹气的管中流出呢。如果拿出灌满水的潜水艇,倒过来,让两根塑料管管口都朝下,你又会发现,只有一根管往外出水,另一根管却在往瓶里送空气。堵上出水管,另一根管就改为出水管了,而原来的出水管又变为出气管。

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后,你一定有许多疑惑吧。第一,潜水艇为什么在吹气的过程中会一边向前航行一边上浮呢?因为空气进入瓶内后,瓶内的水受到空气的压力会从另一根管中流出,瓶里的水排出了,潜水艇自然会上浮,至于航行,是因为排出的水有一股反作用力,会推动它慢慢前进。 第二,为什么堵住漫在水中的塑料管管口,水会从吹气的管中流出?因为瓶内的水由于空气的压力必须通过塑料管这惟一可以出水 的通道排出,如果堵上了,水失去出去的通道,自然会选择吹气管往外排出,压力大就可促进水向气体进入的地方流。 第三,为什么倒拿潜水艇塑料管一根会出水一根却要进空气呢?因为“水往低处流”,倒拿后水一定会找下方的通道流出,选择低处的管道后,高处的管道自然会往里进空气。因为水排出后,水所占瓶内的容积会逐渐变小,瓶内的另一部分要靠空气来填充,这就促使空气不断地通过塑料管进入了。 通过这次的实验,我明白了许多科学道理,同时也明白了:只有亲自去实验论证,才能得出最科学最精确的答案!

物理教具制作方法.

一.万花筒的制作 万花筒看起来很奇妙,实际上很简单,万花筒的原理就是利用组成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面互相反射折射堆积在一角的碎彩色玻璃而形成规则的美丽图案,随着转动万花筒的通身,碎玻璃渣的流动随机变化出千奇百怪的美丽花型,所以顾名思义叫做万花筒。 万花筒的制作也非常简单,这里介绍两款制作方法: 一、材料: 1,旧手电筒玻璃片三片(直径要相同,最好有一片是磨砂的); 2,硬纸板圆筒一个(可用装薯条的纸筒代替); 3,绿豆大米大小的彩色的小碎玻璃渣以及彩色透明的塑料胶片碎渣东10几粒(大小搭配); 4,等长等宽的小镜子三条(镜子店的下脚料即可,长度比纸筒略短即可);5,胶带或胶布(固定小镜子) 制作过程: 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间隔1CM即可以利于彩色玻璃渣的流动),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好用手工剪切一些具有几何形状的---不一定需要规则的形状,米粒大小即可),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制图用的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纸,其功能主要是为了透光性好。)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三条小镜子镜面向内用胶带粘贴捆好。 3,万花筒的目镜也使用相同半径的手电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圆形纸板在圆心处挖出一个直径1CM的圆孔作目镜。 4,三角镜子柱装入纸筒内卡紧,纸筒的一端是两片玻璃组成的空心小盒子,里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胶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镜。最后就是美化外壳了,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力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裹,这样一支奇妙的万花筒就制作好了,很好玩的,可以带给你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开心感觉。 二、这里介绍一款用玻璃球作物镜的万花筒(物镜采用玻璃球而不是两片玻璃夹住的彩色碎玻璃) 神奇的万花筒 材料: 塑料薄镜3面、透明玻璃球、硬纸板、彩色包装纸、透明塑料薄膜、小刀 制作方法: 1.3面长宽一样的镜子对在一起,用胶带固定住,使之成一个三角空心体。要注意,使镜子的映照面朝向内侧; 2.空心体的一头,卡一个玻璃球,也用胶带固定; 3.三角体的外面卷上硬纸板,使玻璃球只露出个头;

高中物理教具制作方案

学科代码:070201 学号:2010405308 高中物理教具制作 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物理学 班级: 2010级 学生姓名:管布克 指导教师:肖涛 完成日期: 2013年9月

高中物理教具制作方案 一、教具名称:空气热胀冷缩实验装置 二、教具价值: 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废弃物做一些物理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更可以保护环境。以下在教学中收集和整理的小实验和小制作,以资共享。 三、教具原理: 1.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特性为制作原理: 2.热胀冷缩实验 装置图 气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实验装置图 四、教具材料: 废灯泡(去掉铁底座)、高9厘米的木制圆台体、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剪掉针头,使孔大一点)万能胶 五、教具制作方法与步骤: 1.制作方法 将灯泡里面的灯丝等物掏净。在圆木台体正中钻一个直径约1毫米的洞,并从侧面也钻一个洞与直洞相连,侧面的孔用一次性注射针器堵住,缝隙用万能胶密封,再在木圆台上面挖一个小球面,使灯泡刚好放在上面,再用万能粘住后密封。以保证气密性良好。(如装置图) 2.操作步骤 (1)将此实验装置放入水槽中,水深刚好淹没针头(水可以染成红色)用较热的水淋灯泡,灯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从针管排出,水槽内冒出大量的气泡。 (2)过一会儿,用冷水淋灯泡,这时发现灯泡内有大量的水,这是由于灯泡内剩余的空气受冷收缩,气压减少,让出了部分空间。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 杠杆五要素和平衡条件 1.杠杆的五要素和平衡条件 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______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五要 素 支点如图所示,杠杆绕着_____,用字母____ 表示 动力如图所示,使杠杆______的力,用字母____ 表示 阻力如图所示,_____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____来表示

动力臂如图所示,从支点到_______的_____,用字母l1表示 阻力臂如图所示,从支点到_______的_____,用字母l2表示 探究杠 杆平衡 条件探究 过程 实验前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消除杠杆自身重 力对实验的影响,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目的是方便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 臂 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 F2l2 说明为了消除实验中错误的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 作用点的距离,可用弹簧测力计代替一侧 钩码斜拉杠杆 【提示】画力臂:(1)先在杠杆示意图上确定出支点.(2)画出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3)最后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 2.杠杆的分类 力臂关系力的关 系 距离关系实例 省力杠杆L1___ l2 F1 ____F2 省力,____ 距离 羊角锤、起子、撬 棒等

费力杠杆L1 ____l2 F1______ F2 _____,省距 离 钓鱼竿、起重机的 吊臂、镊子等 等臂杠杆L1 ____l2 F1 ____F2 不省力,不 费力 天平、定滑轮等 【提示】省力杠杆必然费距离,省距离杠杆必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 滑轮 比 较 分类 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示意 图 定义中间的轴________ 的滑轮和重物一起 _______的滑 定滑轮、动滑 轮组合成滑

趣味物理小制作

趣味物理小制作 趣味物理小制作 小制作分如下六个过程开展:1、成品模型展示;2、成品模型功能演示;3、课题选择;4、模仿制作;5、集体制作;6、集体评价及演示 一、成品模型展示; 展示纸扬声器成品、被中熏炉成品及不倒翁成品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其结构,能够说出它们用了哪些材料。扬声器成品及被中熏炉成品分别如图-8及图-11所示。 二、成品模型功能演示 1、将纸扬声器接在收音机耳机插孔上,调节收音机的调谐旋钮即可通过纸扬声器收听广播电台的节目 2、被中熏炉的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古代人民常常用熏香来熏衣服、被褥以祛除异味,改善环境,但是在使用熏香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发现一不小心衣被就会被熏香烫坏。被中熏炉的发明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通过被中熏炉的制作使学生对其结构及功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不倒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玩具,憨态可掬,深受儿童们的喜爱。本制作在于揭示不倒翁为什么不倒的原理,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以致用,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 三、课题选择;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就自己感兴趣的制作进行选择,同时,在课题选定之后进行分组,一般每四人一组以方便讨论、研究。 四、模仿制作; 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进行模仿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并相互协作尽可能地完成对模型的模仿,此处主要是让学生形成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制作的完整性不作特别高的要求。教师针对部分完成的制作或全部完成的制作的优缺点开展个别评价和集体评价,完成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功能演示。 五、集体制作; 集体制作主要让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解决模仿过程中的一些不能通过合作解决的疑难问题,并能通过分组的形式对作品的制作、材料、原理等进行讨论,甚至提出改进的设想。集体制作一人一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制作分为两步进行:1、出示制作的说明材料,每人一份;2、根据说明材料进行制作。说明材料如下: (一)纸扬声器的制作 器材:打印用A4纸一张、双面胶、细漆包线、剪刀、圆规、电烙铁、插头、透明胶带 制作过程:

初中物理教具制作(总8页)

初中物理教具制作-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万花筒 万花筒看起来很奇妙,实际上很简单,万花筒的原理就是利用组成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面互相反射折射堆积在一角的碎彩色玻璃而形成规则的美丽图案,随着转动万花筒的通身,碎玻璃渣的流动随机变化出千奇百怪的美丽花型,所以顾名思义叫做万花筒。 万花筒的制作也非常简单,这里介绍两款制作方法: 一、 材料: 1,旧手电筒玻璃片三片(直径要相同,最好有一片是磨砂的); 2,硬纸板圆筒一个(可用装薯条的纸筒代替); 3,绿豆大米大小的彩色的小碎玻璃渣以及彩色透明的塑料胶片碎渣东10几粒(大小搭配); 4,等长等宽的小镜子三条(镜子店的下脚料即可,长度比纸筒略短即可);5,胶带或胶布(固定小镜子) 制作过程: 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间隔1CM即可以利于彩色玻璃渣的流动),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好用手工剪切一些具有几何形状的---不一定需要规则的形状,米粒大小即可),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制图用的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纸,其功能主要是为了透光性好。) 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三条小镜子镜面向内用胶带粘贴捆好。 3,万花筒的目镜也使用相同半径的手电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圆形纸板在圆心处挖出一个直径1CM的圆孔作目镜。 4,三角镜子柱装入纸筒内卡紧,纸筒的一端是两片玻璃组成的空心小盒子,里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胶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镜。最后就是美化外壳了,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力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裹,这样一支奇妙的万花筒就制作好了,很好玩的,可以带给你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开心感觉。 以上制作具体见图示。 二、 这里介绍一款用玻璃球作物镜的万花筒(物镜采用玻璃球而不是两片玻璃夹住的彩色碎玻璃) 神奇的万花筒 材料: 塑料薄镜3面、透明玻璃球、硬纸板、彩色包装纸、透明塑料薄膜、小刀 制作方法: 1.3面长宽一样的镜子对在一起,用胶带固定住,使之成一个三角空心体。要注意,使镜子的映照面朝向内侧; 2.空心体的一头,卡一个玻璃球,也用胶带固定; 3.三角体的外面卷上硬纸板,使玻璃球只露出个头; 4.另一头空心处粘上透明的塑料薄膜,并挖一个观察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