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层基本情况

煤层基本情况

煤层基本情况
煤层基本情况

主要可采煤层特征表

1、1号煤层

位于山西组顶部,下距6号煤层43.97-76.31m,平均55.94m。煤层厚度0-1.27m,平均0.83m。不含夹石,结构简单。顶板一般为泥岩和粉砂岩,偶为细粒砂岩。底板一般为泥岩和粉砂岩。

该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厚度变化趋势为北薄南厚,变化无规律。其可采范围主要集中于井田中南部及东部,属大部可采的稳定煤层。

2、6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上段下部,下距9+10号煤层43.50-59.15m,平均53.02m。煤层厚度0-2.58m,平均1.29m。一般不含夹石,仅个别点含一层夹石,结构简单。顶底板一般为泥岩和粉砂岩。

该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最厚点见于井田东南部的HS9-3号钻孔,厚度达2.58m。厚度变化趋势为西薄东厚,北薄南厚。厚度变化较有规律,属大部可采的稳定煤层。

3、9+10号煤层

号煤层3.02-17.46m,平均10.90m。煤层厚度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下距10

0-4.12m,平均2.12m。含0-3层夹石,结构简单—复杂。顶板一般为泥岩和石灰岩。底板一般为泥岩和粉砂岩,偶见细粒砂岩。

该煤层厚度变化极大,最厚点见于井田南部的HS4-2号钻孔,厚4.12m,在井田

北部边界的HS5-1号钻孔附近则尖灭,厚度变化无规律,属大部可采的稳定煤层。

4、10

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段中部,下距11号煤层2.32-7.06m,平均3.99m。煤层厚度0-2.86m,平均1.02m。含0-1层夹石,结构简单。顶底板多为泥岩和粉砂岩,偶为细粒砂岩。

该煤层厚度变化较小,北部及南部边界附近均出现尖灭点。最厚点见于井田东北部的HS补3号钻孔,厚2.86m,厚度变化无规律。属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5、11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段下部。煤层厚度0-1.99m,平均1.46m。不含夹石,结构简单。顶底板一般为泥岩和粉砂岩,偶为细粒砂岩。

二、组合特征

井田内各煤层结构及其组合特征明显,易于对比。

1号煤层为结构简单的薄煤层,不含夹石。

6号煤层为结构简单的薄—中厚煤层,含0-1层夹石。

9+10号煤层为结构简单—复杂的薄—厚煤层,含0-3层夹石。

号为结构简单的薄—中厚煤层,含0-1层夹石。

10

11号煤层为结构简单的薄—中厚煤层,不含夹石。

三、煤的物理性质

1号、6号煤层:黑色,强玻璃光泽,断口参差状,裂隙发育,条带状结构。

号煤层:黑色,强玻璃光泽,断口阶梯状,裂隙较发育,条带状9+10号、10

结构。11号煤层:黑色,强玻璃光泽,断口阶梯状,裂隙不发育,条带状结构。

煤质特征表

1号煤层属特低灰-低灰、特低硫-中低硫、中热值-特高热值、强粘结-特强粘结的焦煤,可用作炼焦用煤。

6号煤层属特低灰-中灰、低硫-高硫、低热值-特高热值、弱粘结-特强粘结的焦煤、瘦煤和贫瘦煤,脱硫后可作炼焦用煤。

9+10号煤层属特低灰-高灰、中高硫-高硫、低热值-高热值、不粘结-中强粘结的瘦煤、贫瘦煤,降灰脱硫后可作炼焦配煤。

号煤层属特低灰-高灰、低硫-高硫、低热值-高热值、不粘结-中强粘结的10

瘦煤、贫瘦煤和贫煤。降灰脱硫后,贫瘦煤可作炼焦配煤,贫煤可作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

11号煤层属特低灰-高灰、特低硫-中高硫、低热值-高热值、不粘结-弱粘结的贫瘦煤和贫煤,降灰脱硫后,贫瘦煤可作炼焦配煤,贫煤可作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

四、涌水情况:

1号煤层:(和达矿)正常涌水量220m3/d 最大涌水量290m3/d

9+10号煤层:(花坡矿)正常涌水量235m3/d 最大涌水量305m3/d

突水系数计算表

五、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

1号煤层

顶板多为粉砂岩、泥岩,厚度1.30-2.20m,厚层状,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一般可组成中等稳定的顶板;底板多为泥岩,占70%,次为细砂岩,组成了中等稳定的底板。岩石质量等级为Ⅲ类。

2号煤层

顶板多为泥岩或粉砂岩,泥岩可占到60%左右,厚度一般在1.70-3.20m,岩性以灰黑色、深灰色为主,裂隙不甚发育,浅部地带具有风化裂隙,据煤矿调查,顶板为泥岩时,组成了稳定差的顶板、粉砂岩时可达到中等稳定的顶板。底板多为泥岩或粉砂岩,泥岩可占到60-70%,厚度在2.20-3.50m,无底鼓现象,一般可组成中等稳定的底板。岩石质量等级为Ⅲ类。

6号煤层

顶板多为泥岩,炭质泥岩、泥岩粉砂岩可占70-80%,极少量的细粒砂岩、粉砂岩厚度2.30-5.50m,泥岩厚度1.80-2.50m,裂隙不甚发育,一般组成了稳定性差的顶板。底板为泥岩,厚度1.20-2.00m,无裂隙,组成了稳定性差的底板。岩石质量等级为Ⅳ类。

9+10号煤层

顶板为石灰岩,厚度2.50-10.00m,厚层状,质坚硬,性脆,浅部地带具有裂隙,组成了稳定性的顶板。底板多为泥岩、粉砂岩,泥岩占到55%,厚度11.0-2.50m,组成了稳定性差的底板。岩石质量等级为Ⅳ类。

11号煤层

顶板为粉砂岩,厚度1.80-3.50m,厚层状,裂隙不甚发育,组成了稳定差—中等的顶板。岩石质量等级Ⅳ~Ⅲ级,底板以泥岩为主,厚度2.00-4.70m,裂隙不发育,

组成了稳定性的底板。岩石质量等级为Ⅱ类。

煤层气基础知识

1.1. 煤层气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从矿产资源的角度讲,煤层气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含量>85%),是在煤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储集在煤层气及其临近岩层之中的,可以利用开发技术将其从煤层中采出并加以利用的非常规天然气。 对煤层气而言,煤层既是气源岩,又是。煤层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特殊的岩石力学性质,因而使煤层气在贮气机理、孔渗性能、气井的产气机理和产量动态等方面与常规天然气有明显的区别(详见表1.1),表现出鲜明的特征。 表1.1 煤层气藏与常规天然气藏基本特征的对比 特征煤层气常规天然气 气藏类型层状的沉积岩局部圈闭 气源自生外源 储基层岩性有机质高度富集的可燃有积岩,易受 入井液、水泥等的伤害几乎是100%的无机质岩石,不易受伤害 双重空隙结构煤基质块中的孔隙是主要的孔隙,占 总空隙体积德绝大部分;裂隙系统是 天然气裂隙,占总空隙体积的次要部 分,它们基本上等间距分布,并使煤 具有不连续性主要发育于石灰岩、白云岩,页岩及致密砂岩中。天然裂隙(包括节理、裂隙、溶道、洞穴等)将粒间孔隙分割成一个个方块,裂隙是随机分布的 气体的贮存气体的绝大部分贝吸附在煤的内表面 上,孔隙空间中很少或没有游离气气体以游离态贮集在岩石的孔隙空间中 流动机理在基质中的流动是由浓度梯度引起的 扩散,然后由于压力梯度的作用在裂 隙中引起渗滤流动是由压力梯度引起的层流,并服从达西定律;在近井地带可出现紊流 气产出机理解吸-扩散-渗流在气体自身的压力梯度作用下流动 气井生产状况气产量随时间而增加,直至达最大值, 然后大降。起初主要产水,气水值随 时间而增大气产量开始最大,然后随时间而降低。起初,很少或者没有水产出,但气水值随时间而减少 机械性能由于煤具有脆性和裂隙较发育,因而 是一种较弱的岩石,这使钻井的稳定 性较差,并影响水力压裂的效果。在 一定条件下,可采用特殊的洞穴完井 技术。杨氏模量在700MPa范围内岩石较坚硬,通常钻井的稳定性不成问题。杨氏模量在7000MPa范围内 储层性质易被压缩,孔隙体积压缩系数在 0.01MPa-1范围内,因而孔隙度、渗透 性对应力较敏感,在生产期间有明显 的变化压缩性很小,孔隙体积压缩系数在10-4MPa-1范围内,孔隙度、渗透性在生产期间的变化不明显 资料来源:张新民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2002年

煤矿水平8号煤层某采区设计开采设计说明范例仅供参考

山西煤炭职工联合大学 毕业设计 (说明书) 题目:XX矿一水平8号煤层XX采区设计 专业班级:2008煤矿开采技术(普专) 学生姓名:李XX 指导教师:XXX 二○一一年六月九日

前言 国阳XX矿是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大型骨干矿井之一,位于阳泉市以西5km,井田面积约62.4km2,地质构造简单,现开采3#、8#、12#和15#煤层,矿井设计能力4.35Mt/a,核定能力7.2Mt/a。 矿井现有两个开采水平:一水平和二水平,采用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方式、走向长壁采煤法以及综采和放顶煤综采工艺。 作为开采设计练习,我们小组在XXX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了“XX矿一水平8#煤层XX采区设计”为毕业设计的题目。该采区是由3#煤层XX采区和15#煤层XX采区合并而成。采区走向长度最大5600m,倾斜长度最大2400m,总面积10.45km2,设计生产能力120~220万t/a,服务年限31年。 设计大致分工为:采区巷道布置由李旸和孙贵文设计;回采工艺由 设计;采区运输、排水和供电由和设计;设备选型计算由 和设计;采区通风与安全和设计;采区巷道规格及支护方式由和设计。 我们的设计力求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但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又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所以设计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学生:李XX 2011年6月9日

目录 (单独占一页或两页,自己编制,只要章和节页码)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井田地质特征 一、交通位置 XX矿东距阳泉市约5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5′17″~113°33′07″,北纬37°46′44″~37°52′19″。 XX矿的交通条件极为便利。石太线电气化铁路自井田北部东西横穿而过,成为煤炭运销的大动脉;太石高速公路南北横穿井田;307国道由西向东,在阳泉市区与阳左公路和阳盂公路十字相交,构成网络,连通全国各地。 二、地质构造 井田基本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西,向南西倾伏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5°~15°,局部可增至25°以上。单斜上发育着次一级不同类型的构造形迹,并以塑性形变的褶皱构造为主,破裂形变的断裂构造次之。 由于受区域构造控制,井田构造形迹以线性为主,主要为北东向短轴向、背斜和与之方向一致的断裂构造带,二者常形成北东向平行的断褶带,显然具有成生上的联系,同时北西、近东西向构造也有发育,但分布比较少。井田地质构造类型为中等。 井田构造形态分区性明显,大致可分为西部和中东部两个区,西部为一穹窿构造,其特征是:四周为弧状、放射状短轴向、背斜及无明显方向性的小型断裂构造,中东部以北东向大致平行等距相间的断裂构造带与线状延伸 断层为界。 的背、向斜相匹配为其主要特征,其分区大致以F 12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编号:SM-ZD-99392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2条煤矿企业(矿井)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3条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工作全面负责;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技术负责人,对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管理工作负责。 第4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企业(矿井)年度安全费用计划,保证满足防冲工作需要。

浅谈近水平极薄煤层开采

浅谈薄煤层的开采的技术 摘要:针对0.8m左右薄煤层的开采技术,根据本四川矿井实际,研究实施薄煤层普采技术,并就如何提高薄煤层高产高效开采,采煤技术工艺上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结合薄煤层开采情况,本文介绍了内江市双鹰公司薄煤层开采工艺、设备配套选择和基本要求。 关键词:薄煤层开采特点;开采工艺;工作面管理 我国把厚度小于1.3m的煤层划归为薄煤层,厚度小于0.8m的煤层属于极薄煤层。研究薄煤层高效开采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资料统计,我国厚度在1.3m及以下薄煤层的开采储量约有60多亿吨。大约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8%。而现在薄煤层的产量只占全国煤量的7.32%。随着中厚煤层的不断开采,薄煤层储量所占比列就越大,因此,合理开采对回收煤炭资源,延长矿井寿命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我国资源储量比较大的薄煤层来说,随着国内外采矿设备制造水平的提高,在采用大功率、高可靠性工作面设备的基础上,应根据当地的煤层赋存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采煤机械,并采用合理的采煤方法,努力实现薄煤层的高产高效开采。 1 、薄煤层开采的特点 薄煤层由于其开采厚度较小,与中厚及厚煤层相比,开采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1、煤层薄、采高低、煤质硬、劳动效益低煤层厚度多在1.3m以下,并且煤层硬度多大于3~4,工作空间狭小,赋存不太

规则,使得人员进入或在工作面内作业以及设备移动都十分困难,目前采煤机等设备对薄煤层开采适应差,采煤机经常需要挑顶或割底,机电事故增多,工作面内的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煤质相对较硬,炸药、截齿、刨刀的吨煤消耗量较大,回采成本较高。 1.2、采掘比例大、万吨掘进率高,采掘接替紧张随着滚筒式割煤机、刨煤机、螺旋钻机等设备的投入,工作面推进加快,而回采巷道多为半煤岩巷,综掘设备难以投入,放炮也不能一次全断面爆破和高效的目的,煤矸分装,掘进速度很慢,造成工作面接替紧张。 1.3、煤层的厚度、角度变化,褶曲、断层等构造对采煤方法影响很大。 1.4、煤层薄,需要多个工作面才能满足产量需要,集中化生产程度底。 由于薄煤地质条件及赋存状况较复杂,一有褶曲或断层就很难布置巷道,掘进送面时提前掘开切眼,致使工作面缩短,回采率降低;或者回采时搬家重新送切眼,使得回采效率降低,很难有效益。 2 、薄煤层工作面设备选择与工艺分析 2.1、采煤工艺及设备的选择 回采工艺选择的合理与否是采煤面高产高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与设备的选择、员工的综合素质、煤层倾角有关。采煤机械化水平是煤矿高产高效的必由之路,但薄煤层地质复杂,遇构造难以通过,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采煤工艺及参数,否则会出现

天然气基础知识

天然气基础知识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天然气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天然气基本性质 一、概述 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它是埋藏在地壳下面的生物有机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复杂的转化过程而形成的。 我国利用天然气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气体燃料中出类拔萃的新秀,具有清洁、无毒、热值高、使用调节方便等优点,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如熬盐、化工、化肥、冶炼、碳黑生产,CNG汽车和城市民用等。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城市天然气事业迅速壮大,公用、民用气用户大量增加,为减轻环境污染,天然气在各行各业不断受到重视,它是二十一世纪一种清洁、高效、优质的环保能源。 二、天然气的种类 1、气田气热值一般为Nm3(8300KCAL/Nm3) 2、油田伴生气热值一般为Nm3(10878KCAL/Nm3) 3、凝析气田气热值一般为Nm3(11569KCAL/Nm3) 4、煤层气热值一般为Nm3(8700KCAL/Nm3) 5、矿井气热值一般为Nm3(4500KCAL/Nm3) 三、主要成分 天然气的典型组分(体积%)

注:其它稀有组分未列出。西气东输的气体密度约为m3,忠武线气体密度约为m3 四、主要参数 1、主要成分: CH4(甲烷),另外含有少量的其他烷烃以及氮、二氧化碳、硫化氢、水份等。 2、临界温度:℃,临界压力。 3、沸点: -162 ℃(1atm),着火点:650 ℃ 4、低热值: 8800Kcal/Nm3(Nm3) 5、高热值: 9700Kcal/Nm3(Nm3) 6、爆炸范围:下限为5%,上限为15% 7、气态密度: Nm3,为空气的倍。 8、华白指数: Nm3 9、燃烧势: 以上数据按CH4含量约为97%的天然气参数,为近似值。 五、天然气的类别

冲击地压特征及分类

冲击地压特征及分类 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 1992年以前,我国有50余个煤矿发生了冲击地压。比较突出的有北京矿务局门头沟煤矿、抚顺矿务局龙风煤矿、枣庄矿务局陶庄煤矿、大同矿务局忻州窑煤矿、四川省天池煤矿和新汶矿务局华丰煤矿等。2008年6月5日15时57分,河南省渑池县果园乡附近发生3.5级地震,3分钟后,义煤集团公司千秋煤矿突发冲击地压,造成750米——850米处巷道瞬间被毁,正在该段修理巷道的20名矿工被困井下。冲击地压发生后,义煤集团公司迅速成立了抢险救灾领导小组,紧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抢险救援。截至6月6日4时,20名被困矿工中,9人死亡,11人获救。获救矿工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没有生命危险。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地压的威胁。1783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报导了煤矿中所发生的冲击地压现象。以后在前苏联、南非、德国、美国、加拿大、印度、英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冲击地压现象时有发生。 在我国,冲击地压最早于1933年发生在抚顺胜利煤矿。以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北京、抚顺、枣庄、开滦、大同、北票、南桐等矿区的许多矿井,都先后有冲击地压现象发生。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的危害将更加突出。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特征 1、突发性。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为几秒到几十秒。 2、一般表现为煤爆(煤壁爆裂、小块抛射)。浅部冲击(发生在煤壁2m~6m范围内,破坏性大)和深部冲击(发生在煤体深处,声如闷雷,破坏程度不同)。最常见的是煤层冲击,也有顶板冲击和底板冲击,少数矿井发生了岩爆。在煤层冲击中,多数表现为煤块抛出,少数为数十平方米煤体整体移动,并伴有巨大声响、岩体震动和冲击波。 3、具有破坏性。往往造成煤壁片帮、顶板下沉、底鼓、支架折损、巷道堵塞、人员伤亡。 4、具有复杂性。在自然地质条件上,除褐煤以外的各煤种,采深从200m~1000m,地质构造从简单到复杂,煤层厚度从薄层到特厚层,倾角从水平到急斜,顶板包括砂岩、灰岩、油母页岩等,都发生过冲击地压;在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等技术条件方面,不论水采、炮采、普采或是综采,采空区处理采用全部垮落法或是水力充填法,是长壁、短壁、房柱式开采或是柱式开采,都发生过冲击地压。只是无煤柱长壁开采法冲击次数较少。 冲击地压的分类 冲击地压可根据应力状态、显现强度和发生的不同地点和位置进行分类。 1、根据原岩(煤)体的应力状态分类

一采区各水平各煤层储量

一采区各水平各煤层储量 一水平(10401采面,1表示一水平,04表示4号煤,01表示东翼,02表示西翼,走向×斜长×(采高)×1.4(比重) = 吨) 10401:700米×100米×0.75(采高)×1.4(比重) =7.35万吨10402:1000米×100米×1(采高)×1.4(比重) =14万吨 10501:700米×100米×1(采高)×1.4(比重) =9.8万吨 10502:1000米×100米×0.9(采高)×1.4(比重) =12.6万吨11001: 591米×100米×1.4(采高)×1.4(比重) =11.6万吨 11002:600米走向采高从0.3米变化到0.6米,不可采 16、18、19,已经采完,31号没有 二水平(21601采面,2表示二水平,16表示16号煤,01表示东翼,02表示西翼,走向×斜长×(采高)×1.4(比重) = 吨) 20401:700米×90米×0.75(采高)×1.4(比重) =6.6万吨 20402:1000米×90米×1(采高)×1.4(比重) =12.6万吨 20501:700米×90米×1(采高)×1.4(比重) =8.8万吨 20502:1000米×90米×0.9(采高)×1.4(比重) =11.3万吨21001: 630米×90米×1.64(采高)×1.4(比重) =13万吨 21002:600米走向采高从0.3米变化到0.6米,不可采 21601剩余4万吨、21902剩余1万吨,、18已经采完, 23101:300米×70米×2.2(采高)×1.4(比重) =6.5万吨 23102:回风巷推断走向300米煤高0.3米至0.6米;运输巷推断400米煤高0.3米至0.6米。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501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煤层气简介 煤层气俗称煤矿瓦斯,是一种以吸附状态为主,生成并储存在煤系地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与常规天然气基本相同(甲烷含量大于95%,发热量大于8100大卡),完全可以与常规天然气混输、混用,井下抽放的煤层气不需提纯或浓缩就可直接作为发电厂的燃料,可大大降低发电成本。 煤层气是近20年来崛起的新型洁净能源,它在发电、工业和民用燃料及化工原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对煤层气的合理利用可以缓解当前能源短缺的状况,改善能源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煤层气利用技术 世界主要产煤国都十分重视开发煤层气,英国、德

煤矿开采技术——近水平煤层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

第八章水平煤层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 第一节近水平煤层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近水平煤层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 2、掌握盘区巷道布置及掘进顺序; 3、掌握几种盘区的比较及选择。 重点、难点和突破的方法: 重点:1、盘区巷道布置及掘进顺序; 2、几种盘区的比较及选择。 难点:盘区巷道布置及位置选择 突破方法:1、详细讲解; 2、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讲述。 教学内容和步骤(附后) 第八章近水平煤层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 倾角8°以下的煤层为近水平煤层。由于煤层倾角小,不能再按阶段垂高将其分成阶段了,一般是把运输、回风大巷布置在井田倾斜的中央,利用大巷将井田分成上、下两部分,再在每一部分内划分出若干个盘区(或带区)进行开采。 开采近水平煤层的主要方法分为: 走向长壁采煤法,倾斜长壁采煤法。 走向长壁采煤法一般采用盘区式开采。 盘区分类: 按开采煤层数目分:单一煤层盘区、联合布置盘区 按盘区主要巷道布置方式分:上(下)山盘区、石门盘区 8-1近水平煤层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 一、盘区巷道布置特点 区段划分为规则矩形,区段巷道沿中线掘进 区段间开采顺序一般不受限制

轨道上下山多采用无极绳绞车运输 盘区下部一般要布置材料斜巷:分走向斜巷和倾向斜巷 二、联合布置的上(下)山盘区 1、条件: M1和M2煤层为中厚煤层,层间距H=10 ~ 15m 低沼矿,地质构造简单,α=5?。 2、采煤方法—走向长壁采煤法 3、巷道布置 巷道布置特点: (1)“运上”5 —布置于M2层中,“轨上”4 —布置于M1层中(2)区段平巷—单巷布置,对拉采面,10和12重迭布置 (3)区段平巷与上山联系 11与4直接相连 11通过15与5相连(4)斜巷14和21 —运料、行人、进风、回风

系统全面的煤层气基础知识

系统全面的煤层气基础知识 煤层气(Coalbed Methane)储层参数,主要包括煤的等温吸附特性参数、煤层气含量、渗透率、储层压力、原地应力,以及有关煤岩煤质特征的镜质组反射率、显微组分、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等,相应的测试分析技术有: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容量法)、煤层气含量测定、煤层气试井和煤岩煤质分析等。 煤的高压容量法等温吸附实验,是煤层气资源可采性评价和指导煤层气井排采生产的关键技术参数,等温吸附数据测定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煤层气开发项目的成败和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煤是具有巨大内表面积的多孔介质,象其它吸附剂如硅胶、活性碳一样,具有吸附气体的能力。煤层气以物理吸附方式储存在煤中,主要证据有:甲烷的吸附热比气化热低2—3倍(Moffat &Weale,1955;Yang &Saunders,1985),氮气和氢气的吸附也与甲烷一样,这表明煤对气体的吸附是无选择性的;大量试验也证明,煤对气体吸附是可逆的(Daines,1968;Maver 等,1990)。 结合国内外资料,推荐吸附样粒度为60—80目。 煤的平衡水分—当煤样在温度30℃、相对湿度96%条件下,煤中孔隙达到水分平衡时的含水量。 测试平衡水平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储层条件下煤的含水情况,为煤的吸附实验做准备。 煤层气含量—指单位重量煤中所含的标准状态下(温度20℃、压力101.33kpa)气体的体积,单位是cm3/g或m3/t。它是煤层气资源评价和开发过程

中计算煤层气资源量和储量、预测煤层气井产量的重要煤储层参数之一。煤层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直接法(解吸法)和间接法(包括等温吸附曲线法和单位体积密度测井法)。在直接法中,保压取心解吸法是精确获得原地煤层气含量最好的方法。 直接法的基本原理 煤心煤样的煤层气总量由三部分气体量构成:一是损失气(lost gas),二是实测气(measured gas),三是残余气(residual gas)。 损失气量估算主要采用美国矿业局直接法(USBM法),该法假设煤中气体解吸可理想化地看作球形煤粒中气体在恒温下扩散,可以用扩散方程来描述,球形煤粒内气体的初始浓度为常数。Grank(1975)给出了各种不同几何形态和边界条件的扩散方程的解。其解析解表达式为: △G cm=[203.1G ci t D]-G cl r 式中△G cm—累计实测解吸气含量,cm3/g G ci—初始气含量,cm3/g D—扩散系数,cm2/s R—煤粒的特征扩散距离,cm G cl—损失气含量,cm3/g 该解吸解表达式表明,早期的累计解吸气量与时间平方根成正比,这就是估算损失气量的理论依据。不过,大约20%以上的吸附气体解吸逸散后,这种估算损失气量的方法所依据的数学意义就变得不准确了。 USBM法确定的零时间起点与钻探取心时使用的循环液的类型有关。当用清水或泥浆时,零时间认定为煤心被提升到一半孔深的时刻,即认为煤心被提

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安全技术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587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安全 技术规程正式样本

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安全技术规程正 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煤矿应有专人负责冲击 地压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必须编制专门设计。 冲击地压煤层掘进工作面临近大型地质构造、采 空区,通过其他集中应力区以及回收煤柱时,必须制 定措施。 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中,必须规定发生冲击地压 时的撤人路线。 每次发生冲击地压后,必须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 调查,记录发生前的征兆、发生经过、有关数据及破

坏情况,并制定恢复工作的措施。 2. 开采严重冲击地压煤层时,在采空区不得留有煤柱。如果在采空区留有煤柱,必须将煤柱的位置、尺寸以及影响范围标在采掘工程图上。 开拓巷道不得布置在严重冲击地压煤层中。 永久硐室不得布置在冲击地压煤层中。 3. 开采煤层群时,应优先选择无冲击地压或弱冲击地压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 保护层有效范围的划定方法和保护层回采的超前距离,应根据对矿井实际考察的结果确定。 开采保护层后,在被保护层中确实受到保护的地区,可按无冲击地压煤层进行采掘工作。在未受保护的地区,必须采取放顶卸压、煤层注水、打卸压钻孔、超前爆破松动煤体或其他防治措施。 4.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冲击危险程度和采取

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1绪论 叙述目的与任务,本次工作的主要依据(包括行政规章、规范、技术资料)。 说明本次工作的技术路线和工作经过。 2评价区基本情况 分别对煤矿和评价区(矿井、煤层、采区、工作面(掘进巷道)、大巷、硐室)位置、煤层赋存特征与顶底板岩性、厚度情况。叙述是否有埋深超过400米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米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米、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的坚硬岩层。叙述是否发现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是否发生过冲击地压或经鉴定为冲击地压煤层。 3冲击地压影响因素分析 3.1地质因素 在地质类因素中,如果某个矿井曾经发生过冲击地压,则能够表明该矿井具备发生冲击地压的充分必要条件,发生次数越多,则冲击地压危险越高;开采深度越大,则围岩应力水平及冲击地压危险越高:上覆裂隙带内坚硬厚层岩层距煤层的距离越近,则顶板运动断裂时产生的震动对冲击地压的影响越大;煤层上方100m范围顶板岩层厚度特征越明显,则储存和释放弹性能的能力越強,对冲击地压危险的影响越大;开采区域内构造引起的应力增量越高,对冲击地压的影响越大;煤的単轴抗压强度越高,煤体的完整性越好,煤体越容易冲击破坏;煤的弹性能指数越大,其储存弹性能的能力越强、冲击破环的强度越大。报告需要对评价区的以下各个地质因素进行分析。 3.1.1原岩应力 原岩应力是引起地下工程结构变形和破坏的力源。原岩应力约为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之和。 3.1.2煤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煤岩体弹性的变形程度,主要受到能量聚集程度有关。通常情况下,煤岩体的弹性变化程度越大,出现冲击地压的可能性将会进一步增加,也就是发生几率更大。3.1.3煤岩层的结构特点 对采场矿山压力显现产生明显影响的煤(岩)层或岩层组。这些岩层(组)一般为相对厚而硬的岩层,易于积聚高弹性能,是诱发冲击地压的关键岩层,低(浅)位坚硬岩层也是发生冲击地压的必要条件。 3.1.4煤层厚度及变化

天然气基础知识培训

天然气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天然气基本性质 一、概述 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它是埋藏在地壳下面的生物有机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复杂的转化过程而形成的。 我国利用天然气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气体燃料中出类拔萃的新秀,具有清洁、无毒、热值高、使用调节方便等优点,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如熬盐、化工、化肥、冶炼、碳黑生产,CNG汽车和城市民用等。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城市天然气事业迅速壮大,公用、民用气用户大量增加,为减轻环境污染,天然气在各行各业不断受到重视,它是二十一世纪一种清洁、高效、优质的环保能源。 二、天然气的种类 1、气田气热值一般为34.69MJ/Nm3(8300KCAL/Nm3) 2、油田伴生气热值一般为45.47MJ/Nm3(10878KCAL/Nm3) 3、凝析气田气热值一般为48.36MJ/Nm3(11569KCAL/Nm3) 4、煤层气热值一般为36.37MJ/Nm3(8700KCAL/Nm3) 5、矿井气热值一般为18.84MJ/Nm3(4500KCAL/Nm3) 三、主要成分 3 四、主要参数 1、主要成分:CH4(甲烷),另外含有少量的其他烷烃以及氮、二氧化碳、硫化氢、水份等。 2、临界温度:-82.3℃,临界压力4.58MPa。 3、沸点:-162 ℃(1atm),着火点:650 ℃ 4、低热值:8800Kcal/Nm3(36.96MJ/Nm3) 5、高热值:9700Kcal/Nm3(40.98MJ/Nm3) 6、爆炸范围:下限为5%,上限为15% 7、气态密度:0.75Kg/Nm3,为空气的0.58倍。 8、华白指数:44.94MJ/Nm3 9、燃烧势:45.18 以上数据按CH4含量约为97%的天然气参数,为近似值。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详细介绍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负责;煤矿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负责人,对防治技术工作负责。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煤矿企业(煤矿)年度安全费用计划,满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 第五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防治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工作规范。 第七条鼓励煤矿企业(煤矿)和科研单位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与科技攻关,研发、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八条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冲击地压可按照煤(岩)体弹性能释放的主体、载荷类型等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冲击地压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分类防治。 第九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或者经鉴定煤层(或者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第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 (一)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 (二)埋深超过400米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米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米、单轴抗

煤矿冲击地压基本常识

第一部分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及其危害性 1、冲击地压的机理是什么? 答: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地瞬间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 2、列举几个你所认为是冲击矿压的现象? 答:(答案只要能和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吻合即可)例如:煤岩体被突然抛出,巨浪及气浪,煤(岩)体遭破坏,伴随着震动和声响,在煤(岩)体边缘可能出现裂缝,震动时还可能发生粉尘飞扬,并伴有煤(岩)喷出或散落在巷中的现象等。 3、什么是矿震? 答:矿震是指由于开采活动引起的矿山岩层震动,它是巷道周围介质突然在一瞬间发生震动,同时伴有巨大声响、冲击波、弹性回跳等现象,但不发生煤岩抛出的一种弹性能释放现象。它是矿山岩层冲击式破坏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天然地震不同,其发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与天然地震相比,震中浅、强度小,震动围宽,从弱的几百米到强的几百、甚至几千公里。 4、什么是煤炮? 答:煤炮是指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岩体震动、顶板断裂或小围岩体变形卸压所产生的声响,是矿震的一种显现形式。它是煤岩体在卸压所产生的,有时可能会引起最小的,实际上可以不考虑的巷道压缩,支架变形,或某个地点岩体的零星破坏。 5、什么是冲击地压? 答: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冲击地压发生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宏观前兆,发生过程短暂,持续震动时间不超过几十秒。 6、什么是破坏性冲击地压? 答:造成停产八小时以上或发生大型机电设备损坏以及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等的冲击地压称为破坏性冲击地压。 7、冲击地压和冒顶有啥关系? 答:冲击地压和冒顶有一种互为逆向的现象,易于冒顶的地方很少发生冲击地压,易于发生冲击地压的地方很少有冒顶现象。因为煤层顶板极破碎时易于冒落,不易于对煤体加载,不能形成高度应力集中,破碎顶板本身也不能积聚能量。 8、冲击地压的特点是什么? 答:(1)在一个煤矿、一个煤层发生后,永远都有再次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 (2)发生的突然,事前没有明显的宏观预兆,不宜预防。

煤层气知识点

煤层气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煤炭勘探:是以煤田地质学为理论指导,使用多种勘查手段发现煤田和评价 煤炭资源的开发远景,并为矿井的开发设计提供地质资源依据的地质勘查工作。 2.煤层气资源勘查:是指在充分分析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煤和煤层气地质理论), 利用钻井、地震、遥感以及生产试验等勘探技术手段,调查地下煤层气资源赋存条件和赋存数量的评价研究和工程实施过程。 3.复合勘探系统:是指在基本勘探系统的基础上,为准确地查明影响采掘顺利 进行的开采地质条件,需要加密一些专门的勘探工程,使勘探后期形成不均匀的勘探网,故称为复合勘探系统。 4.详终:构指造复杂、煤层不稳定的井田,钻探用375m或250m的基本线距最 高只能圈定“控制的”类别资源储量,提交的报告即为详终报告。 5.普终:指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的井田,钻探用375m或250m的基本线距 最高只能圈定“推断的”类别资源量,提交的报告即为普终报告。 6.可行性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通常应在勘探后进行。其 结果可以详细评价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可靠性,计算不同的资源/储量类型,得出拟建项目是否应该建设以及如何建设的基本认识。 7.经济的资源量/储量: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的生产指标计算的, 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允许,即每年开采煤炭的平均价只能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 8.边际经济的资源量/储量: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 济的,但接近于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它扶持的条件下才可变成经济的。 9.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储量: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 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的,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方能变成经济的。 10.内蕴经济的资源量/储量:仅通过概略研究,作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未做 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 11.煤层的类型有:按煤层构造特征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等四个构 造类别;按煤层稳定程度划分为稳定、较稳定、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等四个类型。 12.煤层气资源量:根据一定的地质和勘查工程依据估算的赋存于煤层中,当前或未来可 开采的,具有现实经济意义和潜在经济意义的煤层气总量,按照有无探井工程控制,分为已发现储量和待发现的潜在资源量。 13.煤层气地质储量:在原始状态下,赋存于已发现的具有明确估算边界的煤层中的、有现实经济意义的煤层气总量。 14.可采储量:地质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现行法规政策和市场条件下,采用现有的技术,通过理论估算或类比的方法算得,从已知煤层中可采出的煤层气总量。按勘查程度分为控制的和探明的两级。 15.经济可采储量:可采储量的一部分。是指在现行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理论估算或类比等方法算得的可采出煤层气总量。按勘查程度分为控制的和探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煤安监技装﹝ ﹞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的通知 煤安监技装﹝2018﹞8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已经2018年4月16日国家煤矿安监局第14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请认真贯彻落实。 原煤炭工业部发布的《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87)煤生字第337号)和《冲击地压预测和防治试行规范》(1987)同时废止。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18年5月2日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负责;煤矿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负责人,对防治技术工作负责。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煤矿企业(煤矿)年度安全费用计划,满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 第五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防治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工作规范。 第七条鼓励煤矿企业(煤矿)和科研单位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与科技攻关,研发、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八条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冲击地压可按照煤(岩)体弹性能释放的主体、载荷类型等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冲击地压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分类防治。 第九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或者经鉴定煤层(或者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第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

煤层气专业知识的名词解释

煤层气等的解释 1.煤层气:英文名称CBM,就是指在煤层内产生和赋存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约占70%以上。。 2.临界解析压力:临界解析压力是指在煤层降压过程中气体开始解析出时所对应的压力值。 3.生产压差:产层静压与井底流体压力之差称为生产压差。 4.流动压力:生产井在生产时产层中部的压力称流动压力,也称井底压力。 5.油管压力:流动压力把油气从井底经过油管举升到井口后的剩余压力称油管压力,简称油压。 6.套管压力:是指流动压力将油气从井底经过油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举升到井口之后所剩余压力,简称套压。 7.静液面:是指非自喷井在关井后井筒内的稳定液面。 8.动液面:是指非自喷井在生产时油管与套管之间环形空间的液面。 9.渗透率:是煤岩渗透流体能力大小的度量,它是煤层气甲烷开采中一个最为关键的参数,也是最复杂最难以确定的参数。 10.孔隙度:煤岩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体积的比值,称为该煤岩的总孔隙度,以百分数表示。 11.地解压差:煤层压力与气体临界解析压力之差为地解压差。 12.冲程:是指抽油机驴头上下往复运动时在光杆上的最大位移,也是活塞上下运动一次的距离。 13.冲次:是抽油泵活塞在工作筒内每分钟上下运动的次数。 14.泵效:抽油机井的实际产液量与泵的理论排量的比值,不会超过100%。 15.抽油机的组成: 游梁部分:驴头、游梁、横梁、尾梁、连杆、平衡板 支架部分:中央轴承座、工作梯、护圈、操作台、支架 减速器部分:底船、减速器底座、减速器、曲柄、配重块 配电部分:电机座、电机、配电箱 16.游梁式抽油机的危险分析:平衡块旋转危险、皮带传送危险、减速箱高处作业危险、电机漏电危险、操作台高处作业危险、电机电缆漏电危险、节电控制箱漏电危险、刹车失灵危险、毛辫子悬绳器危险、攀梯危险 17.煤层动态管理的三个阶段: 平衡阶段:降低煤层压力,扩大降压面积 控制阶段:控制井底流压 限制阶段:该阶段应对排采强度加以限制,使产气量平稳缓慢增长,保持煤层渗流通道的稳定 18.抽油机的工作原理:电机的带动减速箱运转,通过减速箱减速后,通过抽油机上的曲柄连杆机构,将减速箱的旋转运动转变为驴头上下往复运动,再通过驴头、毛辫子、带动抽油杆、抽油泵,连续不断地上下往复运动,把井底的原油源源不断地抽到地面上来。 19.抽油泵的工作原理: (1)上冲程:抽油杆柱带着柱塞向上运动,柱塞上的游动阀受管内液柱压力而关闭。泵内压力降低,固定在环形空间内液柱压力(沉没压力)与泵内压力之差的作用下被打开。泵内吸入液体,井口排出液体。 (2)下冲程:柱塞下行,固定阀在重力作用下关闭。泵内压力增加,当泵内压力大于柱塞以上液柱压力时,游动阀被顶开。柱塞下部的液体通过游动阀进入柱塞上部,使泵排出液体。

煤矿瓦斯爆炸知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1533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煤矿瓦斯爆炸知识(正式 版)

煤矿瓦斯爆炸知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煤矿在开采煤炭资源过程中会伴随着多种灾害事 故的发生,如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 中毒、窒息、火灾、透水、顶板冒落等。在这些事故 中瓦斯爆炸无疑是最严重的,它不光是造成的损失最 大,发生的频率也是最大的,根据每年国家煤监局的 事故统计来看,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 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瓦斯爆炸,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 70%左右,为此,瓦斯可称为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 者。所以,分析瓦斯爆炸原因,制订瓦斯防治对策, 就显得尤为重要。 1.瓦斯爆炸特点根据多年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统

计分析,可以发现有如下一些特点:①瓦斯爆炸多为特大事故,造成的损失巨大;②事故地点多发生在采煤与掘进工作面;③瓦斯爆炸造成的破坏波及范围大,破坏力极强;④多为火花引爆;⑤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均有发生;⑥瓦斯爆炸多发生在乡镇煤矿;⑦基建、技改矿井和转制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容易发生等。 2.事故原因分析 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总的来说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种。主观原因就是瓦斯积聚和引爆火源的存在;客观原因与自然条件、安全技术手段、安全装备水平、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等有关,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往往就是以上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⑴瓦斯积聚的存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