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准扶贫调研情况报告

精准扶贫调研情况报告

精准扶贫调研情况报告
精准扶贫调研情况报告

精准扶贫调研情况报告

精准扶贫调研情况报告

为摸清我区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拓展思路,推进全区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5月中旬,由区政协副主席刘树起带队,区政协各委室负责人、部分政协常委组成调研组。在有关部门及镇

(街)积极配合下,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实地察看、

发放问卷等方式,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全区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情况

近年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从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从影响贫困村发展最紧迫、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抓起,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扶贫开发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全区经济总量较小、贫困人口较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仍然是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经过入户调查、精准识别,我区现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贫困人口x人。其中,一般贫困户占x%,低保贫困户占X%,五保贫困户占X%;有劳动能力的占X%,丧失劳动能力的占X%,无劳动能力的占X%;因病致贫占X%,因残致贫占X%,缺劳动力致贫占X%,因缺技术、缺资金等致贫占X%。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我们要完成X 人的脫贫任务,到2018年所有贫困人

口实现脱贫,不仅时间紧、担子重,而且越往后难度越大、成本越高、见效越慢。脫贫攻坚真正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三项机制,精准落实扶贫责任。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工作落实,为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是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建立区、镇(街)、村三级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健全区级领导联系镇街、区直部门结对帮扶贫困村、镇街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户的帮包责任制,坚持村为重点、扶贫到户、责任到人,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传递压力,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督查考核机制。

全面加强督查考核,动态监督精准扶贫工作进展,及时发现并督促镇(街)、部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精准扶贫纳入全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建立脱贫攻坚目标考核制和问责制,实行扶贫工作实绩“一票否决”,在全区上下形成“领导主抓、专班负责、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健全项目资金监管机制。制定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健全项目评审、公告公示、招投标、检查验收制度,确保所有程序全部实行阳光操作;实行财政扶贫资金项目使用实施情况跟踪问效机制,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及时问责,切实保障项目资金规范使用和安全运行。

(二)做实两项工作,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把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做实扶贫对象精准认定和精细化管理工作,确保扶贫对象识别精准,为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奠定

基础。一是精准认定扶贫对象。组织区、镇、村三级力量,坚持科学识别、民主认定的原则,严格按照组织培训、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告公示、建档立卡"六步工作法”,开展入户调查,精准确定扶贫对象,着力摸清贫困人口底数、致贫原因和脫贫需求。2014年共识别贫困村x个,贫困户x户、x人;今年2月份,再次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全面核查,退出“十二五”重点贫困村30 个,核定贫困户x户、x人,并按照"一户一卡、一村一档、一镇(街)一册、一区一库”的要求统一建档立卡。二是精细化管理扶贫对象。按照''总量控制、有进有出、进出平衡、动态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 建立精准动态的扶贫台账,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测,脱贫的及时退出,新增和返贫的及时纳入,做到退出有标准,纳入有程序;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坚决杜绝“关系扶贫”、“人情扶贫”和弄虚作假“数字脱贫” 等现象。

(三)发展四大产业,精准实施扶贫项目。坚持分类指导,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着力发展来料加工、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四大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拔掉穷根。一是发展来料加工。

采取创建专业村、建扶贫厂房、扶持贫困户创业等措施,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吸纳贫困人口不出家门,就地就业。目前,全区已有X个贫困村创建成为来料加工专业村,建成扶贫加工基地11处,发展来料加工点(企业)X余个,培养贫困人员来料加工经纪人X

名,带动X万余人实现就业。“不出门,不出院,一天赚到几十块”,‘'不离土,不离乡,在家就业奔小康”,已成为我区贫困群众就业脱贫的真实写照。涧头集镇孙楼村的贫困居民孙英阁,在区、镇两级扶贫办的帮助下,办理了X万元的小额低息贷款,利用村里建立的来料加工扶贫基地,创办了一家小型鞋祥加工厂,成为一名来料加工经纪人,在个人创业脱贫的同时,带动X余名农村半空闲劳动力就业,其中贫困人员72名,人均年收入x余元。二是发展特色农业。结合国家农村改革实验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产业开发、项目扶持为抓手,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大力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可持续、贫困群众直接受益的种养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壮大特色产业规模。目前,已发展温室大棚X个、特色林果X 亩、养殖户X户,带动1万余名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脱贫。泥沟镇杨庙村贫困户周敬山在镇扶贫办的指导帮助下,利用X元的专项扶贫资金,建立了2个种植土豆、萬苣、辣椒等蔬菜的大弓棚,2015年实现纯收入x万余元,顺利实现脱贫。三是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古城、湿地等旅游资源优势,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财政资金入股等方式,鼓励扶持农民发展“农家乐”、特色釆摘、农耕体验、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制作等乡村旅游业,参与旅游产业脱贫。目前,全区从事休闲观光农业经营主体达25家,发展农家乐20余家,带动x余名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x元。邳庄镇新龙水果种植合作社种植葡萄x亩,发展葡萄自由观光釆摘,带动涛沟桥及周边村10 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四是发展农村电商。推行互联网+发展模式,以创建电商村为抓手,对贫困户进行

电商培训,大力发展“农村淘宝”,让农民放下镰刀,拿起鼠标,开辟了扶贫工作新途径。目前,全区新建夹坊电商扶贫基地1处,56 人注册开办淘宝店铺,带动x余户贫困户发展农村电商,吸纳5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泥沟镇夹坊村务工返乡青年满建伟在2014年8月成立枣庄富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依托淘宝、京东、阿里巴巴等主流平台经营销售杂粮土特产、居家百货、半成品加工等50余种产品,日发单量5000-8000 单,2015年营业额x余万元,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及贫困人口x余人就业。

(四)用好三种力量,精准整合扶贫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汇聚各方合力,共同推进减贫事业发展。一是用好行业扶贫力量。积极整合财政、农业、民政、住建、交通等行业部门资源,将优惠政策、项目、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大力实施“五通十有”等项目建设。目前,全区累计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46个省、市定贫困村的路、水、电、医疗、环境卫生、村“两委” 办公场所等得到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二是用好社会扶贫力量。为拓宽扶贫资金,我区建立了利用社会资源推动扶贫开发的新机制,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扶贫活动。据统计,全区各类龙头企业、社会组织共开展“结对认亲、爱心帮扶”等各类社会扶贫活动20多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培训x余人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x 万元。三是用好驻村干部力量。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 在政策、人脉、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成立了以市、区、镇街选派“第一书记”为主体的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确保实现贫困村帮扶全覆盖。目前,全区46个贫困村共派驻帮扶干

部x余人,投入帮扶资金200余万元,新上扶贫项目x余个,带动x余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三、存在问题

一是镇街工作进展不平衡,人员配备不足。各镇街部门之间相比,有的镇街和部门领导认识程度高、动作快、效果好;有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进展缓慢,没有尽到工作职责和牵头之责,导致工作被动滞后;有的镇街2014年制定的产业扶贫项目还没有实施。镇街人员配备上严重不足。虽然六处镇街都及时成立了精准扶贫办公室,并充实了工作人员。但大部分人员都是从各部门抽调的兼职人员,平时干自己的本职工作,只在检查时过来帮帮忙、坐坐班,在时间上不能够保证,使得扶贫各项工作跟不上节拍。

二是精准识别有待提升。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谁是真正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哪里、致贫原因何在、怎样才能脱贫,还缺乏深度调查和科学分析。近年来虽然建立了贫困人口档案,但

缺乏科学的动态管理方法,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 往多采取广覆盖、大范围、宽领域的“漫灌式”扶贫,具体到每家每户,难免“漏人漏项”,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高; 由于要增强项目辐射带动功能,一些扶贫资源投向了实施效果相对明显的“大户”身上,而“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又不健全,导致部分扶贫项目最终未能落实到贫困户,造成和“扶富不扶贫”的怪象。此外,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通过扶贫措施难以摆脱贫困的农户,主要是缺乏劳动力的伤、残、病和五保户中的贫困人口,他们想脱贫因受客观条件制约,心有余而力不足。

的帮扶机制不够完善。扶贫工作中存在“漫灌式”扶贫,

三是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发展意识不强。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兑现,社会各界捐资捐物,使部分贫困户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贫困户,当问及打算发展啥产业、如何发展拔穷根时,则不假思索的说:“我现在是三无,无钱、无劳力、无技术,啥都搞不成,你们既是来扶贫的,请你们给我安排低保”。

二是就业观念严重落后。相当部分的贫困户处在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的状态。以全区开展的面点师培训为例,一些贫困户子女不参与,认为这项工作不体面、不愿干。其择业标准与自身素质能力极不相符。

四是因病、残致贫突出。目前全区因病致贫X户因病致贫占X%,因残致贫X户,占X%,,因病残致贫情况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一是药品价格虚高,医疗费昂贵。虽然药品价格多次下调,但患者就医实际费用仍很高,动辙成百上千, 多则几万、几十万,无疑增加医疗费用,使本不富裕的患者雪上加霜;二是农合报销的比例低、范围窄。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和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但是现阶段的新农合报销比例还较低,特别是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和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都不算高,且有相当一部分医药费不在报销范围;三是农村优质卫生资源不足。全区主要卫生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区,镇街的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薄弱,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特别是镇街卫生院基本不能医治重大疾病。农村大病患者就只能到大医院求医,这就增加了农村群众的经济负担。

五是项目实施速度较慢。部分镇街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分析把握不到位,帮扶项目与群众需求有差距,致使部分项目无法实施,有钱花不出去。部分镇街推进项目建设的主动性不强,办法不多,项目进展较慢。2015年全区需要完成的x个扶贫项目,目前仅完成x个,还有x多万的扶贫资金迟迟无法发挥效益,造成资金闲置。

六是扶贫贷款发放不及时到位。我区小额扶贫信贷X 万元风险抵押金和X万元贷款贴息已足额到位,目前扶贫贷款的合作银行刚刚确定,所以贷款的发放工作进展较缓慢。调研中发现,扶贫小额贷款主要存在以下风险点:个别借款人擅自改变借款用途将

贷款资金用作消费且无法落实还款;个别借款人利用自身经营项目欺骗银行信贷人员将扶贫资金转接他人使用;个别带动大户缺乏经营技术,盲目上规模, 对市场把握不清,导致项目经营状况不佳,还款较为困难。由于扶贫小额贷款业务笔数多,涉及面广,信贷业务人员相对配备不足,使上述风险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及时发现和化解。

七是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不够。一是有部分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有些村干部思想观念保守,市场信息不灵, 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有些村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 习惯于张口要项目、要资金,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谋划项目、争取项目,有些村甚至几十年都没有实施过一个像样的项目。二是部分村干部在落实农村低保、危房改造、贫困户慰问救助等方面办事不公、优亲厚友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优惠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贫困户家中。三是村内很多特困户经济能力非常有限,往往因为拿不出自筹资金,致使无法享受项目资金,如危房改造等,群众希望对这部分特贫户要采取政策支持、信贷支持、帮扶支持等方式,帮助实现建新房的愿望,切实改变居住条件。

四、下步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扶贫组织领导。要充分发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调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扎实推进全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区、镇、村三级要加大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贯彻、落实力度,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充分认识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放在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总体目标中认真谋划,摆在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上通盘考虑。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进一步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改进和优化政策扶持机制、工作运行机制和社会帮扶机制,确保精准扶贫规划的扎实有效推进。

二是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扶贫先扶智,切实搞好科教扶贫。要以“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农村适用技术培训等为载体,加大对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丰富形式、拓宽渠道,不断创新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相关部门、镇、村的工作积极性,把扶贫工作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多渠道多形式提高贫困人口的技能素质、就业素质、文化素质,充分调动扶贫对象自主脫贫的积极性,增强自主“造血”功能。

三是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监管力度。在争取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严格按《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要求,资金跟着项目走,切实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项目资金封闭运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坚持项目资金的年度审计、报账制。区、镇、村三级全面推行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规范各类资金使用程序,把民心工程做好做实,确保扶贫开发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四是进一步提高产业化扶贫效果。坚持因人施策,因人因地,因致贫原因、贫困类型选择产业扶贫项目,对症下药,定向发力,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确保扶到点上,帮到根上,提高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的准确性。要加大项目督查力度,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督查,未完成的帮助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办法;未

开工的帮助论证方案可行性, 可行性不强的及时调整。要巩固现有产业化建设成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帮助贫困人口提高生产技能,指导扶贫对象加强产业管理,发挥产业脫贫效益。逐步完善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一方面严格执行企业和农户签订的合同,让其成为真正有法律效应的合同。另一方面让贫困户能够真正分享产业扶贫的利益。比如可采用多种方式实行农业产业化,如出租土地,多种方式进行土地流转;让农户的土地入股等方式,使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户真正成为产业化扶贫的受益者。

五是进一步整合行业扶贫资源。要健全行业部门扶贫整合制度,坚持“统筹兼顾、分工实施、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优势互补”的原则,以脱贫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由区扶贫办、财政局牵头论证项目,确定实施区域;项目主管部门整理申报材料,行文上报;项目资金下来后,主管部门将有关信息报区扶贫办,分工组织实施。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变部门多点分散投入为政府捆绑集中投入,达到“各炒一菜,共办一席”的效果。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工商企业参与南部山区林果产业开发,规模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稳定贫困群众的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着力引进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生产、加工、贮藏、流通等林果龙头企业,推动发展“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林果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林果业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特色经济林”、“互联网+林果经济”等营销新模式,培植林果电商新优势。

六是进一步汇聚社会扶贫力量。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要履行扶贫开发责任,积极开展定点扶贫,做好结对帮扶工作,自觉参

与脱贫攻坚;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参与扶贫工作,自主选择贫困村、贫困户作为帮扶对象,进行包干帮扶,开展上门送温暖送爱心活动;充分发挥工青妇残等群团组织优势,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和广大青年志愿者,定期联系帮扶农村贫困人口;区慈善总会设立扶贫专户,接收扶贫捐赠,脱贫攻坚期内的“慈心一日捐”捐款全部用于扶贫开发;鼓励龙头企业切实承担起扶贫社会责任,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30人以上或带动农村贫困户10户以上的,在用地保障、财税政策、银行贷款等方面重点支持。

七是进一步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贫作用。(一)加强合作社规范建设提升质量。引导农民合作社从健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民主管理、财务制度和利益分配,促进规范化建设发展;加强指导服务工作。建议扩大农民合作社管理办公室管理职能,为合作社提供政策咨询、会计服务、项目申报、贷款融资、品牌创建、市场信息、档案管理等一体化综合服务,对农民合作社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提升合作社规范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二)实施农民合作社带动扶贫脱贫试点。建议选择产业特色明显、市场开拓前景较好、内部管理较规范的农民合作社进行试点,赋予其带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职责,在政策、资金、技术指导和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帮扶,打造一批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示范社。同时,根据实际制定简单有效的合作社考核机制,明确其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责任和目标,推进农民合作社和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互促发展。(三)创新扶贫资金投入机制。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把扶持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改变以往扶贫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重点扶持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社,联合贫困群众发展特

色产业,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二是鼓励贫困户以享受扶贫政策的资金入股当地农民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既帮助贫困户找到找准脱贫致富的产业,实现由“输血”变为“造血”,又解决合作社发展资金难题,推动合作社发展壮大。

对于考察精准扶贫调查报告-扶贫调查报告

对于考察精准扶贫调查报告|扶贫调查报告 为稳步推进全县精准扶贫工作,**月14日至15日,县长**、副县长**率县政府办、县民政局及各乡镇管理区主要领导一行15人赴**、**两县,就精准扶贫的方式与方法实地考察学习,两县主要领导参与陪同。 一、考察情况 考察团分别参观了**县**片区、**片区、**片区、**茶业集团以及**县**片区、**镇等地方,每到一处,考察团听取了各参观点精准扶贫工作情况介绍、查看扶贫实施作战图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台账、了解精准扶贫工作具体实施步骤。两县在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给考察一行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考察主要成果  **、**两县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精准扶贫、拔除穷根的根本出路,以“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的三维纲要为统领,坚持外修生态塑形、内修人文铸魂的理念,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整县推进、金融扶贫等举措,整合资源,全面发力,展开扶贫攻坚的强大攻势,取得显著成效。 (一)精神脱贫转民风 **、**两县,在精准扶贫上,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扶业,一

手抓扶志,**县以“**好人”、“最美家庭”、“美德少年”等系列评选,让一批道德楷模、身边好人的故事登上乡村文化墙、走进广播电视,使之成为**的“草根明星”、百姓学习的“标杆”。**县是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的发源地,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村由腰缠万贯的精神乞丐村变成全国文明村,家规家训与村规民约有机结合,新的中华传统美德二十四孝在村部随处可见,强大的宣传氛围,使全县百姓的“精、气、神”在耳濡目染中发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神奇“裂变”,使“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蔚然成风。在这里,核心价值观与家规家训融为一体,亲切而自然地走进千家万户,孕育良好民风。 (二)做实产业引富民 在精准扶贫中,**、**两县围绕生态好、环境美、农民富的目标,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产业扶贫的理念,坚持产业扶贫与生态建设并重,在保护生态中发展产业,在培植产业中发展生态,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发展致富产业,实现了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双赢。 举全县之力,招引外援,全力争取乡土能人回归故里,以茶叶、核桃、药材、魔芋、养殖为主导产业,带动产业发展,其中,蒋家堰镇**片区的敖勇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投入3900万元,注册成立****药谷晨康药业有限公司,**创建**锦源绿化造林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流转土地6700亩,投入3500万元,发展红豆杉、美国红火箭等珍稀苗木63万株。土地流转后,“五个一点”的收入有效促进了贫困户脱贫,即身富力强的

精准扶贫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精准扶贫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情况。镇位于市西南部,距市区7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402平方公里,其中在册耕地面积2319公顷,林地面积618公顷,苇原面积6000公顷,草原面积18394公顷。下辖11个行政村,32个自然屯,总户数4468户、人口12914人,其中农业人口11982人。劳动力人数6741人,常年外出务工约3500人。全镇有低保户1098户、1196人,五保户60户、61人,残疾人352人,全镇参加新农保4569人,参保率44.8%;参加新农合6777人,参合率95%。 (二)基础设施情况。全镇现有农田井273眼,灌溉面积2300公顷、灌溉率73%。现有公路81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全镇砖瓦化率65%,自来水入户率80%,固定电话入户率10%,互联网入户率40%,有线电视入户率50%。中小型农机具1324台(套),大型农机具92台(套)。有村小学6所,中心校1所,中学1所,卫生院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10所,敬老院1所,有10个村修建了文化健身广场,其中有2个村广场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 (三)经济发展情况。2021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75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305万元,占47.5%;养殖业收入5455万元,占31.1%;劳务经济产值3740万元,占21.4%。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同比增长10.8%。

1、种植业。种植业实现总产值是8305万元,其中,玉米1350公顷,实现产值2385万元;水稻1050公顷,实现产值4000万元,高粱大挠子1255公顷,实现产值1880万元;杂粮杂豆60公顷,实现产值40万元。 2、养殖业。养殖业实现总产值5455万元,其中,养羊10.5万只,实现产值4215万元;养猪3200头,实现产值853万元;养马407只,实现产值200万元;养牛175只,实现产值87万只,养鸡1.5万只,实现产值100万元。 3、劳务输出。劳务输出实现收入3740万元,其中,全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3500人,实现收入3500万元,季节性务工1251人,实现收入240万元。 (四)党建情况。镇党委下设18个党支部。其中:镇直机关党支部1个、村级党支部11个。共有党小组47个,党员426名,其中项目党员25名,贫困党员57名。党员平均年龄49岁。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场所“六星一网”建设,现有7个村已达到了上级要求的标准,计划明年完成其余4个村的“六星一网”建设。 二、贫困现状及原因 在2021年建档立卡中,全镇共有贫困户2088户、4713人,分布在全镇11个行政村,占全镇总户数的31%,占总人数的 36.5%。其中,重点贫困村4个(平安村、长征村、长富村、东南岗村)。到2021年,全镇尚有1539户贫困户,2950名贫困人口。

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

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_99 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协工作安排,由紫阳县政协经科委牵头,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属于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区,是592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全县现有贫困村158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5.3%;现有贫困人口11.4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7%。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全力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联系分管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2014年起,每年完成贫困人口脱贫1.5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相继印发了《紫阳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紫阳县选派干部进驻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各镇、部门扶贫开发年度考核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导规范全县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二)深入摸底调查,逐一建档立卡。根据中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

机制有关要求,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和选准对象、找准原因、定准类别的要求,逐村逐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并建档立卡,为实现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县上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扶贫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扶贫信息监测中心。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我县探索推行的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镇审核、县审定和实地核实、到村到户,严格程序、群众评议,公平公正、三榜公示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目前,我县已全面完成158个贫困村、11.45万贫困对象识别和信息录入工作,为精准监测、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 (三)抓实精准对接,强化项目支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项目整合工作,捆绑涉农项目资金,集中用于精准扶贫。我县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则和乡镇申报、部门踏核、县上研定的要求,由县扶贫局牵头汇总整理各镇贫困村急需实施的项目,分类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核查,初步确定年度拟实施的项目和投资额度,经县政府审定后由县发改局、扶贫局和相关部门下达项目计划,有效提高了项目资金使用的精准度。截止目前,全县共整合县发改、国土、住建、交通、教育、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电力、通讯等部门资金1.79亿元,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四)夯实综合措施,实施重点突破。一是完善规划体系。为确保实现每年1.5万人以上贫困户脱贫目标,按照五结合、四到位的要求(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整村推进与到村到户相结合,产业扶贫、移民搬迁与教育扶贫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坚持增收项目到村到户,扶贫资金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帮扶责任到干部人头),以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瓶颈问题为突破口,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城镇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系统完善的县、镇、村扶贫规划体系,确保扶贫规划与其他专项发展规划协调统一。同时,以户为基础、项目为支撑、移民搬迁安置为核心、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为重点,为贫困户逐一制定符

(最新)推进精准扶贫 助力全面小康调研报告

推进精准扶贫助力全面小康调研报告 推进精准扶贫  助力全面小康调研报告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及“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实现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奋斗目标。按省贫困人口标准,红州是贫困人口重点地区。在山多地少、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的红州,脱贫攻坚任务之重、难度之大、挑战之高可想而知。我们只有找到更精准的对策、更精准的举措、更精准的落实,才能完成中共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任务。 一、红州市扶贫工作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 (一)基本情况。 自2009年至2015年红州市开展了两轮扶贫双到工作。第一轮经省核定,全市共有贫困村551个,贫困户44315户,17.89万人;第二轮核定贫困村386个,贫困户37155户,14.6万人。两轮扶贫得到了省直有关单位和广州市的大力支持。从2013年至2015年9月底各帮扶单位共投入资金25亿元,平均每个村投入资金达647万元。全市实施的扶贫项目1.1785万个,实施扶持贫困户项目32.59万个,探索出了符合红州市实际的产业扶贫、智力扶贫、搬迁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有效方法。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贫困户收入较大增长,基本实现了脱贫目标。2012年贫困户人均收入4199元,2015年提高到8813元,增长了2.1倍。 二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较大增长。2012年全市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2015年平均达到7.5万元以上。 三是民生问题得到较大改善。新纳入低保2767人,新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29214人,基本上做到应保尽保;解决了大量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问题。 四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乡村硬底化道路的修建,农田水利、文化场馆、村卫生站的建设,贫困村全部实现“四通”(通电、通邮、通讯、通广播),生产生活基本设施得到改善,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坚持精准扶贫同步全面小康 2015年7月至8月,我们驻村工作队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全村贫户家庭入户调查,认真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全村发展现状,认真分析总结,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村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业收入不稳定。部分村民对新技术、新产品接受程度底,特色高效农业推广慢,村民文化程度偏低,掌握的实用技术少。 二、工作目标 (一)宣传政策。注重把宣传政策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结合起来,采取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广泛宣传国家和省、市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卫生、低保、养老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协助联系户申请办理“双业”贷款、妇女小额信贷等惠农贷款,引导农民敢贷款、会贷款、及时还款,及时发现、反映和制止损害农民利益的各种行为,督促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进一步凝聚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 (二)反映民意。注重把反映民意与巩固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结合起来,健全完善听取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困难的长效机制,深入联系村召开村组干部与村民代表会议,商讨修订两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帮助村委会

建档立卡,推行扶贫攻坚“图表式管理”模式。双联干部深入联系户家中,了解村情户情、经济状况、发展愿望、存在困难、就医就学等,提出个人帮扶计划。要认真梳理归纳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党支部或有关部门,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促进发展。注重把促进发展与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以发展养殖业为主的设施农牧业,以种植核桃树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帮助村委会做好村级道路硬化和自来水入户工作,积极试点推广甜高粱种植技术,全力发展千亩优质核桃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协助做好土地流转、种植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技能培训、劳务输转等工作,帮助群众找准最适宜、效果最好、收益最高的富民产业。 (四)疏导情绪。注重把疏导情绪与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帮助开展法律法规及政策解释工作。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新风尚。 (五)强基固本。注重把强基固本与提升能力素质结合起来,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强化党员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训,帮助完善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党员培养教育等制度,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指导村内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提升村级党建工作水平。 (六)推广典型。注重把推广典型与凝聚强大力量结合起来,

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摸清贫困家庭及人口底数,根据市主要领导指示精神,**乡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入户走访“拉网式”摸排,对全乡贫困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脱贫意愿等进行了详细了解,初步理清了**乡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存在问题等,并据此提出了开展下一步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供决策参考。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地处**市西北部,东邻**县**镇,南接本市**镇,北连**赖村镇,西毗邻**县**乡,离市区82公里,全乡总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391亩、山地面积65730亩,丘陵6109亩,河流水库4100亩;全乡共有**、**、**、**、**、**等6个行政村,81个村小组,756个自然村,农业总人口12755人。主要产业为水稻、烟叶、生猪、土鸡土鸡蛋等,村民主要收入为外出务工收入。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整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三送”工作、土坯房改造等政策资源,积极发展烤烟等特色农业产业,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一定改善。截止目前,全乡通村组公路达85%,新农保参保率57%,新农合参合率98%,共有1223户土坯房改造户已完成改造。但限于村民自身文化素质和农业产业抵御各类风险的局限性,仍有部分村民因各种原因无法脱贫或返贫。到目前为止,全乡仍

有低保户117户440人,五保户73户117人,扶贫户489户2170人,扶贫低保户42户178人。 二、贫困类型 此次调查样本主要为按照省、市、县工作部署,先期已识别为扶贫低保户和扶贫开发户的对象,共721户2905人,其中低保户117户,五保户73户,扶贫户489户。经梳理,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这类群体是我乡贫困户的主要群体,如**村的**,大儿子前几年查出患有重症肌无力,去年小儿子也查出患有此病,真是祸不单行,家里一贫如洗。 2、因丧失劳动力致贫。如**村新地小组**年时已高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小儿子20xx年因车祸去世,家中的主要劳动丧失,儿媳**体弱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孙子**年幼,全家3口人没一个主要劳动力,全家只靠政府发放的低保补助金和年高体弱的老人艰难耕作生活,日子过得非常困难。 3、有劳力,但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致贫。如**村**组的**,全家每月有2千多元的收入,但游手好闲,做一天,吃三天,有多少吃多少,一年到头没有一点积蓄,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居住和生活条件全村倒数之列。 4、因学致贫。如**村**原本生活在全村属中等水平,但近年,2个儿子分别在**、**上大学和高中,一年5万多元的教育经费一下子把他家多年的积蓄用光,到处借钱供小孩上学。 5、因文化水平低,无技术技能致贫。如**村的**和**夫妻二人,

2020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下面是为您准备的2020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一:? 按照县委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就温泉镇斯桥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斯桥村位于温泉镇西部,辖33个村民组(法定组28个,自然组5个),现有910户3228人。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60户941人,其中五保25户28人、低保85户232人。2020年度,全村农民家庭可支配收入7800元,2020年度农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有望达到9360元。 斯桥村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33亩、林地面积1980亩,茶园850亩、桑园950亩,其中高标准茶园400亩,桑园300亩。 斯桥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1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0%以上。2020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 8.69%、养殖业收入占13.88%、务工收入占73.22%、其他收入占4.21%。 二、调研过程 这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调研。我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调研了斯桥村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走访15户典型贫困户,之后又抽调2人组成工作组,利用3天时间驻村蹲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斯桥村由县供销社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的25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第二阶段,甄别确认。对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25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甄别确认。最后确定,斯桥村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98人。第三阶段,制订措施。针对该村确定了五项帮扶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第四阶段,集中交办。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施由单位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部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 三、致贫原因分析 (一)因病致贫。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在外务工,因工作环境、安全防护条件比较差,患上了内风湿、致残等病,致使劳动能力丧失,就医成本上升。目前,25户贫困户98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占35.07%。 (二)因学致贫。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在县城或镇政府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经调查,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户的17.5%。 (三)要素缺乏致贫。一是缺少致富门路,思想观念陈旧,务工技能缺乏。二是缺少致富资金,以种植水稻、小麦和发展少数种桑养蚕为主的种植业收入有限。三是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

乡村精准扶贫调查报告

这个寒假我早早回到了我的家乡,并开启了对我乡村村深入调查之旅。我所在的家乡名叫中益乡坪坝村,能成为这里的一员我感到特别骄傲,因为这里是一个风景美、人美的地方。根据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我在这个寒假期间对我乡村进行深入的调查。中益乡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之所以被列入为市级深度贫困乡,主要有两点:一是地理状况严路,基础设施落后;而是发展资源贫乏,志智开发不够。但是在近年来我们村已经成为精准扶贫开发的重点村,在短短的一两年实间内,因为精准扶贫,我们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村在精准扶贫前,同附近的村落主要有以下几个贫困问题:①村民的居住条件差,大部分居民的木房、土房,根本没有舒适性可言,而且大多数都年久失修,存在一些危险。②村里的公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绝大多数支路还是泥泞的土路,一到下雨天走路都很不方便,在暴雨时公路边上的悬崖很容易发生垮塌,人有在下面,特别危险。③村里的环境卫生很差,农村的生活垃圾较多,只有将这些垃圾倾倒在河塘和废地,从而造成一眼望去到处是垃圾的现象,河中的水变得浑浊不堪,河里的鱼几乎灭绝。村民的生活健康存在很大的威胁。④村民的经济条件较差,大多数村民靠外出务工、生产农业作为主要经济的来源。⑤由于年轻的外出打工,所以村里出现老人和小孩较多的现象。目前这些问题都已得到了相应的解决。 在最近两年里,村里老人和小孩较多现象已慢慢消退,现在村里的人数逐渐增多。由于乡村的迅速发展,有大量的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发展农产业和养殖产业。主要以种植辣椒和养殖等你为主。种植辣椒是近两年才开始种植,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有“石柱红”辣椒,等到了辣椒采摘、收购期,辣椒地里,一串串辣椒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煞是喜人,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戴着草帽的农民忙着采摘辣椒,呈现出一派丰收的现象。但是在养殖蜜蜂方面,之前是村民较为担心的,原因是蜂蜜很难销售出去,直到如今网络进入到农村,并且有了政府的大力宣传,村民再也不用担心蜂蜜销售问题。在当地有了这样以为人士,以养殖蜜蜂为主,养殖多年,但还是仅有微薄的收入。直到今年来,我乡发出了一系列大力发展中蜂养殖的扶持政策,给了这位人士响应的帮扶,从此他走出了一条致富路,他的脱贫致富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并把自己的创业经验传授给贫困群众,动员大家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带领村民脱贫本小康。种植产业、养殖产业使当地的村民的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我乡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在去年,农村水库已修建完成,水库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提供农村用水、灌溉、防洪、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效益,也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农业生产条件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水库对于农村经济来说已经属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中益乡通过扶贫,对贫困村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对凌乱分散的房屋进行统一规划,改厨、改厕、改道、引水、修路等,现在大多数村民家里都已安装了有线电视、修建了休闲娱乐广场,为村民们打造了一个靓丽的家园,成功让山区农民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同时还加快了该乡融入大黄水生态旅游经济圈的步伐,彻底解决了当地农民出行难问题。在安全引水上,投诉大量资金,新建了中益水厂,解决了村民饮水难问题,让村民用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还在修山方面上,也投入大量资金,有效促进了贫困村的发展,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如今走进石柱县中益乡坪坝村:干净整洁的水泥马路,翠绿郁葱的花草树木,摆放整齐的垃圾桶,修葺一新的农家小院,给人呈现出一副秀丽的农村田园风光的画面。为了改变村容村貌,坪坝村在农家小院放置了统一的垃圾收集桶,垃圾乱堆乱倒现象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路边和院落内再也没有暴露的垃圾,村落干净整洁、清爽宜人,乡村居民也逐渐养成了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全乡全村设置了

教育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教育精准扶贫调研报告2018 根据市政协工作安排,由紫阳县政协经科委牵头,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属于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区,是592 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全县现有贫困村158 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5.3% ;现有贫困人口11.45 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7% 。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全力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联系分管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2018 年起,每年完成贫困人口脱贫 1.5 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相继印发了《紫阳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紫阳县选派干部进驻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各镇、部门扶贫开发年度考核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导规范全县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二)深入摸底调查,逐一建档立卡。根据中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有关要求,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和选准对象、找准原因、定准类别的要求,逐村逐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并建档立卡,为实现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县上成立了以分

管副县长为组长,扶贫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扶贫信息监测中心。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我县探索推行的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镇审核、县审定和实地核实、到村到户,严格程序、群众评议,公平公正、三榜公示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目前,我县已全面完成158 个贫困村、11.45 万贫困对象识别和信息录入工作,为精准监测、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 (三)抓实精准对接,强化项目支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项目整合工作,捆绑涉农项目资金,集中用于精准扶贫。我县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则和乡镇申报、部门踏核、县上研定的要求,由县扶贫局牵头汇总整理各镇贫困村急需实施的项目,分类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核查,初步确定年度拟实施的项目和投资额度,经县政府审定后由县发改局、扶贫局和相关部门下达项目计划,有效提高了项目资金使用的精准度。截止目前,全县共整合县发改、国土、住建、交通、教育、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电力、通讯等部门资金1.79 亿元,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四)夯实综合措施,实施重点突破。一是完善规划体系。为确保实现每年1.5 万人以上贫困户脱贫目标,按照五结合、四到位的要求(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整村推进与到村到户相结合,产业扶贫、移民搬迁与教育扶贫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坚持增收项目到村到户,扶贫资金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帮扶责任到干部人头),以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瓶颈问题为突破口,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城镇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系统完善的县、镇、村扶贫规划体系,确保扶贫规划与其他专项发展规划协调统一。同时,以户为基础、项目为支撑、移民搬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2017.11 张冰池) 按照省、市、县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扶贫办《关于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办公室干部结对帮扶工作的具体分工,由我承担XX镇店头村乔X林和徐X林家的帮扶工作。为帮助其能够实现2020年脱贫的既定目标,我通过2014年至2016年前半年的驻村扶贫工作和今年5月至7月的多次入户走访,对全村的基本情况及乔西林、徐书林两家的具体情况已经全面掌握,现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与现状 (一)村情概况 1、村情简介 店头村位于XX镇东南4.5公里处,东临XX镇卋坡村,南邻XX镇肖咀村,西邻XX镇唐家村,北邻XX镇刘家村、XX村,地形地貌是三坡四沟,东北高、西南低,是我县中部塬区的中型村。该村共有268户、1170余人,耕地面积1547亩,全村主导产业以粮、果为主,果园面积928亩、地膜玉米700亩(含套种)。村民从事个体运输业13户,第三产业的9户,养殖业2户,其余群众以种植业为主,农闲季节在附近打短工。 2、产业发展

店头村的主导产业为苹果种植,全村耕地中大约75%用于发展苹果种植产业,经济收入的85%来源于苹果,其余耕地基本上种植玉米,有少量小麦。村内没有建立果品精深加工企业,也未发展附加值较高果蔬相关的下游产业。 3、农民收入 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70人,支撑全村年均收入2300元。苹果和玉米种植,支撑全村年均收入1150元。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农资直补、低保供养等政策性收入,达到全村年均收入150元。肉猪、家鸡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养殖业不成规模,目前带动收入不大。合计人均年纯收入3400余元。目前暂无村集体收入。 4、基础设施建设 人畜饮水已经实现了全覆盖,群众用水比较方便,排污管网建设等设施因年久老化,阴雨天气积水排放不畅;在我单位为店头村修筑完成800米的道路硬化任务后,该村的村组道硬化已基本完成全覆盖。通村公路“店川路”与210国道完成了对接,现通往丗坡村的200米左右的道路尚未完成硬化任务;全村实现了农村远程教育网络接通,方便群众收看政策宣传与作物管理培训节目。通讯信号完成了全覆盖,互联网也已完成入户建设;全村“村村通”网络电视已全覆盖。 5、基层组织建设及其作用发挥情况

关于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2020

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根据xx党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我对xx村村情进行了实际调研。为了掌握村里在组织建设、农民思想状况和文化程度、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采取与村干部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东部川区,全村共有5社135户540口人,其中贫困户44户,五保户2户,贫困人口168人;耕地面积3685.43亩,其中川地1528.62亩,山地2156.83亩,人均耕地6.82亩(川地2.83亩、山地3.99亩)。该村地处灵新路沿线,距离街道约2公里,位于达溪河川区,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条件极为不便。 1、村组织建设情况 村两委班子成员共8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一人,村委主任1人,村党支部副书记1人,委员8人,计生专干1人,平均年龄45岁;文化程度:大学文化1人,高中文化1人,初中文化6人。全村党员人数共有43人, 其中流动党员10人,其中困难党员6人。村的党组织及村的行政管理组织基本健全,能够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及村务管理工作。 2、劳动力资源状况 全村共有劳动力184人,其中男103人,女81人。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居多。今年外出务工者53人,42人从事建筑行业,11人从事服务业,年人均收入1.8万元。留守劳动力基本从事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养殖业效率下滑。 3、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全村以种植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豆类、小麦、玉麦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近年来,由于党的政策好,落实到位,加之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该村在基础设施上有所改善,全村各社都通有有线电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30%以上,有四社已经通了硬化路面,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2014年底,xx村种植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54%;养殖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19.4%;二三产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26.5%。从产业比重看,xx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业。而外出务工人员及从事二、三产业者,养殖业者偏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经济总量偏小,贫困面较大。 种植业:xx村种植业主要以玉米等经济作物为主,年均种植玉米236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3%。另种植少量小麦、豆类、蔬菜约

精准扶贫调研情况报告

精准扶贫调研情况报告 为摸清我区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拓展思路,推进全区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5月中旬,由区政协副主席刘树起带队,区政协各委室负责人、部分政协常委组成调研组。在有关部门及镇(街)积极配合下,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实地察看、发放问卷等方式,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全区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情况 近年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从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从影响贫困村发展最紧迫、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抓起,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扶贫开发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全区经济总量较小、贫困人口较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仍然是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经过入户调查、精准识别,我区现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贫困人口x人。其中,一般贫困户占x%,低保贫困户占x%,五保贫困户占x%;有劳动能力的占x%,丧失劳动能力的占x%,无劳动能力的占x%;因病致贫占x%,因残致贫占x%,缺劳动力致贫占x%,因缺技术、缺资金等致贫占x%。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我们要完成x人的脱贫任务,到2018年所有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不仅时间紧、担子重,而且越往后难度越大、成本越高、见效越慢。脱贫攻坚真正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三项机制,精准落实扶贫责任。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工作落实,为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是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建立区、镇(街)、村三级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健全区级领导联系镇街、区直部门结对帮扶贫困村、镇街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户的帮包责任制,坚持村为重点、扶贫到户、责任到人,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传递压力,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全面加强督查考核,动态监督精准扶贫工作进展,及时发现并督促镇(街)、部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精准扶贫纳入全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建立脱贫攻坚目标考核制和问责制,实行扶贫工作实绩“一票否决”,在全区上下形成“领导主抓、专班负责、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健全项目资金监管机制。制定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健全项目评审、公告公示、招投标、检查验收制度,确保所有程序全部实行阳光操作;实行财政扶贫资金项目使用实施情况跟踪问效机制,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及时问责,切实保障项目资金规范使用和安全运行。 (二)做实两项工作,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把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做实扶贫对象精准认定和精细化管理工作,确保扶贫对象识别精准,为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奠定基础。一是精准认定扶贫对象。组织区、镇、村三级力量,坚持科学识别、民主认定的原则,严格按照组织培训、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告公示、建档立卡“六步工作法”,开展入户调查,精准确定扶贫对象,着力摸清贫困人口底数、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2014年共识别贫困村x个,贫困户x户、x人;今年2月份,再次对贫困村、贫困户

关于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为摸清**市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拓宽思路,促进全市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根据市政协常委会2015年度工作安排,8月19日,在市政协副主席**的率领下,组织部分政协委员,采取实地察看、听取工作汇报、与镇村组干部和村民座谈等方式,就我市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认真听取了市扶贫办、**镇、**村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介绍,实地察看了部分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与镇村组干部、扶贫重点户和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广泛听取和认真讨论了他们对推进我市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根据调研情况,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贫困现状与致贫原因 **市是国家**山片区29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之一、是全省脱贫奔小康七个试点县市之一,全市现有贫困人口8.6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3%,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以南高寒山区、**以**漠化山区和**水库淹没区等3个贫困带,贫困区域广、致贫因素多。形成贫困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贫困户居住在偏远山村,交通不畅,通讯落后,信息闭塞,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提升,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二)贫困人口素质偏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子女上学致贫。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创业,有的举家外出,农村大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班级不齐,与之配套的措施是集中办寄宿制学校,导致农村孩子幼儿、小学阶段就被迫外出上学。还一些家长为了照顾子女上学,只能寄居或租住在有学校的城镇,这样增加了家庭负担。而对于部分举家外出打工的农民而言,带孩子去城镇或城市上学,同样无形中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尚未根本脱贫的农民更是不堪重负。特别是高中生、大学生学费、生活费支出较大,一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子女上学负债累累。 (四)因灾因病返贫。一方面,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无法抵御频发的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贫困户中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二、主要做法与根本出路 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前**市扶贫开发已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尤其是围绕贫困户脱贫所做的前期工作及好的经验做法,为下一步开展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出路还是要贯彻落实中央、省新时期扶贫开发精神,采取“五个一批”确保贫困户脱贫。 (一)主要做法 1、对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2014年**市根据国家、省扶贫部门工作要求,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讲求事实。它通过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用事实材料阐明观点,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调研报告的基础是客观事实,一切分析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价值所在。因此,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是调研报告的最大特点。写入调研报告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调研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背景介绍、资料引用等等都要求准确真实。一切材料均出之有据,不能听信道听途说。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如果调研报告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调研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欢迎借鉴阅读。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根据xx党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我对xx村村情进行了实际调研。为了掌握村里在组织建设、农民思想状况和文化程度、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采取与村干部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东部川区,全村共有5社135户540口人,其中贫困户44户,五保户2户,贫困人口168人;耕地面积3685.43亩,其中川地1528.62亩,山地2156.83亩,人均耕地6.82亩(川地2.83亩、山地3.99亩)。该村地处灵新路沿线,距离街道约2公里,位于达溪河川区,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条件极为不便。 1、村组织建设情况 xx村“两委”班子成员共8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一人,村委主任1人,村党支部副书记1人,委员8人,计生专干1人,平均年龄45岁;文化程度:大学文化1人,高中文化1人,初中文化6人。全村党员人数共有43人, 其中流动党员10人,其中困难党员6人。村的党组织及村的行政管理组织基本健全,能够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及村务管理工作。 2、劳动力资源状况 全村共有劳动力184人,其中男103人,女81人。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居多。今年外出务工者53人,42人从事建筑行业,11人从事服务业,年人均收入1.8万元。留守劳动力基本从事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养殖业效率下滑。 3、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关于XX年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关于XX年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进一步创新生产扶持方式,用好产业扶贫资金,通过引导帮扶,以发展种植、养殖业为主,帮助农户就地脱贫致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一)根据市政协工作安排,由紫阳县政协经科委牵头,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我县属于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区,是592 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全县现有贫困村158 个,占全县总村数的%;现有贫困人口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全力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联系分管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XX年起,每年完成贫困人口脱贫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相继印发了《紫阳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紫阳县选派干部进驻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

案》《紫阳县各镇、部门扶贫开发年度考核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导规范全县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二)深入摸底调查,逐一建档立卡。根据中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有关要求,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和选准对象、找准原因、定准类别的要求,逐村逐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并建档立卡,为实现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县上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扶贫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扶贫信息监测中心。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我县探索推行的“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镇审核、县审定”和“实地核实、到村到户,严格程序、群众评议,公平公正、三榜公示”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目前,我县已全面完成158 个贫困村、万贫困对象识别和信息录入工作,为精准监测、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 (三)抓实精准对接,强化项目支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项目整合工作,捆绑涉农项目资金,集中用于精准扶贫。我县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则和“乡镇申报、部门踏核、县上研定”的要求,由县扶贫局牵头汇总整理各镇贫困村急需实施的项目,分类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核查,初步确定年度拟实施的项目和投资额度,经县政府审定后由县发改局、扶贫局和相关部门下达项目计划,有效提高了项目资金使用的精准度。截止目前,全县共整合县发改、国土、住建、交通、教育、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电

2016年度精准扶贫专题调研报告

2016年度精准扶贫专题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中央对扶贫工作作出重大战略调整,提出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为适应扶贫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摸清贫困人口底数,了解致贫原因,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6月30日—7月13日,县发改局和xx镇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村组户,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扶贫档案、现场交流、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为期14天的精准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绥江县境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平均气温18摄氏度,镇辖国土面积100.89平方公里,辖箭头社区和xx、和平、黄坪、三渡4个村民委员会,29个自然村、109个村民小组,18个居民小组,全镇有7040户24801人,其中农业户4985户19633人,占79.16%,属典型农业镇。有劳动力12648人。耕地面积24394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7500亩。林地面积5000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XX公顷。XX年,镇内生产总值2.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4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9%。 (二)产业分布。 xx镇辖区内有6家企业,可吸纳劳动力400人,贡献产值4000万元。产业以种养业为主,主要覆盖4个村。有养殖大户46户,其

中养羊18户、养牛9 户、生猪养殖7户、养兔4 户、养鸡 3 户,养鸭2 户、梅花鹿1户、其它2户,有专业合作社10个。种植业以经济林果为主,主要种植李子、核桃,李子种植14060亩,核桃4000 亩,种植大户55户,有专业合作社25个,主要分布在和平村、三渡村、黄坪村。 (三)贫困现状。 根据XX年登记确认,全镇有贫困行政村2个,分别是和平村和黄坪村,特困自然村29个,有贫困户2468户,贫困人口12463人,其中五保人口数115人,低保人口数2794人,少数民族人口数91人,残疾人人口数562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0.25%,这些贫困人口,55%以上集中分布在贫困行政村。加快减贫脱困,确保2468贫困户12463贫困人口在2019年如期脱贫,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抽样摸底情况分析 xx镇有贫困户2468户12463人,其中建档立卡2051户8854人,按30%的比例要求,应抽查摸底615户。此次抽样摸底从发改局和xx 镇抽调20人组成,分内业组和外业组,内业组主要负责村委和片区的大面座谈交流,并撰写调研报告;外业组主要负责入户填表,汇总分析。通过14天的实地调查,共摸底640户,涉及4个村29个片区2852人。通过选取交通条件较差、贫困面较大、致贫原因复杂的区域开展调查,抽样摸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抽样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