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及 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及 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及 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及 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木.(chang)之长者浚.(jun)其泉源

B.虑雍.(yong)蔽正身黜.(chu)恶

C.克终者盖.(gai)寡董.(dong)之以严刑

D.垂拱.(gong)而治仁者播.(bo)其惠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枚

..:加强自身修养

B.乐盘游,则思三驱

..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C.宏兹九德,简能

..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

..之职役:老百姓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怒而滥刑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项王曰:“沛公安.在?”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不求.闻达于诸侯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二.填空题:

5.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①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也。

②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惧谗邪,_______________;

④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6.魏征(580—643),字_____,唐太宗封之为__________,文集有《_______________》。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专用文体。

【提高试题】

三.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7-10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

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7.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全不正确的一组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 B.善始者实.繁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春华秋实.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C.振.之以威怒 D.塞源而欲流.长也

振.长策而御宇内流.水不腐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8.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而.况于明哲乎

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D.而况于.明哲乎

臣闻求木之.长者青取之于.蓝

9.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帝王位高权重,处者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10.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钧,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官,宴近臣。长孙无忌

曰:“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太宗日:“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硅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贞观政要·任贤》)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汝离间

..

..我兄弟②魏征为太子洗马

③喜逢知己

..息隐

..之主③往事

⑤但其尽心

..对曰

..所事⑥从容

⑦征慷慨

..敢言

..自若⑧臣所以

A.①②③⑤⑦ B.②④⑤⑥⑧ C.①③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⑧

1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雅有经国之才—--很有治理国家的才干。

B.君臣相得---君臣各有收获

C.臣见之若仇—--我看见他们就好象仇敌一样

D.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我自己好比是金子,你好比是优秀的冶金的高手。13.“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是指:

A.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B.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C.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D。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

14.斗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建成”“隐太子”“息隐”这三人与太宗都是兄弟关系。

B.“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这话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太宗厚遇魏征从感情上接受不了。

C.本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贤,胸襟宽广,即使对魏征这样来自敌对营垒的人也能不计前嫌,给以重用。

D.这段文字体现了唐太宗一贯强调的“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政治思想。【创新试题】

四.阅读下面两段短文,完成15-16题:

房玄龄与高士廉偕行,遇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之曰:“北门近来有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①。太宗谓玄龄、士廉曰:“卿但知南衙事,我北门小小营造,何妨卿事?”玄龄等拜谢。魏徵进曰:“臣不解陛下责,亦不解玄龄等谢②。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营造,何容不知。责其访问官司,臣所不解。陛下所为若是,当助陛下成之;所为若非,当奏罢之。此乃事君之道。玄龄等问既无罪,而陛下责之,玄龄等不识所守,臣实不喻。”太宗深纳之。(《大唐新语》) 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太宗正色谓之曰:“魏徵尝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矣,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乃果

然。”士及叩头谢曰:“南衙群臣,面折廷诤,陛下常不举首③。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 (《大唐新语》)

15.翻译划线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简要点评文中的主要人物:

太宗:

魏徵:

宇文士及:

【参考答案】

1.A

2.D

3.A

4.B

5.略

6.玄成、郑国公、《魏郑公文集》古代臣属向皇帝分条陈述奏议的一种专用文体。

7.A

8.A

9.B 10.C(这并不是作者要说明的观点) 11.C 12. C 13.A 14.A(三者是同一人)

15.①窦德素把房玄龄等询问之事告诉了唐太宗。

②我不理解陛下为什么责备他们,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谢罪。

③朝庭群臣常常当面和您驳斥争论,您常常左右为难不能如意。

16.太宗在大是大非上能从谏如流,但小节上亦爱听奉承访;魏徵直言进谏,咄咄逼人;宇文士及小人心态,拍马一流(有此大意即可)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经典题 型汇总含答案

z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经典题型汇总 一、增长率问题 例1 恒利商厦九月份的销售额为200万元,十月份的销售额下降了20%,商厦从十一月份起加强管理,改善经营,使销售额稳步上升,十二月份的销售额达到了193.6万元,求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 解 设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是x.,则根据题意,得200(1-20%) (1+x)2=193.6, 即(1+x)2=1.21,解这个方程,得x1=0.1,x2=-2.1(舍去). 答 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是10%. 说明 这是一道正增长率问题,对于正的增长率问题,在弄清楚增长的次数和问题中每一个数据的意义,即可利用公式m(1+x)2=n求解,其中m<n.对于负的增长率问题,若经过两次相等下降后,则有公式m(1-x)2=n即可求解,其中m>n. 二、商品定价 例2 益群精品店以每件21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该商品可以自行定价,若每件商品售价a元,则可卖出(350-10a)件,但物价局限定每件商品的利润不得超过20%,商店计划要盈利400元,需要进货多少件?每件商品应定价多少? 解 根据题意,得(a-21)(350-10a)=400,整理,得a2-56a+775=0, 解这个方程,得a1=25,a2=31. 因为21×(1+20%)=25.2,所以a2=31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350-10a=350-10×25=100(件). 答 需要进货100件,每件商品应定价25元. 说明 商品的定价问题是商品交易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各种考试的热点.

三、储蓄问题 例3 王红梅同学将1000元压岁钱第一次按一年定期含蓄存入“少儿银行”,到期后将本金和利息取出,并将其中的500元捐给“希望工程”,剩余的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这时存款的年利率已下调到第一次存款时年利率的90%,这样到期后,可得本金和利息共530元,求第一次存款时的年利率.(假设不计利息税) 解 设第一次存款时的年利率为x. 则根据题意,得[1000(1+x)-500](1+0.9x)=530.整理,得 90x2+145x-3=0. 解这个方程,得x1≈0.0204=2.04%,x2≈-1.63.由于存款利率不能为负数,所以将x2≈-1.63舍去. 答 第一次存款的年利率约是2.04%. 说明 这里是按教育储蓄求解的,应注意不计利息税. 四、趣味问题 例4 一个醉汉拿着一根竹竿进城,横着怎么也拿不进去,量竹竿长比城门宽4米,旁边一个醉汉嘲笑他,你没看城门高吗,竖着拿就可以进去啦,结果竖着比城门高2米,二人没办法,只好请教聪明人,聪明人教他们二人沿着门的对角斜着拿,二人一试,不多不少刚好进城,你知道竹竿有多长吗? 解 设渠道的深度为xm,那么渠底宽为(x+0.1)m,上口宽为 (x+0.1+1.4)m. 则根据题意,得 (x+0.1+x+1.4+0.1)·x=1.8,整理,得x2+0.8x-1.8=0. 解这个方程,得x1=-1.8(舍去),x2=1. 所以x+1.4+0.1=1+1.4+0.1=2.5. 答 渠道的上口宽2.5m,渠深1m.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 3. > > 4.0×40=1200 20×25=500 1200+500=1700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 3. 11×2=22 11+22=33 4.×40=120 40×20=800 120+800=920 900 乘法笔算 4.3×16=368 368-23=345 5. 12×4=48 13×12=156 乘法笔算 3. 500000 个1 十 1十 相加

四三 2000000500 400 练习一 4.00×20=16000 练习一 4.5×7=455 455×2=910 5.5×60=390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5.2×23=736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9×32=1568 5. > > 连乘 4.×6=18 28×18=504 5. 12×6=72 72×4=288 练习二 5.8×20=1960 1960 6.×3=18 18×2=36

练习二 3. B B 4. 186÷2=62 62×12=744 复习 9.8×12=816张 10. 1小时=60分钟 21×60=1260 11.8×12=936 54×4=208 复习 7.5×30=1350 50×28=1400 8. 17×12=204 17+204=221 9.0×15=450 450÷9=50 第一单元自评 4. > > 8. 24×3=72 26×15=390 15×24=360

360 9.4×12=288 288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认识千米 5.00×4=2000=2 认识吨 2. B C D A 5.4÷5=12 (4) 至少要运13次 练习三 3.千克=2000克 2000÷10=200 200×500=100000=100 4.0+50=90 90×22=1980=1吨980千克练习三 3.÷3=3 27÷3=9 4.00×4=2000=2 第二单元自评 4.000+1000=4000=4 9. ÷8=4 10. 13时-8时=5时 240×5=1200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 1.800704011010001 1300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题 附加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 1.解释下列加粗部分的含义。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 ②俄而雪骤________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 2.简答。 《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_?”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②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各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语段点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_ ③引:________ ④顾:________ 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5.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则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20200522202733)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 1.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帝王位高权重,处者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 2.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这并不是作者要说明的观点)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3.解释下面的句子中的“以”。 (1)戒奢以俭(1)动词,用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2)连词,目的关系,来 (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3)连词,修饰关系。“竭诚”是“待下”的方式。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4)介词,用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5)并列连词,来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6)并列连词,来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7)并列连词,来 (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8)因为 (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9)以致 (10)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10)认为 (11)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1)凭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2)按照 --------------------------------------------------------------------------------------4.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说明。 答:分为三层。(1)总结历史经验,表明自己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2)创业艰难,易得人心;守成容易“傲物”,使人离心离德。 (3)人民的力量是可怕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不能懈怠。 --------------------------------------------------------------------------------------5.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答: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先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 “德厚”才能“国安”;再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 --------------------------------------------------------------------------------------

代数式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代数式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x +1)(x +n )=x 2+mx ﹣2,则m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2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将(x+1)(x+n)展开得出一个关于x 的多项式,再将它与x 2+mx-2作比较,即可分别求得m ,n 的值. 【详解】 解:∵(x+1)(x+n)=x 2+(1+n)x+n , ∴x 2+(1+n)x+n=x 2+mx-2, ∴12n m n +=??=-? , ∴m=-1,n=-2.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以及类比法在解题中的运用. 2.下列各运算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2a?3a =6a B .(3a 2)3=27a 6 C .a 4÷a 2=2a D .(a+b)2=a 2+ab+b 2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A 、2a ?3a =6a 2,故此选项错误; B 、(3a 2)3=27a 6,正确; C 、a 4÷a 2=a 2,故此选项错误; D 、(a+b )2=a 2+2ab +b 2,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以及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等知识,正确化简各式是解题关键.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1ab ab -= B 3=± C .222()a b a b -=- D .326()a a =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实数的平方根、幂的乘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以及完全平方公式.

解: A 项,2ab ab ab -=,故A 项错误; B 3=,故B 项错误; C 项,222()2a b a ab b -=-+,故C 项错误; D 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32236()a a a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 (1)实数的平方根只有正数,而算术平方根才有正负. (2)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222()2a b a ab b -=-+. 4.已知:1+3=4=22,1+3+5=9=32,1+3+5+7=16=42,1+3+5+7+9=25=52,…,根据前面各式的规律可猜测:101+103+105+…+199=( ) A .7500 B .10000 C .12500 D .2500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用1至199的奇数的和减去1至99的奇数和即可. 【详解】 解:101+103+10 5+107+…+195+197+199 =22119919922++????- ? ????? =1002﹣502, =10000﹣2500, =7500,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类规律与探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5.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835a b ab -= B .352()a a = C .842a a a ÷= D .23a a a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别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法则以及同底数幂除法法则解答即可.

四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2、桂林山水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波澜壮阔) 的大 海 (无瑕) 的翡翠 (峰峦雄伟) 的泰山 (水平如镜) 的西湖( 新生) 的竹笋 (连绵不断) 的画卷联系上下文,解释句中加点 字的意思,再写出句子的意思。①桂林山水甲.天下。甲: 第一句意: 桂林山水的美景是天下第一。②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碧: 碧绿游: 游赏。句意: 荡舟漓江,观赏 桂林的山水,好像进入了无比美妙的画境,令人心旷神怡,流恋忘返。读写平台。 1、读课文片断,填空。这样的 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①“这样的山”,指桂林奇、秀、险的山;“这样 的山水”指漓江静、清、绿的水。②其中,围绕、倒 映两个词语把山和水联系起来,这是“画卷”的主体。再加上云雾迷蒙、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的点缀,使人觉得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③与“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的句子是: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给下面 的段落加标点,再仿照文中句式,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写几句话。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 ;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清啊,绿得仿佛那时一块无瑕的翡翠。我看见过波涛声汹涌的长江,游玩过直拔云霄的仙女山,却没看见过长沙寿湖这样的景。长寿湖的水真清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似乎听到周围中的鸟语,长寿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

以看见江底的各种景物,仿佛可以荡漾出绿色的波纹; 长寿湖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时一块无瑕的翡翠。拓展空间1、由山和水(海) 组成的成语有许多,试着写一写: 山 ( 清 )水 ( 秀 ) 山 ( 高 )水 ( 长 ) 山( 光 ) 水( 色 ) 山 ( 盟 )海 ( 誓 ) 山 ( 珍 )海 ( 味 ) 山( 南 ) 海( 北 ) 2、仿照例子,写出自然景色的四字词例: 日薄西山: 月落乌啼日出东方日入大海 艳阳高照月色朦胧: 阳光灿烂星光暗淡星光璀璨月明星 稀水天一色: 海天一色水天相接春光明媚奇花异草阅读 短文,完成练习 1、查字典,填出“解”的读音,再写 出语句的意思儿童不解.春何处。解(jiě) 懂,明白。 2、 读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回答括号时的问题 (1) 成千盈 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 “小天使”比喻谁? 句子这样写好在哪里? ) 答: “魔术匣子”比喻颐和园,“小天使”比喻孩子们,这样写突出了内涵的丰富,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 (2) 这 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 你体会到了什么? ) 答: 用“喷花的飞泉”比喻密密层层的海棠花,体会 到了海棠花开得多,密密层层的,很美,让人觉得充满 勃勃生机,还觉得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 3、记金华的双龙洞查字典,写出带点字在句中的意思十来进.: 指一个院落。进.学校读书到。颜色各异.: 不同奇花异.草奇异用带点的词语造句无论……都……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同学们都准时到校上课。时而……时而……小红在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_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卷 一、基础闯关 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B.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 C.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即公大兄无奕女(就是) B.与儿女讲论文义(和) C.白雪纷纷何所似(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像)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集腋成裘 B.俄而雪骤暴风骤雨 C.与儿女讲论文义我寄愁心与明月 D.撒盐空中差可拟无可比拟 5.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与儿女讲/论文义 C.即公大兄无/奕女 D.公/大笑/乐 6. 根据课文《咏雪》填空。 (1)本文选自南朝宋________(人名)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________(书名)。 (2)《咏雪》一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 轻松的家庭氛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 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二、阅读感悟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 ③公欣然曰________ ④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

基础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也。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 (3)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虑壅蔽,___________________; (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2.解释下面的句子中的“以”。 (1)戒奢以俭______________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___ (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______________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______________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______________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______________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______________ (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_ (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____________ (10)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______________ (11)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______________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说明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中包含了许多成语,找出原句并写出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魏征“十思”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哪五个方面?(2)“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十思”的意义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个比喻隐藏了本体,(1)请指出来。(2)这个比喻有什么含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练习 1.下列加粗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100道(卷一) (范围:代数: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判断 1、??? ??-==312y x 是方程组?????? ?=-=-9 1032 6 5 23y x y x 的解 …………( ) 2、方程组? ? ?=+-=5231y x x y 的解是方程3x -2y =13的一个解( ) 3、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方程组一定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 4、方程组???????=-++=+++2 5323 473 5 23y x y x ,可以转化为???-=--=+27651223y x y x ( ) 5、若(a 2-1)x 2 +(a -1)x +(2a -3)y =0是二元一次方程,则a 的值为±1( ) 6、若x +y =0,且|x |=2,则y 的值为2 …………( ) 7、方程组? ? ?=+-=+81043y x x m my mx 有唯一的解,那么m 的值为m ≠-5 …………( ) 8、方程组?? ???=+=+62 3 131 y x y x 有无数多个解 …………( ) 9、x +y =5且x ,y 的绝对值都小于5的整数解共有5组 …………( ) 10、方程组? ? ?=+=-351 3y x y x 的解是方程x +5y =3的解,反过来方程x +5y =3的解也是方程组 ?? ?=+=-3 51 3y x y x 的解 ………( ) 11、若|a +5|=5,a +b =1则3 2 -的值为b a ………( ) 12、在方程4x -3y =7里,如果用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4 37y x += ( ) 二、选择: 13、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 ) (A )一个解; (B )两个解; (C )三个解; (D )无数多个解; 14、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为6,那么符合条件的两位数的个数有( )

《综合教程》同步练习答案

基英1同步练习答案 Unit 1 I. Multiple Choices: Grammar and Vocabulary 1-5:DACBD 6-10:CDBCD II. Word Derivation 1. unknown 2. brevity 3. confrontation 4. laughter 5. loneliness 6. gravity 7. dreamy 8. unlock III. Blank Filling: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a suitable word or expression. 1. noted 2.hoarse 3.shudder 4.con spicuously 5.brief 6. haven 7. rest 8.giving in 9.an guish 10.summon IV. Translation

1. If we do not confront and overcome these internal fears a nd doubts, we cease to grow. 2. All the data illustrates that agricultural reforms need t o go hand in hand with general economic reforms. 3. When you go away, don’t leave the laptop on the de sk. Lock it away somewhere. 4. An irresistible strength seemed to well up within him as he thought of his mother who had been dead. He de cided never to give up before realizing his aim. 5. My roommate and I hit it off from the very first day we moved in, probably because we have something in co mmon. Unit 2 I. Multiple Choices: Grammar and Vocabulary 1-5:ABBBD 6-10:BDCDD II. Word Derivation 1. sorrowful 2. superiority 3. mechanical 4. sc ornful

《春》同步练习含答案

《春》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1.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C.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2.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顶是( )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它生长着。,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①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②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③春天像健壮的青年④春天像小姑娘 A. ②④③① B. ③④①② C. ④②③① D. ②①④③ 3. 对《春》的结尾的三个比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个比喻是表现春天是生命的开始,一切都是新的,给人以希望. B. 第二个比喻是描写春天给人带来美的想象力. C. 第三个比喻是强调春天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 D. 这三个比喻生动地提示了春天的个性:“新”“美”“力”,热情洋溢的赞美了春天,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热烈追求. 4. 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诗人泰戈尔,其作品《吉檀加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B. 《绿色蝈蝈》的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他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精力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写成了《昆虫记》. C.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舍予,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骆驼样子》.《背影》.《踪迹》. D.《河中石兽》的作者是纪昀,字晓岚,晚年自号石云.其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的短篇志怪小说.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的作者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语文教育家。 B. 《我的老师》选自《我生活的故事》,作者是法国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C.《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儒家经典之一。D.《登飞来峰》是作者王安石青年时代的作品,抒发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雄心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学生用)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加强自身修养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忠诚 C.宏兹九德,简能 ..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 ..之职役:老百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怒而滥刑B.人君当神器之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项王曰:“沛公安.在?” ②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③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④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4.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②善始者实.繁 ③振.之以威怒 ④塞源而欲流.长也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2)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则思知止以.安人 C.德不厚而.思国之安D.善始者.实繁 塞源而.欲流长也勇者.竭其力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代数式》典型例题(含答案)

《代数式》典型例题 例1 列代数式,并求值. 有两种学生用本,一种单价是0.25元,另一种单价是0.28元,买这两种本的数分别是m 和n .(1)问共需要多少元?(2)如果单价是0.25元的本和单价是0.28元的本分别买了20和25本,问共花了多少钱? 例2 某城市居民用电每千瓦时(度)0.33元,某户本月底电能表显示数m ,上月底电能表显示数为n ,(1)用m 和n 把本月电费表示出来;(2)若本月底电能表显示数是1601,上月底电能表显示数为1497,问本月的电费是多少? 例3 春节前夕,铁路为了控制客流,使其卧铺票票价上浮20%,春节期间按原价下浮10%,若某地到北京的卧铺票原价是x 元,如果在春节期间乘坐要比春节前少花多少钱,用x 表示出;当228=x 时,求这个代数式的值。 例4 22b a -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 例5 一个三位数,百位数上的数是a ,十位上的数是b ,个位上的数是c . (1)用代数式表示这个三位数. (2)把它的三位数字颠倒过来,所得的三位数又该怎样表示? 例6 选择题 1.x 的3倍与y 的2倍的和,除以x 的2倍与y 的3倍的差,写成的代数式是( ) A . y x y x 3223-+ B .x y y x 2323-+ C .y x y x 3223-+ D .y x y x 2223-+ 2.如图,正方形的边长是a ,圆弧的半径也是a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224a a -π B .22a a π- C .22a a -π D .224a a π- 例7 通过设2003 1413121,20021413121++++=++++= b a 来计算: ).20021413121()200314131211()20031413121()200214131211(++++?+++++-++++?+++++ 例8 按给的例子,把输出的数据填上 例9 对于正数,运算“*”定义为b a a b b a +=*,求)333**(.

语文同步练习答案

1 沁园春雪积累与运用1.qìn fèn ráo xùn sāo hán shǔ zhāo 2.⑴娇艳美好。⑵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泛指文学作品。⑶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⑷指称雄一世的人物。⑸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3.⑴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⑵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4.词牌填词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 5.⑴对偶夸张⑵拟人理解与鉴赏1.日本帝国主义陕北2.北国雪景英雄人物3.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⑵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4.望惜5.这样写使得群山与高原充满了勃勃生机。以银蛇飞舞比喻连绵之群山,以蜡象奔驰比喻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跃然纸上,而且赋予群山、高原以昂扬奋进的斗争精神,使人联想到自古以来生息、劳动在这块土地上的富于革命传统的中华民族。6.不能。因为这些历史人物是按时间顺序由古至今排列的。拓展与提高一、1.结构框架相同,字数相同,上阕13句,下阕12句。2.寒秋。橘子洲头。“我”看湘江北去。3.从“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景图。4.“击”写出了雄鹰展翅奋发,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翔”写出了鱼儿在清澈的水中,自由轻快,像在空中飞翔一样的特点。5.上阕:设问,引出下文,自问自答。下阕:反问,答案包含在问话中并回应前文。 二、1.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照万代。新时代的我们会踏着先烈的脚步,不辜负如此多娇的江山。让我们自豪地宣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我的选择:丙理由:《沁园春雪》这阕词风格豪放,气势恢宏,甲曲的“哀伤”很显然不适合这首词。乙方案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不是咏雪的抒情长调,而是一曲爱情的悲歌,也不适宜作这首词的背景音乐。丁方案《红色娘子军》节奏较快,不宜选为朗诵的配乐。只有丙方案的《安妮的仙境》节奏舒缓,柔美中隐含着刚劲,适合作为《沁园春雪》的背景音乐。 2 雨说积累与运用1.pǔ suō dǒu lì gù zhì qiǎng bǎo yīn lǚ xuān rǎng 2.禁锢:束缚,强力限制。襁褓:背婴儿用的宽带子和包婴儿用的被子;泛指背负、包裹婴儿所用的东西。喧嚷:大声叫嚷。探访:访求;探望。安息:安静地休息(多用于悼念死者)。3.禁锢干涸;喑哑明暗;蓑衣衰老;条缕镂空4.⑴润物细无声⑵路上行人欲断魂⑶两三点雨山前⑷春潮带雨晚来急5. 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雨果《悲惨世界》6. 郑愁予错误理解与鉴赏1.在这两节诗中,“雨”鼓励孩子们自由欢笑、勇敢生活。诗中洋溢着自由、快乐的情感。所以,这两节诗,应当用喜悦、轻快的语调朗诵。2.“笑”在这里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是不会“笑”的,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道出了作者希望孩子们勇敢、乐观地生活的愿望。3.示例:雨下得很安静,没有一丝声响,玻璃窗上也缀满了水珠,那不是串串珍珠,而是散落的精灵。带着泡沫一般的情怀,静静地滑落。 4. 拟人;让人感到亲切温柔,充满欢快情趣,切合儿童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的心,能形象生动地表达思想。5.略拓展与提高1.人生人生的目标生活的坎坷和艰险能给人以休息的港湾2.这首诗表现的是人应该勇敢地承受人生的坎坷。3.这一句表现出诗人的昂扬斗志、尽管人生坎坷艰险如大海,但心中对人生的航向不迷茫。这是诗人的人生体验,也是诗人给予读者的启示。 3 * 星星变奏曲积累与运用1.颤凝慰疲覆僵朦胧2.D 3.B(点拨:游动的正确解释为悠闲从容地到处移动。)4.朦胧诗舒婷顾城理解与鉴赏1.该句运用了暗喻的手法,用星星“颤抖”形象地表现人灵魂受到禁锢时的苦痛。生活的压抑,精神的不自由让人的心灵寒冷孤寂,因而颤抖。 2.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3.“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 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4.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5. 光明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在黑暗现实中执著追求光明 6. 示例1:如果我是一张白纸/我会让人们在我身上记事、算题/如果我是一根蜡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2017年同步练习卷(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2017年同步练习卷(3) 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 (3)公欣然曰________ (4)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5)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6)太丘舍去________ (7)去后乃至________ (8)尊君在不________ (9)下车引之________ (10)友人惭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B.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 C.与人期行(约定) D.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________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译文:________。 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5.文学常识填空。 《世说新语二则》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本文出自《世说新语》,这是一部________小说集,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自问 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 6.根据课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谢道韫咏雪形神兼备 下联:________。 7. 阅读《咏雪》,回答后面问题。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 ②俄而雪骤__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 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尝与诸小儿游________ ②竞走取之________

代数式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及答案(供参考)

1.2 代数式 【考纲说明】 1、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用代数式表示规律。 2、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求代数式的值。 【知识梳理】 1、代数式:指含有字母的数学表达式。 2、一个代数式由数、表示数的字母、运算符号组成。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 3、代数式的值: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4、用字母表示数的规范格式: (1)、数和表示数的字母相乘,或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来代替。(2)、当数和字母相乘,省略乘号时,要把数字写到前面,字母写后面。如:100a或100?a,na或n?a。 (3)、后面接单位的相加式子要用括号括起来。如:(5s )时 (4)、除法运算写成分数形式。 (5)、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带分数要写成假分数的形式。 5、列代数式时要注意: (1)语言叙述中关键词的意义,如“大”“小”“增加”“减少”。 “倍”“几分之几”等词语与代数式中的运算符号之间的关系。 (2)要理清运算顺序和正确使用括号,以防出现颠倒等错误,例如“积的和”与“和的积”“平方差”“差的平方”等等。 (3)在同一问题中,不同的数量必须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经典例题】 【例1】(2012重庆,9,4分)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五角星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一共有2个五角星,第②个图形一共有8个五角星,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8个五

角星,…,则第⑥个图形中的五角星的个数为( ) 【解析】仔细观察图形的特点,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每一行的个数都是偶数,分别是2,4,6,…,6,4,2,故第⑥个图形中五角星的个数为2+4+6+8+10+12+10+8+6+4+2=72。 答案:D 【例2】(2011甘肃兰州,20,4分)如图,依次连接第一个矩形各边的中点得到一个菱形,再依次连接菱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矩形,按照此方法继续下去,已知第一个矩形的面积为1,则第n 个矩形的面积为 . 【解析】由中点四边形的性质可知,每次所得新中点四边形的面积是前一个图形的 12,故后一个矩形的面积是前一个矩形的14 ,所以第n 个矩形的面积是第一个矩形面积的1221142n n --????= ? ?????,已知第一个矩形面积为1,则第n 个矩形的面积为2212n -?? ???。 【例3】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 111111,,,,,,2310152635 …,按此规律,第7个数是 。 【解析】先观察分子:都是1;再观察分母:2,3,10,15,26,…与一些平方数1,4,9,16,…都差1,2=12+1,3=22-1,10=32+1,15=42-1,26=52+1,…,这样第7个数为 2117150=+。 答案:150 【例4】已知: 114a b -=,则2227a ab b a b ab ---+的值为( ) A .6 B .--6 C .215- D .27 - 【解析】由已知114a b -=,得4b a ab -=, ∴4,4, 2()242 6.2272()787b a ab a b ab a ab b a b ab ab ab a b ab a b ab ab ab ∴-=-=-------∴===-+-+-+答案:A 【课堂练习】 1、(2012湖北武汉,9,3分)一列数a1,a2,a3,…,其中a1= 111,21n n a a -=+(n 为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