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通玉米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南通玉米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南通玉米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南通玉米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南通玉米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

米作为主要食粮。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

和小米,含热量高于面粉、大米及高粱,但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

校在生活水平较低地区,玉米是重要的食粮。在城市及较发达地区,玉米

是调剂口味不可缺少的食品。

未来玉米去库存的动力将主要来自需求端的提高、而非面积调减带动

的供给端减少,因此玉米价格和面积有望在未来2-3年出现双升,玉米种

子需求相应改善。

该玉米制品项目计划总投资19844.6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004.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65%;流动资金3839.91万元,占

项目总投资的19.35%。

达产年营业收入27543.00万元,净利润5078.12万元,达产年纳

税总额2953.3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4.12%,投资利税率40.47%,投资回报率25.59%,全部投资回收期5.41年,提供就业职位403个。

南通玉米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基本信息

第二章项目建设及必要性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第四章投资建设方案

第五章土建工程方案

第六章运营管理模式

第七章项目风险性分析

第八章 SWOT分析

第九章项目进度说明

第十章项目投资估算

第十一章项目经营收益分析

第十二章综合结论

第一章基本信息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南通玉米深加工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某经济开发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

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玉米制品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

基地,年产值可达28000.00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集团)有限公司

三、战略合作单位

xxx实业发展公司

四、项目建设背景

中国是世界主要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并且在国际玉米贸易中占据

着重要地位。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群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行业按产业集群模式发展,超25个省、市制定政

策或规划,旨在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构建和完善。

某经济开发区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速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该项目的建设,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可成为某经济开发区示范项目,有利于吸引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吸引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资本、人才、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集聚某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巩固某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竞争力。

五、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9844.6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004.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65%;流动资金3839.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35%。

(二)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7543.00万元,总成本费用20772.17万元,税金及附加326.71万元,利润总额6770.83万元,利税总额

8031.45万元,税后净利润5078.1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953.3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4.12%,投资利税率40.47%,投资回报率

25.59%,全部投资回收期5.41年,提供就业职位403个。

十、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经济

开发区及某经济开发区玉米制品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

设对促进某经济开发区玉米制品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

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科技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南通玉米深加工

项目”,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

供就业职位403个,达产年纳税总额2953.33万元,可以促进某经济

开发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

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4.12%,投资利税率40.47%,全部投

资回报率25.59%,全部投资回收期5.41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

5.41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改革开放40年来,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日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

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从投资总量占比看,2012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连续5年超过60%,最高时候达到65.4%;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目前民间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八成,民间投资已

经成为投资的主力军。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

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过河拆桥式的策略

性利用。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三个没有变”的判断:“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

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

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

没有变。”同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写入

党章和宪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进入新

时代,中国的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离场,只会越来越好、不会越

来越差。统计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如今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6579.4万户,私营企业2726.3万户,广义民营企业合计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4.8%。而且,民

营经济解决了绝大部分就业,是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巨大驱动力:创造

了60%以上GDP,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

以上的就业岗位。十九大报告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二章项目建设及必要性

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

(一)公司概况

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我们将不断超越自我,继续为广大客户提供功能齐全,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一个让客户满意,对员工关爱,对社会负责的创新型企业形象!本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

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

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能源计量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完善而准

确的计量器具配置,就不能为企业能源消费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能源计量工作也是评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项目

承办单位依据ISO10012-1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并通过审

核认证;随后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能源计量

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xx省质监局《关于加强全省能源计量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依据国家《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76-2006)的要求配备了计量器具并实行量化管理;项目承办

单位已经建立了“能源量化管理体系”并通过了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

组织的评审认证,该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项目承办单位对能源

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力度,实现了以量化管理促节能,提高了能

源计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凭借着不断完善的能源量化体系,实

现了对各计量数据进行日统计、周分析、月汇总、年总结,通过能源

计量数据的有效采集、处理、分析、控制,真实反映了项目承办单位

能源消费的实际状态,为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而大大提高了项目承办单位的能源综合管

理水平。公司主要客户在国内、国外均衡分布,没有集中度过高的风险,并不存在对某个或某几个固定客户的重大依赖,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市场竞争充分,供应商数量众多,在采购方面具有非常大的自主权,项目承办单位通过供应商评价体系与部分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存在对单一供应商依赖的风险。

公司坚持精益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战略,充分发挥渠道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产品质量优势、规模化生产优势,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品。公司将不断改善治理结构,持续提高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公司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较强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强大的订单承接能力、快速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了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经营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各省市。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厂商的良好关系为公司带来了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使公司研发产品能够与时俱进,为公司持续稳定盈利、巩固市场份额、推广创新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科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99.80万元,同比增长13.62%(3153.51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玉米制品销售收入为

21777.07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2.80%。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6615.08万元,较去年同

期相比增长1399.80万元,增长率26.84%;实现净利润4961.3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60.70万元,增长率27.19%。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玉米制品项目背景分析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群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近

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行业按产业集群模式发展,超25个省、市制定政策或规划,旨在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构建和完善。

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产业集群

数量规模较小、产业集群地域分布发展不均衡、产业集群技术水平较低、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薄弱等问题,与国外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差

距较大。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玉米产量占世界玉米

总产量的40%左右,美国的中西部大约15个玉米生产州是世界上最大

的玉米生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占美国的80%。美国玉米加工业经历了16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玉米产业运作最成功的国家。目前,美国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有4000多种4大类,分别是淀粉、淀

粉糖(高果糖浆和葡萄糖)、发酵酒精(燃料乙醇和食用酒精)和食品及

其他产品。

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对集群内中小加工业企业起到示范和

激励作用,还能够把为其提供产业链环节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有机联

系在一起,促使集群内依托产业优势自发形成联合体。

因此,需要着力培育和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

建立农产品加工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发挥其示范带动、产品辐射、品

牌培育和市场销售的龙头作用,逐步吸引更多的企业在产业集群集聚,从而逐步扩大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集群规模与影响力。

三、玉米制品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未来玉米去库存的动力将主要来自需求端的提高、而非面积调减

带动的供给端减少,因此玉米价格和面积有望在未来2-3年出现双升,玉米种子需求相应改善。

首先,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张,预计2018年可拉动1000万吨需求增量。随着规模化猪场的补栏扩张,我国的生猪出栏量在2017年开始恢复正增长。结合目前养殖业尚未出现深度长期亏损的情况、及国内大型养殖场的产能扩张计划,我们预计2018、2019年国内生猪养殖量将持续提升,可有效拉动玉米饲用消费量提升。

其次,燃料乙醇深加工需求的提升,预计2018可拉动1200万吨需求增量、并持续增长至2020年的3000万吨(均为相对2017年的口径)。2017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15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燃料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国推广燃料乙醇。目前我国的燃料乙醇产能约260万吨,其中150万吨以玉米为原料生产。如果燃料乙醇向全国推广,预计其需求量将增长至1198万吨,可带动2020年的玉米深加工用量较2017年增加3000万吨。

另外,高粱等进口替代减少,预计2018年可拉动300万吨左右的需求增量。受国内外价差的驱动,我国进口玉米、高粱等玉米替代品用作饲料生产。而美国是我国玉米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国、几乎唯一的高粱和DDGS来源国。其中,DDGS自2016年启动对美的双反调查后,进口量已急剧下降。2018年4月,我国又对美国的高粱实施了临时反

倾销措施,预计将降低我国高粱进口量。2017年,我国自美国进口高粱476万吨,而高粱的60%左右用于饲料加工。因此,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高粱等玉米替代品的进口减少,预计可在2018年拉动300万吨左右的需求增量。

整体而言,随着玉米需求的增长,我们判断国内玉米价格在未来2-3年将呈现逐步复苏的走势,利好种植面积的复苏,种子行业有望出现需求拉动的增长红利。2017/18年度,国内玉米已出现产需缺口。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在未来2-3年里,玉米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库销比预计将在2020年左右降至较低位置。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一、玉米制品行业分析

中国是世界主要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并且在国际玉米贸易中

占据着重要地位。

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玉米的产量、消费量和进口量不

断增长,而出口量减少。运用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RIMA)模型对2016—2030年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分析,预测结果显示,2016—2030年中国玉米产量的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而玉米总消费量

的增长速度将会明显超出产量的增长速度,国内供需缺口会进一步扩大。

2018年1-4月中国出口玉米1179吨,同比下降83.9%;纵观近五

年中国玉米出口数量情况,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7%。

2018年1-4月中国玉米出口金额为477千美元,同比下降73%;

纵观近五年中国玉米出口金额情况,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53%。

2016—2030年中国玉米产量的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而玉米总消

费量的增长速度将会明显超出产量的增长速度,国内供需缺口会进一

步扩大。

2016—2030年,中国玉米的产量、单产、总消费量、口粮消费量、饲用消费量和工业消费量都有增长趋势。其中,总产量和单产分别由22508万t和6.12t/hm2增至27809万t和6.99t/hm2,年均增长率分

别为1.52%和0.95%,但两者的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总消费量、口粮

消费量、饲用消费量和工业消费量分别由23073万t、947万t、11586万t、4370万t增至48603万t、1036万t、22378万t、5458万t,

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5%、0.66%、4.81%和1.63%,总消费量和饲用消

费量的增速呈逐年上升趋势,口粮消费量和工业消费量的增速则趋于

下降。

二、玉米制品市场分析预测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

以玉米作为主要食粮。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含热量高于面粉、大米及高粱,但缺点是颗粒大、

食味差、粘性校在生活水平较低地区,玉米是重要的食粮。在城市及

较发达地区,玉米是调剂口味不可缺少的食品。

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新的玉米

食品如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特制玉米粉、速食玉米等随之产生,

并可进一步制成面条、面包、饼干等。玉米还可加工成为玉米蛋白、

玉米油、味精、酱油、白酒等,这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

2015年农业部提出玉米调减面积方案,计划到2020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000万亩(约333万公顷)以上,玉米播种面积随之开始下降。根据统计局数据,2017年玉米播种面积较2015年减少了3800余万亩,调减速度超过预期,但单位面积产量略有上升。

2018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再降27万公顷,2018年全国玉米播种

面积4213万公顷。

2018年中国玉米产量25717.39万吨,相比2016年减少了189.68

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仅减少6.01千克/公顷,整体而言,我国玉米单

位面积依旧处于上升趋势。相比2015年玉米播种面积峰值的单位面积

产量提高了211.44千克/公顷。

我国是玉米进口大国,进口量整体在300万吨左右,但是随着我

国玉米种植能力的提升以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我国玉米进口量整

体开始有所下降,2018年我国玉米进口量352万吨。

我国玉米出口规模偏低,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2018年我国玉

米出口量1.22万吨。

2016年开始我国玉米需求量开始进入小幅下降趋势,2018年我国玉米需求量26068万吨,相比2017年减少113万吨。2018年玉米需求量的减少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生猪养殖规模的下降,受非洲猪瘟以及环保标准的影响,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大幅下降,导致饲料需求下降,进而影响玉米需求规模。

玉米的需求主要分为饲用、工业用、食用、种用四大类。其中饲用需求和工业需求是玉米最主要的用途,根据2018年数据,饲料消费和工业消费分别占玉米总消费的53.30%与35.68%,合计达到总量的近90%。

饲料需求量与养殖景气度密切相关,而饲料占比中又以猪饲料为主,以陕西省饲料生产数据为例,猪饲料在饲料生产中占比最大,达到50%-60%,其次是蛋禽和肉禽。饲料需求量与养殖景气度密切相关,当价格上行,养殖意愿提升,对饲料需求增加。

受非洲猪瘟影响,当前规模猪场补栏比较慎重,一些小产户加速退出,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数持续减少,因而猪饲料需求2019年上半年下行明显。

2019年下半年,预计生猪价格进入快速上行阶段,规模养殖厂将加快补栏进度,有利于下游饲料行业需求回暖。同时非瘟疫情带来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