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化视角下的浙江省对外开放战略

全球化视角下的浙江省对外开放战略

全球化视角下的浙江省对外开放战略
全球化视角下的浙江省对外开放战略

全球化视角下的浙江省对外开放战略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浙江是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在我国沿海发展战略中有着无可置疑的重要性。浙江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迭地区,承担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枢纽与传递功能。大胆实行“走出去”战略和“海上浙江”战略,是浙江省对外开放战略目标及其实现过程的完整统一,充分表现出浙江的发展宏图。不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全球化战略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全球化;对外开放战略;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F1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1)05-0111-04

一、浙江省对外开放的发展现状

(一)对外贸易

1.进出口总额不断攀升

据浙江省统计数据显示,全省进出口总值已由1986年的12.9291亿美元攀升到2009年的1877.3亿美元,年均增

幅23.06%。同期,出口由10.9128亿美元上升到1330.1亿美元,年均增长22.16%。同时,进口由2.0163亿美元上升到547.2亿美元,年均增长26.34%。

2.进出口商品结构已渐优化

2002年,全省出口工业制成品273.5698亿美元,到2009年为1283.1464亿美元,年均增长24.7%。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由2002年的93%上升到2009年的96.5%,增加了3.5个百分点。2002年机电产品出口96.8386亿美元,2009年上升到555.0552亿美元,年均增长28.3%,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1.7%。

3.外贸主体日趋多元化

2002年以来,随着外贸经营权逐步放开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外贸主体呈现出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的新局面。据统计,2002年国有企业占据出口总值的38.4%,下降到2009年占全省出口总值的11.3%,下降了27.1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后来居上,从2002年占全省出口总值的12.5%上升到2009年的48.1%,增加了35.6个百分点,已成为浙江外贸出口的中坚力量。进口则以三资企业为主,2009年进口总值245.1898亿美元,占全省进口总值的44.8%。

4.国外市场呈多元化格局

2009年,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台湾四大市场是浙江省重要的外贸伙伴,出口额占全省比重的31%,进口额占全

省比重的40%。其中,美国是浙江省最大的出口市场,2009年出口额为230.5265亿美元,占浙江总出口额的17.3%。而日本是浙江省最大的进口市场,2009年进口额为79.0825亿美元,占浙江总进口额的14.5%;中国台湾紧随其后,2009年进口额为77.4312亿美元,占浙江总进口额的14.1%,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

(二)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据统计,浙江省实际利用外资由1986年的O.4891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60亿美元,年均增长27.3%。

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总计项目数为1738个,合同外资金额为160.178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99.3974亿美元。其中,第一产业项目数只有26个,所占比重1.5%;合同外资金额为1.8978亿美元,所占比重1.1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0.7997亿美元,所占比重0.8%。第二产业项目数1008个,所占比重58%;合同外资金额为101.0868亿美元,所占比重63.1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64.5654亿美元,所占比重64.96%。第三产业项目数704个,所占比重

40.51%;合同外资金额为57.1939亿美元,所占比重35.7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34.0323亿美元,所占比重34.24%(见表1)。

(三)对外投资、合作与交流

1.浙江省对外投资呈快速发展状态

2002年,全省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为12.8亿万美元,到2009年已经增长到24.7亿万美元,增长了将近1倍;2002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为10.5亿美元,到2009年已经增长到23.9亿美元,增幅达到了1倍多;而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年底在外人数从2002年28325人下降到2009年的23504人,下降近5000人;境外投资企业数从2002年的226个快速上升到2009年的475个,增加了249个境外投资企业数,增速非常明显;境外企业中方投资额从2002年的5132万美元大幅度上升到2009年的123491万美元,增长了将近24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见表2)。

对于境外投资的快速增长,来自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浙江省的境外投资总额和中方投资在2009年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平均规模分别为277万美元和258万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其中,传统行业成为了全省境外投资的主要行业,浙江的民营企业也加速迈向“国际化发展”。

2.国际旅游成绩喜人

全省入境旅游者从1986年的293968人,上升到2009

年的5706385人,增长了19倍多。旅游创汇收入从1986年的4175万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322358万美元,增长了77.2倍,年均增长20.8%。

二、全球化视野下的浙江发展机遇与战略目标

(一)全球化视野下的浙江发展机遇

从全球视野看,当今国际政治力量几经动荡与调整组合,两极争霸和单极世界均不复存在,中、美、俄、日、欧、东盟等多元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引擎。正是在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发展的基本态势下,蕴藏着浙江加快对外开放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主要表现在:

1.国际产业技术转移。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了产业技术国际间转移的步伐。以此为契机,我国消化吸纳了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在缓解国内商品供求矛盾的同时迅速缩短了与西方发达国家

的经济技术差距,形成了水平型与垂直型并重的新的国际分工体系。近几年来,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动向、新特点,即国际产业技术日益呈现高级化、重化工业化的转移发展趋势,目前这一趋势方兴未艾。因此,浙江省产业结构的重化

工业化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动向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形成了明显的产业对接能力。

2.国际汇率机制的发展机遇。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国际汇兑市场跌宕,美元颇显颓势,人民币日趋坚挺。由于地缘经济诸因素的影响,浙江省对外开放的基本模式仍以引进为主,对海外市场的技术设备、矿藏资源的需求极大。所以,可以利用现行国际汇率机制中的许多缺陷,特别是利用“一篮子货币”之首美元与人民币的汇兑形成机制,在其比价波动中进一步加快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设备和要素资源,并适时开展国际化经营,发展浙江的跨国公司。

3.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标志着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

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可以预见,随着零关税的实施,这些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将会更加频繁,广大平民百姓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特别是果蔬的流通与交易,旅游业的入境免签证,以及留学教育的扩展,这些惠及民生的工程,将会更加大力拓展,无疑将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受益。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将为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大的福祉。已经建成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将为浙江对外开放发展带来巨大的契机。

4.中国经济“引擎”的全球效应。现在,世界经济刚步入复苏阶段,其增速明显放缓,在世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时代,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已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已发挥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大国责任。浙江省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强省,加快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步伐,集中体现了中国经济引擎的全球效应。

(二)全球化视野下的浙江发展面临的战略目标

浙江是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在我国沿海发展战略中有着无可置疑的重要性。在国家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浙江应借助自身的优势,实现其加快发展的战略目标。

1.浙江省拥有众多丰富的海岸线资源,较多的深水良港以及滩涂资源,具备发展现代临海型经济的优越条件。并且,凭借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的软实力与雄厚的民营资本实力,浙江已经具备建设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显著优势。目前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已启动,浙江要借势发挥无可替代的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现代临海型经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2.融入长三角区域规划,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寻求自身区域发展定位,融入区域发展格局是浙江省整体战略规划的重要目标。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应该充分发挥长三角南翼增长极的作用,大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以宁波、舟山港接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打造服务于上海航运目的港的国际航运中转中心;协调三大产业带与江苏沿海产业带的发展,实现功能交错、互补共赢的泛长三角产业带发展。同时,浙江作为长三角地区与海西经济区的重要接合部,应该充分发挥其枢纽功能,立足长三角,强化与海西经济区的联系与合作,扩大长三角与台海两岸经济发展的辐射范围,使东部沿海地区形成联系紧密、互利共生的发展格局。

3.着眼世界,构建对外开放新平台。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和带来的战略机遇,是浙江省制定整体战略规划的外部环境;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是浙江省融入国家新一轮战略部署的重要依托;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浙江应该充分把握后危机时代带来的战略机遇,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加快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进一步融入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大格局,成为国家对外开放布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快建设国际化经济大省的战略举措

国际化经济大省是浙江省对外开放战略目标及其实现过程的完整统一,充分表现出浙江的发展宏图。所以,我们

需要把握现实的战略机遇,在其建设进程中推进如下重大战略举措。

(一)对外开放战略由偏重“引进来”转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过去我国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引进来”,吸纳国外的资金、技术等紧缺要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实施国际化的经营战略,进行资本、品牌、技术、生产的输出和原材料、人才等紧缺要素的配置,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强调“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在对外开放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对外开放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符合国外市场需求的行业有序向境外转移产能,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深化境外资源互利合作,提高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质量。我国政府现在正把“走出去”战略提升到“对外开放新阶段中的重大措施”的战略位置上。

(二)浙江民营企业成为“走出去”的主力军

境外投资领域不断拓展,既有矿产资源开采,又有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层次也有不断的提高。通过收购、兼并那些具有完善营销渠道、较强研发能力、拥有国际品牌的境外“百年老店”是投资中的一个高级形式。不少浙江民营企业根据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开展收购、兼并行动,并尝到了甜头。雅戈尔集团出资1.2亿美元收购香港新马公司,杉杉集团收购澳大利亚西陲庄园造酒有限公司,宁波金辉摄影器材有限公司收购英国英特菲特公司,宁波兴瑞有限公司收购日本马谷株式会社等,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宁波企业还不惜重金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利用国外的人才和科技资源,加快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舜宇光学有限公司在日本设立日本舜宇株式会社,宁波赛尔富电子有限公司在德国北威州设立赛尔富电子(德国)有限公司。2010年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正式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签约,以18亿美元收购福特旗下的沃尔沃轿车,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

(三)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浙江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举措

“海上浙江”的战略,将涵盖船舶与港航工程、传统海洋产业升级改造、新兴海洋产业培育、海岛开发科技示范和海洋科技人才支撑体系等多个领域。建设“海上浙江”是落

实“海洋强国”战略的需要。中央已明确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开发海洋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沿海省市纷纷调整战略部署,抢占先机,掀起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热潮。浙江省要在沿海地区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主动,继续走在前列,必须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把建设“海上浙江”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建设“海上浙江”,就是要着眼于浙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托“黄金海岸”、“黄金海岛”和“黄金水道”,坚持以陆引海、以海促陆、陆海联动,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推动浙江发展从陆域平原时代迈向陆海一体时代,使浙江省沿海经济带成为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和环太平洋经济圈的重要一环,在蓝色国土上再造一个新的浙江。

(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换代

目前,浙江省政府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各地方政府着力培育块状特色产业。主要措施有: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实施国家、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创新项目,提升区域性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初步形成区域性的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和社会各方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等。到现在,全省建有1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6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

心和20多家产学研联合示范体。已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运行机制与激励机制;落实技术入股、科技成果评价激励等多种激励措施,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项目研发资金。另外,对机电企业技术改造还实行贴息贷款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现在,全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年研发经费已达到销售收入的1%以上,部分企业可以做到产品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

参考文献:

[1]程惠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浙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2,(3).

[2]宋玉华,叶绮娜.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浙江发展新规划[J].今日浙江,2009,(15).

[3]宋玉华,高莉.浙江对外开放面临的新问题、新趋势[J].浙江经济,2008,(19).

[4]赖存理,赵建华.浙江对外开放基本经验初探[J].浙江统计,2009,(1).

[5]方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3).

竺可桢学院级混合班以及人文社科实验班培养方案

竺可桢学院级混合班以及人文社科实验班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级混合班、人文社科实验班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以“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宗旨,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精神俱佳,在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培养特色: 1.特别培养。每年从全校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单独编班,因材施教,特殊培养。 2.宽厚基础。实施课程内容精、深、通的研究性教学,强化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数理、人文社科等基础培养,打好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优秀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和确认主修专业提供多种通道。 3.差异教育。以专业导师制为核心实行个性化专业培养,突出差异教育,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 4.科研训练。实施国家、省、校院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5.中外互通。开展广泛的跨国际交流项目,加强与国外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胆识,激励成长,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本科培养阶段,积极安排赴国外“目标学科”修读相关专业课程。

6.竞争机制。实行“滚动制”培养,根据学业等综合表现进行分流培养和择优递补,实施荣誉学籍和荣誉证书制度。 7.方法改革。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模式改革,以教学“高端化、研究化、国际化”为目标,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逐步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内学习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向过程与结果评价结合转变,激发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学习。 培养面向:(含本大类包括的专业及所在院、系名称)竺可桢学院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的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宽、专、交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强化学科知识基础、多种思维方式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在修读相应大类课程的基础上,可在全校自主确认主修专业。 混合班: 数学与应用数学(含运筹学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含信息处理与信息安全方向、计算机图形学方向)、统计学(含金融数学、保险精算、生物统计方向)、物理学、化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大气科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含心理咨询方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

《经济学原理:中国故事·全球视角》课堂测验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是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 T 2.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B )。 A、选择会导致短缺 B、人们在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 C、人是自私的,所做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3.经济学最好的定义是对(A )的研究。 A、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 B、如何按最盈利的方式管理企业 C、如何预测通货膨胀、失业和股票价格 D、政府如何可以制止不受制约的利己所带来的危害 4.经济物品是有用且稀缺的物品。T 5.《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是哈尔·R·范里安的著作。T 6.下列问题(C)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 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翻两番 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7.以下话题都在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内,除了(D)。 A、香烟税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 B、微软的市场势力在软件定价中的作用 C、反贫困计划在减少无家可归者中的效率 D、政府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8.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用于最有效的用途(简称资源配置问题)的一门学科。T 9.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C)。 A、关键资源 B、有效资源 C、稀缺资源 D、优质资源 10.经济学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的“人们”,包括的个体是(AB)。 A、消费者 B、生产者 C、企业 D、家庭

11.劳动力市场可以看作是工资和闲暇之间的trade-off。T 12.社会会面临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T 13.下列政府活动的动机属于关注效率的是(B)。 A、对收入较高的人实行较高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B、把标准石油(拥有90%炼油厂)分拆为几个较小公司 C、为被解雇的工人提供失业津贴 D、以上都是 14.从经济学角度看,个人的储蓄是一个跨期的行为。T 15.经济学中片面的追求平等或者效率都是不可取的。T 16.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 成本。T 17.你在比赛中赢得100美元,可以选择花掉或者在利率为5%的银行账户中存一年。如果花 掉,机会成本是(C)。 A、100美元 B、5美元 C、105美元 D、0美元 18.边际变动(B)。 A、对公共政策并不重要 B、是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改变 C、使结果无效率 D、并不影响激励 19.你去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C )。 A、门票的价格 B、门票的价格加上你在电影院购买汽水和爆米花的费用 C、去看电影所需要的所有现金支出加上你的时间的价值 D、只要你享受了电影并认为使用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就是零 20.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小预期收益。F 21.有经济学家提出,整个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其余的 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T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人的工作效率不仅取决于能力,还受到激励水平的影响 B、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做出决策后,当激励引起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他们行为不 再改变 C、不同的激励会引起人们行为的差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挑战与机遇

20世纪的一场信息革命,原来被禁止收听敌台的内容在网上已经是一览无余。因特网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大量新知识和信息, 同时也夹杂着西方的政治观点、文化思潮和文化垃圾, 这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挑战。另外, 境外反动刊物在地摊出现, 黄色书刊、光盘通过非法途径严 重泛滥, 丑恶现象卷土重来, 吸毒贩毒, 暴力凶杀, 都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困难。 4、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也使其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面临挑战 实践证明, 与国际隔离、排斥全球化潮流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而中国要发展, 必须推动其经济融入世界全球化浪潮中。为此, 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经济上, 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极为艰巨复杂,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经济的困境与失范, 一时难以与全球化浪潮的统一规范相适应, 从而降低在国际经济贸易组织中的地位。政治上, 由于中国受苏联单一模式的影响, 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比较缓慢, 政治民主化、制度

化、法制水平不高, 因而缺乏足够的政治权威和政治整合能力。另外,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使部分人产生不满情绪, 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这些改革发展中的现象, 如不认真对待, 必然影响中国全球化的进程, 影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 近期以来, 理论界对全球化问题比较关注, 因为这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不管我们接受不接受、承认不承认, 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扑面而来, 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 必须去面对它并及时地掌握其现实特征和发展趋势, 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 抓住机遇, 发展自己,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抉择课题。 一、全球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机遇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 为我国利用世界资源, 发挥后发优势#, 加速发展自己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1、全球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

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 化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境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过程方兴未艾。2l世纪是全球世纪,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风暴。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超国家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的问题在蔓延:环境污染的全球化,人口爆炸以及由之而来的移民问题的全球化,核武器以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武器扩散所造成的对全人类的威胁,恶性传染病、毒品买卖与犯罪活动的全球化,甚虿垃圾处理都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同时,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粮食、贫困等问题都带有了令球意味,然而,在众多的问题中,文化似乎始终牵动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因为文化是各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人们永远的情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昭示着以往那种各民族文化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的终结。一.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与过程,但是,对于经济伞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却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着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实际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伴随社会存在的变迁,迟早会发生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动。所以,只要我们承认经济生活中全球化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球化一样,都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就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大规模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文化的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化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导致这个或那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或使本民族的文化受到削弱;卡

《经济学原理:中国故事·全球视角》期末考试

《经济学原理:中国故事·全球视角》期末考试 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下列不属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的是 ( )。 A、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上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这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但不能完全替代,因而每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服从递减规律 B、生产过程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 C、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持续上涨 D、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 我的答案: C 2自发投资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我的答案: C 3花生酱有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和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如果税收从每磅10美分增加到15美分,政府的税收收入会()。 A、增加50%以下,甚至有可能减少 B、正好增加50% C、增加50%以上 D、答案取决于供给和需求哪个更富有弹性 我的答案: A 4以下哪一种情况会增加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并提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 A、实施限制性价格下限 B、取消限制性价格下限 C、把税收加在生产者一方 D、取消对生产者征税 我的答案:D 5当垄断者从收取单一价格转为完全价格歧视时,它减少了()。 A、产量 B、企业的利润 C、消费者剩余 D、总剩余 我的答案:C 6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下降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 我的答案:B 7下列政府活动的动机属于关注平等的是()。 A、对有线电视价格管制 B、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C、向穷人提供购买食物的消费券 D、禁止酒后开车 我的答案:C 8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 )。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 B、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 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 D、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没有经过市场活动 我的答案:B 9如果一种物品的生产引起了负外部性,那么,社会成本曲线就在供给曲线__,而且社会的最优数量__均衡数量。() A、上方;大于 B、上方;小于 C、下方;大于 D、下方;小于 我的答案:B 10货币供给(M1)大致等于( )。 A、公众持有的通货 B、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活期存款 C、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准备金 D、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存款 我的答案:B 11在完全竞争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或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曲线是()。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与横轴平行的水平直线 D、先下降后上升的U字型曲线 我的答案:C 12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投资增加将使国民收入( )。 A、增加,且收入的增加量等于投资的增加量;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 【摘要】如今全球化己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的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在文化全球化的洪流中,中国应保持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即在充分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以其文化大国的身份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的贡献。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中国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经济日益向文化渗透,文化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力量介入到政治和经济生活。全球化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冲突和矛盾。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互动与交流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因此,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文化在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与世界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充分地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同时,文化全球化也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文化开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单一走向多样。 1.由封闭走向开放 从清朝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中国文化仅限于总结先前文化,文化发展基本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但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不可能永远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为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时代。对内,随着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的接触不断增多,国际上的一些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新理念等也随之不断传入中国,为中国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对外,汉语逐渐为世界人民所青睐,中国的孔子学院遍布全球,目前全球有10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孔子

全球化治理视野下的中国海关变革与发展

全球化治理视野下的中国海关变革与发展 ——以实施《WCO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 ◆王军 全球化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特征,而全球化需要全球治理。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是导致人类政治生活从统治走向治理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随着国际货运与人员交流的巨大增长、有组织国际犯罪的剧增以及全球恐怖主义威胁的不断增长,国际贸易的安全与便利问题,已成为全球化治理关注的焦点。面对新形势,世界海关组织(WC0)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战略行动,其中一个重大举措是制定了《WC0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并在2005年世界海关组织理事会年会上获得通过。本文以全球化治理的理论与方法为基本工具,对《框架》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及其实施要求等治理要素做一简要介绍,在分析中国海关实施《框架》的有利治理条件及现实治理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海关实施《框架》的治理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中国海关在全球化治理的背景下在实现自身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一份可供思考与借鉴的材料。 一、全球化治理与《框架》治理要素的介绍 关于全球治理的要素,有学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全球治理的价值、全球治理的规制、全球治理的主体或基本单元、全球治理的对象或客体,以及全球治理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全球治理是一个包含着价值基础、规制保证和治理操作三类主要指标的复杂治理体系,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全球治理的价值、规制以及结果是全球治理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从这一分析工具出发,《框架》的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框架》的目标与原则——全球治理的价值 全球治理的价值,就是全球治理的倡导者们在全球范围内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而且从这些倡导者的眼光看来,这些价值应当是超越国家、种族、宗教、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从《框架》的名称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框架》全球治理的价值基础就在于世界海关组织成员对于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所达成的价值共识。具体而言,《框架》制定的目标价值共识体现在六个方面,即:制定全球供应链安全与便利的标准,促进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形成适用所有运输方式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增强海关应对2l世纪挑战和机遇的作用、职能和能力;加强成员海关之间的合作,提高甄别高风险货物的能力;加强海关与商界的合作;促进货物在安全的国际贸易供应链无缝流动。与此相联系,《框架》的技术价值体现为以下四个核心要素:第一,《框架》统一了对进口、出口和转运货物提前递交货物电子信息的要求。这是《框架》力图超越各国海关的现行做法与措施并建立一套统一的国际海关标准的制度规范价值基础;第二,加入《框架》的成员承诺采用统一的风险管理方法来对付货物安全方面的威胁。这是《框架》为形成标准统一性的管理范式价值基础;第三,《框架》要求根据进口国的合理请求,出口国海关应基于可比的风险识别方法,对出口的高风险集装箱和货物进行查验,最好使用非侵入式查验设备。这是《框架》要达到的加强成员海关之间合作的最低价值标准;第四,《框架》规定了成员海关要向达到最基本的供应链安全标准并采纳最佳做法的企业提供相应的便利。这是《框架》要达到的加强成员海关与

浙大老师之黑名单VS光荣榜 来源

浙大老师之黑名单VS光荣榜来源:时可的日志 浙大老师黑名单 鲁晓笑:广告视觉传达(选修) 卢经山:音响技术与家庭影院 麻美应:现代礼仪 曹惠军:中外名曲欣赏 徐明:现代管理基础 周勇光:工程图学 鲍江华:应用写作 蔡寿福:物理 赵学安:物理 鲍世宁:物理 陈小英:法律基础 郑其适:羽毛球 吴心忠:哲学 虞建辉:英语 沈宝明:复变与l氏变换 李俊杰:常微 数控线切割老师 计翔翔:《世界文明史》(有争议,有人认为他讲课很好,有人比如说在下就认为他不太负责) movie94学姐吐血经验: 卢小雁的课不要选,睡觉的课;沈爱国的课不错,吴飞也可以,易容是个好老师,可是知道在ZJG开不开课,她是美学博士,若有相关的课,不妨去听听看 嗯,那个基督教史的课很难听,睡觉的课 浙大老师光荣榜 说清必修选修呀~~~ 修改之“黑名单” my lady gaga 定向越野:吴叶海林时云 微积分:苏德矿吴明华龚乐春 大学物理:陈凤至 计算机组成:潘学增杨起帆(是不是走了?) 数据结构:王申康陈越 操作系统:李善平 physics:方本民潘正权(还在美国吧) 文学:潘一禾 天文学:刘广深 环境与人类文明:刘广深 政治经济学:戴文标舒泽虎蒋文华廖亦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李立志(绝对精彩不容错过!他上完课后全班同学鼓掌致谢的!不过英年早逝。。。)中国近代军事史:姚杏民

褚良才 游泳:孙云龙 伦理学:张应杭 现代经济学陈君徐林危启才(好是好可是分不高考试之前话题) 盛晓明 网应:孟炳泉 大学物理:阮晓生陈凤至 邓论:熊卫平 政治经济学:包松 c:高济平王何宇 大学语文:许志强 复变:汪国昭 英语:王元春吴越民熊海虹(又可爱分又高) 军事学和国防科技:吕强 诗歌鉴赏与写作:黄杰 篮球:林燕萍 乒乓球:陈烽 线代:戴佳玲,陈维新 电路原理:贾爱民 付东黎:风景画入门 离散数学:王维维 心理学概论:符得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李立志 美学:易容(新闻系的老师) 社会学:徐敏(新闻系老师) 网球:何一兵(阳光大帅哥!!) 普通生物学:钱凯先 影视鉴赏:陈晓云 形体健美:卢芬 创新思维与开发:周耀烈(上节课,他还唱绍剧给我们听,还说以后大多是做游戏,考试可能是唱歌比赛)日语:张宏斌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知识产权的保护也逐步走向法律的全球化。为了对抗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保护传统知识、遗传资源和民间文学艺术的主张要求,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双赢。传统知识的保护作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际协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已日益凸显出来。有关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保护,已纳入中国本次专利法的修订中。为此,今将视角切入到人权这一角度,旨在通过深入地分析,探求保护传统知识较为有效和可行的法律途径,以实现在国际层面上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标签:全球化;传统知识;国际保护;人权 导言 传统知识从远古走来,承载着漫长的人类历史,体现着特定群体的文化形态和信仰体系,代表着人类最为古老的智慧传统和知识,在全球市场中的价值日益被察觉,从历史与文化的高度来考量,传统知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区来说是其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社区的根本所在。保护传统知识主要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保卫多元化的世界文化问题。作为当今世界主流的第三代人权观,其要义在于发展权和集体人权的提出。这对保障发展中国家,包括传统部族的相对资源优势——传统知识——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对待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问题上,人权不应理解为对任何人或群体的恩赐与施舍,而是觉醒和奋进的个体或群体生命应该享受的权利空间与必要的尊重。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智力成果传播日趋国际化的结果。由于知识产权起源于各国君主通过特别榜文、敕令的形式而授予的一种特权,因而早期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着严格的地域性限制,随着垄断经济的发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严格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保护范围更广的国际保护。 在全球化社会的浪潮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应如何作出选择以达到利益的平衡,以实现在国际层面上对传统知识的保护,正是本文所旨在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知识相关问题概述 (一)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超越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 依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所下的定义,传统知识是指“基于传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外观设计;标记、名称和符号;未公开信息和所有其他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产生的基于传统的发明和创造”,并把“基于传统的”进一步解释为“知识系统、创造、创新和文化表达一般地从一代传向下一代,通常被认为与特别的民族和地域有关,并随着环境变化而经常地演化”。

2017浙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资料及专业综合解析

2017浙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资料及专业综合解析 专业名称、代码: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 专业所属门类、代码:理学(08)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机械工程(0802) 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系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级学科机械工程专业下的二级学科。此学科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和工业化水平。该专业涉及到机械行业中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诸多的方向,是社会需求很大的一个行业。机械制造的能力,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工业产业的发展。我国现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已经在逐步缩小。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航天、造船、采矿等工业领域的发展,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更加需要长足的发展,并且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一或203日或241德③301数学一④832机械设计基础或831理论力学或833传热学或839控制理论或834材料力学(甲) 研究方向: 01新型数控系统与装备 02 CAD/CAM 03光机电一体化 04检测、控制与信号处理 05机械振动、冲击与噪声控制 06微纳制造技术及微机电系统理论 07机械故障诊断学 08可重构制造技术 09先进制造工艺与飞机数字化装配 10 生物制造 11 增材制造 2017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考研参考书目: 《材料力学》(I、II)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设计基础》陈秀宁浙江大学出版社 《工程力学基础》徐博侯机械工业出版社 《传热学》杨世铭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专业课资料: 《2017浙江大学理论力学考研复习精编》 《2017浙江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考研复习精编》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

改革开放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确保了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特别是在这这次金融危机中,虽然中国也遭受了损失,但仍然以的增长率实现了保八的目标,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了一道强心剂。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 年的一篇经济发展报告指出,通过激进的贸易和金融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经济融合的鼎盛时期。这一股新的全球化浪潮对所有的收入阶层以及各地区居民的经济福祉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备受争议。 如今各国之间交流日益加深,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中国应该准确的自我定位,做好自己的角色,不仅要展示自己的大国形象,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世界经济的交流中。然而正当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时,却屡屡受到西方国家的阻难。面对这样的重重阻挠,中国经济又该如何发展呢?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楼市 一说起中国的楼市,大家都是有说不完的话,中国的房价自从年开始就是一路飙升,现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经很难找到万元一平米以下的房子,深圳的高档楼盘的房价只用半年时间就涨了倍,从均价的万元涨到了万元,这样的增长速度显然是非常的不合理,也是非常的不正常的,这不仅有大量的国际游资的涌入,也就是海外的热钱冲入到中国的楼市中,引起房价的不正常上涨。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操控造成了中国楼市当前的局面,政府批地卖地,再加上政策上不允许老百姓自己建房,所以造成房地产行业一场火爆,但是很危险的是,我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泡沫,如果这个泡沫一旦破裂的话,那对中国的经济将是灾难性打击。 根据郎教授的观点,中国房价暴涨的真正原因就来自于制造业的资金,也就是说制造业在它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恶化的情况之下,他除了炒股之外,就只有炒楼那么年开始到年,为什么制造业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会开始恶化,简单的讲就是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国际通货膨胀所引发的成本上升,《劳动合同法》的推出以及宏观调控误判等问题,使得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急速恶化。而这个恶化的结果,使得大量资金从制造业流出,然后冲击楼市,造成房价飞涨。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认为中国政府首先应该予以正确的政策引导,将那些大量的本该投入到制造业的资金从楼市里面给引导出来,消除一部分的楼市泡沫,另外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楼市的监管,土地的买卖,以及首付,银行利率的调控,这样慢慢把楼市的温度降下来。楼市,这个最坚硬的泡沫,虽然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楼市仍然具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但是楼市的泡沫已经很严重了,如果国家不加以正确的宏观调控,一旦这个泡沫破裂,后果将不堪设想。

浙江大学选课宝典2011

大类必修课: 思政类: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许建平、连连、郭汾阳(口碑相当好)、林素兰。 2、马原夏婉婉(强烈推荐,人品超好,知性、气质、亲切) 3、军理老师好像都差不多,据说褚良才不错。别选陈昆福和沈莉萍,据说是绩点杀手 数学类: 1、线性代数汪国军、汤树元。童雯雯以前有开过一个重修班,也不错的说。千万别选温道伟,号称四大名捕之一,虽然给分还算厚道,但是教的实在不行。 2、微二、微三景荣荣、童雯雯、苏德矿、邵剑(很有趣的一个老爷爷,给分也不错的)千万别选张泽银的课,要不你怎么死都不知道 3、概率论黄炜其实概率论老师都差不多,课也比较简单。 计算机类: Java 方宁(虽然有点二,给分还不错)、李峰好像也可以,其他老师就不清楚了 C程白洪欢陈建海。两个老师都很好,无论是教学质量、人格魅力、给分情况都很赞。白洪欢有个个人的主页:10.10.98.98/bhh 放了很多C程的学习资料。陈建海会根据大家在cc98的答疑版的发帖情况在期末总成绩中酌量加分。 外语类: 大英三、大英四傅莹不错,上课比较有意思。符亦文,田敏捷,这两个姐姐真的都很好。 化学类: 1、大化(O)吴师不错,就是比较严格,选他的课成绩不一定很好,平时也会比较辛苦,但是真的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2、有机化学陈万芝还可以,马成也不错。 3、无机化学现在写好像都晚了,选徐光明的同学们,自求多福吧。 C类课程: 1、工程图学(2.5分)金逸锋施岳定。两个老师在教学质量和人格魅力上不相上下,但是施岳定给分略高。 2、工程训练(1.5分) 通识课: 绿色生产与生态安全陈绍瑗、刘银泉 只要写2篇论文即可,一篇即使是抄的也没有关系,因为那老师只要求你是手写的,并写上从哪抄来的就行。不过,有一点平时很大一部分是看你到课率的,因为每个老师的4次课中都各有2次点名,每次点名好像有5分,最后得分认真去上课的话基本上90没问题,而且那课也比较有意思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中国过去15年间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极大地拓展了正规金融覆盖面,其中包括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代理模式(中国称为助农取款服务点模式)。中国同样也是金融科技革命的领头羊,技术驱动的服务提供商正在改变中国消费者支付、借贷、储蓄、保险以及投资行为。 中国的账户拥有率(普惠金融的基本衡量指标)显著增长,已经与其他G20国家大致相当。 报告对中国过去15年间普惠金融发展方法和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报告将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与其他相近经济体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经验的关键进展和要素。报告也指出了中国普惠金融仍然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了可供其他国家政策制定者借鉴的经验。该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世界银行集团联合撰写。 近年来,中国普惠金融的理念和实践发生了明显转变。从21世纪初起,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就将拓展基础金融服务列为优先发展目标,举措包括加强信用和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面向农村消费者的物理服务点以及支持建立新型金融服务提供者等。 2015年,中国出台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标志着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正在向更加协调的方式推进。 中国金融管理部门同样也为数字金融创新预留了空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为数以亿计的金融服务不足群体提供一系列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它们通过运用基于网络的线上商业模式将金融服务嵌入了已有的电子商务和社交平台中。 中国持续的金融科技发展也促使传统金融服务提供者积极探索数字驱动的商业模式。 报告指出中国在实现普惠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关键挑战,需要向更为市场导向、更具商业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完善监管框架和工具来有效管理数字金融风险。鉴于很多消费者的数字和金融知识有限,且数字金融可加剧数据风险,金融消费者保护需格外重视并加以解决。

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

《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练习题 1.为什么说全球化与现代化是一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球化引起的文化焦虑指的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里?文化焦虑折射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同危机指的是什么?如何看待全球化背景下的身份认同危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学原理:中国故事·全球视角》期末考试教学提纲

《经济学原理:中国故事·全球视角》期 末考试

《经济学原理:中国故事·全球视角》期末考试 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下列不属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的是 ( )。 A、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上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这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但不能完全替代,因而每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服从递减规律 B、生产过程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 C、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持续上涨 D、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 我的答案: C 2自发投资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我的答案: C 3花生酱有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和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如果税收从每磅10美分增加到15美分,政府的税收收入会()。 A、增加50%以下,甚至有可能减少 B、正好增加50%

C、增加50%以上 D、答案取决于供给和需求哪个更富有弹性 我的答案: A 4以下哪一种情况会增加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并提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 A、实施限制性价格下限 B、取消限制性价格下限 C、把税收加在生产者一方 D、取消对生产者征税 我的答案:D 5当垄断者从收取单一价格转为完全价格歧视时,它减少了()。 A、产量 B、企业的利润 C、消费者剩余 D、总剩余 我的答案:C 6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下降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 我的答案:B

7下列政府活动的动机属于关注平等的是()。 A、对有线电视价格管制 B、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C、向穷人提供购买食物的消费券 D、禁止酒后开车 我的答案:C 8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 )。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 B、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 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 D、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没有经过市场活动 我的答案:B 9如果一种物品的生产引起了负外部性,那么,社会成本曲线就在供给曲线__,而且社会的最优数量__均衡数量。() A、上方;大于 B、上方;小于 C、下方;大于 D、下方;小于 我的答案:B 10货币供给(M1)大致等于( )。

控制理论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控制理论》课程作业 第一章 1-1 与开环系统相比,闭环系统的最大特点是: 检测偏差、纠正偏差 。 1-2 分析一个控制系统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 1-3 控制系统分为两种基本形式 开环控制系统 和 闭环控制系统 。 1-4 负正反馈如何定义? 输入量和反馈量相减作为控制器的输入称为负反馈,输入量和反馈量相加作为控制器的输入称为正反馈。 1-5 若组成控制系统的元件都具有线性特性 ,则称为线性控制系统。 1-6 控制系统中各部分的信号若都是时间t 的连续函数 ,则称为连续控制系统。 1-7 控制系统中各部分的信号中只要有一个是时间t 的离散信号 ,则称此系统为离散控制系统。 1-8控制系统一般可分为两种基本结构: 开环系统 、 闭环系统 ;控制系统可进行不同的分类:线性系统与 非线性系统 _; 恒值控制系统 与随动系统;连续系统与 离散系统 。 1-9请画出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并简要介绍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误差检测器:将输入量与反馈进行比较 输入量 偏差量 控制量 输出量

控制器:进行幅值和功率的放大,并将它转换成适合执行器工作的信号。 被控对象:指系统中被控制的设备或过程,它能完成特定的动作和工作任务。 反馈装置:将被控量转换成主反馈量 1-10 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一般有 稳定 、 快速 和 准确 ;常见的线性 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判据有 具有齐次性 和 适用叠加原理 。 第二章作业 2-1 如图1所示,分别用方框图简化法或梅逊公式计算传递函数 () () C s R s (写出推导过程)。 解:见课本P33或P37. 2-2 已知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t t e e t c --+-=221)(,试求系统 的传递函数和脉冲响应。 解 单位阶跃输入时,有s s R 1 )(=,依题意 s s s s s s s s C 1)2)(1(2311221)(?+++=+++-= ∴ ) 2)(1(2 3)()()(+++== s s s s R s C s G []t t e e s s L s G L t k -----=??? ???+++-==21 1 42411)()( 2-3 已知系统传递函数 2 32 )()(2++=s s s R s C ,且初始条件为1)0(-=c ,0)0(=c ,试求系统在输入)(1)(t t r =作用下的输出)(t c 。 解 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图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既带来了一些机遇, 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对此, 我国要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就必须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注意把握好一些重要原则, 并采取有效措施 一.全球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挑战 全球化固然为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但同时,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战据主导地位, 这无疑给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1、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提出挑战 我们知道, 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由发达国家自己建立和制定的, 当然代表和反映了他们自身的利益, 因为它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发展中国家在这个秩序中受到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不可能避免这种损失: 对外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向发达国家支付的外债利息、为取得知识产权而付出的高价、人才外流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构成威胁。全球化对中国国家安全利益构成威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 概念被拓展, 它不仅仅指国防安全和军事安全, 还包括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环境安全等新的内容。尤其是经济安全, 已成为更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力量逐渐取代政治和军事力量而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经济利益的争夺成为各个国家利益竞争的核心。在全球化的过程中, 发达国家借助市场力量不仅维护了本国的经济安全, 而且往往为了求得自己的最大利益, 从主观上忽视甚至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国家, 更是加以歧视, 主要限制对社会主义国家出售高科技产品, 在贸易、知识产权等问题上搞摩擦。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落后,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致使其经济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很低, 处于劣势地位, 经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爆发于1997年7月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典型例证。在我国, 受安全影响的对象包括国内产业、市场、资源、环境、科技、体制和政策等等。而首当其冲的是民族产业, 这是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核心问题, 因此研究我国经济安全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我国民族产业的安全问题。因为在我国民族产业是构成我国经济的主体, 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的挑战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的挑战表现为: 第一,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提出了挑战。《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概括了我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 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 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因此, 要加快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第二,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提出了挑战。全球化要求世界各国融为一体, 遵守世界通用的经济规则, 这就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法制化、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法律来规范我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 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 3、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挑战 全球化加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接触, 也带来西方文化思潮和黄、赌、毒垃圾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污染。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和互联网的接通是20世纪的一场信息革命,原来被禁止收听敌台的内容在网上已经是一览无余。因特网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大量新知识和信息, 同时也夹杂着西方的政治观点、文化思潮和文化垃圾, 这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挑战。另外, 境外反动刊物在地摊出现, 黄色书刊、光盘通过非法途径严 重泛滥, 丑恶现象卷土重来, 吸毒贩毒, 暴力凶杀, 都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困难。 4、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也使其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面临挑战

试析文化全球化视野下中国

试析文化全球化视野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聚焦中国传统 家庭养老模式 论文摘要: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道德规范,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软实力”构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是传统孝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对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的文化渊源、自身优势,对于中国软实力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步人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令世人瞩目,人们聚焦经济数字这类“硬实力”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中国文化这一“软实力”。费孝通先生指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要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一“面对全球化的语境,如何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使发展不脱离民族之根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一度受西方话语掌控而被归人“封建”一词的中国传统文化曾遭受沉重的打击。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宝库。而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以孝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传统家庭养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瑰宝。 论文关键词:文化全球化软实力孝文化家庭养老模式 一、文化全球化与中国“软实力” 对于文化全球化,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一致的、明确的定义,但人们更倾向于这种观点,即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经过长时间的交流、交锋与融合,最终形成一种共同的或者单一的文化。这种观点认为,西方文化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传播手段上,都居于绝对强势地位,必然会对其它不发达国家的文化产生不可抗拒的向心力,从而使世界文化演进的方向趋同。作为一种历史潮流,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法回避。文化全球化会对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和威胁,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主性,成为了备受各国关注的问题。 “软实力”是约瑟夫?奈提出的,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等。当某种文化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后,文化主体的实际力量就会被放大,或者说无需动用物质性力量,只需凭其无形的影响力即可实现某些政策目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主权意识开始觉醒,面对咄咄逼人的西语霸权,开始追寻自身的文化防卫,注重维护和发展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并将其作为维护本民族权益的有力武器。激烈的国际竞争,不只是经济实力等“硬实力”的较量,也是以文化为主导“软实力”的抗衡。因此,人们在分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关注并将其归因于中国的“软实力”,正如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外交学院教授吴建民所言,“中国的…软实力?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中国“软实力”的构建,目前谈得比较多的主要有两种:一是挖掘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二是总结中国的发展模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 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有三方面的贡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那就是稳定、发展与和谐,这无不得益于我国厚实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国与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自古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和才能万事兴,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尤为如此。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它凸显家庭地位,重视个人的伦理关系与义务,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围绕着这一出发点而展开的。 二、中国家庭养老模式的文化渊源 家庭历来是中国社会的生活重心,家庭伦理精神指引下的家庭角色的扮演、家庭成员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