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11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考生注意:

第一大题考生应在答题纸上代表正确的答案用2B铅笔将相应的位置涂黑,第二大题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一)2014年11月,习近平出席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时,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同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会晤。

1. 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访问时,当地

A.牧民忙碌修剪羊毛B.春暖花开农忙时节

C.昼短夜长漫漫寒夜D.高温多雨台风多发

【答案】B

【解析】11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此时为南半球春末,则当地出现的情形应为春暖花开农耕忙。

2.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参观了新西兰农牧业技术展。新西兰是乳畜产品出口国,其发展畜

牧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夏季高温多雨,适合牧草生长②国内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

③河流众多,为牛羊提供饮用水源④海运发达,便于产品的运输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适合牧草生长;并有众多河流提供水源;地广人稀,国内市场狭小,但其海运便利,利于产品投放国际市场。

3. 斐济等太平洋岛国的特色文化景观为

A.圆顶尖塔的宗教建筑B.轻柔艳丽的纱丽服饰

C.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D.崇拜图腾崇尚自然

【答案】C

【解析】斐济等太平洋岛国土著居民居多,可知其特色文化景观为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圆顶尖塔的宗教建筑为清真特色;轻柔艳丽的纱丽服饰为南亚地区(主要是印度)的特色服饰;

崇拜图腾崇尚自然不是该地区的特色景观。

(二)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于3月9日从中东阿布扎比(24°N,54°E)起程,开启首次环球飞行。

4.“阳光动力2号”白天会爬升到10000米的高度飞行,晚上逐渐下降到3000米的高度,

主要原因是

A.避免云雨影响B.此时气流平稳

C.汲取太阳光热D.尘埃杂质稀少

【答案】C

【解析】“阳光动力2号”白天会爬升到10000米的高度飞行主要是为了减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爬升,进而更多地获得太阳辐射能。

5. 此次飞行一路向东将历时五个月返回阿布扎比。期间

A.地球越来越靠近远日点B.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先减小再增大

C.北半球昼渐长且昼长夜短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答案】D

【解析】3月9日启程,历时5个月即从3月9日至8月9日。该时段包含了春分与夏至两个节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经过赤道到达北回归线,之后向南移动,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北半球在直射点北移过程中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该时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直射点北移时)后减小(直射点南移时);期间地球先靠近远日点(3月9日至7月初)后远离远日点(7月初至8月9日)。

(三)1985年,芬兰手机巨头诺基亚公司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办事处,并迅速在中国建立了大规模的生产、销售基地,2014年4月25日,诺基亚手机公司被微软收购,并将

于今年6月底前关停诺基亚北京及东莞手机生产工厂,转战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6. 诺基亚公司当时在北京和东莞等地投资手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

①技术先进②原材料丰富③消费市场庞大④廉价的劳动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诺基亚公司当时在北京和东莞等地投资手机生产厂,建立大规模的生产、销售基地,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广阔的手机消费市场。

7. 手机工厂迁移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最主要的有利影响因素是

A.国家政策B.劳动力C.市场D.交通

【答案】B

【解析】手机工厂迁移主要是寻求更优区位,东南亚相对中国,劳动力更廉价,可知其迁移的主要有利影响因素为劳动力。

(四)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能反映出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下图为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

8.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A.荒地、耕地、林草地B.荒地、林草地、耕地

C.林草地、荒地、耕地D.林草地、耕地、荒地

【答案】A

【解析】由其年降水量可知该山地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区域的山地土地利用类型总体来讲荒地面积最大,林草地面积最小。另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和下渗量影响,而下渗量主要与植被覆盖状况有关。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涵养水源能力越强,下渗量越大,则径流量越小。图中①②③径流量依次减小,可知其植被覆盖状况依次变好,分别应为荒地、耕地、林草地。

9.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

A.该山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C.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

【答案】B

【解析】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和下渗量影响,降水量一定的情况下,下渗量越大,则径流量越小。图中①②③径流量依次减小,而植被覆盖状况依次变好,可推知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

(五)在我国内陆荒漠里,有一种由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景观,主要是由坚硬的泥岩层和疏松的沙土层经外力作用形成的。

10. 在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作用中,有可能表示该景观组成岩石形成过程的是

A.a B. d C.e D. f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景观主要是由坚硬的泥岩层和疏松的沙土层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可推知其岩石类型为沉积岩。在示意图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丁为岩浆(可由三大类岩石转化而来,但只能转化为岩浆岩),进而可知丙为岩浆岩,可排除a、d、f。

11. 若b过程中原有的矿物成分及结构发生了变化,则表示该景观的主要岩石类型是

A.甲 B. 乙C.丙 D. 丁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主要是由坚硬的泥岩层和疏松的沙土层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可推知其岩石类型为沉积岩。在示意图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丁为岩浆(可由三大类岩石转化而来,但只能转化为岩浆岩),进而可知丙为岩浆岩。若b过程中原有的矿物成分及结构发生了变化,则甲为变质岩,可知乙为沉积岩,所以表示该景观的主要岩石类型是乙。

(六)温哥华、博纳维斯塔两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差异较大。

12. 两地夏季的平均气温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 .受盛行风的影响 B.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C .受洋流差异的影响 D. 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答案】C

【解析】两地纬度相当,海拔均较低,其气温差异较大主要是由于二者分别收寒流的降温作用和暖流的增温作用,盛行风对两地的气温影响较小。 13. 两地冬季降水量的差异更明显,其主要原因是温哥华受

①盛行西风影响 ②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③阿拉斯加暖流影响 ④飓风影响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冬季降水量温哥华远高于博纳维斯塔,是因为温哥华冬季受西风影响,处在西风的迎风坡,且受沿岸的阿拉斯加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降水较多。

(七)2014年12月26日,兰州铁路局开通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

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将全线开通运营。

14. 影响兰州段铁路呈东西走向、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 B .交通运输的需要

C. 矿产资源分布状况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状况

【答案】D

【解析】兰州段铁路呈东西走向主要是地形原因,谷地呈东西走向,而铁路选线沿谷地布局;兰州城市呈带状分布主要受地形及河流的分布影响,河谷呈条带状延伸,城市建设集中于河谷地区。

15. 兰新高铁在新疆境内65%的路段建有防护墙、地上隧道等防护工程,其主要作用是

A.防雨B.防冻土C.防滑坡D.防风沙

【答案】D

【解析】兰新高铁主要穿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滑坡极少出现;铁路沿线亦无冻土分布;沿线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可推知防护墙、地上隧道等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为防风沙。

16. 下列地域文化特征在兰新高铁沿线能看到的是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B.饮食以麻、辣著称

C.“阿以旺”和平顶方整的石砌碉房D.评剧、秦腔等传统地方戏曲

【答案】C

【解析】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为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习俗;饮食以麻、辣著称的主要是我国川蜀地区;评剧、秦腔等传统地方戏曲主要分布于陕西等北方地区;“阿以旺”和平顶方整的石砌碉房主要见于西北地区。

(八)下图为某地理要素随时间变化示意图,Y轴箭头指向表示数值增大。

17. 若Y轴表示某地气压,该地在几天内完整地经历了某天气系统过境,则该天气系统是

A. 暖锋

B. 冷锋

C. 低压

D. 高压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经历该天气系统过境过程中气压逐渐升高,说明过境后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可推知该天气系统为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

18. 若Y轴表示某国人口数量,该国的人口数量变化主

要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则

A. ①阶段人口出生率最低

B. ②阶段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

C. ②阶段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D. ③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②阶段人口数量明显增加,说明自然增长率增高显著,可推知主要是死亡率明显下降或者出生率明显上升。

19. 若Y 轴表示某国城市人口比重,且该国城市发展符合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则

A. ①阶段城镇数量多,规模大

B. ②阶段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C. ③阶段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

D. ③阶段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D

【解析】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中,①阶段城镇数量较少,规模较小;②阶段城市化进程加快,主要是由于其工业化速度加快,进而会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恶化;③阶段工业化完成,城市化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九)下图中甲图为某地(50°N ,100°E )附近近地面等压线图,a 、b 是直线L 上的两点,

乙图和丙图分别为甲图沿ab 、cd 线段的气压变化图。

20. b 地所处的位置的

风向为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答案】D

【解析】由乙、丙两图可知甲图所示为高压中心,则b 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正东,受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影响,偏转成西北风。

21. 若数日后上海受此天气系统的影响,右图中能反映

该天气系统影响下上海气温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高压中心所在位置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应为蒙古高压,若上海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气温会下降。

(十)基于粤、苏、贵、桂四省区1990年的老年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省际人口迁移、经

气温

济发展水平,专家预测了2050年这四个省区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

22. 导致图示变化趋势最主要的直接因素是

A. 老年人口数量变化

B. 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 省际人口迁移差异

D.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贵、桂两省预测数据中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及本省现有水平高,而苏、粤两省则相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阶段,贵、桂两省为人口净迁出(主要为劳动力人口)省区,苏、粤两省为净迁入(主要为劳动力人口)地区。可推知一定时间段之后,如2050年,现阶段的省际外迁劳动力人口回流,且此时已成为老龄人口,可以预测到图示结果。

23. 桂、贵两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变化可能引起当地

①劳动力不足②就业困难

③养老负担加重④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桂、贵两省区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不足、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

24. 把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变为生产力的主要措施是

A. 发展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

B. 倡导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

C.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A

【解析】发展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可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是把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变为生产力的主要措施。

(十一)读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AB为昏线,图

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

2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S,45°E B.20°N,45°

E 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值

0 10 60

20 30 40 50

-10

-20 (%)

1990年数据

2050年预测数据

C.20°N,135°W D.20°S,135°E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A处为昏线AB与赤道的交点,则A处地方时为18时。甲与A、B两处的纬度差相等,可推知其与A、B两处的经度差相等,而图中显示甲与B经度相差45°,所以A、B两处的经度差为90°。根据东加西减规则以及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可知B 处地方时为24时(A处地方时加上6小时),则B处为极昼现象出现的最低纬度处,可知直射纬度为20°S。

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则甲所在经线为180°经线(据以上推算可知B处所在经线为自然日界线),可知B处经度为135°W,所以直射经线为45°E。

26.该日,甲地的昼长是

A.6小时B.12小时

C.15小时D.18小时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A处为昏线AB与赤道的交点,则A处地方时为18时。甲与A、B两处的纬度差相等,可推知其与A、B两处的经度差相等,而图中显示甲与B经度相差45°,所以甲与A的经度差为45°。根据东加西减规则以及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可知甲处地方时为21时(A处地方时加上),即甲地日落地方时为21时,计算(昼长=2(日落地方时-12))可知其昼长为18小时。

27.一年中甲、乙两地

A.地方时相同B.日出时间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D.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相同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位于同一经线,一年中二者地方时都相同。日出时间只在两分日时一致;只有两地同在回归线以外或者同在回归线以内但纬度度数值一致时,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会相同,由图可知甲为35°S,乙为21°S,所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不一致;只有两地的纬度度数值一致时,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相同。

(十二)下图曲线表示北京市十多年来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和环境用水量(指美化城市环境、协调自然生态平衡等用水)的变化。

28. 图中表示生活用水量的曲线数码

代号是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①②较高,因为北京

人口众多,工业发达,可知二者应为工业

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但①呈上升趋势,

②呈下降趋势,结合实际情况可知①为生活用水量,因为近年来北京重工外迁,工业用水量下降;但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使得生活用水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29. 北京市近十多年来用水量变化幅度

最大的是

A.农业用水量B.工业用水量

C.环境用水量D.生活用水量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①②较高,因为北京人口众多,工业发达,可知二者应为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则③④应为农业用水量和环境用水量。但④呈上升趋势,③呈下降趋势,因为近年来环保需求越来越大,可知④为环境用水量。结合图中具体数值,可知环境用水量变化幅度最大。

30. 下列叙述符合题意的是

A.城市化导致①曲线数值逐渐增加B.人口外迁导致②曲线数值逐渐下降

C.回收利用雨水使③曲线数值下降D.全球变暖导致④曲线数值快速增长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①②较高,因为北京人口众多,工业发达,可知二者应为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但①呈上升趋势,②呈下降趋势。结合实际情况可知①为生活用水量,因为近年来北京重工外迁,工业用水量下降;但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使得生活用水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此为城市化的结果。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十三)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15分)

31. 据图归纳澳大利亚各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大小的空间分布规律。(3分)

32. 阐述流域③和流域⑥年平均径流量大小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33. 流域⑤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农业区,分析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性,并说明最适宜发

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生产特点。(6分)

【答案】(十三)15分

31.由北部、东部逐渐向中西部减少。(澳大利亚北部流域的径流量最大,其次是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中部地区径流量最少)。(3分)

32.大气环流、地形及洋流条件的不同,导致降水量的不同,从而造成了两个流域年平均径流量的差异。

流域③: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1)的迎风坡(1),降水丰富;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增温增湿(1)。(共3分)

流域⑥: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带来大量的印度洋水汽,降水多;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3分)33.自然条件优越:该地主要位于墨累-达令盆地,地势相对平坦开阔(1);气候以热带稀树草原为主,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2);河流多为季节性(间歇性)河流;有丰富的地下水可供农牧业生产(1)。(共4分)

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1);农场规模大,机械化和商品化水平高。(共2分)

【答题提示】描述空间分布规律主要从递变规律、特殊值、最值等方面进行即可;流域年平均径流量的差异主要受降水量影响,而降水的影响因素包括大气环流、洋流、地形等,结合实际分析即可;自然地理条件从地形、土壤、水源、气候(光、热、水)等分析即可。

(十四)滦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河流,外沟门子(多伦附近)以上为河源段,张百湾以上为上游段,从张百湾到滦县为中游段,滦县以下为下游河口段。读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

分)

34. 说出滦河流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并说明地势特点。(3分)

35. 阐述滦河源头段和下游河段的主要流水作用过程及其塑造的地貌名称。(6分) 36. 据图分析造成滦河入海口河道变化的人为原因。(5分)

37. 阐述滦河入海口地区沼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6分) 【答案】(十四)20分

34.西北部为内蒙古高原,中部为燕山山脉,南部为华北平原(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1)。 35.源头段流经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开阔,水流平缓,河床凹岸不断遭受侵蚀,泥沙在凸 岸不断堆积,发育有曲流地貌。(3分)

图2 滦河流域地形图

下游河段进入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流上中游所搬运的大量泥沙,不断发生堆积,形成三角洲地貌(3分)。

36.变化:河道变窄,分叉减少(或河道数量减少)。

原因: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滦河口入海水量和沙量大幅度减少;修建了引滦入津工程,滦河的径流量减少;滦河流域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滦河口入海水量和沙量大幅度减少;流域内森林(或植被)减少,对径流调蓄作用减弱;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河道被人为的任意填埋,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5分)

37.河流:使河流来自地表、地下的补给减少,水位下降的更快,加剧旱情;湿地减少,降水集中时分洪、滞洪能力下降,使水灾频发;

气候:沼泽湿地可以调节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调节空气湿度。面积减小,调节气候的能力将减弱;

生物:适合于水生动植物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减少,导致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减少;

生态: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等功能下降,环境污染加剧。(共6分)

【难点提示】地势特点主要为地势走向;主要的流水作用过程及其塑造的地貌主要注意不同河段的差异即可;入海口河道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包括上游拦水、河流取水量大、流域内植被破坏以及湿地破坏等;沼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对应湿地的生态功能分析即可。

(十五)城市轨道交通对人口的疏散作用主要是通过沿线土地利用改变实现的。下面是我国某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前后土地利用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人口分布变化表。读相关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前后土地利用变化

(6 38. 阐述该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后核心城区和外围城区土地利用和人口的主要变化情况。

分)

39. 请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的角度分析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工业用地空间变

化的合理性。(5分)

40. 说明该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缓解该城市问题的积极意义(4分)。

【答案】(十五)15分

38.轨道交通线路通达的核心城区, 居住用地面积缩减, 公共设施用地增加, 人口数量和密度降低; 轨道线路通达的外围城区,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面积、工业用地均增加, 人口数量和密度上升。(6分)

39.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取决于该方式能够产生的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该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核心城区工业用地减少,外围城区工业用地增加。工业生产需要低密度厂房和仓库,占地面积广,单位土地产生的效益相对较低,不能支付高额的地租;此沿线外围城区对外交通便利,有利原料和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并且分布在城市外围对居民区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工业用地向外围城区的变化是合理的。(5分)

40.轨道交通促进中心城区人口疏散, 加快人口郊区化进程;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有利于城市居民住房建设向郊区发展,改善市区的住房紧张状况;有利于改变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4分)

【难点提示】土地利用和人口的主要变化情况;合理性分析从土地利用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的角度进行即可;意义主要从对加快城市化进程、缓解交通压力、改善住房紧张和城市环境以及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进行阐述。

(十六)阅读下列关于京津冀都市群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区域内城市与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往往影响着这个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

在地理研究中,往往采用经济联系指数作为衡量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的指标,它既能反映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能反映周围地区对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区域内城市经济联系指数E 值与诸要素的数量关系为:

,其中,Pi 、Pj 代表i 、j 两城市的非农业人口,Di 、Dj 代表i 、j 两 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r 为两城市实际最短交通距离。

41. 区域内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最高的是天津,请参考E 值与其他要素的数量关系分析其原

因。(6分)

42. 京津冀都市群内经济差异明显,说出津冀两地分别对应的字母,并对比分析两地产业结

构的异同点。(8分)

43. 结合图文资料对加强京津冀都市圈内部经济联系提出建议。(6分) 【答案】(十六)20分

41. 天津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海河入海口,是北京的进出口门户;与北京距离较近,两地高速路网发达,交通便利;天津开发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任答3点,6分) 42. B 、A (2分)

共同:产业结构排序为“二、三、一”;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共2分)

图2 京津冀产业结构及其联系图

图1 北京与京津冀都市群各城市

经济联系指数

差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差异明显,河北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产

品附加值较低(1);天津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较高(1);天津的第三产业比重显著高于河北省(1);河北省的第一产业比重显著高于天津(1)。(共4分)

43. 建议:推进相关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要提高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同时,在保持原有第二产业传统工业部门优势外,需要注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GDP;发挥互补优势,分工协作,注意避免城市产业雷同化;加快城市间高速路网建设,缩短城市间的经济距离,加强城市间的经济交往。(任答3点,6分)

【难点提示】E值与其他要素的数量关系分析天津该指数最高原因主要从城市距离、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加强京津冀都市圈内部经济联系主要在于城市化水平、生产总值以及交通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采取措施。

(十七)中亚位于欧亚大陆的结合部,是建设新“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10分)

44. 阐述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该区域棉花生产区的有利影响。(10分)

【答案】(十七)10分

44.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1);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1),夏季热量丰富(1)、光照充足(1)(丰富的光热资源),有利于棉花的生长;秋季干旱少雨,有利于棉花后期收获和采摘(2);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平原地形(1)和疏松的土质(1)有利于棉花根系的发育;内流区面积广大,多内流河(1),高温期与河流的汛期一致(1),有利于为棉花生长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共10分)

【解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位置、气候(光、热、水)、地形、土壤、水文等方面进行概括和分析;对棉花的有利影响主要根据棉花的主要习性分析即可。

以下分为选做部分

A组(适合选择“任选模块一”的考生)

(十八)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2015年3月8日发布风暴潮黄色预警,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提醒称,届时海上风浪偏大,提醒船只提高警惕,注意航行安全。(10分)

材料一风暴潮是发生在沿岸的一种海洋灾害,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涨潮时的水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

材料二2015年3月8日(农历正月十八)渤海湾潮位和等深线分布图。

45. 简述该日渤海湾风暴潮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2分)

46. 推测该日渤海湾与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的相对位置。(2分)

47. 解释这次风暴潮的成因。(6分)

【答案】(十八)10分

45. 渤海湾西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东北部影响较小。(2分)

46. 渤海湾位于天气系统的北部(2分)

47. 此时正值满月附近,出现天文大潮(2分);渤海湾位于浅海大陆架,地势低平,易于推高潮位(2);此时温带气旋活跃,强风进一步推高了潮位(2分),发展成风暴潮。

【解析】由图中海面水位可知渤海湾西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东北部影响较小;由此推断该地区风向偏东风,应位于气旋(低压中心)的北侧;风暴潮成因从天文潮与风暴潮的叠加、地形(海岸地形及近海岸的水下地形)等方面分析即可。

B组(适合选择“任选模块二”的考生)

(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