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

小学数学法制教育渗透点

一年级数学

版别:苏教版

渗透点1

☆学科内容

一(上)∕第四单元∕认位置∕第10页∕情境图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国旗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

方法:实物展示,师生互动。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得国旗图片后,向学生展示国旗实物,并说明国旗得特征、

2.教育学生:国旗就是国家得标志与象征,要热爱、尊重国旗。(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国旗法》得相关内容)

3。师生互动:

(1)我们在哪里能瞧到国旗?

(2)回忆学校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得情境、

渗透点2

☆学科内容

一(上)∕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得数∕第12页∕情境图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教师法》

第一章总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得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培训,改善教师得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保障教师得合法权益,提高教师得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

第六条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

方法:讨论交流。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后,让学生说说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她们在干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围绕“教师节快乐”得意思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教师法》得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尊师重教既就是一种美德,也就是一种法制要求。

渗透点3

☆学科内容

一(上)∕第八单元∕10以内得加法与减法∕第52页∕情境图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森林法》

第十一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就是公民应尽得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

方法:图片展示,师生交流。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2.师生交流:这些小朋友要开展什么活动?

3.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森林法》得相关内容。

4.通过观察参加植树活动得小朋友人数进入“5+1”或“1+5”得学习。

渗透点4

☆学科内容

一(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68页、69页∕例题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初步了解。

方法:结合实例,创设情境,结课点睛。

☆示例或说明

1、展示各种面额得人民币,指出它们得特征与防伪标志,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

2.开展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得应用。

3.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得相关内容,教育学生知道要爱护人民币。

二年级数学

版别:苏教版

渗透点1

☆学科内容

二(上)/第五单元/口诀求商(一)/练习五/第9题(46页)☆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森林法》

第十一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就是公民应尽得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

方法:利用网络学习相关资料,师生共同讨论。

☆示例或说明

1.学生完成本题得练习后,教师问:同学们知道“义务植树"得意义不?

2.老师组织学生参加“给小草浇水”、“给小树除虫”等活动、

3、通过实际问题得探讨,使学生了解到:

(1)义务植树得意义与作用、

(2)保护植被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得作用。

渗透点2

☆学科内容

二(上)/快乐得队日活动(24页)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应用

方法:联系实际,实例分析

☆示例或说明

1。教师:今天同学们玩得很高兴,现在要离开公园了,在离开前瞧一瞧我们得草地上留下不应该留得东西了不?

2、组织讨论:怎样保护旅游点得环境?在讨论时,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得相关内容。

3。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渗透点3

☆学科内容

二(下)/第三单元/分米与毫米/(26页)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计量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初步了解计量器具应当准确。

方法:新课引入,结题点睛,拓展延伸。

☆示例或说明

1.教学时,要求学生先估一估数学书得长就是多少,宽就是多少,再直尺测量,引导学生认识,当测量得长度不就是整厘米数就是,怎么办?(产生较小得长度单位毫米)同样得方法理解分米、千米得产生、

2、在测量活动中理解什么情况下用较大得计量单位,什么情况下用较小得计量单位。如:测量课桌得长、铅笔盒得宽、杯子得高、黑板得长等等来正确判断使用恰当得长度单位。

3。教师安排学生两人一组,把两个同学所带得直尺刻度对刻度地比较,瞧刻度就是否完全一致,由此引出计量器具应当统一准确,不然就会出现混乱得问题。

三年级数学

版别: 苏教版

渗透点1

☆学科内容

三(上)/第三单元/千克与克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计量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计量器具应当准确、

方法:新课引入,结题点睛,拓展延伸。

☆示例或说明

1.教学时,要求学生用手掂一掂两袋食品得质量,估计哪一袋重一些,在用秤称一称。引导学生认识:当质量不就是整千克数时,怎么办?(产生较小得质量单位克)

2.在活动中理解什么情况下用较大得计量单位,在什么情况下用较小得计量单位。

3.(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计量法》得相关内容)

渗透点2

☆学科内容

三(下)/第六单元/千米与吨/练习六/第八题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理解,应用。

方法:课前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拓展延伸。

☆示例或说明

1、课前让学生调查自己家或邻居家、亲戚家每月得用水量就是多少吨、

2.课上结合实际,理解一吨得实际大小。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关不紧得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1~6吨水;一个漏水马桶,一个月要流掉3~25吨水。

4、师生共同讨论:

(1)水就是人类生命得源泉,如何在生命中得每一天,都珍惜每一滴水?(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法》得相关内容)

(2)说说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增强节约用水得意识。

渗透点3

☆学科内容

三(下)/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想想做做/第五题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国旗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

方法:实物展示,师生互动、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后向学生展示国旗实物、

2.教育学生:国旗就是一个国家得象征,我们要热爱国旗,尊重国旗。(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国旗法》得相关内容)

3.师生交流:

(1)我身边哪些地方能瞧到国旗?

(2)让学生了解国旗得图案构成及包含得意义。

渗透点4

☆学科内容

三(下)/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想想做做/第六题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五条:全国实行统一得道路交通信号。交通信号包含交通信号

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与交通警察得指挥、

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占用、损毁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

方法:标志展示,师生互动。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后让学生说说这些交通标志有什么作用。

2.师生共同讨论:

如果没有这些交通标志,将会出现怎样得严重后果?(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交通安全法》得相关内容)

渗透点5

☆学科内容

三(下)/第十单元/统计/练习九/第四题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森林法》

第十一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就是公民应尽得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

方法: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师生共同讨论。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问:同学们知道植树造林得意义不?

2.有条件得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给小树浇水”、“给小树除草”等活动。

3.通过探讨,让学生了解到:

义务植树得意义与作用、(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森林法》得相关内容) 四年级数学

版别:苏教版

渗透点1

☆学科内容

四(上)/第4单元/平行与相交/4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六十一条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得靠路边行走。

第六十二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马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实施……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应用。

方法:结合实例,师生互动。

☆实例或说明

1、结合本题,教会学生认识斑马线得作用,应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观察斑马线,数数有几根线?并说说斑马线得作用。(在以上问题讨论时,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得相关内容)

2、组织主题活动“安全过马路”,通过活动得开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得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渗透点2

☆学科内容

四(上)/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统计法》

第二条……统计得基本任务就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与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第七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与其她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与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与国家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得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得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据报统计资料。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

方法:结课点睛、拓展延伸。

☆示例或说明

新课结束后,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学习得统计知识,在生活中有很重要得作用,例如我们了解到第24~28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金牌数得统计,还有我国四条主要河流长度情况得统计,以及各部门得经济增长情况,都要用到统计。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1。为什么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与及时?(掌握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2.为了保证统计得真实、准确与及时,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与国统计法》,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与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与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据报、迟报,不得伪报、篡改。(教师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统计法》得相关内容)

渗透点3

☆学科内容

四(上)/第11单元/用计算器计算/10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1。《中华人民共与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2、有关能源、资源方面得法律知识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与理解

方法:讨论交流,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示例或说明

1。阅读题目后,师生共同讨论:

(1)计算3280平方米得林带,一年可吸收有害气体多少克?

(2)防风林带、防火林带各自有什么作用?

2、教师小结:同学们,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我们应爱护森林资源,保护好我们得防护林与特种林、

3.拓展延伸:

(1)除了保护森林,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多植树造林)

(2)我国得植树节就是哪一天?(3月12日)

渗透点4

☆学科内容

四(下)/第2单元/升与毫升/17页想想做做/您知道不?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1、《献血法》什么就是无偿献血?

就就是健康适龄公民自觉自愿献出可以再生得少量血液或血液成分去挽救垂危病人得生命,而献血者不要任何报酬。

2、为什么要提倡无偿献血?

通过无偿献血还会激发人们奉献爱心得自豪感,增加社会责任感与公民义务感,增进人与人之间得友谊。无偿献血就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得崇高行为,就是我国血液事业得总方向。无偿献血就是爱心奉献得体现,使患者解除痛苦甚至挽救她们得生命,其价值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得。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与理解

方法:讨论交流,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示例或说明

1、教学时让学生知道献血后,器官内储存得血液马上就会补充上来,而且人体还会制

造出新得血液。因此,献血一般不会伤害人得健康。

2.《献血法》对献血者得体重有明确规定,其中男性公民体重要达到50公斤,女性公民要达到45公斤。

渗透点5

☆学科内

四(下)/第9单元/我们去春游/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1.《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二条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得运动会;有条件得,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2。《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或懂得应用

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示例或说明

1。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春游得图片,并解说在春游得时候要注意得事项及相关准备,相机向学生介绍《全民健身条例》得相关内容。

2、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介绍在春游时,应该怎样爱护周围得环境卫生。

五年级数学

版别:苏教版

渗透点1

☆学科内容

五(上)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第一课时练一练第五题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

第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得各种类型得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得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得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得地质构造、著名溶洞与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土地、森林、草原、水、矿产、渔业、野生动植物等资源得破坏得,依照有关法律得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或懂得运用、

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示例或说明

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五题得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上得温度,再说说这就是地球上得哪儿?在解说南极得气温与气候时,相机向学生介绍地球两极得冰川得变化情况,再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得相关内容。

渗透点2

☆学科内容

五(上)第七单元除数就是整数得小数除法75页练一练第3题、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体育法》

第五条国家对青年、少年、儿童得体育活动给予特别保障,增进青年、少年、儿童得身

心健康。

第二十二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得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学校体育场地必须用于体育活动,不得挪作她用。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或懂得运用。

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示例或说明

1.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三题体育器材得图片表格,学生说说这些器材得名称,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体育法》得相关内容。

2。在此表格中,学生找出数字信息,在老师得引导下完成知识点得学习后,结合情境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您喜欢哪项体育运动?

您每天都有体育活动不?

《中华人民共与国体育法》规定我们小学生每天在学校得体育活动时间有多久?

渗透点3

☆学科内容

五(上)第十单元统计第二课时111页练一练。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

第六条。一切单位与个人都有保护环境得义务,并有权对污染与破坏环境得单位与个人进行检举与控告。

第二十八条。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得污染物排放标准得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水污染防治法另有规定得,依照水污染防治法得规定执行。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或懂得运用。

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示例或说明

1、利用多媒体展示练一练中得统计图,学生说说这两个城市得空气质量情况,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得相关内容。

2.在此统计图中,学生找出数字信息,在老师得引导下完成知识点得学习后,结合情境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贵州得空气质量如何?

这样好得空气质量就是源于什么?

《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我们小学生有保护环境得义务不?

渗透点4

☆学科内容

五(上)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图形王国第20题、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十九条国家根据用材林得消耗量低于生长量得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

采伐量。国家所有得森林与林木以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农场、厂矿为单位,

集体所有得森林与林木、个人所有得林木以县为单位,制定年采伐限额,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汇总,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或懂得运用、

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示例或说明:

1、利用多媒体展示第20题中得主题图,学生说说主题图得相关信息,相机

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得相关内容。

2。在此主题图中,学生找出数字信息,在老师得引导下完成知识点得学习

后,结合情境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您知道植树节就是几月几日不?

您知道木材有哪些用途不?

您知道一棵幼树成长为一棵大树需要多长时间不?

您了解《中华人民共与国森林法》中得相关规定后,知道乱砍滥伐就是一种什

么行为了不?

六年级数学

版别: 苏教版

渗透点1

☆学科内容

六(上)∕第一单元∕解方程∕例2∕情境图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文物保护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文物得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得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

方法:图片展示,师生互动。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后,向学生介绍颐与园得陆地面积与水面面积。

2、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文物保护法》得相关内容、

3、师生互动:

(1)谁去过颐与园?

(2)颐与园在北京得哪个位置?

(3)利用颐与园得陆地面积与水面面积两个数据进入本节课得教学。

渗透点2

☆学科内容

六(上)∕第二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第16页练一练第1题图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商标法》

第三条经商标局核准注册得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与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

方法:讲授、

☆示例或说明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商标得知识。

2、向学生讲授《中华人民共与国商标法》得相关内容。

渗透点3

☆学科内容

六(上)∕第四单元∕分数除法∕第61页练习十一第14题。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节约能源法》

第一章总则

第九条任何单位与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得行为。☆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理解、

方法: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师生互动,交流讨论。

☆示例或说明

1、课前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小汽车行1千米耗油多少升?大汽车行1千米耗油多少升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14题后师提问:要把3千米按用去得汽油升数进行

平均分应怎样分?

3、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节约能源法》得相关内容、

渗透点4

☆学科内容

六(上)∕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第100页练习十九第2题。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煤炭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五条【保护资源】国家依法保护煤炭资源,禁止任何乱采、滥挖破坏煤炭资源得行为、《中华人民共与国节约能源法》

第四条节约资源就是我国得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得能源发展战略。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

方法:数据对比,拓展延伸、

☆示例或说明

1。学生读题后把三个数据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要合理开采各种资源,要把节约放在首位。

2. 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与国节约能源法》得相关内容。

渗透点5

☆学科内容

六(下)∕第一单元∕百分数得应用∕第4页例2、

☆可渗透得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与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个人所得税得税率:个体工商户得生产、经营所得与对企事业单位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得超额累进税率。

《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

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与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得义务。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并掌握。

方法:图片、实例说明,操作应用。

☆示例或说明

1. 通过科技、教育等图片,让学生知道这些建设得经济来源就是国家税收。

2、让学生根据图意答题后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与国个人所得税法》与《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得相关内容。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是概念,会求一组数是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体会算术平均数与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和联系.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三)法制教育渗透点 通过图表信息可以渗透到相关《环境保护法》的知识,让学生对本法的一些规定有所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2.教学难点:加权平均数的求法和应用. 三、教学步骤

创设情景,列入课题 1、请学生观察课本250页篮球队员的一些数据。 提问:上面两支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 找同学回答后,给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一般地,对于n 个数x 1,x 2,…,x n 我们把 叫做这个n 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x .读作“x 拔”. 2、情同学观察下表,分别计算三中污染物在2003年到2007年中的平均排放量。 提到污染物排放,可渗透到我国的《环境保护法》的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八条知识。 3、请同学们结合图表,自己用计算器算出各球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年龄,()n x x x n ++ 211

看哪一个球队的平均身高高哪一个球队的平均年龄小 巩固练习: 例1某广告公司欲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A B C 创新728567 综合知 识 507470 语言884567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解:过程见板书设计 思考:(1)(2)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此,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1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学生课堂练习:课本P253 随堂练习 小结: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再补充.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掌握了: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 教案 教学课题:比的意义 授课教师:胡成荣 授课班级:六(2) 授课时间:2013年3月18日 授课地点:六(2)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合作与交流,感受学生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十九条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教具准备:教学PPT !

教学过程: 一、引入。观察图片后,谈话引入。 二、新授。 1、教学比的意义。 (1)、教学同类量的比。 A、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提问: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十九条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学生再次熟悉题目后,提问: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 15cm,宽10cm,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的长和宽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或求红旗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B、这两个关系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求的(除法) C、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除法,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比”。可以说成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或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D、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 (2)教学不同类量的比。 A、“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

七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中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合水中学杨立俊 3.3平面直线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 ——平行、相交、重合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直线平行关系的传递性的内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 教学难点:对平行公理及直线平行关系的传递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经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经过两点呢?经过三点呢? 2.线段AB=CD,CD=EF,那么AB与EF的关系怎样? 二、讲授新内容 1.观察P51的图形 说出这些直线的不同的位置关系?相交、重合、不相交也不重合(平行)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相交,可能重合,也可能不相交也不重合.归纳得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平行线的概念. 关键:有没有公共点 2.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直线AB与CD平行,记作AB∥CD,读作AB平行于CD.

4.用三角板画平行线AB∥CD. 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方法为: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5.P52的注意内容. 6.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行线的实例. 7.做一做 任意画一条直线a,并在直线a外任取一点A,通过点A画直线a的平行线,看能画出几条?(学生画图,实际上只能画一条) 8.归纳: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一条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9.直线的平行关系具有传递性:设a、b、c是三条直线,如果a∥b,b ∥c,那么a∥c. 因为如果直线a与c不平行,就会相交于一点P,那么过P点就有两条直线与直线b平行,这是不可能的,所以a∥c. 10.从平行线谈人生:其实我们的人生道路就像一条线,然而国家也有有一条线,就是法律的线,我们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当我们沿着维护遵纪守法的道路走的时候,我们的人生线与法律的线平行;当我们沿着为恶社会的道路走的时候,我们的人生的线终究有一天会与法律有交叉点的。 三、小结与练习 1.练习P54 1、2题 2.补充练习: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_相交或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两个或三个 .

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西乡中学钟伟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科学记数法》 斗古中学卓政富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2.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和人均耕地急剧减少的国情,让学生明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相关法律制定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 重点: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三、教学难点 难点: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一些有关祖国人口、资源、土地的一些数据资料,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史,作为-个中国人,我们应为她而骄傲。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有关我国的人口、资源等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同学们查到了什么资料呢?谁愿意起来展示一下你的调查成果?

学生1:我在图书馆里查到了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大约为1300000000人。 学生2:我从公布的资料上查到了我国现有耕地面积约为1900000000亩。 学生3:我从电脑上查到了我国石油储量为24000000000桶。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反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沉思) 学生l:我发现我国的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教师伺机点拨:同学们的观察都是正确的,请大家计算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告诉学生美国现有人均耕地面积约9.7亩)。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比较,提问:比较我国在人口、土地方面与美国的差距,今后在这些方面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借机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让学生明白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我国实现可持速发展的基本保证。) 学生2:我发现这些数据都比较大,书写和读时都比较麻烦。(教师赞赏)教师:那么有没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些比较大的数呢? 2.小组合作,探讨交流 刚才,同学们都已做了努力的思考,想必都有所发现。你把你的发现告诉其他同学好吗?大家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看谁的方法好。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伺机点拨。 3.择优反馈,提升理论 小组交流结束,我们来比较一下,哪个小组的方法好? 学生a:对于较大的数,我们认为可以用数字与记数单位百、千、万、亿等合写的方法来表示比较简单。例如:1300000000可以写作l3亿。 学生b:我在查找资料时发现,有的数可以用一个数乘以10的几次方的形式来表示。 例如:1300000000可以写作1.3×l09。 学生:l.3×109这种写法更方便,因为若带单位的话,例如:1300000000000 写作13000亿会受到限制。 教师:那么这种写法有什么特点呢? 归纳: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xl0n的形式,其中1≤a<10,n表示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教案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猫洞乡佑份小学毛家艳 学科教案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猫洞乡佑份小学毛家艳教案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8 个生字。 2、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4、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案重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渗透相关法制内容: 防洪、防沙治沙、环保方面的法制建设简况。 教案时间 一课时 教案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黄河 2、播放课件: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昔日的黄河与今日黄河的对比,导出课题 -- 《黄河是怎么变化的》,并板书。 3、“摇篮”怎么会变成祸河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黄河是怎么变化的? 二、学习目标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2、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治理黄河? 四、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2、理解词语。 五、回归主题 1、课文一开始讲:“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什么? “摇篮”指发源地。 2、后来,黄河变了,无数次地给两岸百姓造成苦难,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3、学生交流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黄河变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转寒 暴雨集中 社会原因:人口迅速增长

J 无限制的开垦放牧农作物大量减产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肥力严重下降 Jf T水土流失— 4、治理方案 (1).管住泥沙。 (2).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3).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兴修水利。 六、渗透法制教育 1、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2、顺势简介我国防洪、防沙治沙、环保等方面的法制建设简况及黄河治理工程、黄河防护林建设等重大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第三条防沙治沙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坚持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三)保护和恢复植被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相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洪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依靠科技进步,有计划地进行江河、湖泊治理,采取措施加强防

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教案 (新华乡中学小学二年级数学组) 教学课题:平移和旋转 教科书第41~4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能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情景、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十九条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今天我带大家到游乐园,大家看有哪些好玩的玩具?这些玩具你们都玩过吗?那玩过的同学们你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说出来让同学们分享一下。(看课本第37页的彩图) 二、新授课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师: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展示课件)生:滑梯、火车、秋千、缆车··· ··· 师: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 生:(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指名学生回答。 1 师: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怎么分的?自己先分一分。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小组派人回答。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师:说一说分类的理由生:平移: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这种运动就叫做什么?生:旋转:大风车、摩一轮等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什么? 师:揭示课题,板书:平移和旋转师:谁能找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

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 早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明确要求。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常言说:从小偷针,长大偷金。因此,在中小学各学科中渗透渗透法制教育,事在必行。数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课时分配比例大,更应该注重渗透法制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笔者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第一线,自己对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的认识和做法。 一、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教育法》第六条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第三十二条: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法》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因此,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正确态度不仅是我们义务,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况且法制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

重要部分,它关系到未来的公民是否具有“知法、守法、用法”的素质。所以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没有脱离我们的工作实际。 二、加强学习,提高法律素养 认真学习钻研《教师法制教育读本》,把《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纳入自己的必修课程。常言说“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造就高素质人才”。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下,对“高素质人才”定位的诸多条件中,政治法律素质、思想道德品质是不可或缺的必要要件。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有一支自身具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先进思想的,而且能把这种思想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的教师队伍;其中教师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着“高素质人才”后续队伍的现代法治观念的形成和依法办事能力的培养。 三、认真备课,找准找好法制切入点 认真钻研省教育厅发放的《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数学分册)和《教师培训手册》中法制教育渗透点,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去进行,法制教育的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绝不是外加或牵强附会的。应切实地使学科法制教育与双基教学、双基训练与法制教育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而不应是支离破碎的。如自编例题:某化工厂今年的黑烟消降率为70%,要在两年内达到95%以上,平均每年的黑烟消降率至少增加百分之几《某市烟尘排放管理办法》第十八条“(一)市环境保护局对已达到基本无黑烟的区进行复验,凡炉、窑、灶总数黑烟消降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工业锅炉、工业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2016年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从小培养中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适度渗透,从而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唱法制教育的旋律。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 1、在生活中渗透。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2、在情境中渗透。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气氛中,可以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3、在游戏中渗透。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了组织和纪律观念,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4、在案例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的形

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 法制教育教学中处理好渗透的“点”、“时”、“度”至关重要,找准“渗透点”是重点,把握“渗透时机”是难点,掌握“渗透度”是关键。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适时、适度,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地加以渗透,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2016年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2】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已刻不容缓。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任务,各学科都应渗透于教学之中。这在教育理论上称之为“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的规律”,“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数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课时分配比例大,更应该注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利用教学内容的辩证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这就意味着数学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点。例如,在讲授数轴、函数等概念时,对它们的.本质进行透彻的理解并能运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点;再如,从讨论整数运算产生了分数,而分数又包括全部整数作其特殊情况,以及运算、等式、方程、函数等一系列数学概念都是以一个概念发展成为另一个概念,让学生从概念的进程中掌握概念,大大有利于学生辩证观点的形成。再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点

小学数学法制教育渗透点 一年级数学 版别:苏教版 渗透点1 ☆学科内容 一(上)∕第四单元∕认位置∕第10页∕情境图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 方法:实物展示,师生互动。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的国旗图片后,向学生展示国旗实物,并说明国旗的特征。 2.教育学生:国旗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要热爱、尊重国旗。(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容) 3.师生互动: (1)我们在哪里能看到国旗? (2)回忆学校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的情境。 渗透点2 ☆学科内容 一(上)∕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12页∕情境图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一章总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 第六条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 方法:讨论交流。 ☆示例或说明 1.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后,让学生说说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围绕“教师节快乐”的意思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尊师重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法制要求。 渗透点3 ☆学科内容 一(上)∕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52页∕情境图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十一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 方法:图片展示,师生交流。 ☆示例或说明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2.师生交流:这些小朋友要开展什么活动? 3.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相关内容。 4.通过观察参加植树活动的小朋友人数进入“5+1”或“1+5”的学习。 渗透点4 ☆学科内容 一(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68页、69页∕例题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初步了解。 方法:结合实例,创设情境,结课点睛。 ☆示例或说明 1.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指出它们的特征和防伪标志,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 2.开展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教育学生知道要爱护人民币。

五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白沙小学:王小会;教学内容:;(统计之认识众数)例1及相关练习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众数在日常生活;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正确掌握怎样确定众数,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引用价值,激;(2)、渗透法制内容:(1)《全民健身条例》第二;教学重点:众数的五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白沙小学:王小会 教学内容: (统计之认识众数)例1及相关练习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众数的意义。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正确掌握怎样确定众数,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引用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渗透法制内容:(1)《全民健身条例》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第二是两条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教学重点:众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众数在一组数据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回忆学习过的有关统计的知识。 (二)回忆怎样求平均数和中位数 二、教学新课 (一)创设情境,渗透法制教育 1、出示题目,创设情境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下面是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m)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2、根据题意,渗透法制教育 (1)启发式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个题目的意思与我国的哪部法律中的规定有关吗?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2)学生讨论。 (3)出示:《全民健身条例》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第二十二条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4)学生读读。 (5)教师点拨。 (二)提出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有困难时可求助同学和老师。 (三)交流问题 1、小组内交流,师收集相关信息。平均数中位数还是其 它(说出自己的理由) 2、比较数的大小,择优。平均数是1.475m 中位数是1.485m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篇一: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

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教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七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参赛教案 课题:轴对称现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②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对称轴、对应点. ③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 ②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四)法制教育: 在练习中利用国徽是轴对称图形渗透《国徽》法第二条和第三条。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笑吗?老师现在就让大家看一张人的脸,大家看完后,可不要笑得大厉害啊! (出示一张两只眼睛都在左侧的人脸画) 2、大家都笑了,谁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笑呢? (生:这张人脸的两只眼睛都在左侧。) 3、那么这张画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生:画得不漂亮。)你为什么觉得画不漂亮?(生:两只眼睛都画在了一侧。) 4、师小结:正是因为这张人脸的两个眼睛都在一侧,所以我们才会觉得这幅画画得不漂亮。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只蝴蝶,大家说这只蝴蝶漂亮吗?(生:漂亮。)

大家说这只蝴蝶有几对翅膀(生:2对。) 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对翅膀在大小上有什么特点?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生:一样大; 一边一个……) 师小结:正是因为这只蝴蝶的两个翅膀一样大,而且在身体左右两边各一对,所以我们才会感觉到这只蝴蝶很美丽。 2、图片展示 师:它们漂亮、美观吗?(生:漂亮,美观。) 问:它们美在何处?它们有何共同特征?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图形都具有对称美。

(完整)九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九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合水中学:杨振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主要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传播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数学思考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传播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 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重难点、关键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传播问题的应用题 难点:发现传播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渗透法制知识 关键: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传播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 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 下表是某一周甲、乙两种股票每天每股的收盘价(收盘价:股票每天交易结果时的价格): 星期一二三四五 甲12元12.5元12.9元12.45元12.75元 乙13.5元13.3元13.9元13.4元13.75元 某人在这周内持有若干甲、乙两种股票,若按照两种股票每天的收

盘价计算(不计手续费、税费等),则在他帐户上,星期二比星期一增加200元,?星期三比星期二增加1300元,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多少股? 老师点评分析:一般用直接设元,即问什么就设什么,即设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x、y张,由于从表中知道每天每股的收盘价,因此,两种股票当天的帐户总数就是x或y乘以相应的每天每股的收盘价,再根据已知的等量关系;星期二比星期一增加200元,星期三比星期二增加1300元,便可列出等式. 解:设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x、y张. 则解得 答:(略) 【思考】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 【活动方略】 教师演示课件,给出题目. 学生口答,老师点评。 【设计意图】 复习列方程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为继续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问题情境】 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分析】 (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2)如何理解“两轮传染”? (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4)能否把方程列得更简单,怎样理解? (5)解方程并得出结论,对比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解答】 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则依题意第一轮传染后有x+1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后有x(1+x)人患了流感。于是可列方程:1+x+x(1+x)=121 解方程得x1=10, x2=-12(不合题意舍去) 因此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 【思考】 如果按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了流感? 【活动方略】 教师提出问题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长期以来,安全教育一直是所有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似乎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才能更多地体现出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面对现在各地很多学校时有发生的伤亡事故,结合我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觉得应该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去。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呢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学科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制资源。关键是如何开发和利用安全教育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作为一名山区基层的一线数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使命和责任。结合数学学科知识,浅谈一下我在数学教学中是怎样对学生渗透安全教育的。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潜在的安全教育元素 要想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安全教育,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安全元素,寻找安全知识的切入点和渗透点,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数学教学之中。例如,在进行近似数的教学时,有这样的实际问题,12人去野炊,有一辆限乘7人的面包车,应该怎么办在这里就可以对学生渗透有关车辆超载所造成的危害,我在七年级第一学期的一堂数学课上,授课内容是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结合讨论交通指示牌的含义渗透安全与交通法的教育,山区的家长及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时常是一辆摩托车上载四五个学生回家,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这样的安全教育很有必要。 二、安全教育工作的核心是“预防为主”。所以在教学中就应事先考虑到本节课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以做到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进行几何课的教学时,有时教学中需用到剪刀、裁纸刀等工具。剪刀、裁纸刀如使用不当,易造成伤害。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强调,不拿能这些用具玩耍,更不能拿剪刀、裁纸刀指着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在进行三角形的教学时,通过我们生活中的所看见的实物,比如铁架上的三角架,房梁上的三角架及自行车上的三角架,这是充分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如果没有三角架,就会发生危险。所以要充分地去使用它们的性质为我们服务,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安全的意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结合授课内容,适时渗透安全教育。 三、紧抓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无论一个学校或一名教师的工作做得有多么好,都不可能预防和杜绝所有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安全事故发生后,教师在迅速处理好事情的同时,还应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时的教育,会比我们平时对学生苦口婆心说上大半天的效果好得多。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学习时,学生每人需要制做一些对角线各不相等的四边形模型带到学校来,结果一个学习小组的小组长在管理调皮学生时,一手拍在了放在桌子上的表面上,因制作四边形时时用了一些图钉,结果手被刺了一个很深的伤口。于是我连忙抓住这次意外事件对学生进行了制作和使用学具的安全教育,并教育学生以后做任何事时,首先要注意安全,在心中树立安全意识。 四、借助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她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法制教育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开辟第二课堂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境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例如,在进行随机过程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故意答错等现象,使游戏就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大多数人都认为法制教育与数学教学互不达界,认为前者是自然科学,而法制教育属于社会科学。从而也认为数学教师无法承担法制方面的教育,时至今日很多教师仍固守这一观念。 事实上,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学科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制资源,从法制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来看,数学教学中有其他学科无法达到的优势。比如数学在各学科中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学习时间长,关键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法制教育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本人认为纯粹的法制教育太枯燥,学生未必喜欢听,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让适量的法制知识渗透到数学课堂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犯罪呈现学生化,现浅谈一些如何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法制教育。 一、找准“渗透点” 要想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和渗透点,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数学教学之中。我在上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一堂数学课上,授课内容是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结合讨论交通指示牌的含义渗透安全与交通法的教育。在讲授重量单位“千克、克”的认识,我一边指导学生通过天平称出一千克的重量,一边告诉学生:公平交易,诚实做人,一千克虽轻但意义非凡。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

透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法制教育与数学教学自然融合,切不可喧宾夺主,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 二、在情境中“渗透” 在数学课堂上,创设与法制有关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思想和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这就是“课堂的开放”和对学生的“解放”。那么,这个“开放”和“解放”的内涵是什么哪?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来玩吗? 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去玩吗?我们认为这样不行,新的理念中也决没有这个意思。纪律是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证之一!学校没有纪律,就会使无政府主义泛滥成灾;学生不遵守纪律,教学就无法进行。法制教育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开辟第二课堂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境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

初中八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初中八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第一课时:第十二章轴对称 渗透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第一条、现行国徽使用办法是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实施的。为了维护国徽的尊严,及时修改现行国徽使用办法,制定一部专门的国徽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徽。 第四条、下列机构应当悬挂国徽: 1.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3.中央军事委员会; 4.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5.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6.外交部; 7.国家驻外使馆、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可以悬挂国徽,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规定。 国徽应当悬挂在机关正门上方正中处。 2013年10月11日

第二课时:第十四章 14,1,3函数的图像 渗透点:1、《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一条、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第十一条、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应当规定控制人口数量,加强母婴保健,提高人口素质的措施。 第十五条、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 2、《教育法》 第四条、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第四十三条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013年11月4日

九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

九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理化初级中学:王会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程的教学又要考虑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的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注意时间的安排上,同时把握好教学进度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良莠不齐,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有些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一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好高鹜远、心浮气躁,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需培养。 二、指导思想: 通过九年数学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二章:二次函数函数第三章: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