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切割技术教学大纲

线切割技术教学大纲

线切割技术教学大纲
线切割技术教学大纲

《线切割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电加工实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通过实习,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数控电火花编程、数控线切割编程和实际加工操作。

二、课程基本要求及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数控电火花编程、数控线切割编程

课程难点:数控电火花编程、数控线切割编程和实际加工操作(二)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数控电火花编程

第一章数控电火花概述

1.数控电火花加工的概念和特点

2.数控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范围

3.数控电火花加工设备与控制

第二章电火花加工技术

1.极性效应

2.覆盖效应

3.加工速度

4.工具电极损耗

5.表面粗糙度

6.放电间隙

7.两电极蚀除量之间的矛盾

8.加工速度与加工表面粗糙度之间的矛盾

9.实现电火花加工的条件

第三章电火花穿孔和型腔加工工艺过程

第四章电极材料与制造

第五章电火花成形机床的操作与维护

第六章综合实例训练

第二部分数控线切割编程

第一章数控线切割概述

1、数控线切割加工的概念和特点

2、数控线切割加工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范围

3、数控线切割加工设备与控制

第二章线切割加工基本工艺

1、线切割加工工艺一般规律

2、加工前的准备

3、试切与切割

4、加工过程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三、考核办法

1、考试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程

2、考核办法:平时占30%,期末考查占70%

四、课时分配表

论金刚线切割硅片技术的前景

论金刚线切割硅片技术 的前景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论金刚线切割硅片技术的前景 如今又一个崭新的金刚线切片技术崛起于光伏硅片切割行业。 树脂金刚线切割硅片的技术与切割钢丝切割硅片技术相比,最主要的优势体现在这四个方面:(1)树脂金刚线切割过程造成的损伤层在4- 7um,电镀金刚线是8-10 um,砂浆是11-15um,有利于切割的薄片化,提高出品率硅耗的降低;(2)切割效率的提升,提升3个百分点;(3)损伤层薄,增加了硅片强度,刻蚀后表面均匀,有利于提高转换效率;(4)与传统切割方法相比,没有废浆料的产生,环境保护水平大大提高。 在未来的几年,金刚线切片技术的推进将会影响多晶、单晶市场份额。金钢线和砂浆切割的基本区别,金钢线是将金刚石采用粘接和电镀的方式固定在直拉钢线上进行高速往返切削,而砂浆的切割方式是游离式的切割模式,靠悬浮液的悬浮碳化硅,再通过线网的带动,进行磨削切割。 1 金钢线基本情况介绍及分类 金钢线现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分别为树脂金钢线和电镀金钢线两种,另外还有钎焊等待商业化技术。电镀金钢线和树脂金钢线的差异:(1)金刚石颗粒固定方式的差异;(2)成品金钢线后破断力的差异;(3)成品线径的差异。 2 金钢线提升切割效率的原因 金钢线的切割效率能够较游离碳化硅切割提高,分为下面几个方面:(1)固结方式:也就是带来金刚石参与磨削的切割更多,同时也减

少了磨料之间的相互磨损现象;(2)金刚石硬度高:金钢石的耐磨损性强,都将大大延长金钢线的使用寿命;(3)切割线速度高:金刚石与硅片接触面积增大,金刚线又将能承受高线速度带来的其他不良,从而发挥高切割速度的优势。 传统砂浆的利用钢丝的快速运动将含磨料的液体带入到工件切缝中,产生切削作用。在切割过程中,碳化硅被冲刷下来,唯有持续进行滚动磨削,而减少切割效率。碳化硅的硬度9.5(莫氏),而金刚石硬度在10(莫氏)。金钢线切割线速度基本在15m/s,我们正常切割的砂浆线速度基本在9-11.5m/s。而若金钢线再做突破的话,就应该是要更硬,同时兼有更好的自锐性(多晶金刚石),更稳定的固结方式,更快的线速度。 3 金钢线的断线率低的原因分析 (1)首先我们应该排除非钢线质量问题导致的断线,比如设备故障、人员操作、耗材的更换、工艺的更变等几个方面。单从钢线的品质来说,金钢线母线的钢材型号和普通砂浆切割使用的直拉钢线钢材型号是存在一定差异之处的。从每公里采购单价高于普通的砂浆直拉钢线,价格也即决定了品质的差异。相对普通砂浆的直拉钢线加强了卷绕度破断张力杂质含量控制等一些关键性参数; (2)同时在制线过程中,需经过多个张力轮(固定张力做卷绕运行的装置)多次检验,减少切割过程中断线率低的一点也在于此; (3)金钢线的切割不会对金钢线进行损伤,根据实际切割检测来看,钢线长度600mm约2100片左右的钢线磨损之后,磨损量在5um,

课程教学大纲 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

《半导体发光与光伏器件》课程教学大纲(Semiconductor Emitting and Photovoltaic devices) 课程编号:163990700 学分:3 学时:48 (其中: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 0 )先修课程:固体物理 后续课程:光电子技术 适用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专业 开课部门:理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半导体发光与光伏器件》是光信息和应用物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介绍半导体发光的基本理论和及其在器件上应用,以及介绍光伏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在器件上的应用。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半导体发光基本物理过程及现象,了解半导体发光器件发光在照明、灯源、显示、探测领域的应用;掌握光伏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对光伏产业链有个系统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异质结的定义及分类(1学时) [知识点] 异质结基本概念、异质结基本关系式、能带带阶的交换性和传递性、反型异质结的主要公式、同型异质结的主要公式。 [重点] 异质结的分类、能带带阶的交换性和传递性、突变同型异质结和反型异质结的区别。 [难点]

异质结的能带图、异质结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反型异质结和同型异质结之间的主要公式。 [基本要求] 1、识记:异质结基本概念、异质结基本关系式; 2、领会:能带带阶的交换性和传递性;突变同型异质结和反型异质结的 区别; 3、简单应用:画出不同类型异质结的平衡能带图。 [考核要求] 1、异质结基本概念、异质结基本关系式; 2、能带带阶的交换性和传递性;突变同型异质结和反型异质结的区别; 3、作出不同类型异质结的平衡能带图。 第2章异质结电学性质(3学时) [知识点] 突变反型和同型异质结的电流输运机构、突变异质结的电容和电压特性、反型异质结的注入特性。 [重点] 突变反型和同型异质结的电流输运机构、影响尖峰势垒的因素、突变异质结的电容和电压特性。 [难点] 反型异质结的超注入特性、电流输运机构中的扩散模型、发射模型。 [基本要求] 1、识记:异质结中存在的几种电流输运机构; 2、领会:几种电流输运机构的物理机制;扩散模型须满足的四个条件; 3、简单应用:能画出不同电流输运机构的示意图; 4、综合应用:能判别不同类型异质结电流输运机构中的I-V曲线特点。 [考核要求] 1、记住异质结中存在的几种电流输运机构; 2、影响尖峰势垒的因素、突变异质结的电容和电压特性;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 Database Principles 学时/学分:58学时/3.5学分(其中课内教学48学时,实验上机10学时) 先修课程:C语言、数据结构 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开课院(系、部、室):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构成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库原理》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要求学生熟悉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掌握关系代数的基本理论,关系数据库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数据库管理的技术,并能初步从事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工作,了解数据库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绪论6学时 1.引言 (1)了解数据库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 (2)理解数据(Data)、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系统管理员(DBA)的概念。 2.数据模型 (1)知道数据的三个范畴; (2)了解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3)掌握概念模型的实体-联系E-R表示方法; (4)了解层次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存储结构; (5)了解网状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存储结构; (6)理解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存储结构; (7)理解各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3.数据库系统结构 (1)理解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2)理解数据库的两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3)了解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单用户数据库系统、主从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4.数据库管理系统 (1)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2)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工作过程; (3)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难点: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重点:概念模型的实体-联系(E-R)表示方法,关系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二)关系运算 7学时 1.关系数据模型

武汉职院光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08

Ⅴ重点专业五光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组 顾问:吴让大(楚天激光集团总裁、教授级高工) 周泽武(华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工)组长:王臻 副组长:杨新明(华工科技正源光子、总工程师) 成员:吴晓红刘孟华张森 胡柏利(楚天激光集团) 罗中平(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一、建设基础 (一)区位和产业优势及人才需求分析 1.区位和产业优势 光电子技术是21世纪的尖端科技,光电子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光电子产业规模飞速发展,市场潜力巨大。据中国光电子行业协会的数据统计,2006年,全国光电产值超过1100亿元。目前,我国光电子产业约占全球市场的5%,估计到2010年,我国将有450多亿美元的产值,占世界市场10%左右的份额。 湖北省政府抓住机遇,在武汉建立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应运而生。“武汉·中国光谷”现已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龙头的产业格局。我院地处光谷中心,比邻光电国家实验室,与众多光电知名企业相伴。光谷内现有200多家光电子企业,分别在信息光电子、能量光电子、消费光电子等方面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企业——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有中国光通信领域最大的科研开发机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中国最大的IC卡网络产品生产基地——精伦电子;有中国知名的激光设备生

产企业——华工激光、楚天激光;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武汉器件公司。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50%左右。在“十一五”期间,武汉市政府筹资600亿元,倾力打造光谷的武汉科技新城,富士康、中芯国际、威龙光电等国际知名大企业已落户光谷。 2.人才需求分析 为进一步满足“武汉·中国光谷”及武汉周边地区光电子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需要,本专业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中心,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为重点,包括武汉及周边地区开展了光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同时,对省属高职院校同类专业进行了调查,以此作为专业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依据。 被调研的企业有楚天激光集团、华工科技正源光子有限公司、华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等共计35家,其中激光设备与应用类企业10家,光学加工类企业5家,光纤制造与应用类企业5家,光电器件制造与应用类企业15家。调研的对象包括企业高层、人力资源主管以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和技术骨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方法采用问卷与座谈相结合。 调查结果显示,从事一线生产、产品测试、售后技术支持工作的高职毕业生比例最高;企业对高职毕业生期望是: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包括:工作态度、纪律性、忠诚度、责任心和职业发展能力;有较强的专业职业技能,包括:设备和仪器仪表的操作、维护,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一定的生产管理和研发能力。未来5年,相关岗位需求量为5000人/年。

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 2008 R2-教学大纲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2008 R2)》 课程大纲

目录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1) 1.课程的性质 (1) 2.课程的作用 (2) 二、课程目标 (3) 1.能力目标 (3) 2.知识目标 (4) 3.素质目标 (4)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形式 (5) 四、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6) (一)设计学习情境 (6) 1.学习情境1—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开发与维护 (6) 2.学习情境2—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开发与维护 (7) 3.学习情境3—企/事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开发与维护 (8) (二)设计教学单元 (9) 1.学习情境1的单元教学目标与结果形式 (10) 2.学习情境2的单元教学目标与结果形式 (12) 3.学习情境3的单元教学目标与结果形式 (14) 五、课程教学条件 (15) (一)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 (15) 1.课程教学团队规模 (15) 2.课程负责人要求 (15) 3.任课教师专业背景及能力要求 (15) 4.兼职教师要求 (15) (二)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15) (三)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6) 1.以案例和项目为载体的主教材 (16)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配套教学资源 (16) 3.本课程的省级精品课程网站 (17) 4.推荐参考书 (17) 5.推荐参考网站 (17) 六、其他说明 (18)

(一)学生学习基础要求 (18) (二)校企合作方式 (19) (三)教学模式建议 (19) 1.教学形式 (19) 2.教学方法 (21) 3.教学手段 (21) 4.组织安排 (22) 5.考核评价 (22)

光电子技术教学大纲教材

理论(含课内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光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光电子技术:全称(英文)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2、课程代码:B1309064 3、课程管理:数理学院应用物理教研室 4、教学对象:应用物理 5、教学时数:总时数48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实训16 学时。 6、课程学分:3 7、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 8、课程衔接: (1)先修课程: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模拟电子技术 (2)后续课程: 二、课程简介 光电子技术是由电子技术和光子技术互相渗透、优势结合而产生的,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科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光电子学为基础的光电信息技术是当前最为活跃的高新技术之一。该课程介绍光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基础,介绍光电子系统中关键器件的原理、结构、应用技术和新的发展。该课程在阐明基本原理的同时,突出应用技术,使学生能够把握光电子技术的总体框架,有兴趣、有信心投入实践和创新活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光电系统的常用光源 (一)教学目标 掌握常用的光源及光度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发光二级管的新进展。 (二)教学节次及要求 第一节辐射度学和光度学的基础知识 1、掌握辐射度学和光度学的基础知识; 2、了解辐射度学和光度学之间的关系与联系。 第二节热辐射光源 1、掌握热辐射光源的基本原理; 2、了解黑体辐射器、白炽灯和卤钨灯的原理。 第三节气体放电光源 1、掌握气体放电光源; 2、了解气体放电光源的特点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气体放电光源。 第四节激光器 1、掌握激光器的基本原理以及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 2、了解各种不同的激光器的发光机理。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数据库原理/ Principle of DataBase 课程代码:x3050021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设置类别:非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网络工程 课程总学时:64课程总学分:4.0 实验学时:16实验学分: 开实验学期:第三学期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实验目的: 《数据库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强化SQL语句的实际使用,学生应会在SQL Server的环境下创建数据库和对数据库的查询、更新等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理论的认识,为今后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二、实验项目设置

三、实验报告要求、实验考核方式、内容及成绩评定标准 实验报告要求: 填写完整,独立完成,符合报告填写规范。 考核方式: 实验的出勤情况、实验内容的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的填写情况。 成绩评定标准: 没有完成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报告不符合要求,实验报告抄袭者,不及格。 独立完成实验,但实验报告中错误较多,及格。 完成实验基本要求,实验报告符合基本要求,有一些错误,中。 完成实验基本要求,实验报告符合基本要求,有较少错误,良好。 完成实验基本要求,实验报告符合基本要求,没有错误,优秀。 四、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 《SQL Server2008数据库应用与开发》, 姜桂洪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SQL Server2008数据库应用与开发习题解答与上机指导》,姜桂洪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数据库实用教程》, 聂培尧等,科学出版社,2005 《SQL Server 从入门到精通》明日科技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 《SQL Server 数据库教程(2008版)》郑阿奇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年4月 执笔人:谭丹丹审核人:张玉军

钢筋混凝土线切割技术

钢筋混凝土线切割技术 摘要:钢筋混凝土线切割技术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混凝土切割技术,本文通过实例对这种技术做一介绍,供同类型工程施工时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线切割 一、工程概况实例 1.工程介绍及特点 某大桥是余姚古路头至江北乍山公路上的一座大型桥梁,主桥形式为斜拉桥。主桥上部结构采用π型梁结构。主桥0#块在浇注后2天,拆模时发现墩顶中心线处左右两道横隔梁,表面有多条裂缝,部分裂缝较宽,且已上下贯通。如下图所示: 此结构的处理经多方研究,众多专家讨论,最终决定拆除此横梁,针对此结构的拆除做出如下施工方案,尽量减小拆除施工时对桥梁其他结构的不良影响,满足桥梁安全稳定性的要求。 对于此横梁拆除施工时的震动以及工期,如沿用传统的风镐拆卸,则震动较大且工期较长;用爆破作业,则无法解决保护原结构、震动和施工安全的问题。经广泛调查和综合考虑,拟采用无损切割技术中的线切割技术之一的喜利得钻石切割系统作业施工,在对其他结构无损伤、不影响其他作业面施工的前提下完成拆除任务。无损切割技术是利用线锯等切割设备,对要分离的钢筋砼结构进行切割分离,是目前最先进的分离技术。在切割拆除完成后,新老混凝土接触面可采用接触面凿毛、涂刷界面剂以及植筋等方法处理,保障结构整体使用功能良好。 2.线切割技术的优点: 混凝土线切割技术具有轻便、高效、无震动、噪音低的特点,能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切割施工,灵活性大,适用于不规则造型物体、大面积及大体积物体、水下切割等。不但降低了劳动强度,操作安全可靠,而且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动力强劲,提高了切割能力和劳动生产率。 总之,本例工程的切割体形很大、施工空间小、施工有一定难度。可充分发挥混凝土线切割技术的优势。 ①工期优势:由于线切割技术使用的机械较小,可充分利用场地,根据工程施工任务,增加机械数量,提高施工速度。如吊装设备强大,可以增大单块结构物切块的体积,非常灵活。 ②质量优势:可以根据实际施工的要求,切割成任意大小的小块,切割尺寸正确无误。特别是对连在一起的其他结构没有任何结构上的损害。 ③安全优势:安全生产无污染,混凝土都是整块象豆腐一样切成块,然后吊装运走。 二、切割设备介绍 喜利得液压绳锯切割系统

数学物理方法教学大纲

《数学物理方法》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L2112113 英文名称: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学分:4 学时:64 授课对象: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 课程目标: 《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类及光电子类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是在《高等数学》课程基础上的一门重要的应用数学类课程,为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提供所需的数学方法及工具。 课程内容: 复变函数(18学时),付氏变换(20学时),数理方程(26学时) 预修课程: 大学物理学、高等数学。 教材: 《数学物理方法》,科学出版社,邵惠民编著。 主要教学参考书: 《数学物理方法》,高教出版社,梁昆淼主编。 《数学物理方法》,高教出版社,郭敦仁主编。 《数学物理方法》,吴崇试主编 《数学物理方法》,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严镇军编著。 《特殊函数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王竹溪、郭敦仁编著。 《数学物理方法解题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胡嗣柱、徐建军编。 "Mathematics of Classical and Quantum Physics" F.W. Byron & R.W. Fuller,

《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L2112113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必修课 适用层次:本科 适用专业: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 开课学期:4 总学分:4 总学时:64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教育目标 《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类及光电子类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是在《高等数学》课程基础上的一门重要的应用数学类课程,为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提供所需的数学数学方法和工具。因此本课程应受到相关专业学生和教师的重视。 对实际的工程、技术、科学问题,通常需要转换为物理问题,然后利用物理原理进一步翻译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求解该数学问题,再将得到的数学结果翻译成物理问题,即讨论所得结果的物理意义。因此,数学是物理的语言之一,《数学物理方法》是联系数学和物理类及光电子类专业课程的纽带。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告诉学生如何将各种物理问题翻译成数学的定解问题,并了解、掌握求定解问题的若干方法,如行波法、分离变数法、付里叶级数法、幂级数解法、积分变换法、保角变换法、格林函数法、电像法等。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1复变函数部分 复变函数基本知识、复变函数积分、复变幂级数、留数定理及应用、拉普拉斯变换简介。 2付氏变换部分

Oracle数据库技术课程学习大纲详细

《现代数据库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数据库技术》 课程编号:学时数:56 学分数:3.5 适应专业: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所有专业 一、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现代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在数据处理应用领域中的主要内容和坚实基础;也是今后若干年内研究和应用的最活跃的分支之一。因此,信息管理、软件开发、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特别是以应用为目标的学生都必须学习和具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知识。本课程通过介绍Oracle数据库基本操作、体系结构与数据库基本管理使学生初步掌握大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了解大型数据库的管理方法。了解大型数据库的管理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Oracle数据库系统下的SQL语言运用及PL/SQL程序设计。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以后,能够结合自己所熟悉的某一门高级语言和Oracle,开发出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二、本课程的相关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原理》等课程。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章数据库概述(2学时) 1、教学内容: 1.1数据库基础知识 1.2关系数据库系统 1.3 Oracle基础知识 (1)Oracle的发展历史 (2)Oracle的特点 第二章O racle体系结构(6学时) 1、教学内容: 2.1 Oracle 体系结构概述 2.2Oracle的存储结构 (1)物理存储结构 (2)逻辑存储结构 2.3Oracle的实例 (1)Oracle内存结构

(2)Oracle进程 2.4数据字典 2、教学重点:Oracle的物理结构、oracle实例、Oracle的逻辑结构 3、教学难点:数据库实例与进程 第三章O racle11g的安装(2学时) 1、教学内容: 3.1 Oracle 11g环境介绍 3.2Oracle 11g for Windows的安装 (1)安装Oracle 11g服务器 (2)Oracle 11g与Windows (3)安装Oracle 11g客户端 3.3 Oracle 11g 的卸载 2、教学重点:学会Oracle的安装 第四章O RACLE数据库管理工具及网络配置(2学时) 1、教学内容: 4.1 SQL*Plus命令 (1)设置SQL*Plus 运行环境 (2)常用SQL*Plus命令 (3)格式化查询结果 4.2 Oracle企业管理器 4.3 数据库配置助手 4.4 启动与关闭oracle实例 2、教学重点:学会使用SQL*Plus 第五章S QL语言基础(5学时) 1、教学内容: 5.1SQL简介 5.2SQL的基本语法 5.3数据查询语言 5.4数据操纵语言 5.5数据定义语言 5.6数据控制语言 5.7常用函数 5.8 事务处理 2、教学重点:数据查询语言、数据操纵语言、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控 制语言 3、教学难点:SQL的基本语法 第六章P L/SQL编程(8学时)(课本第6,7章) 1、教学内容: 6.1PL/SQL基础 (1)变量及声明 (2)数据类型 (3)表达式 (4)PL/SQL程序块结构 6.2PL/SQL控制结构

天津大学《工程光学》课程教学大纲

天津大学《工程光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020015/2020016 课程名称:工程光学 学时:64 学分: 4 学时分配:授课:52 实验:12(内容及要求见实验教学大纲)授课学院:精仪学院更新时间:2011-6-14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方向)、光电子技术科学、生物医学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典型光学系统实例及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对光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系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为学习光学设计、光信息理论和从事光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任课教师应以本课程大纲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认真备课;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课程网站等现有教学资源,根据实际条件开展不同程度的双语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后,要留一定数量的作业题,并坚持批改,以利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习题讲解和分析均不占课内学时;要及时与实验指导人员取得联系,安排相应课程实验,课程主讲教师必须全程参加实验指导1个班次。 学生应按要求参加全部的课堂教学活动,按要求完成作业;参加期中、期末考试,获得该课程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或了解以下基本内容: 1.系统掌握几何光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基本定律、球面和共轴球面系统理论、理想光学系统理论,平面镜与棱镜系统理论和光学系统中光阑的概 念。 2.掌握光学系统像差的基本概念、产生原因、危害和校正方法,了解像差的计算。 3.掌握三种典型的光学系统,即:显微系统、望远系统和摄影系统,并了解一些特殊的光学系统知识。 4.掌握光的电磁理论及光波叠加的相关知识。

《数据库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数据库应用技术》教案大纲 适用专业 :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时学分 : 48 学时, 3 学分 课程类型 : B 类(理论 +实践)课 课程性质 : 必修课 课程编号 : 20302600 执笔人 : 蔡贵荣 审定人 : 蔡江云 编撰日期 : 2009 年 8 月修订 、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 B 类(理论 +实践)课, 3 学分,计划 48 学时,其中实践 24 学时,占总学时 50%,是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和实际 应用案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 SQL Server 2005 的实用技术、掌握 T-SQL 编程技 术、掌握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安全性的技术、掌握数据库常规管理技术,从而使学生能够独立完 成数据库工程的分析和设计,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开发实际的数据库工程。 、教案内容和要求 第 1 单元 SQL Server 2005 基础知识 教案内容: 1.1SQL Server 2005 概述 SQL Server 2005 的体系结构 数据库和数据库对象 SQL Server 2005 1.2SQL Server 2005 SQL Server 2005 SQL Server 2005 Microsoft SQL Server 的安装 1.3SQL Server 2005 的配置 注册服务器 配置服务器选项 1.4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教案要求: 1. 了解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2. 了解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3. 理解 SQL Server 体系结构的特点和 数据库引擎的作用 4. 理解数据库和组成数据库的各种对象的类型和作用 5. 熟练掌握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工具的使用 第 2 单元数据库对象建立与维护 教案内容: 2.1 数据库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的创建 数据库的修改 删除数据库 2.2 表 表的数据类型 创建表 创建约束 向表中添加数据 查看表 修改、删除表 的特点 的安装 版本的特点 的运行环境要求 管理工具的使用 的特点 的安装和配置

快走丝线切割技术

电火花线切割技术 一、原理 电火花加工又称放电加工,加工时工件与加工用电极为极性不同的电极对,电极对之间充满工作液,起到恢复电极间的绝缘状态及带走放电时产生的热量的作用。在正常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电极与工件不接触,而是保持一定的距离(称为间隙),在工件与电极间施加一定的电压,当电极向工件进给至某一距离时,两极间的工作液介质被击穿,局部产生火花放电,放电产生的瞬时高温(8000到12000℃左右)将电极对的表面材料融化(钕铁硼主相熔点1185℃)甚至汽化,逐步蚀除工件,通过控制连续不断地脉冲式的火花放电,就可将工件材料按人们预想的要求予以蚀除,达到加工的目的。 其基本物理原理是自由正离子和电子在场中积累,很快形成一个被电离的导电通道。在这个阶段,两板间形成电流。导致粒子间发生无数次碰撞,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并很快升高到8000到12000度的高温,在两导体表面瞬间熔化一些材料,同时,由于电极和电介液的汽化,形成一个气泡,并且它的压力规则上升直到非常高。然后电流中断,温度突然降低,引起气泡内向爆炸,产生的动力把溶化的物质抛出弹坑,然后被腐蚀的材料在电介液中重新凝结成小的球体,并被电介液排走。然后通过CNC(数控机床)控制的监测和管控,伺服机构执行,使这种放电现象均匀一致,从而达到加工物被加工,使之成为合乎要求之尺寸大小及形状精度的产品。(正负极表面的高温除使工作液气化、热分解气化外,也使金属材料熔化甚至沸腾气化。这些

气化后的工作液和金属蒸气瞬间体积猛增,在放电间隙内成为气泡,迅速热膨胀并产生爆炸。观察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过程可以看到气泡冒出,同时有黑色的工作液流出,并可听到轻微而清脆的爆炸声。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主要靠热膨胀和局部微爆炸,使熔化、气化了的金属材料抛出蚀除。) 电火花线切割是利用连续移动的细金属丝(称为电极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切割成型的一种加工机床。加工时在线电极与工件之间存在的疏松接触式轻压放电现象。通过多年观察研究发现:当柔性电极丝与工件接近到通常认为的放电间隙(例如8~10μm)时,并不发生火花放电,甚至当电极丝已接触到工件,从显微镜中已看不到间隙时,也常常看不到火花,只有当工件将电极丝顶弯并偏移一定距离(亚微米级100-1000nm)时才发生正常的火花放电。此时线电极每进给1μm,放电间隙并不减少1μm,而是电极丝增加一点线间张力,而工件则增加一点侧向压力,显然,只有电极丝和工件之间保持一定的轻微接触压力后才能形成火花放电。据此认为在电极丝和工件之间存在着某种电化学产生的绝缘薄膜介质,当电极丝和工

《现代数据库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数据库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现代数据库技术 课程英文译名称:Modern database technology 课程编码:05141090 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 总学时:32理论学时:24 实验学时:8 学分:2.0 适用专业:计算机类专业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原理 开课院(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现代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课程以ORACLE 11g为开发、管理环境,是继《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之后的又一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oracle数据库管理与开发的知识体系的总体框架,主要介绍oracle数据库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3种主要的数据库管理与开发工具的使用;oracle数据库的内部体系结构;oracle数据库模式对象的应用与管理;oracle数据库的创建与配置、启动与关闭方式、网络服务管理与配置、安全性管理与配置、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等;另介绍PL/SQL程序设计,开发数据库下的函数、存储过程和触发器。让学生掌握oracle数据库的基本管理工作和信息管理数据库端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理论教学部分应坚持理论与具体例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增强学生的理解。同时通过部分例题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2、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每堂课应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来帮助消化所学内容。 3、开展好实验教学工作,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动手能力。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oracle环境 (一)讲授内容: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2 数据库应用系统

电动力学教学大纲(科学教育专业)

《电动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动力学 课程编号:073132003 总学时:54学时 适应对象:科学教育(本科)专业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教学目的:电动力学是物理学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课程,是物理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1)使学生掌握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场性质和时空概念的理解;(2)获得本课程领域内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能力,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3)通过对电磁场运动规律和狭义相对论的学习,更深刻领会电磁场的物质性。 教学任务:本课程主要阐述宏观电磁场理论。第一章主要分析各个实验规律,从其中总结出电磁场的普遍规律,建立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仑兹力公式。第二、三章讨论恒定电磁场问题,着重讲解恒定场的基本性质和求解电场和磁场问题的基本方法。第四章讨论电磁波的传播,包括无界空间中电磁波的性质、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和有界空间中电磁波问题。第五章讨论电磁波的辐射,介绍一般情况下势的概念和辐射电磁场的计算方法。第六章狭义相对论,首先引入相对论时空观,由协变性要求把电动力学基本方程表示为四维形式,并得出电磁场量在不同参考系间的变换。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电磁场的基本性质、运动规律以及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掌握求解恒定电磁场的基本方法;掌握电磁波在无界和有界空间的传播规律;掌握 一般情况下势的概念和求解电偶极辐射,理解相对论的时空理论;掌握电磁场量的四维 形式和电动力学规律的四维形式,加深对电动力学规律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矢量场分析初步 第一章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第一节引言及数学准备 第二节电荷和电场 第三节电流和磁场 第四节麦克斯韦方程 第五节介质的电磁性质 第六节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第七节电磁场能量和能流 教学重点:电磁场的普遍规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教学难点:位移电流概念,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式。

《NoSQL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正式版)

NoSQL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含实验) 教学大纲 (2018版) 2018年10月

前言 一、大纲编写依据 NoSQL泛指非关系型的数据库。随着互联网web2.0网站的兴起,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在应付web2.0网站,特别是超大规模和高并发的SNS类型的web2.0纯动态网站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暴露了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而非关系型的数据库则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NoSQL数据库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大规模数据集合多重数据种类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大数据应用难题。 本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NoSQL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充分反映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NoSQL数据库所用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重要的算法,及部分系统的实际实现技巧等。 二、课程目的 1、知识目标 掌握NoSQL数据库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掌握NoSQL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掌握NoSQL数据库的优化、可靠性、安全性等知识;掌握设计NoSQL数据库系统的方法,为学生后继课程及实践打下基础。 2、能力目标 (1) 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NoSQL数据库程序设计风格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NoSQL数据库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研制、开发各种计算机软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创新能力 通过使用NoSQL数据库语言进行数据库程序设计,从编程能力、软件开发能力等方面,使学生具备一定的NoSQL数据库开发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 (1) 讲授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讲授为主,讲授的主要内容有NoSQL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NoSQL数据库的分类、Hbase的基本原理、Hbase的基本组件、Hbase的管理与编程、MongoDB 基础、MongoDB进阶、其他非关系型数据库技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重点和难点。 (2)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他非关系型数据库的程序设计技术。教师通过给出一些相关的实例程序帮助学生理解和进行程序设计,并布置相应的上机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3) 其它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传统教学方法,解决好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与学时少的矛盾;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查阅与课程相关的资料;通过布置课程设计来

物理光学教学大纲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T1210070 课程中文名称:物理光学 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OPTICS 总学时:50 讲课学时:50实验学时:0 习题学时:0上机学时:0 学分:3 授课对象:航天学院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工科数学分析大学物理电动力学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石顺祥、张海兴、刘劲松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参考书:[1]《光学原理》 M.波恩、E.沃耳夫,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二版 [2]《Principles of Optics》Max Born and Emil Wolf,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seventh (expanded) edition [3]《高等光学》赵建林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4]《光学》章志鸣、沈元华、陈惠芬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二版 [5]《光学》易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一、课程教学目的 光学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产生、传播、接收,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同时又是与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工程有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着重讲授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以及光的吸收、色散、散射现象。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物理光学

的重要知识,掌握重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后续课程以及今后工作中所遇有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 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绪论光学的应用领域及应用举例;光学研究的意义;光学的发展历程。(共1学时) 光波的表示及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共5学时) 光波的特性:光波与电磁波、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物质方程;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相速度和群速度;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 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共4学时) 光波在各向同性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包括反射和折射定律;菲涅耳公式;反射率和透射率;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全反射。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等。 光的干涉(共10学时) 双光束干涉;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光学薄膜;典型干涉仪及其应用。光的相干性理论。 光的衍射(共10学时) 衍射的基本理论:包括光的衍射现象;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基尔霍夫衍射公式。夫琅和费衍射:包括夫琅和费衍射装置;矩孔、单缝、多缝以及圆孔的夫琅和费衍射;巴俾涅原理。菲涅耳衍射:包括圆孔和直边菲涅耳衍射。衍射的应用和傅立叶光学基础等。 光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共8学时) 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包括张量的基础知识;晶体的介电张量。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包括光波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和几何法描述。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晶体光学元件及晶体的偏光干涉等。 晶体的感应双折射(共4学时) 晶体的电光效应(原理及应用)、声光效应和旋光效应(自然旋光现象、菲涅耳的解释、磁致旋光效应、应用)。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共4学时)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SQL Server 数据库技术》 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7月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考核类别:考试 适用专业: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管理总学时、学分:96 学时 6 学分 课程教学目的: 《SQL SERVER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设计和开发数据信息系统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程序设计的预备知识。本课程的目标在于通过对数据库设计基础知识和数据库创建、表的操作、视图操作、索引操作、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应用、函数应用、SQL程序设计、数据的安全与管理、备份与还原等内容的学习,掌握设计数据库和进行SQL语言程序开发的思想和具体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库创建、表的操作、视图操作、索引操作、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应用、函数应用、SQL程序设计、数据的安全与管理、备份与还原等内容,掌握设计数据库和进行SQL语言程序开发的思想和具体方法。 二、先修课程 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或数据库原理 三、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SQL语句中增加、修改、删除、查询、创建等命令的用法、数据库中视图和存储过程的创建及使用。 教学难点:分析并设计数据库、复杂查询、SQL Server程序设计。 四、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讲授、操作演示、任务驱动、分组研讨、上机指导。 五、课程教学内容 第1章数据库概述(学时) 1. 教学内容 (1)数据库系统概述;

线切割发展历史

线切割发展历史: 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机(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简称WEDM),属电加工范畴,是由前苏联拉扎林科夫妇研究开关触点受火花放电腐蚀损坏的现象和原因时,发现电火花的瞬时高温可以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氧化而被腐蚀掉,从而开创和发明了电火花加工方法。线切割机也于1960年发明于前苏联,我国是第一个用于工业生产的国家。其基本物理原理是自由正离子和电子在场中积累,很快形成一个被电离的导电通道。在这个阶段,两板间形成电流。导致粒子间发生无数次碰撞,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并很快升高到8000到12000度的高温,在两导体表面瞬间熔化一些材料,同时,由于电极和电介液的汽化,形成一个气泡,并且它的压力规则上升直到非常高。然后电流中断,温度突然降低,引起气泡内向爆炸,产生的动力把溶化的物质抛出弹坑,然后被腐蚀的材料在电介液中重新凝结成小的球体,并被电介液排走。然后通过NC控制的监测和管控,伺服机构执行,使这种放电现象均匀一致,从而达到加工物被加工,使之成为合乎要求之尺寸大小及形状精度的产品。电火花线切割机按走丝速度可分为高速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Reciprocating type High Speed 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俗称快走丝)、低速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Low Speed one-way walk 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俗称慢走丝)和立式自旋转电火花线切割机(Vertical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machine tool With Rotation Wire)三类。又可按工作台形式分成单立柱十字工作台型和双立柱型(俗称龙门型)。 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走丝速度为6~12m/s,是我国独创的机种。自1970年9月由第三机械工业部所属国营长风机械总厂-即现在的苏州长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数字程序自动控制线切割机床,为该类机床国内首创。1972年第三机械工业部对工厂生产的CKX数控线切割机床进行技术鉴定,认为已经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1973年按照第三机械工业部的决定,编号为CKX—1的数控线切割机床开始投入批量生产。1981年9月成功研制出具有锥度切割功能的DK3220型的坐标数控机,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具有1.5度锥度切割功能。完成了线切割机床的重大技术改进。随着大锥度切割技术逐步完善,变锥度、上下异形的切割加工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大厚度切割技术的突破,横剖面及纵剖面精度有了较大提高,加工厚度可超过1000mm以上。使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更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满足了国内外客户的需求。这类机床的数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由原来年产量2-3千台上升到年产量数万台,目前全国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的存量已达20余万台,应用于各类中低档模具制造和特殊零件加工,成为我国数控机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机种之一。但由于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不能对电极丝实施恒张力控制,故电极丝抖动大,在加工过程中易断丝。由于电级丝是往复使用,所以会造成电极丝损耗,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降低低速走丝线切割机电极丝以铜线作为工具电极,一般以低于0.2m/s的速度作单向运动,在铜线与铜、钢或超硬合金等被加工物材料之间施加60-300V的脉冲电压,并保持5-50um间隙,间隙中充满脱离子水(接近蒸馏水)等绝缘介质,使电极与被加工物之间发生火花放电,并彼此被消耗、腐蚀,在工件表面上电蚀出无数的小坑,通过NC控制的监测和管控,伺服机构执行,使这种放电现象均匀一致,从而达到加工物被加工,使之成为合乎要求之尺寸大小及形状精度的产品。目前精度可达0.001mm级,表面质量也接近磨削水平。电极丝放电后不再使用,而且采用无电阻防电解电源,一般均带有自动穿丝和恒张力装置。工作平稳、均匀、抖动小、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但不宜加工大厚度工件。由于机床结构精密,技术含量高,机床价格高,因此使用成本也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