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考研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考研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考研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考研真题

1998年历史文献学

一、名解40

1.历史文献

2.校勘学

3.版本

4.四库全书总目

5.七略

6.直斋书录节题

7.辑佚

8.辨伪

二、问答题每题30,第一题必答,二三题选一

1.宋代校勘学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2.文献和文物的区别是什么?

3.中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法是如何演变的?

1999年世界中古近代史

一、名解40

1.留里克王朝

2.抗议者(protestant)

3.萨拉丁

4.法兰西斯-培根

5.加富尔

6.工联主义

7.伏尔泰

8.考迪罗主义

二、论述题60

1.论述让卡尔文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并加以分析

2.试分析俄国废除农奴制与美国废除奴隶制采取不同方式的原因。1999年世界中古史、中国近代史

二、一、名解40

1.留里克王朝

2.抗议者(protestant)

3.萨拉丁

4.法兰西斯-培根

5.天朝田亩制度

6.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7.护法运动

8.赫德

二、论述题60

1.论述让卡尔文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并加以分析

2.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史实,试论资产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历史特征和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1999硕士入学世界上古史试题

科目代码:445

科目名称:世界上古史

一、名词解释: (40分)

1、直立人(6分)

2、金字塔时代(6分)

3、大流士一世改革(6分)

4、早期佛教(8分)

5、哈拉巴文化(6分)

6、早期基督教(8分)

二、问答题: (60分)

1. 试述希波战争对雅典和波斯的影响。 (35分)

2. 试述格拉古兄弟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25分)

1999年中国古代及世界现当代史

中国古代部分

一、名解40

1.郡县制

2.均田制

3.五代十国

4.三言二拍

5.天朝田亩制度

6.总理

各国事务衙 7.护法运动 8.赫德

二、问答题60

1.试析明清鼎革的原因

2.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史实,试论资产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历史特征和作用

世界现当代史

一、名解30

1.凯末尔改革

2.国际纵队

3.国际联盟

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5.戴高乐

6.欧洲联盟

二、问答题70

1.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的历史地位

2.概述二战后初期世界格局的形成

1999年中国古代及现代史(49年以前)

一名解40

1.郡县制

2.均田制

3.五代十国

4.三言二拍

5.废督裁兵

6.抗战建国纲领

7.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二、问答题60

1.试析明清鼎革的原因

2.试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999年中国古代史

一、名解30

1.禅让

2.董仲舒

3.唐初八史

4.均贫富

5.四等民族

6.雅克萨之役

二、问答题70

1.论曹操20

2.明初集权述评

3.试对中国古代历次重大改革活动加以比较和评论。

北京师范大学1999硕士入学中国近代史试题

科目代码:558

科目名称:中国近代史

一、名词解释: (每题8分,共32分)

1、边疆危机

2、总理衙门

3、新建陆军

4、保路运动

二、标点并析评下列史料。 (18分)

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应几逐渐更新乎 (严复语)诶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孙中山语)

三、问答题: (每题25分,共50分)

1、《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评价。

2、试论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

1999年中国近现代史1949年以前

一、名解40

1.天朝田亩制度

2.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3.护法运动

4.赫德

5.废督裁兵

6.抗战建国纲领

7.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二、论述题60

1.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史实,试论资产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历史特征和作用

2.试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历史学考研真题

【中国通史】

一、简论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魏晋玄学的特点及在当时的影响。

3、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以及研究唐代科举制度的意义。

4、宋代编纂的“四大部书”及其价值。

二、综述题(结合史实,论述下列问题,并谈出白己的看法,每题30分,任选2题,共计60分。)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

2、清代乾隆时编纂《四库全书》的情况及其对古代文献整理的影响。

3、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情况及其与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史的关系。

1999年中国现代

一、名解30

国民革命淞沪会战《新民主主义论》《双十协定》

大跃进运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问答70

1.试评“五四”新文化运动

2.试析“文化大革命”之成因及后果

一、名解20

东北易帜抗战建国纲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战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二、阅读以下材料,请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对所表述的思想做简要评价20

谁是敌人谁是友?我们现在可以答复了。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反动派知识阶级即所谓中国大资产阶级,乃是我们的敌人;一切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无产阶级乃是我们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应该把他当做我们的敌人--即现时非敌人也去敌人远;其左翼可以把他们当成我们的朋友-但不是真正的朋友,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不要让他乱了我们阵线

摘自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青年》第116、117期1926年3月出版

三、论述题60

1.简论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2.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时期我们的失误主要来自“左”的方面,而“左”的事情从1957年就开始了,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出现的思想根源及其经验教训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一、名解40

共同纲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六五”计划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

二、简答20

1.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经验教训

2.评红卫兵运动

三、论述40

1.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试述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及启示

2001年历史文献

一、名解40

文献丛书辑佚校勘版本顾广圻颜之推张之洞

二、问答三选二60

1.郑樵对历史文献学有哪些贡献?

2.什么叫辨伪?伪书有哪些原因?

3.《四库全书》编纂的功过如何?

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近代史

一、名词解释(每词10分,共40分)

1、闭关政策

2、资政新篇

3、刘永福

4、预备立宪

二、标点下列材料,并进行分析评论(共25分)

又有谓各国皆由野蛮而专制而君主立宪由君主立宪而始共各次序井然断难躐等中国今日亦只可为君主立宪不能躐等而为共和此说亦谬于修筑铁路可以知之矣铁路之汽车始极粗恶继渐改良中国而修铁路也将用其最初粗恶之汽车乎抑用其最近改良之汽车乎于此取譬非较然矣

三、论述题(共35分)

1、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论析和平改革与暴力革命的关系及历史作用。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名解40

抗美援朝国家资本主义七千人大会《二月提纲》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简答20

1.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评述40

1.评“大跃进”运动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如何开辟的?

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世界史

简答题:

1、法老建造金字塔的基本原因

2、试析古代史上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民族常能征服较先进地区的原因,并举两个以上的例子加以说明

3、简要归纳古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

4、简要说明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和基本表现形式。

论述题:

1、婆罗门教和佛教有哪些异同之处?

2、分析斯巴达的阶级结构与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成因.

3、分析希腊地理环境及其对古希腊史的影响.

4、试论中古时期英法从议会君主制到专制君主制的历史道路,并分析英法专制君主制的历史作用.

5、评哥伦布.

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历史学考研真题

【中国近代史】

一、名词解释(每词10分,共40分)

1、闭关政策

2、资政新篇

3、刘永福

4、预备立宪

二、标点下列材料,并进行分析评论(共25分)

又有谓各国皆由野蛮而专制而君主立宪由君主立宪而始共各次序井然断难躐等中国今日亦只可为君主立宪不能躐等而为共和此说亦谬于修筑铁路可以知之矣铁路之汽车始极粗恶继渐改良中国而修铁路也将用其最初粗恶之汽车乎抑用其最近改良之汽车乎于此取譬非较然矣

三、论述题(共35分)

1、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论析和平改革与暴力革命的关系及

历史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历史系和史学所全部考研试题

考试科目:历史学综合水平考试科目代码:329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庄子、律令格式、百日维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汉谟拉比法典、1215年大宪章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辽和北宋的关系

2,简述洋务派兴办的军事、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

3,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东汉后期的统治危机及其原因

2,试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民党、共产党、各民主党派的建国方针

3,试析法国大革命与19世纪前半期欧洲主要政治思潮的关系

考试科目:中学历史教学概论科目代码:442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

历史课时计划、历史教科书、历史讨论法、历史知识的特点、历史课外活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讲述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2,简述现代教育手段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3,简述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性质与作用

三,论述题(选做2题,每题20分)

1,谈一谈你对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推动落实素质教育的看法

2,试分析历史直观教学的利与弊

3,试述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科目代码:551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盘庚迁殷、董仲舒、行省、齐行叫歇

二,问答题

1,商鞅变法述评(20分)

2,论述郑成功收复台湾(20)

3,汉、唐、明宦官专政之比较(30)

三,史料分析(10)

五月,乙未,诏曰:“魏末丧乱,军人权置坊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朕甚愍之。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罢山东、河南及北方缘边之地新置军府”

(《资治通鉴》卷177,隋文帝开皇十年)

考试科目:中国近代史科目代码:482

一,名词解释(5分一个)

洋行、天朝田亩制度、轮船招商局、三国干涉还辽、东南互保、中国通商银行

二,标点下列材料并进行评析(35)

惟念发捻炽于北发炽于南饷竭兵疲夷人乘我虚弱而为其所制如不胜

其忿而与之为仇则有旦夕之变若忘其为害而全不设备则贻子孙之忧

古人有言以和好为权宜战守为实事洵不易之论也

三,论述题(35)

试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产生的前提条件及其特殊性

考试科目:中国近代史(含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科目代码:558 一,解释名词(40分)

济南惨案、《凇沪停战协定》、四行二局、张自忠、民盟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土地法大纲》、“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中美《上海公报》

二,论述题(60分)

1,结合历史局势的变化,概述1928——1937年张学良政治立场的变化

2,结合史实,对1958年提出的“三面红旗”做一评述

考试科目:世界上古史科目代码:445

一,名词(32分)

南方古猿、来库古改革、士师时代、《吉尔伽米什与阿伽》、色诺芬、贝希斯吞铭文、新时期革命、吠陀

二,简要回答(18分)

1,佛教的基本教义

2,古埃及人的主要文化成就

3,希波战争的主要战役及其年代

4,罗马法的组成成分

5,氏族社会解体的历史前提

6,世界上古史的定义

三,问答题(50分)

1,举例说明古代东方专制制度形成的原因,有哪些积极和消极作用(15)

2,略论罗马共和制危机的社会经济原因及其历史后果(20)

3,评析你阅读过的一部或一篇现代人所写的有关世界上古史的著述(15)

考试科目:世界中古史科目代码:919

一,名词解释(40分)

什叶派、晁衡、李舜臣、神圣罗马帝国、金玺诏书、伊凡雷帝、人文主义、耶稣会

二,问答题(60)

1,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试述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主要流派并加以分析

考试科目:世界近代史科目代码:444

一,名词解释(20)

叶卡捷林娜二世、玻利瓦尔、19世纪英国国会改革、克里木战争、托克维尔

二,论述题(80)

1,试比较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的历史特点(30)

2,结合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历史变迁,分析奴隶贸易的影响(25)3,“德国学者桑巴特认为,战争制造资本主义。这话反过来说也对。”(摘自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

结合世界近代历史,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25)

考试科目:世界现当代史科目代码:559

一,名词解释(30)

甘地主义、阿拉曼战役、日苏中立条约、纳赛尔、尼克松主义、“八一九”事件

二,论述题(70)

1,试比较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异同

2,简析二十世纪科技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科目代码:589

一,名词解释(40)

《世本》、刘向、《水经注》、欧阳修、《文史通义》、《廿二史札记》、《圣武记》、张穆

二,简述《通典》的编纂特点与史学价值(30)

三,宋元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30)

2002年历史文献学

一、名解30

历史文献学辨伪辑佚直斋书录解题善本王引之

二、简述题3选2 20

1.伪书有没有价值?为什么?

2.简述永乐大典的成书经过

3.简述陈垣的校勘四法

三、论述3选2 50

1.试论刘向、刘歆父子的文献学成就

2.举例说明丛书和类书的编纂特点和价值

3.简述宋以前图书分类法的发展演变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一、名解40

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四清”运动“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

二、简答20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及局限性

2.1996年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的意义

三、论述40

1.50年代我国对经济运行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的主要成果

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历史系和史学所全部考研试题

考试科目:历史学综合考试科目代码:322

一、名词解释(40)

武王伐周、代田法、渤海国、清末新政、过渡时期总路线、罗马法、马丁·路德、1884年柏林会议

二、简述题(史学理论为必做,其他的三选二,共30分)

1,“历史”一词有哪几种含义?简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史学理论题,

2,简述五代的更迭

3,简述中国抗日战争初期的正面战场

4,简述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三,论述题(选做两题,每题40分)

1,明清两代怎样在政治制度上加强集权统治

2,试论近代中国(1840——1949)的政治变革

3,试论第三次技术革命

考试科目:历史教育学科目代码:448

一,解释概念(48)

历史教学大纲、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组织形式、历史教科书、乡土历史教学、历史直观教学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0)

1,简述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步骤

2,简述历史复习的意义和作用

3,简述历史教师备课的基本程序

4,简述历史教学评价的性质和内容

三,论述下列各题(62)

1,谈一谈你对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认识(20)

2,你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什么是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实现探究学习?(22)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科目代码:450

一,名词解释(14)

商鞅变法、马噶尔尼来华

二,论述题(92)

1,魏孝文帝改革述论(26)

2,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作用(26)

3,试论经济重心的南移(魏晋——明清)

三,史料分析(44)

1,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仁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左传·鲁隐公三年》

2,通过理解和分析下面的史料,说明当时的社会特点:

予每博观天下之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者也何者势使然也今天下之财赋在吴越吴俗之奢莫盛于苏杭之民有不耕寸土而口食膏粱不操一杼而身衣文绣者不知其几何也盖俗奢而逐末者众也……彼以粱肉奢则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

者织者分其利正孟子所谓通功易事羡补不足者也上之人胡为而禁之——(明)陆楫《兼堂杂著摘抄》

考试科目:中国近代史科目代码:451

一,名词解释(48)

买办、《资政新篇》、《马关条约》、时务学堂、袁世凯、整理国故、第三党、凇沪会战

二,材料解析题(18)

说明:1,标点 2,根据材料分析洋务运动产生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和所列材料分析其历史局限性

材料1,窃思敌国外患正动心忍性之资居安思危乃制治保邦之要……古人抚驭四夷之法未款之先当有以杜其窥伺既款之后当有以绝其觊觎英法诸国自换约以来相安无事……惟念夷情叵测反复靡常利器精兵百倍中国其所以逞其贪纵者不过恃有长技耳长技为何一在战舰之精也一在机器之利也然彼有其战具我非不可以购求彼有其机巧我非不可以学习

《同治三年陈廷经奏》

材料2,洋人所图我者利也势也非真欲夺我土地也自周秦以后驭外之法征战者后必不继羁縻者事必久长今之各国又岂有异惟练兵制器相去太远正须苦做下学功夫做到那处说到那处吾师弟在位一日不得不于此致力一日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