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湖北省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湖北省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湖北省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湖北省黄香高中、航天高中、应城二中、安陆二中、孝昌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宋代,地方长官没有正式的特定设置,而由临时差遣的中央官担任,所以地方官多是“以某官知某州(府、县)事”,意思是“暂去管某州某府某县的事”。这说明宋代( ) A.注重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B.地方管理体制日趋混乱

C.中央权力得到加强 D.地方自治权力有所增强

2.古代希腊公共空间发达,至今尚存的神庙、露天剧场、体育场等即是证明,但私人空间却备受限制,如公民不参加“共餐”即丧失公民权。据此可知,古代希腊()A.人人享有平等的参政权 B.个人生活完全从属于城邦

C.公民权缺乏法律的保障 D.重视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

3.《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下列对这部法律评价正确的是()

A.表明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B.维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C.确立了后世的立法规范

D.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4.下图为1853-1858年清朝户部银库结存实银数变化趋势。导致清政府财政匮乏的原因可

能是由于()

A.军费开销巨大

B.开展洋务运动,办军事工业

C.购买外国商品

D.支付甲午战争赔款

5.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后,醇亲王摄政,缅甸《天南新报》就此事刊出“摄政王兴,摄政王亡,清国兴亡两摄政”的联文征对,同盟会《美洲少年周报》刊出“驱胡者豪,驱胡者杰,汉家豪杰再驱胡”的对句。这表明()

A.满清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B.革命派驱胡目的是恢复汉族政权

C.中华民国已经成立 D.革命派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

6.1940年,《抗建通俗画刊》刊载了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见下图),其昭示的主题是()

1 / 9

A.抗战是一场持久战争

B.日本侵华,蓄谋已

C.中国能迅速赢得胜利

D.民族觉醒,抗战必

7.右图是1932年皖西特委与苏维埃政府发放给农民的“合作社社员

证”。这则史料说明( )

A.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同时试图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

B.革命根据地建设受到当时苏联建设模式的影响

C.蒋介石的围剿未对根据地造成影响

D.革命根据地正在进行土地改革

8.根据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状况的了解,A处应填()

A.铁犁牛耕的使用

B.“相地而衰征”的实行

C.各诸侯国的变法

D.分封制解体

9.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A.趋利避害

B.精耕细作

C.量力而行

D.扬长避短

10.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客观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11.《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一、二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私营 B.家庭手工业对规模生产的阻碍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12.1502—1505年,阿拉伯商船在印度洋的香料运载量从平均每年的350万磅骤减为不足100万磅。威尼斯商人于1504年再次驾驶商船前往贝鲁特和亚历山大购货时,突然发现市场上竟然没有香料出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葡萄牙人基本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 B.西班牙人基本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

2 / 9

C.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地中海的香料贸易 D.印度半岛战争频繁,香料生产停滞13.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该论文( )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了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C.导致了新航路开辟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14.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

A.机器生产 B.垄断组织形成

C.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15.下图是1500-1900年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示意图,从产业结构角度分

)

析,促进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在第④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黑奴贸易攫取巨额财富 B.重化工业居主导地位

C.轻纺工业占主导地位 D.“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16.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1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

A.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 B.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创办民族工业C.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18.1902年荣德生说:“民以食为天。机制面粉质细色白,必定会代替土粉。……外国人以‘洋人食用’为借口……朝廷对面粉是不抽税的,开粉厂有利可图。”他还忘不了在香港码头上看到轮船上装的多是面粉,那面粉是从英国、美国运来的。下列哪一项不能反映

3 / 9

4 / 9 年均增长率(%)0

24

6

810

12

1953|1957年1958|1962年1963|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1|

1985年 荣氏兄弟准备投资办厂的原因( )

A .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B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外商企业获利的刺激

19.下表所反映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创办的特点,分析正确的是( )

上海

广东 江苏 天津 江西 浙江 四川 山东 湖北 河北 46

101 30 2 5 10 5 3 3 10 山西

北京 安徽 福建 广西 辽宁 内蒙 湖南 吉林 陕西 6 6 9 3 2 4 1 1 3 1

注:表中数据为1863—1912年的企业个数

A.投资规模大,资金多 B .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

C.轻工业发达 D .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20.右图是1953—1985年期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表,表中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历史背景分别是( ) A.国民经济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对外开放

D.实行“一五”计划、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1.《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D.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22.1929-1933年,胡佛任总统四年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37 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园增加了40%,森林面积扩大了250万英亩,1930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 )

A .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对经济进行了大力度的全面干预

C .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D .实施的措施成效显著,解救了经济危机

23.下列示意图反映了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美国受经济危机的打击,经济地位呈下降趋势

B .苏联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斯大林模式

C .苏联经济增长表明当时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

D .美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的份额逐渐下降,但仍然高于苏

5 / 9 ● 完善成员国范围内没有国界的内部大市场; ● 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统一问题; 24.某地区一些国家签订了一份合作文件,包含如下主要内容。该文件是( )

A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B .《罗马条约》

C .《北美自由贸易区协

定》

D .《欧洲联盟条约》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第1题16分,第2题18分,第3题18分,共52分)

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宋恕等人认为:“盖欲化除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礼、乐之学,必自改试令始。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其原由为:“盖耳目不新,则精神不振,主持不彰,则趋慕不一”。康有为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故“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刘力《衣冠之制的解体:中国传统服饰的近代化》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开始流行列宁装等,“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女孩子喜欢穿俄国风情的“布拉吉”。

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1978年以来,人们服装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大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和连衣裙开始流行于市民的生活中。大型服装商场经常举办服装表演,日新月异的服装令人目不暇接。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唐装旗袍开始走向世界,中国服装在全球受到注目和尊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改易服饰”的核心思想。(2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民的服饰呈现出什么特点?反映出新中国在外交方面怎样的状况?(4分)

(3)材料二中说“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这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状况?(4分)

(4)1978年以来,中国人民的服饰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

2.(18分)民生问题自古有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方式不尽相同。民生问题是近代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933年起,美国各种名目的以工代赈计划纷纷出台。通过政府开支,大规模兴建公共设施使大批失业者重新就业。民间保土队吸取劳动力最多时达五百万人次,

大部分是年轻男人和退伍军人。他们在山林中呼吸着新鲜空气,让阳光烤晒着肌肤,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重新获得“自我负责”的能力。施莱辛格写到:“(通过劳动,)他们肌肉结实了,体重增加了,自尊也回来了。”另一项解决大批失业人口就业问题的工程是田纳西流域的水利工程。工程共花费一千二百亿小时的劳力,相当于全中国的人口去服务三天。——谢炎《美国人个人主义价值观在新政中的体现》材料二: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拨款给贫困者以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带来的社会冲突。——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材料三: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既关系到广大种粮农民的利益,又关系到城乡居民的生活供应。可以说,粮食问题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最大的民生问题。

不仅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没有解决好苏联的农业问题,就是勃列日涅夫经营了十多年后,苏联的农业生产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这一时期,苏联政局稳定,在与美国的军事争霸中也不落下风。然而就在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苏联却多次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从1971年到1974年,苏联实际的军费开支平均增长速度约达12%;1974年苏联的实际军费比1960年增加了三倍左右。1975年苏联的军费开支已占其国民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占其预算支出的35%。苏联的国民收入约相当于美国的66%(按苏联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而它的实际军费开支却比美国还要多20%。

——《从粮食一路减产看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民生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罗斯福新政是如何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二战后西方国家是如何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有何积极作用?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苏联始终没有解决好农业问题,原因是什么?(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关于民生问题,你有何启示?(2分)

3.(18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成为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共同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材料二: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材料三:密歇根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评论道:“无论在局部地区,还是整个世界,如今的中国,信心倍增。中国的崛起源自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伟大改革。”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百年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画卷。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

6 / 9

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推动因素。(6分)

(2)你赞同材料二的观点吗?说明理由。(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十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6分)

7 / 9

8 / 9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五校教学联盟

期末联合考试

高 一 历 史 试 卷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二、材

料题 1.(16分)(1)思想:

“易西

服”是政治改革的开端和关键。(2分)

俄式服装流行。(2分)

反映出新中国在外交方面与苏联结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分)

经济方面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每点2分,共4分)

多样化。(2分)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人们思想解放,审美观念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2、(18分)(1)推行“以工代赈”;(2分)

作用: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有利于经济恢复;维护了失业者的尊严;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2)建立“福利国家”制度。(2分)缩小了贫富差距,有利于社会稳定。(2分)

(3)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进行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农业方面不顾具体气候、土壤条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违背了自然规律,导致粮食减产;勃列日涅夫依然沿袭了斯大林时期轻视农业的做法,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把主要力量放在扩军备战上,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每点2分,共6分)

(4)要重视民生问题,改善民生,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如: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充分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若答出其它改善民生的内容,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3.(18分)(1)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方便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推动;两极格局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2)不赞同,该观点是片面的。(1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有利于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有其消极影响,由发达国家主导,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3分)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B A D D B A B A B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C B A C C B A D C C D

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应积极面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而不应完全抵制。(2分)(只表明态度不说明理由不给分。)

(3)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每点2分,共6分)

9 / 9

黑龙江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大庆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命题人: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后汉书》所述:樊重三世共财;缪彤兄弟四人皆同财业,及各娶妻,诸妇遂求分异,彤乃闭户自挝,诸弟及妇闻之,悉谢罪;蔡邕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 分财,乡党高其义。材料表明当时 A.数世同居共财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B.政治结构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宗法组织参与构建社会行政体系 D.对合族而居现象有一定的认可度 2.《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姜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这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B.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C. 诸侯国内部政权争夺激烈D.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3.“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 D.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 4.有学者认为,古代推行的某种制度是该王朝“无为而治”治国思想的体现,它增大了地方行使政治经济的自主权力,促进了地方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 有利于发挥地方优势。此学者论述的制度属于 A.郡国并行制 B.节度使制 C.转运使制 D.地方三司制 5.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 A.易形成冗官现象B.降低了行政效率 C.减少了决策失误D.加强了君主专制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5.《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主要取材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6.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杀害我同胞达 A。19多万人 B。20多万人 C。30多万人 D。40多万人 7.时代赋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B。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8.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是 A。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D。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9.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 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10.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是 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11.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开始的标志是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发动三大运动 D。渡江战役 1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①人民民主②民主集中③社会主义④民主协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D。①④ 1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14.“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得到成功运用是在 A。台湾问题上 B。香港问题上 C。澳门问题上D。特区问题上 15.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 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 16.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 A。中日关系的改善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苏关系的改善D。中美关系的缓和 2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发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第一国际成立 23.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内涵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 24.1967年3月,合并建立欧共体的机构不包括 A。欧洲煤钢联营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联营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5.进入21世纪后,世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度下学期泗县二中高一期末检测卷 历史 一、选择题 1.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2.据清代史书记载:“上自绅富,下自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上述材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 B.是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后果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3.下列言论中不能反映重农抑商政策的是() A.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4.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A.唐朝B.北宋C.南宋D.清朝 5.下图中的生产工具分别出现在什么朝代() A、汉朝和唐朝 B、春秋战国和汉朝 C、三国时期和唐朝 D、都是唐朝6.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③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③④ 7.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所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自救 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 版新人教版

2019第二学期高一期末历史试题 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每一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 )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注重因地制宜 2.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人口压力过大 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 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3.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下列史实不能够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 A.“交子”的出现 B.坊市界限的打破 C.商帮的形成 D.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4.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 C.雇佣关系出现 D.家庭手工业普及 5.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7.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 ) A.水力 B.核能 C.煤炭 D.电力 8.与烟草、土豆等农作物最初从美洲传向欧亚大陆有直接关联的历史人物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9.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的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历史必修一期末水平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门下省和尚书省 C.政事堂和门下省 D.中书省和尚书省 2.一名日本人在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3.《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4.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5.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A.贵族制和制 B.贵族制和平民制 C.君主制和寡头制 D.寡头制和僭主制 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主要原因() A.中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 D.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主体,而美国却通过独立战争确立了政体,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据此,请回答7、8题: 7.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

2019级高一历史期末考试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历史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根据“有王虽小,元子(大宗)哉!”可知题意反映的是宗法制。宗法制并不能“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故排除A项;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的制度,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故选B项;宗法制不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故排除C项;西周时期属于贵族政治,没有形成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故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西周对都城边长的严格限制,说明了分封制之下严格的等级关系,C项正确;A项中“各地经济实力的不平衡”和D项“以宫殿、庙坛为中心”材料都没有体现;西周时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不对。 3.【答案】A 【解析】从题干信息“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以及“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可以看出,该学者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全部由皇帝任免。B项属于经济方面;C项和D项中的“分权”、“军功”等表述均与材料不符,故A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C项是正确;题干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善体现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而且与与经济联系不大,故ABD项不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由材料“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的信息可知,明朝内阁可以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而且对君权有一定的制约,因此C项符合题意;虽然内阁对君权有一定制约,但明朝的君主专制还是比前代大大强化了,因此A项错误;B项的“民主迹象”不符合史实;明朝内阁只是参与决策,但没有最终决策权,因此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根据材料可知,三省官员都是皇帝亲近和直接指挥的秘书、宦官和侍从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了侵夺以丞相为首“外朝”的权力而设立的“内朝”,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府效率的提高;D项错误,三省在隋唐时期成为定制,不是在魏晋时期。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备课组长:武宇红 一、教学情况: 从以上数据可得,本次历史期末考试均分,优秀率为%,及格率为%,期中考试优秀率%,及格率%,由此数据可看出学生文理科的偏科现象逐渐显示。各班级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相差分,除去3班外,各班相差不大,相差在3分之内。这是近两个月以来,基本上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认真二次备课上课的成果。 二、试卷分析: 1、试卷以现行教材为依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题目容量适中,难度适中,无怪题、偏题,试卷中还出现了一些多次做过的题目。 # 2、试卷组成和结构:本次试卷分为选择题、材料问答题,两者比例为6:4。题型仍采用单项选择题与材料题两大类;单项选择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材料题有2大题,共40分。

三、学生出错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仍然是一个大问题,70分以下的学生,尤其是不及格的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记忆模糊。 (2)审题不清,很多学生存在看题只看一半就做题的坏习惯,看题不够全面。 (3)理解不到位,选择题题意与每项选项理解不够透彻,对于知识点的本质理解以及教材相关知识理解不到位。 (4)利用史料的能力不够好,不能全面利用材料,不能通过材料分析出题目要求的答案,有较多同学经常脱离材料作答。 (5)学生逐渐显示出文理偏科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利用课堂时间,学生作业完成也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6)课时紧张,几乎没有时间来给学生讲解题目,而历史学科的性质却是每堂课的知识容量都很大,很难实现在课堂上落实题目的目标。 四、以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编写教学案和批改作业。当没有时间落实题目讲解时,课堂的有效性及作业的批改显得尤为重要。 (2)强化基础知识巩固: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多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基础知识,将书本知识条理化。 (3)加强课堂管理,从学生考试成绩的状况结合学生平日课堂的表现得出,课堂纪律的良好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以管理促教学,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4)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在课堂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环节,将历史对学生思维提高的重要性渗透于课堂之中。并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更加爱上这门课。 (5)平日讲课多注重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答题习惯,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注重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6)从本次考试数据可知,历史科目优秀率相对较高,及格率相对较低,今后的目标就是保住优秀率并有所提高,关注那些想学却不知道怎么学的学生,严格执行学校“提高、促中、帮困”的教学理念。

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A.都实行王位世袭制 B.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 C.都由部落联盟发展而 D.都由部落联盟首领担任最高统治者 2.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3. 有人认为,唐代“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和谐在政治制度上 的突出表现是 A.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建立了军镇制度D.实行三教并行制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的历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对应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会打洞”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5.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抽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A.10岁雅典男童 B.雅典贵妇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D.自波斯的商人 6.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新中国在这一外交方针指导下的外交实践有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 C.保证了统治秩序稳定 D.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3.《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可见,荀子旨在A.强调以法治国的必要性 B.否认法治与权势的重要 C.论证法治是人治的补充 D.说明人治比法治更重要 4.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 铁器出土地点总件数 生产工具 件数 (约) 生产工具所 占百分比 铁农具 件数 铁农具所占 百分比 辽宁抚顺80余7796.2%6888.3% 山西长治36余3186.1%2167.7% 湖南长沙70余2130%1780.9% 广西平乐181余17093%9153.3%

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 A.铁器工具在北方被广泛使用 B.古代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C.铁农具已出现并运用于生产 D.铁制品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5.中国传统年画是一部风俗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时期鲜明的文化个性。对下面年画《男耕女织》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中生活以“井田制”为前提 B.该场景最早出现于秦朝时期 C.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 D.反映了古代丰衣足食的生活 6.孔子形象在历史典籍中有诸多介绍。《庄子·外物》记载孔子“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汉代《春秋纬》颂:“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史料记载没有纯粹客观公正可言 B.孔子形象与儒学地位演变相关 C.人物形象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 D.历史人物的形象难以达成共识 7.漫画能够形象诙谐地反映历史事件。对如图所示汉初历史事件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最终导致了封国叛乱 B.弥补了分封制的弊端 C.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D.解决了君与相的矛盾 8.由亚洲协会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海洋的秘密:唐代沉船与亚洲早期贸易”在纽约展出。以下文物可能出现在展览中的是 A.斜纹提花织物 B.粉彩瓷 C.珐琅彩瓷瓶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将第Ⅰ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分。请用蓝色或黑色笔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 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2.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 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光武中兴 B、秦统一六国 C、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 3.君主专制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特殊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C、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D、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4.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 是基于习俗。”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5. 以下有关雅典民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城邦内居住的每一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 B、创造了一系列法治基础上的民主政治的新方式 C、有利于调动雅典人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D、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全盛时期的到来 6.自秦汉以来我国古代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不正确的是().A、中央对地方的治理渐趋加强B、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C、加强皇权,分散相权 D、强化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7.右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

高一历史必修期末试题及答案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08年潍坊市高一期末考试试题 历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l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古代中国形成了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回答1—7题 1.《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文中“公田”的实际占有者是 A.周王B.贵族C.平民D.奴隶 2.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②自耕农经济出现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④官府垄断商业的 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②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③东汉精耕细作技术 得到提高④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4.2008年5月,广东省南澳县海域又发现一艘明代的沉船“南海二号”。考古 工作者从该船上整理出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中不可能有 A.大量白银货币B.粉彩开光花尊 C.五彩镂空云凤纹瓶D.精美的棉布船帆 5.“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在这场“商业革命”中 A.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形成区域性大商帮D.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 6.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私营手工业发达B.官营手工业兴盛 C.雇佣关系出现D.家庭手工业普及 7.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B.自耕农数量减少 C.国家赋税收入锐减D.土地兼并加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5分,共75分。) 1.梁启超回忆故乡茶坑村的社会组织时说:“……,本保大小事,皆以“上祠堂”决之。”这种社会组织的存在主要受下列哪一制度的影响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3.《全球通史》记载:“新皇帝……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 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下列选项符合这一描述的是 A.西周推行分封制 B.秦朝推行郡县制 C.西汉实行郡国制 D.美国实行联邦制 4.下列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以才能作为选拔标准的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这里的“儒臣”指的是 A.节度使 B.参知政事 C.知州 D.三司使 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的郡县制是历史的进步 B.唐朝三省六部制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推恩令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 7. 在古希腊文明中,雅典城邦的政治制度具有显著特色,该制度 A.与小国寡民的国情相适应 B.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典范 C.保障全体国民的民主权利 D.强调了政党的领导作用 8.“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表明英国议会 A.行使最高行政权B.拥有最高的决策权 C.控制政府的决策 D.是维护王权的工具 9.法国托克维尔称赞美国的体制时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他称赞的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三权分立制 D.两党制

高一历史必修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铭选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卷(2008。1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2、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得到推恩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4、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是指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5、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事实设计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6、伴随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 ①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③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④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防御侵略 D、加强民族团结 8、分封制的主体是: A、殷商旧族 B、殷商降族 C、古老方国 D、同姓亲族 9、分封制与内外服联盟相比 ①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朝的方国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②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④各封国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秦朝能够“一法度、衡、石、文,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国家的统一 C、秦推行法治 D、秦推行郡县制 11、《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对材料的理解正确 ..的是 A、反映了方国对中央的威胁 B、反映了“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地方势力冲击 C、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 D、反映了藩镇问题得到解决 12、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11. 中国某一时期“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大自 然进军, 一、选择题(50 分) 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出现这一建设热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1.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经历的过程是()( )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 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A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 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B“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良性互动 2.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作坊生产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建 设的盲目性 D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决策,冲击着计划经济体制 ②技术和生产工艺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12.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 B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④主要是为市场提供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交流 C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D促进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 ①②④ 3. 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13.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 内地开放城市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14. 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 C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氏——“交子” D隋唐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开始打破坊市界限,市分散在城中。六寸长。”对该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 B 当时缠足运动兴起 4. 秦商鞅变法时即定下国策:“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此后,以农立国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纲领。 具体原因不包括() . A维护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必需 B 与封建土地私有制相适应C当时主要穿满式服装 D 当时流行三寸金莲 15. 近代以来.中国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最符合历史潮流的是( ) C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D 工商业的发展可以杜绝劳动力的流失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 转变了人们 的思想观念 5.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 C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D 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 B 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 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D 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 16. 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起步的是下列哪一部 电影首映成功() A《渔光曲》 B 《风云儿女》 C 《歌女红牡丹》 D 《定军山》 6. “500 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 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 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 17. 1929-1933 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不.包括() A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B 股票投机猖獗 A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加剧 D 阶级矛盾激化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18. 面对几年来被大萧条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前总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 枯萎。”导致如此恶局的原因是()7. 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 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 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之一“领先地位” 的因素不.包括() A海外市场的形成 B 垄断组织的出现A个人能力不足 B 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 国际环境影响 D 灰心绝望情绪 19.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不.包括() A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 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 C圈地运动的推进 D 民主制度的确立

2020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2020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在复习时,可以多做试题,总结错题经验,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2020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题,共50分) 1.20XX年1月12日,海地产生7.0级地动,引起天下遍及存眷。500多年前,海地岛曾被定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为“西班牙的岛”)。此定名由来的汗青依据是() A.西班牙语是本地通用语言 B.麦哲伦举世飞行初次到达海地 C.哥伦布发明此岛宣布为西属殖民地 D.土著印第安人对该岛称谓的音译 2.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诉苦说“已往一个月的生存费就五个银币,如今十个银币还不敷。”这反应了西班牙出现了() A.贸易危急 B.贸易革命 C.代价革命 D.经济危急 3.下表所反应的征象产生的缘故原由是()

年份世界生铁产量(吨) 世界煤产量(吨) 1830 约1,600,000 30,000,000 1870 约12,250,000 220,000,000 A.煤铁产量激增B.人口激增C.“钢铁时代”到来D.工业化进程狂飙突进 4.贝尔试图说服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投资他发明的“新奇玩意儿”,却被后者当作痴人说梦而婉拒。这个“新奇玩意儿”最有可能是() A.电灯 B.电话 C.汽车 D.电影放映机 5.世界石油产量从1870年的80万吨提高到1900年的2000万吨。致使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蒸汽机车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石油化工的发展 6.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个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C.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7.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想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2套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2套 期末检测(一)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是我国旧式婚礼中的惯常礼仪。这种“敬天法祖”民俗出现的制度源头可追溯到( ) A.世袭制度B.等级制度C.宗法制度 D.分封制度 2.清朝学者万斯同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大、小宗都存在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当时政权的纽带 3.右面的漫画作品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历史信息不准确的是( ) A.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B.秦始皇实行了分封制 C.确立了君主专制体制D.建立了三公九卿体制 4.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是列强侵华签约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与重庆被辟为通商口岸密切相关的是( ) 5.有学者说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颁布实行《天朝田亩制度》B.建立与清政府相抗衡的政权 C.提出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D.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6.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在于( ) A.推动了中国政治、思想进步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迫使清帝退位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7.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7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 宗族力量。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这一秩序。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 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 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 C.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 2.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3.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 应加以采用。下列发源于中国,推行于全世界,成为今日全球公务员考试制度滥觞的是 A. 秦朝军功爵物度 B.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 C.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D. 汉朝时期察举制度 4.《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5. 伯利克理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 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

2018年高一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一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右图所示耕作技术开始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两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2、在西方人眼中,中国文明的“象征”在不停地变化,两千年前是①,一千年前是②,五百年前是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瓷器 B.②是丝绸 C.③是茶叶 D.以上都不正确 3、明代蒋以化《西台漫记》中记载:“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材料中反映的经济新现象是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丝织业的规模扩大 C.生产部门分工细致 D.机器生产成为新宠 4、电视剧《乔家大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的繁盛,也反映了当时我国著名商帮的实力。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 B.浙商和晋商 C.徽商和晋商 D.苏商和徽商 5、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A.泉州 B.上海 C.扬州 D.大都 6、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品种传播到世界各地,饮食结构随之变化。材料二: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曾请求朝廷下令“断发易服”。两则材料都直接体现了 A.革命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 7、右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 A.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对东方异教的想象与揣测

人教版2018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2018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卷 1.近代一有识之士在谈到某一条约的条款时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该条款是()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设立使馆界的规定 2.“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构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分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申报》报道说:“本月八日晨一时,驻扎丰台的日军,……要求入宛平县城搜查。我国当局以时在深夜不允,日军遂向驻在该地的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冯治安师吉星文团,开炮百余发挑衅,我军颇有死伤。……此报道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八一三事变D.平型关战役 4.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5.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6.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 A.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B.分封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C.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D.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 7.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史实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下列各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 ) A.屠杀现场遗迹B.侵华老兵战争回忆C.历史文献记载D.幸存者的控诉材料8.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B.军机处能决定军国机要 C.军机处工作效率高D.军机处大臣对皇帝的命令只有惟命是从 9.1900年6月初,在英国的汉学家道格思爵士认为“每一则来自北京的电报都使这样一种事实更加明显,中国邪恶的渊源是慈禧太后”。“北京的电报”所谈及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A.“京、津民众排外事件”B.“东方雄狮的觉醒” C.“联军战事行动迟缓”D.“4.5亿两,中国的慷慨” 10.近代中国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件,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②五四运动③黄海海战④国民大革命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②④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