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总复习: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

高考总复习: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

高考总复习: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
高考总复习: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

“列宁领导工人和革命士兵,在俄国首都彼得格勒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 浙江高考)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 .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 .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 .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2.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

A .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 .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C .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 .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3.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A .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 .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 .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 .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4.《咬文嚼字》杂志认为右图中的文章片段有知识性错误。其理由是( )

A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定性不符合俄国革命

B .“苏维埃”是以俄国农民、资产阶级为主导的

C .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领导者有错误

D .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发生地有错误

5.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记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下列关于上述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此“化合物”在当时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C .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

D .它严重地挫伤了苏俄人民生产积极性

6.(2015 新课标全国Ⅱ卷)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文中所描述的苏俄(联)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严重弊端 B.新经济政策不再适应当时的国情

C.斯大林体制伤害了群众积极性 D.苏联群众的觉悟和素质普遍很低

8.(2015 天津高考)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9.(2015·江苏单科)“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10.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

A.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B.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C.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D.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11.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上述特点的史实有()

①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③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④彻底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12.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

13.(2016 湖北华中名校高考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期间,13万家以上的企业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失业人数在1933年将近1300万,大约为劳动人口的1/4。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群众的反抗斗争,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一筹莫展。他也采取过一些小规模的国家干预行动,但他基本上死死抱住“自由放任”政策而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个重大问题上趑趄不前。在他执政期间,危机更趋严重,社会混乱,人心惶惶,很大一部分人对现有制度丧失了信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在稳定住政权以后,没有必要的把“战时共产主义”作为通往共产主义的捷径继续全面推进,到了1920年末,苏维埃俄国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政治经济危机,残酷的余粮收集制使得农民被剥夺,生产积极性下降,到了1920年,谷物产量只能达到战前的54%,经济作物更糟糕,棉花仅有6%,甜菜不到7%。工业情况更糟糕,工业产品仅达到1913年的1/7。人民陷入饥饿和生治困苦中。列宁自己后来总结:“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了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我们遭受的任何失败都要严重得多,危险得多。”1920年—1921年初,50多起大规模农民暴动反对布尔什维克,最大的一起“安东诺夫暴动”波及了整个坦波夫省。震惊历史和当时苏维埃政权的喀琅施塔得水兵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经济危机的表现,并比较胡佛、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并指出列宁为此采取的对策。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美苏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对我们的启示。

14.(2016 湖北荆州高考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1年3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告农民书》说:“今后,粮食征收制废除,代替它的是对农产品的实物税。实物税会少于粮食征收制的数额。”同年,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提出: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1922年5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同年10月,全俄中央

执委会通过《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把租佃土地的期限延长到12年,并允许在承租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力。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摘自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政府与有关农场主个别签订自愿缩减耕地面积的合同,停耕的土地作为国家的租地,付给农场主租金;停耕地部分所减少的产量,由政府付给农场主货币作为补偿。政府通过同农产品加工商签订销售协议,并以1910—1914年的工农产品价格水平(称为平价)作为农产品支持价格的标准,以维护农产品价格。据统计,1932—1935年,美国政府直接拨款支付给农场主的费用高达15亿美元,政府同时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

——摘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对苏俄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的目的是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以保证战争的胜利,农业方面只涉及到余粮收集制,没有涉及到集体农庄农户,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粮食税,没有推行农业集体化,与材料中出现大比例的集体农庄农户不符,故B项错误;斯大林时期,从1929年开始农业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参加集体农庄农户占全国的农户总数的93%,所以材料中的个体农户的锐减和集体农庄农户的剧增与斯大林模式的确定有直接关系,故C项正确;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是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等,这与材料中出现大比例的集体农庄农户不符,故D项错误。

2、B

解析:当时与俄国民众利益攸关的是退出大战、安居乐业,即B项所述才能做到这一点。

3、C

解析:重点理解“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即所有其它社会改造方法都行不通的前提下,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成为俄国社会进步的必然和唯一行得通的选择。

4、A

解析:“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应该是指巴黎公社,请注意很多同学会在这里出错。巴黎公社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并且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品的生产,这两项措施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以说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B、C、D三项说法错误,本身不能成为理由。

5、C

解析:C项错在“按劳分配”,应该是实物配给制;A、B、D三项都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正确表述。

6、A

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从材料可知苏联粮食产量减少,粮食出口增多,反映出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粮食

出口量,实际是苏联人们缩减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换外汇发展工业,所以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粮食产量下降,出口反而增加,没有涉及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B项错误;从粮食出口量增加体现不出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这一现象,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是粮食产量下降的一个原因,但与粮食出口量增加无关,D项错误。

7、C

解析:从题中关键句“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判断。

8、A

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由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和苏俄都实行开放的政策,引进外资发展经济,所以A项正确;苏俄和中国并不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尤其是在苏俄时期,美国对苏俄是敌视的态度,B项错误;苏俄和中国是引进外资和发展经济而不是发展资本主义,C项错误;材料与哈默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无关,D项错误。

9、B

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弊端。“20世纪50年代”已经是斯大林模式,没有制度变革,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的先进发明“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与苏联模式的僵化有关,B项正确;在长期的“冷战”过程中,美苏两国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科技交流不可能不受影响,否则会远不止“28个国家买去专利”,C项错误;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但也是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D项错误。

10、D

解析:题中“剪刀差”是更多地牺牲农民的利益,为国家工业化增加资金积累。

11、A

解析:①②符合题中特点描述;③是勃列日涅夫的行为;④错在“彻底突破”。

12、D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农业集体化就是降低农产品价格,牺牲农业利益,满足工业的需求,而材料体现的是提高农产品价格,A项错误;1953年到1964年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加速发展战略”是勃列日涅夫时期,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世界农产品价格背景材料,C项错误;1953年到1964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D项正确。

13、答案:

(1)表现:受危机打击最重;金融系统崩溃;工农业生产下降;失业人口剧增;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信心动摇。措施:胡佛:固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导致危机加重;

罗斯福:采取新政,国家干预经济,使美国逐渐摆脱危机。

(2)影响:积极:使苏俄在特定历史时期,集中最大的人力物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政权。

消极: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战争结束继续将其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对策: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商品经济。

(3)启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合理运用;经济政策要适时调整,从实际出发;要激发生产者积极性。

14、答案:

(1)影响:减轻农民负担,给予农民一定的土地使用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允许土地转让和雇佣劳动,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加强工农业生产联系,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互动,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2)相同:都尊重经济规律的客观作用;都注重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都有效缓和了农业生产危机。

不同:

①背景和目的不同:前者是基于粮食产量不足,目的在于增加粮食生产;后者是因为粮食生产相对过剩,目的在于压缩生产规模,稳定农产品价格。

②手段不同:前者主要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引导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后者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和财政支持,干预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

③性质不同:前者维护小农经济的利益,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巩固了工人阶级政权;后者维护大农场主的利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