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年浙江大学管理学综合(代码866)考研真题(管理学基础知识部分)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8年浙江大学管理学综合(代码866)考研真题(管理学基础知识部分)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8年浙江大学管理学综合(代码866)考研真题(管理学基础知识部分)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8年浙江大学管理学综合(代码866)考研真题(管理学基础知识部分)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8年浙江大学管理学综合(代码866)考研真题(管理学基础知识部分)及详解

浙江大学

二00八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管理学综合——编号866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关于管理学综合考试科目的重要说明

本考试科目的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00分为管理学基础知识,是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五个专业必做题第二部分50分为专业知识,考生根据所报考专业的考试科目选做。请考生务必看清楚自己所报考专业的考题(即行政管理专业考《行政管理学概论》.社会保障专业考《社会保障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土地管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两个专业仍然考《管理学》)。

第一部分管理学基础知识(共100分)

(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五个专

业必做题)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30分)

1.项目管理

答: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是使项目活动按时间进行、不突破预算和符合规范的一种管理活动。越来越多的组织运用项目管理,因为这种方法更适合柔性和迅速响应市场机会的要求。项目管理过程主要包括定义目标、确定活动和资源、排序、排程和比较。项目管理过程如图1所示。

图1项目管理过程

2.企业社会义务

答:企业社会义务(social obligation)是指一家公司由于承担着履行特定经济和法律责任的义务而从事的社会活动。该组织只做自己有义务去做的事情,除此之外则撒手不管。这种观点反映了社会责任的古典观点(classical view)。与社会义务相比,社会责任和社会响应都超越了只是符合基本的经济和法律标准的限度。

3.无边界组织

答:无边界组织是指其横向的、纵向的或外部的边界不由某种预先设定的结构所限定或定义的这样一种组织设计。边界有两种类型:内部边界和外部边界。内部边界包括横向边界和纵向边界。横向边界由工作专门化和部门化形成,而纵向边界则是将员工划归为不同的组织层级。外部边界是将组织与其顾客、供应商及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分离开来的隔墙。管理者可以运用虚拟或网络的结构设计削弱甚至消除这些边界。无边界组织是相对于有边界组织而言的。有边界组织要保留边界,完全是为了保证组织的稳定与秩序。但无边界组织也需要稳定和秩序,所以它绝不是要完全否定企业组织必有的控制手段,包括工作分析、岗位定级、

职责权力等的设定,只是不能把它们僵死化。

4.组织文化

答: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它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在多数组织中,这些重要的共有价值观和惯例会随着时间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对组织经历的认知及他们在组织中的行为方式。组织文化的特征包括:①组织文化是一种感知。它不是某件能够被真实地触摸或看见的东西,但是员工们能够根据他们在组织内的经历感受到它。②组织文化是描述性的。它主要是关于组织成员如何体会和描述文化,而不是关于他们是否喜欢它。③组织文化具有共享性。即使不同的个体可能拥有不同的背景或在不同的组织级别中工作,他们也会用相似的词语来描述该组织的文化。

5.群体内聚力

答:群体内聚力(group cohesiveness)是指群体成员相互吸引及共同参与群体目标的程度。内聚力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群体的态度与群体正式目标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是两者关系的一个关键的中间变量。

6.沟通网络

答:沟通网络是指横向和纵向的组织沟通组合成的各种各样的沟通模式。图2显示了三种常见的沟通网络类型。

图2组织沟通网络

①在链式网络中,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沟通,都按照正式的指挥链流动。

②轮式网络中是由一位明确的强有力的领导者与工作群体或团队中其他成员进行沟通。该领导者充当所有沟通都会经过的中心。

③在全通道式网络中,沟通可以在工作团队的所有成员之间自由流动。

选择哪一种沟通网络,取决于沟通目标。具体的依据标准包括:速度、准确性、领导者的产生和成员满意度。没有一个网络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好的。

二、简答题(每题l0分,共50分)

1.什么是利益相关者?如何管理外部利益相关者?(10分)

答:(1)利益相关者的含义

利益相关者是指组织的外部环境中被组织的决策和行动所影响的任何相关者。这些群体在该组织中拥有切身利益,或是能够被组织采取的行动显著影响。

(2)管理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措施

组织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媒体、政府、社区、各种协会、团体等,其管理措施主要包括:

①顾客

组织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存在的。顾客或客户是吸收组织产出的主体。企业要以顾客为中心来展开各项工作,致力于顾客让渡价值的提高,让顾客满意。现代企业管理,都提倡进行顾客关系管理(CRM),针对不同的顾客群,建立不同的客户关系,发掘顾客最大的潜在价值。

②供应商

管理者寻求尽可能低的成本来保证所需投入的持续稳定供应。因为这些投入物代表着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如果不能获得或延误,均会极大地降低组织的效果——所以管理者通常要尽最大努力来保证输入流的持续稳定。这就要搞好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是现代企业常用的一种方式。

③竞争者

所有的组织都有一个或更多的竞争者,任何组织的管理者都不能忽视自己的竞争者,否则,他们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企业一方面要关注竞争者的活动,另一方面,现代的竞争观强调从过去的过度竞争转为有效竞争,还要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建立竞合的新型竞争关系。

④媒体、政府

管理者必须意识到舆论环境对于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影响。如果企业没有正确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则其产品质量问题可能会被媒体夸大,影响公众对产品的选择。而媒体和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很强。

⑤社区、各种协会、团体等

协调组织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他们提供利益支持。

2.为什么管理者需要进行控制?(10分)

答:(1)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指监督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从这个概念中可以清楚地得到如下三点:①控制有很强目的性,即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中的各项活动按计划进行;②控制是通过“监督”和“纠偏”来实现的;③控制是一个过程。在实践中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完成控制的职能,因为要保证组织的活动按照计划进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2)进行控制的原因

管理者需要进行控制的原因包括:

①控制是完成计划的重要保障。在变化着的内外环境中,通过控制工作,随时将计划的执行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若发现有超过计划容许范围的偏差时,则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使系统的活动趋于相对稳定,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没有控制就很难保证每个计划的顺利执行,而如果各个计划都不能顺利执行,那组织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没有控制,计划目标就得不到保障。

②控制是提高组织效率的有效手段。控制工作提供授予了权力的下属工作绩效的信息和反馈,因此管理者应该授权,同时管理者对下属的决策负有最终的责任。管理者通过授权,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机制来了解目标进行的状态,以此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那些重大决策,从而极大地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使组织的结构也调整得非常有效。

③控制是使组织适应环境的重要保障。在组织制定目标到目标实现这一时间段中,组织内部和周围环境会时不时地发生一些变化,如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政府的新法规的颁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