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邮电大学教职工周转住房管理暂行办法》.-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建设处

《南京邮电大学教职工周转住房管理暂行办法》.-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建设处

《南京邮电大学教职工周转住房管理暂行办法》.-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建设处
《南京邮电大学教职工周转住房管理暂行办法》.-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建设处

校发〔2018〕43号

关于印发《南京邮电大学教职工周转住房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二级单位,职能部门:

《南京邮电大学教职工周转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已经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八年九月十三日

─1─

主题词:周转住房管理办法租赁通知

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办公室2018年9月13日印发

─2─

南京邮电大学教职工周转住房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做好引进人才和青年教职工的住房过渡工作,理顺和规范学校现存及新建周转住房的管理,发挥周转住房的使用效益,加快学校住房社会化进程。根据国家和江苏省、南京市政府有关住房制度改革的精神以及学校目前周转住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周转住房的产权归学校所有,学校房产管理部门负责周转住房的统一管理。周转住房房源包括仙林校区、三牌楼校区、锁金村校区青年教师公寓及北四卫头29号2栋等部分可用作周转住房的不可售公房。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周转住房仅用于学校符合租赁条件的教职工本人租赁居住。

第二章周转住房的租赁

第四条租赁原则

(一)满足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二)为学校引进人才和1998年12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青年教职工提供短期的过渡住房;

(三)为实现周转住房的动态管理,在教职工住房实行货币化的基础上,采取住房租赁商品化、市场化运作。

─3─

第五条租赁条件

(一)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所需引进的人才,根据学校引进人才的相关规定,凡未领取住房租金补贴且符合周转住房租赁原则的教职工可申请租住。

(二)引进人才及新进教职工具体承租何种房型,由学校视当年新进教职工及实际房源情况予以调整。

(三)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教职工,不予租赁周转住房:

1本人或其配偶在南京城区已购买公有住房或承租公有住房者;

2.与学校人事部门签订了学校不予解决住房协议者;

3. 出国逾期未归或未经批准不在学校正常服务者;

4.违反学校住房管理规定,抢占或强占,出借或转租住房、床位,弄虚作假、隐瞒与住房有关的真实情况经劝告不改者;

5.学校认定的其他不符合资格者。

第六条租赁办法

凡租赁学校周转住房者,应认真填写《南京邮电大学周转住房租赁申请登记表》,与学校房产管理部门签订《南京邮电大学周转住房租赁协议》,并按规定交纳住房定金等相关费用后办理租赁入住手续。

(一)学校引进人才、新参加工作的教职工,凭学校人事部门开具的“人事情况通知”直接至学校房产管理部门申请;

(二)已在学校工作并符合申报条件的教职工,个人提交申请须经所在二级部门初步审核,报人事处核实后交学校房产管理部门;

─4─

第七条租赁期限

学校周转住房用于引进人才和青年教职工短期周转居住,租赁期限将单身租赁期与结婚过渡租赁期合并计算。

(一)学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租用周转住房的期限,按学校引进人才协议规定期限,签订周转住房租赁协议;

(二)按引进人才协议享受购房补贴的高水平师资最多承租2年;其余入职人员最多承租5年。

(三)租赁期满后应立即办理交房手续,确有困难者,应提出续租的书面申请,由房产管理部门视学校房源情况决定,续租者应与学校重新签订租赁协议。

第八条租金计收及补贴办法

高层次人才按照协议执行,其余新进教职工周转住房租金按照相应年限实行“市场运作、学校补贴、期满停补”的计租办法。

(一)根据南京市公有居住房屋租金标准并结合市场因素,周转住房租金按23元/(月.米2)计算。今后随南京市出台租金标准和市场因素的变化作相应调整。

(二)租金及补贴计算办法。

1.学校对承租周转住房的教职工给予一定租房补贴。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标准面积(30米2)内按照

2.3元/(月.米2)计算租金,超出标准面积部分按照23元/(月.米2)计算租金。

2. 对于符合周转住房租赁条件但不申请周转住房或在学校无房源的情况时需要个人自行解决住房的教职工,学校发放相应年限的租房补贴。按引进人才协议享受购房补贴的高水平师资800元/月,其余录用人员(不含高层次人才)500元/月。

─5─

(三)续租期间租金计算办法。原则上学校不安排周转住房的续租事宜,在综合考虑学校房源及教职工实际情况后同意续租者最多续租一年,续租期间根据实际承租面积按照35元/(月.米2)计算租金。

(四)学校周转住房均根据南京市相关政策按照建筑面积予以计算相应租金。

第三章周转住房的管理

第九条周转住房的租赁人应自觉遵守学校有关住房管理的规章制度,按时缴纳租金、水、电、气、物业管理等费用,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做好治安、消防、环境卫生等工作。

第十条周转住房由学校统一维修,保证入住时水、电、气、门窗、墙体及家具等基本设施的完好;租赁人在使用过程中损坏需维修的,由租赁人出资;租赁人入住后原则上不得对房屋进行装修,如需简易装修,必须事先向房产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缴纳3000元装修保证金后方可实施;租赁人对房屋的自行装修,其装修费用学校不予补偿;在交还住房时,对装修部位应保持完好,不得拆除破坏,无息退还装修保证金,但如有破坏则视情况全额或部分扣除装修保证金。

第十一条学校对周转住房租赁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限令恢复原状外,还将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立即终止租赁协议并依法追究其经济和法律责任。

(一)损坏房屋结构的;

─6─

(二)破坏水、电、气、门窗及房屋基本设施的;

(三)侵占房屋共用(公共)部位搭建或改建影响建筑物安全或有碍观瞻的。

第十二条周转住房的租赁人不得弄虚作假,隐瞒住房实情;不得以任何借口将已租用的周转住房床位或住房出租、出借或变相转租;严禁抢占、强占周转住房床位或住房(拒不服从学校房产管理部门合理调配住房的,视为抢占、强占集体宿舍床位和住房的行为)。凡有上述行为之一的,一经查实,立即终止租赁协议,限期15日内搬出周转住房并结清相关费用。限期内未搬出者按房租全额的三倍数额(即69元/(月.米2))收(扣)取房租,直至交还周转住房为止,情节严重者同时报请学校给予相应处分。

第十三条周转住房租赁人在租赁期限内如调离、辞职、自动离职、自费出国(境)、公派出国(境)逾期未归,被开除公职或意外身亡,学校收回其租用的周转住房床位或住房,其配偶和亲属不得继续居住。其个人物品超过一个月仍留在房间内未清理的,由房产管理部门会同二级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其清理所造成的损失由租赁人自负。

第十四条周转住房租赁人在租赁期满时,应遵守租赁协议,积极配合房产管理部门主动交还租用的床位或住房。还房时租赁人应主动迁出户口,缴清房租、水、电、气、物业管理等费用,并保证所交住房内的清洁卫生,不留垃圾,经房产管理部门现场验收合格后办理退房手续。租赁协议期满仍不交还床位或住房的参照第十三条执行。

─7─

第十五条周转住房的租赁人在租赁协议期满之前退还周转住房的,其剩余年限(根据提前交还的时间,超过15日计1个月,15日内计半个月)内的租金补贴,补贴标准参照第八条第二款第2条执行。

第四章附则

第十六条 1998年11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且已承租学校周转住房的教职工,其租住周转住房的期限、租金不受本办法约束,按原规定处理。在领取住房货币化补贴时必须退还其租住的周转住房。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建设处负责解释。

─8─

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

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实验教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学院整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实验教学既和理论教学有着十分广泛、密切的联系,又有着不同于理论教学的特点,在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起着特殊的教育作用。为了 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教学不但使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方面受到训练,而且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第三条实验室应围绕学生教育和学院的培养目标不断吸收教学及科研的新成果,更新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水平,并在确保学生教育为主的基础上,开展科研工作。 第四条实验教学管理实行院、部、教研室三级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教务处承担如下职责: 1、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全院实验教学项目发展 规划。审定年度开设的实验教学项目内容和开设条件。组织落实全院 各专业对学生基本实验能力培养的任务。 2、做好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组织编写和修订《实验教学大纲》,统计实验项目的开出情况,检查各实验室基本任务完成情况,组织进行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制定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实验教学评估工作。不断深入研究实验教学规律,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实验教学经验。 第六条部(教研室)教学领导职责: 1、根据学院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各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负责学

院实验教学项目的开课计划、发展规划,审定实验项目的个数、内容、时数,组织落实实验教学任务。 2、组织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技术的研究,进行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有计划、有目标地提高实验开出率和实验质量,对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进行检查和评估。 3、组织进行学院各课程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的编写、修订和 第七条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要以实验教学为主要任务,认真做好实验课的准备工作,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方法,保证实验课的顺利进行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严谨的作风,严格实验考核,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并运用到教学中来。 第三章实验教学管理 第八条实验教学必须按照国家教育部或学院编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保证各门必修课应开出的实验教学时数和实验项目的个数,不得随意削减或挤占大纲规定的实验个数和时数。 第九条凡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内规定必开的实验教学课程、实验项目和时数,因教学基本条件等原因而不能开出的,应制定实验开出计划,并创造条件逐步开出,以达到大纲要求。 第十条尚无规范大纲的实验教学必修课程,应根据学院总体规划、培养目标和实际条件制订、完善实验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实验项目的数量、内容和学时比例报学院批准,列入学院教学计划方可执行。 第十一条对已执行的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修订、补充、增删改变等,应由实验室和部(教研室)提出书面报告,报教务处审定后执行。 第十二条选修课程的实验教学管理应在保证必修课程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设备和财力等基本条件,由部(教研室)决定是全部开出或是部分开出,项目报教务处审查并备案。

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实验室的规划、建设、管理及经费使用效率评价,加强实验室建设的过程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建设应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结合学院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定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实验室建设必须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分年度进行。 第三条实验室应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实验室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做为职能部门负责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和组织建设的管理职能,各学院具体组织和实施本单位的实验室规划和建设项目。

第四条为保障实验室建设顺利进行,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行立项申报制度,各学院明确责任主管领导和项目负责人,以保证按建设目标和要求进行实验室建设。 第二章建设项目立项原则和审批程序 第五条立项建设原则: 1、申请立项项目必须符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以及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 2、注重实验室资源的整合,有较大的投资效益,有利于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3、有相应的建设场地和必要的配套条件,无重复建设的情况。 4、具有稳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和实验技术队伍。 5、在学校具有正式建制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 第六条立项审批程序 1、实验室建设方案以学院为单位,由主管领导牵头对实验室的建设方向、建设水准和建设规模合理定位,确定建设目标和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建设内容。建设单位需对整

个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规划建设定位、经济效益、设备选型,人员配备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 2、学院审核通过后的方案以项目申报书(附件1)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项目中如有贵重仪器设备,需按照《北京理工大学仪器设备类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另行申报处理。 3、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项目评审组根据当年学校实验室建设投资计划,按照建设项目的效益和轻重缓急程度,视申报情况进行初步审查。 4、经初审通过的建设项目,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校内外专家,对所申报项目的建设方案和可行性进行评审、论证和排序。 5、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根据专家组的论证意见,提出本年度建设项目立项意见。并上报学校领导审批。 第三章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通过审批并已经立项的建设项目列入学校实验室建设投资计划,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监督实施。

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为宗旨的办学理念,保障学校的实验实训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1、制定本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促进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实现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率;实施资源整合、共享;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就业能力创造条件。 2、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实行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标准、统一使用管理、统一资源分配、统一保障、统一考核管理的原则。 3、实验实训室工作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完成实验实训教学、科研任务,提升实验实训教学水平;在保证完成实验实训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4、学校要重视实验实训室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努力建立一支知识全面、技术熟练、结构合理、敬业奉献的实验实训队伍。 5、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主要为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等实验实训教学服务的实验实训室。 二、管理体制 1、实行在校长领导下的主管校长负责制,教学校长分管,设立实训处、各专业教研室等负责具体实验实训的工作与日常管理。建立实训处和各实训室二级管理体制。总务处为实验实训提供后勤保障。

2、实训处与各实训室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实验实训工作规划;实验实训室有关规章制度;实验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实验实训教学、科研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考核,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日常管理 1、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汇编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实验室管理的文件。学校实验和实习管理规范,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各实验实习场所实行专人管理,责任到人,确保实验实习安全到位、管理到位。认真做好实验实训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实验实训室教学资料、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包括学生实习记录、学生实训报告、设备台帐等。 2、实验实训室应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检修等工作,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保证实验实训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认真贯彻执行实验实训室建设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加强人员的培训与培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4、加强实训课卫生、纪律等环境保障,及时督促与管理,每周上报各专业实训室基础卫生、纪律考评分,细致到班、人,计入每周每班流动红旗考核。 5、每学期对各实训室的设备及资产进行核查。 四、教学管理 1、教学计划内实验、实习、实训项目的管理。

浅谈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浅谈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及学术领域纵横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实验室并不仅仅只是作为教学场所,高校实验室是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1-2],其任何行为都将带来一定的社会影响,对高校的整体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将带来一定的影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能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排行榜跟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贡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建设管理实验队伍资源 日前,国内高校纷纷为建设世界一流高校而积极备战,办学规模和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实验室规模也随之扩大,但是,传统的实验室构成模式及管理模式显然已跟不上前进的大步伐,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中毒,火灾,爆炸等[3]。因此,建立高水平实验室,实现实验室的现代化管理,成为实验室建设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根据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现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与探讨这个问题。 1 重视和加强实验队伍建设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没有一支高水平而稳定的实验队伍,那么建设一流的实验室也将成为一句空话[4]。 随着现代的科技的飞跃发展,高档的精密仪器不断增加,对实验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实验队伍一直以来不受重视,被认为是辅助人员,因此现有的实验人员无论是操作技能还是管理水平都跟上现代化的变化[5]。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实验所能达到的水平和深度,实验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水平,而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的培养[6]。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实验技术水平,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稳定实验队伍。 2 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建设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多、成分复杂、流动性大,实验室安全问题日益彰显,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爆炸、着火、中毒、污染、触电等,这不仅影响到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顺利开展,

高校实验室管理方法研究

高校实验室管理方法研究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因此,准确认知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应对策略对提高学校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就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室教学或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体现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展示学校的办学实力。实验室管理是指行政职能部门管理者及实验室相关责任人,对实验室的各项教学、科研实验工作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开展,实现实验室的教学及科研目标。实验室管理是高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教学、科研等其他部门相互关联且并行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特别是高校发展的重视,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前行,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高校实验室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因此,准确认知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应对策略对提高学校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验人员配备薄弱。实验人员负责实验室的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具体工作,并负责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保养及升级优化,其素质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实验室教学科研质量最关键的因素。但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对实验室建设,尤其是实验室人员建设并不重视,即便随着高校建设脚步的进一步深化,各高校都把建设高水平师资力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而忽视了实验室人员的发展,将其定位为教学辅助人员,使得实验室人员在高校教师队伍中越来越边缘化,工作条件的改善、职称的评定及工资待遇的提高远远不及专职教师队伍,不但极大地影响了实验室优秀人才的引进,甚至实验室原有的高水平人才的流失情况也日渐加剧。另外,部分实验仪器对使用操作及数据分析要求较高,但能够熟练操作和掌握这些设备的实验室人员却极少,造成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1.2实验室经费得不到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行业的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制度印刷稿

实验室是学院办学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院校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完善的实验教学设备设施、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一流的实践教学师资、完备的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和管理队伍,是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的实验室工作,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和实验室运行的绩效水平,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358”建设工程纲要》 一、实验室建设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满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评估指标要求为基本目标,积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强化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全面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运行绩效水平。实验室建设和运行要紧紧围绕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积极支持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推进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为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职业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

良好条件。 二、实验室建设原则 实验室建设要遵循布局合理、规模适当、高绩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优先建设量大面广的公共课实验室,优先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实验室和实训中心。实验室建设要有利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利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有利于产学合作和实现社会服务。实验室建设要适度、够用,要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使用相结合,避免重建设、轻管理以及利用率低等情况的发生,防止闲置浪费。 三、实验室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院实验室的建设要与学院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标相适应,与重点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的要求相匹配,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相结合,实验室建设要实现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实验室数量、实验室面积、实验师资队伍、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等指标要达到高职院校办学优秀水平的要求。 1、实验室建设要满足各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需要,为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2014解析

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科学研究, 规范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建设和认定,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联合实验室是指我国高等学校同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建设管理,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开展重大原创性研究, 培养和汇聚拔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联合实验室建设采取三种模式: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模式, 以多学科交叉为基础, 形成学科创新集群, 与国外有关单位开展宽领域合作;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模式, 以某一学科方向或主流研究方向为基础, 形成与国外对口领域实验室间的实质性合作; 省部共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模式, 面向地方高校和区域需求,强调联合实验室对区域社会经济的服务功能。 第四条联合实验室建设分为培育组建、立项建设、验收认定三个环节。培育组建以高校为主进行, 立项建设和验收认定环节由教育部组织进行。联合实验室建设遵循以下工作原则:一是坚持以机构对机构的对等合作为培育前提; 二是坚持以国际化学术机制和环境为建设重点; 三是坚持以汇聚资源和创新机制为保障手段;四是坚持以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为认定标准。 第五条联合实验室应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五个一流” 的目标进行整体建设:一是支撑形成一流学科, 引领新兴、交叉发展方向; 二是承担国际前沿或重大需求科研任务, 持续产出国际学术界公认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原始创新成果; 三是汇聚国际一流创新人才,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杰出创新能力的科学家; 四是充分利用国际化人才培养手段, 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五是执行国际化运行机制、人才评聘、学术评价和支撑服务。 第二章组建培育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 理办法

国土资源部 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 与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发〔〕1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警黄金指挥部,部其它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其它有关单位: 现将《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土资源部 12月22日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促进重点实验室持续健康发展,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国土资源系统和地质勘查单位、科研院所、相关高等院校和其它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法人单位(即依托单位)所建设的科研实体,是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资源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创新平台。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要根据国家和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国土资源领域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引领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条国土资源部、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相关直属单位、依托单位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分工、稳定支持和动态调整的

原则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和管理,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计划单列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五条国土资源部有关科技项目、基金、专项等应按照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原则,优先委托有条件的重点实验室承担。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国土资源部是重点实验室的主管部门,科技主管司局负责归口管理,相关业务司局对口进行业务指导和支持。依托有关单位现有机构设立重点实验室办公室,承办和支撑有关工作事项。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编制和实施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 (二)组织重点实验室的遴选、验收、评估与考核,审定重点实验室建立、调整和撤消。 (三)组织推荐有条件的重点实验室申请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协调建设期有关工作,指导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 (四)组织开展重点实验室科研条件、人才、成果等的调查与统计工作,建立重点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第七条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承担其所属单位,以及本行政区域内相关科研单位、地质勘查单位和有关企业重点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维护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委令第20 号)、《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28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 号)等有关法规和规章,以及《安徽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皖教秘科〔2014〕32 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全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所有实验场所。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学校安全稳定与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与项目安全审核制度建设、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辐射安全管理、实验废弃物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水电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实验室内务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工作。创建安全、卫生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各学院、科研平台、各级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第三条校长是学校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分管校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制(以学校与各单位签订的《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书》为准)。 第四条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丰富师生的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职工、学生安全意识。 第五条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各单位和教职工年度绩效考核、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职责 第六条学校成立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由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科研处、保卫处、后勤服务集团、基建处等部门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实验室设置管理办法

实验室设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高等学校的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学校的重要办学条件之一。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效益,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和《淮北师范大学实验室工作规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验室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实验条件,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有一定数量的实验人员,为教学、科研、生产试验、技术开发和学生创新活动提供实验和实践服务的实体单位。 第三条 实验室分为基础课教学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基础课教学实验室主要承担基础课实验教学任务;专业实验室主要承担本科生专业课实验教学和研究生实验教学,并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科研实验室主要承担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第四条 实验室实行学校统一领导、校院两级管理,以学院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由一名副校长主管全校实验室工作,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归口管理。各学院由一名院领导分管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 第二章 实验室设置的原则 第五条 实验室设置要根据人才培养和工作任务的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应有利于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建设效益,提倡跨学科、跨专业设置实验中心,实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并举,避免小而全和分散重复设立。 第六条 基础课教学实验室按一级学科设置,面向全校开课。专业实验室按一级学科或专业设置,可跨专业、跨学院院开课。 第三章 实验室设置的基本条件 第七条 有完整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和建设规划。 第八条 基础课教学实验室每年的实验教学工作量应≥64800人时数。专业实验室每年的实验教学工作量应≥3000人时数或承担5 门以上实验课程,并承担一定的研究生培养任务或科研课题。科研实验室应具有明确和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课题,同时承担学生(本科生、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工作。 第九条 具有完成实验任务所需的基本仪器设备和配套设施。常规仪器总值应在30万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A市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近日出台。《办法》提出新设“A实验室”,旨在培育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每年可获不低于2000万元的稳定支持经费。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现有207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包括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72家。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41人,取得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81项。 此次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制定《办法》,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全市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支持实验室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发展,解决国家和我市战略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新设立A实验室类别 据悉,《办法》所指的实验室包括在渝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以及A实验室、A市重点实验室。 其中,A实验室是新设立的一个类别,旨在培育国家实验室,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依托基础好、实力强、水平高的在渝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相关领域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基础上进行建设,打造引领发展、学科交叉、人才汇聚、管理创新的国际一流实验室。 A市重点实验室分为学科重点实验室、企业重点实验室和区域重点实验室三类。其中,区域重点实验室是新设立的类别,目的是通过市和区县(自治县)共建,解决有关区县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相对薄弱、创新引领作用不强等问题,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每年给予实验室稳定支持经费 《办法》明确,每年给予国家实验室不低于2000万元,学科、省部共建、军民共建三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研究中心600万元,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200 万元,A市重点实验室不低于20万元的稳定支持经费。评估结果为优秀的A市重点实验室在评估周期内每年给予100万元的稳定支持经费。A实验室稳定支持经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稳定支持经费主要用于科研人员绩效奖励、人才引进培育及自主研发等。

XX大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模板】

**大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实验室的规划、建设、管理及经费使用效率评价,加强实验室建设的过程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建设应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结合学院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定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实验室建设必须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分年度进行。 第三条实验室应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实验室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做为职能部门负责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和组织建设的管理职

能,各学院具体组织和实施本单位的实验室规划和建设项目。 第四条为保障实验室建设顺利进行,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行立项申报制度,各学院明确责任主管领导和项目负责人,以保证按建设目标和要求进行实验室建设。 第二章建设项目立项原则和审批程序第五条立项建设原则: 1、申请立项项目必须符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以及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 2、注重实验室资源的整合,有较大的投资效益,有利于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3、有相应的建设场地和必要的配套条件,无重复建设的情况。 4、具有稳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和实验技术队伍。 5、在学校具有正式建制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 第六条立项审批程序

1、实验室建设方案以学院为单位,由主管领导牵头对实验室的建设方向、建设水准和建设规模合理定位,确定建设目标和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建设内容。建设单位需对整个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规划建设定位、经济效益、设备选型,人员配备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 2、学院审核通过后的方案以项目申报书(附件1)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项目中如有贵重仪器设备,需按照《**大学仪器设备类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另行申报处理。 3、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项目评审组根据当年学校实验室建设投资计划,按照建设项目的效益和轻重缓急程度,视申报情况进行初步审查。 4、经初审通过的建设项目,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校内外专家,对所申报项目的建设方案和可行性进行评审、论证和排序。 5、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根据专家组的论证意见,提出本年度建设项目立项意见。并上报学校领导审批。 第三章项目的组织实施

实验室安全与管理知识点

第一章 实验室是什么?实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和出具公正检测结果的组织机构,实验室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包含了实验人员、仪器设备、环境因素等硬件条件和资源配置、管理制度、质量保障等软件要素. 实验室管理laboratory management指应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基本规律,通过科学管理活动完成实验室基本职能和实现实验室运行最大效益。 1.简述实验室安全管理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的定义:是实验室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为实现实验室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活动。研究内容: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实验室人员安全教育,实验室环境安全,实验室物品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置。 2.实验室质量管理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的定义:提高实验室检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全部过程的管理活动。研究内容: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实验室资质管理,实验室人员和设备管理,实验室质量控制。 3.举例说明我国公共卫生实验室的类型: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实验室。主要职能:申请获得与实验室相关的资质认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依据实验室认可国家标准,主动参与获得实验室认可,实现数据结果的全球公认;对照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实验室质量管理,出具准确可信的检测数据报告;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加强实验室人员,设备,环境和信息等的管理,保证实验室运行安全。 4.结合我国实验室运行现状分析我国实验室管理趋势:实验室机构向集团化发展,实验室经营向市场化发展,实验室技术向数字化发展,实验室管理向规范化发展。 第二章 1.在管理和使用危险化学试剂时,需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什么是危险化学品?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确定的原则:依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国家标准。 1)有毒化学试剂:是指少量侵入人体就能引起局部或整个机体功能发生障碍,甚至造成死亡的试剂。 按其毒性不同,可分为: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和微毒五个等级。这一类化学试剂应该存放于专门的保管柜中,并与易燃易爆、氧化试剂等分开储存。 剧毒化学品的定义:具有剧烈急性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 常见剧毒化学品:氰化钾、氰化钠、氰化氢、三氧化二砷.剧毒化学试剂要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2)腐蚀性试剂:对人体、金属和其他物品能因腐蚀作用而发生破坏现象、甚至引起燃烧、爆炸和伤亡的液体和固体试剂。如浓硝酸、浓硫酸、高氯酸、浓盐酸、氨水等 储存要求:阴凉、干燥、通风处、< 30℃存放,应放置于耐腐蚀材料的料架上。 3)强氧化性试剂:这类试剂具有十分活泼的化学性质,能析出活性态氧,对其他物质起强烈的氧化作用。如:过氧化氢、高氯酸、高锰酸及其盐等。 储存要求:阴凉、干燥、通风处、< 30℃存放,应与木屑、炭粉、硫化物等可燃易燃物物分开储存。 4)易燃易爆试剂:这类试剂具有易于燃烧和爆炸的特性,其中有的本身就是炸药。如:三硝基酚(苦味酸)、有机硼化物和有机锂化物、三硝基苯、乙醚等。 储存要求:储存温度要低于30℃,隔绝火、热、电源,应根据种类配置相应的灭火和自动报警装置。

大学实验室5大管理规章制度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为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保障学校财产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参加实验学生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要严格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主管校长、学院主管院长、实验室主任逐级负责制。以学院为单位,院长为第一负责人,主管院长为负责人,实验室主任为岗位负责人,实验室设立安全员并承担日常安全管理与检查工作。安全负责人名单和安全管理制度应在实验室内张贴。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行逐级检查制度。实验室人员应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并具备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各实验室在坚持日常检查的同时,应特别作好节假日和学期末的安全自检工作,学院要成立专门小组检查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并查验安全记录。学校在节假日期间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实验室安全进行抽查。检查工作实行逐级报告制度。 三、实验室负责人和安全员要随时检查室内安全状况,保证电路、水、气管道无打火或跑冒滴漏,设施无坏损现象。要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楼道通畅,未经学校主管部门同意,严禁拆改实验室内外建筑结构,严禁占用、封堵安全通道。如有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上报主管部门。 四、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等对安全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的安装使用需经批准并健全审检审验制度。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要由专人负责管理使用。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仪器运行时不得脱岗。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任何人不得动用实验设备,因不听从指导或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设备损坏的要赔偿损失。 五、要加强对学生实验的管理,建立健全学生进入和离开实验室的各项安全规则。学生在做实验前,指导教师和实验室安全员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对高压、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的实验应特别制定安全措施,同时应加强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一、总 则 根据我校教学与科研发展方针,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科学技术的储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新技术领域的探索,培养和稳定优秀的科技人才,本着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我校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和装备一批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的运行机制,创造较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国家和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 二、实验室设立的条件和范围 (一)范围。校级实验室建设项目主要安排在有关院、系和所,侧重教学和教学科研兼顾的实验室建设。鼓励院、系、所联合建立新兴交叉学科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实验室,并且鼓励产业部门和企业同我校联合实验室,以推动新思想、新原理不断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同时造就和培养适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科技人才。 (二)条件。有关院、系和所申请资助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应属国家优先发展的学科领域,或具有开创性的学科特色。根据科技战略发展的需要,学校在一定时期或阶段将发布优先资助的实验领域。所申请的实验室一般还应具有以下几个条件: 1. 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实验室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特色,坚持在科学前沿上进 行探索和积累;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实验室要符合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战 略需要,在高层次上面向经济建设,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若干重大的科学技 术研究上提出比较明确的近、中、远期的研究目标,并且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 任务的能力,人均纵向项目经费不少于每年2万元,且总经费每年在10万元以 上; 2. 教学科研兼顾的实验室人均年经费在1万元以上,且年总经费不少于5万元;

3. 实验室要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团结、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以及结构比较 合理的研究、技术队伍,要有明确的学术思想及正派的学风; 4. 实验室应有培养本科生或研究生的能力,且正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5.实验室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实验条件和工作基础;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在学术水平、人才培养、承担任务方面要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6.依托单位(院、系和所)能够保证实验室开展工作的基本需要,并能保证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和学术活动条件。 三、申报程序 1.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长远规划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有重点、分步骤在若干学科领域内建立校级实验室,并向有关院、系、所下达校级实验室的数目指标。 2.各二级学科根据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情况,可向所在院、系、所提出申请,并呈交初步申请材料。 3.院、系、所根据学校下达的指标和各二级学科申请的情况,进行初审。 4.初审合格的实验室向学校科学技术处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科技处汇总审核后,再填写《校级重点实验室申请书》,经院、系、所领导和学术委员会鉴署意见后,报学校科学技术处。 5.科学技术处组织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专家组进行书面评审和实验室主任答辩,汇总后提交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进行复审,复审合格者,由主管副校长鉴 署意见后交校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 四、项目实施 (一)学校每年新建一批校级实验室。凡列入年度计划的实验室,学校根据这一进度要求安排资金。

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管理与建设探析

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管理与建设探析 摘要: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是非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及实训教学的重要基地和平台。本文针对当前实验室管理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从管理制度、管理人员、机房建设与维护等方面给出了解决办法,希望能提高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建设管理方法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产业和计算机教育得以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理应掌握的一种工具,这也使高校中计算机教学得以普及,不仅计算机专业,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需求也日益增大。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就是为了满足非计算机专业教学需要而建立的重要的实验平台,它主要承担了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包括课外开放、课程设计和考试等重要的教学环节。本文针对计算中心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校计算中心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办法和经验体会。 2、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些年生源扩招,原有的实验设备数量严重不足,学校也定期补充机器,这就导致了机器购买和已使用时间参差不齐,机器运行速度快慢不一;教学任务繁重,使得实验室几乎全天处于运行状态,长期超负荷运行导致了计算机故障率高,硬件维修任务较重[1];学生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由于操作能力及其个人素质的差异,导致的病毒入侵、玩游戏等现象也屡禁不止。以上问题都对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和管理提出了挑战。 3、计算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法研究 3.1 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要想管好计算机实验室就要建立一套与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想适应的制度,制定出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法规和依据。一般讲,制度应包括《实验室使用管理规定》、《学生上机守则》、《设备检修维护制度》、《实验仪器使用管理规定》、《实验室安全及防护制度》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等,并将制度在墙上醒目位置张贴,参加实验的学生都认真遵守,使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2]。 3.2 建立一支高素质爱岗敬业的实验室管理队伍 要维护好计算机,管理好计算机实验室,更好的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爱岗敬业的实验

学校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4209 学校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安全管理规 章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学校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安全管理规 章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实验室、实训场所是学生技能训练的场所,进行现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课堂;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为了加强学校实训场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特制订本制度。 一、基本任务 1.依据学校的规划和上级的有关要求,负责实训室、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2.根据实训大纲和实施教学计划的规定,编写相应的实训、实验指导书和考核大纲;编制教学计划并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doc

目录 摘要: (2) 一、指导思想 (2) 1、专业建设需要 (3) 2、课程特点需要 (3) 3、本科评估需要 (3)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4) 1、总目标 (4) 2、各专业实验室建设目标和思路 (5) (1)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5) (2)应用物理专业 (5) (3)材料物理专业 (5) (4)物理专业 (6) 3、总的建设思路 (6) 1、基础性实验 (7) 2、专业特色实验 (8) 3、创新与创业实验 (8) 三、建设规划 (8) 1、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8) 2、实验室管理体制 (11) 物品的管理 (11) 实验室关键岗位的质量职责 (12) 实验室高效使用措施 (14) 四、结语 (16) 参考文献: (16)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摘要: 阐述了实验教学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对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思路和看法,认为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和实验室教学体系的改革。高校必须加强实验人员的素质教育,稳定实验教学队伍,使教学队伍结构合理化,从实验课程体系、内容体系和实验室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加强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一、指导思想 以迎接国家本科院校教育评估为契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强能力”为落脚点,以满足未来各专业实际教学需要和实验教学评估合格为标准,遵循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的内在规律,充分借鉴兄弟院校同类实验室建设的经验,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我院特色的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实验教学的新路子。 本规划制定的基本原则:统筹规划,目标明确;突出重点,方案优化;资源共享,讲求效益。

1、专业建设需要 根据近几年招生形势及我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建设拥有我院专业特色的实验室,符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特色的实验室,能够为光电工程专业,应用物理专业,物理专业,材料物理专业,光信息专业提供实验场地。 2、课程特点需要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性、应用性特点非常突出,很多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模拟实验操作来进行,离开了仿真实训练习很难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从利用人才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扩大校学院知名度的角度看,本专业也需要相应的实验条件作为支撑。 3、本科评估需要 按照教育部评估指标,生均实验设备要达到5000元。我院现有学生千余人,我院现在实验设备缺口很大。根据目前我院招生的良好形势,保守的估计,到2016年学生人数可上升到另一个档次,2017年预计会更多,实验设备差距将更是大的惊人,因此建设一个能够满足学生与老师需求的实验室势在必行。

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为规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学科开发实验室(以下统称省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加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我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根据《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设任务与目标 1.省重点实验室是我校高水平研究团队、高标准研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设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学术交流的基地。 2.省重点实验室要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或邀请国内外中青年知名学者,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或学术交流,努力提高实验室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开放、流动、协作、竞争”的运行机制,使实验室的管理逐步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以保证省重点实验室的高效率运行和高水平管理。 4.省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放置、分实验室及研究用房安排应按照“相对集中、突出重点”的原则合理布局,以利于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突出实力、展示形象。

5.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期满后要顺利通过上级的检查和验收。学校继续加大建设力度,积极申报并力争早日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二、管理体制 1.省重点实验室实行依托学校且相对独立运作的管理运行体制。学校按照二级单位进行管理,所在院(系)具体负责管理工作。 2.学校和相应院(系)分别成立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室建设的领导工作。发规处负责全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管理、组织和协调工作;科技处负责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和业务指导工作。 3.省重点实验室设主任(或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和秘书等。为便于协调和加强院(系)、学科和实验室的关系,实验室主任或副主任应由一名学院院长(系主任)或副院长(系副主任)担任。 4.省重点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或常务副主任)由具有正高级职称和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科或学术带头人担任,并由校长聘任,报省主管部门备案。副主任由实验室主任提名,经主管副校长和校长审定后由实验室主任聘任。实验室正、副主任的任期一般为三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