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案(2)(1)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案(2)(1)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案(2)(1)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案(2)(1)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2)过程与方法:在案例探究中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关注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学会分析生活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并思考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对策。

二、教学重点

怎样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转变观念和调整行为

三、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中观念的调整

学内容教学

环节

活动

时间

(大

约)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导入5分钟用多媒体

展示一组

公园内游

客乱丢垃

圾的图

片。从学

生的回答

中引导他

们得出结

论:环境

问题造成

的原因包

括观念和

行为两个

层次。

看图思

考:他们

为什么

会这样

做?

从生活中最常见的不环保行为入手,激发学生思考其

产生的原因,并调动学生在生活中关注此类问题。

转变观念案例

分析

(1)

5分钟展示案例

1:《绿色

GDP》(见

附录)

读案例

并思考:

你认为

人们应

该如何

看待发

展的问

题?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首先需要人们转变观念,而这一

点往往容易受到大家忽视。选用三个案例,调动学生

对观念转变的思考和重视,并帮助他们在讨论中树立

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案例分析(2)5分钟展示案例

2:《自来

水的收费

问题》(见

附录)

读案例

并思考:

你认为

自来水

收费是

否应该

考虑水

本身的

价值?

为什

么?

案例分析(3)5分钟展示案例

3:《电影

〈金刚〉

的启示》

(见附

录)

读案例

并思考:

你认为

人们将

金刚带

到城市

是否适

当?为

什么?

归纳5分钟教师适当

举例说

明。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结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人们转变观念,包括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理观、消费观等。

调整行为案例

分析

(4)

10分

教师用生

动的语言

讲述案例

4:《在德

看环保》,

同时在电

脑屏幕上

归纳案例

中的要

点。(见附

录)

听取案

例,思

考、讨论

后回答:

从德国

环保的

典范中,

你认为

哪些行

为是我

们应该

借鉴

的?受

到德国

的启发

后,你能

否再想

出一些

可操作

的环保

行为?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学生已有所了解,但他们的认

识往往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这里引用最真实的德国

已经实施的案例,让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做法得

到一点启示。

归纳5分钟引导学生

将讨论的

结果归纳

为三个方

面。

在教师

的引导

下,获得

结论:可

持续发

展的实

现,可以

分政府

行为、市

场行为

和公众

行为三

个方面

进行行

为调整。

活动5分钟提出问

题:反思

你的日常

生活,找

出不符合

可持续发

展要求的

行为。

学生思

考后回

答。

这个问题的讨论可能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真

正运用到生活中。

附录:

案例1:(《绿色GDP》)GDP是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某一个国家的GDP值越高,代表其发展程度越高。但例如,发生了洪灾,就要修堤坝,这就造成投资的增加和堤坝修建人员收入的增加,GDP数据也随之增加。再例如,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这明摆着是痛苦和损失,但同时医疗产业大发展,GDP也跟着大发展。中国在20多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这“增长”又是通过多少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换来的呢?案例2:(《自来水的收费问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资源的价格只是反映了人们对这种资源开发利用所耗费的劳动,如自来水的价格只反映自来水的生产成本(也包括自来水厂的利润),而水本身的价值没有计算在内。

案例3:(《电影〈金刚〉的启示》)电影《金刚》播出后反响强烈,剧中的人们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将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大猩猩“金刚”设法捕获,并将他带到繁华的城市,并用粗大的铁链锁起来,供观众观赏。

案例4:(《在德国看环保》)

消防演习:十分钟内处理管道泄漏

风景优美的垃圾填埋厂

大量污染物排放的化工区依旧蓝天白云

环境政策:给环境造成损害的人要承担环境受损的费用

德国公众严格的垃圾分类习惯

德国小学生的环保记录本

环保在德国已催生出一个庞大的产业

板书设计:

阅读材料

吉林发生特大污染时,我正在德国“2005年拜耳青年环境特使”论坛上,这是拜耳公司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举办的活动,我因一篇环境报道获奖受到邀请。来自德国北莱茵州的一位女环保官员发言时展示出的图片,是刚刚爆炸后的事故现场上空,黑色和黄褐色的浓烟遮天蔽日,令人瞠目。没想到,在异国上的一课,竟是自己国家刚刚发生的一起严重污染。

当天,来自世界4大洲14个国家的40多位青年环境特使,刚刚参观了位于德国勒沃库森的拜耳公司总部。这个方圆超过17平方公里的化工区,位于德国重工业区鲁尔区。

“忽然,某处管道发生了泄漏,监测中心在接到警报1分钟内,专业危机处理人员全部到位,载有精密仪器的空气测量车立即对现场空气进行分析,并将数据即时上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迅速确定处理方案,发出指令,消防人员进入现场急救。从接到事故警告到处理结束,整个过程只用了10分钟。”当然,这并非我们遭遇到的一幕,而是拜耳向我们播放的一段消防演习录像。

事后,来自中国的几位青年环境特使私下议论,如果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有这样完备的防范机制,或许不会酿成现在这样的灾难。

作物科学是拜耳几大支柱业务之一,研究新型农药,是科学家们的重要工作。为了更科学地采集数据,在每一块实验用地下面,都埋上了防渗漏设施,并且设计了精密的取样口,随时采集土壤、地下水样本,一旦发现某种试验品会对土壤和水造成污染,将被立刻中止。实验室的出口安置着一台机器,每个人离开时,都要把手放到仪器里,触摸探头,电脑进行自动分析,看人身上有没有污染物和辐射。

来德国前,以为此次赴德会是一次轻松的休闲之旅,没想到日程满满,所有的安排都与控制污染有关,不是参观垃圾处理厂就是参观垃圾填埋厂,简直就跟垃圾干上了。想到在国内经过垃圾场的情景,让人发怵:沿线几里范围内,树上挂满了各种颜色的垃圾袋,空气中散发着腐臭和说不清的味道,令人窒息。后悔出国前为自己新购了一件白色大衣。

汽车在化工区的一座小山上停下,山上没有大树,紧贴地表生长的是一种褐色和黄色叶子的小植物。向导说,这里就是化工区的垃圾填埋厂了。

看得出,所有的参观者都有些惊讶,几乎不敢相信眼前这个风景优美,清溪环绕的小山是垃圾场。我使劲做了几个深呼吸,没有闻到任何异味。据介绍,这里填埋的是化工区的工业废料,经过无害处理和压缩,再与沙土等混和填埋。风从远方带来植物的种子,在地表生根发芽,形成了自然的植被。小山已有几十米高,并将继续向上增长,据说还可以使用70年。

拜耳化工区的工业废料是通过管道输送到垃圾处理厂的,全程密闭,只能在终端看到从大烟囱里冒出的白烟。爬到十几层楼高的厂房顶端,发现那些白烟其实是水蒸气。工业废料经过处理产生的热能和某些材料,可以被重新使用,通过管道输送到相应的工厂去。确实不能分解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后才送去填埋厂。

由于使用了环保和新的循环利用技术,从1992年到现在,拜耳集团垃圾生产量减少了一半,有害废料减少了2/3,能源消耗节省了20%。废水从1992年到2002年减少了将近80%。

在垃圾处理厂的高处远眺整个化工区,蓝天白云,有鸟儿在飞翔,不远处是波光粼粼的莱茵河。同行的一位中国化工报的记者赞叹道:“美丽的工厂!”

事实上,四五十年前,这里远谈不上美丽,城市上空笼罩着“大锅盖”,小区门口垃圾遍地,汽车尾气熏得路人纷纷戴上口罩……莱茵河被冠以“欧洲下水道”的恶名。当时一位总统候选人的竞选纲领之一就是要使这里实现蓝天白云,选民们根本不相信。如今,重工业区鲁尔区已经成为全德绿化最好的地区之一。

一个要排放大量污染物的化工区,维持“美丽”,需要多少钱呢?从1990年~2002年期间,拜耳集团在全球花费了约160亿欧元用于环境保护。为了防止对莱茵河的污染,拜耳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