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视下行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

直视下行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

直视下行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
直视下行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

直视下行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

发表时间:2014-03-12T12:42:07.1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6期供稿作者:李述斌邓禾李小军谭健王文礼

[导读]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高空作业的快速发展,创伤性颈椎损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严重颈椎骨折脱位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其死亡率很高[1]。其中一部分为齿状突骨折。

李述斌邓禾李小军谭健王文礼

(四川达县人民医院骨科 635000)

【摘要】目的:探讨直视下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方法:21例枢椎齿状突骨折部分伴有寰枢脱位患者行了直视下寰枢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结果:21例患者中通过不同的时间其骨折均得到了良好的愈合。结论: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术中结合三维CT重建基本可以在直视下完成,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可大大降低手术风险性,易于普遍推广。

【关键词】直视下齿状突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068-02

Look straight down through the atlanto-axi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of odontoid process fractures

【Abstract】 Objection Explore look directly downstream atlanto-axi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treatment of atlantoaxial odontoid process fracture Method 21 cases of odontoid process associated with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fracture of part of the patients under direct vision atlantoaxial transpedicular screw fixation Effect: 2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fractures were good healing Conclusion: Atlanto-axi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intraoperative three-dimensional CT reconstruction can be basically done under direct vision, the method that is simple and easy to master, can greatly reduce the risk of surgery, and easily popularized.

【Key words】 under direct vision odontoid fracture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高空作业的快速发展,创伤性颈椎损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严重颈椎骨折脱位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其死亡率很高[1]。其中一部分为齿状突骨折。占颈椎骨折的7%-20%[2]。由于存在较高的不愈合率和潜在的对生命的威胁,因此多数均需要手术治疗。经寰枢侧块枢椎椎弓根置订融合固定临床效果显著[3-4]。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为三维固定,效果可靠为众多专家推从,但因为其高风险行和高难度让很多医生徘徊于门外。笔者致2008年3月致2011年7月2收治了21例患者,体会到了一套简单的方法,基本可以达到在直视下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效果可靠,故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66岁平均41岁;车祸受伤11例,工地高处坠落6例,农村树上跌落4例。根据Anderson分型:11型16例,111型5例。入院后有神经症状者3例,伴寰枢椎脱位者8位。入院后均常规给予颈椎侧位及开口位X 片,三维重建CT和MRI检查。

1.2 术前治疗入院后对骨折有移位或伴有寰枢关节脱位者给予颅骨牵引,牵引重量从3公斤开始,每半小时加1公斤并照床旁X片,直到复位,复位后维持3公斤牵引,并且每12小时左右复查床旁X片观察是否再移位,对比较稳定的移位不重的骨折则行颈托固定。对伴有脊髓损伤的病人则在伤后8小时内严格按照美国急性脊髓损伤研究会有关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方案执行:首次剂量为MP30mg/kg,于15min内静脉注射,45min后以5.4 mg/kg.h连续静脉滴注23小时。伤后8小时以上的患者则给予地塞米松20mg/d静脉滴注,同时给予胃黏膜保护剂。

1.3 手术方法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大约3天左右就安排手术,对脊髓有损伤者则稍微延迟,待逐渐恢复稳定后手术。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俯卧于脊柱专用弓型架上,保持颅骨牵引,根据需要调整头的高低。常规消毒铺巾行颈枕部后正中切口依次切口皮肤皮下组织,常规显露寰椎后弓、枢椎椎弓及椎板,其寰椎后弓的显露距离应该通过CT测量,据后弓结节不要超过1.5cm[5]。神经拨离子行骨膜下剥离勿伤及椎动脉。通过寰枢椎多个方位的三维重建CT可以测出其进钉的长度以及其准确的进钉点,然后再和暴露出来的相对照,有的患者左右均有所不同。对于寰椎相对较难,反复阅读CT和暴露的实物完全相吻合则可以用磨转做一标记,再用神经剥离子沿着标记的上下缘向前剥离直达逐渐膨大的寰椎侧块约距标记处3mm到5mm,再于椎管内探及内侧缘和标记外探及外侧缘,则整个椎弓根的走向和大小在直视下可以看见,从而可以准确确定进定方向,在原标记处用磨钻扩大加深可见明确的松质骨后,然后用手转缓慢转入,每入

2mm就用探针探查四周均为骨质后再入,寰椎椎弓根可以进入18-22mm,根据术前CT测量心中有数以及术中的手感确定,C臂透视满意后柠入直径为3.5mm的螺钉。同样的方式拧入枢椎椎弓根螺钉,枢椎相对容易些。对于寰枢椎螺钉的植入偏上偏内的原则。将预湾的棒植入椎弓根螺钉上固定。年龄偏大的患者给予取髂骨值骨融合,中青年患者直接固定,3—5月骨折愈合后取出。

1.4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2天,引流管拔出后则戴颈托起床活动,颈托常规固定3月。

2 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8-4个月不等。术中出血平均120ml (100-250ml),手术平均时间120min(90-150min),术后3月左右全部达到骨性愈合。本组有8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咽喉不适和咳嗽,给予对症处理后消除,考虑为全麻插管所致。3例患者有枕颈部疼痛感,给予对症及理疗后,2例半年后消除,1例偶而依然觉得轻度疼痛。此3例均为融合的患者。没有给予融合的患者其颈部活动基本正常,仅4例偶有颈部不适感。1例脊髓损伤Frankel B级术后神经恢复致D级。

3 讨论

寰枢椎椎弓根固定技术主要用于治疗环椎不稳的患者,其操作难度风险高而让很多骨科医生徘徊于门外或选用其它的不是很妥当的治疗方案,笔者所述的直视下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可大大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其难度,寰椎椎弓根固定技术操作难度大,为了防止造成椎动脉沟内的椎动脉损伤,术中要求寰椎后的骨质范围由寰椎后结节两侧的范围在15mm以内[5],具体多少可以根据CT测量,如果超过则用神经剥离子骨膜下剥离,同时用神经剥离子于椎管内从后外侧进入椎弓管探及椎弓根内缘,当探及内缘后再外剥离约5mm,同时以内缘为标准,在椎弓根上下剥离直达侧块的起始部,通过椎弓根的由上下则可以判断椎弓根的走向及进针点,如果与三维重建的CT进针点相吻合则可以用磨钻磨出可见较多松质骨的进针点,旋转攻丝,沿松质骨旋转进入,每2mm用探针探,直达所需深度,其内倾角根据进针点于探测的内和CT片而定,不是一成不变,每人都略有不同。枢椎相对容易,同样的方式探测出椎弓根内侧突,同时用神经剥离子可以出椎弓根部分上缘,沿上缘缓慢向外剥离则可见外缘,通过内外上缘,以及三维重建CT则可在直视下其进针方向,其进针点在内外侧缘的中心靠

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结合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接骨板治疗三踝骨折53例分析

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结合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接骨板治疗三踝 骨折53例分析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行内固定或石膏外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53例三踝骨折,采用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结合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接骨板治疗,了解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结果:获随访12~22周,平均17周,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个月,优良率为88.7%。结论: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结合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接骨板治疗三踝骨折疗效好。 标签:三踝骨折;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 三踝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青壮年最易发生。踝关节是人体负重量最大的屈戌关节,站立时全身重量均落在踝关节上,行走时的负荷值约为体重的5倍,三踝骨折治疗不当,会对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关节内骨折,需要完全复位,如果关节面对位不良,踝穴增宽或变窄,都会引起负重疼痛或关节不稳定,松动或运动受限,日后必将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常需手术治疗,平整关节面,以往取三踝切口手术切开,采用松质骨螺钉或拉力螺钉结合接骨板等内固定,尤其后踝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困难度大。近年来随着车祸、建筑事故等严重事故增多,三踝骨折逐渐增多。2009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对53例三踝骨折患者行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结合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接骨板治疗,回访后取得满意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男32例,女21例,年龄29~72岁,年均50.5岁。左侧34例,左侧19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有明确外伤史。伤后至手术时间:2 d内21例,7 d内19例,8~14 d 13例。受伤原因:车祸伤23例,摔伤12例,扭伤8例,高处坠落伤10例。 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位,取腓骨远端后缘同跟骨外缘间纵切口,长约6~8 cm,显露后踝及踝关节后关节囊。先将后踝分离的骨块撬拨整复,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机透视判断复位效果,解剖复位后用2枚3.5 mm×40 mm可吸收内固定螺钉固定;再显露腓骨下端骨折端,复位良好后用复位钳临时固定;在其外侧放置合适长短腓骨远端干骺端解剖型接骨板固定。稍内旋患肢进一步处理内踝骨折,于内踝后缘作一弧形小切口,暴露骨折端,点状复位钳辅助固定,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机透视确认解剖复位满意后,用2枚4.5 mm×55 mm可吸收内固定螺钉固定,C臂机确认内固定位置,骨折端解剖复位。被动活动踝关节,活动度良好,术毕。

可吸收骨钉

可吸收骨钉 骨钉又称接骨螺钉。 传统的骨钉主要是不锈钢或钛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植入人体后,存在腐蚀、应力集中、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等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近年来,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制成的可吸收骨钉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可吸收螺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体内无毒性反应,多年来各国的材料学家和临床医学一直进行可吸收生物材料的研究,希望能把它应用于临床。其在体内降解符合生理过程,对骨组织的生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对松质骨尤其是关节内骨折式一种理想的内固定物。1984年Rokkanen等首先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俩搞好的结果。 适应症:凡是骨折部位仅用螺钉固定可达到治疗目的,这类骨折均适合采用可吸收螺钉对某些松质骨和关节内骨的非承重部位尤为适宜。 常用的金属内固定物,可满足上述要求,,但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而可吸收内固定物的优点是无需二次手术,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病人的负担和痛苦,其次可吸收内固定物生物相溶性好,对组织无刺激,能被人体100%完全吸收,在体内缓慢降解,强度逐渐降低,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随着植入物的降解,反应逐渐转移至愈合的骨折面上,有利于骨密度的增加,防止骨质疏松,可克服骨折愈合后局部应力的遮挡和再骨折,此外可避免内固物的滑脱松动,金属腐蚀引起的组织刺激反应以及磁性影响。如果作金属内固定拔除手术,可出现螺钉尾部滑牙,折断,使手术延长,甚至完全无法拔除,使螺钉残留体内,大大增加了患者经济上,精神肉体上的痛苦和负担。 可吸收骨钉的生产厂商主要有:武汉华威生物、中科迪康、日本冈子、日本他喜龙和芬兰百优等。

(日本冈子的产品) 除武汉华威生物外,其他厂 商的产品都是由纯聚乳酸(聚丙 交酯)制成的透明可吸收骨钉。 武汉华威生物从1993年在国 内率先开展了聚乳酸(PDLLA)/羟 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的研究, 研制出了生物相容性优良的 PDLLA/HA复合材料。采用这一 材料研发了生物可吸收复合材料骨内固定件,并成功应用于临床。百美特可吸收接骨螺钉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2004年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注册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07第3460514号(更) 武汉华威生物生产的百美特第三代可吸收接骨螺钉的特点是通过PDLLA与HA 复合,在PDLLA基质中引入了5-30%的人骨组织的主要无机盐成分HA,由于偏碱性的HA被聚乳酸的酸性降解产物所溶解,能中和部分酸性成分,从而减小了聚乳酸降解后的局部酸性,降低了造成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和无菌性骨组织坏死的可能性。由于引入了矿物成分HA,该复合材料降解后为骨缺损部位提供了高的钙磷离子浓度,对于局部的骨矿化和修复有促进作用。此外,由于采用了特殊的专利复合技术,实现了HA粒子在PDLLA中的单颗粒分散,使其复合材料的韧性有所提高,更有利于骨愈合,提高了临床操作的安全性。此外,百美特可吸收螺钉可通过X光显影,便于术后观察。 百美特第三代可吸收骨钉经过前后8年近10万例临床应用,证明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适用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可吸收骨钉

可吸收骨钉 欧阳学文 1简介 众所周知,传统的骨折内固定材料一般由不锈钢、钛及其合金制成,但长期植入会引发蚀损、过敏、因应力遮挡作用而导致骨质疏松,术后再次骨折,且多数还需要二次取出。 近年来, 已有较多可吸收材料制作的骨折固定物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内固定效果。与金属内固定物相比,其最具有临床吸引力的优点是,接受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装置进行骨折内固定的病例,在骨折愈合后无需再做一次取出手术。 可吸收板、钉一般采用可吸收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制成。聚乳酸对人体无毒性,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异物排斥反应。其降解产物是羟基乙酸和乳酸, 可参与体内糖类代谢循环, 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降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无残留,对组织无刺激,无任何毒副作用。此外,聚乳酸具有较好

的机械强度和弹性模量,通过调节分子量、选择不同的聚合方式及成型手段, 可以调节并控制聚乳酸的力学性能和降解速度, 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要。 过去,可吸收生物降解内固定物的机械性能较弱,限制了其被广泛应用。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必须具备相当硬度、足够的稳定性和在人体内最终能完全降解等物理性能,并不能产生任何并发症。多年来,经国外研究人员不断创新攻关,高分子生物降解植入装置己经具备上述要求,并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在临床常用的材料有几种,芬兰Bionx公司研制的聚乳酸可吸收固定板还具有在常温下可任意弯制的特点,更方便临床应用。固定板厚度为112mm,宽度为515mm,螺钉长度4~40mm,直径214mm。材料初始抗弯曲强度为175Mpa, 抗剪切强度为120Mpa,强度维持时间12~18周,3年内可被机体完全吸收。刚子(R)可吸收夹板及螺钉由日本Gunze公司生产,成分为聚L乳酸(PLLA)。注册商标为刚子(R)及Grand Fix(R)。夹板厚度:1.5mm,宽度:5mm,孔径:2.2mm;夹板长度: 22~28 mm(4孔),34 mm(6孔);螺钉长度:7 mm,直

齿状突骨折手术和保守治疗的对比研究

齿状突骨折手术和保守治疗的对比研究 发表时间:2013-01-08T10:01:44.4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张红星 [导读] 颈椎骨折占脊柱损伤超过60%,其中颈椎损伤影响轴线的损伤大约占25% 张红星(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外三科河南洛阳 471002)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041-02 【摘要】目的分析了II型和III型齿状突骨折用Halo背心固定器与前路螺钉固定或后路C1-C2螺钉固定和跨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术前和术后临床结果和影像结果的对比。方法 64例II型和III型齿状突骨折,治疗包括Halo背心固定器和前路螺钉固定或后路C1-C2螺钉固定和跨关节螺钉固定。用Halo背心固定器固定31例,前路螺钉固定23例,后路C1-C2螺钉固定7例和跨关节螺钉固定3例。结果 31例保守治疗组中愈合率64.5%;齿状突骨折愈合平均时间23.8周(12.3-35.8周)。33例手术组中愈合率93.9%,平均15.8±4.6周。结论对于II型和III型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具有更高的愈合率和更短的愈合时间。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前路螺钉固定骨折愈合率 颈椎骨折占脊柱损伤超过60%,其中颈椎损伤影响轴线的损伤大约占25%[1]。最常见的轴线损伤是齿状突骨折,其中主要的类型是II 型和III型齿状突骨折。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是根据骨折类型,不同类型和治疗方法,齿状突骨折不愈合率是4%至64%[2,3]。 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其中包括颈托,颈椎矫形器和Halo背心固定器;手术治疗包括前路螺钉固定,后路C1-C2螺钉固定和跨关节螺钉固定。保守治疗对II型齿状突骨折和III型稳定的齿状突骨折能够提供一定的固定支持,后路C1-C2螺钉固定和跨关节螺钉固定比保守治疗有更高的愈合率,但是外科技术富有挑战性和术后导致颈椎活动范围受限。前路螺钉固定技术,在提供固定的同时并能够维持颈椎旋转运动和脊柱的稳定性。 在本组研究中,分析了II型和III型齿状突骨折用Halo背心固定器与前路螺钉固定或后路C1-C2螺钉固定和跨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术前和术后临床结果和影像结果的对比。 1 材料和方法 从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治疗了64例II型和III型齿状突骨折,治疗包括Halo背心固定器和前路螺钉固定或后路C1-C2螺钉固定和跨关节螺钉固定。男性45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0.1岁,随访平均24.2月(12-30.2月)。Halo背心固定器组平均随访27.5月,手术组平均随访22.1月。数据包括性别、年龄、神经症状、临床结果和并发症。骨折原因包括15例坠落伤,43例车祸伤和6例一般事故。 诊断包括正位,侧位和开口位DR片,术前CT扫描和三维重建,综合用于骨折类型评估。术前和术后均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骨折类型,骨折方向和移位成角情况。根据治疗特点,将II型和III型齿状突骨折分为2组:(1)手术组,前路螺钉固定或后路C1-C2固定;(2)保守治疗组,用Halo背心固定器。其中保守组用Halo背心固定器固定31例,手术组前路螺钉固定23例,仰卧位,应用4.0mm单枚钛拉力螺钉固定。后路C1-C2螺钉固定7例和跨关节螺钉固定3例。 全部病人在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行张口位和侧位及颈椎动力位DR。CT扫描最终确认骨折牢固愈合,判定为骨折稳定愈合。判定愈合的标准是骨小梁通过骨折,骨折线模糊,伸屈位无移位。不愈合标准为骨折愈合不满意,假关节形成,颈椎动力位片骨折不稳定,明显颈部疼痛,神经症状进展或以上情况的复合出现。如果齿状突移位,继续用颈托固定,1年之内每月1次DR检查,之后每半年1次行颈椎动力位片或CT扫描。成角移位的方向、度数,用X线片或CT扫描评估,测量评估固定后纠正的度数。 临床结果和并发症通过病历和随访获得。手术和保守治疗12个月后病人综合评估作为优、良、可或差。(表1) 表1 临床结果划分等级 结果用x2检验比较2组,统计软件SPSS,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4例齿状突骨折(II型43例和III型21例),骨折线前斜29例,后斜20例,水平线15例。64例中31例用Halo背心固定器(II型20例和III 型11例),33例手术治疗,其中前路螺钉固定23例,后路C1-C2螺钉固定7例和跨关节螺钉固定3例(II型23例和III型10例)。(表2)。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闫伟 王欢 刘金榜 安阳地区医院(河南 安阳455001) 摘要 目的 评价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在治疗髂前上棘撕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对12例髂前上棘撕脱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屈髋位卧床3周,第3周开始床上行功能锻炼,3周后下地行走。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4周左右髋关节活动度恢复接近正常,术后6~10周骨折愈合,术后8~10周髋关节肌力恢复正常水平,疗效均为优良。结论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髂前上棘撕脱骨折微创、操作便捷、固定牢固、效果满意,患者能够早期恢复髋关节肌力及活动度。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髂前上棘; 撕脱骨折 T reat m en t of an ter i or superior iliac s p ine avu lsion fracture w ith absorbab le scre w YAN W ei,WAN G H uan,LIU J in-bang A nyang D istr ictH osp ital,A nyang455001,China Abstract O b jective T o assess c linical appli cation value and efficacy of absorbab le scre w for ante ri o r supe ri o r iliac sp i ne avulsion fracture M e thods 12cases we re treated w i th absorbable scre w i n A nyang D istrictH ospita l Resu lts A ll cases returned to full acti v ity w ithout res i dua l comp l a i nts or weakness Conclusion OR IF w ith absorbable screw w ill ge t good resu lt in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 ne avu l s i on frac t ure K ey words A bsorbable screw; A nterior super i o r iliac spi ne; A vu l s i on fracture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中,男11例,女1例,年龄12~19岁,平均15 4岁。各病例均为新鲜骨折,左侧9例,右侧3例,均为运动伤。临床表现为患侧髂前上棘处肿胀明显,有的可见明显瘀斑,局部压痛明显,可触及骨擦感及撕脱骨折块,不能站立、行走。X线片、CT平扫及三维重建可显示髂前上棘撕脱骨折,骨折断端均向下向外向前移位在0 5~2c m。所有病例全部在受伤当天至伤后3d(平均1 5d)内手术。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个月。 1 2 手术方法及术后管理 所有病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患侧屈髋40 仰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于髂前上棘撕脱骨折处取3~5cm纵行直切口,切口略偏外侧,避免损伤股外侧皮神经,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筋膜后即可暴露骨折断端,用布巾钳夹住髂前上棘撕脱的骨块将骨折复位并维持,C型臂透视骨折复位良好,垂直骨折线用1~2枚可吸收松质骨螺钉固定,被动屈伸活动患侧髋关节测试骨折固定牢固确切,在骨折处以近的髂骨钻孔,经钻孔处缝过双7号线,再编织缝合缝匠肌、阔筋膜张肌韧带并收紧,接着将缝匠肌韧带、阔筋膜张肌韧带与周围组织修复缝合,彻底止血、冲洗切口、清点敷料及器械无误,依次间断严密缝合深筋膜、皮下,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皮肤。术后抗炎、支持及对症治疗,患侧膝下垫软垫,屈髋40 位卧床3周,第3周开始床上行功能锻炼,3周后下地适当行走。 2 结果 12例患者术中骨折复位良好,可吸收钉固定位置良好、固定牢固确切,手术时间30~45m i n(平均35m i n)即可以完成。术后第3周开始床上功能锻炼,3周后下床适当行走,术后4周左右髋关节活动度恢复接近正常,术后8~10周髋关节肌力恢复正常水平。本组12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6~8周,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运动功能。3 讨论 髂前上棘撕脱骨折(anter i o r super i or iliac spi ne avulsion frac t ure),好发于青少年,大多数由于做剧烈运动前未做好准备活动,髋关节由屈曲状态猛力伸直,较大的暴发性肌肉牵拉力作用于骨盆骨突的骨化中心,而导致髂前上棘肌肉附着处(髂前上棘处有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两部分肌肉附着点)的撕脱骨折。对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的治疗,常见的有保守治疗(传统方法采用屈髋屈膝外展位卧床制动或屈髋屈膝位外固定)和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两种方法。既往很多作者认为保守治疗方便、简单,免除手术创伤,骨折愈合后髋关节功能基本不受影响[1,2],但这种方法不易达到骨折的满意复位,甚至影响外形美观,患者卧床时间长、髋关节制动时间长,不能早期进行髋关节锻炼[3],下肢肌肉废用性萎缩,甚至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而导致下肢伸肌无力。亦有报道采用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术后不需要石膏固定,而且能早期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4]。笔者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髂前上棘撕脱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能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恢复髂前上棘外观,且在骨折复位、固定时不需要剥离骨膜,较少干扰其上附着的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固定牢固确切,不需要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术后可以早期进行髋关节锻炼和下床行走,可吸收螺钉组织相容性好、无毒,能够避免金属腐蚀反应及电解反应,具有一定弹性模量,允许微小活动,消除了金属内固定物带来的应力遮挡效应,起到了动力固定作用,刺激成骨,保证了骨折愈合[5],也没有局部金属异物反应造成的不适及疼痛,而且不干扰影像学检查,无论在精神上、肉体上,均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 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微创、操作便捷、固定牢固、治疗效果满意、患者能够早期恢复髋关节肌力及活动度、预后优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利云峰,郭星,庄洪,等.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骨折36例治疗 17

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

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 一.适应症 1.胸腰椎的各种不稳定性骨折脱位或合并截瘫者。 2.脊柱畸形,如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脊柱滑脱及脊柱后凸等患者。 3.脊柱肿瘤,包括部分或全部椎体切除者。 二.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三.手术体位 俯卧位。两手放于头侧,膝关节下垫软枕,但应防止膝关节过伸,踝关节下垫一软枕,但应防止踝关节背伸过度。静脉通路建立在上肢。保护头面部,避免眼部受压。 四.手术切口 以病变脊椎为中心做背侧正中切口。 五.手术步骤及护理操作配合 1.常规消毒、铺单。递擦皮钳夹小纱布蘸碘酒、乙醇消毒皮肤。递治疗巾及手术单协助铺单,贴手术膜,铺腹口。 2.显露椎板、横突及上下关节突。①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及骨膜。置2块干纱布置于切口两侧,递22号刀切开皮肤;递电刀、中弯血管钳切开皮下组织、深筋膜及骨膜,递甲状腺拉钩拉开切口。 ②剥离骶棘肌,显露椎板及上、下关节各一个脊椎的椎板。递Cobb 剥离器剥离两侧骶棘肌,同时递骨膜剥离器、纱布填塞止血;递单齿椎板牵开器牵开。③显露两侧横突及上、下关节突。递5mm双关节咬骨钳、3mm咬骨钳交替咬去横突及上、下关节突处软组织。 3.确定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及方向。递3mm双关机咬骨钳咬去进钉点处部分骨皮质,递开口器钻孔,递定位针插入孔内定向,带两侧钻孔定点及定位针插入定向完成后,递中单遮盖手术野,进行C性臂机透

视确认。 4.置入椎弓根螺钉。递中弯血管钳取出定位针并测量定位针进针长度,递“T”形杆套筒扳手连接合适长度的椎弓根螺钉尾部置入螺钉,需要时递丝锥攻丝扩大钻入孔,递中单遮盖手术野再次透视确认螺钉位置。 5.安放内固定装置,并复位固定。递螺母、棒、扳手、套筒扳手安装内固定装置,复位并拧紧螺母固定钉棒。递中单遮盖手术野,透视检查复位情况。 6.植骨,融合(必要时)。按常规配合区髂骨,修剪骨块并植骨,或用人工骨植骨。 7.缝合伤口。①冲洗、检查伤口。递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电凝止血;清点器械、纱布、缝针;②放置引流管。递11号刀、中弯血管钳,置入骨科引流管,递9×28角针、4号丝线固定,递0号可吸收线、有齿镊连续或间断缝合。③缝合腰背筋膜。递0号可吸收线,中弯血管钳有齿镊连续或间断缝合。④缝合皮下组织。递9×28圆针、1号丝线或2-0号可吸收线缝合,递乙醇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清点器械、纱布、缝针。⑤缝合皮肤,覆盖切口。递有齿镊、9×28角针、1号丝线间断缝合,或4-0号可吸收线皮内缝合,递乙醇棉球再次消毒切口,递敷料覆盖伤口。

可吸收骨钉

可吸收骨钉 1 简介 众所周知,传统的骨折内固定材料一般由不锈钢、钛及其合金制成,但长期植入会引发蚀损、过敏、因应力遮挡作用而导致骨质疏松,术后再次骨折,且多数还需要二次取出。 近年来, 已有较多可吸收材料制作的骨折固定物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内固定效果。与金属内固定物相比,其最具有临床吸引力的优点是,接受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装置进行骨折内固定的病例,在骨折愈合后无需再做一次取出手术。 可吸收板、钉一般采用可吸收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制成。聚乳酸对人体无毒性,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异物排斥反应。其降解产物是羟基乙酸和乳酸, 可参与体内糖类代谢循环, 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降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无残留,对组织无刺激,无任何毒副作用。此外,聚乳酸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弹性模量,通过调节分子量、选择不同的聚合方式及成型手段, 可以调节并控制聚乳酸的力学性能和降解速度, 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要。 过去,可吸收生物降解内固定物的机械性能较弱,限制了其被广泛应用。高分子生物降解 材料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必须具备相当硬度、足够的稳定性和在人体内最终能完全降解等物理性能,并不能产生任何并发症。多年来,经国外研究人员不断创新攻关,高分子生物降解植入装置己经具备上述要求,并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在临床常用的材料有几种,芬兰Bionx 公司研制的聚乳酸可吸收固定板还具有在常温下可任意弯制的特点,更方便临床应用。固定板厚度为 112mm,宽度为515mm ,螺钉长度4?40mm,直径214mm。材料初始抗弯曲强度为175Mpa, 抗剪切强度为120Mpa,强度维持时间12?18周,3年内可被机体完全吸收。刚子(R)可吸收夹板及螺钉由日本Gunze公司生产,成分为聚L-乳酸(PLLA)。注册商标为刚子(R)及Grand Fix(R)。夹板厚度:1.5mm,宽度:5mm,孔径:2.2mm ;夹板长度:22~28 mm (4孔),34 mm (6孔);螺钉长度:7 mm,直径:2.2mm ;救急螺钉长度:7 mm,直径:2.3mm。术后3?6个月能确保骨段在稳固的环境下愈合。待骨段完全愈合后, 开始在体内崩解吸收。这种降解速度既保证了骨段的良好在位愈合, 又避免了骨愈合后期的应力遮挡效应, 有利于骨愈合后期的改建。既可促进骨的愈合和改建, 又能在愈合后分解排出体外, 避免了植入物长期存留于体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目前可吸收骨固定产品所采用的原料主要是PLA (聚乳酸)。PLA因获得了美国FDA的认证,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进口产品均为PLA 型。由于我国PLA 合成技术一直未获突破,特别是高纯度手性单体制备技术缺乏,致使PLA 型骨科产品始终无法产业化。事实上,采用PLA 材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酸性积累的问题,在

可吸收骨钉应用体会

可吸收骨钉应用体会 ------丹东市中心医院骨科传统的骨钉主要是不锈钢或钛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植入人体后,存在腐蚀、应力集中、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等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近年来,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制成的可吸收骨钉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可吸收螺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体内无毒性反应,多年来各国的材料学家和临床医学一直进行可吸收生物材料的研究,希望能把它应用于临床。其在体内降解符合生理过程,对骨组织的生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对松质骨尤其是关节内骨折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物。 适应症:凡是骨折部位仅用螺钉固定可达到治疗目的的,这类骨折均适合采用可吸收螺钉,对某些松质骨和关节内骨的非承重部位尤为适宜。尤其是股骨头骨折、髋臼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膝关节交叉韧带撕脱骨折,以及后踝骨折等这些深部骨折更是最佳选择,还可用于某些松质骨骨折,但对长管承重骨的骨折及粉碎性骨折应慎用。 常用的金属内固定物,可满足上述要求,但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而可吸收内固定物的优点是无需二次手术,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病人的负担和痛苦,其次可吸收内固定物生物相溶性好,对组织无刺激,能被人体100%完全吸收,在体内缓慢降解,强度逐渐降低,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随着植入物的降解,反应逐渐转移至愈合的骨折面上,有利于骨密度的增加,防止骨质疏松,可克服骨折愈合后局部应力的遮挡和再骨折,此外可避免内固物的滑脱松动,金属腐蚀引起的组织刺激反应以及磁性影响。如果作金属内固定拔除手术,可出现螺钉尾部滑牙,折断,使手术延长,甚至完全无法拔除,使螺钉残留体内,大大增加了患者经济上,精神肉体上的痛苦和负担。 可吸收骨钉采用可吸收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制成。聚乳酸对人体无毒性,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异物排斥反应。其降解产物是羟基乙酸和乳酸, 可参与体内糖类代谢循环, 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降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无残留,对组织无刺激,无任何毒副作用。此外,聚乳酸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弹性模量,通过调节分子量、选择不同的聚合方式及成型手段, 可以调节并控制聚乳酸的力学性能和降解速度, 以满足不同

成人齿状突骨折的治疗策略

成人齿状突骨折的治疗策略 首席医学网 2008年04月25日 11:05:02 Friday 129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 ? 内科临床新进展研讨班 ? 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 ? 妇产科主任临床研讨班 ? 全国中医难治病学术会 ? 膝关节置换二届研修班 ? 神经肌肉病诊治学习班 ? 护患沟通技巧培训班 ? 临床护理用心理咨询 ? IOF 亚洲骨质疏松班 ? 膝关节置换术研修班 ? 全国机械通气技术培训 ? 2009国际临床骨测量班 ? 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征稿 ? 广东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戴力扬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上海200092 加入收藏夹 中国民族民间医 药是中国核心期 刊(扩刊版)来源 期刊…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征稿 [医院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产后抑郁症分析] ·开塞露用于肛肠疾病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 ·中小型餐饮行业餐具消毒检测的管理建议 ·护理记录单中相关法律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我国医疗费用上升主要原因便秘病人护理 护理杂志:诚信征稿、发表快 [两种中期妊娠引产方法观察][护理风险管理] ·写作技巧| 临床心理学研究计划写作要点 ·会议| 第三届妇产医学新进展热点会议 【摘要】对于齿状突骨折的治疗目前无一致意见,且尚无充分证据支持骨折的非手术或手术治疗选择。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包括骨折平面、是否移位和移位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笔者建议的手术适应证包括明显移位或成角、年龄>50岁、ⅡA型骨折、非手术治疗不能维持骨折稳定和陈旧性骨折。手术治疗应尽量选择前路螺钉内固定而避免融合。 【关键词】颈椎损伤;齿状突骨折;内固定 Strategy of treatment for odontoid fractures in adults DAI Li ya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 Surgery,Xinhua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200092,China) Abstract:There is a lack of general consensus on the treatment of odontoid fractures in adults,and sufficient evidence to support treatment standards has not been found yet.Fracture healing may be related with the level and displacement of fracture,and the age of patients.Surgical treatment is recommended for Type Ⅱand Ⅲfractures in case of significant displacement or angulation,50 years and older,comminution (Type Ⅱ A),inability to maintain fracture stability with conservative means and remote fractures.For surgical treatment,anterior screw fix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before arthrodesis. Key words:cervical spine injury;odontoid process fractures;internal fixation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颈椎损伤, 在所有颈椎骨折中占10%~15%,而在枢椎骨折中则占半数以上。齿状突骨折常导致寰枢椎不稳以及颈髓的急性或慢性受压以至危及生命,其发生数呈逐步上升趋势。对于齿状突骨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已有许多报道,但对一些问题远未形成共识。笔者拟就齿状突骨折的治疗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对于齿状突骨折的治疗目前尚无一致意见,多数学者认为应对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作具体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可吸收骨钉

可吸收骨钉 1简介 众所周知,传统的骨折内固定材料一般由不锈钢、钛及其合金制成,但长期植入会引发蚀损、过敏、因应力遮挡作用而导致骨质疏松,术后再次骨折,且多数还需要二次取出。 近年来, 已有较多可吸收材料制作的骨折固定物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内固定效果。与金属内固定物相比,其最具有临床吸引力的优点是,接受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装置进行骨折内固定的病例,在骨折愈合后无需再做一次取出手术。 可吸收板、钉一般采用可吸收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制成。聚乳酸对人体无毒性,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异物排斥反应。其降解产物是羟基乙酸和乳酸, 可参与体内糖类代谢循环, 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降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无残留,对组织无刺激,无任何毒副作用。此外,聚乳酸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弹性模量,通过调节分子量、选择不同的聚合方式及成型手段, 可以调节并控制聚乳酸的力学性能和降解速度, 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要。 过去,可吸收生物降解内固定物的机械性能较弱,限制了其被广泛应用。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必须具备相当硬度、足够的稳定性和在人体内最终能完全降解等物理性能,并不能产生任何并发症。多年来,经国外研究人员不断创新攻关,高分子生物降解植入装置己经具备上述要求,并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在临床常用的材料有几种,芬兰Bionx公司研制的聚乳酸可吸收固定板还具有在常温下可任意弯制的特点,更方便临床应用。固定板厚度为112mm,宽度为515mm,螺钉长度4~40mm,直径214mm。材料初始抗弯曲强度为175Mpa, 抗剪切强度为120Mpa,强度维持时间12~18周,3年内可被机体完全吸收。刚子(R)可吸收夹板及螺钉由日本Gunze公司生产,成分为聚L-乳酸(PLLA)。注册商标为刚子(R)及Grand Fix(R)。夹板厚度:1.5mm,宽度:5mm,孔径:2.2mm;夹板长度: 22~28 mm(4孔),34 mm(6孔);螺钉长度:7 mm,直径:2.2mm;救急螺钉长度:7 mm, 直径:2.3mm 。术后3~6个月能确保骨段在稳固的环境下愈合。待骨段完全愈合后, 开始在体内崩解吸收。这种降解速度既保证了骨段的良好在位愈合,又避免了骨愈合后期的应力遮挡效应,有利于骨愈合后期的改建。既可促进骨的愈合和改建,又能在愈合后分解排出体外,避免了植入物长期存留于体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目前可吸收骨固定产品所采用的原料主要是PLA(聚乳酸)。PLA因获得了美国FDA的

枢椎齿状突骨折

枢椎齿状突骨折 【概述】 枢椎齿状骨折并非少见,在成人颈椎骨折脱位中占10%~15%,不幸的是,仍不时有齿状突骨折在首次就诊时被漏诊的报道。任何外伤后出现颈部持续疼痛和僵硬,伴或不伴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应当给予反复的X线检查,包括CT检查,以免可能的齿状突骨折遗漏。 【诊断】 详尽、准确的受伤史和体格检查,常能使医师考虑到这种损伤的可能。摩托车事故是年轻人群中齿状突骨折的常见原因,在老年人群中这各损伤的最常见原因是简单的坠落。枢椎齿状突骨折伴后脱位是比伴前脱位更加严重的损伤,出现神经症状的概率也更大,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X线检查是诊断齿状突骨折的主要依据和手段。当诊断有怀疑时,应反复拍片,加摄断层片或行CT检查,MRI检查可提供脊髓损伤的情况。在横切面上,齿状突和脊髓各占椎管矢状径的1/3,余1/3为缓冲间隙(图1)。成人寰椎前弓后缘与齿状突之间距离(AO间距)为2mm~3mm,儿童略大,为3mm~4mm,超出这一范围即应考虑有齿状突骨折和/或韧带结构断裂。开口位片上齿状突两侧不对称,亦应怀疑该部位的损伤。清晰的开口位片可以显示齿状突骨折及骨折类型。侧位片可显示骨折类型及前或后的移位和

是否有寰枢椎脱位。另须注意有无合并颈枕部其他部位的畸形和骨折。 图1 齿状突和脊髓各占椎管矢状的1/3 诊断需与寰椎横韧带断裂、横韧带撕脱及寰枢椎后脱位相鉴别。横韧带断裂时AO间距超过5mm,齿状突完整。横韧带撕脱时可见开口位片上的寰椎侧块间出现不规则骨块,CT横扫可明确诊断,显示寰椎侧块面的小缺损及游离骨块。寰枢椎后脱位在侧位X 线片上显示前弓与齿状突位置颠倒,在齿状突前方或顶端有时可有小的骨折碎片存在。此外需注意有无合并枕颈部畸形。如寰椎枕化、颅底扁平等。 一个齿状突骨折的诊断应包括以下五点:(1)齿状突骨折的类型;(2)有无移位及方向;(3)有无神经损伤;(4)有无伴髓的邻近骨骼和软组织损伤;(5)有无合并全身其他部位损伤。 【治疗措施】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这种内固定术多用于长管骨骨折,比较牢靠,临床应用较多。但缺点是切口长,软组织分离和骨膜剥离较广泛,骨折端的血运受损较重,愈合较慢。 [适应证] 1.四肢长管骨骨干横折或短斜折,手法复位、外固定失败或其它原因不能行手法复位、外固定者。 2.全身多发性骨折或一骨多处骨折,全部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处理有困难者,可考虑对1~2处手法复位困难或外固定不易维持对位的骨折,施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3.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需施行手术治疗时(如切骨矫形、骨移植等),多需同时应用钢板作内固定,以恢复骨支架。 4.骨畸形切骨矫正术(如股骨转子下切骨术或股、肱骨髁上切骨术)后,可用预制的成角钢板或加压成角钢板(如髁钢板等)固定。 5.某些长斜形、螺旋形、蝶形粉碎性骨折亦可用加压螺钉及平衡钢板固定,可有效地抵消扭转、剪刀和弯曲应力。 6.干骺端粉碎性骨折或缺损,为保护移植骨及碎骨片,以防压缩,用支柱钢板固定,可起到架桥作用,保证植骨愈合[图1]. [术前准备] 1.钢板要求钢板的横断面应呈弧形,与圆形骨面可密切贴合,钢板孔应有倾斜的凹陷部,使半沉头式的螺钉头可以相应嵌入,增加固定效果,并可减少螺钉头突出而引起疼痛[图2]. 2.钢板的选择钢板种类甚多[图3],应根据骨折部位、形态及骨的直径选用固定效果好的品种。钢板按其性能分为普通钢板和加压钢板两种,后者有圆孔(静力加压)和自身加压钢板(动力加压)及多种特制规格钢板。现举几种常用的钢板种类如下: 直形长钢板:多用于长骨干骨折。选择钢板的长度应是断骨直径的4~5倍。一般股骨用8孔,胫骨用6孔,肱骨用4孔钢板。 成角尖形钢板:多用于股骨髁上骨折或股骨转子间切骨术。 成角钢板:用于长骨切骨矫形术。 转子钢板:用于股骨颈骨折转子间切骨术后内固定。 三叉形钢板:用于髁部Y或T形骨折。

齿状突骨折患者的治疗

齿状突骨折患者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3-05-24T15:55:16.4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秦玉良[导读]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一种累及寰枢椎区稳定性的严重损伤,临床上并不少见。 秦玉良 (黑龙江省鸡西矿业总医院医疗集团二道河子中心医院 158100)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427-02 【摘要】目的讨论齿状突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非手术治疗包括直接石膏固定、牵引复位加石膏固定和Halo支架固定3种。前路螺钉直接固定来治疗齿状突骨折,该方法不但可以保留寰枢关节功能,且骨折愈合率高,手术创伤小,被认为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较理想的术式。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治疗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一种累及寰枢椎区稳定性的严重损伤,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颈椎损伤的10%~15%,可导致急性或迟发性颈髓压迫并危及病人生命。 根据骨折部位将齿状突骨折分为三型:Ⅰ型(尖端骨折),齿状突尖端翼状韧带附着部的斜行骨折,约占4%;Ⅱ型(根部骨折),齿状突与枢椎椎体连接处骨折,约占65%;Ⅲ型(椎体骨折);枢椎椎体部骨折,占31%。我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齿状突骨折患者36例,经过非手术和手术治疗36例患者基本痊愈,现分析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6岁。结果经过手术和非手术治疗36例患者疗效显著18例,良好16例,一般2例。 1.2临床表现枕部和颈后部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并常有枕大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痛。颈部僵硬呈强迫位置,典型的体征为病人以手扶持头部可缓解疼痛,但临床上少见。 1.3辅助检查 1.3.1X线特点 X线片检查是诊断齿状突骨折的主要手段和依据。常规检查应包括正、侧位片和张口位片。齿状突和脊髓各占据椎管矢状径的1/3,而其余1/3为缓冲间隙。齿状突骨折常伴随寰椎前脱位或后脱位,其X线有如下几种表现。 齿状突骨折伴随寰椎前脱位的表现: (1)开口位片:观察齿状突骨折的移位和骨折线。齿状突基底部有横行骨折线,偶有齿状突倾斜,多无左右移位。 (2)侧位片:观察寰枢椎脱位程度。齿状突伴随寰椎向前移位,咽后壁软组织增厚,向前方突出。伴有血肿者,咽后壁增厚更明显。 (3)颈椎序列代偿性前突增大,偶可伴发寰椎旋转性脱位,同时合并脊髓移位,多伴脊髓神经损伤。 (4)寰椎后弓向前移位,枢椎棘突显示特别突出。当寰枢椎间韧带撕裂时,寰椎后弓与枢椎棘突间距离加大(正常成人寰椎前弓后线与齿状突之间的距离即寰齿间距为2~3mm,儿童偏大为3~4mm,超出此范围应考虑有齿状突骨折和或韧带结构的损伤)。 齿状突骨折伴随寰椎后脱位的表现: ①开口位片:齿状突基底部有横行骨折线;②侧位片:齿状突伴随寰椎向后移位;③寰椎前弓骑跨于齿状骨骨折面之上,后弓与枢椎棘突间距离缩短,后弓向后突出。④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前凸仍可存在。可伴发后弓与侧块骨折。常损伤脊髓神经。 1.3.2CT特点对齿状突骨折的移位情况观察较好,可较好地显示寰枢椎区的横断解剖。当骨折线呈水平状、骨折移位小时,CT扫描也容易漏诊。因此检查时应尽可能采用薄层横断扫描,并做矢状和冠状重建。 2治疗 2.1非手术治疗包括直接石膏固定、牵引复位加石膏固定和Halo支架固定3种。新的支架采用MRI相容性的材料,而且对后部形状加以改进,以便于仰卧位安装。Halo支架固定的制动优于其他方法。Andenson等比较了Halo支架固定下的坐位和仰卧位的X线片,发现Ⅱ型骨折端平均移位1.85mm,成角平均9.0°。对无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可直接采用石膏固定,8~12周后摄片复查,临床愈合后仍颈围固定2~3个月。对伴有移位的齿突骨折,采用牵引复位加石膏固定的治疗方法。牵引重量一般为1.5~2kg,不宜过大,以免过度牵引导致骨折不愈合。 颈部支具作用的生物力学评价:颈部支具可以承载负荷,以减少外部负荷对颈椎的作用,主要用于颈椎损伤时以及融合过程中的制动,通过限制颈椎及其周围肌肉的运动而起作用。不同支具对控制颈椎活动的能力不同,生物力学效应是选择支具作为工具的首要考虑因素。Halo支具是所有颈部支具中限制颈椎活动作用最强的一种,可以限制颈椎各方向活动度的95%以上。 2.2.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为后路寰枢融合术,但手术后颈椎的旋转活动度常减少40%~50%。近年来,国内外开始采用前路螺钉直接固定来治疗齿状突骨折,该方法不但可以保留寰枢关节功能,且骨折愈合率高,手术创伤小,被认为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较理想的术式。前路齿突螺钉内固定术的适应证为无移位或成角的Ⅱ型和不稳定的Ⅲ型齿突骨折。手术效果分析:齿突骨折愈合率从83%到100%不等,可与后路寰枢融合术治疗齿突骨折的疗效相媲美。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前路齿突螺钉固定齿突骨折提供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均约为正常齿突的50%。单枚螺钉固定和双枚螺钉固定的问题,生物力学和临床比较均发现,对齿突骨折的固定强度、稳定性和愈合情况在单或双根螺钉治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池永龙,王向阳,毛方敏,林焱,徐华梓,黄其杉,杨雷.经皮颈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突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04年02期. [2]闫明,王超,王圣林.新鲜齿状突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式选择[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年09期.

2021年可吸收骨钉

可吸收骨钉 欧阳光明(2021.03.07) 1简介 众所周知,传统的骨折内固定材料一般由不锈钢、钛及其合金制成,但长期植入会引发蚀损、过敏、因应力遮挡作用而导致骨质疏松,术后再次骨折,且多数还需要二次取出。 近年来, 已有较多可吸收材料制作的骨折固定物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内固定效果。与金属内固定物相比,其最具有临床吸引力的优点是,接受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装置进行骨折内固定的病例,在骨折愈合后无需再做一次取出手术。 可吸收板、钉一般采用可吸收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制成。聚乳酸对人体无毒性,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异物排斥反应。其降解产物是羟基乙酸和乳酸, 可参与体内糖类代谢循环, 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降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无残留,对组织无刺激,无任何毒副作用。此外,聚乳酸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弹性模量,通过调节分子量、选择不同的聚合方式及成型手段, 可以调节并控制聚乳酸的力学性能和降解速度, 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要。 过去,可吸收生物降解内固定物的机械性能较弱,限制了其被广泛应用。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必须具备相当硬度、足够的稳定性和在人体内最终能完全降解等物理性能,并不能产生任何并发症。多年来,经国外研究人员不断创新攻关,高分子

生物降解植入装置己经具备上述要求,并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在临床常用的材料有几种,芬兰Bionx公司研制的聚乳酸可吸收固定板还具有在常温下可任意弯制的特点,更方便临床应用。固定板厚度为112mm,宽度为515mm,螺钉长度4~40mm,直径214mm。材料初始抗弯曲强度为175Mpa, 抗剪切强度为120Mpa,强度维持时间12~18周,3年内可被机体完全吸收。刚子(R)可吸收夹板及螺钉由日本Gunze公司生产,成分为聚L-乳酸(PLLA)。注册商标为刚子(R)及Grand Fix(R)。夹板厚度:1.5mm,宽度:5mm,孔径:2.2mm;夹板长度: 22~28 mm(4孔),34 mm(6孔);螺钉长度:7 mm,直径:2.2mm;救急螺钉长度:7 mm, 直径:2.3mm 。术后3~6个月能确保骨段在稳固的环境下愈合。待骨段完全愈合后, 开始在体内崩解吸收。这种降解速度既保证了骨段的良好在位愈合,又避免了骨愈合后期的应力遮挡效应,有利于骨愈合后期的改建。既可促进骨的愈合和改建,又能在愈合后分解排出体外,避免了植入物长期存留于体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目前可吸收骨固定产品所采用的原料主要是PLA(聚乳酸)。PLA因获得了美国FDA的认证,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进口产品均为PLA型。由于我国PLA合成技术一直未获突破,特别是高纯度手性单体制备技术缺乏,致使PLA型骨科产品始终无法产业化。事实上,采用PLA材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酸性积累的问题,在少数情况下会导致不良反应,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2技术障碍 目前,PLA材料作为骨科内固定材料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