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缆运输敷设及标桩埋设

电缆运输敷设及标桩埋设

电缆运输敷设及标桩埋设
电缆运输敷设及标桩埋设

8、电缆运输、敷设及标桩埋设

8.1缆线运输

(1)严格按照施工技术准备要求,对所标识电缆盘再次确认其规格、型号、数量、绝缘无误后,方可进行运输。

(2)电缆盘重量不得超过汽车、吊车的载重,并配备专业起重人员指挥、操作。

(3)装卸运输电缆盘时,应有防止电缆盘在车上滚动措施,盘上的电缆应固定好。

(4)卸车时不可由车上直接推到地面,以免电缆受损,滚动时应顺着电缆的绕紧方向滚动。

(5)电缆盘所堆放场所应平坦,不得堵占通道,并且堆放整齐。

8.2施工工序

(1)将施工人员合理地分配到电缆通道上,把电缆清单分发给重要节点负责人员。并在每一根电缆敷设前通过对讲机再次交底。

(2)敷设电缆时,电缆盘应架设牢固平稳,盘边缘与地面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同时应指定专人看护电缆盘,防止倾倒或摩擦,并交底调盘顺序。

(3)电缆头应指派有经验的电缆工牵引,电缆应从盘的上方引出,

引出端头的铠装如有松动,则应绑紧。

(4)敷设时,必须听从统一信号、统一指挥,指挥信号要明确。

(5)指定专人在电缆起止点处负责书写并固定临时电缆牌。电缆盘一定要书写清晰、绑扎牢固,并按规定装设在首未端及竖井出入口处。

(6)指定有实际经验的电缆工站在重要的转弯处,转弯处人员应注意电缆转弯弧度,使电缆弯曲半径符合下列要求,并排列一致。

(7)电缆到位后,再次确认始终端位置是否正确,看备用长度是否留够,确认无误后,方可专人锯断。

(8)电缆锯断后,应从电缆尾端向首端进行绑扎,控制电缆统一采用黑绑线绑扎,动力电缆采用尼龙扎带绑扎,绑扎缠绕方向应一顺。对于直径大的电缆在拐弯处可先用铁丝绑扎,待应力消除后,再用尼龙扎带统一绑扎。并核对电缆敷设长度与设计长度之间是否有偏差。

(9)全部电缆敷设完毕,应回收剩余电缆,做好文明施工。

8.3电缆敷设

1)直埋敷设电缆施工方法

a、电缆沟开挖

依据测量台帐以及测量过程中所作的电缆径路标记,进行电缆沟的开挖工作,使用锹和镐进行人工挖掘,电缆沟要求沟槽直,沟底平,转角处保证电缆弯曲半径。电缆沟的深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不少于0.7米。

在降压变电所出线处,由于电缆采用沿沟敷设方式,该处电缆沟采用混凝土砖砌电缆沟,并安装电缆支架,加盖电缆沟盖板。

b、电缆敷设、回填

电缆敷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配备足够的劳力,合理选择电缆盘的安置位置,确保敷设通道畅通无阻。电缆敷设时,电缆从盘的上端引出,勿使电缆在电缆盘上及地面磨擦拖拉。电缆到位后,锯断电缆,电缆头做防潮、防磨处理,临时固定。多条电缆同沟敷设时,尽量避免电缆交叉,并确保电缆间的平行距离。不同类型的电缆同沟敷设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分层敷设。

电缆过股道、道路及房屋引入、引出处加钢管防护。电缆进入电缆沟、建筑物、柜、箱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密封,管口密封。

电缆敷设完毕,请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再进行回填。

电缆沟回填时,直埋电缆的上、下部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板,回填土分层夯实。

c、线路自验

电缆线路自验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①电缆规格符合规定,排列整齐,无机械损伤,标志牌装设齐全、正确、清晰。

②电缆的固定、弯曲半径、有关距离符合要求。

③电缆终端、电缆接头的制作工艺符合要求,安装牢固。

④电缆沟内无杂物,电缆在支架上排列位置正确、整齐,盖板齐全。 ⑤电缆接地良好,电缆终端相色正确。

⑥直埋电缆路径标志与实际路径相符,路径标志清晰、牢固、距离适当。

2)槽道内电缆敷设

2.1工艺流程

2.2施工准备

(1)用运输车辆将特制电缆拖车、牵引车、电缆支架及电缆盘运至施工现场。

(2)电缆敷设人员到达施工现场。

2.3采用绞磨机牵引敷设方式

特制电缆支架吊装固定在高架桥沿的电缆槽内,吊装电缆盘与牵引车敷设方式相同。沿电缆敷设方向敷设牵引绳(直径10mm 钢丝绳),利用万向轴套连接电缆端部。固定内燃绞磨机,缠绕牵引绳5圈于绞磨机滚轴上,开动内燃绞磨机,徐徐牵引。设作业人员2人跟随电缆端部移动,对电缆

在地滚滑轮上的走向进行控制。转角处设专人防护,防止电缆离开转向滑轮。作业方法如下图所示。

2.4人工敷设电缆

采用人工敷设方式,其方法如下:

三至四人引出电缆,徐徐前进,在电缆支架处设作业人员3人以电缆抽出方向滚动电缆盘,减小牵引力对盘及电缆的力量,敷设人员跟随电缆引出长度加入(加入密度跟据电缆重量确定),沿线路每隔一定距离设通信指挥人员并及时以报话机通知电缆支架处及敷设人员电缆敷设状况;电缆拉出一段后,安排作业人员安放地滚滑轮,防止电缆在地面上摩擦,损坏电缆外皮。

2.5电缆整理、固定

(1)对埋入地下部分,电缆放在桥面或地面以后,用人力将电缆敷设每隔一定距离绑扎(按设计要求)。

(2)电缆敷设整理后要求平直,电缆转弯必须满足弯曲半径要求且符合规定。电缆转弯、接头、终端处用国标电缆扎带悬挂电缆标示牌。

2.6质量控制

1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规范规定。

2 直埋电缆的深度应不小于0.7m。

3 电缆通过道路、建筑物时应穿管防护。

4 金属电缆支架及电缆保护管的接地可靠。

5 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分开(分层)排列,由上而下分别为高压电力电缆、低压电力电缆、照明电缆、控制电缆。

2.7 质量检验

按照《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8-2010)、《高速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7-2010)中的规定进行检验,填写质量验收记录。

1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的规格、型号、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2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径路、终端位置、埋深及保护符合设计要求。

3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在支架上的敷设符合规范要求。

4 电缆支架和保护管的接地及管口封堵、电缆保护管垂直引出地面时的高度符合规范规定。

2.8 安全要求

(1)放线支架底座应放在坚固、平坦的地面上。顶升时,电缆盘盘轮离开地面不得大于100mm,盘轴应水平,电缆盘应保持在两起重支架的中央;严禁以横置线盘方式放缆。

(2)敷设电缆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电缆盘支撑处应由有经

验的人员看守,且配备良好的通信工具。

(3)电缆盘、人力绞盘、绞盘车应有制动措施,使用地滚滑轮时,应选择地形,放置应安全稳固。

(4)进入电缆井里放缆时,作业人员进入前应先通风,并确认无有害气体。光电缆井内工作应采取防火、防水及防止高空落物等措施,井口应有专人看守,放光电缆人员距井口距离不应小于1m,并扎好安全带。放缆时上下人员应相互呼应,以防发生事故。

(5)电缆进入电缆沟、竖井、建筑物以及穿入管子后,均要对孔洞进行封堵。电缆夹层、竖井、电缆沟内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在电缆沟洞严禁积油。

(6)在墙洞、沟口、管口及隔层等处布放光电缆时,布放人员距各开口的距离不应小于1m。在桥上布放光电缆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高架桥上人工布放光电缆时应走高架桥中心便道,不得在桥边缘行走,人员应站在安全的一侧,转弯时应站在光电缆转弯的外侧,行走时光电缆不得左右摆动,并设监护人员。电缆桥架安装时,施工人员不得站在桥架上施工。桥架内布放电缆时,在桥架转弯处不应用力过猛。

(7)用机械敷设光电缆时,应考虑牵引动力,牵引绳索、转向滑车、绳索连接环的强度。在牵引中应防止钢丝绳背扣,或在尖硬的物件上刮磨,工作人员不许扶、摸移动中的钢丝绳或光电缆,如有故障应停车处理。

(8)冬季敷设光电缆,对有敷设温度要求的光电缆应采取必要的措

施,并符合其技术规定。

(9)使用机械牵引敷设光电缆时,牵引力应小于光电缆允许拉力,主要牵引力应施加在光电缆的加强构件上,牵引速度不应大于15m/min,并应保持匀速,不得突然启动或停止。在敷设大截面电缆的过程中,凡需要转弯处及在电缆井的井口处均应分别设置转角或井口电缆滑车。

8.4标桩埋设

电缆敷设回填完毕,在电缆径路上埋设电缆标志桩。电缆标志桩标志的内容包括:电缆走向、电缆型号、产权单位、埋设日期等。在电缆路径转角、分支、引入、引出、过股道处,必须埋设电缆标志桩,在电缆路径直线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距离埋设电缆标志桩,电缆标志桩要求与电缆实际路径相符,路径标志清晰、牢固。

一)标志标桩种类

(1)正线需要埋设的线路标志有:公里标、半公里标、曲线标、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始终点标、坡度标、桥梁标、涵渠标、用地界标、安全防护标A型、安全防护标B型、位移观测桩、线路基桩、领工区管界标、养路工区管界标。

(2)信号标志:警冲标、站界标、预告标、引导员接车地点标、放置响墩地点标、司机鸣笛标、作业标、减速地点标、补机终止推进标、机车停车位置标、机车清炉地点标、机车放水地点标和电气化区段的断电标、

合电标、接触网终点标、准备降下受电弓标、降下受电弓标、升起受电弓标,以及除雪机用的临时信号标志等。

二)标志标桩埋设基本要求

1、除特殊说明外,线路标志距线路中心不少于3.1m。

2、除特殊说明外,线路标志按计算公里方向设置在线路左侧。双线区段需另设标志时,应设在列车运行方向左侧。

3、标志中的文字(数字)采用黑体。

4、除特殊说明外,线路标志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且标志均为白底黑字图案(文字、数字)。

三)标志标桩埋设指导

1、公里标、半公里标,设在一条线路自起点计算每一整公里、半公里处。

2、曲线标,设在曲线中点处,标明曲线中心里程、半径大小、曲线和缓和曲线长度。

3、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始终点标,设在直缓、缓圆、圆缓、缓直各点处,标明所向方向为直线、圆曲线或缓和曲线。

4、桥梁标,设在桥梁中心里程(或桥头)处,标明桥梁编号和中心里程。

5、坡度标,设在线路坡度的变坡点处,两侧各标明其所向方向的上、下坡度值及其长度。

6、铁路局、工务段、领工区、养路工区和供电段、水电段的管界标,设在各该单位管辖地段的分界点处,两侧标明所向的单位名称。

7、线路基桩

1)正线平面曲线和竖曲线线路应设置线路基桩(基准器);直线地段每100m、曲线地段每20m设置一个线路基桩;曲线上的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和道岔中心、变坡点、竖曲线始终点均增设一个,其中竖曲线与平面曲线重合地段不重叠设置。

2)线路基桩应设置在列车运行方向左侧的路肩上,距钢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2.5m;

8、位移观测桩

1)线路与道岔均应按单元轨节设置位移观测桩。无缝线路两侧设置位移观测桩,位移观测桩按照单元轨节设置,一个单元轨节为一个管理区段。

2)位移观测桩必须预先埋设牢固,在单元轨节两端就位后立即进行标记,标记应明显、耐久、可靠。详见《位移观测桩埋设作业指导书》

9、用地界标设置标准:

1)地界标埋设直线地段不得大于150m,曲线地段不得大于40m,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变化点处必须进行埋设。

2)本标志正面面向线路外侧,即写有“地界”的一侧。

3)地界标埋设应根据《用地界图》由测量人员进行放点埋设。

10、安全防护标标桩分为两种类型:

A型标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制作,直接埋入土层中;

B型标桩采用钢筋混凝土立柱及标牌制作,埋设于混凝土基础中。根据《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在铁路线路两侧设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标桩,设置标准:保护区范围为自铁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城市市区不少于8m,城市郊区居民区不少于10m,村镇居民区住区,不少于12m,其他地区不少于15m。安全防护标应根据线下单位提供的《安全防护区边界图》进行施工。

1)安全防护标A型

① A型标桩为基本型,沿铁路安全保护区边界每200m左右设置一个,变化点处应增设,特殊地段可增加或减少设置数量,人烟稀少的地区可不设置;铁路两侧标桩应错开布置。

②标桩地上表面部分喷涂黄色,并喷涂黑色图案及文字。

③标桩正面面向线路外侧,即写有“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一侧。

④标桩在铁路线路两侧规定距离设置时,应与线路另一侧标桩相错埋设。

2)安全防护标B型

① B型标桩为辅助型,适用于人员活动频繁地段的道口、桥隧两端、公路立交桥附近醒目地点、居民附近及人身伤害事故多发地段的铁路线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边界设置;在道口、桥隧两端、公路立交的铁路线路两侧安装保护区边界各设1对B型标桩,居民区附近和人身伤害多发地段的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边界每50m设置一个B型标桩。

②标桩正面面向线路外侧,即写有“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一侧。

③连接件在现场安装时做表面防锈处理,安装完毕后涂防锈漆。

11、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线间距离为4米的中间。线间距离不足4米时,设在两线路中心线最大间距的起点处。在线路曲线部分所设道岔附近的警冲标与线路中心线间的距离,应按限界的加宽增加。

12、站界标,设在双线区间列车运行方向左侧最外方顺向道岔(对向出站道岔的警冲标)外不少于50米处,或邻线进站信号机相对处.

13、预告标,设在进站信号机外方900、1000及1100米处(如第162图,图略),但在设有预告信号机及自动闭塞的区段,均不设预告标。在双线区间,退行的列车看不见邻线的预告标时,在距站界外1100米处特设一个预告标。

14、引导员接车地点标,列车在距站界200米以外,不能看见引导人员在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处显示的手信号时,须在列车距站界200米外能清晰地看见引导人员手信号的地点设置。

15、放置响墩地点标,在未装设机车信号的区段,无预告信号机的车站,设在进站信号机外的制动距离起点处。

16、司机鸣笛标,设在道口、大桥、隧道及视线不良地点的前方500~1000米处。司机见此标志,须长鸣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