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许德华

教学内容:教材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考虑到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比较复杂,只要求学生包数据填写在统计表中,而不要求学生自己制作复式统计表。例题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求把四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关系,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在填表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统计表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教学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例1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指名说说图中信息。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吗?

2、学生独立填表,集体订正。

3、比较这四个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出像这样只反映某个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的统计表是单式统计表。

4、如果想知道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

该怎样看表?方便吗?有什么好办法能使我们方便地观察和比较四个组的各项信息呢?

二、认识复式统计表

1、出示例1的复式统计表。指出像这样把四个有联系的单

式统计表合成的一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认识复式统计表的标题、制表时间、表格。

3、观察表格,你能看懂哪些栏目,同桌交流。

4、介绍表头、横栏、纵栏,交流:要合计的是什么?要统

计的又是什么?

5、学生独立填写表格,指名板演。

6、交流:你是怎么填写的?

7、提问;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8、如果你是青云小学的校长你想了解学校兴趣小组的情

况,你会选看哪张统计表?为什么?

9、下学期如果只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你觉得会是哪两个

组?为什么?

三、复习巩固,应用复式统计表

1、指导完成练一练

看书106页,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请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完成统计表。

提问:金牌、银牌、铜牌的合计数是多少?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有没有不同的算法?从表中你还能了解到什么?你能预测29届北京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能夺得多少枚奖牌吗?你预测的依据是什么?

2、指导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学生各自读题填表。

提问:观察这张统计表,它与前面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表中为什么没有合计和总计?

3、指导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复式统计表有

什么特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青云小学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

2012年12月

引发学习需要,体会统计价值

——复式统计表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做简单的分析。

在统计知识的教学中,教师指令式的学习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统计的需要,其不仅表现为学生学习的被动与主动,还影响着学生对统计的认识。复式统计表相对于单式统计表,在表格的结构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但相互间又是有联系的。如何在复试统计表的教学中,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中要抓住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在比较中完成认识。

教学中先出示4个兴趣小组活动的场景,让学生把数据分别填写在四张单式统计表中,接着让学生观察四张统计表,教师相机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多?哪个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哪个小组的女生人数最少?四个小组一共有多少男生,多少女生?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需要将四张表联系起来观察、比较,深感不便,教师适时提出:有什么好办法便于观察和比较四个组的各项信息呢?引导学生产生把这四张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复式统计表的需要。

认识统计表的结构是本节课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统计表,但是我在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是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让学生深刻感知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在教学中着重让学生感知表头的设计,横栏表示什么,纵栏表示什么,表中的数据表示什么,要合计的是什么,要总计的又是什么,接着让学生说出不同格子所表示的意义,为统计表中数据的填写打下基础。学生填表的过程中,对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和特点已经有所体验,为突出其特点,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青云小学的校长,你想了解各兴趣小组的情况,你会选看哪张统计表,为什么?这个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都说选复式统计表,因为这张表不仅反映每个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还能从整体上反映出这些小组的人数情况,很容易比较出4各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的多少,比单式统计表具有很大的优势,轻轻松松感受到了学习复式统计表的价值。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知识讲解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男生最喜欢的活动 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 人数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

人数 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二、探究新知 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 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12&&&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4、解决问题。 从第一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男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从第二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女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观察这两个统计表可以发现,每个统计表的活动都一样,调查的都是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第三个统计表包含三项内容:活动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性别(男生、女生)。根据表中调查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哪个数据大,那个活动就是学生最喜欢的。要想知道调查的人数一共是多少人,把各个项目中的人数相加即可。我们还可以根据表中的数据的大小,,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

复式统计表(1)第1课时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课题:复式统计表(1)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进一步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3.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会用复式统计表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信息,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2分钟) 学生说说学过的统计知识,及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统计? 预设:统计表、条形统计图 通过对图表中的数据分析、比较,对事件的发展做出判断和预测。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统计方面的知识。 二、自学例1。(12分钟) 1.自学。 出示:例1中4张单式统计表。 导入:观察这四张统计表,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导学单1: 1.说一说:从这四张统计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比一比:哪个小组男生最多?哪个小组的女生最少?哪个小组的总人数最多? 3.想一想:在以上比一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想法?你有办法解决吗?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交流从四张统计表中所了解到的信息。 2.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男、女生人数以及总人数的? 3.交流在比较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样的困难。 3.全班交流。

预设:我们发现在比较男、女生人数、总人数的时候,看四张统计表比较麻烦,可以把这四张表合并起来。 预设:组别、性别、人数、合计 4.导学单2: 1.观察:这张统计表与原来的统计表有何不同? 2.填写:根据原有的统计表中的数据,尝试将统计表填写完整。 3.思考:如何求“总计”?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5.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比较新统计表与原统计表的区别。 2.说说“总计”是怎么求的?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6.全班交流。 认识表头、总计 导学要点: 认识表头所指向的类别,以及感差统计表的方法 总计的计算方法:各小组总人数的总和;男女生人数的总和(可以互相检验) 7.分析复式统计表。(P85上问题) 8.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导学要点:复式统计表可以进行不同类别之间的比较。 三、练习。(预设16分钟) 【基本练习】 练习十五第1题。(实物投影) 学生自主完成表格填写,并完成下面问题。 组织校对数据填写,关注“总计”的计算方法以及正确率。 点拨:关于第(3)题的理解。 【实践练习】 练一练。 1.小组交流: 1. 刚才的例题中提到了四种乐器,如果从中选择一种,你想学习什么? 2. 你觉得男、女生对这些乐器的喜好有区别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该怎样做?要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 先进行全班调查(举手最为方便),可以按性别或组别进行分类统计。 导学要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课程及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教案及反思 木兰乡朝阳小学王传广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教材与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做简单的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尤其是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于整理的必要性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复式统计表是把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并可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这种处理、呈现数据的方法,是以后学生学习复式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使学生学会根据复式统 计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措施: 1、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统计表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2、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时,就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景,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例如,在做一项决策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其结果便能对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就体现了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 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2课时 第一课时复式统计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复式统计表(1课时)

复式统计表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复式统计图。(教材第36~37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情景图。 (1)提问:同学们,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要想统计本班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可以怎样设计统计表? 展示统计表: 男生最喜欢的活动 表! 二、学习新课 复式统计表。 (1)上面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

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明确:该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①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②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4)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对比。 从第一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男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从第二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女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观察这两个统计表可以发现,每个统计表的活动都一样,调查的都是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第三个统计表包含三项内容:活动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性别(男生、女生)。根据表中调查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哪个数据大,那个活动就是学生最喜欢的。要想知道调查的人数一共有多少人,把各个项目中的人数相加即可。我们还可以根据表中数据的大小,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2题。 第1题:(1)正确(2)正确 (3)错误 第2题:

《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张立亚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6、37页及做一做第1题。 【教材分析】 《复式统计表》是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同时认识复式统计表。教材中的例题设计了分男女调查学生喜欢的活动的情境,要求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关系,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在填表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统计表进行分析。复式统计表包括了几个单式统计表的全部内容,更加便于分析和比较各个数据,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所以复式统计表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为后面复式统计图的教学垫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对统计表的结构填写方法、对表内数据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多张单式统计表进行合并,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

复式统计表

1.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1.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使学生学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1.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统计表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2.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时,就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例如,在作一项决策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其结果便能对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就体现了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 复式统计表1课时 复式统计图 教材第36、第37页的内容。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课件。 出示教材第36页情景图。 提问:同学们,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男生最喜欢的活动 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 人数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 人数 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提问: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人数活动 性别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 玩电子 游戏 男生 女生 1. 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再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 2.认识复式统计表。

苏教版五上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复习过程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05-107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过程与方法经历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全过程,体验收集信息、整理、分析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开设了好几个兴趣小组(书法小组、绘画小组、手工制作小组),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参加了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好不好? 提问: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兴趣小组,各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教师提出要求:你能把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统计表里吗?出示4张统计表。学生在教科书上各自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请同学们比一比:这四张表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结构中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 不同点: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某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人数情况。 从这4张表上,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信息,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 提问:4个兴趣小组一共有()人,男生有()人,女生有()人。()组的男生最多,()组的女生最少。 学生回答后,师:可是刚才这位同学在回答中,有关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情况,要看几张表?方便吗? 师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应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太方便。 问:那谁能出个好主意,让我们比较起来方便些?如果把这4张统计表合并在一起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也就容易多了。

复式统计表练习课.doc

第三单元统计 【第二课时】复式统计表练习1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 式统计表,并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体验数据整理、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特点。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体会复式统计表便于观察、比较、分析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 五、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出示填写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关于上面三届奥运会,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1 )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2)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3)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 2.想一想:什么是复式统计表?它有什么特点? 小结:把几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格上,就叫做复式统计表。它的特点是便于观察和比较。

(-)加强应用、体会作用。 L 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将三(1)班同学50米跑的成绩进行了记录。大家 看下面是育人小学三(1)班同学的体育成绩记录单。 男生体育成绩记录单 女生体育成绩记录单 (1)请你们把这些数据整理在下表中。 (2) 填写统计表。 (3) 根据统计的结果回答问题。 %1 比较一下这个班男生和女生的体育成绩。 %1 这个班的体育成绩怎么样? %1 请你选择一部分学生,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小结:复式统计表既可以和自己比,又可以直观的和他人比,便于我们比较 和分析,针对问题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策。 (三)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根据统计的情况作出决定。大家看,这是某地区三、 四月份天气情况。

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2)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复式统计表(2)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再次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 2.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调查、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拓展视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填写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揭示课题。(3分钟左右) 1.练习十五第3题。 交流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 回忆复式统计表,说说你对复式统计表有哪些认识? 引导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作用进行思考。 3.揭示课题。 揭题: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复式统计表。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25分钟左右) 1.基本练习 练习十五第4题。 A.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这张统计表的表头被分成了哪几个部分?其中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 B.交流从表中获得的信息。 2.实践练习

(1)练习十五第5题。 A.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B.交流收集到的数据。 C.小组合作,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D.交流:说说“合计”和“总计”分别是怎么得到的? 从表中获得哪些信息。 (2)练习十五第6题。 你一般怎样安排双休日?简单交流。 A.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B.同桌交流填表。回答书本表下的问题。 C.全班交流。 说说自己双休日的时间安排还有哪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二学习,你觉得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作用? 总结:复式统计表其实就是由几张单式统计表合成的,所以从复式统计表中,不仅可以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还可以从“合并”和“总计”中看出总体的比较情况。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复式统计表教案(参考文本)

苏教版小学数学标准教材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复式统计表教案(参考文本) Mathematics is the door and key to science.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o make yourself rational.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复式统计表教案(参考 文本)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教科书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材分析: 例1教学复式统计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把四张单式统计表里的数据汇集在一张统计表里,认识复式统计表的构造,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教学过程分三段进行:第一段呈现了五年级4个兴趣小组活动的情景及每个兴趣小组男女生的人数,根据四幅图里的信息和数据分别填写四张单式统计表,让学生在填表时感受组别、性别以及数量的内在联系,为下面教学复式统计表

搭建平台。第二段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要求:把4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填在一张统计表里。让学生在填表时体会,表里的每一格都有相应的组别、性别;每个数据填入表格,都要根据它的组别、性别,找到相应的位置。这一段是例题的教学重点,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合理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应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组织交流。第三段说说从统计表里知道些什么,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它容纳的数据信息比单式统计表多得多,全面地反映了青云小学五年级4个兴趣小组的活动人数,便于组与组之间的比较。 设计思路: 1、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从学生感兴趣的兴趣小组活动入手导入新课,填好四张单式统计表后,明确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某一兴趣小组的男女生情况,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太方便,引出复式统计表。为了给学生留有一个思考的空间,设计了一个交流环节:我先把4张表进行简单的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完整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一、单元教材分析: 复式统计表是本册教材第三单元中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的观念。关注学生参与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因此,复式统计表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掌握其特点和制作方法,而应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描述数据的全过程,并要求学生根据例题所提供的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不早不晚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分2课时 复工统计表……………………………………………………2课时 第1课时

第二课时练习八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体会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从而认识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相关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对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通过经历实际的调查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能根据相关数据填写、分析统计表。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正确的统计方法。 教法:通过指导学生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统计方法,形成技能。 学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自主练习,然后参与全班的交流讨论,形成统计技能。 教学过程:

认识复式统计表预学单及课堂练习

3月10日预学单 项目 内 容:认识复式统计表(教材P36-37例1) 1.读教材第36、37页例1。 (1) 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比较这两张表,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上面的两个统计表,统计的对象( ),统计的数据也( ),但是统计的活动( ),所以可以合编在一个统计表中,叫复式统计表。 下面这个就是复式统计表,这个统计表的标题可以是: 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2. 你看明白这个表格了吗,请利用开头的两张简单统计表,将这张复式统计表填完整。 1、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2、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这个格称为表头,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书做一做表格数据如下图:

温馨提示 1、数据整理完后,不要忘了校对。比如可以计算下总数,看看和记录单中是否一致。 2、制作统计表,是为了方便对数据的分析整理,其结果便能对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拓展知识 1、某水果店2019年第二季度的售出情况如下,根据所给数据制成统计表。四月份:苹果2631千克,梨子3452千克,香蕉302千克。 五月份:苹果3689千克,梨子2478千克,香蕉352千克。 六月份:苹果5634千克,梨子1953千克,香蕉427千克。 2、小明到市场去买水果,他买的苹果个数是梨的个数的3倍,苹果比梨多18个。小明买苹果和梨各多少个? 我们可以通过画线段图解决: 从线段图中可以看出,苹果的个数比梨多了()倍,梨的个数的()倍是18个,所以 = 个就可以算出梨的个数了,这样苹果的个数也能求出来了。解答: 3、学校合唱队的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人数的4倍,女同学比男同学多42人,合唱队各有男同学、女同学多少人?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1 复式统计表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通过具体的统计活动,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掌握填表、分析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及统计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设计了让学生发现单式统计表的不足,从而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需要这一过程,并尝试让学生将单式统计表合成复式统计表的这一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学生共同完善复式统计表的各个部分,帮助学生清晰的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也为学生能正确地填写和分析复式统计表作了很好的铺垫。这节课,我用了较为多样的激励语言,很好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 1、在学习方法上,让学生谈怎样把单式统计表改成复式统计表的方法时,我应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策略。 2、在学生汇报时我提问了一名学生,这个学生一步到位讲完了,我就过去了。应该抓住知识的生成点,让学生说复式统计表就是合起来,就是把男生和女生加起来,这时老师及时引导,那只能看出总数不能够看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所以需要加上男生活动和女生活动一栏。应该让学生从不会一点点去描述,让大多学生听会。 3、重点内容是分析数据不是看表。 4、这节课的容量大,很遗憾的是课本设计的习题不能一一在课内完成,学生们初学复式统计表还得不到充分的练习,这样孩子们对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还不够熟练,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2 《复式统计表》是苏教版第九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

复式统计表教材分析

《复式统计表》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通过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做简单的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尤其是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必要性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 复式统计表是把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并可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这种处理、呈现数据的方法,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 本单元只有一个例题,编排了练习八作为配套练习。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编排特点 1.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单元选取的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例。这些内容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且都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2.让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的过程,体会其必要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将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层层递进,让学生完整地经历统计分析的全过程,经历“复式统计表”产生的过程并体会其必要性,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四、具体编排 本单元只有一个例题,首先提出活动任务是“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需要进行调查,获取数据;接着让学生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单式统计表)来呈现数据,讨论

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5~106页例1,以及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数理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计算器,课前调查好家庭中的电话数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开设了好几个兴趣小组,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参加了自己喜欢的兴趣班,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今天陆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好不好?(课件显示教科书第105页例1的场景图)提问: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兴趣小组,各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教师边出示4张统计表,边提出要求:你能把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统计表里吗?学生在教科书上各自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请同学们比一比:这四张表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结构中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不同点: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某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人数情况。 从这4张表上,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信息,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 小黑板出示:4个兴趣小组一共有()人,男生有()人,女生有()人。()组的男生最多,()组的女生最少。 学生回答后,师:可是刚才这位同学在回答中,你有没有发现:在这4张统计表里我们

三年级复式统计表完整版

三年级复式统计表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6~37页例1。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正确地填写表格,并对表中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2.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对复式统计表结构的认识,数据的填写及分析。 学习难点:对复式统计表结构的认识,数据的填写及分析。 学习准备:挂图等。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爱好。 师:我们班男、女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哪一项呢? 学生猜测,意见不一,引出主题——用统计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 1.复习与铺垫。 (1)选择适当的方式收集数据。 师:这里有6项活动,现在想又快又清楚地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哪项活动,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每位同学只能选一项活动。 1:全班一同举手表决。 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同,喜欢的活动差别较大,应该分开统计。 集体讨论后共同决定采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请学生现场组织,并进行统计。 (2)完成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略。) (3)分析数据。 师:从这两张表统计的数据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根据表中数据进行个性化分析。 2.比较与体验。

(1)师: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两张表格统计的项目是相同的,但统计的对象不同,数据也不同。 (2)制造冲突。 出示两张并排放置的统计表,提出一些需要对比数据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师:女生最喜欢看书的人数与男生相比,是多还是少? 学生回答。(略。) 师:男生最喜欢踢球的人数比女生多多少? 学生回答。(略。) 生:两张统计表这样放,比较起来有点麻烦,要是放在一张表上就方便了。 师:那怎样把这两张表的内容编成一张表呢?请每桌先议一议,然后发表你们的意见。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创造”统计表。 学生介绍经验:将女生的表格折去标题和第一行,对准位置放在男生的表格下面;将“人数”栏,分别改为“男生”和“女生”;将标题改为“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2)引导比较:这张统计表与我们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出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4.解读信息,体验优点。 出示教科书第37页统计表下面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回答。让学生体验复式统计表在分析数据时便于比较和可整体把握的优越性。 (1)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小结: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楚、明白地反映数据情况。 1.第37页“做一做”。 (1)现场统计: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做助手,统计、记录数据。 (2)交流答案:四人小组交流答案。

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许德华 教学内容:教材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考虑到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比较复杂,只要求学生包数据填写在统计表中,而不要求学生自己制作复式统计表。例题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求把四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关系,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在填表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统计表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教学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例1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指名说说图中信息。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吗? 2、学生独立填表,集体订正。 3、比较这四个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出像这样只反映某个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的统计表是单式统计表。 4、如果想知道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 该怎样看表?方便吗?有什么好办法能使我们方便地观察和比较四个组的各项信息呢? 二、认识复式统计表 1、出示例1的复式统计表。指出像这样把四个有联系的单 式统计表合成的一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认识复式统计表的标题、制表时间、表格。 3、观察表格,你能看懂哪些栏目,同桌交流。 4、介绍表头、横栏、纵栏,交流:要合计的是什么?要统 计的又是什么? 5、学生独立填写表格,指名板演。 6、交流:你是怎么填写的? 7、提问;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8、如果你是青云小学的校长你想了解学校兴趣小组的情

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正确地填写表格,并对表中数据进行合理分析。过程目标: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情感目标:感受统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二年级已经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单式 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对统计表的结构填写方法、对表内数据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多张单式统计表进行合并,绘制出复式统计表。 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分析。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掌握简单的数据分析的方法。 难点:使学生形成统计观念。学会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统计的全过程中去。 课前热课 孩子们来到陌生的教室,看到这么多陌生的老师有点紧张对吗?但是有李老师陪着你们,不要怕,再听听这熟悉的歌声。(播放音乐) 对,我们是一家人,我们三(3)班的班名就是:和谐家族,我们的班级口号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好,就让我们带着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走进我们今天的数学课堂1!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孩子们,作为你们的数学老师我想问问你们觉得学数学有用吗? 生自由回答 师:既然数学能解决生活中很多问题,那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来解决一下班上一些问题。你们刚才说了我们班的班名是和谐家族,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你们能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一心,和 睦相处,彼此之间少些自私冷漠,多点热情帮助。可是最让李老师头疼的是我不在你们身边的时候,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地方。比如你们课间活动,经常闹些矛盾。 那么我们课间为什么会闹矛盾?为此我先做了调查,(课件出示照片) 生观察照片说说是些什么活动? 师还收集了一些数据(课件出示:看书的男生有0人,女生有1人 跳绳的男生有6人,女生有8人拍皮球的男生有9人,女生有7人 闲逛的男生有10人,女生3人 (这样设计,特别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方面为新课的探究准备了第 一手的材料,又使学生体会到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必要性!) 2、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 师:老师收集了这么多数据,同学们帮我整理一下,观察起来方便一些 生:统计表 师:课件出示统计表组长拿出一号学具袋让学生填写统计表 一人上来填写 (上面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在合作、推理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交流。) 小结:真好,用统计表整理数据简洁,方便观察。下面观察这四张统计表回答问题。 3、解读分析制造冲突 师设计抢答游戏:(1)课间在跳绳的男生有多少人?闲逛的女生有多少人? (2)课间看书的男生与闲逛的男生相比,谁多?

《认识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4~85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2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全过程,体验收集信息、整理、分析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探究,引入新课 1.了解题意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前我们来聊聊天,老师想采访一下,你有喜欢的活动吗?这些活动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好不好? (出示四张乐器图) 师: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组织的四个乐器兴趣小组,分别是古筝兴趣小组、葫芦丝兴趣小组、笛子兴趣小组和小提琴兴趣小组。 引导:老师把参加四个乐器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做成了四张统计表(出示统计表),请同学们观察统计表,说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从表中我们可以知道各兴趣小组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和合计的人数。 指出:这四张统计表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单式统计表。(板书:单式统计表)复习:单式统计表有哪些部分组成?(生:标题,日期,表格) 2.观察比较 引导:刚才是学生观察发现的信息,老师现在有几个问题来考考大家,看大家观察得仔不仔细。我们来一个抢答比赛,看哪位同学回答得比较快,请听好问题。 提问: ①葫芦丝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27人) ②小提琴兴趣小组的男生比女生少几人?(2人)

《复式统计表》练习题1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导学案 一、学前准备 1.问题导入新课。 (1)以前学习过什么样的统计表?(单式统计表) (2)使用统计表有什么好处?(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预习课本36、37页内容,你学会了什么?遇到了哪些问题? 二、自学质疑 1.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36---37页的例1.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每人限选1种)填在下表中 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每人只限一种) 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电子游戏 人数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每人只限一种) 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电子游戏 人数 (1)从上面的表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a.这两个表有什么共同特点? b.如果合成一个表,怎么合呢? c.请小组内讨论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讨论,根据上面的两个统计表,你能完成下表的填写吗? 这个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认识复式统计表: (1)表中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分成()部分,分别表示表内横向、竖向以及所统计的数据。 (2)表中,竖向栏表示统计的对象是我们班男女生的性别,因此,在对应的表头处写();横向栏表示统计的是哪些活动项目,所以对应的表头处写();中间部分是相应的人数,所以表头写()。 2.读懂复式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1)男生最喜欢()的人数最多,女生最喜欢()的人数最多。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四、自学检测和巩固练习

1.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课外书类别,填写统计表。 (1)女生喜欢( )的人最多。男生呢?(2)有女生和男生都比较喜欢的节目吗?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和同学交流一下。 2. 关于上面三届奥运会情况,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 ) (2)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 (3)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 ( ) 3 (1)比较一下这个班男生和女生的体育成绩 (2)这个班的体育成绩怎么样?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六、作业:第39页练习八,第4题。 男生体育成绩记录单 女生体育成绩记录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