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工业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工业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工业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工业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概论

工业活动是人类参与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这一活动过程总是在各种各样的、复杂的人-机-环系统中进行,在这样一个系统中,人是主要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但同时也是最难控制和最薄弱的环节。一个企业要发展,必须具备人、财、物三方面的条件。人尽其材,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三者充分发挥作用,才能使企业发展起来。而在三者中,人是最重要的,它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财与物都靠人去运转。同样的财与物,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和效益。要充分发挥人在生产中的作用,就需要处理好生产领域中与人有关的三类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财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工业心理学(industrial ;psychology(就是以企业中的人-机关系(man-machine ;interrelation)、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和人-工作环境关系(man-work ;environment&nbs p;interrelation)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第一节工业心理学概述

一、工业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1、工业心理学的概念

工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之一。工业心理学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心理学分支。它主要研究工作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学基础。研究工业活动中的四个过程即生产过程,交换过程、分配过程和消费过程中人的行为及规律。

在生产过程中人活动是在各种各样的、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中进行,人的活动受到人本身的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同时还会受到机器的操作特点与人的生理、心理相互配合的问题,要使机器与人完美的结合,就要改变机器设计,使人在工作中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疲劳降低强度、增加舒适性、提高用户接受性、提高安全性、提升工作满意度、提升生活质量、提升人身价值。

交换过程是人们相互交换活动或交换劳动产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心理活动对实现高效率的交换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能力的交换,即劳动者在分工、协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和能力的交换。要想提高劳动效率,就要使劳动者的分工和协作具有合理性、公平性,不仅要使劳动者的个性与工作相适应,还要使班组成员在劳动中达到较好的配合,使班组成员的个性相互配合,分工满足班组成员的公平心理。提高交换过程效率,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感。

在分配过程中,涉及工业活动的分配有作为生产条件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以及作为生产结果的产品的分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属于直接生产过程,这一分配方式决定了生产的性质;作为生产结果的产品的分配性质也取决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分配的性质,产品分配是达到消费的必要环节。生产资料的分配的主体的观念直接影响着生产资料的分配的方式(本课程不涉及这一问题),劳动力分配是建立在人与机器相互匹配的基础上的,对人的个性和能力的了解和分析才能使人与机器的配合达到最合理、最安全、最有效率;作为生产结果的产品的分配是社会公平的体现,是激励和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生产的目的。

消费过程是人生产活动的目的,也是生产活动的动力,如何消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对工业品消费心理的研究有利于对生产和产品的改进,也有利于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工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工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研究在工业领域中的四个过程即生产过程,交换过程、分配过程和消费过程中人的行为及规律。

图:工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工业心理学的研究涉及产品设计、企业生产管理、组织变革发展、人力资源利用、工程技术设计、工作环境控制、产品销售使用等多方面的内容。下面对其中主要的几个分支领域进行介绍:

1.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设计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审美心理现象,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设计心理学属心理学延伸到设计艺术领域的应用心理学范畴。一方面设计心理学具有心理学的基本属性,即科学性、客观性和验证性;另一方面又包含设计艺术领域的艺术性、人文性。前者在心理学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和技术框架,而后者所包含的内容不仅十分广博,而且概念体系复杂,美学研究便是如此。人们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艺术的起源和功能,从艺术史的角度研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可见,设计心理学总体上的发展趋势是与科学精神一脉相承的,设计艺术和心理学走到一起是历史的必然。

2.人事心理学(Personnel Psychology)

不同工种和不同职能岗位对从业人员都有其特有的要求,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胜任各种工作。差异心理学(differential psychology)就成为了科学地筛选和使用人力资源的科学基础。企业人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对企业中的各种工作岗位进行工作分析(或职务分析)(job analysis),通过职务分析,了解各种岗位的工作内容、特点及其对职务执行者身心素质的要求;以差异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对愿意从事不同工作岗位的求职者进行甄别选拔,把那些在身心素质上具有能与职务要求相一致的求职者进行择优录取;对职工进行职业培训和职业再教育,通过培训,使他们具有从事岗位工作的知识技能;对职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评价,为企业进行职工升迁、工资福利调整等人事问题的决策提供依据。

3.工业管理心理学

又称组织心理学。工业管理心理学的任务就是为优化企业组织机构、协调企业人际关系、鼓励职工工作积极性提供心理学的理论原则和策略。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职工工作态度与满意感;企业的组织变革与发展;企业中的团体及其对职工行为的影响;企业的领导行为、领导作风及领导者的心理素质要求;企业内的人际关系协调和信息沟通,等等。

4.工程心理学

工程心理学,又称人类工效学,在美国又称为“人的因素”(“人类因素学)或“人类因素工程学,在欧洲称为“工效学。主要研究人与设备的关系和人与工作环境的关系。在人从事生产活动时,形成了一个人人-机-环境系统。人的工作效能不仅依赖于人的身心素质和机器、环境的特性,还取决于人和机和环境的配合。

一个良好的人-机-环境(系统除了处理好人机关系之外,同时还要使环境因素控制在人所能承受的限度内,最好把它控制在最有利于提高人的工作效能的最佳点上。工程心理学是一个以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人体测量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5.劳动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除了研究人际关系、人机关系、人与工作环境关系外,还需要研究劳动作业的内容、方式、方法与人的工作效能的个关系问题,这是劳动心理学的任务。劳动心理学考扩多方面的研究内容。

例如工作规划、操作流程设计,工作场地安排,工作定额测定与评价,操作时间动作分析,工作方法合理化,操作程序标准化,工作负荷与职业紧张,疲劳与休息,工作时与轮班制,劳动安全与事故分析等,都是劳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6.消费心理学

企业产品的营销活动中,要使产品的生产、销售对路,就必须经常对市场情况和消费者的需要进行调查、分析,为新产品开发或调整工艺提供依据,因而就产生了消费心理学。企业生产了产品之后,还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把产品介绍给顾客和用户。广告就是宣传产品的惯用形式。为了;提高广告的作用,就需要对广告的设计、传播作心理学的研究,因而广告心理学也就成为了消费心理学中的重要组成分。

第二节工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一、工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工业心理学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和潜艇的出现以及军队装备的机械化,促进了工业心理学的发展。战后美国总结了大战期间的工作经验,并在军工、民用工业中广泛加以推广,人的因素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管理方面由于霍桑实验等的推动,发展为更广泛的行为科学研究。

英国为解决工人因加班加点赶制战争物质而出现的疲劳问题,成立了疲劳研究部。1922年该部改属国家医学委员会,沿至今日。剑桥大学教授迈尔斯在伦敦成立了工业心理研究所,为企业及各种咨询工作服务。美国参战动员了200万人,为甄别兵种进行了大规模的智力测验。此后人事心理学就成为最广泛的研究课题。许多国家都利用工业心理学为战争服务。

霍桑实验: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

1924年11月,霍桑工厂内的研究者在本厂的继电器车间开展了厂房照明条件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两个女工甚至在照明降低到与月光差不多时仍能维持生产的高效率)。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福利条件、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率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也没有发现预期的效果。

1927年梅奥等人应邀参与这项工作。1927~1932年, 他们以"继电器装配组"和"云母片剥离组"女工为被试,通过改变或控制一系列福利条件重复了照明实验。结果发现,在不同福利条件下,工人始终保持了高产量。研究者从这一事实中意识到,工人参与试验的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其工作热情,促使小组成员滋生出一种高昂的团体精神。这说明职工的士气和群体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更有效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梅奥等在1928~1932年中,又对厂内2100名职工进行了采访,开展了一次涉及面很广的关于士气问题的研究。

起初,他们按事先设计的提纲提问,以了解职工对工作、工资、监督等方面的意见,但收效不大。后来的访谈改由职工自由抒发意见。由于采访过程既满足了职工的尊重需要,又为其提供了发泄不满情绪和提合理化建议的机会,结果职工士气高涨,产量大幅度上升。为了探索群体内人际关系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联系,研究者在1931~1932年间进行了对群体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正式群体内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内既有无形的压力和自然形成的默契,也有自然的领导人,它约束着每个成员的行为。

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但也有人对霍桑实验提出批评,认为它带有推论的性质,缺乏客观性。研究者没有考虑工人的阶级觉悟、工会的作用以及其他

厂外力量对职工态度的影响。而且研究者又把职工看成是管理部门使用的工具,而不是生产的主人。

中国在工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开展较晚。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张耀翔曾作过关于商店招牌的调查;1935年,中央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着手从事工业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陈立、周先庚等曾在机车厂进行劳动环境,库存管理以及疲劳的实验研究。对纺织业的室温、照明和择工测验等实际问题也进行了研究。这些工作后因日本侵华战争而中断。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心理学研究有了较快的发展。50年代,陈立等进行了纺织工训练等研究;李家泊、徐联仓等开展了事故防止、操作合理化、群众发明创造等研究;60年代,曹日昌、荆其诚等进行了电站中央控制室设计的心理学研究;曹传辞、朱祖祥等进行了航空工程心理学研究;李家治、徐联仓等进行了信号的信息分析等工作。

二、工业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操作的研究也在变化。早期如泰勒的工作时间研究,吉尔布雷思和吉尔布雷思夫妇的动作分析,以及后来关于传送带生产的操作研究等,都是工业心理学中的经典性工作。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有关人如何适应于新的生产方式的研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从机械工业过渡到自动化生产后,人远离被操纵的对象,监控成为人的主要操作方式。今后这方面的问题将变得更为重要,并成为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它包括新型仪表的设计、人员的特殊训练和选拔以及工作制度安排等。

在生产条件下,人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相适应,是保证一个大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率的前提。工程心理学在这方面作出过不少贡献。把认知心理学的成果及客观分析人的心理过程的方法,应用于解决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大型国防工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的趋势是把人机系统扩大为人-机-环境-社会这样的更全面的系统。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人与计算机的交互作用将是今后工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工作环境是否适合于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并保证生产的高效率,是工业心理学的中心问题之一。这方面的研究,就是工作生活质量的内容。它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的关心。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普谝提高,人们不仅要求工作环境能适合生理上的需要,而且日益重视工作者心理上的需要。例如,重视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和扩大化,减少简单、重复的劳动,提高工作本身对人的意义,增加工作者的满意度等。

现代管理者应该善于为组织确定目标,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如增强归属感、凝聚力),改善组织外部的联系(如加强沟通与协调),并注重采用组织开发的技术,使一个企业、一个单位具有组织自我完善的能力。但是,这些工作难以由组织本身来进行,社会化的咨询机构将越来越多地参与改进组织管理的工作,也就是说,组织系统将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这将成为工业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美国已将传统的工业心理学称为工业组织心理学。

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将改变人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但并不能排除人对生产的参与,而且随着生产技术工艺的改进,人的作用将变得更为突出,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将更高。工业心理学今后在提高人的激励水平,改善培训方法,对人进行科学的评价和选拔任用,以及职业的设计和人事安排等方面,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工业心理学也将为科学地制定有关人事管理的制度提供依据。

不断提高的个人和社会消费需要是生产发展的内在要素。研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需求对于发展生产有重要意义。今后,服务行业将成为工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工业心理学将在满足人的兴趣爱好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劳动将成为一种艺术,它不仅有使用价值,而且可以满足美的需要,

人的发明创造才能将普遍得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最后会逐步得到实现,工业心理学对此必将做出贡献。

第三节工业心理学的作用和意义

工业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有:提升人身价值,提高安全性,减少疲劳降低强度,

增加舒适性,提高用户接受性,提升工作满意度,提升生活质量。

其具体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的,

使机器适应人

提高用户友好性

讲究工作技巧

讲究作业规律

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方便

?减少失误

?提高产量

?提升人身价值

?提高安全性

?减少疲劳降低强度

?增加舒适性

?提高用户接受性

?提升工作满意度

?提升生活质量

三、本学科主要参考书

1.方俐洛凌文辁(1998)工业劳动心理学开封市河南大学出版社

2.杜秀芳周东明王学军孙善麟(2009)工业与社会心理学实验指导济南市山东人民出版社。3.C·J·威肯斯 D·G·霍兰兹著(朱祖祥葛列众张智君张彤 2003)工程心理学与人工的作业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美】Nandene peterton,Roberto Cortez Gonzalez 著(时勘2007)职业咨询心理学——工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北京市中国轻工出版社

5.朱祖祥(2001):工业心理学。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

6.朱祖祥(主编)(1994):人类工效学。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

7.朱祖祥、葛列众、张智君等(2000):工程心理学。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可以作为入门书)8.王极盛(1987):人事心理学。沈阳市:辽宁人民出版社。

9.王重鸣(1988):劳动人事心理学。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

10.刘余善(1991):劳动人事心理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1.吴谅谅(1988):劳动人事心理学。北京市:知识出版社。

12.徐联仓、凌文辁(主编)(1991):组织管理心理学。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13.于子明(1986):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市:中国展望出版社。

14.叶椒椒、时堪、王新超(1991):劳动心理学。北京市: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5.王加微(1986):行为科学。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

16.朱祖祥(主编)(1990):工程心理学。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7.曹琦(主编)(1980):人机工程。成都市: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8.封根泉(1980):人体工程学。兰州市:甘肃人民出版社。织梦好,好织梦

19.苏克利夫著(陈家正、龚士民译,1991):人-计算机界面设计。西安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马江彬(主编)(1993):人机工程学及其应用。北京市:机械工业出版社。

21.乔治.卡纳瓦蒂著(余凯成译)(1988):工作研究。北京市: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2.机电工业部科技司(编)(1991):工业工程与综合治理。北京市:机械工业出版社。

23.李春田(主编)(1992):工业工程(IE)及其应用。北京市:中国标准出版社。

24.范中志(主编)(1991):管理工效学。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5.杨学涵(1988):管理工效学。沈阳市: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26.崔克诺、赵黎明(1988):现代劳动定额学。天津市: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7.常怀生(编译)(1990):建筑环境心理学。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8.王加微(1987):班组管理与人际关系。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29.方向新、刘林平、万向东(1990):人性因素、生存环境——组织社会学。上海市:知识出版社。30.古畑和孝(编)(王康等译,1986):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天津市:南开大学出版社。

31.杰尔.弗里德曼、特.奥.希尔斯、杰.默.卡尔史密斯(高地、高佳译,1984):社会心理学。哈尔滨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织梦好,好织梦

32.D.赫尔雷格尔、J.W.伍德曼著(1999):组织行为学。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一章心理学概论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属于( )。 A.心理动力B.心理过程C.心理状态D.心理特征 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人们平时表现出来的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属于( )。 A.态度B.情感C.情绪D.认知 3.( )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A.动机B.兴趣C.意志D.认知 4.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能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 )。 A.意志过程B.行动过程C.认知过程D.情绪过程 6.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笛卡尔B.冯特C.洛克D.华生 7.(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A.经验论B.构造主义C.行为主义D.机能主义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 B.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 C.经验论否认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外部感觉的源泉 D.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 9.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这是由于人有( )。 A.意识B.理智C.感觉D.思维 10.在个体心理系统中,最具有稳定性的是( )。 A.心理动力B.心理过程C.心理状态D.心理特征 二、填空题 1.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 )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德国著名心理学家( )l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主要有( )、( )、( )、( )、( )。 4.( )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 年(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 A.1903 年 B.1913 年 C.1924 年 D.1934 年 6.20 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 一撰写的( )。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1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 A.1879 年 B.1897 年 C.1789 年 D.1798 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 A.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2
)。

最新心理学听课笔记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听课笔记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

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本章导学 本章概要 本讲将主要讲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发展历史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学习指导 本讲的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抽象,需参照案例和资料领会贯通。 案例导入 心理研究中保护被试的守则 1. 心理学家应致力于提高心理学科学、教学和实践的准确性、诚信度的真实性。 2.心理学家应该尊重所有人的尊严和价值、个体的隐私权、私密的自我决断的权力。 3.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时候,无论是当面进行,通过电子交换系统还是其他形式进行交流,都必须征得个体的知情同意。 4.在征得同意时,心理学家应告诉被试研究的目的、预期的持续时间和过程,让他们知道有权参加或者在实验开始之后退出研究。 5.保护任何媒介记录的私秘性信息是心理学家的一项基本义务,他们对此应该合理谨慎的措施。 6.心理学家不应进行欺骗的研究,除非他们作出判断,认为研究预期的重要科学、教育或应用价值可以使其技术运用合理化,并且有效的非欺骗备选过程不可行。 7.心理学家应尽可能早地向被试解释作为实验设计和进行的必要组成部分的任何形式的欺骗。 8.心理学家提供机会,让被试及时得知有关研究性质、结果和结论的确切信息,应采用合理措施来纠正被试可能形成的错误观点。 章节内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而其它学科难以替代的研究对象。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其实就是寻找有关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什么是社会心理学问题的答案。当然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很多,有人曾说过,有多少位社会心理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鉴于我们不可能一一陈述,因此我们把国内外主要的学术观点进行分类介绍。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1、什么叫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探索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激励人心和行为的各种途径与技巧,达到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的目的。 2、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心理学?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推进中国管理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中国式的管理心理学的体系,通过学习起到以下作用: 1、对推进管理现代化的作用 2、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3、对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作用 3、管理心理学为什么以人作为其独特的研究对象? 1、“企业就是人”。 2、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3、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 4、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之间有何关系? 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管理心理学是在广义行为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心理学中的一门应用理论科学。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也是既有联系又区别的。管理心理学主要是研究行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性的学科,它侧重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原则应用于管理。而组织行为学则是研究作为心理的外在表现行为规律性的学科。 5、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方法有哪些? 在学习过程中,要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以马克思关于管理二重性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国内和国外经验相结合。做到学能致用,用能生效。 一、要明确管理心理学的两种属性 二、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三、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研究人的心理行为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管理心理学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在工业中的应用,由此产生的工业应用心理学和同期先后出现的人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三个分支学科为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提供了素材,奠定了比较充分的理论基础,从而使管理心理学的产生由必需变为可能。 2、梅奥的“霍桑实验”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实验他得到了什么新的理论观点? “霍桑实验”历时八年,分为四个阶段( 四项实验):工厂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谈话研究;观察实验(接线板接线实验)。梅奥的结论是:人们的工作效率不仅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心理现象从原则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注意是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一种伴随状态,不是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它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神经元包括三种: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高级中枢是指大脑两半球。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部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它们都受高级中枢的支配。 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优势半球,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优势半球。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得来的知识、经验、机能等。 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用具体的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是任何动物共有的。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是人类和动物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神经活动主要是指大脑皮层活动。它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兴奋是指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抑制是指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状态。

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认知B.情感C.心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特点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 A.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意志过程 C.情绪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3.心理过程包括()。 A.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绪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意志B.能力C.气质D.兴趣 5.以下哪项不是构造主义关于意识的三种元素分类()。 A.感觉B.意象C.情感D.激情状态 6.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A.认知B.需要C.客观现实D.个性 7.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为()。 A.心理状态B.心理特征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 8.能力有高低之分,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说明人有()的差异。 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倾向性D.个性心理特征 9.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意识B.信念C.性格D.理想 10.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 A.神经系统B.大脑皮层C.神经元D.脑 11.第一个论证了心理是脑的机能的人是()。 A.巴甫洛夫B.冯特C.华生D.布洛卡 1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B.注意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 C.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13.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14.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 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C.望梅生津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15.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是()。 A.突触B.神经元C.反射D.反射弧 16.下列选项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眨眼反射B.吸吮反射C.防御反射D.谈虎色变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是()。 A.见风流泪B.谈梅生津C.睹物思人D.望而生畏 18.心理活动的产生方式是()。 A.反射B.兴奋C.抑制D.神经元 19.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神经元B.突触C.反射D.神经系统 20.一个简单的反射弧是由()几部分组成。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考纲链接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广义。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2)狭义。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教育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一方面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一方面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另一方面有助于使教师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学心理及学习者的学习心理,从而优化教学工作。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地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可参照的丰富例证。 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 (2)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现象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影响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3)调查法: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4)个案研究法: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5)教育经验总结法:指教育工作者对平时自己工作经验作出的总结。 6.教育心理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一专著奠定了科学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从此确立。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7.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本章导视: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第二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心理的实质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心理学到底是什么? 心理学研究什么? 心理学如何研究? 心理学有什么帮助?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有关心理学的定义: 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动物行为的科学 ——Dennis coon(2004) 2.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理查德·格里格(2003) 有关心理学的定义 3.心理学是既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心理现象的科学。—黄希庭(1991) 4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既研究动物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彭聃龄(2004)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及其发生规律的科学 人、动物、个体行为、个体意识、无意识………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门中间(边缘)科学 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生活、生存的精神现象动物:简单、低级、受本能需要支配 人:精神、意识、情感、意志、语言等 心理活动的区别: 意识性:自觉能动性、明确目的性 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过程: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心理现象结构表 认识过程一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感过程一情績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现象 个性心理倾向性一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 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一一能力性格气质 个体心理现象 你在散步,发现前面有个东西向你移动(感觉),很快你就意识到这是个人,并认出是你最喜欢的那个女孩(知觉),她聪明、活泼、开朗、有主见(性格)。根据她的表情举止,你判断她心情很好(思维)。追她好久都注不理你,今天一定要抓住机会(意志)?于是,你约她一意起吃饭(动机行为)。席间,相谈甚欢,原来有很多共同话题(价值观)。临了,还约她周末一起看电影。人逢喜事精神爽(情绪)。回去的路上,满脑子都是美好的回忆(记忆)和憧憬(想象)。回到宿舍很久才平静下来。 心理状态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心理状态: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过渡(中间)阶段 心理现象与行为的关系 “饿时吃糖甜如蜜,饱时喝蜜蜜不甜”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从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打开“黑匣子”“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课堂演练: 1、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科学 D.哲学 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 )环节 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3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个性 4、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参考答案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体育教育教学 2.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 3.体育锻炼 4.体育教育教学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 5.身体心理 6.20世纪50年代前和20世纪50年代后 7.“社会促进” 8.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9.实验运动心理学家、教育运动心理学家和临床运动心理学家 10.1965 11.体育心理学 12.1980 13.临床运动心理学和教育运动心理学 14.正常行为和超常行为 15.异常行为 二、单选题 1.C. 2.A. 3.C. 4.D. 5.A. 6.A. 7.D. 8.C. 9.B. 10.B. 11.A. 三、多选题 1. A.B.C.D 2. A.B.D 3.B.D 4.A.C.D 5.A.B.C 6.A.C 7. ABCD 8.B.C.D 9.C.D 10.A.D 11.A.B.C.D 12.A.B.C.D 13.B.C 14.B.C.D 四、匹配题 1.请用连线将下面的几个研究领域与所需解决的主要相关问题连在一起。 发展运动心理学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 个性运动心理学运动员的心理障碍 教育运动心理学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记忆过程 临床运动心理学随年龄和运动技能变化而发生的心理变化

认知运动心理学锻炼中心理问题 运动损伤心理学运动员的风格和思想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锻炼心理学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 体育社会心理学运动员思考的内容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运动心理生理学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 2.请用连线将下面的年份与体育心理学发展史发生的重大事件连在一起。 1898年Griffith建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1967年高级应用运动心理学学会成立 1987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925年Tripkett进行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 1969年北美运动和身体活动联合会出来 1985年加拿大心理技能学习和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965年美国心理学会第47分会(锻炼和运动心理学)成立 五、判断题 1.√2.×3.√4.√5.√6.×7.× 8.×9.√10.×11.√12.√13.×14.√ 六、简答题 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 答: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本书取名为“体育心理学”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答:本书取名体育心理学,具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本书所讲的“体育”是指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因此,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其次,虽然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特别是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三个学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尚未完全独立,甚至名词使用上也未作严格的区分,互用概念的现象比较多见。第三,考虑到目前我国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未来工作的需要,因为他们绝大部分将从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体育教育工作,具体涉及到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健身锻炼等领域中工作,体育心理学包括这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对他们未来的实际工

心理学概论章节作业

心理学概论章节作业 第一章 1、(1)心理学研究对象都包括哪些? 答: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 (2)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1>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同时也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因为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探知必须开始于对人的外显行为的观察。 2>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社会心理不是个体心理的简单相加,它是人们在共同生活环境中产生的,是社会群体内个体心理的典型表现。 2、如何理解心理的形式与内容? 答:形式与内容等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意义不在于表面的东西,而在于客观的真理,所以需要灵活和客观,不要被表面的框框所束缚。需要理解内容的内涵、透过内容看到核心规律以避免被形式所困扰,并且由此可以更好的进行运用和创新了。 3(1)心理学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及其机制; (2)了解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具有哪些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答:1>理论意义:探明心理现象的各种规律在理论上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论据。心理学研究心理、意识的起源和发展,研究心理现象对客观事物的依存性,研究外界的客观刺激怎样引起脑的活动而产生主观的心理现象等问题。其次,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因为这些学科和心理学一样都要研究人、研究人的心理.只不过研究的侧面有所不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必然有助于它们深入地认识各自的研究对象。 2>实践意义: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在人的心理的调节下完成的。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使人们运用已发现的心理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以提高各种实践活动的效率。这样,心理学就可以直接参与到极为广泛的实践活动中去,为许多实践领域服务。 4、什么是观察法、实验法、作品分析法? 答:(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的一种方法。 (2)实验法:根据研究的目的、要求、有计划的控制或变更实验的条件,以引起被试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3)作品分析法:通过对一个人的劳动产品进行分析,从而判定一个人的心理特点的方法。 第三章心理的生理机制 1、解释概念:神经元、反射、反射弧、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第

心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心理学导论》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构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1、心理过程:通常把认知、情绪和意志视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⑴、认知过程:是指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心智活动。 ⑵、情绪过程:当人认识周围世界的时候,他总是以某种态度来对待他们,内心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 ⑶、意志过程: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 2、心理状态:我们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注意,意识) 3、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能力、气质、性格) 补充: 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动态→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稳态→个性心理(人格)→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

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 基本研究目标:描述→解述→预测→控制。 4、心理的产生:心理的产生的生理基础是神经结构: 阶段一: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 阶段二:知觉阶段(脊椎动物) 阶段三:思维萌芽阶段(灵长类动物) 阶段四:思维和意识阶段 5、人的心理本质: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6、心理的特点:能动性(能够加以运用)主观性(差异性)客观性(表现为作为) 二、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与流派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1879、冯特(德),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他也是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聚焦结构 代表:冯特、铁钦纳 主要观点:强调一致由各种元素构成。基本元素:感觉和简单感情。 2、机能主义:聚焦功能 代表:威廉.詹姆斯、杜威

管理心理学概述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治理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l 治理心理学是研究治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l 现代治理学愈来愈认识到,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是治理的核心。 l 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层面:治理过程中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 1. 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治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个体心理及其活动是治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2. 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阻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所有复杂的治理活动都涉及群体,没有群体成员的协同努力,组织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3. 组织心理:组织心理是指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心现象。 l 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是治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也是治理心理学教科书的逻辑架构。 l 治理心理学与一般心理学的区不与联系: 1. 区不:一般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治理心理学是研究治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治理心理学要运用一般心理学揭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治理活动中具体化。 2. 联系:一般心理学与治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运用的关系,治理心理学以一般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治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专门规律。 l 治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区不与联系: 1. 区不:把人和机器当成一个人-机系统进行研究,使机器更好地适应人的心理生理特点,以便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机器的性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这是工程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把人与人当成一个人-人系统进行研究,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科学分析,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正确预测人的行为,充分调动的人的积极性和制造性,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这是治理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而治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 2.联系:工程心理学和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二者关系极为紧密。从工程心理学的进展方一直看,必定涉及到治理心理学的研究,治理心理学也需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充。 l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l 治理心理学侧重研究组织治理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而组织行为学侧重研究组织治理过程中的行为因素。 第二节治理心理学的产生与进展 l 治理心理学也可称为组织治理心理学,它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概论》各章练习题及答案.介绍

《心理学概论》各章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答案 一、单选题: 1.D 2.A 3.B 4.B 5.D 6.D 7.B 8.B 9.D 10.D 二、多选题: 1.ABCD 2.ABCDEF 3.ABD 4.BEF 5.ADE 6.AC 7.BD 8.ABCD 9.BD 10.ABC 三、是非题: 1.T 2.F 3.F 4.T 5.T 6.F 7.F 8.T 9.T 10.F 11.T 12.F 13.T 14.F 15.F 16.T 第二章答案 一、是非题: 1.F 2.T 3.F 4.T 5.T 6.F 7.F 8.F 9.T 10.F 11.F 12.F 13.T 14.T 15.F 16.F 17.F 18.F 19.F 20.T 21.F 二、单选题: 1.B 2.D 3.C 4.B 5.D 6.B 7.A 8.D 9.A 10.C 11.D 12.B 13.C 14.A 15.C 第三章答案 一、是非题: 1.F 2.T 3.T 4.T 5.T 6.F 7.T 8.F 9.T 10.F 二、单选题: 1.B 2.B 3.A 4.A 5.D 6.A 7.B 8.D 9.C 10.B 11.C 12.B 13.B 14.D 15.D 16.A 17.C 18.A 19.B 20.A 第四章答案 一、是非题: 1.F 2.T 3.F 4.T 5.T 6.F 7.F 8.T 9.F 10.F 11.F 12.T 13.T 14.F 15.T 二、多选题: 1.ABCE 2.ACD 3.ABCDE 4.AD 5.ACD 6.ABDE 三、单选题: 1.A 2.B 3.B 4.C 5.D 6.A 7.B 8.C 9.C 10.D 第五章答案 一、单选题: 1.D 2.C 3.B 4.B 5.B 6.C 7.A 8.C 9.A 10.A 11.A 12.B 二、是非题: 1.T 2.T 3.T 4.F 5.T 6.F 7.F 8.T 9.T 10.T 11.F 12.T 13.T 14.F 15.T 16.T 17.T 18.T 19.T 20.F 第六章答案 一、是非题: 1.F 2.F 3.T 4.F 5.F 6.T 7.F 8.F 9.T 10.F 11.T 12.F 13.T 14.T 15.F 16.T 二、单选题: 1.A 2.C 3.C 4.A 5.C 6.B 7.B 8.A 三、多选题: 1.BD 2.ACD 第七章答案 一、是非题: 1.F 2.T 3.F 4.T 5.T 6.T 7.F 8.F 9.T 10.F 11.T 12.T 13.F 二、单选题: 1.A 2.C 3.B 4.C 5.B 6.A 7.D 8.D 9.B 10.A 三、多选题: 1.ABC 2.ACDE 第八章答案 一、是非题: 1.F 2.F 3.F 4.T 5.T 6.F 7.F 8.F 9.T 10.T 11.F 12.T 13.T 14.T 15.T 16.T 17.T 18.F 二、单选题: 1.A 2.C 3.C 4.A 5.B 6.C 7.D 8.C 三、多选题: 1.ABCDE 2.CE 3.ABC 4.ABCE

最新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1)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论 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单选)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多) 3.管理心理学的相关学科包括:普通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组织心理学(多选) 4.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包括:心理技术学、霍桑实验、群体动力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多) 5. 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单) 6.管理心理学以学科的面貌出现大约是20世纪50年代。(单) 7. 管理心理学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简答)客观性原则、联系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8.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法(多) 9.观察法的特点是:(简答)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进行的。 10.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单) 11.常用问卷量表有三种:是非法、选择法和等级排列法。 12.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简答)理者的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概念;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第二章:管理学理论 1.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这三个阶段(多) 2.现代管理理论可分为:(多)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3.感觉是对事物个别性的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单) 4.人的意志过程具有以下的一些特征:(简)能够自觉的独立目的;自觉的能动性;意志具有对行为的调节作用;意志具有对心理调节的作用;意志具有坚持的作用; 第三章:个性与管理 1.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2.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主要有(简):先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文化传统因素;阶级和阶层因素。 3.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单) 4.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包括三个方面(多):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5.不同气质的不同行为特征(多):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 胆汁质——兴奋型;抑郁质——抑制型。 6.气质的应用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简):在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互补性;在进行人员培训时,既要注意气质的顺应性,也要注意气质的发展性。 7.性格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单)。 8.能力是指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能力是个人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单) 9.能力的应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论述):在安排工作时,注意对组织成员的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做到人尽其才;在招聘人员时,注意职业对能力要求的局限性,避免要求过高或过低;在优化组合时,注意能力类型差异的互补性,以发挥团体的协作作用;在人员培训时,注意处理好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关系,以提高培训的效果。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选题 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 A.个性特点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 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 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得B.罗杰斯 C.威特海默D.斯金纳 4、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 A.客观性原则B.自然性原则 B.社会性原则D.主观性原则 5、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 A.实验法B.观察法 C.调查法D.测验法 6、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 A.冯特B.华生 C.费希特D.弗洛伊德 7、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 A.边缘科学B.人文科学

C.环境科学D.分支科学 8、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 ) A.感觉与知觉B.客观现实 C.认识过程D.反映活动 9、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 A.注意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D.思维 10、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能力B.需要C.动机D.信念 11、()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1876 B.1877 C.1878 D.1879 1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 A.俄国B.德国C.日本D.美国 13、()在道德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魏特海墨B.费希纳C.冯特D.韦伯 14、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心理的发生、发展B.费希纳C.冯特D.韦伯 1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A.活动B.客观现实 C.主观能动性D.意志的努力 1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是动物和人共有的生活、生存的精神现象。动物的心理比较简单、低级,受本能(维持、延续生命和防御)需要所支配;而人在这些心理基础上,又产生了精神需要、社会意识、情感、意志等高级的心理现象,并且还产生了语言。所以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人们的感知觉给思维提供了基本材料,思维借助感知材料使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感知与思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是整个认知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2)情绪情感过程。人不仅对客观事物有一定的感知和认识,而且根据其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与否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情感。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都是一定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关系反映。 (3)意志过程。人不仅能认识世界,有感情地体验现实,还能自觉、能动地变革现实。这种与改造现实相联系的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 2.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人的个性心理的差异。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体的心理倾向性不尽一致,如有的人在物质需要方面追求强烈,有的人更注重精神与成就的需要等。 (2)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气质有好动与喜静、暴躁与温和之别,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等。 二、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心理学概论第一章什么是心理学

Chapter 1 What is Psychology 第一章什么是心理学 This chapter includes four modules: at first, module1tells us psychology and working at psychology; second, module 2 introduces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of psychology; and then, we will learn five researches in psychology; at last, we will see research challenges in psychology. MODULE 1 PSYCHOLOGISTS A T WORK Definition of psychology Psychology is the science of behavior and mental processes, which is an extremely broad discipline. It seeks to both describe and explain every aspect of human thought, feelings, perceptions, and actions. ?Mental process: Private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that include thinking, perceiving, and feeling. ?Behavior: Directly observable and measureable actions. The Subfields of Psychology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Cognitive psycholog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Health psychology ?Clinical psychology ?Clinical neuropsychology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Social psychology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Working at Psychology Colleges and medical school 28% Private practice 33.6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