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控制字

单片机控制字

单片机控制字
单片机控制字

PSW:程序状态字

寄存器地址D0H,位寻址D7H~D0H。

AC——半进位标记

F0——用户设定标记

RS1、RS0——4个工作寄存器区的选择位。

VO——溢出标记

P——奇偶校验标记

PCON:电源控制器及波特率选择寄存器

字节地址=87H,不可位寻址

GF1、GF0——用户通用标记

PD——掉电方式控制位,PD=1时进入掉电模式

IDL——空闲方式控制位,IDL=1时进入空闲方式

在AT89S51中PCON.4是电源断电标记位POF,上电是为1

P3口的代替功能

寄存器地址B0H,位寻址B7H~B0H。

寄存器地址88H,位寻址8FH~88H。

TR0(TR1)——定时器运行控制位

当TR0(TR1)=0 停止定时器/计数器工作

当TR0(TR1)=1 启动定时器/计数器工作

IE0(IE1)——外中断请求标志位

当CPU采样到P3.2(P3.3)出现有效中断请求时,此位由硬件置1。在中断响应完成后转向中断服务时,再由硬件自动清0。

IT0(IT1)——外中断请求信号方式控制位

当IT0(IT1)=1 脉冲方式(后沿负跳有效)

当IT0(IT1)=0 电平方式(低电平有效)此位由软件置1或清0。

TF0(TF1)——计数溢出标志位

当计数器产生计数溢出时,此位由硬件置1。当转向中断服务时,再有硬件自动清0。计数溢出的标志位的使用有两种情况:采用中断方式时,作中断请求标志位来使用;采用查询方式时,作查询状态位来使用。

TMOD: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

当=0时,以TR0(或TR1)状态决定定时器/计数器的启动或禁止

当=1时,以TR0与INT0(或TR1与INT1)状态决定定时器/计数器的启动或禁止

C/T=0 定时/计数工作方式选择位 0为定时器 1为计数器。

M1M0——工作方式选择位

M1M0=00 方式0:是13位计数结构的工作方式,其计数器由TH全部8位和TL的低5位构成。

M1M0=01 方式1:是16位计数结构的工作方式,计数器由TH全部8位和TL全部8位构成。

M1M0=10 方式2:自动装入8位计数器。

M1M0=11 方式3:定时器/计数器0被拆成两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TL0和TH0。其中TL0既可以计数使用,又可以定时使用,定时器/计数器0的各控制位和引脚信号全归它使用。

T2MOD: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

DCEN:当=1时,T2配置成向上向下计数器

SCON:串行口控制寄存器

寄存器地址98H,位寻址9FH~98H。

SM2:多机通信控制位

REN:允许/禁止串行口接收的控制位

TB8:在方式2和方式3中,是被发送的第9位数据,可根据需要由软件置1或清零,也可以作为奇偶校验位,在方式1中是停止位。

RB8:在方式2和方式3中,是被接收的第9位数据(来自第TB8位);在方式1中,RB8收到的是停止位,在方式0中不用。

TI——串行口发送中断请求标志位

当发送完一帧串行数据后,由硬件置1;在转向中断服务程序后,用软件清0。RI——串行口接收中断请求标志位

当接收完一帧串行数据后,由硬件置1;在转向中断服务程序后,用软件清0。

IE: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

寄存器地址A8H,位寻址AFH~A8H。

当EA=0时,中断总禁止。

当EA=1时,中断总允许后中断的禁止与允许由各中断源的中断允许控制位进行设置。EX0( EX1):外部中断允许控制位

当EX0( EX1)=0 禁止外中断

当EX0( EX1)=1 允许外中断

ET0(EX1):定时/计数中断允许控制位

当ET0(ET1)=0 禁止定时(或计数)中断

当ET0(ET1)=1 允许定时(或计数)中断

ET2:定时器2中断允许控制位,在AT89S52、AT89C52中

ES:串行中断允许控制位

当ES=0 禁止串行中断

当ES=1 允许串行中断

IP: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

寄存器地址B8H,位寻址BFH~B8H。

PT0——定时中断0优先级设定位

PX1——外部中断1优先级设定位

PT1——定时中断1优先级设定位

PS——串口中断优先级设定位

PT2——定时器2优先级设定位

基于单片机设计的最小系统[1]

毕业设计 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设计的最小系统 系部:电子信息工程系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姓名:刘七七 学号:102212114 指导教师:刘星慧、刘昆山 2010年 11 月 18 日

单片机最小系统制作 —DevKit MCS51 Lite 一、题目:单片机最小系统 二、引言: 由于单片机技术在各个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世界上许多集成电路生产厂家相继推出了各种类型的单片机,在单片机家族的众多成员中,MCS-51系列单片机以其优越的性能、成熟的技术及高可靠性和高性能价格比,迅速占领了工业测控和自动化工程应用的主要市场,成为国内单片机应用领域中的主流。目前,可用于MCS-51系列单片机开发的硬件越来越多,与其配套的各类开发系统、各种软件也日趋完善,因此,可以极方便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出用于不同目的的各类应用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是在以MCS-51单片机为基础上扩展,使其能更方便地运用于测试系统中,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测试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单片机以其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高、造价低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称为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器件,在工业生产中称为必不可少的器件,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本课题设计主要在MCS-51单片机上扩展I/O口,扩展定时器定时范围,扩展键盘显示接口。适合于我们学生用于单片机的学习掌握和一些各种科研立项等的需求。因此,研究单片机最小系统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三、关键字: DevKit MCS51 Lite 、AT89S51、AD/DA、RS232串口、串行EEPROM存储器、蜂鸣器、独立按键、LED、8段数码管。 四、目的要求 4.1 目的: 通过对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研究,掌握单片机各引脚功能,理解单片机工作过程及原理,以及与各种外部扩展器件的连接,能够自己运用单片机来解决实际问题。 4.2 任务: 根据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连接说明图,完成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焊接以及调试。掌握Isplay、keil 等单片机相关软件的使用。理解小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实际运用单片机小系统。 五、系统原理 MCS51 Lite 是由电源、复位及振荡电路、蜂鸣器电路、RS232串口电路、八段数码管显示电路、按键及LED电路、串行存储器电路、AD/DA转换电路、JTAG下载接口、Byte Blaster II下载线等部分组成。 5.1 电源

离心泵的流量控制方法

离心泵流量控制方法探讨 前言 离心泵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泵产品,广泛使用在石油天然气、石化、化工、钢铁、电力、食品饮料、制药及水处理行业。如何经济有效的控制泵输出流量曾经引发过大讨论,曾一度流行全部使用变频调速来控制输出流量,取消所有控制阀控制流量的型式,单从目前来看市场上有4种广泛使用的方法:出口阀开度调节、旁路阀调节、调整叶轮直径、调速控制。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讨论各种方法的特点。 离心泵流量常用控制方法 方法一:出口阀开度调节 这种方法中泵与出口管路调节阀串联,它的实际效果如同采用了新的泵系统,泵的最大输出压头没有改变,但是流量曲线有所衰减。 方法二:旁路阀调节 这种方法中阀门和泵并联,它的实际效果如同采用了新的泵系统,泵的最大输出压头发生改变,同时流量曲线特性也发生变化,流量曲线更接近线形。 方法三:调整叶轮直径 这种方法不使用任何外部组件,流量特性曲线随直径变化而变化。 方法四:调速控制 叶轮转速变化直接改变泵的流量曲线,曲线的特性不发生变化,转速降低时,曲线变的扁平,压头和最大流量均减小。 泵系统的整体效率 出口阀调节与旁路调节方法均增加了管路压力损失,泵系统效率都大幅减小。叶轮直径调整对整个泵系统效率影响较小,调速控制方法基本不影响系统效率,只要转速不低于正常转速的50%。 能耗水平 假定通过上述四种办法将泵的输出流量从60m3/h调整到50m3/h,输出为 60m3/h时的功率消耗为100%(此时压头为70m),那么几种控制流量的办法对泵消耗的功率影响如何

(1)出口阀开度调节,能量消耗为94%,流量较低时消耗功率较大。(2)旁路调节,旁路阀将泵的压头减小到55M,这只能通过增加泵的流量来实现,结果能耗增加了10%。 (3)调整叶轮直径,缩小叶轮直径后泵的输出流量和压力均降低,能耗缩减到67%。 (4)调速控制,转速降低,泵的流量和压头均减小,能耗缩减到65%。 总结 下表中总结出了各种流量调节方法,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泵的流量调节方法一览表 本文详细介绍了泵(离心泵、往复泵)的流量调节方法,如改变泵的装置特性曲线(如可以进行出口阀调节、旁路调节、转速调节、切割叶轮外径、更换叶轮、堵死几个叶轮流道等)、改变泵的特性曲线,并对每种调节方法进行了阐述及对其使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表1——1 泵的流量调节方法

数控机床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简易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计 学号:0601302009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姓名:浦汉军 2007,9,10 南宁任务: 设计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简易数控机床的数字程序控制器。要求 1、能用键盘控制工作台沿+X、-X、+Y、-Y向运动,以校正工作台位置。 2、可用于加工直线和圆弧。 3、在运行过程中可人工干预而紧急停车。 4、能实现越界报警。 5、可与PC机通讯。 总体方案设计 一、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选用MCS-51系列的8031CPU作为数控系统的中央处理机。外接一片EPROM用于存放控制程序、固定批量生产的工件加工程序和数据,再选用一片8kb的6264RAM作为存放试制工件或小批量生产的工件加工程序和数据。由于系统扩展,为使编程地址统一,采用74LS138译码器完成译码法对扩展芯片进行寻址的功能。还要考虑机床与单片机之间的光电隔离、功率放大电路。其设计框图如下图所示: 图1.1 总体设计框图 工作原理:单片机系统是机床数控系统的核心,通过键盘输入命令,数控装置送来的一系列连续脉冲通过环形分配器、光电耦合器和功率放大器,按一定的顺序分配给步进电动机各相绕组,使各相绕组按照预先规定的控制方式通电或断电,这样控制步进电动机带动工作台按照指令运动。1.各单元电路设计

CE :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输入 :读信号,低电平有效,输入 PGM :编程脉冲输入端,输入 Vpp :编程电压(典型值为12.5V) Vcc :电源(+5V) GND :接地(0V) D 0 11D 1 12D 2 13D 3 15D 4 16D 5 17D 6 18D 719A 010 A 19 A 28 A 37 A 46 A 55 A 64A 73 A 825 A 924 A 1021 A 1123 A 122 G ND 14 C E 20PGM 27V cc 28 V pp 1N C 26 O E 222764 :片选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输出允 许编程 逻辑 译 码 输出缓冲 256 256存储矩阵 A12 A11 ``` A0 OE PGM CE D0 ``` D7

基于单片机的家电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远程控制的内容 (1) 2.1 智能家用电器主要的特点 (1) 2.2 基本功能 (2) 第三章系统组成 (2) 3.1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2) 3.2 中央控制电路 (3) 3.3 振铃检测电路 (3) 3.4 DTMF解码器 (4) 3.5 语音提示及监听电路 (5) 3.6 摘挂机电路摘/挂机电路 (5) 3.7 控制电路 (6) 3.8 软件设计 (6) 第四章系统的应用前景 (6) 后记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基于单片机的家电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第一章绪论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对生活质量以及家居环境的要求也在与日俱增,人们开始追求家庭生活现代化舒适化,以及安全性等问题,特别是家电的选择和使用上,居住环境的智能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智能家居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随着电话通信网络的出现,利用电话网实现对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已经在智能小区的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享受,这也是小区、住宅智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刚好为家电的远程控制奠定了基础。 本文介绍了一种电话远程控制技术。本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远程电话,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话到家用电器(如太阳能、冰箱)远程控制其工作状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不仅如此,用户也可以根据你的需求和基于住宅需求不同的家用电器控制,达到了用户自己的家庭住宅最好的国家规定。智能家居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就可以为人们节约大量的时间。不仅如此,我们也可以在各路终端接上传感器从而实现对周围环境的监听,这就达到了一个对家居电器进行安全性的监护作用,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远程监控还可以应用到企业的自动化控制的系统领域中去,可以为自己节约很多的时间。 第二章远程控制的内容 有了这些智能家用电器,我们不难建造一个拥有智能家居的环境,有了智能家居,我们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例如,我们可以在回家的路上可以提前打开家里的电饭煲,把空调打开调到合适的温度,这样回家以后我们就可以舒适地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了,但是,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就目前而言,我们大多数家庭使用的还是传统的家用电器。 2.1 智能家用电器主要的特点 本次课题主要设计了一款利用单片机控制家用电器的原理进行远程的电话控制系统。和传统的家用电器比起来,智能家用电器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网络化功能:将智能家电通过家庭局域网连接到一起,然后同互联网相连,以实现信息的共享。 智能化:智能家电利用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的环境,然后根据环境的不同自动改变参数。 开放性、兼容性:生产智能家电平台具有相同的开放和兼容标准。 节能化:智能家电可以根据周围环境自动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 易用性:由于复杂的控制操作步骤在内部控制器嵌上,所以用户只需了解简单的外部操作步骤即可。

基于单片机的设计

单片机类毕业设计 ·电子时钟的设计 ·全自动节水灌溉系统--硬件部分 ·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 ·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提示测温系统的研究 ·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 ·数字流量计 ·基于单片机的全自动洗衣机 ·水塔智能水位控制系统 ·温度箱模拟控制系统 ·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LED点阵显示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16点阵显示屏·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数字电子时钟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的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调功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智能散热器控制器的设计 ·单片机打铃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话远程控制家用电器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安全报警器 ·基于单片机的八路抢答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 ·基于MCS-51数字温度表的设计 ·电子体温计的设计 ·基于AT89C51的电话远程控制系统 ·基于AVR单片机幅度可调的DDS信号发生器 ·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稳压电源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一氧化碳监测及报警系统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可编程多功能电子定时器 ·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红外遥控密码锁的设计 ·基于61单片机的语音识别系统设计 ·家用可燃气体报警器的设计 ·基于数字温度计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基于凌阳单片机的语音实时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设施环境中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汽车倒车防撞报警器的设计 ·篮球赛计时记分器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智能总线式开关设计 ·设施环境中湿度检测电路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音乐合成器设计 ·设施环境中二氧化碳检测电路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火灾报警器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开关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 ·大棚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的设计 ·单片机的语音存储与重放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红外遥控电源开关 ·基于单片机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呼叫系统的设计 ·基于PIC16F876A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仪 ·基于单片机的密码锁设计 ·单片机步进电机转速控制器的设计 ·由AT89C51控制的太阳能热水器 ·防盗与恒温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AT89S52单片机实验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气压计的设计与实现·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设计 ·智能定时器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式转速里程表的设计 ·公交车汉字显示系统 ·单片机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精密VF转换器与MCS-51单片机的接口技术·基于单片机的居室安全报警系统设计 ·基于89C2051 IC卡读/写器的设计 ·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设计 ·球赛计时计分器设计 ·松下系列PCL五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起闭光控窗帘设计 ·单片机控制交通灯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 ·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 ·点阵电子显示屏--毕业设计 ·超声波测距仪--毕业设计 ·单片机对玩具小车的智能控制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机交流调速毕业设计论文

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 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实习 班级名称:测控1班 姓名:李金汉 实习时间:2010-5-20—2010-5-26 学号:200810114103 指导老师:吴老师

一、系统工作原理图

1、AT89C51工作原理 AT89C51 (1) AT89C51引脚介绍 40只引脚按功能分为四类: 电源引脚:VCC、GND

时钟引脚:XTAL1、XTAL2 输入/输出端口引脚: P0口:做双向I/O口使用;接片外存储器或扩展I/O接口时,分时复用为低8位地址总线和双向数据总线 P1口:做双向I/O口使用 P2口:做双向I/O口使用;接片外存储器或扩展I/O接口时,做高8位地址总线 P3口:做双向I/O口使用,还具有第二功能 控制引脚:PSEN、EA等 单片机中受引脚数目的限制,许多引脚都具有第二功能 单片机依然是三总线形式(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P0和P2组成16位地址总线; P0分时复用为数据总线; 由ALE、PSEN、EA、RST组成控制总线。 因为地址总线为16位,数据总线为8位,所以扩展片外存储器的寻址范围可达 216=64KB (2)AT89C51内部结构 AT89C51系列单片机内部CPU是一个字长为二进制8位的中央处理单元,也就是说它对数据的处理是按字节为单位进行的。 与微型计算机CPU类似,51系列单片机的CPU也是由运算器(ALU)、控制器和专用寄存器组三部分电路组成的。 运算器ALU(又称算术逻辑部件) 作用——进行加、减、乘、除的算术运算和与、或、非、异或等的逻辑运算。 控制器(又称定时控制部件) 作用——控制指令的译码和时钟的产生。 专用寄存器组 作用——指示当前要执行指令的内存地址、存放操作数和指示指令执行后的状态。 专用寄存器组包括:程序计数器PC、累加器A、通用寄存器B、程序状态字PSW、堆栈指针SP、数据指针DPTR等。 (3)AT89C51工作原理 AT89C51系列单片机的RST引脚为复位引脚,只要在RST引脚上出现一段时间的高电平,就可进行复位。 上电开机时,或者因为程序本身错误,又或者运行中受到外部干扰而“死机”,都需要对计算机进行复位; AT89C51系列单片机芯片有4个8位准双向输入输出接口:P0、P1、P2、P3。 属特殊功能寄存器,其口地址为80H、90H、A0H、B0H。 AT89C51单片机有P0、P1、P2和P3 4个8位并行I/O端口,每个端口各有8条I/O口线,每条I/O口线都能独立地用作输入或输出。各端口的功能不同,且结构上也有差异,通常P2口作为高8位地址线,P0口分时复用作为低8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P3口使用第二功能,P1口只能作为通用I/O口使用。P0口的输出级与P1~P3口的输出级在结构上不同,其输出级无上拉电阻,因此它们的负载能力和接口要求也不相同。 时序就是CPU在执行指令时所需控制信号的时间顺序,其单位有振荡周期、时钟周期、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时钟信号产生方式有内部振荡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两种。

单片机的流量控制系统..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pwm结合数字pid算法在液体流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系统以A VR单片机atnega32为核心,以比例电磁阀为控制对象,利用atnega32的PWM功能,采用数字PID调节实现液体流速闭坏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PWM和数字PID控制液体流速具有良好的动态、稳定态,从而证明了这种设计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A VR单片机;PWM;PID;比例电磁阀

目录 引言 (4) 第一章系统方案 (5) 1.1 方案整体思路 (5) 1.2 流程实现 (6) 1.3控制器算法与pwm波形输出 (7) 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 (8) 2.1 总体设计框图及说明 (8) 2.2 部分外部电路设计 (8) 2.3 传感器的选择 (10) 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11) 3.1 程序结构说明 (11) 3.2 程序流程图及部分程序 (11) 第四章总结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引言 流量是衡量设备的效率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流量测量与控制是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流量进行控制,主要由流量传感器采集流量信息,然后经过AD转换器将连续的模拟信号离散化后传给单片机,单片机在软件系统的控制下,根据预先的设置和预期的控制要求,通过步进电机来精确控制阀门的开度,实现对流量的精确控制。 流量控制系统设计意义 工业生产中过程控制是流量测量与仪表应用的一大领域,流量与温度、压力和物位一起统称为过程控制中的四大参数,人们通过这些参数对生产过程进行监视与控制。对流体流量进行正确测量和调节是保证生产过程安全经济运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流量的检测和控制在化工、能源电力、冶金、石油等领域应用广泛。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单片微型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越来越多地采用单片机来对一些工业控制系统中如温度、流量和压力等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PC机具有强大的监控和管理功能,而单片机则具有快速及灵活的控制特点,通过PC 机的RS-232串行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是许多测控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流量控制解决方案。因此如何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51单片机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设计 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在工业、农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的目的在于学习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本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为了进行数据处理,单片机控制数字温度传感器,把温度信号通过单总线从数字温度传感器传递到单片机上。单片机数据处理之后,发出控制信息改变报警和控制执行模块的状态,同时将当前温度信息发送到LED进行显示。本系统可以实现多路温度信号采集与显示,可以使用按键来设置温度限定值,通过进行温度数据的运算处理,发出控制信号达到控制蜂鸣器和继电器的目的。 我所采用的控制芯片为AT89c51,此芯片功能较为强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对芯片的外围扩展,来达到对某一车间温度的控制和调节功能。 关键词:温度多路温度采集驱动电路 正文: 1、温度控制器电路设计 本电路由89C51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器ADC0809、窜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164、数码管、和LED显示电路等组成。由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测量环境温度,将其电压值送入ADC0809的IN0通道进行模数转换,转换所得的数字量由数据端D7-D0输出到89C51的P0口,经软件处理后将测量的温度值经单片机的RXD端窜行输出到74LS164,经74LS164 窜并转换后,输出到数码管的7个显示段,用数字形式显示出当前的温度值。89C51的P2.0、P2.1、P2.2分别接入ADC0809通道地址选择端A、B、C,因此ADC0809的IN0通道的地址为F0FFH。输出驱动控制信号由p1.0输出,4个LED为状态指示,其中,LED1为输出驱动指示,LED2为温度正常指示,LED3为高于上限温度指示,LED4为低于下限温度指示。当温度高于上限温度值时,有p1.0输出驱动信号,驱动外设电路工作,同时LED1亮、LED2灭、LED3亮、LED4灭。外设电路工作后,温度下降,当温度降到正常温度后,LED1亮、LED2亮、LED3灭、LED4灭。温度继续下降,当温度降到下限温度值时,p1.0信号停止输出,外设电路停止工作,同时LED1灭、LED2灭、LED3灭、LED4亮。当外设电路停止工作后,温度开始上升,接着进行下一工作周期。 2、温度控制器程序设计 本软件系统有1个主程序,6个子程序组成。6个子程序为定时/计数器0中断服务程序、温度采集及模数转换子程序ADCON、温度计算子程序CALCU、驱动控制子程序DRVCON、十进制转换子程序METRICCON 及数码管显示子程序DISP。 (1)主程序 主程序进行系统初始化操作,主要是进行定时/计数器的初始化。 (2)定时/计数器0中断服务程序 应用定时计数器0中断的目的是进行定时采样,消除数码管温度显示的闪烁现象,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环境温度变化率进行采样时间调整。每当定时时间到,调用温度采集机模数转换子程序ADCON,得到一个温度样本,并将其转换为数字量,传送给89C51单片机,然后在调用温度计算子程序CALCU,驱动控制子程序DRVCON,十进制转换子程序MERTRICCON,温度数码显示子程序DISP。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电器电话远程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电器电话远程控制系统 现在才将早已过去的毕业设计的的论文放在这里,不是因为这篇论文有多么的了不起,只想把我曾经的一点关于大学最后奋斗的记忆留在这里,以示对那青春岁月的追逝,并以此为证;同时也为那些能够为了整好论文而不停"baidu"的后继者也借鉴,希望只做参考,切不可照搬,因为此文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寄望后人斧正。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电器电话远程控制系统 本文设计的是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远程电话控制系统。该系统是以AT89C51为核心、利用现有的个人通信终端,实现基于PLMN(陆基移动通信网)和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电话远程控制系统。电话远程控制系统(ITRCS),以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及我国标准共同规定的部分标准程控交换信令(DTMF双音多频信号,振铃信号,回铃音信号等)作为系统控制命令,以PLMN与PSTN通信网作为传输介质,使用者可以在远端利用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发送DTMF双音多频信号,实现对近端电器设备的实时远程控制。该电话远程控制系统不需进行专门的布线,不占用无线电频率资源,从而可避免电磁污染;且通过嵌入式的智能语音提示,突出的语音提示功能和密码控制系统,可使操作者根据各种提示音及时了解受控对象的有关信息。还可通过发出语音命令用电话远程控制多个受控对象,用户可以查询其状态,提供密码处理功能,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控制家电,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该系统设计实用,功能灵活多样,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家庭或者其它场所的智能控制。 关键词AT89C51;远程电话控制;DTMF;智能家电 The Telephone Remote Control System for Household Electronic Appliance Base on The Microcontroller Abstract The article designed the remote telephone control system which based on microcontroller AT89C51. Basing on the PLMN and PSTN, the system which uses the core

智能化流量控制系统设计要点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智能化流量控制系统设计 学专生:业: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3.7.1-2013.7.6

目录 一. 设计任务 (3) 二.前言 (3) 四.系统硬件设计 (5) 4.1设备的选型 (5) 4.1.1 控制器的选型 (5) 4.1.2 变频器的选型 (6) 4.1.3 流量传感器变送器的选型 (6) 4.2 硬件电路 (7) 五.软件设计 (8) 5.1控制规律的选择 (8) 5.2 MATLAB 仿真 (8) 5.2.1 传递函数的确定 (8) 5.2.2 5.2.3采用数字PID控制的系统框图 (9) 基于临界比例度法的PID参数整定 (9) 5.3 程序编写 (12) 六.结束语 (16) 七.参考文献 (17) 附页.Matlab 仿真程序及原始图表 (17)

一. 设计任务 1、系统构成:系统主要由流量传感器,PLC控制系统、对象、执行器(查找资料自己选 择)等组成。传感器、对象、控制器、执行器可查找资料自行选择,控制器选择PLC 为控制器。PLC类型自选。 2、写出流量测量与控制过程,绘制流量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3、系统硬件电路设计自选。 4、编制流量测量控制程序:软件采用模块化程序结构设计,由流量采集程序、流量校准程序、流量控制程序等部分组成 二.前言 本课程设计来源于工业工程中对于流量的监测和控制过程,其目的是利用PLC来实现过程自动控制。目前,PLC使用范围可覆盖从替代继电器的简单控制到更复杂的自动化控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涉及到所有与自动检测、自动化控制有关的工业及民用领域。PLC 通过模拟量I/O 模块和A/D、D/A 模块实现模拟量与数字量之间的转换,并对模拟量进行闭环控制。 三.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图3.1 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的家用电器远程控制系统设计(1)

枣庄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家用电器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姓名:赵建学号:201515310143 年级:2015级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姓名缑亚楠职称讲师 学科机械工程 枣庄学院教务处制 2017年02月22日

说明 一、开题报告前的准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学生应尽快征求指导教师意见,讨论题意与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计划,然后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有关资料并编写研究提纲,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研究(或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应说明此项研究(或设计)在生产实践上或对某些技术进行改革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有的课题过去曾进行过,但缺乏研究,现在可以在理论上做些探讨,说明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2.国内外同类研究(或同类设计)的概况综述。在广泛查阅有关文献后,对该类课题研究(或设计)已取得的成就与尚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只对本人所承担的课题或设计部分的已有成果与存在问题有条理地进行阐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3.课题研究(或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将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重点突出。研究的主要内容应是物所能及、力所能及、能按时完成的,并要考虑与其它同学的互助、合作。 4.研究(或设计)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或切合实际的具有新意的设计方法,是获得高质量研究成果或高水平设计成就的关键。因此,在开始实践前,学生必须熟悉研究(或设计)方法,以避免蛮干造成返工,或得不到成果,甚至于写不出毕业设计(论文)。 5.实施计划。要在研究提纲中按研究(或设计)内容落实具体时间与地点,有计划地进行工作。 二、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可在指导教师所在教研室或学院内举行,须适当请有关专家参加,指导教师必须参加。报告最迟在毕业(生产)实习前完成。 2.本表(页面:A4)在开题报告通过论证后填写,一式三份,本人、指导教师、所在学院(要原件)各一份。 三、注意事项 1.开题报告的撰写完成,意味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已经开始,学生已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了周密的思考,是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关键的环节。在开题报告的编写中指导教师只可提示,不可包办代替。 2.无开题报告者不准申请答辩。

液压挖掘机的三种流量控制方式-田少民

液压挖掘机的三种流量控制方式 成都小松检测技术研究所田少民摘要:在液压挖掘机的负载适应控制策略中,负流量(Negative Flow Control)、正流量控制(Positive Flow Control)及负荷传感器控制(Load Sensing Control)三种流量控制方式的流行称谓,是按其泵控特性来分类的。本文通过对多种厂牌型号挖掘机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旁通流量控制(By-pass Flow Control)、先导传感控制(Pilot Sensing Control)及负荷传感控制的分类。这一分类方法,对于设计时比较不同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维修时理解不同控制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特点,都有所裨益。 1.流量控制 在挖掘机的液压系统内,流量Q、压力P及能耗(流量损失ΔQ、压力损失ΔP)等参数的变化,反映了液压传动过程的控制特性。液压系统工作时,压力P不是系统的固有参数,而是由外负荷决定的。因此,当发动机转速n e一定时,要对液压系统的功率进行调节,其实是对液压缸、液压马达等执行元件的进油量Q a进行调节(参看图1)。 图1.流量调节 如图2所示,有两种方法调节系统流量。第一种方法是泵控方式,通过改变主泵的每转排量q来调节主泵的输出流量Q p,称为容积调速。常见的容积调速方式包括:①利用主泵出口压力P P与主泵排量q的乘积保持不变的恒扭矩控制;②利用发动机转速传感(ESS)使主泵吸收的扭矩p P q与主泵转速n的乘积保持不变的恒功率控制;③

在临近系统溢流压力时,减小主泵排量的压力切断控制;④配用破碎头等作业附件时,由外部指令限定主泵最大排量的最大流量二段控制;⑤双泵系统中,利用两泵出口压力的平均值与主泵流量乘积保持不变的交叉功率控制(相加控制或总功率控制);⑥多泵系统中,因主泵组的液压总功率大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防止发动机出现失速,采用了极限负荷控制。 除了容积调速,还有一种泵控方式是通过动力模式下的变功率控制,利用外部指令设定不同工况下不同的发动机输出功率来改变主泵转速n e,从而调节主泵输出流量Q=nq。 调节系统流量的第二种方法是阀控方式,可对主泵输出的流量进行二次调节。这种通过改变主控阀开度来调节执行元件的进油量,称为节流调速。常见的节流调速采用操作手柄(踏板)先导阀输出的二次先导压力来调节主控阀的开度。 除了节流调速,还有其他多种阀控方式来调节执行元件的进油量,例如:在不同作业模式下,利用外部指令对双泵合流与分流的控制;动臂再生控制与斗杆再生控制;直线行走控制;复合作业时的动臂优先控制或回转优先控制等等。 容积调速的传动效率高,但是动特性差。节流调速动特性好,但是传动效率低。因此,在液压挖掘机上同时采用了容积调速与节流调节,以适应作业中执行元件对流量的需求。不唯如此,为实现节能,还要使容积调速时对主泵的控制与节流调速时对主控阀的控制协调起来,泵控对阀控实时响应。就是说,当主控阀的节流开度关小时,主泵的排量也要立即关小,反之亦然。这种按需供油的泵阀联合控制被称为流量控制。 在液压挖掘机上,采用了三种流量控制方式:旁通流量控制、先导传感控制及负荷传感控制。表1列出了部分厂牌机型采用的流量控制方式。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1.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一个温度测量系统,在超过限制值的时候能进行声光报警。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①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屏显示室内当前的温度; ②在不超过最高温度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按键设置想要的温度并显示;设有四个按键,分别是设置键、加1键、减1键和启动/复位键; ③DS18B20温度采集; ④超过设置值的±5℃时发出超限报警,采用声光报警,上限报警用红灯指示,下限报警用黄灯指示,正常用绿灯指示。 2.方案论证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课程设计,由于实现功能比较简单,我们学习中接触到的51系列单片机完全可以实现上述功能,因此可以选用AT89C51单片机。温度采集直接可以用设计要求中所要求的DS18B20。报警和指示模块中,可以选用3种不同颜色的LED灯作为指示灯,报警鸣笛采用蜂鸣器。显示模块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使用LED数码管显示采集温度和设定温度; 方案二:使用LCD液晶显示屏来显示采集温度和设定温度。 LED数码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在使用时,若用动态显示则需要不断更改位选和段选信号,且显示时数码管不断闪动,使人眼容易疲劳;若采用静态显示则又需要更多硬件支持。LCD显示屏可识别性较好,背光亮度可调,而且比LED 数码管显示更多字符,但是编程要求比LED数码管要高。综合考虑之后,我选用了LCD显示屏作为温度显示器件,由于显示字符多,在进行上下限警戒值设定时同样可以采集并显示当前温度,可以直观的看到实际温度与警戒温度的对比。LCD 显示模块可以选用RT1602C。

3.硬件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硬件系统主要包含6个部分,即单片机时钟电路、复位电路、键盘接口模块、温度采集模块、LCD 显示模块、报警与指示模块。其相互联系如下图1所示: 图1 硬件电路设计框图 单片机时钟电路 形成单片机时钟信号的方式有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本次设计采用内部时钟方式,如图2所示。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XTAL1和XTAL2分别为此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其频率范围为~12MHz ,经由片外晶体振荡器或陶瓷振荡器与两个匹配电容一 起形成了一个自激振荡电路,为单片机提供时钟源。 复位电路 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其作用是使CPU 和系统中的其他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以防止电源系统不稳定造成CPU 工作不正常。在系统中,有时会出现工作不正常的情况,为了从异常状态中恢复,同时也为了系统调试方便,需要设计一个复位电路。 单片机的复位电路有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两种形式,因为本次设计要求需要有启动/复位键,因此本次设计采用按键复位,如图3。复位电路主要完成系统 图2 单片机内部时钟方式电路 图3 单片机按键复位电路

流量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目录 一流量控制装置功能简介 (3) 二流量控制装置工作原理 (4) 三流量控制装置型号编制 (6) 四流量控制装置主要技术指标 (7) 五流量控制装置安装要求 (9) 六流量控制装置分体结构 (12) 七流量控制器电控部分操作说明 (13)

一、LZJH-1型流量自动控制器功能简介 流量自动控制器是由流量仪表和流量调节器组成。 图1 安装示意图 高压自动流量测控装置是工业自动化过程测控中重要执行元件,随着工业领域的自动化程度迅猛发展,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工业生产领域中。我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参照国内外先进结构,采用先进的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和仪表控制技术,经与知名院校深入合作,共同研发出LZJH-1流量控制装置(简称控制器)。该控制器广泛用于油田配注、化工、科研、工业污水处理等自动测控方案中。 流量控制装置是集多功能为一体的控制装置,具有动态平衡,静态自锁功能,采用多级密封结构,, 适合应用在高压并且对于泄漏要求严格的场合,也可用于母液配比混合液体的场合,控制装置体积小、控制精度高、响应灵敏,特别适合对压力、流量、液位、温度生产过程的调节。 控制方案多元化,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控制、控制精度高。兼容多种信号输入方式:包括4~20mA、 0~10KHz脉冲信号、RS485信号;同时具有多种输出信号方式:包括4~20mA电流信号和遵循标志MODBUS 通讯协议的RS485信号。具有设备自检、故障自动提示、安全策略、误差自动调补、抗电磁干扰、断电自锁等功能。

二、流量控制装置工作原理 流量控制装置通过采样配套电磁流量计的实时瞬时流量信号、通过嵌入式微处理器处理和智能控制策略,自动完成管道设定流量的调整。在母液配比应用中,可通过同时采样母液流量和配比液流量,自动完成混合液的定量配比。当您将所需要的流量设定值或混合液配比参数通过人机交互部分输入嵌入式控制器中,流量控制装置便可通过比较设定值和流量计采样值,结合智能的闭环控制策略,自动控制阀门调整机构实现流量的精确调整。 流量控制装置的阀门采用升降式,为保正测控装置具有较高精度的,稳定的流量特性曲线,采用复杂的多级阀芯调节。升降执行机构采用精密丝杆、铜质蜗轮,特种电机、先进的微处理器组成,确保了控制器阀门无泄漏,流量控制精度在0.15~0.45m3/h,流量控制范围为0.5 ~10m3/h,流量控制误差在±2%。 中文液晶主显示界面显示管道中的实时瞬间流量;设定当前控制瞬时流量(控制总量或母液配比系数);流量控制装置所运行的模式(手动或自动);实时时间。同时使用4只LED灯指示系统工作,便于用户直观了解系统工作参数和状态。 流量控制装置是根据我国油田高压注水等实际使用情况,在大庆油田有关单位指导下,精心研制的,完全实现自动化均匀注水,按配注量注水。杜绝由于注水压力波动大,所引起的注水流量的严重失效,使得注水效果低下,直接影响到采收率的严重问题。 流量控制装置安装方式有水平和角式两种方式,而且具有多种规

(完整word版)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水温自动控制系统 0 引言 在现代的各种工业生产中 ,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温度控制系统。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本文所阐述的就是一种基于89C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本温控系统可应用于温度范围30℃到96℃。 1 设计任务、要求和技术指标 1.1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水温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在一定范围(30℃到96℃)内自动调节温度,使水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30℃到96℃)内。 1.2要求 (1)利用模拟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要求检测电路尽可能简单。 (2)当液位低于某一值时,停止加热。 (3)用AD转换器把采集到的模拟温度值送入单片机。 (4)无竞争-冒险,无抖动。 1.3技术指标 (1)温度显示误差不超过1℃。 (2)温度显示范围为0℃—99℃。 (3)程序部分用PID算法实现温度自动控制。 (4)检测信号为电压信号。 2 方案分析与论证 2.1主控系统分析与论证 根据设计要求和所学的专业知识,采用AT89C51为本系统的核心控制器件。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其引脚图如图1所示。 2.2显示系统分析与论证 显示模块主要用于显示时间,由于显示范围为0~99℃,因此可采用两个共阴的数码管作为显示元件。在显示驱动电路中拟订了两种设计方案: 方案一:采用静态显示的方案 采用三片移位寄存器74LS164作为显示电路,其优点在于占用主控系统的I/O口少,编程简单且静态显示的内容无闪烁,但电路消耗的电流较大。 方案二:采用动态显示的方案 由单片机的I/O口直接带数码管实现动态显示,占用资源少,动态控制节省了驱动芯片的成本,节省了电 ,但编程比较复杂,亮度不如静态的好。 由于对电路的功耗要求不大,因此就在尽量节省I/O口线的前提下选用方案一的静态显示。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单片机控制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单片机控制 1 预言互联网的技术大多数应用在商业领域的信息传递,但目前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向工业控制领域发展。单片机以其体积小、功能强、灵活可 靠而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和电器产品中,远程控制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现在, 单片机也开始向互联网方向发展,以求实现远程控制。传统的实现单片机远程控制的方法一般是采用串行口RS232、RS485 和CAN 总线等。如果将单片机串口与调制解调器连接,这样便可以与远程计算机进行通讯联系,形成一种新的远 程控制方案。但这必须要考虑布线及通讯传输中的各种困难,同时还要顾及到单片机内部程序的实现等。因而,根据现场实际,开发一种既照顾现场情况又考虑 远程通讯的新的单片机控制方案将具有重大的意义。2 控制方案 2.1 系统结构可在工业现场附近用PC 机与单片机连成一个局域网,同时通过网络与远程计算机连接,远程计算机作为一个客户机,而现场计算机只起到管理和监控 的功能。两个计算机之间可以有多种通讯方案供选择,如直接连接、串行口、局域网络、互接网等。技术指标包括:构造一个服务器,并在服务器计算机上带有 各种单片机设备或一些I/O 采集卡等硬件设备用于控制系统,用VB 作为编程语言,从而构造一个Web 服务器上的ASP(动态服务器主页)应用程序,在HTML 动态页面上实现单片机设备的控制。图1 单片机Internet 应用程序结构图 2.2 系统的基本配置用一台计算机直接通过并口与单片机开发系统连接,程序用PWS(微软的个人Web 服务器)进行调试,完成调试后就可以将服务器程序装载到网上的一个服务器上,然后在远程通过客户浏览器计算机对服务器进行访问并中断控制单片机的工作,形成单片机—协议转换网关—Web 服务器—客户浏览器, 这样的系统连接。 2.3 ΠS应用程序的开发单片机Internet 应用程序结构如图1 所示,可按此框图开发ⅡS 应用程序。 2.4 单片机程序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毕业设计论文

超声波倒车雷达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汽车,同时由泊车和倒车所引发的事故也越来越多。这些事故常常给驾驶员带来许多的麻烦,因此,有助于驾驶员泊车和倒车的倒车雷达应运而生。 倒车雷达全称叫“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是汽车泊车安全辅助装置,能以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解除了驾驶员泊车和启动车俩时前后左右探视所引起的困扰,并帮助驾驶员扫除视野的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本文介绍了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的一种低成本、高精度、微型化,并有数字显示和声光报警功能的倒车雷达系统,该倒车雷达根据超声波测距原理研制,采用温度补偿技术、开机自检技术和优化的软硬件技术,将测得的结果送至数码管显示,同时进行三级声光报警。驾驶员只需坐在驾驶室就能做到心里有数,极大的提高了泊车和倒车时的安全和效率。 关键词:倒车雷达、超声波、单片机AT89S52

目录 引言 (5) 第一章倒车雷达工作原理 1.1 单片机的发展及其应用----------------------------8 1.2 超声波测距--------------------------------------9 1.3超声波测距原理-----------------------------------11 1.4超声波倒车雷达系统工作原理-----------------------12 1.5超声波倒车雷达的芯片选择-------------------------13 1.6 超声波倒车雷达的工作原理------------------------15 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与相应的软件设计 2.1倒车语音及报警电路及控制程序---------------------16 2.2 超声波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及其距离测算程序-------17 2.3超声波检测接受电路-------------------------------18 2.4 超声波测距仪的算法设计--------------------------19 2.5距离计算程序-------------------------------------19 2.6倒车语音电路和报警电路及其控制程序-------------------27 2.6.1倒车语音电路----------------------------------28 2.6.2倒车语音及报警控制程序------------------------29第三章主程序 3.1主程序-------------------------------------------31 3.2超声波发生子程序和超声波接收中断程序------------33 第四章安装调试及分析 4.1 硬件部分----------------------------------------38 4.2 软件实现与操作----------------------------------40 第五章测距仪改进的设想------------------------------41 第六章心得体会与总结--------------------------------42 第七章英语翻译及参考文献----------------------------4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