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明与野蛮的对峙

文明与野蛮的对峙

文明与野蛮的对峙
文明与野蛮的对峙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不知多少次上演了这一幕:秀才遇上兵。

秀才,学得满腹经纶,仁字开头,义字当先,礼不离口。兵,唯利是图,不夺不餍,只信奉武力才是硬道理。显然,秀才的文明和兵的武力对抗的时候,文明处于劣势,代表着野蛮的武力往往取得胜利:秀才对兵讲仁爱,讲正义,兵哪里听得懂?秀才还想再讲明白一点,可兵早就不耐烦了,铁戈一挥,把秀才击亡于地,再把秀才的锦囊挑上天空,四书五经零落而下,撒满一地。然后,兵搜空秀才身上的几文铜钱,觅得两件古董,站起身来,踏过秀才的尸身,踩着书纸,狂笑而去。

啊,战争!战争!古今中外,多少文明被异族灭绝!多少文明被抛尸荒野!

战争是因少数人的贪欲而引发的,战争却让多数人蒙受了灾难!

人类渴望和平,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实在是太沉重了。而且,千万年来,战争这一幽灵一直徘徊在我们人类身边,一刻也不曾远离。

两次鸦片战争早已结束了,两次世界大战也早已结束了,但人类并没有回到和平上来,并没有真正回到文明上来。今天的人类世界,依然显示着野蛮武力的胜利。可不悲哉!

现代社会,被我们现代人所称道: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优越的衣食住行条件,给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这一切,似乎显示出人类具有了伟大的文明。

然而,这些只是物质生活的进步。人类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文明,几千年来几乎没有前进一步!

相反,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倒是给野蛮的武力注入了新的血液:生化武器、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层出不穷,文明哪里敌得过武力!人类的文明和文明的人类,遭受到的是更惨烈的伤痛。

所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存在于这世界上,并非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强大就代表着文明。有时恰恰相反,越是科技发达、经济强大的国家,越能做出最野蛮的事来:凭着自己先进的科学技术,凭着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到处挑起矛盾,四方弄出事端,背后窃取渔翁之利。如此行径,把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置于水火之中而不顾,暗地里盘算着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何文明之有?

《论语》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意思是说,遇见好处要想想合不合仁义,遇见危难要舍命相救。《孟子》也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意思是说,为什么一定要说好处呢?有仁义就行了。

什么是仁?什么是义?孔子说:“仁者爱人。”意思是有仁这种道德修养的人,乐于关爱他人。儒家思想中说的推行仁德,就是去关爱他人。所以后人又把仁称为仁爱。义,就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更多时候是专指正义。

儒家思想对仁爱作了详细的阐述。爱人,我们首先爱自己的亲人:爱父母长辈,叫做孝;爱兄弟姐妹,叫做悌;爱子女后辈,叫做慈。然后,我们爱世间所有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儒家思想的义,要求我们尽到自己的义务,做合乎情理的事,做公正的事,做对大众有益的事,不做不合理、不公正、对人有害的事。

可以看出,儒家的仁义思想,是真正文明的思想。

当今世界,现代人类,并没有能够真正地做到仁义,不仁不义的事却每时每刻都有发生。所以,说我们人类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文明,几千年来几乎没有前进一步,一点也不过分。

从儒家思想来看,我们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前就看重做人的思想道德,把利益放在后面。并且,两千多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在学习儒家思想,虽然我们做得还不够好,但我们中国是真正文明的国家。我们中华民族能真真正正地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心中有一把为人处事的尺子:仁爱和正义。

西方国家则不然。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今天的冷战,各参战国与中立国,哪个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哪个国家能出于正义出来制止战争?帮凶倒是多得很。

比如美国。多少年来,美国一直做着这样的事情:国内出现矛盾,经济出现危机,立即到国外去用兵,捞些好处回来,则全国皆大欢喜。即使国内一切平安,也睁着一双鹰眼在全世界搜寻,找到一点借口、寻得一点缝隙,立即伸出鹰爪,尽量多捞些好处回来。其奸诈小人的丑恶嘴脸,尽现无遗。美国屁股后面还有几个小跟班,也跑得勤快,捡两块骨头渣,多少沾点荤腥。这种做法,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是孟子说的禽兽。美国是全世界的祸根。美国人根本读不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相反,我们中国可以几十年地无偿支援一些有困难的国家,支援他们的生活、生产和建设。《大学》所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只有我们中国能真正做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早已处在仁义这一关爱、和平的文明层次。

一句话,西方国家,至今也不会讲仁义,讲究的是唯利是图。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还停留在物质欲望这一最原始的低级层次,等同于我们中国历史上尧舜之前的水平。他们一直是我们历代祖先所说的化外之邦。我完全有理由向太阳系甚至整个宇宙高声宣布: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欧美国家,其文明程度,至今依然落后于中国数千年!

近几年,有一句话比较流行: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句话,出自那个叫邱吉尔的英国人之口。在中国人看来,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用我们心中那把尺子比一比,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让我们中国人来说这话,应该这样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仁义。

你有仁有义,就是我们的朋友,你不仁不义,就是我们的敌人。实际上,不仁不义的国家,是全世界的敌人!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有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在中国人看来,同样是错误的。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仁义在你不在我,我会被你打败;仁义在我不在你,我决不会被你打败。我们知道,仁义的后面,是有着千千万万的人民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儒家之道,主要就是仁和义。得道就是有仁有义,失道就是不仁不义。显然,打不败的这个人,必然有仁有义;不仁不义之人,必败无疑。

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之所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为的就是心中的仁和义——为仁义而生,为仁义而死,可不是为了不让人打败。

日月照亮我们的眼睛,孔孟照亮我们的心灵!

近现代史上,因强盗、野兽对我中华民族的肆意侵略、屠杀,国人在把枪口瞄准强盗、野兽的同时,也把枪口对准了儒家思想。

是的,儒家思想培养出来的人,是懦弱的。

《论语?颜渊》中有一段对话: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去兵,就是去掉军队。

孟子也说:“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

显然,儒家思想是重文治而轻武备的。

《大学》里,更是有一整套重文治的系统的政治理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套理论,指明了政治的根本是人治,也就是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修养。这一套理论是伟大的,从提高个人的修养一步一步到最终的平治天下,跟武力毫不相干!这就是我们祖

先常说的德治仁政。这是世界上最文明因而也是最伟大的思想!

有这样的思想指导,我中华民族一直在努力提高国民的道德修养。这样的一个国家,不会想着去侵略他国,只想着建设好自己的家园。这样的国家,不会搞军备竞赛,节省了许多军费开支,让国民的生活条件更好、幸福指数更高。这样的国家,在兄弟国遇到困难时会热情相助,在兄弟国遇到灾难时会真心相救。这样的国家,没有战斗的思想,国民当然是懦弱的。然而,这也正是真正伟大的文明!

如果世界各国都有这样的政治思想,那么各国之间竞赛的就不是军备,而是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国民的幸福指数!

然而,这仅仅是如果。世界各国并没有均衡地、同时地掌握了这种文明思想,实际上几乎只有中国掌握了这一文明思想,所以,当豺狼来了的时候,文章开头那一幕最悲壮的惨剧就开始上演了,我们中华民族那伟大的仁义就跌倒尘埃了!

仁义并非能无条件地无敌于天下!

当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在尘埃里挣扎的时候,支撑起我们民族脊梁的、挽救我们民族于危亡的,却还是这儒家思想。

你听!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我听明白了!任何入侵者都是强盗,都是野兽,是没有仁义的,我应该用杀身成仁的思想,我应该用舍生取义的精神,去打败入侵的强盗,去消灭入侵的野兽。

这正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屡遭异族欺凌、屡受强盗侵犯而依然如泰山一般屹立于世界的根源所在。

你看!

当年,蒙古军队从亚洲打到欧洲,花腊子摸、俄罗斯、东欧列国,往往几个星期就踏平一国。那些国家被打得落花流水一般。

公元1235年,蒙古发动了灭宋的侵略战争。

文弱的南宋能与蒙古一战吗?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一战打了近五十年,其中蒙古还付出了这样惨重的代价:在四川合州之战中大汗蒙哥被击中,伤重而亡。

在南宋的保卫战中,这位伟人不能不说——文天祥。

时任地方官的文天祥,卖掉了自己的家产,组建了勤王军。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抗元战争中不幸被俘。元朝的大臣、皇帝多次劝他投降,请他当宰相,但他坚决不降,说自己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并写下了涤荡人灵魂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了。以前,文天祥说自己是宋朝的状元、宰相,明确地指出了自己有目标——南宋。现在南宋已经灭亡了,他为之战斗的目标已不存在了,该投降了吧?元朝统治集团抓住机会又多次劝降。劝降的队伍可谓史无前例蔚为壮观,从已投降的南宋将军、丞相、皇帝,到元朝的丞相、皇帝。最让人心痛的,是元朝统治者们把文天祥的一双未成年的女儿也找来劝降。文天祥悲痛万分,可是,他就是不降。

难道文天祥还有别的目标吗?

元朝统治集团可不愿多想,他们换着法子折磨文天祥,把他关进阴暗潮湿的黑牢,给他戴上满身的刑具,让他挨饿,让他受冻。三年非人的残酷折磨,文天祥没有丝毫屈服,还写下了著名诗篇《正气歌》。

最终,元朝统治集团黔驴技穷,决定杀害文天祥。公元1283年1月8日,文天祥被送上刑场。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行礼,从容伏质,就死如归!

文天祥仙逝后,人们在他身上发现了他最后留给这个世界的几句话: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意思是:

孔子说杀身以成仁,孟子说舍生而取义。一个人的正义做到了极点,他的仁德也就达到了极至。读圣贤人的书,学了用来干什么呢?从今以后,我大概没有可惭愧的了。

南宋灭亡了,他的目标未灭!他为仁义而生,他为仁义而死!蒙元入侵我大宋,是不仁不义,我必定战斗到底!这是一个无上的精神目标。

文天祥!文天祥!我们伟大的文先生,你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圣贤,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无愧于自己!

这份遗书,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苏武牧羊、诸葛尽瘁、魏征直谏、海瑞清贫、谭嗣同不走……历朝历代,仁人志士,数之不尽!

这份遗书,正是中国历史上无以计数的仁人志士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共同心声!这份遗书,说出了我中华民族那些英雄们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根本原因——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

这份遗书,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遗书,它堪比日月,光耀千古!

儒家思想是我中华民族的第一长城!

儒家思想也是我中华民族对全人类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如果有一天,世界各国初步学懂了儒家思想,大家会明白,儒家思想对人类的贡献,远远超过了四大发明。

曾经有人批评孟子狂妄,原因是孟子说过这句话:“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实际上,当时的苏秦、张仪等人也是杰出的人才。特别是张仪,为秦统一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他们的思想和孟子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些人的思想,是想方设法使国家强大,然后称霸天下。所用方法则是权谋之术,正邪不分,什么方法好用用什么,只要能达到目的。孟子的思想是平治天下,也就是用仁爱正义来治理天下,使天下人与人和睦相处相亲相爱,使天下国与国和睦相处相亲相爱。这就是中国人心中的仁政。

所以,孟子没有狂妄,他说的是实话,在战国时期,确实没有人在平治天下这一思想上能与他相比。

当今世界,只有中国掌握了这一伟大的和平政治思想,只有中华民族具有这一伟大的文明思想。所以,我们也可以说: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中国其谁也?

试问: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们不打第一枪,我们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除了中国,还有哪个国家说过?

没有!

只有最文明的中国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我们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中国把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当作是兄弟。我们中国是最支持和平的,是最热爱和平的。

当然,也有的国家不把我们中国当作兄弟。如果有人向我们开了第一枪,我们就不认这个弟兄,我们先把他打趴下了再说。历史告诉我们,仁义并非能无条件地无敌于天下。对于今天这样的世界,我们中华民族既要重仁义,也要重武备。而且,武备要足于对付一群豺狼。毕竟,被称作东亚病夫的滋味,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有刻骨的体会。

世界上曾经有一幅最著名的画,这幅画的作者不可能是毕加索,也不可能是凡高,而是我们中华民族。这幅画名叫——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画,世界上任何一位美术大师都画不出来,因为这不是靠高超的技艺画出来的,而是用高尚的思想道德创造

出来的:人人都不想得到不正当的财物,人与人之间即使在夜里睡觉都不设防备。

《教学设计》读书报告.doc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读书报告考核表 姓名赵秋芳年级研三系别教育科学学院 学科、专业教育管理研究方向有效教学 报告范围 报告日期20XX 年 1月 3日 及人数 基于梅里尔五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报告题目 报 告 内 容 简 介 评分表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基于梅里尔五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读《教学设计》有感 浙江省临安中学赵秋芳 没有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就不会有好的课堂教学实践,没有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真设计,课堂 教学活动就难以有效完成。那么,在课改继续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教学 设计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新的要求呢?最近学习的盛群力教授编著的《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为我提供了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是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盛群力的代表性著作。全书依据“适配内外条 件,指导分类教学,深层理解意义”的编写原则,注重介绍当代国际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 方法和程序,注重探讨学与教的过程,以帮助读者提高教学设计能力,适应课程与教学改革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盛教授在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和概念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 觉。他认为,教学设计不仅要基于学科的知识内容和逻辑,更应从本质上,由学习任务的类 型(认知、情感和心理动作)来进行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内容,不仅有学科知识上的要 求,更需要不同智力成分的参与。作者将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把握教学效果的各种 具体途径与做法上。看完这本书后,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梅里尔的五星教学模式。 一、梅里尔的五星教学模式理论基本内涵 五星教学模式又叫“五星教学原理”或“首要教学原理”,是由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 梅里尔博士大力倡导的,他既是以加涅为代表的第一代教学技术与设计理论的核心人物,又是第二代教学技术与设计理论公认的领军人物之一。20XX年,梅里尔发表了《首要教学原理》,所谓“首要教学原理”,是指各种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都大体赞同的一种处方性教学 设计原理。首要教学原理原理试图确定能够最大程度读有利于学习的任何教学产品的若干基 本特征;首要教学原理也是有效教学的各种处方,他们得到了绝大多数教学设计理论的肯定, 并且有实证研究的支持,实施首要教学原理将有助于确保教学产品的教学技能。 (一)五星教学模式的特点 五星教学模式将认知主义和建构注意理论兼受并蓄,并博才众长地汲取可各种教学原理 共通的成分。 (二)五星教学模式的内容 梅里尔指出:虽然当前各种各样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发展迅速,但是它们之间绝不是 仅仅体现了设计方式上的差异,而是有其共同性,在依据考察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上 提出了一组相互关联的首要教学原理,即五星教学模式。 五星教学模式将认知主义和建构注意理论兼受并蓄,并博才众长地汲取可各种教学原理 共通的成分。该模式倡导在“聚焦解决问题”的宗旨下,教学应该由不断重复的四阶段循环圈——“激活原有知识”、“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和“”融会贯通掌握“等

“文明与野蛮”话题作文

话题“文明与野蛮”作文导写与示例 作文题目: “文明”是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野蛮”是指蛮横残暴的行为或不文明的状态。“文明与野蛮”既可以指人的具体行为的特点,也可以指人类历史、社会的特点。 请以“文明与野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导引: “文明与野蛮”是一个关系话题,首先要弄清楚其“关系”。关系话题,其关系不一而足:或为对立统一关系,如“自由与纪律”,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或为是非取舍关系,如“真理与谬误”,有是非、对错,须取舍、选择;或为并列共存关系,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两者并行不悖;或为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如“和谐与美”,和谐产生美,“和谐”是条件,“美”是结果……“文明与野蛮”应该是矛盾、对立的关系。 文明与科学、进步相关,野蛮与愚昧、落后相关。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过程,就是摆脱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立意角度很多,诸如:文明促进发展,野蛮阻碍进步;文明必将战胜野蛮,文明必将取代野蛮;崇尚文明,摈弃野蛮;传播文明,驱除野蛮;继承文明成果,促进文明发展;让文明的阳光驱散野蛮的黑暗;文明与野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文明应该与时俱进;有无礼仪,是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中华文明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类生存世界的和谐。也可以针砭文明社会的野蛮现象,贬斥文明外衣下的野蛮行径…… 有的同学错误理解了“文明与野蛮”的关系,导致立意错误、偏颇。诸如:野蛮是文明之母;野蛮创造了文明;野蛮促进了文明的发展;野蛮是文明的养分;野蛮孕育文明;野蛮与文明相伴相生,密不可分;文明离不开野蛮;文明与野蛮互相转化;野蛮之后是文明;野蛮也是一种美丽;文明与野蛮对立统一,共同促进社会发展;要用野蛮的方式去对付野蛮;野蛮能保护文明;没有野蛮就显不出文明……凡是赞美、歌颂“野蛮”的文章,立意都是有问题的。 也有的文章立意看似辨证,但看不出作者肯定什么、反对什么,态度不鲜明,如:文明的人有野蛮的一面,野蛮的人有文明的一面;文明的人会做野蛮的事,野蛮的人会做文明的事…… 素材积累: 1.有一天两个强盗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窃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将受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雨果《文明与野蛮》) 2.文明是人类对无知世界的认识,对已知世界的超越。文明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创造生存环境;通过法律、道德、民主政治等制度来协调人际、群体关系;借助宗教情怀和艺术表达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精神追求的基本需要、并达到实现全面、多样性发展的过程。文明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的表现有

《别让委屈再版》阅读附答案

别让委屈再版陈之藩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每星期有作文课。国文教师除了在作文卷上有批语外,还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当堂唱名发还。如名次排在后面,显得非常难堪,于是大家对作文都很努力。我本来就喜欢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发还时,常是名字在前几名之中。 一次作文,题目是“北风”还是“春风”我已记不清了,作完后自己很得意。当时觉得下星期发还时,我一定是在前几名之中。没有想到,不仅前几名没有我,甚至中间也没有,而是排在最后一个。我根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下了课,去问国文老师?老师说:“这不像你这个小学生作的,一定是抄自什么杂志上的。”我惊讶得不得了。我说:“确实是我作的。”老师说:“你不可能作这么好。你是抄的。你如果说你不是抄的,拿出证明来!”我反抗也无从反抗起,委屈地哭了一场。 小时候的多少事情,现在儿乎都忘了,惟独这次所受的委屈,总是记得清清楚楚。 事情竟然无独有偶,我在大学三年级时,又出现了一次类似的事。那是考交流电路的课,有一道最低还是最高劝率的问题,教授所讲过的是用微积分求最大或最小的方法。我在考试时,嫌那个方法麻烦,竟异想天开?用几何作圆,利用切线的关系,找出答案来。那一次考试,我又是很得意,却没有想列这一题竟然得了零分。——教授说我不会微积分;而这个几何方法呢,一定是从别处抄来的。于是我在小学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 时光流水似的逝去,我在美国当了教授,又遇到一次类似的事,不过我扮演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的角色。 有一个美国学生提交一篇学期论文。当作期末考试。我翻来覆去地看他这篇论文,发现不仅风格清新,而且创新满纸,令人不能相信是一个大学生所作。 我很自然地怀疑他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问题就这么极端:如果是抄来的,只有给不及格;如果不是抄来的,那就太好了。我到图书馆查了两天最新到的期刊,看看有无类似的东西却不得要领。于是请教一位同事,问他该怎么办。 我这位同事对我提出的问题,倒显得有些惊异。他说:“如果你不能查出你的学生是抄来的,你就不能说他是抄来的。你的学生并没有义务去证明他不是抄来的,这是罗马法的精神。文明与野蛮的分际,就在这么细微的差别上。我觉得这是常识,你却觉得这是个问题,好奇怪!”我不禁一怔:幸亏同事提醒,否则,那种委屈又会再版。 听了这一番教训后,我倒没什么惭愧的感觉.而是想起中国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须有与想当然的故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期末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含义: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发明,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了手工劳动,后来又扩展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后半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1)工业革命前提:17世纪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工业革命条件:①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③工场手工业时代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3)工业革命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商品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3.工业革命过程: (1)工业革命早期阶段—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5.电能与蒸汽机相比有何优点? ①传递速度快,能远距离输送;②电站可建在水源、燃料、交通各方面条件适合的地方;③无污染 6.工业革命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②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③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7.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积极: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城市病”,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所以,英国作家狄更斯说“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8.列举工业革命期间两种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篇一:《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史书该如何书写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书报告 学号+姓名岭南学院 摘要: 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让我重新认识了鸦片战争中的人和事,启发我重新审视所读过的史书,打破固有的对历史人物道德评价的束缚,将历史人物和事件放回到历史的大背景去,还原真实的历史。其与众不同的史学观点,也启发我思考,史书该如何书写。我认为,史书一方面固然要还原历史的真相,客观记录史实,另一方面也要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宣扬正确的观念。另外,读史的人也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研究历史。 正文: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将一百多年前那场中国近代开端的战争呈现在我们面前。《天朝的崩溃》与其它史书不同的是,它不单单是在讲故事般地告诉人们鸦片战争中发生了什么,而是系统地从清朝的军事力量,到琦善、林则徐、杨芳、奕山等官员将领,再到签订的各个条约,全面地分析鸦片战争。 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首先,是作者“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1作者坚持“用当时的观念合情合理地解释当事人的思想和行为”2因此在《天朝的崩溃》中,琦善不再是绝对的坏人,林则徐也不是绝

对的圣人,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个人的观念加上对时局各方面的考虑造成的,所以人的行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不能用简单的善恶的道德观念去给人下定义。第二,就是相较于之前看的史书,《天朝的崩溃》写作方式严谨,史料详实。作者旁征博引,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附有标明出处的史料为基础,让人信服。当得起“研究”这两个字。 书中,茅海建先生逐条批驳了判定琦善是卖国贼的原因,根据史料,分析出“禁烟,打击林则徐、主张投降,拒绝增兵虎门和私许香港”都不是琦善的所为。琦善之所以在道德评判中被定义为“恶”,或许是因为他是主和,而非主战派,这和传统的“贫贱不能淫,富贵怒能以,威武不能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观念不符。“对于列强的入侵,武力抵抗无疑是正确的;但这种抵抗注定要失败,另作选择也是明智的。前者是道德层面的,后者是政治层面的。负责任的政治家可以选择对其民族更有利的策略。对此不能简单地以‘爱国’或‘卖国’的道德观念概括之”3因此哪怕妥协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更好的选择,在政治上是正确的,在道德上也是不能容忍的。所以琦善和林则徐,一个被奉若圣人,一个臭名昭著。加上道德的评判,人们就更容易忽视历史的细节。作者认为,当时的中国,先妥协再图自强,比硬要往枪口上撞更要明智一些。 而更进一步来说,我们是在一百多年后,站在高台上审视着鸦片战争中各个人物的一举一动,我们当1 2范冠华:《百度百科——天朝的崩溃》 2021-02-11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 1995-04 自序1页 3

(完整版)《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 第一章媒介即隐喻 在第一章节中,作者对于“媒介即隐喻”这一观点做了一个详细的解释。文中,作者用“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一句,阐述了媒介的主要内涵方式,让读者从另一面认知媒介的重要地位。而对于“隐喻”的解释是“隐喻是一种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较来揭示该事物实质的方法。”所以对于第一章节的理解可以简述为:媒介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受众所接纳的文化内容。这也是媒介即隐喻的真正涵义。 第二章媒介即认识论 我认为前两个章节,作者都在给读者普及一定的传播学理论背景,而此章节又是对上一章节“媒介即隐喻”做一个概念的延伸。当然,对于文中的举例很容易让读者造成方向性的偏差,但是其实作者至始至终都围绕着“认识论”这个中心展开叙述。作者用大量的例子为了解释:证明一个真相,媒介的方式不但决定其真实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还可以支配我们的认识论。相对于文字,电视限制了我们更加理性的判断一件事物的对错性、真实性,它更加直接的在观众的脑海中形成图像、画面、甚至是声音,从而形成一种认识上的导向性。但从反面看,作者并未否定电视对于观众的必要性,这反而是一种文化的制衡。而文章的最后,作者也提出了对于印刷术退败的担忧。 第三章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从美国殖民时代直至十九世纪,铅字在美国人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形成了一个理性、严肃的公众话语模式,美国也因此跻身世界文明之林。然而,正是如此,更加凸显了现如今的文化背离现象,这是一个危险的预兆。 第四章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本中介中,作者对于书面形式公众话语的含义,它的内容特征以及它对公众的要求作出阐述,在作者的观点中,印刷机统治的时代被称为“阐述时代”,新时代被称为“娱乐业时代”。然而作者的立场鲜明的站在阐述时代这一方,作者认为铅字是有序的、具有逻辑命题的冷静的抽象符号,因而书面语言是理性、严肃、连贯、寻求意义的。这无疑是一个人人懂得思考,精神文明萌芽迸发的时代。4、5章节是坐着对本书观点的强化。 第五章躲躲猫的世界 “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现在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我认为这是作者对这个篇章最好的总结。 电报和电视的出现,使得我们的时代从一个信息匮乏到信息过剩的转变。信息、画面支离破碎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得受众不得不汲取信息,被动的认识信息。当我们开始离不开电视,离不开这些不连续的、没有意义的信息时,也代表着我们完全接受了电视即为真理这

最新余秋雨散文之《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余秋雨散文之《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第一篇: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 历史,每每重拾,都会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一千年走一回,却有阵阵叹息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传来,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传来,也从恒河畔边传来. 当曾经的辉煌成了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开始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文明已经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了. 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文明。 于是冒险开始,抵达希腊时他所见的只有狭孝陈旧和人民的闲散。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今天的希腊也就是在冷落中与世无争,闲散自如,而埃及却不同,它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样子。而古巴比伦遗址的

复原,更让人语塞,他们铲平重建古城遗址,却连带着将那份强烈的历史沧桑感湮灭了。 文明的衰败也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孩子总是让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学儿童,他们连字也不认识,可他们的祖先却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该天真无邪快乐生活,却硬生生地被与政治联系了起来,学校里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国,反对禁运”之类的口号。战争让许多孩子的父亲离开了,生活的重担 便压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们蜡黄的脸,深深的大眼睛,显示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 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恒河边,却让我领略了前所未有的震惊。无数黑压压的人全都泡在恒河里,以为这样就可以将病痛治愈,还有长时间拥塞在河边等死的人,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骨灰撒入恒河。在恒河边,所能看到的是,人的肮脏,人的丑陋,人的死亡,就这样夸张的裸露,都可以毫无节制地释放给他人,释放给自然。恶浊的烟尘全都融入了晨露,恒河彼岸上方,隐隐约约的红日托出一轮旭日,没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静上升。

第一讲 文明的内涵

第一讲文明的内涵 一、文明概念的词源学分析 来自西方,起源于拉丁文civis,与公民相关,公民所具有的东西,是作为公民的社会成员所特有的素质和修养,以及对公民有益的教育和影响。 18世纪,这一概念正是产生,指人道的、理性的行为,进步的状态,与野蛮、蒙昧和落后相对立。 19世纪,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阶段:野蛮、蒙昧和文明 之后,有了文明的复数概念。 二、文明的内在要素 (一)文明是一种价值尺度。意味着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所达到的状态以及发展的方向。 蕴含三个要素: 1、人性的进步:人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包含:人如何对待人自己?如何对待动物?如何对待敌人? 2、人类能力的提高:核心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人的智力水平的发展、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人类文明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首先是打制石器到磨光石器。然后

是农业。 人类文明有三个核心标志:金属的冶炼、城市和国家的出现、文字。 文字的发展有两条线索:一是图形越来越抽象化;一是由表意向表音的发展。 文字的出现对社会的影响:第一是知识存储方面的革命;第二是知识传播和思想交流方面的革命。第三产生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用概念思维,才有哲学和科学的产生。 人类文明的三个标志,标着人类智力水平、社会组织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3、社会的发展:包括人类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善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进步。关键是社会对人的尊严、自由和平等的承认和保障。 衡量社会组织的发展和进步的标准:一个是社会组织的规模和范围;一个是社会组织的复杂化程度;一个是人类社会人性化和理性化程度。 三、文明的形式要素 地理环境、民族主体、制度设置、物质创造、精神特征、生活方式、历史传统。 (一)文明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报告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一书是一本对革命问题系统研究的经典之作。西达·斯考切波在这本书中所分析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老问题,即“为什么会发生革命?”更具体地说,是为了探寻国家政权陷入危机和冲突发生的根源,但这本书是一种“老问题,新视角”,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来看待革命起源问题,斯考切波也由此开启了社会革命研究的第三代浪潮。斯考切波的这本著作不仅对于社会革命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同时这本书中以扎实而丰富的研究方法为根基,对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研究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本书中,斯考切波选取了法国、中国和1917年的俄罗斯三个发生了社会革命的正面案例,同时还选取了英国、1905年的俄罗斯、日本、普鲁士和德国五个没有发生社会革命的负面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比较历史分析,用三个结构性关系展示了她的解释模式:一是国家君主制政府与国内支配阶级的关系,二是国家统治者与国际竞争者的关系,三是农村的阶级关系。在这个框架中,国家是位于阶级结构和国际局势交界的潜在的自主组织。换言之,国家处于国际和国内支配阶层的双重挤压中,而正是在这种双重挤压中的国家所表现出了的自主性能力状况决定是否发生社会革命。从根本上说,革命危机的出现源于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它使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滞后,与此同时,国家总是处于竞争国际体系中,在外来强国的挑战中常常落败。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考虑的是国内体制和结构的适当改革,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重振国家,但国内改革的努力常常招致失败:在革命前,波旁法国、诺曼诺夫俄国和大清中国都置身于军事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而它们的竞争对手已经实现经济突破,因此拥有更强大更灵活的力量。面对军事崩溃和财政危机,君主政府想通过相应的改革增强自己的力量,但这些改革往往会被上层地主阶级所阻碍,同时还受到农业阶级关系的影响。正如斯考切波在书中所说:“由于专制国家组织与上层地主阶级和农业经济的制度化联系,君主政府在作出反应时受到各种限制,在国内阶级结构和国家非常事件的双重压力下,独裁统治和中央集权组织和军队就会崩溃,从而揭竿而起的暴动所引起的社会革命改造开辟道路。”可见,对于国家社会革命的发生,外来威胁和挑战是常态,关键在于国家在国内关系结构中的调整适应能力。如果在外来威胁面前,国家能够保持自主性,仍然具有足够的自主行动能力,左右支配阶级,能够控制农民起义的发生,那么社会革命就可以避免。 由此可以看出,国家自主性对于社会革命的发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斯考切波在书

初中初二作文读后感:文明与野蛮——《蝇王》读后感

文明与野蛮——《蝇王》读后感 本文作文是关于初二作文的读后感文明与野蛮——《蝇王》读后感,欢迎阅读。 野蛮如空气般无处不在。 文明只是野蛮的美化品。 “蝇王”即“苍蝇之王”,在《圣经》中,被当作“万恶之首”。现在,《蝇王》已被列为“英国当代文学的典范”。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遥远的未来世界,在一场战争中,当疏散儿童的一架飞机途经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时,遭到了袭击。飞机坠毁了,大人们都在这次空难中不幸遇难,唯有这架飞机的孩子侥幸生存。 岛上的孩子中最突出的要算是十二岁的英国海军司令的儿子——拉尔夫,有着一头耀眼金发的他举止优雅、自信乐观。是他吹响了海螺,成为了这群孩子的领袖。延续着文明社会的秩序,孩子们以自己对于民主的理解,建立起一系列的规则秩序,开始了短暂的和平相处。 然而随着唱诗班在杰克的带领下一次次血腥地猎杀野猪,并得到了肉体和精神上的满足之后,原本不属于这个年纪孩子的兽性本能开始膨胀。人类千年积累下来的社会文明不禁推敲,在数次打猎之后就开始丧失,小岛上的和平也在渐渐被打乱。 对于这种种不可预料的突变,拉尔夫没有任何回天之力,他身边的“军师”猪崽子也以殚精竭虑。当拉尔夫再度吹响象征着文明的海螺时,过来的孩子已寥寥无几。可怜的拉尔夫毕竟还是个孩子,他没有这个心机,更没有实力去劝服杰克等人和他们继续原来有条有理,和谐安定的生活。 再后来,一位最有思想,身为中立派的男孩西蒙看见了杰克等人给“野兽”

的贡品,一个被插在长矛上的流着鲜血,布满苍蝇的猪头,这就是本书中象征着人的原恶,原罪的代表者:蝇王。西蒙在幻觉中跟眼前的蝇王交谈。蝇王告诉了他这一切发生的真相,揭露了人性的丑恶。但西蒙最终被谋杀,猪崽子坠崖身亡,拉尔夫被角逐……这一切看似为野蛮战胜了文明,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有实力的战胜没有实力的罢了。 不幸!这一切的灾难都在于人类本身的丑恶,因此文明,真理,科学等甚至于权威都要以实力做基础,以野蛮的力量做保障。但野蛮的力量如果四处横行,而没有文明的传承,那么这个种族便将消亡。 文明与野蛮,野蛮从来没有消失,文明却非常容易毁灭。 初二:梁德龙

任务4-6 鉴频与鉴相

任务4-7 鉴频与鉴相 4-6-1资讯准备 任务描述 1.了解鉴频的概念、方法及鉴频的主要技术要求; 2.理解各类鉴频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主要特点。 资讯指南 导学材料 一、鉴频方法综述 调频信号解调又称为频率检波,是从调频波中取出原调制信号,即输出电压与输入信号的瞬时频率偏移成正比,又称为鉴频器,简称鉴频。它是把调频信号的频率 )()(t t c ωωω?+=与载波频率c ω比较,得到频差)()(t f t m ωω?=?,从而实现频率检波。 1.鉴频的方法 鉴频的方法很多,其工作原理都是将输入的调频信号进行特定的变换,使变换后的波形包含反映瞬时频率变化的量,再通过低通滤波器滤波就可以得到原调制信号。常用的鉴频方法有以下几种: (1)斜率鉴频器 它先将输入等幅的调频波通过线性网络进行频率-幅度变换,得到振幅随瞬时频率变化的调频波,然后用包络检波器将信号的振幅变化取出来;其输出信号就是原调制信号。 (2)相位鉴频器 它先将输入等幅的调频波通过线性网络进行频率-相位变换,得到附加相位随瞬时频率变化的调频波,然后用鉴相器将它的附加相移变化取出来,其输出信号就是原调制信号。

(3)脉冲计数式鉴频器 它先将输入等幅的调频波通过非线性变换网络进行波形变换,得到数目与瞬时频率成正比、但幅度和形状相同的调频脉冲序列,然后将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其输出信号就是原调制信号。 2.鉴频器的主要技术要求 鉴频器的输出电压u o随输入调频的瞬时频率f的变化特性称为鉴频特性。为了实现不失真的解调,u o应与f成线性关系,即鉴频特性曲线应为一条直线。但是,实际的鉴频特性往往是一条曲线,所以它只能在有限频率范围内实现线性鉴频。图4-6-1为一典型的鉴频特性曲线,由于该曲线与英文字母“S”相似,故又称为S曲线。由图可以看出,对应于调频波的中心频率f c,输出电压u o=0;当信号频率向左右偏离时,u o分别为正负值。 图4-6-1 鉴频特性曲线 对鉴频器主要技术要求有: (1)鉴频特性为线性 鉴频电路输出低频解调电压与输入调频信号瞬时频偏的关系称为鉴频特性,理想的鉴频特性应是线性的。实际电路的非线性失真应该尽量减小。 (2)鉴频线性范围要宽 由于输入调频信号的瞬时频率是在载频附近变化,故鉴频特性曲线位于载频附近,其中线性部分称为鉴频线性范围。要求其鉴频线性范围足够宽。 (3)鉴频灵敏度要高 在鉴频线性范围内,单位频偏产生的解调信号电压的大小称为鉴频灵敏度S d。S d越大,鉴频效率就越高。 二、鉴频电路 1.斜率鉴频器 斜率鉴频器是利用频幅转换网络将调频信号转换成调频-调幅信号,然后再经过检波电路取出原调制信号,这种方法称为斜率鉴频,因为在线性解调范围内,解调信号电压与调频信号瞬时频率之间的比值和频幅转换网络特性曲线的斜率成正比。斜率鉴频的电路模型如图4-6-2所示。

19世纪法国美术的发展

19世纪法国美术的发展 摘要:在西方美术的历史长河中,19世纪是一个特殊的阶段。艺术传统的中断和持续的艺术革命,使这百年显得流派纷呈,大师辈出。法国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摇篮,在文化艺术上显得最为活跃。巴黎是19世纪欧洲的艺术之都,蒙马特区的咖啡馆里聚集着从世界各地来到巴黎的艺术家,他们就艺术的本质问题进行各种深入的讨论和争论,经过苦心推敲形成了新的艺术概念。在这个世纪中,随着革命形势的起落和文艺思潮的变化,产生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直至最后影响深广的后印象主义。这些美术流派通过其作品和理论,对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 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所谓新古典主义也就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也非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重复,它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需要在美术上一场借古开今的潮流。同时,因为这场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力求恢复古典美术(主要指希腊美术和罗马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受理性主

义美学的支持,大量采用古代题材。与衰落的巴洛克美术、罗可可相对,它代表着一股借复古以开今的潮流,并标志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主要有如下特征: 1.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题材),在 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 2.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 3.在造型上注重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 色彩不够重视; 4.注重唯美与写实的结合,有别于传统的古典主义。 二、浪漫主义美术 新古典主义被19世纪的学院派视为典范,长期成为正统。但同时又由于它对远古和异国的热烈憧憬和官能性的倾向,也构成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的兴起与英国的产业革命直接相关。产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人们开始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这种空前的变化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敢于打破一切传统,蔑视任何权威,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

《辉煌与梦想》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辉煌与梦想》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的故事造就如今辉煌的中国。读完《辉煌与梦想》这本书之后我感触颇深,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从夏商西周到现在的21世纪,从野蛮的原始部落到现在的礼仪之邦;从封建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一切的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共同努力所得来的!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拥有了更好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带领下我们高举民主旗帜坚定不移的踏上了发展之路! 生命最大苍白,是没有梦想。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希望的民族。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走复兴路,圆中国梦。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心中都装着一个梦想,那就是中国梦。我们的祖国有着5千年的历史,有着举世无双的四大发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深深地烙下华夏子孙的足迹。有着辉煌的灿烂文化,有着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有着绵延不断的万里长城,有着雄伟壮丽的紫禁城故宫,有着风光旖旎的苏州园林,还有无与伦比的颐和园可以说,我们的祖国无与伦比。长江黄河是我们脉管里涌动的血液;三山五岳是我们身体里挺立的骨骼;草原盆地是我们敞开的胸膛;森林草地是我们繁茂的毛发。

但是翻开历史的书页,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一次鸦片战争,二次鸦片战争,其中二次英法火烧圆明园,与战胜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甚至与没参加战争的美国俄国签订条约,中法战争,中国胜,仍赔款,其中战争中竟让法国军舰停靠马尾,导致马尾船厂,南洋海军全军覆灭,左宗棠收复新疆,仍向俄国割地赔款,中日甲午战争,败给刚起步,海军不如中国的日本,北洋海军玩完,割台湾,赔款两亿,八国联军侵华,众所周知,再次火烧圆明园,签订辛丑条约,赔款忘了,但是数额巨大,民国建立后,袁世凯为得日本支持,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得到的竟然是德国在华利益转给日本,国民党蒋介石执政时,蒋介石举行北伐,实际是扫清反抗他的军阀,在济南附近遭到日本袭击,却不了了之,还有哪年不记得了,日本进攻上海,一二八事件吧,上海守军全力抵抗,但蒋介石却不给增援和补给,守军在弹尽粮绝下退出上海,日本得到上海驻军权,九一八谁都知道,这都耻辱。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我们用那颗火热的心向梦想前进。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祖国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

读书心得_枪炮病菌与钢铁

文明与野蛮,从来都是一个问题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贾雷德·戴蒙德教授通过对最近13000年来关于人类的近代史的全景考察,试图从地理学、生物学、病菌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跨学科视角解读人类社会的命运的起伏。 他认为答案存在于公元前11000年冰河结束期的年代,地理禀赋的不同决定了各个大洲发展的不同。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尤其是地理环境的差异。他甚至认为,如果一万年前,澳洲土著和现代欧洲人的祖先互换位置,那么现在澳洲土著可能不但占领了欧亚大陆,而且也占领了美洲和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而现在的欧洲人可能已经沦为澳大利亚一些遭受蹂躏的零星分布的人口。 在冰河时代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族群都过着四处飘荡朝夕不保的狩采生活,而地理禀赋的不同让各地的农业发展有所不同。气候适宜,物种繁多,作物茂密的地区,农业较为发达,大部分人能够过着定居生活,人群之间的交流沟通机会加大;农业生产带来的丰盛粮食则让某些人脱离生产劳动而从事技术创新,因此农业奠定了组织、文字、政治、以及技术等等文明基石。 由此看来,欧洲文明的霸权建构的三大优势:钢铁、病菌、枪炮,无不与农业息息相关。在欧洲人的征服史上,枪炮与钢铁的作用众所周知,但戴蒙德对病菌作用的论述则令人耳目一新。最为明显的例证在十六世纪,在墨西哥,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交锋中,使白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不是传说的先进枪火对土著的屠杀,而是天花病毒。1618年,墨西哥大陆的2000万人因传染病减少到160万,95%的原住民便是死于白人带来的天花和麻疹。科学证明,传染病菌多从动物身上变异而来,先传染给人,然后才在人类群体中传播。欧洲农业历史悠久,家畜众多,欧洲人几千年来与病菌频繁接触,已形成适应性;而印第安人则不然,农业的欠发达让他们先天缺乏和家畜接触的经验,肌体很少遭遇此类病菌,所以在天花面前溃不成军。 可见,病菌的优势也间接来自于农业。 戴蒙德教授认为四点因素决定了各大文明的竞争劣势:首先是各大陆在可以用作驯化的起始物种的野生动植物品种方面的差异,其次是大陆之内传播和迁移的速度,第三点则是各大陆之间传播和迁移的速度,最后则是各大陆之间在面积和人口总数方面的差异。因为欧亚大陆在这四个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大陆,所以农业最为发达,这也为欧洲人扫荡世界铺平了道路。但是,为什么不是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洲人呢? 从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观点来说,中国的落后是令人诧异的。中国农业产生早,而且从华南到华北不同的作物物种都有分布,加上广阔的幅员和众多的人口,中国在农业诞生一万年之后还能进行高产的集约农业。但地理的统一性在政治上表现为经常性的稳定,进而带来内部的集权以及对外在世界的漠视。最具体的例证,就是郑和下西洋在皇帝一声令下后就被停止,而哥伦布可以找到不同的国王来支持他的冒险。在地理大发现的年代,帝王一个偶然而不可逆转的决定,就让本来在航海处于上风的中国走向后退与封闭。 从某种象征角度来说,枪炮可以看作技术,钢铁则代表着资源,病菌则可以被视为传播的隐喻。资源在技术的进步下得以被使用,再辅以传播使得优势得以放大。文明如水,流水不腐是自然之理,保守不变是文明难解之痒,没有传播带来外来的交流对话甚至冲突,任何文明都会走向灭亡。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检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________”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A.山顶洞人B.北京人 C.河姆渡人D.半坡人 2 . 下列有关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人的措施,何者叙述正确? A.两人都实施分封制度B.两人都采用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C.两人都使用年号纪元D.两人都以焚书坑儒的方式控制思想 3 . 史诗电影《孔子》于2010年1月22日正式全球公映。这部电影再现了绚美灿烂的文明与野蛮惨烈的战争相互交织的春秋史诗画卷。下列哪部著作能读到这段历史() A.《资治通鉴》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D.《史记》 4 . 下列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中,哪一位通过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了黄河水患 A.禹 B.尧 C.舜

D.黄帝 5 . 下列不属于周朝贵族的是 A.诸侯 B.卿大夫 C.士兵 D.士 6 . 元谋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图中元谋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A.①B.② C.③D.④ 7 .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 A.兰亭书法B.阎立本画作C.龙门石窟D.赵州石拱桥 8 . 下列战役中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阪泉之战B.涿鹿之战C.牧野大战D.长平之战 9 . 汉武帝为实行“大一统”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整理财政的措施是 A.断绝研读儒家以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 B.招收“弟子员”、铲除“异姓王” C.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D.颁布推恩令,设河西四郡 10 . 2017年9月,以毛公鼎为原型的“金石之都”宝鼎揭幕,“金石之都”成为潍坊一张新的城市文化名片。潍坊历史上名满华夏的两位著名金石学家和收藏大师是 A.赵秉忠、陈介祺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总复习提纲[人教版]

@历史与社会@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 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 手工作坊的性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手工工场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4~17世纪,中国进入(明清)时期,出现(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的作用:(1.手工工场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手工工场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3.是社会阶级发生变化)。 手工工场的特点:(1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不再亲自参加生产; 2工人多,分工合作; 3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14~15世纪,西欧处于(农业社会)。 商人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农民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 商人地位的变化:1身份的变化:他们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2经济地位的变化:经济实力超过了王公贵族; 3政治地位的变化:商人可以担任市长;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 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达·芬奇)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 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德国)的(马丁·路德)最早发起欧洲宗教改革。 (英国)的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英国科学家牛顿主要贡献在(物理学领域),突出成就时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提出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科学的作用:(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 启蒙运动宗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反对宗教愚昧和封建专制,张扬理性的力量。) 主要代表:1(伏尔泰)法国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 2孟德斯鸠法国思想家,提倡(三权分立); 3 (罗梭)法国思想家,提倡人民主权思想。 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欧洲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 2 《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 3 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欧洲人迫切需要开辟新商路。) 1487—1488 迪亚士葡萄牙(西欧—好望角) 1492—1502 (哥伦布)西班牙西欧—美洲 1497—1498 达·伽马(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印度 1519—1522 (麦哲伦) 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1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 2方便了人口的迁徙,形成新的民族; 3 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物种的流动;

(完整版)《革命和欧洲革命》读书报告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书报告 1953年3月19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一举占领南京,自此南京成为太平天国首都。马克思密切关注中国革命,于5月20日写下这篇评论《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同年6月14日,此文作为社论载于《纽约每日论坛报》上。时间回到19世纪中期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当时的欧洲经历了1848年革命的洗礼后进入了资本主义稳定发展和繁荣的时期,但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一切问题都掩盖在繁荣的外表下,新一轮的危机即将来临。而当时的中国,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国内封建主义的压迫的加剧,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马克思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时期的矛盾,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所造成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爆发农民起义的原因以及中国的农民起义对欧洲革命的影响,并对欧洲即将到来的新的政治、经济危机做出了预言。 这篇文章中,马克思分析问题的方法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统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初读此文,有些不理解马克思在开头所引用的关于“两级相联”的目的,直到反复读了好几遍全文,才渐渐理解马克思所要表达的思想。马克思运用对立统一的原则,分析说明中国与侵略中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两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明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时代的大环境下,全球逐渐连成一体,中国也不再闭关锁国、与世隔绝,它的一举一动深刻地影响着欧美的经济体系。而欧美强行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后,对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马克思在这里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在这篇文章中,矛盾是中国和英国及一些欧洲国家。表面上看来,他们是相互对立的,英国用战争的方式打开中国市场,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这些固然是出于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的要求,英国也借此保护了罪恶的鸦片贸易,随着中国市场的打开,大量外国商品的流入对中国的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由原来的贸易顺差转为了贸易逆差。白银大量流出,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经济赔款使税收负担加重,导致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国部分官员纵容贩卖鸦片的恶行,贪污腐败,腐蚀了中国封建家长制的权力体制。还影响了社会风尚等其他方面,中国社会开始解体,而太平天国运动是推动中国封建社会解体的重要一环。百姓不堪负重,当最终天灾出现的时候,百姓走投无路揭竿而起,接下来便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起义。太平天国,中国几千年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全盛时占据中国半壁江山,坐拥最为富庶的江南。 中国爆发了革命同样又深刻地影响了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资本主义的扩张的原因在于他们需要寻找广阔的市场,而中国这个广阔市场在爆发了革命之后,必然造成市场的缩水。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产出没有限制的增加,依靠不断扩张的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才能消耗那么多的产出,但市场的扩大人赶不上工业的增长,一场危机潜伏已久。马克思以茶叶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