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朝陈国皇帝列表

南朝陈国皇帝列表

南朝陈国皇帝列表
南朝陈国皇帝列表

中国古代皇帝顺序列表大全

秦赵氏 [4] [5] (皇帝之名由此始)始皇帝讳政 二世皇帝讳胡亥 三世皇帝讳子婴 汉刘氏 太祖高皇帝讳邦 孝惠皇帝讳盈 太宗孝文皇帝讳恒 高宗孝景皇帝讳启 世宗孝武皇帝讳彻 孝昭皇帝讳弗陵 中宗孝宣皇帝讳询 高宗孝元皇帝讳奭 统宗孝成皇帝讳骜 孝哀皇帝讳欣 元宗孝平皇帝讳衎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 显宗孝明皇帝讳庄 肃宗孝章皇帝讳炟 穆宗孝和皇帝讳肇 孝殇皇帝讳隆 恭宗孝安皇帝讳祜 敬宗孝顺皇帝讳保 孝冲皇帝讳炳 孝质皇帝讳纘 威宗孝桓皇帝讳志 孝灵皇帝讳宏 孝献皇帝讳协 魏曹氏 太祖武皇帝讳操 祖文皇帝讳丕 烈祖明皇帝讳叡 邵陵县公讳芳 高贵乡公讳髦 元皇帝讳奂 蜀汉刘氏 昭烈皇帝讳备 孝怀皇帝讳禅 吴 高祖武烈皇帝讳坚 世宗桓皇帝讳策 太祖大皇帝讳权 会稽王讳亮 景皇帝讳休

末皇帝讳晧 晋司马氏 太祖高皇帝讳懿世宗景皇帝讳师 太宗文皇帝讳昭世祖武皇帝讳炎孝惠皇帝讳衷 孝怀皇帝讳炽 孝湣皇帝讳邺 中宗元皇帝讳睿 肃宗明皇帝讳绍 显宗成皇帝讳衍 康皇帝讳岳 孝宗穆皇帝讳聃 哀皇帝讳丕 废皇帝讳奕 太宗简文皇帝讳昱烈宗孝武皇帝讳曜安皇帝讳德宗 恭皇帝讳德文 南朝 宋刘氏 高祖武皇帝讳裕 少帝讳义符 太祖文皇帝讳义隆世祖孝武皇帝讳骏前废帝讳子业 太宗明皇帝讳彧 後废帝讳昱 顺皇帝讳准 南朝 齐萧氏 太祖高皇帝讳道成南齐世祖武皇帝讳赜前废帝讳昭业 後废帝讳昭文 高宗明皇帝讳鸾 炀皇帝讳宝卷 和皇帝讳宝融 南朝 梁萧氏 高祖武皇帝讳衍太宗简文皇帝讳纲元皇帝讳绎

敬皇帝讳方智 南朝 陈陈氏 高祖武皇帝讳霸先 世祖文皇帝讳蒨 废帝讳伯宗 高宗孝宣皇帝讳顼 後主讳叔宝 隋杨氏 高祖文皇帝讳坚 炀皇帝讳广 恭皇帝讳侑 唐李氏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讳渊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讳治 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讳曌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讳显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讳旦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讳亨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讳豫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讳适 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讳诵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讳纯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讳恒 敬宗睿武昭湣孝皇帝讳湛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讳昂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讳炎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讳忱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讳漼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讳儇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讳晔 昭宣光烈孝皇帝讳祝 宋赵氏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讳匡胤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讳炅 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讳恒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讳祯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讳曙 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讳顼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讳煦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讳佶 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讳桓

汉朝皇帝列表

汉朝皇帝列表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共210年 汉代有西汉,东汉两个时期。西汉又叫前汉,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起至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止,因国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在东汉国都洛阳的南面,故称西汉。西汉共有14个帝王,包括吕后和昌邑王刘贺。所附的淮阳王刘玄,败降后被勒杀。 高祖(刘邦)字季(公元前256--前195年,一作公元前247--前195年)。 汉开国皇帝,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于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箭伤,后创伤复发而死,终年53岁,葬于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 惠帝(刘盈)(公元前211--前188年)。 高祖长子,高祖死后继位。在位7年,病死,终年24岁,葬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0里处)。 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前157年)。 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后,周勃等杀死吕产,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病死,终年46岁。葬于霸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35里处)。 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前141年)。 文帝第三子,文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终年48岁,葬于阳陵(今陕西省高陵县西南30里处)。 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 景帝第十子,景帝死后继位。在位54年,于巡视途中病死,终年71岁。葬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17里处)。 昭帝(刘弗陵)(公元前94--前74年)。 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终年22岁,葬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 昌邑王(刘贺) 生卒年不祥。武帝孙,昭帝侄。昭帝死后无子,由他继位,在位27日,因淫戏无度,被辅政大臣霍光废黜,后事不祥。 宣帝(刘询)(公元前90--前49年)。 武帝曾孙,昌邑王被废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终年42岁,葬于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15里处)。 元帝(刘奭)(公元前76--前33年)。 宣帝子,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终年44岁,葬于渭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

中国历史朝代皇帝列表大全

中国历史朝代皇帝列表大全 一、中国古代皇帝概况: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尝试从廿五史等工具书中搜集大量帝王资料,编制一览表,包括朝代、称号、生殁年代、在位年代、登基岁数、年号等,并在备注中列出死因。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 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 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赢政(49)、宋太祖赵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极(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绪皇帝(37)、咸丰皇帝(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赢胡亥(23)、顺治皇帝(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11位,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万历帝(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元顺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

汉朝历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一览表

汉朝历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一览表 分享到: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长陵、汉孝惠皇帝刘盈安陵、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霸陵、汉孝景皇帝刘启阳陵、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茂陵、汉孝昭皇帝刘弗陵平陵、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杜陵、汉高宗(后除庙号)孝元皇帝刘奭(shì)渭陵、汉统宗(后除庙号)孝成皇帝刘骜延陵、汉孝哀皇帝刘欣义陵、汉元宗(后除庙号)孝平皇帝刘衎(kàn )康陵 西汉(前206年—8年)庙号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汉太祖 (汉高祖)[1] 高皇帝刘邦-前206年—前195年 -孝惠皇帝[2] 刘盈-前195年—前188年 -前少帝[3] 刘恭-前188年—前184年 -后少帝[4] 刘弘-前184年—前180年 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前元、后元前180年—前157年 -孝景皇帝刘启前元、中元、后元前157年—前141年 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建元、元光、元朔、元狩、 元鼎、元封、太初、天汉、 太始、征和、后元前141年—前87年 -孝昭皇帝刘弗陵始元、元凤、元平前87年—前74年 --刘贺[5] -前74年 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 (刘病己) 本始、地节、元康、神爵、 五凤、甘露、黄龙前74年—前49年 汉高宗孝元皇帝刘奭初元、永光、建昭、竟宁前49年—前33年 汉统宗孝成皇帝刘骜建始、河平、阳朔、鸿嘉、 永始、元延、绥和前33年—前7年 -孝哀皇帝刘欣建平、元寿前7年—前1年 汉元宗孝平皇帝刘衎元始前1年—5年 -孺子皇帝[6] 刘婴居摄、初始 5年—8年 注: 1. 司马迁的《史记》中称刘邦庙号为汉高祖,后世多因循之。实际庙号为汉太祖。 2. 汉朝(包括东汉、西汉)除汉高帝和汉光武帝外,所有皇帝的谥号前都有一个“孝”字,意喻强调孝治天下,如刘恒的谥号汉文帝也可作孝文皇帝或孝文帝。 3. 汉文帝之前是汉高后掌权,期间有两位傀儡少帝刘恭和刘弘。实质上汉文帝只是正式继任的汉朝皇帝。 4. 同上。 5. 汉宣帝之前是昌邑王刘贺。昌邑王即位仅27日就被霍光废黜。

汉朝皇帝世系图

汉高祖 刘邦 前 256-前 202-前 195 汉惠 帝 齐悼惠王 刘肥 前 221-前 189 刘盈 前 210前 195前 188 后少 帝 城阳景王 刘章 前 200-前 177 前少帝 ?-前 188-前 184 刘弘 前 192前 184前 180 梁共 城阳恭王 刘喜 ?-前 144 长沙定王 刘发 ?-前 127 汉武帝 刘彻 前 157-前 141前 87 王 刘买 ?-前 136 梁平 王 刘襄 ?-前 96 梁贞 海昏侯 城阳敬王 刘义 ?-前 110 舂陵戴侯 刘熊渠 悼皇考 刘外 刘进 前 113-前 91 刘贺 前 92前 74前 59 王 刘毋 伤 ?-前 85 汉景帝 刘启 前 188-前 157前 141 梁孝 王 刘武 ?-前 144 汉文帝 刘恒 前 202前 180前 157 高后吕雉
昌邑哀 城阳顷王 刘延 ?-前 118 舂陵节侯 刘买 戾太子 刘据 前 128-前 91 王 刘髆 ?-前 86
汉昭帝 刘弗陵 前 94-前 87-前 74

梁敬 城阳惠王 刘武 ?-前 97 刘利 刘回 汉宣帝 刘询 前 91-前 74-前 49 王 刘定 国 ?-前 45 梁夷 汉元帝 城阳荒王 刘顺 刘子张 刘钦 ?-3 刘奭 前 75-前 49-前 33 楚孝王 刘嚣 ?-前 25 东平思王 刘宇 ?-前 20 王 刘遂 ?-前 39
汉成 帝 更始帝 刘玄 ?-23-25 汉光武帝 刘秀 前 6-25-57 刘骜 前 51前 33前7 汉哀帝 刘欣 前 27-前 7前1 严乡侯 广戚侯 刘显 刘信 ?-7 恭皇 刘康 ?-前 23 中山孝王 刘兴 ?-前 8 广戚炀 侯 刘勋 东平炀王 刘云 ?- 前 4
梁荒 王 刘嘉 ?-前 24
式节侯 刘宪
式侯 刘萌
汉明帝 刘庄 28-57-75
汉平帝 刘衎 前 9-前 1-6
梁王 刘立 ?-3
刘盆子 10-25-27?
汉章帝 刘炟 57-75-88
孺子 刘婴 5-6-8-2 5 济北 惠王 刘寿 ? -120 北乡 刘雄 孝崇皇 刘翼 孝元皇 刘淑 孝穆皇 刘开 ?-132
刘永 ? -25-2 7 刘纡
千乘贞王 刘伉 ?-93
孝德皇 刘庆 78-107
汉和帝 刘肇 79-88-10 5
乐安夷王 刘宠 ?-122
汉安帝 刘祜 94-106-12 5 汉顺帝 刘保
汉殇帝 刘隆 105-106
侯 刘懿 ? -125
勃海孝王 刘鸿
刘弘

《东汉的兴衰》参考教案3

《东汉的兴衰》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武中兴”的主要内容、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等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光武中兴”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官僚地主兼并土地、豪门世族跋扈、私人武装不断出现,东汉王朝逐渐走向衰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中国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用古代盛世同当今中国的情况比较,认识到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重点难点: 重点:“光武中兴”;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难点:东汉衰败的原因及表现,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 教学准备: 光武帝刘秀图片;彩绘陶击鼓说唱俑图片;相关史料;PPT课件。 教学基本过程: 导入新课: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经过历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盛局面,但是到了西汉末年,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特别是在王莽篡权之后,实行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改革,引起社会混乱,农民起义、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这个时候正需要一位有作为的人来安邦定国、重整朝纲,于是就出现一个这样的人建立了东汉政权。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3课。第13课东汉的兴亡(板书) 感知理解: 一、光武中兴 1.东汉建立。 (1)引导:汉朝的历史不仅包括西汉,还包括东汉。那么,东汉是怎样建立的,由谁建立的,它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找出问题

的答案。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不久,王莽政权又被农民起义推翻。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2)讲解:东汉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如同东周的都城洛邑在西周都城镐京之东,因此历史上有西汉、东汉、西周、东周之称。历代史书党将西汉称为前汉,东汉称为后汉,这是从时间上指称。 (3)课件出示西汉和东汉简表。 2.统治政策。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光武帝统治的措施。 归纳: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3.局面出现。 (1)讲解:光武帝统治以后,经济恢复,人口增加,出现“中兴”局面。西汉后期至王莽时期残破的社会局面,经过光武帝刘秀十多年精心治理,转变为比较安定的局面。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使衰败的汉朝重新振兴,所以谥号“光武”。历史上称他统治的时期为“光武中兴”。 (2)刘秀一生中几个阶段:①参加起义军,在昆阳之战中起积极作用;②以地主阶级代理人身份重建汉政权;③调整统治政策,出现中兴局面。 (3)出示“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的对比列表。

中国古代帝王谥号谥法全解

中国古代帝王谥号谥法全解 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古者有大功,则赐之善号以为称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名谓号谥。 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靖民则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同于天地。 仁义所往曰王。民往归之。 立志及众曰公。志无私也。 执应八方曰侯。所执行八方应之。 赏庆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从之成群曰君。民从之。 扬善赋简曰圣。所称得人,所善得实,所赋得简。 敬宾厚礼曰圣。厚于礼。 照临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谮诉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绥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谏争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谏。 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渊源流通曰康。性无忌。 温柔好乐曰康。好丰年,勤民事。 安乐抚民曰康。无四方之虞。 合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 布德执义曰穆。故穆穆。 中情见貌曰穆。性公露。 容仪恭美曰昭。有仪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 圣闻周达曰昭。圣圣通合。 治而无眚曰平。无灾罪也。

执事有制曰平。不任意。 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 由义而济曰景。用义而成。 耆意大虑曰景。耆,强也。 布义行刚曰景。以刚行义。 清白守节曰贞。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坦然无私。 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 克敬动民曰桓。敬以使之。 辟土兼国曰桓。兼人故启土。 能思辩众曰元。别之,使各有次。 行义说民曰元。民说其义。 始建国都曰元。非善之长,何以始之。 主义行德曰元。以义为主,行德政。 圣善周闻曰宣。闻,谓所闻善事也。 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 叡圉克服曰庄。通边圉,使能服。 胜敌志强曰庄。不挠,故胜。 死于原野曰庄。非严何以死难。 屡征杀伐曰庄。以严厘之。 武而不遂曰庄。武功不成。 柔质慈民曰惠。知其性。 爱民好与曰惠。与谓施。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 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 刚德克就曰肃。成其敬使为终。 执心决断曰肃。言严果。 不生其国曰声。生于外家。 爱民好治曰戴。好民治。 典礼不愆曰戴。无过。 未家短折曰伤。未家,未娶。 短折不成曰殇。有知而夭殇。 隐拂不成曰隐。不以隐括改其性。 不显尸国曰隐。以闲主国。 见美坚长曰隐。美过其令。 官人应实曰知。能官人。 肆行劳祀曰悼。放心劳于淫祀,言不修德。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称志。 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险圮。 凶年无谷曰荒。不务耕稼。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尝试从廿五史等工具书中搜集大量帝王资料,编制一览表,包括朝代、称号、生殁年代、在位年代、登基岁数、年号等,并在备注中列出死因。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 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赢政(49)、宋太祖赵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极(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绪皇帝(37)、咸丰皇帝(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赢胡亥(23)、顺治皇帝(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 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11位, 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万历帝(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元顺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刘备的儿子阿斗、蜀后主刘禅(40年)。 在位超过30年的有19位,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位帝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位帝王 第十名:千古仁君----宋仁宗赵祯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后,第二个比较开放和宽容的时期。其根源就在于太祖皇帝赵匡胤的洪量宽容。宋仁宗赵桢即位后,把这个传统弘扬到最大。宋朝的法律规定不能在朝庭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臣下除了谋反和叛逆外,不得杀戮。又专门建立了言官制度。从此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宋朝皇帝对属下的不同意见,或任之,或贬官,或免职,而从不杀戮,也从不迫害。宋朝不兴文字狱,对读书人比较宽容。因此造就了很多杰出的诗人词人,写出了流传千古含沙射影的愤恨张狂之诗词,有了宋词之盛。 赵祯生于帝王世家,12岁即位,23岁亲政。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受到历代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 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仁宗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28枚,每枚钱主干。仁宗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两万八千钱,我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 一天,仁宗处理事务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后来皇后知道了,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

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仁宗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边看成惯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御厨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要数百只,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不堪计算,只因为我的一碗饮食,而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我于心不忍,因此宁愿忍一时之饿。” 能臣侍明主。宋朝有名的治世名臣几乎都出现在宋仁宗时期。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屡屡犯颜直谏,情急之下唾沫时常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 赵祯治国追求的是天下太平而不是大一统。有一次,使者报告说高丽的贡物越来越少了,要求出兵。仁宗说:这只是国王的罪过。现在出兵,国王不一定会被杀,反而要杀死无数百姓。所以最终置之不理。 宋仁宗主张宽容、宽厚、宽松,甚至容得下“大逆不道”的言论。四川有个秀才屡试不中,便写诗煽动造反,成都太守将他缚送京城,交给皇帝严加惩治。可是仁宗却道:“这是老秀才自觉怀才不遇,急于要做官,写首诗泄泄愤,怎能治罪呢,不如给他个机会,看一下他的表现吧。"于是就给了他个官做。 宋仁宗个人魅力的影响力在其在位之时就已跨越了国界。宋仁宗在位42年,周围敌国在宋朝边境的驻军逐渐全部撤除。仁宗临终前留下遗诏:丧礼必须从简。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举国上下一片悲痛,就连乞丐也都焚烧纸钱大哭。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整个都城,以至天日无光,偏远地区的人们也带孝帽哀悼。讣告送到周围敌国,敌国百姓竟然自发沿街痛哭悼念,就连辽国皇帝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大哭到:我们已经42年没有兵戎相见了啊。 宋仁宗赵祯的仁德和气量可谓一代明君圣主。虽然没有实现大一统,但百姓生活在宋仁宗时期的宋朝,远比生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其他任何时期更幸福。宋仁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给后世历代帝王做出了表率,成为以后历代明君推崇的榜样。宋仁宗的治国模式至今仍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学习和研究的重点。仁政一直是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宋仁宗将国家的文治艺术推向了古代社会的巅峰,造就了古代中国一世繁华,被誉为千古第一仁君。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一、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华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 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 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第2任姬己挚 BC2598年—BC2515年 第三代姬蟜极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 第四代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姬穷蝉生子敬康 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 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 第六代姬句望 第七代姬桥牛 第八代姬瞽叟 第九代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 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 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 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 第2任姒启

第3任姒太康第4任姒仲康 第5任姒相第6任后羿(妻嫦娥)第7任寒浞 第8任姒少康 第9任姒杼 第10任姒槐 第11任姒芒 第12任姒泄 第13任姒不降 第14任姒扃 第15任姒廑 第16任姒孔甲 第17任姒皋 第18任姒发 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 大夏王朝共19王立国440年 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原都亳邑227年 第2任子外丙第3任子仲壬第4任伊尹 第5任子太甲 第6任子沃丁 第7任子太庚

第8任子小甲 第9任子雍己 第10任子太戊 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 第12任子外壬 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 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 第15任子祖辛 第16任子沃甲 第17任子祖丁 第18任子南庚 第19任子阳甲 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第21任子小辛 第22任子小乙 第23任子武丁 第24任子祖庚 第25任子祖甲 第26任子廪辛 第27任子康丁 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

中国朝代皇帝表

中国朝代皇帝表 春秋战国春秋,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秦朝(统一后)公元前22l--2Ol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1],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 秦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2]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3]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 秦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画像) 秦惠文王嬴驷 秦武王嬴荡 秦昭襄王嬴则 秦孝文王嬴柱 秦庄襄王嬴子楚 秦始皇嬴政 秦二世嬴胡亥 秦三世嬴子婴 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汉朝前202—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亦有以西汉与东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汉代被称为“炎汉”。又因皇帝姓刘而称“刘汉”。[1-2] 公元前206年刘邦封为汉中王。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长安。西汉王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时期达到极盛,史称“汉武盛世”,昭宣时期再次复兴,史称“昭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篡夺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结束。不久之后发生了绿林和赤眉大规模农民起义,公元23年新朝灭亡。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3]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朝政黑暗,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东汉政府名存实亡,各地军阀割据称雄。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汉朝皇帝皇后历代列表 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又称前汉,与东汉(后汉)合称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有14个皇帝,历经211年。 秦朝灭亡后,经过楚汉之争,刘邦获胜。[1]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定都长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又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手工业及商业领域均取得明显进步,史称休养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景象。 西汉皇帝表 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刘盈 汉前少帝刘恭

汉朝皇帝列表,汉

汉朝皇帝列表,汉朝历代皇帝皇后列表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汉朝皇帝列表,汉朝历代皇 帝皇后列表图,皇帝,古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通过汉朝皇帝列表,汉朝历代 皇帝皇后列表图讲述伟大的汉朝历史。 汉朝皇帝列表,汉朝历代皇帝皇后列表 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2帝。 西汉自高祖刘邦创建以来,使中国一度成为强盛、富饶的大帝国。因此,西汉 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中兴。 (1)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年) 前206年---前195年在位,汉高祖刘邦,字季,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 4年,打败项羽。与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刘邦在位12年,死于 前195年,时年62岁。

(2)惠帝刘盈(前211--前188) 前195---188年在位,刘盈,刘邦的儿子,母吕后(雉)。刘盈为人软弱,吕 后专权。在位8年,死于前188年,时年24岁。 (3)吕后吕雉(前241--前180) 前188---前180年在位,吕后,姓吕名雉,刘邦妻子。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 助手。刘邦死后,惠帝立,吕后掌权,她手段残忍,野心勃勃。惠帝死后,她 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 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4)文帝刘恒(前202--前157年) 前180---前157年在位,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前202年,吕后死,刘恒即位。即位后削弱诸侯势力,减轻农民赋税,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

中国历史故事汉朝历史故事集锦说课讲解

中国历史故事汉朝历史故事集锦 汉朝历史13-05-11汉朝皇帝列表,汉朝历代皇帝,汉朝皇帝历史资料介绍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前202年-9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13-05-11王昭君人物资料介绍,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中国古代汉朝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又称明妃,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留有昭君出塞的故事。王昭君约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宜昌兴山县昭君村...13-05-10西汉名将霍去病,一代天才军事家,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霍去病(前140-前117年),汉族,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13-05-10汉文帝皇后窦漪房,麻雀变凤凰的历史传奇汉朝出过诸多有名有回肠荡气故事的皇后。以政治家的标准考量,除了高后吕雉,当属文帝皇后窦漪房。她历四朝,全心辅佐汉初有为的三个皇帝,创

下历史上着名的文景之治,窦猗...13-05-10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汉武皇后陈阿娇被废的原因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这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笔下的《阿娇怨》的七绝诗。短短四句小诗讲述了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从万...13-05-10韩信生平资料介绍,韩信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13-05-10韩信拜将典故,韩信是西汉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13-05-10刘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历史上最荒唐的皇帝刘贺,西汉第9任皇帝,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史称昌邑王,刘贺是西汉时期最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之孙,五岁时袭父刘髆封为昌邑王。刘贺是个典型的不学无术的纨...13-05-10李陵之降,李陵投降匈奴之后的二、三事李陵是西汉着名将领飞将军李广大儿子李当户之子,也是一员猛将。李广一家可谓是满门忠烈,代代相传,只可惜李氏家族都是悲剧人物。李陵之降公元前99年(汉武帝天汉二年)...13-05-10飞将军李广之死,李广是西汉王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 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 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 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

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 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

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 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 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 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 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 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 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 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

西汉皇帝顺序表

西汉皇帝顺序表 -- -- -- -- -- -- -- -- -- -- -- -- 西刘邦 西汉高祖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因为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西汉第二位:汉惠帝(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开国皇帝的嫡长子,母亲,在位7年。 刘盈的人际关系图: 父亲:刘邦、刘季 母亲:吕雉 妹妹: 儿子:汉前少帝、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后改封常山王)、轵侯刘朝、壶关侯(后改封淮阳王) 刘盈之后的继位皇帝:刘恭(刘盈跟一个宫女的儿子) 汉朝第三个:西汉前少帝(前190年—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皇命令汉惠帝皇后(汉宣平侯之女,为时,无子)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周美人。 汉前少帝,刘姓,名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也是西汉王朝第三位皇帝。父亲是汉孝惠帝,母亲是惠帝时期的美人,一个被政治牺牲的女人。因为惠帝皇后张嫣没有生孩子,而惠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于是吕雉找来惠帝妃子中一个美人的儿子过继到皇后张嫣身下,并杀了美人,接着立这个儿子为皇帝,是为汉前少帝。吕太后开始了临朝称制 汉朝的第四位:西汉后少帝(?-公元前180),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命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公元前180年9月,吕雉逝世。经过周勃、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朝臣认为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应废黜。朝臣选定代王作为新皇帝并迎入长安,遂于11月14日诛杀刘弘。

汉朝历代皇帝简介

汉朝历代皇帝简介 西汉王朝: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中阳里人,汉族,字季,原为地痞无赖,后买官当上泗水亭长。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后趁关中兵少趁虚入。数败于项羽,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登基不久在白登城被匈奴国冒顿单于包围数月,被迫求和。在位后大杀功臣,激起英布谋反并被击成重伤,旋归天。 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是汉朝的第三位皇帝,公元前180—公元前157年在位。他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弟,母薄姬,初被立为代王,建都晋阳。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吕产、吕禄企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刘恒在周勃、陈平支持下诛灭了诸吕势力,登上皇帝宝座。他在位期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他在位的23年成为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与汉景帝并列为“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公元前141)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长子,母亲窦姬(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 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 虽有谄媚溢美之意,但还是从几个侧面反映了景帝政治及其个性特征。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汉族,出生于长安,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

中国古代帝王一览表~很全很精辟!

中国古代帝王一览表~很全很精辟!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 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 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 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 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 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 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 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 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雄图大略的皇帝 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 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昏庸、荒淫皇帝 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在位最久的皇帝 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 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 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 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

西汉皇帝列表

西汉时期君主庙号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太上皇帝 (太祖追谥) 刘煓-- 汉太祖 (汉高祖)[1] 高皇帝刘邦-前206年—前195年 -孝惠皇帝[2] 刘盈-前195年—前188年 -前少帝[3] 刘恭-前188年—前184年 -后少帝[4] 刘弘-前184年—前180年 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前元、后元前180年—前157年 -孝景皇帝刘启前元、中元、后元前157年—前141年 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建元、元光、元朔、元狩、 元鼎、元封、太初、天汉、 太始、征和、后元前141年—前87年 -孝昭皇帝刘弗陵始元、元凤、元平前87年—前74年 -废皇帝刘贺[5] -前74年 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 (刘病己) 本始、地节、元康、神爵、 五凤、甘露、黄龙前74年—前49年 汉高宗孝元皇帝刘奭初元、永光、建昭、竟宁前49年—前33年 汉统宗孝成皇帝刘骜建始、河平、阳朔、鸿嘉、 永始、元延、绥和前33年—前7年

-孝哀皇帝刘欣建平、元寿前7年—前1年 汉元宗孝平皇帝刘衎元始前1年—5年 -孺子皇帝[6] 刘婴居摄、初始5年—9年 注: 1. 司马迁的《史记》中称刘邦庙号为汉高祖,后世多因循之。实际庙号为汉太祖。 2. 汉朝(包括东汉)除汉高帝和汉光武帝外,所有皇帝的谥号前都有一个“孝”字,意喻强调孝治天下,如刘恒的谥号汉文帝也可作孝文皇帝或孝文帝。 3. 汉文帝之前是汉高后掌权,期间有两位傀儡少帝刘恭和刘弘。 实质上汉文帝只是正式继任的汉朝皇帝。 4. 同上。 5. 汉宣帝之前是汉废帝昌邑王刘贺。刘贺即位仅27日就被霍光废黜。 6. 刘婴为皇太子,号孺子。王莽摄政,称摄皇帝。

西汉十二帝谱

西汉 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2帝。 西汉朝皇帝谱

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始于光武帝刘秀,终于汉献帝刘协,共12帝。东汉王朝中后期,完全被宦官,外戚交替掌握。造成社会动荡,政权不稳。最终分裂亡国。 东汉朝皇帝谱 光武帝刘秀(前6-57)25年称帝,在位33年 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25年刘秀称帝。死于公元57年,时年64岁。 明帝刘庄(28-75)57年即位,在位19年 明帝,刘秀的第四子。明帝在位时,吏治比较严明,赋税比较少,人民生活安定。死于75年,时年48岁。 章帝(58-88)75年即位,在位14年 章帝,明帝第五子。章帝“好儒术”,在位时有班超出师西域。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尤善草书,后世称“章草”。死于88年,时年31岁。 和帝(79-105)88年即位,在位18年 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后杀窦宪掌权。在位18年,死于105年。时年27岁。 殇帝(105-106)105年即位,在位1年 殇帝,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死。

安帝(94-125)106年即位,在位20年 安帝刘祜,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邓太后掌权。太后死后掌权。安帝时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死于125年,时年32岁。 顺帝(114-144)125年即位,在位20年 顺帝刘保,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顺帝死于144年,时年30岁。 冲帝(143-145)1444年即位,在位半年 冲帝刘炳,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 质帝(138-146)145年即位,在位1年 质帝刘缵,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 桓帝(132-167)146年即位,在位22年 桓帝刘志,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外戚掌权。后又宦官专政。桓帝死于167年,时年36岁。 灵帝(156-189)168年即位,在位22年 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终于于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灵帝死于189年,时年33岁。 献帝(181-234)(189-220)年在位,在位32年 献帝刘协,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死于234年,时年54岁。献帝从未掌握朝政。 东汉历代皇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