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2019年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完整word版2019年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完整word版2019年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完整word版2019年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1、推力和拉力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体验活动,使学生知道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2.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3.引导学生在表达交流中,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现象来分析得出来的实验结论--- 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教学过程:一、使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师演示:推开门和拉开窗户。学生感受:推开推和拉物体会怎样?我们有什么感受? 1. 门和拉开窗户。推一名同学和拉一名同学。你们问:刚才老师做了哪些动作,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在推、和拉这位同学后,

看到了这位同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变化?如果学生. 学生结合学生移动或走动的现象分析出:是因为受到了力的缘故估计:

没有想到,师则问:因为他受到了什么才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2.二、通过学生的实验证明活动,使学生知道: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1.小组讨论交流:推和拉物体时你会感受到什么? 2.听讨论结果的汇报::向里推门能把门推开。估计 1 :向左边位窗户,能把窗户拉开。估计 2 3:我推讲桌,推不动,因为我力气小。估计:我拉窗帘,可以把窗帘拉开。估计 4 我擦地时,要推拉拖布,要用力。:估计 5

1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估计 6:我提着书包,觉得书包在拉我的手。

3.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5. 师总结: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一些问题凭借我们自己的力量也能够解决。

三、推拉纸蝙蝠

1、按课本中的图制作一只纸蝙蝠。

2、用手推和拉蝙蝠的翅膀。

3、推拉蝙蝠的翅膀时你感受到什么?观察到什么现象?

4、师总结:推拉蝙蝠的翅膀时要用力,同时的耳朵会动。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四、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其结论是否正确 : 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力有大小;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1.师:投影中罗列问题:力不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力没有大小、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2.要求:学生结合投影的内容,让学生讨论这些问题是否正确。

3.听学生的汇报:

要求: 学生要阐述理由。

4.探究要求: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研究,从而验证自己刚才的判断是否正确。

5.学生小组探究:

6.听汇报: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怎么做的?得出了什么结论。(教师顺势进行板书)

7.师小结:静止和运动是物体存在的状态。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我们也可以说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应用与拓展

1、思考回答: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的拉力?

2、学生回答:推车、拉车、开门、关门、开窗、关窗、拉窗帘、拉行李箱、升旗、拔河

3、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推力和拉力。

板书设计:

推力和拉力

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2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2、改变物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通过实探究生活中有关力改变物体形状的科学现象。

3、寻找物体的形状的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通过实探究生活中有关力改变物体形状的科学现象。教学准备:橡皮筋、气球、橡皮、塑料尺、铁丝等、课件

预习要求:观察生活中力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玩变脸游戏,激趣导入

1、(教师玩一个变脸游戏,引导学生看一看。)同学们,大家看一看,老师用手在脸上这样一捏,老师的脸还跟原来一样吗?(不一样了)大家也像老师一样做一做变脸游戏,看谁做的最滑稽有趣。

2、学生做变脸游戏,教师指 5 到 6 名学生上台表演。(注意不重复)

3、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我们的脸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让我们的脸发生了变化?

4、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是的,我们的脸发生变化是因为力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改变物体的形状。

5、板书课题:

2、改变物体的形状

6、学生齐读课题。

7、出示几块橡皮泥。提出问题:拉一拉,捏一捏,橡皮泥会怎样?

二、探究物体形状的改变

(一)捏橡皮泥

1、用多种方法试一试,橡皮泥会怎样?

2、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回答:拉一拉,捏一捏,搓一搓,压一压橡皮泥会怎样?

A :拉一拉,橡皮泥会变成长条形。B、搓一搓,可以搓成圆形或圆柱形。C、用手压一 3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压,可以压成片形。

D、可以用手捏成任意任意形状。

E、橡皮泥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形状变了。

(二)改变其它物体的形状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带一些东西到学校来,比如橡皮擦、铁丝、橡皮筋、塑料尺、海绵、气球等等。大家带来了吗?

学生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放在桌子上面,展示一下。

2、同学们带的东西真多呀!大家看这些东西放在桌子上面是这个形状,那么大家能不能使这些东西的形状发生改变呢?下面请大家动手来试一试。

3、学生自由动手操作,用各种方法使这些东西的形状发生变化,

3、可伸缩的橡皮筋

教学目标:

1、知道有些物体有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去掉力后形状还能恢复。

2、知道橡皮筋、弹簧等变形之后力图恢复到原来形状所产生的力就是弹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橡皮筋、弹簧、海绵等,认识有些物体有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去掉力后形状还能恢复。

2、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示它们形状变化及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并初步认识此为弹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乐于探索弹力的奥秘,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

4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2、愿意与同学合作,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什么是弹力教学准备:测力计、弹簧、橡皮筋、勾码、统计表、统计图、气球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肯定都见过弹簧和橡皮筋,那你见到的弹簧和橡皮筋都用在一些什么地方?橡皮筋和弹簧有什么特点?在这些物品里面这些弹簧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 圆珠笔、自行车、床垫、蹦床、弹弓、松紧带等等用到了弹簧和橡皮筋。老师: 非常聪明的同学们,一下子就举出这么多例子来,那这些弹簧的作用呢?学生:坐下去的时候不会太硬、在泥泞的路上不会太颠簸等等。老师:这些都是利用了弹簧的可伸缩性,增大缓冲呢。

二、玩橡皮筋和弹簧

1、先拉长橡皮筋,然后松手,观察橡皮筋的形状变化。和桌上放着的没有动的橡皮筋比一比。(用力拉橡皮时,橡皮筋伸长了;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2、你拉长橡皮筋时手有什么感觉?(手要用力)

3、停止用力会怎样呢?(橡皮筋缩回到原来的样子)

4、注意:拉伸橡皮筋时要注意安全。

三、不同物体的形状变化。

4、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5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1、能通过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感受春天的到来,初步了解一些春天的主要特征。

2、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悦。

3、学习观察春天的变化,发现春天的特征。

4、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乐于参与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丰富,记录春天植物的变化及春游中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

1、提前要求学生观察春天的现象(天气变化、动物的活动、植物的生长及人类生活的变化。)

2、提前要求学生每天观察桃花的变化。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引入谈话:朗诵朱自清的《春》的开头部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写的《春》的开头部分,大家认为他的怎么样?

2、出示春天景物课件。师:春天,万物复苏,是植物的好季节,让我们行动走来吧!

二、观察春天的特点

1、问题导入:春天悄悄地来了,春天在哪里呢?小动物、树、花草、天气、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由冬到春的季节变化对人类及动植物有哪些影响?

2、学生讨论交流上面的问题。

3、汇报交流结果: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总结板书。(通过总结板书,一是方便教 6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二是便于学生发现自己还没有找到的春天的特点;三是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梳理有关春天的特点)

( 1)春天天气的变化:冰雪融化、天气变暖、气温逐渐升高、北方由下雪变为下雨

5、做个绿色小使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讲讲、看看、玩玩、种种等活动,让学生知道 3 月 12 日是植树节,加深学生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学会植树的方法。

3、写一人份“争做绿色小使者倡议书”。

4、了解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意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教学重点:

1、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学会植树的方法。

2、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现状,从而意识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制作好树木与人类关系、植树以及春天特征、珍惜动植物资源的多媒体课件。

2、植树的工具,在学生校园内开辟种植角,备好树苗。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讲树

( 1)、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让学生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 2)、引导学生重点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在讨

7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每年的 3 月12 日定为植树节。2、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植树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植 1(树对人类有哪些益处?防止火灾、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

消除对人类有害的噪声吸收工业化生产排放的有毒气体、滞留污染大气的烟尘粉尘、污染等功用。3、玩树牌上面绘有各种已认识的常见树木。学生张小纸牌,学生每人 3~4

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树牌。二要讲出的树名,玩法:双方同时出一张树牌,先拍桌者先讲:一要讲出这两种树两张数牌就归讲三要讲出其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都讲对了,每种树的一二个主要特征。讲错了,就由对方讲。如双方均未讲对,就把这两张牌搁一边,双方重新出牌。者所有;

者为胜。最后以牌多二、植树激发学生参与种树的兴趣带领学生去园内的种植角,让学生说说如何种植树4.

)种植工具(铁锹、水桶等)( 1( 2)种植方法、整理植树场地:选择好适合植树的场地,要注意场地赎罪的建筑物及场地土壤是否A

适合植树。、准备树苗。要准备适合当地生长的树苗。B、挖树坑:树坑大小要根据树苗的根的大小来确定,要控得大一些,栽上树后树根周围C要有一些活土。大约填到树坑的三分之二的高度,填土。D、放树苗、树苗要放正,一人扶着另一人填土。然后把土踏实。E、浇水。可在树苗周围绑上三、如果树苗较大,F 为了防止栽的树被风刮倒或浇水后树苗倾斜,8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根木杆固定。

5. 学生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

6、炎热的夏天

教学目标:

1、了解夏季的气候特征。

2、知道夏季对动植物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比较春天和夏天的不同特征。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教学重点:了解夏天天气特点及与动植物、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课前观察:当地的气温、天气、河湖、池塘、植物生长情况、动物的出没、农业生产、人的衣着等,与春天相比有什么变化。

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一)、谈话活动:

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小朋友们喜欢夏天吗?(喜欢)

2、你看到大树、小草有什么变化?

3、学生们说说自己看到的事情。

(二)、播放课件,欣赏图片

1、夏天来了。哪些小动物出现了?

2、河里有什么花?

3、看看我们的穿着,有什么变化吗?夏天的衣服有什么特点?请小朋友们带着老师的问题看一段录像。

4、师:谁来说说,夏天的衣服怎么样?

9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生:很漂亮,很薄,有裙子、短裤

5、师设疑请学生讨论并说出理由。

师:我今天身上穿的长袖衣服是不是夏天衣服?学生自由回答

师:我这件衣服虽然是长袖的,但是它很薄,穿在身上也很凉爽的,也是夏天衣服。

6、教师小结:夏季的衣服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都是薄薄的、轻轻的,穿在身上很凉爽的,也很漂亮的。

7、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夏天到了、天气热了;蝉儿叫了了、荷花开了;小朋友们换上了薄衣裳)

8、思考问题:天气炎热对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二、观察并描述夏季对动植物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启发提问:

1、出示图片,看看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

(完整word版)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

第一单元关心天气 1、今天天气怎么样 教学目标: 1、会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2、了解自己遇到的天气情况:雨天、雪天、阴天、下雾天、雷雨等等。 3、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4、认识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教学准备:天气符号的图片、教学当天本地区的天气预报情况。预习要求:关心当天的天气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诗: 关心天气 呼呼呼,起风了, 哗哗哗,下雨了, 雨停了,云散了, 太阳出来了! 走到户外, 去看天上的云彩;

挽起腿, 去路的水花。 2、引学生一。 3、教小:首小了下雨之后,孩子去外活的情 况。一般来,孩子是最关心天气的了,因天气好了孩子才能 出去玩。那么,今天,老和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下今天天气怎么。 4、板: 1、今天天气怎么() 二、天气符号 1、同学,今天你有没有注意一下天气怎么呢? 学生一今天的天气情况。 啊,看子大家都关注了今天的天气。除了用言来描述今天的 天气,我可以最直的符号来表示今天的天气。 2、教指学生符号,天气情况。 : A、天气晴朗,引学生:大家看看今天的天气是(晴天),你得用什么符号来表示适合呢?从而学生明白天气晴朗的候,天空中有一个大大的太阳,我可以用什么来表示一个大大的太阳呢? B、天气不好,天空中云很厚,引学生想想用什么来表示云 呢? C、如果是下雨天,再引学生想一想,怎么表示下雨呢? ???? 3、学生笔开始的天气符号,今天的天气情况。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设计情况,并且做适当的指导。 4、学生把自己设计的作品,拿到展示台上面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全班评价并从中选出优秀作品。 教师小结:看了大家设计出来记录天气情况的简单符号,老师非常高兴,因为大家的符号设计得非常的漂亮。 5、小提示:同学们,今天外面有风吗?大家有没有感觉到风? 风大不大?(有风,但是不大)那我们怎么来记录看不见的风呢? 学生交流讨论。 6、教师小结:我们在记录天气情况的时候,仅仅画上太阳,雨 点或者白云,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上风等一些其他的因素,这样记 录的天气情况才更完整,更符合实际情况。 三、认识天气符号 1、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情况,我们已经了解过了, 并且我们也设计了简单的符号,记录了今天的天气情况,那么同学们还遇到过哪些天气情况呢? 全班交流讨论。 雨天、下雪天、阴天、下雾天、雷雨天、大风天等等。 2、教师出示书本的第三页的四幅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这些图片 了解一些天气情况。 书本第三页上面的四幅图,分别是雪、雷雨、阴、雾四种天气。 3、认认识天气符号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天气瞬息万变,千变万化,所以,所以光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 1 单元磁铁 1、磁铁能吸引什么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 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过程与方法: 1. 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 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 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 揭题、板书:磁铁设计意图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开始,创设“小魔术”的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 ”,这正是小魔术产生的效果。“小魔术”、“小实验”等是孩子最喜欢看的,它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 活动一: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 师: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 它只会吸铁吗? 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引发学生冲突。) (2) 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 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 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习册的表格里。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过瘾,还可以在教室里寻找其他材料做实验。 (3)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4)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教师补充课题:有磁性 设计意图 科学的魅力就在于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去感悟,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过程,是本课的立足点之一,磁铁能吸铁这一知识学生习以为常,但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要用事实说话,并能亲自去证明,就要花一番功夫了,上述实验就是让学生在大量的事实面前感受到磁铁到底能吸什么。学生对磁铁的了解虽然是比较丰富的,但也是零碎的,来源也是各不相同的,学生各人的认识水平与自主探究的水平都是有差异的,教师提供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记录,既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索自由度,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给了学生合作的机会。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入进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研究身边的科学,即拓展了孩子们的研究空间,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三) 活动二: 哪些物体是铁做的? 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 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 (出示硬币,学生猜测。) 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制成的物体吗?学生指出: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 3、哪种硬币里含有铁的成分呢? 为什么有的硬币能被磁铁吸住? 而有的硬币又不能被磁铁吸住呢? 想进一步了解硬币吗? (出示小资料:硬币的成分,学生认真阅读。)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用磁铁来辨别一些铁制成的物体,这是从探究和应用方面来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这一科学概

(完整版)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观察与比较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能够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 进行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看、听、闻、尝、摸等一系列的方法。 2、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巩固对多种感官的认识。 3、通过学习,明白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可以更确切、更全面的了解事物。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认识到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水果若干、仿真水果若干、玻璃杯、滴 管、 酱 油、 自来水、 塑料桶、大毛绒玩具、小毛绒玩 具、 铅笔、橡皮、钥匙、图片等等。 预习要求:试着运用多种感官全面地观察我们周围的事 物, 发现 事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通过感官来发现》,知道了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利用感觉器官观察周围的世界。 2、揭示课题: 3、观察与比较 二、聚焦 教师引导:感觉器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比较,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 三、探索 (一)探索实践一 1、教师出示课本第31 页的上面两幅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这两幅图,从中找出五个不同点。 2、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两幅图,从中找出五个不同点,看谁找 得又快又准。 3、全班交流,学生说出这两幅图中的五处不同点,教师引导并表扬那些找的又快又准的同学,颁发“火眼金睛奖” 。(二)探究实践二 1、教师引导:同学们的眼睛真尖呢!下面我们再来考考大家耳朵的听力怎么样?

(完整版)最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1课磁铁能吸引什么 【科学教学目标】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器材准备】 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揭题、板书: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 1)师: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 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引发学生冲突。) (2)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 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习册的表格里。 (3)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教师补课题:有磁性。 (二)活动二: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制成的物体,那么,如果老师用这些物体将磁铁和铁隔开,磁铁还能吸住铁吗?( 教师出示:木片、纸片、塑料片、铝片、布片。) 2.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3.学生充分汇报。 4.根据刚才的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 教师板书: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吸住铁。 5.这里的“一些物体”指一的是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物体。因为磁铁隔着铁质物体吸铁,情况比较复杂,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研究到的。当然如果你们现在感兴趣的话,可以回家做一做实验,然后把实验结果告诉给老师,好吗? (三)活动三: 哪些物体是铁做的? 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出示硬币,学生猜测。) 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制成的物体吗? 学生指出: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5 课动物的家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各种动物家的形状、构造、材料等特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2、对科学学习感兴趣,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乐于参加帮助动物生活的制作活动,在活动中能与同学很好地合作。 3、了解各种动物家的特点,学会一种鸟巢或其它动物生活用品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能仔细观察各种动物家的形状、构造、材料等特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教学难点了解各种动物家的特点,学会一种鸟巢或其它动物生活用品的制作方法。 教法、学法实验讨论观察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一、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天黑了,小朋友们都回到了家里。 1、提问: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你认为你的家哪好呢? (2)动物们有没有他们的家? (3)它们的家建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家有什么特色?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关于动物家的问题我实在太想知道了,你们呢?

2、今天我们就谈谈动物家的事情,好吗? 二、教授新课 1、提出问题(1)今天我们请来了这些动物:课件出示几种熟悉的小动物。你们知道它们的家分别都在哪吗? (2)各组讨论。 (3)把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 2、解答问题 1、汇报 XXXXX: 这些小动物的家我们都知道了,那你知道它们的家最有特色的地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学习研究讨论。 3、教师小结:很多动物搭建的家都非常的有特色,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去听听。 4、课件:听奇奇讲故事。 (1)写一首关于家的诗。让学生以诗的形式,描述自己知道了哪些动物的家,表达爱护小动物,帮助动物,人类和动物和睦相处等情感。 (2)、让学生选择一种动物,帮它们安个家。 三、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以诗的形式,描述自己知道了哪些动物的家,表达爱护小动物,帮助动物,人类和动物和睦相处等情感。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1单元磁铁 1、磁铁能吸引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 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 揭题、板书: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师: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 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引发学生冲突。) (2)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 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习册的表格里。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过瘾,还可以在教室里寻找其他材料做实验。 (3)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教师补充课题:有磁性 (三) 活动二:哪些物体是铁做的? 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出示硬币,学生猜测。) 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制成的物体吗?学生指出: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

最新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冀教版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冀教版 1、推力和拉力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体验活动,使学生知道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2.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3.引导学生在表达交流中,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现象来分析得出来的实验结论--- 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教学过程: 一、使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 1.推和拉物体会怎样?我们有什么感受?师演示:推开门和拉开窗户。学生感受:推开门和拉开窗户。推一名同学和拉一名同学。 问:刚才老师做了哪些动作,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在推、和拉这位同学后,你们看到了这位同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变化? 估计:学生结合学生移动或走动的现象分析出:是因为受到了力的缘故. 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师则问:因为他受到了什么才动起来? 2.推和拉都是力,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二、通过学生的实验证明活动,使学生知道: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1.小组讨论交流:推和拉物体时你会感受到什么? 2.听讨论结果的汇报: 估计 1:向里推门能把门推开。 估计 2:向左边位窗户,能把窗户拉开。 估计 3:我推讲桌,推不动,因为我力气小。 估计 4:我拉窗帘,可以把窗帘拉开。

估计 5:我擦地时,要推拉拖布,要用力。 估计 6:我提着书包,觉得书包在拉我的手。 3.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5. 师总结: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一些问题凭借我们自己的力量也能够解决。 三、推拉纸蝙蝠 1、按课本中的图制作一只纸蝙蝠。 2、用手推和拉蝙蝠的翅膀。 3、推拉蝙蝠的翅膀时你感受到什么?观察到什么现象? 4、师总结:推拉蝙蝠的翅膀时要用力,同时的耳朵会动。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四、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其结论是否正确: 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力有大小;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1.师:投影中罗列问题:力不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力没有大小、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2.要求:学生结合投影的内容,让学生讨论这些问题是否正确。 3.听学生的汇报: 要求: 学生要阐述理由。 4.探究要求: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研究,从而验证自己刚才的判断是否正确。 5.学生小组探究: 6.听汇报: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怎么做的?得出了什么结论。(教师顺势进行板书) 7.师小结:静止和运动是物体存在的状态。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我们也可以说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应用与拓展 1、思考回答: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的拉力? 2、学生回答:推车、拉车、开门、关门、开窗、关窗、拉窗帘、拉行李箱、升旗、拔河 3、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推力和拉力。 板书设计: 推力和拉力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1、认识常见的材料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教室或家里的物品,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初步认识常见材料。 2、举例说出常见材料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纸张、金属等等,能观察并描述常见材料的基本特点。 3、认识到一种物品可以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材料组成,因此我们的生活才如此方便。 4、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相互交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物品,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了解这些材料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在初步认识各种材料的基础上学会辨认材料,了解常见材料的基本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一些常见物品的图片、各种文具袋及文具、鞋子、活动手册、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家中的物品,看一看这些物品分别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初步认识常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第一单元篇头的一首小诗: 什么软,什么硬? 什么重,什么轻? 什么不怕水?什么不透明? 什么容易碎?什么有弹性? 经常辨一辨,感官更灵敏。 2、学生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并想一想这首小诗中的问题,全班交流。 3、同学们:我们刚才讨论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软,有的硬,有的不怕水,有的不透明……那为什么不同的东西会有不同的特点呢?因为他们都是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而成的。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他们是用什么做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认识常见材料。

4、板书课题:1、认识常见材料 二、观察身边的常见材料 1、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 2、出示教材第四页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这是老师家的客厅,你们看老师家的客厅漂亮吗?(漂亮。)老师家的客厅里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是由什么材料做起来的呢? 3、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客厅里有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分别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们的眼睛真尖啊!老师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大家看出来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又是用什么材料做起来的? 5、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说一说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6、教师指导并评价,对于学生的错误概念加以纠正。 三、辨认归类材料 1、教师引导:听了刚才大家的发言,老师发现大家了解的东西还真不少,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给材料宝宝找自己的家。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老师出示八种材料,看谁能够又快又准的给这些材料找到自己的家。 3、游戏开始,老师分别出示陶瓷、纸、塑料、金属、布料、石材、玻璃、木材等八种材料。指一名学生上台分别把这八种材料放到相应的盒子里面,其他同学认真看一看,看他放的准不准。 4、分小组做游戏,小组内每个学生轮流来给材料宝宝找家,一个同学做完之后,把材料重新混乱,下一位同学接着寻找,让学生在不断的识别中进一步熟悉材料特点。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游戏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 5、引导学生辨别金属 教师出示铜勺、铁锅、铝罐、菜刀等常用金属物品,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说一说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同学们,铜铁、铝、不锈钢这些都是金属。金属也分好多种,在众多的金属中,人们常用的金属是铁。大家知道铁跟其他的金属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讨论交流,想一想该怎样区分铁和其他的金属?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对学生说的方法可以加以验证。如果学生没有好的方法,教师可以提供一种方法那就是用磁铁验证。磁铁可以

二年级科学下册最新教案4

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 10、认识工具 教学目标: 1、认识工具箱里的一些常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老虎钳等。 2、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羊角锤、尖嘴钳等。 3、认识到同一种工具也有不同的样式和不同的功能。 教学重点:认识工具箱的常见工具,能够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教学难点:利用简单工具完成小任务。 教学准备:工具箱、小铁钉、铅笔、木板、铁丝。 预习要求:观察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工具,这些工具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首儿歌。出示本单元开头的一首儿歌: 工具箱,家里放,小朋友,喜欢上。 钉钉子,夹铁丝,锯木头,拧螺丝。 赤手空拳干不成,全靠工具来帮忙。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初步了解儿歌的内容,体会工具在手工的作用。 3、教师引导: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些工具。 4、板书课题:10、认识工具 二、认识常见工具 1、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工具,你认识哪些常见的工具呢?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工具的名称及其作用。 2、教师指导并相机出示课本32页的插图:同学们,这些工具你们认识吗?他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分别说一说工具箱中的工具:老虎钳、羊角锤、扳手、螺丝刀、钢卷尺等等工具的名称及其作用。 三、学会使用常用工具 1、教师引导:同学们,每一种工具都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使用不同的工具来完成下面的任务。 2、教师出示课本33页的三幅插图,学生了解本课要求完成的实践任务。 任务一:在木块上量出10厘米的长度,做上记号. 任务二:在记号处钉上钉子,再试着拔出来。 任务三:夹断铁丝,连接铁丝。 3、教师引导:同学们,完成这三个任务,我们都需要使用工具。那么这三个任务我们分别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小组交流,说一说这三个任务分别要使用哪些工具?为什么? 任务一:钢尺、铅笔。任务二:羊角锤。任务三:老虎钳子。 4、教师引导:既然我们已经为三个任务找到了合适的工具,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完成这些任务吧。第一个任务比较简单,请大家先完成第一个任务。 学生动手完成第一个任务,在木块上量出10厘米的长度,做上记号。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任务完成情况。

【新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1、认识常见的材料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教室或家里的物品,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初步认识常见材料。 2、举例说出常见材料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纸张、金属等等,能观察并描述常见材料的基本特点。 3、认识到一种物品可以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材料组成,因此我们的生活才如此方便。 4、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相互交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物品,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了解这些材料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在初步认识各种材料的基础上学会辨认材料,了解常见材料的基本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一些常见物品的图片、各种文具袋及文具、鞋子、活动手册、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家中的物品,看一看这些物品分别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初步认识常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第一单元篇头的一首小诗: 什么软,什么硬? 什么重,什么轻? 什么不怕水?什么不透明? 什么容易碎?什么有弹性? 经常辨一辨,感官更灵敏。 2、学生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并想一想这首小诗中的问题,全班交流。 3、同学们:我们刚才讨论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软,有的硬,有的不怕水,有的不透明……那为什么不同的东西会有不同的特点呢?因为他们都是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而成的。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他们是用什么做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认识常见材料。 4、板书课题:1、认识常见材料 二、观察身边的常见材料 1、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 2、出示教材第四页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这是老师家的客厅,你们看老师家的客厅漂亮吗?(漂亮。)老师家的客厅里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是由什么材料做起来的呢? 3、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客厅里有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分别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们的眼睛真尖啊!老师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大家看出来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又是用什么材料做起来的? 5、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说一说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6、教师指导并评价,对于学生的错误概念加以纠正。 三、辨认归类材料 1、教师引导:听了刚才大家的发言,老师发现大家了解的东西还真不少,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给材料宝宝找自己的家。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通过感官来发现 科学概念目标 1.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2.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采用实验的方式,研究感觉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 2.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自己想象的内容。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如实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2.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残障人士因为感觉器官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生活困扰。理解他们为了 更好的生活而综合运用其他感觉器官的意义。 2.知道技术发明为残障人士改善生活提供了帮助。 【教学重难点】 重点: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难点: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石头、豆包、装有 40 ~50℃热水的杯子、音箱、盲道图片等。 教师准备:学生材料(1 套),班级记录单,纸箱,板栗。【教学过程】 一、聚焦 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我们的身体,了解了我们的身体结构,认识了我们身体中的很多器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感觉器官。感觉器官非常重要,通过感觉器官我们能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板书课题:通过感官来发现) 二、探索 (一)认识感官及其作用 活动一我说你猜 1.教师出示一个暗箱(箱子里装有板栗),让学生猜一猜箱子里装了什么物体。要求:(1)一名同学闭上眼睛,用其他感觉器官感受箱子中的物体,并描述物体的特点。(2)其他同学根据这个同学的描述,猜测箱子中的物体。 2.学生按要求进行活动。 3.讨论:说一说,你刚才用了哪些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的作用是什么?注意:用手摸一摸,感觉物体是硬的。教师要告诉学生这种感觉不是手感觉到的,而是手上的皮肤感觉到的,

最新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含教学计划表)

最新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含教学计划表) 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 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 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 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 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 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 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 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 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 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 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

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已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已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电子教案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观察与比较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能够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 进行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看、听、闻、尝、摸等一系列的方法。 2、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巩固对多种感官的认识。 3、通过学习,明白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可以更确切、更全面的了解事物。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认识到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水果若干、仿真水果若干、玻璃杯、滴管、酱油、自来水、塑料桶、大毛绒玩具、小毛绒玩具、铅笔、橡皮、钥匙、图片等等。 预习要求:试着运用多种感官全面地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发现事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通过感官来发现》,知道了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利用感觉器官观察周围的世界。 2、揭示课题: 3、观察与比较 二、聚焦 教师引导:感觉器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比较,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 三、探索 (一)探索实践一 1、教师出示课本第31 页的上面两幅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这两幅图,从中找出五个不同点。 2、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两幅图,从中找出五个不同点,看谁找 得又快又准。 3、全班交流,学生说出这两幅图中的五处不同点,教师引导并表扬那些找的又快又准的同学,颁发“火眼金睛奖”。 (二)探究实践二

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磁铁能吸引什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 ●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2.科学探究目标 ●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磁铁能吸引什么”做出猜想和预测。 ●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3.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对磁铁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 ●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能够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 ●通过多次的检测活动,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 ●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交流研讨。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在很多产品里含有磁铁,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的物品是用铁做的。 ●认识到可以用工具来认识物体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发现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2.教学难点 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小组: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以及其他不同金属材质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硬币、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1.出示钓鱼套件,提问:谁想来试一试? 邀请1-2个学生上台体验。学生钓着鱼后在教室里绕一圈展示。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出磁铁。 2.出示各种各样的有磁铁物品图片,学生随机说说这些物品的作用。 3.出示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引导概括: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 4.揭示课题:磁铁能吸引什么 二、探索:磁铁能吸引什么?(预设20分钟) 1.小组讨论:磁铁能吸引什么 组织反馈,师生一起将大家提出的物体进行分类,按磁铁能吸、不能吸分成两类,记录在黑板上(有争议的物体写在中间)。 2.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科学 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优秀教案 1.认识常见材料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观察活动,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 2.举例说出常见材料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 科学探究: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能。 科学态度: 1.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材料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问题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旧材料,发明新材料、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教学重点】 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 【教学难点】 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能。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陶瓷花瓶1,玻璃杯1,衣服1,塑料碗1,刀1,磁铁1,铜勺1,铁锅1,铝罐1,金链1。 学生材料:陶瓷片10片,玻璃10块,石头10块,布料丝绸10块、麻布10块,木料10块,纸软10张、硬10张,塑料块10块,金属铁、铜各10块,布袋10只,盒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物品,认识材料 1.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看教室里的这些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除了这些,老师还从家里带来了一些物品,小朋友看看,你们认识吗它们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相机贴出陶瓷、玻璃、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想一想,像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物品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 3.小结:看来,我们生活中的物品都是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的,而陶瓷、玻璃、石材、布料等等都是我们最常见的材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揭题,板书课题:1.认识常见材料 二、辨认物品,归类材料 1.过渡:认识了这些材料宝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给材料宝宝找自己的家”。要给这些宝宝找回自己的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要求我们要具备哪些素质( 看得清,辨得准,放得快) 2.出示要求:(1)每个同学打开你的布袋子,将里面的物品按材料找到它的家里;(2)放好后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么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学生活动。 4.交流汇报。 5.深入研究:刚刚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像这种会发光、容易导电、传热等性质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金属,金属也分很多种哦!有铜勺的铜、铁锅的铁、铝罐的铝、金子的金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镍、钨金能新的金属加入金属这个大家庭! 6.小结:小朋友们当得真合格,给材料宝宝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三、识别物品,记录材料 1.过渡:刚才我们快速地给材料宝宝找到了家,现在我们来细细观察一下:你们的铅笔盒是由那些材料组成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 2.布置观察活动。 3.班级交流。 4.小结我们又发现了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有些物品根据不同的需要有时由好几种材料合成,这样使用起来功能会更好! 四、观察布鞋,发现特点 1.生活中像笔袋这样由好几种材料合成的物品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来说说,还有那些呢?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磁铁 第1课《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磁铁很常见,在一些玩具里就能发现磁铁的踪影,一些学生可能还接触过不同形状的磁铁。对于磁铁,学生有正确的认识:“磁铁能吸住一些物体”“磁铁与磁铁之间也会吸在一起,有时候会相互推开”。但是,学生对磁铁只停留在“玩”的阶段,形成的相关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很多学生认为“磁铁能吸大部分金属”,这就需要我们组织主题明确、结构严谨、体验深刻的探究活动来转变其错误的前概念。 学生在本课先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再经历“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的探索活动,知道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最后利用磁铁辨认有铁的物质,进一步完善“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这一科学概念,并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单元封面图片是学生非常喜欢玩的磁铁钓鱼玩具,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磁铁游戏的回想,说一说“磁铁有哪些特点”“我们能用磁铁做什么”,以唤起前概念,激发探究磁铁的兴趣。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几乎都见过磁铁,学生认识磁铁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在他们对磁铁特殊性质的自发认识中,印象最深的也是磁铁能吸铁。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 实验技能分析:多数学生都饶有兴趣地玩过磁铁,并拿着磁铁去吸引能一些物体。通过将近一年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如小组分工合作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 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铁钉、铜钥匙、橡皮擦、木条、塑料杯、纸杯、铝片、玻璃球、布、铁夹子、铁片、螺丝钉、条形磁铁、实验记录单。 教师材料:2枚1元硬币、硬纸板、方形磁铁、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球形磁铁、橄榄形磁铁、心形磁铁、平板电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2枚1元硬币、方形磁铁、硬纸板】 1.出示2枚硬币,想办法让两枚硬币立着堆叠,并立在硬纸板上。 2.学生上来尝试。 3.教师演示:在硬纸板背面放方形磁铁,硬币立起来了。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前后左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2、能以自己为参照物,正确描述前后左右的物体位置。 3、会用不同物体做参照物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4、体验参与科学活动带来的乐趣。学会换位思考。 教学重点:能以自己为参照物,正确描述前后左右的物体位置。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物体做参照物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课前准备:眼罩、毽子、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辨别方向:要求学生举起右手,分清哪边是右;举起左手,分清哪边是左;讲台在你们的前边;黑板报在你们的后边。以提问的形式让学回答。 活动一:以自己为参照物,说出你的前后左右的同学的名字,看谁说的对!教师提问个别同学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同时也是给全班- -次学习的机会。 活动二:出示校园操场图片。让学生说出升国旗时,国旗在我们的什么方位?你的右边是哪个班级和建筑物?你的左边是哪个班级或建筑物? 你的后边是什么建筑物? 活动三:说出你在谁的左边?在谁的右边?在谁的后边?在谁的前边? 小组内同学间完成,相互评价,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活动四:游戏。找毽子。让一个同学戴上眼罩,另一个同学指

挥他向左走几步,向右走几步。直到检到毽子。 拓展活动:拿出合影或图片,分析指定事物所在不同物体的方位,进行巩固练习。 分小组进行讨论后再展示。 二、课堂练习巩固,完成活动手册题目。 三、回顾总结评价: 1、小组同学间相互说一说学会了什么。 2、小组内相互评价课堂表现情况谁好一些。 3、教师总体评价本节课学习情况。 4、板书: 前后左右前左右后 2、太阳的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 1、知道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知道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 3、能以自己为参照物描述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方向。 4、体验参与科学活动带来的乐趣,学会团结合作。 教学重点:以自己为参照物,正确描述不同时间太阳所处的方位,认识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以自己为参照物,正确描述不同时间太阳所处的方位,认识四个方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