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选考化学选择型计算题强化训练

高中化学选考化学选择型计算题强化训练

高中化学选考化学选择型计算题强化训练
高中化学选考化学选择型计算题强化训练

高中化学选考化学选择型计算题强化训练

1、甲溶液中含A a+离子浓度为0.10mol/L,乙溶液含B b-离子浓度为0.35 mol/L ,取不同体积

的甲、乙两溶液的物质的量如下图所示。则沉淀物的化学式为

A.A2B3B.A3B2C.AB2 D.A2

2、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若反应后R2O8n-离子变为RO42-

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的值是

A.1 B.2 C.3 D.4

3、将胆矾与生石灰、水按质量比为1∶0.56∶100混合配成无机铜杀菌剂波尔多液,其成分

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uSO4·x CaSO4·x Cu(OH)2·y Ca(OH)2,此种配比当x=3时,则y为

A.1 B.3 C.5 D.7

4、某温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mgCuSO4或加入ngCuSO4·5H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则m与n的关系符合

A.m=160

250

n B.m=

1600

25009

n

n

+

C.m=

1600

250016

n

n

+

D.m=

1600

250025

n

n

+

5、实验室将Na2SO3和NaClO3按分子个数1:2倒入烧杯中,同时加入适量硫酸,并用水浴加

热,产生棕黄色气体X,反应后测得Na2SO3和NaClO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

A.Cl2 B.Cl2O C.ClO2D.Cl2O2

6、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HN4I(固)NH3(气)+HI(气);②2HI(气)H2(气)+I2(气)。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 mol·L-1,c (HI)= 4 mol·L-1,则NH3的浓度为

A.3.5 mol·L-1B.4 mol·L-1 C.4.5 mol·L-1 D.5 mol·L-1

7、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molCl2,有一半Br- 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A.0.0075mol?L-1B.0.008mol?L-1C.0.075mol?L-1 D.0.08mol?L-1

8、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

发掉35gH2O,析出晶体5g;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gH2O,析出晶体10g。则原溶液的

质量分数为

A.10%B.15%C.20%D.25%

9、1L1.00mol·L-1的纯碱溶液逐滴加入到1L1.25mol·L-1的盐酸中;再做相反操作:将

1L1.25mol·L-1的盐酸逐滴加入到1L1.00mol·L-1的纯碱溶液中,两次操作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

A.2:5B.5:2C.2:1D.1:1

10、已知甲、乙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关系如下表:

甲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乙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后甲、乙溶液质量分数均大于5%

B.混合后乙溶液质量分数大于5%,甲溶液质量分数小于5%

C.混合后甲溶液质量分数大于5%,乙溶液质量分数小于5%

D.混合后甲、乙溶液质量分数均等于5%

11、在15gFe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200mL,放出标准状况下的H21.68L,反应停

止后,溶液中无Fe3+,为中和过量的硫酸,并使Fe2+完全转化为Fe(OH)2沉淀,共用去3mol·L—1NaOH溶液200mL,则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6.0mol·L—1B.3.0 mol·L—1 C.1.5 mol·L—1 D.1.0 mol·L—1 12、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稀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盐

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

A.V3>V1=V2B.V3>V2>V1C.V1>V2>V3D.V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50℃,MnC2O4·2H2O未发生变化

B.75℃时,MnCO4·2H2O部分失去结晶水

C.100℃时,坩锅内固体均为MnC2O4

D.200℃时,坩锅内固体为混合物

14、有一氧化铁样品,用5mol/L的盐酸140mL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标准状况

下0.56L氯气,亚铁离子全部转变为铁离子,则该氧化物可能的化学式为

A.Fe2O3B.Fe3O4C.Fe4O5D.Fe5O7

15、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成

氧化铜。溶解28.4g上述混合物,消耗1mol/L盐酸500mL。燃烧等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质量是

A.35g B.30 g C.20 g D.15 g

16、将足量CO2通人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

体积(y)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7、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

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1∶9 C.1∶5 D.2∶9

18、用1 L 1.0 mol·L-1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A.1∶3 B.2∶1 C.2∶3 D.3∶2

19、在3BrF3+5H2O=Br2+HBrO3+O2↑+9HF化学反应中,若有10.8g水被氧化,则被水还原的

BrF3的物质的量是

A.0.4mol B.0.6mol C.0.8mol D.1.0mol

20、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

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此反应中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B.11∶3 C.3∶1D.4∶1

21、向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12 3.36L,C12全部被还原,测得溶液中c(Br-)=

2020版(2020年4月)浙江选考高考化学:特训4第29题化学计算题专练 Word版含答案

特训4第29题化学计算题专练 领悟学考真题 1.(2016·浙江10月选考,29)为确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样品的组成,称取四份该样品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盐酸30.0 mL,充分反应,产生CO2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如下表: (1)样品中的物质的量之比n(Na2CO3)∶n(NaHCO3)=________。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____________。 仿真模拟集训 2.(2016·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统练)小茗同学用Na2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几组数据(其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忽略HCl的挥发,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试回答: (1)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2)第4组实验至少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 mL的该盐酸才能完全反应。3.(2016·宁波市十校高三9月联考)将一定质量Na2CO3和NaHCO3的均匀混合物分成等量的两份。将其中的一份直接加热至恒重,质量减轻了1.24 g;另一份加入一定量某浓度的盐酸至恰好反应完全,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 L 气体,消耗盐酸40.0 mL。试计算: (1)原均匀混合物中NaHCO3的物质的量n(NaHCO3)=________________ mol。 (2)盐酸的浓度c(HCl)=________ mol·L-1。 4.(2016·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常温下,将20.0 g 14.0%的NaCl溶液跟30.0 g 24.0 %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7 g·cm-3的混合溶液。

(完整版)初三化学计算题专题练习题

初三化学计算 1、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则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个原子;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填计算式)100kg 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某农田需2.8kg氮元素,则应施kg尿素。 2、某农田去年用了60 3 ] 3、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牙齿和骨骼中,以羟基 磷酸钙[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 量为1004,右图是小青同学收集的纯牛奶的包装说明 阅读答题: ①一盒牛奶中至少含钙克 ②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钙元素的质 量分数为(保留0、1%) ③若人体每天需要0、6克钙,且这些钙有90%来 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喝盒牛奶。 4、、20 kg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可冶炼含杂质2% 5、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加热膨胀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7克,求①生成氧气多少克,在标准状况下为多少升?②10、7克固体是什么,各多少克?(2KClO3 ==== 2KCl+3O2-↑) 6、把一根铁钉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称量,质量增重0、8克,则有多少克铁参加反应?同时有多少克铜生成? 7、某同学用混有二氧化锰的高锰酸钾8克加热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佘固体的质量7、36克,则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 M n O2

8、我国规定在食盐中加入碘梭钾KIO3的方法补碘,已知食盐中加碘的量每千克食盐中含碘为0、035克,相当干每千克食盐中含多少克碘酸钾? 9、20克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热完全反应后,称量为15、6克,求原 混合物中碳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10、将171克石灰石高温煅烧(杂质不含氧也不参加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残佘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了24克,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化学】 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 g,再用100.0 g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 (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答案】65% 19.6% 【解析】 试题分析:(1)铜锌合金与稀硫酸反应,其中只有锌与硫酸反应,故固体减少的量即为锌的质量=10g-3.5g=6.5g,则Zn%=6.5g/10g×100%=65% (2)解: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6.5g 50gx 65/98=6.5g/50gx x=19.6% 答:锌的质量是65%;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考点:合金、化学方程式计算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进行下列实验:取样品14 g,放入烧杯中,加入96 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100 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是___________?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答案】10 g 2.9 g 14.6% 【解析】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即反应前所有混合物的总质量=滤液的总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2)、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利用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计算出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题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题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1)主产品Na2CO3的俗名是_____,副产品氯化铵中阳离子符号为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产品Na2CO3中常混有少量的NaCl,现有样品11.0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A点表示_____,B点的溶质为_____。 ②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纯碱或苏打 NH4+ Na2CO3与盐酸或HCl恰好完全反应 NaCl、HCl 96.4%。 【解析】 (1)Na2CO3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氯化铵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符号为NH4+。 (2)①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加入的稀盐酸恰好与碳酸钠反应。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加入的稀盐酸的量是过量的,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NaCl、HCl。(5).设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x 100 g×7.3% x=10.6 g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96.4% 答: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96.4% 2.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 【答案】(1)67.5%;(2)50g;(3)53.15g 【解析】 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图中最多生成的氢气质量0.10g,可以计算出:(1)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2)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硫酸溶液的质量;(3)生成硫酸锌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所得硫酸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x,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为y 。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98 2 10g(1-x) y×9.8% 0.10g (1)65 2 = 101-x 0.10g g() ? ,x=67.5% (2)98 2= 9.80 0.10 y g ? ,y=50g (3)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10g×(1-67.5%)-0.10g=53.15g 答:(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2)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为50g; (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3.15g。 3.为了测定某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小杨同学取50.0g样品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和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NaOH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_。 (2)硫酸铜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3)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完整版)高二化学选修四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完整版)

《原电池》练习题 选择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在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充分振荡Ag+ + I- = AgI↓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 + 2H2O+ 4e- == 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 Cu D.钢铁发生电化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 -2e-== Fe2+ 2.常温时,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其中溶液pH一定或可能等于7的情况共有 ①pH=2盐酸和pH=12 NaOH溶液②pH=2醋酸和pH=12 NaOH溶液 ③pH=2盐酸和pH=12氨水④pH=2某酸和pH=12 NaOH溶液 ⑤pH=2盐酸和pH=12某碱溶液⑥pH=2硫酸和pH=12 NaOH溶液 ⑦pH=2盐酸和pH=12 Ba(OH) 2溶液⑧pH=2硫酸和pH=12 Ba(OH) 2 溶液 A.5种B.6种 C.7种 D.8种 3.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 C.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 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溶液,其pH依次为7、8、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HX、HY、HZ三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Z>HY>HX B.HX是强酸,HY、HZ是弱酸,且HY的酸性强于HZ C.X-、Y-、Z-三种酸根均能水解,且水解程度Z->Y->X- D.三种盐溶液中X-、Y-、Z-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Z-)>c(Y-)>c(X-) 5.一定温度下,将a mol PCl 5通入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g) PCl3(g)+Cl2(g),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1,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a mol PCl5,在相同温度下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p1>p2B.PCl5的分解率增大C.p1>p2D.Cl2的体积分数增大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题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题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某实验小组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有 ________。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答案】CaCl2、HCl 26.5% 【解析】 【分析】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1)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除了CaCl2还有其他物质,由第一个实验可以推断,这种物质是稀盐酸。 (2)分析图意可知,有20g23 Na CO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全部反应,生成5g碳酸钙沉淀,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20g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323 Na CO+CaCl=CaCO+2NaCl 106100 x5g ↓ 106x = 1005g x 5.3g = 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3g 25g-5g 100%26.5% ?= 答: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5%。【点睛】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进行下列实验:取样 品14 g,放入烧杯中,加入96 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 100 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是___________?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答案】10 g 2.9 g 14.6% 【解析】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即反应前所有 混合物的总质量=滤液的总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2)、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 量比,利用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计算出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3) 、根据题意,反应完全后过滤,所得滤液为氯化钠溶液,滤液中的溶质NaCl包括混合 物中原有的NaCl和反应生成的NaCl;根据上述方程式可以求出生成NaCl的质量,而混合 物中原有的NaCl的质量=混合物总质量-氯化钙的质量,据此可以计算出滤液中溶质的质 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计算即可。 解:(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沉淀的质量=14g+96g-100g=10g;(2)、设固体混合物中含氯化钙的质量为x,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CO3+CaCl2=CaCO3↓+2NaCl 111 100 117 x 10g y 111100117 = 10 x g y = 解得,x=11.1g y=11.7g (3) 、原混合物中含氯化钠的质量=14g-11.1g=2.9g 则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911.7 100 g g g + ×100%=14.6% 答:(2)、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为11.1g;(3) 、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4.2%的无色溶液10g。请计算:

高中化学选考化学选择型计算题强化训练

高中化学选考化学选择型计算题强化训练 1、甲溶液中含A a+离子浓度为0.10mol/L,乙溶液含B b-离子浓度为0.35 mol/L ,取不同体积 的甲、乙两溶液的物质的量如下图所示。则沉淀物的化学式为 A.A2B3B.A3B2C.AB2 D.A2 2、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若反应后R2O8n-离子变为RO42- 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的值是 A.1 B.2 C.3 D.4 3、将胆矾与生石灰、水按质量比为1∶0.56∶100混合配成无机铜杀菌剂波尔多液,其成分 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uSO4·x CaSO4·x Cu(OH)2·y Ca(OH)2,此种配比当x=3时,则y为 A.1 B.3 C.5 D.7 4、某温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mgCuSO4或加入ngCuSO4·5H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则m与n的关系符合 A.m=160 250 n B.m= 1600 25009 n n + C.m= 1600 250016 n n + D.m= 1600 250025 n n + 5、实验室将Na2SO3和NaClO3按分子个数1:2倒入烧杯中,同时加入适量硫酸,并用水浴加 热,产生棕黄色气体X,反应后测得Na2SO3和NaClO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 A.Cl2 B.Cl2O C.ClO2D.Cl2O2 6、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HN4I(固)NH3(气)+HI(气);②2HI(气)H2(气)+I2(气)。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 mol·L-1,c (HI)= 4 mol·L-1,则NH3的浓度为 A.3.5 mol·L-1B.4 mol·L-1 C.4.5 mol·L-1 D.5 mol·L-1 7、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molCl2,有一半Br- 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A.0.0075mol?L-1B.0.008mol?L-1C.0.075mol?L-1 D.0.08mol?L-1 8、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 发掉35gH2O,析出晶体5g;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gH2O,析出晶体10g。则原溶液的

(完整版)初中化学计算题大全

初中化学计算专题 (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类型: 第一种类型: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 1、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 3)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 (2)计算碘酸钾(KIO 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 (3)计算碘酸钾(KIO 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4)计算1kg 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 g 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 第二种类型:叙述型化学式计算题: 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CH 3CH(NH 2)COOH 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 (3)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 。 2、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 3O 3N 3Cl 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 .高氰精中C 、O 、N 、Cl 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 .高氯精中C 、N 两种元索的质量比为12∶14 D .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第三种类型:综合型化学式计算题: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 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 。(1)30g 尿素中含氮元素多少克? (2)已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多少克? (3)请你根据下表中几种常见食物的蛋白质含量,计算出每天至少应摄人多少克下列食物才能满足你对蛋白质的需求(可以只摄取一种食物,也可同时摄取几种食物)。 2.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体系,许多农户获得“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有效解决了施肥比例不合理问题,提高了产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小明家种了一片麦子,经农科人员测定该片土壤需补充钾元素39kg ,氮元素42kg 。请你帮小明算算,至少需购买硝酸钾、硝酸铵各多少千克 ?

考化学化学计算题及答案经典

考化学化学计算题及答案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向13.6g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滴加稀盐酸,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的关系 如图所示。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1)10.6克(2)10%(3)17.9% 【解析】 试题分析:设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反应生成NaCl 的质量为z。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106 2×36.5 2×58.5 44 x y z 4.4g 得x=10.6克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质量分数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进行下列实验:取样品14 g,放入烧杯中,加入96 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100 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是___________?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答案】10 g 2.9 g 14.6% 【解析】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即反应前所有混合物的总质量=滤液的总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2)、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利用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计算出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3) 、根据题意,反应完全后过滤,所得滤液为氯化钠溶液,滤液中的溶质NaCl包括混合物中原有的NaCl和反应生成的NaCl;根据上述方程式可以求出生成NaCl的质量,而混合物中原有的NaCl的质量=混合物总质量-氯化钙的质量,据此可以计算出滤液中溶质的质 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计算即可。 解:(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沉淀的质量=14g+96g-100g=10g;(2)、设固体混合物中含氯化钙的质量为x,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CO3+CaCl2=CaCO3↓+2NaCl 111 100 117 x 10g y 111100117 = 10 x g y = 解得,x=11.1g y=11.7g (3) 、原混合物中含氯化钠的质量=14g-11.1g=2.9g 则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911.7 100 g g g + ×100%=14.6% 答:(2)、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为11.1g;(3) 、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含有Na2SO4杂质的Na2CO3固体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中考化学专题《计算型选择题》

计算型选择题的解法 一、比例关系式法: 在进行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系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多步反应计算中,根据相关物质的比例关系式,可以确定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再求解,这种方法能避免繁琐的计算。 例: (2013济南)在某H 2O 2 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现向19g 该H 2O 2 溶液中加入1g 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 A .1g B .1.6g C . 4.2g D .8.5g 【解析】 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H 2O 2 2H 2O+O ↑, 氢元素的质量为 19g ×2/19=2g ,则水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除以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质量为19g-18g=1g ,故答案为A 。 变式训练:将12gCO 和CO 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g ,则原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分数为 ( ) A .12.5% B .25% C .66.7% D .87.5% 二、无数据计算: 无数据的计算题是既无数字数据,又无字母数据的一类特殊的计算题。无数据计算题中的有关物质,均隐含着物质的式量。要根据题意,寻找出某物质分解而逸出物质的质量与另一物质化合的某一物质的质量正好相等的关系。 例: 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液中插入锌板,充分反应后,将锌板(包括置换出来的金属)取出洗净并干燥,发现锌板质量无变化,则原混合物中硝酸铜和硝酸银的质量比为多少? 【解析】 此题数据隐含在“锌板质量无变化”条件中。由于锌与硝酸铜反应所析出的铜的质量比溶解的锌少,锌与硝酸银反应所析出的银的质量比溶解的锌多,因此此反应固体质量减少的部分等于固体质量增加的部分。据此可用差量法解题。 Zn + Cu(NO 3)2→ Cu+Zn(NO 3)2 固体减少质量 65克 188克 64克 65-64=1(克) x 克 x/188克 Zn + 2AgNO 3 →2Ag+Zn(NO 3)2 固体增加质量 65克 340克 216克 216-65=151(克) y 克 151y/340克 依题意可知:151,188340x y =即1672 x y =。 答案 原混合溶液中硝酸铜和硝酸银的质量比为167:2。 变式训练: 在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同种稀硫酸,调至平衡后,向两烧杯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和铜铝合金,反应停止后(两边酸都过量),天平仍保持平衡,则铜铝合金中,铜与铝的质量比为多少? 三、守恒法: 利用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元素的质量守恒或某种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和质量守恒,可以使化学计算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 Fe 和FeO 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 ,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 4的质量为( ) A .7.6g B .15.2g C .20.0g D .40.0g 【解析】 Fe 和FeO 与稀硫酸反应都生成FeSO 4,利用反应前后铁元素的质量守恒,可知 2MnO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徐州地区石灰石资源丰富。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4.0g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得实验数据如下: 请计算: (1)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g。 (2)10g稀盐酸能与_____g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 (3)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3.4 1.0 7.3%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4.0g-0.6g=3.4g; (2)由第一次加入10g稀盐酸,剩余固体3.0g,第二次加入10g稀盐酸,剩余固体2.0g可知,10g稀盐酸能与1.0g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 (3)第一次加入10g稀盐酸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4.0g-3.0g=1.0g; 设第一次加入1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100 73 1.0g x 10073 1.0g x x=0.73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0.73g 10g ×100%=7.3%;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2.若要生产含杂质4%的生铁100t,需要含氧化铁6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答案】228.6t 【解析】 试题分析:含杂质物质的计算要把混合物的质量转化为纯物质的质量,即纯物质质量=含杂

质物质质量×纯度,再把纯物质的质量带入化学方程式计算。最后再把计算出的纯物质质量转换为含杂质物质的质量。 [解]设:需要向炼铁高炉中投入这种铁矿石的质量为x Fe2O3+ 3CO2Fe + 3CO2 160 112 60%x (1-4%)×100 t = x=" 228.6" t 答:需要向炼铁高炉中投入这种铁矿石的质量为228.6t。 考点:含杂质的物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的铜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有的相关数据记录见下表(实验误差忽略不计);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所取合金质量/g12.512.525 所用稀硫酸质量/g120140100 生成氢气的质量/g0.20.20.2 (1)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 (2)求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答案】(1)48%(2)15.1% 【解析】 【分析】 铜、锌合金中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只有锌和稀硫酸反应,第二次和第一次所取的合金质量相同,第二次所用的稀硫酸比第一次多,而两次生成的气体质量相同,说明两次所取的合金中的锌都完全反应了,由此可知12.5g合金只能生成0.2g氢气;第三次所取的合金是前两次的2倍,但产生的气体和前两次相同只有0.2g,说明第三次反应中稀硫酸不足,由此可知25g合金中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12.5g合金中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从而可以结合氢气的质量计算出锌的质量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详解】 (1)比较三组数据可以知道,12.5g合金最多只能生成0.2g氢气,其中的锌完全参加反应设12.5g铜锌合金中含有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集计算题答案

二、选择题 1、海水难以结冰是由于海水的() A沸点上升B蒸汽压下降C冰点下降D海水太深 2、冰水中加少许食盐,则溶液的凝固点() A.不变 B.改变 C.上升 D.下降 3.在含有112gN2,96gO2及44CO2的混合物中,N2的摩尔分数为: (A)0.50 (B)0.38 (C)0.13 (D)0.29 4.同温同体积下,在A和B的混合气体中,若组分A的摩尔分数为0.200,混合气体的总 压力为101.325KPa,则组分B的分压力为: (A)20.3KPa (B)101.3KPa (C)81.1KPa (D)16.2KPa 5.指出下列过程发生后,体系ΔS小于0的是: (A)水结冰(B)干冰蒸发 (C)固体燃料燃烧(D)Na2CO3+HCl==NaCl+H2O+CO2 6.下列反应中,增熵最显著的反应是 (A)CO(g) +2H2(g) = CH3OH(g) (B)C(s) +O2(g) = CO2(g) (C)2C(s) +O2(g) = 2CO(g) (D)2HgO(s) =2Hg(l) + O2(g) 7. 下列能引起速率常数改变的是() (A)压力改变(B)温度改变 (C)反应容器体积改变 (D)反应物浓度改变 8.对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 H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r G?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C)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9.溶液中同时含有NH3和NH4Cl, 已知NH3的K b=1.77×10-5mol.dm-3 且C(NH3)=0.20mol.dm-3 C(NH4Cl)=0.20mol.dm-3,该溶液的pH为: (A)2.12 (B)9.25 (C)12.00 (D)5.38 10.难溶强电解质BaCO3在下列溶液中溶解最多的是: (A)HAc (B)纯水 (C)BaCl2 (D)Na2CO3 11、将4克氢氧化钠溶于水中成为1升溶液,其溶液pH值为() A. 13 B.1 C.7 D.10

初中化学计算型选择题.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计算型选择题(直播第一节) 邝建新 1、酒精( C2H5OH)的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的氢原子个数相等。则溶液中溶质 质量分数为() A 23% B 46% C 55% D 72% 2、在 CO、HCOOH 、OHC-COOH 的混合物中,已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3/7 (1-9Y) B 1/3 (1-Y) C 6/7 (1-Y) D 3/7 (1-6Y) 、已知 4 NO 3 和 KH2 4 固体的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 3 NH PO 物中 KH2 4 的质量分数为() PO A 20% B 25% C 85% D 80% 4、X 克 Mg 、Zn、Fe 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滤液蒸干,得到 Y 克混合物,则原金属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为() A (Y-X)/48 B (Y-X)/96 C (Y-X)/98 D Y-X 5、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 2 3 两种溶液,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KOH和KCO 数为 3.65%的稀 HCl ,恰好完全反应且溶液为中性,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所得 固体的质量为() A 7.45g B 14.9g C 5.6g D 13.8g 6、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后,消耗了64 克 O2同时只生成 44 克 CO2和 36 克 H2 则该物质中() O A 只含有 C 元素 B 只含有 C、H 两种元素 C 只有H元素 D 含有 C、H、O 三中元素 7、由 Na2SO4 Na2SO3 Na2S 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为 22%,则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无法确定 B 23% C 46% D 32.6% 、由 MgSO 4、MgSO3 和MgS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Mg 元素的质量分 8 数为 2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56% B 32% C 44% D 24% 9、在由 CO2和 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 C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则混合气体中 CO2和 O2的质量比() A 3:8 B 11:8 C 11: 14 D 11:17 10、常温下乙烷气体( 2 6)和酒精(C2 5 OH )蒸汽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C H H 质量分数为 X%, 则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018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项训练

化学二卷计算专项练习 1、[2011全国卷]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毫克的碘酸钾(M=214g·mol-1)。为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的合格食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克,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0.030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有关反应如下: IO3-+5I-+6 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2、[2015·全国卷Ⅰ36]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m g,将其置于过量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 酸,用a mol·L-1的K2Cr2O7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b mL,反应中Cr2O72—被还原为Cr3+。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__ __%。 3、[2017全国卷Ⅰ26]凯氏定氨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 NH4Cl+ H3BO3。 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 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mo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4、[2017全国卷Ⅲ27]某工厂用m1kg 铬铁矿粉(含Cr2O340%,M=152g·mol-1)制备K2Cr2O7(M=294g·mol-1),最终得到产品m2 kg,产率为 5、[2017全国卷Ⅱ28]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最新初中化学计算题分类(精选)

精品文档初中化学计算题分类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类型有多种,其中包括化学式计算、化合价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计算、化学方程式和 溶液简单综合计算、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等, (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类型: 第一种类型:叙述型化学式计算题: 1、(2008 四川)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CH3CH(NH2)COOH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 (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3)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丙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2008南京市)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高氰精中C、O、N、Cl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 D.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现有32g某可燃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88g二氧化碳气体和72g水蒸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可燃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该可燃物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该可燃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此反应是置换反应 第二种类型:综合型化学式计算题: 1、(2007徐州市)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 (1)30g尿素中含氮元素多少克? (2)已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多少克? (3)请你根据下表中几种常见食物的蛋白质含量,计算出每天至少应摄人多少克下列食物才能满足你对蛋白质的需求(可以只摄取一种食物,也可同时摄取几种食物)。 (二)有关化合价的计算: 1、(2008 天津市)据报道,“第三代”瓷珠圆珠笔问世,该圆珠笔的球珠有氧化锆陶瓷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的应用使球珠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得到了提高,从而填补了国内空白,氧化锆的化学式为ZrO2,在氧化锆中锆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5 2、(2007 天津大港)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ClO2分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 (1)含有杂质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1、某炼铁厂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冶炼生铁。若要炼出1120t含铁95%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吨? 2、(2008太原市)将100g含 CaCO3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含钙),高温灼烧一段时间 ....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则生成CaO的质量约为 (2)标签型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题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题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4.2%的无色溶液10g。请计算: (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前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__________【答案】1.42g 8.5% 【解析】 【分析】 【详解】 (1)10 g×14.2%=1.42g (2) 解:设实验前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X,生成Cu(OH)2的质量为Y,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的质量为W。 2NaOH+CuSO4=Na2SO4+Cu(OH)2↓ 2×40 160 142 98 X W 1.42g Y 2×40 : 142=X :1.42g 解得X=0.8g 180 :142= W :1.42g 解得W=1.6g 142 :98 = 1.42g :Y 解得Y="0.98g."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 g+0.98g- 1.6g=9.38g 实验前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8g÷9.38g=8.5% 2.某硫酸铜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不含铜元素,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硫酸铜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样品20g加入81.8g足量的水搅拌充分溶解后,向其中加入56g氢氧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8.9g不溶于水的物质和滤液a;②再向上述滤液a中继续加入56g氢氧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又得到4.9g不溶于水的物质和只含一种溶质的滤液b。请计算: (1)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 (2)最后所得滤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答案】80% 8.7% 【解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硫酸铜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根据“又得到4.9g不溶于水的物质和只含一种溶质的滤液b”可知,20g样品中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钾恰好完全反应,需消耗氢氧化钾溶液质量为56g+56g=112g,则56g的氢氧化钾反应消耗样品的质量为10g,同时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质量为4.9g,则20g样品中杂质的质量=8.9g-4.9g=4g,则20g 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20g-4g=16g,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16g 20g ×100%=80%,故填 80%;

2018年6月学考复习·化学(4) 学考第29题——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2018年6月学考复习·化学(4)| 学考第29题——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1.(2017·浙江11月选考,29)取7.90 g KMnO 4 该剩余固体与足量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单质气体中锰元素以Mn 2+ 存在。 请计算: (1)KMnO 4的分解率________。 (2)气体A 的物质的量________。 答案 (1)60%(或0.60) (2)0.095 mol 解析 (1)KMnO 4的分解率=分解的KMnO 4的物质的量KMnO 4总的物质的量。题目已知7.90 g ,物质的量为0.05 mol 。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为7.42 g O 2的质量0.48 g ,说明O 2的物质的量为0.015 mol 。由2KMnO 4===== △ MnO 2+O 2↑,可知消耗KMnO 4 0.03 mol 。所以KMnO 4×100%=60.0%。 (2)在整个反应过程前后,锰元素从+7价全部转化为+2价,程中转移了0.05 mol ×5=0.25 mol 电子。则A 电子产生氧气,转移了0.015 mol ×4=0.06 mol 电子。元素必然转移0.19 mol 电子。每产生1 mol 氯气就转移2 mol 电子,会产生0.19 mol÷2=0.095 mol 氯气。 2.(2017·浙江4月选考,29)分别称取2.39 g (NH 4)2SO 4和NH 4Cl 两份。 (1)将其中一份配成溶液,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Ba(OH)2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混n [(NH 4)2SO 4]∶n (NH 4Cl)为______。 (2)另一份固体混合物中NH +4与Ba(OH)2溶液(浓度同上)液中c (Cl - )=________(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1)1∶2 (2)0.100 mol·L - 1 解析 (1)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物质的量是2.33 g÷233 g·mol - 1=据原子守恒可知硫酸铵的质量是0.01 mol ×132 g·mol -1=1.32 g 质量是2.39 g -1.32 g =1.07 g ,物质的量是1.07 g÷53.5 g·mol - 1=此混合物中n [(NH 4)2SO 4]∶n (NH 4Cl)为1∶2。(2)别是0.01 mol 、0.02 mol ,另一份固体混合物中NH + 4与Ba(OH)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钡是0.02 mol ,因此溶液体积是液中c (Cl -)=0.02 mol÷0.2 L =0.100 mol·L -1。 1.题目短小精悍,固定格式,固定分值,两空4过,区分度较小。 2形式,考查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 3.解题方法中除了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变,即质量守恒;在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合价守恒。运用守恒法解题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1.原子(或离子)个数守恒 例1 现有铁、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粉末3.44 g ,mL 1 mol·L - 1盐酸恰好完全溶解,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mL 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不变色,则6.88 g 处理后,残留固体质量为________克。 解析 该铁和铁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在高温下用足量CO KSCN 不变色,说明溶液中无Fe 3+,全部是FeCl 2。由Cl - =12n (HCl)=12 ×0.1 L ×1 mol·L -1 =0.05 mol 。又据铁元素守恒知中含铁质量为2×0.05 mol ×56 g·mol -1=5.6 g 。 答案 5.6 2.电子得失守恒 例2 向含有1 mol FeCl 2的溶液中通入0.2 mol Cl 2,再加入含0.1 mol X 2O 2- 7 的酸性溶液,使溶液中的Fe 2+恰好全部被氧化,并使X 2O 2-7被还原为X n + ,则 n 值为______。 解析 根据电子守恒可得1 mol ×1=0.2 mol ×2+0.1 mol ×2×(6-n ),解之,n =3。 答案 3 3.电荷守恒 例3 在NaCl 、MgCl 2、MgSO 4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 (Na +)=0.10 mol·L - 1, c (Mg 2+)=0.25 mol·L -1,c (Cl -)=0.20 mol·L -1,则c (SO 2-4)为________ mol· L - 1。 解析 溶液为电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 (Na +)+2c (Mg 2+)=c (Cl -)+2c (SO 2- 4)。 答案 0.20 练习 1.将0.195 g 锌粉加入到20.0 mL 的0.100 mol· L -1 MO +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M 2+ 解析 锌的物质的量为0.003 mol ,完全反应失电子0.006 mol ,若M 化合价由+5变为x ,则根据得失电子相等有(5-x )×0.02×0.100=0.006,可得x =+2。 2.把V L 含有MgSO 4和K 2SO 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 镁;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 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 钾离子浓度为________mol· L - 1。 答案 2(2b -a )V 解析 方法一:由电荷守恒知,在V 2 L 溶液中存 在关系: 2n (Mg 2+)+n (K +)=2n (SO 2- 4) a mol 2b mol 所以n (K +)=(2b -a ) mol ,原混合溶液中c (K +)=2(2b -a )V mol·L - 1。 方法二:由题意可知,若将含a mol NaOH 的溶液和含b mol BaCl 2的溶液均 加入V 2 L 混合溶液中,则反应后得到溶质为NaCl 、KCl 的溶液,由电荷守恒知n (Na +)+n (K +)=n (Cl -),即a mol +n (K +)=2b mol ,则n (K + )=(2b -a ) mol ,原混合溶液中c (K +)=2(2b -a )V mol·L -1 。 方法三:由题意知V 2 L 溶液中加入含a mol 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 沉淀为氢氧化镁,说明该溶液中Mg 2+的物质的量为a 2 mol ,故原溶液中Mg 2+的物质的量为a mol ,即MgSO 4的物质的量为a mol ;加入含b mol BaCl 2的溶液恰好使V 2 L 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说明该溶液中SO 2- 4 的物质的量为b mol ,故原溶液中SO 2- 4的物质的量为2b mol 。由以上分析可知 原混合溶液中K 2SO 4的物质的量为(2b -a ) mol ,所以K + 的物质的量为2(2b - a ) mol ,其浓度为2(2 b -a )V mol· L - 1。 二、关系式 多步反应计算的特征是化学反应原理中多个反应连续发生,起始物与目标物 之间存在确定的量的关系。解题时应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依据方程式找出连续反应的过程中不同反应步骤之间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 量的关系,最后确定已知物和目标产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列出计算式 求解,从而简化运算过程。 例4 5.85 g NaCl 固体与足量浓H 2SO 4和MnO 2共热,逸出的气体又与过量 H 2发生爆炸反应,将爆炸后的气体溶于一定量水后再与足量锌作用,最后可得H 2______L(标准状况)。 解析 若先由NaCl ――→浓H 2SO 4△HCl 算出HCl 的量,再由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算出Cl 2的量,……这样计算非常繁琐。找出以下关系式就可迅速求解。 设可得H 2的物质的量为x,5.85 g NaCl 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