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四气”产业一体化

发展的若干意见

晋政办发〔2010〕7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随着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开发工作的全面展开,煤层气、天然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以下简称“四气”)产业一体化发展势头强劲。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全面起步,产业初具规模;天然气和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步伐加快,利用率明显提高;煤制天然气开发利用已提到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随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资源勘探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管网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场利用进一步扩大,“四气”正在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对我省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气化山西”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四气”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若干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滞后、矿权重叠问题突出、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管网建设进展缓慢、市场开发任务艰巨、行业监管职能弱化等。为积极应对国际国内能源格局的变化,特别是清洁气体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落实国家和我省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总体要求,推动我省“四气”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四气”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气”是优质清洁能源和宝贵的战略资源,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更是我省的优势资源。“四气”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加快推进“四气”产业一体化发展,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对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

义;对改善民生、改善环境,建设“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新山西宏伟目标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战略大局。

加快煤层气资源开发与“四气”广泛利用,可减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有利于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符合“资源环境效益”优先和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发展“四气”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切实把推进“四气”产业发展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使之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节能减排,开发清洁能源,建设“双新”基地,改善生态环境,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对“四气”产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和推进“四气”产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使之成为山西最具发展前景的绿色产业。

二、推进“四气”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生态、改善环境、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加快我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建设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为目标,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和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战略机遇,依托我省丰富的“四气”资源条件,良好的“四气”产业基础和广阔的燃气市场空间,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发展、适度竞争、安全高效、加快推进”的指导方针,以地面煤层气抽采和煤矿瓦斯抽放为核心,以国家分配给我省的天然气为基础,以焦炉煤气分离甲烷和煤制天然气为补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不断扩大“四气”开发利用规模,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我省“四气”产业一体化、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进程,推进“四气”产业健康、快速、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使“四气”产业成为我省新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新型支柱产业。

(二)发展原则

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的原则。在煤层气资源程度高的重点区块,焦炭企业集中的县市、特别是十大焦化园区内,在劣质煤和水资源匹配好的重点地区,在全省天然气煤层气干线管网沿线,实施“四气”一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特别是要从六个重点方向加大推进力度,即:加大煤层气地面勘探开发;煤层气井下抽采综合利用(提纯、液化、发电和风排瓦斯利用);全省天然气煤层气管网建设;全省天然气(煤层气)加气站工程建设;焦炉气分离甲烷示范工程建设;煤制天然气示范工程建设。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全省“四气”产业重点项目建设,要按照“五优先”原则推进,即:优先气源区、优先人口密集区、优先风景名胜区、优先重污染区、优先大工业区。在利用方向上,以大中城市民用和工业燃气、气代油为主,鼓励精细化工转化和井下瓦斯用于民用发电和提纯液化。要统筹上游勘探开发、中游集输、下游综合利用,形成有机整体,促进“四气”产业有机、综合、平衡、协调发展。

适度竞争、有序发展的原则。为提高“四气”开发利用规模和产业一体化水平,在“四气”开发利用上,特别是在中游管网建设和下游综合利用上,要适度引入竞争机制。按照“积极统筹上游(煤层气、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适度开放中游(管网建设)、有序搞活下游(综合利用)”的原则,加快“四气”产业链建设步伐。特别要在加快煤层气上游勘探开发及对全省输气管网建设和加气站建设上予以优先安排,并在适度超前的前提下,大力开发培育省内“四气”下游利用市场,实现“四气”产业上中下游同步、协调、有序发展。

省内优先、余气外输的原则。我省富煤、无油、缺气(天然气),长期以来,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生态环境、人民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要在优先保证本省用气安全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外输余气(煤层气)。

强化监管、实施准入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建设规范有序的燃气市场体系,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燃气价格形成机制;培育诚实守信、运作规范、治理结构健全的市场建设运营主体,强化市场主体约束和优胜劣汰机制;建立职责主体明确、监管调控有效、协调配合到位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体制,确保

“四气”产业安全高效和快速有序健康发展。同时,鉴于“四气”行业的相对垄断性、高度公益性和高度危险性,“四气”行业特别是在管网建设和加气站建设方面,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要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

(三)主要任务

到2020年,通过建设六大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开发区)、4568公里省级天然气煤层气干支线管网、五大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区、十大焦炉气综合利用园区,实现“12341的主要任务”,即:打造一个新兴产业(“四气”一体化产业);突出“两条主线”(煤层气、天然气);实现年供气量300亿;实现四个全覆盖(119个县、市、区天然气、煤层气全覆盖,交通干线全覆盖,重点工业用户全覆盖,重点旅游区全覆盖);实现新增产值1000亿元(即:到2020年力争实现新增年度最大工业总产值1103亿元)。

(四)实现目标

到2015年全省“四气”供气总量达到15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气60亿立方米、煤层气46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40亿立方米、焦炉煤气制甲烷4亿立方米。另外还有井下瓦斯气39亿立方米、乏风40亿立方米。总利用量达到9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气60亿立方米、煤层气16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10亿立方米、焦炉煤气制甲烷气4亿立方米。另外还有井下瓦斯气利用25.5亿立方米、乏风利用8亿立方米。

到2020年,全省“四气”年供气量达到36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煤层气11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焦炉煤气制甲烷10亿立方米。另外还有井下瓦斯气44亿立方米、乏风35亿立方米。总利用量达到28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煤层气7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80亿立方米、焦炉煤气制甲烷气10亿立方米。另外还有井下瓦斯气利用25.5亿立方米、乏风利用16亿立方米。到2020年,我省“四气”实现“四个全覆盖”,到2020年力争完成新增年度最大工业总产值达到1103亿元。

到2020年,按照规划目标,全省约有50亿立方米煤层气(天然气)用来替代煤炭,据测算,年可减少CO2排放1130万吨,减少SO2排放2.7万吨,减少NO2排放3.2万吨,减少灰尘排放99万吨,减少飞尘排放6300吨。

同样可以计算,用50亿立方米用来替代燃料油,年可以减少CO2排放370万吨,减少SO2排放9万吨。同时,按照2020年规划目标,全省约有49亿立方米煤矿抽采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据测算,每年可减少CO2排放约7346万吨。

此外,“四气”一体化产业的发展,每年可为我省提供100多亿元的税收,直接提供就业人数3万人,相关就业人数10-15万人。

三、实现“四气”产业一体化快速有序健康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业监管

山西省煤层气(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领导组是省人民政府“四气”产业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机构,要进一步强化领导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职能,建立领导组框架内的多部门、多环节联审、联批制度,领导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从源头上严格行业和安全准入。凡涉及“四气”产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均应由领导组研究决定。具体工作由设在省发展改革委的领导组办公室承担。

实施行业准入。“四气”行业属易燃易爆高危行业,为加强监管,防止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要结合我省实际尽快制定、完善和实施行业准入制度。行业准入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具有充足、稳定且符合国家标准的气源;具有与项目开发规模相适应的注册资本和投融资能力;具有业务熟练的专业管理团队和技术力量;主要负责人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管理能力和相应资质;公司应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教育培训制度,以及相应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公司应具备权责明确、合理有效的组织架构,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公司应当具备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明确监管职责。省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四气”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项目立项审批(核准)、年度用气计划平衡等。各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煤层气抽采企业的安全监管,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煤层气抽采企业的安全监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煤层气抽采企业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煤层气抽采企业一级加压站以外的煤层气输送、储存、使用以及城市门站(含城市门站)以外“四气”资源的长输

管道、压缩站、液化厂及加气站等的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许可。建设部门负责城市燃气行业管理和燃气工程选址、规划许可、供气许可等安全监管。国土部门负责“四气”项目的土地征收,在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领导下,做好气田矿权的协调及管理。环保部门负责“四气”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督及管理。质监部门负责长输管道、压力容器的质量监督及管理。交通运输部门负责车辆加装燃气设施的加装许可和管理。公安消防部门负责消防设计审查和消防设施验收。公安交管部门负责煤层气、天然气汽车的审验和管理。各市、县要根据本地情况,建立相应的“四气”协调服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四气”开发、利用的协调服务工作。

严格项目审批。“四气”建设项目实行省级审批(核准)。《山西省“四气”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和配套专项规划是项目审批(核准)的主要依据,省级环境影响评价批准文件、土地预审文件和选址意见书为“四气”建设项目审批(核准)的前置条件。凡未列入规划和条件不成熟的项目,省发展改革委和有关部门不予受理项目审批(核准)和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各市、县政府不得提供土地(含临时用地)、水源、用电和气源等建设和经营条件。

严格开工管理。新建项目开工实行属地管理。项目所在地政府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和《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山西省人民政府令185号)实施项目开工监管。未经审批(核准)或不具备开工条件的,不得开工建设。

落实责任追究。对未批先建的“四气”项目,省人民政府将问责项目所在地的主要领导人和项目主体法定代表人责任及供气企业的连带责任;对未批先建项目法人企业给予三年限批“四气”项目的处罚,并提请工商管理部门追究项目法人企业非法经营的责任;对未批先建项目供气企业给予二年限批“四气”项目的处罚;对未批先建项目所在市给予一年限批“四气”项目的处罚;未批先建项目存在重大质量问题或重大安全隐患的,依法追究项目法人、咨询和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项目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并追究供气企业法人的连带责任,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强化竣工验收。严格执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天然气工作的

意见》(晋政发〔2004〕37号)的有关规定,强化煤层气、天然气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已完成安全、消防、环保、压力容器等专项验收,并经试运行运转良好的,应按规定组织竣工验收,未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得投入运营。

(二)拓宽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资金扶持。对重点“四气”产业项目,省人民政府将采取入股、贴息等方式,给予资金支持,专项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管网敷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煤矿瓦斯提纯、低温分离液化、低浓度瓦斯(乏风煤层气)利用、焦炉煤气制甲烷技术开发及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市、县两级政府也要拿出部分资金支持本地区重点项目建设。对承担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四气”管网建设和科技创新示范项目的我省重点国有企业,要在项目前期工作资金和“四气”项目资本金上给予支持,提升企业的投融资能力。

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支持和扩大对“四气”开发利用企业通过债券、上市和争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财政预算内和国债资金支持,扩大资金来源。鼓励重点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我省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和“四气”管网建设。开放煤层气勘探、开发、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领域,鼓励民营资本介入。

(三)加快省级干支线燃气管网建设,全面拓展下游市场

适度引入竞争。按照适度竞争原则和“产输分离、输配分离”的国际惯例,建立有序竞争的管网建设运营体制。适度开放管网建设市场,在现有基础上,以大型国有能源企业为主体再组建若干大型省级管输集团,促进全省燃气主干管道建设有序竞争格局的形成。省级主干管网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协调、共同使用、合理付费”原则,充分发挥其公益属性,打破管网企业垄断,建立市场机制下的合理付费、开放公用的新格局。

强制鼓励并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强化监督”的原则,尽快建立以县(市、区)及大用户(工业)为独立用气单元的燃气下游市场体系。按照“优先气源区、优先人口密集区、优先风景区、优先重污染区、优先大工业区”和“重点保障城市燃气及调峰气源用气”的原则,加快推进全省市、县两级天然气全覆盖工程,对天然气主管网和加气站建设运

营主体在项目审批、用地、信贷、融资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和倾斜。对财力较弱的贫困县城镇居民用气给予适当补贴。

鼓励煤层气天然气置换焦炉煤气和水煤气。已有燃气经营体系的市、县,要充分发挥原有管网、技术、管理优势,加快管网改造和天然气置换进度,并要按照城市燃气特许经营的规定,规范经营行为。对尚未供应燃气的市、县,也要按照城市燃气特许经营的规定,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建设经营主体,加快城市配套管网建设进度。

对“四气”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要强制性关闭,对重污染企业限期进行燃气置换。同时,对全省市、县两级城区内燃煤锅炉改造而减排的项目可给予环保资金支持。要逐步实行阶梯式价格政策,降低民用和用气大户的用气价格。对天然气初装费予以减免,对贫困县城区输配管网建设予以财政补贴。加快全省加气站网络建设步伐,对车辆油改气企业进行贴息和补助。

(四)加强资源管理,加快上游资源开发步伐

统筹“四气”气源,提高资源掌控力。为应对气源短缺对我省供气安全造成的冲击,合理安排使用现有资源,省煤层气(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领导组要全面统筹我省天然气过境气源和煤层气、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煤制天然气、煤矿瓦斯提纯气等管道输气气源,并代表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联公司等上游供气企业签订气源供应框架协议,省发展改革委编制下达全省“四气”气源年度平衡计划,省级供气企业依据计划完成供气任务。要积极向中石油、中石化、中联等上游气源供应企业争取天然气和煤层气供气指标,提高我省天然气供气量。按照省内优先利用、余气外输原则,推动天然气、煤层气资源串换。

加强资源管理。建立健全全省煤层气勘探资源开发利用信息通报制度、项目开工登记制度、年度开工计划报送和年度工程进展报告制度、勘探、开发合同签订及转让通报制度。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的企业,在年初向省煤层气(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领导组办公室通报年度开工计划,于年底报送年度工程进展报告。对在我省行政区域内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中央及外资企业,凡涉及合同签订及转让的必须及时通报山西省煤层气(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领导组办公室,保证我省煤层气产业

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落到实处。

坚持先抽后采,实现采煤、采气一体化。我省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要将煤层气开发与煤炭开采相结合,在煤炭现采区和后备区实现采煤、采气一体化。加大煤矿瓦斯、风排瓦斯综合利用项目的投入,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在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和井下抽取煤层气(瓦斯气)综合利用的前提下,限制并逐步杜绝井下抽取煤层气(瓦斯气)的无效排放。对煤炭资源开发的远景区和后备区,要积极推行“先抽气后采煤、采煤采气一体化”的开发方针。对煤炭矿权和煤层气矿权分置的矿区,矿权持有人要建立相互沟通机制,实现煤层气和煤炭两个行业之间的良性互作,互利共赢。

(五)落实扶持政策,加快利用步伐

出台配套措施,落实扶持政策。适时出台配套措施,将国家关于“四气”产业开发利用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加快折旧政策、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设备进口关税减免政策和资源税、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费等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及各项财政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大力支持“四气”管网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和“四气”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建设,对项目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的补偿标准按省重点工程标准执行。

尽快制定和实施《山西省天然气利用政策指导意见》。在管网建设、城市天然气利用、加气站建设等方面给予财政、金融、税收、价格、投融资、环境保护等重点扶持。

制定利用政策,推进焦炉气综合利用。按照焦炉煤气利用“充分、优化、就近、快速”的原则,尽快制定和实施《山西省焦炉煤气利用政策》及配套措施,确定我省焦炉煤气重点利用领域和顺序。鼓励焦炭生产企业、焦炉煤气利用企业加大对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的投入。特别对焦炉煤气制合成天然气、焦炉气发电、制甲醇、合成氨及深加工制精细化工产品项目,在减免税费、安排可持续发展基金、财政补贴等方面予以支持,在项目立项核准、征地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实现开发利用新突破。要加强对煤层气赋存规律的理论研究和地面开发、井下抽采、废弃矿井和采空区抽采等工艺技术和科

研攻关;积极引进消化多分支水平羽状井钻探,二氧化碳注入提高煤层气采收率,低浓度煤层气提纯、液化及乏风煤层气利用等先进技术;加大煤层气精细化工转化、焦炉煤气甲烷提纯、煤制天然气等关键技术科技攻关。注重“四气”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以及产、学、研基地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实现我省“四气”开发利用的新突破。

(六)加强安全监管和防范措施,实现安全发展

建立预警防控机制。“四气”产业是易燃、易爆的高危行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发展”的思想,建立完善的预警防控机制,制订应急联动防控响应预案,明确安全责任主体,实施安全全过程、全方位监控。特别对因气源、输配管网或天然气加气站出现事故、故障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四气”供应短缺及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等,制订不同应急对策响应和方案。建立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优势互补的指挥调度中心,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提高我省“四气”行业指挥调度、综合协调、防灾、减灾、安全稳定供气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针对因上游气源、长输管线或城市供气管网发生灾害性事故或因天气原因可能会造成的燃气供应短缺的情况,根据其将要对用户及社会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建立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并分别采用不同应急对策加以应对。

应加强重大节假日、重要社会活动、灾害性气候和冬季保高峰供应时期的预测预警工作,做好专案,建立健全各类信息报告制度,促进防灾减灾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要加大对燃气企业、用户的宣传工作,提高全民安全用气意识;增强燃气企业和管理部门对燃气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提高防范水平,防止重大燃气突发事件的发生。

建立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针对不同影响程度的突发事件,明确各有关单位的职责,建立相应的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对于燃气供应系统发生特别重大、特大、重大燃气突发事件,由当地政府按照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体系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发生一般燃气突发事件,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统一协调,保证处置工作指挥的统一高效。此外,应建立冬季天然气供气应急处置体系,切实保障燃气用户用气安全。

实施清理整顿,消除安全隐患。要采取有效措施,在2010年底以前基本完成对已建、在建项目的清理整顿,消除安全隐患。对县(市、区)发展改革委(局)批准立项、基本符合审批条件、建设程序基本完善的加气站项目,由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安监、质监、消防、建设、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进行检查并完善有关程序,确认项目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安全规范后,尽快向安监部门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向建设部门申请办理《供气许可证》,办理后方可运营。在未取得安全生产和供气许可批准文件前不得继续建设并严禁生产和运营。对经评估认定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的,应立即予以拆除。对未经发展改革部门核准,建设程序不完善,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违规项目,市人民政府须按照国家及省有关规定,依法予以取缔,拆除违规工程并依法追究项目法人责任。对确实关系国计民生、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项目,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安监、发展改革、质监、消防、建设、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对项目进行技术工艺和安全评估,确认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规范,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后,尽快向安监部门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后即可运营。在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批准文件前不得继续建设并严禁生产运营。

(七)积极推进燃气事业改革,建立健全我省城镇燃气市场体系

“十二五”时期,要加快改革步伐,研究制定“四气”行业市场开放和市场准入的条件和制度。大力推行特许经营制度,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和“增量改革、存量试点”的原则,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和《山西省城市燃气设施特许经营条例》等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深化燃气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燃气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步伐,扩大投资主体社会化、多元化,为全面开放城市燃气基础设施设计、投资、建设和运营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全面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水平。

省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意见要求,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尽快制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并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要建立部门联合发布信息制度,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调整和振兴的有关信息。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本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

地实际抓紧制订具体落实方案,确保取得实效。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送省人民政府和省有关部门。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八月十七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