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人民日报社论(1-8月) 目录及全文

2012年人民日报社论(1-8月) 目录及全文

2012年人民日报社论(1-8月)目录及全文

迈向充满希望的2012(社论) (2)

人民日报社论:努力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更好服务经济社会新发展 (3)

人民日报社论: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5)

人民日报社论:书写我们时代的精神史诗 (6)

人民日报社论:凝聚思想共识合力攻坚克难 (8)

人民日报社论:忠实反映人民意愿切实推动国家进步 (9)

人民日报社论:汇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 (11)

人民日报社论:乘势而上再谱发展新篇章 (12)

人民日报社论:发挥民政骨干作用创新社会管理服务 (14)

人民日报社论:做改革发展稳定的主力军 (15)

人民日报社论:让青春之光闪耀复兴之路 (17)

人民日报社论:携手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18)

人民日报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 (20)

人民日报社论:书写奥林匹克更大光荣 (21)

迈向充满希望的2012(社论)

——元旦献词

2012年01月01日05: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告别了充满挑战、奋发有为的2011,迎来了充满希望、奋发进取的2012。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回顾过去的一年,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国际形势空前动荡变幻,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高于9%,粮食生产连续8年增产,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增速创1985年来最高,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有望达到1200万人,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保障房全年基本建成400万套以上、新开工1000万套,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兴起热潮……我们以各项建设新成绩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深刻、中东北非政局持续动荡的艰难时局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发展态势,不仅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信心,更为处于变动和挑战中的世界带来机遇与希望。

判断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最重要的是辨明历史方位,把握发展大势。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看到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新的一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严峻复杂,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们更应提振信心,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人民昂首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向伟大复兴。

从2011迈向2012,我们有“中国信心”的实力。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奠定了良好的物质积累、科技基础、体制条件,实现更大发展的实力底蕴深厚;我们战胜了一系列自然灾害和内外考验、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不断释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方兴未艾,中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期待更加强烈,改革发展依然是党心所归、民心所

向;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大国实力此消彼长,对我国机遇大于挑战。这一切,为我们充满希望地迈向2012年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和有利的环境。

从2011迈向2012,我们有“中国信心”的底气。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为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央确定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这四个“牢牢把握”集中体现了对中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战略思考,表明党和政府对国际国内形势有清醒判断,对复杂矛盾问题有重点把握,对科学发展规律有深刻认识。新的一年,只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总体要求和决策部署上来,中国发展的步伐就会更加稳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新进展,深化改革开放就有新突破,民生改善就有新成效,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就会迈上新台阶,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也会迎来新变化。

时间将曾经的辉煌留给历史,也将无限的希望带给未来。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13亿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国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中国美好的前途充满希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人民日报社论:努力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更好服务经济社会新

发展

2012年01月08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金融稳健运行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五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实践,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关键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做好金融工作至关重要。过去五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蔓延、深化的五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极为复杂严峻。在党中央、国务

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完成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金融改革,不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驾驭复杂经济金融局面的能力,积极稳妥处置金融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全面提升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我国金融业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在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这与国内金融稳定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事实充分证明,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部署是完全正确、行之有效的。

形势虽好,尤须兢慎。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对诸多挑战。我们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将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更广阔的空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对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并未结束,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市场动荡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仍然存在,甚至可能加大,确保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任务艰巨。我国金融领域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金融机构经营方式总体粗放,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金融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领域风险隐患比较突出,金融宏观调控有待改进,金融监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得不够紧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够及时有力,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居安思危,努力开创金融工作的新局面。

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必须紧紧围绕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显著增强我国金融业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着力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管体制,形成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体系。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该放的坚决放开、该管的切实管好,坚决取消各种不必要的金融管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金融活动的干预;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为金融创新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监管条件,并把防范风险始终贯穿金融创新全过程;坚持积极防范化解风险的永恒主题,将防范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生命线,有效防范经济与金融风险相互作用、金融与财政风险相互传递、外部风险向境内转移;坚持自主渐进安全共赢的开放方针,在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基础上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

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必须把握时机、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有序推进,全面落实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要加大对农村、小型微型企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建设,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加强金融法制、社会信用体系等金融基础建设。今年,各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做好金融工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棋活,全盘皆活。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按照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不断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人民日报社论: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2012年02月02日06: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龙年伊始,万象更新。今天,本报全文发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九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述,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必将大大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完善,农业农村基础不断夯实,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八连快”。实践证明,这是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2011年,可以说是农业农村发展整体提速、全线飘红的一年,是农民顺心、农村祥和的一年,也是本世纪以来总体发展最好的一年。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管理好通胀预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赢得了战略主动,为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好形势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在连年增产增收之后,出现滑坡拐点的几率在累积、风险在上升;在高成本下继续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约束很多;在高基数上延续农业农村发展的好

势头,难度很大。更要看到,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靠继续消耗农业水土资源余地越来越小,靠不断增施化肥农药越来越难以为继,根本出路在于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站在高起点,再续“黄金期”,做好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工作,就必须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必须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方向,突出重点,面向产业需求,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必须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问题;下大气力强化农技推广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必须继续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生态保护,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稳中求进,必须避免农业出现闪失,避免主要农产品供给出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绷紧“三农”这根弦,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力争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开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人民日报社论:书写我们时代的精神史诗

——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2012年03月02日04: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春天来到了,大地一片勃勃生机,公民的道德实践也呈现着新的图景。无论是志愿者们以“这是我应该做的”积极奉献,还是成千上万网友参与的“微公益”如火如荼,无论是部队官兵为驻地群众服务,还是城市街头屡屡闪现扶老助残的身影,雷锋,这个熟悉而温暖的名字,再一次唤起了亿万中国人的热情;“学雷锋”,这项影响深远的群众性活动,在今天依然展现着时代的魅力。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美丽动人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丰碑。近半个世纪以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雷锋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传承弘扬,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新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从舍身拦惊马救群众的解放军战士刘英俊,到长期扶助孤老、救危济困的“八十年代新雷锋”朱伯儒,从坚守“爱心之路”的深圳义工丛飞,到把雷锋道路作为人生选择的“当代雷锋”郭明义,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行进中,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本色,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心灵旗帜。

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变革日新月异,思想观念日益多元,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凸显,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情况。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指出的,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处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关键时期,我们更加需要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更加需要处处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态度,更加需要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

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弘扬雷锋精神,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唤、文明进步的坚实阶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要求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正是党中央科学分析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新形势、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一项重大举措。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就在于始终与每一个时代的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精神需求相对接。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需要不断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以引导人们升华爱国主义情怀,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自觉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上;就是要大力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弘扬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以激发人们思想道德热情,倡导文明新风,匡正道德失范,改善人际关系,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学雷锋活动正在火热地开展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仅应该是雷锋精神的倡导者,更应该是学雷锋的自觉践行者,这样才能顺应时代要求,不负群众期望。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像雷锋那样奋发进取,像雷锋那样敬业奉献,像雷锋那样有益于他人、社会和国家,共同书写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神史诗!

人民日报社论:凝聚思想共识合力攻坚克难

——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

2012年03月03日02: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伴着初春的暖意,来自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全国政协委员今天齐聚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共商改革发展大计。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如何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建言献策,推动中国乘势而上?如何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献计出力,实现发展稳中求进?时代赋予人民政协光荣使命。我们相信,2000多名政协委员定会不负历史的期待和人民的重托。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世情国情,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锐意进取,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统筹做好稳物价、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的各项工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谱写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一年来,人民政协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着眼于服务科学发展与实现自身科学发展,人民政协不断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进一步巩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围绕主题主线献计出力,进一步凸显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优势和作用;增强文化自觉,发挥人才资源渠道优势,进一步明确人民政协参与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坚持群众路线履职为民,进一步协助党和政府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广泛凝心聚力,拓展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良好环境;坚持强基固本,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实现新发展。

过去一年卓有成效的工作证明,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参政议政,人民政协大有可为。正是通过积极务实、科学创新的工作,人民政协以理论创新推动事业发展,以制度创新保障有序规范,以工作创新增强履职成效,在凝聚思想共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进科学发展上产生了有力影响,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创造了新鲜经验,在巩固和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上取得了可贵进展,不仅使人民政协事业开创了崭新局面,也为国家改革发展稳定贡献了力量。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做好今年政协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政协的履职能力建设、议政建言质量、社会服务成效,直接关系各项工作的落实推进;人民政协发挥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必将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改革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才能凝聚社会共识;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才能推进国家进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任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合力攻坚,奋力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人民日报社论:忠实反映人民意愿切实推动国家进步

——热烈祝贺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

2012年03月05日04: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沐浴着龙年春风,承载着人民重托,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近3000名人大代表齐集北京,依法履职,共商国是。我们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一年一度的人大会议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今年的会议,是在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开好这次会

议,对于推动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推进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我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这些来之不易的成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

过去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工作。继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更加注重修改完善现行法律,更加注重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紧紧围绕推动“十二五”规划纲要顺利实施,继续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更加紧扣大局、更加贴近民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以贯彻实施修改后的代表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坚持服从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同外国议会和多边议会组织的友好往来,为推动国家关系全面发展、维护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思想政治建设,提高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证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努力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巩固和发展“十二五”时期开局良好势头,对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就一定能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上迈出新步伐,在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上取得新成效,在代表服务、对外交往、自身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自己庄严职责的最重要活动,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

身后,站立着13亿中国人民。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改革攻坚期,使人民意愿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为改革发展凝聚智慧力量,人大代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深信,人大代表一定能够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将本次大会开成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人民日报社论:汇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

——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闭幕

2012年03月14日04:4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民主、开放、团结、奋进,昨天,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北京落下帷幕。

10天紧张有序的会期里,来自34个界别的近2200名政协委员,认真听取审议贾庆林主席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审议通过本次政协会议各项决议和提案审查情况报告;列席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讨论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圆满完成了五次会议议程。

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握稳中求进基调,在过去的10天里,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开幕会和闭幕会,参加联组讨论,与委员深入协商国是,共议发展大计,给全体委员以极大鼓舞和鞭策。委员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务实全面,鼓舞人心,进一步统一了社会各界对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亿万人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委员们牢记人民的重托,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弘扬民主协商传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咨政建言,展现了高度自觉的责任意识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数十场气氛热烈的分组讨论,6000多份精心调研的提案和833份大会发言,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充分显示了人民政协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

必须把凝聚共识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必须把服务大局作为履职尽责的中心,必须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作为发挥作用的保障,必须把深入调研作为建言献策的根基,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工作的动力,会议提出的做好人民政协工作“五个必须”,彰显了人民政协为国担责、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对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将产生重大而积极的作用。

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包含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的代表人士,组织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政治上具有开放的包容性,智力上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这为集中反映社会各阶层的民智民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提供了广阔而坚实的基础。

过去的一年,我们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中国在低迷的世界经济格局中风景独好。来之不易的成绩,凝聚着人民政协事业的智慧和力量;鼓舞人心的发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实际国情,有利国家发展。

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展望神州,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十二五”规划将跨入深度推进的关键时期。放眼寰宇,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正在经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综合判断国内国际形势,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这就更需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巩固思想政治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文化建设繁荣、深化对外合作交流、提升自身工作水平等方面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推动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和人民政协事业登上新的高峰。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需要更加关心、支持和重视人民政协工作,更好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

民主凝聚力量,团结成就伟业。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最大限度地汇聚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我们就一定能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前进,迈向更壮丽的现代化征程!

人民日报社论:乘势而上再谱发展新篇章

——热烈祝贺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2012年03月15日04: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了。我们对大会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在特殊重要年份召开的这次大会上,近3000名代表牢记人民重托,认真履行职责,共谋发展大计,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顺利完

成了会议的各项任务。会议开得民主、求实、团结、奋进,代表们聚民意、汇民智,重实际、求实效,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发挥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展现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生机活力。

会议充分肯定国务院一年来的工作,赞成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贯穿了科学发展的主题,突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总结工作实事求是、重点突出,部署任务积极稳妥、针对性强,是一个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鼓舞人心、提振信心的报告。

会议充分肯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年来的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更加注重服务发展,更加注重保障民生,更加注重立法质量,更加注重监督实效,更加注重自身建设,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是表决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制定于1979年,此次修改是1996年后刑事诉讼法的又一次“大修”。修正案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正确处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关系,使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这是我国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大成果,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进展。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得越好、发展得越好,就越有利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越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发挥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政治优势,发挥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优势,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体制优势,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国家将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中乘势而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将在继往开来中再谱新篇。人大换届选举事关国家政权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修改后的选举法,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将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进步。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搞好这次选举,就一定能够更好地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性质,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回首过去,中国成就举世瞩目;展望未来,中国信心更加坚定。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人民日报社论:发挥民政骨干作用创新社会管理服务

2012年03月20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国务院召开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突出“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这一重大主题。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高度重视,必将对进一步加快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更好地发挥民政的职能作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民政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普遍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形成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完善了灾害应急救助、城乡医疗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国家孤儿保障等政策法规以及新型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出色完成了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救灾任务;城乡基层群众自治不断深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婚姻、殡葬、地名服务管理不断完善。民政在保障基本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维护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骨干作用,有力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社会已经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民政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的变化,使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利益格局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心理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更高期待。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已经日显迫切,这些都使民政事业有了更宽广的舞台和发展空间。

民政工作是社会服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必须发挥好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发挥民政

的保底作用,成为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担当者;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发挥民政的基础作用,成为基层社会管理的积极促进者;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努力发挥民政的支持作用,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有力支持者;围绕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努力发挥民政的支撑作用,成为基本社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这是时代和人民对民政工作的新期待,是党和政府对更好地发挥民政职能作用的殷切期望,是民政系统在新起点上继续开拓进取的努力方向和光荣使命。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民政工作的重要性,把民政工作作为检验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形势,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建立领导有力、组织健全、协调畅通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要加大民政事业投入,为民政工作创造必要条件。

各级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带着对群众的深厚爱心、真挚感情做好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民政服务的体制机制。充实基层服务力量,提高直接面向群众的服务水平。加强作风建设,把惠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大事办妥。

春风化雨润民心,风顺潮涌正扬帆。民政工作承载着时代的使命、人民的期盼、国家的重托,让我们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续写民政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人民日报社论:做改革发展稳定的主力军

——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

2012年05月01日0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劳动让生活更美好,让劳动者更美丽。今天是劳动者的节日,我们向全国工人阶级和各族各界劳动群众致以诚挚的祝福,向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劳动创造一切成就,劳动推动文明进步。从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和进步,归根到底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辛勤劳动。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是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之本。

今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巩固和发展“十二五”时期开局良好的势头,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工人阶级肩负着光荣使命。做改革发展稳定的主力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创造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是全国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的重要责任。在改革建设各项工作中,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要始终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火热实践;始终做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楷模,为牢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党提出的发展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始终做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的模范表率,为发展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时代发展对工人阶级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各自本职岗位上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恪守职责,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我们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无论时代环境条件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无论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无论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劳动始终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源泉,劳动者的创造始终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美好事业,推动事业发展,实现美好蓝图,必须立足于实实在在的劳动创造,必须紧紧依靠亿万辛勤的劳动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活力。各级工会要切实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协调好劳动关系,维护好职工利益,履行好工作职责,坚持以职工为本、依法科学维权,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安居乐业,在劳动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生机勃勃的时代催人奋进,宏伟绚丽的远景鼓舞人心。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是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根本保证,这一切都离不开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热情奉献。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稳中求进,当好改革发展稳定的主力军,用智慧和汗水尽情书写劳动光荣的雄浑诗章,共同描绘我们伟大祖国的壮美画卷。

人民日报社论:让青春之光闪耀复兴之路

——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

2012年05月04日04: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荣光的日子里,我们向全体共青团员、全国各族青年和广大青少年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

93年前,伟大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于1921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在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中,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自成立之日起,共青团就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共青团员和优秀青年,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为救亡图存冲锋陷阵、前赴后继,为民族复兴勇挑重担、艰苦创业,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在漫长的奋斗历程中,共青团队伍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政治家,也产生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更有无数团员青年献出智慧力量乃至生命。90年风雨洗礼,洗练出一个富于理想、立场坚定、锐意进取的党的群众组织。历史证明,共青团不愧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不愧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组织,不愧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

回顾共青团90年奋斗历程,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永远跟党走。自建团以来,共青团始终以党的政治纲领为奋斗目标,以党的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党的中心任务为神圣使命,为实现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共青团组织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发展壮大。从现阶段看,共青团承担着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重要职责,各级团组织一定要把广大青年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为实现党的任务努力奋斗。

回顾共青团90年奋斗历程,有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只有融入广大青年群众中,共青团才能真正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与活力。新的社会变革带来新的挑战,共青团组织担负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历史任务,各级团组织要在深入研究当代青年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不断提高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五四以来,与祖国共奋进,始终是青年运动的主旋律;投身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始终是青年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在人生的关键时期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志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终身奋斗。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要勤奋刻苦学习,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真正成为既学识广博又能实干的新一代建设人才。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要勇于艰苦创业,既敢于在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大显身手,又要自觉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聪明才智。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要注重培养高尚品德,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代代相传,使党和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光荣传统薪火永续,在全社会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展现当代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历史早已证明,青年始终是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朝气的重要力量。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要从党执政地位长期稳固、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和关心青年,支持共青团工作,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团的干部,为各级团组织特别是基层团组织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历史使命在召唤,建功立业正当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矢志追求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宏伟理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昂扬斗志、锐意进取,让青春之光闪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人民日报社论:携手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热烈祝贺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圆满成功2012年06月08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2012年6月6日至7日,北京见证历史性盛会。上海合作组织,隆重开启第二个十年历史篇章。我们热烈祝贺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一起,围绕进一步深化成员国友好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等三大核心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11份峰会成果文件,为深化成员国政治、安全、经济、人文领域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体现了各方对上合组织第二个十年大发展抱有的决心和信心。

任务艰巨,北京峰会面对复杂多变国际形势,肩负促进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使命。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本地区“三股势力”复趋活跃,贩毒和跨国有组织犯罪屡禁不止,给本地区安全和发展带来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发展的任务是紧迫的,稳定的内部环境和和平安宁的外部环境是必须的。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领导人共同宣示加强合作、团结一致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事业发展的政治信念,对于本地区各国有效应对面临的挑战、维护和平稳定、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具有重大意义。

继往开来,北京峰会凝聚共识,硕果累累,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成员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地区的宣言》,确立了将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建成和谐地区的长远目标,阐述了成员国对重大国际地区问题的共同立场。会议批准《上海合作组织中期发展战略规划》,将巩固互信、维护安全、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加强交流确定为未来优先合作方向,制定具体有效的落实措施,旨在将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维护和拓展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务实高效平台。会议修订《上海合作组织关于应对威胁本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事态的政治外交措施及机制条例》,批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2013年至2015年合作纲要》……北京峰会,呈现了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之间政治互信达到的新高度、安全合作推出的新措施、经济人文合作取得的新进展、对外交往迎来的新空间。

抚今追昔,从初创、成长到发展,从联手打击“三股势力”的原点走向全方位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脚踏实地行进在不懈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征途上。各成员国坚定维护共同利益,深入开展多样交流和合作,实实在在促进地区发展、造福地区人民。这是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要义的“上海精神”发扬光大的成果,这是上海合作组织基于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新合作观和新文明观,传播世代友好和构建和谐地区理念的具体实践。北京峰会再次让世界看到,上海合作组织高举携手并进、共谋和平、共促发展的旗帜,得到各成员国人民广泛拥护和支持,国际影响和地位显著提高。

未来十年的蓝图已经绘就,上海合作组织进入关键的发展时期。北京峰会的成功,让上海合作组织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上获得巨大的推动力。我们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携手共同建设和谐美好家园、携手创造共同发展繁荣的美好未来满怀信心。

人民日报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

2012年08月01日04:18 来源: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金星熠熠生辉,军旗猎猎飘扬,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了建军85周年。我们向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预备役军人和广大民兵,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转业退伍军人、伤残军人和烈军属,致以亲切的问候!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人民解放军历经85年峥嵘岁月的洗礼锤炼,在忠实履行不同阶段历史使命中发展壮大,在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时代征程中保持本色。从武装斗争到建立政权,从守卫边疆到投身建设,人民解放军建立的赫赫功勋彪炳史册,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

“兵者,国之大事”,国防和军队建设,始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就没有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巨大成就。一直以来,无论是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还是推进自身改革发展,无论是积极参加和支援经济社会建设,还是主动参与抢险救灾,人民解放军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有效履行历史使命,证明自己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和重要建设力量。

处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节点,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的高度,人民解放军肩负的历史使命更为艰巨繁重。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安全形势日益复杂,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改革发展攻坚克难,面对这样的内外环境,人民解放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国家发展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重要作用,就要不断增强人民军队履行使命的能力,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在新征程上开拓前进、再立新功。

85年的光荣历程表明,我军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我军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最根本的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把坚决听党指挥、绝对忠诚可靠作为军队建设的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