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卜筮正宗_全

卜筮正宗_全

第一卷启蒙节要

第一篇启蒙节要

一、六十甲子纳音歌:

方法一:

甲乙锦江烟,(金,水,火)【子丑午未(金),寅卯申酉(水),辰巳戌亥(火)】

丙丁没谷田,(水,火,土)【子丑午未(水),寅卯申酉(火),辰巳戌亥(土)】

戊己营堤柳,(火,土,木)【子丑午未(火),寅卯申酉(土),辰巳戌亥(木)】

庚辛挂杖钱,(土,木,金)【子丑午未(土),寅卯申酉(木),辰巳戌亥(金)】

壬癸林中满,(木,金,水)【子丑午未(木),寅卯申酉(金),辰巳戌亥(水)】

花甲六音全。

(虎易注:方法一,中州本没有,易讯网鹰飞录本有,予以保留。此歌决,对帮助记忆六十甲

子纳音,是有益的。此歌诀右边【】内容,是说明地支和天干相配后的纳音属性。例如:“甲

乙锦江烟”(金,水,火)【子丑午未(金),寅卯申酉(水),辰巳戌亥(火)】。“甲乙”

两字就是天干,“锦江烟”就是代表“金,水,火”三种五行属性的形象字,天干和不同的地

支相配,就产生不同的纳音五行属性。当甲配子,乙配丑,甲配午,乙配未,其纳音的属性就

是金。参看方法二,可知:甲子乙丑海中金,甲午乙未砂中金。当甲配寅,乙配卯,甲配申,乙配酉,其纳音属性就是水了。参看方法二,可知:甲寅乙卯大溪水,甲申乙酉泉中水。当甲

配辰,乙配巳,甲配戌,乙配亥,其纳音五行就是火了。参看方法二,可知:甲辰乙巳佛灯火,

甲戌乙亥山头火。)

方法二: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傍土,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庚辰辛巳白蜡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砂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锡箔金,甲辰乙巳佛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壬子癸丑桑拓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虎易注:戊寅己卯城头土,有的书上作城墙土;甲申乙酉泉中水,有的书上作井泉水;壬

癸卯锡箔金,有的书上作金箔金。其意思相近。因为六爻预测中运用纳音很少,所以,关于纳

音的起源及运算方法,就不多作介绍了,读者请参看《五行大义》和其他相关著作。)

六十甲子纳音表:附表一

干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纳音海中金炉中火大林木路旁土剑锋金

干支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纳音山头火涧下水城头土白蜡金杨柳木

干支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纳音井泉水屋上土霹雳火松柏木长流水

干支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纳音沙中金山下火平地木壁上土金箔金

干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纳音佛灯火天河水大驿土钗钏金桑柘木

干支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纳音大溪水沙中土天上火石榴木大海水

二、十天干所属:

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虎易注:甲、乙在五行中同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方位上属东方;丙、丁在五行中同

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方位上属南方;戊、己在五行中同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方位上属中央;庚、辛在五行中同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方位上属西方;壬、癸在五行

中同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方位上属北方。请参看附表二。)

十天干阴阳五行方位表:附表二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阴阳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五行木木火火土土金金水水

方位东东南南中中西西北北

附:十天干相关说明:

《五行大义》中说,“支干者,因五行而立之,昔轩辕之时,大挠之所制也。蔡邑月令章句

云:大挠采五行之情, 占斗机所建也, 始作甲乙以名日, 谓之干, 作子丑以名月, 谓之支。有

事于天则用日, 有事于地则用辰。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生辟字注释:【轩辕】:读音;xuan,一声,yuan,二声。轩辕是古代的帝王名字。【挠】:

读音:nao,二声。大挠是古代人名。【邑】:读音:yi,四声。蔡邑是古代人名。)

1、十天干顺序: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2、十天干阴阳:

甲乙同属木,甲为阳,乙为阴;

丙丁同属火,丙为阳,丁为阴;

戊己同属土,戊为阳,己为阴;

庚辛同属金,庚为阳,辛为阴;

壬癸同属水,壬为阳,癸为阴。

3、十天干方位、五行属性:

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4、十天干的含义:

后汉刘熙《释名》,对天干的含义说得比较具体,转录如下:

甲,孚也,万物解孚甲而生也。

乙,轧也,自抽轧而出也。

丙,炳也,物生炳然皆著见也。

丁,壮也,物体皆丁壮也。

戊,茂也,物皆茂盛也。

己,纪也,皆有定形可纪识也。

庚,犹更也,庚坚强貌也。

辛,新也,物初新者皆收成也。

壬,妊也,阴阳交物怀妊也,至子而萌也。

癸,揆也,揆度而生,乃出之也。”

关于天干,《史记·律书》的诠释为:“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丙者,言阳道著明,故曰丙。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庚者,言阴气庚万物,故曰庚。辛者,言万物之辛生,故曰辛。壬之为言任也,言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也。癸之为言揆也,言万

物可揆度,故曰癸”。这是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分别对应于春、夏、秋、冬四季的天运物象特征,从而说明植物在一年中的演化过程。此外,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和《汉书·律历志》也有与此类似的解释。

万物从剖甲而生,经抽轧而出、炳然壮茂,庚庚有实,到新物获收,即完成了一个生长周

期。接下来是新的生机开始萌动,等待着解甲而出,开始新一轮的演进。这是对大自然各种生

衰变化过程的高度概括。

天干的排列顺序,象征着万物由发生而少壮,而繁盛,而衰老,而死亡,而更始的一个演

化周期。

生辟字注释:【熙】:读音:xi,一声。意为:光明。【孚】:读音:fu,二声。此处意为:虫

卵孵化。【轧】:读音:ya,四声。此处为象声字。【揆】:读音:kui,四声。揆度,意为:推测,揣度。

三、天干地支八卦方位图:

(虎易说明:因为我还不会制作图形,所以请读者参看原著第5页之图。

下面附出后天八卦方位之图,加上文字说明,用以说明原著附图之主要内容:

后天八卦方位之图:

乾卦:属性金,方位西北;地支戌、亥,附此卦;时序为九月、十月。

坎卦:属性水,方位正北;天干壬、癸,地支子,附此卦;时序为十一月。

艮卦:属性土,方位东北;地支寅、丑,附此卦;时序为十二月、正月。

震卦:属性木,方位正东;天干甲、乙,地支卯,附此卦;时序为二月。

巽卦:属性木,方位东南;地支辰、巳,附此卦;时序为三月、四月。

离卦:属性火,方位正南;天干丙、丁,地支午,附此卦;时序为五月。

坤卦:属性土,方位西南;地支未、申,附此卦;时序为六月、七月。

兑卦:属性金,方位正西;天干庚、辛,地支酉,附此卦;时序为八月。

天干戊、己,属性土,在八宫中央。

四、天干相合:

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

附:天干合化:

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五、十二地支所属:

子水鼠,丑土牛,寅木虎,卯木兔,辰土龙,巳火蛇,午火马,未土羊,申金猴,酉金鸡,

戌土狗,亥水猪。

(虎易注:子在五行中属水,为阳水,属相为鼠;丑在五行中属土,为阴土,属相为牛;寅在

五行中属木,为阳木,属相为虎;卯在五行中属木,为阴木,属相为兔;辰在五行中属土,为

阳土,属相为龙;巳在五行中属火,为阴火,属相为蛇;午在五行中属火,为阳火,属相为马;

未在五行中属土,为阴土,属相为羊;申在五行中属金,为阳金,属相为猴;酉在五行中属金,

为阴金,属相为鸡;戌在五行中属土,为阳土,属相为狗;亥在五行中属水,为阴水,属相为

猪。请参看附表三。)

十二地支阴阳、五行、属相表:附表三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阴阳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五行水土木木土火火土金金土水

属相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六、地支相合相冲:

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

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虎易注:此节可参看第三篇,第十四、第十五节之相关内容。)

地支相合、相冲表:附表四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相合丑子亥戌酉申未午巳辰卯寅

相冲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

附:十二地支相关说明:

天干地支是古人用以标记年月日时的专门理论。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依一定顺序

组合相配,天干轮回六次,相应于地支轮回五次,共同构成一个以六十为周期的干支循环体

称为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表:附表五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1、十二地支顺序: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十二地支阴阳:

亥子同属水,子为阳,亥为阴;寅卯同属木,寅为阳,卯为阴;

巳午同属火,午为阳,巳为阴;申酉同属金,申为阳,酉为阴;

戌未同属土,子为阳,未为阴;辰丑同属土,辰为阳,丑为阴。

3、十二地支方位、五行属性:

亥子北方水;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辰戌丑未四季土。

4、十二地支属相: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5、十二地支的含义:

《史记·律书》曰:

子者,滋也;滋者,言万物滋于下也。

丑者,纽也;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也。

寅者,言万物始生螾然也,故曰寅。

卯者,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

辰者,言万物之蜄也。

已者,言阳气之已尽也。

午者,阴阳交,故曰午。

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者,言阴用事,申贼万物,故曰申。

酉者,万物之老也,故曰酉。

戍者,言万物尽灭,故曰戍。

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故该也。

古人很早即以干支纪日,殷代甲骨卜辞中已使用这种方法。汉代开始以干支纪年。古人将

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后,即用十二地支纪月;仿此将一昼夜等分十二份后,又以十二地支分别标

记十二个时辰。干支纪时方法是我国古人的一大发明,用其可很方便地纪录年月日时的周期性

运行过程。

天干地支原本是我国古人创造的用以计量时间的符号体系。两汉时期,古人按照干支中各字的排列顺序,并根据一年四季自然万物演变的周期性,赋予了其中各字以特定的含义,从而

使天干和地支在标记时间序列的同时,也成为两套表示事物周期性变化过程的专门理论。干支

理论是我国古代典型的周期演化理论。

关于地支,《淮南子·天文训》根据其与十二个月的对应关系作了如下解释:“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指寅则万物螾;指卯则茂茂然。指辰,辰则振之也。指已,

已则生己定也。指午,午者忤也。指未,未,昧也。指申,申者呻之也。指酉,酉者饱也。指

戍,戍者灭也。指亥,亥者阂也。指子,子者兹也。指丑,丑者纽也”。这是借用地支大致描

绘了一年十二个月生物的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汉书·律历志》、《说文解字》和《释名》等也有类同之说。

这说明,地支与天干一样,也是表示事物由微而著,由盛而衰的周期性变化过程。

显然,汉代人对干支中各字的解释,未必完全符合其本义,其中不乏牵强附会之处。这种情况说明,汉代人是借用天干地支建构二套循环演化理论,用以描述“阴阳之施化,万物之始

终”。

生辟字注释:【匝】:读音:za,一声。意为:周、圈。【螾】:读音:yin,三声。同蚓字。意为:动的意思。【蜄】:读音;zhen,四声。意为:振动。【忤】:读音:wu,三声。意为:不

顺从。【阂】:读音he, 二声。意为:阻隔不通。

十二地支配月建、时间表:

附表六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一十

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23-

1

1-

3

3-

5

5-

7

7-

9

9-

11

11-

13

13-

15

15-

17

17-

19

19-

21

21-

23

附注:月建,是以二十四节气每月的第一个交节时间为准来确定的。如正月,是以交立春节开

始的,一直到交惊蛰节前,都是正月,也称为寅月。其他月建的计算方法仿此。另外:干支记

年、月、日的确定,请查阅官方编制的《万年历》。预测中应用的时间,应该以“真太阳时”为准,具体应用“真太阳时”的方法,请参考有关资料。互联网页参考:http://www 。zxtang。com/zxtang/suntime 。html或者http://www 。longyin。net/data/time。htm

月建, 即用农历的干支表示每月所处的节令。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我们现在用的农历也叫夏历, 是建寅月为一年之始的, 即每年正月为寅月, 二月为卯月,、、、、、、直到十二月为丑月。月柱中的地支每年固定不变, 从寅月开始, 到丑月结束。

月建的起止时间附表七

月份月建起止时间

正月寅从立春到惊蛰

二月卯从惊蛰到清明

三月辰从清明到立夏

四月巳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午从芒种到小暑

六月未从小暑到立秋

七月申从立秋到白露

八月酉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戌从寒露到立冬

十月亥从立冬到大雪

十一子从大雪到小寒

十二丑从小寒到立春

附: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由于《颛顼历》行用百余年,已出现较大误差,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司马迁、星官射姓、历官邓平与民间历算家落下闳、

唐都等二十多人编制新历。太初元年,编成颁行,所以称为《太初历》。《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 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 度,共经历24 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

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

“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

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

“中气”统称为“节气”。

生辟字注释:【颛顼】:读音:zhuan xu ,都是一声。颛顼是我国古代的帝王名字。【闳】:读音:hong,二声。意为:宏大。

附:节令的含义:

正月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 天气将回暖, 万物将更

新, 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立春大约是在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惊蛰: 春雷开始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

化了, 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惊蛰大约是在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动, 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清明

大约是在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 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 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

了。立夏大约是在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 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大约是在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炎热逼人。小暑大约是在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立秋大约是在公历的8月8

日或9日。

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

露珠。白露大约是在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寒露大约是在

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寒冷的冬天开始。立冬大约是在公历的11 月7日或8

日。

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大雪大约是在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会有霜冻。小寒大约是在公历的1

月5日或6日。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转自:http://www 。nongli 。co m/item2/nlzs07 。htm

附:历法知识简介:

易学的预测体系所采用的干支时间(年、月、日、时),是一种与公历和农历都不相同的

方法。因此,有必要对历法知识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使读者对此有所了解,不至于混淆。阳历:

也叫太阳历。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的时长为依据制定的一种历法。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

时长是365.2422 日(365 日5 时48 分46秒),称为一个回归年。

由于历法规定的年必需是整日数,为方便计,平常以365天为一年,称为平年。余下的时间,

大约每隔四年增加一日,有366日的这一年称为闰年。但这样,每四年又亏44分56秒。所以每400

年少三个闰年。阳历的4、6、9、11是小月,30天。2月28天(平年),其余的月份是31 天。月

的长短则人为決定,与月的圆缺无关。现代各国通用的公历就是由阳历改变而成的。

阴历:

又称太阴历。以月亮(太阴) 盈亏周期的时长为根据制定的一种历法。他以月亮的圆缺決定

一个月时间的长度,月份和地球与太阳的绕行周期(四季寒暑)无关,年的长度只是月的整数倍。

月亮盈亏周期为29.5306日(29日12时44分3秒),称为一个朔望月。由于历法规定月必需是

整日数,这样一年中有些月份是29天(小月),有些月份是30日(大月),以此为整历法月的平均

时长与月亮的盈亏周期相一致。以前民间所谓的阴历是指阴阳历,即现代的阴历。

阴阳历:

一种既考虑月亮盈亏周期也考虑地球绕日运行周期,是集合阴历,阳历两类历法而制定的

一种历法。以月亮为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月,但设置闰月(一年中可以有12个月,也可以有13

个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跟太阳年的天数相符。这种历法与月相基本符合,也与地球绕太阳的

周年运动相符合。

阴阳历年的开始与太阳历年的开始差別变化始終不大,因此月份与季节变化就有着相当密

切的关系,虽然它的程度不及太阳历。

农历:

又称旧历,是阴阳历的一种,过去误称阴历。相传起于夏代,所以也叫夏历。由于在我国

己使用很多年,所以习惯上叫阴历。它的特点是:既重视月亮的圆缺变化,又照顾一年中的四

季寒暑。

除了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在历法中协调起來,采用“19年7 闰法”,即在19 年中,分

別有的年增加一个月(闰月),其他年份仍是12个月。一年有13个月的又称为闰年,全年384~385

日。一年有12 个月的又称平年,全年353~354日。

这种置闰历法的精度相当高。这种历法又根据太阳在黃道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

四个节气,以便于农事。其缺点是平年和闰年日数相差較大。

公历:

太阳历的一种。现在我国和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它采用这种办法來解決太阳回归年(365.2422日)与太阳历法年(365 日)之间的时间差数问題,即每4年的最后一年(闰年)增加一闰

日,每百年的最后一年減免一闰日,每400 年的最后一年又为闰年、增加一闰日。

岁首历法:

现在,阳历的岁首是元旦,阴历的岁首是春节。但在古代各朝却不一致。如东周以子月为

岁首,春秋时代的宋、齐等国把岁首放在丑月。

附:夏历·周历·秦历:

是战国至汉初中国的常用历法。均以365.25 日为一回归年,但每年的开端不同:夏历建寅,

即以阴历正月为岁首;周历建子,即以阴历十一月为岁首,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不

同。在先秦古籍中,《春秋》和《孟子》多用简历,《楚辞》和《吕氏春秋》则用复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颛顼(zhuan xu )历为基础,以建亥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但春夏秋

冬和月份的搭配,完全和夏历相同。自汉武帝起改用夏历以后,历代沿用。

以上三历的月建对应情况列表如下:

夏厉、周厉、秦厉对应月令表:附表八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

夏历十一十二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

周历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十二

秦历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十二正月七、年上起月法: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位从庚上,丁壬壬位顺行流,戊癸之年何方法,

甲寅之上好追求。

(虎易注:此歌诀是以年天干推起月天干的方法。如“甲己之年丙作首”,即逢甲和己的年份,

其正月以丙天干为开始。确定了正月的天干,往后的月份就按十天干的顺序顺着推算。【月

是以寅起正月的,按十二地支的顺序顺着推算,每年都是固定不变的。】如甲和己天干之年的

正月起丙寅,二月起丁卯、、、、、、,其他年份的推算仿此。以上口诀也称为“五虎遁年起

月法”。可帮助记忆, 具体应用可查看下表。)

年上起月法:附表九

年干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正月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二月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

三月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

四月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

五月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

六月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

七月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

八月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

九月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

十月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

十一丙子戊子庚子壬子甲子

十二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乙丑

八、日上起时法: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顺行。

(虎易注:此歌诀是以日辰天干,推起时间天干的方法。如“甲己还加甲”,即逢甲和己的日

子,其子时以甲干为开始。确定了子时的天干,往后的时间天干,就按十天干的顺序顺着推算。

【时间地支是以子时为开始起的,按十二地支的顺序顺着推算,每日都是固定不变的。】如甲

和己日以甲子开始起子时,丑时即为乙丑、、、、、、,其他日天干的时天干推算仿此。以上

口诀也称为“五鼠遁日起时法”。可帮助记忆, 具体应用可查看下表。)

日上起时法:附表十

日干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子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

丑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

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卯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

辰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

巳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

午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

未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

申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

酉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

戌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

亥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

九、定寅时法:

正九五更二点彻,二八五更四点歇,三七平光是寅时,四六日出寅无别,五月日高三丈地,

十月十二四更二,仲冬才到四更初,便是寅时君须记。

(虎易注:古人由于没有钟表计时间,是将现在的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又分

为8刻[即点]来计时的。其中白天为7个时辰,夜间为5个时辰,“更”【读音:jin,一声。】是用来进行夜间计时的。此歌诀对研究古代的计时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的。现代已经

有钟表计时,此歌诀对现代计时,就没有什么应用价值了。具体的时间运用方法,请参看第六

小节附表六:十二地支配月建、时间表。)

十、六甲旬空起例:

甲子旬中戍亥空,甲寅旬中子丑空,甲辰旬中寅卯空,甲午旬中辰巳空,甲申旬中午未空,

甲戍旬中申酉空。

例如甲子日至癸酉,十日为一旬,旬内无戍亥,故曰戍亥空;(见附表第一行)。又如甲寅日至癸亥,旬内无子丑,故曰子丑空。(见附表第六行),余旬类推。(请参看附表十一。)

六甲旬空表:附表十一

旬头 2 3 4 5 6 7 8 9 10 旬空

1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戌亥

2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申酉

3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午未

4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辰巳

5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寅卯

6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子丑

十一、月破定例:

立春正月节建寅破申,惊蛰二月节建卯破酉,清明三月节建辰破戍,立夏四月节建巳破

芒种五月节建午破子,小暑六月节建未破丑,立秋七月节建申破寅,白露八月节建酉破卯,寒

露九月节建戍破辰,立冬十月节建亥破巳,大雪十一月节建子破午,小寒十二月节建丑破未。

凡月建所冲之爻名为月破。

(虎易注:月建、月破是以交节令为准,读者一定要注意,不要和公历、农历所混淆了。具体

可参看第六小节关于月建的说明。)

月建、节令、月破表:附表

十二

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

立春惊

十二、五行次序:

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请参看后列五行属性表。)

十三、八卦次序: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可参看附表十六。)

十四、八卦象例:

乾三连, ,坤六断, ,震仰盂, ,艮覆碗, ,离中虚, ,坎中满, ,兑上缺, ,巽下断, 。

▅▅▅▅▅▅▅▅▅▅▅▅▅▅▅▅▅▅▅▅▅▅▅▅▅▅▅▅▅▅▅▅▅▅▅▅▅▅▅▅乾卦▅▅▅▅坤卦▅▅▅▅▅震卦▅▅▅▅艮卦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

▅▅▅▅▅▅▅▅▅▅▅▅▅▅▅▅▅▅▅▅▅▅▅▅▅▅▅▅▅▅▅▅▅▅▅▅▅▅▅▅▅▅离卦▅▅▅▅坎卦▅▅▅▅▅兑卦▅▅▅▅巽卦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

(虎易注:此歌诀是以八卦的卦形,形象描述的。乾三连,指乾卦的三个爻都是阳爻,卦画是

连在一起的三根长线;坤六断,指坤卦的三个爻都是阴爻,卦画中间是断开的,成了六根短线;

震仰盂,指震卦的卦形,象一个仰面向上,盛东西的盂;【盂是古代盛东西的一种器皿。】艮覆碗,指艮卦的卦形,象一个覆扣的碗;离中虚,指离卦的中爻卦画,中间是空虚、断开的;坎中满,指坎卦的中爻卦画,是完整饱满的长线;兑上缺,指兑卦的上爻卦画,是中间断缺的

阴爻;巽下断,指巽卦的下爻卦画,是中间断开的阴爻。)

生辟字注释:【盂】:读音:yu,二声。盂是盛液体的敞口器皿。【覆】读音:fu,四声。意为:底朝上翻过来。【巽】读音:xun,四声。巽是八卦之一。象意代表风。)

十五、八宫所属:

乾属金,坎属水,艮属土,震、巽属木,离属火,坤属土,兑属金。

(虎易注:八宫所属,指八宫卦所表示的五行属性。可参看附表十六。)

十六、八卦相配:

乾为老父(属阳),坤为老母(属阴),震为长男(属阳),巽为长女(属阴),坎为中男(属阳),离为中女(属阴),艮为少男(属阳),兑为少女(属阴)。(可参看附表十六。)

十七、八宫诸物: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可参看附表十六。)

十八、八宫诸身: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可参看附表十六。)

八卦属性、物象表:附表十六

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次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五行金金火木木水土土

阴阳阳阴阴阳阴阳阳阴

身体首口目足股耳手腹

动物马羊雉龙鸡豕狗牛

人物老父少女中女长男长女中男少男老母

方位西北西南东东南北东北西南

特性健悦丽动入陷止顺

(虎易注:更详细的内容,请参看《易经、说卦传》和《梅花易数》的万物类象部分。因为篇

幅太大,所以就不附录过来了。)

五行属性、物象表:附表十七

五行金木水火土

天干庚辛甲乙壬癸丙丁戊己

地支申酉寅卯亥子巳午辰戌丑未

八卦乾兑震巽坎离艮坤

相生水火木土金

相克木土火金水

五数四三一二五

五季秋春冬夏(长夏)季月

五色白青绿黑赤红黄

五方西东北南中

五气躁风寒暑湿

五化收生藏长化

五味辛酸咸苦甘

五官鼻目耳舌口

五脏肺肝肾心脾

五腑大肠胆膀胱小肠胃

五腧经井合荣愈

五精魂魄志神意

五情悲怒恐喜思

五音商角羽徵宫

五声哭呼呻笑歌

五务卧步立视坐

五常义仁智礼信

形体皮毛筋骨髓血脉肌肉

津液涕泪唾汗涎

(虎易注:五行属性表,中州本没有,易讯网鹰飞录本有,予以保留。并适当补入相关内容。)十九、五行相生相克: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附:五行相生图和五行相克图;

(虎易注:五行是指自然界五类物质的运行。其相生和相克,是以各类物质的自然属性模拟规

定的。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先民创造的。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五种

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这五类物质各有不同属性,如木有生长

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

润之性。五行学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都纳入这五大类的范畴。五种元素在天上形成五

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表

示为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黄帝内经、素问》曰:“、、、、、、五行者, 金木水

火土, 更贵更贱, 以知生死, 以决成败。”其运行规律,读者可细心观察和体会。)

五行相生相克表:附表十三

五行金水木火土

相生水木火土金

相克木火土金水

附:阴阳五行学说:

一、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先民,通过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把宇宙间的万物万象,分

阴阳两大类,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的

发生、发展和变化,都在于阴阳二气运动的结果。

第一节:阴阳学说的起源: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礼·春官·宗伯·太卜》曰:“太卜、、、、、、掌三

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山海经》:“伏羲氏得河图,夏后氏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注:今本无,《玉海》本引。此引自马国翰《玉房山函辑佚书》。)而易经中的八卦,就是由阴和阳这两个最基本的爻来组成的。阴阳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由上述可

知,早在夏朝时期,阴阳学说可能就已经产生和形成了。所以,有学者推断,阴阳学说至少起

源于夏朝。(虎易注:具体的考据,请读者参考有关文献资料。)

第二节、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全在于阴阳二气的运动。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

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生不息”。他们认为阴

阳的含意具有普遍性,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

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

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

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

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

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

两个方面。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运动着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