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散文两篇

外国散文两篇

外国散文两篇
外国散文两篇

外国散文两篇

外国散文两篇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2.根据散文的写作特点,能运用提要和综述的方法恰当地进行要点概括。

3.了解托尔斯泰对后世的影响。

4.鉴赏两篇散文的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1.根据散文的基本特征,运用阅读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散文赏析,概括内容要点。

2.反复朗读,理清思路,体味两篇散文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

1.散文内容要点的概括,要求掌握以情为突破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概括。

2.体味饱蘸作者浓烈情感的语言。

[教具准备]

投影仪、有关资料、胶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首先,对作者及文中涉及的主要人物,作为背景知识,以资料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理清文章思维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对文章内容要点进行正确概括,体味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外国散文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在俄国的一个树林中有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它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更没有逝者的名字,它“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从不关闭的”,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大家能想到这个小小的,普通而又平常的长方形土丘里包容着一个什么样的伟大人物?作者称其为“世间最美的坟墓”。(板书标题)

春天,小河冰融,嫩芽鹅黄浅,清风温和,白云悠悠,山川明媚,生机勃勃,谁不心向往之呢?然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却对冬天情有独钟,请看其美文《冬天之美》。(板书标题)

二、背景知识(使用投影)

1.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尤太

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报社编辑。他早期致力于诗歌创作与翻译。欧战爆发后,流亡瑞士,从事反战和平活动。战后埋头写作。曾出访过苏联,与高尔基相识。1933年法西斯上台,他再次流亡,加入英国国籍,后辗转流寓巴西,终因对欧洲前途的绝望偕妻自杀。他一生中著有多种名人传记,突出再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并用精湛的心理分析手法,在中短篇小说《狼子野心》上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其著名作品有刻画中产阶级妇女感情生活和不幸命运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及谴责法西斯迫害的《象棋的故事》等。他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烦躁的心》。

乔治·桑(1804~1876),法国女小说家。出身军官家庭,从小在农村长大。18岁同一男爵结婚。因家庭极不幸福,后来离开丈夫,到巴黎从事文学创作。初期作品如《印第安娜》《莫普拉》等均以爱情、婚姻为主题,探讨妇女解放问题后接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40年代所著社会小说《木工小史》《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等,涉及工农生活,具有浓厚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1848年曾热情投身革命,六月起义失败后转向以农村为背景的田园小说创作,《魔沼》《小法岱特》《弃儿弗朗沙》是其中的佼佼者。晚年居乡,作品以《祖国的故事》和回忆录《我的生平史》较为有名。她的创作批判贵族资产者的自私、残暴、赞美劳动人民的纯朴生

活和善良情感、讴歌理想的人际关系,风格温婉细腻。

2.文中涉及人物介绍

托尔斯泰(1828~1910),即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其戏剧和政论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早期作品主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中期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晚期有《复活》等。托尔斯泰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俄国自1861年农奴改革到1905年民主革命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列宁称他为“俄国的革命的镜子”。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作家。出生在富裕的市民家庭,16岁进入莱比锡大学,后就读与斯特拉斯堡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当过律师。青年歌德受启蒙主义思想影响,早期作品表现了他的叛逆精神,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有《普罗米修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等。1786年,歌德来到意大利,对希腊罗马古典艺术产生了兴趣,完成了诗体悲剧《埃格蒙特》等。1794年与席勒开始长达十年的合作,共同开创了德国的“古典时期”,促成了德国文学的空前繁荣。他的主要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自传《诗与真》《浮士德》等。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伟大诗人,戏剧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生于英格兰的斯特拉特福镇。1585年去伦敦谋生,做过剧场杂役、编剧,后成为剧院股东。

逝世前三年回乡安度晚年,他一生著有戏剧37部,长诗2部,十四行诗154首。他创作成就最大的诗戏剧,代表作早期有历史剧和喜剧,基调积极乐观,有《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中期是悲剧时期,风格沉郁悲壮;《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后期传奇剧时期,对世事带有和解宽恕倾向,作品有《暴风雨》《亨利八世》等。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和世态人情。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语言精粹,有很高地艺术成就,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世间最美的坟墓》自读练习

1.《世间最美的坟墓》的思路和结构层次怎样?

明确:思路是:先总述托尔斯泰坟墓的宏伟、感人(第一句话),再介绍坟墓(“这块被后代…亲手栽种的”);然后从树的来历,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小的时候”到结尾)。全文共分三层。

2.作者为何称其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明确:作者一方面着力写托尔斯泰墓的平常朴素,另一方面是在积极颂扬托尔斯泰的伟大人格。这坟墓完全是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建成的。它深深地打上了托尔斯泰人格的印痕,或者说它直接呈现托尔斯泰的一种人格——平民化的朴素。声名盖世的托尔斯泰苦嗜朴素,追求朴素的生活方式,连安

排自己最后的安息地也忘不了选择朴素。朴素是他人格的呈现的象征,所以,称其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3.速读课文,用精要的语言简述托尔斯泰墓的环境和形状,并体会第二段中第④、⑤、⑥句话与第一段中哪些内容相呼应。

明确:环境和形状特点:“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土丘,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在几株亲手栽种的树荫下”。

第二段中第④、⑤、⑥句话与每一段中第三句话相照应,前后文脉一致,突出了人们对托尔斯泰的无限敬意。

4.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明确:这是作者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反衬比较,显得具体,有说服力。

5.作者在表现托尔斯泰墓那种“逼人的朴素”时,主要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作品不仅用直接描写的方式,而且还运用了烘托和侧面描写的手法。即通过描写凭吊者在托尔斯泰墓前的态度、举止和情绪反应来表现托尔斯泰的伟大人格。

四、《冬天之美》自读练习

1.作者将乡村的冬天与城市的冬天作鲜明的比较,用意何在?

明确:表现生活不能违背大自然的安排,要过得有生气,否则,将是没有意义的。

2.文中的批评富人们过“人为的,悖谬的生活”,作者认为它谬在何处?

明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从客观事物的声、色、光诸方面显示乡村冬天的明快色彩,流露出一种愉悦的感情;②从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及动静结合的描写中,显示冬天之美;

③从人物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来反射外物。

4.文章最后一句话应如何理解?

明确:超脱奢华与名利的平静心态,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给人们的美好生活,内心充满温情、爱心。

5.作者开篇为什么直抒胸臆说“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从全文中找出点化全文主旨的语句。

明确:乡村的冬天的美不仅在于自然,更在于美好的乡村可以使人远离虚荣与名利的争逐,体验到生活中最真挚的情感。

主旨语句:在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大家亲切地聚集一堂,甚至时间似乎也听从我们使唤。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

五、小结

《世间最美的坟墓》通过朝拜庄严圣地的所见所感描写了按照列夫·托尔斯泰生前愿望建造的墓是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

最深刻、最感人的墓,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世界伟人的深切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

《冬天之美》通过对充满生机活力,有着缤纷迷人色彩,极富诗意的乡村冬季描写,热情赞美了乡村风光的美好,抒发了对大自然的亲切之感,表达了对朴实、安祥、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

托氏墓总印象宏伟、感人

情坟墓介绍远离尘嚣,长方形土堆,孤零零感人至深

世间最美的坟墓逼人的朴素

冬天之美

乡村都市

清新恶心

对比

景美人美追名逐利

爱真意憎

[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①在滚滚东流的泰晤士河畔,在钟声回荡的国会大厦西南侧,耸立着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威斯敏斯特教堂。②这座高70米的教堂,是英国最出色的哥德式建筑。③千年风尘,使它巍巍的尖塔蒙上一层灰褐色;历次战争,使它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破坏。④但几经修葺,至今仍基本保持着原貌。

⑤它那宽阔宏伟的柱廊,线条优美的拱门,装潢精致的屏饰,绚丽夺目的彩色的玻璃,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的游客。⑥人们在赞叹威斯敏斯特教堂建筑艺术的同时,还可以从中了解一点英国的历史。

从1006年以来,这座教堂目睹了除两位英王以外历代英王的加冕典礼;英国君主的婚礼也在这里举行;英国许多名人逝世后在这里葬身。因此英国人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称为“荣

誉的宝塔尖”,认为死后能在这里占一席之地,乃是至高无上的光荣。然而引起人的敬意的_____,它位于教堂中央南甬道。在这儿坟墓和纪念碑________,长眠着许多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英国14世纪的“诗圣”乔叟,在这里占有突出的地位。他既有葬身的坟墓,还有一扇专门的“纪念窗”,上面绘着他的名作《坎特伯雷故事集》里的一些情景,伴他长眠的有丁尼生和布朗宁,他俩是名噪一时的大诗人,著名的小说家哈代和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奖金获得者吉卜林也葬这里。“诗人角”中央,并排埋葬着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亨德尔和19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为了给“诗人角”增添更多的光彩,有些文学家死后虽葬身别处,但在这里仍为他们立纪念碑,[甲]在一个壁龛里,安放着举世闻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雕像,因为莎士比亚出生于斯特拉特福镇,埋葬在该镇他生前所在的教区的教堂。但是“诗人角”并不总是那么“好贤礼士”的。[乙]此外,在教堂的北廊里,还矗立着许多音乐家和科学家的纪念碑。[丙]。

威斯敏斯特教堂[1]了泰晤士河的千年[2],[3]了这个岛国的[4]。它引起人们对千古风流人物的[5],[6]了多少游人的思古[7]。因此,人们称它是一座难得的历史博物馆。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1.第一段文字共6句话,下面是对该段思路的四种分析及图解,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2.下列各项说法,与第二段所写事实不符的是()

①从1066年以来,只有两位英王没有在该教堂举行过加冕礼

②从1066年以来,只有两位英王在该教堂举行过加冕礼

③从1066年以来,英国国王的婚礼都在该教堂举行

④从1066年以来,只有两位英国国王的婚礼在该教堂举行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

②和④

3.第二段中的横线上的空白处,应选出哪一项补入最为恰当()

A 这儿最著名的“诗人角”

B 还是这儿著名的“诗人角”

C 这儿的“诗人角”是著名的

D 著名的“诗人角”是在这儿

4.根据第二段写到的埋葬在“诗人角”的著名人物,填写下表。

①__________ 丁尼生②___________

狄更斯

5.第二段中说“但是‘诗人角’并不总是那么‘好贤礼士’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威斯敏斯特教堂文化的阶级性

B.说明威斯敏斯特教堂安葬著名的人物是有选择的

C.表现有了威斯敏斯特教堂文化的倾向性

D.表现为了威斯敏斯特教堂没有安葬更多的著名人物而叹惋

6.第二段中“在这儿坟墓和纪念碑__________,长眠着许多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句中的横线上是一个四字成语,选填哪一个最恰当()A.纵横交错 B.比肩接踵 C.错落有致 D.星罗棋布

7.第二段结尾处[甲][乙][丙]的句子已经抽出列在下面,试把它们合理归位。

A.科学家中最著名的有力学家牛顿,进化论的奠基人、生物学家达尔文,天王星的发现者、天文学家赫谢尔……

B.布莱克·密尔顿和苏格兰诗人朋斯,就享受着这种荣耀。

C.由于英国两位最伟大的诗人雪莱和拜伦的”异端思想”,由于他们揭露了社会的贫富不均,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广泛抨击了欧洲的反动封建势力,号召人们为自由而斗争,被逐出祖国,死后也被排斥在“诗人角”外!

甲();乙();丙()。

8.请分别写出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品名字。

莎士比亚:___________________

狄更斯: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七个空格以[1]~[7]显示之,每个空格中都应选填一个双音词。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填。

供选填的词语是:

K1 触发 K2 迎来 K3 幽情 K4 浏览K5刺激K6沧桑K7凭吊K8送走K9风波K10 历尽K11逝水K12感慨

[1]选_______;[2]选_________;[3]选________;[4]选_________;[5]选_________;[6]选_______;[7]选__________。

答案:

4.①诗人乔叟布朗宁②小说家哈代吉卜林

C A

8.《哈姆雷特》《双城记》

K11 K10 K6 K7 K1 K3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篇目

2016年人教版新编(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目录 七年级上册 单元 阅读 主 题 阅读策略课文写作 一四 季 美 景学习朗读,品味文 中的精彩语句,体 会汉语之美 1.春/朱自清 2.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 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二至 爱 亲 情学习朗读,整体感 知课文内容,把握 作者思想感情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6.散步/莫怀戚 7.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8.《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学会记事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三学 习 生 活学习默读,一气呵 成读完全文,梳理 文章的主要内容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 凯勒 11.窃读记/林海音 12.《论语》十二章 写人要抓住特点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四人 生 之 舟学习默读,学会圈 点勾画,理清作者 思路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 诺 15.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16.诫子书/诸葛亮 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五动 物 与 人学习默读,学做摘 录,概括文章的中 心 17.猫/郑振铎 18.鸟/梁实秋 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 伦兹 20.狼/蒲松龄 如何突出中心 六想 象 之 翼学习快速阅读,展 开联想和想象,深 入理解文章 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2.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3.女娲造人/袁珂 24.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 言》 塞翁失马/《淮南子》 杞人忧天/《列子》 发挥联想和想象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内蒙访古》《外国散文两篇》培优教案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内蒙访古》《外国散文两篇》培优教案 (一)网上课堂 1.本讲主要内容 (1)词语: 塞外隐隐苑囿恩赐沃野跳板遗址绵亘纵观惊叹民怨沸腾烽火墓葬屯积废弃驿站青红皂白尘嚣荫蔽稀疏禁锢幽暗肃穆奢侈滞留悖谬盎然栖息休憩璀璨扣人心弦(2)借助课文有关语句,概括内容要点。 (3)把握课文内在联系,进行内容概括。 (4)理清文章思路。 (5)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6)学习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指导 (1)文学常识: ①作者简介: 翦伯赞,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湖南省桃源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明史,并先后完成了《中国史纲》、《中国史论集》等。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文学家。他的主要成就在文学传记和小说制作方面。主要作品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小说《焦躁的心》、《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一颗心的沦亡》等等。 乔治·桑,法国女小说家。代表作品,小说《安蒂亚娜》、《木工小史》、《康素爱萝》、《莫普拉》、《安吉堡的磨工》、《小法岱特》等。 ②写作背景及课文导读: 《内蒙访古》是翦伯赞同志应乌兰夫同志邀请,于1961年7月23日至9月14日同历史学家范文澜、吕振羽同志一起访问内蒙古自治区之后写的一篇游记散文。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作者写于1928年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的一篇纪念性散文。 《冬天之美》乔治·桑晚年在田间生活中度过,一生大半在农村生活,常以抒情的笔调描绘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本文娓娓而谈,如话家常,对乡村冬天之美的出色描绘,表现了高尚的精神追求。 (2)理清思路,概括文意: 《内蒙访古》一文不同于一般游记散文的写景抒情,而是以访古游记的形式,通过对地理环境,历史人物,事件和残存古迹的描写,记叙和评论。表达作者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 文章结构: “一段最古的长城” 这部分写访问内蒙古西部沿途所见大青山南北的景物,访问赵长城以及由此引起的联想。 第一层(1~2)出关后的所见所感。着重写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的千里原野。 第二层(3~7)写大青山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战略地位及民族关系。 第三层(8~12)写游览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改革的英雄业绩。 “在大青山下” 这部分写寻访阴山一带汉代城堡和昭君墓,以及作者对城堡的修筑与昭君墓的看法。 第一层(1~9)写寻访汉代城堡,歌颂友好往来。

同题散文两篇教案

《我的母亲》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一、能力目标 理解文章,概括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容,丰富文化素养。 二、德育目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教学重点:诵读、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深厚内涵和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和延伸拓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母爱是一个包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的话题,同学们一定还会记得我们小时侯经常唱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请同学们再唱一遍。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胡适先生的人生经历,再一次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二、胡适简介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章: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佃户:佃,租种土地。轻薄:言语举止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慈爱慈祥。质问:依据事实问清楚是非;责问。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广漠:广大空旷。宽恕:宽容饶恕。 2、学生自由阅读,批注文章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 (1)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2)勾画出文章中揭示母亲品质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的人”的句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3、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以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了什么? 4、学生通读全文,体味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四、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深层的内涵和写作方法。 1、学生精读课文,深透理解文章,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前三语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好象与课文内容没有什么关系,作者这样安排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以外,还花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2、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3、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的母亲管束我很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为什么说她是“严父”? (3)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忍的地步,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的侮辱。

高一语文 外国散文两篇

高一语文外国散文两篇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2.根据散文的写作特点,能运用提要和综述的方法恰当地进行要点概括。 3.了解托尔斯泰对后世的影响。 4.鉴赏两篇散文的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1.根据散文的基本特征,运用阅读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散文赏析,概括内容要点。 2.反复朗读,理清思路,体味两篇散文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1.散文内容要点的概括,要求掌握以情为突破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概括。 2.体味饱蘸作者浓烈情感的语言。 [教具准备] 投影仪、有关资料、胶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首先,对作者及文中涉及的主要人物,作为背景知识,以资料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理清文章思维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对文章内容要点进行正确概括,体味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外国散文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在俄国的一个树林中有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它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更没有逝者的名字,它“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从不关闭的”,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大家能想到这个小小的,普通而又平常的长方形土丘里包容着一个什么样的伟大人物?作者称其为“世间最美的坟墓”。(板书标题)春天,小河冰融,嫩芽鹅黄浅,清风温和,白云悠悠,山川明媚,生机勃勃,谁不心向往之呢?然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却对冬天情有独钟,请看其美文《冬天之美》。(板书标题) 二、背景知识(使用投影) 1.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尤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报社编辑。他早期致力于诗歌创作与翻译。欧战爆发后,流亡瑞士,从事反战和平活动。战后埋头写作。曾出访过苏联,与高尔基相识。1933年法西

外国散文两篇

外国散文两篇 外国散文两篇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2.根据散文的写作特点,能运用提要和综述的方法恰当地进行要点概括。 3.了解托尔斯泰对后世的影响。 4.鉴赏两篇散文的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1.根据散文的基本特征,运用阅读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散文赏析,概括内容要点。 2.反复朗读,理清思路,体味两篇散文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 1.散文内容要点的概括,要求掌握以情为突破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概括。 2.体味饱蘸作者浓烈情感的语言。 [教具准备] 投影仪、有关资料、胶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首先,对作者及文中涉及的主要人物,作为背景知识,以资料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理清文章思维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对文章内容要点进行正确概括,体味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外国散文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在俄国的一个树林中有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它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更没有逝者的名字,它“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从不关闭的”,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大家能想到这个小小的,普通而又平常的长方形土丘里包容着一个什么样的伟大人物?作者称其为“世间最美的坟墓”。(板书标题) 春天,小河冰融,嫩芽鹅黄浅,清风温和,白云悠悠,山川明媚,生机勃勃,谁不心向往之呢?然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却对冬天情有独钟,请看其美文《冬天之美》。(板书标题) 二、背景知识(使用投影) 1.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尤太

高一语文外国散文两篇

外国散文两篇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2.根据散文的写作特点,能运用提要和综述的方法恰当地进行要点概括。 3.了解托尔斯泰对后世的影响。 4.鉴赏两篇散文的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1.根据散文的基本特征,运用阅读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散文赏析,概括内容要点。 2.反复朗读,理清思路,体味两篇散文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1.散文内容要点的概括,要求掌握以情为突破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概括。 2.体味饱蘸作者浓烈情感的语言。 [教具准备] 投影仪、有关资料、胶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首先,对作者及文中涉及的主要人物,作为背景知识,以资料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理清文章思维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对文章内容要点进行正确概括,体味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外国散文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在俄国的一个树林中有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它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更没有逝者的名字,它“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从不关闭的”,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大家能想到这个小小的,普通而又平常的长方形土丘里包容着一个什么样的伟大人物?作者称其为“世间最美的坟墓”。(板书标题) 春天,小河冰融,嫩芽鹅黄浅,清风温和,白云悠悠,山川明媚,生机勃勃,谁不心向往之呢?然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却对冬天情有独钟,请看其美文《冬天之美》。(板书标题) 二、背景知识(使用投影) 1.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尤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报社编辑。他早期致力于诗歌创作与翻译。欧战爆发后,流亡瑞士,从事反战和平活动。战后埋头写作。曾出访过苏联,与高尔基相识。1933年法西斯上台,他再次流亡,加入英国国籍,后辗转流寓巴西,终因对欧洲前途的绝望偕妻自杀。他一生中著有多种名人传记,突出再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并用精湛的心理分析手法,在中短篇小说《狼子野心》上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其著名作品有刻画中产阶级妇女感情生活和不幸命运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及谴责法西斯迫害的《象棋的故事》等。他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烦躁的心》。 乔治·桑(1804~1876),法国女小说家。出身军官家庭,从小在农村长大。

最经典的外国散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最经典的外国散文 篇一:盘点莫言十部经典作品 盘点莫言十部经典作品关注文学意义 超越获奖之争 https://www.doczj.com/doc/45855465.html,20XX年10月11日17:43新华网 备受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因中国作家莫言(微博)能否 获奖的争论,早已热火朝天。在两家著名博彩公司诺奖赔率表上,莫言和村上春树分别占据头两名。据法新社的报道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很可能在二者中产生。虽然关于莫言能否最终得奖众说纷纭,大家的热情居高不下。但是冷静的思考一下,无论莫言是否最终获奖,毫无疑问,他都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都值得被阅读,被了解,被铭记。本期策划将带您领略莫言的十部经典著作。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中国呆呆著名作家。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

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并有剧作、散文多部;其中许多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多种语言,在国内外文坛上具有广泛影响。莫言和他的作品获得过“联合文学奖”(台湾),“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法国“Laurebatailli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nonlno(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等国内外奖项。 【莫言十部经典作品盘点】 《蛙》: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XX年12月 页数:340 定价:27.00元 丛书:莫言作品系列 Isbn:9787532136766 【内容简介】

12 外国散文两篇 教案教学设计

12 外国散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了解中外散文虽在背景、句法、行文等方面都显著不同,但都具有抒写真实情感,表现对生活独特感受的特点。领会《世间最美的坟墓》寄寓在对墓地朴素美描绘中的对托尔斯泰伟大人生选择的赞美,领会《冬天之美》对乡村冬天之美的出色描绘中寄寓的作者的精神追求。 二、加深学生对朴素美、自然美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三、继续训练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概括这两篇文章的内容要点。 教学设想 这是两篇外国散文,既应注意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又应将其作为一股散文进行分析概括。 《世间最美的坟墓》从文中使用的对比手法入手(包括文章结尾部分与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坟墓的具体比较和前文叙述中“没有”句式的连续使用含有的对比)概括托尔斯泰墓的独有特点,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如此朴素的坟墓却是俄

国最宏伟、最感人的。分析托尔斯泰的选择及作者独到的认识中体现的价值观及审美观。 《冬天之美》在阅读中注意欣赏作品委婉亲切、如话家常的风格具有的感染力。通过对大都市和乡村冬天的对比及作者鲜明态度的概括,领会作者厌恶虚荣名利,向往朴实、安祥、宁静生活的理想。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种方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以其独特的人物传记和中短篇小说在欧美享有极高的声誉。1928年,茨威格的俄国之行参观了许多宏伟感人的景观,但他认为“最宏伟、最感人”的是——托尔斯泰墓。 二、指导自读《世间最美的坟墓》。 ①字词: 远离尘嚣:远离人世间的纷扰喧嚣。 荫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旧时比喻尊长照顾晚辈或祖宗保佑子孙。 ②自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A.文中哪一个词能概括托尔斯泰墓的特点?

2016年人教版初中语文 教科书章节总目录(整理编辑)

人教版2016新编初中语文教科书目录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单 元 阅读 主题 阅读策略 课文 写作 一 群星 闪耀 学习精读,字斟句酌,把握人物特征 1.邓稼先/杨振宁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3.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 生/胡适4.孙权劝学/《资 治通鉴》 写出人物的精神 二 家国 情怀 学习精读,学做批注,了解抒情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怀 5.黄河颂/光未然 6.最后一课/都德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木兰诗 学习抒情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三 凡人 小事 学习精读,熟读精思,把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 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10.老王/杨绛 11.台阶/李森祥 12.卖油翁/欧阳修 抓住细节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四 修身 正己 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14.梅岭三章/陈毅 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6.古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怎样选材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五 生活 哲理 学习比较阅读,了解描写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17.紫藤萝瀑布/宗璞 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19.外国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20.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 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文从字顺 六 科幻 探险 学习浏览,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2.太空一日/杨利伟 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 24.河中石兽/纪昀 语言简明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 单 元 阅读 主题 阅读策略 课文 写作 一 四季 美景 学习朗读,品味文中精彩语句,体会汉语之美 1.春/朱自清 2.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二 至爱 亲情 学习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6.散步/莫怀戚 7.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8.《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学会记事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三 学习 生活 学习默读,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梳理文章内容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11.窃读记/林海音 12.《论语》十二章 写人要抓住特点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四 人生 之舟 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理清作者思路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15.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16.诫子书/诸葛亮 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五 动物 与人 学习默读,学做摘录,概括中心 17.猫/郑振铎 18.鸟/梁实秋 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20.狼/蒲松龄 如何突出中心 六 想象 之翼 学习快速阅读,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文章 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2.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3.女娲造人/袁珂 24.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塞翁失马/《淮南子》 杞人忧天/《列子》 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刘禹锡 南园(其五)/李贺 夜雨寄北/李商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外国散文两篇

外国散文两篇 世间最美的坟墓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会概括要点的方法 2、学习围绕中心意象进行描写的方法 3、体会托尔斯泰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学习围绕中心意象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过去所走过的人生历程中,你一定遇见过或感受过许许多多的美丽的事物。那么,你认为世间最美的是什么呢?请填充: 世间最美的 明确:妈妈的爱,朋友的情,宏伟的建筑,美丽的山水……,坟墓。 二、明确中心意象: 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中山陵和印度的泰姬陵美不美?为什么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吗? 明确:金字塔--雄伟神秘美;中山陵--雄伟秀丽美; 泰姬陵--历史悠久美;托尔斯泰墓--朴素美。 原文两处:1、“这里,逼人的朴素……” 2、“人们重新感受到,这个世界上……” 三、明确围绕中心进行描写的方法: 1、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课文中那些语句描写了托尔斯泰墓的“朴素”? 明确:①“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来朝拜的圣地,……只有几株大树隐蔽。” ②“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土丘,……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③“夏天,……;冬天,……;……包容着当时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 2、请同学齐声朗读这三处文字,体会围绕中心意象(朴素)描写的方法。 四、明确托尔斯泰墓为世间最美丽的本质 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托尔斯泰墓之所以是世间最美的坟墓,那就在于“朴素”二字。那么,“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地坟墓,是否也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呢?为什么? 明确:不美 由此可见:坟墓之美,是在于墓中的人--伟大的人格。 五、讨论“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 1、“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一句中,“启示”指什么? 2、伟大的托尔斯泰为什么自己选择了这样一块墓地? 明确:因为以那样举世闻名,曾以累累巨著,伟大思想哺育民众的杰出人物,在他的墓

外国散文两篇

外国散文两篇 【同步达纲练习】 一、基础知识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全对的一项是() A.尘嚣.(xiāo)墓冢.(zhǒng)荫庇.(bì)木栅.栏(zhà) B.飒飒 ..(xǐxì)穹.窿(qióng)灵寝.(jiù)..(sà)嬉戏 C.奢侈.(zhì)悖谬 ..(bèi niù) 苔藓.(xiān)喧.闹(xuān) D.栖.息(xī)休憩.(qì)璀璨 ..(cuīcàn)连拱.(gǒng) 2.下列外国作家作品国籍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组是() A.乔治·桑——法国女作家——《康素爱罗》、《安吉堡的磨工》等。 B.列夫·托尔斯泰——原苏联著名作家——《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 C.斯·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约瑟夫·富歇》、《玛利亚·斯特亚特》等。 D.狄更斯——英国著名作家——《艰难时世》、《双城记》。 3.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B.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C.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D.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窿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沙士比亚的石棺。 二、课文阅读训练 《冬天之美》第二段。 1.作者说:“自然界万物永远不会除掉盛装和失去盎然的生机。”从这段文字看,它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别用主谓短语概括出来。(每项6字以内) 答: 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乡村冬天之美的?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 3.为了描写乡村冬天之美,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主要有(答两种): 【创新能力训练】 悼念乔治·桑(书选) 雨果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昔日我曾爱慕过她,钦佩过她,崇敬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 我祝贺她,因为她所作的是伟大的;我感激她,因为她所作的是美好的。我记得,曾经有一天,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感谢您,您的灵魂是如此作大。” 难道说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不!那些高大的身影虽然与世长辞,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失。远非如此,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自我完成。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

外国散文两篇_1

外国散文两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2。根据散文的写作特点,能运用提要和综述的方法恰当地进行要点概括。 3。了解托尔斯泰对后世的影响。 4。鉴赏两篇散文的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1。根据散文的基本特征,运用阅读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散文赏析,概括内容要点。 2。反复朗读,理清思路,体味两篇散文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1。散文内容要点的概括,要求掌握以情为突破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概括。 2。体味饱蘸作者浓烈情感的语言。

[教具准备] 投影仪、有关资料、胶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首先,对作者及文中涉及的主要人物,作为背景知识,以资料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理清文章思维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对文章内容要点进行正确概括,体味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外国散文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在俄国的一个树林中有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它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更没有逝者的名字,它“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从不关闭的”,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

息地,大家能想到这个小小的,普通而又平常的长方形土丘里包容着一个什么样的伟大人物?作者称其为“世间最美的坟墓”。(板书标题) 春天,小河冰融,嫩芽鹅黄浅,清风温和,白云悠悠,山川明媚,生机勃勃,谁不心向往之呢?然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却对冬天情有独钟,请看其美文《冬天之美》。(板书标题) 二、背景知识(使用投影) 1。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尤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报社编辑。他早期致力于诗歌创作与翻译。欧战爆发后,流亡瑞士,从事反战和平活动。战后埋头写作。曾出访过苏联,与高尔基相识。1933年法西斯上台,他再次流亡,加入英国国籍,后辗转流寓巴西,终因对欧洲前途的绝望偕妻自杀。他一生中著有多种名人传记,突出再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并用

散文两篇

第14课散文两篇导学练测资料包(九年级语文上册鄂教) 一、课文导学【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词积累: 静穆:安静庄严。 粲c"n然:笑时露出牙齿的样子。 高视阔步:形容气概不凡或态度傲慢。 尽态极妍y?n:娇美得无以复加,形容把娇美的状态全部展现出来了。 款款:慢慢的。 濒b‰n临:紧接,临近。 思忖c"n:思量。 稍纵即逝:形容发展变化很快,稍微放松一下或不注意就立刻消失了。 罅xi"隙:缝隙。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冰心,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内蒙访古》《外国散文两篇》培优教案

(一)网上课堂 1.本讲主要内容 (1)词语: 塞外隐隐苑囿恩赐沃野跳板遗址绵亘纵观惊叹民怨沸腾烽火墓葬屯积废弃驿站青红皂白尘嚣荫蔽稀疏禁锢幽暗肃穆奢侈滞留悖谬盎然栖息休憩璀璨扣人心弦(2)借助课文有关语句,概括内容要点。 (3)把握课文内在联系,进行内容概括。 (4)理清文章思路。 (5)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6)学习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指导 (1)文学常识: ①作者简介: 翦伯赞,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湖南省桃源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明史,并先后完成了《中国史纲》、《中国史论集》等。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文学家。他的主要成就在文学传记和小说制作方面。主要作品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小说《焦躁的心》、《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一颗心的沦亡》等等。 乔治·桑,法国女小说家。代表作品,小说《安蒂亚娜》、《木工小史》、《康素爱萝》、《莫普拉》、《安吉堡的磨工》、《小法岱特》等。 ②写作背景及课文导读: 《内蒙访古》是翦伯赞同志应乌兰夫同志邀请,于1961年7月23日至9月14日同历史学家范文澜、吕振羽同志一起访问内蒙古自治区之后写的一篇游记散文。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作者写于1928年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的一篇纪念性散文。 《冬天之美》乔治·桑晚年在田间生活中度过,一生大半在农村生活,常以抒情的笔调描绘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本文娓娓而谈,如话家常,对乡村冬天之美的出色描绘,表现了高尚的精神追求。 (2)理清思路,概括文意: 《内蒙访古》一文不同于一般游记散文的写景抒情,而是以访古游记的形式,通过对地理环境,历史人物,事件和残存古迹的描写,记叙和评论。表达作者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 文章结构: “一段最古的长城” 这部分写访问内蒙古西部沿途所见大青山南北的景物,访问赵长城以及由此引起的联想。 第一层(1~2)出关后的所见所感。着重写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的千里原野。 第二层(3~7)写大青山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战略地位及民族关系。 第三层(8~12)写游览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改革的英雄业绩。 “在大青山下” 这部分写寻访阴山一带汉代城堡和昭君墓,以及作者对城堡的修筑与昭君墓的看法。 第一层(1~9)写寻访汉代城堡,歌颂友好往来。 第二层(10~14)写游览昭君墓,颂和亲政策。 文章结构线索:

散文二篇

15*散文二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了解散文的语言特点。 2.了解写作风格。 3.能初步认识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探究课文的主题。 2.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3.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人生的含义,积极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外国作品《美丽的颜色》,主人公工作时废寝忘食、坚持不懈,在简陋的工作环境中完成伟大的发现,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篇作品,了解其他作家是如何认识和对待生活的。 二资料助读 1.有关蒙田:蒙田的名声在十七世纪已远播海外,在英国,培根的《散文集》就深受蒙田的影响。在十七世纪上半叶那个古典主义时代,有人认为他那结构松散的散文不合人们的口味,然而到了十八世纪,他又声名鹊起。著名作家、哲学家狄德罗欣赏蒙田的散文恰恰在于所谓的“无条理”,认为“这是自然的表现”。有些作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的思想似乎特别复杂,具有许多不同的层面,因此对于后代的各式各样的人都具有无穷无尽的引力,大概这就是包括蒙田在内的古代大师的秘密。经过四百余年的考验,历史证明了蒙田与莎士比亚、苏格拉底、米开朗琪罗一样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随笔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世上同类体裁中绝无仅有的”。 2.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汉人。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2005年7月20日病逝于北京。 三、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写.意(xiè) 臼.齿(jiù) 茸.毛(róng)蔓.延(màn) 凋.谢(diāo) 四、读课文《要生活得写意》,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发言,教师明确: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内蒙访古》《外国散文两篇》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内蒙访古》《外国散文两篇》培优教案 (一)网上课堂 1.本讲主要内容 (1)词语: 塞外隐隐苑囿恩赐沃野跳板遗址绵亘纵观惊叹民怨沸腾烽火墓葬屯积废弃驿站青红皂白尘嚣荫蔽稀疏禁锢幽暗肃穆奢侈滞留悖谬盎然栖息休憩璀璨扣人心弦(2)借助课文有关语句,概括内容要点。 (3)把握课文内在联系,进行内容概括。 (4)理清文章思路。 (5)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6)学习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指导 (1)文学常识: ①作者简介: 翦伯赞,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湖南省桃源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明史,并先后完成了《中国史纲》、《中国史论集》等。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文学家。他的主要成就在文学传记和小说制作方面。主要作品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小说《焦躁的心》、《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一颗心的沦亡》等等。 乔治·桑,法国女小说家。代表作品,小说《安蒂亚娜》、《木工小史》、《康素爱萝》、《莫普拉》、《安吉堡的磨工》、《小法岱特》等。 ②写作背景及课文导读: 《内蒙访古》是翦伯赞同志应乌兰夫同志邀请,于1961年7月23日至9月14日同历史学家范文澜、吕振羽同志一起访问内蒙古自治区之后写的一篇游记散文。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作者写于1928年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的一篇纪念性散文。 《冬天之美》乔治·桑晚年在田间生活中度过,一生大半在农村生活,常以抒情的笔调描绘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本文娓娓而谈,如话家常,对乡村冬天之美的出色描绘,表现了高尚的精神追求。 (2)理清思路,概括文意: 《内蒙访古》一文不同于一般游记散文的写景抒情,而是以访古游记的形式,通过对地理环境,历史人物,事件和残存古迹的描写,记叙和评论。表达作者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 文章结构: “一段最古的长城” 这部分写访问内蒙古西部沿途所见大青山南北的景物,访问赵长城以及由此引起的联想。 第一层(1~2)出关后的所见所感。着重写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的千里原野。 第二层(3~7)写大青山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战略地位及民族关系。 第三层(8~12)写游览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改革的英雄业绩。 “在大青山下” 这部分写寻访阴山一带汉代城堡和昭君墓,以及作者对城堡的修筑与昭君墓的看法。 第一层(1~9)写寻访汉代城堡,歌颂友好往来。

高一语文外国散文两篇测试题

12外国散文两篇 【同步达纲练习】 一、基础知识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全对的一项是() A.尘嚣.(xiāo)墓冢.(zhǒng)荫庇.(bì)木栅.栏(zhà) B.飒飒 ..(xǐxì)穹.窿(qióng)灵寝.(jiù)..(sà)嬉戏 C.奢侈.(zhì)悖谬 ..(bèi niù) 苔藓.(xiān)喧.闹(xuān) D.栖.息(xī)休憩.(qì)璀璨 ..(cuīcàn)连拱.(gǒng) 2.下列外国作家作品国籍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组是() A.乔治·桑——法国女作家——《康素爱罗》、《安吉堡的磨工》等。 B.列夫·托尔斯泰——原苏联著名作家——《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 C.斯·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约瑟夫·富歇》、《玛利亚·斯特亚特》等。 D.狄更斯——英国著名作家——《艰难时世》、《双城记》。 3.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B.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C.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D.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窿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沙士比亚的石棺。 二、课文阅读训练 《冬天之美》第二段。 1.作者说:“自然界万物永远不会除掉盛装和失去盎然的生机。”从这段文字看,它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别用主谓短语概括出来。(每项6字以内) 答: 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乡村冬天之美的?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 3.为了描写乡村冬天之美,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主要有(答两种): 【创新能力训练】 悼念乔治·桑(书选) 雨果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昔日我曾爱慕过她,钦佩过她,崇敬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 我祝贺她,因为她所作的是伟大的;我感激她,因为她所作的是美好的。我记得,曾经有一天,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感谢您,您的灵魂是如此作大。” 难道说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不!那些高大的身影虽然与世长辞,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

散文的四种基本类型兼论_

散文的四种基本类型 ——兼论“形散神不散”的片面性 徐岚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广西南宁530006) [摘要] 指出“ 形散神不散” 的观点既有合理的一 面,但又存在着片面性;进而论述散文的四种基本类型,即“ 形散神聚” 、“ 神散形聚” 、“ 形神皆聚” 、“ 形神皆散” 。 [关键词] 散文;形散神不散;提出与质疑;基本类型[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8— 7656(2003)01— 0034- 04 1“ 形散神不散” 的提出及质疑 上世纪 60年代初,有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作者萧云儒写了篇短文《形散神不散》,提出散文的主要特点是“ 形散神不散” 。他认为,所谓“ 形散” ,是指“ 散文的运笔如风、不拘成法,尤贵清淡自然、平易近人” ;所谓“ 神不散” ,是指“ 中心明确,紧凑集中,不赘述” ① 。之后不久,王尔龄亦写了一文,题为《散文的“ 散” 》,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 散文的特点正在于‘ 散’ ” ,“ 因为这‘ 散’ ,不是‘ 散漫’ 的‘ 散’ ,既要用墨如泼,又要惜墨如金,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 ② 。大概连萧云儒、王尔龄做梦都没有想到,“ 形散神不散” 的观点竟被当时的文学评论界奉为“ 经典” ,“ 形散神不散” 几乎成了散文的代名词,甚至被作为散文的特征和属性选录进了大学和中学教

材,这似乎成了衡量散文优劣的唯一美学标准,无论是散文创作或是散文理论都努力地向这个“ 标准” 靠 扰。 直至 80年代中期,以林非为代表的散文理论家开始对“ 形散神不散” 的观点提出质疑。林非在《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一文中指出:“ ‘ 形散神不散’ 这种主张不能不形成自我封闭的框框,为什么‘ 神’ 只能 ‘ 不散’ 呢?事实上一篇散文中的‘ 神’ ,既可明确地表现出来,也可意在不言之中” ;“ 为什么‘ 形’ 只能‘ 散’ 呢?形式上十分整齐的近似诗的散文,为什么就不能写呢?事实上这种佳篇是很多的。‘ 形散神不散’ 的提法,确实是体现了当时一种比较封闭性和单一化的思想气氛,因此才会如此不胫而走。” ③ 由此可见,“ 形散神不散” 的观点确实是一种片面性的提法,是散文创作中长期存在的“ 框子和格套” ,“ 迄今还在羁绊着我们不少同志的思维方式” ④ 。 事实上,古今中外的散文名篇,那些散发着人类崇高精神和思想的作品,无一不是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创新的范例,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这些散文名篇,除了林非所说的“ 形散神不散” 、“ 神散形不散” 这两种之外,有的甚至是“ 形神皆聚” 或“ 形神皆散” 的。 本文就试图对散文的这四种类型进行逐一评析。 2 “ 形散神不散” 按萧云儒的观点,散文应“ 运笔如风,不拘成法” ,“ 清新自然,平易近人” ,“ 中心明确,紧凑集中” ,这就是所谓的“ 形散神不散” 。这观点本身并不错,只不过它不能概括散文的全部特点,因而带有片面性。在中外散文名篇中,的确有不少是“ 形散神不散” 的。林

外国散文经典100篇

外国散文经典100篇 第一篇:《100篇经典散文》 (英)丘吉尔 在摇曳灯光的照耀下,历史在过去的小路上蹒跚,试图重建过去的景象,恢复往日的回声,并想用微弱的光芒点燃往日的激情。 当历史巨大的卷轴展开之时,许多错综复杂的事件出现了,而这些事件是很难有效地纳入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好恶模式之中。 人类的故事并不总是像数学运算一样根据二加二等于四的原则展开。人的一生中,有时可能等于五或负三;有时,正算到一半,黑板倒塌,使全班陷于混乱,教师被砸得鼻青脸肿。 现在科学用一只手给我们奉献了一个黄金年代,但同时又用另一只手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厄运,我们自从石器时代以及任何人类历史开始以来一点点建造起来的一切都将陷入困境。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第五篇:《名家经典散文欣赏6篇》 名家经典散文欣赏 为梦想而飞 爱,总是有条件的 不要说你无条件地爱一个人,爱,总是有条件的。 你可以什么也不要,但是你要他爱你,这难道不是条件吗? 父母爱子女,也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他们必须是他的儿女,如果是

别人的儿女, 他不会爱他们,不会用生命保护他们。 女孩说:“我的确是无条件地爱他,我甚至不需要他爱我。”是的,即使他不爱她, 她还是愿意守候在他身边一辈子,她爱他的才华。如果他没有才华,她还会那样义无反 顾地爱他吗?不会了。她的爱,还是有条件的。 女人可以爱一个顶没用的男人,他没才华,没出息。女人说:“这还 不算无条件 吗?”但她要他承诺永远和她一起,要他承诺改过缺点。要一个男人付出承诺。这不是 条件又是什么? 男人说:“我就是爱她这个人。”如果她不是长得不难看,如果她不是那么聪明, 不是有他喜欢的性格,他还会爱她吗?她必须符合他的条件才会被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有条件地爱着,也是有条件地爱着别人。不必心灰意冷。既然 知道世上没有无条件的爱,你应该努力使自己更具备条件去被爱,同时也该学习忘记一 些条件去爱一个人。 名家经典短篇散文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