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

第一节概述

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套型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一、家庭成员构成

1、户人口规模

2、户代际数

3、家庭人口结构:单身户、夫妻户、核心户、主干户、联合户及其他户

核心户: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主干户:一对夫妻和其一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联合户:一对夫妻和其多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二、套型与家庭生活模式

1、家务型

2、修养型

3、交际型

4、家庭职业型

5、文化型

三、套型居住环境与心理

1、人与居住环境

2、居住环境心理需求

2.1 安全感与心理健康

2.2 私密性与开放性

2.3 自主性与灵活性

2.4 意境与趣味

2.5 自然回归性

第二节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

一、居住空间

1、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

2、房间平面尺寸和家具布置

3、门窗设置与家具布置

4、居住部分空间设计与处理

4.1 一般混合结构住宅中,层高每降低100mm,造价可降低1%~3%

二、套型居住环境与心理

3、交通及其他辅助空间

3.4 其他设施

3.4.2 垃圾处理:目前比较倾向于不设垃圾井,而由各户袋装垃圾集中于住宅楼外的垃圾收集点,再转送垃圾站处理。中高层及高层住宅不设垃圾井道时,每层应设置封闭的垃圾收集空间。

第三节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

三、套型空间的组织

1.1 餐室厨房型(DK型)

1.1.1 DK型: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个空间。

1.1.2 D·K型:就餐空间与厨房适当隔离。

2.1 小方厅型(B·D型):

用餐空间与睡眠空间分离,而起居等活动仍与睡眠合用同一空间。

小方厅同时兼作就餐和家务空间活动。

3.1 起居型(LBD型):

起居空间独立出来,并以起居室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个空间。

3.1.1 L·BD型:起居与睡眠分离。

3.1.2 L·B·D型:起居、用餐、睡眠均分离出来。

3.1.3 B·LD型::睡眠独立,起居、用餐合一。

4.1 起居餐厨合一型(LDK型)

起居、用餐、炊事等活动设在同一空间内,并以此空间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

多见于国外住宅。

5.1 三维空间组合型

5.1.1 变层高住宅:

5.1.2 复式住宅:往往采用吊楼或阁楼的形式

5.1.3 跃层住宅: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联系

四、空间的灵活分隔

1.1 可灵活分隔的住宅体系

1.1.1 SAR住宅体系:支撑体和可分体(或填充墙)

1.1.2 大开间住宅:

2.1 灵活分隔的方式

2.1.1 帷幔:布帘、卷帘

2.1.2 折叠式隔断

2.1.3 灵活隔断帷幔:布帘、卷帘

2.1.4 壁柜式隔断

五、套型模式发展趋势

1 居室型:居住标准较低的家庭生活要求,“生存型”

2 方厅型:餐寝分离,套内的方厅是扩大的交通空间。

3 起居型:起居就寝分离,起居室作为家庭团聚、社会交往、文化娱乐、就餐等活动的主要场所

4表现型:力图表现自己个人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和审美观念,“舒适型”

第二章低层住宅设计

第一节低层住宅的类型和特点

一、低层住宅的类型

1、城市集合型低层住宅:适应于农业社会及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

2、别墅

2.1 含义:住宅以外的供游玩、休养的园林式住房。“副宅”,“正宅”

2.2 分类:城市型别墅(城市市区及近郊)和郊野型别墅(城市远郊及乡野)

二、低层住宅的特点

节约用地和提高低层住宅建筑容积率的设计手法:加大住宅进深、缩小面宽、北向退台

第二节低层住宅的类型和特点

一、功能关系

二、房间组合

1、平房式低层住宅

2、户空间占2~3层的低层住宅

3、户空间占一层的集合型低层住宅

三、垂直交通

坡道:坡度10°以下

楼梯:坡度23°~45°

爬梯:坡度45°~90°

第三节低层住宅的组合方式

一、水平组合

1、独立式:建筑层数2~3层,用地200~500㎡

2、并联式:两户住宅在平面上并联组合,形成一栋建筑,每户有三个面向外。

3、联排式:横向联排、纵向联排、斜向联排、综合联排

联排式住宅的拼联长度一般以30m左右为适。

4、聚合式住宅(簇集式住宅)

二、垂直组合: 叠加式组合、互补式组合

三、节约用地

加大住宅进深的方法:

1、利用天井

2、在进深方向错位叠加

3、利用房间在剖面上的高低错落

4、利用房屋逐层退台及坡顶

第三章多层住宅设计

第一节设计要求及平面组合分析

一、单元的划分与组合

单元设计法:中间单元、尽端单元、转角单元、插入单元、中间户单元、尽端户单元、楼梯间单元。

单元的组合拼接方式:平直组合、错位组合、转角组合、多向组合

二、多层住宅的交通组织

(1)围绕楼梯间组织各户入口:梯间式或无廊式

(2)以廊组织各户入口:长外廊、短外廊、长内廊和短内廊

(3)以梯廊间层结合组织各户入口:

即隔层设廊,再由小梯通至另一层就形成跃廊式。

多层住宅常用的楼梯形式:

双跑楼梯、单跑楼梯、三跑楼梯

多层住宅楼梯常见的处理方式:

提高勒脚或降低入口、底层做单跑、底层打通一间房、底层作长短跑、楼梯反向布置

第二节常见的平面类型及特点

按交通廊的组织可分为梯间式、外廊式、内廊式、跃廊式

按楼梯间的布局可分为外楼梯、内楼梯、横楼梯、直上式、错层式

按拼联与否可分为拼联式、独立单元式(常称点式)

按天井围合形式可分为天井式、开口天井式、院落式

按剖面组合形式可分台阶式、跃层式、复式、变层高式等

一、按交通廊的组织分类

(一)、梯间式: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分户门,一般可安排2~4户

1、一梯二户

2、一梯三户

3、一梯四户

(二)、外廊式:

(三)、内廊式:

(四)、跃廊式:由通廊进入各户后,再由各户内小楼梯进入另一层

二、按楼梯的布局分类

(一)、外突楼梯

(二)、内楼梯

(三)、单跑横楼梯

(四)、直上式:梯跑单跑直上,由休息平台入户,形成梯廊合一,也称为梯廊式(五)、错层单元

三、按单元拼联方式的分类

(一)、单向拼联

(二)、两向拼联: L形

(三)、三向拼联: Y形

(四)、多向拼联: 工形、X形、蛙形

(五)、异形拼联: 蝶形、楔形

四、按独立单元的形式分类

凡不与其他单元拼联而独立修建的住宅称为点式住宅。

点式住宅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三角形、T字形、风车形、Y字形、凸字形、工字形以及蝶形。

五、按天井的形式分类

(一)、内天井式

(二)、开口天井式:天井只有三边围合

(三)、院落式

六、按剖面组合的形式分类

(一)、台阶花园式:将住宅单元逐层错位叠加、层层退台、使每户都有独

用的大面积平台,外形形成台阶形或金字塔形。

(二)、跃层式:上、下层

(三)、复式式:在住宅层高为3.3~3.5m情况下,在内部空间中巧妙地布置夹层,形成空间的重复利用。该高即高,可低则低。家具设计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

(四)、变层高式:起居室两层高度相当于卧室、厨房、卫生间等三层高度

第三节住宅的适应性和可变性

一、住宅的适应性与可变性的由来

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物质老化期可以达100~120年。

住宅的精神老化期较短,一般为10~25年。

第四节住宅的标准化与多样化

一、模数网和建筑参数的确定

国外常用的扩大模数有3M×3M,6M×6M,6M×12M以及12M×12M等(M-建筑模数单位,1M=100mm)。

我国住宅都采用3M,即以300为级数的系列。如选用12M则参数系列为 1.2、2.4、3.6、4.8、6.0、7.2m

我国住宅高度方向的模数,采用1M,即100mm的倍数

二、住宅标准化的设计方法

幢设计法、单元设计法、套型设计法、基本间设计法、模数构件设计法

第五章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

7~9层的住宅称为中高层住宅

第一节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

一、电梯的设置

美国认为在住宅中,等候电梯的时间小于60s较理想,小于75s尚可,小于90s较差,以120秒为极限。英国和日本规定在60s~90s之间。

第二节高层住宅的消防和疏散问题

一、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和高度的关系

消防云梯高度多在50m以内。高度50米相当于住宅18层。高度超过100米,即相当于36层住宅。

一类住宅:高级住宅和19层及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

二类住宅:10~18层的普通住宅

第三节高层住宅的平面类型

一、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常见的有矩形、T形、十字形、Y形及Z形

二、长廊式高层住宅:

(一)、长内廊高层住宅:一字形走道、L形走道、门形走道、 Y形、十字形走道

(二)、长外廊高层住宅:天井式三、塔式高层住宅:

我国北方常见的塔式高层住宅平面形式:Y形、X形、V形、T形、H形、蝶形我国南方常见的塔式高层住宅平面形式:双十字形、井字形、钻石形、蝶形另外还有十字形、五角形及圆形、菱形、风车形、宝塔形、八角形、星形、鼓形、矩形。

塔式住宅一般每层布置4~8户

第五章不同地区和特殊条件下的住宅设计

第一节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住宅设计

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10℃的地区称严寒地区

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0℃,高于-10℃的地区称严寒地区

一、规划布局:

(三)、避免季风干扰

(1)、利用建筑物紧凑布局,使建筑间距控制在1:2范围之内,充分发挥“风影效应”,使后排建筑免受寒风侵袭。

(2)、减少季风主导风向与建筑物长边的入射角度。“风槽”

(3)、避免局地疾风。风旋、风槽、拐角气流、风洞

二、住宅节能设计:

(一)、控制住宅的体形系数

(5)、严寒地区采用东西向住宅

(6)、加大建筑体量

应避免作建筑面积在2000㎡以下的小体量,

一般以面积大于3000~4000㎡为宜

(六)、加强住宅公共空间的防寒设计

在室外温度低于-6℃的地区,楼梯间应采暖和设防风门斗

第二节炎热地区的住宅设计

二、炎热地区住宅的平面设计与建筑处理

(三)、遮阳与隔热

1、遮阳

我国南方地区的夏季,通过建筑南向和西向外墙上的门、窗(在门开着的情况下)传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和外部环境的热量,分别比痛过同面积的墙体传入的热量大2~4倍和10~20倍遮阳的方式: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挡板式

固定式遮阳板、活动式遮阳构件和家用遮阳设备(窗帘、百叶窗、活动百叶窗),固定式遮阳板的主要形式有栅板式(或称百叶板式)和实心板式

(四)、改善住宅外部环境条件

建筑物采取一字平直形,一般以长30m左右为宜。

若风向与建筑物的纵轴能成60°左右的入射角,较有利于前后各排住宅的自然通风

三、东西向住宅设计

东、西向住宅平面形式通常采用“锯齿形”。

“锯齿”的形成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将住宅朝东、西向的阳台或房间的局部进行45°旋转,形成锯齿。一是将各个房间处理成呈45°错位,形成“锯齿”。

第三节坡地住宅设计

三、坡地住宅单元的垂直组合

(一)、错叠

(二)、跌落

(三)、掉层:根据地形的需要,在局部范围下面加设一层,称为掉层

(四)、错层

四、临街坡地住宅的建筑处理

(一)、掉层

(二)、吊脚

(三)、天桥

(四)、凸出楼梯间

(五)、连廊

(六)、室外梯道

第四节底层商店住宅设计

二、住宅与商店的几种布置方式

(一)、住宅与商店上下叠合布置

1、底层商店与楼层住宅同样进深

2、底层仓库或营业厅后凸

3、底层营业厅前凸

4、底层前后都凸出

(二)、商店作为连接体与住宅楼垂直

(三)、商店位于街道转角处,与住宅楼相连

第六章工业化住宅的设计

第一节建筑工业化的概念

第二节工业化住宅设计的基本原理

一、工业化住宅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模数网格法

我国《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基本模数定为100mm,以M表示,又规定1500mm 以上的尺寸要用扩大模数(但住宅层高仍可按100进级),扩大模数可选用3M、6M、15M 等

15M有3m、4.5m、6m三种开间。12M有2.4m、3.6m、4.8m、6.0m四种开间。

(二)、基本块组合法

1、基本参数的选择

小开间一般指2.4m到4.2m参数系列,大开间一般指4.5m以上的参数系列

三、建筑体系

(一)、通用体系

(二)、专用体系

第三节工业化住宅的主要方式与设计

工业化住宅主要有砌块建筑、大型墙板建筑、框架轻板建筑、盒子建筑、大模板建筑、滑模建筑。

(一)、通用体系

(二)、专用体系

一、砌块住宅

二、装配式壁板住宅

一般工期比混合结构缩短一半。大板住宅墙体厚度比砖砌墙体可减薄

1/3~1/2,建筑有效使用面积增加5%,结构自重减轻20%~40%。承重墙板的布置有纵墙承重、横墙承重和双向承重。

三、大模板住宅

第四节配套工程的工业化

一、厨房和卫生设备的工业化

(一)管道墙

(二)盒子(卫生间盒子或厨房盒子)

二、暖气设备的工业化

三、装修的工业化四、住宅产品的工业化

第七章住宅造型设计

第三节立面构图的规律性

水平构图、垂直构图、成组构图、网格构图、散点等构图

第四节住宅的细部处理及材料、质地和色彩设计

一、底层住宅的细部处理

屋顶、外墙、入口、门窗等式细部设计的重点。

常见的屋顶形状有单坡形、小檐形、双坡形、四坡形、弧形、蝴蝶形、平顶形、自由形等。屋顶材料中最普及的是瓦和彩色铁板

二、多层住宅的细部处理

常见的山墙处理手法有:

(1)利用坡顶使山墙的轮廓更加活泼生动;

(2)吸取传统民居的细部做法,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山墙设计;

(3)利用边单元的特殊布置,调整单调的山墙设计,使之成为正立面的延续,

从总体布局上对住宅形体进行创新,打破原有的立面概念

统一设计的范围主要是住宅的细部和环境小品的设计,如单元入口、阳台、檐口、垃圾道、烟道、院门、自行车棚、路灯、坐椅、花坛、铺地、栏杆等。

住宅的统一设计一般以组团或庭院为一个邻里单位,一方面增加识别性,另一个方面加强领域感

二、高层和中高层住宅的细部处理

高层住宅顶部在视觉上给人以“第一印象”,是识别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现成城市天际轮廓线的组成部分。

高层住宅顶部的处理手法有:

(1)将电梯机房和水箱间进行重点处理

(2)住宅顶部做坡顶的组合,使其具有标识性。

(3)住宅顶部几层结合电梯机房等做特殊处理,或层层退台,

或改变材料和色彩

第八章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第一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和特点

一、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求层次论”中,将人类生活需求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二、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特点

复杂性、综合性、多重性、持续性

三、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基本内容

环境认知研究、综合环境规划和用后环境评价

第二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根据其属性大体可分为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两方面。其中物质环境要素的构成可分为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空间要素等,非物质环境要素可根据其对空间环境的主体——人的作用概括为社会要素、文化要素和心理要素等。根据其功能特征,住宅外部空间环境则可归纳为生理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交通环境、空间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等。

第三节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一、住宅建筑群体空间的规划

(三)住宅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

1、群体空间的构成

住宅空间围合类型:庭院—广场型、带型、组合型(庭院—广场型和带型相结合)。

空间尺度的比例:在一定条件下,建筑物高度和空间宽度之间适宜的比例,易于形成良好的空间尺度感。带型空间的高宽比一般以1:1~1:2.5为宜,而庭院和广场型空间的高宽比不宜超过1:4。

2、平面空间组合方式

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院落式、混合式

二、住宅外部交通系统的组织

(一)住宅外部交通组织的基本方式

居住小区的道路系统在联系方式上一般可分为互通式、尽端式和综合式

1、人、车分行交通组织方式

2、人、车混行交通组织方式

3、综合式交通组织方式:立体空间的处理达到人、车分行的目的

(二)道路类型、等级及停车场地设施

3、自行车停车

规模较大的独立停车库和停车棚一般设于居住组团中心或主要出入口处,服

务半径要适中;规模较小的集中式停车棚或露天停车场则设于公共建筑前后或住宅组团内;小型分散的存车棚、住宅底层的地下或半地下停车房以及露天停车位等常与住宅楼较紧密地结。

4、机动车停车

集中的停车库(场)一般设于居住区或小区的主要出入口或服务中心周围,

以方便购物,限制外来车辆进入居住小区;分散的停车库(位)一般设于住宅组团或组团外围,靠近组团出入口,以方便使用,同时应注意设置步行路与住宅出入口及区内步行系统相联系,以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在低层花园式居住区中,较多采用分散式的私人停车房或路边停车位;在多层

居住区中多采用分散式的停车场或停车库;在高层居住区中或大型公建周围,又较多采用集中式停车场、底层架空或地下停车库等。

四、住宅外部活动场地的规划

(一)居民的行为活动类型

居民的居住行为活动基本上可以概括成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以及社会性活动

1、必要性活动:上下班、购物等

2、自发性活动: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驻足观望等

3、社会性活动:儿童游戏,邻里交往等

社会性活动功能:组织功能、协调功能、身心保健功能

(二)活动场地的分类

儿童游戏,青少年及成年人体育活动,老年人保健锻炼、散步、休息,邻里交往,老年人聚会,冬季晒太阳,夏季乘凉等。一般来讲,活动场地可以分为儿童游戏场、青少年运动场及成年人、老年人活动场、综合性游园等。

(三)儿童及青少年活动场地规划

1、年龄分组与行为特征

儿童及青少年一般按年龄可以分为婴幼儿期(6周岁以前)、童年期(7~12周岁)、

少年期(13~18周岁)以及青年期(19~24周岁)几个年龄组。

3、儿童游戏场地类型及规划要点

儿童在幼儿时期明显好动,独立活动能力差,游戏时常需家长伴随。拍球、掘

土、骑童车等是常见的游戏活动。游戏场地一般在住宅院落内,无穿越交通,在住户能看到的位置,结合院落绿化统一考虑草坪、沙坑、铺砌地、桌椅的布置。

7~12周岁的学龄儿童户外活动量大大增加,不满足在下空间内游戏,喜欢到较宽阔的地方活动。开始喜欢有竞技性、创造性的游戏。游戏场多布置在住宅组团中心地区的组团绿地内,设有多种游戏器械和设施,如:沙坑、秋千、滑梯、攀登架等。

12周岁以上的青少年独立活动能力增强,喜欢参加各项体育运动,如溜冰、球类运动等运动型和冒险型的游戏。活动场地多布置在居住小区级或居住区级的集中绿地内,以不跨越城市干道为原则。设有小型体育场地和较多的游戏设备,也可修建少年儿童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中心等。

4、儿童游戏场地的主要设施

沙坑:儿童游戏中,戏沙是最重要的一种,戏沙池最好设在向阳处。沙池可做成各形状,并注意保持沙土的松软与清洁,有利于儿童的健康。

水池:规模较大的儿童游戏场可布置浅水(15~30cm)水池,辅以喷泉、雕塑。夏季既可丰富儿童游戏,又可改善场地小气候,丰富景观环境。

游戏器械:以迷宫墙、攀登架、秋千、滑梯等游戏器械丰富儿童游戏场地的内容,游戏、娱乐、益智、锻炼身体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四)体育运动场地

六、外部空间的景观设计

景观的组织方式有序列组合、重复组合、自由组合和混合式组合四种。

第九章住宅标准及经济问题

第一节住宅面积标准与套型

一、住宅面积标准

在一般砖混结构情况下,如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的70%~75%时,说明套型设计是合理的

二、套型设计

(三)套型设计的远近期结合问题

1、多套型组合合并

2、上下层合并

3、空壳式住宅

4、异形柱框架结构

第三节节约用地

二、住宅个体设计中节约用地的措施

(一)住宅剖面设计与用地关系

1、层数与用地的关系

8层以下的住宅,增加层数能节约较多的用地。

2、层高与用地的关系

增加房屋栋深,缩减每户所占面宽,对节约用地由相当显著的作用

3、剖面形式与用地关系

第十章农村住宅设计

第一节农村住宅的特点及组成

二、住房的组成

(一)堂屋

(二)卧室

(三)厨房

(四)餐室

(五)卫生间

(六)贮藏室

(七)农机具库房或车库

(八)庭院

(九)其他设施

1、太阳能利用

2、沼气池

第二节平面布置

四、庭院布置

院落类型:前院型、前庭后院型、前侧院型、后院型及天井院型等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补充复习要点

一.住宅的分类

1、从材料划分:砖、木、混凝土等

2、从结构划分

(1)砖混结构(一般在5层、6层以下)

“砖”:建筑用的人造小型块材

普通砖的尺寸为240mm×115mm×53mm

“混”:钢筋混凝土

(2)框架结构

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而成的住宅。

(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

(空间灵活,抗震性能差)

(3)剪力墙结构

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

(剪力墙间距不能太大,平面布置不灵活)

(结构自重往往较大,造成建材用量增加,地震力增大)

(4)框架-剪力墙结构

即框剪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

(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

3、从层数划分

低层、多层、中高层与高层

(1)低层住宅:1~3层

(2)多层住宅:4~6层

(3)中高层住宅:7~9层

(4)高层住宅:10层以上

二、住宅常用的几种结构形式:砖混、框架、剪力墙、框剪,每种要能够理解

砖混:适用于5—6层以下

框架: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轻质板才隔墙分户

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空间较灵活

抗震性差

剪力墙:用钢筋混凝土的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

框剪:是框架和剪力墙两种体系的结合,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的剪力墙

三、居民形式的种类

长江流域,阑干式建筑

黄河流域,木骨泥墙房屋

木架建筑日趋成熟,形成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的木结构

(里弄住宅.居住大院.竹筒屋)

四、住宅的开间、进深、层高和净高

1.住宅的宽度(长边方向的面阔尺寸)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皮到另一面墙皮之间的实

际距离。因为是就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称为开间。

(砖混结构住宅建筑的开间常采用下列参数:2.1米、2.4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

2.住宅的长度和进深,在建筑学中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一墙皮到后一墙皮之间的实际长度。

(住宅的进深常采用下列参数: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5.4米、5.7米、6.0米)较小的开间尺度,可有效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为了保证住宅具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从理论上讲,住宅的进深不宜过大。

3.层高是指下层地板表面或楼板表面到上层楼板表面之间的距离。

(砖混结构住宅建筑的层高采用下列参数:2.6米、2.7米、2.8米)

4.净高是指下层地板表面或楼板上表面到上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层高和净高的关系可用公式“净高=层高-楼板厚度”来表示,即层高和楼板厚度的差叫做净高。)

五、户型与套型

1.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2.“套”是指一个家庭独立使用的居住空间范围。通俗地讲,就是指每家所用的住宅单元的面积大小。

3.“套型”是指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六、家庭人口结构

1.家庭类型

(单身家庭、夫妻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它家庭)

概念: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

核心: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构成的家庭

主干:一对夫妻及其一对以婚子女构成的家庭

联合:一对夫妻及其多对以婚子女构成的家庭

(注:核心家庭所占比例最大)

七、套型与家庭生活模式

分类:家务型、休养型、交际型、家庭职业型、文化型

八、住宅各房间面积的配置范围,例如起居室、卫生间、厨房、带餐室厨房的最小面积是多少,卧室(主卧室、次卧室)又是多少

主卧:10---15 次卧:6---12 起居:12—25卫生间:3—5

厨房:4---6带餐室的厨房:6---8

九、卧室、起居室、卫生间、阳台门洞最小宽度为多少

卧室:900 起居室900 阳台;700卫生间700mm

十、普通住宅的层高一般为多少,卧室、起居室的净高不应低于多少

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8 卧室,起居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1

十一、厨房操作流程

食物购入----储藏----洗涤------配餐----烹调-----备餐-----进餐-----消洗-----贮藏十二、厨房,双面、单面布置时净宽应为多少

双面:1800且两排间距净宽不小于900单面:1500

十三、住宅内的过道净宽,比如通往主要房间和次要房间的需要多宽通往主要房间;1000mm通往次要房间:900

十四、套内楼梯的梯段净宽,一些数据要掌握,例如一边临空时、两侧有墙时一边临空:750 两侧有墙时:900

十五、住宅楼的楼梯踏步宽范围,高度范围

普通楼梯高不超过200,踏步宽不小于220

扇形楼梯内侧250处踏步宽不小于220

十六、住宅空间的私密关系,哪些是公共、半公共、私密、半私密(P23)公共:入口半公共:娱乐,起居

半私密:炊事,家务私密:主卧,书房,贮藏,卫生间,子女卧室,健身

十七、住宅空间的合理分室

将不同功能的空间分别独立出来,避免空间功能的合用与重叠

生理分室:也称就寝分室,与家庭成员的年龄,人数,性别,辈分,是否夫妻关系有关

功能分室:把不同功能空间分离出来

十八、复式住宅、跃层式住宅、跃廊式住宅的概念

1.复式住宅: 将部分房间在同一空间内沿垂直方向重叠在一起,往往采用吊

楼或阁楼的形式,将家具出度与空间利用结合在一起,充分的利

用了空间,节约空间体积,但空间有写狭小,拥挤.

2.跃层式住宅: 指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空间,并通过专用的楼梯连

接.节约部分公共交通面积,室内空间丰富.

3.跃廊式住宅: 以梯廊间层结合组织各户人口,即隔层设廊,再由小梯通至另

一层即为跃廊

十九、荷兰的SAR体系住宅

是荷兰建筑师成立的建筑师研究协会

他们提出将住宅设计和建筑分为两个部分-----支撑体和可分体(填充体)的设想,并对此提出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二十、坡屋顶下的住宅室内空间,要注意的一些高度数据,比如其1/2 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多少,最低高度应为多少

不低于2.1M 最低高度为1.5M

二十一、低层住宅的水平组合方式有哪几种

独立式住宅并联式住宅联排式住宅聚合式住宅

二十二、节约用地问题

1.对于低层住宅,减小每户的面宽对节约用地有较大的作用

1)面宽较小的住宅节约用地两种方式:

单排布置时,在某一宽度的用地上可安排更多的住宅

多排布置时,增加每排建筑(群)中住宅的数量,比增加用地中建筑(群)的“排”数更为有效

2)合理加大住宅进深

利用天井

利用天井作为中部房间的采光口,使住宅平面在进深方向增加更多的功能空间

数户合用天井,注意视线干扰问题

在进深方向错位叠加

把一些面宽不同的房间在进深方向上进行错位叠加,使其在某一面宽的范围内可解决更多功能空间的通风采光问题

利用房间在剖面上的高低错落

低层住宅的“集合性”较小,在纵向组合上较为灵活

利用房屋逐层退台及坡顶

在房屋底层安排较多的房间,使底层进深加大,而其楼层则作退台处理 提供露台

有效缩短房屋间距,节约用地

2.对于群体住宅

1)通过一定的方法缩小间距系数

2)房屋间距用地的重叠

3)房屋间距用地和道路用地相结合

二十三、多层住宅按天井形式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种

内天井式开口天井式院落式

二十四、住宅的标准化设计方法包括哪几种

1.幢设计法

2.单元设计法

3.套型设计法

4.基本间设计法

5.模数构件法

二十五、住宅建筑,电梯布置原则,什么情况下应设置电梯,什么情况下应设置2台电梯

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或住宅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米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至少设置两部电梯,其中一部宜能容纳担架出入

二十六、高层住宅,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一类、二类建筑各多少平米,以及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数量设置情况

一类1000 二类1500 一类建筑应设两个安全出口,

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且设有一部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安全出入口

二十七、高层住宅什么情况下设置防烟楼梯间,什么情况下设置封闭楼梯间,塔式住宅什么情况下可以只设一个楼梯

所有一类建筑,及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以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建筑均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的楼梯间,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9层及以下且面积小于500平米的塔式可只设一个楼梯.

二十八、楼梯间前室、防烟楼梯间前室的面积最小多少平米

防烟楼梯间前室:4.5

楼梯间:

消防与防烟共用前室时面积不小于6

二十九、塔式高层建筑中的剪刀楼梯的规定

以实体墙分隔的防烟剪刀楼梯,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

三十、高层住宅的结构体系要承受哪几种荷载

垂直荷载,风荷载,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载

三十一、住宅的上人栏杆最小高度,低层、多层,高层分别是多少低层,多层不底于1050,高层不低于1100

三十二、窗地比,普通房间需要达到多少,楼梯间达到多少

普通:1/7 楼梯:1/12

三十三、日照间距

指两排南向的房屋间,为了让后排的房屋在冬至日低层获得不低于2个小时的满窗日照所保持的最小间距的隔离

三十四、建筑体形系数

建筑物体型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三十五、如何调节住宅室内热环境

室内热环境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以及人体与周围环境(包括墙

面,地面、顶棚等)之间的辐射换热(简称环境热辐射)。

1人工方式调节室内环境温度:暖气、空调

2减少建筑外墙面积,以减少空间外界面表面积,从而减少空间内外热交换,达到防寒隔热的目的

3外界面材料本身的保温隔热性能,构造节点方式,开窗方位大小,缝隙密闭性4炎热地区尚需注意房间的自然通风

三十六、我国住宅的模数怎么规定的

平面扩大模数网,我国住宅都采用3M,即300mm为级数系列

住宅高度方向的模数,我国都采用1M,即100mm为级数系列

三十七、建筑密度、容积率的概念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小区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比值越说明小区容纳的总建筑越少,生活质量越高

建筑密度=(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小区建筑的占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越小,说明小区内运动场所和绿地越多

三十八、住宅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概念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

(1)套内使用面积为套内卧室、起居室、过道、厨房、卫生间、贮藏间、壁柜等空间面积的总和;

(2)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3)不包括在结构面积只的套内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4)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补充:1.、高层住宅的走廊走道净宽(不小于1.2米)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试的试题

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名词解释 层高是指该层地坪或楼地面到上层楼板面的距离。 造型表现 :利用建筑自身存在的某些规律,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结合反映建筑空间处理、环境布局而构成的完美的建筑形象。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设计应该如何进行与建筑师应如何思考和工作。 1、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空间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的问题。 3、韵律:所谓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是变化与重复形成了有节奏的韵律感,从而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4、建筑构图原理:形式美的规律,运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 5、功能分区:在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使不同要求的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6、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7、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填空 建筑结构的发展。一方面是新材料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仿生学 建筑构图规律:1.统一与完整2.对比与微差3.均衡与稳定4.韵律与节奏5.比例与尺度6.主从与重点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和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1.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中,作为垂直交通联系的手段,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及坡道等形式。 2.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3.民用建筑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大类。 4.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2 5.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功能要求,二是精神要求。 6.在医疗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设置2部楼梯。

住宅设计原理考试重点

1.家庭人口结构:指住户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分为:单身户、夫妻户、核心户、主干户、联合户及其他户。 核心户: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主干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一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 联合户:一对夫妻及其多对已婚子女和孙辈(多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 2.居住空间功能划分为卧室、起居室、工作学习室、餐室 ①卧室:主要是满足家庭成员睡觉休息的需要。它分为:主卧室、次卧室、客卧室、保姆室。 ②起居室:它主要就是满足家庭成员的公共活动,如家庭、朋友聚会,娱乐消遣等。它一般在一套住宅中单独设置一较大起居空间。 ③工作学习室(书房):是供家庭成员在户内工作,学习之用。 ④餐室:供家庭成员就餐的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餐活动的空间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独立设置餐室已成为必然。 成套:各功能空间必须组成齐全,方便使用,满足使用者居住、厨卫、交通等等几大部分的使用要求。 3.居住部分空间设计与处理 据资料分析,在一般住宅内,层高每降低100mm,造价可降低1%~3%。 国外,住宅净高以2.5m左右居多,《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8m。卧室、起居室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面积的1/3(坡屋顶下不应大于室内面积的1/2)。 4.室外空间阳台按使用功能可分为生活阳台和服务阳台。 按平面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凸(挑)阳台:视野、日照通风好,私密性差 ②凹阳台:结构简单,安静隐蔽,视野、日照通风差 ③半凸半凹阳台;兼有凹、凸阳台优点,同时避免挑出深度局限 ④封闭阳台:可起到日光室、小明厅作用。 5.户内功能分区:将户内各功能空间按其使用对象、性质及使用时间等进行合理组织,使性质和使用要求相近的空间组合在一起,避免不同空间之间互相干扰。 (1)公私分区(内外分区):按照空间使用功能的私密程度的层次来划分的。住宅内的私密性:不仅要求在视线、声音等方面有所分隔,同时在住宅内部空间的组织上也能满足居住者的心理要求。应根据私密性的要求对空间进行分层次的序列布置,把最私密的空间安排在最后。(2)动静分区(昼夜分区):会客室、起居室、餐室、厨房、家务室(动),卧室、工作学习室(静)(3)洁污分区(干湿分区):主要体现为有烟气、污水及垃圾污染的区域和清洁卫生区域的分区。 6.三维空间组合型住宅(注意三种形式的区分):是指套内的各功能空间不限在同一平面内布置,而是根据需要进行立体布置,并通过套内的专用楼梯进行联系。这种套型室内空间富于变化,有的还能节约空间。 1).变层高住宅:变层高住宅是将一些次要空间布置在层高较低的空间内,而将将家庭成员活动量大的空间布置在层高较高的空间内。这种住宅相对比较节省空间体积,但室内有高差,老人、儿童使用欠方便,且结构、构造较复杂。 2).复式住宅:复式住宅是将部分用房在同一空间内沿垂直方向重叠在一起(往往采用吊楼或阁楼形式)。这种住宅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空间体积,但有些空间较狭小、拥挤 3).跃层住宅:跃层住宅是指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联系。这种住宅可节约部分公共交通面积,室内空间丰富。在一些坡顶住宅中,将顶层处理为跃层式,可充分利用坡顶空间。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资料.pdf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功能类型 1.住宅建筑是居住建筑中最为很古老的建筑类型 2.公共宿舍和专用公寓建筑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的新的居住建筑类型 3.居住综合体建筑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兼有商务办公、商业服务等城市综合性功能的 居住建筑类型,也可称为综合性居住建筑 ·居住面积标准 1.国民居住发展目标定位 国际上对国民居住目标按发展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最低标准为一人一床;文明型标准为每户一套房;舒适性标准为每人各有一室。 我国小康住宅居住目标的基本定位应属国际上的文明型标准,即在21世纪初,我国居民应达到每户拥有一套设施完备的住房的居住目标,人均居住面积将超过8㎡。 2.社会居住模式预测 住户成员构成的特征通常称为户型,住房空间构成和形式的特征通常称为套型。住宅设计研究的重点是常规住户——“家庭户”的户型特征及空间需求;其他非住宅类型居住建筑设计研究的对象时准常规住户——“集体户”的组成特征及空间需求。户型特征包括家庭人口规模和家庭人口结构类型两方面。 ·室内光环境质量 1.光环境质量要求和意义:居住空间的光环境由天然光环境和人工光环境两部分组 成,包括日照,采光和照明三方面的要求。 a.增进人体和视力的健康,并在心里上增进居住空间的舒适感。 b.为居住空间中展开各种日常生活行为提供良好的视觉条件和环境氛围,以提高劳作效率,增进活动的安全性和舒适感。 c.正确处理天然采光设计和人工照明设计的关系,有利于从建筑整体上节约能源。 2.确保光环境质量的设计措施和控制标准:为创造居住建筑室内良好的光环境,建筑 设计上应争取良好的朝向,确保足够的建筑日照间距,立面窗户的开设应确保足够的采光面积。建筑电气设计上,应提供合理照明水平。 a.关于日照标准的确定。 b.关于天然采光标准。 c.关于人工照明标准。 ·室内声环境质量 A.要求和意义:声环境是指居住建筑内、外各种噪声源,在住户室内形成的对居住者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不良影响的声音环境。 B.标准和措施 标准:符合人们健康的生活需要;符合国家经济与技术条件的允许。 措施:城市总体规划应尽量是居住区远离各种工业或城市交通措施的强音噪声源;设置声屏障或利用道路绿化大幅度降低城市交通噪声对居住建筑环境的影响;居住建筑中需要安静的房间,应设计布置在远离道路较安静的一侧。安静房间的上下层位置设计也宜安排安静的用房,以减少户间撞击噪声的影响;提高建筑物构建的隔声能力, 特别是分户墙、楼板和外墙门窗的隔声性能,降低室内建筑与家用电器设备的噪声级。·一套住宅的各功能房间可归纳划分为居住空间、厨卫空间和辅助空间三类。 居住空间:起居室、餐厅、主卧室、书房、次卧室 厨卫空间:厨房、卫生间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卷首语 1、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运用一般性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 性的问题。 2、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思方法和必要的组合技巧。 3、公共建筑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 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 4、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分析、建筑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 择等技术问题。 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题目、调查场地、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成果表达。 6、` 7、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建筑组合方式、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或高度划分。 8、建筑设计原则:经济、安全、适用、美观。 9、公共建筑: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与性或开放性特征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建筑是什么 ! ——建筑是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按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所形成的物质环境。 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时,应考虑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的问题。 内在: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 外在: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a、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在共公建筑中,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空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需要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路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b、活动场地 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密切,应靠近主题建筑主要部位 c、停车场所 停车场位置,一般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地方,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但不应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为原则。

最新最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包含课堂笔记上课讲义

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2>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3>公共建筑的造型问题。 <4>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5>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 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 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 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 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1.群体建筑 2.广场道路 3.绿化设施 4.雕塑壁画 5.建筑小品 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公共建筑总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2)环境中的空间与场所. 3)环境中的空间与绿化。 环境布局的最中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1>通过设计组合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与艺术构思. <2>环境中应体现的主体建筑为中心,附属建筑的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设计思想。 <3>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物质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 作用: 1)主要给人们进行活动,游戏,缓冲,休闲等作用 2)主要包括汽车,自行车,停车作用三种类型; 3)场所环境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综合室内空间构图要求,安排一定的绿化,雕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 住宅的定义: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构筑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并且伴随人类的进步逐步发展起来。 户型: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套型:套型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的居住空间。 核心户: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主干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一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 联合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多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 家庭生活行为模式:家务型、休养型、交际型、家庭职业型、文化型 住宅室内采光标准 每户至少应有一个居室在大寒日保证一个小时以上的日照(以外墙窗台中心点计算)。房间直接天然采光标准通常以侧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窗地比)进行控制。 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 一套住宅的功能空间可归纳为划分为居住、厨卫、交流及其他三大部分。 居住空间 居住空间可划分为卧室、起居室、工作学习室、餐室 卧室:主卧室适宜的面积大小在9~15㎡之间,次卧室适宜面积在5~12㎡之间。 卧室空间尺寸应恰当,开间应大于,开间和进深的比值应小于1/2。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良好景观,尽量选择南向。卧室与卧室间不应穿越。 主卧室应提供住户多种床位布置选择,其房间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3000mm。次卧室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 起居室:起居室适宜的面积在10~25㎡之间,其房间短边最小净尺寸宜在3000mm以上。 起居室应当相对封闭,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起居室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的门的数量。 工作学习室:工作学习室的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 餐室:餐室最小面积不宜小于5㎡,其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另外,应注意房间平面的长、宽尺寸比例,一般控制在1:以内为宜,避免空间给人带来狭长感。 门的设置与家具布置 房间门:房间门的尺寸既要考虑人的通行,又要考虑家具搬运。其户门、起居室门和卧室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应小于900mm,厨房门不应小于800mm,卫生间门不应小于700mm。 当进卧室的门位于长边墙时,宜靠中段布置,或靠一侧布置,留出500mm以上的墙段,使房间四角都有布置家居的可能。 阳台门:阳台门的大小一般仅考虑人员通行尺寸,因无大型家具搬运,其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应小于700mm 窗的设置与家具布置 通常窗下口(窗台)高度距地面900mm左右,窗洞高1500mm左右。窗在房间中的位置宜靠房间中部,且最好有一外墙段宽度在900~1400mm,以满足布置家具和床位的可能。 居住部分空间设计与处理 据资料分析,在一般住宅内,层高每降低100mm,造价可降低1%~3%。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试卷A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A) 1、考试试卷共 7 页 2、考试形式:开卷 3、考试时间: 120 分钟 4、适用专业:建筑学 5、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共 5 页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户型: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 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2.户人口规模:指住户家庭人口的数量。 3.动静分区:通常把住宅中使用时间主要在白天和部分晚上活动频繁的 区域划分为动区。如会客室、起居室、餐厅、厨房等。把使用时间集 中在晚上或要求安静不受干扰的区域划分为静区。如卧室、书房等。 4.跃层住宅:指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 联系。这种住宅可节约部分公共交通面积,室内空间丰富。在坡顶住 宅中,可充分利用坡顶空间。 5.支撑体住宅:指将住宅的骨架作为支撑体,并预留洞口。其间容纳面 宽和面积各不相同的套型单元,将可拆装的轻质隔墙、设备、装修、 按模数设计的通用构件和部件作为填充体(可分体)。从而具有更多灵 活可变性的住宅类型。 6.住宅单元:为了适应住宅建筑的大规模建设,简化和加快设计工作、 统一结构、构造和方便施工,常将一栋住宅分为几个标准段,一般就 将这种标准段叫做单元 7.安全疏散间距:指从户门到安全出入口之间的最大距离。 8.防火分区:为防止火灾广泛蔓延,将建筑分隔成若干一定面积的区域, 每个区域均设有两个安全疏散口,这种区域划分称作防火分区 9.塔式住宅:指平面上两个方向的尺寸比较接近,而高度又远远超过平 面尺寸,以一组垂直交通枢纽为中心,各户围绕布置,不与其他单元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总结.doc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 ?公共建筑的类型: 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2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延仲,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3 ?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 内在因索: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4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群体建筑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5 ?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 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而的要求以及精神方而的要求 6 ?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集散广场活动场所停车场所 7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 一般公共建筑总平而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岀入口冇比较方便的联系;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述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來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9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 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 10?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11 ?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户型: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2.住宅:指专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别墅、公寓、职工家属宿舍和集体宿舍、职工单身宿舍和学生宿舍等。但不包括住宅楼中作为人防用、不住人的地下室等,也不包括托儿所、病房、疗养院、旅馆等具有专门用途的房屋。 3.日照间距: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4.住宅组团:在城市居住区规划和居住小区设计中,将若干栋住宅集中紧凑地布置在一起,在建筑上形成整体的、在生活上有密切联系的住宅组织形式。 5.套型: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6.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7.复式住宅:所谓复式住宅,即在住宅层高3.3-3.5m的情况下,在内部空间中巧妙地布置夹层,形成空间重复利用。 8.点式住宅:此种住宅在进深、面阔、方向、尺寸大体相当,在住区规划图上好似一个点,故称点式住宅 9.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四、简答 1.低层住宅特点: 答:优:1居住行为方面:使住户较接近自然,为老人儿童残疾人生活提供方便,一次性上楼高度小或不用上楼,使住户在住宅附近活动频率加大,加强住户之间相互交往。 2居住心理方面:小体量易形成亲切的尺度,符合人类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造型灵活,有“前院后庭”的;理想家园模式,使对住宅及居住环境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强:因体量小,使其与地形、地貌、绿化、水体等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 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 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 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1.群体建筑 2.广场道路 3.绿化设施 4.雕塑壁画 5.建筑小品 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活动,游戏,缓冲,休闲室外空间与建筑:与主体建筑相配合,围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室外空间根据使用性质不同,一般可划分为下列几种形式:①开敞场地②活动场地③停车场地④服务性的院落 服务性的院落: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一般为了出入方便,常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停车场地: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物 的一侧或后侧,以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为原则。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 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拐弯处的视线要求,同时也有利 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公共建筑前面常常后退红线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主要原因是:形 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用来疏散人流。为了充分利用场 地,常被用作停车;人们活动之用;供人们观赏建筑之用。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俗则摒之,嘉则收之 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概括出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6. 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① 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②活动场地③停车场所④服务性院落 7.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 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8. 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 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 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 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 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 次要的出入口。 9.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 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 10. 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11. 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① 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 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② 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 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③ 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 间环境效果。 本章其他重点: ① 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平面图及其各种对比效果分析 ② 塘沽火车站总体布局分析 ③ 和平宾馆总体布局分析 ④ 北京故宫总体布局图及其艺术处理上的三大高潮 ⑤ 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的总体布局分析 ⑥ 巴西巴西利亚三权广场市政中心总体布局分析 1. 公共建筑的类型: 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 建筑,纪念建筑。 2.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延伸, 3. 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 内在因素:建筑本 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 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 环境、地段状况等 4.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①群体建筑②广场道路③绿化设施④雕塑壁画 5. 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 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 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⑤建筑小品⑥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 第一节概述 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套型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一、家庭成员构成 1、户人口规模 2、户代际数 3、家庭人口结构:单身户、夫妻户、核心户、主干户、联合户及其他户 核心户: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主干户:一对夫妻和其一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联合户:一对夫妻和其多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二、套型与家庭生活模式 1、家务型 2、修养型 3、交际型 4、家庭职业型 5、文化型 三、套型居住环境与心理 1、人与居住环境 2、居住环境心理需求 2.1 安全感与心理健康 2.2 私密性与开放性 2.3 自主性与灵活性 2.4 意境与趣味 2.5 自然回归性 第二节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 一、居住空间 1、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 2、房间平面尺寸和家具布置 3、门窗设置与家具布置 4、居住部分空间设计与处理 4.1 一般混合结构住宅中,层高每降低100mm,造价可降低1%~3% 二、套型居住环境与心理 3、交通及其他辅助空间 3.4 其他设施 3.4.2 垃圾处理:目前比较倾向于不设垃圾井,而由各户袋装垃圾集中于住宅楼外的垃圾收集点,再转送垃圾站处理。中高层及高层住宅不设垃圾井道时,每层应设置封闭的垃圾收集空间。

第三节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 三、套型空间的组织 1.1 餐室厨房型(DK型) 1.1.1 DK型: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个空间。 1.1.2 D·K型:就餐空间与厨房适当隔离。 2.1 小方厅型(B·D型): 用餐空间与睡眠空间分离,而起居等活动仍与睡眠合用同一空间。 小方厅同时兼作就餐和家务空间活动。 3.1 起居型(LBD型): 起居空间独立出来,并以起居室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个空间。 3.1.1 L·BD型:起居与睡眠分离。 3.1.2 L·B·D型:起居、用餐、睡眠均分离出来。 3.1.3 B·LD型::睡眠独立,起居、用餐合一。 4.1 起居餐厨合一型(LDK型) 起居、用餐、炊事等活动设在同一空间内,并以此空间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 多见于国外住宅。 5.1 三维空间组合型 5.1.1 变层高住宅: 5.1.2 复式住宅:往往采用吊楼或阁楼的形式 5.1.3 跃层住宅: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联系 四、空间的灵活分隔 1.1 可灵活分隔的住宅体系 1.1.1 SAR住宅体系:支撑体和可分体(或填充墙) 1.1.2 大开间住宅: 2.1 灵活分隔的方式 2.1.1 帷幔:布帘、卷帘 2.1.2 折叠式隔断 2.1.3 灵活隔断帷幔:布帘、卷帘 2.1.4 壁柜式隔断 五、套型模式发展趋势 1 居室型:居住标准较低的家庭生活要求,“生存型” 2 方厅型:餐寝分离,套内的方厅是扩大的交通空间。 3 起居型:起居就寝分离,起居室作为家庭团聚、社会交往、文化娱乐、就餐等活动的主要场所 4表现型:力图表现自己个人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和审美观念,“舒适型” 第二章低层住宅设计 第一节低层住宅的类型和特点 一、低层住宅的类型 1、城市集合型低层住宅:适应于农业社会及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 2、别墅 2.1 含义:住宅以外的供游玩、休养的园林式住房。“副宅”,“正宅”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doc 8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doc 8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实例 ——贝律铭作品分析 摘要:本文试通过分析贝律铭的图书馆建筑,依据建筑设计基本原理,探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去综合地解决建筑面临的种种矛盾。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贝律铭,美术馆 在我们的设计中,往往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摸索、去解决,有时往往回到最基本的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上来。从最基本的点出发,抓住最主要的矛盾,然后再丰富发展,力求做到完善。贝律铭的作品往往一开始面临很大的挑战,从开始到完成体现了一个基本的思路,他不是从形式到功能,也不单单是现代主义的形式追随功能,而是综合环境、城市脉络、轴线、功能、空间、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体验等等各方面因素。 一、大师简介 贝律铭是最富盛名的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8岁到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博采众长,受柯布西耶影响,建筑中表现雕塑性,同时受密斯风格的影响,展现结构之间的直接相接的构筑美,他自己也摸索适合自己的建筑材料,其中最擅长的便是混凝土的应用。在图书馆建筑的设计中,贝氏加入中国传统建筑的庭院元素,为现代建筑增添了精彩的一笔。同时他表示中国的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他援引自然的观念,试图为中国的现代建筑寻找新的方向。相对于中国其他探索中国式建筑的建筑师们任意拼贴中国式的建筑元素,贝律铭的方法显然高明的多,是从中国建筑的本质出发进行的探索。 二、作品分析 (一)、伊弗森美术馆 该作品是贝律铭的第一件美术馆作品,任务面临两项挑战:(1)该馆需要经常进行特展和巡展,所以空间要适应多变的类型不同的展厅。(2)该馆是地方性的小美术馆,且位于市中心更新区,想要成为吸引人的场所,势必要有与众不同之处。第一个挑战是对建筑功能的要求,第二个挑战是对建筑造型的要求。贝律铭从造型着手,做了高低错落、大小不同十余个展示厅,既满足了不同类型展馆的需求,也形成了丰富的体型。 主体的展室厅是外挑的四个大小高低不同的方盒子,深深的外挑展现了结构美,同时高低错落,榫卯相接,很有层次,也表现出几何形体的雕塑感。从总平面图可以看出,主体建筑是四个展馆围绕中心的内廷雕塑厅,形成一个风车的形状。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要点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总论 如何理解建筑?在文明社会建筑不仅是人们遮风避雨、抵御寒暑、防止虫兽侵害而建造的赖以栖身的场所,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载体 建筑的三要素:功能、艺术、技术;建筑的本质:空间 第二章民用建筑概述 一、建筑的分类 ㈠按使用功能分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㈡建筑根据高度和层数可分为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 ⑴住宅建筑:1~3层为低层;4~6为多层;7~9为中高层;10层为高层 ⑵公共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⑶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⑷工业建筑(厂房):分为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层数厂房 ㈢按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材料分 ⑴钢筋混凝土建筑⑵块材砌筑结构⑶钢结构⑷木结构⑸其它结构建筑 ㈣按建筑的结构体系分 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现浇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 二、建筑分级 ㈠建筑物的耐久年限等级 以主体结构确定的设计使用年限: Ⅰ类 10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Ⅱ类 50年,普通建筑; Ⅲ类 25年,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 Ⅳ类 15年临时性建筑;

㈡建筑物的耐火分级 耐火极限:按照规定的火灾升温曲线,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非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三、中国基本建设程序 ⒈提出项目建议书 ⒉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⒊进行项目评估 ⒋编制设计文件 ⒌施工前准备工作 ⒍组织施工 ⒎交付使用 四、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㈠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设计任务书,搜集设计基础资料,设计前的调查研究 ㈡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主要方向的立面图、主要部位的剖面图、透视图或模型;工程概算书 ㈢技术设计阶段(扩初) ㈣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 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各个方向上的立面图、剖面图、构造节点详图、工程预算书、计 算书 五、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㈠建筑设计的要求:功能要求、技术要求、经济要求、造型与空间要求、规划与环境要求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总复习提纲2014全

湖南工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复习提纲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复习提纲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一、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20 分 ) ????????????????? 二、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 ????????????????? 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 ????????????????? 五、论述题 ( 共 20 分,任选题,共 2 小题,任选 1 题,多选不得分 ) ????????????????? 二、成绩考核: 1、期末考试: 70% 2、平时成绩: 30%(作业 + 出勤) ????????????????? 三、总复习提纲内容: (一)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 1、民用建筑的分类?(两大类:公共建筑、居住建筑) 2、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的分类?(三大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 3、公共建筑群体空间组合的类型有哪些?(两种:分散式布局和中心式布局) 4、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超过 24m 5、衡量群体组合最终的标准和尺度是什么?它是否达到了统一 6、公共建筑空间的主要构成?(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主要使用空间、次要使用空间 ( 辅助空 间 ) 、交通空间) 7、办公建筑的主要使用性质的房间可分为办公和公共两大部分。 8、教学楼、图书馆、幼儿园建筑的主要使用房间是? 9、公共建筑的走道净宽一般不应小于1100 mm。 10、公共建筑中专供通行用的过道宽度一般在 1.5m 以上。 11、过道供 3 股人流通行时其宽度是1650mm。

住宅设计原理复习题---文本资料

1、户型: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2、套型: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3、家庭人口构成 1)户人口规模:住户家庭人口的数量。通常为 3.22人/户 2)户代际数:住户家庭常住人口的辈分代际数。通常为两代户 3)家庭人口结构:单身户、夫妻户、核心户、主干户、联合户及其他户 4、住户的家庭主要生活模式类型:1)家务型2)休养3)交际4)家庭职业5)文化型 5、住宅套型作为一户居民家庭的居住空间环境,首先其空间形式必须满足人的生理活 动需求。其次,空间的环境质量也必须符合人体生理上的需要:1)按照人的生理需要 划分空间;2)保证良好的套型空间环境质量:一般每人平均居住容积至少为25m3 6、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 功能包括睡眠、起居、工作、学习、进餐、炊事、便溺、洗浴、贮藏等,这些功能 空间可归纳划分为居住、厨卫、交通及其他三大部分。 7、关于开间、进深 横墙:沿建筑物短轴布置的墙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 开间:两横墙间距离进深:两纵墙间距离 8、房间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1)卧室:卧室可分为主卧室、次卧室及客房和工人房等。主卧室的适宜面积大小 在9-15㎡,次卧室的适宜面积在5-12㎡。主卧室应提供住户多种床位布置选择,要满 足这一点,其房间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000mm。次卧室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 (2)起居室:起居室的设置在我国经历了“卧室兼起居室→小方厅(过厅)→起居 室”的过程。适宜面积在10-20㎡。其短边净尺寸宜在3000mm以上。 (3)工作学习室:有条件的住宅套型中,可将学习空间从卧室分离出来,形成半独 立或独立房间。其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 (4)餐室:其最小面积不宜小于5㎡,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以保证就 餐和通行的需要。另外,居住部分空间要注意房间平面的长、宽尺寸比例,一般控制在 1:1.5以内为宜,避免给人空间狭长感。 9、门窗设置 (1)门 ①房间门 卧室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宜小于900mm 厨房门不宜小于800mm 卫生间门不宜小于700mm 门高均不宜小于2000mm ②阳台门 其门洞最小宽度不应小于700mm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 <1>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2>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3>公共建筑的造型问题。<4>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5>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 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1.群体建筑2.广场道路3.绿化设施4.雕塑壁画5.建筑小品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公共建筑总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1)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2)环境中的空间与场所.3)环境中的空间与绿化。 环境布局的最中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1>通过设计组合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与艺术构思.<2>环境中应体现的主体建筑为中心,附属建筑的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设计思想。<3>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物质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 作用:1)主要给人们进行活动,游戏,缓冲,休闲等作用2)主要包括汽车,自行车,停车作用三种类型;3)场所环境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综合室内空间构图要求,安排一定的绿化,雕塑,壁画与小品来丰富空间艺术效果。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空间是主要的,环境是与空间相结合.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作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 利用环境作用:从布局出发提炼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将其纳入公共建筑人造环境的设计中去,使其成为有机整体。 改造环境的作用:高燥周围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保留有特点的因素. 创造环境的作用: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排除不利因素根据需要进行整体设计满足设计构思的总体设想.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原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核心问题:1)功能区分2)人流疏散3)空间组成4)室外环境的联系。 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次要问题: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公共建筑的使用要求:使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 公共建筑空间的实用性之于组成类型:1)主要使用部分.2)次要使用部分.3)交通联系部分. 总结:空间的使用部分与辅助部分之间,主要使用部分与次要使用部分之间,辅助部分与辅助部分之间,楼上与楼下之间,室内与室外之间等等。都离不开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出入口,

室内设计原理考试试卷答案

室内设计原理考试试卷 答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3、室内典型的室内空间具备的三要素是地面、顶盖、墙面,其中区别内外空间的主要标志是;顶盖。

19、室内灯具的布置方式有:整体照明、局部照明、整体与局部混合照明和成角照明。

1、两人并行通行区域的宽度一般为() A 1000 B 1000~1100 C 980~1200 D 1220~1520 2、室内设计中“和室”的出现主要来源与() A 印度古代样式 B 日本古典样式 C 古代埃及风格 D 洛可可 3、目前住宅中的错层结构在室内空间中属于() A 结构空间 B 开敞空间 C 虚拟空间 D 交错空间 4、“室内镜面反映的虚像,可把人们的视线带到镜面背后的空间去,于是产生空间扩大的视觉效果,还可利用有一定景深的大幅画面把人的视线引向远方,造成空间深远的意象。”这种空间类型属于:() A模糊空间 B 固定空间 C动态空间 D 虚幻空间 5、目前住宅中的休闲室抬高在室内空间中属于() A 凹入空间 B 迷幻空间 C 地台空间 D 流动空间 6、“在建筑中属于似是而非、摸棱两可,而无可名状的空间,常介于两种不同类别的空间之间,空间界限不十分明确。”这种空间类型属于:( ) A模糊空间 B 固定空间 C动态空间 D 虚幻空间 7、“在界定的空间内,通过界面的局部变化而再次限定的空间,如局部升高或降低地坪或天棚,或以不同材质、色彩的平面变化来限定空间等。”这种空间类型属于:() A模糊空间 B 虚幻空间 C动态空间 D 虚拟空间 8、目前住宅中的飘窗在室内空间中属于() A 外凸空间 B 悬浮空间 C 动态空间 D 母子空间 9、们在设计住宅时,常常在入口处设置鞋柜,是基于对空间的)进行考虑。 A 实用性 B 空间序列 C 合理利用空间 D 个人爱好 10、客厅的一端为餐厅,同一空间中由于客厅的家具和餐厅的家具存在质量大小的不同,设计师可通过不同的色彩来加以调整,这一行为属于室内设计构图原则中()原则。 A 协调 B 比例 C 平衡 11、()主要取决于光源的色温,并影响室内的气氛。 A 照度 B 光色 C 光通量 D 亮度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1复习过程

1.1.1 居住建筑的功能类型 居住建筑是人类生存活动和社会生活必需的物质空间,它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演进和变化。现代社会中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公共宿舍、专用公寓和居住综合体等多种建筑类型。 (1)住宅建筑是居住建筑中最为古老的建筑类型。它是为满足家庭长期定居生活的需要而建造的居住空间设施,同时又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2)公共宿舍和专用公寓式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出现的新的居住建筑类型。它是为满足城镇工业化生产方式形成的新的社会群体对居住空间的共同需求,而采取集约化建造的居住设施。 (1)住宅建筑是居住建筑中最为古老的建筑类型。它是为满足家庭长期定居生活的需要而建造的居住空间设施,同时又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2)公共宿舍和专用公寓式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出现的新的居住建筑类型。它是为满足城镇工业化生产方式形成的新的社会群体对居住空间的共同需求,而采取集约化建造的居住设施。 (3)居住综合体建筑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兼有商务办公、商业服务等城市综合性功能的居住建筑类型,它是现代城市进入后工业时代,城市产业结构更替和城市功能结构更新的物质空间载体,反映了社会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和社会居住方式发展的新动向。 经历了十年文革的经验停滞,拨乱反正,百业待兴。城镇住宅建设重新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由于历史性的建设积欠,建设规模迅速扩大。从1979年开始,国家大量增加了住宅建设投资。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投资200-300亿元,平均每年建造城镇住宅1.0-1.2亿m2 ,人均居住面积以百分之六速度增长。 尽管择居者对居住建筑空间环境需求的条件不尽相同,但对其是否适合居住所需考查的主要因素应然是基本相同的。通常可以将择居者选择条件简要概括为地段好、环境好、房型好、交通便捷、服务齐全和价格适宜等基本目标,反映了居住者普遍认同的适合居住的建筑空间环境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称之为居住建筑的适居性。 居住建筑的适居性的主要构成要素通常包括方便性、舒适性、安全性、适应性、环境协调性和经济合理性诸多方面。其中方便、舒适、安全三项要素可以是经典性的功能需求,对居住者而言往往总是被动接受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