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聚氰胺msds

三聚氰胺msds

三聚氰胺msds
三聚氰胺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Melamine MSDS

Section 1: 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Product Name: Melamine

Catalog Codes: SLM3256

CAS#: 108-78-1

RTECS: OS0700000

TSCA: TSCA 8(b) inventory: Melamine

CI#: Not available.

Synonym: 2,4,6-Triamino-s-Triazine; Isomelami;ne

Chemical Name: Melamine

Chemical Formula: C3-H6-N6

Section 2: Composition and 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Composition:

NameCAS #% by Weight

Melamine108-78-1100

Toxicological Data on Ingredients: Melamine: ORAL (LD50): Acute: 3161 mg/kg [Rat]. 3296 mg/kg [Mouse]. DERMAL

(LD50): Acute: >1000 mg/kg [Rabbit].

Section 3: Hazards Identification

Potential Acute Health Effects: Hazardous in case of skin contact (irritant), of eye contact (irritant), of ingestion, of inhalation

(lung irritant).

Potential Chronic Health Effects:

CARCINOGENIC EFFECTS: Classified 3 (Equivocal evidence.) by NTP. 3 (Not classifiable for human.) by IARC. MUTAGENIC EFFECTS: Mutagenic for bacteria and/or yeast. TERATOGENIC EFFECTS: Not available. DEVELOPMENTAL TOXICITY: Not available. Repeated or prolonged exposure is not known to aggravate medical condition.

Section 4: First Aid Measures

Eye Contact:

Check for and remove any contact lenses. In case of contact, immediately flush eyes with plenty of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Cold water may be used. Get medical attention.

Skin Contact:

In case of contact, immediately flush skin with plenty of water. Cover the irritated skin with an emollient. Remove contaminated clothing and shoes. Cold water may be used.Wash clothing before reuse. Thoroughly clean shoes before reuse. Get medical attention.

Serious Skin Contact:

Wash with a disinfectant soap and cover the contaminated skin with an anti-bacterial cream. Seek immediate medical attention.

Inhalation:

If inhaled, remove to fresh air. If not breathing, give artificial respiration. If breathing is difficult, give oxygen. Get medical attention.

Serious Inhalation: Not available.

Ingestion:

Do NOT induce vomiting unless directed to do so by medical personnel. Never give anything by mouth to an unconscious person. Loosen tight clothing such as a collar, tie, belt or waistband. Get medical attention if symptoms appear.

Serious Ingestion: Not available.

Section 5: Fire and Explosion Data

Flammability of the Product: May be combustible at high temperature.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Not available.

Flash Points: CLOSED CUP: Higher than 93.3°C (200°F).

Flammable Limits: Not available.

Products of Combustion:

These products are carbon oxides (CO, CO2), nitrogen oxides (NO, NO2...), cyanide fumes, irritating and toxic fumes and gases.

Fire Hazards in Presence of Various Substances: Slightly flammable to flammable in presence of heat.

Explosion Hazards in Presence of Various Substances:

Risks of explosion of the product in presence of mechanical impact: Not available. Risks of explosion of the product in presence of static discharge: Not available.

Fire Fighting Media and Instructions:

SMALL FIRE: Use DRY chemical powder. LARGE FIRE: Use water spray, fog or foam. Do not use water jet.

Special Remarks on Fire Hazards: Not available.

Special Remarks on Explosion Hazards: Not available.

Section 6: 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Small Spill:

Use appropriate tools to put the spilled solid in a convenient waste disposal container. Finish cleaning by spreading water on the contaminated surface and dispose of according to local and regional authority requirements.

Large Spill:

Use a shovel to put the material into a convenient waste disposal container. Finish cleaning by spreading water on the contaminated surface and allow to evacuate through the sanitary system.

Section 7: Handling and Storage

Precautions:

Keep locked up.. Keep away from heat. 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Empty containers pose a fire risk, evaporate the residue under a fume hood. Ground all equipment containing material. Do not ingest. Do not breathe dust.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In case of insufficient ventilation, wear suitable respiratory equipment. If ingested,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and show the container or the label. 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Keep away from incompatibles such as oxidizing agents, acids.

Storage: Keep container tightly closed. Keep container in a cool, well-ventilated area. Do not store above 23°C (73.4°F).

Section 8: Exposure Controls/Person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ntrols:

Use process enclosures, 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 or other engineering controls to keep airborne levels below recommended exposure limits. If user operations generate dust, fume or mist, use ventilation to keep exposure to airborne contaminants below the exposure limit.

Personal Protection:

Splash goggles. Lab coat. Dust respirator. Be sure to use an approved/certified respirator or equivalent. Gloves.

Personal Protection in Case of a Large Spill:

Splash goggles. Full suit. Dust respirator. Boots. Gloves. A self 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should be used to avoid inhalation of the product. Suggested protective clothing might not be sufficient; consult a specialist BEFORE handling this product.

Exposure Limits: Not available.

Section 9: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Physical state and appearance: Solid. (Crystalline solid.)

Odor: Not available.

Taste: Not available.

Molecular Weight: 126.12 g/mole

Color: White.

pH (1% soln/water): Not available.

Boiling Point: Not available.

Melting Point: <250°C (482°F)

Critical Temperature: Not available.

Specific Gravity: 1.573 (Water = 1)

Vapor Pressure: Not applicable.

Vapor Density: 4.34 (Air = 1)

Volatility: Not available.

Odor Threshold: Not available.

Water/Oil Dist. Coeff.: Not available.

Ionicity (in Water): Not available.

Dispersion Properties: See solubility in water.

Solubility:

Partially soluble in cold water. Insoluble in diethyl ether.

Section 10: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Data

Stability: The product is stable.

Instability Temperature: Not available.

Conditions of Instability: Dust generation, excess heat, incompatible materials.

Incompatibility with various substances: Reactive with oxidizing agents, acids.

Corrosivity: Not available.

Special Remarks on Reactivity: Not available.

Special Remarks on Corrosivity: Not available.

Polymerization: Will not occur.

Section 11: 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

Routes of Entry: Inhalation. Ingestion.

Toxicity to Animals:

Acute oral toxicity (LD50): 3161 mg/kg [Rat]. Acute dermal toxicity (LD50): >1000 mg/kg [Rabbit].

Chronic Effects on Humans:

CARCINOGENIC EFFECTS: Classified 3 (Equivocal evidence.) by NTP. 3 (Not classifiable for human.) by IARC. MUTAGENIC EFFECTS: Mutagenic for bacteria and/or yeast.

Other Toxic Effects on Humans: Hazardous in case of skin contact (irritant), of ingestion, of inhalation (lung irritant).

Special Remarks on Toxicity to Animals: Not available.

Special Remarks on Chronic Effects on Humans:

May cause adverse reproductive effects (fertility, fetotoxicity), and may affect genetic material based on animal data. May also be tumorigenic (carcinogenic) based on animal data.

Special Remarks on other Toxic Effects on Humans:

Acute 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Skin: May cause skin irritation. Eyes: May cause eye irritation. Inhalation: May cause irritation of the respiratory tract and affect respiration. May affect behavior and sense organs, liver and blood. Ingestion: May cause irritation of the digestive tract with nausea, vomiting and diarrhea. May affect the urinary system.

Section 12: Ecological Information

Ecotoxicity: Not available.

BOD5 and COD: Not available.

Products of Biodegradation:

Possibly hazardous short term degradation products are not likely. However, long term degradation products may arise. Toxicity of the Products of Biodegradation: The products of degradation are less toxic than the product itself.

Special Remarks on the Products of Biodegradation: Not available.

Section 13: Disposal Considerations

Waste Disposal:

Waste must be disposed of in accordance with federal, state and local environmental control regulations.

Section 14: Transport Information

DOT Classification: Not a DOT controlled material (United States).

Identification: Not applicable.

Special Provisions for Transport: Not applicable.

Section 15: Other Regulatory Information

Federal and State Regulations:

Pennsylvania RTK: Melamine Massachusetts RTK: Melamine New Jersey: Melamine TSCA 8(b) inventory: Melamine

Other Regulations: EINECS: This product is on the European Inventory of Existing Commercial Chemical Substances.

Other Classifications:

WHMIS (Canada): Not controlled under WHMIS (Canada).

DSCL (EEC):

R36/37/38- 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S24/25- 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S36/37/39-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HMIS (U.S.A.):

Health Hazard: 2

Fire Hazard: 1

Reactivity: 0

Personal Protection: E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U.S.A.):

Health: 2

Flammability: 1

Reactivity: 0

Specific hazard:

Protective Equipment:

Gloves. Lab coat. Dust respirator. Be sure to use an approved/certified respirator or equivalent. Splash goggles.

Section 16: Other Information

References: Not available.

Other Special Considerations: Not available.

The information above is believed to be accurate and represents the best information currently available to us. However, we

make no warranty of merchantability or any other warranty, express or implied, with respect to such information, and we assume

no liability resulting from its use. Users should make their own investigations to determine the suit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for

their particular purposes.

脱模剂的使用

M ono-Coat?RM-1937 半永久脱模剂 描述 M ono-Coat?RM-1937是一种快速固化的半永久性脱模剂,其能够达到多次脱模的效果,并仅给产品很少的转移。 优点 ?高热稳定性 ?很少转移 ?多次脱模 Mono-Coat??系列产品中的溶剂不含有Class I或II所注册的破坏臭氧物质。 RM-1937系列产品 Mono-Coat?RM-1937能够满足不论是光滑面还是粗糙面的脱模要求。 模具准备 1.清洁模具表面,除去所有表面的蜡,脱模剂和封孔剂。 2.用Chemlease?Mold Cleaner清洁模具。 3.若是新的或多孔模具,请使用Chemlease? 15 Sealer进行封孔。(请查看Chemlease? 15 Sealer技术资料). 底层的使用说明 用于干净/封孔的模具表面1.用干净的棉布擦拭或是雾化良好的喷枪进行喷涂,在整个模具表面表面形成一个连续的薄膜。 1.不需要进行抛光处理,固化时间为10分钟。

2.如果有滴落现象(通常是在冷模具或是大面积使用时),用干净的棉布擦 去多余的脱模剂。 3.涂3-5遍。 4.在室温下最后一层需要固化30分钟,在250°F或更高的温度下固化过层 会加快。 补涂 如有需要可以擦拭或喷涂一薄层,固化后作为最后一层。 提示 如果最后能够将固化时间能够延长到一个小时或是更长,或是能够将模具加热到150°F左右30分钟,这会大大增加脱模层的质量,增加脱模次数。 包装 Mono-Coat?RM-1937有1, 5和55-gallon包装。 安全数据 所有的Mono-Coat?系列产品都提供安全数据表(MSDS),在使用产品以前请仔细阅读。

脱模剂MSDS

MSDS--脱模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脱模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脱模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危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及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不详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驱散蒸气并稀释外泄物。灭火材料: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1.人员需远离泄漏区;2.提供适当的防护及通风设备;3.移开热火及火焰; 4.勿碰确泄漏物; 5.在安全状况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泄漏; 6. 避免流入下水道或其它密闭空间;7.用沙或泥土收齐围堵泄漏物;8.尽可能将液体回收,置于合适且标示的有盖容器内;9.残余外泄物用用沙或泥土吸收剂并置于合适有盖之容器内; 10.用水冲洗泄漏;11.注意事项:已污染之吸收剂,与外溢物具有同等的危害性。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1.皮肤应避免接触脱模剂;2.工作现场应保持通风。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三聚氰胺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Melamine MSDS Section 1: 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Product Name: Melamine Catalog Codes: SLM3256 CAS#: 108-78-1 RTECS: OS0700000 TSCA: TSCA 8(b) inventory: Melamine CI#: Not available. Synonym: 2,4,6-Triamino-s-Triazine; Isomelami;ne Chemical Name: Melamine Chemical Formula: C3-H6-N6 Section 2: Composition and 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Composition: NameCAS #% by Weight Melamine108-78-1100 Toxicological Data on Ingredients: Melamine: ORAL (LD50): Acute: 3161 mg/kg [Rat]. 3296 mg/kg [Mouse]. DERMAL (LD50): Acute: >1000 mg/kg [Rabbit]. Section 3: Hazards Identification Potential Acute Health Effects: Hazardous in case of skin contact (irritant), of eye contact (irritant), of ingestion, of inhalation (lung irritant). Potential Chronic Health Effects: CARCINOGENIC EFFECTS: Classified 3 (Equivocal evidence.) by NTP. 3 (Not classifiable for human.) by IARC. MUTAGENIC EFFECTS: Mutagenic for bacteria and/or yeast. TERATOGENIC EFFECTS: Not available. DEVELOPMENTAL TOXICITY: Not available. Repeated or prolonged exposure is not known to aggravate medical condition. Section 4: First Aid Measures Eye Contact: Check for and remove any contact lenses. In case of contact, immediately flush eyes with plenty of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Cold water may be used. Get medical attention.

脱模剂安全使用说明书

脱模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脱模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 release agent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产品主要成分及百分比 成分名称 百分比 可涂性矽油 15 其他 0.5 不饱和活性剂 15 LPG抛射剂 39.5 石油氢 3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2级 侵入途径 通过口鼻直接吸入或接触 健康危害 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环境危害 对大气中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危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及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不详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驱散蒸气并稀释外泄物。灭火材料: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1.人员需远离泄漏区; 2.提供适当的防护及通风设备; 3.移开热火及火焰; 4.勿碰确泄漏物; 5.在安全状况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泄漏; 6. 避免流入下水道或其它密闭空间; 7.用沙或泥土收齐围堵泄漏物; 8.尽可能将液体回收,置于合适且标示的有盖容器内; 9.残余外泄物用用沙或泥土吸收剂并置于合适有盖之容器内;10.用水冲洗泄漏; 11.注意事项:已污染之吸收剂,与外溢物具有同等的危害性。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1.皮肤应避免接触脱模剂; 2.工作现场应保持通风。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脱模剂MSDS

脱模剂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脱模剂(防锈型)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脱模剂(防锈型) 有害物成分含量 LEAD 无无无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环保型不易燃烧 侵入途径:吞服 环境危害:本产品为环保、无毒、无公害产品。 燃爆危险:本产品为水溶性,不烯烧。使用中应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和射,没有使用完的产品,桶盖密 闭,以免质变。 第四部分急求措施皮肤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吸入:无特殊反应 食入:现时末发现会对健康或生命构成危害。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达到一定温度可致使产品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CO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灭火效。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大量物质溢漏应有容器收集后并弃置,小量物质溢漏时,如果当地法规允许,将其冲入下水道。 废物弃置方法:在当地法规允许下,可采用焚化及堆填于泥土中。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防止阳光长时间暴晒。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仓温宜5-4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存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的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眼睛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身体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手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淡黄色透明液体 粘度:600-1200cps/25? 相对密度(水=1):0.92/20? 固含量:(36?2)% 溶解性:可溶于少量苯 挥发百分率:22% 主要用途:辅助UV上光,可使面没对印品有更高的吸附力。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 禁区配物:防止乙醇混装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 聚合危害:使物品产生反应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中毒:此项测试无结果 慢性中毒:此项测试无结果

三聚氰胺MSDS

Name: Melamine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Synonym: 2,4,6-Triamino-S-Triazine; Aero; Cyanuramide; Cyanurotriamide; Cyanurotriamine; Cyme CAS: 108-78-1 Section 1 - Chemical Product MSDS Name: Melamine Synonym: 2,4,6-Triamino-S-Triazine; Aero; Cyanuramide; Cyanurotriamide; Cyanurotriamine; Cymel Hazard Symbols: XI Risk Phrases: 36/37/38 Section 3 - HAZARDS IDENTIFICATION EMERGENCY OVERVIEW 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Eye: Causes eye irritation. Skin: Prolonged and/or repeated contact may cause irritation and/or dermatitis. Ingestion: May cause gastrointestinal irritation with nausea, vomiting and diarrhea. Inhalation: May cause irritation of the respiratory tract with burning pain in the nose and throat, coughing, wheezing,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pulmonary edema. Chronic: May cause cancer according to animal studies. May cause reproductive and fetal effects. Section 4 - FIRST AID MEASURES Eyes: Immediately flush eyes with plenty of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occasionally lifting the upper and lower eyelids. Get medical aid immediately. Skin:

MSDS脱模剂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脱模剂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脱模剂(防锈型) 有害物成分含量LEAD 无无无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环保型不易燃烧 侵入途径:吞服 环境危害:本产品为环保、无毒、无公害产品。 燃爆危险:本产品为水溶性,不烯烧。使用中应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和射,没有使用完的产品,桶盖密闭,以免质变。 第四部分急求措施 皮肤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吸入:无特殊反应 食入:现时末发现会对健康或生命构成危害。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达到一定温度可致使产品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CO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灭火效。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大量物质溢漏应有容器收集后并弃置,小量物质溢漏时,如果当地法规允许,将其冲入下水道。 废物弃置方法:在当地法规允许下,可采用焚化及堆填于泥土中。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防止阳光长时间暴晒。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仓温宜5-4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存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的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眼睛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身体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手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淡黄色透明液体 粘度:600-1200cps/25℃ 相对密度(水=1):0.92/20℃ 固含量:(36±2)% 溶解性:可溶于少量苯 挥发百分率:22% 主要用途:辅助UV上光,可使面没对印品有更高的吸附力。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三聚氰胺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估

三聚氰胺毒理学安全性评估 张晓鹏李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100050) 摘要: 对三聚氰胺的毒理学安全性资料包括代谢、急性毒性、遗传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致癌性、人群可能暴露水平、危险性进行评估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三聚氰胺;毒理学;危险性评估 由于“三鹿奶粉”事件和“宠物饲料”事件,三聚氰胺的毒理学安全性倍受关注。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广泛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粘合剂、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目前是重要的尿素后加工产品。此外三聚氰胺还可以用于阻燃剂、防水剂、防皱剂、甲醛清洁剂等,本文对三聚氰胺安全性毒理学资料包括代谢、急性毒性、遗传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致癌性、人群可能暴露水平、危险性进行了综述,。 1. 理化性质 三聚氰胺[1](CAS No.108-78-1),英文名melamine,别名2,4,6-三氨基均三嗪(2,4,6-triamino symtriazine);分子式C3H6N6,分子量126.12,为白色、单斜晶体;密度为1574 kg/m3,熔点350℃,蒸汽压4.7 x 10-8 Pa (20℃);它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1 g/L (20℃),微溶于乙二醇、甘油、乙醇,不溶于乙醚、苯;280℃以上发生分解,不易燃易爆;无生物蓄积性,易降解。 2. 代谢 三聚氰胺在大鼠体内不参与任何形式的代谢或者说呈惰性状态。14C标记的三聚氰胺进入Fischer 344大鼠体内后主要分布于血液、肝脏、肾和膀胱等器官,只有肾和膀胱中14C浓度高于血浆,膀胱中最高;血浆中三聚氰胺的半衰期为2.7h,尿液排出三聚氰胺的半衰期为3h,24h内几乎全部从尿液排出,组织内也无残留;呼吸和粪便未检测到14C[2]。 3. 毒性 3.1环境生态毒性: 3.1.1急性毒性 鱼[3]:高体雅罗鱼48小时半数致死浓度(LC50,48h)> 500 mg/L;青鳉鱼LC50,48h = 1000 mg/L;孔雀鱼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LC50,96h)> 3000 mg/L;孔雀鱼96小时10%致死浓度(LC10,96h)> 4400 mg/L。

1.丙酮(MSDS)

丙酮 标识中文名:丙酮英文名:ACETONE 中文名称2:二甲基酮、二甲基甲酮,二 甲酮,醋酮、木酮 英文名称2:- 分子式:CH3COCH3相对分子质量:58.08 CAS号:00067-64-1危险性类别:3 易燃液体化学类别: 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丙酮外观与形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 主要用途:在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 健康危害健康危害:吸入、食入、皮肤/眼睛接触;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爆炸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极度易燃闪点(℃):-20°C 爆炸下限(V%):2.5爆炸上限(V%):13.0 引燃温度(℃):465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无意义 危险特性: 1.液体极易燃,室温下可能被引燃。2.蒸气比空气重会传播至远处,遇火可能造成回火。3.会累积再封闭地区。4.火场中的容器可能会破裂、爆炸。5.即使被水稀释有可能引燃。 灭火方法: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所有人员必须马上撤离。消防人员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消防衣级防护手套。

MSDS

氧气MSDS 一标识 中文名氧;氧气 英文名oxygen 分子式O2 相对分子质量32.00 CAS号7782-44-7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化学类别空气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高纯氧≥99.99%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染料、炸药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清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 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在 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 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无危害 眼睛接触无危害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食入无危害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助燃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 危险。 灭火方法本品助燃。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火源,用水喷淋保护却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 灭火有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七储运注意事项 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八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九理化性质 熔点(℃)-218.8 沸点(℃)-183.1 相对密度(水=1) 1.14(-183℃) 相对密度(空气=1) 1.43 饱和蒸气压(kPa)506.62(-164℃) 临界温度(℃)-118.4 临界压力(MPa) 5.08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条件热源 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 十一环境资料 对环境无害 十二废弃处置 处置前应参阅前湾燃机电厂废弃物控制程序。 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废弃容器交由生产厂家或合格承包商处理

脱模剂MSDS

脱模剂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脱模剂(防锈型)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脱模剂(防锈型) 有害物成分含量 LEAD 无无无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环保型不易燃烧 侵入途径:吞服 环境危害:本产品为环保、无毒、无公害产品。 燃爆危险:本产品为水溶性,不烯烧。使用中应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和射,没有使用完的产品,桶盖密闭,以免质变。 第四部分急求措施 皮肤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吸入:无特殊反应 食入:现时末发现会对健康或生命构成危害。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达到一定温度可致使产品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CO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灭火效。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大量物质溢漏应有容器收集后并弃置,小量物质溢漏时,如果当地法规允许,将其冲入下水道。 废物弃置方法:在当地法规允许下,可采用焚化及堆填于泥土中。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防止阳光长时间暴晒。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仓温宜5-4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存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的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眼睛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身体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手防护:无害物质,无需特别防护。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淡黄色透明液体 粘度:600-1200cps/25℃ 相对密度(水=1):0.92/20℃ 固含量:(36±2)% 溶解性:可溶于少量苯 挥发百分率:22% 主要用途:辅助UV上光,可使面没对印品有更高的吸附力。

3、职业危害告知台帐(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

XXXXXXXX有限公司 职业危害告知台帐 ⒈岗前告知内容 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将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的材料。(告知书见附件) ⒉作业场所告知内容 ⑴作业场所设置规范、醒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⑵高毒物品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毒物信息卡MSDS); ⑶监测、检测结果公示; ⑷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的告知凭证。

示范: 工种 定员 (人) 工作场所/生产设备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旋切工 5 旋切机木粉尘、噪声干燥工 2 干燥机木粉尘、噪声干燥(切 板)工 8 切板工作台木粉尘、噪声 胶压(压边)工26 涂胶机甲醛、噪声 热压机甲醛、噪声 拌胶工 2 拌胶区小麦淀粉粉尘、甲醛、 噪声 锯边工 2 锯边机木粉尘、噪声砂光工 2 砂光机木粉尘、噪声 制胶工 2 制胶车间尿素、三聚氰胺粉尘、氢氧化钠、甲酸、甲醛、 噪声 锅炉工 4 锅炉房投料作业煤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电工 1 配电房工频电场

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同志: 您所在的部门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如防护操作不当,该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造成损害,导致。 我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了防护措施,并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 为预防职业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及伤害事故的发生,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及《劳动合同法》之规定,请您履行以下义务:自觉遵守本公司制定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发现职业危害隐患和事故应及时报告;并积极配合公司,避免职业病及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 特此告知: 单位盖章员工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JE干性脱模剂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L·T」牌脱模剂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JE干性脱模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 MOULD RELEASE AGENT 企业名称:龙胜合成剂(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光明农场柑山工业区第三幢 邮编: 518107 电子邮件地址: longsheng1996@https://www.doczj.com/doc/456449263.html, 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传真号码) 86-755-27402334 企业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 86-755-27400012 技术说明书编码: LS/20070102-06 生效日期: 2007年 01 月 02 日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含量 CAS No. 可涂性硅油 30% 烷类 70% 106-97-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2.1类易燃气体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低毒类 环境危险:轻微 燃爆危险: 易燃易爆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以大量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以大量清水冲洗。如仍觉疼痛或红肿,立刻就医诊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暖并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输氧,呼吸停止时,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如果吞食,不必迫使呕吐,迅速到医院就医。 第五部分灭火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CO、CO2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或1211 灭火注意事项:当此喷雾罐受热时,可能爆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撒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 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相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漏气容器 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消除方法:用土围堵溢出液体,不得使用木屑等易燃材料,请教专家。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储存注意事项:易燃易爆气体喷雾罐,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仓温不宜超过300C,远离火源,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应使用防爆 电器,生产中应注意静电保护,并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搬运时应轻装轻卸, 防止气雾罐破损。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1.5% 监测方法:不适用 工程控制:不适用 呼吸系统防护:带口罩 眼睛防护:带护目镜 身体防护:穿著防护衣 手防护:带化工专用手套 其他防护:不要接近火源、不准吸烟

含氟脱模剂中文说明书(新)

MOLDSPATT (氟类脱模剂) 清美化学株式会社

【1】什么是MOLDSPATT 由我公司使用特殊的氟化合物配方开发而成的氟类脱模剂。 与硅类和蜡类脱模剂相比,可发挥优良脱模剂指标①脱模性;②模具污染;③二次加工性等方面的优越性能,如【4】中所阐述。 【2】MOLDSPATT的需求领域 对于树脂、合成橡胶等模制件的制造而言,脱模剂是不可缺少的。 在汽车、家电、住宅设备、运动用品等所有领域中,用于部件和产品的成形。 脱模剂的类型有: ①氟类脱模剂 ②硅类脱模剂 ③蜡类脱模剂 根据用途和特性需求,而使用具有各种不同特征的脱模剂。

【3】MOLDSPATT的卖点 MOLDSPATT是【氟类脱模剂】,它借助氟的作用,采用了“表面剥离+层间剥离”的脱模机理。 与硅类或蜡类等层间剥离型脱模剂不同,它不易迁移到模制件上,少量涂敷即可实现高持续性成形。 ①脱模性和持续性优越 (通过氟的作用而赋予不粘着性+润滑性) ②模具污染少 (形成细薄层涂膜,堆积量少) ③模制件不发粘 (形成不流动性或干性涂膜) ④模制件尺寸精度高 (薄层涂膜即可实现成形) ⑤不会造成电气部件的通电不良 (使用无硅型) ⑥品种丰富 (水性型6种、溶剂型4种) (气溶胶4种)

■各种脱模剂的脱模机理 MOLDSPATT (无硅型) 硅类脱模剂蜡类脱模剂 脱模 膜厚极薄表膜(0.1~1μm)薄表膜(1~20μm)厚表膜(30~50μm) 脱模机理表面剥离(在脱模剂膜 的表面剥离,如上图所 示) 层間脱模(在脱模剂膜 层之间分割剥离,如上 图所示) 层間脱模 特征①非常薄的膜,模具污 染少。 ②表面剥离,迁移量 少。①油膜,润滑性优越。 ②油膜迁移量多,不利 于二次加工。 ①涂装性优越。 ②模具容易污染,模具 清洗次数频繁。 注)MOLDSPATT有:①无硅型(单氟)和②氟+硅混合型这两类,此表中列出的是第①类。 ■各类MOLDSPATT涂膜状态的特征 <液体表膜型> 形成油状表膜。是脱模性优越的最常用品种。 <湿性表膜型> 在干性表膜上形成油状表膜。可持久发挥脱模性和润滑性。 <干性表膜型> 通过特殊的氟化合物形成干性表膜。虽具有耐久性,但润滑性差。 属无硅型,因此适用于对二次加工有要求的部件、电气部件等成形,以及适用于过氧化物加硫橡胶的成形。

危险化学品清单及MSDS资料

阳东县雨之林木门制品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清单

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 一、酒精MSDS 编号:MSDS-01 化学品名称:酒精 分子式:C2H6O;CH3CH2OH 分子量:46.07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溶点:(℃)-114.1 沸点:(℃)78.3 燃烧性:易燃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瓜。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无效。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健康影响:慢性影响:可引起头痛、头晕、易激动、乏力、震颤、恶心等,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泪睑,用流动清水基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暖并休息。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 防护措施:工作时穿工作服。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玩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如果大量泄漏,用塑料布覆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消除。

危险化学品清单及MSDS资料

危险化学品清单 序号类别名称MSDS资料危险程度备注 1 油漆封闭底漆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2 半哑光清漆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3 透明腻子底漆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4 腻子A 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5 NC硝基白底漆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6 NC硝基白面漆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7 NC硝基黑漆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8 面固化剂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9 底固化剂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0 栗子修色剂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1 红木修色剂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2 半哑黑棕漆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3 胶水白乳胶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4 拼木胶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5 发泡胶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6 502胶水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7 脲醛胶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8 原子灰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9 三聚氰胺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20 其它酒精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危险 21 面稀释剂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危险

22 底天那水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危险 23 24 25 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 一、酒精MSDS 编号:MSDS-01 化学品名称:酒精 分子式:C2H6O;CH3CH2OH 分子量:46.07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溶点:(℃)-114.1 沸点:(℃)78.3 燃烧性:易燃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瓜。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无效。

脱模剂 物质安全资料(MSDS)

脱模剂 物质安全资料(MSDS) 1 化学品名 物品名称:脱模剂6133 同义名称:离型剂 2 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份:矽油+稀释剂+可燃性气体推进剂。 3 危险性概述 是易燃易爆物品,无严重危害性成份,有刺激性气味。 4 急救措施 ①当触及双眼时,先用清水清洗眼睛不少于5 分钟,随即再用专用眼药水或眼膏 涂上,有不良反应请找医生检查作处理。 ②当触及皮肤时,用清水清洗及可,有皮肤过敏者及时就医,所以平时一定注意 勤洗。 ③如遇上火警应立即使用粉末灭火器扑灭,如火势过大应立刻通知上级, 并打火警119 求救,同时指挥所有现场人员离开火区,安排到安全的地方,须 严防气物罐受高温时爆炸伤人。 5 消防措施 使用粉末灭火器扑灭。 6 泄漏应急处理

①当触及双眼时,先用清水清洗眼睛不少于5 分钟,随即再用专用眼药水或眼膏 涂上,有不良反应请找医生检查作处理。 ②当触及皮肤时,用清水清洗及可,有皮肤过敏者及时就医,所以平时一定注意 勤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用 法:使用前先摇匀,用手指垂直按下喷嘴顶部,并中待喷部位18-20cm 左右的距离喷射,喷头朝下按动阀门喷射。 注 意:①本品易燃,使用时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射; ②化学品存货仓应通风良好,存放于45℃以下阴凉干燥处; ③用后空罐勿投入火中; ④防火,如遇上火警应立即使用粉末灭火器扑灭,如火势过大应立刻通知上级, 并打火警119 求救,同时指挥所有现场人员离开火区,安排到安全的地方,须 严防气物罐受高温时爆炸伤人。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①工作场所平时注意通风,使其空气流通,保持工作场所清洁; ②工作时使用化学物品要轻拿轻放,严禁大力碰撞; ③有泄露时应移至通风无明火处,不应再用; ④所有化学物品用完后请放回指定的地方,待供应商回收。 ○5者应尽量佩戴口罩,工作场所须通风、严禁烟火接近,注意事项同上。 9 理化特性 外 观:耐气压雾罐包装 物质状况:是液体物质,比重比水轻,白色,无严重危害性成份,有刺激性气味。 作 用:可广泛用于塑料、橡胶、金属、玻璃等工业制品生产的脱模,具有脱模快捷,提高产品表光洁度,不损坏模具,润滑性能良好,无毒无味使用方便等特点。

危险化学品清单及MSDS资料

危险化学品清单及MSDS资料 阳东县雨之林木门制品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清单 序号类别名称 MSDS资料危险程度备注 1 油漆封闭底漆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2 半哑光清漆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3 透明腻子底漆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4 腻子A 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5 NC硝基白底漆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6 NC硝基白面漆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7 NC硝基黑漆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8 面固化剂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9 底固化剂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10 栗子修色剂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1 红木修色剂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12 半哑黑棕漆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3 胶水白乳胶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14 拼木胶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5 发泡胶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6 502胶水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7 脲醛胶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8 原子灰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19 三聚氰胺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可控 20 其它酒精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危险 21 面稀释剂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危险 22 底天那水储存与使用处张贴危险 23 24 25 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 一、酒精MSDS 编号:MSDS-01 化学品名称:酒精 分子式:C2H6O;CH3CH2OH 分子量:46.07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溶点:(?)-114.1

沸点:(?)78.3 燃烧性:易燃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瓜。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无效。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健康影响:慢性影响:可引起头痛、头晕、易激动、乏力、震颤、恶心等,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泪睑,用流动清水基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暖并休息。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 防护措施:工作时穿工作服。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玩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如果大量泄漏,用塑料布覆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消除。 二、油漆MSDS 编号:MSDS-02

脱模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脱模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修订 单号 修订内容摘要页次版次修订审核批准 2011/03/30 / 系统文件新制定 4 A/0 / / / 批准:审核:编制:

脱模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脱模剂化学品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 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危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及爆炸危险。有害燃烧产物:不详灭火方法:喷水冷却驱散蒸气并稀释外泄物。灭火材料:干粉﹑ 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剂。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1.皮肤应避免接触脱模剂; 2.工作现场应保持通风。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时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外观与性状:无色,有粘性,液体,有轻微气味。 pH: 熔点(℃):-50℃沸点(℃):200℃相对密度(水=1):0.9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1 饱和蒸气压(kPa):0.01Kpa(20℃) 燃烧热(kJ/mol):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无资料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资料爆炸下限%(V/V):无资料溶解性:不溶于水。 主要用途:用于促使产品从模具中脱出。其它理化性质:不详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过高热、明火。聚合危害:不详分解产物:不详

脱模剂MSDS

脱模剂MSDS 物料安全资料表(MSDS) 1.物品名称: 脱模剂 2.成份辨识资料: 成份名称 氟树脂和特殊离型成份 3. 物理及化学性质: 外观:清亮液体溶点:<-20? 挥发点:>65? 密度:0.8:kg/L: 味道:气味淡或无味适宜温度:25-280? 水溶性:<3.0 weight%(20?) 最低爆炸限度:1.0vol% 最高爆炸限度:8vol% 4. 危害辨识资料: 1.对皮肤接触:无毒性作用,经常及持续的皮肤接触可能会造成皮 肤表面失去脂肪及干燥,而导致皮肤病变及皮肤发炎。 2.对眼睛接触:造成眼睛不适,但不会伤害眼睛组织。 危害 3.吸入:如挥发气体浓度超过标准值时,会对眼睛及呼吸道造成刺与效应激,也可能导致头痛、头晕及中枢神经系统失调。 4.食入:若不慎吞入或呕吐物而造成少量物进入肺部时,会造成肺 气肿或肺炎,非常低的毒性反应。 5. 急救措施: 1.吸入:将受侵袭影响者,移开危险区域,并施以适当的处置,以保持 通畅的呼吸,若是患者不规律的呼吸,或者是停止呼吸时,立刻施以 人工呼吸法急救。尽量使患者休息并立刻实施药物治疗。不同暴 2.皮肤接触:手触之处不会留下指膜露途径之

急救方法 3.眼睛接触:立刻以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直到刺痛感减轻为止(大约10-15 分钟),若是刺痛感持续时,请立刻就医。 4.食入:千万不要引发患者呕吐,使患者休息,并立刻请医生来处理。 6. 灭火措施: 适当的灭火材料:不易燃,可用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微生物处理环保。注意事项:1、不要将水直接洒入容器内,以避免泡沫外泄(溢出) 。 2、为了保护人体及降温,可用冷水喷洒危险区域,并避免将易燃物质聚集一处。 2005/09/01 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物料安全资料表(MSDS) 文件编号版本页次ICTI039-26 0 2/2 7. 安全储存事项: 1. 保持容器开关口紧闭。 2. 储藏在阴凉干爽的地方,不用时保持容器密封,远离高温、火源。 3. 适宜温度25?,280?模温灌注 4. 将原料储存于16,32?。保持容器封口密封。 8. 搬运时注意事项: 小心轻放,装卸时避免磕碰。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 不损坏。 9. 防泄漏处理 脱水剂加入硬水中,会产生乳白色混浊,可用风枪吹去残留水珠.。 10.废弃处理注意事项: 由有资格的回收商作回收处理。 11.稳定性和反应性 禁忌物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