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治筋骨疼痛效20个处方

专治筋骨疼痛效20个处方

专治筋骨疼痛效20个处方
专治筋骨疼痛效20个处方

专治筋骨疼痛效20个处方

目录

1、止痛散痛高效无忧神仙膏!

2、跌打损伤筋骨疼痛消肿止痛方!

3、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骨灵膏方!

4、白佛寺颐养斋的老膏药方!

5、止痛喷雾剂!

6、最实用强效肩腰颈腿疼痛症方!

7、治疗腰腿痛关节痛妙方!

8、治疗筋骨病药酒效方!

9、通治风湿类风湿骨痛骨质增生!

10、顾兆农所创顽痹药酒方!

11、治风湿关节痛关节炎等灵仙膏方!

12、治关节炎药酒灵验方!

13、类风湿药酒中药配方!

14、治疗腰万能神药曼陀罗!

15、祖传方老鹳草治风湿病再重也能治!

16、苍耳子捣烂治关节炎方!

17、偶得到一个根治风湿病的方!

18、一个老头给的风湿性关节炎效方!

19、肩周炎特效药酒方!

20* 治顽固性肩周炎中药验方!

21、生姜剁碎捣成泥治肩周炎!

22、三味药赶跑痛风!

23、祛风活血痛风偏方!

24、单味草药治疗严重痛风一例!

25、* 一个治骨质增生的绝妙方子!

26、骨质增生外用神效方!

27、骨刺骨质增生验方!

28、芥末白醋治好了骨质增生!

29、鲜苦参与仙人掌治骨质增生有效!

30、外治跟骨骨质增生一绝!

31、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经验方!

32、药袋治颈椎病神效绝方!

33、* 关节炎骨质增生特效方

34、献给朋友们一个祖传颈椎方!

35、皂角刺泡酒颈椎病逃走!

36、治颈腰椎骨质增生方!

37、疼痛一抹灵

治肩腰颈腿坐骨神经等疼痛症方!

38、跌打损伤坐骨神经痛神效方!

39*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

40* 腰椎间盘突出此方疗效突出!

41、腰椎间盘就怕土元!

42、*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

43*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方!

44、腰椎间盘突出去痛膏药方!

45、一个治疗骨髓炎民间验方!

46、中药外治腱鞘囊肿验方!

47、田七治腱鞘囊肿效果好!

48、治急性脚踝关节扭伤经验方!

49、桂枝加苓术附汤骨折效方!

50、*一剂即愈的接骨绝方:

51、*名医骨折腰痛骨质疏松秘方:

52、治颈腰椎病、股骨头坏死验方:

1、止痛散痛高效无忧神仙膏!

荐方人数十年来对患者实施膏药贴剂,10分钟止痛,10天左右症状明显改善或基本痊愈。不少于60名医疗同行批购出售此膏药。曾有一位不懂任何医疗技术者,批购此膏药,在当地出售,3年盖了2栋3层小楼,一举成了乡里名医,可谓名利双收。

配方: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南星,川椒,丹参,姜黄,荜菝,各30克,丁香,白芷,玄胡索,鳖甲,三棱,莪术,土鳖,急性子,水蛭,山慈菇,大黄各20克。

制法:取1500克麻油,浸泡上药48小时,用武火煮沸,用文火炸枯,再加入细辛20克,炸后去渣,熬至滴水成珠,最后再加入白蜡100克,松香100克,熔化,稍候降温后加入樟脑20克,冰片20克,然后收膏。

功能;行气活血,化瘀止痛,软坚散结,抗癌消肿。

主治;关节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腰肌劳损,四肢麻木,跌打损伤,无名肿毒,一切癌症疼痛。

高效无忧神仙膏,用过都说疗效好,不是医生成名医!

2、跌打损伤筋骨疼痛消肿止痛方!

专治骨折,立止痛,半月可愈,如遇跌打损伤、皮肤淤血、青肿、敷上此药5分钟止痛,15分钟消肿。

贼方处方:雄土鳖12克胆南星15克血竭15克没药24克马钱子9个(微炒),净龙骨9克当归9克南红花15克川羌活9克螃蟹骨9克净乳香30克口防风15克金丝毛24克三七3克白芷15克七叶一枝花15克九

用时以老酒调涂患处,用凡士林调成软膏亦可,用唾液调涂效果最佳。如遇跌打损伤、皮肤淤血、青肿者敷上此药5分钟止痛,15分钟消肿。此药不能内服,只可外用。屡次使用,均凑奇效。

3、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骨灵膏方!

1.骨灵膏药物组成

细辛10g,徐长卿20g,生川乌10g,木瓜20g,透骨草20g,红花15g,乳香10g,土元10g,栀子10g,灵仙10g,生大黄5g,赤芍15g,红藤10g,冰片5g,麻油240g,松香120g。

2.制作方法

将麻油加温至40-80度时,入松香煎熬至滴水成珠后,离火降温至240-260度入乳香熔化后离火降温70度时,将药末倒入锅入搅拌,约温降至40度时加冰片。

3.主治范围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应骨质增生、腰突症、股骨头坏死、肩周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

4.新法修改

将上药研粉入基质成膏备用。

5.方剂来源

北京民间特效膏药培训班。

4、白佛寺颐养斋的老膏药方!

曹州白佛寺颐养斋的老膏药,一百几十年四五代了,它的整个家族几十人都干这行,在山东、河北、东三省及东南亚很多地方都有膏药店。白佛寺老膏药熬工比较独到,疗效传得神乎其奇神,99%的颈肩腰腿痛患者都是两三疗程治愈。现在把我花了上万元学到的手艺告诉大家,看了保你会做,白佛寺颐养斋的膏药老贵,自己做膏药省大了。

一、白佛寺颐养斋的老膏药的龙方:42味1100克

马钱子35克甘遂20克苍术20克姜黄30克干姜25克

骨碎补20克元胡20克威灵仙35克防风20克鸡血藤35克

蓖麻子20克伸筋草20克胡椒20克菖蒲30克鹿含草20克

川芎30克羌活30克独活30克大黄30克桃仁20克

红花25克透骨草20克半夏25克川乌30克草乌30克

乳香30克没药30克*全蝎20克蚯蚓30克白花蛇30克

土鳖30克水蛭20克蜈蚣20克血竭20克肉桂20克

芒硝30克雄黄30克阿魏30克细辛20克冰片15克

薄荷冰45克樟脑60克

二、龙方膏药的基质比例:

1600克松香、320克香油(大半啤酒瓶子)、160克蜂蜡、320克黄丹。

5、止痛喷雾剂!

教你制作最好的止痛喷雾剂:

方剂;

生草乌10克生川乌10克细辛10克前三药磨粉末,冰片16克。

用医用酒精200毫升,浸泡一个星期,每天揺动两次。一个星期后定清液体,装入喷雾瓶子里备用。外用喷雾

6、最实用强效肩腰颈腿疼痛症方!

中药跌打方,古老的中医传统使用方法,方子好用效果更快,并无后遗症,最有效最快最实用方法回赠给我的所有网友,感谢你一路上的支持和陪伴,祝愿你身体健康,家人平安,幸福!

筋骨损伤的朋友请不要按医院查出的那些学名寻方,中医药只按症状去治,有痛去痛,有肿消肿,痛去病则好,筋骨伤可以修复,效果奇好

主治:新伤(效果最好最快)—陈年老伤—骨折骨裂—骨折后遗症—脚踝扭伤—韧带肌肉拉伤—软组织损伤—淤伤肿块—滑囊炎—关节积液极效—筋劳损伤—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风湿骨痛—关节肿痛—颈椎病—麻木—关节不顺无力等等—骨头坏死,骨刺也可以试试,反正你也没好的办法。,腰椎间盘突出请不要用。任何和跌打筋骨损伤有关的淤痛疼痛症都可以用,如用药一周后有明显效果,有很大一部分伤病朋友可以去除病!

川芎5克,赤芍3克,宽根藤4克,防风5克,三棱5克,莪术5克,桂枝2克,透骨草6克,两面针6,五加皮5,鸡血藤4克,威灵仙3克、木通7克,木香7克,香附5克,川乌3克,草乌3克、生马钱子6克,三七8克打成粉,重楼8克打成粉,大黄6克,丁香3克,一支蒿5克,杜仲4克,当归8克。、。去药店买这些药材,再去买些30到40度的土米酒,一定要真的!找不到就买酒厂产的几两装那种.将以上药材捣碎或砍几下,主要是把大的药材砍小些,大概指头大就行,不用很碎!和着米酒,酒刚好满到药面,煮开5分钟,等凉到60多度就用布包起药烫痛处20到40分钟,要一直保持55到75度的温度烫肿痛处,注意别烫伤皮肤,下次再用时,每次加些酒下去,不用煮开了,热到80度即可!此方法有活络活血,消肿止痛,散淤,去酸痛作用,陈年老伤可除根!一副药可用3天,一天用2到4次,一次烫洗20到40分钟。烫后,用大块些的药棉(药棉花要大张,小了没效)丢到药酒里打湿,捞起来稍微柠干,贴到伤痛处,伤痛处周边要全部包住,天气不热可以加个薄胶纸上去防药水滴落,再用纱布包扎好,一般是包上去3个小时停用3小时,轮流上药,晚上包扎10小时左右,皮肤过敏的不要包扎!

新伤标准用法: 手脚扭伤,年龄12到40岁伤后一周内用此方,只要不是错位,没碎骨,再严重也没关系。先烫洗,后包扎,白天上药5到8小时左右,停用,晚上包扎一个晚上,一般7到10天恢复正常,无后遗症,包扎不要超15天,过后只能烫洗!比市场的国药效果好很多,市场的国药大概得20到X天恢复正常,医院更久,不少还会有后遗症!

陈年老伤肩周等疼痛症:先烫洗,后包扎,一般是包上去3个小时停用3小时,晚上也可包扎一个晚上,用几天看效果而定,包扎时间不要超20天,过后只能烫洗,一般20天到几个月不等,部分能治好,治不好也大多有好效果!市场的国药和医院基本没法治老伤,有几种国药勉强,但会使用的人不多!

请收藏好,以备急时之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没人指导的方等于半废品!

7、治疗腰腿痛关节痛妙方!

一老者晨行,冷风袭来,两腿作痛,概农人每日劳作,不避风寒,每易罹患此疾,乃坐于路边石上小

上前问老者:所苦者何?曰:腿痛。道人曰:吾赐汝一方,可疗此疾,乃以一方示老者。老者接方细观,抬头欲谢道人,

而道人已自不见,心甚奇之。乃将方中药味购齐,按道人所嘱服用,其腿痛竟愈!老者自治之余,广书此方赠人。

吾周围数邑皆有携此方来者,俱云皆有良效。予观此方,药味平淡,亦无活血疗痛之药,何以有此良效?今发于论坛,请教诸位云耳。方子如下:川连6g 桂皮4g生地4g鹿茸2g(可用鹿角霜代替)用白酒一斤浸泡10天早晚各饮用一盅治疗各种腰腿疼及关节痛。

8、治疗筋骨病药酒效方!

处方组成:穿山甲10克,肉桂30克,川木瓜15克,当归15 克,桂枝15克,红花12克,千年健15克,川芎10克,小茴香10 克,生麻黄30克,杜仲30克,僵蚕16克,茜草30克,川牛膝15 克,陈皮15克,石南藤12克,羌活12克,全虫12克,独活12 克,钻地风15克,木香12克,炮姜30克,制乳香15克,熟附子15克,生草乌30克,生川乌30 克,天麻12克,五加皮’35克,公丁香12克,钩藤10克,制没药10克,秦艽15克,石斛12克,J11断12克,石菖蒲12克,制马钱子35克(炒烫、香油炸)。白酒2500毫升,白糖1000克。

用法用量:将以上36味中药装入瓷坛内,加入白糖,以白酒浸泡密封。春、夏、秋季浸泡7 日,冬季浸泡10目,即可使用。每次饮服15毫升,每日早晚各1次,切记不可多服。一般轻症用药1个疗程,重症2个疗程(一料药为1个疗程),可获满意疗效。以冬春寒冷季节开始服食为宜。功效主治:温里散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佐以补血、益肾、理气。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梨状肌综合征、骨质增生、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韩正光)

9、通治风湿类风湿骨痛骨质增生!

此方通治: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四肢麻木、肌肉萎缩、股骨头坏死、椎间盘突出、腰腿痛等一切骨科疾病。配方:麻黄10克、艾叶10克、乌梢蛇15克、蕲蛇15克、乳香10克、白芷10克、威灵仙50克、千年健10克、钻地风10克、伸筋草30克、鸡血藤3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牛夕15克、当归12克、防己12克、桂枝15克、木瓜12克、葛根15克、穿山甲15克、蚂蚁5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一口钟80克(红喇叭花\牵牛花)、金樱子15克、甘草15克。药店加工成粉。服法:每天服3次,按各人病情轻重每次5到10克(一小汤勺或两小汤勺)三餐前半小时服用。一到三副药可以根治。

10、顾兆农所创顽痹药酒方!

顽固性寒湿痹痛,绝非一般方药可愈,百岁名医顾兆农,临症80余年,介绍一药酒。制草乌,制川乌,金银花,苍术,乌梅,伸筋草,羌活,怀牛膝,乳香,甘草。上药各9克,装入瓷瓶,加入粮食白酒500克,密封,埋入黄土地下1米,7日后取饮,早晚各1次每次5-10毫升。本方源于民间,但药味庞杂,制作繁琐,顾老化裁精简,拟定上方。治疗顽固寒湿痹痛,屡获卓效。本方宜冬春服用,随制随服,若饮后胃脘灼热,可减少用量或兑入20倍白开水稀释,饭后缓饮。北京痹症泰斗王为兰亦拟过此类药酒,同仁堂成药骨刺消痛液与此也大同小异。

11、治风湿关节痛关节炎等灵仙膏方!

灵仙膏处方

1处方

A组药:生马钱子60 生川草乌50 土虫50 蛴螬30 七叶一支花50 生白芥30 三七粉30生乳没各45血竭30 肉桂30 元胡45 辽细辛45

炮山甲45 蜈蚣30 全虫30 冰片20

樟脑45 麝香3

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共763克

B药:

乌蛇60 威灵仙90 麻黄60 桂枝90 鸡血藤90桃仁45 红花45 当归45 川芎50 姜黄50生地50 羌活40 大活40 秦九45 防风30 地龙45 头骨草60 三棱60 莪术60 丹参50枳壳40 怀牛膝50 木瓜45 伸筋草50 鹿含草90海风藤60 寻骨草60 干姜120

2工艺

B方水煎二次,每次1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用100目筛过,将过液浓缩成流沁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3200以文火融化后离火冷却到约70度是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沁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汽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度左右时入a方,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45克的灵仙膏100贴做好后的膏药要装袋密封置阴凉处存放。

三临床应用

(一)风关痛,类关炎有显著疗效。

(二)七天一换三天取下烤一烤再贴。

(三)麻油,铅丹忌用孕妇,皮破皮肤病

(四)贴穴位大杼,风门,肺腧,檀中,华盖。

12、治关节炎药酒灵验方!

河南省淮阳县褚光思:今把我父留下的治关节炎验方荐出。此方是我父在一位知心朋友那里得到的,父亲生前曾用此方治愈20位患者。【配方及用法】红花、防己(也有方子用的是防风,二味药都治痹症,具体效果如何,有待验证)、川芎、甘草、牛膝各18克,草乌、川乌、当归、木瓜、五加皮各30克。用黄酒或白酒1000~1500毫升,和药共同放入罐内,封好口深埋地下,8天后取出过滤。药渣用水煎服2次。药酒每日服2次,一次1~2酒

好,毒性小一些。老人及儿童慎用。有心血管疾病及过敏史者应在医生严格指导下应用,不宜久用。【验证】黑龙江嫩江县任凤舞于1950年患风湿性关节炎,严重时关节发热、发痒、水肿、走路困难。多年来,几乎各种风湿药都用过了,但都只能缓解。曾买过同仁堂的虎骨酒3瓶,也采用过注射、烤电、火罐等治疗措施,后来又用万通筋骨片治疗3个月,效果都不明显。2003年,用本方泡酒治疗,不到10天,疼痛就明显减轻,1个月后不知不觉就好了。

13、类风湿药酒中药配方!

河南商水县黄福林患类风湿病,双手僵化,肿胀疼痛,医治2年多无效。后得此秘方,1剂治愈,至今未复发。现将此方推荐给大家。

【配方及用法】雷公藤250克,生二乌各60克,当归、红花、桂枝、羌活、地风各18克。首先将诸药用水浸泡一会儿,然后添水2500毫升,煎成1000毫升,过滤弃渣,加糖250克。待药汁冷却后,再对55度左右的白酒2000毫升搅拌均匀,装瓶备用。成人每次服30~50毫升,每日3次,老人和儿童酌减。

注:因本方毒性大,有胃、心、肝、肾病者及孕妇禁用,吃药期间也不能吃豆类,否则会有毒,其他人也应慎用。

14、治疗腰万能神药曼陀罗!

曼陀罗有大毒,以前从不敢去用它,曾经载了几兜白曼陀罗,因为怕用一直放在药厨生虫发霉,后来干脆丢掉了,药现在也绝种了,今年我妹夫得腰突经过我治疗虽然疼痛有所缓解,但一直不能恢复。后来经人介绍服一种草药泡酒,10天不到就彻底好了,给我内心确实震动很大,开始我妹夫跟我说的时候我还笑他我用了这么多方法都没有好,它一副草药有用?!我不得不来仔细研究他的药方来,此药他卖200元一包,拿来一看,全部是一种植物晒干的杆,像是凤仙透骨草,又好像不是,后来好不容易发现一个果皮,半圆上有刺,我心里狂喜,这不是曼陀罗吗?曼陀罗花主要成分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除作外科手术的麻醉剂和止痛剂,还作春药和治哮喘,癫痫、蛇伤、狂犬病。雨果《笑面人》当中描述了狂人医生苏斯使用曼陀罗花的过程,“他熟悉曼陀罗花的性能和各种妙处,谁都知道这种草有阴阳两性。”这至少说明,自古埃及以始,曼陀罗的阴性力量总是四处都有知音,有一幅埃及的壁画是说古埃及人宴客时,常会把曼陀罗花果拿给客人闻,因为曼陀罗花果富有-信息被屏蔽-的特性,可以让客人有欣快感。曼陀罗全草有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最大,嫩叶次之。干叶的毒性比鲜叶小.我现在搞不懂为什么他不用花呢?杆毒性更低还是药材更容易搞。

后来我妹夫介绍他哥哥和一个亲戚去治疗,全部都好了,效果确实很好,他用的量是50克左右,浸一斤白酒,睡前服5——15ML。服了就睡。

希望有用过此药的朋友来说说自己的经验,刘伯岭老中医在治疗颈椎病,类风湿关节炎丸药里喜欢用这个药,看来以后还是少用马钱子,确实要来关注一下能麻翻人的曼陀罗啊。

此药的具体用量不是完全确切,加之每个人的耐受能力有限,请大家先从小量小心为好!不能病没有治好变成杀人就麻烦了。

本来想保密此方,但想到那些急性腰突病人痛如刀割,我曾经得过这个病,心有体会,为造福众生,为我苦寻的专病专方发扬光大,胆大的朋友赶快去用啊,钱途无量哦

今天已有病人服了加了洋金花的药酒,15斤酒加30克,服了20ML,说好渴,总想喝水。持续2个小时,余没有什么难过。看来洋金花要放少点,20克差不多

参考:

刘伯龄是治疗脊柱病的大家,他的壮骨伸筋胶囊治疗颈椎病效果很好,我经常用,里面就有洋金花,不过用

25,鸡血藤25,蜈蚣15条,曼陀罗花10克,共为极细末。每服2。5克,日2-3次,主治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症,神经痛等。。。

《中国中医密方大全》里有专用洋金花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方子

云南白药的保险子就是用曼陀罗子做成的,外用朱砂为衣。

曼陀罗全株有毒,尤以子最毒。

我老师给我讲过,浙江省萧山市老中医孙斌贵老先生(已去世多年),于1984年曾经向他介绍过一个病例,是孙老人家亲手治疗的:一老妇人,腰围疼痛5年,多法治疗无效,孙老师配她曼陀罗粉3包,每包0.2克,于睡觉前服一包。当服用一次后,昏睡2天未醒,醒后如常人,其痛即失,未再复发。并且叮嘱我,曼陀罗大毒,使用宜谨慎,小量试用不知少加,不可孟浪。(我认为,要用曼陀罗,关键是取其麻醉作用,使全身肌肉放松,突出的椎间盘自然回复,如果掌握好使其昏睡的剂量,昏睡1-2天就会好的。用药后的昏睡,肌肉放松彻底,和自然睡眠不一样。)

曼陀罗的毒性与阿托品相似,如有中毒的,其救治方法与阿托品相同。另外,心脏病、青光眼病人禁用15、祖传方老鹳草治风湿病再重也能治!

关于风湿病有一方,再重也能治愈,我思考良久,还是献出来.家传的,很简单的方,老鹳草一斤,药店就有买,高度纯粮酒10斤,浸泡一月后喝,先少量后多些看是否合适应,从小量到3钱小杯一杯,过量会中毒,每天喝2杯,早晚一各一小杯,晚饭后可以多喝点。喝期间:忌生、凉、辣、腥。忌口的事,一定一定禁忌!心脏病者,注意点,有家人在身边最好,怕万一。

我邻居20年风湿,梳头都不能自理,喝了2服就好了,也就20斤,大概是渴半年时间吧,其实泡了药草后就不足20斤了。她是早上一杯,晚上2杯。这药厉害,不能空腹,是饭后吃,开始喝的时候,疼的厉害,坚持下来就轻松。亲属,还有亲属的亲属都喝过的,9成有效果!姥爷是中医,还有方子传给我舅舅,以后想办法要来,我家现在不行医了,所以拿出来,算做好事吧,希望造福有缘人!筋骨疼痛症平台首发2013,10,23

(辽宁大连网友提供;╰大脸、猫¢913xxxxx0)2013,10,23

16、苍耳子捣烂治关节炎方!

前年,我的邻居王老太太腿关节疼,疼得走不了路,後来用一方治好。

该方是∶用嫩苍耳子适量,将其捣烂,成泥状(如乾可适量加水),敷於患处,再用纱布或布条扎紧。敷四十分钟即可(如病情重也可敷时间长些)。拔的水泡越大,效果越好。去年有三名老年人用此方治疗,都已治愈。(杨善臻贡方·河北省高碑店兴华中路华福胡同华光巷18号)

17、偶得到一个根治风湿病的方!

我们这里的一位退休的老人,看到我用各种垃圾果皮放在大缸里搅,就问我,你这是干什么用的?

我就简单的说了一下,我说别小看这个东西,可管用了,浇到地里能当有机肥料,比化肥还好用,

另外还能治皮肤病,那谁谁的脚气就用这个给洗好了。

他一听,很感兴趣,就问我,这个是怎么个做法?

我说,很简单,把各种果皮和植物放进水里泡三个月就行了,要加点红糖,

红糖-果皮-水三样的比例是1-3-10。

他听了之后说,嗯,不错,不能小看这些偏方,有时候小偏方能治大病,我几十年的风湿病就是小偏方治好的,

原来花了很多钱,去了很多地方都没治好,后来碰到一个人给我说了一个偏方就治好了,还除了根,可管用了。

我赶紧问,是什么偏方啊?

他说,在野外,找到“粘抢子”这种野草,在“大伏”(也就是大暑)那一天上午割回来(要在上午太阳出来以后割,太早了不行。),先剁碎,再用碓子(类似于捣蒜的那种蒜臼jiu子)捣碎,

捣碎之后,中午11:50左右开始敷在患处(肩周或者膝关节等部位),敷好后用塑料薄膜包好不要透气。(中午12:00之前敷好包好)

包好后,坐在太阳底下晒,最好把患处晒热,30分钟左右取下,(不能超过40分钟)。这样就好了。

(发贴的时候忘记了一条注意事项,现在补上:治疗的当天不要洗澡)

他就是用这个法治好的,一次就能治好,为了保险,他涂了三次(每年的大暑那天涂一次)。

由于我不知道“粘抢子”是什么植物,就问这是哪种草啊,他说,就是结一种带刺的小球球,人走路经过的时候很容易粘到裤子上的那种,他一说我就知道是什么草了,因为我小时候经常见这种草,在野外玩的时候,经常粘在裤子上很多小球球,要一个一个的摘掉。

在网上查了一下,这种草叫“苍耳”,小时候很常见的一种野草,(请看附图)不知道现在还多不多。

后来又问了几个细节,就是一定要在大暑那天上午割,(这种草在那个时候还没有结出来小球球,秋天才结),查了一下日历,2013年的大暑是7月22日。

一次就就痊愈,为了保险,最好做三次。

这位老人是煤矿退休工人,原来有三十多年的肩周炎,用了各种方法治疗都没治好,后来就是用这个简单的方法治好了。后来他把这个方法又告诉了其他几个有关节炎的人,都治好了。用他的话说:“原来花了多少钱都没治好,后来用这个法一分钱也没花就治好了!”

得到这个秘方,我如获至宝,赶紧记录下来,不知道发明这个方法的人是不是愿意公开,但是我觉得这么好的方法让更多人知道,能让更多人受益应该是好事。

所以今天毫不保留的发到咱们环保酵素网上,分享给宣传环保酵素的善良的酵友们,请有缘人珍惜!

筋骨疼痛症平台:注意这是外用方,要学会灵活用方,方子里面说的不合理,不用考虑非到大暑那天,也不是一天能治好,我们只取方来用就行,有网友的亲人试过,是随意用,有不错效果!

18、一个老头给的风湿性关节炎效方!

【疾病简介】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

【秘方来历】这是一个老头给我的,当时他的腿得了风湿性关节炎,疼的蹲下起不来,自己拿着这个方子到我这里对药,说是别人给他的,要求先对两付回家试试,我照方抓药,过了两天老头回来了,说是吃了两服药腿好了,并且蹲下起来给我看,一点都不疼了,还要我再给对两幅吃一下巩固巩固。

当时在我那里看病的还有别人,见疗效很好,就要求也给对两副试试,说是自己的妻子也有关节炎,并伴有骨质增生,我照方抓药。

我心里想肯定不能管用,不辩证就随便找个方子能治所有的关节炎?可是过了两天奇迹发生了,那人还要我给他妻子对药,说是吃了两幅效果很好,疼痛减轻了很多,后来又有人来对这个药,都非常有效。

【秘方】制川乌15g 、当归15g、细辛5g、苍术10g 、独活10g 、牛膝10g 、鸡血藤10g 、萆薢10g 、穿山龙15g、钻地风15g 、千年健15g、威灵仙20g 、乳香5g、没药5g。这是原方的剂量,我独立开方鸡血藤都是在30克以上。

【禁忌】服此药不能喝浓茶。献方者:乌梅

19、肩周炎特效药酒方!

我写的这个方子还是我读书的时候,当时我母亲正好患了肩周炎,我的带教老师送给我的,我母亲服用后,一周左右就痊愈了,等工作以后,接诊这样的病人比较多,再用这个方子,每用必验,效果真的很不错。

全党参100克全当归100克甘草50克桃仁20克鹿茸10克海马10克蜈蚣5条白花蛇1条枸杞500克制二乌各10克田三七50克红参20克天麻20克上药泡酒8斤,两周后服用,喝完一斤后加酒一斤,如此反复。每次饮酒8钱。每天两次.

20* 治顽固性肩周炎中药验方!

配方及用法:白芍250克大条蜈蚣10条全虫20克姜黄15克黄芪40克土元10克共研细末。每日2次,每次15克,加水100毫升煮沸后温服,2副药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愈!

(完整)针灸治疗学填空题、病案题汇总,推荐文档

四、填空题(每空格0.5分,计10分) 1、根据经络辨证,前额头痛属_阳明头痛;偏头痛属少阳头痛;后头痛属_太阳头痛;巅顶痛属_厥阴_头痛。 2、八脉交会穴是:内关公孙列缺照海后溪申脉外关足临泣。 3、气的病症一般分虚实两大类。虚有_气虚、气陷_之分,实有_气滞、气逆_之别。出血的常见证型有_气不摄血血热妄行阴虚火旺瘀血内积。 4、眩晕临床可辨证分为_、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气血不足肝肾阴虚_等四型。 5、腹痛宜取_任脉_和_足阳明胃_经腧穴为主。基本处方为_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_。 6、痹证,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分为__行痹痛痹着痹热痹。 7、八会穴是_章门中脘膻中膈俞阳陵泉太渊大杼悬钟。 8、糖尿病以阴虚为本,以燥热为标。 9、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咳嗽、咳喘等范畴。 10、消化性溃疡以周期性发作规律性上腹部疼痛上消化道出血为特征。 11、泌尿系感染以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腰痛为主要特征。 12、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表现早期以剧烈疼痛为主,后期则以肩部功能障碍为主。 13、慢性鼻炎属中医学“伤风感冒范畴,过敏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范畴;针灸基本处方用穴迎香鼻通印堂合谷 14、面瘫眼睑不能闭合为足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口歪主要为、手太阳手阳明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 15、急惊风以四肢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神昏为主症;俗称“抽风 1.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2. 治疗小儿疳积的效穴是四缝。 4. 五脏病多取俞穴,六腑病多取募穴。 5. 八脉交会穴中列缺通于任脉,申脉通阳跷脉。 6. 痹证分为痛、行、着和热痹。 7.痿证以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甚至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病证。 临床以下肢痿弱多见,又称。 8.针灸的取穴原则是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对症取穴。 9.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称为崩漏。 10. 针灸的治疗作用主要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 11.小儿急惊风具有突然起病的特征,可见有热、痰、风、惊四证。 12.八会穴中脉会太渊。 13.八脉交会穴中列缺穴和内关穴均为络穴相配。 14.小儿遗尿是指 3 周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知的一种病证,俗称尿床。 15.八会穴中骨会大杼,髓会悬钟。 五、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计20分) 1.解结:即疏通经络。针灸治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机理,在腧穴部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取得通其筋脉调其血气的作用,从而排除病理因素治愈疾病。 2. 子母补泻法:以五输穴与五行配合,结合脏腑的五行属性,运用时以“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为取穴原则的这种方法称子母补泻法 3. 消渴:消渴由禀赋不足、阴虚燥热所致,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症其中口渴引饮为上

胃痛的针灸治疗

胃痛的针灸治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胃痛的针灸治疗 摘要: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其病因复杂,由外感六淫之气、饮食失宜、情志不畅、素体脾胃虚弱等引起,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针灸治疗有效病种之一,临床上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分为寒邪犯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湿热阻胃、胃阴亏耗等证,根据“不通则痛,不荣则通”的理论,本病针灸治疗当以和胃理气止痛为基本原则,当分清寒热虚实,辨别病位,采用相应的治法才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胃痛;辩证;针灸;选穴 Abstract:stomachache,also called epigastric pain,It’s main symptom is pain over the epigastrium at stomach region. The etiology is very complex .it is believed that stomachache is caused by the feeling ambition internal injured, inappropriate drinking or eating, weakened spleen and stomach, and so on. Stomachache is a kind of common ailment and frequently encountered disease, which acupunctur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therapeutic modalities. It’s divided into syndrome of cold pathogen attacking 、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eating and drinking 、syndrome of a hepatic qi attacking stomach、syndrome of damp-heat in the stomach 、syndrome of stomach-yin of deficiency 、etc according to different etiological factors in clinic. According to tcm athogenesis of pain from "hindering pain" and "deficiency pain". Regulating qi-flowing for harmonizing stomach is fundamental principle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acupoints selection need to realize the differences of deficiency and excess and cold and heat. Trea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十二个急症的针灸处方速记口诀

十二个急症的针灸处方速记口诀 1、晕厥——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口诀:晕厥要在山里涌泉边的水沟中冲醒。 2、虚脱——素膠水沟内关。 口诀:虚脱要速(素)关水沟。 3、抽搐——百会印堂人中合谷太冲。 口诀:堂中(人中)百合气味太冲,引发抽搐。 4、中风闭证——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丰隆。 口诀:中风是由于十二条水沟臭气太冲,轰(丰)隆一声倒地所致。 5、中风脱证——关元神阙(隔姜灸)。汗出配阴郄(xì)、复溜,小便失配三阴交。-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 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虚症)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口诀:实痛是中计(中极)吃了(次髎)低级(地机)食品。虚痛是三阴天在山里太久气海没有关圆(元)。 7、内脏绞痛 (1)心绞痛——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 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阳陵泉胆囊穴。 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 (3)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胆囊穴中脘阳陵泉。 口诀: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阳陵泉边过,胆怯早中晚。 (4)肾绞痛——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口诀:肾绞痛只要自大观园的阳陵泉,三叫三应肾即愈。 8、牙痛——合谷下关颊车。 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 9、高热——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 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 10、血管性头痛

(1)外感头痛——百会太阳风池合谷。 口诀:何故(合谷)太阳风总拜会(百会)我?让我头痛啊! (2)内伤头痛 A、肝阳头痛——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口诀:慈(池)禧(溪)拜会太宗(太冲),大怒,肝阳直线上亢。 B、肾虚头痛——百会肾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脾肾俱虚,肾亏头痛也。 C 、血虚头痛——百会心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心脾两虚,血虚头痛也。 D、痰浊头痛——头维太阳丰隆阴陵泉。 痰浊头痛会引起头围、太阳穴丰隆,可能是阴陵泉浊气太盛所致。 E、淤血头痛——阿是穴合谷血海三阴交。 血淤何故头痛?是三股阴气交会(即三阴交)于血海是也! 11、急性腰扭伤——肾俞腰眼委中。 腰扭伤自己在肾部腰眼处揉揉,再放首娓娓中听的曲子。 12、呕吐——中脘内关足三里。

针灸处方

1、张某,女,48岁,全身关节疼痛1月余,痛无定处,关节屈伸不利,恶寒、恶风、舌淡苔薄、脉浮、给予正确诊断及针灸治疗 诊断:痹症(行痹) 处方:曲池丄 ?血海〇双(膈腧〇双) ?合谷丄 ???太冲丄 ??三阴交丨 ?阳陵泉丨 ?阿是穴〇 ????留针20分钟 ?3天/次 ??30天/疗程 1、王某,女 31岁。患者于去年春季感受风寒后,自觉各个小关节疼痛,痛定无处,尤以手指关节疼痛为甚,逐渐出现肘、膝关节疼痛。曾在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现症,指关节轻度肿大,拘紧,膝关节活动不利,活动后踢腿更甚。全身关节痛无定处,伴有疲乏、面色萎黄、自汗。请给予正确的诊断处方。 诊断:痹症(行痹、痛痹) 处方:主穴膝眼丄(或膝阳关)八邪丄 ??曲池丄 ???配穴阿是穴〇 ?、合谷丨 ?、太冲丨、足三里丅(脾俞、胃俞)、阳陵泉丄 2、李某,男 36岁。左侧膝关节红肿疼痛2周,不能行走,伴发热、口苦、咽干、尿黄等症,经检查诊断为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请给予正确的诊断处方。 诊断:痹症(行痹) 处方:曲池丄〇 ?血海丨 ?合谷丄 ???太冲丄 ??三阴交丨 ?阳陵泉丨 ?阿是穴〇 ???留针20分钟 ?每5分钟行一次针 ?一天一次 ?5次为一疗程 3、李某,男 37岁。2小时前搬运东西时不慎扭伤腰部,疼痛剧烈,不能俯仰。检查腰部肌肉发紧,可触及条索状物,压痛明显,不但红肿,俯仰活动受限。请给予正确的诊断及最佳的针灸处方。 诊断:腰痛(淤血腰痛) 处方:后溪透劳宫 ??阿是穴↓ ?委中↓ ???留针20分钟 ?活动 ?起针后腰部阿是穴拔罐 ?每日一次 ?3-5次一疗程 2、刘某,33岁,三年前收割水稻,遭雨淋受凉后,出现腰部酸痛发凉,气候有变化时加俱,症状时好时坏,两天前因劳累过度,疼痛加剧,腰部不能俯仰,下床困难,痛连下肢 诊断:腰痛 ?(寒湿腰痛、瘀血腰痛) 主穴:腰阳关丄 ?肾俞丨 ?大肠俞丨阿是穴↓〇 配穴:环跳丄 ?隔俞丨 ??命门△3 ? ???远端 ?委中丨或昆仑丨 ??阴陵泉丨 每天一次 ?10次一疗程 4、王某,男 32岁。左侧腰腿痛2月余,近一周由于受凉而加重,现症左侧腰痛沿下肢放射到足底部,痛势加剧,呈针刺状,行走和伸腰时疼痛剧烈,得热则舒,受凉尤甚,查体:腰脊下肢外侧压痛明显,查: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检查腰4-5椎唇样增生。请给予正确的诊断处方。 诊断:坐骨神经痛(根性) 处方:环跳腰夹脊丄阿是穴丄 ?阳陵泉丨 ?腰阳关丨 ?风市丨外丘丨昆仑丄 ???足临泣丨命门丨 5、胡某,女 40岁。右侧臀部及下肢疼痛5月余,活动受限,走路稍多则疼痛加剧,疼痛严重时,下肢部能伸直并感受下肢发凉,经服药及做理疗效果不佳,查体右侧臀部及下肢外侧疼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请给予正确的诊断处方。 诊断:坐骨神经痛(干性) 处方:主穴环跳丄() ?阳陵泉丄 ?阿是穴丄

针灸治疗足跟痛的体会(干货)

针灸治疗足跟痛的体会 更新日期:2011—08-05 点击: 李玉梅足跟痛也称足骨痛,指足跟底及足跟疼痛。笔者运用针灸辨治此病30余例,疗效满意。兹介绍于次: 1风寒湿滞 证候:足跟底疼痛,甚或剧痛,行走或站立时更明显。疼痛从足跟沿后侧向上发展,足跟底不能着地,行走困难。有时足跟部肿胀,两足跟部窜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病机为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经气阻滞。 治则: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取穴:主穴:督脉、跟中;配穴:足空、足风府、内跟骨、中焦俞. 操作:督脉、跟中、足空,用捻转泻法.督脉隔生姜灸3~5壮,壮如麦粒大,以红晕为度;足风府、内跟骨,用捻转补法,其中内跟骨透外跟骨;中焦俞,用平补平泻法,可兼服独活寄生丸,每次9g,2~3次/d.风湿重者加昆仑、中脉,昆仑温外灸20~30分钟;寒气盛者加太溪,隔生姜片或附片灸3壮,或用其条温和灸30分钟. ......感谢聆听

2 气滞血瘀 证候:足跟部疼痛,肿胀,有瘀斑,不能行走与负重,有时刺痛.舌质红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病机多为外伤引起气血瘀滞,阻遏经气。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取穴:主穴:跟中、跟陵泉;配穴:顾步、阳郄、中昆仑、阳跷。 操作:跟中、顾步、中昆仑,用捻转泻法;跟陵泉、阳郄、阳跷用呼吸泻法,跟陵泉用温针灸30分钟。可兼服三七粉,每次5g,3次/d。也可用三七粉10g,用食醋调敷局部. 3 肝肾亏虚 证候:足跟部疼痛,有时隐痛,酸胀,双足乏力,行走不利,胫膝酸软,怕冷,麻木,有时向上放射.舌质红少苔,脉细弦。病机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有关。 治则:补益肝肾,舒经活络. 取穴:主穴:太溪、督脉;配穴:下申脉、下昆仑、髓府、足穴卯。 操作:太溪、督脉、下昆仑、足穴卯,用呼吸补法;下申脉、髓府,用捻转补法;督脉、太溪,隔黄精片灸3~5壮,壮如麦粒大,以红晕为度;

腰腿疼痛针灸治疗

腰腿疼痛针灸治疗 摘要】腰腿痛是一组以腰部疼痛或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徵,它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该病好发於中,老年人,主要由腰肌劳损,炎症,风湿以及脊柱 退行性病变等多种疾病引起.据流行病学调查,美国居民有80%的人在其工作年代 患过腰腿痛,瑞典居民有65%的人在其工作年代患过腰腿痛,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生 率亦逐渐增加.国内统计资料表明,腰腿痛患者的门诊率仅次於感冒和心血管疾病[1].本病病因复杂,疼痛时缓时重,缠绵不愈,复发率高.许多患者久治不愈而演变成慢性,顽固性腰腿痛,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采用针灸治疗腰腿痛 较为普遍,且临床疗效显著,兹将有关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关键词】辨别证候急性腰腿痛慢性腰腿痛针灸 (一)、临床症状 发病急,疼痛剧烈,活动受限,腰痛连臀、胯、股外侧,或沿下肢走行放射 至足外踝。患者呈强迫体位,咳嗽、打喷嚏时常加重,服止痛药大多不缓解。 辨证分型 风寒型:痛急,冷酸痛明显,背部拘急,俯仰转侧不利,日轻夜重,静卧痛 势不减,疼痛以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走向为主,有感受风寒诱因,舌苔白腻,脉 沉迟而缓。 风热型:腰腿部掣痛并伴有热感,或烧灼感,遇凉则舒,活动后减轻,以足 少阳胆经走向为主,口苦烦热,小便黄赤,脉濡数或弦数。 瘀血阻络型:痛若针刺,痛有定处,拒按,有闪挫跌打外伤史,舌质紫暗或 有瘀斑,脉弦涩。 (二)、穴位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行为经,横行为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分布于人体内外上下,运行气血,营养全身。在经络循行线上, 经络之气输注的部位,即为穴位。针灸某些穴位,可以发挥其对应的经络作用, 调节人体脏腑气血,激发内在抗病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证实,针灸后,身体 内可产生一种被称为内腓肽的神秘物质,增加人体对疼痛的耐受性,并调节神经 功能。 针灸治疗腰痛自古至今,由来已久。根据经验,要收到好的效果,必须正确 选取穴位,对病情认真辨证,采用适当手法。穴位选取主要有近选和远选两种。 近选是在病变处或邻近部位选取穴位进行针灸;远选则根据经络通行方向和主治 所及,在病变所在的经络上或与其相通的其他经络上选取穴位。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 腰痛取肾俞大肠俞阿是穴殷门;腿痛、关节病取梁丘健膝阳陵泉小肠俞阿是穴操作步骤:常规消毒上穴后,用大号不銹钢三角针穿入粗肠线或中号手术用 丝线,从一侧局麻处刺入皮下,穿过穴位,从另一侧局麻处出针,剪断线头。然 后放开左手,断端即自动退入皮下,局部盖无菌纱布。亦可用腰椎穿刺针或其他 粗注射针头刺入穴位,经针腔将约1厘米长的丝线或肠线送入穴位深部内,术后 伤口盖无菌纱布并固定之。 (三)、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腰痛也要辨证。一般来说针偏泻,灸偏补,故虚证少针多灸,实证 多针少灸。针刺手法也有补泻之分。“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有瘀血者针刺出血。疼痛部位浅表者宜浅刺,疼痛部位深在者宜深刺。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和25个放血疗法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和25个放血疗 法 闲在居士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 1.急性腰扭伤:针刺人中向鼻根15度进针强刺激,同时嘱咐患者转动腰部。1次即愈! 2.失语:刺双侧涌泉,亦可电针。一般1-2次即可痊愈。 3.偏头痛:颔厌透悬颅、悬厘。针患侧或双侧,留针30分钟。一般1次愈。 4.急性心肌梗死:直刺双侧内关,强刺激2分钟再留针15分钟。1次即显效或痊愈。 5.落枕:后溪透劳宫。病程短者1次即愈。 6.舌伸不缩症:针内关,直刺或齐刺。1次显效或痊愈。 7.心悸:神门穴快速刺入0.3-0.5寸,得气后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日1次。3-5次即愈。配合针刺内关效果理佳。 8.鼻炎:深透印堂向鼻根透刺0.5-1寸,一般1次显效,3-10次痊愈。有效率96%。 9.急性扁桃体炎:刺血双侧少商,放血1ml左右。一般1-5次痊愈,有效率97%。亦可以用青霉素皮试液每穴刺入2mm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度,然后各穴注入0.1ml,日2次。4-6次愈。有效率100%。 10.自闭:舌针心穴、神根穴(舌底下系带根部凹陷中),日2次。6次为1疗程。3-20次愈。 11.流泪不止症:针承泣(患侧)、肝俞、太冲,日1次1-3次显效。配合内服中药可较快痊愈。 12.呃逆:艾灸中脘、胃俞,每穴7-49壮。一般1次愈。 13.鸡眼:火针烧红快速刺入鸡眼根部等患者感到疼痛时将针拔出,针后局部涂碘酒,贴上胶布,1-4周鸡眼会自行脱落,有效率96%。 14.闭经:针长强,进针1.5-2寸,留针30分钟。1-2次愈,若未愈为无效。 15.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针刺隐白。1-2次愈! 16.脱肛:百会进针2寸沿皮刺,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一般1次即痊愈。 17.强直性脊椎炎:针刺人中、长强、涌泉,配合舌针肝穴、心穴。1次显效,1-5次痊愈。 18.癫闲:舌针心穴、肝穴,日1次。轻者一般3-10次痊愈。重者加服中药。 19.喉风闭塞:针刺双侧合谷透劳宫,一般1次即愈。或刺内关穴亦效,也可以配合三棱针刺血双侧少商效果更佳! 20.胃痛:针刺血海,可以当即止痛。胃下垂痛者针刺升胃穴(脐侧2指寸的天枢穴上方2寸处即是)斜刺。 刺血心得体会

针灸治疗病例

一、中风 【病因病机】 中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的病因,脑府为其病位。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妄动;五志过极,肝阳上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冲;饮食不节,恣食厚味,痰浊内生;气机失调,气滞而血运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日久血瘀。当风、火、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时,则发生中风。 【治疗】 1.基本治疗 (1)中经络 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督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肝阳暴亢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者,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者,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者,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便秘者,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者,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使针尖刺到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均直刺,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 方义心主血脉,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疏通气血。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谓神导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

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2)中脏腑 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内关水沟 配穴闭证者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者加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内关、水沟操作同前。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直至四肢转温为止。 方义内关调心神,水沟醒脑开窍。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可疏通十二经气,调和阴阳;配太冲、合谷,平肝熄风。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灸之可扶助元阳。神阙为生命之根蒂,真气所系,配合气海可益气固本,回阳固脱。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选顶颞前斜线、顶旁l线及顶旁2线,毫针平刺入头皮下,快速捻转2~3分钟,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行针后鼓励患者活动肢体。 (2)电针法在患侧上、下肢体各选两个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接通电针仪,以患者肌肉微颤为度,每次通电20分钟。 二、眩晕 【病因病机】 多与忧郁恼怒、恣食厚味、劳伤过度等有关。情志不舒,气郁化火,风阳升动,或急躁恼怒,肝阳暴亢,而致清窍被扰;恣食肥甘厚味,滞脾而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上蒙清窍;素体薄弱,或病后体虚,气血不足,清窍失养;过度劳伤,肾精亏耗,脑髓不充,均可导致眩晕。总之,眩晕的发生不越清窍被扰、被蒙和失养三条。 【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久病多风”治验举隅

“久病多風”之治驗探研 78級醫療張群湘 【摘要】從古至今,中醫對於久病多從正虛、血瘀、痰濁等方面論治,因為有“久病多瘀” ,“久病多虛”,“久病多痰”之說。筆者認為:久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風為百病之長,風邪的久稽不去、反覆侵襲,或風從內生,亦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研究歷代文獻及臨床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久病多風”的論點。其目的是想提醒各位同業:不可忽視風在久病中的作用,風既可外受,又可內生,既善行數變,又可稽留不去,其致病既可為新病,也可為久病范圍,且遍及臨床各科,對人類健康危害极大。多年來,許多醫家在治療久病的臨床中,均可見“多風”的記載,本文通過有關醫家的臨床病案,分析各病證的發病機理、用藥特點等,以探研“久病多風”的臨床治療。 【關鍵詞】久病多風臨床治驗探討研究 患病日久不癒或長期反覆發作,既給病人帶來痛苦,也影響生活質量。多年來,中醫對於久病多從正虛、血瘀、痰濁等方面論治。筆者在研究歷代文獻及臨床經驗的基礎上曾提出過“久病多風”的論點。現通過有關醫家的臨床病案,以探研“久病多風”的臨床治療。 1 外風 1.1頭痛 案例:(1)劉某,女,42歲。患頭痛5年,初起感冒頭痛,因頭痛輕微而未加以治療,後頭痛反覆發作,痛勢漸劇,痛無定處,以偏頭痛較多,伴有嘔吐、失眠,每因天氣冷熱變化或情志刺激而誘發。西醫查頭顱CT及腦電圖未見異常,經多方治療效果不佳。舌質淡紅、苔厚,脈弦細。診為風邪阻絡,濕濁內蘊,治用疏風除濕,通絡止痛,養血益氣。處方:荊芥12g,防風12g,羌活12g,白芷12g,川芎6g,蔓荊子12g,柴胡12g,薄荷6g,蒼朮12g,法半夏12g,白芍15g,酸棗仁15g,炙甘草6g。上方連服6劑,頭痛大減,嘔吐已止,睡眠好轉;效不更方,繼續服原方12劑,諸症皆平。隨訪未見復發。 分析:《雜病源流犀燭?頭痛源流》曰:“巔頂之上,惟風可到。”《臨証指南醫案》曰:“傷于風者,上先受之,故必頭痛。”《普濟方》曰:“氣血俱虛,風邪傷于陽經,入于腦中,則令人頭痛”。本証初起為感受風邪,阻滯經絡氣血而作痛,因輕視而未作治療,致使風邪留戀不去,潛伏其間,更傷其正,故有脈弦細之徵;遇氣候變化或情志不暢而誘發。方以荊芥、防風、羌活、白芷、川芎、蔓荊子、柴胡、薄荷等宣肺疏風、通絡止痛,重用酸棗仁養肝血、安心神,并配炙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藥性,蒼朮、法半夏祛濕和中以治濕濁內蘊諸症。辨証施治,則諸症皆平。 1.2. 泄瀉

太全了,各种痛症的针灸治疗

太全了,各种痛症的针灸治疗 太全了,各种痛症的针灸治疗 今天分享一个超有用、超全面的东西——各种痛症的针灸治疗(歌赋),而且都是只选一两个穴位哦。 1.腕痛太溪肘阴陵 手腕痛,针刺太溪穴(手腕与脚踝相应)手肘部痛,针刺阴陵泉(肘部与膝部相对应)2.肩刺条口中渚颈肩部疼痛,针刺条口穴颈部疼痛,针刺中渚3.背痛内环腰印上 此句涉及两个穴位,内环穴、印上穴。现在的针灸书上基本上见不到这两个穴位,有说印上穴为印堂穴上一寸,又有说印上穴即是人中穴。无从考究,故不解释。 4.手麻后溪透劳宫劳宫分内、外劳宫,内外相对手掌发麻,针刺后溪穴,朝劳宫穴方向透刺 5.颞颌关节手三里 颞颌部关节疼痛,针刺手三里穴 6.髋求合谷跟大陵

虎口,合谷穴髋部疼痛,针刺合谷和大陵穴 7.肋间丘墟膝曲池肋部疼痛,针刺丘墟和曲池穴 8.踝痛合谷泻无踪 踝关节部位疼痛,针刺合谷。和第一条痛,上下交叉取穴。 9.头痛前针中脘穴 前额头痛,针刺中脘穴 10.后寻至阴偏太冲 后脑头痛,针刺至阴穴 偏头痛,针刺太冲穴11.胃痛中脘胆胆囊 胃痛,针刺中脘 胆囊部疼痛,针刺胆囊穴

12.急腹三里肾精灵 腹痛,针刺足三里 肾绞痛,针刺精灵穴 13.上牙下关下合谷 上牙痛,针刺下关穴 下牙痛,针刺合谷穴14.咽痛廉泉目光明 咽喉部疼痛,针刺廉泉穴 眼睛痛,针刺光明穴15.臀针奇穴向腋窝 奇穴,一般指经外奇穴,此句不知所指,故不解释。 16.网球肘泻冲阳轻 网球肘痛,刺冲阳穴

17.痛经十七椎下刺 痛经,针刺第五腰椎下 18.口疮玉枕不留情 口疮,针刺玉枕穴 19.乳痛肩井痔支沟 乳房痛,针刺肩井穴 痔疮痛,针刺支沟穴 20.休厥失语刺人中 晕厥,针刺人中(老百姓直接掐人中) 21.扁桃体炎二商血 扁桃体发炎,针刺少商、商阳穴。少商穴,在前面日志提过,在这不解释。

针灸秘传十八绝招

针灸秘传十八绝招 一、身柱妙用 部位:在脊椎正中线上,于第三、四胸椎棘突的中间凹陷处取穴。采取坐位,俯首取穴。 针法:用1.5寸28号针(长4.5cm,直径0.32mm)对准穴位直刺,不可稍偏,针尖下边有抵抗,针尖达到脊椎骨膜上边为度。如果针下空软,那是针刺偏了,急宜提出向穴位直刺,如果刺偏而误入胸膜则有发生气胸的危险。 针进到应刺的深度则停止,使针身正直不偏不歪,留针20分钟至30分钟。起针时先动摇针柄,感到针体松动时以不紧不慢的手法拔出,即用消毒干棉球压住片刻。 作用: (一)增加强壮 1.先天不足或后天亏损者; 2.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者; 3.多次针灸不效者。 (二)预防感冒 1.冷天、大风天外出以前针之; 2.感冒流行发生季节; 3.同室的人有感冒时; 4.经常好感冒的人。 (三)抗高烧 1.感冒高烧至39℃者,针后半小时汗出烧退,轻松愉快。 2.常发低烧者。 (四)小儿疾患 小儿疳疾、惊风、便溏、虫积。可用艾卷灸身柱穴十分钟,每日1次。连续3—7天。 病例举要: 1、高烧 1984年,光明函授大学召开筹备会议时,夜间一代表突发高烧,为针身柱穴。半小时后,周身大汗而烧退。 2、感冒

辽宁中医学院一教研室,4位教师,经常感冒。每人针身柱3次,从此竟不再感冒。 因此,针刺身柱穴对预防流行感冒,多次实验有效。 二、针刺后遗痛 有一种病人主诉:周身某处作痛,视之皮肤如常,其痛处恰在穴位上。问其原因由于针灸后所发生。询问原治疗医生,针处既然没有改变,医生也无法解决也不能算做治疗失误,但患者确实疼痛。我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在发生疼痛穴位的相对处针之。例如内关痛针外关,阳陵泉痛针阴陵泉,如果两穴对得准确无不应针而愈。无以名之,故名为“针灸后遗痛”。 病例举要: 王XX,女,50岁,家庭妇女 主诉:左手腕内侧有——小块疼痛,由于怔忡失眠,医生曾作针灸,病愈而此局部痛,其痛可以忍受,但干扰日常生活。曾去询问原治疗医生,无法解决。针处既无红肿,医生也无责任,但其疼不止,服药无效。我试用相对缪刺而愈。类似这样的病例不胜枚举。 三、大接经 《内经◎海论》中叙述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分布周身各处,上悬贯于脑,内联于脏腑,畅气血往来,各经保持相对的平衡,自然无病。经络不平衡,人就会生病,经过针灸多次而不效的疾病,可用大接经的针刺方法。 具体做法是,只用一根l寸长的28号针,每次只针一侧,针刺十二经的原穴和络穴,依照经络循行的顺序各穴只刺一下而不留针。每次只针一侧,下次针另一侧。共针4次,久病则由原穴到络穴,新病则由络穴到原穴。 (一)由原穴到络穴 肺原[太渊]——大肠络[偏历]——胃原[冲阳]——脾络[公孙]——心原[神门]——小肠络[支正]——膀胱原[京骨]——肾络[大钟]——心包络[大陵]——三焦络[外关]——胆原[丘墟]——肝络[蠡沟]。 (二)由络穴到原穴 肺络[列缺]——大肠原[合谷]——胃络[丰隆]——脾原[太白]——心络[通里]——小肠原[腕骨]——膀胱络[飞扬]——肾原[太溪]——心包络[内关]——三焦原[阳池]——胆络[光明]——肝原[太冲]。 案例举要: 刘X,男,40岁,某设计院会计师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和25个放血疗法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和25个放血疗法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 1.急性腰扭伤:针刺人中向鼻根15度进针强刺激,同时嘱咐患者转动腰部。1次即愈! 2.失语:刺双侧涌泉,亦可电针。一般1-2次即可痊愈。 3.偏头痛:颔厌透悬颅、悬厘。针患侧或双侧,留针30分钟。一般1次愈。 4.急性心肌梗死:直刺双侧内关,强刺激2分钟再留针15分钟。1次即显效或痊愈。 5.落枕:后溪透劳宫。病程短者1次即愈。 6.舌伸不缩症:针内关,直刺或齐刺。1次显效或痊愈。 7.心悸:神门穴快速刺入0.3-0.5寸,得气后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日1次。3-5次即愈。配合针刺内关效果理佳。 8.鼻炎:深透印堂向鼻根透刺0.5-1寸,一般1次显效,3-10次痊愈。有效率96%。 9.急性扁桃体炎:刺血双侧少商,放血1ml左右。一般1-5次痊愈,有效率97%。亦可以用青霉素皮试液每穴刺入2mm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度,然后各穴注入0.1ml,日2次。4-6次愈。有效率100%。 10.自闭:舌针心穴、神根穴(舌底下系带根部凹陷中),日2次。6次为1疗程。3-20次愈。 11.流泪不止症:针承泣(患侧)、肝俞、太冲,日1次1-3次显效。配合内服中药可较快痊愈。 12.呃逆:艾灸中脘、胃俞,每穴7-49壮。一般1次愈。 13.鸡眼:火针烧红快速刺入鸡眼根部等患者感到疼痛时将针拔出,针后局部涂碘酒,贴上胶布,1-4周鸡眼会自行脱落,有效率96%。 14.闭经:针长强,进针1.5-2寸,留针30分钟。1-2次愈,若未愈为无效。 15.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针刺隐白。1-2次愈! 16.脱肛:百会进针2寸沿皮刺,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一般1次即痊愈。 17.强直性脊椎炎:针刺人中、长强、涌泉,配合舌针肝穴、心穴。1次显效,1-5次痊愈。 18.癫闲:舌针心穴、肝穴,日1次。轻者一般3-10次痊愈。重者加服中药。 19.喉风闭塞:针刺双侧合谷透劳宫,一般1次即愈。或刺内关穴亦效,也可以配合三棱针刺血双侧少商效果更佳! 20.胃痛:针刺血海,可以当即止痛。胃下垂痛者针刺升胃穴(脐侧2指寸的天枢穴上方2寸处即是)斜刺。 刺血心得体会 一、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

传统针刺助产处方_合谷_三阴交穴_优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 M 2009年9月第32卷第3期Sep 12009,Vol 132,No 13 传统针刺助产处方(合谷2三阴交穴) 优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陈滢如 马良宵 朱江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北京 100029) 摘 要:目的:回顾本课题组于1996~2008年完成的传统针灸助产处方(合谷2三阴交)优化研究, 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方法:收集本课题组发表的相关论文21篇,从文献、临床、基础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全面总结与分析。结果:文献研究:在临床使用的下胎穴中,从古至今合谷、三阴交穴均位列第一;临床研究:电针合谷2三阴交穴可促进子宫协调收缩、缩短产程、增强药流;基础研究:上述作用的发挥可能与有效地抑制子宫无序收缩、增强子宫有效收缩、影响机体内前列腺素E 2、雌二醇等激素水平有关;总结出不同针刺顺序、下针先后的间隔时间、不同留针时间、不同电针连线方式、不同电针刺激参数均对疗效产生影响;经过临床2基础2临床的反复研究、探讨和验证,获得该处方的初步优化方案:先合谷穴20m in,后加三阴交穴5m in,电针采用非同侧连线。结论:传统针灸助产处方(合谷2三阴交)在促进分娩,增强药物流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其电针参数可进一步筛选;作用机理可从促进子宫收缩,促进宫颈成熟的分子生物学角度深入探讨。 关键词:针灸处方;合谷;三阴交;助产中图分类号:R245;R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0668(2009)032000420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课题(No .2006B504503) 作者简介:陈滢如,女,1981年生,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朱江,女,1954年生,教授;研究方向:针灸妇科研究,经 穴特异性研究。 Revi ew and Prospect of Studi es on Opti m i zi n g a Cl assi c Acupuncture For mul a for Pro moti n g Labor CH EN Ying 2ru,MA L iang 2xiao,ZHU J ia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 Abstract:O bjecti ve:T o revie w the studies on op ti m izing a classic acupuncture for mula (L I 42SP6)f or p r omoting labor,which have been done by our research gr oup fr om 1996t o 2008,and t o gain a pers pective on the further re 2search directi ons 1Methods:Total 21papers published by our research gr oup were consulted s o as t o su mmarize and analyze those fr om the vie ws of literature study,clinical study and mechanis m study 1Results:The literature studies showed that fr om the ancient ti m es till now,L I 4and SP6wer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acupoints for aborti on or p r omoting labor in the clinic 1The clinical studies suggested that electr oacupunture (E A )at Hegu (L I 4)and Sany 2injiao (SP6)could increase the uterine contracti on,shorten the p r ocess of labor,and i m p r ove the effects of me 2dicinal 2induced aborti on 1Itsmechanis m m ight be related t o inhibiting the dis ordered uterine contracti on,enhancing the effective uterine contracti on,and increasing the seru m levels of PGE 2and E 2res pectively 1The effects of nee 2 ? 4?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带图)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穴位定位主治操作图解 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 侧凹陷处 1肺系实热证2肘臂 挛痛 3急证(吐泻,中暑, 小儿惊风) 直刺0.8-1.2寸 或点刺出血 孔最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 上, 腕横纹上7寸处 1肺系病证 2肘臂挛痛。直刺0.5~l寸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 腕横纺上1.5寸 1肺系病证 2头项部疾患(头、牙、 项部、口眼) 向上斜刺0.5-0.8寸 鱼际第1掌骨中点桡侧, 赤折肉际处 1肺系热性病(失音) 2小儿疳积 直刺0.5~0.8寸 小儿疳积用割治法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 0.1寸 1肺系实热证(咽喉、 鼻、高热) 2昏迷、癫狂 浅刺0.1寸 或点刺出血 商阳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 0.1寸 1五官疾患(齿痛、咽 喉肿痛) 2急证(热病、昏迷) 浅刺0.1寸 或点刺出血 合谷手背第1、2间, 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1头面五官诸疾 2外感 3热病(无汗或有汗) 4妇产科病(经闭、滞 产) 直刺0.5-1.0寸 半握拳 孕妇不宜

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肘横纹下2寸 1上肢病证 2腹痛、腹泻3齿痛, 颊肿 直刺0.8-1.2寸 曲池屈肘成直角,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 外上髁连线中点 1上肢病证 2热病3高血压 4癫狂5肠胃病 5五官热性病 6皮肤外科(瘾疹,湿 疹,瘰疬) 直刺0.5-1.0寸 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 间; 三角肌肉上部中央, 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凹 陷处 1上肢病证 2瘾疹直刺0.8-1.5寸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 寸, 鼻唇沟中 1局部病证(鼻塞,鼻 衄,口歪) 2胆道蛔虫症 向内上方斜刺或平 刺0.3-0.5寸 地仓口角旁约0.4寸, 上直对瞳孔 局部病证(口角歪斜, 流涎、三叉神经) 刺或平刺0.8寸, 可向颊车穴透刺 下关耳屏前, 下颌骨髁状突前方, 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 凹陷中, 闭口取穴 1面口病 2耳部疾病 直刺0.5-1.0寸, 留针时不可张口 头维额角发际上0.5寸, 头正中线旁4.5寸 头目病(头痛,目眩, 目痛) 平刺0.5-1.0寸

针灸处方集锦

针灸处方 内科病症 1.感冒:处方:风池大椎外关列缺合谷 2.咳嗽:处方:以手太阴肺经腧穴和肺的俞、募穴为主。肺俞中府列缺太渊 3.股外侧皮神经炎:处方:股外侧局部和足少阳胆经腧穴为主。风市环跳伏兔血海阿是穴 4.三叉神经痛:处方: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四白下关地仓攒竹合谷太冲内庭 5.泄泻:处方:以大肠的俞、募、下合穴为主。神阙天枢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 6.癃闭:处方:以足太阴脾经腧穴为主。关元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 7.尿失禁:处方:以肾和膀胱的俞、募穴为主。中极膀胱俞肾俞三阴交 8.痢疾:处方:以大肠的募穴、下合穴为主。合谷天枢上巨虚阴陵泉 9.黄疸:处方:胆俞阳陵泉阴陵泉至阳 10.淋证:处方:以足太阴脾经腧穴和膀胱的俞、募穴为主。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 11.水肿:处方:水分水道三焦俞委阳阴陵泉 12.胁痛:处方: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13.腹痛:处方:以任脉和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中脘足三里天枢关元 14.坐骨神经痛:处方:以足太阳、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⑴足太阳经型:环跳阳陵泉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 ⑵足少阳经型:环跳阳陵泉风市膝阳关阳辅悬钟足临泣 15.眩晕:处方:以头部和足少阳经腧穴为主。百会风池头维太阳悬钟 16.震颤麻痹:处方:百会四神聪风池合谷太冲阳陵泉 17.胃痛:处方: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梁丘 18.呕吐:处方:中脘胃俞足三里内关 19.胃下垂:处方:以任脉腧穴和脾、胃的背俞穴为主。中脘胃俞足三里脾俞气海百会 20.糖尿病:处方:以相应背俞穴为主。肺俞脾俞胃俞肾俞胃脘下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21.呃逆:处方:以任脉腧穴为主。膈俞内关中脘天突膻中足三里 22. 失眠:处方:神门内关百会安眠 23.疟疾:处方:大椎陶道中渚间使后溪 24.哮喘:处方:手太阴肺经腧穴和肺的俞、募穴为主。肺俞中府天突膻中孔最定喘丰隆 25.癔病:处方:以手、足厥阴经腧穴为主。神门大陵内关期门心俞合谷太冲 26.腰痛: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委中肾俞大肠俞(腰三针)腰阳关阿是穴脊中 27.头痛:处方: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 ⑴阳明头痛:印堂上星阳白攒竹透鱼腰及丝竹空合谷内庭 ⑵少阳头痛:太阳丝竹空角孙率谷风池外关足临泣 ⑶太阳头痛:天柱风池后溪申脉昆仑 ⑷厥阴头痛:百会通天太冲行间太溪涌泉

祖传针灸常用处方整理版

祖传针灸常用处方整理版 祖传针灸常用处方整理版 1快速无痛进针法,26号不锈钢针,酒精消毒无菌操作。 2、“龙眼泻,凤眼补”:术者与患者对面位置捻针, 双手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其拇指与食指间所形成的空隙似龙眼,即为泻法; 双手大指向后食指向前,其拇指与食指间所形成的空隙似凤眼,即为补法。 3、任督脉的补泻捻转方向则男女各有不同: 因为男子背阳腹阴,女子背阴腹阳,所以以男左女右分补泻。 男子任督脉的补泻捻转方向同左侧半身腧穴捻转补泻方向; 女子任督脉的补泻捻转方向同右侧半身腧穴捻转补泻方向。 4、捻转方向:因为均为向一个方向捻转,能起到滞针的作用而增强疗效。 5、补法:刺激力度较轻,捻转角度较小,捻补后不留针,不等针感消失即拔针; 泻法: 刺激力度较重,捻转角度较大,捻补后需留针,等到针感消失方拔针。 6、烧山火与透天凉: 烧山火:将针刺入腧穴应刺的深度,得气后,拇食二指向补的方向紧搓,捏着 针柄不动,然后指力均匀的适度适量向下按压(针身并未改变原来的深度),约 0.5,1分钟后,其温热感便可逐渐产生,具有温补之功效;若烧山火用于温散寒 邪,则拇食二指向泻的方向紧搓,捏着针柄不动,然后指力向下按压,使之逐渐产生温热感。 透天凉:将针刺入腧穴应刺的深度,得气后,拇食二指向泻的方向紧搓,捏着 针柄不动,然后指力均匀的适度适量向上提针(针身并未改变原来的深度),约 0.5,1分钟后,其清凉感便可逐渐产生,具有清凉之功效;若透天凉用于滋阴清

热,则拇食二指向补的方向紧搓,捏着针柄不动,然后指力向上提针,使之逐渐产生清凉感。 7、补泻时间及补泻的量: 施用补法,得气后,连续捻补3,5分钟后拔针,即补法不留针。 施用泻法,需留针。留针时间为20,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10分钟捻泻一次,每次捻泻约0.5,1分钟,如此可以捻泻2,4次。当最后一次捻泻后须留针3,5分钟,待针感消失后方可拔针, 若用补法配合烧山火,在连续捻补后即刻配用; 若用泻法配合烧山火,在留针期间捻泻后配用。 若用泻法配合透天凉,在留针期间捻泻后配用。 先泻后补之法是:得气后,连续捻泻1,2分钟,留针10分钟,然后连续捻补3,5分钟就即刻拔针。 一般来说,患野取穴捻补、捻泻均宜少; 循经取穴捻补、捻泻均宜多; 辨证取穴捻补、捻泻应更多。 补法捻补时间宜长,量宜轻,泻法捻补时间宜短,量宜重。 8、针治间隔时间,一般为隔日或隔2日针治一次,必要时可每日针治一次。补益类 方名 穴位 手法 益气补中方 针补双合谷、足三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