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上海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方程式整理

最新上海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方程式整理

最新上海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方程式整理
最新上海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方程式整理

一、烃

1.甲烷

烷烃通式:C n H 2n -2(n ≥1) ⑴氧化反应

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 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⑵取代反应

一氯甲烷:CH 4+Cl 2 CH 3Cl+HCl

二氯甲烷:CH 3Cl+Cl 2 CH 2Cl 2+HCl

三氯甲烷: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又叫氯仿)

四氯化碳:CHCl 3+Cl 2 CCl 4+HCl

2.乙烯

乙烯的制取:CH 3CH 2OH H 2C=CH 2↑+H 2O

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副反应:2CH 3CH 2

OH CH 3CH 2OCH 2CH 3

烯烃通式:C n H 2n (n ≥2) ⑴氧化反应

乙烯的燃烧:C 2H 4 +3O 2 2CO 2+2H 2O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⑵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 2C=CH 2+Br 2 CH 2Br —CH 2Br

与氢气加成:H 2C=CH 2+H 2 CH 3CH 3

与氯化氢加成: H 2C=CH 2+HCl CH 3CH 2Cl

与水加成:H 2C=CH 2+H 2O CH 3CH 2OH

⑶聚合反应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H 2C=CH n

3.乙炔

乙炔的制取:CaC 2+2H 2O CH ↑+Ca(OH)2

(电石的制备:CaO+3C CaC 2+CO↑)

烯烃通式:C n H 2n-2 (n ≥2) ⑴氧化反应

乙炔的燃烧:C 2H 2+5O 2 4CO 2+2H 2O 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⑵加成反应 点燃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浓硫酸

170℃ 点燃

催化剂

△ 一定条件

2-CH 2 图1 乙烯的制取

点燃

浓硫酸

140℃

一定条件

2500℃~3000℃

电炉

与溴水加成:HC ≡CH+Br 2 HC=CH Br

CHBr=CHBr+Br 2 CHBr 2—CHBr 2

与氢气加成:

HC ≡CH+H 2

H 2C=CH 2

与氯化氢加成:HC ≡CH+HCl CH 2=CHCl

⑶聚合反应

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 CH 2 n

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n HC ≡ n

4.苯

苯的同系物通式:C n H 2n-6(n ≥6) ⑴氧化反应

苯的燃烧:2C 6H 6+15O 2 12CO 2+6H 2O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因化学反应而褪色。 ⑵取代反应

①苯与液溴反应

(溴苯) ②硝化反应

+HO —NO 2 +H 2O

(硝基苯) ⑶加成反应

(环己烷)。

5.甲苯 ⑴氧化反应

甲苯的燃烧:C 7H 8+9O 2 7CO 2+4H 2O

甲苯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⑵取代反应

2,4,6-三硝基甲苯,简称三硝基甲苯,又叫梯恩梯(TNT ),

催化剂

△ Br 2—CH

Cl CH=CH

点燃

点燃

+Br +HBr

Br

浓H 2SO 4 60℃ —NO 2

+3H CH 3 | +3HNO 3 浓硫酸

O 2

N — CH 3 | —NO 2 | NO 2

+3H 2O 一定条件

6.石油和石油产品概述

1681883416H C H C H C +?→??

84104188H C H C H C +?→?? 634104H C CH H C +?→?? 6242104H C H C H C +?→??

二、含氧有机物

7.乙醇

饱和一元醇通式:C n H 2n+2O (n ≥1) ⑴与钠反应

乙醇与钠反应: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乙醇钠) ⑵氧化反应

乙醇的燃烧:2C 2H 6O+3O 2 4CO 2+6H 2O

乙醇的催化氧化:2CH 3CH 2OH+O 2 2CH 3CHO+2H 2O (乙醛)

催化剂

点燃

⑶消除反应

乙醇在浓硫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到170℃生成乙烯。

注意:该反应加热到140℃时,乙醇进行另一种脱水方式,生成乙醚。

2C 2H 5OH C 2H 5—O —C 2H 5+H 2O (乙醚)

8.甲醛

饱和一元醛通式:C n H 2n O (n ≥1)

甲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⑴加成反应

甲醛与氢气反应: H —C —H+H 2 CH 3OH ⑵氧化反应

甲醛与氧气反应: 2H —C —H+O 2 2HCOOH (甲酸)

甲醛的燃烧:2CH 2O+2O 2 2CO 2+2H 2O

甲醛的银镜反应:

HCHO +2Ag(NH 3)2OH HCOONH 4+2Ag+3NH 3+H 2O (甲酸铵)

注意:硝酸银与氨水配制而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Ag(NH 3)2OH (氢氧化二氨合银), 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可以氧化乙醛,生成Ag 。有关制备的方程式: Ag ++NH 3·H 2O →AgOH ↓++

4NH AgOH+2NH 3·H 2O →[Ag(NH 3)2]OH+2H 2O

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HCHO+2Cu(OH)2 HCOOH+Cu 2O ↓+2H 2O

9.乙醛

乙醛是无色无味,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20.8℃,密度比水小,易挥发。

⑴加成反应

乙醛与氢气反应:CH 3—C —H+H 2 CH 3CH 2OH ⑵氧化反应

乙醛与氧气反应:2CH 3—C —H+O 2 2CH 3COOH (乙酸)

乙醛的银镜反应:

CH 3CHO +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3NH 3+H 2O (乙酸铵)

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CH 3CHO+2Cu(OH)2 CH 3COOH+Cu 2O ↓+2H 2O

10.乙酸

饱和一元羧酸通式:C n H 2n O 2(n ≥1) ⑴乙酸的酸性 O || 催化剂 △

O || 催化剂 △ 水浴

加热 △

O || 催化剂 △

O || 催化剂 △ 水浴

加热

点燃

乙酸的电离:CH 3COOH

CH 3COO -

+H +

2CH 3COOH +Mg (CH 3COO)2Mg +H 2↑

2CH 3COOH +CaCO 3 (CH 3COO)2Ca +H 2O +CO 2↑

CH 3COOH +NaOH CH 3COONa +H 2O ⑵酯化反应

CH 3—C —OH+C 2H 5—OH CH 3—C —OC 2H 5+H 2O (乙酸乙酯)

注意: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11.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是一种带有香味的物色油状液体。 ⑴水解反应

CH 3COOC 2H 5+H 2O CH 3COOH+C 2H 5OH ⑵中和反应

CH 3COOC 2H 5+NaOH CH 3COONa+C 2H 5OH

三、烃的衍生物的转化

四、常见有机反应的类型

1. 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⑴卤代: O ||

浓硫酸 △ 无机酸

⑵硝化:

⑶磺化:

⑷分子间脱水:

2. 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⑴碳碳双键的加成:

⑵碳碳三键的加成:

⑶醛基的加成:

⑷苯环的加成:

3. 加成聚合(加聚)反应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不饱和化合物聚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⑴丙烯加聚:

⑵二烯烃加聚:

4. 消除反应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

5. 氧化还原反应

在有机化学中,通常把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反之,加氢或去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⑴氧化反应:

⑵还原反应:

6. 酯化反应(亦是取代反应)

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7. 裂化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长链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短链烃的反应。

五、通过计算推断有机物的化学式

1.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推断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先进行定性和定量实验,计算出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求分子式。然后再根据该有机物的性质、推导出结构。

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一般过程归纳如下:

2.常用的化学计算的定量关系

-CHO~2Ag、

-CHO~2Cu(OH)2~Cu2O、

-OH~Na~0.5H2、

-COOH~Na~0.5H2

C=C~H2、C≡C~2H2、苯环~3H2、-CHO~H2

上海高中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上海高中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 ) ≤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 ②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 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 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⑤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 3.有机物的状态[ 常温常压( 1 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 ≤ 4 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 )4]亦为气态 3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 ,.沸.点.为.-.2..4..2.℃.).甲.醛.(.H.C.H.O.,.沸.点.为.-.2.1.℃.). (2)液态:一般N(C)在5~16 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 H3(CH2)4CH3 甲醇CH3OH 甲酸HCOOH 乙醛CH3CHO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固态:一般N(C)在17 或17 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C12 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 ☆多羟基有机物如甘油、葡萄糖等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生成绛蓝色溶液; ☆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5.有机物的气味 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 ☆甲烷无味 ☆乙烯稍有甜味( 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 ☆乙炔无味

高中有机化学常用反应方程式汇总(免费)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 催化剂 高中有機化學方程式匯總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OH 10. CH 2 = CH 2—CH 2Br 11. CH 2 = CH 23 12. nCH 2 = CH 2 ] n 13. nCH 22] n 14. 2CH 2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2 +H 2O H+H 2O

NaOH H 2 O 醇 △ 催化剂 △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140℃ 催化剂 △ 24. + 3H 2 -NO 22O 26. 3CH ≡CH 27. CH 3CH 2Br + H 2O CH 3CH 2OH + HBr 28. CH 3CH 2Br + NaOH CH 3CH 2OH + NaBr 29. CH 3CH 2Br+ NaOH CH 2 = CH 2 + NaBr +H 2O 30.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 + H 2↑ 31. 2CH 3CH 2OH+O 2 2CH 3CHO + 2H 2O 32.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33.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2O 2O O 3O + 2O+CO 3 37 38. CH 339. 2CH 340. CH 34+2Ag ↓+3NH 3+H 2O 41CH 3O 42. 2CH 3COOH+2Na 2CH 3COONa+H 2↑ 43.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

(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烃 1.甲烷 烷烃通式:C n H 2n -2 (1)氧化反应 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 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 一氯甲烷:CH 4+Cl 2 CH 3Cl+HCl 二氯甲烷:CH 3Cl+Cl 2 CH 2Cl 2+HCl 三氯甲烷: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又叫氯仿) 四氯化碳:CHCl 3+Cl 2 CCl 4+HCl 2.乙烯 乙烯的制取:CH 3CH 2OH H 2 烯烃通式:C n H 2n (1)氧化反应 乙烯的燃烧:H 2C=CH 2+3O 2 2CO 2(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 2C=CH 2+Br 2 CH 2Br —CH 2Br 与氢气加成:H 2C=CH 2+H 2 CH 3CH 3 与氯化氢加成: H 2C=CH 2+HCl CH 3CH 2Cl 与水加成:H 2C=CH 2+H 2O CH 3CH 2OH 点燃 光 光 光 光 浓硫酸 170℃ 高温 催化剂 △ 图1 乙烯的制取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H 2 3.乙炔 乙炔的制取:CaC 2+2H 2O HC ≡CH ↑+Ca(OH)2 (1)氧化反应 乙炔的燃烧:HC ≡CH+5O 2 4CO 2+2H 2O 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C ≡CH+Br 2 HC=CH B r CHBr=CHBr+Br 2 CHBr 2—CHBr 2 与氢气加成:HC ≡CH+H 2 H 2C=CH 2 与氯化氢加成:HC ≡CH+HCl CH 2=CHCl (3)聚合反应 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 CH 2 n CH n 4.苯 苯的同系物通式:C n H 2n-6 (1)氧化反应 苯的燃烧:2C 6H 6+15O 2 12CO 2+6H 2O 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H 2-CH 2 点燃 图2 乙炔的制取 催化剂 △ Br CH 2—CH Cl CH=CH 点燃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3分) 1. (2分)化学无处不在,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A . 食盐既可以做调味剂,又可以做防腐剂 B . 纯碱既可以做清洗品,又可以做发酵粉 C . 漂白粉既可以做消毒剂,又可以做漂白剂 D . 酒精既可以做饮料,又可以做燃料 2. (2分) (2016高三上·吉安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Li2O ②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③盐酸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④Fe(OH)3、FeCl2、H2SiO3都不能直接用化合反应制备 ⑤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它具有漂白性.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 3. (2分) (2016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B . Al、Fe、Cu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 . 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

D .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则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4. (2分) (2020高一上·石嘴山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B . 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Cl3溶液和FeCl2溶液 C . 除去FeCl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Cl3 ,可加入足量铜粉,然后过滤 D . 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不仅有MgO,还有Mg3N2 5. (2分) (2016高三上·襄阳期中)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滴加KI溶液时,当有2molI﹣参加反应,则生成1mol白色沉淀 B . 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氧化性 C . 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H2SO4是氧化产物 D . 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还原性:Cu+>I﹣>SO2 6. (2分) (2019高一下·嘉兴期末) 向100 mL FeI2溶液中逐渐通入Cl2 ,其中n(I2)、n(Fe3+)随通入n(Cl2)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还原性强弱:Fe2+

高中化学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

高中化学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 一、非金属单质(F2,Cl2,O2,S,N2,P,C,Si,H) 1、氧化性: F2+H2===2HF (阴暗处爆炸) F2+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XeF4是强氧化剂,能将Mn2+氧化为MnO4–) nF2+2M===2MFn(M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2H2O===4HF+O2 (水是还原剂) 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 F2+2NaBr===2NaF+Br2 F2+2NaI===2NaF+I2 7F2(过量)+I2===2IF7 F2+Cl2(等体积)===2ClF (ClF属于类卤素:ClF+H2O==HF+HClO ) 3F2(过量)+Cl2===2ClF3 (ClF3+3H2O==3HF+HClO3 ) Cl2+H22HCl (将H2在Cl2点燃;混合点燃、加热、光照发生爆炸) 3Cl2+2P2PCl3Cl2+PCl3PCl5Cl2+2Na2NaCl 3Cl2+2Fe2FeCl3Cl2+Cu CuCl2 Cl2+2FeCl2===2FeCl3(在水溶液中:Cl2+2Fe2+===2Fe3++3Cl-) Cl2+2NaBr===2NaCl+Br2Cl2+2Br-=2Cl-+Br2 Cl2+2KI===2KCl+I2Cl2+2I-=2Cl-+I2 3Cl2(过量)+2KI+3H2O===6H Cl+KIO3 3Cl2+I–+3H2O=6H++6Cl–+IO3– 5Cl2+I2+6H2O===2HIO3+10HCl 5Cl2+I2+6H2O=10Cl–+IO3–+12H+ Cl2+Na2S===2NaCl+S↓Cl2+S2–=2Cl–+S↓ Cl2+H2S===2HCl+S↓(水溶液中:Cl2+H2S=2H++2Cl–+S↓ Cl2+SO2+2H2O===H2SO4+2HCl Cl2+SO2+2H2O=4H++SO42–+2Cl– Cl2+H2O2===2HCl+O2Cl2+H2O2=2H++Cl–+O2 2O2+3Fe Fe3O4O2+K===KO2 S+H2H2S 2S+C CS2S+Zn ZnS S+Fe FeS (既能由单质制取,又能由离子制取) S+2Cu Cu2S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3S+2Al Al2S3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大全)

天堂de 果冻专业贡献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140℃ △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2OH 10. CH 2 = CH 23—CH 2 Br 11. CH 2 = CH 2CH 3 12. nCH 2 = CH 2 ] n 13. nCH 22-CH=CH-CH 2] n 14. 2CH 23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 Br 222. + HO 2 +H 2O 23. + HO 3H+H 2O 24. + 3H 2O 26. 3CH ≡27. CH 3CH 228. CH 3CH 229. CH 3CH 22O 30.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 + H 2↑ 31. 2CH 3CH 2OH+O 2 2CH 3CHO + 2H 2O 32.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33.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34. 2O 35. 2O -+H 3O + 23 37 38. CH 339. 2CH 340. CH 34 +2Ag ↓+3NH 3+H 2O 41CH 3CHO+2Cu(OH)2 CH 3COOH+Cu 2O ↓+2H 2O 42. 2CH 3COOH+2Na CH 3COONa+H 2↑ 43.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 44. CH 3COOH+NaHCO 3 CH 3COONa+H 2O+CO 2↑ 45. CH 3COOH + NaOH CH 3COONa + H 2O 46. 2CH 3COOH + Cu(OH)2 (CH 3COO)2Cu + 2H 2O 47.CH 3COOH+CH 3CH 23COOCH 2CH 3 +H 2O 48. 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 2OH 49. nOHCH 2CH 22H 2O 50. C 6H 12O 6 (s) + 6O 2 (g) 6CO 2 (g) + 6H 2O (l) 51. C 6H 12O 6 2CH 3CH 2OH + 2CO 2 52. C 12H 22O 11+H 2O C 6H 12O 6+ 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53. C 12H 22O 11 + H 2O 2C 6H 12O 6 麦芽唐 葡萄糖 54. (C 6H 10O 5)n + nH 2O n C 6H 12O 6 淀粉 葡萄糖 55. (C 6H 10O 5)n + nH 2O n C 6H 12O 6 纤维素 葡萄糖 56.C 17H 33COO-CH 2 C 17H 35COO-CH 2 C 17H 33COO-CH +3H 2 C 17H 35COO-CH C 17H 33COO-CH 2 C 17H 352 57. C 17H 35COO-CH 2 CH 2-OH C 17H 35COO-CH +3NaOH COOH+ CH-OH C 17H 35COO-CH 2 58. CH 2OH COOH CH 2OH COOH

高中常用化学方程式

无机化学 一、碱金属 ( Li 、 Na、 K、 Rb、 Cs ) 1. 钠放在空气中: 4Na+O2===2Na2O(金属钠表面很快变暗) 2. 钠在空气中燃烧:(淡黄色固体) 3. 钠与水反应: 2Na+2HO===2NaOH+H↑(浮、熔、游、响) 4. 钠与硫酸铜盐溶液反应: 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 5. 氧化钠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6.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Na2O+CO2===Na2CO3 7.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过氧化钠即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8.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2O2+2CO===2Na2CO3+O2 (常用于呼吸面具、潜水艇作供氧剂) 9. 过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 2Na2O2+2H2SO4===2NaSO4+2H2O+O2↑ 10. 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2CO3+2HCl===2NaCl+HO+CO2↑ 11. 纯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Na2CO3+HCl===NaHCO3+NaCl 12. 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 13. 小苏打固体受热分解: 14. 小苏打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NaHCO3+ NaOH===Na2CO3+ H2O 15. 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 4Li+O 2===2Li 2O(仅生成氧化锂) 16. 小苏打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 17. 金属钠与硫粉混合爆炸: 2Na+S===NaS(不需要任何条件) 二、镁.铝.铁 1. 氧气作用: 2. 镁与氮气作用: 3. 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CO2不能用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4. 镁与稀硫酸的反应: Mg+H2SO4===MgSO4+H2↑ 5. 镁能与与沸水反应: 6. 氧化镁的反应: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7. 氢氧化镁与氯化铵反应: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8. 铝箔在空气中燃烧: 9. 铝箔在氯气中燃烧: 10. 铝与稀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 3+3H2↑ 11. 铝与稀硫酸反应: 2Al+3H2SO4===Al 2(SO4) 3+3H2↑ 12.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2NaOH+2HO===2NaAlO+3H2↑ 13. 铝热反应: 14. 氧化铝的两性:Al 2O3+3H2SO4===Al 2(SO4) 3+3H2O Al2O3+2NaOH===2NaAlO+H2O 15 氯化铝与过量的氨水:AlCl 3+3NH· H2O===Al(OH)3↓ +3NH4Cl 16 氢氧化铝的两性:Al(OH) 3+NaOH===NaAlO2+2H2O Al(OH)3+3HCl===AlCl3+3H2O 17 氢氧化铝的不稳定性: 3+ 18.Al与强碱的反应:AlCl 3+3NaOH===Al(OH)↓+3NaCl(碱不足) 19. 偏铝酸盐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 20. 铁与水蒸汽的高温反应: 21. 铁与稀盐酸的反应: Fe+2HCl===FeCl2+H2↑ 22. 铁与氯化铜的反应: Fe+CuCl2===FeCl2+Cu 23. 铁与氯化铁的反应: 2FeCl 3+Fe===3FeCl2 24. 铁的氧化物与稀盐酸的反应: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 3O4+8HCl===FeCl 2+2FeCl 3+4H2O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较全)

有机化学 一、烯烃 1、卤化氢加成 (1) CH CH 2 R HX CH CH 3R X 【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 CH 2 C H 3+ CH 3 C H 3X + CH 3 C H 3 +H + CH 2 +C 3X + C H 3X 主 次 【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 CH CH 2 R CH 2CH 2 R Br HBr ROOR 【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 【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 CH 2 C H 3Br CH CH 2Br C H 3CH + CH 3 C H 3HBr Br CH 3CH 2CH 2Br CH CH 3 C H 3 2、硼氢化—氧化 CH CH 2 R CH 2CH 2R OH 1)B 2H 62)H 2O 2/OH - 【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

2 C H3 3 H3 2 3 H3 2 CH CH2 C H3 2 CH CH=CH (CH3CH2CH2)3 - H3CH2CH2C 22 CH3 CH2 B O CH2CH2CH3 3 CH2CH2C 2 CH2CH3 +O H- O H B-OCH2CH2CH3 CH2CH2CH3 H3CH2CH2 B OCH2CH2CH3 CH2CH2CH3 2 CH2CH3 HOO- B(OCH2CH2CH3)3 B(OCH2CH2CH3)3+3NaOH3NaOH3HOCH2CH2CH33+Na3BO3 2 【例】 CH3 1)BH 3 2)H 2 O 2 /OH- CH3 H H OH 3、X2加成 C C Br 2 /CCl 4 C C Br Br 【机理】 C C C C Br Br C Br +C C Br O H2+ -H+ C C Br O H

常见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

物质类别性质反应方程式 一、烷烃 1、燃烧 CH 4 + 2O 2 CO 2 + 2H 2 O 2、取代反应 CH 4 + Cl 2 CH 3 Cl + HCl CH 3 Cl + Cl 2 CH 2 Cl 2 + HCl(或CH 4 + 2Cl 2 CH 2 Cl 2 + 2HCl) CH 2 Cl 2 + Cl 2 CHCl 3 + HCl(或CH 4 + 3Cl 2 CHCl 3 + 3HCl) CHCl 3 + Cl 2 CCl 4 + HCl(或CH 4 + 4Cl 2 CCl 4 + 4HCl) CH 3 CH 3 + Br 2 CH 3 CH 2 Br + HBr 3、高温分解CH 4 C + 2H 2 ↑ 二、烯烃 1、燃烧 C 2 H 4 + 3O 2 2CO 2 + 2H 2 O 2、加成反应 3、加聚反应

4、氧化反应 三、炔烃 1、燃烧 2C 2 H 2 + 5O 2 4CO 2 + 2H 2 O 2、加成反应 四、芳香烃 1、卤代 2、硝化

3、加成 4、氧化 五、醇 1、与活泼金属反应2CH 3 CH 2 OH +2 Na2CH 3 CH 2 ONa + H 2 ↑ 2、消去反应 3、脱水成醚 4、取代反应 5、氧化

6、酯化反应 六、醛1、氧化 2C 2 H 4 O + 5O 2 4CO 2 + 4H 2 O

2、还原 七、酮1、加氢还原 八、羧酸 1、酸性 2CH 3 COOH + 2Na = 2CH 3 COONa + H 2 ↑ CH 3 COOH + NaOH = CHCOONa + H 2 O 2CH 3 COOH + Na 2 CO 3 = 2CH 3 COONa + H 2 O + CO 2 ↑ CH 3 COOH + NaHCO 3 = CH 3 COONa + H 2 O + CO 2 ↑ 2、酯化反应参考醇的性质 九、酯1、水解 十一、卤代烃 1、水解反应 2、消去反应 十二、酚1、弱酸性

上海高中化学方程式全

高 考 总 复 习 之 高 中 化 学 方 程 式 总 结 化学第一册 第一章 卤素 第一节氯气 1、 2Na Cl 2 —点燃 > 2NaCI 占燃 2、 Cu Cl 2 > CuCI 2 点燃 3、 2Fe ■ 3CI 2 ----- ' 2FeCb 6、PCI 3 CI — PCI 5 7、CI 2 H 2O > HCI HCIO 8 2Ca (OH ) +2CL t Ca (CIO ) 2 +CaCL +2出 9、Ca (CIO ) 2 C02 H 20》CaCO 3 4 :;2HCIO 10、 2NaOH CI 2 > NaCIO NaCI H 2O 11、 4HCI MnO 2—■' MnCI 2 2H 2O CI 2 12、 2KMnO 4 16HCI (浓)> 2MnCI 2 2KCI 5CI 2 8H 2O 13、 2HCIO 见光 > 2HCI O 2 第二节氯化氢 14、 NaCI H 2SO 4(浓)> NaHSO 4 HCI 15、 NaHSO 4 NaCI 一- Na 2SO 4 HCI 16、 2NaCI H 2SOH 浓)」Na 2SO 4 2HCI (14、15 结合) 17、 HCI AgNO 3 > AgCI S'HNO 3 18、 NaCI AgNO 3 》AgCI b :;'NaNO 3 19、 KCI AgNO 3 》AgCI 」」;'KNO 3 4、 H 2 ' Cl 2------------- 点燃(光照)、2HCI 5、 占燃 2P+3CJ -------- 、 2PCI 3

20、2HCI CaCO^ —CaCl 2 H 2O CO2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21、CuO H2——-Cu H 2O 22、C 4HNO3「CO2 4NO22H2O 23、4Zn 10HNO3(极稀)一-4Zn (NO/2 NH 4NO3 3H 2O 24、11P 15C U SO424H2O > 5CU3P 6H3PO4 I5H2SO4 25、KCIO3 6HCI (浓)> 3CI2 KCI 3H2O 26、4Mg 10HNO3(极稀)一4Mg ( NO 3)2 NH 4NO3 3H 2O 27、K 262O 7 +6Fe3O4 + 31H 2SO4 t Cr2 (SO4) 3 + 9Fe2(SO4) 3 + K 2SO4 + 31H 2O 28、2KNO 3 3C S—;K2S N2 3CO2 第四节卤族元素 29、H2F2> 2HF 30、H2 Br2—;2HBr 31、H2I2> 2HI 32、2NaBr Cl2> 2NaCI Br2 33、2KI Cl2> 2KCI I2 34、2KI Br2> 2KBr I2 35、NaBr AgNO 3—;AgBr b ::;NaNO 3 36、KI AgNO 3 > Agl』";KNO 3 37、2AgBr —光照> 2Ag B Q 第二章摩尔反应热 第一节摩尔 38、C O2r CO2 39、Mg 2HCI > MgCI 2 H2

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大全(实用版)

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大全 一、非金属单质(F2 ,Cl2 、O2 、S、N2 、P 、 C 、Si) 1.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 2NaCl === 2NaF + Cl2 F2 + 2NaBr === 2NaF + Br2 F2 + 2NaI === 2NaF + I2 Cl2 + H2 === 2HCl Cl2 + 2FeCl2 === 2FeCl3 2Cl2 + 2NaBr === 2NaCl + Br2 Cl2 + 2NaI === 2NaCl + I2 Cl2 + Na2S === 2NaCl + S Cl2 + H2S === 2HCl + S S + H2 === H2S N2 + 3H2 === 2NH3 P2 + 6H2 === 4PH3 2.还原性 S + O2 === SO2 N2 + O2 === 2NO 4P + 5O2 === 2P2O5 C + 2Cl2 === CCl4 2C + O2(少量) === 2CO C + O2(足量) === CO2 C + CO2 === 2CO C + H2O === CO + H2(生成水煤气) 2C + SiO2 === Si + 2CO(制得粗硅) 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 Si(纯) + 4HCl) Si + C === SiC(金刚砂)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3(碱中)歧化 Cl2 + H2O === HCl + 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C + CaO === CaC2 + CO 3C + SiO2 === SiC + 2CO 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 2Na + H2 === 2NaH 4Na + O2 === 2Na2O 2Na2O + O2 === 2Na2O2 2Na + O2 === Na2O2 2Na + S === Na2S(爆炸) 2Na + 2H2O === 2NaOH + H2 Mg + Cl2 === MgCl2 Mg + Br2 === MgBr2 2Mg + O2 === 2MgO Mg + S === MgS Mg + 2H2O === Mg(OH)2 + H2 2Mg + CO2 === 2MgO + C Mg + H2SO4 === MgSO4 + H2 2Al + 3Cl2 === 2AlCl3 4Al + 3O2 === 2Al2O3(钝化) 2Al + Fe2O3 === Al2O3 + 2Fe 2Al + 3FeO === Al2O3 + 3Fe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Al + 6H2SO4(浓) === Al2(SO4)3 + 3SO2 + 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常见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

常见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 物质类别性质反应方程式 一、烷烃 1、燃烧 CH4 + 2O2CO2 + 2H2O 2、取代反应 CH4 + Cl2CH3Cl + HCl CH3Cl + Cl2CH2Cl2 + HCl(或CH4 + 2Cl2CH2Cl2 + 2HCl) CH2Cl2 + Cl2CHCl3 + HCl(或CH4 + 3Cl2CHCl3 + 3HCl) CHCl3 + Cl2CCl4 + HCl(或CH4 + 4Cl2CCl4 + 4HCl) CH3CH3 + Br2CH3CH2Br + HBr 3、高温分解CH4 C + 2H2↑ 二、烯烃 1、燃烧 C2H4 + 3O22CO2 + 2H2O 2、加成反应

3、加聚反应 4、氧化反应 三、炔烃 1、燃烧 2C2H2 + 5O24CO2 + 2H2O 2、加成反应 四、芳香烃 1、卤代 2、硝化

3、加成 4、氧化 五、醇 1、与活泼金属反应2CH3CH2OH +2 Na2CH3CH2ONa + H2↑ 2、消去反应 3、脱水成醚 4、取代反应 5、氧化

6、酯化反应 六、醛1、氧化 2C2H4O + 5O24CO2 + 4H2O

2、还原 七、酮1、加氢还原 八、羧酸 1、酸性 2CH3COOH + 2Na = 2CH3COONa + H2↑ CH3COOH + NaOH = CHCOONa + H2O 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H2O + CO2↑ CH3COOH + NaHCO3 = CH3COONa + H2O + CO2↑ 2、酯化反应参考醇的性质 九、酯1、水解 十一、卤代烃 1、水解反应 2、消去反应 十二、酚1、弱酸性

上海高中化学方程式[全]

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学第一册 第一章卤素 第一节氯气 点燃 1、2NaCl22NaCl 点燃 2、CuCl2CuCl2 点燃 3、2Fe3Cl22FeCl3 点燃(光照) 4、H2Cl22HCl 点燃 5、2P3Cl22PCl3 6、PCl3Cl2PCl5 7、ClHOHClHClO 22 8、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9、Ca(ClO)2CO2H2OCaCO32HClO 10、2NaOHCl2NaClONaClH2O 11、4HClMnO2MnCl22H2OCl2 12、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 见光 13、2HClO2HClO2 第二节氯化氢 14、NaClH2SO(4浓)NaHSO4HCl 15、NaHSO4NaClNa2SO4HCl 16、2NaClH2SO(4浓)Na2S O42HCl(14、15结合) 17、HClAgNO3AgClHNO3

18、NaClAgNO3AgClNaNO3 19、KClAgNO3AgClKNO3 20、2HClCaCO3CaCl2H2OCO2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21、CuOH2CuH2O 22、C4HNO3CO24NO22H2O 23、4Zn10HNO(3极稀)4Zn(NO3)2NH4NO33H2O 24、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25、KClO36HCl(浓)3Cl2KCl3H2O 26、4Mg10HNO(3极稀)4Mg(NO3)2NH4NO33H2O 27、K2Cr2O76Fe3O431H2SO4Cr(2S O4)39Fe( 2S O4)3K2SO431H2O 28、2KNO33CSK2SN23CO2 第四节卤族元素 29、H2F22HF 30、H2Br22HBr 31、H2I22HI 32、2NaBrCl22NaClBr2 33、2KICl22KClI2 34、2KIBr22KBrI2 35、NaBrAgNO3AgBrNaNO3 36、KIAgNO3AgIKNO3 光照 37、2AgBr2AgBr2 第二章摩尔反应热 第一节摩尔 2

史上最全最有用的高中化学方程式合集

被完这些方程式你化学就不用学了 化学 第二册 第二章 镁 铝 第二节 镁和铝的性质 169、MgO 2O Mg 22??→?+点燃 170、322O Al 2O 3Al 4?→?+? 171、↑+→++222H 3NaAlO 2O H 2NaOH 2Al 2 172、22MgCl Cl Mg ??→?+点燃 173、32AlCl 2Cl 3Al 2??→?+点燃 174、232N Mg N Mg 3??→?+点燃 175、32S Al S 3Al 2??→?+点燃 176、Cu MgSO CuSO Mg 44+→+ 177、Hg 3NO Al 2NO Hg 3Al 23323+→+)()( 178、↑+??→?+222H OH Mg O H 2Mg )(沸水 179、↑+??→?+? 232H 3OH Al 2O H 6Al 2)(沸水 180、C MgO 2CO Mg 22+??→?+点燃 181、Fe 2O Al O Fe Al 23232+??→?+高温 182、V 6O Al 5O V 3Al 103252+??→?+高温 183、W O Al WO Al 2323+??→?+高温 184、Cr 2O Al O Cr Al 23232+??→?+高温 第三节 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185、↑+??→?23CO MgO MgCO 煅烧 186、O H MgO OH Mg 22+?→? ? )(

187、22OH Mg O H MgO )(缓慢??→?+ 188、32MgS iO S iO MgO ??→?+高温 189、↓+→+2222OH Mg CaCl OH Ca MgCl )()( 190、↑+??→?22Cl Mg MgCl 熔融电解 191、↑+??→?232O 3Al 4O Al 电解 冰晶石 192、O H 3AlCl 2HCl 6O Al 2332+→+ 193、O H 3S O Al S O H 3O Al 23424232+→+)( 194、O H NaAlO 2NaOH 2O Al 2232+→+ 195、424323342S O NH 3OH Al 2O H NH 6S O Al )()()(+↓→?+ 196、O H 3O Al OH Al 22323+?→?? )( 197、O H 3AlCl HCl 3OH Al 233+→+)( 198、O H 6S O Al S O H 3OH Al 22342423+→+)()( 199、O H 2NaAlO NaOH OH Al 223+→+)( 第四节 硬水及其软化 200、23223HCO Ca O H CO CaCO )(→++ 201、O H CO CaCO HCO Ca 22323+↑+↓?→??)( 202、O H CO MgCO HCO Mg 22323+↑+↓?→??)( 203、O H 2CaCO 2OH Ca HCO Ca 23223+↓→+)()( 204、O H 2OH Mg CaCO 2OH Ca 2HCO Mg 223223+↓+↓→+)()()( 205、4224CaS O OH Mg OH Ca MgS O +↓→+)()( 206、423324S O Na CaCO CO Na CaS O +↓→+ 第四章 烃 第二节 甲烷

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汇总 1. 甲烷与氯气CH 4+Cl 2CH 3Cl+HCl CH 3Cl+Cl 2CH 2Cl 2+HCl CH 2Cl 2+Cl 2CHCl 3+HCl CHCl 3+Cl 2CCl 4+HCl (分步取代) 2. 甲烷的燃烧 3. 烷烃的燃烧通式 4. 甲烷的热分解 CH 4??→?高温C+2H 2 5. 烷烃的热分解 6. 乙烯实验室制法 CH 3CH 2OH H 2O + CH 2=CH 2 ↑(浓硫酸:催化剂,脱水剂) 7. 乙烯的燃烧 8. 乙烯通入溴水中 9. 乙烯和氢气加成 10. 乙烯和HCl 的反应 11. 乙烯水化制乙醇 12. 乙烯催化氧化制备乙醛 13. 乙烯的加聚反应 14. 制取聚丙烯 CH 4 + 2O CO 2 + 2H 2O 燃烧C n H 2n+2 + O n CO 2 + (n + 1)H 2O 3n+1 2 燃烧△C 4H C 2H 4+C 2H 6 △C 4H CH 4 + C 3H 6 CH 2=CH 2 + 3O 2 2CO 2 + 2H 2O 点燃 2CH 2=CH 2 + O 2CH 3CHO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H 3CH=CH 2 + H CH 3CH 2CH 3 催化剂 CH 2=CH 2 + Br 2 CH 2BrCH 2Br CH 2=CH 2 + HCl CH 3CH 2Cl 催化剂CH 2=CH 2 + H 2O CH 3CH 2OH 催化剂―CH 2―CH 2―n n CH 2=CH 2催化剂―CH 2―― n n CH 2=CH ―CH 催化剂

15. 1,3-丁二烯的加成反应 1,2加成 1,4加成 完全加成 16. 1,3-丁二烯的加成反应 17. 乙炔的制取 CaC 2+2H 2O →C 2H 2↑+Ca(OH)2 18. 乙炔的燃烧 19. 乙炔通入溴水中 20. 乙炔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21. 乙炔水化制备乙醛 22. 聚氯乙烯的制备 23. 苯的燃烧 24. 苯与液溴反应(FeBr 3作催化剂) 25. 苯的硝化反应 Cl + Cl 2 催化剂 + Cl 2催化剂 Cl + 2Cl 2催化剂Cl Cl Cl ―CH 2―C=CH ―CH 2― n n CH 2=C ―CH=CH 2催化剂3 32 C 2H 2 + 5 O 4 CO 2 + 2 H 2O (l) + 2600 kJ 点燃 1, 2 - 二溴乙烷 HC CH + Br Br C C Br Br H H 1, 1 , 2 , 2 - 四溴乙烷 + Br Br C C H H C C Br Br H Br Br H 催化剂 HC CH+H 2 H 2C CH 2 CH ≡CH + HCl CH 2=CHCl 催化剂 氯乙烯 CH ≡CH + H 2O 乙醛 3C O H 催化剂 聚氯乙烯 H 2C CH n -CH 2-CH - - Cl n 点燃 + 15 O 12 CO 2 + 6 H 2O 2 + Br 溴苯 NO 2 浓硫酸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液氯、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 ②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 ③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强电解质 ④C60、C7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 ⑤碘酒、淀粉、水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 A . ①③④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②③④⑤ 2. (2分) (2019高一上·南山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 称量固体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B .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C . 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D . 称量物质时先取小砝码,再依次取较大的砝码 3. (2分) (2018高一上·安平期末)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玻璃、水泥、陶瓷都为硅酸盐产品 B . 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都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C . 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D . 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 4. (2分) (2018高一上·伊春期中) 在下列反应中,HCl作还原剂的是() A . NaOH + HCl = NaCl + H2O B . Zn + 2HCl = ZnCl2 + H2↑ C . MnO2 + 4HCl(浓)MnCl2 + 2H2O + Cl2↑ D . CuO + 2HCl = CuCl2 + H2O 5. (2分) (2018高一上·九江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PM 2.5(微粒直径约为2.5×10-6 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 . “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 C .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D . 氢氧化铁胶体可以导电,故氢氧化铁胶体是电解质 6. (2分)已知甲、乙、丙、丁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转化:下列相关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 . ①可能为CH4+Cl2CH3Cl+HCl B . ①可能为Fe+2Fe3+═3Fe2+ C . ②可能为2NO+O2═2NO2 D . ②可能为CO32﹣+H2O+CO2═2HCO3﹣ 7. (2分)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