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必修1x-t,v-t图像同步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1x-t,v-t图像同步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1x-t,v-t图像同步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1x-t,v-t图像同步测试题

高一上学期高一物理 速度——时间图象同步测试题

1.(多选)如图所示,在下列表示物体运动规律的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2.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则在0~t 1和t 1~t 2时间内( )

A .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

B .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C .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

D .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

3.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0~t a 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a ~t b 段火箭的加速度

B .在0~t b 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 b ~t c 段火箭是下落的

C .t b 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 .t c 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4. (多选)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 .0~1 s 内的加速度是2 m/s 2

B .1~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2 m

C .0~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2~4 s 内的加速度

D .0~1 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5.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关于物体在前4 s 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C .物体在前2 s 内做减速运动

D .物体在前2 s 内做加速运动 6.如图示,是一质点从位移原点出发的v--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s 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

B 2S 末质点回到原点

C.3s 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 D .4s 末质点回到原点 7.某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 ( ) A .往复运动 B .匀变速直线运动

C .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

D .不能确定

8. (多选)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 ( ) A. 2s 末物体返回出发点 B. 4s 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C. 3s 末与5s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8s 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9.(多选)两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A . 在0—10秒内只有甲物体在运动 B. 在10秒末乙物体离出发点最近 C. 在25 秒末两物体相遇

D. 不能确定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的前后位置。

10. (多选) a 和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和b 所示. 在t1时刻: ( ) A .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B. 它们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a 的速度比b 的速度大 D. b 的速度比a 的速度大

11.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t v 图象如图所示, 可知甲做________运动,乙做______运动,在t 时刻甲乙两物体运动情况相同的是__ ___,是否相遇 。

12.如图所示,为一架直升机垂直起飞过程的v---t 图像 ,直升飞机在运动过程中有几个不同的运动状态,计算飞机能达到的最大高度?25秒的时候飞机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D

C

B

A

t

t

t/s

O

高一上学期位移-时间图象专题训练

1、关于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代表了质点的运动轨迹

B.图线的长度代表了质点运动的路程

C.图线必定是一条直线,其长度表示质点位移的大小,图象上的每一个点都代表了质点的位置

D.利用位移—时间图象可知质点在任一时间内的位移,以及发生任一位移所用的时间

2.一个物体由A 地出发做匀速运动到达B 地停了一段时间,又同样作匀速运动返回A 地,图中哪张图线比较正确描述了以上全过程( ) 3、(多选)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运动的时间比乙早t 1 s

B.当t=t 2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 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 3时,两物体相距s 0m 4、(多选)如图所示,同一直线上甲乙两物体,折线是表示物体甲运动的位移图象,直线表示物体乙运动的位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是相向运动的

B .甲是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7.5m/s

C .甲、乙两物体在距甲的出发点60m 处相遇

D .甲在运动中停了4s 5、(多选)如图2-2-3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开始计时时刻,则由图象可知( ) A.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s 0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6、(多选)如图2-2-5所示,A 、B 两图线分别表示在同一参考系中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直线运动,乙做曲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均做直线运动

C.交点M 表示两物体位移相等

D.运动中甲、乙共相遇两次 7、(多选)如图2-3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质点在1 s 末时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 s 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在第1 s 内反方向运动

D.在第1 s 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

8、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 = 0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应是 ( )

9:(多选)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 图象,对线段OA 、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A 段运动最快 B .AB 段静止 C .CD 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 .运动4h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

速度-时间

答案

1BC 2. B 3.A 4.ABC 5.C 6.D

7C 8.CD 9ABD 10 BD

20. 匀变速直线匀速直线速度不一定能相遇

21. 加速运动(0-5秒)匀速运动(5-15秒)减速运动(15-20秒)反向加速运动(20-25秒)600米500米

位移——时间

答案

1、解析:位移—时间图象表示质点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那么图线长度就不能表示质点的路程和位移;图象上每一个点的纵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所以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答案:D

2、C

3、ABD 4 、ACD

5、解析:在s-t图象中,图象与纵轴的交点表示出发时物体的位置,图线和横轴的交点表示出发的时刻,两图线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所以选项A、C、D正确.

答案:ACD

6、解析:图线表示的是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不是运动轨迹,A是直线,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 是曲线,故乙做变速直线运动,所以选项A项错误,B项正确.交点M表示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即两物体相遇,在t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由物体的纵坐标之差反映,故B位移较大,所以选项C错误.A、B 图线有两个交点,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BD

7、解析:甲、乙在1 s末时在同一位置,故A正确.甲沿负方向匀速运动,乙先沿正方向匀速运动,再静止,3 s末沿负方向匀速运动,且在1 s末时v甲=-2 m/s,v乙=6 m/s,故B.D错.

答案:AC

8、C 9. BC

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图1的四个图中,各运动物体不能.. 看作质点的是() A .研究投出的篮球运动路径 B .研究书本在桌面上移动L 的距离所需的时 间 C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 D .研究子弹头射过扑克牌 2.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乙车没有动,而乙车内的一个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观察说明() A .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 .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 甲车向西,乙车向东运动 D .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3.以下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 A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播 B .20XX 年10月24日18时5分5秒“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C .足球比赛上下半场各45分钟 D .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9分26秒时攻入一球 4.上体育课时,某同学沿着半径为R 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A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 .路程为3.5πR 、位移的大小为2R D .路程为0.5πR 、位移的大小为2R 5.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是:s = 4t —2t 2,s 和t 的单位分别是m 和s ,则质点的 A .4m/s 和2m/s 2 B .4m/s 和—4m/s 2 A B C D 图1

C.4m/s 和4m/s2 D.4m/s 和0 6.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足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足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足球的加速度是() A.- 200m/s2B.200m/ s2C.- 100m/ s2 D .100m/ s2 7.如图2所示,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8.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9.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1 C.3:4 D.4:3 10.一个物体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改作以t时刻末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2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3 4 at B. 4 3 at C.3at D. 1 2 at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图2

高一物理v-t图像习题集

v-t图像专题 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如图所示,则: A.4秒时物体的位移为零 B.加速度大小不变 C.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沿直线作往复运动,在2秒时速度的方向改变 2.如图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物体运动到t=3s时,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最远 B.在t=3s时物体改变运动方向 C.0到2s和5到6s两段时间内物体加速度相同 D.运动到t=6s时,物体位移为3m,通过的路程为9m 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1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B.在0~t1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 C.在0~t2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 D.在0~t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4 .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

图象由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2 s末和6 s末 C.乙在前4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5.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第1s内和第6s内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2s内的加速度为零 D.第6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6.如图为某物体在10 s内运动的v—t图象。关于物体在10s内的位移,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60m B.40m C.48m D.54m 7.如下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后7页为答案及解析) 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五秒内 B.前两秒 C.三秒末 D.下午两点开始 2、一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A、6N,3N,4N B、7N,5N,3N C、4N,5N,10N D、1N,10N,10N 3.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的大小为20 N;则当它们之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 A.40 N B.10 2 N C.20 2 N D.10 3 N 4.右图中的四个图象依 次表示四个物体A、B、C、 D的加速度、速度、位移 和滑动摩擦力随时间变 化的规律.其中物体可能 受力平衡的是( )

5.如图2-4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面上,通过定滑轮悬挂一个重为10民N的物体B,且已知物体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 N,要使A静止,需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1,则力F1的取值可以为( ) A.6 N B.8 N C.10 N D.15 N 6.(2008·高考海南卷)如图2-5,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 A.(M+m)g B.(M+m)g-F C.(M+m)g+F sinθD.(M+m)g-F sinθ 7.(2009·扬中模拟)如图2-6,质量均为m的物体A、B通过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开始时B放在地面上,A、B均处于静止状态,现通过细绳将A向上拉起,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A上升距离为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测试题及答案

万有引力定律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5分,共40分) 1.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内,其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物体() A.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所受引力全部用来产生向心加速度 C.加速度为零 D.物体可在飞行器悬浮 2.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线速度为v,周期为T,若要使卫星的周期变为2T,可能的办法是() 不变,使线速度变为 v/2 不变,使轨道半径变为2R D.无法实现 3.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上各点均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 A.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 B.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角速度 C.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向心加速度 D.地球表面各处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地球球心 4.地球上有两位相距非常远的观察者,都发现自己的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自己静止不动,则这两位观察者的位置及两人造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能是()A.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B.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 C.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D.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 5.设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为g0,地球半径为R0,人造地球卫星圆形运行轨道半径为R,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6.一宇宙飞船在一个星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要估测星球的密度,只需要测定飞船的() A:环绕半径 B:环绕速度 C:环绕周期 D:环绕角速度 7.假设火星和地球都是球体,火星的质量M火和地球的质量M地之比M火/M地=p,火星的半径R火和地球的半径R地之比R火/R地=q,那么火星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火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的加速度g地之比等于[ ] q2 q

高一物理-t图像习题

s -t 图象 1.如图所示是一物体的s -t 图象,则该物体在6 s 内的路程是 A .0 m B .2 m C .4 m D .12 m 2.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x -t 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 A .甲比乙早运动了t 1 秒 B .t =t 1时,两物体相距x 0米 C .t =t 2时,两物体相遇 D .t =t 3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3.右图是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s —t (时间)图象,以甲的出发 点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计时起点,则 ( ) A .甲、乙同时出发 B .乙比甲先出发 C .甲出发时,乙在甲前边S 0处 D .甲在途中停了一段时间, 而乙一直在运动 4 .如图所示是一物体的x -t 图象,则该物体在6 s 内的路程是 ( ) A .0 m B .2 m C .4 m D .12 m 5.t=0时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以出发点为参考点,它0 1 2 3 /s 甲 x /m x 0 乙 x

A .它们的速度相同,甲在乙的前方 B .它们的速度相同,乙在甲的前方 C .它们的位置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 D .它们的位置相同,乙的速度大于甲 6.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匀速 返回到甲地.下图所示的描述汽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图象正确的是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在t=1s 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C .在前2s 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D .在t=2s 时,乙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8.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15s 末汽车的位移为300m B .前10s 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2/s m C .20s 末汽车的速度为 -1m /s D .前25s 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x-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选全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共计40分)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 .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 .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 .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 .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 .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3.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最后连续三段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A .1:1:1 B .5:3:1 C .9:4:1 D .3:2:1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 .逐渐减小 B .保持不变 C .逐渐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5.某人站在高楼上从窗户以20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位移大小等于5m 的时间有几个( ) A .一个解 B .两个解 C .三个解 D .四个解 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竖直向下,v 0=0,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 .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 、9.8cm 、14.7c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7.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t 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 .1t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 .1t 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 .0到1t 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8.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 A .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S 和6S B .乙物体先在前运动2S ,随后作向后运动 C .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 末, D .4S 后甲在乙前面 9. 物体甲的x -t 图象和物体乙的v -t 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 况是( ) A .甲在整个t =6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 .甲在整个t =6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C .乙在整个t =6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 .乙在整个t =6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10.一个以初速度0v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 秒末速度为t v ,如图 2-2所示,则关于t 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和加速度a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 2 t v v v += B .0() 2 t v v v +< C .a 恒定 D .a 随时间逐渐减小 二、填空题:(11,12每题5分。13题前3空每空2分,后2空每空3分,计22分) 11.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经1.5 s 停止,量得刹车痕迹s =9 m.,问这车是否违章? 12.竖直悬挂一根长15m 的杆,在杆的正下方5 m 处有一观察点A .当杆自由下落时,杆全部通过A 点需要______s.(g 取10 m/s 2) 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 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 第7题图

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

新课标高一物理同步测试(1) 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路程为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πR、位移的大小为2R 4.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 5.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为10.4 m/s, 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4 m/s B.10.3 m/s C.10.2 m/s D.10m/s 6.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 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小球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v~t图像习题

v -t 图像专题 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如图所示,则: A .4秒时物体的位移为零 B .加速度大小不变 C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 .沿直线作往复运动,在2秒时速度的方向改变 2.如图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 ( ) A .物体运动到t =3s 时,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最远 B .在t =3s 时物体改变运动方向 C .0到2s 和5到6s 两段时间内物体加速度相同 D .运动到t =6s 时,物体位移为3m ,通过的路程为9m 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t 1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 B .在0~t 1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 C .在0~t 2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 D .在0~t 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 4.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由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2 s 末和6 s 末 C.乙在前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D.2 s 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5.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第1s 内和第6s 内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s 内和第6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第2s 内的加速度为零 D .第6s 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6.如图为某物体在10 s 内运动的v —t 图象。关于物 体在 10s 内的位移,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60m B.40m C.48m D.54m 7.如下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8.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所示,则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是( ) A.朝某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D.做来回往复的运动 9.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 A.2s末物体返回出发点 B.4s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C.0-4s和4s-8s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D.3s末与5s末的速度相同 10.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0 ~ t 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a ~ t b段火箭的加速度 B.在0 ~ t b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 b ~ t c段火箭是下落的 C.t b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t 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11.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在3s 末两质点t a t b t c

高一物理曲线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 曲线运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总分41分。其中1-7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8-11题为多选题,每题5分,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和不选的得0分。) 1.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 .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2.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 B .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C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D .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必是直线运动 3.关于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比较它们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时间长 B .速度小的时间长 C .一样长 D .质量大的时间长 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 ,转动半径之比为1∶2 ,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 A .1∶4 B.2∶3 C.4∶9 D.9∶16 6.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 的受力情况是( ) A .绳的拉力大于A 的重力 B .绳的拉力等于A 的重力 C .绳的拉力小于A 的重力 D .绳的拉力先大于A 的重力,后变为小于重力 7.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 的大圆环,半径为R ,被一轻杆固定后悬挂在O 点,有两个质量为m 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同时从大环两侧的对称位置由静止滑下。两小环同时滑到大环底部时,速度都为v ,则此时大环对轻杆的拉力大小为( ) A .(2m +2M )g B .Mg -2mv 2/R A v (第11题)

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同步习题

高中物理选修3-1同步练习题 第一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同步检测] 1、一切静电现象都是由于物体上的 引起的,人在地毯上行走时会带上电,梳头 时会带上电,脱外衣时也会带上电等等,这些几乎都是由 引起的.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 ( ) A.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上了电荷 B.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C.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是带电体 D.被吸引的轻小物体可能不是带电体 3.如图1—1—2所示,在带电+Q 的带电体附近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A 和B ,均放 在绝缘支座上.若先将+Q 移走,再把A 、B 分开,则A 电,B 电;若先将A 、 B 分开,再移走+Q ,则A 电,B 电. 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在斥力作用下,同种电荷有尽量 的趋势,异种电荷相互吸 引,而且在引力作用下有尽量 的趋势. 5.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如图1—1—3所示, 当一个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球B 时,验电 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 ) A .金属球A 可能不带电 B .金属球A 一定带正电 C .金属球A 可能带负电 D .金属球A 一定带负电 6.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已带电的验电器时,发现它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由此可 判断( ) A .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被中和 B .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跑掉了 C .验电器一定带正电 D .验电器一定带负电 7.以下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必定是绝缘体,而感应起电的物体必定是导体 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8.现有一个带负电的电荷A ,和一个能拆分的导体B ,没有其他的导体可供利用,你如何 能使导体B 带上正电? 9.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A. 2.4×10-19C B.-6.4×10-19C C.-1.6×10-18C D.4.0×10-17C 10.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 、B 、C ,其中小球A 带有2.0×10-5C 的正电荷,小球B 、 C 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 先与球A 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 与球A 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 球B 与小球C 接触后分开,最终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qA= , qB= ,qC= . 图1—1—2 图1—1—3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2011级高一物理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注意三涂、两写)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5分,选不全得3分,不选或多选得0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速率B.速度C.路程D.加速度 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择的参考系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3.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能由体积的大小判断 B.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能由质量的大小判断 C.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能由物体是否做直线运动判断 D.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 4.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个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的大小一定等于平均速率 5.足球守门员在发门球时,将一个静止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踢出,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s,则足球的加速度为() A、100m/s2 B、10m/s2 C、1m/s2 D、50m/s2 6、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一举拿下了8枚金牌并刷新了7项世界纪录,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水立方”的泳池长50m,在100米蝶泳中,测得菲尔普斯游完全程的时间为 50.58s,则他所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将运动员看成质点)分别是()

高一物理vt图像习题集

高一物理v t图像习题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v -t 图像专题 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如图所示,则: A .4秒时物体的位移为零 B .加速度大小不变 C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 .沿直线作往复运动,在2秒时速度的方向改变 2.如图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 A .物体运动到t =3s 时,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最远 B .在t =3s 时物体改变运动方向 C .0到2s 和5到6s 两段时间内物体加速度相同 D .运动到t =6s 时,物体位移为3m ,通过的路程为9m 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t 1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 B .在0~t 1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 C .在0~t 2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 D .在0~t 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 4.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由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2s 末和6s 末 C.乙在前4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5.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1s 内和第6s 内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s 内和第6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第2s 内的加速度为零 D .第6s 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6.如图为某物体在10s 内运动的v —t 图象。关于物体在10s 内的位移,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 .60m B .40m C .48m D .54m 7.如下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 -t 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 .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 .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8.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所示,则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是() A .朝某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 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 .做曲线运动 D .做来回往复的运动 9.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 A .2s 末物体返回出发点 B .4s 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C .0-4s 和4s-8s 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v t 甲 t 1 t 2 0 乙

高一物理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40分。1-8题在每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9-12题在每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得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得2分。有选错得得0分。 1、如图所示得情况中,a、b两点得电场强度与电势均相同得就是() A、甲图:离点电荷等距得a、b两点 B、乙图: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得中垂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得a、b两点 C、丙图: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得a、b两点 D、丁图:带电平行金属板两板间分别靠近两板得a、b两点 2、如图所示就是一种清洗车辆用得手持式喷水枪。设枪口截面积为0、6 cm2,喷出水得速度为 20 m/s。当它工作时,估计水枪得平均功率约为(水得密度为1×103 kg/m3) () A、12 W B、120 W C、240 W D、1200 W 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得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 处得电势为0V,点A处得电势为6V,点B处得电势为3V,则电场强度得大小为()A、 B、 C、 D、 4、负点电荷Q固定在正方形得一个顶点上,带电粒子P仅在该电荷得电场力作用下运动时, 恰好能经过正方形得另外三个顶点a、b、c,如图所示,则() A、粒子P带负电 B、a、b、c三点得电势高低关系就是φa=φc>φb C、粒子P由a到b电势能减少,由b到c电势能增加 D、粒子P在a、b、c三点得加速度大小之比就是2∶1∶2 5、如右图所示,电阻R =20 Ω,电动机线圈电阻R =10 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得示 数为0、5 A;当电键S闭合后,电动机转起来,电路两端电压U不变、 电流表显示得电流I与电路消耗得电功率P应就是() A、I=1、5 A B、I>1、5 A C、P=15 W D、P<15 W 6、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得匀强电场中,绝缘轻质弹簧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上面放一质量 为得带正电小球,小球与弹簧不连接,施加外力将小球向下压至某 位置静止、现撤去,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得过程中,重力、 电场力对小球所做得功分别为与,小球离开弹簧时速度为,不计 空气阻力,则上述过程中() A、小球得重力势能增加 B、小球得电势能减少 C、小球得机械能增加 D、小球与弹簧组成得系统机械能守恒 7、电容式话筒得保真度比动圈式话筒好,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Q就是绝缘支架,薄金属膜肘 与固定电极N形成一个电容器,被直流电源充电,当声波使膜片振动时,电容发生变化,

(新)高一物理第二单元测试卷

高一年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2.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物体在4s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6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1m 3.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下落过程中,物体每秒速度增加9.8m/s B.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C.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D.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t/s -

4.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车厢通过他历时2s,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A.3节B.6节C.9节D.12节5. 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 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A.50m B.56.25m C.75m D.150m 6.关于重力加速度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B.在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D.重力加速度g是矢量,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计算中通常g取9.8m/s2。 7.几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经过t秒,则() A.初速度最大的物体,位移最大 B.末速度最大的物体,位移最大 C.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位移最大 D.加速度最大的物体,位移最大 8.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A 类题《满分60分,时间40分钟,g 均取10m/s 2》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 /s 2 B.1m /s 2 C.3m /s 2 D.10m /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A.10m B.20m C.30m D.40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为 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 v 和加速度a 是( ) A.20v v v +>-,a 随t 减小 B.20v v v +=-,a 恒定 C.2 v v v +<-,a 随t 减小D.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共40分) 11.(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在F =6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 v t v v 0 t v

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为了研究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应该采用的研究实验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理想实验法D.图象法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不变,a正比于F,对F、a的单位不限 B.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反比于m,对m、a的单位不限 C.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D.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做单位时,F 必须用牛顿做单位 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在这瞬间() ①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F ②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m ③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后,A才离开墙壁 ④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访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轻绳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体B相联接,如图所示,物体A的加速度为a1,先撤去物体B,对物体A施加一个与物体B重力相等的拉力F,如图所示,,物体A的加速度为a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1=2 a2 B. a1= a2 C. a2=2 a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对物体的惯性有这样一些理解,你觉得哪些是正确的?() A 汽车快速行驶时惯性大,因而刹车时费力,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有关 B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惯性比在月球上大 C 加速运动时,物体有向后的惯性;减速运动时,物体有向前的惯性 D 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物体原有运动状态如何,物体的惯性是客观存在的,惯性的大小与物体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v-t图像习题集.doc

v - t 图像专题 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如图所示,则: A. 4 秒时物体的位移为零 B.加速度大小不变 C.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沿直线作往复运动,在 2 秒时速度的方向改变 2.如图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物体运动到 t =3s 时,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最远 B.在 t =3s 时物体改变运动方向 C. 0 到 2s 和 5 到 6s 两段时间内物体加速度相同 D.运动到 t = 6s 时,物体位移为3m,通过的路程为 9m 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0~t 1 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 v B.在 0~t 1 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 甲C.在 0~t 2 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 D.在 0~ 2 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 t 0 4.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由图所示, t1t 2 t 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 2 s 末和 6 s 末 C.乙在前 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D.2 s 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5.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 —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第 1s 内和第 6s 内速度方向相反 B.第 1s 内和第 6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 2s 内的加速度为零 D.第 6s 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6.如图为某物体在 10 s 内运动的 v—t 图象。关于物体在10s 内的位移,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必修1)及答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期末考试模拟(一)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 B.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D.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3.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米、牛顿、千克B.千克、焦耳、秒 C.米、千克、秒D.米/秒2、千克、牛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5.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m/s B.10.2m/s C.10.3m/s D.10.4m/s 6.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前面的因素无关。 C.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7.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Array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8.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17N 3N B.5N 3N C.9N 0 D.17N 0 9.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 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试题一、选择题 1.关于力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②力是产生形变的原因 ③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④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关于重力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所以物体的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 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C.放在支撑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 3.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 f为空气阻力)( ) 4.图示是幽默大师卓别林一个常用的艺术造型,他身子侧倾,依靠手杖的支持使身躯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地面对手杖没有摩擦力的作用B.水平地面对手杖有摩擦力的作用C.水平地面对手杖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D.水平地面对手杖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5.下图为农村小水库大坝的几种设计方案图(俯视图),若从安全牢固的角度考虑,应该选择的一种方案是( ) 6.一质量为M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始终保持不变,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吊篮中减少的质量为( ) A.2(M-) B.M- C.2M-D.0 7.汽车刹车时如果车轮停止转动(技术上叫刹车抱死),车轮与地面发生滑动,此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汽车在种种干扰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安装了防抱死系统(ABS系统)后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轮处在一种将要停止滚动又仍在滚动的临界状态,但刹车距离(以相同速度开始刹车到完全停下来行驶的距离)却比车轮抱死时更小.这两种刹车过程相比较(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