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九年级化学中考实验探究专题复习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知识疏理】

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理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的组分经过转化而分离还要恢复为)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的杂质(或产物),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行分离。

分离和提纯的依据是物质性质的差异。要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必须分析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决定选用何种试剂和操作方法。同时需注意,物质的分离对于被分离出来的物质都有纯度要求,即分离出来的物质必须都是纯净物,而提纯(或称除杂)对分离出来的物质并无纯度要求。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一)、常用的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分离方法。

1. 过滤法:当可溶性物质混入不溶性物质或不溶性物质中混有可溶性物质时,用此法。如:食盐中混有泥沙,可按如下步骤:

①先将混合物溶于水。 ②过滤。

③将滤液蒸发得NaCl 。

2. 结晶法:当两种物质都可溶,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较大时,用此法。如:KNO 3中混入NaCl ,可按如下步骤:①溶于水加热,把混合物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②降温结晶。③过滤。

3. 升华法:当易升华物质与其他物质相混合时,可用此法。如:碘单质中混有砂子,其操作是:①加热使碘升华,收集碘蒸气。②冷凝,得单质碘。

4. 特殊性质法: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如:Cu 粉中混有Fe 粉,可用磁铁吸出铁粉。

(二)、常用的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选用合适的试剂,进行化学反应,然后再用物理方法分离。(关键是转变物质的状态)

1. 沉淀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生成沉淀经过滤而除去。如:HNO 3中混有H 2SO 4,可加入适量的Ba(NO 3)2溶液:

342342HNO BaS O )NO (Ba S O H +↓=+

2. 化气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使其生成气体而除去。如一般某盐中混有少量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常用此法除去。如NaCl 溶液中混有Na 2CO 3,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2232CO O H NaCl 2HCl 2CO Na

3. 置换法:即在某盐溶液中加入某金属,把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从而把杂质除去。如4ZnSO 溶液中混有4CuSO ,可加入过量的锌:

Cu ZnSO CuSO Zn 44+=+

4. 转化法:即通过某种方法,把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如CO 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灼热的CuO 的试管:

2CO Cu CuO

CO +?

+

5. 加热法:即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杂质转化为气体或使杂质分解变成气体而除去。如CuO 中混有少量的木炭粉,可把混合物放在氧气流中加热,使C 转化为CO 2气体而除去:

22

CO O C 点燃

+

6. 吸收法:即把混合气体通过某溶液,使其中杂质被吸收。如CO 中混有少量CO 2,可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CO 2被吸收而除去:

O H CO Na NaOH CO 2322+=+ 7. 溶解法:即往混合物中加入某种溶液将杂质溶解而除去。如Cu 里混有少量CuO ,可往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或盐酸)CuO 溶解过滤而除去:

O H CuSO SO H CuO 2442+=+

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原则

1、对于物质的提纯和分离,不论用何种方法都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不增:即在除掉杂质时不增加新杂质。②不减:即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或改变。③易分:即操作简便易行,杂质易分离除去,即反应后的生成物必须容易分离(最好是转化为沉淀或气体)。④最佳:即最好在除去杂质的同时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④不污染环境。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2、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

(1)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2)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3)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四、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的特殊思路

有时只掌握常规解题思路,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熟悉以下四种特殊思路。

1. 巧改对象。一般除杂试题中,直接加试剂除去杂质,但有时可先除去被提纯物质,再另加试剂转化为被提纯物质。如除去氯化铜溶液中少量的KCl :向混合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后,再向滤渣氢氧化铜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2. 巧用离子顺序。如用多种试剂逐一除去多种杂质,我们可以运用离子的性质,快捷地确定除杂的顺序。如要除去NaNO 3溶液中含有的AgNO 3、Cu(NO 3)2、Ba(NO 3)2三种杂质,现提供三种试剂:NaOH 、NaCl 和Na 2CO 3,要求每加一种试剂从溶液中沉淀出一种化合物,则所加试剂的顺序应是NaCl 、NaOH 、Na 2CO 3。

3. 巧用过量。有些除杂试题中,第一次所加入的试剂是过量的,要除去这部分过量的试剂,通常还需加入过量的另一种试剂,最后再设法将第二次过量的试剂除去。如除去KCl 溶液中少量的K 2SO 4,可按下列思路去进行:加入过量的BaCl 2溶液→加入过量的K 2CO 3溶液→过滤(滤渣为BaSO 4和BaSO 3的混合物)→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盐酸的用量可借助pH 试纸测试出溶液的pH 来控制)。

4. 巧用特性。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如铜粉中混有铁粉,可用磁铁吸出铁粉。

五、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

①除去混合气体中O 2、H 2、CO 2、CO 、H 2O 等(应用) O 2——一般用灼热的铜网、铁丝网等除去。 H 2——一般用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除去。

CO 2——一般用碱液吸收或用灼热的炭粉与之反应转化成CO 。

CO ——一般用氧化铜粉与之反应转化为CO 2再除去。 H 2O-------一般用浓硫酸除去。

②从混合物中除去Mg 2+、Cl -、SO 42-、CO 32-等(应用) Mg 2+——用可溶性碱液与之反应转化为Mg(OH)2沉淀。 Cl -——用硝酸银与之反应转化为AgCl 沉淀。

SO 42-——用可溶性钡盐与之反应转化为BaSO 4沉淀。 CO 32-——用酸与之反应转化为CO 2气体。 ③从金属混合物中提纯或除去某种金属(应用)

a.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除去或提纯相应的金属。

b. 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而用相应的盐将某种金属转化而除去或提纯。

中考题例析

例题1除去NaCl溶液中的杂质Ba(OH)2,若只准加入一种试剂,则这种试剂是_______。

【分析】除去杂质的方法有多种,原则是不引入新的杂质,对所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便于分离。如将杂质被溶液吸收;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或沉淀;将不溶的杂质转为可溶物等。根据题目要求,除去Ba(OH)2,可以加入带有SO42-的试剂,如Na2SO4、CuSO4、H2SO4等,它们都能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但是,如果选用Na2SO4溶液,除了生成BaSO4,同时还有NaOH产生,NaOH是能溶于水的,无法与NaCl分开。等于除去Ba(OH)2的同时又引进了新的杂质NaOH。如果选用CuSO4溶液,则生成BaSO4和Cu(OH)2两种沉淀,再经过过滤,即可得到较纯的NaCl。当然加入Fe2(SO4)3溶液也可除去杂质Ba(OH)2。若选用H2SO4,则生成BaSO4和水,也可除去杂质Ba(OH)2。

【答案】CuSO4或Fe2(SO4)3或H2SO4

例题2除掉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适量的试剂是[]

A.稀硫酸B.硝酸银C.澄清石灰水D.稀盐酸

【分析】本题除去杂质碳酸钠,可考虑加入酸溶液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把杂质变成CO2气体逸出。但要注意加入的酸只能是盐酸,否则又会产生新的钠盐杂质。

【答案】D

例题3分离NaCl、FeCl3和BaSO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A. H2O、AgNO3、HNO3

B. H2O、NaOH、HNO3

C. H2O、NaOH、HCl

D. H2O、KOH、HNO3

【分析】此题中,因NaCl 、FeCl3均溶于水,BaSO4难溶于水,所以先用水溶解,利用溶解性差异过滤分离,然后用NaOH溶液与滤液反应,NaCl未变化,FeCl3被转化为Fe(OH)3↓,通过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沉淀,将滤液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NaCl,将沉淀与HCl溶液反应,可使转化为Fe(OH)3的FeCl3得以复原。在分离操作中同样要遵循不能引入新杂质的原则,所以选C。

【答案】C

例题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④②⑤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②④①③

【分析】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了保证将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必须过量,因此为了不引进新杂质,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试剂。本题加入试剂及顺序是:a加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2-;b加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c加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Ba2+、Ca2+;d过滤,除去生成的沉淀(CaCO3、BaCO3、Mg(OH)2和泥沙);e加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CO32-和OH-,由于b和a顺序互换,不影响除杂目的,所以前两步操作顺序可颠倒。

【答案】C、D。

中考演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氮气混有少量氢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欲获得干燥纯净的氮气,可采取下列操作:①通过浓硫酸,

②通过填充氧化铜的加热管,③通过氢氧化钠浓溶液,④通过浓盐酸。最好的组合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④

C、③→②→①

D、④→②→③

2、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只需加入适量稀硫酸就能除去的是()

A. NaCl(Na2CO3)

B. Fe(Cu)

C. Na2CO3(CaCO3)

D. HCl(BaCl2)

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A.NaOH HCl CuSO4MgSO4B.Na2CO3K2SO4BaCl2HCl

C.KNO3HCl CaCl2NaOH D.NH4NO3H2SO4NaOH MgCl2

4、分离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法分离氧化铜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B.用结晶法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

C.用蒸馏法(依据物质沸点的不同)分离煤油和水的混合物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CO中的CO2,得纯净的CO

5、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6

A.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B.铁粉和硫酸铜晶体

C.氯化钡和硫酸钾D.二氧化锰和氯化钠

7、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C. 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D. 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

8、实验操作方法: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④结晶;其中可用于混合物分离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9、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

二、填空题

10

11、为除去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杂质Na2CO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适量)进行实验。请你对他们所选用的试剂进行评价:

b

a 12、右图所示的装置有多种用途。根据实验需要,气体既可从a 导入也 可以从

b 口导入。瓶中既可加入其他物质,也可以加入不同的液体或 固体颗粒等。请根据要求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然后结合物理知识回 答问题:

结合物理知识,简述在表内第③项中,排水法收集O 2操作成功的原理 。

13、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ernet 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 3。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回收。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活动: (1)[设计方案] 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 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2)[小组讨论]

①选择加入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

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你认为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 。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

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 ,化学方程式为 。 (3)[进行实验] 过程如下:

请回答:

操作a 是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溶液B 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含有铁粉,方法是 。

14、硝酸钠溶液中含有Cu(NO 3)2、AgNO 3、Ba(NO 3)2三种杂质,为使三种物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提供的试剂是Na 2CO 3溶液、NaCl 溶液、NaOH 溶液.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试剂,滤出一种沉淀,那么所加试剂顺序是①____②____③____ 15、欲除去KCl 溶液中的Ba(OH)2杂质,若只准加一种试剂,则这种试剂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17、在实验室中要除去细碎铜屑中的少量细碎铁屑,某学生设计两个方案

两个方案中较好的是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

你是否有更简单的方法,若有,请写出____.

18、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将一定量的CO2和CO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和干燥(图中a、b为活塞,可以控制气体和液体的加入,实验前活塞均已关闭;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省略。

请选择最适宜的试剂,完成上述实验,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浓硫酸、稀硫酸、浓盐酸、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1)甲装置的瓶中盛放的试剂是;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是;乙装置的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2)打开活塞a时,首先分离出的气体是;要得到另一种气体,正确的操作是。

19、实验室可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水蒸气)和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

(1)如果要证明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把A装置和E装置连接,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

是。

(2)如果要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除A装置外,还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填序号) (3)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a —————— e 。

2021年中考化学专项复习重点教案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专项复习重点教案10 一、目标解读: 1、水的组成及实验 2、分子、原子概念及其相关性质,化学变化的实质 3、水的分类、水的净化及其水资源污染 4、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二、要点回顾: 1、水电解:2H2O=== 2H2↑ + O2↑ 产生位置 ____ _____ 体积比 ____ :____ 质量比 ____ :____ 结论:①水是由____、_____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原子和____氧原子构成的。 2、爱护水资源: (1)水污染物:工业“三废”(______、______、______);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4、分子与原子

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的实质: 5、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 白质…… (多种元素)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酸 HCl H2SO4 HNO3 碱 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4 Na2CO3三、典例分析: 例1、右图表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与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极,B量筒中产生的气 体是。 (2)如果用V A和V 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 A∶V B约等于。 (3)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32g,则生成氢气 g。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1第2单元(第1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之一,与其它自然学科相比,化学与实验的联系应更为紧密,化学原理、定律以及规律的发现都与化学实验密不可分,可以说离开化学就没有这些发现。本单元教学设计重在要让学们在实验中亲身体验化学实验室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从中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实验方法,并在全课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物质分离的几种常用方法,并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达到对知识运用、迁移的能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安排了大量的实验,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直接观察和动手操作的平台。 二、学习任务分析 1、《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课程标准》的要求:①初步学会物质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②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③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④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了解蒸馏、萃取、分液、过滤、结晶等实验方法。 2、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以物质分离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仪器方法为暗线,首先简单温习了初中已经介绍过的几种物质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结晶。然后以溴的萃取为例介绍了“萃取”这种分离方法以及分液,又以蒸馏自来水获取少量纯净自来水为例介绍了“蒸馏”,最后以“拓展视野”的形式简单介绍了层析法的发展与应用。 (2)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编排在专题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中,又从化学家要研究一种物质,首先考虑的是怎样从混合物中把这种物质分离出来,怎样提纯这种物质,再进行分析、检测,研究它的结构和组成这样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入手,因此把本节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以化学家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来进入物质研究的学习,能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研究的一般步骤,首先是从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开始的,为学生建立起一种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也为之后对物质的检验、溶液的配制等其它实验方法和操作的学习打下基础。化学实验也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实验方法旨在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形成这种意识,这也是新课程教材与传统教材最重要的不同点。 教学重点:过滤、蒸发、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常用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教学难点:萃取、蒸馏操作的掌握及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3.学会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4.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教学重点: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例题讲解 例1:如图下列装置为实验室用来制备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 (1)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 ②发生装置是(填序号);理由是 ③使用该装置的注意事项之一是 ④使用该装置还可完成的另一个实验,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2)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序号) ②能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③如何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简述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④假若二氧化碳气体始终不能收集满,除装置漏气外,还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例2: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 猜想一:全部是NaOH;猜想二:全部是Na2CO3;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1】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固体样品中加水溶解,再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 请分析此实验的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气泡产生, 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为了进一步验证你的结论,如何进行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4】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设计了如下操作流程。请回答:

高一必修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一、选择题 1.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须加热的是() A. 过滤B.分液C.结晶D.蒸馏 2.用天然水制取纯度较高的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煮沸并加入石灰纯碱 B. 加明矾搅拌 C. 进行多次过滤 D.蒸馏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4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分离方法正确的是()A.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B.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方法使含水酒精变成无水酒精。 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少,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D.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方法制取氧气。我们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从反应产物中得到二氧化锰。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浓硫酸 6.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A.把浑浊的液体倒人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时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7.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 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二、填空题 8.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2)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 (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4)将经过操作(3)后的溶液过滤。请问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杂质? 。 (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 过滤时: 。 蒸发时:。 9.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试举例说明。 答:。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北重一中 卜丽玲 【知识疏理】 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理 不增 不减、易分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一)、常用的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分离方法。 1. 过滤法:当可溶性物质混入不溶性物质或不溶性物质中混有可溶性物质时,用此法。 如:食盐中混有泥沙,可按如下步骤: ①先将混合物溶于水。 ②过滤。 ③将滤液蒸发得NaCl 。 2. 结晶法:当两种物质都可溶,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较大时,用此法。如:KNO 3 中混入NaCl ,可按如下步骤:①溶于水加热,把混合物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②降温结 晶。③过滤。 3. 升华法:当易升华物质与其他物质相混合时,可用此法。如:碘单质中混有砂子,其 操作是:①加热使碘升华,收集碘蒸气。②冷凝,得单质碘。 4. 特殊性质法: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如:Cu 粉中混有Fe 粉, 可用磁铁吸出铁粉。 (二)、常用的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选用合适的试剂,进 行化学反应,然后再用物理方法分离。(关键是转变物质的状态) 1. 沉淀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生成沉淀经过滤而除去。如:HNO 3中混有H 2SO 4, 可加入适量的Ba(NO 3)2溶液: 342342HNO BaSO )NO (Ba SO H +↓=+ 2. 化气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使其生成气体而除去。如一般某盐中混有少量

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常用此法除去。如NaCl 溶液中混有Na 2CO 3,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2232CO O H NaCl 2HCl 2CO Na 3. 置换法:即在某盐溶液中加入某金属,把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从而把杂质除去。 如4ZnSO 溶液中混有4CuSO ,可加入过量的锌: Cu ZnSO CuSO Zn 44+=+ 4. 转化法:即通过某种方法,把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如CO 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 ,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灼热的CuO 的试管: 2CO Cu CuO CO +?+ 5. 加热法:即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杂质转化为气体或使杂质分解变成气体而除去。如CuO 中混有少量的木炭粉,可把混合物放在氧气流中加热,使C 转化为CO 2气体而除去: 22CO O C 点燃+ 6. 吸收法:即把混合气体通过某溶液,使其中杂质被吸收。如CO 中混有少量CO 2,可 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CO 2被吸收而除去: O H CO Na NaOH CO 2322+=+ 7. 溶解法:即往混合物中加入某种溶液将杂质溶解而除去。如Cu 里混有少量CuO ,可 往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或盐酸)CuO 溶解过滤而除去: O H CuSO SO H CuO 2442+=+ 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原则 1、对于物质的提纯和分离,不论用何种方法都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不增:即在除掉杂 质时不增加新杂质。②不减:即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或改变。③易分:即操作简便易行, 杂质易分离除去,即反应后的生成物必须容易分离(最好是转化为沉淀或气体)。④最佳:即 最好在除去杂质的同时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④不污染环境。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 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2、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 (1)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2)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3)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新人教版初三化学 总复习教案

初三化学总复习提纲(新人教)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 八、分解反应 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学案(dy)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一、物质分离的方法 1.物理分离提纯法 常见的物理分离提纯法有:过滤、结晶(重结晶)、蒸馏(分馏)等。 例:在下列括号中填写适当的物理分离提纯方法。 ①除去石灰水中悬浮的碳酸钙() ②从自来水中制得蒸馏水() ③从氯化钠和硝酸钾中提取硝酸钾()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用化学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操作简便,试剂价廉,现象明显,易于分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 (2)生成气体法: (3)置换法: (4)加热法: 二、物质的除杂方法

三、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鉴定通常是指对于某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出阳离子、阴离子,鉴别通常是指对分别存放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认,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区别于另一种,也可根据几种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一般性质的不同加以区别。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分析推求出被检验物质的组成和名称。我们要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和推断。1.常见气体的检验

2.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 (2)Ba2+ (3)Mg2+ (4)Ag+ (5)NH4+ (6)Fe2+ (7)Cu2+ 3.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 (2)Cl- (3)SO42- (4)CO32- (5)HCO3- 4.用一种试剂或不用试剂鉴别物质 用一种试剂来鉴别多种物质时,所选用的试剂必须能和被鉴别的物质大多数能发生反应,而且能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常用的鉴别试剂有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H2SO4、稀HCl 、FeCl3溶液等。 不用其他试剂来鉴别一组物质,一般情况从两个方面考虑: ①利用某些物质的特殊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首先鉴别出来,然后再用该试剂去鉴别其他物质。 ②采用一种试剂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综合分析鉴别。 四、典型例题 1、仅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乙醇、醋酸、植物油B.食盐、苏打、小苏打 C.大理石、生石灰、胆矾D.氧化铜、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①③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说明

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1第2单元(第1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之一,与其它自然学科相比,化学与实验的联系应更为紧密,化学原理、定律以及规律的发现都与化学实验密不可分,可以说离开化学就没有这些发现。本单元教学设计重在要让学们在实验中亲身体验化学实验室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从中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实验方法,并在全课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物质分离的几种常用方法,并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达到对知识运用、迁移的能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安排了大量的实验,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直接观察和动手操作的平台。 二、学习任务分析 1、《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容的要求 《课程标准》的要求:①初步学会物质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②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③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④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了解蒸馏、萃取、分液、过滤、结晶等实验方法。 2、本课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本课容的组成成分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以物质分离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仪器方法为暗线,首先简单温习了初中已经介绍过的几种物质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结晶。然后以溴的萃取为例介绍了“萃取”这种分离方法以及分液,又以蒸馏自来水获取少量纯净自来水为例介绍了“蒸馏”,最后以“拓展视野”的形式简单介绍了层析法的发展与应用。 (2)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编排在专题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中,又从化学家要研究一种物质,首先考虑的是怎样从混合物中把这种物质分离出来,怎样提纯这种物质,再进行分析、检测,研究它的结构和组成这样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入手,因此把本节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以化学家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来进入物质研究的学习,能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研究的一般步骤,首先是从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开始的,为学生建立起一种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也为之后对物质的检验、溶液的配制等其它实验方法和操作的学习打下基础。化学实验也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容,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实验方法旨在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形成这种意识,这也是新课程教材与传统教材最重要的不同点。 教学重点:过滤、蒸发、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常用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教学难点:萃取、蒸馏操作的掌握及应用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北重一中 卜丽玲 【知识疏理】 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理 不增 不减、易分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一)、常用的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分离方法。 1. 过滤法:当可溶性物质混入不溶性物质或不溶性物质中混有可溶性物质时,用此法。如:食盐中混有泥沙,可按如下步骤: ①先将混合物溶于水。 ②过滤。 ③将滤液蒸发得NaCl 。 2. 结晶法:当两种物质都可溶,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较大时,用此法。如:KNO 3中混入NaCl ,可按如下步骤:①溶于水加热,把混合物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②降温结晶。③过滤。 3. 升华法:当易升华物质与其他物质相混合时,可用此法。如:碘单质中混有砂子,其操作是:①加热使碘升华,收集碘蒸气。②冷凝,得单质碘。 4. 特殊性质法: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如:Cu 粉中混有Fe 粉,可用磁铁吸出铁粉。 (二)、常用的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选用合适的试剂,进行化学反应,然后再用物理方法分离。(关键是转变物质的状态) 1. 沉淀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生成沉淀经过滤而除去。如:HNO 3中混有H 2SO 4,可加入适量的Ba(NO 3)2溶液: 342342HNO BaSO )NO (Ba SO H +↓=+ 2. 化气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使其生成气体而除去。如一般某盐中混有少量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常用此法除去。如NaCl 溶液中混有Na 2CO 3,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2232CO O H NaCl 2HCl 2CO Na 3. 置换法:即在某盐溶液中加入某金属,把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从而把杂质除去。如4ZnSO 溶液中混有4CuSO ,可加入过量的锌: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组成的确定教学案.doc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组成的确定教 学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o-16 ca-40 cl-35.5 na-23 ba-137 s-32一、复习目标:1、能运用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确定物质的组成。2、能运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确定物质的组成。3、通过练习,初步具备对一些组成较简单的物质进行成分探究的能力。4、重视独立思考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二、复习重点:学会运用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确定物质的组成。三、复习难点:对一些组成较简单的物质的成分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四、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情境创设:(一)分块训练:模块一:气体混合物组成的确定:有一瓶气体,它是由其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将其分别进行如下实验:(1)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无明显现象;(2)在导管口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将烧杯迅速倒过来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该气体中一定没 有,一定有,可能有。为确定气体的成分,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假定每步反应都完全进行,每次都能准确测定装置的质量变化)来测定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甲方案: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再通过浓硫酸;乙方案: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碱石灰。上述方案中正确的是。当生成气体中co2和h2o的质量比为时,该瓶气体中肯定只有甲烷一种成分。归纳小结:跟踪练习(一):有一瓶

实验:(1)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无现象;(2)在导管口将气体点燃,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将烧杯迅速倒过来加入 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该气体中一定没有, 一定有,可能有。为进一步确定气体的组成,设计 了两种方案,将1.28g该气体完全燃烧,依次通过下面的装置(每步假设 均完全吸收),称量装置反应前后变化的质量。方案a 方案b 你认为正确的方案是,由此确定该气体的组成 是。模块二:固体混合物组成的确定: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 caco3、na2so4、nano3、cu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 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1)、先将固体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2)、在 此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3 2019-03-08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o-16 ca-40 cl-35.5 na-23 ba-137 s-32一、复习目标:1、能运用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确定物质的组成。2、 能运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确定物质的组成。3、通过练习,初 步具备对一些组成较简单的物质进行成分探究的能力。4、重视独立思考 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二、复习重点:学会运用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及 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确定物质的组成。三、复习难点:对一些 组成较简单的物质的成分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四、教学过程:课堂导入, 情境创设:(一)分块训练:模块一:气体混合物组成的确定:有一瓶气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学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专题复习学案 一、考点梳理 1、定义:采用适当的方法,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得到纯物 质的过程。 2、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 ①物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考链接 1、(2018深圳中考)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 A 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铜网 B Fe粉(炭粉)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C CaO(CaCO3)高温煅烧 D FeCl2溶液(CuCl2)加入足量Fe粉,过滤 2、(2016年广州)下列除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 C.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D.除杂试剂 E.实验操作 A MnO2(KClO3)水 F.溶解、过滤 B CO2(CO)O2G.点燃 C KCl(KOH)稀H2SO4H.蒸发结晶 D 铁粉(碳粉)稀HCl I.过滤 3、(2017深圳中考)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分离H2O2和MnO2制O2后的固液混合物B.除去CO中的CO2气体

C.区分NaCl、NH4NO3、NaOH三种固体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三、方案设计 如何除去NaCl固体中的CaCl2、MgCl2? 四、实践及应用 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某同学为了提纯粗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高中化学必修: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学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过滤、结晶、分液、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 2、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课前准备] 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盐来自于海洋,如何才能从海水中获得纯净的能够供人食用的食盐呢?需要经过什么样的一系列步骤? [学海导航]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有关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一)过滤 1、原理或适用范围: 利用物质的差异,将液体和分 离开来。 2、装置及仪器 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操作及注意事项 过滤时,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的______,使滤纸紧贴 _____________。滤纸边缘应略________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 体的液面应略__________滤纸边缘。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___________,烧杯尖嘴处应与玻璃棒_________,玻璃棒下端应________________,漏斗颈末端应__________________。 4、实例与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蒸发 1、原理或适用范围: 一般是通过加热的方法,使________不断挥发,析出________ 的过程。 2、装置及仪器 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操作及注意事项 蒸发皿可以直接_________,倒入蒸发皿中的液体不得超过其容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中考化学专题复习2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活动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4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学习目标】 1.弄清含有多种杂质的物质提纯的一般思路。 2.了解物质分离、提纯的原则。 3.依据物质的性质特征,能选择恰当的除杂方法或除杂试剂。 【活动方案】 物质的分离是将混合物中各成分一一分开成为纯净物的过程,而物质的提纯是除去物质中混有杂质的过程。 活动一、体验物质的提纯思路 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如CaC l 2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通过提纯可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过程设计如下: 1.除去氯化钠中的泥沙 2.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 NaCl (CaCl 2)

提纯的原理:利用杂质与被提纯物质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差异,进行提纯。 活动二、感悟物质提纯的原则 为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设计了不同的方案。 通过上述活动的学习,你能说出物质提纯的原则吗? 活动三、归纳物质提纯的方法 1.请选择合适方法,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⑴ NaCl固体(泥沙):_____ _ ⑵ KNO3(NaCl): ____ _ ⑶水(色素):_____ _ ⑷铜粉(铁粉):_____ _ A活性炭吸附 B磁铁吸引 C溶解、过滤、蒸发 D高温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2.请选择合适方法或试剂,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相关的化学方 程式。 ⑴CaO(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CuO(C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有同学认为上述两组物质中杂质,都可以通过加入足量稀盐酸而除去,你认为可行吗? 3.请选择合适方法或试剂,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相关的化学方 程式。 (1)C粉(CuO)★(2)Cu(Fe) 思考:上述除杂过程的具体操作顺序是: A过滤 B干燥 C洗涤 D加入过量稀盐酸 4.请选择合适方法或试剂,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相关的化学方 程式。 (1)CO2(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有少量氯化氢气体,能否用氢氧化钠溶液来除?为什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复习教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体会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的思路;体会完成实 验设计及实验评价的思路。 过程和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能提出问题和猜想,设计实验和验 证,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 精神。 二、教学设想: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探究不仅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也 是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重要的实践活动。2013年中考考纲试卷结构表明,科学试题探究占18分,分布在: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反应;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部分中。

根据我们这两次的模拟试卷分析实验探究题是我们丢分最多的部分,没有 达到中考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科学探究题进行专题复习。 三、教学过程 1、近几年科学探究热点题型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2)有关化学反应及反应后成分的探究; (3)有关金属活动性及金属回收的探究;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 (5)有关废水、废气(尾气)分析及处理的探究等。 2、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3、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注意事项

(1)提出的猜想要合理,有利于方案的设计;合乎题意,不能信口开河。 (2)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紧扣提出的猜想,设计方案要简单易行。 (3)结论一定是对假设的判定,反思评价一般是对实验方案、实验操作、 结论等方面的反思,是探究题中最难的地方。 4、解题思路 (1)认真读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2)找出题目中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 (3)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 实验探究一、有关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例题解析:例1、(06 陕西)小新拿来一片黄色的金属向同学们炫耀说他捡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3常见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教案

专题3 常见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 【复习目标】 1、了解除杂的定义、方法、原则,会应用它除去杂质; 2、了解物质分离、提纯定义、方法,会应用分离、提纯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教学安排:2课时 【复习重点和难点】 1、了解除杂的定义、方法、原则,会应用它除去杂质; 2、了解物质分离、提纯定义、方法,会应用分离、提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的组分经过转化而分离还要恢复为)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的杂质(或产物),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行分离。 现将有关要点归纳如下: 1、应注意几个“不” ⑴不能“玉石俱焚”。即试剂一般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但特殊情况下,所加试剂需要和保留物质反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NaCl,可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加适量稀盐酸。 ⑵“不增”、“不减”。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 ⑶不污染环境。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⑷不能“旧貌变新颜”。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原有状态。 2、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 ⑴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⑵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⑶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拓展延伸 一、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1、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 ⑴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先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 常见气体吸收剂见下表: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公开课教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授课人:侯集中学化学组汪永朋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2、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实际事例讨论遵守实验安全守则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分离物质等基本实验技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引入】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KClO 3在MnO 2 催化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为了节约试剂以及防 止污染环境,打算分离回收反应后的KCl和MnO 2 (难溶于水),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完善实验方 案。 【方案设计】将混合物溶解在适量水中,并充分______,静置,_____,洗涤滤渣,即得到 MnO 2 ,将滤液___________,可得到KCl晶体。 【归纳总结】过滤:用于难溶性固体与溶剂的分离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请学生上台模拟实验,体现“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结晶: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溶剂的分离 操作注意事项:1、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 2、蒸发过程中必须________________,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3、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应_________用余热蒸干。 【过渡】两种固体,一种可溶于水,另一种不溶,我们就可以利用其溶解性的差异,通过过滤的方法实现分离。若两种物质都能溶解于水,例如硝酸钾与氯化钾,我们如何实现其分离呢? 【交流讨论】将90℃的KNO 3 浓溶液冷却至室温,会有大量晶体析出,请结合教材P18图1-11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思考】若是上述溶液的溶质为KCl,仍会有大量晶体析出吗?为什么? 【问题探讨】现有混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粉末,请完善提纯硝酸钾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在________下将混合物溶于水中形成______,然后冷却到一定温度,_______,即可得到纯净的硝酸钾晶体 【归纲总结】在该方案中所使用的方法我们称为降温结晶,适用于_________随______变化有明显差异的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拓展思考】若上述提纯的KNO 3 仍含有少量KCl,我们该怎么办? 【拓展】给出重结晶概念 【过渡】知道了固体混合物常用的分离提纯方法,那么对于液态物质的混合物应该采用哪些

2021年中考化学要点专项复习教案

2019-2020年中考化学要点专项复习教案10 一、目标解读: 1、水的组成及实验 2、分子、原子概念及其相关性质,化学变化的实质 3、水的分类、水的净化及其水资源污染 4、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二、要点回顾: 1、水电解:2H2O=== 2H2↑ + O2↑ 产生位置 ____ _____ 体积比 ____ :____ 质量比 ____ :____ 结论:①水是由____、_____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原子和____氧原子构成的。 2、爱护水资源: (1)水污染物:工业“三废”(______、______、______);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4、分子与原子

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的实质: 5、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 白质…… (多种元素)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酸 HCl H2SO4 HNO3 碱 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4 Na2CO3三、典例分析: 例1、右图表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与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极,B量筒中产生的气 体是。 (2)如果用V A和V 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 A∶V B约等于。 (3)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32g,则生成氢气 g。

中考化学专题水与常见的溶液复习学案

《水和常见的溶液》复习课学案 南化二中朱永方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性质、净化、污染和防治,理解水的组成。 2.知道溶液的特征、组成,认识溶解度,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及溶解度曲 线。 3.掌握水的重要化学性质,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1、食品包装袋中用生石灰做干燥剂 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 3、水的电解 在线测试(一) 1、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B、凡无色、无嗅、透明清澈的水就是纯水 C、.锅炉中使用硬水容易产生水垢,严重时会引起爆炸 D、婴幼儿,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 2、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7的是() A、CaO B、SO2 C、NaCl D、Na2CO3 3、在一定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如下(○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B、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4、“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1)水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营养素之一。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右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不仅可以滤去不溶性物质,还可以的杂质。 (4)有一杯主要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钙的硬水。某兴趣小组设计出除去硬水中钙镁离子从而软化水的部分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可供选用的物质:Ca(OH)2溶液,NaOH溶液,饱2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C、溶质体积加溶剂体积等于溶液的体积。 D、溶液的组成中一定含水 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该温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错误的是 () A、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0 : 21 B、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1 : 10 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1 : 21 D、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0 : 11 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75%的医用酒精 B、冰水 C、石灰水 D、生理盐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改变条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 5、右图是甲,乙两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据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 ℃时甲和乙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相同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 D、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6、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大多是碳酸饮料,其中溶解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还与有关。 合作交流: 1.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中实现了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溶解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36克氯化钠溶于水中制成饱和溶液,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B、20 ℃时,100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26.5克氯化钠,因此氯化钠在20 ℃时的溶解度为26.5克 C、在20 ℃时,100克水中溶解了20克氯化钠,因此氯化钠在20 ℃时的溶解度为20克 D、20 ℃时, 100克水中溶解了36克氯化钠并达到饱和状态,因此氯化钠在20 ℃时的溶解度为36克 溶解后得到(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2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40克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