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牌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品牌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品牌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品牌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品牌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品牌管理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根据素质培养的目标和品牌管理的课程性质,该课程教学模式必须和时代有用结合,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提高学生正确分析、解决品牌营运与管理问题的能力,以便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实践的需要。

一、实训教学模式的含义

“实训教学”是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同时让他们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

在内容方面,实训教学以真实性的、结构不良的问题而非详尽的科目为中心。在学习过程的控制方面,实训教学是非说教性的、是由学生而非教师控制的学习。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主动探索、证明、调查、预测、分析、解释、自我评价等活动,以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过程,灵敏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进而获得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品牌管理课程采用实训教学模式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教学设计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让学生走出课堂后继续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有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品牌管理教学中引入实训教学模式,学生往往会在新旧知识的互动中不断深入的思考和理解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和处理繁复问题的能力。

第三,有用培养了学生沟通、合作等社会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在实训教学中,合作交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训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让学生掌握团队协作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交往合作的能力。

三、品牌管理课程中实训教学模式的运用

品牌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品牌管理的基础理论,将品牌管理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如何把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转化为实训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基于工作流程进行教学宏观设计

根据品牌策划的实际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内容,把整本书的教学演变为一个连贯的、有实际操作的业务训练,按照“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传播――品牌维护”的步骤来设计教学。通过模块把整个品牌管理课程和实际运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以“工作程序”为主线的“ADIDI”品牌实战法。其中A 代表“Assign”,表示教师布置任务;D代表“Do”,表示学生根据任务目标去实践;I代表“Instruct”,表示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不断给予指导;D代表“Discuss”,表示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一个I代表“Improve”,表示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训练能力得到提高。

(二)采用“虚拟公司”运作模式

首先,在开始上第一次课时就要求学生自己组建4―6人的一个“虚拟公司”,每个公司自己注册名字,并准备一个公司标牌和业务夹。然后教师根据需要分配给每个公司一定的“虚拟资金”,以便当其运作,并说明在本学期的每一次“业务”中都可能获得奖励的“资金”,反之一个“失败”的业务也会导致“资金损失”。同时,从该课程的开始到结束,学生的所有训练始终以“虚拟公司”的形式出现,每次上课必须带上公司招牌和业务夹,每次业务汇报也都以“公司”的方式出现。

(三)将整个教学变成统统的“业务操作”

首先,学生分组成立“公司”,选择经营的产品,然后依托一个真实公司开始品牌营销的“业务操作”:从选择品牌的战略发展目标入手,从利用调研方法

和手段分析市场环境、消费者行为、竞争者情况开始,然后到选择目标市场,进行品牌定位、设计与传播,最后到品牌资产的维护。每一个环节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实训,并提交相应的阶段性报告。按照布置的阶段性任务,教师将整个课程设计成一个训练课,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习、消化、掌握理论知识,使庞大的理论教学转化为生动的实战训练。

(四)按照业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实训教学始终围绕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进行,因此,在考核体系上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

首先,变革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即平时的公司业绩)占70%,期末成绩占30%。考核的重点是通过对学生提交的阶段性报告来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至于期末考试,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的成绩是1小时的笔试,以选择题和案例分析为主,主要是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另一部分是最后完成的大报告成绩,以检验学生把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能力。

其次,变革考核内容、标准。考核内容不仅涵盖职业实践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等专业能力,还包括对学习和工作的技巧性、策略性等方法能力,与环境和人打交道的社会能力的考核。考核标准包括是否有创新性、是否能有用搜集资料并能用文字清撤阐述自己的观点、是否有优良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有合作精神等。

这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除了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力争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四、实训教学模式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始至终贯穿“素质培养”的思想,要坚持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围绕实战的教学,都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选择项目目标,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思考去体会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摸索中掌握技能。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引导者、指导者、纠错者、激励者各个角色,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项目的要求“程度”,鼓励、激励学生,使其一直保持剧烈的求知欲望,以顺利配合教师完成“实战法”的训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