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筒仓滑模专项施工方案

筒仓滑模专项施工方案

筒仓滑模专项施工方案
筒仓滑模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4)

第二章施工部署 (4)

第三章滑模施工 (8)

第四章质量保障措施 (12)

第五章安全保障措施 (14)

第六章职业健康和环保要求 (16)

附图1 质量保障体系 (17)

附图2 安全保障体系 (18)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筒仓工程。位于xx煤矿,基础为砼筏板结构,筏板厚1.5m,由2Ф22m结构形式为钢筋砼筒仓组成,筒壁厚350mm,筒壁起始标高-3.4m,滑模高度44.15m,砼浇筑量为1075m3。

第二章施工部署

2.1施工准备

2.1.1技术准备:

1、施工图纸已会审完毕,设计单位已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答复。

2、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掌握本滑模形式和特点,明确设计要求。

3、制定质量和安全生产交底程序,已编写各分项及各工种技术﹑质量和安全生产交底书。

4、绘制施工进度计划图,编写相应的材料、设备需求计划。

5、准备施工用检测器具,并处于检定有效期内。测量员进行测量定位、放线工作,技术员进行复检。

2.1.3施工材料准备:水泥采用散装4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砂采用河北中粗砂,施工用水采用筒仓东侧沉淀池的沉淀水,此水经山西省科技研究院检测可用作施工用水,滑模施工所用材料如下表:

2.1.4机械准备

2.2总体要求

2.2.1在筒仓基础顶上弹好轴线、滑模组装位置线、提升架位置线、爬杆位置线、门窗洞口线以及标高位置线,并经检查合格后,进行滑模组装。

2.2.2滑模组装好后,组织甲方、监理及有关部门到现场验收,合格后进行滑模。

2.2.3施工顺序:施工现场准备→滑升系统组装→滑模施工→固定平台。

2.3模具组装

2.3.1液压系统调试

在滑模施工组装前,对滑模施工中所需用的液压设备及零部件必须都进行检修。所有高压油管及闸门,试验合格后均应包装封闭,以防杂物进入管内。液压千斤顶应试压,压力应达到1KN/cm2 ,经五分钟不渗漏。回油后活塞不应有不能复位或复位过慢现象。油管、接头试压是将若干根油管联接起来,加压至1.5KN/C㎡,经五分钟应无渗漏或接头脱落现象。液压控制台试验时应查看压力表的灵敏度和各元件是否正常。各液压配件经试验合格后包装运往现场。每次试验都要填写试验记录并保存资料。

2.3.2滑升系统组装

2.3.2.1组装前必须清理好现场,清除钢筋及砼表面浮浆和其它残渣。在砼上弹出建筑物的结构中心线及截面轮廓线和提升架、门窗的位置线,设置垂直控制点。

2.3.2.2经检验合格的全套部件按不同规格和组装先后顺序,分别码放在组装现场。

2.3.2.3组装顺序:

1、安装及搭设临时操作平台:

首先弹好筒壁、开字架、爬杆、中心环位置线,然后在基础底板上搭设组装滑模机具外双排脚手架。外脚手架搭设在基础底板上,距墙20cm,架体高度2m。内脚手架搭设在基础底板上,距墙20cm,高度1.2m,上层只搭内侧环向杆,高度2.24m,其上放置辐射梁,在脚手架上放置垂直筒壁的钢模板,便于放置开字架。

2、安装中心环、辐射梁、提升架、顶环梁

按顶板上位置线将中心环安装好,然后安装辐射梁,再安提升架,均按照设计位置安装,高低不平处,要用木方或钢板找平,使各提升架在同一平面上,用水平

尺和线坠检查其水平度、垂直度及中心位置。提升架两个方向必须用线坠吊垂直,最后安装顶环梁,顶环梁距提升架内边缘400mm,距外边缘300mm。质量标准见下表

滑模组装质量标准

3、安装支托、中环梁、内外围圈

中环梁安装后,先临时固定。然后安装支托,再安装围圈,围圈安装要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将围圈逐一安装在提升架上,并用螺栓相联,在安装围圈时要随时校对提升架的水平和垂直度,以及内、外围圈的间距,上围圈距模板顶310mm,下围圈距模板底边289mm。上下围圈间距600mm。安装质量标准见上表。

4、绑扎钢筋:

围圈安装好后即可绑扎筒壁的竖向钢筋和水平环向钢筋。此项工作应与模板安装相配合,竖向钢筋间距φ16@189/183mm,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水平钢筋间距φ20@150,搭接长度50d,钢筋保护层为30mm,应随时注意钢筋间距及保护层的厚度。

5、安装内外模板。

外模采用新模板,内模在安装前要先清理干净模板表面的灰浆,打磨后涂刷隔离剂,以减少滑升时的摩擦阻力。模板侧面粘贴密封条,以防漏浆,其安装顺序是

先内后外。安装时要随时检查模板的锥度是否正确,内、外模板每圈加两块异形模板,模板安装时所有卡环要满打,不得遗漏,外模除用两道[10围圈加固外,再用倒链和钢丝绳配合进行拉紧加固,保证外模板不发生涨模现象。扶壁柱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加固用[10槽钢进行加固,槽钢之间焊接连接。

6、安装操作平台及外挑三角架。

安装操作平台时先将内环梁的下环就位,然后搭设钢管脚手架,架子上口标高为上环梁底。上环梁就位后临时固定上下环梁立杆和斜拉杆,然后用5cm厚木板铺平台板,安装外排三角架。铺外平台板、临时固定吊架腿,操作平台及挑架,上铺5cm厚木板。下面用安全网兜满,平台及内、外吊架外侧用安全网封严。

7、安装提升设备

油压千斤顶安装,将行程近似的安装在一组油路内,以利调整高差。安装完后,要用线坠校正垂直度,如有偏差,应用钢垫片找正。然后联接油路等其它配件。连接时金属头应擦净,以免造成漏油或有脏物,混脏液压油。高压油管安装时的弯度,其半径要大于油管直径的9-10倍,不能在接头根部弯曲,其最小距离不小于6倍油管直径。接头处要套上塑料管加以保护。

液压控制台安装就位接通电源后,应试车查看油路运转方向是否正确,电铃信号是否灵敏,然后进行油路的充油、排气工作,充油时油路上的针形阀要全部打开,使每个千斤顶充满油液。

当油液充满后进行总试压工作,加压至1KN/cm2,做5次循环,详细检查全部油路。千斤顶及控制台,如有不合格要立即更换。在试运转过程中要记录下供油时压力表的数值,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液压系统的给、排油时间及工作压力。

8、安装爬杆

当液压系统空载试运完毕后,安装爬杆。第一节爬杆要按不同长度依次安装,爬杆接头为:4m、5m、6m三种规格,爬杆之间用Φ40钢管作连接头。爬杆安装后要用线坠吊正,垂直偏差不大于1%。凡弯曲、严重锈蚀和扁圆的爬杆不得使用。

9、挂架以及安全网

模板滑升一定高度后安装内、外吊架,起滑前应先检查吊架连接是否合格,如发现存在质量缺陷应换掉或维修,吊架操作面满铺脚手板,用8#铅丝绑牢,吊架底部、外侧、内侧(1.2m高)用安全网封闭。

10、配电及照明

砼搅拌站处设集中配电盘一块,分七路送电,分别为塔吊、控制台操作平台控制盘。操作平台上每个仓安装碘钨灯6个,内侧吊架上每隔3m设100w白炽灯一个。

11、通讯及提升信号

滑升平台与地面联系配备对讲机6部,另在控制台安装扩音器一部,喇叭一个。作为现场生产指挥用。

第三章滑模施工

3.1钢筋

3.1.1钢筋制作:钢筋的下料长度均按筒壁配筋图的要求下料,竖向钢筋搭接0.6m,环向钢筋搭接为50d,按图纸和规范要求接头位置错开布置,钢筋遇洞口自行截断并弯直钩0.25m。

3.1.2钢筋安装:绑扎钢筋时,应先绑扎骨架筋,骨架筋每12°设置一道,骨架筋绑扎完成后,在两根骨架筋内绑扎12根竖向钢筋,环向钢筋按图要求间距绑扎。

3.1.3钢筋的保护层按设计要求为:筒壁内外侧均为30mm,仓壁内侧为45mm、外侧为30mm,绑扎钢筋和滑模过程中要严格控制。

3.2砼施工

3.2.1砼配合比:本次砼用水泥采用早期强度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泵送剂为高效缓凝泵送剂UNF-3A,此泵送剂在砼筏板施工时已采用,施工效果明显。砼配合比在试配时,除必须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滑升模板施工工艺的要求,要根据滑升速度适当控制砼凝固时间,砼初凝时间要求在6-8小时。本次滑升速度控制在150mm/h左右。

3.2.2砼搅拌

混凝土采用两台500L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微机控制自动上料,人工加外加剂,由值班技术员和试验员监控。

3.2.3混凝土运输

用输送泵集中垂直输送,在每个平台上设置一个装料斗,砼先输送到料斗内,再由料斗放入小灰车,施工人员将砼运至浇筑点。

3.2.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灌筑分三个阶段,即初浇初升阶段、随浇随升阶段和末浇末升阶段。砼浇筑前应将模内杂物清理干净,并将原砼面用水冲洗,然后浇2㎝厚水泥砂浆。

3.2.

4.1砼初浇阶段的灌筑高度为1200mm,分两层灌筑,必须在砼初凝前完成。

3.2.

4.2正常滑升时灌筑砼的区段划分:每浇筑1.2m高为一区段,每一区段由一个工作班完成,每一工作班固定班组负责施工。分层厚度:300mm/次

3.2.

4.3末浇阶段:

当混凝土灌筑至距设计标高差1m左右时,即达末浇阶段,此时混凝土的灌注速度逐步放慢,进行模板准确的抄平、找正工作,最后余下的混凝土一次浇平。

3.2.

4.4砼振捣:采用4m长振捣棒振捣,砼入模时要均匀分布。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钢筋、支撑杆和模板。振捣棒插下一层砼中的深度约50cm左右,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不再冒气泡,不再泛浆为止。新灌筑砼的表面与模板上口之间保持30-50mm的距离,以免模板提升时将砼带起,同时还应留出最上一层已绑扎好的环向钢筋,作为继续绑扎钢筋时的依据。在灌筑砼的同时,随时清理粘在模板内表面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