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7《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7《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7《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7《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7*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认识“抖、蟋”等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和活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录制秋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学生准备:课堂活动卡、预习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赏景听音,揭示课题

1.导入:现在正值秋季,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共同来感受秋的美丽。(课件出示秋天的图片)

2.引导学生欣赏美景后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3.过渡:秋天不仅有非常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美妙的声音呢!听——(播放不同的声音)

4.揭示文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操作指导用秋天的美景与音乐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美好的想象,把学生带到秋声之中,带到美丽的大自然中。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自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画出生字、新词,可以查阅工具书,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多读几遍,扫清字词障碍。(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出示本课生字,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教师适当点拨

借助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3.教师重点指导带点字读音:

抖.(dǒu)动蟋蟀.(shuài)振.(zhèn)动歌韵.(yùn)掠.(lüè)过歌吟.(yín)

辽.(liáo)阔.(kuò)

4.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名读,读通顺,读流畅。

活动2依据自学提示,小组交流学习

1.教师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本文写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2)阅读后,你想象出了什么样的画面?

(3)将自己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小组内交流。

2.学生按照自学提示学习诗歌,并小组交流。

3.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操作指导要在本环节完成两项内容:一是扫清字词障碍;二是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这个环节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适当点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准字音,了解内容。

板块三自主学习,交流感悟

活动1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卡

1.课件出示学生活动卡内容及要求。

2.引导小组学习第1~4小节,完成课堂活动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然后画出描写秋天声音的语句,再多读几遍。

(2)仔细读一读自己画出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填写表格。

(3)抓住关键语句,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想象到的情景填在表中。

(4)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听到的秋天的声音和想象到的情景。

(5)根据同学的建议再补充自己的活动卡内容。

3.交流汇报:

(1)指名回答诗歌中写了秋天的哪些声音。教师相机板书:

大树——唰唰蟋蟀——

大雁——叮咛秋风——歌吟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雁可能会叮咛什么?秋风会唱些什么?从而进一步理解词语。

(3)语言训练:仿照第①句的形式给诗歌内容换个表达方式。

①秋的声音,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②秋的声音,是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③秋的声音,是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④秋的声音,是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4)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指生说,小组补充。(学生能针对课文内容表达即可,不必要求过高。)

(5)指导朗读。

①把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

②指生展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其他同学评价。

③出示重点句子: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④教师重点指导:“暖暖的叮咛”“丰收的歌吟”可处理成重音,读出叮咛的温暖之感和丰收的喜悦之感。

(6)仿写训练:你还能想到秋天的哪些声音?选择一种,试着仿照前几小节的形式再写一小节。

①教师引导,学生仿写。

预设:

听听,秋的声音,稻海翻起波浪,“哗哗”,是和伙伴们嬉闹的欢笑。

听听,秋的声音,雨点敲打屋檐,“滴答”,是给人们演奏的声音。

②交流展示:教师配乐,学生朗读自己的诗歌,师生评议。(以鼓励为主)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5、6小节。

(1)自由读这两个小节,想一想这次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无声的)

(2)通过这两个小节的学习,你又知道了什么?

(3)课件出示:

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教师点拨: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秋天的大自然到处都有秋的声音。与前面不同的是,这里的声音是可以心领神会却不能真正听到的声音,这就是秋天给我们的感受。

(4)学生把喜欢的句子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价。

(5)听了同学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两个小节与学习前边的内容时有什么不同?

预设:学习前边的内容时,感觉秋天的声音丰富而多彩,非常动听,而学习这两个小节时又觉得秋天是静谧的,是让人感到温馨的。

活动2感知诗歌意境,指导朗读

1.引导学生说说学了整首诗后对秋天声音的印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师适当指导。

操作指导要通过“学生活动卡设计”帮助学生梳理诗歌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展开想象,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不仅是一首动听的歌,也是一幅美丽的画。学生合作交流,遇到困难教师要耐心引导。

板块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1)总结: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听到这么美妙的声音,老师也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情。

(2)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

2.布置作业,拓展朗读。

(1)让我们把这美妙的秋的声音读给家长听。

(2)画一画自己心中的秋天。

(3)把自己编的诗歌写下来,把秋天记在心中。

操作指导诗歌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朗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再次感受秋的声音的美妙。课后可布置有选择性的作业,让孩子加深对诗歌的感受,更好地体会秋天的美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略读课文,所以教学设计重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习活动卡”的设计,帮助学生梳理诗歌内容,抓住重点,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本节课教学以朗读为重点,并巧妙融合看图描述、情境表演、延伸写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自然融入诗歌的画面和意境之中,更好地体会到秋天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和声音的妙趣,从而唤醒了学生对声音、对秋天、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仅实现了与诗情的共鸣,也有效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而在教学时怎样把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地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能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又有合作意识,积极交流,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考量和完善。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家长如何辅导学生

今年9月份,全国就要统一使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新教材了(详情请戳→沪教版语文停用,全国统编教材上线!一年级新课本抢先看!),老师家长们比较关心的11个问题,对这套教材做了些说明,一起来看看吧~ 1、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 再学拼音? 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 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就是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下马威,并不利于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

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2、汉语拼音对刚上学的孩子比较难 教学有什么建议? 要先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 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增加其他额外的负担。 有许多学校一年级还学英语,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老是混淆,老师教学的压力是很大的。还有就是南方方言区的老师,为了训练一个发音,可费老劲了,效果还不好。

(完整版)2019小学语文部编版课程标准(2020051817285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

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 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 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 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 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 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 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 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 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 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

部编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汇总

小学语文 基础知识 汇 总 2020年2月

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 单韵母:a o e i u ü 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 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ǎi 'ōu 汉字 一、汉字结构 独体字:天、木左右结构:说、你 上下结构:忠、秀左中右结构:谢、做 上中下结构:意、喜全包围结构:国、园 半包围结构:同、凶品字结构:森、晶 二、查字典 1、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g,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ǐng)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词语 一、理解词语的方法: 1、弄清这个词语中,两个关键性的字的意思,然后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 2、有些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们的比喻或引伸义。 3、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词的色彩意义 词的色彩意义是指词义所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褒贬态度,可以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 褒义词带有褒扬、喜爱、尊敬等肯定评价。如:英雄、勇士、英勇等。 贬义词对客观事物带有贬斥、厌恶、轻蔑等否定评价。如:赌徒、废物等。 中性词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无所谓肯定或否定评价。如:运动、社会、人类等。 三、固定结构词语 1、ABB 慢吞吞、懒洋洋、兴冲冲、圆溜溜、胖乎乎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1-6)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目录 ?识字 ? 1.天地人 ? 2.金木水火土 ? 3.口耳目 ? 4.日月水火 ? 5.对韵歌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汉语拼音 ? 1.a o e ? 2.i u ü y w ? 3.b p m f ? 4.d t n l ? 5.g k h ? 6.j q x ?7.z c s ?8.zh ch sh r ?语文园地二 ?9.ai ei ui ?10.ao ou iu ?11.ie üe er ?12.an en in un ün ?13.ang eng ing ong ?语文园地三 ?课文 ? 1.秋天 ? 2.小小的船 ? 3.江南 ? 4.四季 ?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语文园地四 ?识字 ? 6.画 ?7.大小多少 ?8.小书包 ?9.日月明 ?10.升国旗?课文 ? 5.影子 ? 6.比尾巴 ?7.青蛙写诗 ?8.雨点儿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 音 ?语文园地六 ?9.明天要远足 ?10.大还是小 ?11.项链 ?语文园地七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13.乌鸦喝水 ?14.小蜗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 册目录 ?识字 ? 1.春夏秋冬 ? 2.姓氏歌 ? 3.小青蛙 ? 4.猜字谜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 故事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课文 ? 1.吃水不忘挖井人 ? 2.我多想去看看 ? 3.一个接一个 ? 4.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 5.小公鸡和小鸭子 ?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11.彩虹 ?语文园地四 ?识字 ? 5.动物儿歌 ?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 ?口语交际:打电话 ?语文园地五 ?课文 ?12.古诗二首 ?池上 ?小池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 ?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12.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 册目录 ?课文 ? 1.小蝌蚪找妈妈 ? 2.我是什么 ? 3.植物妈妈有办法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识字 ? 1.场景歌 ? 2.树之歌 ? 3.拍手歌 ? 4.田家四季歌 ?语文园地二 ?课文 ? 4.曹冲称象 ? 5.玲玲的画 ? 6.一封信 ?7.妈妈睡了 ?口语交际:做手工 ?语文园地三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汇总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释义: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赏析: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

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地认识与思考

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认识与思考 东方第一小学杨关辉 统编教材注重经典性和人文性,内容上着力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贴近当代学生的生活,体现了时代性,它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标志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语文学科的全面落实。本文我主要 以二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教材为例谈谈我对部编语文教材的认识与思考。 一、部编版教材更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部编版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的篇目有很多,如古诗、寓言故事、历史名 人故事、古代神话故事、以及大量的名言警句等等,这都浓缩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二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共有七首古诗,我们可以与孩子们一起沉浸在这浓浓的诗歌 氛围中吟诵经典,一起迎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天,并积 累有关“春”主题的诗句;一起学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品质; 一起同情“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劳动人民;一起欣赏“微微风簇浪,散 作满河星”的江上夜景。本册教材还从先秦诸子百家的典籍文献中精心挑选了最 具代表性的故事进行了改写,以寓言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能从篇幅短小的故事中明白深刻的道理,如《亡羊补牢》告诉孩子们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揠苗助长》告诉孩子们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等等。另外识字单元的第二课《传统节日》让孩子们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了了解,认识了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节日的时间和风俗习惯。在本课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举例子让孩子把传统节日与西方的节日区分开,并且可以让孩子们积累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扩大他们的知识面。除了古诗、寓言故事、传统节日之外,《语文园地七》的《二十四节气歌》让孩子们对古时候农 民的农事生活有了大概定位;第五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向我们弘扬了雷锋 叔叔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随后教材又在《语文园地二》的“日积月累”板块给 出了三句关于助人为乐的谚语,加深孩子们的理解;《语文园地四》的“日积月累”板块则向我们出示了三句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告诉我们“有言必行”的重 要性。这些都是在向我们展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需要新的一代传承下去。 小小情境图,浓浓中国味。不仅仅是部编版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深厚的中国 传统文化,课本中的插图也具有浓厚的中国风味道。以第一课《古诗二首》中的 《村居》为例,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弥漫,三五儿童提绳拽线,欢呼雀跃,欢快地放着风筝,一只只风筝随风飞舞,尽情飘荡,编者只是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含有中国水墨画风格的明媚欢快的春光图。在教学的过程中引领孩子们结合情境 图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很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部编版教材更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从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到二年级的“我爱阅读”,孩子们开始转入了“独立自主”的阅读,二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中推荐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这标志着孩子们真正意义上开始进入了整本书的阅读,这 与涧西区目前推行的新教育中的十大行动之一----营造书香校园密切相关。“和大人一起读”是亲子阅读的一种模式,能够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快乐读书吧”是读整本书的模式,能够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二年级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

17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 感悟诗境。 【课前准备】 课件;课外积累的诗歌。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老师带你们去游天门山,怎么样?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板书:望天门山。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 1.刚才让老师领略了你们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现在再去过难关,有信心吗?底气不足呀。 会读这首诗吗?自己大声读读。 你们刚才的表现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师范读,生鼓掌。)能说说你为什么给我掌声吗? 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你觉得我哪里读得不错,欣赏我的,你可以学习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你就读出你自己的感觉。 男生来读读。女生来读读。全班一起读。 2.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划划。 反馈: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3.我还知道你们班画画水平很不错的,来展示一下吧,把这首诗画出来。想要把这首诗画好,该做些什么准备?(读诗、读懂诗的意思) 生自由作画。 谁来向各位展示一下自己的佳作,说说自己画中的得意之处。根据生的回答追问你为什么这样画?有何依据? 三、想象,领悟诗意 1.师也画一画,板画天门山。这是——?天门天门,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门,可见——?能用“天门山真什么”来说说吗?(高、俊秀、险……)是呀,难怪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这么雄伟这么有气势,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哪! 2.师板画江水回旋、向北流。老师画的是什么?(水)怎样的水?(碧水)碧水还可以说什么水?(清清的水、绿绿的水、干净的水……)这样的水流到天门山的时候,由于山势的阻挡,产生回旋,转向北流了(师结合板书加上手势来说)。 现在,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水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哗哗、很响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大自然的景色真是秀丽神奇! 其实我画的水是一条江,叫什么?(楚江)楚江又叫什么?(长江)在古代,长江在天门山之前的中游流经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域,被称为楚江,天门山之后的下游流经吴国地域,被成为吴江。 我画的其实就是诗里的哪几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师神情并茂读这两句诗。你也想读读吗?我们比赛读,你们不先练练吗?指名几位生读,评读,评出优胜者。 3.你们读出了山的气势,山的磅礴,诗里还有写山的吗?(两岸青山相对出)这又是怎样的山呢?(请两位生来表演,为了显示山的高大,可以向上伸手臂并向中间靠拢点,演示山向中间突出的样子)师板画两岸的青山,同时板画孤帆和太阳。 4.看看老师又画了什么?怎样的小船?怎么行驶的?从孤帆你还能联想到什么?(作者在这船上欣赏风景,被美景陶醉了,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作。)

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中所有文言文汇总

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中所有文言文汇总 三年级上册 课本第102页 24.司马光① 群儿戏于庭②,一儿登瓮③,足跌没水中。众皆④弃去,光⑤持石击瓮破之,水迸⑥,儿得活。 【注释】①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②庭:庭院。③瓮:口小肚大的陶器。④皆:全,都。⑤光:司马光。⑥迸:涌出。 三年级下册 课本第16页 5. 守株待兔①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②。兔走③触株,折颈而死。因④释⑤其耒⑥而守株,冀⑦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①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②株:树桩。③走:跑。④因:于是。⑤释:放下。 ⑥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⑦冀:希望。 四年级上册 课本第50页 13.精卫填海① 炎帝②之少女③,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④而不返,故⑤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东海。 【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③少女:小女儿。④溺:溺水,淹没。⑤故:因此。⑥堙:填塞。 课本第110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① 王戎七岁,尝②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③取之,唯④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⑤。 【注释】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②尝:曾经。③竞走:争着跑过去。④唯:只有。⑤信然:的确如此。 四年级下册 课本第102—103页 22.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① 胤恭勤②不倦,博学多通③。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④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注释】①本文选自《晋书·车胤传》。囊,用口袋装。萤,萤火虫。②恭勤:肃敬勤勉。 ③通:通晓,明白。④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铁杵成针①

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教材目录(完整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教材目录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识字 1.天地人 2.金木水火土 3.口耳目 4.日月水火 5.对韵歌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汉语拼音 1.a o e 2.i u ü y w 3.b p m f 4.d t n l 5.g k h 6.j q x 7.z c s 8.zh ch sh r 语文园地二 9.ai ei ui 10.ao ou iu 11.ie üe er12.an en in un ün 13.ang eng ing ong 语文园地三 课文 1.秋天 2.小小的船 3.江南 4.四季 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 语文园地四 识字 6.画 7.大小多少 8.小书包 9.日月明 10.升国旗 课文 5.影子 6.比尾巴 7.青蛙写诗 8.雨点儿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语文园地六 9.明天要远足 10.大还是小11.项链 语文园地七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13.乌鸦喝水 14.小蜗牛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识字 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谜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课文 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8.静夜思9.夜色 10.端午粽11.彩虹 语文园地四 识字 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 口语交际:打电话 语文园地五 课文 12.古诗二首 池上小池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 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20.咕咚 21.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册)

识字 1 春夏秋冬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2 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3 小青蛙 河水清清天气晴, 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护禾苗吃害虫, 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爱护小青蛙, 好让禾苗不生病。

4 猜字谜 (一) 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二)“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

课文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2 我多想去看看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天山,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爸爸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北京。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3 一个接一个 月夜,正玩着踩影子, 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 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不过,回家睡着了, 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正做着好梦, 又听见大人在叫:“该起床上学啦!” 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 不过,去了学校, 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跳房子, 操场上却响起了上课铃声。 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 不过,听老师讲故事, 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 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吗?

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要点知识归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目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2020春季最新教材

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耘(yún)稚(zhì)漪(yī)倭(wō)逛(guàng)篝(gōu) 旖(yǐ)旎(nǐ)顷(qǐng)玷(diàn)秉(bǐng)眷(juàn) (2)难写的字 昼:中间部分是“日”,不要错写成“目”,注意不要丢掉最下面的一横。耘:左半边是“耒”,不要错写成“丰”。 晓:右半边是“尧”,注意不要多加一点。 拔:右半边是“犮”,不要错写成“发”。 割:左半边中间部分是“丰”,不要少写一横。 承:中间共有三横,不要多写或少写。 逛:半包围结构,不要将“犭”错写为部首。 (3)多音字 供 (供职) ō(供求) 横 (横线) (蛮横) 晃 (明晃晃) à(摇晃) 壳 (蚌壳) à(地壳) 燕 (燕园) à(燕子) 斗 (斗胆) (斗争) 分(分外) (分别) 折 (折节) (折本) (折腾)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蝴蝶蜻蜓蚂蚱樱桃榆树锄头承认水瓢阴凉冷艳幽芳郑重宝贵眷恋圆滚滚明晃晃孤零零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顶天立地恍然大悟乐此不疲 清光四溢相映成趣离乡背井美妙绝伦 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良辰美景能书善画 颇负盛名万里长城风欺雪压低头折节(2)近义词 四时~四季童孙~儿童信口~随口 漂亮~美丽瞎闹~胡闹闪烁~闪耀 存心~故意随意~任意圆滚滚~圆溜溜 不可胜数~不计其数大概~大致 乐此不疲~乐在其中盼望~渴望威风~威严徘徊~踌躇气派~气势澄澈~清澈 闪耀~闪烁幽芳~幽香玷污~侮辱 稀罕~稀奇郑重~慎重秉性~性格 眷恋~依恋 (3)反义词 昼?夜晓?晚寒?暖新鲜?陈腐 承认?否认自由?禁锢黑暗?光明 阴凉?燥热不可胜数?屈指可数 广阔?狭窄夸大?缩小平凡?出众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合集(修订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 合集(修订版) 一年级上册 【课文】 3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6画[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日积月累】 1.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悯农(其二)[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4.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年级下册 【课文】 8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1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2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日积月累】 1.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二年级上册 【课文】 8-1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2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1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8-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 第17课 古诗三首 部编版

17古诗三首 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这些古诗都描绘了祖国河山的美好,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之情。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通过描绘长江流经天门山时波澜壮阔的情景、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川的赞美之情和乐观豪迈的情感。诗人充分展示了其丰富的想象力,用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诗中用词精准,用“开”“回”“出”“来”四个动词描绘了四幅壮丽的画面。首句借山势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开”字仿佛让人看到了滔滔江水呼啸而来,听到了江水拍击山石的怒吼声。“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大意是:高高的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次句写水波回旋,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大意是: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在这雄奇的山水中穿过,更给人开阔壮美之感,大意是: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于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通过描写西湖的水光山色和晴姿雨态,赞美了西湖美景。诗歌前两句写景,写了不同天气下西湖的景色,“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了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后两句与前两句照应,用绝色美人比喻西湖,以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写出了湖山的神韵,既赋予西湖的美以生命,又隽永别致。作者认为西湖就像西施一样,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不管是晴是雨,都独具神韵。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知识点合集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知识点合集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2. 五岳是东岳山东省泰山、西岳陕西省华山、南岳湖南省衡山、北岳山西省恒山和中岳河南省嵩山。 3.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 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书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水浒传》元·施耐庵,作品人物有“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 林冲。《三国演义》元·罗贯中《西游记》明·吴承恩《红楼梦》清·曹雪芹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描写春天的成语 春暖花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早春时节冬去春来阳春三月春归 大地春满人间 描写夏天的成语 绿树成荫电闪雷鸣酷暑难耐烈日炎炎骄阳似火 描写秋天的成语 金风送爽秋高气爽秋高气肃 描写冬天的成语 白雪茫茫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冰天雪地 寒冬腊月 来自历史故事 鞠躬尽瘁暗渡陈仓破釜沉舟一鸣惊人运筹帷幄未雨绸缪哀鸿遍野暗箭难防 金口玉言居安思危草木皆兵按图索骥后来居上邯郸学步 来自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造人玉兔捣药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带有比喻的成语 柔情似水恩重如山健壮如牛胆小如鼠大智若愚如花似玉带有反义词的成语承上启下大惊小怪大同小异出生入死喜新厌旧弄假成真思前想后温故知新带有近义词的成语

(完整版)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6月19日,阳谷铜谷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在会议室参加了小学语文部编版的教材培训活动。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对新教材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对具体实施有了一定的思考。 一、对新课程的思考 在本次培训中,来自山东省青岛、北京市的几位名师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展示,为我们做了精彩的示范课,并通过几位专家对高年段的语文教学建议中,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新的诠释,对教科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先说识字教学的深入研究。五年级学生不论是识字量,还是写字量已经近达饱和,许多孩子,甚至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识字教学,重在阅读。这就造成了一些孩子夹生现象严重,错别字及不规范的字比比皆是。这就给我们老师敲响了警钟,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将识字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中,扎实有效的进行落实。平时还要做到一课一听写,一单元一听写。很好地完成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任务。再者是阅读教学的改革。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反映生活实际的,贴近生活,已与学生的阅读理解。并且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长文章要加快速度,不回读,长文短教,指导学生使用概括语。让学生读书为本,大量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精备教案,所设计的问题不宜过碎。这也是我们许多老师课堂上所谓的“面面俱到”,对学生的“不放心”。这样一节课下来,重难点没有很好的凸现出来,反而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对教师角色的思考 1.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课程的实施者及课程的解释者,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2.教师将成为课程研究的设计者。教师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必然发现许许多多这样哪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思考和改进,提出看法,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我们的教材。 三、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解课标明结构把方向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赤峰市第二实验小学田立辉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标说教材的主要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主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评价建议(含教学方法)三大方面来进行分析与解读: 一、说课标 解读课标包括第一阶段目标和二年级下册目标。 (一)第一阶段目标: 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说起。 1.识字与写字方面:第一学段要求学生会认1600个生字,会写800个,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2.阅读:喜欢阅读,对阅读感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想。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3.口语交际:讲普通话,愿意与人交流,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 4.写话:对写话感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写日记。 5.综合性学习: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各种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二年级下册目标: 1.识字与写字方面: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阅读: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口语交际: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

第一单元识字1《天地人》 天地人 您我她 第一单元识字2《金木水火土》 一二三四五,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 日月照今古。 第一单元识字3《口耳目》 口耳目, 耳目口手足。 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第一单元识字4《日月水火》 日,月, 水,火, 山,石, 田,禾。 第一单元识字5《对韵歌》 云对雨, 雪对风。 花对树, 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 柳绿对桃红。

第一单元识字口语交际《我说您做》 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一个人发指令,其她人做动作。 请您抬起一条腿。 把铅笔放到文具盒里,把书合上,然后坐端正。 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 注意听别人说话。 第一单元识字《语文园地一》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水中都不见。 第四单元课文1《秋天》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啊!秋天来了! 第四单元课文2《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瞧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第四单元课文3《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第四单元课文4《四季》 草芽尖尖, 她对小鸟说: “我就是春天。” 荷叶圆圆, 她对青蛙说: “我就是夏天。” 谷穗弯弯, 她鞠着躬说: “我就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 她顽皮地说: “我就就是冬天。” 第四单元课文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班里有些同学您还不太熟悉吧?去做个自我介绍,跟她们聊聊天,成为新朋友吧! 第五单元识字6《画》 远瞧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第五单元识字7《大小多少》 一个大,一个小, 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 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杏子一个桃。

部编版小学语文知识大全3

3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 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 书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来自历史故事 鞠躬尽瘁暗渡陈仓破釜沉舟一鸣惊人运筹帷幄未雨绸缪哀鸿遍野暗箭难防 金口玉言居安思危草木皆兵按图索骥后来居上邯郸学步 带有比喻的成语 柔情似水恩重如山健壮如牛胆小如鼠大智若愚如花似玉 【修辞手法】 ①比喻作用:形象生动 ②拟人作用:形象生动 ③夸张作用: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④对偶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说三国歇后语 (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2)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3)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诸葛亮用空城计――迫不得已(6)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名句归类 1、劝学类: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2、惜时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汉乐府《长歌行》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送别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4、四季类: 春天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雨》 夏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5、爱国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文天祥《过零丁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6、思乡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节日类: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悲伤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温儒敏: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温儒敏: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值得注意的11个问题 今年9月份,全国小学就要统一使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新教材了。下面,我想结合老师们接触这套新教材之后可能比较关心的若干问题,来做些说明。一共有11个问题。 一、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 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就是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下马威,并不利于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二、汉语拼音对刚上学的孩子比较难,教学有什么建议? 老师们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增加其他额外的负担。有许多学校一年级还学英语,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老是混淆,老师教学的压力是很大的。还有就是南方方言区的老师,为了训练一个发音,可费老劲了,效果还不好。如果认识到汉语拼音就是一个认字的“拐杖”,普通话正音无非是为了沟通,那老师的压力会小一点,辐射到学生那里负担也会轻一点,效果不见得就差。 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降低了难度,有些学校可能不注意。说到普通话的学习,也要实事求是,方言区的学生会用普通话沟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说得多么标准、漂亮。如果方言区的老师能结合所在地区学习普通话的发音难点,来补充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那就更好了。总之,学拼音就是帮助认字,不能代替认字。拼音对学普通话有正音作用,但不要把读拼音当作学普通话的办法。 另外,部编本语文的拼音教学内容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将拼音教学与认字教学结合起来,学拼音结合认字,彼此融通。对此大家也要重视。 三、“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栏目?要列入教学计划吗? “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大人指父母、老师或其他家庭成员与亲友。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所以让大人和他们一起读。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主要是无纸化教学,听故事多,到了小学就开始使用纸质的阅读材料包括书本了,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以前的教材没有这个栏目,大家不知道如何处理。我建议你们把这个栏目纳入教学计划,但不要处理成一般课堂上的课,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让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也等于创造了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可以给家长“布置作业”,让他们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读”。现在许多家长没有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习惯,我们可以先在教室里面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读,然后,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等形式,示范怎么实施一起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